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未来简史读后感800字

未来简史读后感800字

未来简史读后感800字。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阅读时,我们一般都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收获。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优秀的读书笔记模板有哪些?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未来简史读后感800字,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看完《未来简史》归结于一句话:万物互联让人类的能力指数上升,人类放弃意义而追求力量,智人失去控制权,极少数人控制世界。放下书,世界还是世界,贸易摩擦,围追堵截,崛起增长与压制,民粹主义与开放合作,现在还是柴米油盐,未来还只是未来,甚至可能永不会成为现实,当前独善其身仍然可行,一切似乎没有变化。一千六百多年前,陶渊明就说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嗯,就这感觉,感觉都没变。
但有些想法在悄悄地变化:

1、认识到靠虚拟的愿景、文字和货币,人类开展了大规模的分工协作,从此一骑绝尘。大规模协作是人类力量提升的核心关键。

2、对自由人文主义,平等,自由,自由意志,独立意志,追随自己的内心,不那么确定,那么执着了。

3、对万物互联,个人隐私,数据自由,有了新的认识,或许,这是人类进行大规模协作,大幅度提升力量的必然趋势,势不可挡,顺者昌逆者亡。

4、意识到如果生命最终只是技术问题,会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幸福圆满或许都需要重新定义。

然后想,今天的我和昨天有何不同?人和人的差异在哪里?

能力,见识和眼光(含境界和定位)。能力包括了决断力、执行力、理解力、与人连接力,意志力,当然也包括了语音能力,运动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总结能力,洞察能力,规划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眼光高低取决于见识,见识又取决于知识和能力。为什么会目光短浅,因为没有见识,为什么没有见识,很多知识不知道,知道了也没有能力抽丝剥茧,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啊。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而选择是基于已有知识、能力、见识和眼光的选择。

有些事我们知道自己知道,我们也知道自己有些事不知道,知道的东西多少,决定了人和人的不同。有些事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但它总是通过直觉、感觉,隐隐地,经常性地影响我们的选择,而大部分的,是那些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我们不知道,所以就会执,就会固执己见,就会画地为牢,就会刻舟求剑。你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是他人知道自己知道的部分,这就是眼光、境界、定位的差异来源。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以为记。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书笔记阅读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400字


之前大禹问我想看什么书,我说:能解决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目前生活现状不能满足我个人追求之间矛盾的书,能让我对未来有所憧憬的书。大禹说:《未来简史》就是一本能让你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书!
没想到他居然让我看到了最恐怖的预测:99%的人类将被代替。不过说实话,其中“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是不能刹车的,没有谁能阻止”这一观点,我还是有点认同的。至少我们看得见的是近几年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的诸多便利,如果出门不用带现金都是小事,那么本月中新闻说的“世界第一例人类头部移植手术已经在一具遗体上成功实施,这意味着距离未来人类活体头部移植手术又近了一步”,这些成就真的是高明而伟大的。

虽然现如今面部识别程序辨认人脸的速度和效率都已经远超人类。警方和情报机构现在已经很习惯使用这种程序,扫描监控录像机无数小时的视频资料,追踪嫌犯和罪犯。但是仍有前进的空间,苹果的面部识别还是不能hold住双胞胎的考验,相信有朝一日解决这个bug并不是很难。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1000字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1000字:

说实在的,对于我这样一个幻想狂人加科技狂热分子来说,这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来的书,那么书中有哪些地方吸引我的呢?

首先,作者将人界定为智人、神人的概念。并且在书中附赠的思维导图中会标着“历史起源于人创造了神,历史终结于人成为神”,而这里所说的人就是指“智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人?作者为什么将我们称为智人呢?这就是书本身引导我想要去看的一个方面。

其次,在书中,作者为我们描述的随着科技发展,尤其是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之后,有钱的人甚至都可以通过基因的选择来创造完美的后代,普通人与富人之间的差异将会人为的被拉大,这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下,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是不是就失效了?

作者在书中还描述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95%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智人中的绝大多数将沦为无用之人,那么如果社会真的走到了哪一步。政府又将如何对待这些所谓的无用之人,是像纳粹法西斯一样,种族灭绝,还是像人类养鸡、猪一样,关在笼子里,给予最基本的生存所需的食物,直至死亡?

当然,书中所提到的随着人类寿命的无限延长从而引起的各种社会变革,以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人类的血缘情感将不再那么强烈,对于一个活了200岁的人来水,她很难对自己在100年前甚至更久的时间里曾经生育过的生命会有非常大的情感牵挂。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人要学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以适应社会。令我疑惑的是,真的到那个时候了,按照作者的逻辑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先进的地步,读后感人类的学习是否还需要像现在这样艰难而漫长?是否学习方法也会发生质变?或者在那样的环境下,人究竟还是不是纯粹的人?还是只是披着人的外衣的人工智能了呢?

再次,未来社会将是由人本主义转为信息主义的社会,在那样的社会里,人的感情和内心里的认知将被忽略或者弱化,取而代之的就是数据,甚至你决定跟谁结婚共同生活靠自己的感觉来说都不靠谱,而大数据会告诉你该选择和谁一起生活。真的到无法想象,随着信息的发展,我们对数据的依赖会越来越大。如果哪一天,你的生活被一堆数据给左右了,那么究竟是我们在分析数据还是数据在控制我们?最后,究竟是我们继续存在,还是我们被数据给分解融化成一个一个数据源里的数据点呢?

合上书本的时候,我最大的疑问就是,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作者:赵鹏程

亲爱的读者,以上由我们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未来简史读后感800字》读书笔记一文,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未来简史读后感8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

上一篇:母校寄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