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建国大业有感2000字

观建国大业有感2000字

观《建军大业》有感1000字。

我们会观赏很多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我们只有欣赏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你是否为写观后感而苦恼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观《建军大业》有感1000字,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观《建军大业》有感1000字

王星雨

九十年前的8月1日凌晨,南昌城墙头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子弟兵。

在电影《建军大业》开头时,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因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屠杀下,遭受了“灭顶之灾”,然而共产党人能及时进行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这一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深刻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使得中国共产党下定决心去建立一支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子弟兵。于是电影就此展开。

观看《建军大业》时,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在每次犯了错误时能及时改正过来,并且能够视挫折为起点,遭遇困难及时反思并总结经验教训,实事求是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见贤思齐焉,这使我联想到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也应该学习先辈们的这种精神吗?我们在工作中时常会遇见困难与挫折,好像很少有人能认真的思考与总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反思与纠正。

接下来电影中让我感动的是共产党人那一个个坚定的信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好像很难再听到有人谈信仰了,然而一个没有了信仰的人,也就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与动力。电影中一个个共产党人以坚定的意志力与行动捍卫着自己的信仰,他们以建立一支捍卫国家主权人民利益的军队及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为信仰,因为有了这个信仰他们才能不畏苦难,无畏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的去奋斗。不论是三河坝战役中“中国的希望是属于你们的”还是井冈山会师后毛泽东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家无一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共产党人在关键时刻这种舍己为人,为了一个大家心目中国共产党同的国家,大无畏的精神令人感动。在三河坝战役中,面对着十倍于己的敌人,共产党人毫无畏惧,一个个以舍身取义的精神,成功的掩护了主力部队的撤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份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才一步步的由弱小变强大,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看这部电影时我就在想,平时我们在工作中可能多加一会班就喊着累,恨不得把手里的活“拱手让人”,更不用说去主动帮助同事,与革命前辈们比起来我们真的自愧不如。那么这是怎么了?是我们的安逸生活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奋斗的激情与忧患意识了吗?是我们的世界里已经没有了信仰了吗?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好好的反思。

九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人民军队从鲜血中一步一步走过来,传承人民军队的这些革命精神也早已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与骨髓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铭记光辉历史,铭记革命先辈的峥嵘岁月,更要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接过革命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以实际行动立足自身岗位,奋勇拼搏,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观《建军大业》有感:牺牲与希望


观《建军大业》有感:牺牲与希望

张琳灵

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到献礼建军90周年的《建军大业》,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建国三部曲”系列已全部上映完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八一之际,重温这段鲜血与泪水的沉甸甸的历史,更明白了那些革命先辈、军人的信仰与坚持,更懂得了泱泱我上下千年中华,岂以己利度国危于外的气魄与信念。

《建军大业》以其跌宕起伏的剧情,大气磅礴的影像风格,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讲述了从“四 · 一二”大屠杀到南昌起义,再到朱、毛井冈山大会师,创建我党第一只工农武装的历史故事。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片中鲜有说教式的叙事,而是将斗争的残酷、战争的惨烈真实地还原于大荧幕,让我血脉偾张,数度落泪。

三河坝战役这个环节是我哭的最多的地方,三天的战事,三千人对三万人,真的就是纯硬杠。战火连绵,死的死,伤的伤,血染红了江河,脚下的土地早已变了颜色。黄志忠老师扮演的朱德、白宇扮演的蔡晴川,他们敬的每一个军礼,都令人动容。最后二百人留下的时候,父子二人,子走父留;兄弟同军,弟去兄留。二百人的断后牺牲,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我记得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什么是幸存者?幸存者就是把别人的生命一起活下去。难以想象当时的先烈们是以怎样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在生与死之间做出抉择,三河坝的炮火声声,尸横遍野,蔡晴川按下引爆器的时候,朱德带大家撤离的时候,驻足敬礼,依旧会令人眼泪不止。

这部电影的意义,一是回顾动荡的战争年代,向那个时代的英雄们致意,为我们能够在时局恶劣的年代里,创建一支属于自己军队致敬;二是生在和平年代下的我们应该永记战争的痛,铭记老一辈革命党人付诸的一切,心怀感恩,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出生在和平年代之下,很难感受到在那个战争年代下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感,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勇于奉献、牺牲的使命感,而青年是我们民族与国家的希望,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对其个人成长也是一种缺失。通过影片我们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岁月,抱持着感恩的心,尊重历史,缅怀为了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先烈,感谢先烈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明白,这部影片讲的少年军人的故事,我辈少年正青春,生于和平年代之下,在感恩之余,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出贡献才是正确的做法。强军梦支撑着中国梦,而梦的征程映射在我们每个中国人身上,年轻是希望,青春是力量,共同创建和谐社会,一起完成中国梦。

一部一百三十三分钟的电影,跌宕起伏的故事,炮火轰鸣硝烟四起的战争场面,血溅四方动人心魄的历史,它不是别人家的故事,是我们不该忘记的曾经。立足当前,从我做起,把实现共产主义的明天同今天的努力与踏实结合起来,我们的青年党员应当立足于自己实际的本职工作,以主人翁的身份意识,为国家强盛,为民族兴旺竭诚以赴。

九年级观《建军大业》有感


观《建军大业》有感
我的假期,要有书籍和电影的陪伴,才算得上是没有辜负时间老人对我的馈赠。往年寒暑假,我通常会看一些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剧电影,今年却不同。寒假开始时,我计划走进霍格沃兹魔法学院,一览精彩的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有一天,我的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建军大业》这部电影,据他描述,这部电影中的一众主角均是青年演员,却对历史有着极高的还原度,听到“全青年演员”这几个字,我顿时觉得索然无味,因为近些年来部分青年演员的演技,实在是不敢恭维。但是最后,在他的强烈推荐下我还是决定一看究竟。

影片一开始,就赚足了我的眼泪,工人和学生被北洋军阀惨烈杀害,血流成河,这一幕看得我心惊肉跳,仿佛亲眼目睹了当时横尸遍野的惨状,不知为什么,看了几分钟我的代入感就已经很强很强了。八年级的历史课上,我们了解并学习过这段历史,但是时间一久,印象就没那么深刻了。我又上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建军大业”。1927年,这些革命先驱们当时都非常年轻,在他们风华正茂时就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浴血奋战,探索革命道路,在烽火岁月中无悔地奉献出青春乃至生命,最终取得了胜利。这让我不禁感叹革命者之伟大、艰辛与不易。
影片再现了无数革命先烈形象,每一个都很有特点,我印象最深的是最豪放的贺龙将军。真正看过影片,了解过历史和相关书籍后,你就会真正体会到“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读史使人明智。观看影片前不如先先了解下那段血与泪交织成的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队由少变大,由弱变强。到建国后,人民军队为祖国统一,领土的完整,政治与经济及民生的繁荣富强,蒸蒸日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那个时代虽已远去,但谁也不会忘记,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
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但是不代表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实是来之不易,如果我们还是荒废时间,用大好的青春去放纵、挥霍,那么不是太对不起那些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战士们了吗?同学们,我们应该忆苦思甜,牢记历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用最好的自己去建设祖国的明天!如果你仍未醒悟,那么,我想向你推荐《建军大业》,相信这部影片会惊醒活在梦中的你。

赵佳柠

《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


《建军大业》观后感:总有一部电影成为年度记忆

文/慕容天涯

我们今天,聊聊建军?
慕容很喜欢大片。原因很简单:明星多,场面大是基本面儿,故事一气呵成加之导演手法出众是杀手锏,用IMAX武装到牙齿乃锦上添花。好在这部云集了几十位明星的《建军大业》做到了。如果不是在影院里将这部影片细细品味,也许还不会如此感同身受。

当一部电影成为了年度记忆,无论多么苛刻的观众,都觉得这部用心走心窝心的片子顺理成章的好看了起来。
好看,难忘好电影应该具备的两个要素,《建军大业》都有了。

场面:华语片年度最大阵仗

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是整部《建军大业》的两场重头戏,影片从第55分钟周恩来打响了革命第一枪之后,就开始了全片高能预警的过程。
首先要澄清一个认知上的问题,与其说《建军》是一部主旋律大片,真心不如说它是一部大制作商业片。毕竟前者带着说教的光环放佛仍有隔阂,但后者偏向娱乐的本质更适用于院线。今时今日,观众想看一部片子,并且买票进场的理由无外乎过瘾二字。正如前文所言:
这部影片配得上好看二字,就足够了。

南昌起义这场戏的战斗场景整整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当年在《红色》里惊艳不已台词炸天的周一围此番再开挂,与《扫毒》里的段坤马玉珂合作紧密,上演了与革命进程敌对的守城势力。而刘伟强在《无间道2》里致敬《教父》的平行蒙太奇剪辑再次上阵圈粉,如果你在开篇四一二事件看的不过瘾,这一次齐头并进的步步为营战斗可谓运用得妙到巅峰。
贺龙这一路突出了战术的强悍和治军有方,叶挺铁军的炮火连天有着刚猛之感。与此同时,朱德欲扬先抑以智谋取胜,里应外合,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当然,不得不说周一围的拼死顽抗,让战斗陷入僵局的设定很有意义,他和战斗到最后的守城部队为这个预先知道结果的故事仍旧带来了一丝悬念。

与此同时,血战三河坝这场戏,能看到黄志忠扮演的朱老总对于站前准备,气势鼓舞,战术用兵这些步骤有条不紊的布置。比起《建党》更偏向故事性,《建国》更愿意数星星,其实《建军》更注重观众的娱乐体验。当应接不暇的明星脸不再能撑起观众的欲望,实则此番的血战沙场值得大书特书。与其说最终蔡晴川守住了阵地,不如说革命留下了火种。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按下引爆器的时刻,有些东西在你我的心中被点燃,就够了。

表演:为鲜肉正名,让戏骨成精

联系到影片上映前的风波,我特别在观影的时候关注了一下欧豪扮演的叶挺,张艺兴扮演的卢德铭,李易峰扮演的何长工,马天宇扮演的林彪和刘昊然扮演的粟裕这些鲜肉在片中的表现。
事实上是,他们为年轻演员正了名,也很出色的诠释了各色扮演的角色。

这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用年轻演员去演绎并无问题。因为必须要考虑到年龄因素,化妆和高光也不如真正的胶原蛋白来得瓷实。叶挺的角色欧豪很爷们儿硬气,打了那些网络上的动图故意剪辑了他的动作的黑子的脸。故事里战场上的叶挺披荆斩棘,私下里治军有方并无黑点。而卢德铭的血染沙场被张艺兴很好的展现了全过程,何长工的角色李易峰胜在书生气,动手绘制党旗的片段有板有眼。至于马天宇的林彪虽然和我们印象中的感觉有些出入,但是他依旧奉献了非常出色的全情投入。

刘昊然的粟裕,在《建军大业》中是很特别的角色。因为只有不到20岁的年纪,可以看到角色的成长和层次。在和林彪对话时候的稚嫩,进入南昌城时候的果敢,最后战场上的风采俊厉,刘昊然都诠释得很好。他是中戏的吧?台词明显作为科班出身优势很大,将来这小伙子了不得,不得了。
由此可见,年轻演员在好戏面前,能展现出自身的优势,便是最大的收获。而能诠释不俗的角色,更是对于自身演技的提升了。

当然,老戏骨的演绎也足够炸裂。除了之前提到的周一围的出色发挥。个人最喜欢朱亚文扮演的总理和黄志忠扮演的朱德,他们有着一种历史人物身上独有的气度,虽然不如特型演员做到所谓神形兼备,但是却因为自身曾经被大量好戏的打磨,让台词功底的优势和演员对于所扮演角色的理解产生了奇妙的化学效果,实为一次演技的集体爆发。

由此可见,有了刘伟强打造的准商业大片模式,用年度最大阵仗将枪火升级为全面爆发的血战到底。再加上鲜肉们为自己正名的演技和戏骨们已经成精的演绎,这部《建军大业》在这个2017的炎夏,必然会成为华语片年度的独家记忆。
无论何时何地,山河不忘忠魂骨。
无论何年何月,那人那事被铭记。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


“建军大业”观后感1000字

昨晚和好友阿梅一起去博纳影城观看了近乎集聚半个娱乐圈明星的巨作---“建军大业”,作为一名近两年党龄的党员,我的内心还是有很多感想的。

一、端正入党动机

在影片中,贺龙同志的入党积极性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一颗红心向党,非常希望能加入党组织成就一番大事,为受苦受难的农民伸展正义,解救他们于苦难之中。在周恩来同志拜访他,希望他能加入南昌起义中来,贺龙同志非常诚心诚意,抵制了蒋介石的整个汉阳兵工厂及各种军领衔荣誉,愿意协助工厂党,但是,他提到自己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时,非常遗憾,非常希望能加入党组织。后来,在周恩来同志的鼓励下,他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周恩来和贺龙抱在一起的那一刻,我联想到现在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真的应该多向老一辈的同志的学习,那股热情,那股渴望,那股为天下百姓谋利益的坚韧不拔之志。那个时代的人,积极入党,是希望能找到组织,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消灭敌人,建立共和国。现在,我们积极入党,是继承传统精神,共建中国梦。

二、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

影片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粟裕等等同志,都是非常严格要求自己的同志。时刻牢记天下苍生,不忘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各个党员同志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组织工农干革命。他们有的远离家乡,有的不怕吃苦。与国民党的军有明显不同,骄奢淫逸不是他们的作风,艰苦朴素才是他们的本色。他们关心其他党员同志,他们积极在工农群众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不能忘记了我们的身份,我们不能忘记了我们的责任。无论身在何时何处,我们都应坚守自己的人生信仰,不被外界利益所诱惑。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能活多久,而是能给多少人带去温暖!

三、党员要敢于创新

一个民族要发展需要创新,一个国家要兴盛需要创新,一个人要走的高远需要创新。影片中的毛泽东同志敢于在大会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想法。周恩来同志一次次的脱险,一次次的广纳人才,是因为他敢于创新和灵活的大脑。还有三河坝大战中的朱德以三千人抵挡敌军三万人,是因为他敢于创新作战方略,是因为他敢于做出坚断的决定。看到他流下的两行泪水,我对这位将军肃然起敬。还有刘昊然饰演的粟裕也是很赞,敢于分辨敌我的真伪。可谓是少年才俊。作为一个党员,更要敢于有自己的声音,敢于走出一条不样的路。在以后的教师岗位上,将迎来新课程改革,如何将走向教师专业化?如何培育具有地理核心素养的学生?如何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需要自己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坚定教育信仰,不断努力实践。

两个小时的影片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历史的长河里,此生不悔入华夏。在这和平时代,更要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二零一七年八月二号 于桂子山

观看建军大业有感【优秀篇】


观看建军大业有感范文【1】

战争巨制《建军大业》将于7月28日内地公映,该片由刘伟强执导,韩三平任总策划兼艺术总监,黄建新任监制。今日片方曝光雄师缔造者主题海报,刘烨、朱亚文、黄志忠、王景春、马天宇、小爱、杨大鹏、叶筱玮、释小龙、李现等十位演员以英气军装造型出镜,表情严肃、目光坚定,一展建军伟大事业中十大革命先驱的风采。

作为中影“建国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电影《建军大业》将带领观众一同回望革命领袖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峥嵘岁月。影片将着力呈现革命先辈们的赤胆忠心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向在革命事业中历经千难万险仍奋勇前进的英雄先辈们致敬。

今日,片方发布雄师缔造者主题海报,集中展现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十位在我军建军伟大事业中做出卓著贡献的革命先驱的独特风采。其中,分别饰演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刘烨、朱亚文位于画面中央,黄志忠(饰朱德)、王景春(饰贺龙)、马天宇(饰林彪)、小爱(饰叶剑英)及杨大鹏(饰刘伯承)、叶筱玮(饰陈毅)、释小龙(饰聂荣臻)、李现(饰罗荣桓)分列两侧。众人均身穿军装身姿挺拔,表情严肃认真,眼神坚定。

抱着对建军事业中革命英雄先辈们的尊崇之心,众多演员不计戏份、不问片酬,满怀敬意地加入了电影《建军大业》的拍摄,希望以自己的表演为观众讲述历史,展现革命先辈的英姿。为了忠实再现当年这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众演员燃起激情与热血,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

其中,刘烨被毛泽东的非凡智慧和勇气打动,希望能将领袖“更成熟、更激情、更热血”的一面表现出来;饰演周恩来的朱亚文则从人物内心出发,着力塑造出一个真实可信、英气儒雅的青年领袖形象;黄志忠努力“体会朱德的内心”,在形似之外更追求神似;王景春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通过细腻的表演将贺龙对理想和信仰的执着传达给观众。

马天宇为角色拼尽全力,在硝烟弥漫的片场中挑战高难度爆破戏;小爱突破以往喜剧形象,演出了叶剑英只身潜伏敌营临危不乱的勇敢与机智;在诠释刘伯承时,杨大鹏融入了自己对部队的热爱;此次饰演陈毅圆了自己的军旅梦,叶筱玮称“表演的动力就来自于对军人的崇敬”;释小龙则被角色的个人魅力吸引,希望在表演中“呈现出聂荣臻深厚的文化底蕴”;李现为了更好地展现罗荣桓独特的精气神,反复研读剧本和文献“将自己代入了历史中”。

相信《观《建军大业》有感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建国大业有感2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