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虎妈猫爸观后感。

我们往往低估了观影响对人的影响,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在观赏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梳理纷繁的思维,可能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实现。如何在写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或许"虎妈猫爸观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虎妈猫爸观后感(一)

向来很少追电视剧,照顾小朋友加工作已经够忙了,不想再浪费时间在任何电视剧上。不过最近热播的《虎妈猫爸》确实吸引了我不少注意力。本来就挺喜欢两位实力派演员赵薇和佟大为,一起主演的电视剧忍不住想看看,结果更加忍不住一路看下去。因为剧情需要,赵薇的角色在面对小孩教育的问题上简直是走极端,砸锅卖铁买学区房也就算了,居然为了女儿能上重点小学让她晚一年上学,还理直气壮的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看到这一集我真有点想凑赵薇的冲动。晚一年读书意味着什么,我太清楚了。多过了一年的儿童节,却少了一年的青春。毕业出来工作发现自己在应该拼搏的年纪少了一年可以奋斗的时间。一年365天或许一眨眼就过,然而二十几岁风华正茂,精力充沛,一年时间用来提升专业技能,潜心发展事业,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我也是读过重点学校的人,更加了解上重点的好处,且不说硬件设施,光是整体学生素质重点学校的学生就比普通学校的高出一大截。还记得读初中的时候,某天中午跟几个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店家搞活动学生可以免费配。事后店员说,重点中学的学生素质都比较好啊,有礼貌。我们都一脸疑惑不明店家为何如此夸奖我们。原来在我们之前还来了一群某某中学的学生,店家对他们印象不太好。当然不是说普通学校就培养不出优秀之人,高中就见识了来自普通中学的优秀生。

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小朋友能上重点。不过这年头,像我们这些户口不在工作地的家庭,小孩上个公立学校都不知要交多少万的赞助费借读费,还有一堆的证明。有时候会悲观的觉得能上到公立学校就已经万幸了,重点不是我们这些穷人能企及的,学区房想都不用想。也是这几年才明白为什么我的中学同学里有本地首富的儿子,有XX局、烟草公司的亲戚,家里有钱的小孩大多住在学校附近。十几二十年过去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越演越烈。好在还有几年才上小学,只能在小朋友还没上学前期待政策趋于人性化,自己也努力,看看有没有机会让她读个好点的私立学校。一想到入学问题,觉得这国家和地方政策真***变态。

虎妈的老爸,有着四十年教学经验的狮子姥爷,??对学生对女儿都极其严格,还打算把他那一套教学方式、理念用在小孙女身上。也许他真的是个非常优秀的高中物理老师,带领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成功的通过了物理高考,考上了理工科重点大学。So what!连他自己也承认学生恨他,那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或许二三十年前还管用,时至今日,高考还是唯一的出路吗?考不上人生就此彻底失败了吗?对大多数穷人来说高考确实还算是比较公平的出路,但是虎妈一家的生活水平明显达到中产了,不高考也可以参加国外的高中考试去外国读大学。看那老头估计没怎么接触过国外的教学方式,小孙女若让他带,必定教出一个刻板、胆小怕事的书呆子。狮子姥爷的那套教学方式是我曾经经历过的,幸运的是高中还没遇到哪个老师做到狮子姥爷那么绝。?即便如此,高中那三年为一考试背水而战的超大压力的生活几乎压得我精神崩溃。

前几天借了7岁小邻居的语文书看,课本的要求是文章熟读,最好能背诵,诗词要背诵。??老师要求所有课文都要背,甚至课后的一些简短的文章也要背,背不出来放学留下来背。语文考试的一些题目是课本的段落挖空一段、或者几个字让学生填。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过去了,素质教育我至少听了二十年。为什么语文教学还是一成不变的死记硬背。作为传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科目,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让多少学生对其失去兴趣。书中都在教识字,教知识,为什么没有教礼仪、道德,没有延伸阅读,没有开放性的讨论题目?为什么考试方式还那么落后?据说教育部有规定小学生课后作业时间不许超过多少分钟,好像是半个小时吧。那些关在空调房里用屁股想问题的教育部蛀虫们,有没有想过小学生用要花多长时间去背诵两三页纸的文章?

初一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一直到大学毕业。某天在记忆中对比了语文和英语课本,发现这么个现象。英语课文开篇一般都是"hello, how are you?""Good morning", "Sorry", "Thank you", "Could you ……""please" 老师还跟我们解释用"Could you"比用"Can you"显得礼貌。介绍人要说"This is Li Lei",刚互相认识的人要说"nice to meet you". 日语的话还要加一句"请多多指教". 基本的社交礼仪从这些对话中都能体现出来。再看看语文书,小学6年没有一篇课文一节课教我们如何说"对不起""谢谢".什么中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说要"讲礼貌",却从未具体教过我们如何讲礼貌。多少学生接受完12年中小学教育出来都不懂基本社交礼仪。有人可能会问,这些礼仪应该是父母教的啊。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没有意识教,况且很多小孩都是爷爷奶奶带大,上一辈受教育程度更低。他们大多只注重成绩,其他的诸如礼仪,动手能力,审美观,统统都是扯谈。

几年前刚工作的时候,每天早上跟同事们说声"早上好"都要经过一番小小的心理战。说完都要松口气。对着几个老外主管说good morning却很自然,完全没心理压力。因此我有理由怀疑外语学习不小心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很多孩子的说话方式。

电视剧播了三分之一,剧情设置了每个人都在走极端,看得有点虐心。希望这部剧能引起一些社会讨论,引领一些改变。

虎妈猫爸观后感(二):莫为儿女做牛马

2011年春季,一本出自美国华裔之手的《虎妈战歌》登陆中国,掀起了一场排山倒海的教育口水战,随后本土又涌现了"鹰爸"、"狼爸"和"猫爸"等各种教育模式,持续引发了一连串教育激辩。如此天成的话题性和传播基础,不拍成电视剧那是暴殄天物,这大概便是《虎妈猫爸》题材的由来。

为什么不是《虎妈鹰爸》或《虎妈狼爸》?"虎妈"的特点是家长制和高压,不乏咒骂、威胁、贿赂和利诱等手段。为了把女儿培养成未来精英,"虎妈" 蔡美儿对女儿提出十大戒律,比如不准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要得A,甚至不准女儿在练琴时喝水上厕所。《虎妈战歌》上市后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被不少讲求宽容的美国母亲和媒体评判为"虐待儿童".就在"虎妈"登陆的次年除夕清晨,一名4岁南京幼童穿着小短裤在零下13度的纽约暴雪中裸跑视频爆红网络,推行极限教育的"鹰爸"何烈胜随之被推倒大众视线。紧随其后,凭借藤条和鸡毛掸子把4个儿女"揍"进了北大的萧百佑被推上中国"狼爸"宝座。显而易见,"虎妈"、"鹰爸"或"狼爸"的教育方式都是高压式的,一旦结合,难免极端。相比之下,"猫爸"常智韬的教育方式要柔和得多,他遵循的是因材施教,主张民主、宽容的个性化教育,倡导与孩子共同成长,这点与家长作风的"虎妈"完全相左,形成教育理念的鲜明反差。

从某种程度上说,电视剧《虎妈猫爸》的赵薇和佟大为,即是现实中的"虎妈"与"猫爸"的戏剧化身。赵薇演绎的"虎妈"毕胜男强势高压,对孩子要求苛刻,佟大为饰演的"猫爸"罗素对女儿却多为顺从,甚至经常联合女儿对付"虎妈".由于中国"虎妈"与美国华裔"虎妈"所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不同,"虎妈"赵薇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更多,也更复杂。剧中的小宝贝罗茜茜是独生女,由于父母工作忙,打小由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奶推行的是极度溺爱的"公主"教育,因此烙下一身公主病。毕胜男对罗茜茜的虎式 教育,激发点就在于改造其公主病。与此同时,孩子的就学问题扑面而来,所以毕胜男忙着改造女儿的焦头烂耳之际,和中国追逐精英教育的亿万家长一样,还要为孩子上学的事绞尽脑汁,工作和家庭一片韩国乱打之声。

一个是此前从未为孩子教育问题操心的工作狂,一个是自己都没长大的暖男家长,改造别人的同时,更手忙脚乱地改造着自己。《虎妈猫爸》的形式是"虎妈"式的,故事的落幅却是"猫爸"式的,其中涉猎的教育,并非教科书,也不是导航灯塔,而是一次家长与孩子共同的成长旅程。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话题性很强的家庭生活剧,同时也是一部很容易被娱乐性给淹没的现实剧。佟大为一直在影、视双线作战,"猫爸"形象相对弱势,表现中规中矩,如何掰开"猫爸"形象与《想明白了再结婚》和《俏妈萌爸的甜蜜时光》表演的差异性是他的首要任务。而"虎妈"赵薇则是自2008年《一个女人的诗史》后时隔七年的电视荧屏大回归,对她来说是一次不容有失的归来献礼——一来"虎妈"形象的成败,决定着这部戏的成色;二来赵薇选择收视低迷的二星时代回归,无形中还肩负着"大腕救世"的使命,很容易让这部戏超出它"教育问题"本身所能承载的体量。

就教育话题来说,有句老话很值得成天鸡飞狗跳的中国"虎妈" 消化和吸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牛马。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虎妈猫爸》观后感250字


《虎妈猫爸》观后感

前段时间,追了电视剧《虎妈猫爸》,感触颇深!首先,演员选得好!老戏骨潘虹、韩童生、郭凯敏对角色的把握细腻又准确!新一代的赵薇、佟大为、董洁也显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劲头!小演员的表演自然而流畅,让人又爱又怜!其次,主题是有关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我们每个家庭都非常关心的!选得好!可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一位做父母的共同心愿!再苦不能苦孩子,再难不能难教育!是呀,我们中国现在是全民重视教育,好像孩子也只有这一条出路,都来挤独木桥!几近疯狂的家长,几近疯狂的教育,几近被逼疯的学生!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可是,这样确实会毁了孩子的!没有人理会,只有事情落到了自己头上的什么才会明白!这就叫:不到黄河心不死呀!再次,是对生活婚姻的态度问题,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剧中有些话很经典,发人深思!希望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好作品面世!来源于生活贴近百姓的作品才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期待着......

《虎妈猫爸》观后感200字


《虎妈猫爸》观后感

今天把《虎妈猫爸》看完了,感触颇多。整个剧主要是围绕着教育这个主题。剧的前半部分是讲老一辈和年轻父母一辈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的冲突和矛盾,后半部分除了讲了教育方面的问题,还有一些夫妻情感方面的问题。剧中的一些场景和事例还是很触动我的。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

1.恋人之间或者夫妻之间都应该有什么说什么,而不是故意藏着掖着,然后说一些赌气的话惹彼此不开心,甚至造成更大的误会;

2.夫妻之间争吵,最好不要让孩子看到听到,这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当今社会,小孩子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脆弱,我们除了想办法锻炼他们的心志,还要尽力使他们的心灵不受到伤害;

3.孩子最好自己带,否则会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宠坏的;

4.最美好的是初恋,最坏事的也是初恋;

5.女人要注重生活质量,不要因为有了孩子就忘了自己。

《虎妈猫爸》观后感1000字


《虎妈猫爸》观后感

整个5月,都是在追这个剧度过。
先抛开剧情不说,我自己是比较喜欢赵薇的,不是那种迷恋,就是欣赏。当初觉得她很傻帽,出名有很大的偶然性,后来不这样认为了。在该结婚的年纪结婚,该生小孩的年纪生小孩,然后电视电影一部部接着演。不管外界怎么说,她总是那么大大咧咧,还跟王菲刘嘉玲是好朋友。现在的她可以用家庭幸福,事业成功来形容,而且不作。
去年在看十二道锋味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她跟谢霆锋也是好朋友,她还在法国有个酒庄。当时就觉得她更不一样了,好厉害。也是从那个节目知道,她跟佟大为在合拍新戏,当时就很期待,佟大为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傻傻的,但是觉得是个好男人。

言归正传,说说这个剧。
先打个岔,赵薇在这个戏中的服饰也是可圈可点哦,好看。
剧情就不详细说了,涉及到孩子上学,隔代教育,社会竞争,小三等,很接地气的内容。那天跟M一起看,他很精辟地说,其实这部戏,说白了就是几个女人的战争,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毕胜男,光听这个名字,就让人觉得很刚硬。想起来,以前有个客户叫夏胜男,哈哈,当时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觉得好特别。她的婆婆嫌她太争强好胜,没品味。她丈夫嫌她不解风情,工作狂。只有她的爸爸,把她当作骄傲。
确实,毕胜男身上有很多弱点,比如太执拗。工作上是这样,对待女儿教育更是这样。就像她婆婆说的一句话,她让自己压力大,也把周围的人逼疯。
可是她正直,在工作中敢作敢当。不拘小节,对人很宽容。任何事情发生后,她会积极面对,寻求解决之道,而且愿意去调整与改变。哪怕是敌人,她都能坦诚相对,这种放低姿态,不耻下问的态度,很让人敬佩与学习。更重要的是,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她能仗义执言,并且拼命那尽全力。
后来狼爸跟毕胜男表白,好感动。觉得狼爸对她是一种深沉的爱。他们两个人太像了,有种英雄相惜的感觉。如果他们真的在一起的话,可能是另外一种的夫妻模式,而不是像现在的,由她在夫妻中扮演强势的角色。

罗素,M说他们家两个孩子的名字都好特别,一个哲学家,一个艺术家。这种暖男角色,是佟大为擅长的。对妻子马首是瞻,唯命是从,对女儿放养式教育。当妻子与公婆发生矛盾的时候,既扮演了一个好丈夫的角色,又是一个好儿子的角色,表现得非常好。他对初恋的恋恋不忘,拖泥带水,不拒绝不负责,然后经常还强词夺理,是我看不惯的。不过他花心思哄毕胜男的那份可爱调皮,很让人喜欢。他心底知道男男的好,也是深爱她的。最搞笑的一段是,他出招儿给女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然后自己还要给女儿写假日记,偷偷摸摸,也真挺不容易的。

其他的人都演的不错,就不说了。重点说一下,看这个剧后对于小孩教育问题。
很赞同罗素的观点,快乐很重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远比一切都重要。
然后父母不能高高在上,以自己的权威压制孩子,要跟他们坦诚,以朋友的方式交流。
至于学习,最好能发现孩子的特长,比如剧中的罗倩倩可能自己更喜欢画面,她的妈妈让她上奥数,奶奶让她学跳舞,姑姑让她学游泳,而不是顺应她的天性发展。
最好能让孩子学习一下舞蹈,这样孩子的仪态跟气质会比较好。
更重要的是,除了孩子,还得有自己的生活,争取做陪伴性的父母,这样孩子活的精彩,不会压力那么大,父母也不至于变成除了孩子之外没有话题可交流。

《虎妈猫爸》观后感500字


《虎妈猫爸》观后感

从一开始追剧就比较关注毕胜男的职场,从黄俪的勾心斗角到建中的出色表现,再到最后的农场!个人看这部剧更关注职场而较少关注她的家庭生活,每次看到罗素和唐琳在一起直接快进(用的播放器第二天看的网上视频),每次看到毕然直接快进,每次看到罗素的爸妈和毕胜男的爸妈就快进!之所以快进是因为这些剧情都相对比较虐心而且编剧写得很扯!
个人看这部剧真的很讨厌罗素,其次是唐琳,如果现实中有这样一个罗素,哪个女人受得了频频和前女友见面,北京那么大,就没有其他专家偏要找唐琳,罗素不一直找唐琳,毕胜男肯定不会有后面那些动作啊!怪就怪在男人的不果断,小三的奸诈,唐琳纵使再好再女人再浪漫,也要搞清楚一个前提,罗素是结婚的人了,在中国,什么最可恨,小三啊!凡是有正常道德观的人都会排斥小三的,还有,编剧把罗素这个任务刻画得太不真实了,现实中,会有这样一个小三勾引无数次却依然不上钩的男人?何况唐琳扮演者董洁确实清纯漂亮,所以更不可能不上钩了!正常男人第一次会有心理斗争,第二次会挣扎,第三次就不会犹豫,毕竟荷尔蒙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会促使很多冲动!不过话说回来了,如果没有罗素和唐琳妮妮我我,哪有那么多集可以演,这个电视剧顶多可以拍到30集,所以,多情节,多虐心,多辱骂,电视剧就会火!毕竟只要火了,其它都不重要!
最后,明明毕胜男直接说是罗素先提出的离婚就真相大白,编剧却偏偏拿着这个梗做文章。结局太温馨,觉得不切实际,不过看中国的电视剧,即使过程再心酸艰辛,你只要想着结尾坏人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或者变好、主人公也会大圆满就对了,毕竟中国的电视剧几乎都是大圆满结局的!就像看《甄嬛传》时,你只要看过华妃死的时候那种凄惨,之前每每甄嬛受到欺负时你只用自我心理安慰一句看你会死得多惨就对了!

《虎妈猫爸》观后感600字


《虎妈猫爸》 观后感

近年来一直不太看电视连续剧,不是不喜欢,而是自己控制着自己,因为每部电视剧都有它的魔力,一旦被它吸引住,任谁也很难逃走。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不过最近上演的《虎妈猫爸》备受观众青睐。在他们的热议中,我了解到这是一部关于孩子教育的影视剧,作为教师,我认为应该看一下。
昨天晚上看了两集,我就猜出了故事的大概,我认为这样的作品没有必要逐集细看,看一下故事梗概就可以了。于是今晚我逐集看完故事梗概,又观看了最后一集的剧情。虽没有细看,但这部片子还是引起了我无限的感慨。
当今社会,教育问题真的是一件大事。全国14亿人,最起码也得有10亿人左右直接和教育有关联吧。而我们教育的现状呢,学生叫苦,教师喊累,家长含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吧。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家长疯了,教师疯了,学生能不疯吗?看看那些高考励志口号:不成功便成仁;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于学生看来也许确实挺励志的,但于我看来却是令人胆战心寒。再看看一些家长的举措:为了孩子上学不惜一切代价,可以虎妈狼爸,可以高考移民,可以弄虚作假,可以不择手段。
身为教育的一份子,我真的不愿提及教育。我们的教育这是怎么了?也许在这个快餐式的时代,每个人都冷静不下来,都不理智,都随波逐流。也许每个人都会很无奈地说:你看人家都这样,我们有什么办法?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是啊,也许我们都是无辜的。可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教育(一味追求成绩)对大多数孩子的前程来说有何益处?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程来说有何益处?静下心来想一想,谁都知道问题的答案,可谁也不愿意去改变。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谁都知道皇帝没穿衣服,可谁也不愿说出事实。想想这样的境况长此以往,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唉!何必发牢骚?做一个勇士吧,做一个真正的勇士,去和这个黑暗的现实做抗争。
再听听毕姥爷(一个有着四十年教学经验的退休教师)的忏悔吧:每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独特的生命体,从今天开始,我会敬畏每一个小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圣的独特的。
再想想教育的本质吧:人格品行才是教育的本质。把人当人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再看看那些教育革命的先驱吧:陶行知、李镇西、李希贵
奋斗的路上我们并不寂寞!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虎妈猫爸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