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不吼不叫陪孩子过初中读后感

不吼不叫陪孩子过初中读后感

妈妈眼里的《不急不吼》读后感2500字。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中外经典名著,当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我们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妈妈眼里的《不急不吼》读后感2500字,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妈妈眼里的《不急不吼》读后感2500字:

文/by小丽。我自己是在爸爸妈妈大声吼叫声中长大的,现在想想都觉得有些后怕,所以我特别不希望自己和黄先森成为小满眼里的大吼大叫的父母。有时候即便非常不希望,但也还是控制不了,因为宝宝一旦“熊”起来,和小怪兽有得一拼,能够冷静到能够始终HOLD住自己真的很难,虽然吼叫治标不治本,但有时对我们来说是最快的解决办法,当然过后又会满心愧疚······做父母真的是一种修行。

遇到樱花丛妈妈们的新书《不急不吼》是一种缘分,书中案例稀松平常到孩子们的每一天时光里,就像我在朋友圈分享一样,每个场景都能想到和满同学相处时的样子。

有了4p吃饭不烦恼:

书中的4p原则让我妥妥的找到了不是很能够好好吃饭的根源。我家的情况是:奶奶特别喜欢喂饭,只要塞饱了让奶奶会觉得特别踏实,只要吃也会特别有安全感,什么玩具啦,手机啦,电视啦,无所不用其极,一句话,只要你多吃点,奶奶就会很放心。我呢则希望他自己吃,而这时奶奶就会说,你看他自己会吃吧。果不其然就是以不吃为告终。不知道其他家庭有没有我家这种情况,这样的案头书,在家庭产生沟通不畅的时候,放在家里茶几上,哪天老人家没事翻翻,与时俱进一下,还是挺好的。

pOSITIVE:营造正面的吃饭环境,在吃饭的时候,只要有满同学在,焦点就像书中写的这样,全部聚焦在他的身上,一会要求他吃这个,一会要求他吃那个。下一步我要带着全家人好好享受食物,享受吃饭的快乐。

pOWER:把吃饭的权利还给孩子。我们家这段特别有趣,经常是会这样左哄右骗,循循善诱“小满,再吃两口吧,可以长高高,力气大,跑的快”,然后奶奶再拼命塞两口,一定要把我们给他装的米饭吃完才足够省心。书中的方法简单易懂,我决定在家庭会议时间先和小朋友一起商量把吃饭的规则制定出来,把吃饭的自由还给小朋友。想到之前囚禁了他这么久,真是不应该呀。

participation: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制作过程中。这招真的管用,和满同学一起做炒饭,他很开心,而且学的有模有样,炒完真的自己吃了一大碗,而且还给自己的炒饭做了一下点评说“妈妈,有点淡,不过还是很好吃。”,还有他会帮奶奶择菜,处理龙虾,但凡是他参与的,当餐一定吃饭很开心。

perseverance坚持:家长的态度坚持如一。读完,我想我会像威妈一样以正面的态度去面对满同学的吃饭问题,帮助满满爱上吃饭,成为他的榜样。

睡觉的忧虑:

前段时间组织满班级的读书会,有好些家长提出家里宝宝睡觉很叫人操心,因为我们家晚餐后的时间安排的相对合理,除了特殊情况基本上能够在21:30左右睡觉,于是就会有像我一样的经验主给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供参考,刚好前两天收到书,仔细阅读后,才发现原来睡眠还有这么多知识点要了解。读书笔记书中从睡眠问题测评、睡眠常识分享、入睡环境测评多个维度帮助家长去寻找宝宝不好好睡觉的原因,其贴心程度只有用感动来表达了,不仅如此,还仔细的从如何调整孩子入睡环境方法,建立“入睡仪式感”,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能力做了系统的操作方法说明,如果看不懂,没关系,还有威威的案例去帮助理解。不仅合适所有的爸爸妈妈,甚至协助带娃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读完之后就将健康的睡眠是美好生活的开始章节分享到群里给家长们,家长看完当时就觉得很有启发,有当时就问要书籍购买链接下单的。

我家有个“妈妈杀手”:

面对“妈妈杀手”红绿灯法,你值得拥有。

满同学绝对属于那种天生的“妈妈杀手”,怎么讲呢,就是他不论场所一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经常会在商场,餐厅,小区,电梯等公共地方哭闹、耍脾气,而且一哭绝对不是10分钟以内能够搞定的,有时真的令人无比尴尬。

比如昨天,我们晚上6:00从书吧回家吃晚饭,路上他就说我饿了,我说妈妈也饿了,奶奶在家给我们准备了好吃的,到家我们就可以吃晚饭了,奶奶有做满满最喜欢的红烧肉哦。不行,我不要吃红烧肉,我现在就要吃冰淇淋,我走不动了。我说当然不可以啊~你答应过妈妈不吃冰淇淋的。我们数一小步一小步回家,马上就到家了。听到我的拒绝,立刻开始原地大哭。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不知道怎么去帮助化解这个情绪,等了一会见他没有反应还是继续哭,我说那这样你是跟妈妈一起回家吃晚饭,还是待在这里继续哭啊?不理,我说那妈妈先走了,你要走就一起跟过来,然后一路哭到家。

刚刚读完礼仪章节和情绪管理红绿灯法章节,我觉得我在面对妈妈杀手满同学时,虽然没有爆发出吼叫,但表现的更像一个“忽视型”父母。也许是我一直对情绪的忽视,令他安全感缺乏,导致杀手状况一直没有什么改善。书中的红绿灯法看上去很有趣,如果提前get,说不定满同学昨天的冰淇淋问题没有以哭了大半天也没有结果告终了。孩子面前除了保持爱和冷静外,懂一点和孩子交流的育儿方法很必要。

发现孩子的天赋:

真正赢在起跑线上,不是赢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是赢在选对的起跑线上。“令我感触蛮深的,遇到身边的父母似乎都很焦虑,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前两天有个妈妈跟我说,你说怎么办哦,人家都报这个班那个班,你不报,万一孩子跟不上怎么办呢?书中也是从科学的角度去帮助你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天赋,通过案例法告诉你教养的误区以及一些让孩子持续坚持的方法。书中还有很多测试题,帮助你去了解孩子,了解自己,贴心的小练习也真的超级多。

作为一个一直保持着和孩子一起进步的妈妈,我从书中的得到了超多实用的干货,哈哈,拥有诸多技能加持,才能在遇到状况的时候临危不惧,在后续应对孩子的突发情况时,我肯定就是不怕不怕啦,通过吼叫来解决一定是无能的父母啦,因为我们一直很鄙夷欺凌弱小的行为的,对孩子吼叫跟欺凌弱小无异。所以身边急吼吼的爸爸妈妈们,书籍中还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案例和方法,如果有需要,可以京东当当下单购买,也是新书榜第一名,年中大促卖脱销的一本。如果平常不怎么读育儿书,这本《不急不吼》,可以抵好几本,太实用了。

群里一宝妈做得读书脑图,被震撼到了,作为妈妈感觉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然后,最意外的不仅仅是收获一本书,而是你可以加入读者群,直面老师,老师们经常会邀请大咖进行育儿互动分享,昨天就邀请了大眼睛姐姐教爸爸妈妈如何讲故事,和小满一起听的非常开心,老师的分享非常精彩,家里一直有读绘本,听完立马get很多说故事的的方法。因为自己一直的坚持,有了以下小朋友与同学的聊天,感觉特别欣慰。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延伸阅读

《不吼不叫》读后感800字


《不吼不叫》读后感800字:

读完《不吼不叫》之后,感触颐深。养育孩子的一路艰辛,估计只有为人父母之后才能深切体会到。

孩子的不听话,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写作业拖拖拉拉,起床慢吞吞等等……一堆堆坏习惯,常常让我抓狂,情绪越来越糟糕,这种失败感,会让我更加迁怒孩子。由此开始又吼又叫。

今晚,孩子在做网上作业时,偷偷的玩游戏,被我发现时,迅速的关闭游戏页面,假装很认真的在做作业,看着她满不在乎的表情,瞬间怒火蹭蹭的往上窜,觉得所有为她的付出,却换来这样一个“態”孩子。噼里啪啦一顿数落孩子,说的她一无事处,足足发泄了二十分钟对她的不满。孩子一脸无辜的看着近似于疯狂了的我。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我需要冷静一下,我做了几次深呼吸,让情绪平静下来,一个人回到房间,自省为什么会失控发火?有一半的原因,是自己心情不好,另外又担心孩子作业做的太晚,影响睡觉时间。而没有用同理心去考虑孩子也是有她的需求。她不是一个机器,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她已经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了。就在这时候,孩子在门外说:“对不起,妈妈,我已经做完了一起作业网,以后我不再边玩边写作业了。

我也真诚向孩子道了歉,不该对她吼叫,不该全盘否定她。并和她约定,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奖励十分钟游戏时间。孩子过来紧紧的拥抱着我。

当我学会了不吼不叫,学会了心怀同理心,就越来越容易尊重孩子,即便在她挑战我的耐心的时候,只要记住一点,管教孩子的目标是希望教会孩子控制自己。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好的管理和转化自己的负面反应。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睡觉前孩子问我:“妈妈,这世上有来世吗”?我说:应该有吧。那假如有来世,我希望你还是我妈妈。“孩子,谢谢你在天上时,就挑选了我当你的妈妈”。我想能成为你的妈妈一定是前世修来的福气。作者:姚澜

《不吼不叫》读书笔记心得感悟800字


《不吼不叫》读书笔记心得感悟800字:

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教出好孩子,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思维,而掌握不吼不叫的教育智慧,正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父母在与孩子发生矛盾时,轻则责骂,重则抬手就打,这也是极其错误的。孩子是需要教育,不经过长期的科学的教育,孩子不能成人,也不能成才。但我们必须坚持在尊重孩子人格尊严的基础上教育孩子。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尊重个性的前提下进行,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来。对孩子的尊重,会使孩子更加自尊,有了自尊,才可能自强。现实中,那些破罐破摔的孩子,首先就是因为失去了自尊,为什么失去自尊,因为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记得有一次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矛盾,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周二的晚上,孩子有一项背诵课文的家庭作业。这项作业需要家长监督并检查,孩子背了七八遍都没能顺利地完成,还在那嬉皮笑脸。当时我就控制不住发火批评她了,结果孩子理直气壮地反驳我,说你觉得容易你来背下试试。见她是这种态度,我顿时火冒三丈,顺手拿起书拍在她身上。孩子哭着说:“我没有你这种坏妈妈”。当时我的心好痛,没想到孩子这样来说我。我突然后悔朝孩子发火,面对孩子满是泪痕的脸,我好心疼。我主动给孩子道歉后,孩子主动说她会用心来完成背诵,不应该惹妈妈生气,最后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很快完成了作业。在通过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一味的批评和数落会适得其反,甚至会让孩子产生一番心理,最后得不偿失。

父母认为孩子不听管教,孩子觉得父母很唠叨,这样无止境的家庭角力经常在生活中上演,那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其实,很多父母喜欢唠叨孩子,本意是对孩子的成长进行督促,但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施压,利用孩子的弱点和父母的权威对孩子施加无形的压力,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如果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数落孩子的缺点,反反复复地教训孩子,他们会将此视为不信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这种唠叨的环境里,长大后也很难形成良好的个性。所以,唠叨不但不能达到目的,还会给孩子带来伤害。作者:余佳琦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500字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500字:

今天的内容是关于“自由和训练的节奏”,与前一章教育的节奏是相关的,更针对教育工作者。

作者提出了智慧的概念,“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设计知识的处理,知识的选择,运用知识提升我们的直觉经验。”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获得智慧的两个要素是自由与训练,两者的节奏是教育者要思考的问题。

怀特海把自由看得极为重要,“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快乐是激发生命力的正确方式。“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有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产生。”“孩子是被送到望远镜前来观察星星的。”甚至在说到训练时怀特海再次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训练是自我训练_这种训练只有通过充分享受自由才能获得”。

最初的训练则是在适当的时期,适当地指出重要的事实、简化的概念等等。有点四两拨千斤的意思,少少的训练指点大大的自由。

在后期的精确阶段的训练中,教师要严格把握度(自由与训练的平衡),训练要指向综合运用阶段,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再进入下一个浪漫阶段的自由,最终获得智慧。

“精确阶段是通过掌握精确地知识细节进而领悟原理的阶段;综合运用阶段是抛弃细节而积极使用原理的阶段,这时知识的细节融汇到下意识的习惯中”。

再摘录几句我喜欢的话,“教育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每个个体都体现了一种生存的探险,生活中的艺术就是引导这种探险。”“发展的本能来自于自身:发展是有我们自己完成的,训练是自我训练,收获是我们自身首创精神的成果。”

下面说的都是智力方面的想法和做法,安全、道德、规则、心理、习惯还是需要关注的,不能听之任之的。

智力方面基本采取的是放养的态度。孩子在大学学了某个专家的心理课,说父母在智力方面除了给点基因,无他。我虽然心底赞同,可做爸妈的总想有点成就感,搜罗出一些过往说明自己还是有点用的。

教育的三个阶段其实真的是很交杂,比较明显的有三个点吧,三岁以前,小学和中学。

第一个浪漫期在幼儿阶段,那时候没听说浪漫期,只是纯粹地觉得孩子的大脑还没发育完全,需要刺激(多么简单的想法),只要有空,就带着孩子在外面晃,见啥就告诉她这是啥,派什么用场,甚至连她问避孕套的自动售卖机是什么,都解释给她听(无知者无畏)。没有特地教她文字,只是把家里的物件都贴上了标签,她问就嘟囔给她听。跟孩子轮流编故事,都是很简单的随口编的故事,但用的语言都是正式的语言,不用小儿音。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她去接触一切想触碰的东西,两岁用筷子(现在发现太早了,姿势不标准,改不过来了)、三岁用剪刀,平日自己过,老公很忙,孩子常常要独自玩,自己摸索,碰到问题自己解决,在以后的学习中她最大的优点是专注。

语言上小学之前孩子能独自阅读绘本,要说明的是并没有刻意地这样做,只是她希望了解书里到底说些什么,我猜(那时候没有意识啊,自己忙得团团转,丢本书让她自己玩)她在印证自己的想法吧。从小她的表达能力特别强,可能跟前面的这种大量外界的输入和无意的语言输出有关吧。在语言方面,还有一个英语的学习,她没上过外教课,从四年级开始上了三年新东方每周一次的英语课,可能正好处于小学阶段的浪漫期的高峰,她对新东方的课程和老师极度地喜欢,老师的教学活泼生动,把历史人文新闻趣事都融到教学中,回想起来那个阶段英语的输入和输出与幼儿期母语有相通的部分。精确阶段应该在刚才的陈述中了。综合运用阶段:看原版电影和电视的习惯一直没有间断过,托福未参加相关培训,考了118(满分120)。语言方面的优势让她受益匪浅,沟通、报告撰写、面试都有优势。

第二个浪漫期应该是小学阶段。这个阶段其实已经开始各种科目的学习了(孩子在高中之前没有补过课,个人非常不赞成补课,认为这会影响上课的专注度,浪费时间)。我们沿袭的仍旧是放养的态度,想做什么都支持,学过从国画到跆拳道十几种兴趣班(大班的),

迷过足球篮球歌星,三伏天要去捡破烂都不拦着,中考前半夜起来看球赛也不反对,反正自己决定自己筹划自己实施自己负责,需要父母的帮助时要跟父母商量,我们有能力就帮忙。这个精确阶段很难说呀,自理能力大概能算吧,一年级她会看公交牌自己乘车,四年级自己转车去市区学英语,五年级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组织半小时的校园广播,学校组织六一义卖写好物品目录价格,有促销手段,忙不过来雇了小时工付了工资,捐了钱还赚了钱。毕业后才知道下午常帮老师做海报做ppt啥的。综合运用阶段的表现就是到中学阶段对时间的运用效率相当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都很强。学习、玩耍都很投入,从不用睡眠换成绩,也确定对画画的偏好,画画成为她中学时课程外的寄托和调剂。

第三个阶段是中学。浪漫期开始失去浪漫性。初一初二还好,各种课程还是给孩子打下了知识结构的基础,孩子依旧兴趣盎然。初三尤其是第二个学期的下半段,漫长的复习让孩子对学习兴趣减弱。高中时与孩子讨论过参加国内高考还是出国,后来选择了高考(我有私心不想她太早出国,孩子在乎我们的想法)。但高考的目标里所必然包含的重复学习(刷题)极大的打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今孩子认为高中后面两年的学习基本属于浪费时间,因为没有新的输入和素材,在原地徘徊。我作为旁观者和间接观察者,同意她对知识或者智力教育的看法,但我认为在智力之外她是有所获得的,在抗挫能力和耐力方面。我认为她的遗憾在于她高中阶段对成绩的执着,没有深入体验即将步入成人阶段的人际交往。这是另一个话题。综合运用来说,进入大学后,如今她调整得很好。

想举个例子对高中阶段做些肯定(孩子可能不赞同),关于数学的学习。孩子的数学从高中起一直有点吃力,后来唯一补课的就是数学,高中三年所有其他的课程加起来的时间都比放在数学上的少得多得多,可是这样的苦啃刷题似乎也是一种大量输入的浪漫阶段,孩子高考时数学发挥得不错,尤其有趣的是如今她喜欢上了数学,将来的工作性质也是与数学相关度很高的,完全出乎我对她从事文科类职业预期。

或许有些智力之门关得特别严实,要用原子弹的蛮荒之力才能轰开。作者:宁宇

《汉字的故事》读后感2500字


作者简介:一潭浑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毕生追求。另,喜欢收集曾造访之地的地图丝巾和各种造型的橡皮。心理年龄三岁。
闹非典时,我们夫妻刚到北京,女儿和父母还在杭州。可北京人民属于被隔离对象,劳动节我们回不了老家。我俩就跑到郊区去玩,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在卢沟桥留下屐痕。去的路上,经过几家书店,我俩都是爱书之人,就进去逛。我发现一套脐带文丛,看了一下出版说明,指出它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具有全局观的高度概括;二是采用人性化的写作方式、即讲故事的方式。出版说明还提到,《哲学的故事》曾经使一位大学哲学教授在教了十五年康德哲学后,通过此书弄清了康德的意思。这令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买下来。文丛总共6本,包括《汉字的故事》、《哲学的故事》、《人类的故事》、《文学的故事》、《宗教的故事》和《科学的故事》,但最后一本卖完了,我就把前5本都买下来。看来这套丛书出版后的确受到了热烈欢迎,我在书架上又看到脐带文丛二,买了一本《地球的故事》(当时书店里文丛二还有没有别的书在出售我已经记不清了,毕竟已经过去十多年。换做今天,我至少希望把其中一本《法律的故事》买回来)。书买回来后,我不止一次捧起来想看,都难以做到。再有趣的百科全书毕竟不像小说那么有吸引力,不静下心来是看不进去的。最近,自觉浮躁的心稍稍沉潜些,就决定从我最热爱的汉字入手看这套丛书。
我对汉字的喜爱是在不知不觉中建立的。初中时,我获得过杭州市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邀请赛第八名,这对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国文底蕴深厚,我深受他的影响,对汉字的热衷更进一层。后来,由于家庭的原因,我虽然两次放弃进报社、杂志社的机会,但多次在单位和社会上的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我还在全国性的微型小说大奖赛上获过奖。读书和写作成为我日常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人生的座右铭之一是: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让我感到汗颜的是,至今为止,我尽管看过几本书,百科全书却几乎未曾涉猎。我国古代有夏秋晒书的习惯,和尚为此还举行仪式,冠名曰晒经法会。《世说新语》中说,有个名叫郝隆的人,仰卧于地,袒腹向阳。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吾晒腹中书耳。待我看完买来的这6本书,穿着泳衣、躺在沙滩边晒太阳时,我就可以略微有点底气,不至于是在晒肚子里的稻草或者纸屑。
读中学时,老师说,好的作文要开门见山。我让读者走了十里羊肠小道,趟过了一条河,也该看见山了。由于《汉字的故事》这本书的内容实在太丰富,太精彩,我这篇读后感只能是挂一漏万。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三种:一是5500年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二是5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三是我国3300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楔形字和圣书字已在历史的风尘中湮灭。甲骨文却演变成为现代汉字,是古文字中仅存的一种,仍然保持着表意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虽然甲骨文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被人们发现却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里面有个有意思的故事。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得了疟疾,太医给他开的处方里有一味中药叫龙骨。王懿荣就让家人去药房买。家人买回来后,王发现龙骨上刻着歪歪扭扭的笔画。王喜好金石学,觉得此事非同寻常。后来人们得知,京城的中药店所进龙骨都来自河南安阳小屯村,是农民种地时偶然发现的。经过王懿荣等学者精心研究,这些东西不是龙骨,而是比金文更早的一种文字,刻在乌龟壳上。
汉字的正式文字自甲骨文字始,汉字字体演变过程可以概括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辅助性字形,即草书和行书。人们通常用一句话形象地描写这些字体:篆书如圈,隶书如蚕,行书如走,草书如跑。我以前只晓得是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却不晓得那种字体是小篆。所以看到一些小篆作品经常不清楚它就是小篆,无知得很。现在,考虑到甲骨文和金文除了专业人士会接触,普通人一般接触不到,由此倒推,我看到的状如圈圈的书法作品大体是小篆无疑。这真是一大收获。
《汉字的故事》是一本神奇的书,它为我打开一扇奇妙的窗户。书中介绍,在我国湖南江永一带,有一种文字只传女不传男,被称作女字。女字字数众多,形状呈菱形,是汉字的异形体,至今仍在当地一些高龄妇女中使用。据专家推测,在我国古代的某个时期,江永一带的妇女为了能有一个机会和场合倾诉自己由于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寂寞而造成的苦闷,而他们又不愿让男子知晓,便依据汉字创造了只在妇女中使用的秘密文字。女字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人的一点藐视男人的心理。
《汉字的故事》中讲了一件饶有趣味的事,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用录音带录下美国乌鸦的惊叫声,拿到本国别的地方播放,乌鸦听了都惊慌飞散。可是拿到法国去播放,法国的乌鸦听不懂美国乌鸦的鸟语,一点反应都没有。后来又拿海鸥做实验,结果也一样。没想到动物也有方言,这让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推广普通话,为的是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此举颇为英明。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我早就熟悉,一直理解为当州官的可以防火,当百姓的却连点灯都不行。直到看了《汉字的故事》才知道这么理解有误。可见,学习不能不求甚解。古代有一种忌讳叫官讳,是当官的人凭借权势让人避讳自己的名字。宋代有个知州叫田登。他下令当地所有百姓都要把灯说成火。上元节放灯,在州官书写的布告上,有这么一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于是,百姓就编出这两句话来讽刺田登。作者还讲述了恶人讳,就是人们取名时竭力避免与恶人同名。他举了个例子,南宋出了个大奸臣秦桧,所以后人取名几乎都不用桧字。其实,我还知道和秦桧有关的一个典故。在杭州人的叫法中,油条这种家常小吃又被称作油炸桧。油条是由两根粗面条背靠背组成的,杭州人将之视为秦桧夫妇,诅咒他们不得好死,应该下油锅。关于取名字的避讳,我还想起一个笑话。一对夫妻,丈夫姓钟。他们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就去派出所给孩子报户口,申报的名字是钟共和钟央。派出所民警一看: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然后,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汉字的故事》第八章专门讲述近百年来汉字改革的方方面面,其中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字改革的情况。个人认为这章是最引人深思的章节。对待汉字,一直有截然不同的三种态度,第一种是固守着繁体字不变。第二种是提倡将繁体字简化。第三种是建议完全废除汉字,实现汉字拼音化。毛泽东同志赞同第三种做法。周恩来同志倾向第二种做法。愚以为,这是由他们不同的哲学观所决定的。毛泽东同志认为凡事不破不立。周恩来同志认为中庸是王道。幸运的是,汉字未被废止。事实证明,周恩来同志具有远见卓识。此事让我感触良多。窃以为,一个人在小事上可以大胆地去试,大事上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最后,用两句话结束本文。一句是创立现代汉字科学理论的安子介先生说的话:撼山易,撼汉字难。另一句是我的心声:汉字,爱你1314!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妈妈眼里的《不急不吼》读后感2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不吼不叫陪孩子过初中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