读后感 · 观后感 · 穿过青春找到你读后感800字

穿过青春找到你读后感800字

《找到你》观后感500字。

观影是一种全方面的感官影响,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找到你》观后感500字,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找到你》观后感

开影便看见姚晨翻倒天桥下的垃圾桶,疯狂的寻找多多,虽为律师,但在自家孩子失踪后,还是无法保持理智,接到疑似歹徒电话时,慌忙离开警局,跟随电话宁外一方,汇完存款......
孙芳,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到了适婚年龄,便开开心心地迈向了婚姻的殿堂,谁知她的丈夫胡搅蛮缠,大丈夫好面子,不尊重女性,婚礼上有哥们骚扰嫂子,孙芳反抗,反手一击,得来的不是丈夫的庇护却是一顿殴打;婚后不久,怀上孩子的她,还是逃离不开魔爪,但她还是隐忍着,相信孩子的出现会给家庭带来改变,终等来了自己的孩子,幼婴却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需要做肝移植,她的丈夫面对自己的孩子却也是持漠视的态度,放弃对孩子的治疗,而为人母的孙芳却从未放弃,为筹集钱,去酒吧靠拼酒赚钱,把女儿送进医院,可丈夫从不跨进医院半步......病重的孩子,是个巨大的窟窿需要填补,医药费拖欠已久,医院的田宁医生的女儿多多刚好生病了,关系的缘由,孙芳的女儿便被赶出了医院,不久,孩子病情严重,深夜高烧不退,冒着大雨,打着120跑到大马路,谁知手机摔在水里,跑到街上拦车,车灯一闪一闪,路过的车辆不少,却无一辆肯停留,最后伞终在雨中飘走,孩子的身体冰凉。
现代社会对女性要求很高,需要她们独立并具有经济基础,一方面要有事业,同时又要兼顾家庭,而面临离婚,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李捷,聘请保姆不失为很好的选择,孙芳对待孩子的好,会哄孩子都看在李捷的眼里,对她无条件的信任,但最后孩子却被她带走,失去孩子的每天李捷无不在煎熬,陪伴女儿的时间总是太少了,找回孩子后,她的某些想法也改观了,孩子是父母对自己选择需要负责的对象,而幼小的她们也是助她们成长的。
喜的是,孙芳还能保持对孩子的善良,善待孩子,孩子终被找回;悲的是孙芳的结局,坠入冰冷的江水,我对她更多的是持着同情。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找到你》观后感300字


《找到你》观后感

昨天晚上无意中翻到了电影《在一起》的简介,天天毫不犹豫的的去看了,感触良多。一幕幕一幕幕都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略过。
谁说女人是水做的,难道水纳百川也是说女人的。其他的国家的我不知道,但是在中国,女人的婚姻真的是第二次重生。
电影里马伊琍塑造的农村的妇女,在我的生活中也真实经历过,就是我的姐姐,也是悲剧收场,嫁给了一个 赌博 嫖娼 动不动就殴打的男人是多么的可怕,原来我不理解她,为什么婚姻已经是那么的不幸运了,还要生两个,现在想想理解了,是一种愚蠢,还想着生男孩来盼望男人的改变。这么愚蠢的!当然没有后面父母的支撑也是多么的无助。
电影里的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我我都在经历,所以我的心是摇摆不定的,做全职妈妈时候,害怕孩子没有自己的照顾,吃不好,学不好,出现什么意外。小女儿中班的时候送去托管,晚上接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游泳池旁边玩。没人照看,当时心里的是很不是滋味的,所以每当放学时都是各种的叮嘱。但还是担心。
做全职妈妈,把孩子和家庭个方便都照顾好了,但没了自我,没钱。低三下四。跟不要说事业了。
怎么选。能怎么选!

电影《找到你》观后感


电影《找到你》观后感

走出电影院,脑海中不停闪过电影中的情节,对于看过很多电影的我来说,观看一部电影或许只是打发时间,亦或者是陪着爱的人找一个约会的场所,因为电影大部分都是千篇一律的,并不是真实的生活,然而这部电影却给我灵魂的震撼,源自生活,回归生活,想写一些什么?却不知从何提笔,与其说是观后感,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感悟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两位命运多舛的母亲为一个孩子而展开追寻与救赎的故事,我只能说这部戏太真实了,每一个场景,镜头,细节都是那么刺痛人的灵魂,赤裸裸的撕开了作为中国女人生存的一个残酷现状,而我更多的觉得,生而为人都相当不容易,生命从孕育开始到结束,无时无刻都在经受着各种考验,读书时有来自父母的期望,学校排名的压力,参加工作以后有来自社会的压力,面对职场的环境,社会的竞争,都在告诉我们要努力,否则在不知道的哪一天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成家以后人的压力慢慢的变得更大,需要扛起整个家庭,对于年迈的父母,未成年的孩子,房贷车贷等等,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我们开始焦虑,不安,甚至拿着自己年轻的身体在不断的赌博着。这个社会有时候真的好难,你顾得家却给不了家人好的生活,你想给家人好的生活,扛起来家的责任,却无法陪伴他们,等真正觉得事业有成,功成名就时,已经过了时间了,而我们却永远赶不上时代的变化,想要成为有一定阶级地位的人,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不停歇

当然这个社会相对男人来说的,女人的生存是更加残酷的,曾经计算过,一个女人在结婚之前所有的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结婚以后所有的时间却都是属于家庭,回归于家庭主妇,被社会涌动的大军所抛弃在尘埃里,影片的最后道出了电影的整个主题,"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太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场女性,会有人说你不顾家,是个糟糕的母亲;如果你选择回归家庭,选择做一个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说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不算一种职业"

愿这个社会多一些温暖,多去关心,聆听来自身边人的心声,同时作为生而为人的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用奉献去回报,常怀一个善良,感恩的心,在社会中展现自我,不要迷失自我,找到最真实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最棒的!

供 稿:彭先禄

找到你观后感1800字


由姚晨和马伊琍等主演的电影《找到你》在上映以后吸引了很多的观众,影片主要讲述了职场律师李捷和保姆孙芳之间因为孩子而开始命运的博弈的故事,剧情丰富,扣人心弦,小编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今天重看了这样一部它在2018年国庆期间,用实力斩获猫眼平台,评分突破九分的影片,那就是《找到你》。

这是一部由吕乐执导,姚晨,马伊俐,袁文康,吴昊宸联合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吕乐作为一个摄影师出身的导演,这部电影的画面拍得简洁明快,细而不腻。

影片的剧情大致是这样的:精英律师李捷正在办离婚,为了争得女儿的抚养权,她拼命地工作,但她幼小的孩子没人照顾,并请来保姆孙芳,孙芳对她的女儿视为己出。但有一天下班回家,李捷却发现保姆孙芳和她的女儿毫无预兆的消失了。李捷陷入了苦苦的追寻之中,由此揭开了孙芳不同寻常的人生故事。它不仅是一部以寻亲为主题的电影,而且用独特的视角赋予了它全新的意义,在寻亲的过程中,让人更多地思考女性面对家庭事业时的诸多不易,展现的是当代女性的现实困境。片中的三个女性角色,李捷,孙芳,朱敏,分别代表了现代社会的职场妈妈,农村妇女和全职太太.

《找到你》讲述了身份迥然不同的两位母亲,因一个孩子,而展开48小时的追寻和救赎的故事,影片采用了双女主的设定。影片中,姚晨饰演的职场女强人李捷,身陷事业与前夫的女儿争夺战中,顾此失彼。而马伊俐饰演的质扑母亲孙芳,却陷入丈夫的家暴、孩子重病的生活逆境。影片通过写实的镜头语言,展现当代母亲的生存境遇和心理,填补了女性题材市场的空缺。

李捷和孙芳,虽然身份地位不同,但生活的难处,几乎是一样的。在这两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职场女性兼顾家庭生活的无力感,和底层贫困女性备受侮辱的麻木感。让我们看后不禁呼吁,在关爱母亲的同时,强烈号召男性要回归家庭。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演员的表演。姚晨凭借此剧,获得第一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年度最佳女主角奖。有一个片段特别令人记忆犹新,影片中,姚晨饰演的李捷,被马伊利饰演的孙芳偷走孩子后,在前夫的无声责问下,她独自擦拭冰箱,却在冰箱指夹缝中发现疑似孩子的衣角,她颤抖着拉开冰箱夹层,一个夭折多时的孩子赫然出现,李捷行举骤僵,怛然失色,她试图呼喊,却发现自己害怕得失声,最终只发出奇怪的声音,在蜂拥而上的人群中,抖如筛糠。在这诠释母性本能的情绪高涨的戏份中,姚晨凭借饱满的情感张力和细腻的演技,极富层次感的表演,真实呈现出失女母亲发现孩子时的情绪变化,紧张刺激的剧情节奏,令影片的情感冲击强烈,代入感十足,令人不得不随着剧情紧张揪心,真的让人过目不忘。还有在影片的最后,李捷跪求孙芳把孩子还给自己的那种恐惧和崩溃,我们看到一个演员全身都是戏。据导演介绍,她为了更好的把握人物,体验丢失爱女的不安,姚晨坚持40天不见自己的孩子。而且她在拍摄时穿着一步裙,跑断了四双高跟鞋,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塑造的角色带来了真实感。

片中马伊俐饰演的保姆孙芳,她头发枯槁,皮肤粗躁,朴素的扮相,近乎素颜的出镜,从人物的扮相上,就在不动声色中投射出剧情的张力,她完全颠覆了以往精致时尚的形象,让人几乎认不出这就是马伊利,在孙芳这个角色上,由于她的经历,所以她有着非常多的性格特质,在她身上也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影片中,孙芳在医院里,那眼神中的不甘与愤恨。与小孩相处时,眼中止不住的母爱。还有一个镜头让我深深难忘,孙芳抱起了这个孩子,露出了一个母亲般的甜蜜微笑,但在下一秒,他又很快的收起了笑容,面色顿时变得沉郁且神秘,短短几秒的镜头中,从马伊俐的眼神中,从惊喜到错愕再到愤怒的一系列转变中,她将人物的内心状态演绎得极为传神。这些眼神,赋予了角色更多的生命力。当看到孙芳跪在雨中,充满爱意的抚摸着孩子的额头,绝望的眼神,对着来往行人无助的呐喊求救,让我们看到这个角色母性的光辉,复杂的人性,在她的身上交错,看到了一个生活在底层女人的苦苦挣扎,也让我流下了热泪。《找到你》,无疑是马伊俐一次非常成功的选择。

这部戏,采用了是双主的表演方式,姚晨和马伊利的强强联手,突破了演技的巅峰,真实再现了当代妈妈生活的苦乐酸甜。

在这里不得不说说吴昊宸,这位出生在94年的年轻演员,他把一个有情有义的痞子演活了,即算是和老戏骨马伊利对戏,他的表演也毫不示弱。

《找到你》这部电影,我认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整部影片围绕寻找的主题,是母亲寻找失去的孩子?还是女性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或者是孩子寻找应有的关爱呢?都留给我们无尽的思索。作为现代女性,不仅要权衡好职场与家庭,更要关乎自身存在的真正价值。其实《找到你》就是找到自己。

《找到你》观后感1000字


《找到你》观后感


喝着王丽给的菠萝啤,开始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看完一部不错的电影,阅读完一本不错的书,就该记录一下自己的心得,对于自己也是一个成长。看电影之前,本来是很期待的,无奈被人剧透了很多,真的是痛心疾首,还是去电影院认真的看完了这部姚晨和马伊俐饰演的《找到你》。影片讲述了命途多舛的两位母亲因一个孩子而展开追寻与救赎的故事。我的心很硬,一般的东西很难感动到我,这部影片还是打动了我。虽然我不是一名母亲,但是片中两个母亲对于自己孩子的爱,一个是为了救孩子,想尽办法筹钱到后面变得偏执,一个是忙着争夺抚养权的母亲,由于自己的疏忽,孩子被人抱走,两天声嘶力竭的寻找,钱财那些东西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平安回来,再叫一声自己妈妈。

首先不置可否的是导演选角选得很有眼光,片中的两大主演姚晨和马伊俐都已为人母。姚晨经历过一次离婚,后面又有一段新的婚姻,并且也诞下了自己的宝宝。姚晨也出演过电视剧《离婚律师》,在这里也是演一名离婚律师,对于她来说应该没什么难度。马伊俐在这部片子里演一名保姆孙芳,土里土气,卸下了美丽的妆容、时尚的穿着打扮,就连口音都是乡村口音。观影途中,爱兰说:她肯定会火。是啊,抛开对于这个角色形象的塑造,马伊俐把孙芳对于孩子炽烈的爱演绎得让人为之动容,甚至可以说有点病态。为了救孩子,她到处筹钱,去做陪酒女郎,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儿,为了客人赏的那一沓钱,用生命在喝酒,吃着医院的剩饭剩菜。生活中的马伊俐,在怀孕时面临丈夫出轨的消息,用一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结束了舆论风波。外界都在讨论,这个女人是多么大气,能够原谅丈夫,这个女人是多么委曲求全,等等,人云亦云。我看到的是一个女人对于自己的两个宝宝的爱,她或许不想自己的大宝贝小宝贝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吧,为了孩子,她愿意赌一把。

这部电影有三个女性,姚晨饰演的中产阶级律师,马伊俐饰演的下层人士孙芳,还有陶昕然饰演的争夺抚养权的妈妈。她们在这部影片里把自己的最佳演技呈现给观众了。姚晨发疯一样地奔向地下通道里的垃圾桶,想要寻找自己丢失的孩子。她穿着得体的职业套装,画着精致的妆,歇斯底里地一路跑,鞋跑丢了,妆哭花了,混杂着来往穿梭的车流,呼吸声隔着大屏幕砸过来,粘稠又绝望。病房的茶水间,马伊俐将别人留在餐盘中的剩饭扒拉进一个塑料饭盒。她住在城中村,没有固定工作,丈夫家暴,一岁八个月的女儿得了罕见病,好不容易住进了大医院,但住院费一拖再拖。端着一盒剩饭刚吃了一口,有人叫她,出来一看,孩子已经被推出了病房了,勒令出院。她跪在病房的走廊里哀求,但没有一根可以被抓住的救命稻草。

其实这些种种都反映出了中国女性一个悲剧般的现实,她们得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又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和老公。很多工作都是不太公平的,之前网络上有个很火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待生产的妈妈,只因为回老板的消息晚了那么一点,而被老板炒掉了。那位妈妈没过几个月就要生孩子了,怀孕阶段本身就要多休息,何况那正是下班时间,深夜10点多。有一些做得很成功的妈妈,会有很多人向她取经:你是如何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可笑的是,很少有人问男性这个问题。很多女性在经历过怀孕,生子之后,身材走形,智商会降低,一孕傻三年嘛。她们为了更好的经营自己的婚姻,会选择出去工作。这就像一个天平,事业倾斜得多一点,家庭就会无暇顾及。

很多女性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张雨绮刀砍袁巴元能引发一票叫好声的缘由这个社会教给女性的从来都是识大体、顾大局,男人可以像吴秀波老师一样一直浪到五六十七八十岁,舆论工作做好了那就是风流才子,做不好那就是犯了一个男人能够犯的错误,反正横竖他们也不吃亏。但女人要想把日子过好就要学会忍去包容,佟丽娅、谢杏芳、奶茶妹妹做了中国女性通常会做的最聪明的选择,倒是张雨绮这炮仗一样的个性,没有稀罕这份聪明,痛快了自己,也痛快了无数想痛快而不得的吃瓜群众。

找到你观后感300字


《找到你》观后感

表姐所在的保险公司,今晚组织集体在网吧抢购某理财产品。
关于保险,从宝宝出生后也了解一些,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个人还是提倡购买一些适合的产品。
因为,生命在疾病和意外来临时,很脆弱。
也因为,很实际。
个体的生命,别人为何来买单呢?不是所谓的亲人好友很实际,有时想想,众生都不易,自爱方可爱人,别人也需自顾生计!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没人天生是公仆!
有能力的情况下支援一下,已经很不错了!
想起昨晚深夜,独自看着姚晨和马伊琍主演的《找到你》,当看见孙芳抱着病危的珠珠在城中村似的出租屋呼叫120,因巷子窄,又没有确切的地理位置,她抱着孩子在雨夜奔跑,求救,没有一辆车停下,没有一丝的希望。
此情此景,回过神来,已泪流满面!
也是这样的雨夜,另一个场景是章子怡主演的《茉莉花》,单亲妈妈在雨夜的马路上独自生产。
一生,一死何其悲壮!
妈妈,是个多么伟大的称谓。
也不由感叹,生命,多么来之不易,消逝,有时也是转瞬之际!
有生之年,又是一种多美的相遇。
在能力之内,给生命加一道护盾,是所能给予的,最实际的爱!

找到你观后感800字


《找到你》观后感

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场女性,会有人说,你是个糟糕的妈妈;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觉得,这不算是一个职业。这是电影《找到你》中的台词。终于有一部电影,在认真讨论女人成为妈妈后自我的迷失。
电影里,姚晨和马伊琍贡献了影后级的表演,但看着又是完全的本色出演:人到中年的女演员,也不过是演出了两个疲惫的母亲。而现实中,每个当妈的女人都知道,让女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这粒沙,常常就是我想当个好妈妈。这似乎是女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现在却又是如此的艰难。
电影中姚晨饰演的李捷看起来生活得很好:事业有成,出去人家都要叫一声大律师,上庭打官司威风得很。但是,拼事业没那么简单,酒局应酬、职场骚扰,一样样的都要应对。忙于工作的她,把孩子交给她最信任的马伊琍饰演的保姆孙芳,结果,几个月后的一天,保姆把孩子拐跑了。
晴天霹雳。
婆婆赶来警局一顿打骂,在她眼里,把孩子搞丢的李捷简直该死。李捷哭着求警察找孩子时,警察反问:孩子白天失踪,怎么晚上才来报案?她眼里充溢着血丝,颤抖着回答白天上班时,换来的只有不理解。在丈夫眼里,职场上风风光光的她连女人都不是。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指责妈妈时,似乎都忘了,为孩子付出最多、最能尝到锥心之痛的,还是妈妈。
李捷确实不算传统的好妈妈,她一大早就出门工作、晚上带着应酬的一身酒气回家,连保姆最后都可以指责她:你不配当妈。但是,她这么拼,是为了在离婚官司中抢到孩子的抚养权。离婚的原因,影片中有隐晦暗示:丈夫想要开始新生活。也许,她丈夫想要的新生活里有个在家安心守着孩子的温柔太太。可是,如果李捷选了那条路,结局又会怎样?全职太太朱敏就像是李捷的镜像人生,一样是高等学历的知识女性,而朱敏当妈后选择辞职照顾老公孩子。然而事业有成的丈夫出轨要离婚,没有经济基础的她,连孩子的抚养权都争取不到。所以,李捷对朱敏说:我这么拼命工作,就是为了还能有选择的权利。
如果说李捷和朱敏是互为困局,那么底层妇女保姆孙芳面对的。是彻底绝望的人生。老公对自己不好,想着生个孩子就好了,但是孩子先天有病,老公不想救,理由是医生说活不长。为了救孩子,孙芳陪酒、吃别人的剩饭、跪着求医院不要让孩子出院......大雨滂沱的夜里,救护车进不了村,她赌上了自己的一切,还是不能阻止孩子离她而去。
这部电影里的三个妈妈,李捷靠着独立的经济实力想做个好妈妈,千夫所指;朱敏相夫教子,遵循了最传统的好妈妈标准,法律却将孩子从她身边夺走;而孙芳,豁出所有想做个好妈妈,命运仍然没有一丝宽容。好像女人啊,怎么选都是错的。
虽然导演寄望男人可以解局,但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只有自己就像电影结束时姚晨的旁白:努力工作,让女人有了选择的权利;生养孩子,让女人了解生命的意义。
不管如何,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去选择自己能承担的,承担自己所选择的,仅此而已。

找到你观后感1000字


《找到你》观后感:感动了谁?

昨天天气阴沉,独自观看了影片《找到你》,看后,感觉心情也是沉的
其实,观影前还是有期待的,女性题材,两大重量级演员等等,都是令我走进影院的理由。
之前,有影评说,整场下来哭的稀里哗啦的,想着应该是一个能用眼泪宣泄情感的片子,却没想,我甚至连眼圈都未曾红过显然,该片没能感动我。
我喜欢有逻辑的东西,喜欢真实和真诚,只有真诚的东西,才能触碰心灵,而为之感动。
《找到你》里面的三位女性是悲苦的,她们结婚生子,最后都为了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而遭受着不公。不过,我觉得有点为作新诗强说愁的感觉:整部影片将女性和男性对立起来了,城市白领李捷(姚晨饰)职业是律师,前夫是医生,说起来也都是高智商的知识精英了,影片中,李捷是女强人,工作忙碌,成绩斐然,无暇照顾女儿多多,由街坊介绍来的保姆孙芳(马伊琍饰)带孩子。正在跟前夫争夺孩子抚养权;为啥他们俩离婚影片中没有明确交代,只是说她的丈夫是妈宝,孩子的事情总要跟他母亲商量等等,而李捷的确是工作忙碌到连女儿失踪都没能及时报警的地步,现实中如是这样的话,孩子凭什么该给她抚养呢?这样忙碌无非是为了多挣点钱,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物质环境,然而,作为母亲如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那又死死抓住孩子抚养权对孩子是好事儿吗?
再说保姆孙芳,同为女性,她是农村女子,没有什么文化,长的漂亮,但十分低调,她很不幸,遇人不淑,嫁给了一个游手好闲,没钱动辄就暴力的龌龊男人,新婚第一天她就被男人一顿狠揍,说实话,我质疑的是,一方面孙芳如此糊涂,找的对象这样糟糕,就是乡里愚妇,而另一方面,她又很会带孩子,有办法有主意,寡言的背后有一颗温润之心,婚后,她生有一个患重病的女儿,这个孩子早被医院宣判为重疾而存活希望很小,她无情的老公希望孩子自生自灭,但她不惜一切的要挽救孩子的生命,影片中孩子生命并未得到挽救,仅仅是因为无钱给孩子看病住院,在医院将她的孩子赶走时,正好李捷的孩子生病住进来,因此,孙芳记下了李捷并寻机报复我真没有觉得这是符合逻辑的思维,不能吧?在孙芳这个角色描写上,我觉得编导应该都是神经分裂的,一方面想描写孙芳的朴实和善良,可事实上,她为了她受到的母女分离,居然绑架无辜的孩子,如此这般,来回折腾,最后,警方找到孙芳和多多时,孙芳觉得一切希望都没有了,为此自杀,自杀环节也挺无语的,自己的孩子没有了,绑架多多的希望破灭了,难道就要自杀?那她的信仰就只是因为孩子?但是,影片中其实有一个深爱她的情人啊?如果可以她可以再生孩子的呀?因为孩子不在了复仇、绑架、自杀等等行为感觉就是一种堆砌出来的表演,没有逻辑,无法感动!
最后说朱敏,这个人物出场不多,同样是围绕着孩子的抚养权,影片中李捷正是朱敏前夫的律师,朱敏是重点大学毕业,怀孕时就发现前夫出轨,孩子出生后,她为了带孩子辞去工作,待到前夫要离婚的时候,她基本上也丧失了工作能力,同时,为了她前夫的出轨,她自己的精神状态也的确不行了,客观的说,既然自己各方面情况都不如前夫,那么孩子为何不能给前夫去带呢?自己好好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有重点大学的底子,趁着年轻武装自己,找个好工作,找个相爱的人我觉得不是难事啊?苦苦纠缠着孩子的抚养权对孩子也未必是好事吧?
总之,这个影片我觉得有些别扭,孩子于女人仿佛成了信仰,女人得不到孩子的抚养权仿佛就是这个社会的不公,而男人呢?孩子好像是女人的,跟他们的父亲就没有关系似的?为了说明女性的弱势,不惜将男人都塑造成要么妈宝,要么花心,要么暴力,那我要说,这三个女人的遭遇就是非典型的悲情女人,他们终究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小而言之,这难道就是影片想宣传和述说的吗?格局真的好小啊!
不可否认,影片中马伊琍和姚晨的表现很精彩,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但是,故事不好,缺乏逻辑是无法真正打动人心的!
导演和编剧我也稍微百度了下,我只能说,《找到你》是一篇记叙文,分数刚及格。不好意思了!

《找到你》观后感700字


《找到你》观后感

《找到你》一开头就是姚晨扮演的李婕穿着一身黑色合身裙子正装,披散着头发,在只有车辆发动机的嗡~嗡~的声音的,一段昏黑,一段亮到刺眼的地下通道里奔跑的镜头,然后就是脸色惨白,神情崩溃恍惚地把蓝色、绿色的垃圾桶一个一个地抓倒,在一堆垃圾里翻找的镜头。我想这跟《亲爱的》差不多讲拐卖失踪儿童的煽情片。可是纵观整部电影,这是唯二让我起鸡皮疙瘩的镜头。整部电影看下来,正如朋友所说的:跟我们打辩论赛一样,立论立得还可以,中间自由辩操作好多点没讲清楚,甚至还跟立论有冲突,需要评委心证,最后四辩结辩可能时间不够了,强行升华。
这部电影唯二让我起鸡皮疙瘩的第一个是开头李婕在地下通道里奔跑的崩溃,绝望,第二个就是马伊琍饰演的孙芳斜挎一个黑色的帆布包,在滂沱的大雨里因为等不到救护车,崩溃地蹲在公路旁努力想要保护自己怀里已经死去的女儿珠珠,旁边之前还撑着的,坏掉一角的蓝白黑格子雨伞被风雨吹得在地上滑行。
最后的结局可能是为了强升价值,让人觉得最奇怪。最开始李婕对同样深陷抢夺孩子抚养权的全职妈妈朱敏说,我现在努力工作就是为了不像你一样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无能为力。之前她也确实这样做的,为了孩子努力地工作,可是最后孩子被找回来之后她居然在法庭诉讼里放弃给自己的委托人辩护!诚然,在经历失去再找回的李捷能深刻理解到母亲对孩子的爱,可是第一,对工作不负责,完全没有职业操守,居然放弃给自己委托人争取抚养权,还在法庭里长篇大论帮对方说话。第二,对孩子不负责,的确,孩子需要爱来成长,需要,而且特别需要,可是除了爱还需要其他东西,首先没办法确定李捷自己的委托人也就是争夺孩子抚养权中的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孩子了吗?似乎母亲比父亲更爱孩子的想法已经根深蒂固,说着社会对女性有很多苛责,可是对男性就没有吗?李捷是凭什么认为父亲就没有母亲朱敏爱自己的孩子?而且明明之前已经找到朱敏有精神问题,而且在她寻找自己孩子的期间,朱敏还曾经自杀,这样一个人是如何确定能照养孩子的?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法庭真的如李婕想当然的因为朱敏对孩子的爱而选择把孩子给朱敏,一个精神衰弱的母亲,前期肯定除了父亲的抚养费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母亲对孩子真的好吗?
虽然是一部没有泪点只有槽点的电影,但是其实还是反应了挺多现实问题贫富差距大,社会除了像李捷这样的光鲜亮丽的白领生活外,逼到想要去违背自己本来善良的心去选择拐卖儿童,还有像孙芳这样的被贫穷逼到去酒吧当公主,逼到去杀人甚至自杀的人。家暴,孙芳的丈夫在新婚之夜因为孙芳踹了一脚不守规矩的闹新婚的人,就当众被打,怀孕期间也是拳脚相加。看病难,穷人根本不敢生病,孙芳的女儿珠珠被强行从医院拖出。人性的冷漠,甚至是警察这样公众认为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角色,在李捷崩溃地从警局回到家里时,警察在旁边丝毫不考虑报案人的心情,肆无顾忌地嬉笑闲聊。

《找到你》观后感800字


《找到你》观后感

昨晚,看了电影《找到你》,电影非常感人,几次无语哽咽。
很多场景,包括整个故事似乎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直指人心,直指某些我们经常谈论的社会问题。《红海行动》《湄公河惨案》震撼人心,在于家国情怀,在于震撼的国家力量,在于凝聚每个人的爱国心。《芳华》《我不是药神》《找到你》《前任3》关注时代洪流里小人物的命运,关注个人,关注家庭,关注小人物的情感,生活,命运,离我们很近,所以打动人心,电影也会引发人们的思考。
看过一些美国大片,它们总是关注人类,甚或是国家的危机感,面对危机,国家,政府,怎么应对?也反映了人性里的微妙。印度电影直指很多社会问题,这两年占领中国电影市场,比如阿米尔,汗,成了中国人的偶像。《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巴利巴霍王》,制作场面宏大,很多场景发人深思。这可能就是电影的价值。对于社会的进步,人性的反思引发思考。
看完《找到你》,久久难以平息心情。孙芳女儿因为疾病无钱救治,在大雨中呼喊,身边的车辆迅速开过,就是没人理她,这个长镜头,让人揪心,撕心裂肺。
李捷女儿多多被拐,他在地下通道翻垃圾箱没有找到,她的无助,她的痛苦,她的煎熬,她的焦急,姚晨的表演出神入化。因为妈宝男,因为家暴,出轨,离婚,抚养权,因为渣男的暴力,孙芳指望生下孩子能好转,可是女儿的出生,因为病痛,她不得不去舞厅往死里喝酒赚取毫无尊严的五千元钱。
《我不是药神》中女主角为了给患癌症的孩子买药,在舞厅跳钢管舞脱衣舞,舞厅老板也让她为客人跳钢管舞,不顾及她的人格尊严和独立空间,为了钱,救命的钱,人会难倒。孙芳在医院,收拾餐厅的残羹冷炙饕餮一顿的机会,因为交不起医疗费,被换床,这些场景就是生活里实实在在发生着的事情。
电影关注底层的生存状态,直指人心。我国这些年的离婚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这样的悲剧,造就了多少电影中的李捷,孙芳,还有孙芳在舞厅时的那些同伴。
家庭是国家根本,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家庭的建设,可是,生活中的困境的确令人无法轻松。
李捷代理的离婚案的男子,是个公司的老总,妻子做全职太太,离婚的时候没有抚养能力,又想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李捷的当事人在酒桌上对她咸猪手,李捷为了生活,强忍着的一切,令人觉得这些情节就在身边。
因为父亲的癌症,我在交大一附院,在西京医院,见到过因为看不起病,交不起医疗费的人的绝望,无助,那是怎样的撒手的边缘,让人觉着生命的脆弱,人的无力,无助。
女人是做自己的主人,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收入,还是做全职太太,依附于男人,相信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已经告诉我们的很清楚了。要工作,要做女强人,又要照顾家庭,管教孩子,女人比男人更累,压力更大。
那么多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渣男,妈宝男是如何形成的?值得深思。李捷的老公是一所医院的医疗器械代表,收入应该不错,可是就连离婚这样的事情,他让李捷去找他妈妈谈。
李捷要出门工作,孙芳作为保姆正处于最绝望的边缘,她想跟李捷诉说她的处境,可是李捷没有时间去倾听孙芳的苦难。最后,李捷在轮船上的痛哭反省,她没有倾听孙芳的诉说,孙芳的绝境还有谁来让她哪怕是倾诉一下呢?
张博是个倒霉蛋,他骗取了李捷所有的积蓄,在李捷最为悲痛的时刻。朱敏最后获得了孩子的抚养权,在于李捷的顿悟,人们以为孩子是带给我们幸福的工具,并不在乎他们的自由。
马伊琍,姚晨的演技爆裂。

电影找到你观后感2000字


当今社会,很多网友对于职场女强人和家庭主妇这两项选择感到很迷茫,这杆天平很难做到平衡。由姚晨和马伊琍等主演的电影《找到你》中就诠释了这样的一个关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因孩子生病,半夜起来观察,观察后却清醒难以入眠,就用手机看了一个电影《找到你》,两个母亲和一个孩子的故事(或者说是三个母亲的故()事,除了李捷、孙芳,还有朱敏),前半部分看得人很揪心很紧张,后半部分看得人泪水涟涟,很痛心很沉重。豆瓣上有人质疑母亲的表演行为过激太夸张,但是有一句反击我深以为然:只有做了母亲的人才能理解那种绝望,只有做了母亲的人才能更懂得那些细节。

有人质疑姚晨扮演的母亲李捷丢了孩子后披头散发不换衣服太离谱,有人质疑马伊琍扮演的母亲孙芳油头垢面不争气,但是做了母亲的人会很容易体会到丢失孩子一刹那心底被掏空的失重感,会很容易理解永远失去孩子之后撕心裂肺的疼痛和绝望麻木的僵尸脸。印象很深刻的一个镜头是李捷打开冰箱下层抽屉,发现了裹着小花被的孩子尸体,顿时瞠目结舌 浑身颤抖说不出话来,孩子的奶奶见状则嚎啕大哭,可是瘫坐的李捷颤抖着挤出来不是多多四个字。孩子的奶奶尚且可以哭出来,而孩子的母亲已经是紧张惶恐到了极点 应激之下失语了;孩子的奶奶看到冰箱里的小孩就以为是自己的孙女,而李捷作为母亲一眼就看出了不是自己的孩子,她恐惧至极的是孙芳的孩子死了,孙芳会不会报复杀死了多多,所以李捷好像身体瞬间被掏空,浑身颤抖说不成话。还有在甲板上,李捷跪在地上求孙芳,披头散发涕泪横飞,甚至磕头苦求,这一跪的瞬间哪里有什么尊严理性可以思考,只有把孩子还给我这样的执念,这是母亲的本能,也是母亲的本色。

无论是身着职业正装、谈吐理性优雅的律师李捷,还是脚穿塑料凉鞋、说话嗫嚅的保姆孙芳,或是衣食无忧、高学历好性格温柔贤惠的全职主妇朱敏,都在孩子问题上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透不过气来。现代社会,一个女人,究竟怎样做才能既是一个母亲又是一个战士?不说职场精英李捷,就说贫苦的孙芳,当她在暴雨中一手撑着雨伞,一手抱着呼吸紧促的孩子,耳朵边夹着电话,张望着路口有没有救护车出现时,内心该是多么的惶恐和无助!风雨中,困境中,为了给孩子筹钱治病,她放下了所有的尊严和底线,可是命运没有因此善待她,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失去呼吸,在自己的怀里渐渐冰冷。这该是怎样深入骨髓的疼痛?她做错了什么命运会如此坎坷?而事实往往是,命运从不会因为一个人善良而可怜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努力而眷顾他。看到孙芳我就想起了我一个大学同学的表姐,很努力很勤快很开朗的一个姑娘,但是结婚后第一个孩子脑瘫,为照顾这个孩子表姐费尽心力,今年丈夫又得了心脏方面的重病生命垂危,最近在水滴筹上筹钱,但是筹到的钱距离手术费还是很远,小家庭彻底陷入黑暗的深渊,这个时候越努力越幸运的话显得特别苍白,什么鸡汤都不如鲜红的人民币能温暖人心。

电影的最后,姚晨扮演的李捷有一段经典的内心独白:六个月前,保姆带走了我的孩子,找孩子那两天里,我如深陷地狱,但也让我思考了很多。对我的孩子,我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我觉得自己不配当一个母亲,我甚至觉得生孩子这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别人的生命来完整自己。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但其实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只是在对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而已,最该被感谢的是孩子,是他们带父母成长,让我们体验到一种毫无戒备的,甚至可以献出生命的爱,那是一种自由。这个时代对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职场女性,会有人说:你不顾家庭,是个糟糕的妈妈。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全职妈妈,又有人会觉得:生儿育女是女人应尽的本分,不算是一个职业。但事实却是因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选择的权利,因为有了孩子,我才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才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残酷。

我曾经质疑过朱敏女士的选择,正如我从未了解过我的保姆,我们三个妈妈处在不同的境遇,活在各自的难题中。朱敏女士对家庭的全心付出有目共睹,但她换来的却是丧失一切,甚至是在法庭上争夺孩子的竞争力。作为一名律师,我知道我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觉得这是公平的,但作为一个母亲,我知道我现在不应该做什么。

这一段独白给我很大触动,我们为什么要生一个孩子?我们和孩子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生之前,有没有想过以后的变化无常?生之后,有没有尽心尽责的养育?其实所谓的亲子关系中,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孩子,是孩子给了我们毫不设防无私的爱和信任,无论我们怎样对他,他都是那么纯净的爱着我们,孩子的爱也唤醒了我们沉睡的爱的能力,让我们可以心有所系、爱有所寄。所以余生很短,善待自己的孩子,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日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孩子的未来负责。

而另一方面,对于女孩子来说,一个女孩的人生不应该被爱情和婚姻定义,她应该比我们活得自由,努力工作自立自强比爱情和婚姻更重要,残酷的现实面前,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很强大的自己才是各种磨难的终结者。

喜欢《《找到你》观后感5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穿过青春找到你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