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格列佛游记1500字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1500字读后感

读书感悟《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500字。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老师、教授他们都读过一些中外经典名著,当我们在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看法以及见解。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都看过哪些中外经典名著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读书感悟《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5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感悟《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500字:

这个假期我在家里看了《格列佛游记》一书。本书的作者是来自英国的讽刺小说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本书通过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游记讽刺了当时英国腐败的正直。

在第一卷小人国游记中,格列佛航海出事来到了小人国,那里的人看到他都很惊奇。格列佛在小人国上生活了几年,发现小人国的皇宫里的人互相勾心斗角,选官的方式也十分的奇特。只要皇帝准许他们给皇帝以及朝廷百官表演绳上舞蹈,谁跳得最高,而又不摔下来,谁就能接任宫中某个职位。小人国里的人都互相明争暗斗,互相倾扎。他们根据鞋子的高低分出高跟党和低跟党两派。他们两党之间互相积怨很深,从不一起说话和交谈。还根据吃鸡蛋先打破大的一端还是应该先打破小的一端意见相左,分为哪大端派和小端派两派。小人国在有内讧的情况下还遭到了外敌的侵扰。小人国对面的岛国和小人国一直积怨很深。所以他们派格列佛这个巨人山去打败对方。第一卷斯威夫特的讽刺非常的直接。实际上小人国就是英国。而小人国的皇宫就是英国宫廷的缩影。当时斯威夫特因为非常不满英国的宫廷斗争,因此写下来这一部讽刺小说。当时英国两党之间的斗争,加上外敌的入侵,使斯威夫特非常的反感。

第二卷的大人国游记中,斯威夫特虽然没有直接地讽刺大人国,不过斯威夫特通过大人国国王的口吻来,反过来讽刺了格列佛所在英国国家有多么的残暴,阴险和狡诈。其中有一句话我非常印象深刻“那些事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叛乱、暗杀、大屠杀、革命和流放,是贪婪、党争、虚伪、背信弃义、残暴、愤怒、疯狂、仇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所能产生的最恶的恶果。”这一段话可是把英国骂的狗血淋头啊。国王还说“你的同胞中,大部分人是大自然从古到今容忍在地面上爬行的小害虫中最有毒害的一类。”斯威夫特写这段文字的时候非常的义愤填膺。斯威夫特已经把他对英国人的憎恨暴露的非常清楚了。

第三卷飞岛国游记中格列佛去到了飞岛国,发现那里的人们都生活在一个靠一个小磁块控制的飞岛中。那里的人们整天思考着数学和音乐问题,除此之外的话题,他们都不感兴趣,并且与人谈话的时候还要靠一个拍手来提醒。他们靠这个岛来压制着下面地面上的人民。地面上的人民劳作供给他们食物,只要地面上的人民如果拒绝效忠的话飞到就会飞到他们城市的顶上居住阳光和雨水。剥夺他们享受阳光和雨水的权利。如果还不效忠的话他们就会把飞岛上的大石头往下扔,把人们的房子砸的粉碎。如果他们实在顽固不化。国王就会拿出他最后的办法,让飞岛直接落到他们城市的头上,由此将人和房屋一起毁灭。这一章斯威夫特讽刺的是,英国对爱尔兰人民的压制。因为是威夫特本身是爱尔兰人,他非常憎恨英国人对他们的压制行为,而且爱尔兰的农业非常不发达,英国人的压制使斯威夫特非常的愤怒。

第四卷慧骃国游记是最有争议的一部分。斯威夫特在此卷中表示了对人类最大的憎恨。格列佛来到了一个岛上全是慧骃的马国。岛上的居民非常的智慧、理性、和纯洁。岛上还有一种动物叫野胡,是供慧骃驱使的。在斯威夫特的描述中,他把人类比做没有理性的野胡,而人类又自以为有理性,

这使得人类的形象好像比野胡还要不如。慧骃是岛上最智慧的动物了,格列佛非常喜欢他们,他也了解到,原来人类是多么的邪恶。他努力的学习慧骃身上良好的优秀的品质,可最终还是被放逐了。野兽终究是野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慧骃是永远不能容忍他加入他们的队伍的。格列佛回到英国后,把人类都看作了野胡。可见,斯威夫特对英国人的憎恨极深。

斯威夫特通过本书的描写,讽刺了当时英国腐败的正直与扭曲的道德。这本书不仅仅是讽刺,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出格列佛航海的勇气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也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斯威夫特在本书中讽刺出的各种不好的现象,我们千万不要拥有。人性中的贪婪、狡诈和阴险,在本书中暴露地一览无余。人不能贪得无厌,不能总是生活在仇恨悲伤之中。我觉得我们应该向慧骃国的慧骃学习,学习他们理智与纯洁的美好品行。在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一些与道德相悖的不好的现象,我们应该及时阻止。应该做一个正直,善良,纯洁的人。这样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斯威夫特写的这本书不仅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不良风气,而且本书的描写也十分的生动有趣,让我非常喜欢,确实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作者:微雨拂衣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书之《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000字


读书之《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000字:

在二年级的暑假我们有个任务,要读《格列佛游记》并且写读后感一篇。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喜欢读这本书,以致每天要爸爸提醒才能读一点。爸爸分析原因说,这本书写在两百多年前,虽然里面有很多奇思异想,但是跟现在更加神奇的小说电影电视剧比起来就不那么新奇了,所以可能是难以吸引现在的小孩子喜欢。但是后来我又越来越喜欢看这本书了,没几天就把它读完了。爸爸又总结缘故道:看来名著毕竟是名著,尽管过了两百多年,还是能吸引读者兴趣的。一会爸爸接着又跟我说,真正有内涵的文学作品,都会描述性的东西比较多,跟对话式的文学快餐比起来,开始可能会觉得平淡无奇,但是深入阅读进去,你就会觉得越来越吸引人,而且会收获良多。

百度百科介绍,《格列佛游记》是一本游记体讽刺小说,它描写的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种种奇遇,都是为了讽刺作者所在国家当时的腐败、罪恶和荒诞。但是对有幸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来说,那些以前的事实都体会不到了。我们也不愿意去多想像以前的社会是怎么黑暗,我们只愿意把它当作一本小朋友们喜欢的历险和奇游记。

读了《格列佛游记》之后我首先有个感叹:都说小朋友的想像力是最丰富的,但是我怎么想不出这些这么有趣的故事呢?爸爸说,小朋友的想像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需要启发、培养和拓展的。我想这本书对小朋友的最重要作用可能就是启发、培养和拓展想像力。这个游记分作四卷,每一卷讲述主人公去一个奇异的国家,遇到都是光怪陆离的事。每读完一卷,我都忍不住赞叹作者那天马行空的故事创作能力实在是太强了。所有的故事对我来说都很新鲜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知道作者是怎么想出来的。爸爸说,作家写故事并不是全靠想像力,很多内容是来自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然后抽象出本质,再加上想像力把它加工成神奇的故事。

好吧,我还是不能理解抽象是什么意思。但是爸爸又告诉我,不仅作者写书的时候要观察和思考,读书的人平时也要多观察,而且阅读的时候要多思考,读后感(m.simayi.net)

才能从书里获得更多知识,比如_爸爸给我提了个问题:小人国里的利里浦特国发生了多次内乱,后来还引发了两个小人国交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说,这还不简单,是因为争吃鸡蛋要从哪头敲破的问题。爸爸接着问:你会为这个问题跟你的朋友吵架吗?我说:有病啊,谁会为争吃鸡蛋要从哪头敲破的问题吵架呢?所以我觉得作者编的这个故事太有趣了。

爸爸说,作者写这个故事就和他想讽刺一种社会现象有关,事实上人们经常会为一点很小的事情吵架,最后还会一发不可收拾。爸爸又问:那你有没有想过,吃鸡蛋一般是要从哪头敲破呢?这下可把我问住了。我结结巴巴不大确定地说:应该……应该哪头敲敲破都一样吧?爸爸说:这就说明你平时不注意观察,而且你也没有思考。

紫薇小学三(3)班 李欣远

读书之《格列佛游记》读后感500字


读书之《格列佛游记》读后感500字:

暑假期间,缙云县图书馆为了丰富我们小学生的暑期阅读生活,特意为我们举办了书香缙云全民阅读之2018年暑期好书名师导读辅导活动。7月20日,我就去紫薇小学参加了《格列佛游记》这本好书的导读读书活动。在活动之前,我和妈妈早早的去新华书店购买了《格列佛游记》这本名著。回家后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我被主人公格列佛奇特的游历深深的迷住了。

格列佛是一个爱冒险的人,他依次游历了小人国、巨人国、飞岛国、和慧马国。在一次航海灾难中,格列佛来到了一座未知的岛屿,躺在一片十分短,很舒服的草地上睡着了,他大概睡了九个半小时,醒来后他发现自己不能自由活动了,后来才知道他进入了小人国。在小人国里他受到了很多的优待,当然也受到了很多的约束。格列佛一只手就能举起二十个士兵。他帮助小人国轻松的扑灭了火灾,避免了更大的灾难;轻而易举的打败了邻国的军队,帮助国王获得了数不胜数的战利品,格列佛成为了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爱戴的英雄。格列佛离奇的经历令我大开眼界,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

今天在李老师和陶老师的导读指引下,我对这本书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跟着格列佛,虽然没有行万里路,但是领略到了不一样的生命旅程。

紫薇小学三(1)班 杨喆儒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26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骃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骃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会看不进去,反而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吧,总有一天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格列佛游记有感


《格列佛游记》似乎在大众印象之中是一部儿童作品。小人国,大人国之类的让人听起来就带有着小孩子的童真色彩。当然,《格列佛游记》当中很多元素应该都是受小孩子喜欢的,神奇的想象,天马行空的遭遇,夸张到变形的技法,让人忍俊不禁的片段,这似乎都能成功构成一部儿童作品的应有的基本元素。

然而,真的,这本书就仅仅是这样吗?仅仅凭着这么一本儿童文学就能够登上世界名著之一的宝座吗?

或许,真的不仅仅是如此。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很杰出的讽刺作品。老实说,个人觉得,如果对于英国十八世纪初的那段历史不是非常了解的话,那么这本书便可以说仅仅是一部儿童作品。然而,当你结合着书下译者的注释(译林出版社2年月第一版),结合着历史的发展,便不由得心惊起来,天,这是怎么才能够想出这么写实的想象呢?当你仔细阅读过后,合上书本,十八世纪初的英国那种腐-败无能,贪婪自大又荒唐的统治阶级面貌便在你眼前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出来。

小人国与大人国似乎是两个极端。小人国可以说就是英国的缩影,那么照这么说,整个利立浦特宫廷便也就是当时英国宫廷的写照。作者的描写手法是极其真实的写实,里面贯穿到底的讽刺辛辣而又隐晦。我个人是很喜欢英国的,英国的文学作品也看过几部,而其中我最喜爱的,便是那种冷静理智的幽默。这本书虽说是在批判英国的统治,但其中还是带有着英国人的写作风格,不动声色的,无处不在的,冷静,理性的挖苦给人带来几分莫名的幽默。

作者还是很冷静的,在他的笔下,格列佛仿佛成为了自己的写照,像个旁观者一样地叙述着小人国的政治面貌,正如同作者用辛辣的语言漠不关心地批判着英国宫廷一般。大人国无疑是个治理良好的国家,君主贤明,百姓和乐,然而,作者在这里却化身成为一名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而显得有些愤愤不平的爱国主义者——不得不说,这描写和事实也构成了一种极大的冷幽默——他向大人国国王推荐了强力火药,大人国国王拒绝了他。

他此刻已经不是那个讽刺英国腐-败荒谬的人了,他站在了英国的一面,却借大人国国王之口来讽刺着英国。他如同英国的统治阶级一般小心翼翼的掩饰自己国家的荒唐,大肆赞扬夸耀其光荣事迹,国王却大为震惊,毫不留情地苛刻指出这国家的框架之腐烂:

我的小朋友格里尔特里格,你对你的祖国发表了一篇最为堂皇的颂词。你已十分清楚地证明:无知、懒散和腐化有时也许正是做一个立法者所必备的唯一条件;那些有兴趣、有能力曲解、混淆和逃避法律的人,才能最好地解释、说明和应用法律。我想你们有几条规章制度原本还说得过去,可是那一半已被废除了,剩下的全被腐-败所玷污。

从你说的一切看来,在你们那儿,获取任何职位似乎都不需要有一点道德,更不用说人要有什么美德才能封爵了。教士地位升迁不是应为其虔诚或博学;军人晋级也不是因为其品行或勇武;法官高升也不是应为其廉洁公正;议会议员也不是因为其爱国,国家参政大臣也不是因为其智慧而分别得到升迁。

你的同胞中,大部分人是大自然从古到今容忍在地面上爬行的小小害虫中最有毒害的一类。

格列佛原谅了这位国王的评论之刻保因为他想,他要原谅这份“无知”。从他的身上,仿佛便能够看出当时统治者的自大与愚蠢。这可谓是反讽的典范了。

然而,斯威夫特却在这条讽刺之路上走得太远了。他到最后批判的似乎已经不仅仅是英国,而是整个人类。在他的眼中,人成为了他丑化的对象。我不赞成这种看法,人类的美德是深藏于心的,而且我相信是不会泯灭的。假若人类都如同作者所描写的那般丑恶,那么世界便早已毁灭了。格列佛在被放逐后回到家中,却已完全忍受不了与自己身为同类的丑恶。虽说这讽刺是最为深刻与直接的,但恕我不能接受这种类似于厌世思想的彻底批判。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书感悟《格列佛游记》读后感1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格列佛游记1500字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