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西方文化史读书有感

西方文化史读书有感

《世界文化史》读后感。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世界文化史》读后感,带给大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不仅为文化的广大博深而震撼,而且是我对世界各名族、各个国家的文化史都有所了解。从而知道了人类文化演变的的大致轨迹。

世界文化史是从全世界文化观点出发的,系统论述了世界文化自远古至今日发展的历程,描述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各自的特点,介绍了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揭示了多元一体的人类文化演变的内在本质。同时也介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成就,强调了它是世界文化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对推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沽灭的作用。

世界文化是设计的范围很广,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世界文化是将人的活动、礼仪、谈吐、衣着、娱乐都归为了文化的范畴。我认为这样可以更加全面的展现人类活动的各个侧面,同时也让我们用多维的视野去考察一个时代的人类特色,更好的识别时代的主流、支流、逆流。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人类总的思想意识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以便我们自觉的推动人类文化向前发展。

世界文化史介绍了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即东方文化着重介绍了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几个阶段的中国、印度、阿拉伯、日本等文化;西方着重介绍了希腊、罗马文化、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19-20世纪文化相互比较中,以系统而简明扼要的文笔,发掘了各大文化圈的特点,论述了各种文化的特质,并努力探寻了中西文化的内在联系、发展轨迹与规律。

每位大学生都非常有必要去了解这门课程,现在仍有一部分人对艺术生的看法是一群画画的疯子。我认为这样评价者的知识层面太浅薄了。世界文化史对非艺术专业的同学来说是非常有必要去学习的,以此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了解艺术是文化中必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当我看见好的艺术作品时心情是很激动的,而非专业的同学则会说出这样的话:啥破玩意,我也会画啊。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抽象派、印象派、野兽派的作品就是这么说。我们的艺术作品出世时希望大家用艺术的眼观去欣赏,从而认可我们的艺术品。

学习了世界文化史我的视野也大大的开阔了,我觉得这门课程的开设让我知道世界太多了。今日的世界逐渐缩小成了地球村,在与外国人交往时,了解他们的民族特点、宗教习俗,可避免文化的冲突引起的犯忌,人与人之间能更加和谐的交往。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闭封自守的,一种文化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明。今天的世界在急剧的缩小,人类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汇,将融合为人了共同的文明。让我们共同携手推动世界文化向前发展!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伤风败俗文化史》读后感


《伤风败俗文化史》读后感

文/沙漠妖姬

作者是罗伯.埃文斯 Robert Evans,搞笑网站cracked主编。文章不出则已,一出便有年平均六千四百万的点击率,而其中爆笑的启示原因,比如酒是怎么来的,咖啡是怎么演变出来的,闻名遐迩的巨石阵在远古时期竟然是一种药。。。等等,这些在今天我们看起来在正常不过的东西,在遥远的的古代到底是怎样被发现或发明出来的呢,并最终把这种文化延续下来。。。

而开篇就是酒的介绍,现在都熟知酒是怎么来的,酵母发酵产生酒精,今天的酒有很多种,那最初的最初的最初酒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也许在更早的灵长类人猿时期,饿的受不了的某类人猿误入了满是果子的果林里,而腐烂的果子正在发酵,当他仓促果腹后的神感觉,也许就此打开了人类文明的开端,而人类最早追踪可消化的酵素出现在一千万年以前。而这也许就是人类最开始存在的时间,也由此让我们知道了(醉猴子假说的由来),相传人类始祖在距离演化的时钟上下午五点就开始喝酒,而在最初的酒都是由腐烂的水果产生的糖分而成,于是要喝,还要吃还要在树枝之间荡来荡去,而酒精确保了我们的祖先可以摄取更多宝贵的生命能量。。。而结合边吃边喝能让人吃进更多卡路里,而酒足饭饱后的就是上演进化的好主意,酒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性生活的发展,最终让我们可以繁衍下来。。书中在还列举了浣熊的例子,花蜜就是他们的生啤酒啊!

音乐是一种药,---音乐是一种药吗?按照牛静字典的说法,药可以是任何经摄入或以其他方式进入人体后,可产生生理效应的物质。把音乐编入物质让人有点不置可否,但声波确实是由原子组成,所以当然有跟物质一样拥有的质量。

接着提出论点:音乐会不会对人体产生生理上的效应。于是接下来依次开始阐述,从而也让我们了解到巨石阵是一个有着非常科学原理的音振效果布局。并展开论点,甚至做了音效实验;让我们知道在远古时期,人类生病期间,在药还没有发明的期间,人类确实是通过声音来舒缓身体 的不适,也从而对巨石阵有了了解。

喝醉的双方如何创造(破坏)文明。。

素行不良如何化身文明救星。。

神选的行业,性工作者的秘史。。

在今天我们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当初又是什么原因产生的起源,作者都做了深刻了解及调查,用科学或诙谐的语言告诉我们当初那看起来荒唐怪诞的做法确是促使我们人类发展的一大进步,看似错误的荒诞的习俗背后是人类在几千年来进化的首要条件,这样我们才躲过了无聊致死的结局。

毒品,宗教的诞生,和向哲学家学习变嗨。。。

在人类满足了衣食温饱,进化繁衍后,接下来就是思想上的进化和繁衍,有了那些在今天看起来荒唐的甚至是犯罪的发明,才是我们人类发展史上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那些个今天看起来败俗的发展史,才有了人类灿烂的文明史!

书是台湾版本,繁体字,竖版印刷,看起来会比较吃力,但都不失为一本趣味幽默的值得一读的书!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古代文化史读后感

手捧沉甸甸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心中的沉重却无法用重量来计算。因为书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在今天的中国已然成为了文化化石,它们除了成为铅字2020之外,已无任何的实际价值,这一点虽为历史进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大势所趋,但也着实可悲。事隔两个月,当我举笔写下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才发现,中国瑰丽的古代文化,只是偶然的闪进我的视线里,跟着又消失了。只是略有一个身影留在我的记忆里。就那么一瞬间,我看见她在铁锈般的残骸中仍留有俊美的痕迹。

面对着残缺的书皮,泛黄僵硬的书页,我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外部压力的作用,我会否主动接近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着述,答案是否定的。面对璀璨绚丽的古文化遗产,我早就没有了夜郎自大的傲慢情绪,反倒是感到两道可怕的寒气在胸中交错,像两把利剑互撞,像骷髅底下交叉的骨头原本埋藏于心底的悲哀和自责,霎时间笼罩了我整个身体,脑海里一片死寂,让人窒息。

看看如今的中国传统文化,好像到了人人哀其不兴的地步。然而,近几年发生的另一种现象却好像与之不符,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走红。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一)

简介:

《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本书以文明、文化两辞为主干,以时间、空间为轴心详细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亦不乏中、西两方文化的对比。此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彼时国内征战不休,民心惶惶,随着外来势力一同入侵的,还有外国的文化。在此背景下,崇洋媚外以及民族自信心极度低落或许也是钱老著述此书的原因之一。

"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中国文化史导论》

如今西化严重,诚然中国文化或历史当中确有不堪之处,但一味的疑古、西化形成了一个问题,即: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其自信心不断在降低,对中华文明自身的认同感不断在降低。我们自认为缺乏信仰,是由于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曾走过的路产生了怀疑,对我们的根源产生了动摇。既然钱老把文化比作"人",有骨有肉血脉相连,那么须知人的一生势必有高峰低谷不一而足

在遇到困境,情绪低落,而外部环境又险恶的境地下,势必容易怀疑自己,怀疑从前的价值观念。难道从前的推崇或信仰确然不若他人吗?难道举国努力的一切竟是痴妄吗?诚然,很有可能之前坚守的道路就是存在着误区,但都知抱怨、发泄等负面情绪决难让人再往前走出一步。因此便如钱老在书中所提及的:

一、人类自身内部的天性(可理解为自身能力、才华等先天属性)。此谓"性".

二、人类外部所遭逢的环境,关乎时机、地位、四周人物与事态所形成之形势。此谓"命".

三、自己考量自身素质与外部形势,而选择其动静进退之态度。此谓"道".

思考上述三个方面能给人以提醒,使自身于困顿中理出大致头绪,而不似抱怨哀嚎,初尚能吸引他人注意,久之便无人过问。这或许是读史其中一种意义所在。身为一名中国人已无可更改,现在学做外国人,你有多少岁就晚了多少年。钻入这类问题,就是在说自己投胎没有投好,无深究的意义,总的来讲仍是怀疑自己,都怀疑到自己为何出生了,也把自身的无能推却到出身那里去。在这里妄借一位西方哲人的话:"对你最好的你是永远也得不到了,那就是不要出生;不过还有次好的事,那就是立刻死去。"我以为这句话言重了,我们还不到放弃生命的地步。因此重新梳理一遍自己的从前,看一看自己的现在,或许能明白接下来又该向何处去。

在困境中,一味地贬低自身而羡慕他人,是一种逃避,逃避自身问题而告诉自己另有超脱的所在。每个人自出生便不是让你来享乐的,这又是读史的另一个意义:教你做自己。不逃避自己的缺点,也不逃避自己的问题,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学习责任与担当,人若负重,才成栋梁。盲从他人,成为四不像倒更为容易。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人的发展是会遇到困难的,人如此,国同之,文化亦如是,也易把希望寄托在他处。曾有人诙谐地讲,"从前希望在往生,如今希望在国外".不要看见外国的强大就认为这是定局,我们之所以在沉睡是因为在等待。

这不是说弊帚自珍,是说做自己,尊重自己,不自尊的人,他人更不会尊重你。

做中国人,确实是门学问。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二)

钱穆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碰撞

——读《中国文化史导论》

读完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又更深刻地感受到钱穆对于中国文化的自信,对中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该书写于抗战时期,面临山河破碎,"亡天下"的危险,钱穆在西南联大执教,关心时局,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他放弃以往考据学术方向,转向到义理,此时遂有《国史大纲》和《中国文化史导论》这两本著作。钱穆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来激发国人的斗志,重树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很多研究钱穆的学者将钱穆的历史观概括为民族文化史观 ,即以民族、文化、为历史线索来贯穿他的史学研究,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这一点在其《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民族文化史观也是钱穆一生的坚持,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钱穆出生于1895 年,而这一年正是甲午战败,四万万同胞同苦台湾的割离,由此中国的门户进一步被迫大开。中国门户破开的同时也伴随着西方文明和文化 涌入中国,中国人视野里的西方和想象中的西方夷狄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吸引着深处农耕社会的国人,于是有很多仁人志士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欧风美雨来洗涤中国的传统以求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然而钱穆却选择了以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一、 钱穆选择民族文化史观来应对中西方碰撞的原因

1、中西方文化内在的不同,西方文化不宜移植到中国。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里多处将中西方文化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钱穆从文化的起源将文化的类型分为三大类型,即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而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可以归结为一类,农耕文化自成一类。农耕文化具有"安、足、静、定"的特征,游牧和商业文化则是具有"富、强、动、进"的特性。按照这种说法农耕文化指的是中化文化,游牧和商业文化代指西方文化。因为钱穆论述道:"近代农耕民族之大敌,则为商业民族",这一句也就暗含着钱穆处在中西尖锐对立的时代背景,把当时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上升为西方商业民族文化对中国农耕民族文化的冲击这样的本质高度。在大的类型背景下的不同,钱穆又具体论述了中西方的不同,如"中国人看历史,常偏向于‘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常是‘我’与‘非我’两个对立".从钱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钱穆是把中西方文化看成是二元对立的,所以钱穆的主张不是革命性的移植西方文化,正如其所说:"中国历史只有层层团结和步步扩张的一种绵延,很少彻底推翻与重新建立的像近代西方人所谓的革命" .

2、中国的文化内在的维新和吸收外域文化文明可以永葆生命力

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历程来看,钱穆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中国的文化都能很好融化外域文化的冲击,正如其所说:"中国人对外族异文化,常抱一种活泼广大的兴趣,常愿接受而消化之,把外面的新材料,来营养自己的旧传统".外域文化融入中华文化中,就使得中华文化不曾间断,中华这种内在的维新力量可以使中华文化永葆生命力。中国古代史虽有王朝的更迭,可是文化传统依然存在,可是到了近代也就是钱穆所说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时期,时局中的国人主张以西方的文化重建中国社会,于是钱穆就感到有"亡天下"的危险,因为中国文化将不复存在。因此面临中国文化发展的第四个历史时期,钱穆也是主张同前面三个时期一样以中国文化融化西方文化。正如钱穆在谈到"科学在中国一如在西方般发展以后,是否将损害或拆毁中国原来文化传统呢"这个问题时,钱穆对中华文化的融化力量是十分自信的,他说:"这一问题颇是重要,但据本书作者之意见,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将决不以近代西方科学之传入发达而受损。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是高兴接受外来新原素而仍可无害其原有的旧组织的。这不仅在中国国民性之宽大,实亦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中和’性格,使其可以多方面的吸收与融和".

3、 中国自有文化,但缺失文明。

在钱穆看来文明和文化是有区别的,"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从钱穆所举电影在中国放映可以进一步看出钱穆对文化与文明的界定,他说:"从科学机械的使用方面说,电影可以成为世界所共同,从文学艺术的趣味方面说,电影终还是有区别。这便是文化与文明的不同".但"中国自春秋战国到汉、唐、宋、明各代,可说是注重在求‘尽人之性’",科学就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 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的碰撞

1、以民族文化史观应对中西方碰撞的措施

钱穆把文明和文化做出区分,对于当时的历史境遇来说,一方面让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之处在于科学文明,明确了努力方向,不至于病急乱投医。另一方面让国人看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面临西方文明冲击时能够自信应对,不妄自菲薄。在文化与文明的区分下,钱穆提出以西方科学文明补中国之不足,促中国之富强。钱穆在当时感受到"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这种学习西方科学文明的紧迫性,同时也感受到"中国的社会,只要西方科学加进来,一切自会变"这样的民族自信。

2、 中西方碰撞时应保持中国文化传统

从近代以来,中国在一步步地实践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可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仍然没有进行实质性有效的沟通。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中国文化在西方漫延,中西方文化在中西方产生相互交叉性的影响。中国从西学东渐以来,还没有很好的消化西方文化,甚至出现中国人自己极端的排斥中国文化的现象。因为在许多人眼中就把西方科学文明等同于西方文化,于是一股劲地去赶追西方文化,把对西方文化的追求又替代为对西方科学文明的学习,于是就出现把文化与文明混为一谈的现象。有些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把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习器物——学习制度——学习文化"这三个阶段,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程度的逐步加深,中国近代化程度的加深。然而这种近代化的进程是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为代价的,把西方东西引入中国,一方面造成西方文化和文明在中国的水土不服,于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诞生很多畸形的产物;另一方面造成国人对中国文化丧失信心和对中国文化自我认同的困难。

钱穆"一生都被困在中西方文化的争论之中" ,也在以民族文化史观来思考"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以安足为终极理想的农业文化之精神断丧了或戕伐了。换言之,即是如何再吸收融和西方文化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光大与更充实"这一问题。中国是有厚重的历史作为积淀的,不能抛弃历史文化传统,钱穆在其著作《秦汉史》中论述道春秋战国之际的各国变法时把秦国的变法和鲁国的守旧作出对比,二者在相同的历史环境中所作出不同的时代选择在于秦国所受历史积淀没有鲁国的深厚。而中国文化的丰富是需要后人去悉心整理的。

钱穆从中国历史的演进历程来看待当时中西方碰撞这一时代命题 ,这一视角是独特的,因此钱穆在《国史大纲》扉页写道: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三、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以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以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遣)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此乃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

钱穆的民族文化史观是建立在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基础上,处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依然能够清晰的看到历史的过去与未来,其弟子余英时先生称其一生都在为故国招魂,以一位炎黄子孙的身份继续将中华文化传扬远播。

中国文化史导论读后感(三)

"虽若陷于老朽而仍有其尚新之气概"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为中国文化的辩护

《中国文化史导论》系钱穆主要的文化著作之一,于1941年在四川成都赖家园撰成。其中部分章篇曾在40年代的《思想与时代》杂志上发表。该书于台湾正中书局1951年初版,后多次再版,以台北商务书局1993年修订出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根据台北1993年修订本在大陆出版)为主。全书共分十章,涉及文化理论、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精神,中西比较等问题,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是钱穆文化史学的奠基著作。

文化的性质

在弁言中,钱穆指出"文明"与"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

在此说明二者的区别是有必要的。因为此二语国人每多混用,认为文明即是文化,文化即是文明,都是可以传播与接受的,进而以为中华文化被西方文化"同化"而泯灭了,以致丧失了民族自信心,甚至产生了民族危机感。固然当今中国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无法不接受西文文明的冲击,生产生活中所渗透的西方文明产物比比皆是。但是这样一个文明古国千百年来形成的精神文化是无法轻易动摇的。

从地理环境开始分析

以地理环境为文化产生的研究切入点是这一著作的一大特点。钱穆认为,"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 从出土的甲骨文可以判断商代的政治势力 "向东北则直至辽河流域,向南则到汉水流域,向西南则到汉水流域之中游,说不定古代商族的文化势力尚可跨越淮、汉以南,而抵长江北岸"早已超出黄河流域。 中国由于有广阔的平原和密集的水系,而西面、北面又有崇山峻岭为屏障,东面、南面是海岸线,因而古代的中国文化的发展是起步快而独立的。这些条件,使得中国文化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者,中国文化易于养成处理社会问题,诸如政治统一与民族团结方面的能力。因此中国以同一时期世界任何其他民族所不及的速度完成了内部的统一。

再者,中国文化因在大环境中展开,又迅速地完成了统一,较其他国家有着较强的抵抗力,能够抵御外来的侵扰,直至成为世界上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最后,在辽阔而贫瘠的土地上产生的文化,不断有新刺激与新发展的前途。他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在其生长过程中,社会内部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勤奋与朴素的美德。

这几个特点,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强大与持久是有其依据的。中华民族是团结的民族,而又具备抵抗外敌的能力,并且能够保持着不断前进的动力,因而中国文化的绵延不灭是必然的。

与西方国家之对比

钱穆把人类文化分为游牧、商业和农业三种,并且商业和游牧起于内不足,则需要向外寻求,因此所形成的文化特点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自给,无事外求,并且农耕活动的特点决定了耕作者不可长期流动在外,因此形成的文化特点就是静定的、保守的。这是农耕文化与游牧、商业文化的区别。

而中国文化与其它农耕古国的文化又是不同的。书中多次将中国与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明古国作对比,以说明独特的中国文化是如何产生的。

钱穆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拥有广阔土地的中国对于埃及、巴比伦、印度,如同大家庭对于小家庭,中国备有多个摇篮而他们只有一个,因而中国可以同时养育多个孩子,从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家庭所养育的孩子与独生子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推及一国,则成为了不同的文化。再者,埃及、巴比伦、印度的土地比中国的土地肥沃并狭窄,因而容易满足,其文化也就是在闲暇时间产生的。中国的土地,由《诗经 豳风》中的"七月"一诗结合当今的情况可以判断,古代的北方耕作情形与现在相差无几,都是勤奋耐劳才能够温饱的。劳作中产生的文化与闲暇中所产生的又是绝不相似的。而未来的世界必将由能够吸收先进工业与高科技的农业大国,即中国来领导。

古今传承的全面联系

钱穆在书中说,"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历史的观点是研究任何一种文化所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历史的观点,才能够认识到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和发展性,也才能够对文化作出较为中肯的评判。

书中涉及的不仅有中西文化的对比,对于中国古代民族、政治、学术等各方面也作出了大概的分析,脉络清晰,思维广阔。从纵向看,肯定中国文化五千年一贯而下,一脉相承的特点,同时又突出了中国文化在不同时期发展中所体现的特殊性,把中国文化发展连续性的一般趋向与其在不同时期发展的特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横向看,一方面强调文化的整体性,认为它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并对此采取全方位的综合考察;另一方面看到文化整体内部要素之间的具体差异性,而深入到文化的不同层面进行具体分析。

《中国文化史导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成于《国史大纲》之后,是第一部有系统地讨论中国文化史的著作,是专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而作的导论。因此,此书应当与其《国史大纲》合读,才能深刻领会著者写作的意义所在。钱穆在93岁为该书修订版所撰写的序言中指出:"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迄今四十六年来。余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由此可见,该书在钱穆整个学术思想中占有的极为重要的地位。

脏话背后的文化现象_《脏话文化史》读后感2000字


说实话,一开始抱着一本《脏话文化史》走进四教303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拒绝的——我肯定是这个阅读马拉松活动里的一股泥石流。多亏管签到的小哥及时站了起来,不然我可就不明不白地来,又要不明不白地走了。

说正事。

我知道,看到这本书的题目的时候读者会跟我一样眼前一亮,接下来就和我一起走进书中看看内容吧!

首先引用引言里的一段话:

“然而,奇怪的是,语言学家竟一直让自己受到这项禁忌的影响,导致相关的探讨研究少之又少。毕竟,人体的某些下方部位也是不登大雅或儿童不宜的;但我们还是有泌尿专家、直肠专家、妇科专家,他们都不怕把这些某某专家的称谓跟自己姓名并列在大门门牌上。我们不会只因为蜗牛长得丑,就禁止生物教科书提到她们;社会学家也照样研究犯罪心理,不管犯罪内容多么变态。如果这些专家可以研究他们自己选择的领域,并不因此表示赋予那些对象价值,也不必受限于其他人的审美判断,那语言学家为什么不可以?”

是的,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脏话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而我认为脏话与泌尿、妇科、犯罪心理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世俗化——它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以至于研究它的逼格并不够高,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同为四大名著,研究三国演义的可比研究红楼梦的少——在路边随便捉一个小孩都能扯一段桃园三结义,研究它干嘛?

我们的作者却抓住了这个角度,深入研究了脏话与其背后的文化现象。作者认为关于咒骂的观念视角有三种:

①以毫不情绪化的态度看待咒骂,认为他并不重要,也就是说咒骂者仅仅想发泄情绪而并不在乎咒骂内容所代表的事物。《语言本能》的作家史蒂芬·平克就是持此观点的人:他认为咒骂并不是真的“语言”,反而比较像黑猩猩的手势。 私以为,papi酱早期未被“整改”时视频中使用的咒骂语言便是这种类型;她输出的内容都是生活的小槽点,职场中的小牢骚以及我们每个人身上逃不开的时代病症。说到底,她在吐槽的同时,也在自嘲。所以,那些附带的所谓脏话,不过都是语气助词,她从未真的谩骂别人。脏话的内容并不是她所想表达的主要内容,而其背后的情绪才是。

②采取审查角度。这是在说用这个角度看待脏话的这些人把咒骂视为与酗酒差不多的恶习,是人类进化所产生的副产物——这便是与上一个理由呼应的,我们现行的审查制度所站的角度——因为其所站的是一个宏观的角度,必须确保通过审查的内容是为大部分人所接受的,因为存在一部分人认为脏话是单纯的糟粕而不能容忍它出现在银幕上——与现在的电视剧 影视剧中不得出现违规吸烟镜头(如在室内)同一个道理,所以提倡禁止

③纯粹的语言势利眼。它的意思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看待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的语言态度——事实上,所有文化有各种不同的风格,可是受过教育较多的人群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从而可以给自己的语言贴上“正常” 的标签,与自己不同则是“不合标准”的。而这个角度是我重点想谈谈的。

彼得楚吉尔(peter Trudgill)曾有言“若果你不喜欢某人的口音,那是因为你不喜欢那人的价值观”——可以说是一语道破天机了。

你是愿意被人说“You shining wit”(闪亮的聪明人)还是“you whining shit”(爱抱怨的狗屎)呢?英国上层阶级就是利用后两个单词微妙的首字母互换,用前者优雅地骂人。

在中国,王亲贵族们管上厕所叫“出恭”,而未受教育的百姓则大多只会直说“去茅厕”——语言中暗藏的等级指示功能,人们对脏话的控制成为个人品行的表征大概也是考虑其中的礼仪与习性的缘故。然而,以品味来抑止脏话的流行毕竟只能在向往品味,有向上流动希望的人群中生效——英国某个上层绅士在听到“F word”。的时候可能眉头一皱,可说出来的人可能正为此洋洋自得。从另一角度看来,脏话使用者组成了某一想象的共同体他们也在用“说脏话”这一行为表达对上层阶级的蔑视——且不论这其中有多少酸葡萄。

当我们讨厌某件事情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这件事情触犯了我们的某样利益。

旧时上层阶级对下层人民的讨厌,大概是因为觉得他们的存在“玷污”了他们的生活,这两者使用的语言差别便是“说不说脏话”——毫无疑问,贵族阶层有权利与资源去控制舆论导向,给自己的东西贴上好的标签,而他们对待底层人民“势利眼”的语言态度则反映在了讨厌脏话上。

但是,“语言势利眼”不仅仅是上层对下层的势利眼,也有“自以为上层”对其他人群的势利眼;而在我国的体现则是网上铺天盖地的“地域歧视”。

某个地方的人真的都存在某个陋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为什么会想去“歧视”这个人呢?自然是因为这个人在网上的言论跟歧视者的三观不合,前面也提到过,持“语言势利眼”态度的人往往存在客观或主观上的“优越性”,这自然就会让发出歧视的人觉得自己所持的观点是有优势的,自己是站在高出俯视他人,而被歧视者所能被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正是省份——这和我国门户网站显示用户名字的习惯也有关系——XX(某地)用户+电话号码或用户名的显示模式,不得不说是地域歧视的帮凶之一,于是类似出生地这种不可被改变的事物就被当成了攻击的毒箭。其实想想,这种做法也符合我们大脑的特点——懒于思考,某个地方出过某件丑闻,那么这个地方的人肯定都有这类使人讨厌的特质——这种简单粗暴的归类,我们把它叫做贴标签,他背后潜藏的歧视是时代发展许多人逐渐浮躁的心理,他们易怒而懒于思考。

其实“语言势利眼”也是如此,在这双势利眼中,被歧视者失去了独特性,而被融入在了此人所在的群体中,被主观地赋予了那个群体在歧视者眼中有的缺点,从而让歧视者更“方便”地进行攻击。

当然,这也是笔者对喜欢贴标签的人贴的标签罢? 作者:梁靖航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的读后感


在《世界文化未解之谜》这本书中,有许多文化未解之谜。其中我最关注的是金字塔墓碑的咒语。

传说在金字塔里有一个古老的咒语,凡是进法老王的金字塔内的人,基本上都丧命黄泉。有一位考古学家挖掘了七年的法老王的金字塔,终于找到了法老王的陵墓,珠宝和首饰等文物不计其数,可就在挖掘工作快要结束时,支持这次挖掘的一个爵士参观法老的陵墓后就发高烧死掉了。不久后也有很多考古学家在挖掘法老王的坟墓时突然就死了。

在这些事件中有一个最奇特的事件,英籍埃及生物学家怀特怀着好奇心去法老的陵墓里去参观。他参观完后竟然上吊自缢,他临死前咬破了手指写了遗书,说自己的死是法老王造成的,他愿去见上帝。埃及开罗博物馆长梅赫说:我跟法老王打交道过那么多次,我现在不是还活的好好的吗?不过在他这句话出口不到四星期之后他就暴病死了,在他死的那一天他曾叫工人把一批从法老王的陵墓里挖掘出来的文物给打包了,难道真的有奇怪的咒语在法老王的陵墓里吗?

人们开始研究法老王金字塔里面的咒语,1983年,一位法国的女医生发现进入法老王的陵墓的人,他们的死因几乎都是因为肺部感染,窒息而死,也有的因为得了神经方面的病才死的。经过观察发现法老王的陪葬品里有食物,经过四千年的时间,食物全部腐烂,滋生了一种霉菌。这种霉菌只要被人吸进肺中,就会无法呼吸而窒息而死,同时也会引起神经类的病。

但这种猜想并不完全准确,谁也不知道法老王的陵墓有没有可怕的咒语。

这本书上还有许多的未解之谜的事件,其中有巴厘地下迷宫、南极古地图和耶稣的裹尸布等,这本书可以增长很多的见识,建议大家来看。

读后感大全:读《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随记


打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仿佛我背着我的行囊,从中国出发,来到柬埔寨的吴哥窟,看那奇特的寺庙与浮雕;来到越南的下龙湾,看那些石洞的秀丽,在祖母绿的海湾中游历;再到日本的古京都遗址,在这里可以大饱眼福,不同的色彩杂染在建筑两旁,梅樱互映,静穆中不失活泼,一路西行,风景迷人

大约在1150年建造的吴哥窟,是世界上寺庙建筑群中最大和最著名的庙宇。远远望去,那历经千年风雨的清幽沉寂古寺,想千年睡莲,屹立在苍穹下,静默无语。走近细看,吴哥窟生动活泼的雕塑装饰,雕刻着印度史诗中的画面,骑在大象上威风凛凛的是统治者,周围拥挤的人群中还能看到跳舞的女郎。吴哥窟是东南亚地区的考古学遗址之一,那里面数不胜数的雕塑饰品至今仍保存完好。

坐船到越南的下龙湾,一碧千里的海面上岛屿若繁星密布,尖峰耸峙,奇石嶙峋。若与船上的商人交谈一番,你可以深深感受到这里渔乡的风土人情。若是在夕阳西下时再放眼望去,又是一番不同白天的瑰丽景色。

日本京都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都,建筑古典精致,庭园清新俊秀,是个研究日本古建筑与庭院特色的好地方。京都有佛寺1500多座,神社2000多座,这里也是日化艺术的摇篮,佛教的中心。

合上书,停下脚步,暂请游历至此。端详着在灯光下泛着一层淡淡金光的封面,《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读此书,便可足不出户,而大饱天下美景!

《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读后感800字


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巨大的经济潜力已经成为众多国家所认同,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崛起势头异常强劲。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这个文化产业崛起的时代,中国博大的的文化转化为文化产业的潜力是巨大的,但是要把文化转化为一种产业,欧美等发达国家走在中国的前面,所以中国还需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结合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受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品或服务。一本来说,文化产业形成的条件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产业在商业流水线上被生产、再生产、储存或者分销。这说明规模庞大的文化产业是基于经济考虑而非任何文化发展考虑的策略。所以我们在发展自身文化产业的时候,不能因为文化二字就想当然的认为这一产业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而应该从经济角度出发,,,至于对文化的发展只是附带的。
世界文化产业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也是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渐成长起来的。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起步阶段,美国独霸全球文化市场和法兰克福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时期;逐渐发展阶段,发达国家逐步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理论在文化研究的转型和跨入经济学领域时期;快速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制定文化产业国家发展战略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多元竞争阶段,全球文化产业激烈竞争,并形成以美国为主导,欧洲各国各具优势的一强多元竞争格局。世界文化产业现在正处于第四阶段,所以文化产业也已经基本成熟,并且竞争异常激烈。中国文化产业要想融入世界,,对世界经验的研究是必要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不能只是学习,文化产业本是就是一种创新产业,,所以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应重视创新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

读后感大全:《世界文化未解之谜》的读后感


在《世界文化未解之谜》这本书中,有许多文化未解之谜。其中我最关注的是金字塔墓碑的咒语。

传说在金字塔里有一个古老的咒语,凡是进法老王的金字塔内的人,基本上都丧命黄泉。有一位考古学家挖掘了七年的法老王的金字塔,终于找到了法老王的陵墓,珠宝和首饰等文物不计其数,可就在挖掘工作快要结束时,支持这次挖掘的一个爵士参观法老的陵墓后就发高烧死掉了。不久后也有很多考古学家在挖掘法老王的坟墓时突然就死了。

在这些事件中有一个最奇特的事件,英籍埃及生物学家怀特怀着好奇心去法老的陵墓里去参观。他参观完后竟然上吊自缢,他临死前咬破了手指写了遗书,说自己的死是法老王造成的,他愿去见上帝。埃及开罗博物馆长梅赫说:我跟法老王打交道过那么多次,我现在不是还活的好好的吗?不过在他这句话出口不到四星期之后他就暴病死了,在他死的那一天他曾叫工人把一批从法老王的陵墓里挖掘出来的文物给打包了,难道真的有奇怪的咒语在法老王的陵墓里吗?

人们开始研究法老王金字塔里面的咒语,1983年,一位法国的女医生发现进入法老王的陵墓的人,他们的死因几乎都是因为肺部感染,窒息而死,也有的因为得了神经方面的病才死的。经过观察发现法老王的陪葬品里有食物,经过四千年的时间,食物全部腐烂,滋生了一种霉菌。这种霉菌只要被人吸进肺中,就会无法呼吸而窒息而死,同时也会引起神经类的病。

但这种猜想并不完全准确,谁也不知道法老王的陵墓有没有可怕的咒语。

这本书上还有许多的未解之谜的事件,其中有巴厘地下迷宫、南极古地图和耶稣的裹尸布等,这本书可以增长很多的见识,建议大家来看。

读后感作文500字:读《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随记


打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仿佛我背着我的行囊,从中国出发,来到柬埔寨的吴哥窟,看那奇特的寺庙与浮雕;来到越南的下龙湾,看那些石洞的秀丽,在祖母绿的海湾中游历;再到日本的古京都遗址,在这里可以大饱眼福,不同的色彩杂染在建筑两旁,梅樱互映,静穆中不失活泼,一路西行,风景迷人

大约在1150年建造的吴哥窟,是世界上寺庙建筑群中最大和最著名的庙宇。远远望去,那历经千年风雨的清幽沉寂古寺,想千年睡莲,屹立在苍穹下,静默无语。走近细看,吴哥窟生动活泼的雕塑装饰,雕刻着印度史诗中的画面,骑在大象上威风凛凛的是统治者,周围拥挤的人群中还能看到跳舞的女郎。吴哥窟是东南亚地区的考古学遗址之一,那里面数不胜数的雕塑饰品至今仍保存完好。

坐船到越南的下龙湾,一碧千里的海面上岛屿若繁星密布,尖峰耸峙,奇石嶙峋。若与船上的商人交谈一番,你可以深深感受到这里渔乡的风土人情。若是在夕阳西下时再放眼望去,又是一番不同白天的瑰丽景色。

日本京都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都,建筑古典精致,庭园清新俊秀,是个研究日本古建筑与庭院特色的好地方。京都有佛寺1500多座,神社2000多座,这里也是日本文化艺术的摇篮,佛教的中心。

合上书,停下脚步,暂请游历至此。端详着在灯光下泛着一层淡淡金光的封面,《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读此书,便可足不出户,而大饱天下美景!

相信《《世界文化史》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西方文化史读书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