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听朋友介绍《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很不错,我也就记住了,开始从网上查找,网上确实有连载的,读了一些觉得在网上读不太方便, 我只是在网上看了一部分,觉得写的确实不错,虽然我教育不出来象小卡尔一样的天才,但我会多学一些卡尔的爸爸教育方法,让我的女儿多学一些有用的知识!
书看了一少半,只能在女儿睡觉时能看一些!
现在书大概看完了一遍但远远不够,还要多读才能体会,看完了觉得书上说的确实有些不现实,也许是天才的理会就是不一样吧,好象小卡尔的爸妈什么事给他讲一次就能改正,现实生活中好象还不行哟。
从小教育是关健,从身边的事务开始学习,教女儿学会观察、学会阅读,做一个细心的小女人儿,呵呵!
父母做到的是:辛苦一时,幸福一世!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看过《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也使我这个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在实际教学中我也体会到这点,什么样的班主任,其性格和作风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
尽管这本书重点讲的是卡尔威特的父亲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但是,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样的,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学校里度过的,我们应该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因为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有责任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好多父母对孩子可能很了解,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但是有的是方法不得当,有的则是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适得其反,更有的家长用暴力促使孩子的成长,按自己的意愿来教化孩子,这些现状的出现,都和家长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作为我们,有责任来帮助家长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爱尔威特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威廉曾教导我们:儿童是成人之母。此言确实千真万确,我们谁都无法否认,成人的基础是在小时候形成的。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有可能成长为接近完美的人。
老卡尔威特在早期看待卡尔威特智力方面,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由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组成的。这个最佳时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在书中,老卡尔威特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关键期的。比如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保持孩子的健康心情。愉快是健康的关键。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卡尔的父亲做了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很琐碎,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更重要的是,他从不轻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老卡尔威特教育儿子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的观察到社会上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们人类的理想,决不应当像亚当和夏娃那样,仅仅满足于在不知自己是裸露着身体的情况下过快乐的天堂生活。孩子应该从这些小事中学会独立的能力,应该让孩子明白,他永远不能依靠父母,要靠自己。
老卡尔威特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本身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他的家庭气氛也快乐而安宁。作为牧师,他有不少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把教育孩子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为此制定了严密的教育方案,发明了很多具体的游戏式教育方法。老卡尔威特是主体性很强的人,他教育孩子不依赖他人,他甚至不信任学校,因为学校只是给你知识的积累,而不能赋予你精神的活力和创造性,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有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这些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他以教育孩子为己任的责任感、勇气和自信还是非常可贵的。事实上,那些依赖学校、给老师当尾巴或甘当助教的家长,确实常常把孩子的教育弄糟。
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在他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考试和分数,所以他不会犯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也不会忽视非智力因素。他不必逼迫孩子学习,不必把孩子的脑袋分学科切成一块一块,不必做那些为了获得高分而必须做的枯燥的重复性练习。这样,他就保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节约了孩子的大量精力。小卡尔威特的学习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体系为本的,他的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指标,他的学习是网络性的而不是线性的,他的学习是允许失败的而不是差0.5分得100也要挨批评的,他的学习是没有上限的而不是控制在什么教学大纲的范围之内的。这是最高效率的学习。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和教育应该使用的方法,我想以后在我的工作中我将运用正确的方法更加高效的工作。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范文通用”,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卡尔威特是个案,但孩子的教育有共性。
“有人认为,我培养孩子绘画、音乐、文学方面的兴趣是为了想在人前炫耀,这是他们对我的极大误解。我从来不想把儿培养成某一方面的天才,也从来没有把他的才能向别人过分地流露。我只是想让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接受完美的人,只是想让他的一生在充满情趣和幸福之中度过,仅此而已。”——卡尔威特
卡尔威特的这部著作在诞生后的100多年里,几乎无人问津,在哈佛大学图书馆里,有着全美国唯一一本珍藏本,而这本书曾长达几十年无人借阅。除了文中不少专业术语让阅读趣闻性大大降低的原因外,卡尔威特提出的早期教育观念,与当时主流的教育观念相冲突,人们难以接受。社会普遍认为,过早的开展教育,孩子难以承受这么重的负荷,有损他们的身心健康,会影响他们的精神状态,甚至使得他们不长寿。虽然卡尔威特以及同时期的极个别家庭,已经在践行早期教育,并且孩子们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长寿健康的活着,也极难动摇社会根深蒂固的认知。
直到近十几年来,早期教育的观念才被广泛的接受,这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父母的素质提升也有密切的关系,卡尔威特的这本经典著作重新进入大众视野。通读这本巨作,父母们可以得到非常多有益的启发。
一、最初时期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不能当甩手掌柜
老卡尔威特对小卡尔周围的人都订立了严格的规则,除了自己和妻子,对于仆人也是精挑细选。受限于经济条件,现在仍有不少父母将孩子交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但老一辈更多关注的是吃喝拉撒,对于精神层面以及行为规范的引导极少。《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曾建议,无论如何,父母应尽量将孩子在身边抚养长大,实在是无法兼顾的,可以考虑选择优质的幼儿园、托管所,这样至少保证下班后可以陪伴孩子,加强与孩子的情感连接,下班后的时间虽然不多,但如果充分利用做好高质量陪伴,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要注意的是,不少父母虽然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更多的闲余时间是把孩子晾在一边,自己玩手机,甚至自己的言行也不注意,例如不自觉骂脏话等,这种陪伴时低质量的,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二、有心无痕,让孩子潜移默化中完成早期启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非空洞的说教,而是将早期启蒙变成一个有趣的事,小卡尔才几个月大时,他边制作数字、动物等卡片,作文跟孩子进行简单的名词指认;几门外语的学习,在老卡尔的精心引导下,在日常交流中就完成了语言入门,靠着听说读写的慢慢积累,小卡尔七八岁时就掌握了数种外语;通过通俗的语言,引导孩子思考身边事物的规律,进行物理、化学、地理等科普启蒙时,有意的避开专业术语,避免孩子觉得过于高深或者学会后自傲;讲述已有的传说和儿歌,讲述自编的故事,进而让小卡尔讲述自编的故事。早期启蒙已在有趣中不知不觉完成。
三、以身作则,不可忽视的品德教育
老卡尔在品德方面教育的用心引导贯穿全书,不论是在与小卡尔还是与周围的人的相处,老卡尔表现出一贯的耐心与智慧:不把孩子当做孩子,而是平等的个体对话;对同胞怀有深情,关爱生命等等。
《正面管家: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系统的跟我们讲述了老卡尔如何将小卡尔从一个出生时有智力障碍的婴儿,培养成一个德智美全方面发展的“天才”,读完全书,将理念践行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即使将来成为不了天才,我想,至少也会有平凡富足的一生。
我拜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这是一本父亲成功教育孩子成才的教育故事,是一本家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手册,是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的指路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着自己对教育的认识。觉得,老卡尔的大部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我都是知道的。阅读学习之后,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我觉得有以下方面收获:
老卡尔·威特把出生本是低智商的儿子教育成为一个天才。小卡尔维特八九岁时就能运用德、法、意、英、拉丁语和希腊语,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一、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
1、高尚的情操:有同情心,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多行善;活泼开朗,讲文明,讲礼貌。
2、速成的智商:快速有计划有目的不分时间地快乐学习各种知识;玩也要玩得有水平,有知识。从玩中学,快乐学。
3、强健的体质:健康的体魄是一切开展的基础,卡尔特别提到小孩不能暴饮暴食。讲卫生,预防疾病。
4、高雅的情趣:声乐和美术教育,铸成一个高尚情趣的人。
5、勤劳的思想:珍惜劳动成果,并创造劳动成果;劳动光荣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
二、卡尔威特的教育原则。
1、“成人化”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老卡尔威特在很多时间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以成人的方式来交流。
2、“民主化”教育:在老卡尔威特眼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绝对权威的,相反孩子的“面子”却应是父母特别关注的。老卡尔维特特别注重儿子的全面发展,他不仅要求儿子具备很高的知识水平,而且还要求儿子具备崇高的信仰和良好的品格。当小卡尔维特有了异常出色地表现时,为了让孩子没有骄傲感和自满感,老威特十分小心,努力不让小卡尔威特本人觉察自己的才能比别人出众,让孩子觉得很平常,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
3、“快乐化”教育:卡尔威特的博学多才,并没有建立在痛苦的学习训练基础上的,相反,学习是一种快乐。“孩子是否有优良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也决定着他是否能在将来有所成就。”老卡尔维特认为性格决定能力。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开朗直爽,那么他就很容易被人接受,就会交往活动范围广泛,就有走入各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性格决定命运。
4、“个性化”教育:教育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时而教、因事而教,这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则。最使我受益的是书中的一句话:他优先考虑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为了让小卡尔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在儿子2岁以后,不论走亲访友还是买东西,也不论参加音乐会还是看歌剧,老卡尔去哪儿都带着他,让他从小就与身份各异的各阶层人士交往、谈话。这样做的结果是,儿子具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从小到大从不怯生、不怯场。除了见人,还要见物。只要有空,老卡尔就带儿子去参观所有的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工厂、矿山、医院和保育院等,以开阔他的眼界,增加他的见识。显然,在户外活动中教授知识最自然、有效。而且,如果仅仅停留在书本而不直接走入生活当中,那么就连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可能充分地掌握。
老卡尔提出对孩子赏罚要分明,讲究原则性。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散步,邻居史密斯太太发现女儿的裙子弄脏了,她冲着女儿大声责骂。看见女儿大哭后,又塞给她一小块点心。老卡尔提问发人深思,他问:“你为什么责骂女儿呢?”“她总是弄脏自己的裙子。”“可您又为什么给她一块点心呢?是为了表扬他的行为还是给她受责骂后的补偿呢?”史太太哑口无言。老卡尔的话一针见血,不禁让人拍案叫绝。的确,要让孩子明确赏罚的界限,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什么是正确的,否则孩子自己都弄的糊里糊涂,那么赏罚就没有任何教育意义了。对于一些‘禁令’,不能出尔反尔,否则孩子就会打下父母或老师的‘禁律’是可以打破的烙印。我在想,在教学工作中我是否也扮演了“史太太”呢,对学生赏罚是否分明。有的“规矩”一旦成立,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教师要讲究原则性,言行一致,时间一长,学生就能会自觉地树立“分寸”意识。
书中提到,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由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组成的。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在书中,老卡尔威特从几方面阐述了自己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关键期的。为了尽早开发儿子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卡尔的父亲做了很多的事情,为此制定了严密的教育方案,发明了很多具体的游戏式教育方法。这些事情很琐碎,小到一个词汇的记忆,大到和大人一起交朋友,还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作为孩子成长的伴侣陪伴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老卡尔威特是主体性很强的人,他教育孩子不依赖他人,他甚至不信任学校,因为学校“只是给你知识的积累,而不能赋予你精神的活力和创造性”,“对于孩子来讲,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是有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进行最认真的教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这些话虽然有些片面,但他以教育孩子为己任的责任感、勇气和自信还是非常可贵的。对于现在一年级的小朋友,我们也要抓住他们学习的最佳时期,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
此外,老卡尔从不轻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也应该特别重视孩子的想象力,不要觉得他得到错误的结论就去批评孩子。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在他的脑子里完全没有考试和分数,所以他不会犯“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也不会忽视非智力因素。他不必逼迫孩子学习,不必把孩子的脑袋分学科切成一块一块,不必做那些为了获得高分而必须做的枯燥的重复性练习。这样,他就保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节约了孩子的大量精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习老卡尔的教育思想,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小卡尔威特来教育,这样才是最高效率的学习。
读了这本书,我获得最大的启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自信心、解决问题的恒心。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着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着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该书写于1818年,大概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但这本书问世后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几乎绝版,保留至今的只有很少的几部了,哈佛大学图书馆里藏有的一册据说是美国的唯一珍本。因此,如今看过原书的人极其少,老卡尔?威特的教育理论只散见于受他启发的一些教育论着诸如《俗物与天才》、《早期教育和天才》等书中。然而,正是由这些残章断片生发出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近代像塞德兹、威纳?巴尔及维尼夫雷特等无数世界级的通过早期教育成长的典范。
现在本书已由京华出版社翻译出版,以满足关心孩子教育的人们了解这本书的愿望。如果这本被埋没已久的关于早期教育的书能够给我国的年轻父母有所帮助,通过它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那将是本书作者最大的欣慰。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心中真是感慨万千。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是一个触动父母心弦的教育经典。在我眼前,老威特向我娓娓地讲述着他的教育方法,充分地表达着他的教育理念,喜悦地展示着他的教育成果,和我分享着他的开心与快乐。
在这本书里,老威特把他的教育理念渗透在教育方法之中,又在教育方法中很好的诠释了他的教育理念,使得这个乡村牧师把自己智商并不高的的儿子培养教育成了一个人人竖起大拇指的天才:八、九岁的小卡尔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六国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进入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被任命为法学教授,23岁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他的父亲精心教育的结果。
这个父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个人最终能否有所成就,其禀赋起着一定的作用,但主要还是后天的教育。教育得当,普通的孩子也将成为不平凡的人,教育不当,即使是天才也会被毁掉。同时,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
在书中,老威特对小卡尔的培养教育是循循善诱的,是专注用心的,是遵从原则的,是全面发展的,又是愉快随心的。这在道德品质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培养,学习行为的培养,自我约束力的培养、兴趣爱好的培养等等方面,通过守信、善行、自律、学习诗歌、音乐、数学、历史等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体现出来。
曾经,我以为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正可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老威特告诉我,学习可以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也可以是一个轻松的游戏,只要我们做家长的教育得当,就可以让孩子的学习轻松快乐而不是叫苦不迭。
曾经我以为“天才”在生活中只是一个书呆子,而小卡尔的成长之路告诉我,天才的童年可以很快乐,爱好可以很广泛,生活可以很丰富,梦想可以很美好。
在这本书里,老威特的教育方法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很值得我们借鉴。总之,这真是一本很棒的书,他不但教会我们怎样教育好孩子,也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会教育孩子的好家长。
寒假期间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有很多人都在推荐看《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细读之后,不仅对我作为母亲这个角色受益匪浅,也使我这个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在教学中我也体会到这点,什么样的班主任,其性格和作风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www.dhb100.com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德国乡村牧师用自己的教育理论把自己痴呆的儿子小卡尔威特培养成了十九世纪德国一个著名的天才并给他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这足以证明卡尔威特实施的教育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这虽然是一本关于孩子早期教育的书,但是对于我们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来说从中也能获益匪浅。
教子有方
卡尔威特在书中提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他倡导“寓言教育于游戏”中,他说“不能强迫施教”,这也是他所推行的教育法的一大原则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无论我们传授什么知识首先是要激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孩子兴趣盎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要唤起孩子的兴趣,最好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无数教育研究证明,教孩子学习必须唤起孩子的兴趣,当你的孩子有了兴趣时,学习才会有效。而孩子天性喜欢玩,在玩中教育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孩子在玩乐中释放了天性,学习更快乐!
赏识教育
在对小卡尔的教育中,卡尔威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是非常聪明的,非常好的孩子”。卡尔威特提出不要随便表扬孩子和绝不过多地表扬。表扬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手段。他说:“孩子信心的源泉是父母的夸奖,‘夸’不仅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时也让孩子鼓足勇气”。表扬让孩子在舒展的状态下学习效率可以成倍的提高,孩子可以快乐地成长。每个家长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每个孩子都有天才的潜能。我想正是因为卡尔威特的这种思想才造就了儿子的成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很佩服卡尔威特对孩子教育那种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耐心,这是常人所难以做到的,这也是我认为每一个家长和教师最值得学习的地方。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更加明确了在教学和教育应该使用的方法,我想以后在我的工作中我将运用正确的方法更加高效的工作。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www.dhb100.com
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是一名早产儿,且被医生认定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全靠他的父亲教育有方。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详细地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
这本书告诫我们: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即使再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一位杰出的青年。
孩子上学之后,大多数都待在学校,我们就相当于孩子白天的家长,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是孩子的权力,也是每个老师的义务。作为老师,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是不容置疑的。而儿童的潜在能力是有递减法则的。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发展其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卡尔威特善于挖掘和运用各种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从小学会正确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工具。甚至每次饭后的散步都成了孩子学习自然知识的好时光。老卡尔威特并不强迫孩子去死记硬背,而是在乐趣中让孩子不知不觉的学到了知识。记忆尤深的是在让孩子学习乘法规律时。他并不是让孩子去背那些枯燥的乘法口诀,而是通过让孩子数豆子的方法自己去总结出了乘法口诀。这种方法一则是孩子自己总结的规律自己记的格外的清楚,二来让孩子明白好多规律定律并不是专家权威的专利,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去发现。这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从而老卡尔威特也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这说明习惯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当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所学习的一些具体知识可能忘记了,但他已经形成的良好习惯会令他受益终生。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方法的养成,学习态度端正,互帮互助的习惯,认真记笔记的习惯,良好阅读习惯等等。另一种是良好的品质习惯,比如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举止谈话等等,都需要家长和教师反反复复的关注和强调。好习惯的养成,贯穿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影响孩子的成长!
一个班级,如学生如果都很乐于助人,那么新加入的学生肯定也会乐于助人;如果学生每天早晨都集体阅读,长期耳濡目染,班里的学生肯定也会热爱阅读。同理,一个家庭,如果父母每晚睡觉前都读几页书,他们的孩子也会养成这种习惯;如果父母每天对着手机,孩子也会成天抱手机。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阶段是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应该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些学习习惯养成了,不仅对学习有帮助,而且会终生受用。(赖秀文)
亲爱的宝贝,早在你两岁多时,妈妈通过阅读《卡尔威特的教育》,就充分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十多年来,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一直非常注重为你选择朋友,决不让你同有坏习惯的孩子玩耍接触。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m.dhb100.com
今天早晨上班的路上,妈妈向往常一样打开“文艺之声”,收听“广播故事会”。第一个故事名叫“明天就在你身边”,讲的是美国知名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始人之——克里斯当年创业前后的故事,从中妈妈再一次深切感受到交朋友的重要性。
据故事介绍,克里斯刚进入哈佛大学之初,他的室友们非常热衷于玩网络游戏,他也积极加入进去,而且很快迷恋网游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并因此经常旷课,学业一度荒废得很厉害。当他的父亲发现克里斯的反常表现后,责令他不准再玩游戏,他这才有所收敛,把心思重新拉回到课堂。
然而,克里斯的同桌是一位富家子弟,两个人聊得非常投机,很快成为朋友,并经常尾随这位富家子弟出入各种酒会和舞会,结交漂亮女孩。这期间他先后谈了三次恋爱,不仅没有任何结果,弄得心身疲惫,而且债台高筑,几门课都未能通过考试。后来在他父亲的严厉训斥之下,克里斯才决定痛改前非。
克里斯大二的时候,他开始注意同班同学马克。经过观察,克里斯惊奇地发现,虽然马克整天埋头摆弄电脑,但他既没有玩游戏,也没有网聊,而是在编各种稀奇古怪的程序,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由于对网络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俩很快成为好朋友,并利用业余时间共同创建了社区网站Facebook。
比尔盖茨爱惜人才,想高薪聘请Facebook主要团队主要成员加盟到微软。开始,克里斯很动心,因为盖茨一直是他的偶像。这时马克明智地劝他说:“我们的梦想是做互联网,而微软靠得是Windows,我们应当走自己的路。”克里斯最终决定留在Facebook。
结果,谁也未曾料想到,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Facebook的用户已经超过5亿。2024年,美国福布斯评比十大青年富豪的时候,26岁的马克位居榜首,而克里斯也加入亿万富豪的行列。
前不久,《纽约时报》采访克里斯,请他谈一下与马克的友情。克里斯说:“如果我没有认识马克,也许我现在还是一位身陷舞会和游戏、不能自拔的年轻人,或许现在正在为谋得一份工作而发愁。是马克改变了我的一生,因为注定要和一个书写传奇的人交往,自己又怎么可能平庸无奇呢?”最后,克里斯还提醒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交往什么样的朋友,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明天就在你自已的身边。
通过这个故事可直观地感受到,为孩子选择品德高尚、习惯良好、有奋斗目标的朋友是多么重要。好朋友再多也不为多,可坏朋友有一个,就足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关注孩子交往的群体,为孩子把好交友关,是每一位家长的重要职责。妈妈倍感欣慰的是,从这点上看,爸爸妈妈没有失职!
拿起手中的这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想起去年在北京书店寻找自己喜爱的书时,正赶上书店下班,一眼看见这本书,也没来得及看介绍便和这本书邂逅。
据说,这是一本中外教育史上的奇书,其德文原版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内,据说是美国的唯一珍本。从问世至今,凡是有幸读到此书并照书中方法去做的父母,都成功地培养出了极其优秀的孩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很想了解一下卡尔?威特究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神奇的教育。带着一丝虔诚,我认真地读完了全书。该书的作者卡尔的父亲把小卡尔长到14岁以前的教育进行了详细地记载,展示了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该书写于1818年,大概是世界上论述早期教育的最早文献。但这本书问世后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几乎绝版,保留至今的只有很少的几部了,因此,如今看过原书的人极其少,老卡尔?威特的教育理论只散见于受他启发的一些教育论著诸如《俗物与天才》、《早期教育和天才》等书中。然而,正是由这些残章断片生发出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近代像塞德兹、威纳?巴尔及维尼夫雷特等无数世界级的通过早期教育成长的典范。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看完全书,总结如下几点:
第一:坚定的教育信念。
书中的教育理念认为,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如果所有孩子都受到一样的教育,那么他们的命运就决定于其禀赋的多少。可是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所以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发挥出来。比如说禀赋为8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40;禀赋为60的,可能只发挥出了30。
第二:抓住教育时机。
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有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的。这个最佳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卡尔?威特的教育可以说在0岁时就开始了,这一点现在很多年轻父母都做的很好,教育从胎教做起。
第三:几种教育方法。
(1) 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
(2) 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3) 保持与孩子民主平等的关系。
(4) 深入生活,与知识亲密接触。
第四: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 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习惯。
(2) 培养孩子敏捷灵巧的习惯。
(3) 培养孩子精益求精的习惯。
(4) 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习惯。
(5) 杜绝孩子产生恶习。
第五:塑造孩子的心理。
培养孩子的勇气和独立意识,磨练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孩子尽量争取和果断放弃的心理品质。保持孩子的精神卫生。我个人觉得这一点对中国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替孩子做太多的事,会使孩子失去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这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是过分地为孩子做事,实际上等于告诉孩子他什么也不会做,是个低能儿,他必须依靠父母,否则就不能生活。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便会无所适从,会到处寻找帮助,然而家庭之外是找不到父母式的照顾的,独立意识更无从谈起,这实际上是害了他们。
总之,要培养好一个孩子,每个方面都需要父母付出巨大的心血和努力,奇迹离不开钻研与摸索,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真的希望所有的家长能够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能讲究科学的方法,也希望家长们能够成功。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和国家未来的希望,培养好孩子,在成就小我的同时,也是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一)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的一条思想主线令我印象深刻:"对于孩子,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
对于我和家长来说,五月的降生犹如生命的馈赠,结婚7年来,我们从未想过有一个孩子的生活会是怎样,可当意外从天而降,我们手足无措,受宠若惊,反反复复的确认检查结果,最终以化验单的结论平复了两人的惊喜。
孕期的我们才开始普及为人父母该了解的知识,从怎么做到怎么吃再到怎么教,那时才慢慢发现养育孩子的工程是如此巨大,教育孩子的知识更是如此浩瀚,对于儿童教育的我们都是初学者,育儿能力和常识几乎为零,于是开始关注各类育儿宝典,就同如饥似渴的人每天徜徉在书海中寻觅成长秘籍。因为内心我们是多么希望五月将来能有健康的身心、高尚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更希望在教育五月的过程中,我们能和他一起成长,见证他的快乐,成全他的美好人生,于我们而言也是毕生所愿。在阅读第一本关于育儿教育类书籍后,引发无数思考。
有人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这就不难看出后天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主要讲卡尔。威特夫妇多年无子,年轻时夭折了一个孩子,直到52岁又喜得一子,取名卡尔。威特,结果发现小卡尔是个先天不足的孩子,且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孩子,即使这样,卡尔夫妇仍然没有放弃小卡尔,并结合小卡尔的自身情况定制了系统的教育方法,并通过后天不断努力,把小卡尔培养成了惊世天才,8岁精通6国语言,精通化学、物理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多个学科。数学是最擅长的学科,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入读哥根廷大学,12岁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13岁出版了《三角术》;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人们都会认为天才的童年一定是压力巨大且没有童趣的,可事实上,见过小卡尔的人都特别赞赏小卡尔的品德,在小卡尔身上让人们惊叹的远远不止学习成绩,小卡尔的学习能力,思想品德,自控能力,习惯行为等方面都表现出特别卓越的品质。
阅读后的几点思考:
1.人生而便有人格。可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并非一朝一夕,古语云: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作为父母要深刻理解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的重要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对培养和塑造孩子的第一人格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细节决定成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堤,始于足下。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细节和知识的积累对于成功的推动作用。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都特别容易骄躁,要培养孩子注重细节的养成,它对孩子的耐心、观察力、毅力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3.性格决定命运。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即便有一流的学术权威、举世无双的知识成绩,但性格古怪、孤僻、冷傲、自大,这个人的生活都是灰色的,相反,一个性格阳光健康、平易近人的人,即便学识不多,成绩中庸,但这个人的生活一定是五彩斑斓的。
如今,我们已经面临培养孩子的重大课题,对此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经验,只有通过多方了解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来完善自己对孩子的教养过程。
以下几点将作为重点项来完成,我把它总结为四力、三心、二性,即观察力、表现力、自控力、担当力;耐心、爱心、孝心;主动性、积极性。
自身也将从以下几点来感染和影响孩子。
主动学习。
杜绝不良习惯对孩子的渗透。
热爱家庭、参与劳动。
爱惜身体,珍惜时间,节约消费。
懂得陪伴,相互尊重。
最后,推荐即将为人父母的90后,或已为人父母的80后,还有即将要二孩儿70后认真看看这本全球风靡几个世纪的育儿读本,它真的能让你在书中找到曾经是孩子的我们的成长身影,也能让我们获得再次面对成长时的感悟,对我们的二次成长和孩子的启蒙教育都具有非凡意义。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二)
刚来书院的时候,陈老师说要多了解一些其他的教育理论比较好,因为我只知道蒙特梭利。院人文报上介绍几种国外经典教育理论,第一个就是卡尔威特的教育,还有华德福、铃木镇一……那就先看这个吧。
先介绍一下: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看前面一般还觉得讲的挺有道理的,健康的心情、开发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尊重孩子,培养兴趣、回归自然观察事物……
可是看着看着就感觉有问题了。
第十章:我如何教儿子玩和选择朋友。手把手教孩子玩会使孩子丧失兴趣、会让孩子失去玩的乐趣、丧失观察能力。
"我尽力将他和那些有相同爱好的孩子组合在一起,他们可以在一起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可以相互之间学到一些好的东西。"
"学校是孩子的恶习集中场","如果不加选择的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有可能互相逞能,有可能变成利己主义者,结果沾染上狡猾、虚伪、说谎、任性、嫉妒、憎恨、傲慢、说坏话、争吵、打架、诽谤、挑拨等坏品质。"
"我这种让儿子与其他孩子少接触方式,最大的好处是使孩子能心态平和的处理一些事情。由于儿子在家里没有争吵的机会,所以就不像有的孩子那样容易激动。"
"我并不是绝对禁止让她和孩子们一起玩,而是提倡在父母的监督下让他们相互进行有限的接触。"
"我几乎没有给卡尔买什么玩具,因为我认为儿子在玩具中学不到什么知识。"
对于书中的这些内容我有话要说(虽然我可能没有领会到书中要义)。对于为孩子选择朋友的观念和方式,我认为简直就是笑话。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坏孩子?孩子的好坏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孩子们一起玩发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只要跟人接触都会有矛盾产生,父母要做的是引导,而不是一味的远离和选择,这样只会让孩子丧失社交能力,慢慢地孩子只能跟某一小部分人相处融洽。但是社会上什么样的人都有,不可避免的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孩子长大没有父母的庇护怎么去生存,怎样去跟别人接触呢?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卡尔小时候是个天才,但是一辈子就只能在大学的象牙塔里教书,他没有人际交往的能力,虽然他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确实很厉害。真正人格健全的人是可以跟大部分的人好好相处的,真正有自制力的孩子不会被其他坏习惯感染,是已经深入骨髓,而不是靠其他名义来支撑的,就像真正的素食主义者不是信仰佛教或者尊重生命,而是他就是素食主义者,就这方面来说,我认为卡尔威特的教育是失败的。
卡尔威特的教育好像真的就像序言里说的是在自夸,虽然有提到一些真实的例子,但是没有分析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说明问题和方法,而且老卡尔本身就很博学,这种教育一般人是很难效仿的。只是看看,了解一下。
父爱的职责与使命
曾几何时,在大部分人心中养育孩子的工作都顺理成章的认为是母亲应该做的工作,即便是到了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母亲同样面对工作压力、人际交往、升职加薪等社会压力,也还是推脱不掉养育孩子的首要职责。
似乎一个母亲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母亲,他们看书、上网、与过来人交流学习、从怎样照料孩子,给孩子换尿布、冲奶粉、生病的处理,到如何应对小孩的坏脾气、怎样教会孩子分享,以及怎样给孩子做亲子阅读、英语启蒙。
而在一个普通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就略显尴尬,他们一般都很少会像母亲一样那么用心的关心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处细节。
但是社会对爸爸却又是那样宽容,如果身边有一个爸爸懂得孩子吸吮手指可能是到了长牙的敏感期这样的问题,都会得到身边人一致的惊叹和赞扬。
昨天看新闻说安吉丽娜朱莉和皮特离婚了,主要原因是朱莉不认同皮特养育子女的方式,皮特酗酒,并有愤怒管理孩子的行为。
乍一听好像有些小题大做的感觉,但仔细一想对于有了孩子的家庭,对子女教育方式的不一致确实真的可以构成一个家庭和谐与否的指南针。
这其实也从侧面暴露了在养育孩子这条道路上,无论是东方社会还是西方国家,男人都是稍显欠缺的事实。
我们常常看到市面上热售的育儿书,大部分作者都是女性作家。诸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爱和自由》、《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哈佛女孩刘亦婷》等等。不得不承认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付出了绝大部分的努力和贡献,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的一段话:
一个国家的命运通常就系在母亲的手上。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确实是这样的。这也常常使我感到作为一名母亲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最近制定了一项一年阅读一百本育儿书籍的计划,汲取书籍中的营养转变为自己育儿路上的经验与智慧。
正是看过《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促使我做出这样的计划。这本书又同时让我觉得是如此适合爸爸们读的一本书,这是一位牧师爸爸老卡尔在养育天才儿童小卡尔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和智慧结晶的书。
正因为如此,才更适合爸爸们去学习老卡尔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多么的用心、专注和智慧,一个爸爸如此用心的早期教育对一个孩子的一生将有着怎样重要深远的影响。
是什么样的教育促使一个先天被认为有些痴呆的婴儿,通过父亲不间断的早期教育,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小天才?
卡尔在八九岁便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并在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三角术》一书,年仅14岁就被赋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柏林大学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大部分人看到这里一定会觉得如此博学多才的卡尔一定是个书呆子,认为卡尔每天坐在书桌前看书,其他什么也不用做。
但其实恰恰相反,卡尔保持着大量的时间在尽情的玩耍和运动上,他是个非常活泼健康的孩子。
这一切老卡尔只是使用了一个教育原则:
先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然后再适当的教育。
卡尔爸爸在对卡尔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教给他书本上的知识外,还很注重利用一切机会来增长他的见识,把教育偷偷的植入生活中的每一个游戏中,让卡尔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很多知识,这就是寓教于乐的神奇作用。
总之,这本书在学习方法、语言培养、兴趣培养、人格培养等各方面都给出了一些实际指导,具有很高的借鉴作用,包括有几个方法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的方法不谋而合,不得不感叹教育孩子真的是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和智慧的。
无论你是相信人的聪明才智是靠天赋还是靠后天培养的,我都建议你读一本这样的书。
我们并不是非要让自己的孩子变成卡尔这样的天才,当然即便你凡事都遵照书中所说的去做,我们的孩子也未必成为卡尔那样的天才,但我们却可以汲取老卡尔的教育方式到自身养育孩子的方法中来。
不断的吸取优秀的育儿理念,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他人的育儿方法,才能使自己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站的越来越高。
虽然上网搜索这本书看到有一些抨击的声音认为这本书是伪书,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出版社杜撰加入的,当然也有一些内容稍显落伍和不太适合中国国情(毕竟这本书写于1818年),并且也有一些观念是我本人所不太认同的。
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传达的育儿理念和实际方法。
因为无论如何一本书传达的思想和内容都有限,即便一本书提供的内容再高深再有道理也只是作者自己的一家思路,我们都要不断的辩证看待这个问题,如何有效利用书籍中提供的营养,如何领悟书中的精华并运用到实处,得到自己的智慧和启迪,才是一本书真正带给你最大的价值。
最后,希望爸爸们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都能够向老卡尔多多学习。
卡尔·威特的教育 读后感 第(2)篇有人说,这个世界上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持证上岗,唯有父母不需要,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我觉得从某方面来说,这句话正确无比。
父母并不好当,而要当一个称职的父母更是难上加难。小卡尔很幸福,他有一对爱他并且十分注重孩子教育的父母。小卡尔的父亲提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也许有些已经不适用了,可是更多的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现在,微博上经常爆料出的各种青少年的问题,像是自杀,霸凌同学,偷窃,强奸等等,所有人都在惊呼:现在社会上的孩子都是怎么了?!我觉得可能问题还真不只是出现在孩子身上。现在教育普及了,所有适龄儿童都需要到学校接受教育,看起来好像受教育的范围广了,但其实也是掩藏了不少的问题。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到了学校,然后就认为教育都是学校跟老师的事情了与自己无关,总是以自己很忙没时间管孩子,然后漠视或者粗暴地对待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其实这是多么可怕的认知啊,要知道“教书是老师,育人是父母”,说起来,教师也不过一份职业而已。你又打又骂都教不好一个孩子,你怎么能指望一个可能才仅仅教你家孩子两三年的老师教好六七十个孩子呢?说到底,其实学校还是以教育学生知识为主的。教师要教,家长也要配合才有可能教育好孩子。
说来最搞笑,现在大部分家长都把孩子送到托班去,孩子的一切全部交给托班里的老师,然后学校的老师联系家长想要跟家长聊聊孩子最近出现的问题,结果家长直接让托班老师来跟你了解交流。家长对于孩子的情况了解的都还不及学校老师跟托班老师,这是一种悲哀。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职员是你的身份,但别忘了,父母同样也是你的身份啊。
首先,将这本书推荐给已为人父母和将要为人父母的所有朋友们,因为书中包含的关于如何进行早期教育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读后一定会收获很多。卡尔•维特是18世纪德国一个小村庄的牧师,倡导早期教育,他认为:“即使是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是爱尔维修的话。我在儿子没有出生之前,就坚信这一说法,并常常向别人宣传,为人类培养出一个天才,要远胜过生养千万个庸俗的人。”“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决定他从生下来到五六岁的教育。”正是运用他自己倡导的这些教育理念,卡尔把他自己痴呆的弱智儿培养成一个公认的天才。在18世纪就有如此先进的教育观,着实让人敬佩,而且这些观念对于今天的教育依然十分受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这些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孩子长大后究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关键还是父母从小如何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这本书中关于孩子小时候生活和学习的方法都有详细的描写,所有父母都应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当中。比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发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玩中学,讲究方式方法引导孩子学习,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善恶,培养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等。其实很多中国父母是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有些人可能认为给子女提供衣食住行就可以了,哪里还需要什么教育,其实不然,提供基本的物质条件只是最低要求,而教育就需要父母在各个方面全心全力的付出了。我很庆幸自己在还没有承担为人母亲的责任就已经了解了一些早期教育的知识,以后,我还要学习更多,将来做一个懂得如何培养下一代的负责任的母亲!
相信《《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威尼斯朱自清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