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800字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800字

唐山大地震钱钢读后感。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唐山大地震钱钢读后感》,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唐山大地震钱钢读后感(一)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灾难片,实际上却讲述了一个亲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灵创伤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灾难发生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压着龙凤胎的姐姐,另一端压着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2020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带来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离死别。对他们三个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但同时冯小刚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对于植入广告的些许不满外,儿子的那句这里鸡不缺,蛋也有的是还是让人忍俊不禁。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被遮蔽在人们的记忆之外。除了前两年看过一部国产的反映台风的灾难片以外好像国内没什么值得记忆的灾难片了。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该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使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天灾在世人眼里承担了一个恶的角色。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的公共记忆。它其实也是民众间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对一个民族,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历史的苦难记忆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们提放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电影中显示的救援场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别,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灾后的心灵重建是比实体重建更重要的一环,温家宝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报这种大的苦难和灾难在何时何地发生,它往往在人们毫无提防的时候突然来临,就像唐山、汶川、玉树地震一样。不愿面对伤疤和苦难的人们,却要以这种更残酷的方式,来面对历史的苏醒。苦难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伤害的个体,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一种对创伤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寻。《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

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唐山大地震钱钢读后感(二)

在2005年发生东南亚特大地震海啸次年,2006年,《唐山大地震》重版。我在新版序言里写道:本书所记录的历史,时而被人淡忘,时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该被记忆;而突然被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2008年,这话不幸又一次成为事实。

今天,距唐山大地震发生32年之后,它来了。四川8.0级大地震造成破坏的面积高达10万平方公里,是唐山大地震2.6万平方公里的近四倍,死亡人数尚未确切统计。它发生在群山深壑,实际上是由一个强烈地震、多个强余震和广袤地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叠加的巨灾。考虑到三十多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财富的增长,重建的成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会达天文数字2020。它无疑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面对困境,我们别无选择。对大自然的脉动与无常,作为它的子民人类,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全然接受。它是学习,是课程,让我们学习爱、无奈、悲伤,学习直面自己、他人、社会,以及整个自然与宇宙;是更新,除了被毁掉的物质,还有我们的心理与精神。它是人类成长躲不开的大考。它以特别的方式,揭去所有的遮蔽、文饰,裸露出一切真实。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真相,美,又那么脆弱;它检测出我们今天真实的社会形态:高度、重量,以及品质。

我不愿轻率地说什么多难兴邦。中国历史,亦灾难历史。自然灾害与社会进步,没有必然的联系。从5月12日晚开始,我一直在看电视直播。看到灾区的信息源源不断即时报来,听到从总理身边传来的灾民哭声未经删除播出,社会的演进令我动容。灾难不会自然带来社会的进步。但如果一个社会,尽管沉重的历史未及完全清理,却已有救赎之心;尽管前进的步履时疾时徐,却已走入向善的道路;那么,灾难,就是新民与兴邦的契机!

现代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个体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自主。但人与人之间,也有越来越多的隔膜、差异和冲突。巨灾突降,人类的悲悯在刹那间被点燃,并顷刻燎原。如此多的志愿者,如此多的自购机票飞赴四川的个体援兵,如此炽烈的捐款行动,这一切,让人们清清楚楚看到人世间的最大公约数。绝境相助,全民的同情心、公德心、自治力,迅速生长。是的,这就是新民。社会的能量在民间,在救死扶伤的行动中发育壮大的公民社会,不只是救灾的生力军,更是国家民族更生自新的驱动器。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可以一言概括:人的回归。以人为本,是付出半个世纪沉重代价换来的兴邦哲言。在满目疮痍的灾场上,这四个字2020,成为维系治国者与亿万苍生的纽带。因为人,倾举国之力,实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救灾行动;因为人,抢救生命成为压倒一切的要务;因为人,国际救援终于实现;也因为人,对信息的管理方式,对人民知情权的体认,出现变化的迹象。灾害残酷无情,但抗灾恰是对以人为本理念振聋发聩的宣示,使之迅疾抵达各级执政者之前。

这是最苛刻的检验,也是万不可错失的机遇。救灾持久战中,会有失误、矛盾、紊乱、与日俱增的不如人意。但我们的多难家邦,已经走上正确的轨道,背负着沉重的历史,我们在艰难地向前迈进。且让我们对决策者,监督,鼓励,推动!

三十二年,进步显见。我无意赞扬,我们理应有这样的进步;衡之现代文明尺度,我们仍期进步更速。从历史的视野看四川大地震,我们有理由期待一次壮丽的涅盘。

唐山大地震钱钢读后感(三)

在二OO五年发生南亚特大地震海啸次年,二OO六年,《唐山大地震》重版。我在新版序言里写道:本书所记录的历史,时而被人淡忘,时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该被记忆;而突然被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二OO八年,这话不幸又一次成为事实。

今天,距唐山大地震发生三十二年之后,它来了。四川八级大地震造成破坏的面积高达十万平方公里,是唐山地震二点六万平方公里的近四倍,死亡人数尚未确切统计。它发生在群山深壑,实际上是由一个强烈地震、多个强余震和广袤地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叠加的巨灾。考虑到三十多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财富的增长,重建的成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会达天文数字2020。(.org)它无疑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面对困境,我们别无选择。对大自然的脉动与无常,作为它的子民人类,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全然接受。它是学习,是课程,让我们学习爱、无奈、悲伤,学习直面自己、他人、社会,以及整个自然与宇宙;是更新,除了被毁掉的物质,还有我们的心理与精神。它是人类成长躲不开的大考。它以特别的方式,揭去所有的遮蔽、文饰,裸露出一切真实。它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真相,美,又那么脆弱;它检测出我们今天真实的社会形态:高度、重量,以及品质。

我不愿轻率地说什么多难兴邦。中国历史,亦灾难历史。自然灾害与社会进步,没有必然的联系。从五月十二日晚开始,我一直在看电视直播。看到灾区的信息源源不断即时报出,听到从总理身边传来的灾民的哭声,社会的演进令我动容。灾难不会自然带来社会的进步。但如果一个社会,尽管沉重的历史未及完全清理,却已有救赎之心;尽管前进的步履时疾时徐,却已走入向善的道路;那么,灾难,就是新民与兴邦的契机!

现代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个体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自主。但人与人之间,也有越来越多的隔膜、差异和冲突。巨灾突降,人类的悲悯在刹那间被点燃,并顷刻燎原。如此多的志愿者,如此多的自购机票飞赴四川的个体援兵,如此炽烈的捐款行动,这一切,让人们清清楚楚看到人世间的最大公约数。绝境相助,全民的同情心、公德心、自治力,迅速生长。是的,这就是新民。社会的能量在民间,在救死扶伤的行动中发育壮大的公民社会,不只是救灾的生力军,更是国家民族更生自新的驱动器。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可以一言概括:人的回归。以人为本,是付出半个世纪沉重代价换来的兴邦哲言。在满目疮痍的灾场上,这四个字2020,成为维系治国者与亿万苍生的纽带。因为人,倾举国之力,实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救灾行动;因为人,抢救生命成为压倒一切的要务;因为人,国际救援终于实现;也因为人,对信息的管理方式,对人民知情权的体认,出现变化的迹象。灾害残酷无情,但抗灾恰是对以人为本理念振聋发聩的宣示,使之迅疾抵达各级执政者之前。这是最苛刻的检验,也是万不可错失的机遇。救灾持久战中,会有失误、矛盾、紊乱、与日俱增的不如人意。但我们的多难家邦,已经走上正确的轨道,背负着沉重的历史,我们在艰难地向前迈进。且让我们对决策者,监督,鼓励,推动!

32年,进步显见。我无意赞扬,我们理应有这样的进步;衡之现代文明尺度,我们仍期进步更速。从历史的视野看四川大地震,我们有理由期待一次壮丽的涅盘。在废墟上,站立起崭新的公民,崭新的社会,崭新的政府,崭新的体制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得知修读中国语文及文化科,学校指定要看几本书,当中包括《唐山大地震》时,第一个闪进脑海的念头是:天啊!不是开玩笑吧,这样一本书,甚麽报告文学,单听名字和体裁已给人闷出鸟来的感觉,怎样看啊!於是,自买书以来,我一眼也没看过它,让它安静的躺在书柜中。直至近几天,老师说要写阅读报告啦,我才抱?一千万个不愿意的心情,把它翻开,心中只想随便看看便算了。但一看之下,惊觉它并不是我所想像中那麽糟。那一场发生在多年前的大灾难,从蕴酿、发生、结束、到重建,一切均像在钱钢先生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我就像参与其中,见证?那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害的动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还有一样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国人那极幼稚可笑的爱面子性格。在第五章「政治的一九七六」一节这样记载:震后,世界各国都表示要向灾区伸出援手,但我们那些伟大的爱面子思想,将这种好意拒绝了。以为这是自家的事,不需要他人援助。这是多麽的愚昧啊!救灾根本是全人类的事!结果,五千多年历史遗留下来的伟大的爱面子文化,使千千万万条本来有救的生命,埋进黄土地了。

除了愚蠢外,书中亦揭露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像描写人们在灾后大抢劫的那段:一些人在废墟中找值钱的物件,一些人甚至在死人身上抢夺,这完全显示了人类低劣的本性。还有写五室婶的那段,本来灾后大家是相互扶持的,过?共患难的生活,但不久之后,生活较为稳定,社会稍为回复正常后,中国人那自私自利的本性立即显现。一个本来紧密联系的小社团,便这样瓦解了。又在第四章中,精神病人和盲人在灾后都被冷落,他们的残疾、缺陷,使到他们本来应有的待遇,都因歧视而失去。甚至连原有的东西也被人夺去。

幸好,书中也有记述人性光辉的一面。像在同一章中,一位小伙子得悉盲人、精神病人被分配较少的食物时,立即将那不公平的饭票撕烂,将好的饭菜都拿出来给病者食用。这正好和那些歧视病人的行政高层形成强烈的对比,而那两位一直照料病人的医生,是令人敬佩的。三个人在书中都是小人物,但比起那些所谓所长、部长等大人物有人性得多,难道真的如谚语所云:「仗义每多屠狗辈」?又在第二章中,那几位拚?被水冲去,冒?性命危险都要拉起水闸排洪的勇士,和第三章中提到的那一对新婚夫妇、那个年轻小女孩、那个大婶和那个男矿工,他们坚持活到最后一刻的精神,都漂亮地展示了人性中勇敢,舍己为人和坚强不屈的一面,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又在第二章曾提及有外国人遇难,中国人并无因民族的成见而不予救援,表现了人类互助互爱的精神。令人觉得可能真的有一天,人类能摒除民族界限,融为一体。

最后,我感到中国人有历史以来实在经历太多劫难了。只希望在未来日子,不会再有同样的灾难发生。即使发生了,亦应从唐山一劫中汲取教训,凭着我们美丽的、光辉的人性去战胜它们。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一)

早在7月初的时候,就和爱美阿姨讲好了,请她去万达影城看电影《唐山大地震》。21号下午,迫不及待的她就打电话商议看电影的事宜,我笑她怎么又犯迷糊记错日期了,她则认真地说,这部影片实在是让她期待得太久了。我亦深有同感,在我的观影日志里,这部电影无疑等同于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只不过,此片是我这个年龄的人最缺失的一段中国大灾难的记忆增补,对爱美阿姨来说,更是对过往岁月中最深刻的1976的心灵修复。

两代人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淀,终于相约一起走进这段相隔34年、尘封34年的历史。

与其说冯小刚用一双电影的手给我们还原了那段尘封的历史,还不如说,我这个自诩文艺青年的人,又一次接受了从精神到心灵的再教育。

人生就是这样,感动似乎就是在不经意的一瞬,防不及防冲垮你的防线,冲击你的泪腺,让你无声地痛,无声地抽泣。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二)

今天闲来无事,与朋友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之前看了很多宣传,但看网友给它的打分并不理想。今日一睹,才真正品尝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带甜,苦中又有着微妙的快乐。

它就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它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2020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关观众体会到个中滋味。一个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机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和忠贞,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和怨恨,解放军人的博爱无私这种种微妙微翘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奔波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在这个情感逐渐缺失的时代爱情就像快速消费品,亲情犹如写了据条的支票,友情也变成了向上攀登中的一块垫脚石突入其来的真情的呼唤,犹如沉睡已久的心灵忽然间业已发生了八级地震。

当心灵开始酸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着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的不能在平淡的感情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我很欣赏那句台词: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这句让女主人翁愧疚一生的话,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她真正的含义。是啊,没有人想自己去亲自实践这话的真正含义。因为当你真正体会到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她,而只能生活在暗无天日的过去里。好好的珍惜现在才是珍贵的。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的珍惜现在。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所在。如果我们看过后只是流几行泪水,摸一把鼻涕,然后,哀叹一生:悲矣!将恐怕是对这部影片的糟蹋。

从这里,我更加体会到哈佛校长Drew Gilpin Faust的那句话: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生命短暂而又脆弱,(.org)我们又岂忍心虚度年华啊。看到这里,请不要忘记,回到家给妻子一个温馨的吻,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拥抱,给父母一句温暖的问候,给朋友一个真诚的祝福!

让每一天都绽放光彩!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三)

周六看了《唐山大地震》,早场特价看的。很多爷爷奶奶级的也来看,好的电影不光是属于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更准确的说:能够震撼人心灵的作品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

很多场面都能够感动的直流眼泪,一一回想,依然在耳畔回响,眼前浮现。看完电影,我好像是被抽干了一样,很难受,但又说不上来。一部好的作品就应该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

流了多少眼泪,我不记得了。故事的情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也会一点一点忘却。但我知道,有个道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好好活着!失去了才知道失去的滋味!

记得一次电视采访冯小刚,冯导说:悲剧有两种,一种是用手术刀把伤口划开;另一种是先把伤口划开,处理了再合上。他说《唐山大地震》是属于第二种!不但揭示了伤痛,同时给与了温暖与希望!

每个人物演的都很到位,影片中母亲的形象很鲜活很生动,也很伟大。大灾有大爱,患难显真情的主题诠释的很好,这部影片没有落在只是描述大地震的惊天动地,而是娓娓道来一个家庭经历了大地震后内心的活动思想。地震发生时是很强烈的,但那只有23秒。内心的困顿、凄凉、幽怨却持续了32年!地震之后对内心的冲击远比地震本身更加严重。

人是渺小的,尤其是在大自然面前;人又是坚强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天灾人祸都能够坚强的活下来!

我想说: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 (750字)


昨天晚上,爸爸对我和妈妈说:今天,我们看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十分催人泪下!

爸爸打开了迅雷看看播放器,点了一下《唐山大地震》,电影就放了起来。这部电影很催人泪下。主角有方大强元妮方登方达。里面讲了,在1976年里的一天,方大强和妻子元妮在夜里去工作,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感觉有点不对劲,车子竟然动了起来,下车一看,原来是地震,元妮一看,就吵着要去救孩子,但是方大强阻止了元妮,自己却跑进了倒塌的楼房内,到了早上,方大强的尸体才被清理出来,元妮很伤心,不过她一想,还有两个孩子呢,还要救他们那。于是,便找了起来,就在她绝望的时候,有人喊:元妮,方达和方登在这里,快来看一看那。元妮一看,正是她的两个孩子,可是,当人们发现,如果,撬方达那边的话,那方登就会有事,如果,撬方登那边的话,那方达就会有危险,当人们告诉元妮的时候,她的心里又落上了一块大石头,人们再三询问元妮的时候,元妮犹豫地说:救弟弟,救弟弟!可当时,姐姐方登是清醒的,这话她听到了,她哭了。当人们把姐弟俩拉上来的时候,元妮抱着方登哭了,几分钟后,元妮跟着一辆车走了,过了一会,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浇,奇迹般的醒了,她被一个武警送到了一个集中营,随后,就被一对好心人领走了,她在忧伤中长大了,她去学了医。方登从一个拉小车的小工,干到了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方登和方达,都去了救灾现场,他们偶然相遇了,并相认了,方达带方登回了家,他们的妈妈一看方登回来了,就忍不住跪了下来。

方登和她妈妈相认了相认了,带她去了墓地,看了方大强的墓地。方登伤心的哭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地震是多么的无情。我现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以后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塘后小学四年级:沈柯

唐山大地震 (800字)


那一个晚上,唐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就是唐山大地震!那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故事:就在那一瞬间,大地开始摇晃起来,紧接着,楼房慢慢倒塌了下来,发出哄哄的声音,大家四处逃散,但还是少不了一些伤亡有的被倒塌的房屋压死,有的被活活闷死,还有的为了帮助别人而牺牲了。地震过后,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废墟,空中还充满了尸体腐烂后发出的臭味。哭泣声、呼救声此起彼伏,这场地震也毁灭了数百个美好的家庭。当救援人员赶到的时候,地上已经布满了尸体,再加上最后的余震,给救援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结果24万人都被地震夺走了宝贵的生命。

几年后,导演冯小刚制作了一部电影,名叫《唐山大地震》,大致剧情是这样的:方达和方登是一对龙凤胎,大地震夺走了他们的父亲的生命,而他们也被压在了同一块木板上,要救也只能就一个人。他们的母亲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救弟弟,从此弟弟方达就失去了他的左手。大家都以为姐姐方登已经死了,但她却在拉尸体的车上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被一位解放军收养了,但不久后,解放军的妻子就死了。失去了养母的方登嫁给了一位加拿大的人,并生出了一个可爱聪明的女孩,叫做点点,为了养育她,方登找了一个代课老师的工作。同时,方达也找到了一个叫河流的女朋友,并很快和她结成了夫妻,生了一个儿子。不久之后,汶川也发生了大地震,方达和方登为了让哪些人不要和自己一样,所以都跟着一起去救援了。就是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一家庭团聚了

这部电影十分感人,途中我哭了好几次,这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当妈妈有多么难。在此,我想对我地妈妈说:妈妈,我爱你!每当我看到一幅惊心动魄的场面时,总有一位母亲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总有一个解放军在救援。每当地震毁灭了一个生命,同样也毁灭了一个美好的梦想和一个美好的家庭。这场自然灾害让一个个同胞倒下了,也让无数个悲伤的记忆重启!地震引起的还不只有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可是大家再想想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停地砍伐树木,所以才导致了这场无可避免的灾害,以后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这部电影真好看!

五年级:星空之梦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电影《唐山大城震》,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是在学校,第二遍在家,非常感动。
电影一开始,屏幕上涌出一大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接着,故事开始了许多晴蜓不断在空中飞翔,唐山一片祥和的气氛。然而到了晚上,大地颤动起,紫色的地光异常刺眼地弥漫开来。唐山在短短的一瞬间成了一片废墟,无数的生命一下子远离了自己的亲人。解放军叔叔展开了救援工作。主人公元妮要去救孩子,丈夫方大强怕她出意外阻止了她。而方大强自己却跑进了倒塌的楼房内,失去了生命。元妮很伤心地到处寻找自己的两个孩子方达和方登。可是,上天却捉弄人。找到方达和方登后,她却发现只能救其中的一个孩子。因为姐弟俩同时被一块大石板压着,救了姐姐,弟弟就会有危险;救了弟弟,姐姐又会有危险。两难之际,元妮绝望地说:救弟弟,救弟弟!,这时姐姐方登听到了,她又伤心又恨妈妈。当人们把姐弟俩拉上来的时候,元妮抱着方登伤心得大哭,接着带着方达走了。过了一会,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浇,奇迹般地醒了。后来,方登被一对解放军夫妇领养,她在忧伤和怨恨中长大,成了一名医生,却一直没原谅自己的妈妈元妮。方登也努力地从一个拉小车的小工,干到了公司的董事长。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方登和方达深深地被灾情震憾,不约而同都去参加了救灾。这时,方登终于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团圆
整部电影让我感动得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地震是多么的无情。面对灾难,人们却是那么坚强、有爱心。灾难没有击垮人们,反而让人们更加勇敢地面对以后的生活。虽然灾难无情,人间却有爱。让我们好好学习,珍爱生命,珍惜自己的亲人,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本来我是为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才看了妈妈推荐的《唐山大地震》。没想到,我却被深深地震撼了。

面对地震,人们是那么的弱小,无助。一瞬间,地震拆散了无数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人们都惨不忍睹,血、泪混在一起,哭声与尘土在空中飞扬,使人潸然泪下。

一位母亲的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只能救出一个孩子,一定要让母亲决定救哪一个。但放弃哪一个都是要了母亲的命啊,她要怎样去选择?母亲宁愿自己离开,也要让自己的两个孩子留下。最后,她选择了弟弟。

本来必死无疑的姐姐,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救弟弟三个字,一直刻在她的心上,23秒的地震,使她恨了32年。

母亲与女儿重逢了,没有激动的拥抱,而是母亲深深地一跪,希望女儿原谅自己当年的决定。

最终,女儿认识到了自己对母亲的伤害,认识到了自己的自私,理解了母亲。

母亲,永远是最伟大的,因为她能在危机的时刻爆发出最勇敢、最坚强的力量。是啊,灾难能夺去人们的生命,却夺不去人间最伟大的真情。

相信《唐山大地震钱钢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唐山大地震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