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小学生参观烈士纪念馆读后感

小学生参观烈士纪念馆读后感

关于参观雷锋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

博览群书是好的,博览好电影也是我们提倡的,我们的思维和事情情节一起跳跃,在认真品味的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一篇优秀观后感怎么写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参观雷锋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到达目的地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刻有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雷锋同志纪念碑和雷锋同志的巨型雕像。我们在雷锋巨型雕像前久久注目,然后参观雷锋纪念馆。进入展馆内参观,除了不同时期对雷锋的介绍外,我还看到了雷锋的日记,雷锋的用品,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补了又补还不舍得扔掉得袜子和衣服。眼前的景象,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那一段艰苦朴素的日子中去。同时我又在反思,当今社会,雷锋精神我们还需要吗?在此,我把在雷锋纪念馆

中的体会、感触的雷锋永恒的精神写出来。

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国家、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甘愿当革命需要的“傻子”,无私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把帮助别人看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雷锋把生命中的每一分光和热都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高尚风格,是雷锋精神的实质,是雷锋生命乐章中最动人的主旋律。

三、爱岗敬业的品质。雷锋的一生有过很多次工作变化,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像螺丝钉一样,钉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像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了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链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

四、精益求精的态度。雷锋对所从事的每项工作都精益求精,并在实践中刻苦钻研业务,努力争取最好的成绩。

五、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雷锋具有不畏艰苦的斗志,一向以艰苦奋斗为荣,在工作上苦干实干,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

六、刻苦学习钻研科学理论。“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铜;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

七、雷锋日记写出了做人的根本和精髓,永远鼓舞激励着我。他在日记是写到:“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不经风雨,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参观“平顶山惨案纪念馆”和“雷锋纪念馆”有感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有关英雄的故事和事迹,例如,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此时我想到了雷锋,他可能不是战争中的英雄,但是我相信他肯定早已在我们心中成为了英雄,因为他在有限的生命里无时无刻地帮助老百姓,老百姓们敬佩他、赞扬他、并且感谢他,正因为这样我才要把他当成我心中最崇拜的英雄。
2008年的时候,我们好几家亲戚结伴去抚顺姨奶家去串门,为的是出去长长见识,受受教育。
我们一行先来到了平顶山惨案纪念馆。一进入大门口一块醒目的大牌子上面刻着“3000”的字样,这时我不由自主的嘟囔了一句:“人太少了啊!”话音刚落,我就被满脸严肃的姐姐严厉批评了一顿,还让我回到家以后自己做反省。我还没明白“反省”是什么意思,就走到了存放着人头白骨的地方,啊,这里简直是地狱!听大姑说当年日寇侵略了东北三省,乱抓中国人当劳工,让劳工给他们干活,等到活干完了,就把中国的劳工斩尽杀绝。日本鬼子架起机枪,用一块大红布盖上,骗劳工们说是要给他们照相。这些劳工们被蒙在鼓里,以为活干完了,一会就要领工钱回家和亲人团聚了,所以高高兴兴地站在“照相机”前面。谁知等到红布一揭开,看到的却是黑洞洞的机枪口!可怜的劳工们就这样眼睁睁地成了机枪扫射下的冤魂,没有马上被射杀的就用刺刀扎,刺刀没扎死的就活埋,被活埋的人头露在地面上,在用坦克在上面压过。非常残忍。更令人发指的是,为了毁灭罪证,日本鬼子还浇上汽油焚尸灭迹,炮轰附近的小山进行填埋!制造了惨不忍睹的人间惨案!我就纳闷,日本人咋就这么冷血呢?
我们心情沉重地离开“平顶山惨案纪念馆”,一路上谁也没说一句话。我反省当初自己的言行不是“天真”而是“无知”。随后我们又来到了雷锋纪念馆,在雷锋纪念馆,我看到了雷锋叔叔生前用过的大茶缸、草鞋、还有衣服和袜子,连袜子都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从这里陈列的所有物品上都能看出雷锋一生勤俭节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感到雷锋这一生活得非常有意义,有价值。他这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他做的好事用火车拉也拉不完!我很敬佩雷锋叔叔!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完全融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他的一生是光荣的,是伟大的!
通过一天之内两个纪念馆的参观,我更加明确了这样的道理: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胸前佩戴的红领巾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企盼世界和平,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机关参观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范文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嘱托。如今,乘着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劲风,带着总书记的叮咛,我们来到了位于淄博博山的焦裕禄纪念馆,感受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传唱。

在纪念馆的展橱里,我们见到了一件破旧到失去颜色的棉袄,这就是陪伴焦裕禄多年而舍不得换去的衣物。然而正是在这衣衫褴褛下,包裹的是一个金玉一样的灵魂。

焦裕禄的事迹,我们这一代人并不陌生。上个世纪60年代初,焦裕禄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时,全县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百姓纷纷走上逃荒的路。为解决乡亲们的衣食温饱,尽快的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他凭借着为民造福的赤诚和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硬骨头精神,带领全县人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顽强斗争。他踏遍了兰考的每一处碱沟、风口和沙岗,制定了根治灾害,发展生产的蓝图。为了百姓的冷暖安危,他始终持续人民公仆的本色,忘我地工作,心里装着所有人,却唯独没有他自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群众的幸福安康。

焦裕禄同志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代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对焦裕禄十分敬崇,并视为人生榜样。他高度概括了“焦裕禄精神”,为向焦裕禄学习的精神,主要由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组成。习近平总书记评价焦裕禄精神,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在观展时,讲解员介绍,如今,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激励下,淄博地区涌现出了大批如今,在焦裕禄同志精神的激励下,淄博地区涌现出了大批的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在纪念馆的最后,悬挂着岗位上活活累死的山东好民警王勤利、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好局长赵作斌等的事迹,他们用他们的事迹践行着先辈的足迹。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多年来,继承着焦裕禄遗志的兰考人民,也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焦裕禄精神,一个个脱贫故事在兰考大地上演。如今,在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正式退出贫困县,成为全国首批、河南省第一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老书记的在天之灵,总算聊以告慰!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感

2015年8月25日参观了沈阳九一八纪念馆,九一八纪念馆位于沈阳柳条湖立交桥西北方向,博物馆主体本身就是一座即使纪念建筑物,它以残历碑的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66面前的8月15日,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因为正是在这一天,日本宣布了无条件投降。这是近代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巨大的民族觉醒,体现出了空前的民族团结,他们万众一心,前仆后继,终于彻底打败了侵略者。刚踏进纪念馆,眼前是无尽的死寂与黑暗,远远的,一簇鲜红的篝火在跳动。我小心翼翼的走向那堆篝火,心情似乎立即被带到了七十五年前。东北抗联战士在白桦林中的场景很美,夜空,白桦林,抗联战士,确有身临其境之感。
展馆里有很多蜡像,第一次看到栩栩如生的蜡像人物,有点惊讶,形象生动的把当时情况展现出来。记得最清楚的是赵一曼,她被关在铁窗后面,风吹动着她的头发,她目光坚定的望着窗外,看着她写给幼儿的遗言,我深深的被感动了。赵一曼是为国牺牲的。她以自己的行动教育幼儿。希望他尽快长大报效祖国。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集锦


在闲暇时间,我们通常会看一些影视剧,每次观影我们都有不一样的心里体验,观后感是理性和感性大爆发之后的产物。想要写好观后感,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来写。你对于如何写好作品观后感有想法了吗?下面,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纪念馆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 篇1

7月27日,从西安乘坐培训主办方的大巴前往延安报到,沿途为陕北的高原地带,很多地方黄土裸露,植被稀少。同车的学员不禁感叹,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如何生存!我们的目的地是红色圣地的延安,为追寻延安精神而来。车在半途,虽未能目睹杨家岭革命旧址,但大家从沿途的环境中已经隐隐感觉到延安精神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多么的伟大。从议论声中,我知道大家正在接受一次思想的洗礼。

28日下午,参观位于王家坪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大厅陈列有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的集体塑像及战士雕像群,伟岸静谧,庄严肃穆。瞻仰革命先辈塑像,内心肃然起敬。我献上一束菊花,表达一份缅怀之情。

随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各个陈列厅,在具体革命文物之前,去了解那段峥嵘岁月里的革命斗争事迹,去领略伟人的思想和风采,去思考延安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启示

在革命纪念馆里,我注意到了展厅的各个角落活跃着一群小讲解员,他们是来自各所学校的小学生。其中,有一个小讲解员在看到我们走过去的时候,立即站直了腰背,做好讲解的准备。我走上去问:你是要讲解吗?是的。那你开始讲解吧,我来听。大家好,我叫某某,今天7岁。我要讲解的是后面的参观者陆陆续续跟了上来,都在认真地听着她讲解文物的来历,及其背后所藏着的光荣革命事迹。讲解完毕,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肯定,是勉励,也是对红色革命精神在下一代身上得到传承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个细节引起我对德育工作的反思,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不能光靠说教,光靠灌输,还可以凭借活动育人,如上文所写到的在革命纪念馆当小讲解员活动,让德育的因子渗透在活动中,学生参加活动时自觉接受教育。另外,实景实物远比书面材料更具直观感和冲击力,带来的教育力量自然也更大。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 篇2

在春天的阳光里,我们五年级的全体同学来到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主题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活动,在那里回顾历史,瞻仰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缅怀革命领袖和先烈。

高大的烈士墙上,那一个个散发着光辉的名字,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们了解到了毛主席的励志故事,更近的体会到了抗日的艰苦卓绝,革命的坚持不懈,也从那些照片诉说的历史中感受到红色之旅的意义。

老师的讲解更深刻的让我们认识到,永远不能忘记在战争中付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个个他:大义凛然的狼牙山五壮士、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东北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如果不是先烈们的付出和奉献,我们怎能在这里享受和平和快乐,没有先烈们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理想,努力学习,锻炼身体!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 篇3

4月22日周一,我们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去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各位烈士和中国革命在了了的轨迹,我感触颇多。正是这些英勇烈士的精魂,才铸就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正是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勇敢就义的精神,才使我们现代青年得以为了自己的梦想毫无顾忌地追逐。还有见义勇为纪念馆里的平民英雄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正义的力量,用鲜血证明着人间温暖。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勇于做先锋,勇于追梦,勇于向前。

无论是革命烈士还是见义勇为者,他们其实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普通人,是因为一个信念、一份责任,让他们在危险出现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选择冲锋陷阵。从这些平民英雄遗留下来的物件当中,看见的是他们质朴的生活作风和明媚如暖阳的赤子之心,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每个人都应当充满善意和爱地去对待这个社会,去营造和守护每一个生命和每一个所谓的“舒适区”,那些你做出的善举,都会生根、发芽,开出最美的花。

烈士,一个让人感动、钦佩而又深觉遗憾的词语。觉得“岁月静好”的我们常常容易忽视这个词语。但那天来到了烈士陵园缅怀烈士,让我心中的血液再次沸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走进这个松柏环绕,绿荫满园,安静庄严的烈士陵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那些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们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面对侵略、面对压迫、面对水火,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让人敬畏。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都汇聚到了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身上,那便是永生。

烈士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冷冰冰的碑文。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通过此次的学习活动,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今日团日活动带我们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从一张张黑白的照片上我们看到了破碎的山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老百姓和烈士坚定的眼神。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同胞坚强的呐喊“还我山河、还我家园”,看到了烈士奋勇抗战的场面“硝烟弥漫,解放军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静立在烈士们的遗像前,读着熟悉的诗,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年轻的生命,用鲜血书写了历史上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奏响了一曲悲壮的革命先驱者之歌。让我们更加怀念无数先烈前仆后继、功勋卓绝,无数连姓名都没留下的英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留给后代子孙的是一卷卷感人肺腑的史诗,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 篇4

平北,即北京以北,东至承德,西至张家口,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抗日战争期间,是伪蒙疆、伪满洲、伪华北三个伪政权的结合部,是敌人的心脏地区,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延庆区龙庆峡入口处。纪念馆入口处汉白玉碑身上镶嵌着天然花岗石的步枪刺刀造型,寓意平北军民以热血和刺刀铸成铜墙铁壁,保卫平北、保卫边区。碑的正面刻有聂荣臻书写的“平北抗日战争纪念碑”,背面有彭真书写的“平北抗日战争烈士永垂不朽”。

展览由“日军侵占冀热察边”、“八路军第四纵队东进”、“创建平北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平北根据地”、“反扫荡反蚕食反‘无人区’斗争”、“平北军民坚持抗战”、“攻占张家口,光复平北”、“平北英烈名垂千古”等八部分内容组成。

展览厅、摄影厅陈列了平北军民使用的武器、生活用品以及书籍、照片等近200件文物,再现了当年抗日军民与敌人英勇战斗场面。

在一系列抗日斗争中,平北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以十团团长白乙化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中华儿女光荣殉国。更有献出丈夫爱子七人的当代佘太君邓玉芬等气壮山河的感人事迹。

纪念馆外面警钟长鸣的雕塑提醒我们永远牢记这段历史,勿忘国耻。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 篇5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天门有许多抗日烈士,为保卫祖国英勇牺牲。为了纪念他们,市政府修建了一座又高又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有二十九米多高,碑面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铿锵有力。纪念碑两边,种着许许多多挺拔松柏,松柏表达了人民烈士的英勇无畏,忠心一致,他们都在无声地拥护着纪念碑。

接着,我们一起走到了天门革命历史纪念馆。进入馆内,我看见了几位革命烈士一直在向前走的巨大雕塑,他们虽然身负重伤,但眼神坚定,还是坚持上了战场,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画面一转,我们来到了红旗漫卷天门参观区,我先看见了两面壁画,里面有几个人在学爱国教育知识,一大部分都是大人,还有几个小孩津津有味地在听呢!原来这是彭家垴夜校。在以前,这是一些土豪地主才能上的学校,大部分农民都没办法上学,都是文盲,共产党了解实际情况后,组织开办夜校,他们要让老百姓学习中国字,就算不懂深奥的知识,但起码也要认识一些中国字。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文墩战斗的激烈场景。在这场战争中最出名的是贺龙,他指挥着战士们奋勇杀敌。看着战火中的壮烈画面,我仿佛看出了革命烈士前仆后继的英勇事迹,顿时热血沸腾,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上二楼后,我们来到了文物展区,这里是一些在抗日战争中使用过的火器、冷兵器、机枪之类的武器。没错,我们现在参观的就是机枪。看见机枪,我仿佛看见了革命战士拿着枪,向前冲锋的场景;看着机枪,我感受到了革命战士大义凛然、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第三楼进去之后,就是新中国展区了,迎面展示的内容是新的时代,新的画面,这样的成果都是无数革命烈士用血泪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他们的成果,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知识来报达他们。

半天的参观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我还是依依不舍,这里供奉着几万革命烈士的英灵啊!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铸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参观纪念馆观后感 篇6

今天,是三月二十八日,是我最难忘的日子,因为我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抗战纪念馆。

我怀着激动地心情来到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那慈祥和蔼的面庞,他似乎在和我们打着招呼:“小朋友们好。”我也情不自禁地举起了手,给他行了个队礼!接着我又看到了邓小平爷爷、毛泽东爷爷、雷锋叔叔和董存瑞烈士的照片,他们都是那样地慈祥,又是那样地伟大,我被他们深深地吸引了。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展柜上有许多英雄的奖章,这可是用英雄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非常珍贵。似乎每一枚奖章都是一张笑脸,绽放着不悔的光芒!

继续前行,呀!这些东西我可没见过。老师介绍说:“这是抗战时期用过的物品,有:炮弹壳、手枪、坦克帽、子弹、火箭筒、子弹壳等等战争用品,还有生活用的水瓶、唱片机、小电视等。对了,地图和望远镜是战斗必不可少的武器,它们都陈列在这里呢!

你看,毛主席、朱德和陈毅爷爷正在商讨怎样攻打日本侵略军呢。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必胜的信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今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纪念馆。在路上,我想:老一辈革命家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都能为祖国做出贡献,我们现在吃的好,穿的好,更应该好好学习,以后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祖国,我会加油的!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一)

20XX年6月25日,经过一番舟车劳顿之后,我们来到了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到了这里的第七天也正值周六,于是老师组织和带领我们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先参观了馆外的一些情景,外面横躺竖立着一些石碑,矗立的石墙上写着九一八事件发生当天的日历,外围的墙壁上雕刻着九一八事件过程中遇难的我国同胞的各种各样痛苦的姿势。这些无一不痛斥着当年日本人犯下的罪恶行为,同时也在深深地敲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谨记当年日本的罪恶行径,时刻不忘我国的耻辱史。九点钟的时候,开馆了,随着沉重的大门被打开,一股悲凉的意境扑面而来,随着老师的指挥,我们进入了馆内。光线比较暗,装潢映衬着纪念馆的主题。我跟着讲解员,听着她讲述着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血色历史。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日军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5时半,日军占领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在短时间内沦陷。

人群簇拥着,走过一个个展厅。向前走,看着平顶山大屠杀未寒的尸骨,狰狞的表情是在痛诉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会不会在闭馆后的夜里,亡灵们会飘荡到日本战犯的蜡像前,哀嚎着,怒骂着;向前走,看到了日军在东北的残酷统治,侵占大量的资源,在人体上进行实验,惨不忍睹;向前走,看到了东北军民的抗日战争,狱中的赵一曼,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雪后的大片白桦林,重现了抗日战士围绕篝火团团而坐的露营场景。他们为了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将一代代传诵;向前走,看到了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抵抗侵略者,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迭起;向前走,看到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罪大恶极的战犯被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受到了正义的审判。

走出纪念馆,长舒了一口气,短短的一个小时,却经历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民族抗争反抗的历史。馆内珍藏的图片,文物还萦绕在脑海中。走到警世钟的面前,“毋忘国耻”的铭文深刻人心。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其一,勿忘国耻当思国运。走进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人深思再三的莫过“国运”二字。从高耸的残历碑到蜿蜒的展厅,如同是用一串串“难”字勾画出的国难图,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抚今追昔,百感化做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历史事件告诉我们,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其二,勿忘国耻当思发展。76年前,我国经济落后也是造成国门洞开、生灵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科学发展来大踏步地向前追赶。我们要清醒地砍刀,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总体规模虽然比较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面对现在,倍感发展之迫切,不思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抗,有发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国耻当思忧患。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先忧后乐,等等。“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而,这个道理,似乎没有“直奔主题”,没有“坐落”到目的上——忧患是为了图强,我国人民先进意识大大增强,国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这是个大醒,大幸。但是,世界风云变幻,“落后就要挨打”还将是一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因此,面对76年后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不可忘却的忧患意识。

是啊,这段屈辱的历史,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然而,这人类史上悲剧的导演者,日本的人类同胞们,你们是不是也应该记住这段历史呢?修改自己的教科书,扭曲历史意图将这段历史抹杀掉,不让下一代的日本青年们了解知道他们的祖辈犯下的罪恶行径;参拜靖国神社,把战犯当做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英雄来敬拜;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你们的野蛮的行为。这种种的一切,都是你们对待这段历史的态度和做法么?反思自己,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软弱必然会受到列强的宰割。然而现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飞速发展,经济方面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力量也属于全球一流,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顶端,我们以自己是中国人儿骄傲,自豪。然而,我们的国家是真正的强大了么?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一直与日本僵持,被韩国非法扣留的中国渔民无法回国,黄岩岛问题还是在与菲律宾对峙。中国的主权一直被周边小国所侵犯着,为什么全世界都在说中国强大了,但小国们还是依旧敢于寻衅呢?是国家的实力没有真正强大,还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主权意识在这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渐渐消退了呢?

因此,牢牢的记住这耻辱的历史吧!耳边的旋律轻轻响起,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会唱响的旋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对,无论何时都要记住是“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要时刻有着民族危机的意识,只有这样,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奋起,才能让自己不断的发奋,努力!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二)

7月3日 接到单位通知准备去延安采风,从项目部坐车先到沈阳。坐火车看时间还早,在这闲暇之余,早上9点来到了沈阳“九一八”历史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我特别向往的地方,因为平时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九一八”纪念馆的介绍,但是里面具体有什么内容我还真不知道,这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再说好不容易来到东北沈阳调兵山项目部上班,这也算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更何况我也特别喜欢参观各个地方的历史博物馆,看看相关的资料,来帮助我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了解。

到了纪念馆的门前,我看到了一快硕大而有特别的纪念碑。这个纪念碑设计了象一本打开的台历,右面的花岗石上镌刻着“ 1931年9月18日 、星期五、农历辛未年七月十三秋分”;左面的花岗石上镌刻着“夜七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击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疼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这就简略书写着日军反动侵略中国的真实的历史事实。

纪念馆大门口的墙上有一堆一堆点燃的火的雕塑,它象征着:是日军挑起了侵华战争的战火。进入门厅,看到黑色的地砖、四周是白色的山,它象征东北的黑龙江和长白山,也就是“白山黑水”的意思,这间门厅光线非常黑暗,使人的心情感到非常发压抑。我跟随参观团进到展览厅里面,聆听讲解员对历史的陈述,展览馆里面用了大量的照片和雕塑群、实物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其中有大量铁证证明是日本反动“九一八”事变是蓄谋已久的。早在1927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此外,馆内有大量的资料揭露日军惨无人道的罪证。里面有杀人的各种刑具,其中有布满尖钉的滚地笼、有装尸体的车子、有累累的白骨的坑。如日本制造的平顶山惨案,是日本关东军为围剿东北人民的抗日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一次大屠杀。在这次惨案中,平顶山村的400多户,3000多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妇女和儿童。七八十岁的老人,襁褓中的婴儿,也未能幸免。第二天,日军又用钩子把尸体钩到山崖下,堆积起来,浇上汽油焚毁,然后用炸药把山崖炸塌,掩盖烧剩下烧剩下的尸骨。全村800多间房屋均被日军烧毁。展览馆里有平顶山惨案的白骨坑和大量的照片。这是"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制造的第一起大规模集体屠杀无辜百姓的惨案。这些白骨坑不过是成千上万白骨坑其中之一。还有日本移民中国东北,把中国老百姓赶走或者把中国人集中在像集中营一样的“人圈”里,让日本人耕种中国的土地。还有反映“七三一”细菌部队(即“石井部队”)情况的展览,这支部队用中国人或者被抓的其他国人做活体试验。他们将各种的病菌注射在人体上,然后观察解剖,将一个个的活人进行解剖,掏出人的五脏,看病菌在人体上的反映,最后做成细菌炸弹,到中国的土地上乱放,来惨杀大量的中国人。馆内有“七三一”细菌部队进行人体解剖的蜡像模型,看了使人毛骨悚然,可想而之当年的多么的恐怖。

跟随讲解员往里面走,看到里面也有反映中国人民不屈不饶反抗日本野蛮侵略的事迹。其中有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民族英雄的事迹,如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赵一曼等等,他们是不屈不饶的中国人!他们在白山黑水、在日本的占领区艰苦抵抗。这些民族英雄的事迹早已记在我们中国人民的脑海里了。杨靖宇将军在白雪皑皑的林海里抗战艰苦程度是可想而知了,冰天雪地、饥饿、寒冷,也不能使他们屈服。杨靖宇将军在战死后,日军割下了他的头颅放在药水的瓶子里,还解剖他的肚子,竟发现没有一粒粮食,只是一些棉絮和草根,这使日军感到胆寒。赵一曼在日军的监狱里受尽了难以形容的酷刑,她的身体任何部位都使以酷刑,但是不能使赵一曼坚强的心屈服。这一切都说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民族。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参观快结束时看到日军的残忍而感到震撼,小日本是一架残杀我们中国人民的野兽机器,什么残忍的手段都想的出来,干的出来的,到目前为止安倍晋三公然敬拜什么“精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事件等等都说明日本远远没有肃清军国主义的根基,小日本至今不认罪。所以通过我参观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以后,我也为小日本不认罪感到“愤慨”。但是我做为一个普通人也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品质而感到自豪,“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我们中华民族要牢记历史,历史是我们的教科书,为了使我们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牢记历史,展览馆铸造了警示钟,上面铸着四个大字“勿忘国耻”和一些说明“九一八”事变的一些小字。博物馆讲解员讲现在每年在 9月18日 要鸣响汽笛三分钟,就是提醒我们不忘记历史!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三)

**年9月18日在团委的组织下,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枪林弹雨,为了全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举动令我折服,也使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

步入纪念馆,高大的“残历碑”映入眼帘。用花岗岩筑成的“残历碑”是一本翻开的台历,时间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那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从此开始了疯狂侵华战争。东三省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个多月里全部沦丧,亿万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波澜壮阔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整个纪念馆的设计,别有一番意义:从东北的沦陷到日本禽兽对中国人的屠杀和细菌试验,整个展道呈下坡设计,越走越阴暗;然后从东北抗联抗日,直至日本战犯被审判,展道呈上坡设计,越走越明亮。在馆内,我们见到了许多珍贵的图片资料及文物,还有一些场景的重现。一张张让人触目惊心的图片及一幕幕重现场景穿越时光隧道追溯历史,让人深思。印象中最震憾的是从抚顺万人坑运过来的一片二三十米见方的万人坑土壤,里面有几十具尸骨,其中有两具头骨被小日本的枪支打的枪眼历历在目,隐隐感觉到当时屠杀现场的悲壮和凄惨。还有一对尸骨,是一男一女紧紧相依,被日本鬼子残忍地活埋了,他们身上带的手铐脚缭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到现在,仍然带在他们身上,向后人诉说日本人的惨无人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反抗,不屈的中国人民共产党联合抗日,虽然共产党的武器没有日本先进,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也被抓住很多,不过共产党员曾说过一句话“竹签是用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杨靖宇、赵一曼等等的抗日英雄,就是凭着这种意志、气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历史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结尾,是关于原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展示。在原抚顺战犯管理所,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中国人民将战争魔鬼改造成人。1956年6月21日,我国政府释放第一批335名战俘,悔恨的泪水显示了人性的复归。

“那是为了将来,只有种下谅解、宽容的种子,人们才能好好相处。”这是一座由日本1450名战争遗孤自发捐建的铜质雕塑。雕塑的碑座上写着“感谢中国生父母碑”,雕塑中一对中国农民夫妇,领着一个日本男孩,母亲慈爱地俯视着孩子,孩子依恋地仰望着母亲。这是一幅流淌着中日两国血液的三口之家的真实写照———战争中的日本遗孤,受到了善良的中国农民的照料,后来大都成为两国友好的使者。

走出展厅,抬头仰望“九·一八历史纪念馆”感想颇深,内心的愤怒已经不能在控制,一直抑制的情绪,已经难以控制,想着日本鬼子当年对中国人民的种种暴行,东北三省3000万同胞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沦丧在日军的铁蹄之下。想起如今部分日本人回避这段侵华历史,大家的心情沉重无比。在愤慨中,出国留学网更加怀念先烈们,一个个先烈的名字涌上心头,我们感激那些奋起反抗的人,我们纪念那些为国捐躯的人,在这张序列中,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不仅仅代表他自己,每一个的名字后面都立着很多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代表着中国亿万儿女。感动,二字在一次的在心中回荡,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国人团结,便能够战胜一切,赢得世界的尊重。

九·一八不仅仅是国耻日,对于我们更应该是一个奋进的日子,我们应该正视自己的差距,学习他人的长处,努力发展自己,只有自己的实力强大了,祖国的实力强大了,我们才能保证不让我们的祖国再次遭受到像80年前的那场灾难一样的磨难,我们中国人才能扬眉吐气。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80年了,但那段血的历史不容忘却。九·一八事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今天我们纪念那场事变,就是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坚定意志,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决不让悲剧重演。

参观李先念纪念馆有感


参观李先念纪念馆有感

李彦

李先念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然而作为新中国的第三任国家主席,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李先念,在土地革命时期的具体历史贡献和功绩,却因为他无私的奉献精神、低调的行事风格而宣传较少,因此熟知这段历史的人们并不多。此行跟随者党支部参观位于红安的李先念纪念馆,对党史有着较强兴趣的我收获颇丰,本在此想详细讲述李先念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伟大贡献,但因篇幅有限,主要分享红四方面西征之中李先念的功绩和笔者的感想。

作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的红四方面军由黄麻起义发展而来,这支优秀的人民武装力量开辟了拥有二十多个县的鄂豫皖苏革命根据地,红军力量发展达四万余人,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正式宣告成立。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实行战略转移,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在实行战略转移途中,李先念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实行委员,率部与敌军英勇战斗,于1935年6月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毛泽东对李先念的到来极为高兴。而李先念也没有辜负中央的期望,在张国焘决议南下川康边期间,坚决支持朱德、刘伯承、徐向前等与错误的分裂主义进行斗争。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中央军委决定进攻宁夏以期在军事上打开新局面,实力保存较为完整的红四方面也成为了这次西征的绝对主力。然而张国焘妄图利用宁夏战役继续其分裂主义路线,命令红四方面全国渡河向西进入河西走廊,企图搞“独立王国”。不遵循中央的命令和错误的指导思想之下,两万多人的红四方面军惨遭失败,李先念在形势危急之下挺身而出,负责军事领导工作率领仅余的八百勇士转战祁连山,跨越冰峰雪岭和茫茫大漠,最终从新疆返回延安。

红四方面军西征的失败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极为惨痛的教训,党史研究者提起此事无不痛心疾首。但在吸取教训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红四方面军中徐向前、李先念等人挽救红军损失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此次前往李先念纪念馆在讲解员的述说下,再次感受到这段历史的沉重,但我也看到了年仅28岁的李先念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坚定的革命牺牲精神,毛泽东对此都高度评价“李先念是将军不下马的。回到延安后的李先念经过短暂的休息后,再次担负起军事工作进行抗日战争。

李先念砥砺前行的信念和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继续前进!

2016环工学硕李彦

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一)

作者:王莺

中国银河证券上海东宝兴路营业部

为了迎接七一党的生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17.6.20日上海大连西路、东宝兴路营业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赴“鲁迅纪念馆”参观学习。

鲁迅纪念馆坐落在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里。它始建于一九五一年,由周恩来总理题写馆名。1956年9月迁入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1998年8月开始改扩建,于1999年9月25日建成开放。新馆仍保留二层庭院式江南民居的风格,青瓦粉墙,山墙高耸,在正面墙上镶嵌着周恩来总理当年题写的“鲁迅纪念馆”五个大字,白底黑字,鲜明耀目。走进大门是一个庭园,右手是“百草园”,种有许多鲁迅先生作品中提到过的植物,如何首乌、木莲藤等,还有特地从绍兴移此的石井栏、乌篷船等。我们还没有参观展览,已经走进了鲁迅先生作品的特有氛围。

我们一行人从大厅登上二楼,映入眼帘的是大幅的《呐喊》雕塑,而透过玻璃看到的是用绿色植物做成的鲁迅像,“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我们站在雕塑前凝神思索,被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所感动。我们边走边看,馆藏文物主要有鲁迅先生的手稿、衣物、生活用品、书信、照片以及藏书等。鲁迅先生生平陈列突破了一般以编年布展的模式,采用专题陈列,分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华夏民族魂五个展厅,通过鲁迅先生文学创作、培养新人、中外文化交流、投身社会革命追求真理以及深远影响等多个侧面,全方位地展现出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人生历程、光辉思想和人格魅力,以重彩浓墨展现了一代伟人的熠熠风采。高科技影视手段所展现的《生命的路》,“阿Q正传”模型场景,“首在立人”碑,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更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朴实、刚毅、坚强的性格的精神所在。

在鲁迅先生的世界里漫步,心情难以平静,诗人臧克家的著名诗句不禁跳跃在我的耳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的,鲁迅先生是不会死的,这里分明仍然回响着他伟大的声音,仍然跳动着他生命的脉搏。

离开鲁迅纪念馆后,大家都觉得不虚此行,通过参观,我们震撼的不仅仅是鲁迅先生的不平凡的一生,更是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写照。

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二)

黄淑芸

鲁迅先生对我们来说是个并不陌生的人物,他的作品耳熟能详,比如《藤野先生》、《坟》、《为了忘却的纪念》;塑造的人物入木三分,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等;他的弃医从文的经历亦是广为流传……而这次参观鲁迅纪念馆,让我更深刻的认识了鲁迅先生,他的革命,他的抗争。

王晓明先生认为鲁迅先生是“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的确,他是以刀诛用笔伐的“民族魂”,他秉持“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无畏精神,真正做到撕开假象、睁开眼看见其背后隐藏的真实。

怀着对广大农民的生活命运深切关怀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与对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传统思想束缚、改革国民劣根性的期待,放弃学医,从事写作,他希望能在他的笔下引发国民性思考,真正拯救国民“沉睡”的魂灵。

他“横眉冷对千夫指”,却也“俯首甘为孺子牛”。动荡的社会背景,肉体上的非人遭遇,不曾让他放弃过希望,出于对民众麻木冷漠魂灵的哀怒,他总是用最坚韧的笔锋来批判黑暗的社会阶级,也不吝以最雄壮的词句才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劳动人民。这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人格。为了使祖国摆脱凌辱、人民得到解放,他一生毫不懈怠地进行战斗,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彻底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坚决背叛所出身的封建士大夫阶级,看清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坚信只有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才能拯救祖国。

所以臧克家给予了其“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赞歌。毫无疑问,他是榜样,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活在他作品的字字句句中。

而在整个参观中让我感触良多的是墙上刻着的一句话“人立而后凡事举”,它的全句是“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立人”是鲁迅先生思想的核心,指的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先生认为,救国救民之道“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养成无数人格独立、意识觉醒、精神健康的新人,建立“人国”,民族才有希望。为重铸民族精神,实现这一思想,鲁迅先生奋力“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毕生奋斗。

这不应该仅仅是鲁迅先生一人的救国之道,更应是我们每个人的爱国、护国之道——更好的自己为了更好的国家。我们应该担负起在这个时代中的历史责任,尽己所能,带着理想共同努力,为我们打造一个更美好的“家国天下”。这对我们现在而言,就是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后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树立先进意识,时刻紧跟共产党的脚步, 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本身的思想素质,实现“立己”,众志成城“而后凡是举”;一步步脚踏实地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行动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三)

思贤者,激后起

作者:肥城市检察院 姚翠霞

依稀还记得中学时,鲁迅先生的文章总会有不少篇选入教材;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到现在仍记得很清楚,鲁迅先生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曾赴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写了一篇又一篇著名的文章,如《呐喊》、《彷徨》、《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鲁迅先生是“中国骨头最硬的人”,是“民族魂”,“用笔杆作投枪,作匕首”,在我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是一位伟人,一位完美的大师。所以当有机会走近鲁迅,走进鲁迅纪念馆时,敬意之情油然产生。

纪念馆是二层庭院式江南民居的风格,青瓦粉墙,山墙高耸,在正面墙上镶嵌着周恩来总理当年题写的“鲁迅纪念馆”五个大字,白底黑字,鲜明耀目。走进大门是一个庭园,右首是“百草园”,种有许多鲁迅作品中提到过的植物,如何首乌、木莲藤等,还有特地从绍兴移此的石井栏、乌篷船等。这种布景使我们还没有参观展览,已经走进了鲁迅作品的特有氛围。

穿过庭园,便是高大轩敞的大厅,在大厅左首是一座高2.5米的鲁迅全身铜像。先生手执烟卷,神情肃穆,目光深邃,似在沉思。从大厅拾级登楼,二层是鲁迅生平展厅,展厅入口处旁的墙上题写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高度概括了先生对人民强烈的爱和对敌人无比的憎,心甘情愿地做人民大众的牛的情操。宽敞的大厅里,弧形的墙上排列着六幅浮雕,每幅高2.6米,宽1.1米,用黑玉石雕成。从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和华夏民族魂五个部分再现了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和他曲折多姿的人生经历。

展览伊始,解说员向我们解释了鲁迅笔名的含义,原来这是先生自谦,“因鲁而迅”,意在笨鸟先飞,不断超越。漫步在展厅内,使我对先生的经历、著作有又新的认识和收获。展室内的形式多样,有历史照片、书报,有先生的创作手稿及其他旧物,还有模型和音像制品。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展厅进门处一幅寓意中华民众被困在牢笼里的作品,它是一张模糊的众生相照片,伴随着灯光的忽明忽暗,被罩在铁窗后面的民众脸上却看不出任何的表情。这是那个时期百姓的反应,也许这就是先生立志从文的初衷,没有比唤醒百姓意识更艰巨和迫切的事情了。展厅还有反映阿Q一生的场景模型,同时还在播放几部改编的电影《阿Q正传》、《祥林嫂》、《伤逝》等。

先生不仅创作独立,还有不少译著,主要是日俄作品,还有一些东欧、拉美等作品,不仅繁荣了文学园地,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除了译著,展出还述及鲁迅先生和藤野、内山、斯诺、史沫特莱等人的友谊。先生还是一个非常关心青年的文学家,下一部分就是关于先生对青年时的关心帮助。先生看到国民的麻木性,弃医从文,尤其看重青年人的成长,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动态。先生名树人,这里竖着一块“树人碑”,镌有“首在树人,人树而万事举”的话。壁上陈有先生演说的照片,并罗列了许许多多和先生关系紧密的青年姓名,如唐弢、萧军、萧红等。还有一组天津民间艺术家尔宝瑞创作的蜡像,惟妙惟肖,极为逼真。

鲁迅先生不仅是文学家,更是革命家,是战斗的文学家,这在他的一生中也有极为浓重的笔墨,也是展览的一个大头。先生少时家道中落,备尝世态,又受到章太炎和赫胥黎《天演论》的影响,这都对他的革命思想形成起了很大作用,与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爱国民主人士的交往密切更是与他的思想分不开的,而且另一方面也愈加坚定了他的信念。展览的最后并不依俗例置一段堂皇的结束语,而是先生作品的展示长廊,有创作,有译作,还有被译成其他文字的创作,这些一册册的书籍显然比任何具体的文字都更有说服力,更耐人寻味。先生本身已经成为一座丰碑,任后人评说。

一幅幅年代久远的历史图片,一件件证据确凿的陈年旧事,勾起了我对鲁迅的肃然起敬之情。是啊,鲁迅先生不愧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一个伟大的启蒙者,永生的民族魂!他的小说是号角,能唤醒国民麻木的神经,促进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他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也能给人们愉快和休息。先生的精神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空中,呼入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活着的理由,但的确深入到我们的血液深处,影响着一代代“精神领域的后来者”。 参观结束,作为我不禁想起这样一段话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思贤者,激后起,我们新一代青年愿秉承此种精神一直前进,在新时期建设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喜欢《关于参观雷锋纪念馆的观后感范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生参观烈士纪念馆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