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小学生永远跟党走读后感征文

小学生永远跟党走读后感征文

党支部永远在路上学习会议纪要范文(2篇)。

很多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读过的书,而是看过的电影,思维与故事情节不断地“互动”,产生很多的感触,写一篇观后感,可以更好地从剧中领悟出作品想表达的理念。很多人都是在写观后感的过程获得成长。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的观后感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党支部永远在路上学习会议纪要范文(2篇)”,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党支部永远在路上学习会议纪要1

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力度有目共睹。党中央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战略部署。近四年来,党中央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已于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此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在片中首次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专题片首次还原披露了全国30多个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细节,案件当事人现身说“纪”,被查处的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谈个人感受……,因此该片具有深刻的警示教育意义。

我支部根据学校党委的安排,10月17日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收看专题片,10月25日组织进行了观后讨论会,现将各教职工讨论要点总结如下:
首先,在观看过程中,多位贪官的巨额财产令人咤舌不已,这些归根结底都源自他们的人性弱点。白恩培说起他的腐败动因,特别提到商人“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眼热攀比,人之本性,常人如此,官员也不例外。对于这样的人之本性,教育固然有一定作用,但当权力和诱惑都足够大,单纯的教育就会显得苍白。尽管人性弱点,绝不是贪官腐败的借口,但从反腐的角度讲,这是必须要正视的。人性共通,意味着任何人都可能有犯错犯罪的“本能”。腐败永远可能发生,反腐自然只能“永远在路上”。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再如制度漏洞。周本顺关于“站台”的说法令人印象深刻:“我出个面帮他站个台,一起吃饭,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别人就知道这个人上面有人,这个事都会办得通”。简单一句话,道尽现实的复杂,反腐的困境。xx则格德恩呼都格村原党支部书记卡木尔.卡生木被捕后也反复说:“我一直这么办(受贿贪污),但前后十几年一直没有人发现这个事,也没有人来管这个事,所以我就越贪越多,越走越远。”所以尽管权力的“笼子”在收紧,但永远都可能有疏漏。我们各级党员干部更多的还是要通过约束自我,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踏上法律的警绳。
另外,第六集《拍蝇惩贪》,与往集都有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不同,这一集镜头对准的是基层腐败。近年来,随着基层腐败案件的曝光,人们才发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在反腐警示片中,出现的一个个案件让人既感到吃惊,又让人为基层权力监督捏了一把汗,不仅贪腐数额一次次刷新记录,同时也在基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如西安市社区居委会主任于凡利用社区拆迁改造项目为自己牟利,单笔受贿5000万,涉案总金额高达1.2亿元;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原党委书记纪海义受贿9000余万元;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会计陈万寿挪用资金1.19亿元,等等。这样贪腐的案件不胜枚举,虽然各级纪委的惩治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强,但基层腐败仍然屡禁不止,这点值得深刻反思。整治“高官巨贪”也好,惩处“小官巨腐”也罢,核心的问题并不在一个官员权力位置的油水厚薄,也不在贪腐官员的胆子大小,而在对于权力的监管机制,是否构成了无处不在的监督。这也正是《永远在路上》播放第六集《拍蝇惩贪》反映出的问题。??
通过这些基层贪官的案例可以看出,他们在基层都掌握着一些各种各样的权力,这种权力或是资源审批权,或是统计上报权,都反映出了基层权力严重缺乏监督。因此,要治愈基层的“小官巨贪”,需要明确官员手中的权力与责任,加强监督,用制度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此外,还需要加强基层领导干部责任制,切实起到监督好下属的职责。
通过热烈讨论,专业支部广大教职员工纷纷表示,要以收看《永远在路上》电视专题片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廉政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继续结合“两学一做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观《永远在路上》有感


观《永远在路上》有感(一)

丁凡

近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一经播出便"红"遍了大江南北,关注度之高足以说明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工作的关注和期盼。

该片通过剖析反腐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深刻反应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风肃纪,反腐倡廉,整治身边的腐败问题,对光大党员干部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而专题片中透漏出反腐调查过程中的细节和过程,更是引起了光大群众和党员干部的广泛关注。

看完前几集《永远在路上》,不禁让我回忆起很多往事,真切的从心灵深处有了很大的触动。我出生在陕西关中的一个偏远农村,外祖父是一名党员,听母亲说外祖父是陕西汽车厂的工人,很早的时候就加入了党组织,退休后他每个月总是会拿着他那有些破旧但是保存很好的党员证去缴党费,村里的人都笑他很傻,可现在看来老党员身上的品质,才是真正党性的体现。

交党费是外祖父对信仰的忠诚,不仅仅这样,他的生活和工作,每一条都会对照党章,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应该有的品质。播出第一集《人心向背》时,有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几名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现身说法。白恩培这样说到"没想到老了老了,对自己放松了警惕,思想抛锚了,犯下了大错".实际上这确实是党性的一种弱化,信仰的缺失。

表里如一,指内心的想法会表现在行动上,行动上的贪腐实际是共产主义信仰的缺失,是党性的动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讲的就是《以上率下》的道理。倘若领导干部偏出一尺,那下面的干部就会偏出一丈,1500万的手镯、800平的房子、几万元的一桌饭……这样的领导干部,还怎样为人民的幸福和平安保驾护航。

1945年7月,爱国人士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饱经沧桑的黄先生这样问毛泽东主席:"‘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则回答他: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使得许多官员落马,其中不乏一些省部级乃至副国级领导,大老虎落网可谓是大快人心。但也有人对此产生质疑,贪官还有多少?为什么要反腐?反腐还要多久?等一系列问题。美国财政部原部长亨利﹒鲍尔森在采访中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腐败更为严重的损失和隐患。"为什么反腐?因为人心向背。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要对中国共产党有信心,要一如既往地拥护和支持反腐倡廉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

该部专题片的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十余名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通过详实的案例,人们清晰的看到,一大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我们深感党中央反对腐败的决心和力度,更坚信通过人民的监督和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反腐必将取得胜利,中国必将实现百年中国梦。

反腐,不仅要靠制度的完善,从机制上促进作风转变,更要把反腐倡廉纳入制度化轨道,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反腐倡廉只有进行时,永远在路上。

观《永远在路上》有感(二)

不辱使命 不忘初心

浏阳市关口街道纪工委:李萍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 ".从2016年10月17日晚上起,中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作风建设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正式开播,按照街道工委、纪工委的统一安排,我按时认真收看了这部专题片。

这部专题片共有八集。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成果,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通过这部专题片,全国人民都可以直接在电视镜头上看到那些高级干部的忏悔书,可以一窥白恩培、周本顺的住所,看到里面的奢华之物。更发人深省、令人震撼的是,片尾播放了落马后的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在被审查时的画面,看到那些落马官员在没有权力养分的滋养下,共同的特点就是迟暮和衰老。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可以听到那些迟来的忏悔之声,周本顺"从小就痛恨贪官,没想到自己最后成了贪官"、白恩培"我都到退休时候了,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李春城"将近一生了,居然因自己的错误这样收场,何其悲哀".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片中对话违纪人员、感受他们的反思痛定;倾听专家学者,洞察作风之变后的深层律动;还有腐败分子身边的人、会所服务员、纪检监察干部、普通群众等,不同角度,多元视角,为观众全景式的呈现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视听盛宴。观看之后,不禁回想起当年高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曲,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加强作风建设,是一件意义重大又任重道远的事。作风建设是我们的传家宝,是一个政党在自我强化、自我调适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其根本的目的是践行和实现政党的宗旨和执政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努力成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这既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勉励鼓舞,也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关爱提醒。面对改作风这场输不起的战斗,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创其业。敢于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重要标准之一。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纪检监察干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是必备的基本素质。监督执纪问责不是迎来送往、说说笑笑,必然会触及和影响一些人的利益,容易产生不敢、不愿、不想得罪人的问题。面对这样的考验,纪检干部必须要敢于担当、敢于监督、敢于负责,不害怕、不退缩,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担负起党和人民交给的政治责任。

在新的时期,纪检监察干部更应牢牢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本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辱使命。

观《永远在路上》有感(三)

王英

2016年10月17日开始,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在镜头前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永远在路上》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讲述了一些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同时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既以周永康、苏荣、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几名落马省部级以上高官出镜,现身说法,片中透露出不少贪腐细节,发人深省;又以"蝇贪"入手,通过剖析山东、广西、安徽、新疆、贵州等省区发生在基层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6起典型案例,说明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侵害的是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的获得感,伤害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党性修养,既要守住理想信念宗旨这个"高线",也要守住党的纪律规矩这条"底线".要不忘初心,时刻反思自己,坚持修身养德、砥砺信念,对于思想防线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要发挥标杆作用,以反对"四风"为突破口,以"八项规定"为标杆率先垂范,时刻保持警惕,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言行一致、干净正派。"一把手"更要做好标杆示范,要率先垂范,切实负起责任,要履行好"一岗双责"的责任,要严格约束自己,还要让身边人员时时自重、自省、自警,处处慎欲、慎微。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以权谋私,以法谋私,执法不公,执法犯法等司法腐败问题,是对司法公正的致命残害,侵害的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更是对法律尊严和国家权威的严重挑战。

"你不解决问题,问题就会解决你",作为法院纪检监察人员,深感责任重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既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用好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是关键,只有把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起来,在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常态中让监督无处不在,才能阻挡党员干部一下子从"好同志"变为"阶下囚".这既是组织的最大关爱,也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好保护,通过"治微病",让腐败知易行难。

人民群众的满意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追求,《永远在路上》显示了中央从上到下反腐的决心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路上》,正如同专题片头工匠们用打铁的精神铸成的党徽一样,像一枚鲜红的烙印一样深深地印在每个党员干部心上,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监督执纪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的希望永远在路上,民族的希望也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范文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范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以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强无畏的政治勇气、坚韧不拔的政治定力,强化正风肃纪,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管党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乱世用重典,这是一条历史铁律。当一个执政党的腐败分子呈"萤火闪烁"之时,除了扑灭他,别无他法,因为不扑灭,就可能亡党亡国。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郭佰雄、苏荣、白思培、周本顺、蒋洁敏……至今,被打的老虎有150多个,这些官员曾经权倾一时,玩权钱色于鼓掌之间的人物,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腐败没有"软着陆",只有"硬手铐".此次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大量披露高官的贪腐细节,将遮丑心理彻底打碎。

如果说,中央严惩周永康、白恩培、周本顺等贪官,起到了正本清源、匡扶正义的效果,那么,全面披露这些贪官的腐败细节,则是彰显了直面病灶并刮骨疗毒的勇气。

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反腐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斗争。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反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四年来,中央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看见并享受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成果。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这个角度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是一份阶段性的答卷。

同时,《永远在路上》更是一部以案为鉴、以案明纪,振聋发聩的反腐教材。包括白恩培、周本顺在内,许多落马贪官都是贫苦家庭的孩子,通过组织的培养、出色的工作逐渐步入高位。电视片中披露的细节,向观众更向官员们展示了这些高官是如何从痛恨贪官,到最后变成贪官并身陷囹圄的过程。这种非常规的教育方式,将让很多"边缘人"身临其境般地看清罪与罚的边界,帮助更多官员完成不敢腐、不想腐的自我教育。反腐败斗争关乎人心向背,"有腐必反"、"有贪必惩"已成为社会共识,警钟长鸣,反腐败斗争必须"永远在路上".(路友公司:鲍黎)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范文(二)

以案为鉴 筑牢防线

洪应星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由中纪委宣传部、央视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黄金档播出,引起观众收看热潮,街头巷尾总能听到议论的声音,纷纷为这部专题片点赞,为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一整套反腐倡廉"组合拳"点赞,为中纪委取得的"打虎、拍蝇、猎狐"反腐成绩点赞。专题片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让腐败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腐化堕落的真实故事和发自内心的忏悔,值得每名党员干部深思,并引以为戒,敲响腐败的警钟。作为县纪委书记收获颇丰,有四方面的体会。

高悬警示之剑 绘好人生规划

《永远在路上》共8集,每一集都以鲜活的腐败案例,腐败人员现身,以案说纪,以案说法,内容不时穿插白恩培、苏荣、周本顺等省部级高官,村官巨贪的于凡、纪海义和陈万寿等人的贪腐历程和案后忏悔,彻彻底底把贪官的丑事公诸于众,让高官在电视上向全中国的老百姓忏悔,充分体现了我党敢于揭短亮丑,坚决整治腐败的信心和决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举措,必将起到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我们要时刻高悬警示教育利剑,以正反面教材筑牢腐败"藩篱".贪官的忏悔"不可不听,不可重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案为鉴,可以明得失".党员干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坚定理想信念,把牢人生"三观",增强法纪观念,注重人格修养,正确看待公与私、名与利、得与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经受住各种诱惑,筑起拒腐防变之堤。从落马贪官的身上认真吸取教训,由人推己,警钟长鸣,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四风",严守"底线",不触"红线",筑牢"防线",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扎实、稳当、清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切莫等到"悬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时,方才醒悟悔不当初。

用好宣传之剑 发挥舆论引导

《永远在路上》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影片详实报道了官员腐败的轨迹,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贪官腐败的真相和原委,提高了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反腐败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干部公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营造执政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风清气正,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通过网络平台、电视媒体、纪检监察信息、纸质媒体等多种渠道,将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让群众知晓,用身边的腐败事例教育身边的党员干部,营造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对腐败"零容忍"的强大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不愿腐"的正确心态,营造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磨砺正风之剑 注重防微杜渐

在专题片中被提起最多的两个词是"正风"和"反腐",十八大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中央政治局常委以上率下,到基层考察轻车简从,少了鲜花和红地毯,多了视察民情,关心百姓冷暖,打通了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但是有一部分官员对中央的八项规定精神没有引起重视,任然我行我素,顶风违纪。专题片中对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出入高档会所的具体场景进行了独家还原和披露,由当事人现身说纪。现在社会纷繁复杂,各种躁动和诱惑无处不在,党员干部出入灯红酒绿的会所、酒店,不仅迷惑了心智,还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商人利用,在酒醉金迷中迷失自我,最终走向违纪违法的深渊。破法必先破纪,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大事大非问题上站稳立场,防微杜渐,切实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认真践行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中的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走偏了路的党员干部及时提个醒,及时拉把手,才能防止干部走入万劫不复的违法深渊。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年来,党员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从山庄、酒店及娱乐场所老板的口中可以得知,从老百姓对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评价上可以知晓,从广大党员干部精神风貌上可以看到。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弛而不息正风肃纪,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是防止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法宝。

挥好反腐之剑 坚决打虎拍蝇

随着众多"大老虎"的相继落马,没有人会怀疑中央的反腐决心;随着众多"蝇贪"的伏法,没有人去质疑中央的反腐工作是"上面激起千层浪,下面纹丝不动".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风暴"一石激起千层浪,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历史上最严,反腐力度不减,节奏不变,越往后越严。反腐不仅清除了党内的腐败分子,厚植了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而且纯洁了党的肌体,树立了党员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执纪监督,始终保持整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手持反腐利剑,敢于向腐败亮剑,做到挥剑有力,形成强大震慑。

《永远在路上》彰显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曾停下脚步,永远没有休止符。

作者系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洪应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范文(三)

小节不守,大节难保

自己从十几岁就希望能够在党的领导下,希望加入党组织,在党组织里边,在党的领导下,能够为社会进步,为人民幸福多做有益的事情,最后就因为自己没有打牢这个根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执政实践当中,思想变化了,走到这一步,这一生的追求真的是南辕北辙。"在近日播出的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出镜忏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贪官也不是一日变坏的。"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这样的悲哀结局其实早在第一次收下企业老板的红包、第一次参加彼此心照不宣的宴请时,就埋下了祸根。回溯不少"大老虎"的堕落轨迹,没有一个不是从小节失守开始的。总觉得"吃一下问题不大",总认为"有时候氛围整得融洽一些"更便于开展工作,在作风等小问题上不注意,导致对自身的纵容尺度越来越大。然而,小节不守,大节难保,作风松一尺,行动就会退一丈。

在落马官员的忏悔中,不少都提及"思想发生了变化"源于"心理不平衡".看到企业老板住豪宅、开豪车,自己也开始追求物质、贪图享乐。没钱,就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交易;享乐,就暗示甚至明示有求于自己的人来买单。正如周本顺在专题片中的自陈:"我只看到了里面的五光十色,没有看到里面的刀光剑影。"当初心蒙尘、当面对党旗宣誓时的誓言被搁置、当矢志追求的信念被动摇,不少党员干部迷失在权钱交易的暗流中。

喝酒要喝年份茅台、一顿饭4万元吃得心安理得,为了出国享乐不惜搞出"阴阳单"糊弄……面对《永远在路上》首次公开的落马官员贪腐细节,人们在震惊的同时,也痛心于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对党风政风乃至社会风气的毒害。作风不是小事,它会上下传染、左右影响。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领导干部做的是坏榜样,必然会向其所在的部门和单位传递出消极的信号。而下级的肆无忌惮反过来又增强了领导干部的麻痹和侥幸心理,一方政治风气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不断恶化。

作风决定党和群众的距离。作风优良,离群众的距离就近,作风一旦出问题,就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抓作风,紧盯节点全年不息,落实落细全程不松,正是为了抓住防治腐败的这个关键切口,纯洁队伍、守护初心。

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对共产党人来说,要永葆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就必须传承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李春城们"的悲剧,希望少一些重演。

(摘自中纪委网站;作者:王丹)

观看永远在路上的感想范文(10篇)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一):

一个手镯1500万元、专门雇保姆养宠物、独占800多平米公房……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播出,一些大老虎的腐败细节曝光,令人印象深刻、大跌眼镜。

曾几何时,作为手握重权的高官,他们权倾一方、呼风唤雨,谁又曾料到,一夕沦为阶下囚。应对审视的镜头,他们神情落寞,甚至掩面流涕。周本顺感慨这是自己“莫大的悲哀”,李春城懊悔“居然以这样的结局收尾,何其悲哀”。然而,“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再多的哀己不幸、悔青肠子,都无事无补。

《永远在路上》中大老虎现身说法,定能震撼到不少党员干部。反腐败的案例、教材卷帙浩繁,教育活动也频频开展,但看着以前叱咤一时、意气风发的高官要员,再以一副白发苍苍、面容垂老之姿出此刻公众面前,忏悔、认罪、自省,这样的反腐教育生动直观、直戳人心,必能给广大党员干部带来一次灵魂上的触动和洗礼。

有案必查,有腐必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举反腐利剑,以摧枯拉朽之势向腐败分子开刀。诸如周本顺,还曾心存侥幸,不仅仅阻挠纪委对一些厅官的抓捕,更是“不信苍生信鬼神”,进庙就塞钱,满心指望安全着陆。然而,党中央既然已将反腐败斗争上升到事关党的兴衰存亡的历史高度,就绝不会对腐败分子手软,哪怕官位再高、权力再大、圈子再深。不管是上至部级高官,还是下至基层干部,都务必清醒认清形势,摒弃任何侥幸心理。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聚焦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永远在路上》此时推出,无疑首先吹了风声,再申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任何党员干部,都要坚定信仰,守住底线,把廉洁二字贯穿在为官在任的始终。

以人为镜,正己衣冠。佛山各级党员干部应当认真观看这组专题片,深切感受一个高官沦为阶下囚的心路历程,以反思自己、警醒自己,共筑佛山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几天,好多人一直在看CCTV综合频道《永远在路上》,该剧以纪实的手法,真人访谈和案例分析,深刻剖析了违法犯罪分子内心的独白及犯罪的全过程。该剧的主人公都是我们熟悉的身影,还有经常在电视上抛头露面的领导干部。而今都身陷囹圄,孤独终老。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枉费了卿卿性命。自古以来,都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想他们在牢中,如今作何感想了?而我们这些作"壁上观"曾经的同仁是不是要引以为戒了?

掩卷长思,常常夜不成寐。我们党从雪山草地一路走来,何其不易?曾经经历了那么多的枪林弹雨,九死一生而能坚贞不屈,不改初衷,而使江山变色,天下为"共".而今,为了一己之利,私欲膨胀,最终为人所不齿。落得如此之下场。时也?命也?非也。自始之终,他们都是从一些蝇头小利开始,最后导致私欲膨胀。最终划向罪恶的深渊。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想,当初入党的时候,他们也是有坚强的信念的吧?为什么在灯红酒绿中迷失了自我?在金钱和利益的面前败得体无完肤。这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所说的糖衣炮弹。是的,毛泽东以他洞察千年的慧眼,早已预见今天可能发生的一切。所以,他在解放初挥泪斩马谡,严惩张庆山、刘子善。而换来了共和国长达数十年的风清气正。想当初,前总理朱镕基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严惩腐败的决心和雷霆行动,换来今天的风清气正,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法不严则不治,令不行则不严。

但另一方面,从建国以来,或者说,古往今来,腐败分子为什么络绎不绝,赶不尽,也杀不决呢?当然,这里有人的私欲作祟,更有法制的漏洞。我们不但要打击腐败,更要加强法制建设。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对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他摘掉了车牌,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就被人偷走了;而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停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被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法制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都是要把破碎的窗子及时的修补好。我辈更应该敬畏法律,遵守法律。才不会像这部片子的反面典型,在铁窗中度过余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随着我国法律的完善,法制国家的建设,我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视之,戒之。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二):腐败,我们忍受不了

近几日,我们的身边是否出现了一股新的"追剧潮",单位领导和同事茶余饭后谈论的是否也是这部"潮剧",那么究竟是一部什么剧让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如此着迷呢,如果你仔细打探一下,你会发现原来大家最近在"追"的是中纪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这部纪录片反映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专题片既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李春城、吕锡文,蒋洁敏等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为一名基层纪检人,我并没有把看这部纪录片当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去完成,而是和其他党员干部一样满怀期待的用心"追剧",看过后我的心情不能平静,感受只有两个字--震撼。当苏荣由一名"地方大员"变成"家庭权钱交易所所长"的时候,他的内心还有一丝为官的初心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被他变成了"为官一任,祸害一方",江西,一个国家的革命老区,被苏荣因一己之私,一家之私祸害成腐败的灾区;当周本顺住着两层16间的别墅,付给保姆和厨师百万年薪时,他是否想到了当前一批批年轻的大学生和创业者拿着微薄的工资,蜗居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辛苦打拼,廉洁从政、以上率下,对于这样的省委书记而言,简直就是笑话,这也难怪中央八项规定在河北形同虚设;当张建津用矿泉水瓶装茅台酒开怀畅饮时,他是否想到了还有很多贫困地区群众连一口干净的水都喝不到,规避中央八项规定,暗度陈仓搞吃喝,败坏的是党风,更败坏了党员干部在群众的口碑;当王天普用公款宴请同学,一餐饭就花了4万多元的时候,他是否想到了我们国家还有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上学还需在悬崖边爬"天梯",这样的大吃大喝吃掉的是国家的根基,喝掉的是百姓对未来的信心。

也许这些"大老虎"们的腐败我们基层没有确切的感受,但是发生在我们基层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却是让老百姓深恶痛绝。君不见我省淮北市烈山村书记刘大伟因"小官巨腐"而"上榜"纪录片,记者采访当地群众时,群众都说对这个腐败的"小官"恨之入骨,却举报无门,而当刘大伟被抓时,群众欢呼着燃放鞭炮来庆祝,这充分说明老百姓看到了中央"打虎"的决心,更希望地方能够延续中央精神在群众身边"拍蝇".

腐败,无论是发生在高阶层的领导干部之中,还是基层群众身边,我们都不能容忍,也忍受不了,反腐败工作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死存亡,就像纪录片中说的一句话:"你不去解决问题,问题最终就会解决你。"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之所以进行从严管党治党,坚持抓反腐败工作,对腐败分子零容忍,就是想用中央的决心和行动重拾老百姓对党的事业的信心和支持。

反腐永远在路上,我相信我们基层纪检人会继续筑牢"反腐败"防线,守住最前沿的"防火墙".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三)

在说我的观后感前,我需要向组织坦言关于观看本片我犯的问题。

首先,在得到组织下发观看此片并认真写好观后感的通知后,我迟迟未看,以至观后感迟迟未交。为了孩子学习家中没有装有线电视和宽带。

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不能在没有认真观看后随意在网上下载一篇范文简单修改糊弄组织,信念让我不能这么做。

现在正是我年休假期间(为家事才休的假)今天我找了个有网的地方,从早上8:00到晚上8:00,在同看一遍完又反复调看重点部分后,我终于把这个系列片看完了。

里面的内容结结实实的给我们的全体党员干部敲了一记响钟,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其实作为一名占不到经济在基层生产岗位上的普通党员,我既没有贪腐的可能,也目击不到贪腐的第一现场。只能从工作生活体会中逻辑推理一番,再说些自己的感言。既然这是写给组织看的,没有外人,我应当直言不讳的向组织坦言。如果在思路上有错误,还请组织及时给予矫型。毕竟我是基层党员,视角和知识量的限制我没法达到很高的高度,思路非常简单,些许谬误在所难免。不过我的心是永远属于党的,也是一心向着组织的。

第1集《人心向背》中提到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时看到的场景,后又感慨提出的问题:将来会怎么样?

是啊,纵观历史中每朝每代开朝都是励精图治的,寿命长久的朝代中途还会出现中兴励志的好领导,力排众议大力反腐,给国家动手术,以此朝代的寿命得以绵延增长。但,没有一朝反复出现中兴之主,也没有哪朝可以将励精图治的志向和反腐持续下去的。古语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若这些贪官在监狱中看窗外云卷云舒,将来未可知……那又如何?

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使命也有所不同,所以每届领导人的工作重心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如何确保反腐进行下去?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应该能求证出正确性。所以请允许我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将来国家的某一届首席领导出了问题还能查吗?古时有答案,叫法不加于尊。

不过,世界上现行的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其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类还有很长的摸索道路要走。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独创性的开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相信我们也一定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破解亘古难题,实现前无古人的功勋。这,我从不质疑。

第5集《把纪律挺在前面》中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安德鲁·魏德安说的:"只要人还有贪欲,而他们又有机会能够让自己更富有……只要人是这样的,腐败就不可能消除。"

我们共产党人不是神,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人难逃脱的诱惑,我们的党员干部想轻松过关也似乎不可能。当我们把一个硕大的金库钥匙交给一个人,且要靠他自己自觉时,后果可想而知。

第8集《标本兼治》中武钢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崎琳的话:"当了一把手以后就没有制约了,没人管你了……"

多么霸气!

记得过去的电视广告中常出现摔证书的镜头:省优、部优、国家免检、信得过企业……

现在这样的广告都消失了,还敢免检吗?一个个不光彩的事实和刻骨铭心的教训告诉我们"自觉"真靠不住!

资本家的经典名言:当利润大于300%时就可以冒着杀头的危险。

我想追问一句:"如果还不杀头呢?"可惜那句话的原著早已不在人间,我不可能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肯定不是一个好党员,也绝对不是一个好领导,他算是个好爸爸吗?

一夜梦中,我梦见一男子带着妻儿一家饿得奄奄一息。这时他得知只要他肯贪腐,他一家可以享受很长一段时间的极尽奢华,贵极人臣,子女还可以移民,彻底改变一家命运,只需自己坐牢。那人开心的去做了,且义无反顾……

这让我想起我们的交规。土豪跟普通百姓车相碰,如果是普通百姓的责任,虽然他拿的是贫民收入依然要负担土豪处罚力度。反过来是土豪的责任,虽然他拥有土豪的收入依然享受普通百姓的处罚待遇。在这样的处罚方式下土豪跟普通百姓比风险太小,违规的底线就模糊了,我们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在交规上让我们看到的刚好相反……

贪那么多,如果仅仅是抓还不杀,坐的牢房待遇也优于百姓。对前赴后继望眼欲穿的后继者来说,这是个好消息,终于腾出了一个好"贪"铺……

第1集《人心向背》中采访的原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说的"自己最痛恨贪官,没想到自己成了贪官。"表情里看出他似乎觉得不可思议,其实稍微翻阅一下历史书籍,就不难发现自古贪官多如是。

历史中很多贪官污吏原本都曾书生意气且意气风发。胸怀报国的豪情壮志。但在官场中摸爬滚打一二十年后,当自己拥有了真正报国能力时早已成了冷于事故,江湖老道,圆滑交际的官油子。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已被自己定性为"幼稚"!

整剧中反应出的问题党员干部有两个规律,基本是贫寒出身,基本是党务工作者。得到权利后奢靡成风,与百姓拉开距离,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出身,甚至耻于残留的出身烙印。忘记了自己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属下,和入党时的誓词。刚成了官就立即跟百姓划清界限。这样口是心非的领导对党员干部的后续力量有多大影像不是我能总结出来的,但可以感觉一定会有。这不由的让我想到,贪腐到底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

如第4集《利剑出鞘》中所描述的,山西塌方式贪腐现象,一下打出那么多老虎,勾连结党、结党营私。不送钱的干部不提拔,也许他在想,你不送钱给我,不给我个小辫子抓我怎么放心用你?既然不愿意跟我上同一条船,我又怎么能带上你呢?当然这只是我假设的心理活动,真实心理动向我无从稽考。这些人用利益在中央领导和百姓之间编织了一张盘根错节的网互相留着辫子,大家都很"放心".把中央领导跟百姓隔开,让我们彼此不能直视。领导还面临换届,而这层网日积月累,愈发的树大根深且根深蒂固……我们是不是能绕开这张网?

第3集《踏石留印》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党建研究专家黄苇町面带笑容说出的一句话:"对很多人来说他最怕的是被曝光,我们的很多党员干部还是很要面子的……"笑声在整句话中不绝于耳。从做了有损党的行为知耻确实难能可贵,值得欣慰。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似乎又让我们笑不出来。好面子正是这些党员干部最终被被腐蚀的弱点。他们因为好面子才攀比,因为碍于面子才被关系拉拢,因为绝得面子过不去才身不由己误入歧途。如果不好面子,像包拯一样拉下脸来铁面无私,还会背离组织脱离出轨吗?腐蚀我们党员干部的行贿者正是利用了这一人性弱点,才屡试不爽的拖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下水。这正是令这么多党员干部病发的一个主要因素。

第6集《拍蝇惩贪》中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说道:"老百姓关注的更多的是他生活中看到的这些干部的实际行为。如果基层腐败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话,实际上动摇了党执政的基础。而且会动摇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这种信任……强调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相当必要的。权力太大,过于集中,而他相应的领导责任太小……改变权责不对等,就是既要减少公共权力,压缩规范公共权力,还要明确权力对应的责任,一定要严格追究这个责任,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是啊群众们看见的是这些基础领导的行为,他们的一举一动点点滴滴就像一面镜子把党和国家的执政形象折射给百姓。问题出现了,他们是哈哈镜呢?

《拍蝇惩贪》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蝇级巨贪。一个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就贪1.2亿,乡党委书记受贿达9000余万,村会计能挪用公款1.19亿。一个副处级水官就靠自己掌握的供水权贪腐成果令人咋舌,光家里搜出现金就达1.2亿,加之68套房产和37公斤黄金。

广西北海银海区征地办的一部分工作人员伙同村镇干部、社会人员监守自盗、无中生有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

包括埇桥区小学领导和教体局由一个荒唐的举动开始,又拉出一连串的各级荒唐做法。

这些基层官员在百姓眼里为我党翻译了一个怎样的执政形象?

而这些蝇级正是竖在百姓面前的哈哈镜。他们勾结上面寻求庇护,欺压下面谋取私利。在百姓面前扭曲着国家的执政形象。为什么百姓看党和国家非要通过镜子折射?

我更关心那个"背叛"领导,得罪众多上级,坚持把事情报导出去的记者。他会得到打击报复吗?即便不会,在后续继任的领导眼里,这个人还敢用吗?这是个不听指挥的危险分子,当然面子上还是要赞扬的。他的前途……毕竟我也爱说不随大流话,我们似乎臭味相投又同命相连。

更有甚者,宁阳县民政局福利办原主任张士龙,把低保户每月600元儿童福利救助金的活命钱都克扣了。

受害的小静一家会怎么看我们这个执政党?同情她们母女俩的左邻右舍又如何看国家?

百姓渴了,中央体恤民情欲倒一杯水,可惜这水要通过中间一层厚厚的吸水海绵,如此上面一杯下面仅两滴。上面反复倒水,下面还是解不了渴,下面一直埋怨上面,你说这怪上面吗?记得一则纯净水广告"整整27层过滤……"还有一则卫生巾广告"全面吸收,防侧漏……"为什么非要经过这层海绵?

截流上面的恩泽,屏蔽下面的声音,这层绝缘层的质量决定着国家和百姓的命运。

若基层也像国家主席选举一样有任期。且群众打分决定是否有权留任。淮北烈山煤矿给个别人持续中饱私囊的现象就不会发生。

权利好用,诱惑巨大,缺乏监督机制,这三剂猛药足以像班车一样准时准点持续接送很多人进牢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确实会永远在路上……

想靠开个会,让这样一些问题党员干部在上升风头正劲时自我检讨自毁长城,你觉得可能性有多大?除了说些敷衍了事的毛病,紧跟着拿绰绰有余的抵消材料敷上?你指望他自己说出自己真实重大问题,自废大好前程?这现实吗?不到走投无路,谁会自杀?还是要外力把他逼到走投无路的。

我总是认为反腐是消极的,就像灭火是消极的,防火才是可取的。能不着火比火烧起来再去灭要好。说到"打虎拍蝇",我根本没有打虎的经历,但说到拍蝇我们都颇有经验,你是把苍蝇放进屋里再拍,还是装上纱窗让苍蝇根本进不来?当你频频出手拍蝇时就应该检讨你之前防蝇下的功夫了。与其旷日持久反腐,不如用智慧和勇气打造一副无缝的制度天衣,才是令我们百无禁忌的上上策。方法是人想出来的,想不出来一定另有原因……

做好防护营造良好的环境让苍蝇老虎根本进不来,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如果苍蝇满屋跑,你想一口不被沾那不可能,如果老虎跑了进来,想不受伤也很难。

事实告诉我们只靠党员干部的自身免疫力,这似乎儿戏了点。

若空气是浑浊的,让人不呼吸去保护自己那是无济于事的。

无论你用多大的力气将一滴水往西抛出丢进一江东逝之水中,它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往西流的,你埋怨那滴水或是责怪自己不够用力都于事无补……

有时我甚至在想,是我们害了这些领导干部们。把他们当成了不沾烟尘的圣贤。当我们把如此大且基本靠自觉的权利交给他们时,组织已经把他们送到了危险的境地。

若制度漏洞百出,指望自觉,无数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能面临失败。制度还有漏洞只有两种可能:

1.制定制度者没有用心;

2.制定制度者别有用心……

有些政策出台时感觉就有漏洞,但为什么留着,其间的高深奥义是我这个知识量匮乏的基层党员所不能参悟的。

其实好官就一种,佞官岂止贪腐?

皇帝的榜样再好又如何?大清三朝宰相曹振镛。知道皇帝喜欢清廉他就把朝服打补丁,结果满朝流行起打补丁装清廉的时尚。一个投其所好装清廉,实际工作不作为,巧言符合讨欢心的"巧官"死后还被追封了个"文正"实则把一蹶不振的晚清推上了寿终正寝的路……

话头接回蝇级巨贪。他们的上面要是没有睁只眼闭只眼不作为的巧官,怎么会猖狂至此?

不作为的行为同样危害党的执政形象。

实例1:

政府明文规定生活区中、楼栋内、电梯间、这些业主公摊面积内的广告收入归业主。可业主不集体出面,这钱就这么一天天赖着,进了物业的腰包。物业反复打脸我们的政府,我们出面维护自己的尊严了吗?

实例2:

基层党组织、党小组是党的最基本单位,他们担负着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把好关。

让我们扪心自问一句:我们认真完成这个任务了吗?我们真的把党的健康放在心上了吗?更有甚者会不会明明知道是带有病毒的血液还依然把他输送到党的体内了呢?这追责制度如果不建立,如果不够严厉,此处差之毫厘日后失之千里啊……

党小组会上发展党员,评优创先,会不会出现唯业绩或唯关系问题呢?个别党员不同意影响结果吗?一句话少数服从多数,你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最终改变不了决定,还得罪发展党员的同事又得罪了领导。谁会做这么蠢的事?怪不得当事人,是制度的问题。

记得某年热议新闻。河南某城管支队个别干员久不上班,不参与集体行动。后来的热议话题直接是,对领导有意见可以成为不上班的理由吗?舆论几乎一边倒。后来再传出。城管领导组织集体受贿、分赃,个别人不愿参与,结果被排挤,不安排出勤,评先创优没有份(评先创优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一句话"少数服从多数,少数意见可以保留嘛。"这样服从的意见有多少,这样又保留了多少"少数"意见,我不得而知。

其实想出一个可以避开这个缺陷的方法,不是难事。难得是,想出方法的递不上去,递上去的没想出亦或是没心思想?关键是上下的声音如何直达,而不需要透过那张网,那层海绵,那个绝缘层,那面哈哈镜……

近期的社会热门话题中很多是被网络曝光得到重视的。如果监督部门还没有网络有效,国家又何必花人财物力去组建他们?

在曝光中"有关部门"和"临时工"反复出现,却源源不绝,已是公害为何不能根除?当我们发现人手不够时,正说明我们把权利抓得太紧……

习近平总书记带头兴起的这场反腐斗争,可谓轰轰烈烈震惊世界。如此宏大的战争如果只派出将军和高级军官参战就太浪费资源了。我们是世界第一大党,我们拥有令人敬畏的8800万党员。而这些党员不是摆设,不是组建统一步调唱东方红的合唱团,就像我没有跟着统一步调写这份心得体会。我们也不是只会按月缴党费,插不上手帮不上忙的闲人。我们是党的执政基础,我们是党在群众中的触须,我们也想为党为国效力。

我们也许无法目击贪腐第一现场,但佞官形形色色。在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人都有录音的当下,只要一个上传的App.我们可以为党将不作为和胡作非为逼的无以遁形。政策出台了不监督执行?我们可以监督反馈。敢不遵守公共秩序肆意违规?我们可以监督反馈。不光是党员干部中的问题,社会中的一切不轨都将无处藏身。整个社会风气都好了,还能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的力量将令罪恶瑟瑟发抖,我们的力量将让世界汗颜。把我们这些基础党员都互动起来吧,让我们把党中央沉稳有力的心跳直接传达到百姓那里;把我们都发动起来吧,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学习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后感600字


【第一篇】

2016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53085起,处理党员干部7174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23646人。中央八项规定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先后颁布多个“微腐败”禁令:公款购赠年货禁令、贺卡禁令、月饼禁令、二十一个风景区开会禁令,打击会所歪风、整肃会风、清退会员卡、揭“四风”问题隐身衣……以前没有见过的因为一餐饭、一顿酒、几张卡、几日游而丢乌纱帽,现在成了常态。认为“一阵风”,心存侥幸,顶风违纪的公款旅游、公款消费、公车私用的党员干部,先后受到撤销职务、党内警告等党纪政纪处分。“光盘行动”、抵制“舌尖上的腐败”成为年度热词、最具影响力的事件。2013年底,有网友评论,如果要评选感动中国的部门,我毫不犹豫地把这一票投给中央纪委监察部。

从《承诺与期盼》到《党风正、民风淳》,纵观4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一个强烈的感受是: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一个明显的旋律是:驰而不息的节奏、不变的定力、不变的步伐;一个突出的感知是:这种“踏石、抓铁”的力量。

我们“这一棒”的责任担当。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8600万人的执政党,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几乎相当一个大国的人口数量。这么多人、这么大、责任这么重要的一个执政党,如果作风出了问题,绝无小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问题导向,从严峻的形势里寻找从严治党的突破口,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和动员令,持之以恒纠“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中央领导到外地调研,一路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不挂标语横幅;中央领导主持召开座谈会,不念稿子,受邀群众和专家直言问题和困难,讲实在话;中央领导同志的新闻报道的字数、时长都大为压缩,媒体还运用微博等方式对中央领导考察活动进行“直播”;中央的重要工作会议压缩会期,不摆鲜花,减少会议用车,节约会议成本。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注重“顶层设计”,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

纪检监察机关的中坚力量。党中央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旗帜鲜明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央纪委监察部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态度坚决、行动有力,取得了新的成效,赢得党心民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沿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正风肃纪的痕迹回溯,从北国到南疆,从党政机关到乡镇企业,从白云山风景区、西湖会所到北海公园,无论是省部级干部,还是乡镇街道书记,不论是谁,不论是什么职务,只要违反了党的纪律,都要为此付出代价。这里有全国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的不懈努力,有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踏石、抓铁”的吱吱声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站在端正党风第一线,给自己提了九个字的要求: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

学习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后感2000字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后感_【1】

近日,按上级要求观看了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四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本部专题片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纪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风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

这部专题片共分四集:《承诺与期盼》、《正风肃纪》、《狠抓节点》、《党风正民风淳》。该片对话违纪人员,感受他们的反思痛悟;倾听专家学者,洞察作风之变后的深层律动.近百位受访者中,还有腐败分子身边人、会所服务员、举报人、暗访记者和纪检监察干部、普通群众等,不同观点,多元视角,为您全景式呈现作风建设在路上这两年来不平凡的历程。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下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所有的结束,都是新征程的开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全党要以此为起点,在从严治党上继续探索、不断前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作出了全面部署。

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通过一年多的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范文


观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有感

12月15日晚8时,按照我院要求,本人认真收看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纪录片的形式,通个众多的专访第一现场,讲述鲜活的执纪监督故事,反思奢侈靡费的变迁,呈现"作风建设在路上"这两年来不平凡的历程。观看后,我深受触动,感慨良多,心情无比激动,汹涌澎湃。

作风建设,是一个政党自我进化、强筋壮骨和自我调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践行和实现政党的宗旨及执政目标。在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上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拉开了在全国范围内"转作风"的序幕,同时也掀起了作风建设工程的新篇章。转作风,既是对党风的端正,又是对政风的政治。求真与务实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人的本色。传统决定作风,有什么样的传统就有什么样的作风。只有保持这种本色,我们党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体现了民心所向。如果作风问题不坚决治理,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堵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使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的每个例子一再提醒我们转变作风的紧迫性。发展中的中国呼唤一个更加高效务实的政府,而作风建设正是对这个诉求的响亮回应。党风正了,有了旗帜,方向明;政风廉了,赢得口碑,社会风气好;作风转了,服务意识强,工作效率高,物质、精神文明双丰收。习近平说过,要充分运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总书记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治大国者先治吏,吏治则国治。作为检察院一名新人,我认为作风建设对于我今后的工作、生活至关重要。首先,我决心坚决拥护八项规定,认真贯彻实施八项规定的相关举措,下大力气,下决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说空话,不说套话。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其次,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不能泛泛而谈,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敷衍群众。牢记"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第三,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减少群众负担,不麻烦群众就是最大的实事。工作时不搞排场,不扰民,低调严谨办事,提高工作效率。

责任终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永无止境,对自己的严苛,就是对百姓的负责。群众的满意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党支部永远在路上学习会议纪要范文(2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生永远跟党走读后感征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