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观后感

观后感

看感动中国颁奖的观后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看感动中国颁奖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看感动中国颁奖的观后感

“感动中国”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感动都会在霎那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限的力量,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直到感动的泪水潸然而下。

2011年度的颁奖盛典于2月3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坚持12年爱心长征、改变山区麻风病村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此次当选的“感动中国”人物还有: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朱光亚,为官清廉的公安战线楷模刘金国,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干部杨善洲,年届90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吴孟超,在危急时刻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扎根高原地区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靠卖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从8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12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自小失去双臂却创造出生命奇迹的钢琴师刘伟。走过10年的“感动中国”活动还向以白方礼老人为代表的长年热心公益事业而未能获得荣誉称号的所有爱心人士表示特别致敬。

《感动中国》让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感动,我的心灵也同样受到震撼和洗礼,感动和泪水之后应该是平静和思索,我是十三亿中的一个普通人,也是一名普通的合同教师,也许我这辈子都做不出让国人感动的事情,但是我会尽本能来做一些对我身边人有帮助的事情。我虽然不能像扎根高原地区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那样为高原付出,但我会全力照顾好我们班的每位幼儿,会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向他伸出援手,会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会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捐出微不足到的一点钱。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读后感 )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时的我们虽不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但一定是个让中国人感动的人。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观《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有感500字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颁奖晚会》,那是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人物评选活动。在这里,我们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慢慢回顾着2012年一件件感人肺腑的事件,认识了一个个平民英雄。

看这个节目的时候后,我的泪水一次又一次夺眶而出。节目中的每一个英雄的事迹都让人深受心灵的洗礼,每一位英雄都令人感动至极:把一生献给核事业、临死前还要求完成工作的林俊德;对病瘫的老母亲不离不弃的孝子陈斌强;年仅十二岁肿瘤女孩何玥,她的遗愿是捐献出自己器官救更多的人,使我明白未成年人也能做出伟大的事;一心一意为农民工着想的副局长陈家顺;为上百位革命老兵带骨灰回祖国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爱心小院创办者、收留残疾儿童的农家妇女高淑珍……

最让我感动的是“冰雪为容玉作胎”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她很平凡,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但是,她却有着与众不同的一颗善良的心。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她的学校门外,一辆客车向学生们疾驰而来。眼看就要撞上学生了,危急之下,张丽莉奋不顾身地将学生推向一旁,随着一声凄惨的紧急刹车声,她却不幸被汽车碾轧在车子底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从此就沦为残疾人。

看见张老师坐着轮椅出来的时候,我的心好痛啊!这个心灵与外表同样美丽的张丽莉老师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余生了。其实,在那危急的时候她只要向后退一步,就能毫发无伤,可是她却义无反顾冲出去救学生,一点儿也不犹豫,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领奖的时候,她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好像告诉我们她救人是无怨无悔的,好像在说这些困难算不了什么……从她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坚强。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张丽莉的颁奖词是:“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主持人还告诉我们,在学校,张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朋友,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从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她还用自己的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我想,我欠缺的就是这种“我为人人”的大爱。生活中,我总是想从别人那得到些什么,自己却不愿去付出,和同学相处有时候斤斤计较,我为自己的自私感到羞愧!

英雄们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我要向他们学习,把爱与温暖继续传递下去,让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好心人!

感动中国的观后感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4颁奖典礼》终于在2014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看《感动中国》有感1000字


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限的生命;如果你是一朵鲜花,你是否点缀了美丽的大地。

这周,学校组织了各班级观看《感动中国》这档节目,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些以他们自己的事迹闻名全国的人物,让同学们能够学习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我感觉我在观看后受益匪浅,也许只是几种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却已影响了我的人生,震撼了我的灵魂。

其中有这样的一位人物,他的一生中创造了许多殿堂级别的艺术作品,例如《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和《团结就是力量》等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但是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些作品的作曲者是位怎样令人敬佩的人物。1950年,20岁的他加入了中国西南青年文工团,1953年入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文艺兵后的他,经常在部队基层中出入不穷,只为慰问广大的官兵,与他们畅谈理想与心事,尽其所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他也从中寻找创作素材,于是他许多优秀创作的灵感都来源于军旅生活。此后的他仍然继续坚持自己的事业,并成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文学家和话剧编剧等。有一次,他为完成《江姐》这部歌剧,亲自来到重庆渣縡洞体验生活,为了激发创作灵感,他还将自己的双手戴上手铐,双脚戴上镣铐,坐上老虎凳。最后他又创作了许多佳作。由此可看出,他是一位热衷于工作并勤奋耐苦的人。

他,就是闫肃。

感动中国给予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弘歌感人肠闫肃。

2016年2月12日,一颗巨星陨落了,闫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据闫老的夫人所说,闫老重病昏迷在医院时,只有当耳边响起他的作品时,他才会有片刻清醒的意识。但是最终他还是没能摆脱病魔的魔爪,就这样一睡不醒。闫老虽然离开了我们,肉体消磨在万丈泥土下,但是他的高尚的灵魂和精神却永驻人间,他的歌将千古流传,唱响在神州大地。闫老,一路走好!

不仅是闫肃,这世上还有许许多多无时无刻震撼我们心灵的人,再比如为祖国科研事业不懈努力和奉献的科学家屠呦呦;为了资助贫困学生四处奔波筹款最终桃李满天下的校长爸爸莫振高;为了让一千多个家庭团聚不惜三千多个日夜奔忙让宝贝回家的秦艳友、张宝艳夫妇。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人的一生很长,即使你忙着欣赏一路上的风景,也请你别忘了留下你的痕迹、你的美丽。只要有心,只要努力,感动中国也可以是你我他,不求荣誉和回报,但求世界因你我更美好。

看《感动中国》有感300字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其中,我最欣赏第二个人——陈斌强。

在他八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独自照顾他们三个孩子,为了不让他们三个孩子走丢,便用一根布带把母亲和孩子们连在一起。现在,他长大,母亲在58岁那年得了老年痴呆症,而陈斌强在离家三十里外的一所学校当语文老师,一个星期跑一趟,周一到周五全在学校,有一次,他在学校上课,母亲因不识路而不知道怎么回家这件事后,陈斌强决定把母亲带到学校来,并用那根布带把他们紧紧绑在一起。每天既要教学生,又要带妈妈,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帮母亲上厕所,晚上哄母亲睡觉,还要给母亲 喂 饭,真辛苦呀。

我真敬佩他呀,他每天不怕辛苦来照顾母亲,以后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看《感动中国》有感 (600字)


看了《感动中国》之后,我们认识了在生命最后,依然坚守在自己岗位的林俊德;收养183个孩子的高淑珍;有为了老百姓打工的副局长陈家顺;百善孝为先的陈斌强而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林俊德和陈斌强。

林俊德是我国爆炸力与核试验工程领域专家。2012年5月4日,林院士坚持每天工作,老伴劝他躺着休息,他却说:坐着休息,躺下就起不来了。林院士在生死关头的时候,还不忘工作。直到他把所有数据整理完后,他才肯躺下休息,可是,这一躺,就再也没起来了。他临死前要求把自己葬在自己以前工作的地方。感动中国委员会给予了他这样的评价:把能够拥有的时光都献给了岗位,最后还在向目标冲锋,这是一位真正用信念撑起尊严的军人。是啊,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它的跨越是那样的壮美、壮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不愿做手术,愿意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中华名族有一个传统的文化:百善孝为先,陈斌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陈斌强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失去了说话的能力。陈斌强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她,上课时,他用绑带,把母亲和自己绑在一起,骑摩托车,带她去学校,凌晨一点,准时起来帮助母亲上厕所,早上七点,给母亲喂饭,再给学生上课,他的生活中只有上课和母亲的起居生活。小时候,母亲用这根绑带把他照顾大,现在,他用这个绑带照顾母亲。他付出的孝心,不仅抚慰母亲,也抚慰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种中华民族真挚的人性之美,可以作为社会的良药。

福建龙岩新罗区松涛小学六年级:陈飞羽

观“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有感600字


摸索中华民族的脊梁,用感动沾湿的泪来无言屹立!感动你我的中国,尽在你我感动的不言中。这短短长长的两个小时,掠过的不仅是时间,而是每个中国人的德馨敲击心头无尽的震动……

老人的一生,朝有爱情,午有爱心,暮有关爱。她的名字里头,一笔一画似乎都浸了爱、刻着情,回头看看,农村的水渠、桥坝、良田、孩子们……她带领着人们在革命和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疾步前行,一路花香。

先行者们开着路,人民迈着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也不断感动着。下一代的我们也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宣誓着自已的理想,扬溢着自已的青春——义捐骨髓的邵帅,不也正是我们蓬勃向上的缩影吗?因为有爱,我们的心中才会迸发出信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也正是为了我们生长的土壤而盛放。我积极加入志愿者协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下乡劳动、义卖、义濱等来募捐善款,把它们运用到身边的“待帮助”中。不仅如此,时时存善,友好待人,这“爱”便更使我们在这成长中生机勃勃。

用爱,感动自已;存善,感动行动。中国感动,感动中国,有爱才有中国……

《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有这麽一些人:有一位老人,他是从一段历史中走过来的,有人说,他代表着一个时代,有人说,他是中国科技的帅中之帅,仰望星空的时候我们知道,天上有一颗星是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的,而他自己却说:我很不敢当。;有一对夫妇,他们是教师,然而他们同样是孩子,可是却不能守候在自己年迈的父母身边,去了远方,因为在远方有一群孩子要把他们当做像父母一样的老师;还有一位好医生,我们对好医生的要求是:医术高超、治病救人,而他不仅能治病还能暖心,甚至温暖整个世界他们是《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中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是那么令我们感动,那么令我们崇敬。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这其中的刘伟。

刘伟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但他坚强的挺了过来,并学会了弹钢琴,23岁时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如果你认为他的故事就这么简单,那么我告诉你:你错了。

12岁那年,刘伟被推荐到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开始了游泳训练,刘伟的伤残程度在这里是最重的,付出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沉下去,坚强的昂起头,再沉下去,再用力昂起头,他不屈的身体一次次从水里钻出来,与命运顽强的抗争。终于,在两年后,刘伟站在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的冠军领奖台上。就在刘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满怀信心备战2008年残奥会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又一个巨大的不幸降临在这个原本已经残缺的身体上他患上了严重的过敏性紫癜,不能再做剧烈运动了,一心想拿奥运会金牌的刘伟不能游泳了,这是他失去双臂后命运给他的又一次致命打击。他陷入深深的迷茫,此时的他多麽渴望找寻到一个新的方向。决不放弃的刘伟选择再一次从头开始,再一次向命运挑战。为了支持儿子的梦想,刘伟的父母借钱买来了钢琴,却因为找不到能教他的钢琴老师,19岁的刘伟无奈开始了自学,从最简单的单音练起,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由于脚的大拇指过于粗大,超过了琴键的宽度,按下去的时候经常会带键,后来想出的办法是将它立起来,然后斜着摁,但是,更大的难题是,由于脚趾很难岔开,连最基本的三和弦音都弹不了。刘伟冷静分析自己的条件,他发现自己能利用的脚趾只有三个,可是,三个脚趾怎么才能达到别人用五个手指的效果呢?他想出的办法是两只脚一块去,靠速度来切换这个八度的东西,那时候一天要练习七个小时以上,最后腿都抬不起来了,脚也磨出血泡了。使用自己设计的指法,刘伟的弹奏居然有了调式,1年后,刘伟弹钢琴达到了用手弹钢琴七级的水平。

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我想,我已不需要再抒发的感想了,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看了刘伟的故事,都会感动,都会为他的坚强折服。

我们永远也比不上他的坚强,因为他不幸了,而我们所面临过的困难在他的不幸面前简直是小小巫见大大巫。但我们不需要跟他比,只需要学习他的坚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他的事迹,像他一样,冷静思考,就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渡过难关。

坚强这两个字屡屡被人们提到,它是一种美好品质。我们不需要舍弃它再去开发新的美好品质,刘伟的事迹告诉我们,它永远都不会过时。

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观后感
前几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其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让我一次次地流下了眼泪,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胡忠和谢晓军的故事。他们被人们誉为雪山上的并蒂雪莲。
胡忠和谢晓军是一对夫妇,有着优越的大学教师职业。有一天,胡忠在一张报纸上看见一所孤儿学校缺老师,便放弃了优越的大学教师职业,独自一人去了那所西藏儿学校。
谢晓军也放弃了大学教师职业,带着女儿一起到了胡忠身边,在那所西藏的孤儿学校,和胡忠一起当那的老师。
他们这种平凡而伟大的爱,让我震撼。震撼之余,我理解到其实这种爱就是一种责任,我们每个人出生后都有许多责任,有对父母儿女的,有对亲朋好友的,但他们夫妇选择的却是对社会、国家的责任。他们放弃自己优越的生活,奉献自己的热情,带个孤儿们没有的父爱和母爱,他们的这种奉献的精神,真可以说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
学习他们的事迹,让我知道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优秀传统,而我也是中华民族的其中一员,我为之骄傲,更让我明白今天的努力学习是为了将来长大后勇于承担国家的一份责任,所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感动中国》里的事迹就是为了呼吁全民族人民继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精神,而成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是我现在努力的梦想,我要为之而奋斗


《感动中国》观后感


我们生活在愛的世界里,我们因爱而感动,世界因爱而更美丽!

经过我看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我了解到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发生着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事迹。比如说,在短片中年纪最小的何玥,在自己生命结束的时候捐出自己的生命器官,用平凡生命的最后闪光,为别人照亮生活!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陈斌强用一根布带!连接着身患残疾的母亲!不,连接着他们的不只是这根布带,而是他们母子间那感人的深情!

2013年4月20日八点零二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大地母亲在颤抖。100多条脆弱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而在这些让人悲痛的瞬间,却有一群用自己的双手帮助灾区人民!他们是我们敬爱的人民子弟兵们!他们不惧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去挽救那些埋在废墟下的生灵!在当天下午,一辆满载救援人员的卡车,在前往灾区的途中,为了避让其他车辆不慎翻入河中。河水夺去了两位战士的生命,但他们被救起来的第一反应,就是想继续赶往灾区救援!我为他们的行动而动容,为他们的大爱而落泪!而最美记者陈莹,在灾情发生当天,应该是她最幸福的一天,她步入婚姻殿堂,地震来袭,她不上完成自己的婚姻,第一时间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采访!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到灾情!她的行动让我感动!

世界上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事迹,而这是这些让人感动的瞬间,才让世界变得更美丽与和谐!我,作为华夏儿女,虽然我的力量微薄,但是我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位人!让感动聚集,让愛无处不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800字


春天,是收获感动的季节。在师长父母的推荐下,我观看了周五晚上播出的《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礼》,感触颇多。

拥抱·亲人

“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冬带着雪花,围攻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一温一暖的宫殿。你病中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这是给一个孝女——朱晓晖的颁奖辞。朱晓晖的父亲在2002年患病后便瘫痪在一床一,失去了生活能力,自此,便由女儿朱晓晖照顾。从颁奖词中可看出,朱晓晖为了时时陪伴卧病在一床一的父亲,在穷困潦倒的处境里熬过了整整十三年。往后,她还 会继续陪伴父亲,因为在她眼里,有父亲,就有快乐。

同为儿女,朱晓晖能够做到这么的孝顺,对父亲不离不弃,无微不至,把他当作比自己还 重要的人。可再转过身来看看我们自己,正处在蜜罐一温一床一中的我们,有时不仅把父母对自己的一爱一视而不见,甚至还 会嫌弃他们,说他们烦,进而出口伤人。看了朱晓晖的感人事迹,我们不由得为之触一动,也应在触一动后对之前的不孝做出改变,成为一个孝顺、体贴的人。

拥抱·社会

“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你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一温一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你让一陽一光重新照进村庄。”这是给一位不惧麻风的医生——肖卿福的颁奖辞。说起麻风病,也许有很多人会望而生畏,可这位肖医生却和麻风病打了40年的一交一道。在任的几十年里,他从不歧视麻风病人,而是在用一爱一心和耐心去救治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下,他从未埋怨,而是选择了用回报社会的一份一爱一去关心大家。

当今社会,心中有一爱一的人很多,可心中有大一爱一的人并不在多数,身为祖国普通工作岗位上的一员,肖医生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不仅医治了别人的身一体伤痛,更是医治了别人的心灵伤痛。像他这样善良的人,难道不是伟大的吗?我们也应像他那样,关心他人,传递大一爱一。

感动中国颁奖礼,舞台虽小,可其中蕴含的感动却如同汪洋大海,在我们的心中汹涌澎湃。以上列举的两个人,他们是普通人,都是芸芸众生的其中之一,但他们的一爱一却都在感动着我,感动着我们。

感动中国颁奖礼,让我懂得了:善由心生。我定会把这美好的一精一神食粮牢记于心,也学会用一爱一温一暖人间。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看感动中国颁奖的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