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有感于梦想和翻的理解

有感于梦想和翻的理解

有感于梦想和翻的理解 有感于孔雀东南飞漫画 2019-10-24

穷也要穷的有骨气——有感于电影《长江七号》。

看完《长江七号》这部影片,我的心便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感受到了穷人的骨气,这种骨气不是普通的气节,而是一种坚定而不可摧毁的信念。

周敦颐曾说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剧中描写了过着贫窭生活的父子俩,在靠着捡垃圾和打工来维持生活的现实生活里,仅凭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一片天地——儿子周小狄在贵族学校上学。在学校里,小狄受尽了冷遇。后来他偶遇外太空小狗,把它取名为“长江七号”。在一次事故中,小狄的父亲不幸身亡,“长江七号”痛下心来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小狄父亲的重生。影片中,父亲经常对小狄说一句话:“咱穷,也要穷的有骨气!”这是一句多么富有深刻意义和情感的话,它蕴含着父爱,包含了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他们是穷人,是无依靠的,但他们却用着常人所没有的骨气来与命运抗争。他们吃发霉的苹果,他们住简陋的房屋,他们生活在黑暗中,可他们的志向是新鲜的,是完美的,是光明的。对于他们来说,一角钱就是一缕阳光,一元钱就是一线希望,十元钱就是一份成就,一百元钱就是一笔财富。

骨气,是自我励志,表现在个人刚强不屈的气概;

骨气,是不甘落后,力求达到一定目的的决心和勇气;

骨气,就是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

一个人首先要有骨气,再有志气,才能有所作为。因为骨气是本,志气是枝。我相信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有一种不服输的意志,而这种意志也正是骨气。穷不要紧,但只要我们能够坚强起来,敢于奋斗,敢于挑战,你的所有理想和抱负都会变为现实。

穷人,往往都是处于劣势的,但支撑穷人生存下去的,唯是骨气。我们都知道一个叫洪战辉的大学生,在家庭屡遭变故、生活艰辛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把一个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弃婴一手养大。12年来艰辛的生活并没有把他压垮,他反而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还考上了大学,而他却没有接受别人的捐助。设想:如果他中途放弃了,他可能连考大学的资格都没有;如果他面对困难退缩了,这个家就可能会永远破碎。但他没有,这是因为他有骨气,有志气。

《长江七号》中的周小狄和他的父亲,也正是靠着骨气走过来的,他们渴望——渴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渴望有一天成为有用之人。但他们却没有渴望自己成为富人,因为骨气依然在他们的信念之中。

《长江七号》这部影片催人泪下,它感动了我,它影响了我,它让我感受到了穷人生活的艰辛,穷人生活的困苦,它让我感悟到了人生的意义,感悟到了穷人的骨气。

穷不要紧,只要有骨气,经过努力,贫穷终究会改变的!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观《长江七号》有感800字


前几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经典的电影——《长江七号》。

本片主要讲述了为了能让主人公年仅8岁的穷孩子周小迪踏进贵族学校的大门接受最优质的教育,爸爸宁愿去最去危险的工地,做最累的活计。一天,他爸爸意外捡回了一个绿色小球,小迪给它取名七仔。七仔是一只外星狗,也是小迪唯一的朋友。从此,一家三口共患难,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看完电影后,我被爸爸对小迪的爱所感动了。这是一位可歌可泣的爸爸,他为了让小迪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而不惜遭人白眼,四处碰壁。他为了儿子,竟能默默忍受别人的轻视和工作的辛劳,每天都像一名乞丐一样早出晚归,一日三餐就着馒头过日子,为的就是积攒更多地钱给儿子最好的教育,真是用心良苦啊!

想想我自己,爸爸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的爸爸是一个农民工,常年奔波在外,经常是半个月前在祖国的北方砌墙,半个月后在祖国的南方打杂。虽然工作很苦,但从没怨言。二年级的时候,我还一直嫌爸爸瘦小,现在我才明白,这是爸爸为我的幸福所付出的代价。爸爸那粗糙的双手,干裂的嘴唇写满了生活的艰辛,爸爸逐渐下弯的身子是扛起的是家庭的重担。而我却从未体谅过他。如果不是《长江七号》唤醒了我,这份沉甸甸的爱我将何时才能感受得到。我期待着爸爸过节回来,向他汇报我通过努力取得的好成绩,给他做一盆他最喜欢的黄瓜炒蛋,让爸爸感受一下,儿子也爱着他。

片中的爸爸还是一个以身相教的好爸爸。他以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小迪,让小迪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虽然人穷,但志不穷,我们一不打架,二不骂人。”可年幼的小迪并不明白爸爸的苦心,所以经常惹得爸爸发火,真是恨铁不成钢啊!每次“教育”之后,小迪爸爸都会深深地自责,难过很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亲!

我想起了那个操劳了一生的爸爸,他也经常以身相教,恍若昨日。那次爸爸带我上街买菜,回来时,我们发现小贩多找了10元。爸爸拉起我就往回跑,为了十元钱向小贩们一一询问,最后顺利地将钱送到一位老爷爷的手中。当爸爸将钱交给老爷爷的一瞬间,一个高大的形象就矗立在我的心间,越来越明显。直至今日,我明白了“我们虽然人穷,但志不穷,我们一不打架,二不骂人。”这句话富含的道理太多太多了,我要做的也太多太多了。

岁月匆匆,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每每想起时时刻刻惦记我的爸爸,每每想起那个在家一直忙碌的爸爸,每每想起我那在远方打拼的爸爸,充溢的是满满的感动。影停人散,但散不去的是那浓浓的顶天的父爱!于是撷起一份深深的感动,永驻心间!

读《再富也要“穷”孩子》有感


自从读了《再富也要穷孩子》这篇文章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件事:澳大利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成人后难免吃亏。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吃亏,他们就用穷来打磨自己的孩子。

对于这个道理,我有很深的体会。我的爸爸和澳洲人十分相似,一样对我很严格。放学回来,他就让我做作业;早上不到7点钟他就让我起床;吃饭时不准看电视等等。这不,我们家刚买了一台电脑,我以为有了电脑能给我带来快乐,可没想到它却成了我的苦果。事情是这样的:不知爸爸从哪儿听来的,他说:要学好电脑,必须先学会打字才行。于是,他便要我每个星期打一篇文章在电脑上。开始,我的学习劲挺足。过了几个星期,我就不想打了。可爸爸又开始唠叨了:还不快去打字,要是打不完一篇文章,小心你的屁股开花。

我只好乖乖地去打字了。

直到读了《再富也要穷孩子》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爸爸对我的良苦用心。

观《长江七号》有感400字


【第1篇】

寒假期间,我再次观看了《长江七号》这一部电影。虽然看了许多遍,但我百看不厌,每一次看这部电影都觉得它是那么的生动、有趣。而且我也得到了一个启示。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在一个贫穷的人家里,周星驰为了让他的儿子周小迪将来出人头地,让他上了一所贵族学校。但周小迪在学校里饱受欺负,就连他的班主任也嫌他脏。直到有一天,周星驰捡回来了一个奇怪的绿蛋,绿蛋变成了七仔,就这样周小迪和七仔开始了一段有趣的旅程。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很好玩,不过它也给了我一个启示。周小迪梦见七仔打败了他认为地球上最凶恶的狗,还给他发明了两件宝贝:能考满分的眼镜、神奇运动鞋。而那副眼镜让周小迪在梦里考了一百分。而现实却是相反的。我也做过像主人公一样的事情。那一次,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用一只叫青花瓷的钢笔考了一百分,我醒来时,真有一支这种的钢笔,于是我就以为我快要美梦成真了,所以考试的时候我做完了试卷只检查了一两遍就不检查了。那时我还真傻了,以为美梦可以成真,所以我就想:哈哈!考一百分了喽!结果,考完试以后我才知道我考了个一塌糊涂,回家遭了不少训。

既然想要美梦成真,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去争取。这就是我观《长江七号》得到的启发。

【第2篇】

今天,我看了一部影片,名字叫:《长江七号》。看了它,我有了许多许多的感悟。

短文主要讲了:一个很穷的父亲,和儿子住在一条大马路边。父亲被迫去打工。他买不起上百元的玩具给儿子,他到垃圾堆里捡到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想把它当玩具送给儿子。没想到这竟是和外星人联系的通讯器。儿子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七仔。父亲在工地殉职,七仔被他们感动了,用尽了能量救了他。

我为七仔舍己救人的精神所感动了。我一想起那一次,就很惭愧。

记得那是一个假日,我和妈妈去公园玩。我玩了这个又玩了那个,玩得不亦乐乎。我玩着玩着,觉得有些口渴,便向妈妈要了5元钱,买了一支雪糕。一拿到雪糕,我便把包装袋剥下来扔在了地上。妈妈看见了,对我说:“你不应该把包装袋扔在地上,因为你破坏了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最后,我还是没有把包装袋扔在垃圾箱里。

我吃完雪糕,走过垃圾箱旁,看到了一个小男孩手里也拿着一支雪糕。他边走边说:“要保护环境,不要让土地爷爷发脾气。”说着,他把手中的包装袋剥下来,丢进了垃圾箱里。看着这一幕,我不禁很惭愧。

我不仅不为大家做贡献,反而为环卫工人们添麻烦,真是惭愧呀。

七仔真是太伟大了,为了救别人而不顾自己,我真敬佩它。

读后感612字:【长江】电影《长江七号》观后感


2008年,我看了《长江七号》这部电影。电影讲的是一个叫周小狄的少年和他的爸爸住在一个简陋而且破旧的板房里。有一天,他的爸爸在旁边的垃圾堆里捡了一个玩具,它就是“长江七号”。之后,小狄就和长江七号成为了好朋友。不久,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出了意外,被抬进了急救室。长江七号看见爸爸没救了,就使出了自己最后的一口气把爸爸救活了。七仔死了小狄非常的伤心。在开学后的一次郊游时,他又看见了一大群外星狗,其中就有七仔。

我看了这部电影,觉得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影片。外星人也能和地球人交朋友,也可以帮助地球人。其中有一个片断,小狄的爸爸出了意外,那时七仔已经筋疲力尽,但它还是用自己最后的力气挽回了爸爸的生命。这说明了外星人对地球人的友好之情。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小狄爸爸说的那句话,“我们虽然穷,但是我们不去偷,不去抢,不跟别人打架,要有志气,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至今还荡漾在心中。他的爸爸每天卖苦力挣钱,也要让自己的儿子上贵族学校,这又说明了爸爸对小狄的关爱之情。

看完了电影,我想了很多,我感到很内疚,因为父母这些年来挣钱也不容易,让我上好的学校。可是我不努力学习,而且上课还说话真是不应该。我以后会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更多文章,请点击——作文大全

不同的爱——读《再富也要“穷”孩子》有感


前不久,我读了《再富也要“穷”孩子》一书。作者周传林把自己在澳大利亚的所见所闻写了下来,并将澳洲家长“无意”穷孩子的现象和中国父母的子女教育现状作了对比,传递给我们一个崭新的教育思想——再富也要“穷”孩子。

书中记载,在澳大利亚最冷的月份,孩子们最多也只是在“短打扮”的外面罩一件绒衣,而后无事般的行进在寒风中。等太阳一出来,他们便脱去外套,只穿短衣、短裤、短裙。然而在中国,当树上的第一片树叶簌簌落下时,爸爸妈妈便给孩子添衣加裤。一旦雪花飘零,一个个更是被包裹成了“棉花团”。因为在中国社会,“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已经成为了为人父母的教育理念。他们害怕孩子遭遇一点点挫折,因此万事包办的现象比比皆是,对孩子物质上的要求更是有求必应。可是,父母终有老去的一天,到那时孩子怎么办?

风雨过后才见彩虹,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关于鹰妈妈育儿的故事。对于刚生下来的小鹰,鹰妈妈会把找来的食物放巢里,由着孩子们去争抢。这样,体弱多病的就会被强壮的啄死。待他们稍大后,鹰妈妈就把他们带到悬崖边,狠狠地推下去。那几个不会飞的自然被摔得粉身碎骨,而强壮的就展翅飞翔了。动物训儿都如此,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所以,在结束文章前,我想对中国的父母说:请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放飞翅膀,遨游苍穹!


本文来源: https://m.hdh765.com/h/4206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