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苦难辉煌纪录片读后感

苦难辉煌纪录片读后感

长征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那些思维的火花在观看过程中可能转瞬即逝,观看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很多人都是在写观后感的过程获得成长。优秀的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征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长征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观后感(一)

长征故事,从小就开始听,但儿时的我却从来没有深刻理解过长征这两个字的含义。

长征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再现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红四方面军历经挫折、辗转北上;红二、六军团突破重围,转战云贵、进入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以及中国工农红军三大方面军会师的长征史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毛主席在长征胜利之后的喜悦和豪情,但通过观影,我才真正了解到长征路途中有多少的艰难险阻:不仅需要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上有飞机轰、下有炮弹炸),还要处理红军内部的斗争(王明路线、张国焘争权);不仅需要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雪山、河流、荒草地),还要面对补给的缺乏(断粮、缺医少药)……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红军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克服了所有困难,但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据大致统计,长征途中红军约损失18万人,因此可以说是万千战士用血肉之躯,串联起了这一条走向胜利的长征之路,这条道路以血与火的英勇壮举和伟大实践承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功勋。

如今我们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进行新的长征。作为一名电力一线党员员工,应该时刻用红军长征的精神鞭策自己,恪尽职守,克服苦难,始终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

观后感(二)

今天,公司组织观看了电影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纪录片沿着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线,以多位党史、军史专家的讲述,采用影视资料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壮烈征程。纪录片还遴选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红军后代,讲述了他们父辈的长征故事,很多故事让人听了都忍不住流下眼泪,他们的坚持、信念和毅力也着实让人佩服。

这部历史革命题材的电影纪录片,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的场景以及红二、四军团突破重围,转战云贵,进入四川甘孜与红一方面军会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方面军胜利会师的长征史诗进行了完整再现。

通过观看电影,我重温了红军长征的历史,对长征过程有了更深刻的印象。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五万余人。12月,黎平会议召开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川贵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地位也开始确立。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度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红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宣告结束。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宣布长征胜利结束。

电影结束后,我再次被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征程所深深震撼了。我深切感受到,党的事业和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青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长征时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纵观长征整个历程,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的胜利,都体现着中国红军战士"大无畏"、不怕艰难险阻、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坚持与信念,也将永远激励着我。面对着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一片片苍茫无涯的草地,红军战士们义无反顾,从不退缩,才谱写了一曲动人的革命乐章。

作为一名即将转正的预备党员,我应当不断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时刻牢记党的历史,时刻用红军长征的精神激励、鞭策自己。刚刚走入工作岗位,我会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学思践悟、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并把长征中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发挥到工作中去,面对工作上的困难,不能退缩,要想办法克服,虚心向师傅前辈请教,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会始终保持着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并用长征精神时刻鞭策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承诺。

观后感(三)

2018年9月18日下午,公司党委组织公司全体党员进行了一场革命历史题材文献影片的观看,这也是我们进入公司后参加的第一节党课活动。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影片记录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红四方面军长征时历经挫折,辗转北上;红二、六方面军团突破重围,转战云贵、进入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方面的长征史诗。

为了应对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红军在四川甘肃地区辗转多月。迭部、若尔盖、红原、班佑……看着这些熟悉的地名,思绪又回到了当年穿越甘南、甘孜等地区的场景。毕业季的时候,和一位朋友走上了穿越甘肃、四川的自驾之路。在阿坝县到色达的路途中,为了减少路途时间,加上缺乏对山路的深刻认知,选择了尚未完全开发的阿两路。从当天下午四点出发,一直开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多才驶出阿两路,半天的时间经历了噩梦般的生死劫,阿两路也成为我记忆里挥不去的独特记忆。凌晨时分,驾驶在雪山的悬崖边上,路上飘着云朵……最后为了缓解驾驶疲劳,不得不缩在睡袋里夜宿山中。从大山里出来后,除了劫后余生的喜悦,还有对那晚经历的后怕,负责驾驶的朋友说自己一闭上眼,脑子里就全是遥遥晃晃的山路。自小在平原长大的我,第一次见识到了地图上标注的特殊道路,完全颠覆了我对道路的认识,对长征路上的艰辛不敢想象。有过身临其境,才更能感同身受,这也是我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感受最深刻最动容的一次。

除了感慨川西一行道路的艰难,还有对自己没做好攻略的内疚。所以当看到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指挥下,突破国民党军的层层追捕时,不由得敬佩不已,再次认识到战略思想的重要性。当然,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个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的大无谓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勇有谋之人。

在影片的最后阶段,贺龙之女贺晓明回忆自己的长征经历,感慨到长征途中最感谢的还是沿途中帮助红军的村民们。这正体现了长征精神中"着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长征精神,人民都有自己的解读,虽然具体说法有些差别,但基本内容都是一致的。长征精神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是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是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作为刚进入松江供电公司的新人员工,我们要牢记长征精神,在一线岗位上稳扎稳打,不怕吃苦,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开拓创新,为班组注入新鲜活力。余生很长,莫要慌张。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松江电力的这片广阔天地里,开拓出自己的长征之路。

观后感(四)

近日,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同志观看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影片主要讲述了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沿途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的艰苦长征征程。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它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他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飞夺泸定桥战役,飞夺泸定桥战役中的泸定桥,没有长江大桥那样雄伟、壮观,也没有赵州桥那么坚不可摧,它只是一个坚固的铁链,在战争中战士们不仅要攀爬铁链,还要提防国民党的进攻,而且下面还有湍急的泥水和棱角坚硬的大石头。而战士们却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艰险度过,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艰险的坚毅形象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非凡的智慧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这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

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4篇


弘扬长征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观《红旗漫卷西风》有感

邹仁国

今天,市委党校组织我们集中观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记录片《红旗漫卷西风》,这部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以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生动再现了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红四方面军历经挫折、辗转北上;红二、六军团突破重围,转战云贵、进入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以及中国工农红军三大方面军会师的长征史诗,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艰险的生动形象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非凡的智慧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历史越久远,我们看到的越清晰。红军远征的两年中,既有艰苦卓绝的跋涉,又有气壮山河的战斗,还有人定胜天的奇迹,更有雄浑豪迈的胜利。这支红色队伍所体现的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磁石、如火炬一样吸引和带领着一代又一代人找到了信仰的真谛、人生的方向和精神的力量。今天,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

我们要做坚定的信仰者。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自然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今天,虽然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共产党人一如既往的理想和信仰没有变。那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激励着我们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新长征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要秉承这种信仰,立足自身岗位,面对繁重的任务,挺起脊梁、敢于担当;面对利益的诱惑,站稳脚跟、初心不改,多谋实事、多干实事,“实打实”地为“两个一百年”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们要做无私的奉献者。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爬雪山、过草地,一切超越人类想象的苦难,都是由一位位甘愿为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共产党人铸就的人间奇迹。新长征路上,像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共产党人为什么总是让人怀念?就是因为他们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精神让群众至今不能忘怀。今天,我们生逢盛世,就是要把无私奉献当作共产党人的最大幸福,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论何时、何地、何事,我们党员干部都应“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无私奉献、一心为民,在奉献中实现自己出彩人生。

我们要做群众的贴心人。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当年,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一首《十送红军》就这样传唱至今。共产党人要永远像长征时期那样做群众的贴心人。今天,我们依靠群众干事创业,就要和群众将心比心、赢得真心。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第一信号。“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有了群众的支持,有了百姓的真心,新长征就一定会继续取得新胜利。

时间:2018年9月30日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姚顺平 上海民防党建园地

9月27日上海市民防办组织观看了《红旗漫卷西风》,二万五千里长征纪录片。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五万余人。12月,黎平会议召开后,红军改编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也开始确立。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宣告结束。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地区会师,红军宣布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精神的典范。纵观整个长征的历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 )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敌人中杀出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应该不断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与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我会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学思践悟、学做结合、知行合一,并把长征中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发挥到工作中去,面对工作上的困难,不能退缩,要想办法克服,虚心求教,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会始终保持着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并用长征精神时刻鞭策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入党申请书中的承诺。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上海市民防救援队伍技能训练比武竞赛活动中,我中心作为主办单位,同时又是业务指导与裁判,各科室队员曾多次顶着酷暑尝试比赛项目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保证各区在比赛过程中能安全顺利的完成任务,并能够通过比赛实实在在的锻炼到业务能力,提高业务知识。我作为一名后勤保障人员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长征中勇于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

上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特救中心作为进博会负责安保工作的单位之一,我作为市民防总值班室应急值守中的一员更应该学习发扬和传承先辈们的长征精神,以更积极饱满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认真完成市政府交托给我们的工作。

上海市民防特种救援中心姚顺平

2018年10月16日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设备维修厂学习红军长征精神

铁血丹心,英雄本色

2018年9月21日,设备维修厂党支部党员同志参与了公司党委组织的观看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主题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影片用当事人口述、实景还原等方式展现了波澜壮阔的长征历史篇章。

历史证明,长征的胜利,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胜利。红军的胜利,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胜利。正是由于坚持了党指挥枪的原则,红军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把战略退却变为向抗日前线的伟大进军;才能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维护红军的坚强团结。正是由于坚持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各路红军分路突围、各自为战时,才能达成高度的战略默契;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南方游击根据地的征战,陕甘红军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斗争,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游击作战,以及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才能形成一个相互策应配合的整体。创造这样的战争奇观,靠的就是红军始终坚持听党指挥不动摇!

走在新世纪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当前,首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顺利召开,但是设备维修厂保驾的艰巨任务不会改变。支部联合行政成立设备专项抢修小组,针对重点列车维修设备的应急保障工作,认真总结现场保障措施的得失。部门的专业职能组党员加强了展会重点区域检查,帮助、指导维修班组检修、故障分析、质量控制。抢险队党员同志在展会期间积极实施应急联动,确保了展会期间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序。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文字:张加伟

观看《红旗漫卷西风》有感

——上海市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第一党支部 王玲

9月27日,市民防办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片名红旗漫卷西风出自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正如诗中所言,长征精神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我党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坚定信念。

影片描述了,红军在1934年江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保存实力,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毛泽东同志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避实就虚,甩掉敌人主力,到敌力量薄弱的贵州去,得到政治局多数成员的赞同。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增选了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局委员,确立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为领导核心。从此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判断和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声东击西,运动敌人,顺利通过彝族地区,向北挺进。长征路上,红军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毛泽东同志率领红一方面军坚持北上抗日,抵制张国焘的右倾逃跑主义错误路线。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陕北山城堡胜利会师。 毛主席伏案疾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地体会到,身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牢记先辈的牺牲,牢记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两万五千里长征,走过的是草地,是雪山,更是信念和理想的实践。每一个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时刻牢记党的历史,时刻用红军长征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学思践悟、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第一党支部

入党积极分子 王玲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800字通用


好电影往往是深入人心的。网络上很多人都在谈论着这部作品,观看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观后感是我们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不过写作品观后感时该找何种角度呢?经过搜索和整理,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呈上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篇1

作为一部反映陕西近现代革命历史的电视剧,该剧一经播出反响强烈,引发了广泛热议。该剧选材独特、剧作扎实,凸显了陕西革命先辈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出色贡献,传承了陕派电视剧的红色经典和革命精神,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将“陕西故事”讲述得颇为精彩,成为了一道醒目而靓丽的红色风景。

首先,该剧立足于讲述陕西故事,以西安城里梁家、秦家、李家三家人父辈及子辈的人生选择和命运交集为故事线索,以辛亥革命以来至1949年西安解放为历史背景,颇为全景地展现了20世纪上半叶陕西的革命历史。

其次,该剧采取了家国同构的叙事手法,虚实结合,以虚构表现为主,故事建构和情节设置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充满悬念,使得人物的命运颇具戏剧张力。

再次,剧作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有血有肉、令观众难忘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家族中选择跟共产党闹革命的一方,还是选择国民党三民主义的一方,或是中间力量,同情革命的一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合情合理,形神统一。尤其对于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的表现都具有较好的说服力。

最后,该剧制作颇为精良,在战争场景、城市街景、人物服装、道具、化妆等方面均颇为考究,体现了当年历史环境的真实感和质地感。同时,该剧的美术考究,保证了历史真实和观赏效果的统一,总体上显得大气磅礴而不失细节考究、气势恢弘而更具视听张力。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篇2

9月27日,市民防办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片名红旗漫卷西风出自毛主席《清平乐六盘山》,正如诗中所言,长征精神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我党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坚定信念。

影片描述了,红军在1934年江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保存实力,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毛泽东同志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避实就虚,甩掉敌人主力,到敌力量薄弱的贵州去,得到政治局多数成员的赞同。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增选了毛泽东同志为政治局委员,确立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为领导核心。从此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判断和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声东击西,运动敌人,顺利通过彝族地区,向北挺进。长征路上,红军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毛泽东同志率领红一方面军坚持北上抗日,抵制张国焘的右倾逃跑主义错误路线。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陕北山城堡胜利会师。 毛主席伏案疾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地体会到,身为新一代的年轻人要“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牢记先辈的牺牲,牢记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两万五千里长征,走过的是草地,是雪山,更是信念和理想的实践。每一个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时刻牢记党的历史,时刻用红军长征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学思践悟、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篇3

5月28日下午,集团党委组织党员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该片沿着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线,以多位党史、军史专家的讲述,采用影视资料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壮烈征程。还遴选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红军后代,讲述了他们父辈的长征故事,很多故事让人听了都忍不住流下眼泪,他们的坚持、信念和毅力也着实让人佩服。

在《红旗漫卷西风》观影过程中,我看到了那些只能在历史书中书写的画面。在大渡河冰冷的泸定桥上穿越熊熊火焰,抵达对岸;在冰天雪地的草原里,忍饥挨饿,睡雪窝,为了战友,为了革命勇于牺牲自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病入膏肓的小孩将最后一把口粮喂进了背他的人民战士的口中,感受到咀嚼才咽下最后一口气,安心离开这个世界。长征路漫漫,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也更让我懂得了,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即将转正的预备党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应当不断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时刻牢记党的历史,时刻用红军长征的精神激励、鞭策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长征精神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立足本职工作,在工作的实践中做一名合格党员。为集团创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及醴陵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贡献出自身力量。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篇4

铁血丹心,英雄本色

上周,设备维修厂党支部党员同志参与了公司党委组织的观看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主题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影片用当事人口述、实景还原等方式展现了波澜壮阔的长征历史篇章。

历史证明,长征的胜利,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胜利。红军的胜利,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胜利。正是由于坚持了党指挥枪的原则,红军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把战略退却变为向抗日前线的伟大进军;才能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维护红军的坚强团结。正是由于坚持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各路红军分路突围、各自为战时,才能达成高度的战略默契;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南方游击根据地的征战,陕甘红军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斗争,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游击作战,以及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才能形成一个相互策应配合的整体。创造这样的战争奇观,靠的就是红军始终坚持听党指挥不动摇!

走在新世纪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当前,首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顺利召开,但是设备维修厂保驾的艰巨任务不会改变。支部联合行政成立设备专项抢修小组,针对重点列车维修设备的应急保障工作,认真总结现场保障措施的得失。部门的专业职能组党员加强了展会重点区域检查,帮助、指导维修班组检修、故障分析、质量控制。抢险队党员同志在展会期间积极实施应急联动,确保了展会期间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有序。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因此,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篇5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以发生在陕西地域的近代革命重要史实作为总体叙事背景和构架,艺术性地虚构了梁万龙、秦声达、李耀川三个从辛亥革命一路走来的结拜兄弟之间因为彼此信仰变迁而演绎出的兄弟之间以及家庭子女之间种种恩怨情仇的故事,真实地表现了革命先驱历经人生沧桑磨难、坚守红色信仰不动摇的心路历程,感人至深又引人沉思。

该剧整体剧情架构好,主题、人物形象鲜明,尤其是以李志远、秦怀文、秦怀武、梁冬梅等为核心的年轻组合群像塑造成功,他们在特殊的年代里,信仰各异、常常互相为敌;但是终归因为亲情、友情、爱情又彼此挂念、相帮相助、彼此谅解。这些相关情节的编织与演绎,跳出了以往某些类似题材剧艺术表现较为功利化、刻板化的窠臼,更注重站在现代人性人情的角度深刻表现政治纷争带给人性与情感的迷乱和伤害;尤其是对于父代之间、子代之间、以及父子之间的各种富有张力的戏剧化冲突矛盾演绎到位,塑造出了特定历史情境下真实可感的历史人物形象;同时该剧还非常注重在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时,对浓郁的陕西历史地域文化特色的镜像化渲染与表现。

剧中梁万龙、秦达声、李耀林三人作为父一代的形象架构和剧情演绎也精彩到位,尤其是梁万龙的形象塑造成功新颖、富有现代意识。另外,该剧叙事流畅、镜像语言处理精良细致。在演员表演方面,也真正达到了老艺术家与中青年表演实力派及新秀联袂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既有张嘉译、郭晓峰、张粟、吕一、姬他、封柏等颜值实力兼具的中青年演员献艺,又有杜志国、方青卓、张光北、谭凯等知名老艺术家压阵,带给观众们很好的观赏体验。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篇6

张粟是“红色偶像”,他因革命战争剧《将军日记》中的杨树林而再次成名。在新世纪以来,他饰演的角色类型大多属于“红色”角色,并且大多具有军官的硬汉与帅的气质,使得他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影十六载,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千差万别的人物形象:不屈服的帝王光绪、阳光俊朗的袁伟、眉清目秀且风流倜傥的神农、博学多才且儒雅睿智的刘师培、威猛且霸气十足的日本倭寇上泉重次、华横溢的严监生、憨厚朴实且勇敢直率的关峰……他们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个性,但都在张粟的演绎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如今,张粟再次挑战“红色偶像”角色,在电视剧《红旗漫卷西风》中扮演__远。由于张粟在革命题材剧中参演,“是一个可塑型极强的演员,其硬朗的外形在演艺圈中是很少见的,而他也有着游刃有余的表演”,以至于,他自觉或不自觉的将那份硬朗的气质赋予到角色身上。这种融入角色的演绎,使得张粟在处理从游手好闲,走向革命的__远,显得游刃有余,让张粟的“__远”即合理有具有独一无二性。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作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剧,《红旗漫卷西风》讲述了1927年到1949年期间,革命先驱们从照金走向延安、从延安走向全国的革命故事。该剧是一部革命题材剧,对来自不同阵营的人物刻画得十分细腻。张粟饰演的__远,是寄居在伯父家,过着公子哥的生活。他有着富家子弟的懒散,但为人正直,心地善良。__远看着20年未见的父亲李耀川(郭晓峰饰),既是想念,又是害怕,当李耀川见他,想去拥抱的时候,他选择了拒绝,同时,也伸出了手。这一小小的举动,便将__远心里那份矛盾的情感表现了出来。一个伸手,一个窥探的眼神,张粟就突出了__远的个性特点。

导演王飞在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战争只是大背景下的时代特征,这部戏主要是从人物的情感出发,在描述大国小家的历史命运时,展现出了两代人在不同信仰下每个人的走向及其交织迸发出的情感。”其实,这个主要人物就是__远。__远虽然生活在伯父家,但是其父亲李耀川与伯父梁万龙(杜志国饰),与舅舅秦声达(张光北饰)三兄弟,组成了一个权力格局。梁万龙是中间派,调和着二弟李耀川与三弟秦声达的矛盾,毕竟是20年的生死之交。然而,心狠手辣、老谋深算的李耀川不将兄弟情放在心上,处心积虑地想除掉秦声达。如此,一场围绕三个家族的斗争史,便徐徐拉开帷幕。__远,在成长的历程中,逐渐明白父辈的关系,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张粟在理解角色后,为__远设计了成熟、干练、活泼的性格基调,为人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同的是,父辈的三兄弟,转移到了__远、秦怀文(姬他饰)、秦怀武(封柏饰)三兄弟身上,同样是各自属于各自的阵营。面对着父亲李耀川,__远是拒绝的,他不想跟随父亲,成为残杀同胞的“罪人”;面对着发小梁冬梅(吕一饰),__远能明白爱是什么,精神是什么?面对着秦怀文和秦怀武,__远的内心是矛盾的,因为他们终究要兄弟反目,刀剑相向。例如,在刺杀校长程慕贤(张嘉译饰)的行动中,__远兄弟三人第一次发生正面冲突,而__远一句“你们别忘了,咱们是兄弟啊”则道出了内心的真性情。张粟为__远找到了准确的形体动作,也将激烈的人物状态和刚正不阿的一面不露痕迹地展现了出来。如果没有张粟骨子里的气质,恐怕很难将复杂的__远演绎而出。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会演戏”的张粟,总能以“角色”,带给观众惊喜。无论是__远,还是其他的角色,我觉得,张粟都是一个值得被期待的演员。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篇7

《红旗漫卷西风》中用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给我们描绘一副壮烈豪迈的画面:

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红四方面军历经挫折、辗转北上;红二、六军团突破重围,转战云贵、进入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以及中国工农红军三大方面军会师。纪录片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艰险的生动形象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非凡的智慧及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记录片还讲述了太多感人的细节:哭着喊着要去当先头兵的十几岁的、小战士;在河边因为筋疲力尽集体牺牲的几百名战士;背着行军锅唯一走出过草地的炊事员战士。周边不时响起抽泣声,我的眼泪也在眼眶中打转。

想想而今物质丰富,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共产党员绝对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历史。唯有常常回头看看,才知道我们党多么不容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唯有珍惜,方能思念如何去做一个共产党员。恕我愚钝,讲不出太多大道理,那就先从少些抱怨,多些感恩做起,好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太平岁月。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篇8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

在学校领导组织下,我和同学们有幸观看了重大革命党史题材影片《红旗漫卷西风》。当电影落幕的那一刻,全场的人自发站起,有人情不自禁行礼,而有人已经潸然泪下。是他们,成就了中国;是他们,改变了历史;是他们,给了我们美好的现在。

晚上躺在床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歇,每次闭上眼,那些画面都涌上心间。冰冷的泸定桥下大渡河波涛汹涌,桥面上烈火熊熊,那群英勇的战士咬着牙含着血在义无反顾着向前冲;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一弯江水湍湍流淌,7只渡船在7天7夜间,2万多人的红军部队在敌人不敢相信的情况下全部渡了过去;茫茫草地,一望无涯,草甸之下,积水淤黑,泥泞不堪,浅处没膝,深处没顶,他们就这样毅然决然的走了进去。

再睁眼,与他们这一别就是八十七年,历史的画面离我们却不遥远,没有着八十七年前的伟大长征,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今天,我们又走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这是新时代的伟大长征,是我们这代人起点之路,我们每个人都要向前辈学习,要继续弘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发扬全国人民的奋斗和创造精神,在新的长征中让伟大长征精神的红旗漫卷整个中华大地,为实现伟大而光荣的梦想凝心聚力。

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应当不断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时刻牢记党的历史,时刻用红军长征的精神激励、鞭策自己。在学习和以后生活中中,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事情,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并把长征中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发挥到生活中去,面对遇到的的困难,不能退缩,要想千方设百计的去解决,虚心向老师和同事请教,积极上进,勇攀高峰。

再闭上眼,朦胧中,我走到一处战场,有许多人嘶吼着向对面冲过去倒下,再冲过去,再倒下,他们口中大喊着,湘江!湘江!大地被血染红,世界只剩下一片冰与火,尘埃随硝烟散去,只剩下一只红旗在西风中飒飒作响。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2篇


【职工感言】《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5月23日下午,我们快速公交站务办党支部党员们来到郑州艺术馆一起观看了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

在《红旗漫卷西风》中我看到了那些只能在历史书中书写的画面。在大渡河冰冷的泸定桥上穿越熊熊火焰,抵达对岸;在冰天雪地的草原里,忍饥挨饿,睡雪窝,为了战友,为了革命勇于牺牲自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病入膏肓的小孩将最后一把口粮喂进了背他的人民战士的口中,感受到咀嚼才咽下最后一口气,安心离开这个世界。长征路漫漫,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众所周知,红四方面军历经挫折、辗转北上;红二、六军团突破重围,转战云贵、进入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以及中国工农红军三大方面军会师的长征史诗,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不畏艰险的生动形象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非凡的智慧和革命英雄气概。

历史越久远,我们看的越清晰。党的事业和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历经艰难万险,用自己的青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我们生长在幸福的和平年代,更应该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长征精神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尤其在现在“创文”时期,时刻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为公交的美好明天,为快速公交10年纪念来临之际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快速公交公司站务办 李丽

《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

2018年是一个极具纪念意义的年份,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胜利最终扭转战争的不利局面,为革命胜利夯实了最重要的基础。

《红旗漫卷西风》纪录片讲述了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共产党领导下,三大方面军在四川经历爬雪山、过草地、渡大河的艰苦历程。沿中央红军和红二、四方面军在四川的长征行军路线,实地实景采访拍摄,并辅以多位党史、军史专家及红军后代,讲述长征故事,这些故事非常震撼与真实,极大的触及到我内心深处。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这场战略大转移,其中红一、二方面军相继经过四川;红四方面军则从川陕根据地出发,以古蔺、叙永、冕宁、泸定、巴中等发生过举世闻名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县为重点,充分运用对老红军等的人物访谈,对革命遗址、遗迹的精心展示,对革命文物以及其背后的一个个革命故事的生动刻画和细节呈现,充满激情、线条清晰地生动地再现了80多年前,万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巴蜀大地上所留下的宏伟足迹,所书写的灿烂篇章。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长征中,红军在四川停留的时间最长,经过的地域最广阔,遇到的环境最艰险,进行的斗争最坚决,指战员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两河口会议、巴西会议、毛尔盖会议、一、二、四方面军会师、过雪山草地、与张国焘“左”倾机会主义斗争等重大事件,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等着名战役都发生在四川,红军长征在四川这块土地上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也书写出了光耀千秋的革命业绩。

看完该纪录片后,我深切感受到,党的事业和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人历经艰难万险,用自己的青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他们是依靠坚定的信念、强烈的意识、最终获得了长征的胜利。我身处上海地铁这个大家庭中,在工作中更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不畏艰难、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不怕流血的长征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在工作的实践中做一名合格党员。

文字:陈荣耀

电影观后感:电影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初中范例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任何一座高峰。”红军战士就是这样征服40多座高山险峰,我们同样需要红军叔叔的顽强拼搏精神。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电影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初中范例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相信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帮助到找不到优质读后感的您,找到优质的读后感模板。

电影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初中范例1

弹指一挥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已经有80多年了。时光如流水,当年一脸稚气的红军小战士,现在大多是饱经岁月沧桑的白发老翁了。一切的一切,都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物似人非了。然而今天,当我们追忆那段红色的历史,重走那段红色的历程时,仍旧会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随着老红军的讲述,我仿佛又又回到了那段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历史,眼前出现了一支斗志激昂的队伍——红军。这是1935年的6月,正是南方最热的时候。可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们却要翻越长征路上的第一座雪山——大金山。红军中有许多是南方籍的战士,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来没有看见过雪山,更别说去翻越它了。但困难吓不到我们坚强的红军战士,摔到了,爬起来继续走;没有粮食,就吃草根,甚至吃皮带。为了党,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广大的劳苦大众能过上好日子,有许多红军战士永远留在了雪山上,他们献出了自己最绚丽的青春、最宝贵的生命。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感人的事迹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总是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记得一个名叫邓仕俊的红军战士,在战斗中负了伤,不幸又得了伤寒病,实在是走不动了。面对茫茫大草地,他痛苦地流下了眼泪。师长杨朝礼同志得知后,决定留下4个战友照顾他。邓仕俊在战友们的悉心照料下终于赶上了大部队,但是照顾他的4个战友却到下了3个。革命胜利后,邓仕俊同志以“生命”为题写下了这段感人的回忆。在回忆中他深深地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友。邓仕俊同志深情地说:“想到这儿,我就越发感到我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

看完节目,我陷入了无限的沉思中。与那些坚强的红军叔叔相比,我觉得自己与他们相差得太远太远了。记得上次体育课时,体育老师说今天女同学800米测验。体育老师的话还没说完,我就吓得喊爹叫妈,800米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我长这么大,爸爸妈妈还从来没让我干过一件重活,从没叫我走过一次远路,叫我跑800米不是存心为难我吗?好话说了一大堆,可体育老师楞是没有心软,硬叫我跑完那可恶的800米。跑完之后,我只觉得两腿发软,两眼直冒金星,害得我回家大哭了一场,连邻家的小妹妹都笑我真没用。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真是太没用了,与红军叔叔相比真是太软弱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叔叔是在上有飞敌机轰炸,下有敌兵追击的情况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可我呢却被这小小的800米打垮了,我真是太不应该了。先后跨越近百条江河的吧!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是建设祖国未来的生力军。

我想,我以后不会这样了,我要向红军叔叔学习,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他们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而勇于献身的无私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继承红军的长征精神,并把长征精神发扬广大,让它代代相传,万古不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

电影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初中范例2

在毛泽东的诗里有这样的几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体现了我们的红军在过草地,爬雪山的过程中,不因自然的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

长征的开始,不是我们红军愿意走的,是被迫的。国民政府以各种各样的袭击,使我们的红军伤亡很惨重。红军在长征的征途中,一路上得防备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面对着前后的围攻,使我们的红军有了许多作战经验。

特别是在面对着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前面,使红军有了更好的战斗措施,那就是”避敌主力,诱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的_“围剿”。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

红军继续北上,他们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想想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危险,在飞夺泸定桥的时候,可是又惊又险,每一个人只有一块木版,然后把木板架在铁链上,就这样一步一步的爬过去,只要稍不小心,就会掉下汹涌的狂澜巨浪中可我们的红军战士们却克服了重重险阻。正因为有这样的惊人的毅力,夺下沪定桥长征所以能胜利。

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衙门在领导的第五次反“围剿”中,由于军事上的错误指挥,导致失败的局面,给中共中央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遵义会议的召开,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问题,是中国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最后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可是红军八万人只剩下了三万人。

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告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红军长征是多么的艰难,但是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重重险阻,我们要学习红军的勇敢精神,敢同敌人作斗争。红军的种种英雄事迹,将会在我们的历史上永放光芒。

电影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初中范例3

曾几何时,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这流伟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

红军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使原本弱势的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使红军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使红军历尽艰辛,克服险阻也最后走向胜利呢?信念,是千千万万红军心中永存让人民翻身做主人,过幸福生活的信念!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温情!

信念支撑着红军由劣势转为优势,支撑着红军走向了胜利。长征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暂时的,而是必然的、永恒的。回顾历史,历史的一幕幕不禁重现在眼前。官渡之战中曹操运用几万之众大破袁绍十万大军;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不过数万兵将却火烧赤壁,大破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率八万之众勇击苻坚百万雄师……然而这些只是凭军事家的谋略,而且他们无法改变中国战乱的历史。唯有红军以数万之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心中永存信念,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

胜利的步伐总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来的,胜利是传承着信念走来的。

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红军站起来,只因心中信念永存!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洒下的汗水就有多长!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可歌可泣的事迹,可赞可叹的信念,可敬可畏的军魂!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长征的精神永存!

长征为人类历史写下了最壮丽的一页:永恒的英雄、永存的信念、永远的丰碑!喇叭声仍咽,战鼓声犹响,马蹄声还鸣。若要问在长征精神中学到了什么?我会回答,学到红军永存的信念!时间不会磨平记忆的棱角,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之火就不会灭;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胜利其实就在不远处!因为:信念永存

电影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初中范例4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题记

这次的春游,学校组织了长征活动,在自己的切身体验中,我发现自己仅仅感受了长征一小部分。

一路上,没有飞机的侦察和轰炸,只有听着音乐的自在和悠闲;没有粮食的缺乏,只有嚼着口香糖,埋怨背的零食太多的牢骚;没有对生命的担忧,只有拍照时的欢声笑语。

走那么长的`路,我们唯一感受的只有劳累,可革命老前辈们,在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的状态下还要和敌人打仗,且不说和我们一样走路,仅从环境和体质上就相差甚远。

许多路都是红军走过后才第一次有了人的足迹,才变为所谓的路,或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路是人走出来的”。

在衣衫单薄,空腹赤脚,环境险恶,甚至连生命都难保的状态下,他们一步步走出了这历史的奇迹,因为他们在重任面前,义无反顾;因为他们在敌人面前,不屈不挠;因为他们在失败的事实面前,卧薪尝胆,坚韧不拔。所以他们穿越时空的魅力至今还鼓舞着我们,所以他们的精神成了中华民族可贵的财富。

老人们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使得,比起两万五千里长征,比起红军前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哪里还有什么艰难困苦?还有什么劳累可言?

我们有父母的精心呵护,有一个温暖的社会大家庭,有国家的保障,有发达的科技,而他们却只有沉甸甸的重任。

朋友,别再说“苦与累”,别再面对学习选择退缩,别再逃避自己逃避父母,别再遇难则退,当生活的逃兵,因为,比起“整日命悬一线”,比起“复国重任”,比起“机枪对大炮对飞机的战斗”,我们所谓的困难,还算什么?

是啊,长征教给了我太多,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面对困难,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不退缩,面对责任,责无旁贷的承担”!

电影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初中范例5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电影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初中范例

观后感模板: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纪录片


“长征”起初只被称作“长途行军与战斗”,以后称之为“西征”或“远征”。1935 年,朱德最先使用“长征”一词。那么你知道《长征》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纪录片,希望你喜欢。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纪录片1

暑假,妈妈带我看了关于长征的电影,《我的长征》《万水千山》等等,看了这些电影,我懂得了许多,也为红军战士们的精神感动着。

长征是很苦的,从瑞金到陕西的长征征程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长征要走雪山,过草地,在过草地时,许多地方看上去象草地,但踩下去才发现是死泥潭。因为粮食短缺,战士们很多时候都吃不饱,可是当他们用一只金色的鱼钩钓起了鱼,却没有一个人偷偷吃掉,而是全连的战友先尝,看到这些,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就算是这么辛苦,这么危险,红军战士们也坚持了下来,他们从不抱怨,我真佩服他们。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我们小学生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为爸爸妈妈老师分担。

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相信路在脚下,要勇敢地前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壮举,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再创历史上的辉煌。

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纪录片2

星期五老师给我们看了《长征》这部电影,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等等,历尽了千辛万苦,战胜了所有的困难,用了整整两年时间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湘江战役和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中战士们冒着敌人的轰炸机,枪林弹雨中鲜血把江水染红了一片,江上到处是战士们的尸体,湘江两岸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攻打泸定桥时,战士们冒着敌人的枪火艰难地爬着铁索过桥,一不小心就掉入了万丈深渊。

看了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到很惭愧!想想自己平时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缺乏恒心和毅力。今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要珍惜现在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好好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长大以后为社会做出贡献,做一个有用的人。

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纪录片3

我看过《长征》这部电影以后,对我的启发很大。

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由于“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央根据地的失陷,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初期,中央领导权的旁落及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使党和红军遭受到重大损失,红军由长征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直到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后,红军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变换作战方向,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四渡赤水,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战略大转移,取得了长征的胜利。长征中红军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影片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红军。记得红军和敌人打仗时,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地向前挺进,一直向前挺进了两万五千里。红军在长征途中饿了就吃野草、皮带;渴了,只要身边有河,他们就喝河水。我想:他们的生存条件比我们要艰苦的多得多,没有我们现在好,我们现在哪有人还能咽得下皮带、野草呢?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都奋不顾身,和敌人拼搏起来。红军们可真勇敢啊!

我们应该学习红军的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做一名吃苦耐劳、不向任何困难屈服的小学生,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作贡献。

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纪录片4

《长征》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是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长征胜利会师时候为缅怀长征抒写的诗歌。它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饥饿、病魔,每时每刻都在吞没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因而在长征之路上每天都会有流血牺牲。但面对长征路上重重磨难,我们的英雄们以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去克服困难,最终走完了令世界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而今晚的电影《我的长征》讲述了一个老人对自己长征的回忆。老人叫王瑞,在长征的时候他还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大家都叫他瑞伢子,在江西瑞金跟着父亲、姐姐和姐夫参加了红军,并且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跟随党中央开始了长征之路。瑞伢子跟着红军队伍四渡赤水、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在这艰苦的长征途中,瑞伢子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被敌人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但在长征的过程中使他不断长大,使他对党信念更加坚定。

长征途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是他们用热血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红军在长征途中四渡赤水、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他们不仅要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而且还要受到病魔、饥饿的艰苦折磨。但是面对困难,勇敢的红军战士没有畏惧,一个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这精神已经不仅仅是言语所能概括的了。这是一种信念,是对中国革命抱着必胜的信念,他们无所畏惧,他们甘愿献出生命,为了革命事业奋斗一生。

在长征中,未满年龄的瑞伢子被破格吸收入党。当党组织问及他用什么保证他的入党信念的时候,他回答只有一句话:用我的生命和灵魂。这简短坚定的回答不仅是瑞伢子当时的真实内心,也是当时每个红军战士,每个共产党员的心理写照。为了解放中国,为了解放所有的穷苦百姓,为了中国人民不再受剥削、受压迫、受欺凌,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中国革命事业做斗争。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两年,经历无数艰苦磨难,但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事业保留下了宝贵火种。当毛泽东问到瑞伢子是怎么走长征的时候,瑞伢子只回答道“跟着走”很简单的三个字,但却体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信任。虽然长征已经过去了多年,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英雄们也大多离开了我们,但是长征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这一代心中。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凝聚,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它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在我而言,长征是我们英雄们的拼搏之旅,他们用生命热血给我们换回来了今天的幸福。但也许由于我们的英雄离我们这一代已经很远,因而我们这一代新青年已早已遗忘了我们的长征精神,遗忘了我们的革命先辈当年的艰难历程。我认为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不应该遗忘我们的英雄,遗忘我们的历史,遗忘我们的长征精神。相反,我们要发扬我们先辈留给我们的长征精神,让我们的英雄魂永存于世,让世人铭记那段我们英雄们特殊的人生历程。

通过今晚观看电影,让我回想起小学时候所学的《七根火柴》,无名老党员用生命守护着那珍贵的七根火柴,为了能给部队带来火种,给长征带来希望,他放弃了自己生的希望,这也许这就是一名党员坚定的信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我更应学习培养这种信仰,因而我今后要学习长征英雄们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精神;把长征精神发扬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中;保持党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踏实工作,希望今后能为人民、为党、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观看长征电影观后感纪录片5

读了《长征》的故事,我心情很激动,红军战士能么坚强,什么困难都不怕,他们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走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在那个艰苦的时候,红军们连饭都吃不到,挖野菜、吃树皮,实在太饿了,有的甚至用自己的衣服,鞋带还有皮带等东西来填饱自己的肚子。但是他们不畏艰难,爬雪山、过草地、渡过水流蹿急的江河。顽强的与敌人作斗争,有的冻死、有的永远的被埋在草地下、有的淹死在江河中......最后终于胜利了。

现在我们的生活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生活在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听了长征的故事,我感到很惭愧,想想自己平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时候不想吃就倒掉,想想简直太浪费了。

从今天起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好好学习,向红军学习,发扬他们的精神。

长征电影个人感悟

纪录片观后感


走进霍金的宇宙世界观后感(一)

今日看了《走进霍金的宇宙世界》这部纪录片,深有所触。自己连宇宙的一粒灰尘都算不上,那我的喜怒哀乐、我所认知的世界有意义吗?拥有的,说句最鸡汤的话:我活过我思考过,所以我存在过。

从天体物理学家的四维角度思考问题,宇宙中没有什么不可再生能源。佛家有言: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刹那便成永恒。所以在以亿年为刻度的时间维度之下,无论什么石油煤炭的,就连恒星都可以算作可再生资源。霍金也说过,宇宙之大,出现什么样的生命都不意外,也许差异之大远超人类的想象。也许也有把恒星当做货币的外星生命也说不定呢。

霍金大大还说过,宇宙中也许有一类生命,他们就像我们耗尽了母星的资源。自此生存于世代飞船上,作为宇宙的游牧民,榨取行星的资源。

如果把像人类一般有强烈的定居与怀念故土的生命成为农业民族,那些太空游民就像是飞蝗一般。不,用金融领域的名词类比的话,太空游牧民就像是大机构的热钱,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机机会,不断为了自己的利益洗劫某个国家乃至一众国家,将其国家几十年的积累洗劫一空后凯歌奏响,撤走。留下满目疮痍的国家与人民。而农业民族就像是价值投资者,寻找那些具备价值的对象,进入等待其成长。极端点的像是巴菲特,直接利用资金将目标的优势固定下来,再精耕细作,让其成长更快。典型的农业做法是不?两种不同的投资手法恰恰与历史上的两大类群体相对应,这也是我无比热爱金融领域的原因之一——那充满不确定的未来,造就了无数的奇迹。可以说,金融业正是面向未来的行业,大数据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登上大众视野的,但是金融领域早就开始了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还有人工智能方面的,金融领域也早就开始神经网络学习程序的开发。难怪金融领域往往走在世界的最前沿,一切的一切都是利益使然。人的潜能可以在利益面前最大化。

前清秘史观后感(二)

元旦这几天,我一时来了兴致,一口气看完了纪录片前清秘史。这部片子拍得非常好,能引发人的深思。

这个纪录片由学者李亚平撰写,一次偶然的谈话,他认识了导演尤小刚,两人情投意合,就制作了这部片子。

我特别佩服李亚平这样的人。现在他已经写了很多史学着作,但他本人的身份却是个大商人。资料说,他是山东人,很小的时候便随父亲去了辽宁农村,干种田,养梅花鹿的事情,直到21岁考上人民大学。按说八十年代大学毕业是很好找个好位子的,结果他去西藏日报社工作了五年。然后又读了三年研究生,按说又可以选择更好的金饭碗了,结果他又下海经商。结果成功的做到一个跨国公司的美国市场总负责人的份。作为商人,有没有铜臭气;作为读书人,又没有读书人的迂腐,虚伪和贱骨头,空谈。

李先生看到当今的史学界一派乌烟瘴气,学者全然丧失了自己的良知。尤其是阎崇年这样的人,美化专制,赞叹皇权,把人类历史的大屠杀解读为民族融合的必须。李先生不但认为这些人缺德,而且简直犯了反人类罪。所以,他自己有简直写史了。没想到也写的那么好,那么人性化。

我就佩服这样的人才。呵呵。中国当今这样的人才还真是不少。

高三观后感(三)

昨天看的《高三》纪录片,今天才开始起笔想要写感受。甚至一个晚上,我都认为我没有想好。

“没有高考,你拿什么拼过富二代。”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尤其在上海,物质需求远远超过精神需求。高考,为了改变命运。说明白点,我们为了挣更多钱而学习。但是,不管目的是什么,高考这么重大的人生历程我们总要经历,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度过这段时间的方式。

现实是残酷的,所以有竞争,而产生竞争的原因,是推动成功。武平一中的林佳燕,她家的家境算是一般,跟我相比,我们算是差不多的。在整个的视频当中,她应该算是女主角了,出现的次数多,内心的独白也都是她的。最后字幕出来的时候,她是第一个,所以我记得最清楚。林佳燕,中央民族大学。视频中,她一次次的责问自己,为什么考的没别人好,想的是如何超越。现实中,我在父母一次次的责问中,却是无力辩白着还有多少人考的没我好。林佳燕的父母也出现过,而他们的表示是,她的梦想,无论是什么,他们都会支持,即使是卖掉赖以生存的房子。相信我的父母也会不惜一切代价的,一定要上本科。在不停的比较之中,发现在高三竞争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家长。他们的关心与付出,虽然不一定有回报,但让他们自己问心无愧。所以,高考之后离婚率飙升的玩笑话也那么真实。

很有意思的一个片段是,在高考前夕,一个叫张兴旺的男孩子,坐了车去厦门。王锦春老师,紧随其后,把他找回来,问他,高考之前谈什么复读?!考试结束了,成绩不理想,那时候才要想复读。你连这两天都熬不下去了,还想复读一年?这两天你该做的能做的应该是奋力一搏而不是退缩。当张兴旺以崭新的面貌回来的时候,我没有认出他。说是去拜佛了,我妈在一旁看了说,是迷信嘛。我报以一笑,没有什么不好的,有方法让自己振作,什么都该尝试。而张兴旺最终也没有辜负他的老师,考上了仰恩大学。

钟生明和陈斌的失败,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但在我看来,钟生明起码有自己的想法,他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没有错,但陈斌确实让我思考了一阵,特别是他与老师之间的对答。“高考两个月都不到了,你们打算怎么办?”“接下来我们的首要任务,尽量的不上网吧,不上网,尽量不旷课,在上课期间都在教室上课。”“尽量?读书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意思说还会去?”这样的措辞很像我,一般会给自己留有余地,因为怕自己做不到,是胆小怕事犹豫不决的人在口头上和心理上对自己的放纵。但是,高三了,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这样的余地,不该有。我也对自己说,说过的,就必须该做到。连最基本的自控力都缺失的人,谈不上考大学。

这样三类学生高考最后的结果是故事性的,很平铺直叙,没有什么惊人的跳转。因为人生大多就是这样,有付出有回报,前人的总结总是如此精辟高深。而像我一样的高三学子,在这样三百多个日子里,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吃苦。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篇一: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本周历史课我们全系观看了数字纪录片《圆明园》,当已经成为废墟的圆明园像梦一般突然恢复她昔日的壮丽,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惊叹不已,但是随后,当我们发现,这所有的壮美都要化为泡影,都要被摧毁,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

该片以与《圆明园》的命运一起沉浮的人物为线索,从大清皇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圆明园从蓝图走向鼎盛的过程,而从咸丰皇帝那里,我们又目睹了圆明园被劫掠与焚毁的结局。

圆明园非常的美丽,圆明园有一些名胜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有狮子林、平湖秋月、安澜园……,而且里面的文物很多,很壮观。圆明园占地约5000亩,水面占十分之四,大小山峦起伏,各态湖泊星罗棋布,凌空俯视如千岛之国。本园占地210公顷,水域约4/10。东部为园内最大水面福海,外围环列10个小岛,构成一处大型园林景区,共有10座园中园和建筑风景群。福海略呈方形,东西皆宽五六百米,水面开阔。盛时每逢阴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先后在此举行龙舟竞渡和放河灯等民俗活动。我真想去圆明园游览一番啊!

但是,好景不长,英、法联军在1860年的时候让美丽的圆明园变成了灰烬。更让我气愤的是:他们竟然当场拍卖文物!一个青铜铁器3英镑卖掉了!一副图画则1英镑卖掉了!这……简直就是中国人的耻辱!!!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为了使我们中国不再落后,不再受外国的欺压,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刻苦学习科学知识,让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国旗在高空飘扬,永不垂下。

篇二: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上个学期,我们语文课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文章讲述了美丽辉煌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侵略。让我感到了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今天,我又一次看了关于这段历史的纪录片《圆明园》,感受到不仅是侵略者的残暴,更是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

圆明园由康熙、雍正、和乾隆精心设计,着手打造,用了151年的时间建造了一个好比人间仙境,漂亮精美的圆明园。并藏有无数奇珍异宝。圆明园内有数不尽的宫殿和令人陶醉的景点。只忙着建筑园林的皇帝不知道,世界以及功能变了,当乾隆陶醉于自己的丰功伟业时,以科学为先驱的西方文明蒸蒸日上!西方列强开始侵入中国,大清陷入风雨摇曳之中。1860年,英法联军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圆明园就在魔爪下毁于一旦。这帮强盗不但毁了我们中国的文化历史,还毁了我们中国璀璨的文明。

我看完片子后,心里对当时为对抗侵略者的军人表示深深的惋惜。他们并不是懦夫。数万勇士英勇地朝着侵略者冲锋,冲锋,以求保全皇帝,保全圆明园,保全中华民族的尊严!但是,再勇猛的铁骑,再锋利的战刀,也无法与先进的来福qiāng,远程炮相抗衡,可敬可怜的勇士们,举着大万长矛还没有来得及接近敌人,就被远程炮炸了个粉碎,可悲啊!被炸了个粉碎,同时被炸碎的还有大清帝国的防线。他们不知道,当他们还在使用着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大刀长矛时,当他们还在使用着两个世纪以来丝毫没有改进的炮时,敌人已经拥有了发达的机器,拥有了强于大刀长矛数百数千数万倍的qiāng炮!清政府没有让先进的科技进入国门,没有让他们拥有同敌人相同的武器,因为皇上认为“天朝”无所不能,无所不有!

这个悲剧告诉我,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地进步,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是一名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强身健体,长大了和千千万万同胞共同用自己的力量去创建自己的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

篇三: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我们引入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后用大半的时间以一个传教士的角度描绘了圆明园以往的辉煌,紧接着便开始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镜头,这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景象,虽然很短,但已深深地刻入了我们的心中。最后的镜头便是现在的圆明园。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悲愤。在观看到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的镜头时,我想说:这是我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在一片火海中化为灰烬,这圆明园,建造历时150余年,投入的经费更是可以用“无数”二字来形容,而且,圆明园中的更多东西是用钱换不来的,如古老的青铜礼器,精雕细琢的陶瓷花瓶,历代的名人书画……这些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了就永远没有了。所以英法联军焚烧的不仅是无数的汗水和金钱,还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更是全世界的一笔不可估量的历史遗产。

在悲愤的同时,我也深思:为什么中国自己的珍宝存放在清皇帝的离宫中,却能被西方人轻易地掠夺和焚烧呢?答案正是清政府太软弱无能,国力太衰败,使得西方列强的铁蹄能肆无忌惮地在中国领土上践踏,如入无人之境。为了不受外族的侵扰,我们的国家应该更加强大,而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争取为国家做贡献。

华尔街纪录片观后感


华尔街纪录片观后感(一)

昨天一口气看完了10集的纪录片《华尔街》,然后就有写些东西的冲动。虽然我本身学的不是经济金融方面的专业,以后可能也不会去华尔街谋职,但华尔街一直是非常吸引我的一个概念。相比于中国的股市,华尔街给美国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起伏的股票交易市场,更多的带来了一种模式,一种利用资本市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人们通过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在客观上以非常高的积极性做成了一件非常有利于全社会的大事情,而不是通过政府拍板从全国人民的财富中强行拿出一部分来干政府认为正确的事情。这样的模式的好处在于实际上这个决策过程更加地民主化了,如果项目能够筹集足够的资金,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项目被足够多的人认可了。而且通过华尔街的参与,不仅国内人民的财富能够帮助政府来做事,国外的资本也能通过资本市场流入国内,帮助本国进行建设,这也是一种创新。

以连接美国五大湖和哈德逊河的伊利运河为例,本来纽约州时任州长德威特·克林顿 希望通过财政部拨款七百万美元、在十年之内建成的巨大水利项目,被财政部拒绝了,于是他转而求助华尔街。与政府官员犹豫不决到最终拒绝克林顿的建议相反,华尔街的经纪商们想方设法帮助克林顿实现这一提案在议会中的通过,因为如果他们帮助克林顿成功筹集这700万美元,那么按照当时的佣金率1%,他们就可以得到7万美元的收益。最终由于工程的确过于巨大,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工程分期进行,华尔街发行伊利运河的分期债券,通过向全社会集资的方式成功地为伊利运河的工程筹集到了大量资金,当伊利运河一期在投资100多万美元却能够得到每年25万美元的收益的结果公示之后,伊利运河的债券成为了整个资本市场追逐的金融产品。甚至在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伦敦,伊利运河债券都是炙手可热,最后十年的工期由于资金的重组被整整缩短了两年,伊利运河也为美国东西部运输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和四分之三的运输成本,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美国后来的发展更加离不开华尔街,有了之前的成功案例,美国后来的大型工程很多都放弃了政府筹资的方式。正如同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说过的“国债,如果不太多的话,将是一种对国家的恩赐。”,一定程度的工程债务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来说也是一种恩赐,因为这种融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给出了一个承诺:只要工程的确在长远利益上有利可图,那么就能够保证资金链的稳固。因为工程债券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是可以进行实时买卖的,不同于国家投资,在投资之后很多年可能才会获得相应的回报,购买债券的人可以随时通过资本市场将手中的债券套现,所以只要之前的工程表现良好,债券受到市场追捧,那么投资下一期债券的资金就会有了保证。美国在19世纪末出现的石油大王、钢铁大王、铁路大王等巨大财富和企业的拥有者身后都是华尔街的摩根财团,而摩根个人的资产也不过六千万美元,却能够帮助卡耐基实现个人财富超过四亿美金,帮助洛克菲勒突破十亿美元大关,这完全是华尔街的融资手段所表演的魔术。在这种资本力量的带领下,美国逐步从一个刚建国就背负六千万美元(当时的天文数字)债务的穷国,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体。

华尔街的魔术不仅在于为政府筹资, 纳斯达克——很多科技企业的梦想之地,也为新经济中大量中小企业的创业提供了一个融资的平台。从1971年纳斯达克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开始,它已经帮助微软、思科、google、ebay等众多今天耳熟能详的高新技术企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而中国的百度、携程等互联网企业也在纳斯达克登陆,品尝到了国际金融市场给初创企业带来的资本力量。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源于纳斯达克本身的宽松环境,公司只要过了12个月的存活期,就能够在纳斯达克上市。在此之前,其他的上市要求都极其严格,甚至说苛刻,对于初创企业几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国内的上市要求最低要有连续三年的盈利)。而正是纳斯达克这样一种全新的交易平台的出现,让美国再一次在全球高新技术竞争中占得优势。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虽然也逐步完善了自己的金融体系,有了自己较为完善的资本市场,但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的股市尚有不足,并没能够承担一个国家加速发展的最大源泉,我们还是太依赖政府投资、吸引外资投资。我们的资本市场也没能够给创业公司带来真实的好处,虽然有了创业板,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成功,最后很多高新企业还是选择去国外上市,避免被国内的较为盲目的投资带来的波动所干扰。虽然中国的经济实力在这三十年有了飞速的提高,但是与此对应的制度建设和文化观念转型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我们需要一个健全成熟的投资市场,同时我们也需要民众形成投资的理性,而不是一味盲目跟风。虽然现在的股市又一次沉寂了下去,没有了前几年的狂热。但以史为鉴,当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碎后的几年,美国的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行业导致房地产的价格飞涨,最后一连串的投机行为最后导致次贷危机,全球金融恐慌的历史尚未过去很久,中国却初现这种端倪。很难说历史是否会在中国重演,在房产泡沫破碎的那一天,不知道又会让中国的经济受到怎样的拖累,如果这个泡沫永远不被抹去,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来说是否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虽然华尔街有很多不成功,甚至很多人觉得非常黑暗,但作为全球第一的金融中心,全球相对最为完善的资本市场之一,华尔街的历史值得我们去研究,其经验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当然还有更多的教训值得我们去反思。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必然会转移到亚洲,无论是上海、香港,抑或是新加坡,可能会逐步取代纽约成为世界新的金融中心,到那个时候,我们又将如何利用好自己的金融地位,让我们国家的发展突破现在的模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值得我们这些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们关注和思考的。

华尔街纪录片观后感(二)

“很久以前,他是印第安人的土地,四百年前,他是荷兰人的一道墙,两百年前,他是梧桐树下的金融种子,一百年前,他塑造了美国的崛起!今天,他是一张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这张网强大又脆弱,光明又黑暗,这张网既能让经济加速,又能让经济窒息,他就是华尔街!”

(一)资本无眠

片中华尔街的繁忙景象显示着全球金融的生命力,对他存在的评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很多人眼中的华尔街是贪婪的代名词,但是有一点谁都不可否认,那就是没有华尔街就没有如今的科技现代化!众所周知,08年华尔街的金融危机给全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雷曼兄弟破产,世界财富损失严重,也因此很多人都对华尔街失去了信心,政府管制也变得严苛,严重影响了华尔街的资本流动,对于资本市场可以说是扼颈的打击,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金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政府的管制还是相当的频繁,但是我国正在朝着自由的市场经济之路前进着,这对于我国金融的国际化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诚然,对于金融市场如华尔街般的敛财融资投资,人们所承担的风险也是愈来愈难以想象,各种投资已经形成了网络链条,杠杆率也越来越高,一旦出现危机,崩溃的将不仅仅是金融业,而是整个国家甚至是世界的经济!

从T3维时网的信息化股票交易信息传递中我们可以发现,电子化信息时代对华尔街金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谁掌握着技术的进步谁就控制着金融的动脉!很久以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人满为患,人声鼎沸,然而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应用,无纸化的电子交易已经成为主流,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已经变得安静,人们不需要亲自进入交易所去交易,无眠资本的高速运转越来越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对金融来说,无疑是次巨大的跨越与发展!

资本无眠的华尔街生存法则就是丛林法则,无数来自哈佛、耶鲁等的金融精英汇聚在此,要想生存,赢得自己一片天空,就要如片中陈思进先生所讲那样,将自己由兔子变成羊,由羊变成狼!财富的多少直接评价地位是全球金融中心纽约的规则,因为这里聚集了世界太多的财富,纽约证券交易所中我国的上市公司就有三十几所,它们来到这里上市融资,成为华尔街金融的又一动脉!这对我们金融大学生而言,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竞争激烈的金融资本市场,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看客,而是其中的参与者乃至主宰者!金融人才的多少也间接显示了我国金融发展的状况,金融创新则直接显示了我国的金融活力,要想在如此强势的全球金融大潮中稳居有利地位,我们必须要不停地汲取知识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一味的停留就是落后!

(二)墙在哪里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华尔街也是一道墙!片中索拉若夫人苦苦寻觅的那道荷兰人建立起来的墙。从他的建立我们可以窥知当时的荷兰,当时的荷兰曾一度是海上霸主的地位,阿姆斯特丹港口给了荷兰资本快速发展的机会,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吸引了更多的移民者和投资者,于是荷兰迅速崛起!新一轮的海上征程使得荷兰人发现了纽约这块沃土,他们用自己富有的资本与印第安人换得了这块土地的一部分,为了与印第安人划分界限,他们筑了一道很长很长的墙,把这里称为新阿姆斯特丹,后来英国打败荷兰,这里就成了英国人的地盘,英国人为了拓宽地盘而推到了这堵墙,沿着它建了条街道,这就是着名的)也是华尔街的镀金时代。华尔街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实现了自身的大跨越,确立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但这样的好日子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周而复始的危机一次次让华尔街经受着历练。华尔街的资本市场是一个人性的市场,他的贪婪导致了很多人的贫困,内幕交易,非法操纵。如果说欲望加速了资本市场的发展,那它也会也将资本市场带入误区。华尔街虽然一直以来被贬为人性堕落的大阴沟,这些许会有一些误解,所有的行为并不是华尔街独有,或者华尔街独创,华尔街只是一个展现人性的放大器之一。在300年的世界金融史中,资本造就了无数次繁荣,而繁荣往往以危机收场。没有人希望它再次发生,但人类至今还没有想出远离它的办法。痛苦与失落,在这条街道重复上演。

在中国还在为建设新中国努力的时候,华尔街已经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走过的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透过这些华尔街的纪录片,虽然不能全面深刻的了解资本市场,但还是会有一定的帮助,我们今后的金融模式的改善也有可能会借鉴它成长历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长征纪录片《红旗漫卷西风》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苦难辉煌纪录片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