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3000字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3000字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光荣与梦想》读后感:太阳底下并无新事,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

刘嫣

这本书,以前我从来也没有听说过。“逻辑思维”的罗振宇挺有名气,他说这本书是他的镇店之宝,总共四套,差不多要两百块钱。 这么贵,书也太厚,也不见得算什么名著,我就没打算买。但是心里也痒痒的,觉得很好奇。罗振宇毕竟是一个很有见识的能人,他对这书这么推崇,要不我先在网上看一下免费试读章节,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书。呵呵,不看不打紧,一看我就停不下来了。有一个社科院研究员推荐说,“这本书是我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一个遥远国家的历史,却能激起那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共鸣,那是因为当年我们也有梦想,而且向往光荣。曼彻斯特并非史学巨擎,但他笔下别有一种魅力,他让我们感受到历史呼啸而来的气势,希望感动过我们的那种精神,依然能感动如今的年轻人”。读过全套书之后,我觉得他的评价非常中肯,毫不夸张。甚至最后一句的希望,显得太过谦逊。这真是一本传世经典,里面涉及到的人性既深刻又真实,不光影响了当代的年轻人,将来的年轻人也必定会从中吸取不少的宝贵经验。

1

一、人性的阴暗

共和党的麦卡锡是党内最出名的人,他为了帮助自己缺乏实力的朋友赢得州内选举,煞费苦心的出版了只有一期的小报《记录》,报纸上用了一张移花接木的假照片显示了朋友的竞选对手、很有实力的泰丁斯正与美国共产党的总书记握手。当时的美国民众对共产党视若洪水猛兽,这张假照片使泰丁斯因失去了4万张选票而落选。一位资深参议员说,“丧钟为谁而鸣?”然后冷冷的回答,“为君而鸣”。

一个这么有名的政治家,做起事来却如此的卑鄙猥琐。虽然他成功了,但是他在人品上却是绝对的失败者。就像刘邦和项羽,刘邦赢得了天下,可大家却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评价一个人,看的是最终结果,还是过程呢?做为一个普通人,我觉得还是过程的光明正大比较重要吧。否则,像武则天那样的,靠掐死自己的孩子成功上位,可是梦里又常常被噩梦惊醒,那样人生过得又有什么意思呢?如果要做坏人,就要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想想自己的各种下三滥手段,内心依然觉着坦坦荡荡,可以一觉睡到天明。这样的坏人才算是做得值。那种白天做坏事,晚上睡不着的坏人,就过得太不值了,太对不起自己,不如就规规矩矩做个好人吧。

2

二、人性的愚昧冲动

美国的氢弹爆炸成功后,面对“放射性尘埃”这个危险的词,江湖骗子的生意逐渐兴隆。他们卖铝制睡衣,兜售震伤特效药(主要成分是小苏打、食盐和水),建筑公司修建1995美元的家庭掩体(包括混凝土墙壁、塑料地毯和储藏室)。有些人甚至担心在爆炸当日,面对着没能修建自家掩体的邻居的可能的强行进入,还要准备手枪等在内的武器。

作为不懂科学、缺乏思考辨别能力的普通民众,他们的反应也真是让人捧腹大笑。可是笑过之后,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见识过更多高科技的现代人,是否就比他们更懂得科学、更会思考和辨别真伪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愚昧盲从,缺乏思考,在我们这个时代甚至在将来依然会存在,只不过会稍微换换形式而已。前几年日本地震核泄露后,据说吃含碘的盐可以抵御核辐射,中国民众掀起了抢盐热潮。等到专家辟谣之后,有部分地区又掀起了退盐热潮。这种不加思考、见风就是雨的行为,我们见的难道还少吗?这几年盛行的新闻大反转,不也是过分渲染情绪、不假理性思索的结果吗?女司机被男司机暴打视频曝光,女司机受到广泛同情;男司机行车记录仪显示了女司机多次故意别车变道,舆论立马调转“枪口”转向女司机开火。这么多年,我们作为普通吃瓜群众被打脸的次数还少吗?不少啦,但是依然没长记性,每次一看到这种能挑起人的激动情绪的新闻事件,先不管真相是什么,唾沫横飞地发泄一番才是王道。作为一个正常人,感性先行,理性在后,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能不能在感性先行之时,先别急着采取行动,发表议论,等理性的脚步跟上来之后,再决定自己要说什么,要做什么呢?《正面管教》这本书反复强调的也是这个道理,人在自己冲动的时候要给自己一点冷静的时间,然后才能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对方,如何对待冲突。

3

三、人性的幻想

超人的扮演者,乔治.里弗斯,在开车撞到石墙,撞破额头后,看见自己的血而晕倒。即使这样,他的影迷还是继续幻想他无坚不摧。

幻想有时候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尤其在脑残粉面对自己的偶像时。甲壳虫的列侬,被自己的粉丝给枪杀了,就是因为他觉得列侬变了,列侬的精神已死。做为一个普通人,你有变化的自由,你没有必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形象。但是一旦成为偶像,你身上就寄托了太多的人的精神追求,你就成了他们的理想的象征。一旦你作出与自己原来形象不符的行为,粉丝们是很有可能感到生气,甚至愤怒的,觉得你破坏了他们的理想。我最近刚感受过这样的一次心理体验,原本觉着日本的木村拓哉非常的英俊帅气迷人,可是那毕竟已是20多年前的事儿了,当年的美好形象现在似乎连一点影子都没有留下。看看现在的他就像是做了一次整容手术一样,作为一个曾经的粉丝,感觉很不能接受,心想这是谁呀?真难看!也曾经看到过自己的偶像做怪脸的形象,每看到一次就觉得自己心碎一次。理性上会说,偶像也是人呐,正常人会有的吃喝拉撒他们也都会有的。可是感情上依然接受不了。所以我觉着做一个普通人就挺好,万一你在别人的眼里被抬得很高,或者被贬得很低,你就应该离这样的人远一点。因为,如果你做出了和他们理想中的你不一致的行动,他们不知会对你做出怎样的行为。社会舆论中的“捧杀”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吧。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光荣与梦想》有感


读《光荣与梦想》有感

谢寒波

各位书友好,我是石牛寨镇谢寒波,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

生活在中国的我们,似乎从一出生就与"山姆大叔"有着无法割舍的爱恨情仇,我们既羡慕、赞叹美国的科技发达、生活富裕,也喜欢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新奥尔良烤翅,又对美国独霸一方而"耿耿于怀",在我们身边也充斥着"东风"与"西风"的对比较量,最近的一次阅兵似乎又将美国推到了"不可原谅"的境地。美国不是我的国,但似乎是我不得不了解的国。

《光荣与梦想》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个时代,它浓缩了美国1932至1972年40年的社会发展历程,涵盖了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研发、人权运动、种族隔离制度、空间竞赛、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等,从我所熟知的历史来看,这似乎就是美国历史的一大半,也正是这40年,美国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大飞跃,正式登上世界舞台,开启美国时代。本书一共四卷,151.5万字,垒起来和四大名著差不多厚,是个大块头,一个月下来才看完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大半,所以此刻只能提半桶子水来见大家了,非常惭愧。幸好,看完的部分正好涵盖了罗斯福执政的前后,所以我就分享这一段较完整历史的读后感吧。据说本书自1974年面世以来,就广受读者热捧,估计在书友中我算是初生牛犊了,不当之处,请各位书友多多指点。

对于所读的1932-1950年的美国历史,我有以下三点主要感悟:

一是苦难铸就辉煌。本书历史自1932年开启,正值美国经历经济大萧条。那是一个灰色的时代,工厂破产,农场产品堆积,成千上万的人饥肠饿肚,四处游荡,又惨遭各州警察驱离,就连那些曾经为国献身的"一战"老兵也得不到任何救助,针对大型公司的游行、罢工此起彼伏,流血冲突不断,国会山被流民"占领",以致需要麦克阿瑟将军动用军队来镇压贫民,政府忙于自救而无暇顾及世界大战正在进行。1932年,日本攻占锦州,中国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中国也正遭受着磨难。美国比我们幸运,历史选择了罗斯福,这个坡脚但睿智、坚韧的老人。他实施了"百日新政",通过了《紧急银行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一系列改革法案,拯救产业,增加就业,开始"炉边谈话",告诉绝望的美国"我们唯一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带领美国人民找回自信。但罗斯福并非一番风顺,法官平均年龄达78岁的最高法院,思想保守,随时都可以推翻新政,事实也是如此,到后来,拯救危机的关键举措《全国工业复兴法》被控违宪而宣告终止,《社会保险法》也被渲染成《共产党宣言》的翻版,罗斯福则被诬告为"赤色分子",反罗斯福阵营十分庞大。改革与对抗不断交织,但美国在罗斯福的带领下最终走出了危机低谷,工人开始工作,商店有了生意,游荡的人可以租得起房子。美国人重拾信心,无比团结,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可以说,大萧条是美国失落的低谷,也是振兴的开始。

二是大国始于担当。在过去宣传中,美国是好战的、野蛮的,善于发战争财,似乎是个讨人厌恶的黑心商人。但事实或许并非如此。起初的美国,并不热衷于霸权,而且奉行的是"中立主义",此前的《中立法》规定美国不能向交战国出售军火,美国公民不允许乘坐交战国的船只,否则后果自负,美国也曾拒绝与英国联名谴责日本侵华的行为,很多美国人甚至认为根本无需保留军队。但中立的美国再强大也是无法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也无法领导世界。纳粹的进攻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罗斯福已感觉到美国不可能免受灾难,开始援助英法等国,日本轰炸美国珍珠港,美国正式卷入战争,并逐步担当起反法西斯的重任。在欧洲战场,美国与英法阻击疯狂的希特勒,并成为欧洲反攻的中坚力量,在太平洋战场,美国与日本开始了海上争锋相对,消耗了日本大部分舰队、战机,夺取了日本在东南亚的大部分殖民地,最后两枚名叫"小男孩""胖子"的原子弹彻底击碎了日本负隅顽抗的武士道心墙,日本被迫接受"无条件投降".其实在此之前,美国并未遭受国土侵犯,也并不强大,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不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二战的命运、世界的命运,那时罗斯福连同丘吉尔、斯大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领导者,而不可否认罗斯福正式带领美国成为世界权力中心的中心。二战中,美国军事工业、科技创新都实现了跨越发展,美国经济也摆脱了萧条,美国外交开始触及世界。假如美国继续奉行"中立主义",没有参与二战,那今日之美国,今日之世界又会怎样?历史似乎是偶然,也是必然。相比之下,我们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大国,似乎还有很多路要走。自己喧嚣的强大或许并不是世界认可的强大。

三是变革强过偏见。印象中的美国是怎么样的?不少人会说自由、民主、开放、高度文明等等,并借此批评我国现行的政策,指责我们的人权,也有很多人说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太快等等,劝我们要等待、要包容、要拥护。但反观美国70年前的历史,或许我们该放下偏执、偏见。危机中的美国并不光明,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失业、流浪而得不到救助,甚至被州政府无情驱离,必要时还以"维护国家安全"之名动用军队镇压;罗斯福时代也并不民主,一段时间内罗斯福似乎等同于了法律,议员们只是履行了"举手"的义务;战时的美国也曾实行配给制,物资极度匮乏,营养不良影响了几代人;现今美国大片里的露骨镜头,在那时的广播电视几乎不可能出现,审查相当严格,人们也不可能公开谈"性";那时的美国人权同样糟糕,黑人依然不能享有同等的投票权,依然被上流社会所提防,工人们被压榨,童工现象普遍存在。等等。在1932-1972这40年,美国也经历了无数大变革,无数次重新洗刷自己,有黑暗、有动荡、有保守、有愚弄,但美国的优势在于包容,能顺应潮流,又善于创新,在困难面前选择变革,在变革来临时选择顺应。我们或许无需一定要与美国等其他国家对比出个一二,然后说这个好那个不可以,或许我们也无需要盯着自己的伤疤然后不断重复回忆过去的苦痛,或许我们也无需炫耀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快,国家之强大,我们需要更加专注于自己的问题,然后全力去解决它,至于什么道路,什么技术,或许只有成功后才有最终的定论,而且会是不错的定论。

鉴于本人阅读的还只是本书的部分,所见识的也很浅显,暂时只能分享这几点不成熟的读书感悟。不过,《光荣与梦想》这本书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大作,经典,值得推荐。该书采用了蒙太奇式的记述手法,像是展开了一部历史大剧,每段历史都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趣味性较强,同时又专注于细节,展示了美国40年的点点滴滴,内容十分丰富,既厚重又气势磅礴,与作者恰到好处的幽默感相融合,让历史变得立体可感,轻松愉悦。后段我会继续读完《光荣与梦想》第三第四卷,同时结合书友推荐的《纸牌屋》《民有政府》作为了解美国的启蒙读物,希望对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有所帮助,也希望能有机会与兴趣相投的书友们一起交流分享。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1000字


一本关于美国从罗斯福执政到水门事件之间的恢弘断代史,作者威廉曼切斯特将美国从1932年到1972年这40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艺术、科学、热点人物和事件,甚至女性的服装潮流、性观念的更迭娓娓道来,铺展成一卷描写美国社会发展的清明上河图式的画卷,阅读前确实有被他的厚度所震慑,本书一共分四卷分别是《应运而起》、《牺牲与变化》、《种下恶根》、《必得恶果》,洋洋150万字,但一开始,就有种根本停不下来痛快,或唉声叹气,或捧腹大笑,远可观大洋彼岸之利坚光荣与梦想之始,近可观华夏重新崛起之端,出版40余年,依然能给我们这一代人新的启发和感动。

我在读这本书时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厚!150万字确实不少,算是一本大部头的书了,详尽叙述了40多年前美国社会生活之方方面面,好一副美国浮世绘。其中印象挺深的一个内容就是第一卷关于二战时期的美国的描写,太平洋战争怎么打起来的,乌龙的珍珠港事件,美国的国内外困境等等,很多年前,我在上高中的时候,课本上仅仅几段文字就将一场战争的重要转折点轻描淡写就结束了,远远看去,不过如此,但是当我再细看《光荣与梦想》时,就会发现,事情没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历史还是要细看才有意思,看看当时人在最具体情境下的选择,看看他们处理困难与问题的智慧和做出的那些不得已的决定。

除了美国最著名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执政,那代表了美国战时的光荣与梦想,也有和平时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这当然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丑闻,本来是一件跟尼克松毫不相关的事情,但是基于政治博弈,手下人干事手脚不麻利,自己决策失误,为了掩盖错误等种种原因,尼克松就这样一步步被拖下了水。整个过程层层推进,高潮迭起,堪比美国大片。其中那些愚蠢的手段和办事方式,比如为了讨好尼克松去民主党办公的水门大厦装窃听器的米切尔和李迪这帮人的行为,用一句网络用语概括就是猪队友,可以让你忍俊不禁,仿佛一出默默上演的悲喜剧。也有坚持正义不畏强权的检查官员考克斯这群人的伟大付出,哪怕是总统和上级的施压,也要保守自己的原则,把对美国的历史和公众的责任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大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也让我们肃然起敬,心生敬佩。在我看来这群人所代表的美国大众,当算得上是美国和平时期的光荣与梦想。

听过一遍《光荣与梦想》的电子书,再看一遍纸质读物,皆有所得,对于我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当下美国精神,从历史趋势中理解中国发展大有裨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诚不我欺。

读《光荣与梦想》1932~1941年有感


梦想与大爱

——读《光荣与梦想》1932~1941年有感

周菲 弋阳教育

1932年到1941年,美国饱受着内忧外患,面临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坎坷国运。在这十年里不同立场的政治人物里,有的让我堪为佩服,有的让我嗤之以鼻。给人记忆深刻的永远不是小人,而是时代造就的英雄。

1932年,美国处于"大萧条"时期,经济危机。失业率、饥民量和流浪者猛增,连白宫对面的建筑物行政办公楼竟也破烂不堪、外表丑陋。远征退伍军人却成为了政府所驱赶与攻击的对象,其因为美国支付不起他们的退伍费用,连总统胡佛对此行为默认……甚至人们宁愿自杀也不愿苟且偷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谁当总统谁就是被人们所唾弃的,然而乱世中总会出现英雄。当罗斯福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时,别人说什么他都回答是是是,人们都说他是两面派,胡佛也相信他会是个听话的傀儡。谁都没想到竞选成功后的他才用不断的行动展示了其真正的实力。

罗斯福就是让我在本书中钦佩不已的政治人物之一。

罗斯福有着聪明过人犹太人的头脑,而且还善于等待。做人进退维谷、做事干脆利落,任何时候不轻易改变决定、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当众多小人诽谤他,甚至伤害他家人时,他仍旧坚持决定好的做法,甚至不把诽谤的人当作对手。我们可以学到一点:一定不要和小人做纠缠,必要的时候重重一击,不给再次喘气的机会。

聪明的人总是会被聪明误,罗斯福也是。好几次明明想打击对方却给自己挖了好大的坑,不过聪明的人懂得如何去挽回局面,甚至来个扭转乾坤。

在面对珍珠港事件,罗斯福表现出不可置信,但事实让他无话可驳。突如其来的袭击让他愤怒的同时,也让他自尊心极其受挫,可是罗斯福就是罗斯福,很快就冷静下来并暗中采取措施。罗斯福的睿智远见和控制能力,非常人可及也。

而罗斯福让我感动的不是他的能力有多强,头脑有多聪明,而是他对目标的坚定、对行动的笃定。在"大萧条"时期坚定自己能让美国走出危机,他做到了!在四届竞选中他笃信美国人们会拥护他,他获得了!在就任总统期间,他坚信行动会打倒流言蜚语,他成功了!还有很多其他事件……为目标思考,就会排除一切阻碍!

我钦佩的是第二个政治人物是休伊。朗。

朗是极端主义的领袖,最懂得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夺权。他是罗斯福真正需要防备的。出生在贫困地区的朗因为极佳的天赋使他鹤立鸡群,自力更生的他也让人信任。值得一提的是,他仅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杜伦大学法学系三年的课程,且路易斯安那州最高法院授予21岁的他律师执照,其成就之高在杜伦大学无第二人。这成就不是聪明就可以办到的,决不放弃的毅力。

同样地,朗的头脑不是让我感动的。让我感动的除了他的坚持,还有他在采用手段获得高位之后的担当了高位背后的责任,他让穷人念得起书,修建了很多利民利国的道路与桥梁,新办的夜校让几十万的成年文盲学会识字,更敬佩的是他是唯一平等对待黑人的州长!

而朗的死却让人惋惜不已,没有人知道那个人为什么枪杀朗。美国人们为朗送行的阵势浩荡,可见美国人民是多么拥戴朗。也许朗没有死,罗斯福与他的争夺战会是段精彩的历史。聪明的人不怕聪明的对手,就怕对手和你一样仁行善德、为民为国。

第三个让我钦佩的算不上政治人物,却生活在政治中。她是罗斯福的妻子:埃莉诺。

埃莉诺从小长得丑,一直也被妈妈歧视着。长大后声音又亮又尖,门牙突出,素面朝天让人远离。而罗斯福向她求婚,三年后罗斯福的母亲才同意,两人结合。本以为幸福终于来临了,而婚后的罗斯福却爱上了社交秘书露西,两者暧昧不已。

在露西婚后一年在斯福双腿瘫痪,埃莉诺却不计前嫌地、无私地为罗斯福做出了很大奉献,帮助丈夫重回政坛,为丈夫抛头露脸。可当罗斯福当时总统后,让露西享受豪华待遇,露西也三天两头与罗斯福在白宫幽会,甚至弥留之际让露西伴他左右。

从妻子角度说,可怜的埃莉诺无法和罗斯福谈一场火热的恋爱,也无法与他保持亲密的夫妻关系;但从女人层面谈,伟大的埃莉诺为了所爱的人爱得义无反顾,为之奉献一生。

这里要说清楚她所爱的人不单是罗斯福,更是爱褴褛不堪的穷人、受人歧视的黑人!不知疲倦地鼓励底层人们,东奔西跑地为人们送去支持,她为国民所做的奉献足以温暖整个世界。

我所敬佩的这三个人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对梦想的坚持,二是对人类的大爱。

"当你有梦想时,世界都会为你开路。"有人把这句话当真理,有人半信半疑,有人把它当笑话,所以世间中就会有成功者,平庸者与失败者。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行动,梦想之花终会绽放!这个世界一开始就没有注定谁平庸,谁贫谁富?谁后台硬谁无后台?一系列的客观条件对于意志坚定的人来说只会是影响因素,不会是决定因素。

智者乐,仁者寿。有大爱的人生活才充满温暖,不纠结于小打小闹,明白世间有很多我们需要去做的事情,而不是去计较陈芝麻烂谷子。天地自有大手笔,一撇一捺让我们为之震撼。在没有天灾的时候,我们应当减少人祸的存在,减轻人们所受的伤害……没有人要求得了我们对他人好,但奉献一份微薄之力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幸福!

(中畈培英小学 周菲供稿)

光荣与梦想(全四册)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光荣与梦想(全四册)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这是一部详尽的1932~1972美国史。1932-44罗斯福当政,扭转了胡佛时代的“大萧条”,联手美苏大干“二战”;n1944-52杜鲁门接手,从不被认可到全面振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n1952-60艾森豪威尔继续,人心所向,踏上富国兴邦之路,完成朝鲜之败战,麦卡锡主义盛行,民权运动开启;n1960-63肯尼迪的悲催,民意测验最高,开启与苏联太空之战,柏林墙竖起,成功遏制共产主义敌对倾向的古巴核战事件,当然,还有傻傻的猪湾事件;n1964-68约翰逊的苦恼,民权运动一浪高过一浪,越南东京湾事件后开始大量增兵逐渐深陷越战泥沼;n1969-72尼克松上台,反战运动达到高潮且战且退,阿波罗11号登月,女权运动推进,乒乓外交中美关系开始冰释;n但我要说的并不是这40年的问题,我想说,人类辉煌的几千年历史也遮不住变换飞腾的二十世纪(1900~1999)。两次世界大战在这期间爆发,为什么反复提起?n首先,它们既像溶血剂,又似凝血剂。一战前的大部分世界地区还是欧洲列国殖民地,经过两次大战重新拼配、划定、为民族为独立而斗争……就像一部疆界二维演变动画一样,经反复交融终凝固于现状,同时诞生出了现今世界的独立各国。于是,才有了当今各种势力分配遍布而产生的世界稳定指数热力图。其次,战争催生出的科技。整个世纪包含了三次工业革命,科技产生的推力给了世界一次次几何级数的加速度。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与解读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蒸汽机、电力、计算机、互联网;量子物理、放射性元素、长短波应用、空间技术都飞速发展于这个世纪,艺术方面除了电影却好似停止了,也或许,此时的科技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如何,随着闪耀的勋章逐渐蒙上灰尘,时代也从蒙昧的保守迈向杂乱无章的开放。貌似多样化的时尚穿着与自由言论,因历辈们的荣耀终究实现了现世中的梦想,别辜负。

光荣与梦想(全四册)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四十年的光阴,对于个人来说,可谓半世经历;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啻为厚重一笔;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只不过是流星划过,转瞬即逝。

       《光荣与梦想》一套书,四册,篇幅很长,耐心读完,不觉间已耗费近一个月的点滴时间,跨越春节前后,沉浸在另一个时空和精神世界里,体验深刻,获益良多。

       四十年,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而言,总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对于美国,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到七十代初,四十年的峥嵘岁月里,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经历如此跌宕起伏的故事,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在人类的文明进步史上留下这么多的深刻记忆。

        这本书叙述了美国四十多年的历史,以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等总统为主线,又有美国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诸多问题为重点,包括了经济起伏、政治对峙、军事斗争、意识形态、民主运动、民权解放、种族斗争、妇女解放、性解放运动、环境领域反思等等,全方位打开并展现了美国社会的生动画卷,既有精神的追求,又有物质的满足,也许这也是书名,“光荣与梦想”,是一个美国梦的生动叙述和表达。

       作为读者,打开一本书,就是与作者面对面的交流,是在精神世界里畅游翱翔,汪洋恣肆,信马由缰。

       作为后人,品味一段历史,就是了解发生了什么,过去的经历又对现在的我们有几多借鉴和增益,这是我们读史的目的和根源。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们国家的四十年,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来描述,来歌颂。

       毛主席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让我们铭记历史,反思过去,珍惜当下,鉴古知今,实践记述我们的历史,成就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此人生大乐所在矣。

        为经典点赞!

光荣与梦想(全四册)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有一派历史学家认为,普通人的琐碎物件也许比大事件更能重现历史,例如信件、干花、舞会节目单、玩偶等曾让人爱不释手不忍丢弃的物件。

怎么讲呢,这本书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各种各样的反抗。从书的开篇开始,一战老兵游行,到后来的反越战游戏,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以及监狱的叛乱,还有工会组织的罢工斗争。几乎穿插着整本书。我觉得正是这样的反抗与斗争,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

全书主要是围绕着总统来写的,总共经历了胡佛、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等。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转折中,总统们的选择,以及政治的另一面。写的是比较详细的,人名也是比较复杂的,可能有时候会觉得罗哩罗嗦。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美国的驴象之争,看到在特定的时期,美国的人民是如何选择的。

最后书中穿插着美国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及美国青年的选择,成长于大萧条时期的人们,迷茫的一代,以及深受嬉皮士文化所影响的一代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选择。同时我们也不必忧虑我们社会的未来,曾几何时的8090后,让一批家长十分忧心,但是我们最终发现,并没有那么可怕。如同美国一代一代的青年人一样,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每一代都在忧心着下一代的成长。但是我们发现,这种顾虑可能是不必要的,当主动权交到下一代手里时,这个社会,同样在发展。

《光荣与梦想》第一章读书笔记1000字


《光荣与梦想》第一章读书笔记1000字:

经历过“一战”之后,各种规模的生产技术结合,将每工时的效率调高了40%以上,产品更多了,但是人们的工资并没有上涨,据当时的统计,一个正常的美国家庭,需要年收入达到2000美元,才能正常的生活,但是当时在美国有60%的家庭都没有办法达到这个水准。美国进入了生产过度,但是消费不足的时期。那时候美国1%的人掌握全国59%的财富。人们不断的通过信贷达到正常的生活水平,一直到信贷过度,美国的股市出现了大崩溃,一下子很多中产阶级都被消灭了。

其实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并不等同于大萧条,这是两个概念。大萧条来临之后社会进入了一个很奇怪的模式,人们找不到工作,四处游荡,农场主无法供应农产品,因为他们发现,他们卖出的牛羊啊,农产品啊产生的利润甚至不够支付运送这些东西的路费。

美国出现了往外移民大于往内移民的现象,在美国生活变得非常糟糕,找不到工作,一个招募6000人的技术员岗位,有10w人来应聘。比我们现在招募公务员都要夸张。

开始的时候美国家庭里的丈夫们开始没有工作,但是为了面子,他们不得不假装自己还在工作,他们可能乔装打扮去另一个州去乞讨,家庭主妇们也不断的缩减自己家里的开支。再后来,装不下去了,他们很多就把自己的院子变成一个迷你的高尔夫球场,把自己家的客厅变成杂货铺,当然生意仍旧很暗淡,因为根本没有人来消费。

而在资本市场,各类大亨都在不断的做空自己的股票,金融诈骗不断的出现,每周都有爆炸性的消息出现。全国陷入了一个绝望的境地,但是胡佛对记者依然表示,人民生活的很好。他甚至表示,纽约的流浪汉一天能吃十顿饭。人们对这个政府非常的失望,已经开始出现了小规模的暴动。

美国大部分的学生营养不良,老师发不出工资。人们陷入了无法生存的状态。这个时候人民大救星,罗斯福出现了,罗斯福的演讲,是帮助人民更好的生活,解决人们温饱。但是有意思的是,罗斯福的这些演讲遭到了主流媒体的攻击,没有大媒体相信罗斯福能竞选成功。政府官员那边也很讨厌罗斯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罗斯福揭穿了什么。

罗斯福还是成功了,他被人们赋予了极大的权力,他们希望有一个极权的社会。关于XL提出的问题,这里还给了一个比较详细的答案,当大萧条来临时,什么行业发展的更好了呢?避孕药、电影院、收音机、香烟。

钢铁行业啊,航空行业啊,汽车进入暴跌,除了有声电影之外,其他娱乐行业基本销声匿迹。还有个小现象,就是当经济倒退时,服务会越来越好。当然这也让一些媒体宣传大萧条的好处。

从第一章看出,罗斯福宣扬了改革,牵涉到了很多利益既得者的利益,他被主流的媒体攻击嘲笑,被政府官员的不喜欢。而这些人恰恰都是生活在40%的美国家庭之内的,他们可能知道美国陷入严重的衰退和萧条,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改变现状,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他们并不愿意改革。他们也不想承认自己做的是错的。

最后民心所向,罗斯福说出了那60%人们的心愿,他当上了总统,被赋予了极大的希望。罗斯福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总统,跟这个开头有着巨大的联系。作者:隐川

《街灯底下》读后感


王安忆的这部新作,讲述的是她生活的近处和别处:近处是周围可以触摸的现实;而别处呢,则是作家心灵斜出的一枝,葳蕤、翠绿,充满着灵动的神思。街灯是都市中再寻常不过的夜景,可是灯光的迷离又给人带来几许遐思。每一盏灯,后面都有一段心情故事;每一次夜行,也都有一份独特的心情。《街灯底下》梳理的也许就是作家的这种心情吧。

与心情有关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谧静。在街灯底下,里弄里下棋的人、盲人、等车的人……都给这个喧嚣的世界带了一份安静。在王安忆的文章中,每一个字,都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安详、恬静;每一段话,都像鹅绒布刚刚抹去了灰尘,柔和、曼妙。

第二个关键词,应该是高远。书中《东瀛初渡》一文中,王安忆写到母亲茹志娟出访日本,看到了一支娃娃头的圆珠笔,“抵不住诱惑”,向老舍借了外汇,买了一支带回国。体现了茹志娟生活和情感的简单。在我看来,单纯、天真,或者就是高远的一个前提吧,只有单纯的人,心才是透明的。

第三个关键词是隐秀。含蓄、内敛、低调、自持……都可以看作是隐秀。隐秀像生长在丛林中的青苔,姿态可人,却不动声色。隐秀在某个方面指的又是人格境界。看《街灯底下》的这些句子,“读上海女作家散文丛书‘隐形美人’中的散文,不禁就会想到这些‘地母’的人间的俗世变相。他们纠缠在俗事俗务中间,却透出勃勃然的生机。他们的精力一律格外充沛,而且很奋勇,一点不惧怕人生,一古脑儿投进去……精神就很挺拔,还很认真。”王安忆赞赏这种为人为文的执著与奋勇。作家不是时尚的服装,讲究透、露,作家是埋宝和挖宝的人,埋宝其实就是隐秀,挖宝则是把隐藏的东西露出冰山一角,而宝贝就在下面。

光荣与梦想4:1932~1972年美国叙事史读后感800字(3)篇


光荣与梦想4:1932~1972年美国叙事史读后感800字 第(1)篇

用了100多小时一个多月时间终于读完这本巨作,在一些人心里,美国就是乐土,哪哪都好。但翻开这本史书,让我知道八十多年前美国也有民生凋敝、路有冻死骨的惨况,也有莫名其妙的政治迫害和残酷的社会运动以及种族歧视和黑人为人权不惜流血奋力抗争的历史,让美国之所以成为现在的美国,不是靠着 18 世纪那部宪法,不是靠着健全的制度,也不是靠着人人聪明善良,而是靠着美国人对一些基本信念的理解,和长久以来面对问题时解决它们的智慧。与其说美国像暴发户,倒不如说他是勤恳的创业者。正像尼克松所说:美国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政府为人民所做的努力,而是因为人们为他们自己所做的事情。”因此让我感觉真正的光荣属于抗争的斗士,而梦想却是最底层的人民。这本书讲的就是从“补偿金大军”一直写到“水门事件”,也是它创业以来最艰难的四十年的史记。

曼彻斯特采用实录的手法,不仅使我们想急于知道下面接着发生的事情,而且能使我们知道,在什么样的时间条件下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全书充满了市井俗话和奇闻轶事,语言流畅,引人入胜,就像一段怀旧的旅程,让人爱不释手。在读书的时候我发现作者用了寥寥几笔,就会让画面跃然,因此摘录了部分精彩片段分享给书友。在描写百姓失业、民生凋敝:有人在华盛顿州的森林放火,这样他们就可以受雇帮助扑灭大火。教师建议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儿东西,孩子回答说:“我不能吃,今天该我妹妹吃。”一位芝加哥寡妇为了不让自己看到食物上蠕动的蛆虫,总是会先摘掉眼镜。 描写市场波动时大家抢着取钱、取黄金:布朗克斯区曾出现一个出租婴儿的母亲,她把婴儿租给排队取钱的人,每次25美分,因为抱孩子排队享有优先权。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如果市民在2月1日后提取过黄金,而下星期一没有按约定将其退回,那么银行行将把他们的名字公之于众。描写飓风: 一个长岛人几星期前在纽约的商店买了一个气压表,9月21日清晨被寄到,气压表指针读数显示低于29英寸,刻度盘显示为“飓风和龙卷风”。他无法相信,拿着它摇了摇,最后把它向墙上掷去,指针读数都没有任何改变。他气急败坏把它重新安装好,驱车前往邮局打算把它寄回原店。然而就在他新的那段时间里,他的房子被大风刮走了。描写杜鲁门春风得意:他回到白宫时,你能听到两个睾丸碰撞的声音。描写战后美国人的形象: 英国人在地球上昂首阔步,一副主人的样子;美国人则在地球上昂首阔步,根本不管谁是主人。 描写法国人害怕美国文化的入侵:虽然法国还没有从空运行动中恢复过来,但巴黎的国民议会还是以366票对202票通过了一条限令:“禁止在法国、阿尔及利亚和法属殖民地进口、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 摘取 60、70 年代美国小孩子对黑人同校的看法:如果上帝想让黑人和白人一起上学,就不会创造出白人和黑人了。描写一次历史上的意外:在那一刻,在宇宙中的某一处,某架机器的齿轮转动了一下。描写一次暴动中的混乱场面:警察看到黑人记者被攻击时所表现出的软弱,让这些人以为寻衅闹事可以逍遥法外。他们一时找不到新的攻击目标,索性对白人记者也动起手来。描写某些地区对黑人的歧视:在特拉华州,一名女服务员要求两名西装革履的黑人离开饭店。此事令国务院十分难堪,因为其中一位是加纳的财政部长。 描写美国卫星发射失败后苏联的得意:在联合国工作的苏联人咧嘴笑着,建议美国人申请苏联向落后国家提供的技术支持。描写美国启动登月计划后美国人的心态:有人问美国人到达月球时,会在上面发现什么,爱德华·泰勒冷酷地答道:“苏联人。”描写一次针对古巴的秘密行动的混乱:像那些与此次行动有关的所有人一样,他们也是到后来才看清整个局势的。而身处白宫的艾森豪威尔、哈瓦那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弗吉尼亚州的艾伦·杜勒斯、危地马拉的弗兰克·本德、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迈阿密的“阵线”以及在马德里山下咖啡种植园里受训的勇士们都处于困惑之中,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在描写两党政治斗争:尼克松的助手小弗兰克·莎士比亚对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事件表现得非常兴奋。麦金尼斯引用他的话说:“真是一个突破!捷克这件事太棒了!简直把温和派逼入了绝境!”。描写政治斗争时引用一个作家文章写道,政治就是“推销给大众的……产品,今天是这个,明天是那个,这取决于折扣和市场状况”。哎呀,就写到这吧,书中这样的精彩语言太多了,留给书友慢慢读吧。我的书评写的不好,但我一直在努力,恰逢今天是我的生日,清晨2点就醒了写了4个小时书评,也算是给自己一个礼物做纪念。

南哥写于2017.11.26晨

光荣与梦想4:1932~1972年美国叙事史读后感800字 第(2)篇

 17-26《光荣与梦想4》这本是该系列的最后一本,也是故事里的事被口口相传最多的桥段。肯尼迪总统的上台与遇刺,曾经是美国人民欢呼和沮丧的事情,而作者碎碎念了不少党派内部、党派之间、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与激化,就不难理解其遇害的必然性。而肯尼迪家族的三大栋梁一一出现伤亡事故也引发了流传的肯尼迪家族魔咒说法。在美国支持的越南战争描述前后,其政府之前的态度以及在越战伤亡惨重严重影响了国内本就割据的势力和矛盾激化,好想把其他总统掠过直接谈谈曾作为副总统后竞选为总统的尼克松。毕竟,他为中美关系缓和迈出了巨大一步,身边的中华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同志虽然功不可没,但毕竟是辅佐之人,这是中美之幸事,也是美国人民的幸事。最后一章的“水门事件”前后描述,会不禁令人联想起最近几届的美国总统竞选…历史就这样周而复始地重复着昨天的画卷。

光荣与梦想4:1932~1972年美国叙事史读后感800字 第(3)篇

终于读完这一套四册的历史浩卷,断断续续花了四个月的零碎时间。

这是一部厚重的史实系列片,跨越四十年,浸读时有候门一入深似海,回头也不见岸的感觉,全方位地展现了四十年间美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生活,科技,教育,娱乐,法制等等社会现象,这种大手笔的展现林林总总,既有具体事例,大事件,又有个别的特例,小插曲,读来非常有收获。

以后有时间,纸质版的还要再读一遍。并且,但凡威廉.曼彻斯特写的书,都要找来一读。

把失败踩在脚底下——《老人与海》读后感


把失败踩在脚底下----《老人与海》读后感

城东小学六(3) 甘文祥

失败的确很可怕,只要它一旦猖狂起来,就能够击溃人的斗志,让人彻底崩溃,让人失去目标与希望,甚至丧失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自信,但如果失败不能把你征服,而是被你踩在脚底下,那么胜利就一定属于你。如果你坚强地面对失败那么失败将畏惧你。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塑造的那位老人,就是这样一个敢于与失败抗衡的典型。

《老人与海》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的一次特殊的捕鱼经历。在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后,他钓到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马林鱼,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大鱼拖着小船在海上漂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受了从未遇到过的艰险考验。但他并不向大鱼低头,而是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大鱼展开了不屈的周旋。终于把大鱼刺死,栓在船头。

然而,幸运并没有降临,更大的考验还在等待筋疲力尽的老人。那是一群嗅着血腥而来的鲨鱼,一群比大于更具有危险性的凶残的敌人!老人又与鲨鱼展开了搏斗。最后,老人命虽然保住了,但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最终搬回家的只有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在许多人眼中也许就是失败的代名词!但我认为老人是不屈不挠的胜利者。在八十四天没有钓到大鱼后毫不灰心,在巨大的马林鱼面前没有退缩,没有选择放弃;在一条条凶猛的鲨鱼面前没有畏惧,没有丧失战斗的勇气。虽然他没有带回人们所希望看到的一条完完整整的马林鱼,但他带回了人类用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强信念,带回了一副蕴含着人类永不言败的精神的铮铮铁骨。可以说,他钓到“鱼”了,钓到了一条比那马林鱼还要大,还要宝贵的“鱼”!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的诞生,不是要让失败来征服你,而是要让你来战胜失败!“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有多少人能做到?但只要能做到就一定能做出不凡的成绩。居里夫人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她以惊人的恒心和毅力,终于发现了镭和钋这两个放射性元素;炸药大王诺贝尔为了制造安全而又有威力的炸药,经历了几十次挫折,面对失去爱弟的痛苦和众人的讥笑嘲讽,他依然坚持不懈,排除万难地进行着实验,最后,终于制造出了胶体炸药,无烟炸药等,为现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奠基了基础。

人生总会遇到许多的挑战和考验,不管如何,你应该时时刻刻有着一颗坚忍的心,绝不向失败低头。那位老渔夫没有失败,他永不言败的精神让一切失败低下了头。你瞧,老人最后躺在小屋里睡觉时,还梦到了狮子,这头狮子,就是他那永不言败的不服输精神。

我就要做这头永不言败,挑战人生极限的狮子,我要勇敢地把失败踩在脚底下。

点评:这几个同学都是爱读书的孩子,最难能可贵的是能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结合书中所讲的内容引发自己的感想,最后有感而发。几篇作文都叙述流畅,体悟深刻,有真情实感。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光荣与梦想》读后感:太阳底下并无新事”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光荣与梦想读后感3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