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2018年纪念建党95周年电影大火种观后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很多优秀的观后感,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观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2018年纪念建党95周年电影大火种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纪念建党95周年电影《大火种》观后感【1】


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等摄制的庆祝建党95周年献礼影片《大火种》19日在京首映。

本片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当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首映式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说,此片已列入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建党95周年的重点影片。“电影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山东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张宏森说,“影片的拍摄手法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历史质感,人物生动朴素、情节张弛有度,具有很好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

由北京海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这部电影将于近期登陆全国院线。

纪念建党95周年电影《大火种》观后感【2】

本周五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5周岁生日。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国内电影人制作和拍摄了多部主旋律影片,将于本周陆续进入院线。昨日,讲述中共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保护《共产党宣言》故事的影片《大火种》率先上映,但记者发现,沪上排映《大火种》的影院只有6家,场次只有7场。

上座率超过好莱坞大片

影片《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为基础,再现了当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用生命保护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的感人故事。原著作者铁流曾表示,影片拍得非常接地气,“希望用具有传奇色彩的红色故事吸引观众,让更多人重温这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2018年建党95周年纪念片大火种观后感4篇


建党95周年纪念片大火种观后感一

大型史诗故事片《大火种》正于全国各大院线热映。影片作为建党95周年献礼之作,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由苗月执导,白威、陈瑾、王柠、孙敏等众实力派明星联袂奉献。有“最帅军装男星”之称的白威,此番大胆突破,颠覆出演蓬头垢面的老农民。粉丝看后纷纷表示“完全认不出来”,大呼“还我男神”。

《大火种》是首部正面描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播的影片。影片区别于大开大合的历史正剧,以平凡的故事,展现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讴歌齐鲁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白威突破以往荧屏上“军装男神”和“荧屏硬汉”的军人形象,挑大梁出演男主角刘忠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不仅造型大玩颠覆,为还原真实的历史面貌,全程地区方言对白。影片拍摄时条件非常艰苦,白威更是被折腾的完全认不出。他坦言,以往的角色大都以军人形象为主,出演老农民还是第一次尝试,对我而言,这个角色不论从心理上还是造型上,都有很大挑战,但现在觉得很值得。

白威凭借《火蓝刀锋》中战神向羽一角火爆荧屏,之后与吴宇森合作《太平轮》献出大银幕首秀,再度出演军中硬汉。此次出演老农民受到导演苗月力邀,白威大学毕业的第一部戏便与苗月合作,苗月不仅是白威的伯乐,更是白威演艺事业的见证者。此番再度携手,苗月导演信心十足,她对白威真实动人的演技赞许有加。白威表示,此次与导演合作更加默契,希望观众走进影院支持这部呕心之作

建党95周年纪念片大火种观后感二

《大火种》是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建党95周年重点影片,根据作家铁流、徐锦庚荣获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由北京海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全国发行。

2018年建党95周年大火种观后感


2016建党95周年《大火种》观后感(1)

作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重点打造的献礼影片,大型史诗性故事片《大火种》近日开机,导演苗月,主演陈瑾和白威亮相。

《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荣获的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再现了风雨飘摇的旧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对旧制度的痛恨和对新世界的渴盼。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爱国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陈瑾饰演的女主角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她不知道风声早已走漏,省警察厅马厅长纠集一班人等在广饶只等瓮中抓鳖。敌人抓紧围剿,共产党员却依旧在各个农村活动,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

一个又一个的爱国群众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

50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重回故地的刘雨心望着橱窗里的书感慨万千。

曾出演《校园先锋》、《满城尽带黄金甲》、《唐山大地震》等作品的陈瑾表示,这次她在片中扮演的是不识字、裹小脚的山东妇女,因丈夫是党员,接触到了《共产党宣言》,并被丈夫的热血所感染,在经历一系列的屠杀与抗争之后,她坚定了自己的信仰,“这番心路历程真实、感人,非常富有层次,这个角色是我以前没演过的,非常有挑战。”

白威在片中扮演农民形象刘忠良。白威透露自己在学习方言,领会角色,希望为观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6建党95周年《大火种》观后感(2)

向建党95周年献礼,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的故事片《大火种》日前于北京宣布开机。该片由苗月执导、陈瑾主演,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共产党宣言》是如何克服残酷镇压和血腥屠杀,如火种般在人民群众中传递的故事。

2018年庆祝建党95周年电影大火种观后感


大火种观后感(一)

为庆祝党的95岁生日,6月28日,由共和县“两学一做”办公室牵头、百佳国际影城承办,组织党员群众干部走进影院观看党建主题影片《大火种》。

百佳国际影城的运营经理孙海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大火种》讲述了1926年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坚定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对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海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州文明办副主任才航仁增观看影片后说:“电影情节真是扣人心弦,看看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都是当时无数革命者牺牲换来的。看了这部电影,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要好好珍惜当下,心怀感恩,坚定党的领导,默默无闻地为群众服务,更好地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此次影城在共和县有关部门的牵头下,组织广大群众观看电影,希望以此积极扩大影片的社会影响、充分发挥影片的社会效应,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和教育。”孙海明说。

大火种观后感(二)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为纪念这个日子,7月7日,本报与新世纪影城联手推出党员公益放映活动,免费推出60个观影名额,邀请党员观看《大火种》,一起缅怀那段艰苦的岁月。

电影《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讲述了1926年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2018年建党95周年献礼电影大火种观后感


大火种观后感(一)

影片《大火种》在京首映,众主创纷纷登场,沈浩在此片中饰演的反一号警察局长胡传山非常出彩,让观众看的恨之入骨,同时沈浩的演技也因此大获肯定,采访中,沈浩讲述他本人之前都是阳光小生形象,为了塑造好角色他特意花了半年时间给自己留胡子,并整理了一些典型的反面角色的素材结合自身特点融入角色中。

本片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山东广饶地区的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当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首映式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说,此片已列入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建党95周年的重点影片。“电影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山东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张宏森说,“影片的拍摄手法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历史质感,人物生动朴素、情节张弛有度,具有很好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感染力。”

由北京海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这部电影将于近期登陆全国院线。

大火种观后感(二)

7月7日,本报与新世纪电影城燕山店一起推出了一场党员公益放映活动。活动当天,百余名党员一起观看了电影《大火种》,并在映后与电影剧本策划和主演李超进行了分享。观众们纷纷表示,《大火种》讲述了首版《共产党宣言》在山东广饶传播的故事,剧中人物的事迹,真的让他们非常感动。

《大火种》是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建党95周年重点影片,根据作家铁流、徐锦庚荣获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由北京海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全国发行。

2018年庆祝建党95周年红色电影大火种观后感


大火种观后感(一)

献礼建党95周年影片《大火种》今日登陆全国各大院线首映。影片改编自铁流、徐锦庚“五个一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由苗月执导,白威、陈瑾、王柠等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军装男神”白威此次褪下戎装,化身憨厚耿直的农民刘忠良,身体力行传播共产主义真谛,播撒革命火种,并为之献身。日前,白威携该片亮相华表奖,备受瞩目。

《大火种》全景再现了1926年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白威饰演的刘忠良为谋生计无意间接触到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用自己的方式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为保护《共产党宣言》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成燎原之势。获封“军装最帅男星”的白威此次不披戎装,出演蓬头垢面内心却无比清明坚韧的老农民刘忠良,为中国革命事业无私奉献。

白威直言“在抗战的历史背景下,前方的军人浴血杀敌,后方的普通老百姓也在为中国的革命胜利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正是有了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革命之火才成燎原之势,从刘忠良这种小人物身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可以看到未来的希望。”因此,白威毫不犹豫接下这个角色,小人物也有大情怀,这样的角色很具挑战,演起来也颇为过瘾。苗月导演对白威真实动人的演技赞许有加,相信也会获得观众的认可。

据悉,由刘之冰、游大庆、白威、谈莉娜等实力派演员联袂演绎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彝海结盟》已正式杀青。剧中,白威饰演集勇敢、谋略于一身的先遣支队主力干将陈瑞南,与敌人斗智斗勇,势必将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大火种观后感(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6月30日上午,教育局机关支部开展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观看了红色影片《大火种》。

该片题材取自真实历史事件,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木匠刘忠良及大王镇的百姓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电影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山东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观影过程中,大家情绪高涨,激动无比,仿佛自己置身于革命斗争中一样,深深被影片中主旋律的故事情节、满满正能量所吸引和感动,深受教育。

2018年纪念建党95周年建党伟业观后感


2016纪念建党95周年《建党伟业》观后感1

看完了《建国伟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有很多闪光点,如群星闪耀、如细节精致,如将伟大领袖,革命元老都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表现出来等。里面润之对学生运动的点评、陈独秀对工人同志的演讲将我党早期主要依靠发动学生和工人闹革命表现的很到位。

北伐胜利后朱德总司令拥着蔡锷将军的那个镜头,还原这样真实的历史场面于观众面前这是前所未有的,朱德必竟是新中国总司令,而蔡锷不过是一个旧中国的爱国军官而已,在以失败论英雄的中国,能够还原一些真正的史实,对于中国的发展,实在是很有必要。而我此时望着一脸病容的少帅,不免内心潮湿,为了民族的利益,多少爱国志士抛家别子,恩断红颜。今天,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能傲立在世界的东方,很多如蔡将军一样的各民主党派人士功不可没。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真正值得我们铭记的爱国志士。宋教仁遇刺临死时跟他的好朋友托孤:家贫,老母望照顾。此时,我已是泪水盈盈。时年,他年仅31岁。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那群年轻人为了国家民族救亡的呐喊,我被那个场面深深震撼了,甚至汹涌澎湃、热血沸腾!同样让我肃然起敬和钦佩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13位平均年龄28岁,甚至最小的才18岁的青年才俊代表们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冒着生命危险走在一起,他们在中华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从成立之初的几十个党员,就连召开个会议都要东躲西藏的政党,谁又想到在28年后这个政党却成了新中国的执政党,从此这个政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天灾人祸,构建现在的安宁社会。

2018年建党95周年影片大火种观后感文章


建党95周年影片《大火种》观后感【1】

本周五迎来中国共产党95周岁生日。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国内电影人制作和拍摄了多部主旋律影片,将于本周陆续进入院线。昨日,讲述中共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保护《共产党宣言》故事的影片《大火种》率先上映,但记者发现,沪上排映《大火种》的影院只有6家,场次只有7场。

上座率超过好莱坞大片

影片《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为基础,再现了当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用生命保护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的感人故事。原著作者铁流曾表示,影片拍得非常接地气,“希望用具有传奇色彩的红色故事吸引观众,让更多人重温这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

昨日恰逢该片上映首日,记者发现,《大火种》在上海排映的场次仅7场,影院仅6家。从全国范围来看,首映日的全国总票房只有15万元,排片占比仅0.1%。与其排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片的上座率达到了19.2%,甚至超过了好莱坞大片《惊天魔盗团2》和《独立日2》。

猫眼电影票房数据显示,今天《大火种》的全国排片量有所增加,达到了0.2%,预售票房在13.6万元左右,上座率上升到了24.3%,如无意外,将稳占排行榜上座率冠军宝座。今天,《大火种》的上海放映影院增加到了17家,场次增加到24场,但和同期上映的商业类型片相比,依然少得多。

建党95周年影片《大火种》观后感【2】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爱国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陈瑾饰演的女主角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她不知道风声早已走漏,省警察厅马厅长纠集一班人等在广饶只等瓮中抓鳖。敌人抓紧围剿,共产党员却依旧在各个农村活动、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一个又一个的爱国群众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五十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重回故地的刘雨心望着橱窗里的书感谢万千。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2018年纪念建党95周年电影大火种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