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狼的诱惑的1000字读后感

狼的诱惑的1000字读后感

《黄金诱惑》读后感。

爱迪生曾说过:“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在我们在读一本中外经典名著时,会从中感受到与我们以往认知中不同的东西。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会不会在看完一本书籍后写一份读后感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黄金诱惑》读后感,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世界上有一种独一无二的金属,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数千年来,人们为它筑起一座神殿,华光四溢的门楣展示着富丽辉煌,掩盖了多少因它而起的悲歌往事。它激起了人们对权力、财富、荣誉以及不朽的欲望,它成为了贪婪的符号、虚荣的工具。在庞大而错综的金融世界里,它代表的是一种最终极的力量。在古往今来的货币战争中,它永远是战无不胜的秘密武器。它的名字,毫无悬念,正是黄金。除了黄金,世界上再没有别的什么物品能够在数千年的时间中受到人们如此的顶礼膜拜。面对黄金,人类的动机徘徊在了理性和痴狂之间,从最崇高的感情到不可告人的荒唐心理,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由它串起来的一个个历史段落,其实。正是推动世界金融格局演化的玄机所在。纵观当今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持续动荡的情况下,黄金的需求和价格在持续飙涨,国际金价已连续10年保持了上涨势头,迄今为止上扬幅度高达25%,甚至已经突破每盎司1 400美元,其内在背景和推动因素又是什么?《黄金诱惑:失去黄金的支撑,世界货币体系还能维持多久?》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对黄金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和由此引发的重大事件为线索,力图让读者客观、全面地看待黄金这一与人类有着不解之缘的重金属,正确把握黄金在金融、货币体系中的脉络和走势,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智慧。失去黄金的支撑,世界货币体系还能维持多久? 美元、英镑、欧元谁能取代金银的崇高地位? 黄金投资日渐为时下投资者首选的热门理财产品。近来,国际金价早已冲破1 400美元/盎司,而通胀预期愈趋明显,黄金长时间内依然处在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中。尤其是近期,由于房地产遏制政策连续出台,股市前景莫测,许多投资者将投资转移最安全、最保值的贵金属、艺术品收藏领域,黄金可谓首当其冲,交易价格一路飙升。这一点,对大多数关注经济走向的读者均有强烈的吸引力。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黄金时代》读后感500字


《黄金时代》读后感500字:

第一次读王小波的时候还是初中_《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面对生活的围攻,它逃离了。从来没把生活的预设放在眼里。命运藩篱1米高,它死也要跳到1米2,逃离。跳不到,就死,在命运面前束手就擒,那是不可能。

继值得尊敬的猪之后,就没看过王小波的其他作品了。直到我到了20几岁的这个年纪,从自信满满的“什么也锤不了我”的生猛状态,开始进入缓慢受锤的过程,被那句“想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撂倒了,就躺下看看这本久仰大名,未尝见面的大作。

真诚是一个作家最重要的品质,王小波在这本黄金时代中呈现的状态,是一个最棒的作家。他把一个20xx(此处自动和谐)的时代写得流光溢彩,让人在一片惨淡不公中,还笑了出来。

“浑”的王二、在破鞋路上一去不复返爱上王二那两巴掌的陈清扬、龟头血肿的李先生、被鸭子馋死的刘老先生还有小转玲、二妞子、线条……看完了,这些人都还活生生立在纸上。食色性,他都要,就是要过的坦荡荡,好看的好玩的,说。好惨好难的,说。铁锅煮屎、脑浆迸散,什么玩意儿都清清楚楚摆出来。

王二一辈子都在黄金时代中活着,王二本人就是那只特立独行的本猪。

“哭哭啼啼,没有出息”是吧,那“敲锣打鼓,清清楚楚”有没有出息,有没有出息!作者:周小群

王小波《黄金时代》读书笔记1500字


王小波《黄金时代》读书笔记1500字范文:

在我还未上大学以前,就有听说大学一定要读王小波和周国平的书,以前不以为意,只是觉得是这样的吧。后来上了大学开始接触王小波的书籍,第一本读他的书是叫《我的精神家园》,读完觉得特别受启发,感觉自己被打开了精神家园的机关。而后我接触他的书里让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黄金时代》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更深的思考,所以在此想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体悟。

《黄金时代》这本书讲的是陈清扬被群众认为是破鞋,于是找王二证明她不是破鞋,但王二并没有让陈清扬去证明她不是个破鞋,相反,王二倒倾向于让陈清扬证明自己是个破鞋,后来,王二借以“伟大的友谊”之名和陈清扬搞起了“破鞋”,然后出逃,离开了农场,先是到后山,后来又驻扎在章风山。半年后,在陈清扬的建议下,他们又主动回到农场,“出斗争差”,写交代材料,如此,直到“文革”结束。很多人或许看这本书是为了看其中的性爱描写部分,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性爱部分的吸引,更重要的是作品通过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

现实中的陈清扬最初不是破鞋却被群众叫做破鞋,她越是竭力证明自己不是破鞋却越是没有人愿意相信她,而后来她和王二搞起了破鞋,王二受伤,她当众跑去看他,这也就直接向群众表明自己就是破鞋,可是结果却是相反的,没有人再敢去说陈清扬是破鞋,大家虽然心知肚明,但是也不敢直接当众说出来了。不是破鞋反被叫破鞋,成破鞋了却反而没人叫。这不就是对现实的活生生的批判和讽刺吗。

王二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也是“多余人”。他是个21岁的青年,思想敏锐,忍受着饥饿,蚂蟥,繁重的劳动对肉体的折磨,忍受着军代表这样的恶人的压迫,却无法逃避,内心里滋生了仇恨意识,陷入孤独与苦闷。王二象征的是人的需求与物质精神贫乏现实间的某种冲突。《黄金时代》还原了“文革”时期荒诞的社会现象,正如王小波先生所说:“六七十年代,中国处于非性的时代。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的主题。古人说:‘食色性也。’想爱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为人性的障碍。”所以这本书让我了解了非性时代带给人们的束缚,也展现了人们对于性的真诚渴望。对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也渐渐流露出来。

看完黄金时代,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看到了现实的残酷刀光刻在陈清扬和王二的身上,我觉得那就是我们每个人被现实折磨的样子,陈清扬最终成为群众口中所八卦的“破鞋”,我看到了她对这个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她的无奈。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陈清扬的缩影,她的命运我们或许经历着,或许是看到别人经历着的见证者,我们被现实打压,无奈地选择生存,活下去,我们在身边的人和自己身上看到人性的闪光点和阴暗面。

我特别喜欢书里面的一段话:“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槌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槌的牛一样。”年轻的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后来长大了慢慢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生活没有那么容易,人活着没有那么容易,就算是想单纯的活着这件事都不是那么容易,很多人一生都是在被生活打击,带着支离破碎的心走向人生的终点。在还未老去的年纪就早已没了奢望,没有了目标,只有孤独的等待死亡。

虽然我有听说,活着就是有痛苦,痛苦是证明活着,但是还是难免对人生感到一丝失望,但又还是只能选择在偷偷抹干眼泪后微笑面对前方未知的路途,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抱着一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奢望前行。作者:罗素妹妹

《黄金时代》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与“黄金时代”四字的渊源

坦白说,我第一次听到“黄金时代”这四个字真的跟王小波一点关系都没有。似乎是中学无意间瞥见或者听见别人提及郭敬明的《青铜时代》,虽然我当时乃至至今都不知那是何物,但很确定,我在第一次知道“青铜时代”时,脑子里蹦出的是“还黄金和白银呢!”倒没想到确实有这两本书,只是和郭敬明没有一点点关系(我也并不喜欢郭,更喜欢韩寒)。

后来深入接触“黄金时代”,竟也跟王小波这本书没有半分关系,而是我的女神汤唯拍摄的萧红纪录片式的电影:《黄金时代》。这部电影我冲着汤唯和萧红去看,完完整整看过至少三遍,不完整看得有五六遍。因为这部电影曾做为之前做实验给被试看的默片选项之一,而我作为“小白鼠”,看了N多遍。有一次,老师问给被试看的都是什么默片,我说了《黄金时代》,老师一脸囧,说:“这么大尺度啊!”碰巧前一晚我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有关《黄金时代》的文章,点进去瞄了一眼,发现不是电影,而是王小波的小说,但是并未仔细看。听老师这么说,心下诧异,嘴上忙撇清:“不是王小波写的那本书,是一个萧红的纪录片。”自此,算是正式激起了对王小波《黄金时代》的好奇。

在我打开《黄金时代》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只在百度上粗略地看到有人说在(我国)性爱文学上占据首位。当然,对于这种评价我自然不信,说这话的人把《金瓶梅》放在哪里?但是我相信以王小波的思想深度,定然不会写一本小黄书而流传于世。同样,《金瓶梅》能流传古今,自然也不是靠对性爱的描写。

刚看《黄金时代》时,或许因为那段时间整个人比较懒散,差点弃书。但是慢慢看下来,却觉得颇为有趣。为什么说有趣?我也不清楚,我在看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的时候,也是觉得颇为有趣。但是这种有趣绝不是看到好笑的笑话那般,更像是和一个真正灵魂有趣的人交谈,听他一本正经讲着逗人乐又让人深思的话。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这本书中,以知青插队和二十年后王二和陈清扬重逢两条故事线,讲述了王二21岁在云南插队时的一些故事。王小波在书中这样描述自己的黄金时代: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陈清扬说,那也是她的黄金时代。

王二在二十一岁之前因为腰部受伤找到北医大毕业的陈清扬医治,从此认识了这位“不是破鞋却被称作破鞋”的“活寡妇”(因她丈夫入狱,书中也并未提到是否离婚,但又不算是丧夫,故擅自用这个词来形容她当时的情感状态)。陈清扬因为被别人当作不是自己的自己,而几乎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急迫地想让哪怕只有一个人证明她不是破鞋,流氓王二自然不遂她所愿,并告诉她可以自己把自己变成破鞋,这样自己也会认为自己是个破鞋。后来大家又开始传陈清扬和王二搞破鞋,陈清阳又跑去让王二证明他们两人之间的清白。王二告诉她,如果要证明他们清白无辜,需要证明两点:1.陈清扬是处女;2.王二本人天阉之人,没有性交能力。而这两点都难以证明,所以没办法证明,他倒是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又把陈清扬惹了个大红脸。

在这一来二往中,到了王二21岁的生日,他请陈清扬晚上去他家吃鱼。鱼没逮到,倒是以“伟大友谊”的名义压倒了陈清扬,结束了童男之身。他们相约第二晚再去山上开展“伟大友谊”,陈清扬再试一遍,也许她会喜欢。结果王二与当地小伙子三闷儿发生冲突,被三闷儿娘抄起凳子打到他旧伤未愈的后腰。当地农民都以为他腰杆断了,闹哄哄的,陈清扬被电话叫来,书中描写到:“过了不一会儿,陈清扬披头散发眼皮红肿地跑了来,劈头第一句话就是:你别怕。要是你瘫了,我照顾你一辈子。”当然,王二没瘫。而王二和陈清扬的“破鞋”关系却公之于众。这之后却没人敢说陈清扬是破鞋了。那个年代的人甚至直到这个年代,大家都很奇怪。

王二可以走动之后,适逢北京知青慰问团要调查知青在当地是否被虐待、逼婚等情况,王二便被他的队长以养病为由哄骗到山上,过上“隐居”般的生活。在走之前告诉了陈清扬他将住在哪里,路线图一清二楚。在这几天里,除了王二的哥们儿罗小四,没人承认王二的存在。这让陈清扬很纳闷,决定沿着熟记于心的路线图去找王二。书中这样描述这段时间差:“我(王二)始终盼着陈清扬来看我,但陈清扬始终没有来。她来的时候我没有盼着她来。”

在进行过“伟大友谊交流”之后,陈清扬向王二说明自己的困惑:大家都说他不存在。而王二为了验证自己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他在慰问团来的那天,出现在座谈会上,并且说了自己插队的遭遇(被穿小鞋、被当地居民打)。后果就是被队长留在队里喂猪,一人顶三人的工作量,队长还要组织人捉他和陈清扬的奸。王二就每天白天喂猪,晚上和陈清扬颇具“敬业精神”的啪啪啪。

后来王二被农场的军代表惦记上了,别人知青都去了别的地方或者返乡了,唯独王二还留在队里。这个军代表曾要调戏陈清扬,但是被陈清扬打了个大嘴巴,把陈清扬发配到条件艰苦的队里当队医。这样睚眦必报、手里还有点权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获得陈清扬优待的王二,更何况王二还让他在知青慰问团面前丢了面子。军代表找他谈话,让他写交代材料,交代搞破鞋行径。但是王二这个奇葩,自始自终,无论军代表如何纠缠,他都没开口对军代表说过一句话,就只是看着他,一度让军代表以为王二是哑巴。当然,军代表始终不相信王二不是哑巴。这一点让王二颇为自得。

王二还是被押着写了挺长时间的交代材料,或许是写烦了吧,然后某一天他白天用果子贿赂司务长之后,晚上就逃跑了。当然,逃跑前他还是去找陈清扬了。陈清扬塞给他二百块钱(在当时应该是相当多了),并没有与他一起走。王二用这二百块钱买了一条双筒猎枪,填饱了肚子也保护了性命。中途他回队了一次,结果是带着陈清扬一起跑了,逃上山。哈哈

之后他们在刘大爹那儿种玉米,并过了一段没羞没躁的生活。农场当然一直在派人找他们,但是没人能找到,直到他们自己回去。回去当然又是写交代材料,出斗争差。碰巧赶上一个运动,他们的行为还被定性为“案子”。反正是个挺荒唐的年代,每个人都像是被提线的木偶般乱撞。而“出斗争差”常常会激起陈清扬的性欲。其实那时候相关负责人并不算是为难他们,多数行为都是流于形式。

王二花了很长时间写交代材料,开始很烦,后来像是完成专业作业般甚为用心。他一人写两个人的交代材料,一模一样,副本是陈清扬的。只是领导常说王二写的交代材料不彻底,还要继续交代。王二还以为他下半辈子都要在交代中度过。最后确实陈清扬写了一篇交代材料,这之后,再也不需要他们写材料、出斗争差,还放了王二返京。二十年后陈清扬和王二重逢,临别时,陈清扬才告诉王二,她在最后一份交代材料里写的是她爱上了他。书中写道: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其实《黄金时代》里,王小波写完他对黄金时代的描述之后,而有后半句话: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在农场,为了防止牛斗架伤身,影响春耕,会把牛都阉了。对于一般的公牛,只用刀割去即可。但是对于格外生性者,就须采取锤骟术,书中说:也就是隔开阴囊,掏出睾丸,一木锤砸个稀烂。很残忍,但是效果很,令人满意。此后受术者只知道吃草干活,别的什么都不知道,连杀都不用捆。这是何等淡漠和悲哀,对自己的生死都毫不关心,任人宰割。

在王二21生日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他。我们年轻的时候不都曾这样么?

在倒数第二个章节,王小波写到:那时人们都要把我们锤掉,但是没有锤动。我到今天还强硬如初。

可是在这个过程中,王二从最初钻牛角尖一冲动跑到队里证明自己存在,之后却备受摧残,悟到了犯不着向人证明自己的存在。后来他和陈清扬从山上回队里之后,人保组的人怀疑他回队里是为了盗取机密勾结国外,人家让他交代偷越国境的事,他也确实曾打扮成老傣的模样到对面赶过街,买了火柴和盐。但他为了不必要的麻烦选择了隐瞒,这时候他已经懂得“没必要说的话就不说”。为了证明自己并未去国外,带人保组的人去他们生活气息浓厚的山上证明他们确实住在那里,但是他们不信,后来王二也不再带他们去看。因为“没必要做的事就不做”。

我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没有被锤掉。我们永远没办法单一地评价“妥协”是强硬如初还是锤骟成功。

真实就是无法醒来

放声大哭从一个梦境进入另一个梦境,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奢望。

成功的诱惑——《诸神的面具》第四章读书笔记


成功的诱惑——《诸神的面具》第四章读书笔记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内平安。以下是福音堂职场读书会《诸神的面具》个人读书分享。如需学习更完整的内容,欢迎阅读原书《诸神的面具》。今天分享的内容来自该书第4章《成功的诱惑》。

对于知名歌手麦当娜来说,成功就像毒品一样,能给她带来胜利和价值感,高潮短暂兴奋消失,内心不安的恐惧推动着她继续证明自己;对于《烈火战车》中奥林匹克选手,不是因为喜欢去跑步,而是想着在一米二宽的跑道上用孤独的十秒钟证明自己的存在,能够证明吗?对于我们职场中混迹的大多人,成就是我们今天时代的酒精,让人爱上这种陶醉的感觉,依靠外物建立自我的价值,以致成瘾。然而,“成就”最终不能真正回答:我是谁?我真正的价值何在?我要怎样面对死亡?

崇拜成功

个人的成功和成就,比其他偶像更能让我们感到自己就是上帝,让你觉得你是做的最好的,你是众人中最优秀的“人上人”,没有人能像你一样,唯有你超越一切。把成功当作偶像最主要的征兆,就是我们觉得自己在专业上必须保持最优秀的,否则我们就没有信心了。

竞争性的文化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主义,人的价值在于尊严,社会给人极大的压力,他们凭借着成就来证明自己,驱使你必须要赢,爬到上层,要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人之一。从儿童时代,父母和学校就为了让学生在各种事上能够有杰出的表现,从而联手创造一个竞争的”压力锅“。在整个文化都极力鼓励我们接受这个“追求成就”的假神时,我们应该怎样逃脱?

乃缦的故事

【王下5:1】亚兰王的元帅乃缦,在他主人面前为尊为大,因耶和华曾藉他使亚兰人得胜。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长了大麻风。

《列王纪下》中讲到乃缦的个人成就,他是亚兰国军队的元帅(相当于国家首相),既是财主又是英勇的战士,是那个时代几乎最成功、最富有权利的人。然而,不管他有多少成就,只是行尸走肉而已。这个具有严重传染性的大麻风就如同今日的艾滋病,令人不寒而栗。人追逐成功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是盼望能够进入“核心圈子”中。成功、财富和权利本该让他成为完美的圈内人,进入最有排他性的社交圈核心,但是因为传染性的皮肤病,使得他被拒在圈外。这样的成功,无法带给他所寻求的满足。

当乃缦拿着亚兰王的最高介绍信,以世界的处世之道要求以色列王去命令上帝医治自己时,他以为宗教是一种控制社会的形式,而宗教的原则是,如果你过着善良有道德的生活,神明就会赐福你,让你兴盛富裕,社会中最成功的人就是最接近神明的人,这些人可以向神明要求任何东西。其他各宗教的神明则是可以受控制的,只要我们努力行善,恭敬敬拜,他们就得回报。然而,以色列的上帝不受人的牵制,也不能被收买或安抚,不论他赐给我们什么,全都是出于恩典的礼物。

当乃缦带着大量礼物到了先知以利沙的家时,先知的仆人告诉乃缦只要他到约旦河中浸泡七次就得痊愈时,乃缦的世界观再次受到挑战。这位真神上帝不受人的控制,是因为没有人能靠着赚取、累积功德,或者靠成功、成就而得到他们自己的福分与救恩。“去沐浴”的命令之所以对乃缦很困难,是因为这个命令太简单了,若乃缦遵行了,就等于承认自己的软弱无助,必须接受免费的救恩礼物。乃缦需要学习的是“将他那如死的作为全抛弃”。我们来到上帝前不是说“请看我所做的”,就是说“请看我所受的苦”,但上帝只要我们看他,只要去沐浴。最后,乃缦谦卑下来,去约旦河沐浴了,他的肉复原,好像小孩子的肉。

关于救恩的圣经故事,在每一个点上都击败我们对成功的崇拜。接受耶稣救恩的人,不是靠着他们刚强的能力,而是借着承认自己的软弱和有需要;而且耶稣之救恩的成就,也不是靠着刚强的能力,而是借着顺服、侍奉、牺牲和死亡。

耶稣的救恩

【林前1:27-29】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这就是上帝做事的方式。

当我们在思想上相信耶稣基督为我们完成了一切,他爱我们以致于死,并且在心灵上因着他为我们所做的事而受到感动时,那种不计代价只求成功的瘾癖就会被除掉,就能看透这样的诱惑,撕掉诸般的面具。作者:刘志强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黄金诱惑》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狼的诱惑的1000字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