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未来简史读后感500字

未来简史读后感500字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读书笔记500字。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有助于我们成长,而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读过经典名著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在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心得体会,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你在写读后感时都会怎样写呢?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读书笔记500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读书笔记500字:

在一篇文章看到李录推荐了《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两本书,随后在喜马拉雅里收听了,收获很多,补充了自己认知体系里重要一环。现在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关于宗教:

人类合作区别于蚂蚁、蜜蜂的本质是什么?作者认为是虚构现实。什么是虚构现实?比如,我们的国家体系、宗教体系、道德体系等其实都是虚构的,是人类想象出来,流传出来,让大家遵守。

人类的现实连续现在大都是虚构现实组成的。古时候人类相信上帝、佛祖;君主、道德等。后来随着认知的进步,人类的宗教转移。相信自由民主、科技、金钱、经济发展等。自由民主也是宗教,那么自由民主是什么?人类哪有自由民主?人类是由身体各种基因、激素控制的。

在《未来简史》最后猜测,人类在宇宙其实就是相当于计算机里的一个个数据,一个个细小的芯片。

关于幸福感和愉悦的认知:

幸福感和愉悦来自哪里?作者认为来自人体的激素刺激和脑皮层电流的刺激。比如性爱、吸毒等,都会通过激素产生一阵的快感,让人类着迷。人类的幸福感和愉悦永远不会满足和短暂,比如升职加薪,快感通常只会持续一个小时,然后重新投入下一个目标的追寻。

作者认为,现代人的幸福感和远古山顶洞人的幸福感大致是相同的。作者:旋转木马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000字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1000字:

从未在一本科普书里获得如此流畅的阅读体验,简直恨不得马上再读一遍......无论是原文的谋篇布局还是翻译的文笔都称得上及其优秀,论述自然、接地气,完全不会有不知所云的长句子这种外国学术读物常见的问题,读这样的书获取信息之外本身也是一种审美享受。

全书的几大论题都算不上多么具有颠覆性,但作者讲得条理清晰,且格局极大,一直能站在全球乃至更高的视角去看待人类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问题。概括一下全书的几大主要观点:

一、人类在地球进化史的诸多物种中算不上特殊的那种。数万年前曾出现过与现代智人极其相似的另一类人物种,且控制了世界大半部分的土地。现代智能能够统治全球,更多的是因为巧合下进化出了相对有利的某些特质,从而将另一类人物种赶尽杀绝。智人的全球扩张在物种范围内对地球上的其他生命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智人出现后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超以往。这里不列具体数据,但文中是有清晰的数据表明智人在登陆一片未知大陆后当地物种灭绝的速度会有多么惊人。

二、农业革命本身是一场骗局。目前通行的说法是人类“驯化”了小麦作为主要农作物,实质则是小麦“驯化”了人类来传播自己的基因。从物种的角度出发,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多地复制本物种的DNA,增加本物种的数量。由此看来,在智人出现之前,小麦不过是地球上完全不起眼的一种植物,在智人统治世界后小麦也跟着遍布了整个世界,成为了世界上种植范围最广的农作物,可称是“驯化”了人类。且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农业革命的发生并未使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是带来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传统自给自足的狩猎生活被农耕生活所替代,农民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越来越多的手工业者和统治阶级,生活只会变得比以前更遭。

三、帝国的扩张具有典型的两重性。一方面统一了国家之间的差异、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杀戮和死亡。帝国的存在催生了宗教、金钱、乃至资本主义的出现,从人类史的角度回看来说,总体而言还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四、和帝国一样,科技进步同样具有两重性,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做赘述。不过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小男孩和胖子在广岛长崎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从这个角度来说,奥本海默和他的团队都应该被送上绞刑架。但换个角度来看,正是核武器的出现阻止了超级大国之间的战争,因为一旦打起来就是地球毁灭大家一起下地狱的后果,这样说来,奥本海默才是最应该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人。

五、科技的进步并未带来更多的快乐。从个体角度来看,快乐和他的生活水平没有太直接的关联,主要是在于对是否感到幸福的“阈值”的管理。每个人的阈值不同,感到幸福的条件就不同。乞丐中奖10万就乐开花,百万富翁中10万完全无感。而科技的进步至少到目前为止,无法调整个体自身对幸福的阈值。

最后还是想说,作者27岁就能如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无一不通,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1500字:

以前才工作的时候,感觉人生特别无聊,一直就想一个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曾经讨教过许多前辈,也没得到答案。后来看见一句鸡汤名言: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好了,治愈了,不想了。后来,看了黑客帝国,总觉得那个世界是一定会成为现实。人似乎是有使命的,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有的人使命是拯救人类,比如-尼奥;

有的人使命是拯救地球,比如你!我的使命是什么?此后我又想了多年。昨天,终于看完了那个通晓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以色列仙人赫拉利写的《未来简史》,我似乎明白了我的使命——奉献自己,喂养未来。

这本书应该是回答了我几个问题,第1、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第2、我对自己产生的数据应该保护还是开放?第3,数据主义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1、我开始一直想成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未能如愿。后来发现自己深受资产阶级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毒害,遇事老爱以自我的感受来作为处理的标准。以至于人生浑浑噩噩,没有目标。我也一直为这样的苟活而感到痛心疾首,多少个夜晚,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总在问自己,为什么不能为了全人类的进步而贡献全力。

现在好了,”仙人“赫拉利告诉我了:其实人活者还真没什么意义,和猴子、蚂蚁都差不多,只不过人类这种社会性的动物不靠蚁后的信息素来控制社群,而是用社会制度和各种宗教信仰来协调社群的发展和进步。究其本质,世界都可以用数学算法来解释,人自己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算法,而且在未来可以被定制。所以人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活着就只是活着而已。随着科技发展,人将失去用途,个人也将失去价值。对,说的就是你。

2、以前玩博客的时候,我就想过一个问题。我写在网上的文字,千百年后,成为后代学者研究现在人生活的重要文物,那版权应该是属于网络公司的?还是属于我的?我在这个事情上烦恼了好多年。为了避免我的后代与网络公司陷入打官司的烦恼,我尽量不在网络上留下很有价值的资料。比如我的生辰八字,我的姓名年龄。

现在好了,仙人赫拉利告诉我,的确网络公司会采集你所有能采集到的数据,随着你上网的数据增加,你的数据信息会不断的喂养给一个数据怪兽,它吃掉你的数据后,通过提升算法,最后可能会比你自己还了解你。最后,它会反过来饲养你,用你喜欢的信息和数据。不过这时候,你就完全被它掌控了。对这样一个怪物,难道我应该开放我的数据信息么?其实,你想多了,你开放或不开放都已经由不得你选了。你以为你千方百计的保护好了你的隐私,实际你早就在网上裸奔了。

相信我,数据怪兽早就了解你了,不如献身给他吧。你了解了这一点后,你应该成为一个数据主义者,你应该向数据主义贡献出自己的所有信息,这和以前向上帝敞开心扉没什么两样。过去说上帝知道你的需求,信上帝,得永生。将来也许要换种说法:数据知道你的需求,信数据,得永生。

3、大数据一开始是用来总结过去,谋划未来,提高效率的。后来发现,随着数据越多,随着算法的进步,算法已经可以做到自我学习。我一直观察谷歌这厮,这两年越来越低调,做的事情却越来越不靠谱,机器自我学习、人工智能这种玩意它做的最多。和柯洁下围棋的那个阿尔法狗,棋力每天疯涨,都世界第一了,也不关电闸。谷歌公司就想成为黑客帝国里面的母体,我知道他佩奇的阴谋。现在仙人赫拉利也说了,算法必将一统天下,人类最终会沦为无用的生物。“我们自己设定的标准,会让我们也走上长毛象和白暨豚的灭绝之路。到时回首过去,人类也只会成为宇宙数据流里的一片小小涟漪。“

所以,数据的终极目标或者不叫目标叫后果--就是取代人类,淘汰人类。现在,我已经是一名数据主义的信徒。我要把我产生的所有数据都通过手机、电脑、热水器、空调、音响、电视等等等等无偿的贡献给数据算法。我要让它早日征服世界。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未来简史》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前段时间,花了很长的时间读了《未来简史》的英文原版,一直想把那段阅读过程做一个记录。这几天把之前的读书笔记做了一个整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人类的新议题

对历史的学习,不管是对国家历史还是个人历史的反思与回顾,都不可能直接告诉我们未来该怎么办。但它能让我们摆脱历史的束缚,穿透历史的真相,在面对未来时更加自由,眼界更加开阔。

当过去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被解决,总会有新的问题会出现。在如今这个年代,困扰人类的三大因素:战争、贫穷、瘟疫不再对人类构成威胁时,我们新的议题就会出现了——人类怎样才能得到永生?

pART1智人征服世界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由于科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人类已经把上帝放到了一边,在历史的舞台上,只有了一个角色——人类,再没有了神的主要角色了。人类俨然成了一切包括自己的主宰。

人类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科学发现残酷地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相:人类在身体机理上,与其他动物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人类也没有所谓的灵魂的存在。

也许,人类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的精神和意识,因为他们没有实际上的用处。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情绪会帮助我们在面对一些情况时让我们快速采取行动。但其实这些情绪对我们身体的指令都是通过激发了一系列电化学反应来动作的。

作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真正起作用的是这些电化反应,那么就只让这些电化学反应去运作不就行了吗?干嘛还需要情绪这些东西呢?所以,在不远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能会丢弃那些概念。

让我们人类统治这个世界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我们人类有什么超乎其他动物的什么的单独的能力,而是我们在大范围内形成的灵活合作与分工。

我们头脑中所存在的大多数信念与理想都是被统治者所“设定”的。这些信念在社会成员相互之间的影响中被加强。对于上个时代人非常重要的事情到了后代人的眼里很多都是没有意义的。一百年以后,在我们后代眼里,现在所流行的民主和人权等普世价值观和当初我们的祖先信奉神灵一样可笑。

我们没有必要去死守那些统治者为了控制我们而创造出来的理念。说白了,就是不要被他们洗脑,要洗脑,也要自己主动给自己洗脑。因为大脑这个饥饿鬼需要一些“食物”来把它喂饱。你说“金钱”这个概念是不是也是一个被创造出来来控制我们行为的东西呢。在历史上,它有它的积极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或许也有它落败的那一天。

pART2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一切都是他们“说”出来的

自从农业时代以来,真正掌控这个世界的是那些人们想象中的实体(如宗教、公司、国家、党派)。

那些写在纸上的语言文字逐渐变成一种强有力的方式来改变着现实世界。

文化制度本身具有自证效果,它们能够使得它们的预言变为现实,哪怕是曲解了的现实。当现实和我们现在所运行的系统出现冲突时,你以为现实会改变这个系统吗?但其实往往相反,是系统改变了我们的现实。就拿我们现在广为关注的教育系统来说,谁不知道现在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呢?但是大家毫无办法,教育有这样的巨大权力,它能够影响一个人在未来在社会中求职所需要的分数这项考核指标。因此,所有的学生不得不为未来自己能够走向社会的顶层而刻苦求得高分,而这些取得高分的能力在未来现实社会中的能力又是不一样的。

而体制本身有自证效果,它有足够的权力使得它的预言变为现实,哪怕是曲解了的现实。因此,如果是一个聪明的人,就不得不顺着它那样一根“指挥棒”而前进,哪怕,这个聪明人知道,这样的一种路径是这样的错误。

我们编造出来的故事仅仅是工具而已,我们把它们发明出来是为了为我们服务的,它们绝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或行为准则。我们可以听听一些故事,但绝不能为了一个故事而去“献身”。

一对冤家

科学和宗教像是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但尽管经过了500多年的“夫妻生活”,但它们仍然不了解彼此。

每一个宗教(包括人文主义也是)都不认为他们自己是宗教。

心灵之旅只适用于个体,而不是整个社会。那些反对之前的无意义的宗教的人往往会在原先他们所反对的东西上面建造出一个新的宗教。

宗教故事总是包含这3部分:道德判断;事实陈述;在把道德和事实进行混合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实操方针。

科学革命本身正在成为历史上一个最为教条的、偏狭的宗教社会。

科学和宗教并不总是冲突的,它们一个是为了力量,一个是为了秩序,它们俩都不是以寻找真理为最大目标。因此,它们能达成一致,共同在历史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经济发展这个永动机能开多远

经济不断增长的后果就是生态的崩溃,但所有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基于不同的原因,都不想看到经济停滞。所以经济发展这台“永动机”会持续开动下去,但它到底能开动多远,没有人能知道。

知识能让你拥有更多的资源,或者说发现更多资源。

pART3智人失去控制权

正如这部分的标题一样,智人正在失去对这个世界的控制他将可能在三种情况下被替代:

1.被神人替代;

2.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3.被数据主义所替代。

当然,这些都只是一种“可能”而已。

人类的两种自我

我们人类体内至少存在两种自我: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体验自我负责体验当下;而叙事自我负责给自己讲故事。叙事自我指引我们作出了人生中的绝大部分重大决定。而叙事自我又受外界各种因素所左右,很难有那样一个内在的自我。

社会的大分离

未来的社会可能存在那样一类人:他们不用工作,会有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每天的任务就是娱乐。这样的情况可能令现在的我们非常的羡慕,不用工作多好啊!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深深的悲哀:因为你对这个社会毫无用处。到了那个时候,计算机智能能够代替现在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律师、医生、驾驶员……甚至是音乐家:现在的计算机谱写的曲子可以比现在的作曲家写出的曲子更加优美。

心智的改造

我们可以改造升级自己的心智,轻松准确地控制内心的声音,排除那些不需要的声音,而留下那些我们需要的声音。

我闻到恐惧的气味但因为社会系统力量的驱使,我们在升级自己身体和大脑的同时,会降低我们的心智,降低了心智,没有了那么多的矛盾和冲突,系统的运转效率会更高,但这也会使得我们这些人类被改造成了辛勤的“大蚂蚁”。

宇宙凭依的钉子如果人的意志能够被科技改造,那我们应该把我们所认为的最为崇高、宝贵的意志改造成什么样子呢?改造所依凭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数据主宰一切

未来的数据主义将会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一切都是依凭数据说话的:你该吃什么药,该和谁结婚,该投哪个政党的票…….数据都会告诉你一切,数据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在不久远的将来,我们可能只需要做两种事情:记录、上传,之后就是等着数据告诉你答案。作者:牛小静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及感悟3000字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及感悟3000字:

人为何称之为人呢?这个问题好像很蠢,但是也好像很深……本书主线是“三大革命”,即“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人类简史》从这个角度切入,来反思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历程。

一、人,也不过如此

通过现代的科学理论,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人不过是自然界的一个物种而已。从根源上说,人类的生命特征与其他生物并无太大差异,在我的定义下,所谓生物不过是通过DNA整合成的具有活性的生命体。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类(准确地说应该是智人)能够统治地球,处于地球生态链的金字塔顶端呢?

有人会说因为人类进化出了意识、感情、思维等等其他物种所不具备的“本领”。

考古学家告诉世人:人类不止有智人这一个人种。比智人更早走出非洲的,有尼安德特人、直立人、梭罗人、弗洛里斯人、丹尼索瓦人等等人种。其中,直立人是在亚洲发现的人种,目前已知其存续了200万年之久,实在令我们难以望其项背。通过对已经发现的其他人种进行DNA测序,结果令人惊异!就现代中东和欧洲的人类而,有1%-4%的尼安德特人DNA,澳大利亚原住民最高有6%的丹尼索瓦人DNA。智人有的本领,他们绝大多数都有,并且就适应环境的能力来说,基本上都比我们要强。

现代科学表明:动物也有感情需要、心理波动,甚至植物也有疼痛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二、八卦:独霸全球的绝招

为何独独智人脱颖而出?用进化论来解释太过牵强,毕竟,放到当时的环境下,其他任何人种都有足够的理由淘汰智人。

有科学家提供了一种可能:有一种本领智人可能是独有的,那就是他们可以想象不存在的事物。智人有了这个本领在大约距今7万到3万年前,由于某个不为人知的原因改变了智人的大脑,让他们有了新的思考方式和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于是他们可以将所见所闻添油加醋地进行传播(本书译之为“八卦”)。经过不断的交流沟通,产生了更广泛的信任,就可以聚集起规模更加“庞大”的人群,进而可以进行大规模地合作。现代管理学认为,当团体人数少于150人时,不需要太多的管理技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结便可以运行地很顺畅,数量再增加,就必须要用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团体规模越大,需要的管理层级越多,像现在的基建工程,协作的规模之大,非一国之力不能完成。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有证据表明,智人在认知革命发生之前,与居住在中东和欧洲地区的尼安德特人初次交锋以败退收场。而在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向其他人种的地盘扩张,带来了他们的“迅速”灭亡(迅速到我们根本找不到其灭亡过程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

自此,智人踏上了征服全球的道路,似乎征服过程比之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更加血腥,与其他的人种同时灭亡的还有大型的动物,大概是因为肉比较多,猎杀一头足够一个族群吃很长时间。

三、想要幸福?有时候的确只能是想想

大约在一万年以前,人类开始投入几乎全部的心力,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可称为农业革命的开端。到公元前3500年,人类成功驯化了几种植物,今天依然是我们的主要热量来源,它们有:小麦、稻米、玉米、马铃薯、小米和大麦。

一般的思路会认为,农业革命之后,人类会开开心心地放弃狩猎采集的艰苦、危险、简陋,安定下来,享受农民愉快而饱足的生活。但相对而言,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变,食物的多样性也使其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威胁。生存的压力其实没有那么大。

从工作量上来说,农民的工作更辛苦,还要承受因为农活产生的身体疾病;从饮食上来说,农民的生活比较没有保障,一旦遇到天灾,死亡人数甚至可能达到百万;从安全的角度讲,人类的暴力是农民一个很大的威胁,因为农民不能像狩猎采集者那样遇到强敌就跑,他们已经失去了狩猎采集的本领,还有粮食、田地和房屋,如果跑了很可能就会饿死,所以只能选择殊死搏斗。

农民的工作就是在围着这几种植物打转,好让它们可以长得茂盛,结下更多的果实。这样看来,很难说是人类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驯化了人类。

不可否认的是,农业革命确实推动了社会发展,从总体上来说,农业革命的确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了,粮食产量足以保证相当一部分人不至于被饿死,还可供国家养活政府官员、军队、教师、科学家等不种地的人。却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农民可以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造成了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了一批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随之而来的则是阶级产生、贫富分化,发展到极致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急遽膨胀,矛盾也更加突出,突出到需要两次世界大战才能释放个差不多。

是不是感觉,以前的农民只需要种好地,收了粮食后交税就好;现在,先撇开工资能不能按时发不说,辛苦一个月,要交房租或者房贷车贷、水电费、手机费、宽带费、各种保险,还没算工作上的糟心事、家庭琐事、生病生灾……

从某种角度上讲,我们好像真的没有狩猎采集者过得幸福。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现在可以不用过于担心粮食问题了,2010年,全球大概饿死了约100万人,但是“胖”死了300万人,这说明我们的粮食产能足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只是牵扯到分配问题而已。

四、科学是福音还是祸因?

至少在认知革命之后,人类就很希望能了解这个世界,之后的农业革命使人类可以养活一部分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前提是执政者愿意付出一部分资源以供科学研究。开始的目的可能不是因为想知道我们所不知道的,而是因为想获得更多的资源,这样的想法在帝国时代表现尤甚。最具代表性的可能就是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当时国王的投资。国王肯投资也不是因为觉悟高,而是想投点“小钱”来获得有可能更多的资源。

再往下就说到现代科学和资本主义了。结合现在的社会环境,你会发现,知识并不全都是对的,甚至有些还是故意弄错误导大众的,其水平之高以至于要渐渐成立专门辟谣的机构。

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一说苏格拉底,一说芝诺)曾经说过:人类的知识像一个圆圈,圆圈越大,那么圆圈之外的空白就越多。现代科学更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和科学理论的不确定性,于是比先前知识体系更具活力、更有求知欲。但是却不能公开宣称科学理论依然未有定数,这样的话现代社会的协作体系就会崩溃,科学家也难以得到足够的资源来进行研究。

支撑现代社会走下去的是“信任”,对科技和科学研究方法的信任在今天几乎成为类似宗教的信仰。人们普遍相信,科学会解决现在的问题,让现代社会发展更好。但是却忽略了新的科学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人类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牺牲,或者是一部分原住民的利益乃至生命、或者是其他物种的灭亡、又或者是生态环境的紊乱。其实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作用都是两面性的,火药和武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拿今天最热门的人工智能来说,没有人敢保证未来的人工智能不会危及人类的生存。这一点在《未来简史》中分析地很透彻。

即便人类普遍相信科学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但客观讲,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很难界定。

五、走向灭亡还是走向辉煌?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人类的确是一个依赖性非常强的物种,并且这种趋势仍然在加速。

大部分的动物最长需要几个月就可以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狩猎采集者可能需要几年;农业时代要长一点,但十几年也足够学习种植作物;工业时代要更长,发展到现在,二十几年都未必够用。所以我们无比强烈地依赖着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教育体系。

现代知识体系之庞大,任何一个小领域都足够研究一生,而科学的发展却有了整合的倾向,以当前人类大脑开发的水平,哪怕是爱因斯坦在世也绝承受不住如此庞大地信息量。好在人类的聪明才智发明了计算机这个助手。

原意是让科学来帮助人类分担工作的压力,让我们有时间来放松、休闲,到极致便是大部分人类的工作全部由机器代替。

未来会有无限可能,或是灭亡或是辉煌,灭亡可能代表新一轮的开始,辉煌可能预示这一轮结束。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我们依然满怀信心、无所畏惧、昂首阔步地大步向前。

结语:我很奇怪,未到不惑之年的自己为何有这些想法,这与我的工作、生活几乎毫不相关。求知欲or兴趣?很不确定的原因。或许我内心认为:只有更好地认识了这个世界,我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让自己热爱生活。

反过来说也行,只有更好地认清自己,才能热爱生活,看清世界。作者:张金图

相信《《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读书笔记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未来简史读后感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