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林肯总统被刺读后感作文

林肯总统被刺读后感作文

《林肯律师》:痞子正义也快人心。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中外经典名著就很有必要。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在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给记录下来。那么,你都看过哪些中外经典名著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林肯律师》:痞子正义也快人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无论是法律和别的行业规则里,再细致周全想必也存在些无法全面涉及到的死角和漏洞。而律师给我的印象就像一种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存在,他们大多只管拿钱做事,不管客户真有罪还是假有罪。

为此,有钱有势的人犯了法,就花高价找好的律师为自己辩护,逃开法律的制裁或减少制裁的程度。而贫穷困苦的人,就算是被冤枉,也因为无钱请律师为自己找到无罪的证据而被屈。

当然,律师也有些正义的人,不收钱或少收钱为人办事。但又能有多少呢?既然选了这个行业,也是要赚钱生活的。渐渐地,他们也会身不由己地变得职业化和程序化,甚至无情冷酷,不管道义,不管真相,只负责按程序办事。

说了这么多,是因为电影《林肯律师》。影片开头,叫米克的律师给人的印象也只是赚钱为本,且有些痞子相。但看完后,会有感动,更多的却是觉得大快人心。

生活中,正义律师也是存在的,但他们如何分辩自己的当事人是真有罪还是假有罪呢?就算知道当事人真有罪后,已经接下案子的他们又怎么办呢?更多的律师是有正义感却无法做正义的事,很多时候应该也是无能为力的吧。

再看影片里的米克,是个出色的律师,办过无数案子,收费不便宜。不管是道上的混混、吸毒的瘾君子或是达官贵人,他都会为他们辩护。看上去做的顺风顺水,就算是混混想赖他的帐也是难事。因为他机智、他镇定并且有气场。

而风光的米克,却陷入了一场有阴谋的案子里。为此,帮他查案的朋友丢了性命,米克自己也差点丢了性命,并危及到了离了婚的妻女。面对自己当事人的狡黠和过份,米克忍无可忍,开始不动声色的打了一场反击战。在不违背自己职业规则的情况下,耍了些下三滥的手段来对付这个叫路易的客户。最终,他用精明的头脑和以恶制恶的手段将有罪之人再次送上法律的审判台。

如果米克只是按正规手续和自己的职业轨迹去面对这个案子,或是屈服在客户的钱财势力之下,想必也是没什么胜算的。但规则是死的,人和思想是活的。就算是下三滥的办法或流氓行径,只要最终目的正确,并能把坏人绳之以法,也是可行的。

虽然我们不能明摆着去推崇痞子行为,但在特殊情况下,像米克那样用脑子,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哪怕是用更卑鄙的行为来做好事和维护正义,也是值得人敬佩和尊重的。

米克在行动中,一度艰难重重、危险重重。但看着路易被重新抓捕后,心里不免有叫好的冲动。很多时候,我们面对权力、金钱和阴谋都会不知所措、无能为力。敢于直面斗争,就算被称为痞子正义或下流正义,也一样大快人心。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转角遇到奇迹——《林肯传》读书笔记600字


转角遇到奇迹——《林肯传》读书笔记600字

今天读了林肯年轻时的一段经历。林肯在少年时候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同情心,其实这是很多小孩子都会有的,不同的是林肯长久的保持了这种阅读的习惯、学习的习惯和对生命的关爱。

林肯也有自己的喜好,喜欢公开演讲,喜欢朗读诗文,然后,通过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随后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引用文中一段话:“在新赛勒姆,林肯寻到了他数年来梦寐以求的机会——一个战胜自身恐惧、学会公开演说的机会。在印第安纳州的时候,其唯一的机会只不过是在田间面对着小部分农民说话;但是在这里,每逢星期六晚上,拉特里奇的小旅馆都会在餐厅组织“交流会”。林肯欣然参加,并且成了这项活动的头儿。他讲故事,朗诵自己写下的诗文,争辩各类议题,还做即兴发言,发言的内容包括桑加蒙河的航道等等。

这些活动是无价之宝,它拓宽了林肯的思路,唤起了他的雄心。他发现自己有种凭借演说而影响他人的非凡能力。这一发现造就了他的勇气和自信,这是其他任何力量都无法做到的。”

其实,不光是林肯,对我们所有的人,通过做一件事或者一些事,发现自己做的好,由此产生信心,也就可能从此有了另外一番天地。所以,永远不要放弃尝试一下自己想做的事情,说不定转角遇到奇迹。作者:LuckyChen

《正义论》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正义论》读书笔记及感悟2000字:

在《正义论》的第二篇中,罗尔斯主要讲了正义论在社会制度的形成与建设中的运用。罗尔斯认为正义的社会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遵循以下过程:在原初状态中完成正义原则的选择—制定宪法—制定法制—在正义原则的指导下规范的使用,罗尔斯并且认为完成这样一个过程也是逐步排除无知之幕的过程。接着罗尔斯给自由下了定义,并讨论了平等自由的三个问题:良心的自由、宪法的正义以及关于自由的优先次序。

罗尔斯对自由的定义谈了很多,他认为自由是一个体系,由各种基本的自由组成的,但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话是:(在合法的前提下)人做或不做某事,会受到保护并免受其他人侵犯时,可以说他是自由的。关于罗尔斯定义的自由正好反映出他的左派色彩。他的自由观可以通俗的这样说:在合法的前提下,人可以为所欲为。这是典型的左派的观点,这也是后来各类解放运动的思想基础。对于自由的理解在此之前很多思想家的观点要深刻得多,托克维尔曾说,如果认为自由就是为所欲为那是动物的自由;洛克说自由是指人类的自我管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皇帝或者氏族首领或其他什么人的管理。

接着罗尔斯重点谈论了良心的自由,其实罗尔斯的良心的自由更多的指宗教自由或信仰自由,罗尔斯明确的指出一个正义的制度必须保护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我认为关于宗教信仰的自由最根本的还是要明确对于人类而言是先有正义的思想还是先有宗教的信仰,这个先后次序决定了谁更起主导作用。

关于宪法的正义罗尔斯说宪法的正义体现在对于正义的两个原则的遵守上,体现在一部正义的宪法会产生一个正义的程序,这个程序会产生一个正义的法制

关于自由的优先次序依然是正义原则优先次序的体现,就是首先保证所有人具有最广泛的平等的自由。同时罗尔斯又补充说,如果有一种不够广泛的自由,那这种自由必须加强所有人分享的完整的自由体系才能存在;如果有一种不够平等的自由,那这种自由必须可以为那些拥有较少自由的公民所接受。

接下来罗尔斯谈论了正义论在社会分配中的作用,总而言之要满足他的正义论的优先原则。值得注意的是罗尔斯较多的谈论了代际分配。也就是每一代应该为下一代储存社会财富多少为合适的,罗尔斯显然不同意为下一代尽最大努力储存的思想,他认为代际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储蓄率,换句话说就是一定的充分的现时的享乐是可接受的,这和西方近几十年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

在第二篇的最后罗尔斯谈了关于义务和职责,关于义务,罗尔斯说当正义的制度存在时我们有义务服从和维护正义的制度,当正义的制度不存在时,我们有义务建立正义的制度。而对职责要求的强度则小于义务,罗尔斯认为,如果一个人同意了正义的原则,并享受了正义制度带来的好处,那他就有责任担负正义制度给予他的职责,但职责是以自愿为前提的,而义务是不管是否自愿都必须履行的。

罗尔斯接着谈论了当你觉得这个制度不正义或有一部分不正义时,你是否还对这个制度存在职责和义务。于是罗尔斯提出了非暴力反抗和良心拒绝这两个观点,也就是当面对不正义时你至少可以做到这两点。罗尔斯认为这两种方式可以促进一个正义的制度健康发展。

本书的第三篇名为“目地”,在本篇中罗尔斯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善,正义感以及善与正义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善,在这之前罗尔斯已经定义过,所谓善就是人的理性的欲望的满足。在第三篇中他进行了更充分更详细的论述,他认为一个人的善是由在合理有利的环境下他的合理的生活计划决定的。要形成这个合理的生活计划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与合理选择的诸原则一致,这些原则包括有效手段原则、蕴涵原则和较大可能性原则;另一个是要在充分理解有关事实和仔细考虑后做出的谨慎合理的决定。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善不是正义,正义是人们在原初状态中选择的结果,是相对而言绝对的不变的,是衡量社会其它制度的是否正义的标准,而善只是人们根据环境做出的合理的计划。

接下来罗尔斯谈论了道德与正义感,他认为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会自然而然的促进社会道德的成长,使道德从一个威权的命令式的道德逐步发展为根据原则自我发展的道德。在这样的社会中同样可以产生相应的正义感,而且这种正义感比其它不是正义制度的社会的正义感更加稳固。

关于正义感和善之间的关系,罗尔斯认为,一个符合两个正义原则的组织良好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合理生活计划支持和巩固他的正义感,也就是在一个正义的社会中,其正义感和善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到这里《正义论》终于介绍完了,说实话本书的第二篇、第三篇很难读,因为这位老先生将大量的篇幅纠缠于一些不重要的议题,而主要的思想反而讲的不够充分。

总体而言,我认为《正义论》最大的价值在于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存在一个优先的正义原则,对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建立和社会行为的施行都需首先进行正义的价值判断,以确定这种制度或行为是否正义,这就排除了一个社会为了某一个看似正义的目标而使用不正义的手段的可能,这样也使一个社会能始终保持是正义的。

律师读书笔记之《人的行为》:改善论与进步观念


律师读书笔记之《人的行为》:改善论与进步观念

进步与退步的观念,只有在目的论的思想体系里才有意义。在这样的架构内,把那些趋向于所追求的目标的动态叫做进步,相反的趋向叫做退步。

世人将从传统和迷信的枷锁下,一天天的解放出来而倾向于社会制度的不断改善。随着时间的进展,我们的社会愈来愈成为自由人的社会,而以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目标。当然暂时的退步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最后总是进步的多,因为这是理智的目的。

人们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是一个开明时代的人民,这个时代由于发现理性行为的法则,铺就了走向人类不断改善的途径。所有这些希望是基于一个信念,即芸芸众生都是善良而理智的。上层阶层被认为将会衰落,平民被赞美成高尚而无过失。于是这些哲学家深信,民主民治的政府,将会产生完善的社会。

人不是无过失的,他们常常犯错。芸芸众生总是正直的,总会知道选择手段以达到所追求的目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信赖普通人并不比信赖帝王僧侣贵族的神奇天赋更有根据。民主所保证的是一个依照大多数人的愿望和计划的政治制度。

但他不能预防大多数人陷于错误观念而采取不当政策,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而且有恶果的政策。大多数人也会犯错,一致破坏我们的文明。好事不只靠他的合理性和有利就可成功。只有世人终于赞成那些合理而又可以达成目标的政策,文明才会增进。

经济学家把大众生活水准的提升,叫做进步,他们并不是赞成唯物主义。他们只是确定一个事实,改善生活的物质条件这个欲望,是刺激世人的一个动力。他们是从世人想达成的目的这个观点来判断政策

评论人行为的标准只有一个:看他是否适于达成行为人所想达成的目标。作者:刘义

《理想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之正义的代价


《理想国》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之正义的代价

早晨刷了刷新闻,看到DC的《正义联盟》终于出海报了,正义联盟集结了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等6位超级英雄,以正义、信心、无私对抗未知的威胁力量。DC漫画中经常会出现的一句潜台词,正义是要付出代价的。刚好《理想国》二、三、四卷都是围绕正义延续开展的一系列辩论。所以,今天的标题就是正义的代价。

上一篇笔记讲到,柏拉图在开篇就抛出正义的主题,苏格拉底通过一系列的事例举证证明人们需要的是一种技术上的帮助,而不是泛泛的“正义”——“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非A即B的选择会推出一个悖论,正义是无用的,技术才是有用的东西。苏格拉底的驳斥是想表达“正义”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才能,而不是一种专门的技术。不能仅仅考量一个人,因为一个人把善给友人,把恶给敌人,很难证明他就是一个正义的人。所以在第二卷顺其自然的讨论了“正义的本质和起源”,苏格拉底通过对神灵的探讨认知最后得出结论:正义是订法律契约,遵守践约为合法的、正义的。

有了前两卷的铺垫,第三卷自然会在养成正义上下功夫,着重讨论了儿童阶段文艺教育的重要性。苏格拉底从护卫者不能怕死开始,认为要将《荷马史诗》、《奥德赛》等诗作中对地狱不好的描写删除,而要称赞地狱生活。而苏格拉底又提到,儿童和成年人应该要自由,应该怕做奴隶,而不应该怕死。因为弘扬正义总归要有牺牲,有代价。

就教育方面来说,一个人要想自由,所接受到的教育就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片面的。因为我们是人类,就应该学习属于全人类的知识,而人类是有很多方面的,有善有恶、有美有丑,有体力的,有艺术的。

如果只能接受到某方面的知识,那学习者将被塑造成片面的,其结果可能非常严重。比如《湄公河行动中》呈现的恐怖组织教育儿童,只注重于吸毒、搏命、杀人等恶的一方面,产生了我们眼中的恐怖分子。但对于他们来说,却生存发财的技能,是天经地义的。正义是要付出代价的,苏格拉底至死都要维护。就像苏格拉底说的,不建立在个体的基础上,要在城邦这个更大的层面来讨论正义,感觉是很讽刺的,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没有一个个人的正义,城邦的正义只能是悬浮在空中的假想。回到文章开头的《正义联盟》,作为漫威粉和DC粉,《正义联盟》的套路与《复仇者联盟》一样,超级英雄们个个身怀绝技、独挡一面,但遇到更为强大的对手时,如果超级英雄们仍保持自己特立独行的个性,结果只能是被对手各个击破。所以他们要联盟,促成联盟的动力就是超级英雄们对正义、自由的渴望。DC中的超人,漫威中的美国队长都是正义的代表。美国人的漫画套路情节虽然老套,但是却是对古希腊先贤精神最好的诠释。

最后,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诗结尾: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正义是需要代价的。作者:三冬玉树

喜欢《《林肯律师》:痞子正义也快人心》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林肯总统被刺读后感作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