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察得秋毫见倪端_《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这句就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中外经典书籍。当我们在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看法以及见解。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知道写一份读后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察得秋毫见倪端_《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察得秋毫见倪端_《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

《万历十五年》自出版以来长盛不衰,作者通过释例来主张他的“大历史观”—“从技术上的角度来看问题”。我所理解的“技术”,在此更多的是指史学家要有见微知著的素养,透过事件人物表面来抓住宏观内在的联系,并且把他们置于一条延长的历史线上,通俗点讲,既是“前五百年,后五百年”。正如作者所讲“将历史的基点推后三五百年才能摄入大历史的轮廓”“大历史观,包涵一种大而化之的精神”“历史观点代表人生哲学,不能受短时间的政策所隐蔽,尤其不能闭门造车,不顾外间情势的单独决定。”(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

首辅张居正:

全书以万历十五年谈起,又以万历十五年结束。全书采取纪传体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六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各自在大明朝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在这个大体制下求全也好,刚毅也罢,都各自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

首辅申时行:

普通大众对历史的了解,大都还是停留在演义这个层面上,从较早的说书戏曲等传统形式,到现在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给国人输送了基本的历史常识,让国人了解了基本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评论《三国演义》“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上)这种演绎,塑造了古来多少完美的历史人物:包青天,诸葛亮,刘墉,关二爷,海瑞,张居正…….可是他们都是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每个人不可能尽善尽美。正如黄仁宇向我们所展示的六个历史人物各自在大体制下探索着……

海刚峰海瑞:

朱翊钧作为一国之君,也是少年天子,十岁登基,往上数三辈皇帝都不作为,自然对其寄予了厚望,聘请最好的先生,一切都是严格的规划,早年勤政也出现了中兴之治。虽贵为天子,却一切不在禁锢之中,立储封后皆遭大臣反对,再加上对他有终身影响张先生后来的人设坍塌,万历皇帝也逐渐明白,既然意不由己,又无法改变此格局,便只好采用老子的“无为”,以无为来作为抵抗,则出现了后来的怠政。

张居正既是帝师,首辅大臣,权倾朝野,十年新政,协助皇帝出现万历中兴,确实更不可能功不可没。可他这改革却也只是缝缝补补,只是局部整顿,并未涉及政体。死后却遭到了文官们的攻击清算,落了个抄家的下场,其正直报负及成果也随之东流。凭借个人喜好对官员进行升迁贬黜,

忠孝皆是道德问题,更是明王朝治国的理论支撑,而海瑞于忠则清,于孝却有瑕疵。凭借一人的力量,终究难以改变得了什么。而海瑞除了是与当今反腐倡廉的第一榜样,我想,另一点,他更是一个参照物,当这种极端的人物出现时,那么整个社会就有大问题。戚继光作为一代抗倭将,他不像海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乃是一个实干家。他只在自己的所可控的权利之内进行革新,也还算没有触及整个文官利益,(虽触及了某些武官的利益,但武官的话语权还是小)操练了一支有名的戚家军,保得金瓯不缺。但他却也私贿过张居正,以致在清张运动中遭参核革职。李贽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人物,反儒却内心还是崇儒,批评耿定向等人不道义,却又不得不依赖他们而生活,发现道德虚伪,世人大多阳奉阴违,却发现自己也难以避免……他的内心矛盾,也是对整个社会的反映。可惜他又太清楚了,以至于触及了传统的道德根本,被社会视为“异端”,看太清也最容易痛楚,以至于“七十老翁何所求”,在狱中用剃头刀自刎。

“异端”李贽:

万历十五年,张居正已经去世,但朝廷还是张居正的影子。这一年虽表面风浪静,实则大厦将倾。这六个人,都看到了整个正直体制的问题,也都求索着试图改变什么,可惜他们所面对的是整个文官集团。而文官的两面性,表面上标榜德道仁义,可他们却深谙仅凭仁义难以立足,需有阴阳两个方案方可以生存。但无论是他们六个人,还是整个百官群僚,无非是一个是想逆,一个是想顺,只是表现的方式各有不同。这都能反映整个封建体制下的致命的劣根性,只是这个历史惯性又延后了几百年,清王朝与明王朝本质上也无二致,照样有张居正似的曾李左张,却无法挽狂澜于即倒。一个大主因就在于他们主以道德礼仪,辅以法律条文来治国。这是历史带给我们的反思,再加上中国的这种孩童心态的国民性(王按:笔者拙言以弊之,盖国人需要有约束,自制性差”),我们还是要采取这个法治与道德的双路线,只是这个主次问题,要与古人调过来才好。作者:居端化帅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介绍了万历皇帝在位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三个因素所决定的明朝走向没落的原因。政治上皇帝实质上并没有实权,因为经过近200年的发展,明朝的内阁权利非常强大,甚至到可以和皇帝抗衡的地步。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张居正。历史上对这个人褒贬不一,一方面他推出的新政很大的促进了明朝整体经济,军事,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个人是一个大贪官,他死后从家里搜出10余万两白银,政治方面他极力推崇自己的党羽,极力的排斥异党。首先他是皇帝的老师, 他极力得皇帝和皇太后的信任。当张居正死后被查出种种劣迹,万历皇帝伤心了,自己的老师如此的虚伪,从此他由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变成一个沉迷于后宫美色的君主。因为他看清楚了一点--------无论张居正,还是后来的内阁首府申时行,都代表的是文官集团的利益。文官集团的利益于皇权一向对立。万历皇帝深知自己不能够改变这个已成的制度,索性不管不问任文官集团自己争斗。
军事上明朝的军事相对于外族还是较强的,但是建军制度上文官的权利比武官大;禁军的数目比戍边军队的数目多;军饷朝廷播下来大多数都是发不到士兵手里的。这种朝代末期亡朝的表现在万历年间得到了种种体会。但是如果文官和武官搭配良好就会有例外,明朝除了开国有著名的将军,这个朝代有且仅有的民族英雄就是戚继光。可以说他的成功,和他的上司谭纶,顶级上司张居正不无关系。如果不是张居正极力推举戚继光,可能他的抗击倭寇的事业没有这么顺利。当然他本人也是出色的将领。据《神宗实录》中谈到戚继光在战争前3天彻底研究对手,思索着每一个细节。他练兵严格,经常搞动员大会,赏罚分明。再一个,他对兵源也有限制,只招农民。
文化上基本上都是八股文,大文豪基本上和内阁的大学士关系不好,因此大多境遇不好,这里不详谈。
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全部出动征伐英国的前一年,是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的同一年。从中国历史上来看,是明朝走向衰败的标志时间。
我想此书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历史知识,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5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500字:

万历十五年终于读完了,不管花费有多长,还是可以欢喜一下的。本书分为七章,讲述了明神宗朱翊钧到张居正到海瑞再到戚继光的身平事迹,涉及万历期间的政治军事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语言深奥,由此及彼,深刻叙述了万历年间总体的发展形势:政治上文官居大,即使是皇帝也受制于文官集团,并不能随性所为,即使在皇帝看来立嗣这等家庭内部的事务,也会以冠以国家社稷之名,而万般刁难,皇帝也不是万万人之上,言行举止均受到限制,并不能根据个人喜好作出决定。此时的皇帝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机构,一个处处受制的机构。皇帝没有了个人意志,即使宠爱的妃子也不能给出承诺,导致的后果是皇帝的怠政。由于明朝已经历经几百年,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制度、法律制度及思想文化,即使皇帝的怠政导致政权旁落,但仍能维护社会表面的安定,不至于使国家机器失灵。明朝发展到了后期,不能说皇帝都是昏庸无能的,但基本都不是伟大的政治家或皇权的热衷者,为此,文官或者宦官此时就会显得特别重要。张居正就是其中的代表。

张先生位为首辅之首,虽不是什么宰相,但凭借皇帝及太后的信任,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学士张先生在理政之期,确实是鞠躬尽瘁,但也是权倾朝野,既能左右皇帝的意志,也能凭借自己的喜好,控制人事任免,朝廷之中,只要是反对自己的官员,一概遭受打击,而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仕途必定坦荡。可以说,张先生任首辅期间,事事躬亲,奏章“票拟”也是张居正的意思。在国家制度上,张居正也是势在改革,为此也是得罪不少人。作为一个政治家,张先生处处以国家社稷为重,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张先生却以清廉自居,到其死后的清算之时,发现张先生的家底真可谓富可敌国,试想,在明朝向来以打击贪官为重的制度下,一向受人敬仰的大学士家底竟然能有如此多的财物,不得不使人怀疑之前张先生的一贯主张是否正确,张先生的人格何在,国家之前在张先生的领导下订立的制度是否正确。而受到更多打击的就是文官集团的集体攻击。当然还有一个人就是万历皇帝,对张先生言听计从的小皇帝现在也是困惑了,难道之前自己信任的人事物都是假的?或者仅仅是看在皇帝年幼而一直在欺骗玩弄?为此,皇帝很震怒,张先生也很无奈,因而对张先生的清算也更为彻底,只要是其生前任用过的人也大受打击,其子也不得在朝为官,家产也全部被收没。盖棺定论,张先生显赫之时受到万人敬仰,结局也是悲惨的,可以说世态炎凉,可以说罪有应得,更甚问为落井下石,但纵观整个明朝史,张先生的功德还是远远大于其过失,仍旧值得推崇。

至于活着的祖宗申时行,则是与张居正相反的典型人物,受中庸的影响,擅长妥协之道,洞察事事的阴阳两面。在皇帝与文官集团产生矛盾之时,也能居中调停,缓和各方的不快。这与他能窥测旁人心情的能力及敏感之心息息相关,让人君和人臣互相迁就互让就成了其职责之一。虽然这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办事方针并不能永远做到弥患补阙,但至少能带来一时的和解。申时行的无为而治的结果可能是在任时没有太大的作为,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张居正治下的隐患还没有彻底消失,作为继任者的申时行也只能采取中庸之道。

此书没有具体写明朝的宦官制度,不过哪怕只知晓一点明史,都了解明朝宦官制度的辉煌,皇权旁落的对象除了文官,另一个就是宦官,在我的印象中,宦官都是奸佞之徒,全是马屁精,不过在看了本书之后发现,能当权的宦官都是知识渊博之人,而非鸡鸣狗盗之辈。读书笔记宦官被送到宫里,其中聪明机灵之辈就会被送到翰林院学习,与皇家子弟的授课老师无异,而毕业之后要替皇帝审核、归纳折子内容,因为明朝的奏章都是晦涩难懂的文字,日理万机的皇帝哪有时间一一过目呢,于是皇帝的伴读们自然就得担此重任了。试想,宦官如果是文盲,如何替皇帝分忧。

明朝治理依赖文官集团,而做官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按照我们的想法,当官当然是为了光宗耀祖,也是生财之道,但是明朝的俸禄却是极低的,甚至都无法养家糊口,这就自然滋生了贪污腐败的出现,所为一阴一阳,既有阳面道德伦理的维护,也有阴面私心贪欲的作梗。不贪点实在也对不起列祖列宗呀。但是有那么一位确实例外,铁面无私,即海瑞,他是官僚的模范,他尊重法律制度的程度到了一种死板的境界,伦理道德的坚决信奉者和执行者,对国家和人民也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甚至可以自我牺牲,即使有被贬的危险,也是死谏,只要这种进谏是于国于家有利的存在。正是这种个人道德之长的优点,使其对治下的地区及乡绅也是一丝不苟,刚正不阿,不容有半点的疏忽,也不容任何的弹性之为。一方面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另一方面必然也会得罪权贵。海瑞试图在现有的国家制度下以个人力量对抗强大的社会力量,个人的冲动及过于自信的信念必然是不能成功的。政府不凭借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持民众,仅有道德上的宣传,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个人力量的不足加上政府的羸弱,导致的结果自然也不外乎个人的悲剧了,海瑞也不能善终。

说了文官,就不得不再提到武官,万历年间的武官制度是受制于文官集团的,帝国重文轻武,在军队的给养及军官制度上都不及文官。当权者看中一个将领应当具备的素质是勇敢粗豪而非头脑清醒,后者有文官就够了,组织上低能必然造成装备上的落后,导致的后果就是军队的战斗力与农村的民兵相去无几。而此时倭寇侵犯东南边境也是非常时机。戚继光由于与张居正交好,为此也得到重用,当然戚将军又岂是无能之辈,既有运筹帷幄的谋略,也有因地自宜的创新,自创有个人特色的戚家军,其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各种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当然戚家军也是在戚继光的严治下才能具备抗倭的过硬素质,即使练兵之时的小便也是过错,可见严厉程度。不过最终能达到应有的军事效果也是值得的。

书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都没有一个好的结局,作者在书的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大历史观的认识,从万历皇帝身上,我们才能更清晰的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一个人是好是坏,一切的一切,还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读史也是明鉴,万历十五年还是值得一读。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1500字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1500字:

自己本不是一个历史观很强的人,听说《万历十五年》是因为其在《人民的名义》中高曝光率,但当时只在kindle上粗略读过后便搁置了。最近一档综艺节目叫做《一本好书》,从万历皇帝的视角出发对该书进行了舞台剧式的演绎,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为一个孩子背负的王朝,为一个帝王无奈的抗争。

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不论是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哲学家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俞大猷,也都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1583年春的会试,万历皇帝询问与试举人,为什么他越想励精图治,但后果却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松懈?是因为他缺乏仁民爱物的精神,还是在于他的优柔寡断?或许他已感觉到自己拯救一个看似坚不可摧实则摇摇欲坠的大王朝的无力。在与文官集团经历了长达15年的立太子之争,万历与文官集团彻底决裂,并开始长期罢工,直至1620年万历驾崩,帝国暮气,回天乏术,24年后,整个明朝灭亡。

看到此时,非常纳闷,为什么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的矛盾会如此之深,到可以终身不上朝?是只有万历如此还是明朝的皇帝均是如此?可能都是如此吧,他抗争过,尽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但被剥夺个人意志的他抗争不过2万人的文官集团,抗争不过没有法治只讲道德终要走向灭亡的封建帝制。万历登基时还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曾经也勤勉朝政励精图治,关心国家和人民,可当一个摆设的皇帝真的是一件让人厌倦的事,罢了罢了。

关于张居正,因为其是湖北江陵人,印象深刻当年高考语文(湖北考生)的阅读理解就是选自熊召政的《张居正》,后来也听郦波教授在百家讲坛讲《风雨张居正》,虽不太记得清内容了,但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如泣如诉的语风难以忘记。“整顿官吏,政令传出,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条鞭法,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有余”。《明朝那些事儿》对他如此评价: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不说他身负绝学,改革创新,也不说他专断独行,表里不一,只是想不到在其死后遭万历清算抄家掘坟,曾经的亦师亦父,亦臣亦友的情谊可以变得如此决绝,不禁唏嘘,或许不止张居正是一个复杂的人,是人性本就复杂。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西班牙的舰队已整备出征英国,世界局势如是。而1588年1月17日清晨,“将星西殒之际,我们一个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戚继光的“鸳鸯阵法”最开始是从老板口中听到的,当时查了资料并没研究出什么所以然,待今日重读本书,发现“鸳鸯阵法”其实是因时制宜之策略,是在军事创新与正直妥协之间实现平衡的智慧之举。读后感

·

从古至今,改革都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充当改革家,既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更要有审时度势的大局观,从实际情况出发。同理到企业发展中,最完美最先进的改革方案往往是无法执行的,在妥协中务实前进,达成目标或许才是法则。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万历十五年间,发生的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的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历史并不是一人一时,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的。而要发现这种联系和规律,就不能拘泥于单独的大小事件,必须将它放在大视野下,才能看得明白”,此乃作者的“大历史观”。

正如王强老师在混沌大学《历史的凝视》课程中所说的,对过去有意识,对未来有觉知,这似乎将人类同动物区分开来。培养历史观,其实是让我们去了解历史的事实与真相,因为历史是时间的证人,是真理的光亮,是记忆的生命,是生活的导师。我们走向历史的同时,也在走向未来。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500字


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_《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500字: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老先生的呕心沥血之作,阅读完后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研究功底之深厚,以及对历史背后反思之深刻。读完书本终结篇《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后,才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老先生写这本书更为宏观的视角。感叹之余也试想着笔从全局表述一下自己的读后感。但底蕴尚薄,阅历尚浅,如有错误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摘。

统观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采取传记体铺叙方式展开了对明朝万历年间的六位重要历史人物故事的描述,这些人物包括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以及李贽。这些人物都个性鲜明,作者之所以以他们为故事主线,大概也是因为他们在明朝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又显得是那么渺小,在时代面前他们都是芸芸众生,自身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了发展轨道,他们试图打破它,却发现到头来一场空,因为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

万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个时代的中心,是那段历史的主宰者,因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权,然而事实上,他是最可怜的人,他所处的时代是文官集团势力庞大的时代,他所处的时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的时代,所以他有“人欲”则不达,一是受文官集团势力的牵制,二是受他内心思想的羁绊。他当然不能像正德皇帝一样,不顾名声为所欲为,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从小所有的教育与文官集团集体认同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这些从始至终束缚着他。他试图打破这个无形的牢笼,以至于在张居正死后要那般绝情的清算他,但最后这种种在后人看来竟像个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气而已,这种报复行为对于他自身获得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裨益。身为皇帝又怎样,时代决定了他的命运。

如果说万历皇帝是小打小闹试图冲破牢笼的小丑,那张居正相比要更高一筹,至少他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掌控了更多人的命运,只是聪明一世却不能逃脱时代对他命运的书写。张居正是文官集团的代表,但他不是懦弱的任由这个集团任由这个帝国自生自灭的人,他是这六个历史人物中眼界格局最大的,他试图用一系列改革来重振明朝的正直经济,“考成法”、“一条鞭法”等政策,着实一改明朝往日奄奄一息的状态,像是给得了绝症的病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大明帝国重获新生。然而与时代相比,张居正他个人寿命的长短有限,他个人的力量也有限,他无法在短期内创建一个可以和千百年来形成的道德体系一样可以自我运行的机制,所以待他死后,他所实行的改革也戛然而止,帝国的一切又回归到原有的轨道上,甚至他当初扔下的那块想要激起千层浪的石头倒成了拖拽大明帝国走向深渊的一块陨石。他的离去,注定是个悲剧。

申时行的登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文官集团与万历皇帝之间的矛盾以及文官集团内部的矛盾,但正如那句话“世间再无张居正”一样,他无法做到超越他。他与张居正的区别在于,不管张居正个人生活有多么奢靡贪腐、正直上有多么的强权凌弱,但他有能力掌控全局,而申时行更像是个和事佬,他懂得阴阳之道,知道用什么办法去抑制人性阴暗的一面而呈现出美好的一面,但他不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懦弱的逃避着一切,却又想在时代中留下印记,发挥自己的力量让大明帝国缓缓的逝去,少些痛苦与无济的挣扎。他大概也是看透了一切,时代的洪流里即便像张居正粉身碎骨全部怕又如何,既然扭转不了大的时代发展局面,那只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减少当下的矛盾就好。在时代面前,他是佛系的,深知被裹挟着前行,平静的接受着一切,不挣扎不痛苦。

与申时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无疑是海瑞,这个从底层一步步走到历史舞台中央的小人物有着自己的执念。他是有信仰的人,他从不质疑道德标准以及上层制定的法律制度,即使多么的严苛,他也能时刻做到严于律己。在他看来,“如果政府发给官吏的薪给微薄到不够吃饭,那也应该毫无怨言的接受”。读后感

·

这即是他的幸又是他的不幸。所谓的幸事在于他出淤泥而不染,不受外界的影响,能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人做事能够达到自己心中的标准,已经做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一层次_自我实现,所以他内心是安定而富足的。但这又是他的不幸,他与其他人相比就是另类,如果只是要求自己达到标准也罢,他的执念还要求别人也要按照这一标准来。可是,他不曾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自身的能力,也不曾清晰的认识到造成帝国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上层建筑问题,最终与时代抗争的结局也着实让后人感到惋惜。

相比以上几个人物,戚继光在重文轻武的大明王朝脱颖而出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儿,他是治军的好手,凭借“连坐法”训练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戚家军,他的军事才能不仅体现于此,还体现在战略战术以及指挥才能上。但他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在于,他是一个能够清醒认识现实的人,他清楚的认识到时代背景下,什么他能做什么他不能做,以及该如何做能把效用发挥到最大。与其他人相比,他是在那个在时代洪流中拿着浆划着小舟顺势而为的人,他做到了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能留得青史在人间,只是时代给予他发挥自身才华的推力之外也给予了阻挡他前行的大石头。他大概也万万没有想到他借助力量的大人物张居正死后他的境遇也会急转直下。正如书中所说“戚继光的不幸是因为他在一镇中推行的整套措施业已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就必须付出代价。”终了,也免不了被时代裹挟着走入坟墓。

万历十五年最后一个篇章讲的是思想家李贽,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时代产物的代表,这就注定他悲惨的下场。他一方面接受着千百年来影响着文官集团的传统儒家思想,另一方面他又竭尽全力的想打破这种桎梏探寻思想上的自由。但他所处的时代,“传统正直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他想要另辟蹊径自成体系,却总也无法彻底的摆脱掉传统思想的束缚。这种焦灼感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因为1587年_万历十五年,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个平淡无奇的一年,但从它开始,帝国已经逐步进入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晚期,一切机制都已经趋于僵化,内部的变革已经无济于事,它亟待一场来自外界的力量,豁出个口子,展开新的一页篇章。

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万历十五年,离下一个时代的开端鸦片战争还有253年......作者:歆然

喜欢《察得秋毫见倪端_《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