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2018年7月1日终极胜利电影观后感。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观看完的以后,你会被作品描绘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怎么写观后感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2018年7月1日终极胜利电影观后感,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2016年7月1日《终极胜利》电影观后感【1】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说实话真是看过很多部了,别管是中国人自己拍的,还是好莱坞引进的,可谓各个角度,各种表现形式的都有。而将于7月1日上映的这部叫做《终极胜利》的电影,背景同样是发生在二战期间,把故事的视角安插在了一名苏格兰人的身上,从另外一个,我们不多见的,略微新鲜的角度来解读这段历史。

约瑟夫·费因斯饰演的李爱锐,是一名出生在天津的苏格兰短跑名将,曾经获得过奥运会的金牌,与此同时,他又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在二战期间,一直在天津的一所学校教孩子们化学,他原本可以凭借自己奥运冠军的身份享受相对优越的生活,以及不受战争困扰的平静,但是当日本全面进攻中国,侵略中国的时候,身在天津的李爱锐放弃了和自己的妻女去往加拿大避难的机会,留在了这个他热爱的国家。与在中国结识的好朋友,好兄弟徐牛(窦骁饰演)一起并肩作战,机智地对抗日本侵略者,保护中国难民,救助被日军在潍县难民营关押着的2000多名各国战俘。

窦骁饰演的徐牛应该是这部电影中,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期很有代表性的中国人的形象,他外表憨厚、老实,内心却坚强、勇敢。作为一个最为普通的中国人,徐牛与李爱锐打破了国家之间的界限,他们的友谊甚至超越了朋友、战友般的情谊,更似是亲人、亲兄弟般的情感。他们相互帮助,相互依赖,最大的目的是可以在活下去的前提下,与日本侵略者对抗以及想方设法救出被关押着。

你可能很难想像,在《终极胜利》中的徐牛与在《山楂树之恋》中略带文艺与羞涩,清纯与美好的老三截然不同,也不是《狼图腾》中那个潇洒、不羁,开朗、浪漫的杨克。窦骁此次在《终极胜利》中饰演的徐牛,一边讲着一口流利的英文,一边又说着地道的陕西方言,质朴与憨厚的农民形象已经让我们完全忘记了曾经被誉为“文艺男神”时他干净的大男孩形象。其实不管是当年在《金陵十三衩》中客串那匆匆一瞥的教导员战士,还是《破风》中敢于冒险,拥有牺牲精神的邱田,我们都看到了他在用于突破自我,在塑造新的角色道路上的不同尝试。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2018年终极胜利电影观后感3篇


2016终极胜利电影观后感1

是奥运会短跑冠军,他优秀的教育家,他是出生在中国的英国人,奋不顾身的加入到抗日战争的伟大事业中,遗憾的是在抗日战争行将胜利时,他却因脑瘤而逝世于日本集中营,他便是传奇人物李爱锐。1981年,李爱锐的传奇人生被拍成了电影《火的战车》,时隔25年李爱锐的传奇故事再次被搬上大银幕,这部由冼杞然导演时隔20年再执导筒的历史战争大片《终极胜利》7月1日全国上映,作为一部历史战争片选择在7月1日上映显得格外有意义。

《终极胜利》的开篇便给人带来一种欧美大片的赶脚,就连字幕都是欧美大片的调调,作为一部根据抗战历史真人真事改编的战争片,冼杞然导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这部影片的逼格完全可以媲美好莱坞。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男人戏,男主人公李爱锐由好莱坞著名演员由约瑟夫·费因斯饰演,而其跟班徐牛由窦骁饰演,在片中两人虽然没有过于明显的基情戏,但两人的一举一动都透露着暧昧,两人对此拿捏的相当精准。当然不能否认,我个人对窦骁是相当喜爱的。但相比约瑟夫·费因斯和窦骁的基情(友情),让我更为动容的还是刘小倩和窦骁的爱情。

在片中,刘小倩饰演的农村妇女凤英,与窦骁饰演的徐牛是一对夫妻并育有一子,在窦骁与约瑟夫·费因斯抗战的日子里,刘小倩就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相依为命,一位内心坚韧刚强的朴实农村妇女,在与窦骁一家三口团聚的日子里,她就是一个贤妻良母,当窦骁去战场战斗的日子里,她就是有再多的抱怨仍然要独立撑起一个家。最让人感动的是,窦骁与约瑟夫·费因斯到了潍县集中营,刘小倩也带着孩子赶了过去,当抗战胜利的时候,日本人要杀光集中营中的所有外国人,窦骁不顾刘小倩身怀六个月的身孕,只身前往营救约瑟夫·费因斯,奈刘小倩怎样哭求都阻止不了窦骁营救基友的心。

最终窦骁光荣牺牲了,剩下刘小倩孤儿寡母。在片中,刘小倩有大量的哭戏,对于首次触电大银幕的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特别是要和窦骁这样演技精湛的实力派演员飙戏,不得不说刘小倩做到了。我们都知道男人戏中的女主角历来不好演,需要演员很好的悟性和表现力,特别是这样一部历史战争大片,不过这个女主角真的是赚足了男人的眼球。虽然刘小倩在片中扮演的是一位农村妇女,但是刘小倩拿捏的非常到位可圈可点,绝对算得上是影片的一抹亮彩。刘小倩作为歌手出道,此番的形象颠覆着实令人惊艳,首次触电但和好莱坞演员合作,刘小倩的起点很高哦!

2018年终极胜利观后感范文


电影《终极胜利》发布了风筝版先导海报,此款海报以片中小石头(刘泳庆饰)的形象为主角,海报中他手执风筝,仰望着漫天的战机,寓意他即使面对无止境的战火,但仍表现得无所畏惧,以此表达他对未来的期盼,深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像手中的风筝一样,再在天际翱翔,重获自由。

终极胜利观后感范文2016

这是一座墓碑上的铭文,献给墓中的不屈的灵魂——李爱锐,他原名叫EricLiddell,是一位出生在天津的苏格兰短跑名将,夺得过奥运会冠军;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在天津的一所中学里当了近20年的教师;他更是一位不屈的斗士,在被日军囚禁于集中营之后,从未屈服于肉体和灵魂的折磨,始终保持着奋斗的品格,遗憾的是,在抗日战争行将胜利时,他却因脑瘤而逝世于日本集中营。

在1981年,李爱锐的传奇人生被拍成了电影《火的战车》(Carrosdefuego),讲述了他的前半生,并获得1982年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大奖。

在2016年,李爱锐的后半生故事,则有华语著名导演冼杞然经过十年的精心打磨,被隆重搬上大银幕,这便是战争电影《终极胜利》(TheLastRace)。

在《终极胜利》中扮演男一号李爱锐的,是来自好莱坞的著名演员由约瑟夫·费因斯,他因《莎翁情史》、《兵临城下》等一系列影片而被国人熟知,由英国演员出演同为英国人的李爱锐,是毋庸置疑的形神兼备,参演影片的还包括内地著名演员窦骁、台湾英俊小生涂世旻等等,影片以细致的笔触,真挚的感情,带领观众共同走入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终极胜利》的故事,由李爱锐在中国授课开始,直至他被冲撞入学校的日本人抓捕,关入集中营成为人质,故事才缓缓展开,那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日军的凌辱,中国民众的救济,在一堵高耸的电网墙之间,发生了很多惊心动魄却感人至深的故事,但历史不是歌功颂德,李爱锐也不是万能之神,在与凶残的日本军人的抗争过程中,他被殴打,被关押于露天的猪笼,被禁食禁水,受尽折磨,而生病之后也没有得到丝毫的治疗,最终命丧于侵华日军的深牢大狱,全片的悲剧色彩,是对法西斯战争的强力控诉。

2018年抗战剧终极胜利观后感


抗战剧《终极胜利》:仇恨不能被延续,但历史不能被遗忘。勿忘历史,以爱制暴。中国当自强!

1、抗战剧《终极胜利》观后感2016

战争片《终极胜利》集约瑟夫·费因斯、窦骁、涂世旻等实力明星主演,讲述了苏格兰传奇人物李爱锐与一群中国伙伴在日军侵略中国期间,共同面对日军的残暴铁蹄,在苦难中救护战俘,信守人性之光的故事。影片制作精良,大气又富有时代质感,当年山河破碎,血迹遍布的画面还原得极为真切,令人动容,而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与信念却以感人至深,可以说是华语影坛罕见的战争佳作。

影片的幕后操刀者是同时担任编剧和导演的香港著名影人冼杞然,作为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打拼四十余年的影坛老兵,冼导十年前获悉奥运短跑冠军李爱锐的故事,觉得这是绝好的电影题材,对现代年轻人有莫大的意义,于是开始筹备这部《终极胜利》,此后,他花费了十年时间来精心打磨,搜集资料、创作剧本,几易其稿,把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对人性的偏爱都倾注到了故事里,每一个角色,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得极为精细。正是这些幕后无声的心血,使影片从第一幅画面至落幕,每一格都充满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影片中出现了很多可以流传的经典画面,例如李爱锐与孩子们赛跑游戏的场面,生命的张力在欢乐而优雅的气氛,与残酷血胜的战场形成强烈对比;像吴牛和李爱锐冒着子弹救治中国伤兵的情节,正义、善良与热血交织在夜色中;贩卖药品的外国商人为了爱情最终没有登上撤桥的客船,来到爱人工作的医院外,吹起了情意绵绵的乐曲;还有李爱锐在战俘营受尽折磨而绝不屈服的场景。

这些画面极具诗意,却又发出了极强的冲击力,就像《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一样,经常能够在漫不经心中,爆发出震撼人心的能量,而影片的故事亦是如同一首时而舒缓时而激昂的史诗,回响着人们对和平的热爱,对战争的控诉。

1981年,好莱坞曾经就天津出生的李爱锐的故事拍摄了一部《火战车》,当年获得4项奥斯卡金像奖,流传至今日仍然经典,此次,《极级胜利》再度把他的故事搬上银幕,难免有对比和比较,以故事来看,两者不冲突,《火战车》描写的是他在英国读书和奥运会夺冠的故事,讲的是西方的民族歧视和励志,《终极胜利》的故事则是后传,在中国经历的战争故事,两者如果连着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8年7月1日建党纪念片大火种观后感


第1篇:2016年7月1日建党纪念片大火种观后感


《大火种》电影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共产主义理想在齐鲁大地扎根、发芽、成长的伟大过程,讴歌了山东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博大胸襟。

这是我国第一部正面描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传播的电影,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通过观看这部电影,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过来,传下去!

第2篇:2016年7月1日建党纪念片大火种观后感

《大火种》庆祝建党95周年献礼影片,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感人故事。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大王镇的百姓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五十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重回故地的刘雨心望着展览馆里陈列的《共产党宣言》感慨万千,今夕对比让人对革命先辈更添崇敬。

这是我国第一部正面描写《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像火种一样传播的电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这是一部充满了信仰力量的电影!

通过观看《大火种》这部电影,让广大观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共青团员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接过来,传下去。

第3篇:2016年7月1日建党纪念片大火种观后感

2018年终极胜利影片观后感范文


众所周知,电影《终极胜利》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你看了吗?

【1】终极胜利影片观后感2016

军国主义的灌输,使日本军人在踏进中华大地之前就已经忘却了自我。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军趾高气昂地冲进教堂,打断了药商与护士的婚礼,无视祷告,将所有侨民押进潍县集中营。分配居所时,日军指挥官再次将相爱的药商与护士拆开,并用高于一切的天皇思想痛击每一位质疑的侨民。此时此刻,人性中善的一面已经麻木。得知奥运冠军李爱锐身在营中,日军司令想用一场不公平的比赛,来证明自己的民族优越感。有侨民禁不住日军的折磨求徐牛帮忙逃跑,然而受牵连的营中其他侨民,则被关押在地笼,任风吹雨淋太阳晒,直至奄奄一息。就在最后日本投降时刻,潍县集中营的日军还在逃避现实,将撞钟的孩子击毙,残存的一点人性,也在这一刻消散了。

《终极胜利》集中展现了潍县集中营内日军与侨民间的对峙,这些留在中华大地上的侨民已经做过人生的选择,像李爱锐一样在民族正义面前,舍弃了家庭与财产。李爱锐的崇高信仰体现在天津这20年的教书育人,无论贫穷与富贵家庭中的孩子,都是渴望知识与教育的孩子。遇到受伤的中国人时,李爱锐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闯过战场去拿救命的药品。在租界工作的护士,会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病人舍弃珍贵的爱情,因为在她看来拯救生命是比享受爱情更重要的事情。这些生活在中国租界的华侨们,他们尊重珍惜这里的每一个生命,或许这就是托尔斯泰说的“人性的我”吧。

《终极胜利》塑造全新国民“人性符号”

拯救他人生命,其实是在拯救自己的人性拯救他人生命,其实是在拯救自己的人性

影片《终极胜利》里面的中国人也一改《拉贝日记

2018年关于影片终极胜利观后感3篇


【篇1】关于影片《终极胜利》观后感


很多资料,关于李爱锐(LiAirui,EricHenryLiddell、埃里克里德尔、李岱尔)的介绍是这样的:1902~1945,英国苏格兰宣教士、体育运动家、教育家;1924年巴黎奥运会400米赛冠军。在天津从事宣教和基督教教育20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关入山东潍县集中营;二战胜利前夜,因病逝世于集中营内。

1981年,好莱坞导演休·赫德森将李爱锐前半生在英国生活的传奇经历,拍成电影《烈火战车》,影片用倒叙的手法,由1978年哈罗德亚伯拉罕的葬礼开始,回溯了英国历史上两个伟大的短跑选手(埃里克里德尔,哈罗德亚伯拉罕)振奋人心的跑步,成为奥斯卡史上个人奋斗的最佳体育励志片,勇夺第5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并且荣获1981年第34届戛纳电影节基督教人道精神奖和金棕榈奖提名,在影坛上享誉盛名。

《烈火战车》是颇具英国古典主义气质的电影,片中只描述了主角之一的李爱锐前半生故事,后半生仅是寥寥几笔的字幕。李爱锐在跑步中他能感受到上帝在微笑,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让他在巴黎奥运会上放弃参加周日的百米比赛,但在别的选手转让400米比赛名额后,打破纪录获得冠军,体育+信仰,讲述的就是一个有关信仰、荣誉和运动带来的激情。而香港老牌导演冼杞然最新执导的《终极胜利》,则把李爱锐后半生最为传奇和最能体现其人道主义精神的经历搬上了银幕。

盛誉之下的“上帝骄子”李爱锐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条件和待遇,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天津,开始了他近20年的教学生涯,和陕西人徐牛(窦骁)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将其运动家精神完全投注于教育和福音事工上,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并且李爱锐衷心地期望贫穷落后的第二故乡中国能够尽快发展起来。远东战云密布,李爱锐将怀有身孕的妻子弗洛伦丝麦肯齐,以及两个女儿送往加拿大避难,自己坚定地和徐牛一道进行敌后抗日,参加救治伤兵和接济难民的活动。珍珠港事件后,李爱锐和两千欧美籍人士被日军关入山东潍坊集中营,身心饱受摧仍旧坚持抗争,直到最后拒绝了首相丘吉尔的特别照顾,将离开集中营的宝贵名额让给了怀孕的妇女战友,1945年2月21日病逝于潍县集中营,至终都未能见过最小的女儿一面。

2018年战争片终极胜利观后感2篇


2016战争片《终极胜利》观后感【1】


这几年参与惊悚片的创作比较多,听到资方或导演最多的一条要求就是:“我们要表现人性”。的确,在他们眼里,惊悚片就是通过大量的血,来渲染人性之恶。可是,人性就一定是人性之恶吗?显然不是,影史上有很多电影,在展现人性的时候,都彰显了人性之善,比如《辛德勒的名单》、《阿甘正传》、《城市之光》等。人性之恶拍深刻了能令观众不寒而栗,人性之善拍深刻了能令观众脱胎换骨。冼杞然执导的战争电影《终极胜利》中虽然飚了许多许多的血浆,但他彰显的是人性善的那一面。在这个集中营中,以爱制暴的人性光辉就是生命奇迹的源动力。

谈人性,并不是仅口头说说就能实现的。内地电影人都说自己要表现人性,却罕有能够在人性层面上打动观众的作品。为啥?因为他们其实自己都没有体会到人性的核心。人性之恶的表现,在内地惊悚片里往往流于面对死亡威胁时的贪生怕死。这就显得太肤浅了。而肤浅导致的恶果就是惊悚片都变成了依靠洒血浆来营造的视觉刺激。同理,人性之善的表现,也不能流于英雄人物的高大全和喊口号,否则也会肤浅成抗日神剧或主旋律。

《终极胜利》的故事也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主人公也是一位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不过它既没有在战斗中给英雄开挂,也没有把主人公李爱锐(约瑟夫-费因斯饰)写得毫无瑕疵。他是众多在华外国人中的一个,虽然有长跑的特长,却并没有主角光环的加持。他没有任何特殊的能力或超然的力量去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武力。面对同伴的遭受虐待、面对日本人的出尔反尔,他都不得不忍下。在这种压抑的情况下,他才能从一个人类的层面上,去激发出人性之善的力量。

和人性之恶一样,如果你只是丢给他一个情景,让他条件反射般地做出抉择,并不足以挖掘其人性的深度。至少要给主人公加诸一个独特的环境,并提供几条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有难有易、有危险有安全、有利人有利己。主人公在选择的时候还得有一定的自主空间,才会让他的选择在其它选择的对比下,体现出不同来。其实李爱锐的境遇比辛德勒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他被抓进了集中营,但是相对于中国当时所面临的扫荡和屠杀,营内的生存几率还偏高呢。李爱锐也并没有什么会惹怒日本军官的刺头,完全可以做一只绵羊,熬下去。

2018年9月3日阅兵观后感


2015中俄阅兵观后感

5月9日,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阅兵式在红场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夫人彭丽媛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作为10支受邀外国军队参加了阅兵式并压轴出场。由于中央台未进行现场直播,我是在网络上同步进行观看的,当看到各国雄壮的受阅队伍,听到那些熟悉的俄罗斯军歌,特别是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精彩亮相,心情真是激动万分,久久无法平定。

阅兵式后又在网络上随机观看了前苏联1990年最后一次红场阅兵的视频,两相对比,虽然程序基本一样,但双方士兵的精气神明显不同。当时苏军的受阅部队还是由各加盟共和国部队组成,虽然嘴里同样喊着“乌拉”,但总感觉有气无力,无精打采,一切都好象在例行公事。好像当时现场最有精神的就是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颇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恐怕他当时万万没想到仅仅三个月后,庞大的苏联便分崩离析,眼前这支强大的军队也弃他而去,而他的总统梦也随之终结。记得那个片子名字就叫作“帝国夕阳”,现在再看那段历史和影像,感觉就像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

苏联那样一个伟大的国家,众多经历二战血与火考验的伟大民族,那么一支强大的军队,顷刻间土崩瓦解,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由此也更加深刻的感觉到今天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虽然还面临着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与前苏联相比,我们已经有太多的进步,国家的凝聚力,老百姓的向心力也更加强大。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反腐倡廉,对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同时积极防备某些国家军国主义抬头,中国就能永远保持和平发展和长治久安,中华民族就能重新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民就能永远生活幸福。

现在中俄两国关系正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面对西方国家的制裁和打压,中俄两国更应该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人口优势,在亚太地区打造一个规模空前、足以与西方列强抗衡的国家联合体。我相信,在习近平等新一代国家领导人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灿烂。

俄罗斯红场阅兵观后感

当地时间9日上午10时,莫斯科红场上演堪称“俄罗斯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阅兵式,以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首次亮相5.9阅兵式,在铿锵有力地军乐伴奏下斗志昂扬地走过红场,引来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与欢呼。作为一名国防生,我对中国方队的表现感到非常的骄傲与自豪。他们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呐喊声,看着这样的队伍,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我可以说,他们甚至比所有的方队都出色!看到这一幕我现在的心情就跟这伟大的节日一样,看到仪仗队队员们慷慨激昂地走过,很激动,他们象征着力量、象征着激情,象征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名国防生保家卫国的信念!

2018年8月1日央视建军节晚会视频回放及观后感


这是全军业余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大荟萃。这是一台简朴的文艺晚会,没有炫目的舞美,没有华丽的服饰,而演员们同样来自火热的基层一线。或许,前几天,他们在边关站岗,在丛林野训,在蓝天飞翔,在大洋护航,在深山守望……而此刻,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3周年之际,他们从天南海北汇聚首都北京,唱响兵的情怀、舞动兵的风采、讲述兵的故事,在2010年“八一”晚会上,给千千万万的部队官兵带来美的享受,充分展现“我是一个兵”的精神风貌。

舞蹈《勇往直前》剧照俞根泉摄

歌唱军中男儿的铁骨柔情

晚会一开场,合唱《军营擂台赛》便裹挟着强劲的比武气息滚滚而来。“军营擂台赛/你也来/我也来/比一比/赛一赛/比得本领更过硬/赛得豪气冲天外……”舞台上,战士们身着迷彩,人手一把吉他,仿佛抱着一支会奏乐的钢枪,踏歌起舞,豪气干云。铿锵有力的节奏、高亢雄浑的歌声,仿佛在人们眼前拉开一幅军旗猎猎、战鼓声声的英雄画卷。歌声豪迈,当代青年官兵奋勇向前、争当第一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舞台上。

枪炮与玫瑰,既是战场上浴火绽放的唯美,更是军营中主旨恒远的浪漫诗行。这段唯美就是“爱”,这个主旨就是“军人的爱”。一首士兵歌谣《好姑娘等着我》以直白朴实的词曲,轻轻撩动着年轻人的心弦。“好姑娘等着我,我先站好岗,胸带红花回家乡捧出军功章,好姑娘等着我,那时我也谈对象,也许就是今天的你来做我新娘……”在轻吟浅唱中,战士们对甜美爱情的憧憬,对坚贞爱情的坚守,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一曲听罢,情丝悠悠,这正是军中男儿弥足珍贵的血性柔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旅生涯是生命中一份魂牵梦绕的记忆和情结。由《小哨位》、《神仙湾》、《我的兵站我的家》、《小小光盘》这4首歌串联而成的组唱,采用“DV记录军营故事”的方式,把如歌的军旅记忆制成一张小小光盘,放进老兵退伍的行囊里,珍藏起金子般的青春岁月。而表演唱《我们在亚丁湾护航》、《蓝色的歌》、《铁兄弟》、《狙击手》都以贴近生活的词曲创作,折射出鲜明的军兵种特色。这几首原创歌曲角度不同、各具特点,但共同点是源于生活、情真意切。比如歌曲《狙击手》,以武警官兵处置突发事件为创作背景,谱写出“是谁在叫嚣,是谁在疯狂,我早已把正义的子弹锁进枪膛……”这样正气昂扬的歌词,形象地刻画出武警狙击手危难关头不辱使命、利剑出鞘一枪毙敌的决心和信心。

喜欢《2018年7月1日终极胜利电影观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