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观后感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2019-10-28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850字。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850字(一)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里,伊夏真的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他"无缘无故"打架,因为愤怒踢坏别人的花盆,上课走神,在老师的课堂上搞怪,逃课,不遵守交通规则,撒谎……

虽然伊夏有许多毛病,但那些也都是"没有教好"的孩子的通病,不算什么大问题。伊夏也有不少优点,他喜欢动物,富于想象,以为爸爸要离开自己了因而拼命的道歉,有一颗敏感而聪慧的心。总之,这个孩子还没有那么糟糕,但是他还是被放弃了,被认为"态度"不佳,被学校放弃,被父亲送到了寄宿学校。

虽然在之前的学校也备受老师的责骂,但伊夏还是快乐的。伊夏被送到学校的第一个晚上让人心疼——躲在卫生间默默的哭泣直到最后无言的擦干眼泪。接下来的生活让人绝望,老师无尽的责骂让伊夏憎恨学习,但最致命的打击还是"父母的不关心"吧——哥哥的比赛和探望伊夏的时间有冲突,父母自然而然选择了各项成绩均名列前茅的哥哥。对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他被整个世界所否定了。

尼克老师的出现,将伊夏黑暗的生活点亮。

尼克老师和其它老师截然不同,他呵护学生的创造力,珍视学生的创作,耐心和细心兼备,正是他才发现了伊夏为何是一个"坏孩子".尼克老师和伊夏父母的交流给了我很多启发。伊夏父母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伊夏的状态会让他被这个世界所"淘汰".曾经在看过《三傻》后提出的问题——无奈而残酷的现实让人们不得不奔跑,我们该如何才能真正追求卓越——被尼克老师的话所解答:"外面是一个残酷的充满竞争的世界,一个大家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世界,大家都要好成绩;医学、工程、管理,什么都是只要比别人差就是无法容忍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才能跟梦想,不是大家都死想着如何让自己的手指脱颖而出,修饰它们让它们看着更修长;喜欢竞争的话,去养赛马就好了,干嘛养小孩?!强迫自己的孩子去承受自己野心的负担,如果小孩无法忍受这样的负担呢?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最终会以自己的步调开始学习。"

尊敬的雷夫·艾斯奎斯先生在他的着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写道:我们的目标应当是把孩子变成更好的人!一直以来,不管是否是孩子的主观意愿,我们都在不停的拿孩子和别人比,和别人争:谁的成绩更好,谁跑得更快,谁上的大学更好,谁的综测更高。太累了,真的太累了,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比你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的人。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多的关注一下孩子本身?看看他是不是比以前跑的更快,是不是又改掉了一个坏习惯,是不是解开了曾经不懂的疑惑,是不是掌握了一个新的知识……

只要,孩子在进步,在变的越来越好,那么教育就是成功的;只要他变的越来越好,他必然能给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必然会被人所需要;只要他变的越来越好,只要他开心快乐,足矣!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850字(二)

如果,对孩子的希望,用快乐和成绩做一个选择的话,我们一般会对外说选择快乐,而对自己说成绩。我们明知道快乐是多么重要,但是,面对残酷的当前教育,我们的行动,最终都会站到成绩这一边来。

如果,我们也将这样的选择,摆到孩子的面前,我想,他们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同样,孩子们一面言着自己的心声,另一面却为着重点中学和名牌大学,把自己深深地埋在试卷的分数当中。

面对如此的假设,人生中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孩子的教育怎么办?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什么?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做父母的,做老师的,应该怎么做?

含泪看完了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影片中伊桑是一个八岁的有些自闭男孩,他和别的小男孩不一样,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他喜欢发呆,喜欢遐想,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这些对于他的父母,对于所有的成人世界而言,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只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成绩的排名感兴趣。所以伊桑在学校,总显得那么孤立与卑微,在家里,又总会因不如优秀的哥哥,遭来父母的漫骂。影片的起始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中,抛出了尖锐的问题。有趣的是,在这部分中,导演把一些生活画面留给了伊桑的母亲,刻画了她为丈夫,为大儿子和小儿子如何忙碌的一个早晨,很明显,导演并不满足要给我们展现一个勤劳的母亲形象,而同时也在抛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的父母除了给孩子,提供衣食上的保障外,是否还需要给予什么?

伊桑惹出的麻烦,终于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围,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专门的"教育指导".对于离开,伊桑做出了焦灼不安的反抗,但是现实实在是太强大了,孩子永远在父母的掌控之中的。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改变,伊桑的孤独愈演愈烈,他的痛苦与日俱增。

与同伴相比,小伊桑显得如此的怪异: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轻松地辨别日常事物,不善言谈,表情呆板;他甚至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生活自理,一个8、9岁的孩子,如此这般,的确非常人之举。但是他特别擅长画画,他能用绘画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他的小小画册上记录了曾经和父母在一切的欢乐,可是渐渐地,这个画册上没有了自己,他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疑问和反抗,但是这一切,他勤劳的母亲和忙碌的父亲却全然不知,他们就像大多数父母一样,忙碌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却丝毫不去关注孩子心里的想法,不去关注他们点点滴滴的表达。其实孩子再年幼,也都是有思想的,会思考的。

看到这里,我被触动了。我在想,伊桑的父母,与我们中国孩子的父母是多么的相像,在大人的眼中,成绩永远是孩子的主旋律,排名永远是孩子的指挥棒。有谁真正在意,我们幼小的孩子,面对学业的重压,他人的嘲笑,心理的窘迫,他们的内心有哪些挣扎与呐喊?我们做大人的,应该怎样陪伴我们的孩子?怎样辅助孩子,为他们解决成长中的需求和困难?

好在,影片中伊桑是幸运的。一位新美术老师尼克的突如其来,让事件开始逆转。尼克用快乐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尼克是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他很快发现了这个叫伊桑的孩子并不快乐,甚至非常的危险。他开始了找寻原因。他发现伊桑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学习障碍的儿童,他找到了他的父母,在他的家里找到了伊桑孤独与痛苦的原因。尼克想起自己的童年,与此时的伊桑是那么的相象,他决定要拯救这个孩子。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最终帮助伊桑找回了自己,也找来了快乐。影片的最后,尼克老师与伊桑幸福的拥抱,尼克老师将伊桑高高举起的快乐画面,不禁让我们潸然泪下,也再一次引起我们反思。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将走向何处?为什么拥有大量世界级学科竞赛高手的泱泱大国,却在创造与发明能力上远远落后于他国……

伊桑是幸运的,尼克老师也是幸运的,彼此幸会的支点,来自两人同样的生活境遇和爱好,伊桑遇到了一个能读懂他的老师,而尼克遇见了一个美术怪才的学生,于是关爱与接纳,感应与共鸣,使得金石为开,厚积薄发。

我想,我是羡慕尼克老师的,因为他不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不需要深陷堆积如山的作业批改中,不需要整日辅导纠结于作业对错的学困生,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尼克老师没有来自上级学业成绩考核的各项指标,没有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规则约束,他的课堂是开放民主的,是多元发展的,以至于那个野外举办的全校美术大赛,也是那么的人文、平等与宽松……

我想,我是敬佩尼克老师的,因为他诙谐活泼的教学风格,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令孩子们兴趣盎然。他细致的观察,挖掘了伊桑潜在的绘画天赋,他用自己美好的师爱,撑起了自闭男孩的艳阳天。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尼克老师唤醒了伊桑的求知,他教育伊桑的成功案例,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楷模。从尼克老师的身上,找到了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老师的正确答案。

人世间,一花一草一世界,每一条生命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每一个孩子都是这个地球上的星星。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的上级,能少一点分数的硬性指标,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能够有时间亲切的掬一弯水月,那么,或许每一棵星星都能在浩瀚的人海中,熠熠生辉 。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开始喜欢上印度电影,是在看了小妮子介绍的《三个傻瓜》之后。接下来看的《未知死亡》和《风筝》也让我对印度电影印象深刻,所以今天三姐要推荐的依然是印度电影——不过并不是爱情片——《地球上的星星》。

这是继《将爱》之后的另一部让我落泪的电影,故事就留给你们自己去看,我要说的只是,一个8岁的小演员,将小男孩的调皮、可爱、恐惧、绝望、无助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觉得很佩服。而男演员阿米尔·汗的笑容也一直是我喜欢的,有一种阳光般的温暖。影片要表达的或许是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他们是地球上的星星,我们不能让他们陨落??但其实它要表达的内容似乎又不止这些:父母的关心、一位良师益友、一个互相帮助的小伙伴,或许对于一个孩子的童年来说都极其重要的。

故事是感人的,当妈妈翻开 “被孤立的小伊桑”时;当伊桑在新学校无助的哭泣时;当他制造出的船缓缓滑向对岸时;当他落寞的躲进人群;当他在半夜系好鞋带时、衣者整洁的来到小湖边;当他认真的坐在角落画着自己的画时;当他的画拿了一等奖时;当他看到老师的画画的是自己,当他哭泣着扑向老师时??我都会轻易地被他的情绪牵动。

我们总是容易看着别人的童年,回忆着自己的童年。当然,我们都是大多数的普通人,不会有过人的智慧,自然也不会有过多的烦恼,但是,这部影片更告诉我们,作为早已长大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孩子,像星星一样的孩子! 印度电影的特色出了惯有的歌舞外,长应该也算吧,大部分都要接近3个小时。但很多时候,它的情节都是逻辑严密的,不会有太多多余的镜头,所以印度人还是在很用心的做电影的。

最后节选部分台词,是我喜欢的几句:

“学校之外是一个残忍无情充满竞争的世界,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往上爬 人人都想拿第一 医药工程、营销??没有事不让人难以忍受95.5、95.6、95.7%都是逆天而行是吗?想想,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和梦想可是没有什么人是因为把手指弯曲或者拉长儿下地狱的,继续,即使指头断了也不能停”

“如果你那么喜欢比赛,你干脆养赛马啊,何必生孩子?非要逼孩子负担你的野心,那还不如招童工。如果孩子承担不了这重担呢?他们应该懂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步伐,手指尚且长短不一??”

“关心,非常重要,它有治愈的力量,是治愈伤痛的良药,孩子会感到自己有所需要时而一个拥抱,或是一个亲吻,以示自己的关心。孩子,我爱你。如果你产生恐惧,过来找我,当你收到挫折的时候,遭遇失败的时候,别担心,我会在你身边的,放心吧!每时每刻的关心,那才是真正的关心。”

“所罗门群岛的故事:在所罗门群岛上,当住民需要一片森林来耕种的时候,他们不会把树砍掉,他们只是简单的站在树的周围,冲着树狂喊,来诅咒它,大约几天以后,那些树就会自己死掉了,他们自己死掉了”

艺体中心 代晓敏

《地球上的星星》的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关于儿童成长的印度电影。电影里主人公是一位八岁的小男孩,伊桑。然而伊桑并不是个普通的孩子,他天生具有阅读障碍,缺乏流畅的思考能力,对距离、大小等缺乏判断能力,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却做不到。

在伊桑周围的环境中,除开他的妈妈,其他的人都对他感到不满意,即使是他的爸爸。最终,伊桑被迫被学校开除,被寄往了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里,伊桑变得很压抑,他开始沉默不语,孤立自己,甚至有想自杀的念头。就在这危险的情况下,一位代课教师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伊桑的命运,这位代课教师便是尼库巴。

了解到伊桑父母的心态后,尼库巴老师上门和伊桑的父母谈心,告诉他们: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和梦想,我们不能因为他目前的一点点障碍而嫌弃他。他甚至愤慨:“如果你喜欢比赛那干脆养马呀,何必生孩子?非要逼孩子负担你的野心,不如招童工。”

为了唤起伊桑的自信心,尼库巴老师在课堂中和孩子们讲述爱迪生等名人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老师自己也曾是,然后,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和伊桑一起慢慢分析那些会跳舞的字母,从游戏开始,在沙盘中先写字母,再用彩笔写,最后用铅笔写,慢慢地,伊桑慢慢克服了读写障碍。

尼库巴老师认为,每个孩子兴趣点不同,伊桑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他的创造性极强,在学校绘画比较中,伊桑的画胜过老师尼库巴而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桑简直不敢承受这巨大的成功喜悦,他流着热泪扑进了老师的怀抱。

伊桑各方面成绩都明显提高,令父母惊诧不已,伊桑也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峰体验,他的脸上绽放出快乐幸福的笑容。

放暑假了,父母亲来接伊桑回家,伊桑依依不舍地与老师告别,临上车前他回头奔向老师的怀抱,尼库巴老师将他高高地举起,伊桑伸展着双臂,全身舒展向上,极其激动人心,我的热泪再一次流出。

画面定格在这一感人的而又意味深长的画面上,的确是尼库巴老师将伊桑高高举起来了,不仅举起了他的读写能力更举起了他的自信举起了他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力量!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这样的特殊儿童虽然在正常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我们的老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们得像尼库巴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然后从根本处下手,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星星.阳光.伯乐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星星.阳光.伯乐

滨城区第一小学赵媛美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看到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的片名,我马上想到了这首歌。在我们中国,老人们喜欢说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地上就有多少人,人死后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在天上默默看着自己的亲人。看来,在世界各族人们心目中,每个孩子(不管孩子多少岁)都是父母眼中的星星,都想把它捧在手中,期盼他们冉冉升起。

《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九岁的小男孩“伊夏”,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人们丢弃的废物都被他当作宝贝收藏起来。他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 “伊夏”更是个淘气包,他上课走神、发呆、作业乱七八糟、还假装生病逃课,学习成绩很差很差,以至于所有老师都对他摇头。父母无奈,把他送进一间寄宿学校。在这里,伊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原来的淘气包变得孤僻,内向,每天发呆,流泪,课上一动不动。他想家人,学习上更加差劲,所有老师都不看好他,校长甚至为了开除他在想找个什么借口好。

不幸的伊夏,幸运的伊夏。随着美术代课老师“尼克”的到来,他的生命轨迹开始转变。尼克老师幽默可亲,上课风趣幽默,当他发现“伊夏”的情况后,通过研究伊夏的各科作业,与尼克家人沟通后发现,伊夏是一个有着“阅读和识字困难”的孩子,也就是说,在伊夏眼中,所有的字母都是镜像的。但他很聪明,想象力丰富,小小年纪在绘画方面有着优异的天赋。通过尼克老师的帮助、鼓励、指导,伊夏的绘画天赋被极大地发掘出来,在识字和阅读方面也有了明显进步,所有老师和同学一致认为他是个“天才”。故事最后,伊夏飞奔到尼克老师面前,尼克老师将伊夏高高举起,寓意伊夏将成为一颗耀眼的星星。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幸运的遇上伯乐的。对于伊夏,作为一位妈妈来看他:天真,可爱。当他露出自己的大门牙笑时,依偎在爸爸身上时,当小狗躺在他的腿上睡觉时,我真想拍拍他的小脑袋。可作为一名老师,如果班级中有这样一个“淘气包”,恐怕是烦恼透顶的,上课走神,作业乱七八糟,成绩很差,先不说他的捣蛋会给班级扣掉多少“操行分数”,他的烂成绩,将会拖垮各科的平均分多少呢?想想,就让老师们头疼。我们的班级中又有多少个“伊夏”,如果抛开学习不谈,他们个个可爱,惹人喜爱。我常想,如果我们的社会能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孩子,不是一味用分数来评价孩子,孩子们会更快乐的。作为一名名“伊夏”,如果能遇到“尼克老师”式的伯乐,多么幸运。

作为一名教师和家长,我要力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了解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才能更好地给与引导和帮助。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孩子的伯乐,引导孩子发光发亮。

记得孩子上二年级时,老师要求画中的“好词好句”,我看到孩子画的词语是:高兴、漂亮、勇敢、聪明、认真、刻苦之类的具有褒义的词语,刚开始,我批评孩子,上课怎么听的?这些词语哪里好?所谓“好词好句”应是那些用得精彩的词语或句子,并指一些词语或句子给孩子看。可转天做作业,孩子依然是这样画出“好词好句”。我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我一下明白了,孩子理解“好词好句”重点在“好”上,那些积极向上的词语才是“好词”,那些称赞、夸奖的句子才是“好句”。可见孩子的阅读和理解与大人的理解是有一定差距的。有时我们觉得很好理解的知识对孩子来说,或许是个难点,有时我们觉得孩子不可能明白的知识,孩子或许能用自己的观点和眼光来解决它呢。有一次,我在备课,打算第二天讲六年级《圆的认识》,孩子刚上二年级,看到课本上的一道练习题问我:什么是直径?我反问她:你觉得呢?她指着圆上的一条线段说,这条是。我很吃惊地问她,你怎么知道的?孩子说,因为它最长。我又问:为什么最长的就是直径呢?她回答说:直径吗,当然最长了。至今,我也没明白,“直径”和“最长”有什么直接关系。我也没想到他能这样准确地把握直径的特点。由此我注意观察了班中的学生,发现他们的想法和我们成人的理解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有时我们觉得已经抓住了孩子的想法,实际上只是比较接近孩子的想法而已。作为老师,我们如果能走进每个孩子的思维世界,我们的教育工作就能事半功倍,使得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颗耀眼的星星。的确,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每个父母或老师只有发现自己孩子的特点,才能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

如果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那天下所有的妈妈都是阳光、蜡烛,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孩子和丈夫。剧中伊夏的妈妈是一名家庭主妇,负责丈夫和两个孩子的大小事宜。每天早上5点,伊夏的妈妈起床,先为丈夫做早餐,侍候丈夫更衣,整理文件,送爸爸离开家门,立即整理餐具。6点,叫大儿子起床,为他做饭,穿衣,整理书包,叮嘱孩子注意事项,送儿子离开家。7点,将小儿子从床上拖起来,准备早饭,回头一看,小儿子仍然在睡,急得妈妈大声吼叫,好不容易侍候完儿子吃早饭,小儿子又在磨蹭,妈妈一边唠叨儿子,一边帮儿子收拾书包,急忙拉儿子去赶校车,校车司机一个劲埋怨:女士,因为你,我们都迟到了!好无语的妈妈,忙了一个早上,水米未进,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了。这就是妈妈,世间最崇高的事业,只有阳光能与她媲美。这也是剧中要表现的一个主题吧!

《地球上的星星》还告诉我们:有些孩子天生具有识字或阅读困难,不管他如何努力都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去自如地读、写、算。剧中的“伊夏”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他眼里,课本上的字母都在游来游去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就是简单的字母和数字他都会写错,所以经常被罚跪在教室门外。父亲打他,骂他,觉得他很没用,同学也瞧不起他,对他冷言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范文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姚姚

我们看得到的、感受得到的,就是真的,那如果我们看不到,感受不到,就不是真的。但是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其实不是真的;我们看不到的,其实是真的。这是电影《地球上的星星》里小男孩伊夏对诗歌《洞察力》当我望向高处时,你是一充满云朵的天空,直到一头口渴的大象经过,或是我的朋友跳了进来。一个脚踏车的铃铛,或是一两颗小水晶,或甚至是一支盲公竹,然后这个云片开始分解,而你又再次变成了我们的河。所做出的解释。一个八九岁的患有读写障碍的小男孩,喜欢大自然,喜欢自由,他眼里的世界比同龄人和成人眼里的世界美丽的太多。出身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家里有一个在父母和老师眼里的优秀哥哥;有一个成日只注重成绩和成就,还有点机械,却不知真正如何关心孩子的父亲;还有一个爱孩子却无能为力的母亲。小伊夏不喜欢枯燥的学习,也不能理解,所有的文字在他眼里就像是在跳舞,或是幻化成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或者动物。所有人都对他说:为什么你就是不行?为什么你如此的笨?为什么你不努力?白痴、笨蛋。面对这些侮辱和责备,他总是用调皮捣蛋的行为方式来反抗他所面对的世界。终于他被学校退学,父亲决绝的把他送进了一所远离家的寄宿学校,自认为被遗弃的小伊夏从此就变了。在新学校里,他的生活里还是没有避免被指责、惩罚、嘲笑和否定。眼睁睁地一个鲜活、可爱的孩子,慢慢变得惊恐、苍白、麻木、安静无论周围发生什么,他都无动于衷。他,成了一颗不说话的星星。那一双大大的眼睛曾经充满了色彩,如今颜色渐渐退去,只剩下一双空洞灰暗的眼睛。直到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 ,发现并拯救了小伊夏

一整部电影时长2个半小时,大约1个半小时我都在流泪。当小伊夏被大伙伴欺负独自跑到楼顶发泄情绪的时候;当因为打架的事被大人冤枉,被父亲责骂、不理解的时候;当小伊夏哭着求爸爸:我会努力的,我保证我以后会努力的,求你别把我送出去!的时候;当小伊夏逃课独自在街上闲逛看见伊父亲背着儿子,羡慕渴望父爱的时候;当小伊夏做恶梦和妈妈走失的时候;当小伊夏被送到了寄宿学校,爸爸妈妈的车发动时,他浑身一颤,眼睁睁地看着爸爸妈妈消失在路的尽头的时候;当夜晚独自在洗手间哭泣并勇敢的擦干眼泪的时候;当不会系领带被嘲笑的时候;当翻译错诗歌被老师和同学责备和嘲笑的时候;当上美术课因为专心的观察窗外的母鸟喂小鸟,而被冠名上课不专心责罚的时候;当被罚跪在教室门口,尼克老师想要靠近,小伊夏却表现出恐惧和害怕的时候;当伊夏在画画比赛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获得一等奖并做为学校年鉴的封面时,全场掌声雷动。而小伊夏,却深深地把自己埋在人群之中,那躲闪的眼神,那胆怯的神态的时候电影的每一个画面都是那么深入人心,传递着让人透彻心扉的感动。

小伊夏就是尼克老师小时候的自己,尼克老师的出现,让小伊夏终于找到了一个能理解他的人。一个这样的与众不同的老师,不关乎成绩,只希望孩子能自己做自己,让我敬佩不已。影片中最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是小伊夏父亲去学校找尼克老师,想告诉尼克他们并不是一对不关心孩子的父母。尼克说:关心的确很重要。让孩子觉得是被需要的,一个拥抱、一个充满爱的吻,都可以让他知道我们在关心他;或者向他表达儿子,我爱你。如果你感到害怕,可以来找我。如果你出错了、失败了,又怎样?我都会陪着你,不用害怕。一再保证,让他明白。这就是关心,对吧。(而不是口头上的一句关心)尼克还说了一个所罗门群岛的故事:在所罗门岛,当原住民想要用森林的一部分来耕种,他们不会将树砍掉。他们只是在树的附近聚集,然后开始对着树大声的辱骂,不用几天,树就干枯了。它被自己摧毁了。小伊夏的父亲听完羞愧而去,他下来时,正好看到伊夏站在公告栏前,一点一点认字,然后读出来。伊夏爸爸为伊夏的进步感到吃惊,也很感动和自责。他从来没有好好去了解和关心儿子,只知道一味苛责他不用功不努力,态度不认真,总希望他能超过别人思及此,他觉得没脸见儿子,悄悄离去。

电影的结尾让人欣慰不已,伊夏通过尼克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变得活泼有生气,也让所有人知道了他的画画的有多好。我想小伊夏永远会记得尼克老师对他说的:在我们之中出现了天才,他们改变了世界的规则,因为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他们的想法不一样,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他们被反对,但是他们之中出现了赢家,艳惊世界。

Every child is special,我们不要试图去把他们改变成所谓的优秀人。他们有自己的天份和梦想,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给他们真正的爱和自由以及耐心。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二)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中的主人翁伊桑,从小在一个温暖的家庭中长大。有着严肃但很能让人放心依靠的父亲,有着温柔,而爱意无限的母亲,有着出色且怜爱自己的哥哥。可是在他们眼里却是个淘气包,在学习上不努力。于是学校开出了他,无奈之下父亲把他送进了寄宿学校。在这里得到的仍然是责骂和体罚,从那时起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脑子里再也没有了奇思妙想,在新的学校开始在读写字母上非常困难,在的眼里这些字母好像都会跳舞,可老师和父母却认为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会。其实自己也不想这样,也想做一个父母心中的好儿子,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同学心中的好榜样。

为了掩饰自己在读写上的无力感,开始变得叛逆,痛苦,麻木。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开始不和父母,老师和同学交流。可是在的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望有一个人能理解,包容,帮组。直到有一天们学校来了一位美术老师,尼克老师以一种特殊的姿态出现在们面前把们每个孩子都镇住了,他穿着小丑的衣服翻着跟斗出现在们教室里。从那一刻开始知道这位老师和其他的老师不一样,他用自己的真心和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和们交流着。突然有一天在课堂他给们讲述了爱因斯坦,爱迪生他们在读写上也有障碍但任然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老师还悄悄的告诉自己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症,可老师能够理解你的心情,能帮助你走出困境。尼克老师通过手工制作让重塑自信。心灵手巧的做出了能在池塘里自行移动的螺旋浆小船,赢得了同学们的惊呼和掌声。尼克老师还发现在美术上有超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重拾画笔,终于战胜内心的冲突,出现在赛场上。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是尼克老师全身心的引导让这个曾经让老师和父母失望的伊桑,终于找回了自信。拥有了与同龄孩子一样灿烂的笑容,这个看似简单的笑容在的身上却来之不易。从此慢慢的爱上了学习,生命中也慢慢的出现了阳光。如果老师们都能像尼克老师那样关注们的内心,深入挖掘们的潜力,拯救的不将是一颗冰冷的心,更是一个美好的未来。也恳求这个社会对孩子的要求不要那么功利化,因为们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一颗小星星,他们没有成为社会期望的样子,只是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也许和我们眼中惯常的世界并不相同。他们看向窗外,也许因为他能听懂鸟儿的交谈;他们放肆地奔跑,也许在感受风的速度和温度;他们在美术课上乱涂一气,也许因为那样的线条和色块让他们觉得更自由。这样单纯的快乐,是孩子独有的快乐,是不能用世俗的心境去懂得的快乐。

我们身边有很多特殊的人,在改变着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他们对世界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的想法很独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他们是少数派,一旦他们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世人都将叹为观止!我们是否也能这样,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发现闪亮的星星,去读懂星星们的心。

影片中,尼克老师装扮成一个顽皮的小丑出现在了孩子们的视线里,孩子们笑了,尼克老师变成了他们的朋友。在音乐的教学中,我们总是以一种惯常的方式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却不曾发现,我们也应该改变着自己的观念去了解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老师,渴望的是怎样的音乐课。在生活中,大人们又何曾明白孩子们的难题呢?就像视频三里,尼克老师用一些家长常用的教育方式让伊桑父亲读出那段包装盒上的文字,瞬间让父亲有所觉悟。孩子们的心是单纯的,他们眼里的世界也是单纯的,为什么我们不能用简简单单的心境去和他们相处呢?

在我们之中出现了天才,他们改变了世界的规则,因为他们可以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他们的想法不一样,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他们被反对,但他们之中出现了赢家,惊艳了全世界。尼克的话无疑像是一束强光,照进了不断被打击而自卑茫然,逐渐麻木空洞的小小的封闭世界里。阴霾消散了,心灵的窗户重新被开启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也从心底希望每一个伊桑都会拥有这样的一束阳光温暖心灵。

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能有能力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精神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星星。孩子们都是天上的一颗颗星星、也许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发出光芒,只要我们懂得怎样去发现、关注、呵护你会发现他们都会展示出不一样的光芒。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多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多对他们说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让孩子们的心被受温暖,勇敢的抬头眺望远方的云彩。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这样的形式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等都能体现出对他的关怀。而这些简单的关怀却能改让孩子无限的发展。像在我的音乐课中、孩子们都想去展示自己、举起弱弱的小手、却又怕老师批评或者看不到、这时我鼓励他们大胆的起来发言;课后,我坚持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然后抓住一切时机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尽情散发自己的光彩。不论在学校内,还是在成华区的艺术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自信的微笑。当我看到舞台上的他们是那样的出色,我明白了,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陪伴他们成长,不断鼓励他们的老师。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我们老师应该用一双善于发掘的眼睛去发现他们、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还要把握好批评的场合和时机,对于上课走神不认真的孩子可以下课时陪他们一起玩、或者说说心里话、给他讲故事、让他放下心里的包袱、和你做真正的好朋友、尊重孩子的思想,听听他们内心的呼喊、带着他们一起大声的唱歌释放出内心的恐惧、唤起他改正缺点的强烈愿望。

通过这部影片让我想到了我在课堂中和学生的接触。上课时我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休止符问孩子们这是什么?有一个孩子天真的回答我、老师、那是一个零、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说、恩、你说的很对、它就是一个零、但是在我们音乐课中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着休止符。孩子听了欣然的点点头、天真的望着我笑了、从他的笑容中我明白了也许孩子就需要这样一个尊重他、理解他的老师。我们老师也要时常观察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使他们内心的深处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做为老师不仅在学习上要给他们鼓励,在生活中要有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放学时我牵着他们的小手一起欢乐的走出校园、看到他们愉快的与我挥手告别,我心里又多了一份感动,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愿意和他们做朋友、能融入他们世界的老师。

和孩子在一起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和他们做朋友、交心、一起游戏快乐的玩耍,他们愿意跟这样的老师在一起,他们也需要这样一个理解、包容、尊重他们的老师。所以我们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都是可爱的星星,那就让我们成为能使他们闪耀无限光芒的人吧!


本文来源: https://m.hdh765.com/h/427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