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1400字

红楼梦读后感1400字

《红楼梦》读后感作文1400字。

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一大群人,并且其影响力还在不断地上升,四大名著电视剧看得人热血沸腾,阅读书籍也有另一种风味,看完四大名著影视剧再读名著,感受却完全不一样了。当然,四大名著中的蕴理,还需要我们自己去专研、领会!那么,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作文1400字”,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处?甜在这个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获得理解和亲爱,在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在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虽然最后她成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hdh765.coM更多四大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红楼梦》读后感_1400字


《红楼梦》读后感1400字

除却书中的,我算见过不多的女人。办公室里一群结了婚的程序员在聊红楼梦,他们说这本说尽贵族社交的书,年轻的时候倒翻过几页,可实在读不下去:纨绔子弟不做实事,整天把酒言欢。我想反驳两句,想想还是不打扰程序员的理想了。

红楼梦的确说的是一群贵族整天嬉戏游玩,很难比得上程序员的实干。程序员这个生物奇妙的地方大概就是他们做事的精气神了,他们永远只考虑最有效最简洁地去解决问题 ,而不会任由生命浮华而过。但程序员最悲哀的也在于此,他们忘了男人的生命也可如女人一般飘零。红楼梦如其说是在说社交,不如是在说女人。

红楼中的男人大多粗枝大叶,不可细细圈点。贾宝玉贾赦薛蟠柳湘莲之流,看起来各不相同,实则大同小异。不管他们年轻的时候怎么样,最终他们会成为同样的人:接受社会给男人的定义,成家立业,出人头第。所以薛蟠会去经商,宝玉会去应举。反观女人,则各不相同。蠢的如赵姨娘一般,傻的如傻大姐一般,狠毒如凤哥儿,嗔癫黛玉,敏慧宝钗,晴雯傲,袭人真。这些人美妙的地方,在于她们保持自我,而不会像男人终归大同。

就那个时代而言,这些女人身上有着一点奇怪的男人属性,她们比男人敢爱敢恨。 司棋是迎春的丫鬟,与小厮表弟潘又安私爱。事情败露后,潘又安慌忙逃走。司棋胆大、暴烈、世侩,却勇敢得让人诧异。她母亲不同意她们的亲事,她就一头撞墙死了。一人做事一人当,侠女的气质让人无法回避。这个故事里的小人物潘又安也写得十分有趣。这个私自逃走的男人,在外面赚了一笔横财之后,回来要娶司棋,接着冷静地殉情了。

男人大抵需要一个更长的成长过程。但这个男人的死,却让人觉得隐隐可惜。一个女人为爱情而死,总是光明正大的。一个男人为爱情而死,就有点让人嘲笑的成分。嘲笑完了,才能赞美这个男人。潜意识中,大概男人不能全为爱情而活。他可以爱这个女人,但他还要活下去。

一部红楼,金玉木石总是逃不过去的。宝钗相信金玉良缘,黛玉则信木石相守。

读红楼的时候,总在想宝钗跟黛玉谁更爱宝玉?前80回不分上下,宝钗爱宝玉有体贴,黛玉爱宝玉有折磨。到后四十回,宝玉疯了。 高鹗写了点比较直白的话,宝钗当心宝玉疯了之后,自己嫁过去会悲苦;而黛玉则只是简单的喜欢。这时候读起来,有点嘲讽。但不可否认,男人最终会假言懦弱而娶宝钗。宝钗的爱情现实而不排他,黛玉的世界里却容不下第三个人。宝钗会打理大观园里所有人的关系,心细到博得大多数人喜欢。黛玉则只会在相互折磨中,品味爱情,而不曾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在一场美丽的爱情中,黛玉却从来没有成长过。

木石虽为良缘,金玉才能相守吧。黛玉本是还恩的,注定只美到爱情,不至婚姻。

而贾宝玉这个人很好,好到无用。这句话,评得很妙,但可以加一句。 贾宝玉这个人,不够好,不够无用。装得很爱情,很孝道,最后无奈只能归于顽石。

说无用的话,李煜才够格。在大周后生病时,小周后借探病之机与姐夫李煜偷情。然后这个无用的男人写下了艳情十足的: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每次读到这儿的时候,我都在想这个男人要多么无用,多么无情,多么多情。然后大周后受此刺激,病情恶化,殁。这个男人在历史上浓墨重彩,粉者无数,也许正是因为他像个女人一样忘我地活了一辈子。贾宝玉却终究是个男人。

到此是可以结束了。但红楼梦中女人虽众多,独爱晴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摇曳得让人心神不宁就够了。

是的,心跳加速,心神不宁,也算爱情。

读《红楼梦》有感1400字


《红楼梦》,是一部文学巨著。它的语言特色、人物关系、社会背景早已被人透彻解读。但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我读这部作品,我发觉最让我受益的不只是复杂的人物关系,也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从人物性格中所管窥到的人生。像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这些人物身上所展现的性格尺度与人生轨迹的关系,都深深的烙印在了我的脑海。以下是由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读《红楼梦》有感1400字》正文,欢迎参考阅读。

倍受瞩目的人物之一便是林黛玉。她才华横溢、心思细腻,但她也多愁善感、爱使小性、自尊心过强,以致于郁郁而终。说起她的性格,我的脑海中便会浮现这些画面:

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第七回,写周瑞家的替薛姨妈给贾府众姐妹送宫花一事。

当宫花送至林黛玉处时,黛玉正在房中,周瑞家的笑着说: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来与姑娘戴。而林黛玉却只一望便问:还是单送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说: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林黛玉当时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从这里看出,林黛玉只言片语间,黛玉那过强的自尊便一览无余,殊不知她在意的不是宫花的价值,而是在乎于在这件事中别人对她的态度,她不是嫌送来的花是不合心意,而是不愿意别人有意把她放在最后,将挑剩的送给她。从她的话语中我们不免感受她过强的自尊导致的极度细腻与多愁善感。

其实这过度的自尊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时便已然显现,那时的她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黛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曾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而自己如今的处境是寄人篱下,因而显得更加小心在意,用过度的自尊像刺猬一般保护自己记忆受伤的内心。可以说,黛玉的一生就是被这自尊所累。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会发现,林黛玉那些被人们视之为小性儿的事情,都是和她的这颗强烈的自尊心密切相关的。它就象一根绷得紧紧的弦,安装在异常敏感的林黛玉身上,不管有意无意,只要稍一触动,就会强烈地颤动起来。

所以大家与她交往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触痛了她那根绷得紧紧的心弦。

自尊心可以驱使人不断进取,但任何事都需把握好度,过度,则事与愿为:冷漠、狭隘、孤独、失去朋友从林黛玉人物形象的一个则面,我得到启示。

我们班的苏同学就是林黛玉的翻版,她尽管学习成绩优秀,又多才多艺。可在她稚嫩的脸上总看不到灿烂的微笑,在她周围没有玩伴的嬉戏,没有朋友的祝福,整天孤零零地单独穿行于校园。其实并不是我们不想接近她,平日里你想多看上她几眼,她就要担心个半天;生活中同学们想帮助她,她却觉得那是同情与可怜,同学们的真心诚意往往被拒之千里之外。慢慢地,她就成了一棵孤独的小树,没有太多的言语,没有多少欢笑,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装在了套子里。这样一棵孤树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里,风儿稍猛,就有可能被折断甚至连根拔起。

同在屋檐下,作为同学的我,真的很替她难过,因为极强的自尊,让本该无忧无虑的快乐的童年且要背着这样沉沉的包袱行走;因为极强的自尊,让那天真烂漫的孩提时代却整天愁眉不展、多愁善感!

在替她难过之余,我也试着去与她多交流,企图能让她改变些什么。那次,她不小心,脚被桌角划伤了,同学们都围过去安慰她,可她不耐烦地说:你们别来同情我,可怜我!同学们无趣地散去,我陪在她身边,轻轻地跟她说:其实同学们也是关心你,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说声谢谢,这样不会伤了同学间的感情,自己也会被大家接受,多一个朋友,多一份快乐,你不仿妨试一试吧。我多希望这对会带来点影响。

人活着需要自尊,但希望我们能好好掌控,一旦失去平衡,将会扭曲我们的性格,生命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也将悄然而逝,给人生抹上的是一层灰暗的色彩。

自尊需要有度,性格又何尝不是呢?每个人性格各有不同,这不同的性格构成了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群。但掌控好性格的尺度,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拥有一个健康大气的性格,才能换来一个幸福灿烂的明天!

名著《红楼梦》读后感1400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本红楼,一份痴情,一幅画卷,一段历史。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名著已离人们越来越远,能够静下心来品读名著的人更是寥若晨星。

而我,从小与红楼结缘,一本红楼被我翻看了六遍,其中的精妙之处几乎可以倒背如流。读红楼,品红楼,成为我人生中的一大乐趣。初读红楼还是在七岁,因为我家也算是书香门第。妈妈在我七岁时就让我看儿童版《红楼梦》,我好奇地瞪大双眼:“《红楼梦》讲的是什么啊?”妈妈笑着拍拍我的头:“你自己慢慢看吧!看透了就懂了。”就这样,我抱着一本厚厚的《红楼梦》走进书房,开始了与红楼为伴的日子。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啊!那么多不认识的字,在拼音的帮助下才能勉强将字句读通。这还不算,那里的人物实在太多了,老爷、太太、小姐、姑娘、丫环一大堆,好不容易记住了这个,又忘记了那个。

囫囵吞枣似的将《红楼梦》读完一遍,结果只记住了四个人: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那林黛玉不知哪来的这么多眼泪,整天哭啊哭,然后不是写诗就是填词。我对薛宝钗没有很深刻的印象,只觉得她人缘很好,到处做善事。不过我纳闷的是,宝玉明明喜欢黛玉,为什么后来嫁给宝玉的是宝钗呢?不过我很喜欢宝玉,他对人很好,特别是对女孩子,他还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他还真有绅士风度!再读红楼是在十岁,爷爷给了我一本《红楼梦》原著让我阅读,那书的封面印着宝黛共读西厢的图像,落红遍地,流水潺潺,宝黛两人靠在一起读《西厢记》,那画面煞是清新秀丽。

再次翻开红楼的我已经能懂得它的大致内容了。秉灯夜读,我仿佛看见黛玉葬花的凄惨,宝钗扑蝶的娇羞,湘云眠石的憨态可掬,元妃省亲时的雍容华贵。我为黛玉死时焚稿而叹惋,对宝玉终入空门不解,对宝钗无奈嫁人同情。书中人的一举一动似乎牵动着我的心弦,我与他们同悲,同喜,同欢,同乐,这一次读《红楼梦》,我了解到了这是一段悲伤得让人流泪的故事。又读红楼已然十二岁,轻抚那熟悉的封面,我又一次翻开那些似曾相识的纸页。

此时细读红楼,竟觉得词藻优美,行文清新流畅的红楼背后是另有隐喻的。也许“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判词暗喻宝钗、黛玉两人的悲惨命运,她们也不能逃脱命运的掌控,更不能逃离那黑暗的社会,只落得一个郁郁而终,一个独守空房的下场。也许“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是黛玉对周围环境的真实写照,是呀,面对着“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恶劣环境,宝哥哥能给的温暖实在太少了,她梦想有一天能拥有像“渔翁渔婆”的爱情,可是这能实现吗?也许“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彰显着宝黛两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一幅鲛绡帕,寄托着彼此的思念。也许“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表现的是湘云与黛玉的孤苦无依,这句诗也是贾府衰败的预兆。

其实,衔玉出生的怡红公子如何?才华横溢,孤高自许的林姑娘又如何?处事得体的皇商小姐又如何?皇贵妃的三个妹妹,富贵贾府的三位小姐又如何?最终还是死的死,散的散,她们终究拗不过那吃人的社会。此次读红楼,我有了新的收获:元春的选才凤藻宫,探春的千里东风一梦遥,惜春的青灯黄卷古佛旁,宝黛的木石前盟,宝玉宝钗的金玉良缘,以及上至元妃下至投井的金钏,屈死的晴雯,她们都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树倒猢狲散”是那个时代的必然结局。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才读了几遍呢?怎能解析其滋味?

其实我不想当一名红学家,致力研究红学,也不想与王昆仑,周汝昌齐名,只是一路走来,红楼相伴,它给了我无尽的思索,也让我体会到文学巨著的深刻的美。

《红楼梦》的读后感1400字


自有红楼以来,论者多多,大都对宝黛爱情称颂有加,对宝钗小姐也偶有赞词,独对王熙凤女士视若“最毒妇人心”的典型带表,小子专喜打抱不平,且言上两句。这王熙凤实在是优点多多。

第一:孝敬长辈

象贾府这样的人家是不愁吃不愁穿的,老人也不需要儿孙端茶送水的,所以,孝敬主要的表现就是尽量让老人活得开心一点。老太太在一群儿孙中最喜欢的就是宝玉了,可宝二爷从来就没让她老人家舒心过,正经书是从来不好好念的,三天两头的要摔玉,偶而还“害人”跳跳井,您说,摊上这么个活宝,老太太能开心吗?别的姐妹,也没看见谁有空把老太太逗乐了。倒是凤姐,最能明白老太太的心意,有事没事就能把她逗笑了,凤姐是“财迷”,陪老太太玩牌时总是故意输钱,目的无非是让她开心而已。凤姐有一回过生日,她那个混帐男人居然要拿出剑来追着她砍,您说,她心里多窝火呀!可是,在老太太出面调解后,她也就不吵不闹了。所以,至少比起宝玉以及他的那几个姐妹,凤姐算很孝敬长辈的了。

第二:恪守妇道,嫉恶如仇

凤姐的老公贾琏有个族弟,名叫贾瑞,这人更加混帐。按说贾瑞的爷爷还是教书先生,他本人也读了不少书,可他居然打起了他嫂子—凤姐的主意。这要换了一般的人,说声“no”也就完了,可凤姐是谁呀?她眼里可容不下沙子,对这种狼心狗肺的东东不给点颜色瞧瞧,说不过去呀!报告上级?不行,怎么能让老人操心呢?自己来吧。于是,贾瑞上套,就在大冬天冻了一夜,活该!按说这事就完了吧,可贾瑞大概是冻糊涂了,色心不死,接着来。凤姐可不是好惹的,你还不死心啊?苦头没吃够!于是这回,贾蓉贾蔷一人收了他五十两银子。从此,贾瑞再也不敢往荣国府跑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凤姐对于婚姻是忠诚的,而且她不象一般的女人那样,她能够用自已的力量去惩罚恶人,比只会哭哭啼啼找妇联的人强得多了。

有一次,凤姐的公公—老流氓贾赦看上了老太太的丫环鸳鸯,可他自己又不敢说,于是托她的婆婆邢夫人找到凤姐,希望她去找老太太说。前文说过,凤姐很孝顺啊,自然不能指着贾赦的鼻子大骂:“你这个臭流氓!”可是,她又那么的嫉恶如仇,自然也不能帮他的忙啊!于是,凤姐就展开她的聪明才智,三十六计,躲为上计。最后邢夫人在老太太那碰了一鼻子灰。百善孝为先,老流氓的行为又确实让人不齿,凤姐该怎么做?能有比躲开更好的办法吗?不失孝道,不为非作歹,凤姐,难能可贵呀!

第三:友爱弟妹

有一次,宝玉和那一群姐妹们要开什么诗社,没银子,找管家婆———凤姐拿银子,按理说,荣国府的日子早就过得紧巴巴的了,凤姐不给,也说得过去啊!“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们”的道理凤姐还是懂得的,二话不说,银子摆上。还有一次,贾环和丫头赌钱输了赖帐,凤姐见到了,把他骂了一顿,出钱替他了帐。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凤姐对弟弟妹妹也是很好的,这样的嫂嫂,没话说。

第四:持家有方

宁国府贾蓉之妻秦可卿去世后,尤氏有病,不能料理丧事,于是凤姐临时转会宁国府,转会期一个月。王总教练上任伊始,一顿板子打了一个老队员先立威,不这样做没人听啊!凤姐的坏名声,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些事得来的吧!可是,这里有矛盾了,手狠,得罪人,手软,难治家。怎么办?没有规沮不成方圆,我先立法,依法可也,不依则罚。凤姐的行为,可与包青天相比了。(抱头,躲,没砸着)同样的不怕得罪人,同样的执法如山。这是别人病了,她代劳,比别人做得好。后来有一回她病了,嘿,她一个人的活要三个人(李纨,探春,宝钗)来干,由此可见,她持家确有一套。

凤姐的坏名声,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尤二姐之死。各位请想想,你们的那个他(她)有了另一个人,你会怎么办?哭,闹,是一般的,杀人不至于,愚意度之,杀人之心怕不止一个人会有吧!凤姐也是一个女人,自然也不例外。她视尤二姐为眼中钉,肉中刺完全可以理解,把她放到眼皮底下,对她有些瘧待的行为也不算什么吧。自己干的呀!凤姐又没有杀人!

尊敬长辈,爱护弟妹,嫉恶如仇,持家有方,不搞婚外恋,这就是王熙凤。

姐姐妹妹们,不要学什么宝姐姐,林妹妹,学学凤姐姐就对了。

哥哥弟弟们,不要追什么宝姐姐,林妹妹,追追凤姐姐就对了。

红楼梦读后感-1400字2024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是我们到一百岁还忘不掉的信念。读名著,发感想。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不同时期的大家都对名著有所解读。然而我们写的读后感可能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可以从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东西就好了,这也是名著传递给我们的思想。

俗话说得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其意白见。但碍于《水浒》、《三国》等从牙牙学语起就阅读,再读已无多大意义。无奈之中,捧起那石头硬啃起来,倒别有一番胭脂味。下有几条真(天真)知拙(笨拙)见,以供茶余饭后消遣。《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这里的是是非非是剪不断,理还乱,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什么指腹为婚,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而且古时女子争着要进宫,因为那样可以使家族富贵,可皇帝有上千嫔妃,得宠一时,没多久又要被淡忘了,她们又何苦进宫呢?皇帝姥儿们饮酒作乐,衣食无忧,而老百姓则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之苦让人难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造反了,祸害之缘还是在于皇帝身上啊。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一书让我时而高兴时而忧伤,时而愤怒时而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读后感_1400字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集)》读后感1400字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之前没有系统的读过红楼梦,只在课本上和影视剧中对本书的故事框架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此番读本书,又加深了对红楼梦的理解。

红楼梦中,曾经最最吸引我的就是宝黛的爱情了,年纪小的时候,也只能看懂一些最基本的情情爱爱的,曾经为了最终没成正果而惋惜,看到家人偷梁换柱用宝钗代替黛玉而讨厌这些大家长的做法,不喜欢宝钗这个人物。如今年岁大了一些,虽然最吸引我的还是他们两个的爱情,但是又多了些对命运人生的感悟。

四大家族,尤其写贾家,由大盛到大衰,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到人生的无常,虽然这种衰亡是早有预兆的,但是看到凤姐死的那个地方,曾经那么叱诧风云的一个人,竟然最后变成了这个样子,真的是极大的反差,更能带给人深刻印象。出世,入世,有人说红楼梦也叫石头记,就是讲贾宝玉这块顽石在人间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最终看破世俗的事情。那么好的大观园,大家一起吟诗作对,到最后一个个死的死走的走,让人惋惜啊。看到黛玉去世的那个地方真的很让人心痛,全书中最打动我的地方应该也是这个部分了,哭出了声。然后又去看了87版红楼这一情节,陈晓旭扮演的林妹妹,那种感觉更加让人心痛~很多人认为陈晓旭就是林黛玉,她就是为林黛玉而生的,我也是这么认为,所以在看到黛玉死的这个地方然后又去看了87版主演重聚大家一起哀悼晓旭那个地方更是忍不住眼泪,真的是可怜的人儿啊~好在林妹妹是因为把眼泪还完了去当仙子了,这个说法也给了人些许宽慰。

红楼梦真的是一本奇书,而且需要反复的读,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读起来会有不同见解,每个人读起来也会感受不同,经过白老的讲解,觉得很多看不到的地方也就说明白了。觉得曹雪芹真的是一个神人,诗词歌赋,医学什么都会,所以以前听人家说有人通过本书研究建筑学,研究美食什么的,真的太厉害了,而且感觉每句话都不是白写的,前后的铺垫做的太好了,尤其是太虚幻境中十二金钗的描写,每个人的命运,真的很强。

最后说说关于这本书中的两个大家一直争论的问题,一是庚辰本和程乙本的问题。才疏学浅的我,在没有开启看读者评语的功能时是一直跟着白老走的,虽觉得白先勇一直在贬低庚辰本,但是想来也可能是确实有错误。开启后,竟发现是白老说错了,可能白老也是不太了解一些本土文化,所以就按照自己的见解提出来修正,但是我发现每次贬低庚辰本的时候都有人来纠正,甚至还有人说自己可以出本白先勇误读红楼梦了。。。我是比较相信读者的评语的,因为不止一个人说他讲错了。不过整本书下来其实不影响我的观看,但是作为学术研究还是要严谨一点的好,不过白老也不容易,而且很多东西讲的确实很不错,所以还是可以一看的。二是后四十回到底是不是曹雪芹所著,白老认为是,而每次加深自己的观点时点开评论总有人在不断反驳。依我看来,这个问题谁也没有搞清楚目前,所以也没有谁对谁错,我觉得,不管是高鄂自己写的还是整理的曹雪芹的手稿,后面写的都挺好的,尤其是黛玉死的那个地方,真的很精彩了,虽然有一些地方有些说不通,但是总体来说把十二金钗的命运也算是说完全了,给本书也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红楼梦是一本奇书,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需多读才是,相信下一次我捧起这本书又会有了不同的人生感悟。

相信《《红楼梦》读后感作文14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红楼梦读后感14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