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庄子哲学有感

读庄子哲学有感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

这本书是我假期的偶遇之获,是一位名将之后的叔叔与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之后所推荐。他建议我慢慢读,因为这本书的概念比较晦涩难懂,但通过作者梁漱溟先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风趣幽默但句句真切的话语阐述了生命文化的真谛。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之广、层次之深,确实不是一般高中生乃至大学生所好的那口。但我抱着试试的态度,读了下来,收获匪浅。正像我之前读到的娱乐至死里面讲到,读书与看书是两个层次:如果仅仅是看下来,那么这本书只能成为自己日后炫耀的法宝;但如果认真去读,哪怕底蕴层次不是我如今的阅历可以领悟到的,也是一盏引路的明灯、人生路上的导师。所以这样的出发目的去读,自然别有一番收获。

书的作者就不得不提: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大家,性格比较古怪,写书的动机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把那些自己学习领悟到的文化样法和最返璞归真的道理写下来,让后人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做学问,去昭苏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才能把生机剥尽死气沉沉的中国人复活过来。

先生直言不讳的说道:"很多同时代的百家,对东西方文化以及哲学思想的研究非常简单,用一些看似朗朗上口或是非常简单话语总结概括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别,而听上去是那么回事,但是经不起仔细的推敲,面对问题以一种非常静态的思维去思考,没有整体维度上的考虑。"

面对西方文化,觉得新奇,觉得对中国未来发展有益,就拔下人家的皮毛过来,铺在自己这个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体制上,还美名其曰称为洋务运动,这不是很可笑嘛?文化的交融不是强行生搬硬套,这样的产物啥也不像:真正有意义的做法是首先要去掌握西方化的本质,那就是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而东方化又分为两种,那就是印度化和中国化。这两种文化对生活的动机也是差之千里的。如此多的问题存在于此,就需要人们先理清思路再去谈治国方针。很多人又觉得这么多问题交织在一起如何下手解决,而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它按照严谨周密的逻辑顺序将这些复杂的本质一一分解,用解答证明题的思路将一切最本质的思想清晰明了化,真是不得不称赞其妙矣!

说实在话,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有兴奋,有纠结,有失落,有期望。

如果把这本书归为典型的文科书籍的话那简直是耻辱,其中论证的思路对问题的分析和归纳总结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理科所培养的嘛?文化哲学科学,它们真的是一家人。真正的文化就是每一个群体每一个民族在遇到问题时的态度和处理的样法,是一种经过理性思考过后传承下来的。空口无凭的大道理只会慢慢被掩盖在历史的长河中,而真理,也就是我们公认的那部分,恰恰就是理性的产物。而不同的文化产生的分歧,就是演变下来时的积累所形成的,一切归为一个原因,那就是环境。

自然人文环境造就了多样性,这里就提一下本书中的重中之重——西方化、中国化、印度化这三大文化分之的根本差别。(难道没有发现所谓的宗教,哲学思想也不过是这些文化的传播工具吗?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体的)遇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但方法不同,总结和收获不同,自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首先,西方化,刚才我借用了梁漱溟先生的总结,意欲向前为其根本精神的就是西方化!什么意思呢?就是奋斗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自我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对于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这是生活本来的路向。具体的例子和分析我接下来一并讲。

第二,中国化,那就是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自我的满足。并不自己去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随遇而安,持这种应付问题的方法的人,只是自己意欲的调和罢了。这里的中国化不是指所有人都是这样的,而是代表了大部分人遇到问题时会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思考,不要说这不对,但是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事实,自古以来我们得民族就是这样解决问题的,这不,依然屹立于世界之上。上述的两种文化和下面的印度化全部没有好坏之分,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学会变通,灵活使用这三种态度看待人生。

第三,印度化,走这条路的人,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前两条路都不一样,那就是遇到问题时就想根本取消问题或要求,这时既不像西方化思维的人一样改造局面,也不像中国化的人一样与天地共乐淡化冲突点。他们所走的路就是违背生活的本性,因为生活的本性是向前要求的,所以对于种种欲望或者说意欲保持禁止的禁欲思维归于印度化思维。

想想看,还真的是这么回事。佛教的创始人——后来修行成佛的释迦摩尼就能很好的印证这个观点。他本是一介凡人,但是通过苦行僧的方式磨砺自身方法,让他领悟了世间的真谛:人生下来就是要遭受磨难的,或多或少,只有自己有一颗向善的心,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遇到问题,以退为进,天地才能和谐,万物才能生生不息。正是受到这种文化的浸入,让印度的"自性""神我"思想响彻世界。

可以说,这三种文化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已经渐渐谈话了空间上的限制;可以说,我们身边的朋友家人一定全部受到这三种文化的影响。但这其中最主要的,恐怕还是中国化。

中国化是以意欲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人的思想是安分、知足、寡欲、摄生,而绝没有提倡要求物质享乐的,也没有禁欲的思想,说白了,就是老子说提倡的中庸思想,不破不立。做个假设,如果中国现在已然闭关锁国的话,自身的体制是没有任何原动力去驱使我们前进的。如果没有当初西洋文化的入侵,我们自身的社会体系里会出现民主、科学这些字眼嘛?飞机轮船电器会被我们发明吗?答案虽然不得而知,但是恐怕大家自有看法了。

信玄学而无科学,一切以表象自然为根据,无整体大局之探索;只有术而无学,一切以应对现实局面,被环境而改造而非改造环境,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西方化呢?刚才已经提及,一切动机以解决问题为主,尊重科学,提倡民主,以自我为意欲为核心要义——创新,创的就是新自然,创的就是新自我。如今我们国人在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技术,没有自己拿的出手的创新,那就是因为固化的思想令无数的创造力所束缚。看看古代四大发明的创造时期,都是思想上非常开化的年代,是各个地域思想在逐渐认识的基础上交融汇合处的产物,但是一旦重新凝结下来之后,保守内敛的守则继续影响着所有人。

而对于宗教的这个方面,梁先生也有自己的看法,要想全盘讲解估计还需要很多篇幅,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总结一下,梁先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最后一位孺人,正是因为他是真真正正的做学问,而不是为了迎合时局而委身屈尊。这也为他后来的坎坷人生路埋下伏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有了他对于文化社会的独特看法以及无与伦比的影响力,让中国近代的发展有了一条清晰明了的道路,让更多的有识之士找准了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尽管他的著作在当代可能已经很少人关注了,但是他一直认为,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传承永远不会磨灭,永远都会有喜爱甚至愿用生命去捍卫的人去去发扬的。他们这代人发现的问题,需要后人不断地努力去解决,而不是坐以待毙、故步自封。

在不断积累学习中,独立思考和对事物整体判断并作出引领作用的人一定会出现,世界发展的未来就在他们的手上。每一代有思想并能对社会有影响的人,不一定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他们是孤独的,也是可敬的。当自身的积累到达一定的时候,展示的平台自然由他们创造,就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世界。而梁先生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他相信有一部分人愿意传承他的遗志,为了昭苏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而奋斗,那种向前的积极的改变环境的态度才能拥有力量,才能真的让中国人完成伟大的觉醒。这种对未来美好的希冀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找到了始终没有出现的那份信仰。我想,我愿意去尽我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学习积累,以后去改变,去传递那种向前的态度给每一个沉浸在浮华的物质世界中的满足现状没有看清事实的人。而这,也许同样是我们,甚至是每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方向: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坦荡人生!

图文编辑:王炳轩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沉思:读《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有感


沉思:读《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有感

李江涛

朱苏力教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可以说是我生平阅读的第一本法学专著。书中,朱苏力教授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提出了更多的值得思考的问题,带给了我很多沉思。

在这本书正文之前,朱苏力教授有一篇《什么是你的贡献》的自序,对于法治,甚至对于法律,我作为一个一只脚还没踏入进去的毛头小子,自然不敢妄言自己有什么样的贡献,仅仅可以说自己的一些思考,而这些思考很多都是这本书带给我的。

1.关于本土资源对法治的影响。其实这是这本书所围绕的核心,也是带给我最大冲击之处。她第一次让我明白了,法律不仅仅是一把剑或者一面盾,她也是一件衣服,一条腰带。我知道本土因素对法律有影响,但不知道影响力如此之大,我知道法律与其他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强制力,但没想过人们对预期性的要求如此之高。

书中举了《秋菊打官司》和《被告山杠爷》以及“破产法的难以推进”“证劵制度的顺利实施”四个相反例子,剖析了在复杂人情关系等本土资源在法律的影响。中国人民并不厌讼,而是有自己的一些考量。比如,“远亲不如近邻”,如果因为诉讼,这个原告可能再也得不到小集体成员的接纳,也再也恢复不了当初那样和谐的境况。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不要必然忽略对制度的有效运行起决定作用的那种非正式的规则,复杂的本土资源所交织形成的“民间法”,她是经过千百年反复博弈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比成文法更为有效,更为有威慑力。这种“民间法”在一定意义上才是中国千百年来留下的传统,可以促进中国法治道路上各种法律体系更加融合。

书中还列举了一个“强奸私了”的案子。这个案子及朱苏力教授所做的解析都带给我一个启迪,凡是存在即是合理。成文法在程序正义过程中不一定能保证结果的正义和可接受性。但因为“私了”可以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而这些不仅仅是妥协的条件也是合作的基础。这也让我对所谓的“法律规避”有了一定的新的见解和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本土”这种第三条道路的独特地位、力量和功能。

2.什么叫做法律?作为一个21世纪的法律系的研究生,我所受的法学教育(在朱苏力教授眼中,可能还不能称为法学)仅仅体现她的工具价值,而不能体现她的独立价值。我们好像习惯了接受了“固有的”“完全正确”的标准答案。没有人去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是正确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貌似我们因为学习法律而天然对法律有一种敬畏感,当然我的意思不是有这种“敬畏感”不好,而是这种“敬畏感”不利于我们今后的执业和法学的发展。回归到第一个问题,我们可能太过于执着“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其实,法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她受政治、经济、国情各种因素所影响。书中反复出现了“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组织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当的观念和人民的行为方式,而这些都会直接或者间接体现在法律的方方面面。在这本书中,朱苏力教授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去阐述了一些法律问题。比如说从“询问制”到“抗辩制”的制度转变,看似更为公平,其实诉讼成本悄然从法院向当事人转变,当然这个可能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但是无疑增加了当事人举证的责任和成本。

中国经济活动或者说所有的活动其实都是一个多方反复博弈和厮杀的过程和结果。没有经济支撑的法律是不长久的法律,没有法律保障的经济活动也必然无法进行有效的交往、合作。朱苏力教授在书中提到的韦伯的“形势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向我们强调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因性,很多事不是一是一,二是二,一加一等于二那样。说到底,所谓法律的“形势理性”其实就是一种磨合和转变,一种从部分“民间法”向“制定法”转变,他们多方面影响和改造我们的社会法律文化,间接地然而更深刻地促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3.司法改革的思考。在这部分刚开始,朱苏力教授就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中国古代有的时候一些司法不独立的情况下,很多判决结果依然很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其实,司法独立仅仅是判决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的一部分因素,判决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是“多因”的产物,这个是和特定的环境和因素有关系。

书中举了个某省早些年向企业派驻税务员,原想便于执法,但是往往结果造成了企业偷税漏税等现象,后来将税务员召回,才遏制了相关情况的出现。同时司法要有一定的“距离感”,司法常常有“近则不逊远则怨”的尴尬境地,不过“有距离感”确实可以造成一种威严,这种威严有利于法律的实施。

“司法不应受舆论所影响”。怎么理解?如果单纯将舆论代表老百姓的呼声,而司法受百姓的呼声影响是为民所想,听民之声的话,那么特别容易进入一种误区,这种误区在于一方面将舆论声音将百姓的诉求没有原则不加区别的合二为一,另一方面忽略了司法的独立性。如果仅仅计较“舆论”或者“百姓之声”特别容易造成“外行引导内行”,也特别容易将法律评价代替为政治评价或舆论评价。

4.关于法学生的未来。书中,朱苏力教授颇有见地的提出了“学科交叉”,为了法学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也对未来做了一定的预判。在现如今或者不久的未来,大学科融合已经有人在做也是必然趋势,综合素质也必须体现在这一代法学生身上。正如没有经济学背景的法律不大可能在经济领域有所建树。但是从书中来看,在朱苏力教授眼中,法学生的职业依然局限在就业上,法学生的授课依然仅仅局限在法律的工具价值上。当然我们不能去用今天的成果去否定一个二十多年前的专著,但不可否认这个也是中国法学教育培养不出“大家”的一个原因吧。在中国一方面是“政法”,中国人民喜欢局限地将法律单纯作为政治的延伸,国内也没有培养大家的氛围和体制,另一方面或许在于当前法律人的专和独。

最后用一段话来结个尾吧,莫言在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其实引申而言,在中国从法律向法学的转变也许需要更多的“没有用处”,也许需要更多的“没有用处的人”。

李江涛

2017年9月22日

读《臭草及其他》有感 (600字)


臭草,这名字可能会令你觉得不雅,它其实是一种芬芳、翠绿的植物,只是有人给它起了这个不雅的名字,让人听了有点不美的感觉。

九里香,人们会认为它能香飘九里那么远,其实九里香只是香气很浓,在不远处能够闻到罢了,所以起了这个夸张的名字,让人们很喜欢它。

仙人掌,听见了这名字的人都会害怕,仙人巨大的手掌,一掌打下来,会打伤多少人啊!太恐怖了!其实仙人掌一点也不恐怖,只是全身长满了刺,你不去碰它,它也不会伤害你。仙人掌只是一种植物的名字而已。

在这世界上有多少像臭草一样的人,本来是好好的,却莫明其妙地让人横加上莫须有的罪名,颠倒了是非黑白,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世间上,有的事情也被人有意无意地颠倒了,将好事说成坏事,将坏事说成好事。我还记得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他读书不怎么好,但又读不下去,就开始在外打工,想要打拼出自己的天下,但文化不足,很多公司都不雇佣他,他的父亲又不鼓励他,一天,他看见电视上有人在抢劫,不到半年就成了一个犯罪分子,他的父亲觉得有钱赚就是好事,鼓励他去犯罪,最后搞得家破人亡。唉,他的父亲真是糊涂,扭曲了人和事。

在这世上,有的人只要不被颠倒是非黑白,就得到公平的待遇,不再自卑,重获自信,有的事,不被颠倒,就能做得完美无缺,史前无例!

六年级:何思源

读《丢失的东西》有感


道德难题

——读《丢失的东西》有感

作者:康桐嘉

今天,我阅读了一篇令我有很大启发的故事,名叫《丢失的东西》。

这篇故事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晚上,“我”在卖梨的摊子旁走过,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我”要摔倒了,连忙扶住箱子那一刻,“我”顺手拿了一个梨。虽说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可“我”还是把梨拿回家了。这时,爸爸问“我”这梨哪儿来的?“我”不说话,过了一会,“我”才说了实情。爸爸让“我”把梨放回去,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第二天,“我”明白了,爸爸说我丢失的东西就是——诚实。

在这一篇文章中,爸爸“质问”“我”和“我”的心斗争那一段,最让我难以忘记。

回忆儿时,自己也有过这样犯错的时候。那时我大概只有五岁。那是一个淘气的年龄。一天,我又到小区的花坛旁边玩。突然,我看见了一个玩具!那样好看!一只小猴子,手中抱着一个小锣,一按按钮,这就敲锣。这在那时十分“流行”。我想都没想就拿回了家。回到家,妈妈问我:“你这一只小猴从哪来的?”“从小花坛边上来的!”说完,我又按了一下按钮,里面传出“镲镲”的声音。妈妈又说:“当你的玩具丢了,你是不是很着急呀?”我点点头。“那小猴子的主人也会很着急呀!”妈妈又说。我想了想,倒也是。自己丢了玩具都急得大哭,别人还不一定怎样呢!“我把玩具放回去!”我说着,出了门。把玩具放下后,我心里异常的轻松。

在本册语文课本上的第五课,我们学了《中彩那天》这一篇课文。我知道了我们要诚实,守信用,不能贪得无厌。

现在,通过阅读《丢失的东西》,回忆儿时的事,学习《中彩那天》,让我知道了在为人处事,与人交谈,甚至在一些大诱惑、大事情面前,也要守信用、诚实,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他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好处而伤害了他人!

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收藏


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阅读作者写的《亲爱的安德烈》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怎么写《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呢?下面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篇一】

最近,我在读一本课外书,这本书的名字叫《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母子俩的三十六封家书。

龙应台是安德烈的母亲,当他们开始写信的时候,安德烈十八岁,龙应台之所以给安德烈写信是因为她想知道十八岁的儿子内心究竟是在想些什么,就因为这,他们互相足足写了三年。

在读的过程中,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们不仅仅是母子关系而是朋友的关系,他们之间彼此安慰,彼此关照,彼此聊天。我希望我的父母也能像安德烈的妈妈一样,以朋友的方式和我进行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尊重。

书中的安德烈生活得多姿多彩,非常快乐,他旅行,开聚会……可是我们的生活从早到晚一天都在学习,大人和老师们光知道让我们学习,不给我们自由,我觉得生活少了许多乐趣。我知道学习对我们非常重要,可是我更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所放松。

安德烈与母亲龙应台之间年龄相差近三十岁,他们之间对许多事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一方是代表中国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国。其实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每当这时,我都会仔细思考一下,看看谁说的有道理,就采同乡会谁的意见,我的妈妈平时比较尊重我的意见。

我还会细细品味这本书的。

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篇二】

在《亲爱的`安德烈》之前,我未曾接触过龙应台的作品,甚至在第一次听闻这位作家时就无知地以为这是一名男性。

这份包含着深情与理智的家书令我震撼。更令我们深刻了解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十八九岁的我们和安德烈有着相似的生气,亦有着相似的叛逆,我们在思想逐渐成熟阶段的迷茫,害怕与父母沟通,因而往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就我自身而言,我没有安德烈的拥有伟大成就的父母,但我和他一样,拥有一对爱我,护我,关心我,视我为掌上明珠的父母。在长辈中,舅妈与我的年纪较近,她曾有几次对我说,她羡慕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方式。之前我还真未认真地想过,我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

我也曾不听话被父亲狠狠揍过,也曾无理地顶过嘴,也曾生气的与父母冷战过。记忆里,母亲似乎从未对我发过大火,都是在我犯错后屡次耐心地与我谈话,告诉我道理;自我上小学起,父亲也未再打过我,不知是我太乖了还是,他老了。我是一个泪腺很高的人,但不知为何父亲只要一讲我,我的泪就像溃了堤似的大水。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龙应台的这句话令我很心酸,我在长大,父母却在老去,这是自然规律。

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篇三】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透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一样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刻,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明白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期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就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的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平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优异,是他们班的班长,是一个有个性,有创意的女生,在他们班,她很受同学们的欢迎,有个性多的好朋友,活泼又开朗,但是,回到家中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沉默不语,每一天回到家就埋头写作业,把自己闷在房间里,不喜爱和家人交流,把心灵的窗子也关得紧紧地,似乎不想让一丝阳光照射进来。在家中不喜爱和父母倾谈,她总是说与父母没有话题可聊,但是和我在一齐时,她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学校发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状况、她在学校的表现等等。之后,我与她进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知道:××的爸爸又经常出差,因此没有时刻与爸爸妈妈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区别的,我喜爱倾诉,总觉得快乐的事情就应与每个人分享,因此,我是很喜爱和爸爸妈妈聊天,他们知道了我的状况,也会很快乐,这就让我感受到父母其实很关心我,她们在倾听我的话,我们在一齐学习,他们在陪伴我成长。而婷婷不喜爱与父母交谈,觉得自己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无法沟通,正因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较新潮,对网络的词汇比较熟悉,而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儿女到底喜爱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儿女又总是说些网络潮语,就导致家长和儿女只见没有共同语言,××的内心也就更加封闭了。

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篇四】

个中有太多细腻平实的文字,读来却深深的刺痛了我。那些与我朝夕相处的亲人,时不时的也在以爱之名,绑架我的自由。——不过要认清一点,选择权在自己,没得选择也是自己的选择。好在我越发有了微薄的自我掌控力和一定针对性的对抗长辈们攻坚战的策略。也感谢他们的包容和理解。

不过两方关系的改变,不可能只靠一方——因而觉得父母辈也应该读一读;更多情况下,他们还是习惯将我们看作是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来对待。然而,时代在变,我们在变,即便是我们自己当初做下的决定也依旧在变化着,继续施行着千年不变的教育理念也跟不上国家的大政方针了啊!

读罢,希望未来的自己也可以如MM一般淡定从容地面对我的“安德烈”。

两代人,两种文化(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值得珍藏!

到后半段甚至可以看到男女性视角不同的火花,生活细节真实、细腻,叫人好生欢喜、动容!

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篇五】

在上一个学期,郝老师曾带我们做过一次“读书漂流”活动。这使我深深爱上了作家龙应台的作品,尤其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一个中年接近老年的女人与她成年的儿子之间3年的通信。

这本书的语言直接到让人感到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带着不同的心态写信,两人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在变化。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无形大门的母亲。与这位伟大的母亲相对的是一个青年对不母亲的不屑与桀骜,可随着母亲的渐渐深入,儿子的态度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所谓的为了稿费而写,直到纯属是想要与母亲交谈而已。

书中的一个个深奥的问题,敲打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从未想过如此复杂的国家、信念、家人之间的那层不明的关系,可作者龙应台却看透了这一层关系。用龙应台在书中的一句话叫:我是一个难民的女儿,是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美好境界,却是生活的痛楚。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虽然懂得那些孝敬父母懂事的大道理,却永远也做不到,父母的一句关心,会被我当成唠叨。我只顾着自己的花样年华,却不顾父母的日渐老去。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到头来才发现那个聪明,其实是愚笨。我们总是不顾一切的大步向目标走去,丝毫不知道在背后,有着一双关切的眼睛,有一双渴望的眼睛,等着你回头来看看她。

龙应台用她优美具有色彩的语言向我描述了父母的无奈与辛酸,让我懂得,无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一个家,在等着你。

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篇六】

前一段时间出的一本新书《亲爱的安德烈》,是由龙应台女士与其儿子共同完成的。

读完后,感触很深。但感受最深的不是安德烈字里行间跃动着的不羁灵魂,不是龙应台女士对于儿子直接大胆的提问所做出的巧妙回答,不是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绽放出的异彩。

而是一句话。

安德烈问她,在她离开人世后,希望如何被朋友、读者和“我”——安德烈本人记住。

对于前两者,龙应台回答的干脆利落——“不重要。”

仅三字,完美地表现出她非同一般的气度个性,高度冷静的心,清明的眼。

对一个作家来说,读者如何评价自己往往被俗人认为是最令人关心的,而真正好的作家,如她,坚定自己的信念,笔尖永远对准心中的方向,笔杆和脊梁一样挺直,宁折不屈,更罔论会写些博读者一笑的文章了。所以,不重要。

而那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回答如何让自己的儿子记住自己时,文字氤氲出的袅袅暖烟。

“有一天,你也许走在伦敦或香港的大街上,也许是一阵孩子的笑声飘来,也许是一株紫荆开满了粉色的花朵在风里摇曳,你突然想起我来,脚步慢下来,然后又匆匆赶你的路。

可是正因为有最终的灭绝,生命和爱,才如此珍贵,你说呢?”

不知道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是否有些许不甘,酸楚,哀伤。毕竟,离世的人们,只能活在别人的记忆当中,而岁月的冲刷,使这些记忆不可避免的像泛黄的牛皮纸一样蜷曲,最终碎裂,一片一片渐次脱落,最终,在之后的之后,化为虚无。

但我深信,作者写完整段话后,只余释然。

每个人都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无论你在他的生命中曾经占据怎样重要的位置。终有一天,会化作那穿梭的风,静默的云,以另一种形式遨游四海八荒。

龙应台以她的豁达与优雅,给了这个问题最动人、最美丽的答案。

之后,只要你偶尔想起我,也便足够。我愿化作那无拘无束的风,吻去你的泪水,你的伤悲。

中西文化碰撞范例《亲爱的安德烈》随笔感悟【篇七】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读《活命哲学》有感


读《活命哲学》有感

在中国人的活命哲学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好像很有道理,中庸之道似乎大行其道。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先生在《活命哲学》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命,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没有过夜的病”。韩美林先生所秉持的活命原则,让你读后,有一股热爱生命的暖流在心间流淌。

这篇日志写于2011年8月,重新阅读又有一番不一样的感悟。

1987年时,我还是一名现役军人,同时也是成都市公安局前卫体协足球队的前锋,代表前卫足球队参加成都市运动会和足球甲级联赛。记得有天与成都132厂(现在的成都飞机工业责任有限公司)半决赛,尽管在上下半场我各进一球,最终球队还是以4比2告负。赛后,心情郁闷。在回去的车上,我一语不发的望着窗外,领队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递给我一本《读者文摘》,我随意的翻阅了起来,一下子,里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一张张优秀的插图,深深地吸引着我。从此,阅读《读者文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我也从当初那个在球场充满青春活力的运动员,变成人到中年的光头佬,《读者文摘》也改名为《读者》。然而对《读者》喜爱却不改初衷。在我的推荐和影响下,儿子也非常喜欢看《读者》,常常夜自习回家后,捧着《读者》看得津津有味而忘了休息的时间。

前天中午,路过花园报刊亭,习惯性问老板有没有新到的《读者》,如愿的买到2011年7期《读者》杂志。卷首语是著名美术家韩美林老师写一篇文章,名字是《活命哲学》,看了很是喜欢,所以反复欣赏。

在这篇文章里,他阐述了自己的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命,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没有过夜的病”。正是这套人生哲学保佑他一生平安。文革期间,尽管受到非人的折磨,甚至让人用刀挑断手筋。他也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他依旧热爱生命,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在看守所那狭窄房间里,他用半截筷子在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的裤子上作画。他把屋梁上的蜘蛛当做朋友,看它们捕捉小虫……读着,读着,我眼角湿了,有一种热爱生命的暖流在心间流淌。

他说:出狱后如果见什么烦什么,那我恐怕就一事无成了。人活着一生不容易,一定要自己给自己找乐子。于是他养了许多漂亮、聪明、洋气的小动物,他居然给一只波斯猫取名叫张秀英,管两只小狗叫刘富贵和二锅头,这样土得掉渣的名字,亏他也想得出来,难怪他的朋友们听了后没有一个不乐呵的。哈哈!真是好玩!

人为什么活着?芸芸人生,各有各的活法。有的人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有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不断的努力进取……人的一生中,感情和事业惯穿着我们全部。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能成就一番事业,但不是每个人都心想事成了。要知道,成功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当你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要抱怨他人,不要埋怨自己。从那里跌到,就从那里爬起来。只要努力了,这样奋斗拚搏的过程也是人生的财富。俗话说:上天在对你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会在旁边开一扇窗。永远相信自己。

从婴儿在母亲的怀里开始,人就有了感情。亲情、爱情、友情陪伴我们一生。问世间情为何物?至叫人生死相许。有的人为感情生,有的人为感情死。不管亲情、爱情、友情、爱情,我们都要永远珍惜,感情来了要坦然接受,感情走了也要笑笑对自己说没什么。

岁月如水,生命如歌。在生命的长河中,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人生航标。了解自己,了解人生,其实是种快乐的过程。对我来说,怀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这就是快乐的。我喜欢文字带来的快乐,不管是阅读或是自己写下的只言片语,都会让自己心生快乐。

人要怎样的活着?韩美林老师的活命哲学给了最好诠释,他不会生隔夜的气,心底存有一汪清水。但在今天看来,这看似没心没肺的哲学,却让我们受用。它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活着,为谁而活着,怎么活人生才有意义,那就是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以及一切可以爱的事物。对事业执着追求,永不放弃。

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当我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成千上万的家庭顷刻间,灰飞烟灭,大自然的破坏力让我非常震惊!!当海啸退去,残骸间有一张张家庭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们幸福笑容,还有那布绒玩具,凄冷的躺在地上,而小主人不知去向……很难过!!朋友啊,如果你感到了自己拥有幸福,如果你正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那就去好好珍惜吧,那就去加油努力吧。

生命无常,谁知道?下一秒会怎样?

读活命哲学有感


读活命哲学有感

在中国人的活命哲学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好像很有道理,中庸之道似乎大行其道。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先生在《活命哲学》一文中阐述了自己的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命,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没有过夜的病”。韩美林先生所秉持的活命原则,让你读后,有一股热爱生命的暖流在心间流淌。

这篇日志写于20**年8月,重新阅读又有一番不一样的感悟。

19**年时,我还是一名现役军人,同时也是**市公安局前卫体协足球队的前锋,代表前卫足球队参加**市运动会和足球甲级联赛。记得有天与**132厂(现在的**飞机工业责任有限公司)半决赛,尽管在上下半场我各进一球,最终球队还是以4比2告负。赛后,心情郁闷。在回去的车上,我一语不发的望着窗外,领队见我闷闷不乐的样子,递给我一本《读者文摘》,我随意的翻阅了起来,一下子,里面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一张张优秀的插图,深深地吸引着我。从此,阅读《读者文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20多年过去了,我也从当初那个在球场充满青春活力的运动员,变成人到中年的光头佬,《读者文摘》也改名为《读者》。然而对《读者》喜爱却不改初衷。在我的推荐和影响下,儿子也非常喜欢看《读者》,常常夜自习回家后,捧着《读者》看得津津有味而忘了休息的时间。

前天中午,路过花园报刊亭,习惯性问老板有没有新到的《读者》,如愿的买到20**年7期《读者》杂志。卷首语是著名美术家韩美林老师写一篇文章,名字是《活命哲学》,看了很是喜欢,所以反复欣赏。

在这篇文章里,他阐述了自己的活命哲学:“没心没肺,能活百命,问心无愧,活着不累,心底一汪清水,没有过夜的愁,不生过夜的气,也没有过夜的病”。正是这套人生哲学保佑他一生平安。文革期间,尽管受到非人的折磨,甚至让人用刀挑断手筋。他也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他依旧热爱生命,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在看守所那狭窄房间里,他用半截筷子在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的裤子上作画。他把屋梁上的蜘蛛当做朋友,看它们捕捉小虫……读着,读着,我眼角湿了,有一种热爱生命的暖流在心间流淌。

他说:出狱后如果见什么烦什么,那我恐怕就一事无成了。人活着一生不容易,一定要自己给自己找乐子。于是他养了许多漂亮、聪明、洋气的小动物,他居然给一只波斯猫取名叫张秀英,管两只小狗叫刘富贵和二锅头,这样土得掉渣的名字,亏他也想得出来,难怪他的朋友们听了后没有一个不乐呵的。哈哈!真是好玩!

人为什么活着?芸芸人生,各有各的活法。有的人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人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有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业不断的努力进取……人的一生中,感情和事业惯穿着我们全部。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能成就一番事业,但不是每个人都心想事成了。要知道,成功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当你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不要抱怨他人,不要埋怨自己。从那里跌到,就从那里爬起来。只要努力了,这样奋斗拚搏的过程也是人生的财富。俗话说:上天在对你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会在旁边开一扇窗。永远相信自己。

从婴儿在母亲的怀里开始,人就有了感情。亲情、爱情、友情陪伴我们一生。问世间情为何物?至叫人生死相许。有的人为感情生,有的人为感情死。不管亲情、爱情、友情、爱情,我们都要永远珍惜,感情来了要坦然接受,感情走了也要笑笑对自己说没什么。

岁月如水,生命如歌。在生命的长河中,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人生航标。了解自己,了解人生,其实是种快乐的过程。对我来说,怀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这就是快乐的。我喜欢文字带来的快乐,不管是阅读或是自己写下的只言片语,都会让自己心生快乐。

人要怎样的活着?韩美林老师的活命哲学给了最好诠释,他不会生隔夜的气,心底存有一汪清水。但在今天看来,这看似没心没肺的哲学,却让我们受用。它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活着,为谁而活着,怎么活人生才有意义,那就是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以及一切可以爱的事物。对事业执着追求,永不放弃。

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当我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成千上万的家庭顷刻间,灰飞烟灭,大自然的破坏力让我非常震惊!!当海啸退去,残骸间有一张张家庭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们幸福笑容,还有那布绒玩具,凄冷的躺在地上,而小主人不知去向……很难过!!朋友啊,如果你感到了自己拥有幸福,如果你正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那就去好好珍惜吧,那就去加油努力吧。

生命无常,谁知道?下一秒会怎样?

读后感大全:读《臭草及其他》有感


臭草,这名字可能会令你觉得不雅,它其实是一种芬芳、翠绿的植物,只是有人给它起了这个不雅的名字,让人听了有点不美的感觉。

九里香,人们会认为它能香飘九里那么远,其实九里香只是香气很浓,在不远处能够闻到罢了,所以起了这个夸张的名字,让人们很喜欢它。

仙人掌,听见了这名字的人都会害怕,仙人巨大的手掌,一掌打下来,会打伤多少人啊!太恐怖了!其实仙人掌一点也不恐怖,只是全身长满了刺,你不去碰它,它也不会伤害你。仙人掌只是一种植物的名字而已。

在这世界上有多少像臭草一样的人,本来是好好的,却莫明其妙地让人横加上莫须有的罪名,颠倒了是非黑白,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世间上,有的事情也被人有意无意地颠倒了,将好事说成坏事,将坏事说成好事。我还记得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他读书不怎么好,但又读不下去,就开始在外打工,想要打拼出自己的天下,但文化不足,很多公司都不雇佣他,他的父亲又不鼓励他,一天,他看见电视上有人在抢劫,不到半年就成了一个犯罪分子,他的父亲觉得有钱赚就是好事,鼓励他去犯罪,最后搞得家破人亡。唉,他的父亲真是糊涂,扭曲了人和事。

在这世上,有的人只要不被颠倒是非黑白,就得到公平的待遇,不再自卑,重获自信,有的事,不被颠倒,就能做得完美无缺,史前无例!

读《教师教育哲学》有感


读《教师教育哲学》有感

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光亮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而那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通过观察发现,蜜蜂依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每次都用尽了力量撞向光源,而同样的牺牲也不能唤醒它们,在寻找出口时,也不会互相帮助。

以上一段话是摘自《教师教育哲学》第六章教师的教育功能中的一段话。作为一名教育学的学生,在阅读教育着作时,我会更加关注怎么做好一个教师这个点。“回归本真的教师”是这本书第二部分的大标题,可是我在想教师的本真状态是什么样子,而现在大多数的教师是什么样的状态。在第二部分中提到教师的教育功能、教育的文化使命、教师的教育使命、教师的教育行为,教师的本真就体现。在四个方面。回到蜜蜂苍蝇的问题上,蜜蜂死在瓶中,不是因为蜜蜂不知道只有找到出口才能存活的道理(知识)。其实,要存活,就要走出瓶子,这只是一个知识点。“蜜蜂”懂得这个“知识点”,因为他循着光源寻找出口。问题是。如何在最现实的环境条件下运用“这个知识点”,蜜蜂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蜜蜂处在材料所描述的环境时,就需要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联系到到实际教育活动,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似乎只是强调“找到瓶口”这样一个概念,是在从事这样的“科学”知识教育。教师教授学生知识,盲目灌输,从有没有问问学生在实际生活有没有成功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只学到知识的表面,却不知道怎么正确运用知识,等于白学。回到教师本真这个问题上,教师的本真就是教授学生从各个方面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不要像“蜜蜂”一样,虽知道有光亮的地方就有出口,却不知道外部环境是变得,要懂得把“能力”转换成“能力”,找到“出口”。

事实上,人生活于世界之中,掌握与了解类似于“找到瓶口才能存活”的知识,这是人的认知活动。除了认知活动,尚有道德、审美的需要。而道德、审美的需要与认知活动存在差异。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概念解释的方式“认识事物”,揭示事物“是什么”,而满足后两者的需要,可以看做受教育者意义的成长,意义成长涵盖了受教育者认知的经验,是受教育者超越认知发展的更高层次的人的发展目标。因此,这种需求未必与具体的一件事完全对应,可以透过事物本身揭示事物背后隐藏的更深一层的意义。所以,教师的教育活动中,事实性的认识、道德需求与审美判断都应保持统一,不可分离。

读《爱找东西的男孩》有感


你相信么,这世上有一种人,能把你丢失的东西统统找回来,这种有魔力的家伙就叫失物招领员!这是《爱找东西的男孩》里的一句话。

这本书里讲了一个普通的小男孩因捡了一栋小别墅而迅速成为学校的名人,并结识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小学姐,叫丢丢。她是那栋小别墅的主人,那栋小别墅名叫矢车菊27号,人人都想往拥有矢车菊27号,可偏偏这别墅的主人却对小别墅又爱又恨,丢丢一看到别墅就会想起爸爸失明的事......

我们每个人都会丢失东西,也许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但这一些东西的背后一定有一段感人的、悲伤的、快乐的故事。拥有一件东西时,千万不要丢掉,丢掉了不仅是这件东西,还说不定还会丢掉记忆、感情。

看了《爱找东西的男孩》,我懂得了索取要想清楚,是不是真的想要,丢弃时也不要马虎,要三思而后行。而面对丢丢这样的一个女孩对一件东西要舍弃又想保护好的行为,会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如果是真的爱一样东西的话,应该不会像丢丢那样吧?

读《小花狗买东西》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很有趣的故事——《小花猫买东西》。

这篇文故事讲述的是:小花狗开开心心的去市场买东西,市场什么东西都有卖。它看见小猫在卖花布,就说:“你好啊!我要卖五斤布。”小猫笑着说:“布都是用尺子量的,哪有用秤称的呢?你应该说:“我要买五尺布。”小花狗说:“我懂了,真是太谢谢你了!”小花狗看见公鸡在卖豆,心想:太好了,买点豆吧。于是它对公鸡说:“你好啊!我要一尺豆。”公鸡笑着说:“你真会开玩笑,哪有用尺子量豆呀?你应该说买一升豆。”小花狗说:“谢谢你!我懂了!”

小花狗从买东西的经历中,学到很多平时不知道的学问,所以有些看似平凡的东西,也藏着深刻的道理。

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最近,拜读了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一书。傅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宗明义的讲述了哲学的有关知识,提供了走向哲学的途径,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理与人生境界。个人感觉,傅先生微言大义,其主要目的就如同在自序中所讲的"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离哲学是盲目的。"重点不是普及一点哲学知识,而是引导我们审视自我、发现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通过阅读《哲学与人生》,进一步懂得了应该怎样更好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一要主动学习。在西方流行着一条"知识折旧定律",即:一个人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知识会折旧80%。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就我们民航发展来讲,持续安全、民航强国民航战略的提出,对民航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这些任务的探索者、实践者只能是我们民航人,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不及时更新知识不但不能克服缺点,改进工作,而且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所抛弃,失去任职的资格和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带着深厚的感情学,带着实践的要求学,使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要注重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高度性,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质,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创造性。要注重提高业务知识学习的系统性,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研究民航发展的新情况,探讨新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工作水平。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综合运用各种有效学习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学习监管知识、依法行政知识、安全知识,确保学习成效。

二要快乐工作。工作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必修课,人每天离不开工作,所以不要把工作当作负担,而应该快乐工作。能否快乐工作,关键取决于心态。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把取得的每一次成功,当作对自己的奖赏;把自己的每一次挫折,当作一种历练和考验,以快乐的心情去完成它。要坚持事业为上、责任为重、工作为先,用心把简单的、平凡的工作做扎实、做细致。要善于创新,按照民航上级的要求,结合辖区实际,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工作理念和思想方法,确保工作成效。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当在工作中自己能力得以发挥和体现,得到了认可,你就会感到快乐。

三要健康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以宽容理解的心态面对家庭和生活,善待亲友,真诚待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强健体魄,注重心理调适,保持内心和谐。要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脱离低级趣味,克己慎行,防微杜渐。要始终注重小节,以"蝼蚁之穴,溃堤万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始"、"慎微"、"慎独"、"慎终",知所守、知所拒,不存偶尔、侥幸之心,永远保持自己良好的生活本色。

四要和谐相处。首先要客观的认识自己,只有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地认识,才能和他人和谐相处。所以,既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更要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勇于自我剖析、自我批评,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要大度容人,学会对人宽厚,要有容人之量。在工作生活中要学会求大同,存小异。对大事、原则问题要一丝不苟,不能让步,但"不让步"需讲究策略,要千方百计化解分歧达成一致;对小事、非原则问题要糊涂一些,学会让步,学会忍耐,以诚待人,人以诚待我,营造和谐的氛围。

二〇一三年四月

读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有感


读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有感

我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一度高达80%以上,法律在中国能否得以健全实施,关键在于法律能否在农村地区健全实施,农民阶层是否积极拥护法律下乡。中国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普法活动不断深入,农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近些年的全民普法活动使农民获知法律的途径日趋宽广,普法与农村工作、农民生活联系在一起,农民更易接受法律。然而,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法治解决乡村问题带来的困惑不得不让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外在看来,普法活动已经进入了乡村,但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的角度分析,地点和身份的差异、农民利益的流失,造成农民认识法律、学习法律的同时,又不信任法律,甚至遗弃法律。“农民工”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名词,农民离开土地走进城市挣钱谋生,游荡在农民身份与城市新市民的身份之间,导致这个群体缺失身份认同感和地点的归宿感。社会学的研究清晰论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地点承载了身份的认同,承载了文化的意义。引入法律的视野,我们的法律考虑到了地点和身份的差异了吗?正是因为当下法律主要以城市为规制对象,忽略农村地点的特殊性,农民或者认为法律与他们无甚关系而放弃维权,或者即使利用法律维权,或者由于具体的生活场景导致维权成本过高而予以放弃。除此之外,农民权利与国家权利的不对称,如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导致农民利益在流失,农民利益的流失,必然导致对国家的不信任,更不会信任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最终出现的窘境则是法治无法渗入农村,无法建立现代法治国家。
追溯历史,中国推行宗族制,在传统乡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以伦理为核心,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家族社会,为了适应维护家族制度稳定的需要,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礼治的社会。但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介入,各种革命或者改革以新的理想冲撞着旧的传统观念,传统思想受到批判、讨伐,宗族制度与现代法制的冲突,以及地缘、业缘等经济发展在动摇着宗族的基础。从形式上看,中国吸收了西方的法律制度,在立法上加以完善,但是中国的现代化法律制度却缺乏西方的法律土壤。现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的工具,其适用于陌生人的社会,而中国传统的“民间法”是在村民长期合作中自发形成的,其适用对象是熟人间的社会。“民间法”与现代法律蕴含着东西方的传统背景,其碰撞导致现代法律无法在中国形成根深蒂固的文化,同时传统的“民间法”亦遭到外在的破坏。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治进程看,法律正试图排斥传统的村规民约。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又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建立法治国家是任何一个民主国家追求的目标,也是现代国家发展前进的方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能为文明社会的进步提供动力和支持,但是科学的法律制度不能脱离本土资源和本土文化,中国的法律体系需要尊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要尊重中国的国情,更要尊重中国百姓的法律道德情感。法治与礼治的冲突是当前乡村社会法治建设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法治是制度之治,也是理念之治。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必须以提高群众法律素质为基础。离开了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法治难以真正实现。面对着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错综复杂,面对着国家意志与本土资源的差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尊重法律、尊重公序良俗、尊重基层民众利益的基础上,应该不断探索乡村社会法治建设的新道路,在国家法理和乡土知识间寻找平衡点,为法治与礼治和谐适用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推动现代民主法治跨越式发展。

读后感《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庄子哲学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