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无问东西》观后感400字。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在观赏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无问东西》观后感400字》,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无问东西》观后感

爸爸妈妈看电影《无问西东》,向家人推荐此片。
2018年1月27日周六,姥姥和哥哥在国际星美影院观看同一部影片。
从影院出来和哥哥谈论观后感,姥姥一直想确认电影主题思想,拍摄目的。说到最后,哥哥有些不胜其烦:电影让你感动就是目的,为什么一定探究主题思想?
观影前,姥姥知道这是一部与清华大学百年相关的电影。从电影院出来姥姥只记得梅贻琦校长要求学生做真实的自己。知道电影编剧,导演是李芳芳。就连你是珍贵的一句也忽略了。
19311949梅贻琦先生任北京清华大学校长17年。被誉为寡言君子。留下文字不多,确字字珠玑。现在常提起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另一句不能提起的 党之民主可大可小。党之民主可有可无。事事皆有主见,惜字如金,入木三分,一代斯文。
在一代校友心中:梅贻琦 就是清华,清华 就是梅贻琦。梅校长服务清华期间,培养英才众多,躬耕清华,尽瘁清华。
主持西南联大,在艰苦环境中尽可能聘请英才执教。在抗日战争中,以民族大义为重,送儿子参加空军,女儿参与战地救护。
梅先生师从张伯苓,留学美国麻省伍斯特里工学院,电机工程专业。1915年回国,任清华物理学教授。提倡东西文化交融。梅校长学贯东西,文理兼得。在《读经班》亲自教授学生古英语,哲学。
19491955赴美看守庚子赔款。
1955年入台,用清华基金会利息创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院》,即新竹清华前身。奠定两岸清华之校格,终身校长。
清华校训,历经百年,大体三句话: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无问东西》观后感1600字


《无问东西》观后感

刚看完这部电影,我说不出什么话来,想了片刻,才开始被深深地感动了。开始我也想不到,我该用个什么标题来描绘我的观后感,重新再回味在电影中最后的一段话:不知道你们是否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出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记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我想,大概有意义的人生就是这样吧。
这部电影被雪藏了五六年才终于搬到荧幕上,我看到豆瓣的评分也只有7.6分,实在是太低了。不是说这电影不好,而是现在的人,越来越看不懂内涵的东西,都是很浮躁,都是很世俗的。其实人活着很累,都是那些所谓世俗所希望我们想做的事情,却又违背了我们自身的意愿,因此,我们都活着很累,像是行尸走肉般的,随着世俗的价值观而挪动自己的步伐。我敢说,要是真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这一代人绝对是一盘散沙,没有以前那些知识分子的凝聚力,也没有他们那种使命感,责任感。现在知识分子,只知道用自己的知识,如何换取更多的身外物,天下的事情,他们不关心,社会责任,他们也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自己。
我们很多时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其实这些事情还是可以拒绝的。问题是,初心还在吗?很多人觉得,自己过得好了,给父母想要的,或者是追求更多物质上的东西,这就是完成了这一生应该要做的事情。我曾经跟一个同事聊天,他说不要那么早结婚,晚点结婚,早点买好了房子,就能成为人生的赢家。但是,房子买好了呢?你还会坚持以前那样好好工作,好好上班,好好做一个为社会贡献的人吗?他给的我答案是,房子买好了,他就去环游世界了,老婆也可以换人了。虽然看起来他是没有心机说这种事情,但是这种无心,就是恰好证明了他真实的想法。那些追求身外物的人,每当完成了一些所谓的成就目标,接着就是无止无尽地继续追求。为什么很多影视作品都在反应很多人在追求金钱,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想去追求权力,直到想去控制整个世界。这个就是人的贪欲,也就是世俗想我们这么做。但是这么做的最终结果是什么,不会被人爱戴,死后身败名裂,还会被人挖出来鞭尸。影视作品的材料都是来自人我们生活的本身,就是因为世俗有太多这样的人和事,才会被一次又一次地拿出来翻阅。
虽然我们都不能控制这个世界是怎么走向,唯一我们能控制的则是自己的心态。很多人会羡慕别人有豪车,有别墅,能经常出国旅行。但是想想,你有努力过吗?你敢跟别人一样那么贪吗?其实,不用贪,只要努力着,这些东西,都会有的。只是,路可能会走得慢一些,走得慢,风景也可以看得清楚一些,心里也会踏实一些,觉也睡得安稳一些,烦恼自然少了,白头发也不会那么早到来。有人些就整天想着些害人的事情,自己赚了很多钱,然后后面呢?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有些报应,不是会报在他们自己身在,而是他们的家人,后代身上。虽然,我不信佛,但我相信佛教中所说的因果。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由因果组成,有因就会有果,果不会没有意义地到来。这就是为什么,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差,不努力的人,运气永远都不会到。
我们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认知来到这个世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我们大部分人都会认同一些美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从在社会生打滚,我们曾经的认知会被社会的种种世俗所磨灭,甚至会怀疑曾经所学,是否有意义,还是说,社会太险恶,我们曾经所学的都是不适合在这个险恶的世界里生存。都不是,我们曾经所学,都是最珍贵的,那些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那些才是我们最真实的自我,那些才是我们这一辈子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因为世俗,我们所拥有的这些认知,一点一点地被磨灭,有些人甚至变了。朋友变成了骗子,同僚变成了敌人,尔虞我诈。做了好心,被怀疑被责备;没有做错事情,还被批评。应付这些小人何必用德,不用跟小人讲道理,自己心安理得就足够了。小人追求世俗,不会满足,就像是《渔夫和小金鱼》童话里面那个贪得无厌的老太婆一样。
是不是人活着,拥有得越多,就越快乐?我觉得不是,像马云就很明智,该退休的时候,退下来颐养天年。我觉得他是一个很睿智的商人。坚持经商也不追求权力,还想回去继续当老师,不管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在心态上,他已经赢了全世界。说真,在所有中国的企业家中,我最敬佩的就是马云。我不懂职场规则,说真的,我也不会为了往上爬而讨好上司,我只会做好自己的本分。寻找真正赏识自己的伯乐,为他打工一辈子,我也是乐意的。有些人总是想着,怎么面试,怎么骗个老板,怎么弄个高薪。但是这些,都不是长久的,万一换了个上司,这些事情都是白费力气,或者一眼就被看穿,很快就无地自容了。
人的一生,是不是就一定要结婚,一定要生子,一定要有豪车,一定有要豪宅?然而这些人,又有几代人会记住他们的名字,而那些伟大的人,他们多数的生活也过得不够豪,却被后人记住了,列入了史册。在各个行业中,都有一些,他们也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就这么过了一辈子,一生都在做自己认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有些成名了,有些也没有人记得。我们经常在新闻看到有些人赚了一些钱,然后把房子卖掉买了一艘船到处游,后面好像过得不怎么样;也有一些人,到处游玩打工,没有固定的工作,但是可以去不同的地方,我们可能会觉得他们很傻;有些人打了十年工存了几十万就是为了去攀登一次珠穆朗玛峰;也有一些人学了潜水,自愿到深海里打捞垃圾,没人去采访他们,也没有人去记录他们,有时候还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唯一相同的,他们觉得自己这样活着有意义才算是来过了。而我们却被世俗捆绑着,做着与初心不符的事情,过着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初心是什么?是时候该唤醒了。

《无问东西》观后感600字


《无问东西》观后感

影片的开头是张震演的张果果,一个广告公司的中层员工。尔虞我诈的职场让他变成了权利斗争的替罪羊,被公司开除。尽管他顺利成为了另一家公司的经理,这场弱肉强食的战争却并没有放过他。影片采用了穿插叙事的表现手法,所以时间线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最后交错交织。影片中一共给我们描述了四场不同时间节点的故事,2012年的张果果,1962年的陈鹏、王敏佳和李想,1942年的沈光耀,1924年的吴岭澜。开始以为是四个毫不相关的故事,后来才发现,正是24年的吴岭澜教会了42年的沈光耀要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42年的沈光耀是62年的陈鹏口里的晃晃叔叔,也是陈鹏教会了李想逝者已逝,生者如斯,所以最后李想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张果果的父母。这一来,因果轮回,便是百年。
影片的基调是由泰戈尔1924年访华时在清华大礼堂的演讲奠定的,他说,你明白你自己的心吗?正式这一次演讲,让吴岭澜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吴岭澜自入学以来,国文和外语总是满分,但物理化学却常常不及格。校长梅贻琦找他谈话,问他,你文化课这么好,为什么不学文科却非得坚持选择实科?吴岭澜的回答没有让我意外,因为就算是现在,可能还是有很多人和他是一样的想法。老师,吴严肃地回答说,出色的人都学实科。所谓实科,就是现在的理工科。接下来,校长说了本部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最后,校长让吴自己考虑转系的事情。在听完泰戈尔的演讲之后,吴便开始远离人群独自思考,最后他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因为像泰戈尔一样卓越的人物也会花时间思考这些,并且也觉得这些是重要的。
沈光耀出生于一个富人家庭,为了求学,家里送他来昆明的西南联大念书。铺天盖地地日军轰炸中国城市的新闻让他萌生了想去当飞行员的念头。得知此事的沈光耀的母亲对他说,我怕你还没想好要怎么过好这一生,命就没了。亲情暂时打消了他的这个念想。但后来,他亲眼目睹了日军飞机的轰炸,那一个卖米线的孩子用呜咽着说完了人生的最后一句话,妈,对不起。在家庭和国家面前,他选择了去当飞行员。他冒着被敌人追踪的危险开着飞机将粮食洒向贫困的村庄,飞机在空中晃晃地飞着,所以他被称为晃晃叔叔。

无问西东观后感400字


《无问西东》观后感

看了《无问西东》这部电影,它令我感动至极。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连接在一起的四个小故事。其中,令我最有感触的是一位成绩优异的飞行员沈光耀在抗日战争时的故事。
沈光耀为了保卫祖国,放弃了很好的学校,而选择在条件十分艰苦的飞行学院学习,在这里时不时有飞机投弹,时时威胁着生命。在西南联大时学校因为缺钱,屋顶只能用茅草盖。在雨季,倾盆大雨冲刷着屋顶,发出剧烈的响声,甚至,还有雨穿透屋顶,肆无忌惮的进入房间,冲刷着泥地。在这样的日子里,雨声掩盖了老师上课的嗓音,雨水打湿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衣服,但他仍然坚持着学习,在轰隆的飞机声中,咚咚作响的雨声中度过一天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有一位美国军官来到学校挑选飞行员,他在一阵的犹豫彷徨后,最终决定弃笔投戎,成为了一名飞行员,在学院里,他会偷偷的省下一些吃的,然后在每次飞行训练结束后,默默的带上食物冒着被敌机追踪的危险去往一个偏远的只有小孩的村庄投放食物,这些村里的小孩也亲切的称呼他为晃晃。就这样经过日复一日的学习、训练。他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可以参加任务,报效祖国。然而,在某次作战中,由于和敌方力量悬殊,最终,为了减少伤亡,他驾驶着自己的战斗机毅然决然的撞上敌舰,从容赴死。
在电影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而沈光耀就是这句话的最后执行者,他的这种为别人着想,爱国,富有同情的精神,最终造就了他这样坚毅的人。他的精神应该被后人传承,教育后人。让我们永远地铭记这种坚毅的,富有同情的精神,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高一八班
冯梓豪
25号

《无问西东》观后感400字


《无问西东》观后感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吴岭澜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意气风发,但很快便在途中迷失了方向,是在追求盲目的踏实?还是追求内心的真实?他给自己独处的时光去静静思考最终听到了内心真实的呼唤。

沈光耀,他一直都在努力去做那些令他害怕但重要的事,国难当头,他自愿参与最残酷的战争,自愿帮助饥寒交迫的人们,给他们食物,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无畏他人的言语,他一直都在追求自己的真心。

王敏佳,最初的错误只是为了虚荣撒了一个谎;最初的烦恼,只是在两个优秀的男人中选一个;但命运却把她拖入被众人唾骂的深渊。王敏佳也是个正义的女人,她为自己的老师不平写信出头,王敏佳一开始应该是喜欢李想的,所以在写信一事被揭露的时候她一个人揽下了所有的责任,到后来被批斗被唾骂被毁容,直至被陈鹏感动,她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意识到陈鹏对自己的爱,最终迈出了自己真心的步伐。

陈鹏,把爱情摆在了理想前面,但爱情却没有把他摆在前面。他说,我有人要照顾,纵然这意味着与所有人作对,意味着要和她一起被放逐千里。他对王敏佳的爱是无私的,无关乎一切,他爱的只是王敏佳这个人,他愿意为王敏佳付出一切,这一点是李想比不上的,李想把支边的理想放在爱情的前头宁愿牺牲王敏佳,即便知道王敏佳身处逆境也没有勇气出头,最终不过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陈鹏的付出最终是换来了王敏佳的真心。

张果果,身处尔虞我诈的职场,赢是他的习惯。为了赢,他总是见招拆招,先发制人。而有一天,他却面临了一个比赢更重要的选择,清明节在父母的一席话中,他感悟良多,最终选择坚守自己的内心,也获得了内心的快乐和知足。

希望我们都坚信自己的珍贵,坚守自己内心的决定,听从本心,无问东西。

无问西东电影观后感400字


无问西东观后感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与同情。――徐光耀
无问西东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在电影院看完后脑子李是一团浆糊,因为电影的叙事结构是非线性叙事结构,交叉的讲述,看完后脑子李是很晕的,当回家慢慢思考,故事就慢慢的清楚了。
同情--张果果
张果果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尽管他所在的职场充满了尔虞我诈,可是,他依然坚守正直、同情。所以,他才会去帮助因为怀有四胞胎而无法支付医疗费的家庭。
在张果果与四胞胎家庭之间,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理解以及帮助的温暖情谊。对于张果果来说,他因为帮助了弱势家庭而感到了踏实和坚定。对于弱势家庭来说,他们因为得到了帮助而心怀感恩
真心---吴岭南
吴岭南虽然实课成绩较差,但是国文却很好。身在洛丽塔的他处于青春的迷茫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将自我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即便身在国内顶尖学府,内心依旧迷茫慌乱。最终在一代文豪泰戈尔的一段演讲中与自己和解、释怀并做到影响他人。才会有了接下来发生的事。
影片里穿插了一个小故事。妻子跟老师常年分居,妻子受不过经常打骂他,他也不说任何话,有一次她竭斯底里的哭,你说过跟我在一起一辈子,不能变!老师反问,为什么不能变?人总是会变的,变的和以前不一样,因为生活改变了每一个人的思想。
因为这个电影的构架非常的庞大,有许多可以值得分析的地方,我觉得人在这个世界里,要面对许多的选择,问题 。每一个问题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面对这生活我们会迷惘,像吴岭南一样,无法正确的做出选择,但是我们要寻找到自己的心,做出选择。

喜欢《《无问东西》观后感4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