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2000字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2000字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而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书笔记吧!你知道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写在前面:

因为连岳的推荐,买了这本小书。

因为法科出身,大学时学了《逻辑学》这一门课程,故而还算有点基础。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反复练习并付诸实践的,久而不用也便生疏了。

建立逻辑的基本框架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这本书语言简练明了,意思表达清晰,没有一点基础的人阅读起来也完全没有障碍。而且书小而薄,可以很快读完,也方便携带,所以反复阅读也是值得的。

我会在读完一章后,整理好笔记,再继续读下一章。因此按章更新读书笔记。

─第1章─

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01 全神贯注

①相似性使得我们忽略眼前的实际情况,对应该关注的地方视而不见,草率作出结论。

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相似的情景只不过是对曾经经历过的事物的简单重复。

每个情景都有它的特殊性,而我们必须对此特殊性保持敏感。

②注意力要求我们对所处的每个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每个要素都作出敏捷主动的反应。

不要对周边的事物漠然处之,要用心去看,用心去听。学会关注细节,不因事小而疏忽。

02 确认事实

①事实的客观存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事物是比事件更基础的存在形式,因为事件是由事物组成的,或者是由事物的表现形式组成的。要确认事物的存在,你只需实地去考察。

②事物和事件都是客观的,它们都存在于公众领域,原则上可以为每个人所获得。

如果某个事物是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的,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投身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

如果没有条件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就必须严格考察所获间接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确认事物的真实性。

主观事实得以确认的基础是对其他当事人的完全信任,所以你必须首先考虑对其他当事人完全信任的可能性。

03 观念与其对象

①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其对象的客观秩序,与之相反,错误观念则是对客观世界的歪曲表达。

②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观念与其对象的关系来确认观念的正确与否。

最有效的确认观念正确与否的方法,是透过观念本身去观察其所表现的对象。

04 留意观念的本源

①观念能感知的来源依旧是独立于人脑意识的客观事物。

与事物接触得越多,对它的理解就越深刻;对它的理解越深刻,观念就越清晰。

②理解观念的关键点永远应该是它在外部世界的根源。

要确认事实,我们必须绕过观念直观外部世界。如果我们成功地为观念在外部世界中找到了对应物,那我们就确认了一个事实。

05 观念联系事实

①简单观念:所对应的客观事物只有一个。

②复杂观念:与客观事物并非一一对应,在客观世界中通常具有多个来源。

③错误观念:对客观事物作出偏离其本源的错误反映。

06 将观念付诸语言

①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首先是事物,然后产生观念,最后出现语言。

观念必须和语言紧密切合,人们才能顺畅交流。

②我们如何确认自己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必须寻其根源——客观事物。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清楚表达我们的观念,仅仅是因为没有完全了解自己要表达什么。

语言要忠实表达出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从而使我们的沟通有坚实的事实基础。

07 有效沟通

①语言和观念的匹配度越高,沟通就越清晰、有效。这是第一步。

下一步,是为观念建立连贯的陈述。

陈述:在逻辑学中,它是语言上的特定表达方式,只针对可以作出真假判断的命题。

命题:逻辑的基石是命题。如果命题本身表达得含混晦涩,我们就会面临双重问题。因为我们必须先找出命题本身的含义,然后才能作出真假判断。

②以下是一些能够带来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你的听众会领悟你没有直接表达的意思。

a.说完整的句子

b.不要将主观看法当作客观事实

客观命题的真假判断是没有争议的,但主观命题有。如果我想让某个主观命题被大家接受,我就必须为它作证。

c.避免使用双重否定

d.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

不要对外行人使用内行话,沟通的关键是理解。最忌讳两件事:一是对人讲话态度傲慢;二是故作高深,让人云里雾里。

你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听众的组成及其背景作出准确的判断。

08 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

①一个词语的指代物不明确,它就是模糊的。

通常,一个词语的使用越越普遍,它的含义就越模糊。

②避免产生歧义的方法是,让你所运用的词语尽可能有针对性地反映出你的本意,以便读者或者听众不用费心去猜测你说的到底是什么。

09 避免闪避式语言

①尽量直抒胸臆,降低听众对你所要表达的意思产生误解的可能性。

一个人应该可以将简练与优雅完美地结合起来。

②使用者塑造语言,同时语言也塑造使用者。如果持续使用扭曲现实的语言,我们会逐渐相信自己编造出来的虚假世界。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10 真相

①真相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

真相有两种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

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

逻辑真相,关乎命题的真理性,它是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出来的真相。

②一个命题如果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那么它就为真。

一个真命题的作用,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大脑中的观念(主观事实)与相应事物的真实状态(客观事实)联结起来。

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对真相的确认都要去检查别人所认定或推测所得的真相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依据。确认真相就是要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的基础之上的。

逻辑真相,如我们所见,反映的是命题内容与客观事实之间的关系。——符合论

融贯说:如果一个命题与某个已经得到证明的理论或思想学说一致(相融贯),那它就是真的。融贯说如果想成立,必须依靠符合论,因为符合论更为基础。

我们应该注意到,依据融贯说得出来的结论可能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它所仰赖的基础并非客观世界中的现实情况,而是某种理论或思想学说;而任何理论或者思想学说都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已经过时,与现实世界并不相符。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底层逻辑读书笔记(精选)


1.对于自己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m.dhb100.com

能做好最基本的工作,才能负责一个项目;能负责一个项目,才能管理一个部门;能管好一个部门,才有机会管理一家公司。先要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首先要把自己变成“最好的自己”。

聪明人太多,得体的人太少。就是我们常说智商和智慧的关系。智慧就是能正确处理很多事情,比智商更重要。

有能力,要大胆表现,要敢于发言。只有表现出来的能力才叫价值。

2.对于干事

结果最重要,出成绩、有业绩才是目的。不是为了盲目加班挣表现。

满足预期,其实是退步的开始。永远要给自己设置新目标,永远不要呆在“舒适区”,因为别人始终是在进步。

工作中要大胆想,敢于创新。想象力也是一种态度。

需要准备好B计划。例如华为被美国制裁,结果很多年前就考虑过备手。“我们随时准备过冬”

3.关于团队与沟通

关于帮忙,是一种合作式的学习。了解不熟悉领域,提高见识。

有时,适当的内部竞争也很重要。促进了团队交流,也是团队纠错的机制。

理想的沟通切入点:一是话题要对;二是时机要好;三是位置要佳;四是策略要准。

4.老板思考的角度

老板要的是结果,是解决方案,而不是你思考或解决问题的过程。更不是给你做答案。

有问题一点及时沟通、请示。老板最讨厌被动型、不思考、无责任心的人。

跟老板沟通,首先要明白老板的意图;其次要了解老板说这句话时处于怎样的需求和状态;最后是找办法,根据他真实意图完整理解,制定自己的策略。

5.招聘员工,主要看三点

一是看他的自信心;二是看他对于应聘岗位的看法;三是看他对于自己职业的规划。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http://m.dhb100.com

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读书笔记


托马斯·史密特教授写的这本《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虽然篇幅并不长,但是这却并不是一本简简单单的书,而是需要我们做好读书笔记,深度学习和了解的一本书。

我通过这本书同样也了解到建造一个优秀的建筑,有时候来源于灵感,有时候又来源于智慧。就像圆和方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我们如何把这二者调整使人们视觉感官上更舒适。对于这些智慧,我们现在了解的不够,都要靠看书来取得。如果我们本末倒置,把百分之七十的时间花在磨练手上功夫,只把百分之三十的时间花在阅读优秀建筑作品和寻找设计灵感上,那我们十年之后只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绘图员,而非一名建筑师。

当然对于我们城乡规划这个专业,我们学习的不仅仅只是建筑,更是对一个区域内宏观的规划设计,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学习任务之重,如果在大学的时候我们不好好把握时光、潜心研究,那么以后走上社会将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所以,加油吧!

《简单语文不简单》读书笔记


一日,班内一位女生对我说:老师,我认为学语文很简单,就是要多读、多看、多写、多思考。这是一个我平日从没关注的学生,因为她的成绩在班上实在糟糕,最近好似开窍了。学生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良久。语文简单吗?语文课简单吗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方法称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也有我一样的疑惑。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二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可能有的老师觉得可以如释重负了:这下语文可简单了,不就是读读写写这事吗?但是于老师的课是简单中透着丰富多彩;朴实中透着深刻和充实。因此,我们不能片面理解语文教学的简单。

简单语文并不只是简单的读读写写再读读,而是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

没有变化,学生会生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是的,语文教学拒绝一尘不变。这就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为什么要改革?试想,如果还是和过去传统的模式那样,一个老师抱一本教辅口干舌燥的讲一节课,实行满堂灌,我们的学生愿意接受吗?何况现在的学生接触新事物的途径很多。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胸中得有点墨,有智慧,有应付课堂的法宝。

例如,在《皇帝的新装》里可以组织学生排演话剧,让学生从中领悟文章主旨;在《社戏》里,上课前可花几分钟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童年趣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木兰诗》里,可配合电教化展示诗中每个情节的图片,并配上相关情节的朗读录音,让学生能初步感知诗歌内容;在《安塞腰鼓》一课结束后可组织学生观看一场球赛,然后让学生即兴写一个小片段,描述赛场上的情形

可以说,课堂上各种教学手段,用得恰到好处,课堂才有情趣,读书才流露真情,课堂教学才变得简单有效。

当然,教学的别出心裁并非就是一味的求新、求异,而是让语文的听、说、读、写训练更加有情有趣。。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就是读读写写讲讲,但怎么读怎么写还是大有学问的,还是不简单的。读不是反复的读,写不是机械的写,讲不是乏味的讲。这些就是我们语文教学中设计的关键所在,让这些训练别出心裁,扎扎实实的落到实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我想:语文教学的别出心裁带给学生的将是持续不断的语文学习的兴趣,带给学生的更是发自内心的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应当看到,简单语文不简单。简单的实际上是最深刻的,是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之后的深入浅出,是对学生深入了解之后的准确把握,是对精心预设之后随即生成的正确引导。

《简单语文不简单》教师读书笔记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老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应该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该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平淡中体现神奇。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2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