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叶圣陶的读后感

叶圣陶的读后感

叶圣陶富翁读后感。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作品。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叶圣陶富翁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叶圣陶富翁读后感】

《富翁》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国着名的作家叶圣陶先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幸福不是用金钱能买的来的,而是通过我们的双手创造的。

有一个地方,大人们都教导孩子们成为富人,所以,那里的富人特别多。有一天,一个石匠在干活时找到一个大金矿,结果,他成了最富有的人。人们知道后,也都去抢金矿,所有的人都成了富人。有钱以后,他们想要华丽的衣服,却没有人做衣服了;他们想吃美味的食物,却没有人种地了,他们就慢慢地饿死了。

读了这篇故事,我觉得有钱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富有了不代表拥有一切。而穷也不代表是最坏的,因为穷人自由、快乐。

在这篇文章中,富人就像半途而废的人,而穷人就像坚持不懈的人。所以,富人富了,他就应该一直干下去;穷人穷了,他就应该更加坚持不懈,争取超过富人。

我觉得只要不懈努力,然后坚持工作,就会成为富人。成了富人之后,应该更加努力,这样才是精神和金钱的拥有者!

金钱买不到幸福,它只能买来衣服、食物;精神虽换不来衣服和食物,可它是无价的。

有精神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笔财富能买到金钱买不来的东西诚信。所以,人们不要仅仅依赖金钱,精神才是最重要。

【篇二:叶圣陶富翁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童话,《富翁》。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小村庄里,大家过着平平淡淡生活。一位石匠给富翁打工,无意发现一个巨大的金库。叫乡民们来搬运金子。几乎在一日之间,各个都成为了富翁,都挖到了数不清的金子。他们都不在做工,也不再耕地。结果,最后没有人做衣服,没有人种粮食,也没有人种大粮。最后,大家都饥肠辘辘,肚子饿的受不了了,有的还吃金子,最后一个一个都饿死了。

这篇童话告诉了我们:我们不要向他们一样,考虑不到事情的结果,各个都想成为富翁,都贪图享乐,不再去做工。以为这样才是过上了富翁的生活。把他们自己葬送在懒惰之中。

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像他们一样,想着不劳而获,我们要想着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的收获。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每一件事情。

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把不会的题要多读多问。把每到不会的题都弄懂。不怕困难,弄懂每道题。

我们从小就知道:学习要不怕困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不去做不现实的事情,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

【篇三:叶圣陶富翁读后感作文】

每个人都想过衣食无忧的生活,每个人都想自己能够拥有很多钱,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必须玩金钱的游戏。

金钱似乎就像推磨的毛驴前面吊着的萝卜,你永远努力地向前走,要抓到它,却总也得不到你想要的那么多!

读叶圣陶的《富翁》之后,真是会让人恍然大悟。当你现在还在做着富翁梦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成了富翁,那将是什么样子呢?当所有的人手里只剩下金钱的时候,我们所必需的吃穿将不复存在,也就是人类灭绝的时候。

金钱真是一个好东西,让人们有了工作的动力,有了活着的信念。工人之所以不怕劳累,努力工作,美其名曰是为了祖国的建设,但其实也是人谋生所必需的工作。世界上的人,谁愿意干又脏又累又苦的活呢?谁又不想自由地享受生活?一只猫每天给它充足的食物,他就渐渐失去了捕鼠的能力;一只狗成为主人的宠物后,便不再行驶狗的职责。同样,一个人如果从小给它好的环境,要什么有什么,他便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叶老的文章是那么有深意。为什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从小缺衣少食,他们向往好的生活,只有自己不断地努力,来一点一点的争取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而富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处在优越的地位,他们目空一切,习惯了俯视别人,当有一点他们与别人相平时,他都会受不了,造成更严重的挫伤。叶老是在教育我们的家长们,千万不要对孩子的要求事事满足,这样其实是在消磨孩子上进的动力。为什么很多富二代的父母不惜把孩子扔出去,让他白手起家,让他摔打,经受挫折,其实是让他们有自己生存的能力。

看来每个人还是要继续玩我们的金钱游戏,在游戏中获得活着的快乐。如果真有一天成了富翁,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呀!

【篇四:叶圣陶富翁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

这本书中写了许多富有人生道理的故事。其中有富翁、皇帝的新衣、书的夜话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富翁》这个故事,这是一个极富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它主要讲的就是以前,人们在摇篮里就经常听老人们说:等你成了富翁,你就有福了,等那时,你就什么活都不用干,每天只想着玩乐就可以了。十几年后,终于有人在山上找到了一个金矿,于是所有人都去拿金子,所有人都成了富翁。所有人都不干活,每天都拿着金子去买东西,但是现在所有人都不劳动了,食物也就没有了。于是这些富翁就都在幸福中枕着金子活活饿死了。看到这里,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的一生虽然不能缺少金钱,但要是如果所有人都成为了不劳动的富翁,人类总有一天会灭亡。这个社会是无数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辛辛苦苦创造的,所以说劳动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

《叶圣陶儿童文学全集》包含了许许多多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些道理会令你一生受益。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一)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难以忘怀的书,这本书的名字2020叫《小学生叶圣陶读本》。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篇叶圣陶的佳篇名作,而然他让我觉得最有道理的一篇就是《最有意义的生活》,这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这样的:青石和小黑石在岸滩上已经有一年光景了,一天,青石觉得不耐烦了,对小黑石说:唉,这里太安静了,在我们周围都有很多的小石子成为了珍珠,玛瑙,它们不都是去了城里的珠宝店吗?小黑石却不以为然,几天后,果然有一些工人把它们铲走,不过,小黑石却跌落在了草丛中。在城市里,有许多青石都被工人们和泥一起搅拌,最后,它成为了一条路上的一颗石头。许多年过去了在小青石上面,有很多人走过这条路,小青石为自己可以为别人奉献而感到无比的幸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件物品,它的性质是天生就稳定不动的,就像文中的青石,他最后成为了小路上的一部分,而它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因为,它帮助了大家,如果这一条路上缺了青石,可能人们走起路来就没有那么顺畅,在生活中也一样,如果你乐于助人,心里就会比吃了蜂蜜还要甜。

青石是石头,珍珠,玛瑙也是石头,同样是石头,它们的待遇就不一样,如果你是石头,你愿意成为哪一种呢?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二)

寒假期间,我读了《小学生叶圣陶读本》这本书。叶圣陶先生笔下文章优美,使人感慨万千。

这本书写的都是叶圣陶美丽的童话、诗歌和散文。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篇童话是《 小黄猫的恋爱故事》。

《小黄猫的恋爱故事》讲了一只小黄猫喜欢上了一只鹅,它们天天在一起愉快的玩耍。后来,鹅深深的爱上了小黄猫。小黄猫说爱它的洁白的羽毛、美丽的眼睛、头顶的鹅冠,鹅全部给了它。可是,鹅不见了。小黄猫疯狂的寻找。后来,鹅又出现了,跟小黄猫说它们还是做朋友好。这件事从此不了了之了。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觉得小黄猫是代表了一些爱慕虚荣,贪婪索取的人,而它这种不好的品质被善良的鹅发现了,满足它的欲望后离开了。这篇文章用童话来嘲讽现代人们的贪婪,无知。


叶圣陶读本读后感(三)

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去看,光凭手写,还要用嘴念。这句话是敬爱的叶老先生说的。今天,我读完了这本书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就说叶老的名作《稻草人》吧!比如开头就那么有趣:田野里白天的风景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了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那么,还有谁把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告诉人们呢?有,还有,就是稻草人。这第一小节显示出稻草人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使我们知道接下来是写稻草人为什么在叶老先生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它那么有地位。

不仅如此,叶老先生在后面的句子里差不多都用了拟人手法比如:这使稻草人感到无限惊恐,心想:祸事真的来了,越怕越躲不过。等这些句子都是使我越来越敬佩这位作家了,虽然他早已去了另一个世界,但是,他的人品与作品都永远记在我们的心中。

《富翁》读后感范文


《富翁》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童话,《富翁》。

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小村庄里,大家过着平平淡淡生活。一位石匠给富翁打工,无意发现一个巨大的金库。叫乡民们来搬运金子。几乎在一日之间,各个都成为了富翁,都挖到了数不清的金子。他们都不在做工,也不再耕地。结果,最后没有人做衣服,没有人种粮食,也没有人种大粮。最后,大家都饥肠辘辘,肚子饿的受不了了,有的还吃金子,最后一个一个都饿死了。

这篇童话告诉了我们:我们不要向他们一样,考虑不到事情的结果,各个都想成为富翁,都贪图享乐,不再去做工。以为这样才是过上了富翁的生活。把他们自己葬送在懒惰之中。

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像他们一样,想着不劳而获,我们要想着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的收获。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每一件事情。

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把不会的题要多读多问。把每到不会的题都弄懂。不怕困难,弄懂每道题。

我们从小就知道:学习要不怕困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不去做不现实的事情,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做。

《富翁》读后感范文【二】

《富翁》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国着名的作家叶圣陶先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幸福不是用金钱能买的来的,而是通过我们的双手创造的。

有一个地方,大人们都教导孩子们成为富人,所以,那里的富人特别多。有一天,一个石匠在干活时找到一个大金矿,结果,他成了最富有的人。人们知道后,也都去抢金矿,所有的人都成了富人。有钱以后,他们想要华丽的衣服,却没有人做衣服了;他们想吃美味的食物,却没有人种地了,他们就慢慢地饿死了。

读了这篇故事,我觉得有钱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富有了不代表拥有一切。而穷也不代表是最坏的,因为穷人自由、快乐。

在这篇文章中,富人就像半途而废的人,而穷人就像坚持不懈的人。所以,富人富了,他就应该一直干下去;穷人穷了,他就应该更加坚持不懈,争取超过富人。

我觉得只要不懈努力,然后坚持工作,就会成为富人。成了富人之后,应该更加努力,这样才是精神和金钱的拥有者!

金钱买不到幸福,它只能买来衣服、食物;精神虽换不来衣服和食物,可它是无价的。

有精神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笔财富能买到金钱买不来的东西诚信。所以,人们不要仅仅依赖金钱,精神才是最重要。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800字2024汇总12篇

叶圣陶散文读后感


叶圣陶散文读后感(一)

你们看过《叶圣陶文集》吗?它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的文集。

我最喜欢《小白船》一文,因为它把我们小孩那种纯洁善良、简单的心灵通过一段段简短的对话,一个个小小的动作表现了出来。它不用之乎者也、子曰之类的词句,而用的是通俗易懂的句子,让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似乎是叶圣陶爷爷在给我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但作文不一定就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也不一定就是只有一段一段的旁白语言,也可以把歌曲、诗词加进去,如第9自然段的《鱼儿歌》,它只是一首儿歌,却把孩子们不想残害任何一个生灵的思想写得淋漓尽致。

看看文中两位无忧无虑、天真无睱的主人公,再看看我们这些标准的现代版山顶洞人;看看那里清可见底的小河,看看黄色的萍花,看看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再看看长江、黄河以及辽阔的大海现在变成了什么样?

《小白船》只是一个童话,但它是纯洁的,是活泼的。我喜欢它!


叶圣陶散文读后感(二)

《叶圣陶读本》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叶圣陶读本》分为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中学三卷。小学低年级收入了叶圣陶爷爷为小朋友写的儿歌、生活故事、童话、散文等一共44篇。小学中高年级收入了叶圣陶爷爷为同学们写的童话、散文,一共31篇。这些篇章在他创作的儿童作品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我读的是中高年级的,里面的故事十分精彩:有心肠好的稻草人,它甚至情愿牺牲自己,也要救那些不幸的人,但它也同样不幸,它挪动不了身体,连句同情的话也说不出来,除了一再责备自己的无能,别的什么也做不了。有一直不肯承认自己错误的皇帝,他滥杀无辜。有天真可爱的芳儿,一直期望能送母亲独一无二的礼物,好让母亲高兴。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地方的人们发现了许多金子,一夜之间他们都变成了富翁,于是他们也不做工,要不种田,什么都不干,只想着金钱,可没人做工,没人种田,什么都没有了,金子也买不到东西,最后,金子便成了没有用处的东西了。

这些故事让我明白了不要像皇帝那样不愿承认错误而杀害了那么多的生命;不要贪财,即使成了富翁,如果不做工、不种田,纵使有再多的金子都没用,自己动手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财富。


叶圣陶散文读后感(三)

《叶圣陶散文》这本书是一本道理深刻、语句优美使人回味无穷的书。

这本书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怎样学习。如,《开头和结尾》这篇文章教会了我如何写作。文章中有许许多多经典而优美的句子,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一句:写一篇文章,预备给别人看,这和当众演说很像但和信口漫谈却不同。当众演说,无论是发表一篇文章还是讲一个故事,总之要认定中心,只有和中心有关的句子才能容纳进去,没有关系的即使好意思、好想象、好比喻、好描幕,也得丢掉。这一段话让我豁然开朗,写作时应该点明中心、围绕中心去写;写作文和说相声一样,都应该让人们感到有趣和生动。

读完这本书,仔细回想起来,我平时又是怎样做的呢?有时我为了凑老师要求的字2020数不围绕中心胡乱泼墨;也有时为了使文章读起来更华丽,就会不顾一切加一些无中生有的句子这些真不应该!写作时我应该认真对待,围绕中心去写,这样就可以尽我所能,不仅有所提高,也就不会跑题。

《叶圣陶散文》是我终生有益的老师,它教会了我许多,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留下快乐而自信的脚印,越走越远。

叶圣陶《傻子》全文读后感


读叶圣陶的《傻子》有感

寒假里,我和妈妈共同阅读了《叶圣陶读本》。其中,《傻子》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在我心中,“傻子”并不傻,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却做了许许多多非凡的事情。

傻子只是一个根本不起眼的年轻人,甚至没有一个人能够叫得上他的名字,只是被唤作“傻子”而已。一次,师傅让傻子和徒弟锯木头,已经是深夜了,师傅已熟睡,傻子竟让二师兄也去睡觉,而自己却一个人熬夜到天亮锯两份木头。还有一次,傻子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馒头送给了街头流浪的人。还有一次,傻子站在路灯下傻等,把自己捡到的一袋白花花的银元还给了失主老太太……所以,傻子太“傻”了,邻居都叫他“傻子”。有一天,傻子在广场看到很多人,是国王打败仗了,想把敌人全部杀死,现在就想杀人,傻子对着气昏了的国王说:“国王,不必等敌人了,您要想杀人解气,那就把我杀了吧!”最后,国王警醒了,忙对傻子说:“谢谢你!我再也不打仗了!”国王还请傻子雕刻了一座高大的牌楼作为自己不再打仗的纪念。每当人们走过牌楼前,都要指指点点地说:“这是‘傻子’的功劳!”傻子被人们高高抬起,戴上了鲜花。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傻子的心的很善良。别人说他傻,可我觉得他并不傻,我们还要学习他这种“踏实肯干、敢于吃苦,乐于助人,甚至敢于牺牲自己去快乐别人”的精神,最终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伟大的人。

读了傻子的故事,想必你也一定不会觉得傻子真的傻,但是生活中大家为什么都说他傻哪?

妈妈告诉我,只要你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对别人有意义,就是正确的,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如同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一样,被有些人称为“郭傻子”,但是他却经常乐观地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一)

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童话》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着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在这本书当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童话。

这篇童话主要讲的是有个雕刻家,他用一块大石头雕刻了一位古代英雄的石像,并把它放在市区广场的最中央,每天接受市民的瞻仰和崇拜。渐渐的,这块大石头就忘记了以前和同伴在一起的日子,也忘记了自己其实还只是一块大石头了,看到人们这样的尊敬他,就一天比一天骄傲起来了,最后石像在半夜自己倒塌了下来,变成了千万块小石块。小石块们非常高兴,因为现在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这篇童话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名声只是一个空虚的东西,实实在在的做事才有意义。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二)

叶圣陶,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国儿童文学中的经典童话。它们亲切而浅显,但又让人深受启发。这就是《中国名家经典童话之叶圣陶专集》。

第一篇是《稻草人》。文中的稻草人站在一片美丽的田野里。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夫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

稻草人不能动,不能说话,但他和我们一样,也有感情,高兴、悲哀、欢喜,等等等等。当田里的害虫没有了,他就高兴了;庄稼得到了好收成,他就欢喜了;庄稼被害虫吃光了,他就悲哀了

他特别负责任。他安安心心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麻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总不肯吃饭,也总不肯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稻草人的朴素、负责任和不辞辛苦,值得我们学习。他不怨环境差,不嫌待遇差,也从不想着去一个更舒适的地方,做更轻松的工作。它总是尽着自己的能力,做着平凡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稻草人》给我们的启示。

《古代英雄的石像》也是一篇发人深省的童话。站在石台上的英雄石像,看不起脚下的普通石子。终于有一天,他被脚下的石子掀翻在地,摔得粉碎。

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这就是叶圣陶爷爷在他写的童话里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离不弃,永不言败,这就是我们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


《叶圣陶童话》读后感(三)

我是一个小书虫,看过很多书。现在我给你们讲一讲我读过的一本书:《叶圣陶童话集》。这本书最有特色的就是,一个小故事却隐藏着一个大道理。现在,我就带着你们走进童话的世界里吧!

我最喜欢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火车头的经历》。火车头是一个大人的名字2020,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力,让火车头把煤块当力量,火车头还被别人控制着,人家叫他跑,他就得跑,人家叫他停,他必须停。作者把送学生去什么地方当题材,使我很感兴趣,途中不太顺利,经过了重重难关,终于把学生送过去了。让我感受到火车头是那么善良,那么关心他人。

第二个故事是《稻草人》,讲的是稻草人一夜看见了许多事件。它的主人是一个可怜的老太太,一夜之间,好好的稻穗被毁了,稻草人好心提醒老太太,可老太太并没理会,它很伤心。它又看到了病孩子,更伤心了。稻草人想救离开水的鲫鱼,可它不会动,反而被鲫鱼误会它不愿意帮忙。它看见有人寻死,自己先昏了过去。一夜间,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一塌糊涂!最后稻草人倒在了田地中间。我相信,稻草人的心是永远不会被摧毁的!

《叶圣陶童话集》给我留下了好印象,大家也去读一读吧。

百万富翁读后感


百万富翁读后感(一)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一个既悲惨又温暖的励志故事,如此征服人心,可见人们对悲情和励志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

在贫民窟长大的孤儿贾迈尔马利克,参加了一个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只要答对所有的题,他就可以拿到2000万元的奖金。此前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律师、政客、学者都在这个节目中一一败下阵来,18岁的贾迈尔却能一路过关斩将,直冲向最后一晚的最后一道题,只要回答这最后一个问题,他就能拿到最后的奖金。可就在这时候,贾迈尔却因涉嫌作弊被警察逮捕。是啊,谁能相信一个几乎没有文化知识的小男孩能答对所有的问题呢?而又有几人知道贾迈尔真正参加这档电视节目的初衷只是为了寻找他一生的挚爱拉媞卡。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贾迈尔向警察讲述了自己在贫民窟的成长的故事,通过他对自己艰难人生的描述,所有人都明白了,他能回答出电视节目里的那些问题,绝非偶然和作弊。原来从他的生活经历中都能够找出每道题的答案,因为这些答案都是从他的人生经历中得到启示的。

片子中最沉重的也是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贾迈尔在警局里的供诉那段,揭示了贾迈尔为何碰巧了知道那些问题的正确答案。那些答案伴随着贾迈尔充满血、眼泪和恐惧的人生轨迹,见证了印度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艰辛坎坷。大规模宗教冲突、险恶的孤儿院、颠沛流离的浪荡生涯、黑帮团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令人绝望和窒息的不公不义充斥着底层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威胁着每一个人。相依为命的哥哥干起了刀口恬血的杀手行当,初恋女友沦落风尘,不变的惟有贾迈尔那颗善良、正直的心,和对爱情、正义、幸福的坚强信念与渴望。

贯穿影片始终的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是非常传神的设定,也为这部底色颇为残酷的电影赋予了传奇的气质。

这边贾迈尔对拉提卡说:我们会住在哈尔博大路旁的大房子里。你。我。还有舍利姆。三个火枪手。

月光下。你和我。我们一起跳舞好吗。但是不久就出现了剧情中最让人心痛的一幕,在最后一刻,舍利姆松开了手,放弃了三个火枪手中可能成为累赘的拉提卡,看着拉提卡的身影消失在轨道的尽头,我也不由心痛一番。

贾迈尔并不是天生的圣人,他那悲天悯人的淡淡哀伤始终贯穿在整部电影中,三个火枪手的分离为日后贾迈尔挽救拉提卡的一切努力做了极好的铺垫。贾迈尔从开始逃亡产生的同情,在和拉提卡共患难时进化为友情,在乞丐集团时升华为亲情,到青少年时期违背诺言的愧疚成为他寻找拉提卡的动力,之后第一次拯救拉提卡令爱情萌发在两人之间,整条感情线清晰纯洁令人动容。

三个火枪手中的另一位,贾迈尔的哥哥舍利姆,同样塑造的非常成功,他与贾迈尔的性格完全相反,他没有任何道德约束,没有不现实的浪漫气质,他相信适者生存,行事果绝。他有救贾迈尔的勇气,有杀死黑帮头目的果断,也有出卖拉提卡换取富贵的贪婪和残忍,但在最后一刻,却被贾迈尔的执着所打动,救出了拉提卡,将自己埋在毕生追求的金钱中,与黑帮头领火拼,从容赴死。其实这个人物最接近大仲马笔下的三个火枪手的共同性格,即对俗世的声名财富有着热烈的追求,但又将友情置于自己最为看重的名利之上。

三个火枪手中,拉提卡代表爱情,舍利姆代表亲情,贾迈尔偏代表友情和大爱。这从后来贾迈尔和在乞丐集团不幸被毒瞎变为盲童的孩子相遇,可看出贾迈尔对于自己幸免遇难深深愧疚。这些不幸的孩子命运是相同的,贾迈尔就是拉提卡,就是盲童,就是任何一个贫民窟里可怜不能自主命运的孩子;不同的是,贾迈尔有一个爱自己舍命保护自己的哥哥。这也令最后实现梦想的贾迈尔和拉提卡一起共舞的欢乐画面充满了辛酸的泪水。因为这个画面是残缺的,三个火枪手总不能在一起,总要牺牲其中一个才能保全另外两个。正如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贾迈尔的人生充满了争斗和抉择Q/A,最后梦想成真一半也令整个故事更具现实意味。

人生是艺术作品中最大的一个主题,即便是一个混混一个流浪汉的人生也可以是一部史诗,所以描写人生的艺术作品,通常都令人严肃的透不过起来,而博伊尔描述贾迈尔的一生,却生动的极富感染力。当贾迈尔快乐时,我们也神采飞扬,当贾迈尔处于险境时,我们也手心冒汗,当贾迈尔的女友拉媞卡离开他时,我们也黯然神伤。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非常值得观众去细细品味,里面很多的细节设置都有一种微言大义的感觉。节目主持人给贾迈尔提得第一个问题竟然是问他某部电影的主演是谁,而那个主演恰恰是贾迈尔小时候最崇拜的,为了得到他的签名,还闹出了笑话,让人忍俊不禁。这段情节有一种致敬的味道,很多导演由于特别崇拜电影这门艺术,会专门拍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比如托纳托雷的《天堂电影院》,文德斯的《光之幻影》,博伊尔大概是在这一段里,以自己的方式来向电影这门艺术致敬。

这部电影的成功得益于导演不粉饰、不矫情、不折腾。贫民窟里的残酷人生,印度这个亚洲新兴国家的梦想和希望,通过克制的镜头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所以动人,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与残酷,而又在这样的残酷中未曾放弃其理想与纯真。电影的很多段落颇似童话,但又将这童话很残酷的毁灭掉。片中未放弃的理想的寄托,是主人公贾迈尔。他未像哥哥舍利姆那样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只是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他不放弃伙伴,在逃出生天之后仍回到火坑寻找被困于黑帮的伙伴,他爱一个人,不论时间和环境怎样改变,仍像阿甘一样的绝无改变。他没有任何的豪言壮举,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只是一直,不抛弃,不放弃。这个人物让庸庸碌碌的我们为之惭愧,警醒。

百万富翁读后感(二)

那个家伙端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说: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您没有带零钱。我看像您这样的阔人只会带大票子的。这可叫我冒火了,于是我就说:朋友,对一个陌生人可别单凭他的衣帽来判断他的身份吧。这套衣服我买得起,我不过不愿叫你们为难,怕你们换不开一张大钞票罢了。

这就是《百万英镑》里的精彩片段。当时店员对流浪汉亚当斯蔑视、讥笑后见到百万英镑的惊讶表情,作者描述的入木三分。(.org)这里面的幽默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了我。

这本书是美国的马克吐温经典之作。书中讲述了一个矿山经纪人的办事员因开游艇开的太远,迷失方向,被一艘开往伦敦的双桅帆船救起,并以作为水手来作为路费。抵达伦敦后,他仍旧身无分文。这时,一位年长的绅士,把它叫去,并给他了一封信,便叫他走了。他来到一个小饭店,打开信,他被信里的东西几乎吓晕了!里面有一张一百万元英镑的钞票!就这样,一夜间,他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在伦敦,谁都知道他。在一次晚宴上,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波霞朗汉姆英国姑娘并和她结了婚,事后他才知道,那位给他钱的老绅士就是波霞的义父。在他和波霞的结婚典礼上,老绅士把那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作为礼物送给了他,他也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这本书讽刺了某些人抵制不住金钱对人的诱惑,认为金钱是万能的,现实中我认为金钱绝对不是万能的,金钱万能论是非常错误的。金钱能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口味;金钱可以买到书本,却买不到知识金钱的确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但是这些都是虚假的,最真实的还是人坦荡的生活。就像亚当斯一样,他失去了金钱,但是他依然乐观的生活着。我们所要做的是用一颗坦然的心对待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要靠自己去争取,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勤劳的人才会有收获。即使你很有钱,也不见得你肯定得到你所想要的一切。

百万富翁读后感(三)

百万英镑,这四个字2020听起来遥不可及,而且有些人非常渴望得到他。可读完这本书后,就不会有人这么想了。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英国,一个叫亨利的来自美国的穷人收到了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原来一对富豪兄弟正在打赌,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有了一张百万的支票后会怎样呢?

以前,亨利无论去吃饭、购买服装干什么都会因衣衫褴褛遭到人们的白眼。但当他拿出这张钞票时,人们不但向他大献殷勤,甚至连一些费用都可以减免,但是没有人可以给一张百万面值的钞票找零。

亨利欠下的债越来越多。渐渐地,要债的人挤满了饭店好在一个月的期限终于到了,亚当如释重负地将支票还给了富豪兄弟,亨利早已厌倦了人们对金钱的追逐。尽管失去了金钱,但他却得到了许多。

文章读完,我和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对那些拜金主义者产生了厌恶。在他们眼里,钱是万能的。但他们却不明白,有很多东西是钱所买不到的:高尚的品质、自己的健康、家庭的幸福

这个故事也揭露了那些拜金主义者的丑恶面孔,他们爱财胜命。在生活中,他们对待穷人和那些流浪在街头的乞丐,总显得不屑一顾,不加搭理;而对待那些有钱的人,他们总是像哈巴狗一样讨好奉承。似乎在他们眼里,只要有钱,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不要被金钱的表面所迷惑,我们要最求的,是更高尚更美好的道德精神。

走进叶圣陶


走进叶圣陶

“10月28日是谁的诞辰日?”是叶圣陶爷爷出生的日子。

当有人听到叶圣陶这个名字后,第一句话肯定是“叶圣陶是谁?”那好吧,我就自愿当一名“小导游”,带大家走进叶圣陶。

叶圣陶爷爷是1894年10月出生的,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叶圣陶爷爷还有一个富有韵意的名字“秉臣”,意思是做人要正直。

叶圣陶爷爷曾担任多项职务。解放后,叶圣陶爷爷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我们的语文书的出版社的社长,也曾是叶圣陶爷爷。

这么一位伟人,在1988年2月16日在首都北京与世长辞,在去世前,叶圣陶爷爷为人民服务了64年。

虽然叶圣陶爷爷已经去世,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王怀的作品《隔膜》、《线下》、《稻草人》等精美的作品。

1907年,叶圣陶爷爷考进了草桥中学。在1914年,由于一些原因叶圣陶爷爷逼迫离开了学校,课叶圣陶爷爷并没有灰心,反而发愤图强,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1915年,叶爷当上了商务印书馆尚公学校国文教员,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写小学国文课本。

1918年,叶爷爷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怡琐谭》在《妇女杂志》上发表。过来一年,叶爷爷又加入了北京大学李大钊、鲁迅支持的新潮社,开始他正式的白话文学创作之路。

两年后,叶爷爷与矛盾、郑振铎等人提倡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不久之后,叶圣陶爷爷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7年之后,他转入开明书店,主办《中学生》杂志。

直到现在叶圣陶爷爷的书籍广为流传,广大青少年可喜欢啦!他一生呕心沥血,为的是让中国的文学发扬光大。


叶圣陶荷花读后感


叶圣陶荷花读后感一:读叶圣陶《荷花》有感

(210字)

读完叶圣陶的《荷花》,更加觉得荷花是美丽的也是优雅的,而荷叶更是突出荷花的内在美。如果说荷花是漂亮的姑一娘一,那么荷叶就是默默无闻地衬托出荷花绅士。

古往今来,描写荷花,赞美荷花的文人很多。作者从荷花的形状,颜色,数量,神态来展开描写,甚至把自己比作其中的一朵荷花,和别的荷花一起迎风舞蹈。当作者的朋友叫他时,他才醒来由此可见,作者对荷花的喜一爱一之情。

全篇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细致引人,读来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作者由衷地赞美了荷花。

叶圣陶荷花读后感二: 叶圣陶《荷花》读后感

(484字)

《荷花》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圣陶。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中国现代着名作家、教育家。我们三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课文《荷花》,就是选自这本书。

《荷花》这本书分为散文辑和小说辑。散文辑中主要介绍了人和物;而小说辑,则写了很多小故事。我很喜欢散文辑中的《我的侄儿》和《爬山虎的脚》这两篇文章,从《我的侄儿》中,叶圣陶先生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刚满三岁,正在学说话、学走路的可一爱一幼儿形象,我看了这篇文章,不禁想起我那天真调皮的小表弟,可我就没有细心观察,当然也不会写得这么详细、一逼一真。再说《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一种会攀爬的植物,我也看过,没发现有什么稀奇的,可作者却通过细致的观察,把爬山虎当成了一个可一爱一的小娃娃,生动准确地记录了它的生长过程,尤其是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动词:“触”、“巴”、“拉”、“贴”、“爬”,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正在努力向上生长的爬山虎。作者还写出了爬山虎叶子在不同生长阶段颜色的变化,从嫩一红长成嫩绿,再长成鲜绿,使爬山虎这种植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看这本书,我觉得像在听故事。生活中,我们只要多观察,就能像叶圣陶先生一样,发现许多有趣的人、物,有意思的事。

叶圣陶荷花读后感三: 读《荷花》有感

(405字)

我星期日在新华书店买书,想挑几本适合我的书,我在书从中急切的寻找,可就是找不到我感兴趣的书,正在我打算放弃,回家的时候我一扭头看见了一本叶圣陶的《荷花》我顿时心花怒放,喜上眉梢,边看了起来。

原来这本书是叶圣陶的专辑,《荷花》说起荷花我对它可是“情有独钟”的。我最喜欢的花类就是荷花了,它纯洁无瑕,“出淤泥而不染”,而叶圣陶笔下的荷花又是怎样的风格?我便打开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叶圣陶的荷花是分两类的,一类是散文辑,另一类是小说辑。这每一个故事都讲述了叶圣陶在童年时代六月份的美好村庄生活,让震撼心灵的一精一彩美文,滋养我们的一精一神生命!

其中翻开它的第一页,就有令人惊叹的散文,春天来了,土地、河水、麦叶、花一蕾、羊儿都已经在春天的田野上准备好了,在春天里成就一翻“事业”。

这是多么生动啊,虽然没有用很华丽的语句,但足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今天,这本书是我手中的读物,我很喜欢这本书,也更加体会到叶圣陶对荷花的热一爱一。

叶圣陶专集读后感


叶圣陶专集读后感(一)

我在暑假里,读了许许多多的课外书,而其中有一本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书,书名叫《叶圣陶专集》。

这本书的作者叫叶圣陶爷爷,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叶圣陶爷爷在这本书里所用的词语,各式各样。里面的那些好句好段也写得很优美,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其中有一篇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题目叫稻草人。等我把这片童话故事读完后,我觉得叶圣陶爷爷写的稻草人比其他作家写的好,因为其他作家全是写稻草人的动作和表情,而叶圣陶爷爷不仅仅写了稻草人,还写了其他东西,比如说:飞蛾、主人、蝴蝶,等等。这样写就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加具体。叶圣陶爷爷也运用了一些拟人句。比喻句和排比句,阅读文章时,让我感受到稻草人在叶圣陶爷爷眼中是多么尽职、认真。

叶圣陶爷爷写的文章生动,形象,我们英爱要阅读好文章。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好学生!


叶圣陶专集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叶圣陶专集》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不用说也知道,就是叶圣陶。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2020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着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在这本书中有22个故事,比如说《稻草人》、《小白船》、《含羞草》和《旅行家》,其中,令我难忘的是《快乐的人》和《富翁》。

《富翁》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地方的老人,在他们的孙子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教育他们要成为富翁,只要他们成为富翁就有福了,因此,那里有很多富翁,那些富翁都过得很快活。一天,一个石匠为了给富翁盖房子就上山开采石头,结果他挖到了一大片金矿,便成为了一个富翁,别人知道了也来挖,于是这里的人都成为了富翁,在他们高兴的同时,坏事也到来了。他们好容易成为了富翁,便去服装店买高级的衣服,当他们去服装店后才知道,那里的老板也成富翁了,没过多久,他们家里已经没有粮食了,就去粮食店买,可是那里也没有粮食了,他们就去农夫加买,可农夫们也已经变成富翁,于是他们再也没有粮食了,因此,最后他们都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了。我觉得他们的爷爷说的并不对,就算当上了富翁,钱也有买不了的东西,金钱不是万能的,而且如果人人都是富翁,人人都不用工作的话,社会就会完全的乱套了。所以如果世界上有用不了的钱,但那样的钱还有什么价值呢?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扫垃圾的清洁工、种地的农民、还是在建造房子的农民工我们都要尊重他们,如果没有他们最实在的付出我们的生活也将不堪设想。

《快乐的人》这篇文章也让人难以忘怀。在叶圣陶老爷爷的笔下,有这样的一个快乐的人,那个人身边包围着一层又薄又透明的幕,因为他有这层幕,所以他看什么都快快乐乐的。一次,两个骗子到他家来骗钱,说是为灾区捐款,他便给了骗子们一块黄金,之后,他认为他要尽量多做好事,便拿了好几块金子在包里,向外走去。他先后看见了困倦的养蚕人、悲惨的妇女和成群的骗子,他认为这些都是美好的。养蚕人没有钱,只好卖掉破棉衣、桌子、板凳,换成钱来给桑林的主人。妇女们辛苦地工作,没有工夫休息,也没有时间给孩子喂奶,形成一种惨淡、颓废的气息。成群的骗子们骗他要建一座快乐纪念塔于是他把黄金都给了骗子们,骗子们用黄金买毒品,他的生活一直都像这一天过的一样。一天一个恶神在地面上游行,要使地面上一个快乐的人都没有,看到了他,便用一根针把笼罩在他身上的透明的幕给刺破了。这个人看到的快乐都是虚伪的,并不是真正的快乐,他所看到的快乐,全部都是假象,如果他要做好事,应该给那些妇女、养蚕人,而不是骗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本质不是用眼睛就能分辨的,而是需要智慧。这样的智慧也不是只从书上就能学习到的,它需要生活经历,系统的知识,所以如果不主动积极去学习、历练自己的话,也许自己会连基本的东西都无从分清某天也成了这样一个自欺欺人的快乐的人,更别说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成就了!

同学们,这本书很好,大家有空一定要看看啊!


叶圣陶专集读后感(三)

叶圣陶爷爷真是有无限童心啊!叶圣陶,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稻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国儿童文学中的经典童话。它们亲切而浅显,但又让人深受启发。这就 是《中国名家经典童话之叶圣陶专集》。

就拿《稻草人》这篇来说。文中的稻草人站在一片美丽的田野里。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破竹篮子、残荷叶都可以做他的帽子;帽子下面的脸平板板的,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他的手没有手 指,却拿着一把破扇子(其实也不能算拿,不过用 线拴住扇柄,挂在手上罢了)。他的骨架子长得很,脚底下还有一段,农夫把这一段插在田地中间的泥土里,他就整天整夜站在那里了。稻草人不能动,不能说话,但他和我们一样,也有感情,高兴、悲哀、欢喜,等等等等。当田里的害虫没有了,他就高兴了,庄稼得到了好收成, 他就欢喜了,庄稼被害虫吃光了,他就悲哀了

他特别负责任。他安安心心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麻雀他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总不肯吃饭,也总不肯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稻草人的朴素、负责任和不辞辛苦,值得我们学习。他不怨环境差,不嫌待遇差,也从不想着去 一个更舒适的地方,做更轻松的工作。它总是尽着自己的能力,做着平凡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稻草人》给我们的启示。

《古代英雄的石像》也是一篇发人深省的童话。 站在石台上的英雄石像,看不起脚下的普通石子。终于有一天,他被脚下的石子掀翻在地,摔得粉碎。

不要看不起别人,也不要看不起自己。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这就是叶圣陶爷爷在他写的童话里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离不弃,永不言败,这就是我们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文集》读后感

关于教育的见解,千差万别,可是扼要地区别起来,也很简单,大大可以分为相反的两派。就教育的目标来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

就教育的理解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像个空瓶子,其中一无所有,开着瓶口等待着把东西装进去,另一派认为受教育者自有发掘探讨的能力,这种能力只待培养,只待启发,教育事业并非旁的,就只是做那培养和启发工作。

就教育的方法说,一派注重记诵,使受教育者无条件地吞下若干东西,另一派注重创新发展,不但使受教育者消化那些东西,化为自身的新血液、新骨肉。

就受教育者的方面说,受前一派的教育是“为人”,有人需要一批工具,你是应命准备去做工具,不是“为(别)人”是什么?受后一派的教育是“为己”,“古之学者为己”的“为己”,发展知能,一辈子真实受用,这种教育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教育”.也是《叶圣陶教育文集》贯穿始终所提倡的教育。

书中所提到的前一派教育的弊端,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在今天的教育界仍值得引发我们的思考,尤其是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时,有不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态度都由分数来决定,把学生当作一架考试机器,希望在他们的大脑中尽可能多的“填”入知识。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学生也是有感情、有知觉的生命体,忽略了受教育者的感受。

通过本书的学习,使我再一次领略了教育的真谛——是为了受教育者和谐、健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受教育者心灵的健全比接受知识的多少要重要的多。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更关注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使学生在课堂中尽可能的高兴,发挥自己的天份、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仅仅一时感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把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向教育先哲学习,把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来教育,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尊重维护学生人格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的给予关爱,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使学生的心灵、人格都健康发展。

叶圣陶小白船读后感


叶圣陶小白船读后感范文一

寒假里我读了叶圣陶爷爷写的《小白船》。那里面的小溪像真的一样,在我眼前流淌。小红花水灵灵的,露珠晶莹剔透,小鱼儿时不时的跃出水面,青蛙呱呱的叫,那情景让我陶醉在其中。

童话的内容是:有一条全身白色的小船,被两个小孩看见了,他们跳上船,一边划船一边欣赏景色,突然刮起了大风,小船就像一条白色的飞鱼一样,快速地向前飞,把他们带到了一个无人岛上。在岛上他们捡杮子吃,和小白兔玩耍,后来有个表面很凶的人把他们送了回来。

这篇童话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回答的那三个问题:①鸟儿为什么唱歌?他们要给爱他们的人听。女孩抢先说。②花儿为什么香?男孩回答:香是善,花是善的标志。有意思。③你们为什么乘的是小白船?女孩回答说:因为我们纯洁,只有小白船才配让我们乘。妈妈说爱、善、纯洁就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品质,我们要有一颗纯洁的心,心里充满爱和善,在我们有困难的时候,才会有人愿意帮助我们。

这篇童话告诉我们只要拥有爱、善和纯洁,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叶圣陶《小白船》读后感范文二

我很喜欢叶圣陶爷爷这位大作家,于是今天,我读了他写的一篇优美的童话《小白船》。

这篇童话有很多的比喻:把草上的露珠比作仙人的衣服,把小鱼儿比作绣花针。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水上有轻微的声音,是鱼儿在奏乐,他们会用特别的方法,奏出奇妙的音乐来:泼刺泼刺好听极了。

小白船不配胖子乘,也不配老人乘,小白船只配给活泼可爱又美丽的小孩乘。我心想:这不是正适合我吗,我也很白呢!小白船上坐着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可他们被一场大风刮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小女孩很害怕,小男孩却很乐观并安慰着小女孩。他们走了几百步远,看到了一棵野柿子树,小男孩和小女孩吃着野柿子,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我想:此时,他们一定很开心。一只小兔子跑到了他们身前,小女孩把它抱在怀里,突然,一个脸长得可怕的男人看见自己的兔子在别人手上,就板着脸说他们偷了小兔。小男孩连忙辩解,这时那个男人才觉得误解了他们。后来,他们俩还向这个男人问回家的路。

那个男人说如果答对了他的三个问题就送他们回家。最后,他们俩答对了问题,那个男人送他俩回家了。这里面的三个问题很有趣,你想知道吗?那快去看看这篇童话吧!

这两个孩子纯洁、善良。那个男人虽然长得可怕,不过心很善良,我们可不要以貌取人啊!

叶圣陶作品读后感


叶圣陶作品读后感(一)

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叶圣陶老先生吧!对,他就是写《爬山虎的脚》的作者。今天,我读了《叶圣陶读本》,这本书让我回味无穷。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含羞草》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棵含羞草有一天发生的事。这篇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做人做事都要谦虚。

期中试卷发下来后,我是欢喜参半。语文98,数学100,考得还可以,但是英语由于粗心没有发挥好,仅考了82分。虽然这门没有考好,但是自认为那两门考得不错,所以心里还是有点沾沾自喜。妈妈看出了我的浮躁,语重心长地说:考试成绩的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考完后对自己的总结,它反映了你最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的效果。所以,考不好不能萎靡不振,考好了更不能骄傲自满。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一个月了,但仍在我脑海里挥之不散。我应该像文中的小草学习,做个谦虚的人。不能像玫瑰花那样只想着自己,不考虑后果。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一定谨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名言,做一棵含羞草一样的人。


叶圣陶作品读后感(二)

寒假,我读了《叶圣陶童话集》这本书,书中有好多育人的童话故事,如:《旅行家》、《祥哥的胡琴》、《瞎子和聋子》等等。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新的表》这篇文章。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愚儿的小孩子,他不懂得看表,经常因为看错表耽误许多事儿。有一次,他爸爸给他买了一块很漂亮的表,告诉他几点该干什么,但是他第一次把长针当成了短针,耽误了上学的时间。上课时,他看短针已经指到 9 了,于是,他向老师请假,说要回家睡觉原来,这次他又把上午和下午的时间给看反了,把上午的 9 时当成下午的 9 时了。第三次,愚儿的表针指到 3 就不动了,哈哈,原来是表没电停了。

我想起自己也有相似的经历。有一次,我的闹钟没电了,走的稍有些慢。晚上,我上闹钟的时候发现了,但是没有太在意,上完闹钟就睡觉了。夜里不知什么时间,表停了,第二天早上都 7 点 10 分了,闹钟还没响,幸亏爸爸叫了我,否则我上学就迟到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受启发。原来表对我们的影响这么大。我今后要认真看表,不能向愚儿一样,把长针看成短针,把上午的时段当成了下午的时段,要及时给表换电池,更要珍惜宝贵的时间!


叶圣陶作品读后感(三)

我看过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是《叶圣陶童话集》,这本书我感觉特别好看,虽然这本是一本童话集,里面都是童话,但是里面的童话如果你能细细品读就知道里面蕴含了许许多多的哲理。

在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玫瑰和金鱼》这一文,这一文中玫瑰和金鱼都以为自家主人对自己好就是爱自己,可从来没想过自家主人为什么对自己那么好,在这一文其中桑树劝玫瑰不要以为人类对自己好就是爱自己,人类是想利用自己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桑树对玫瑰说:是个小孩子,没有经过什么事情,难怪你不信我的话。我经历了许多世事。从我的经历,老实告诉你,你说的全是痴话。让我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吧。我和你一样,受人家栽培,受人家灌溉。我抽出挺长的枝条,发出又肥又绿的叶子,在园林里也算是极快乐极得意的一个。照你的意思,人家这样爱护我,单只为了爱我。谁知道完全不对,人家并不曾爱我,只因为我的叶子有用,可以喂他们的蚕,所以他们肯那么费力。现在我老了,我的叶子又薄又小,他们用不着了,他们就不来理我了。小孩子,我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不望报酬的赏赐,也没有单只为了爱的爱护。

在这棵桑树说的话中我能体会到:如果一个人千般万般的照顾你,你不要误解成是爱你,有可能是利用你来满足自己的需要需求,不过有可能一个人千般万般的照顾你真的是爱你,可是这样的人寥寥无几,甚至10个人里面有9个人都是利用你,剩下那一个有可能对你是真心的,可是也有可能是爱你可对你不真心,所以你不要吧千般万般的爱护你误以为是爱,这样你有可能犯下很大的错误。

文中还有一条鱼,也是和上面的玫瑰一样,把主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当成是爱,一只绵羊劝他说:你还是个小东西,事情经得太少了,难怪你不服气。我经历了许多世事。从我的经历,老实告诉你,你说的全是痴话。让我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吧。我和你一样,受人家饲养,受人家爱护。我有过绿草平铺的院子,也有过暖和的清洁的屋子,在牧场上也算是极舒服极满意的一个。照你的意思,人家这样爱护我,单只为了爱我。谁知道完全不对!人家并不曾爱我,只因为我的乳汁有用,可以喂他们的孩子,所以他们肯那么费心。现在我老了,我没有乳汁供给他们的孩子了,他们就不管我了。小东西,我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不望报酬的赏赐,也没有单只为了爱的爱护。

而这玫瑰和金鱼都犯下了一样的错,之后玫瑰和金鱼的下场都是一样的残忍,都被人丢弃,而且丢弃在那又脏又臭的垃圾堆里,这时它俩已经奄奄一息,这时的它们己经知道自己错了

我读完这篇之后我替玫瑰和金鱼感到惋惜,虽然它们最后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可是已经晚了,因为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叶圣陶教育箴言读后感

叶圣陶是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中涌现出来的教育名家之一,他的为人生的教育思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等教育观点,是一笔非常丰富的思想遗产和理论财富,对今天的教育仍然有很适切的指导作用。

朱永新老师深受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影响,也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积极推广者。最近,他应邀编撰了《叶圣陶教育箴言》一书,从十个方面展示了叶圣陶先生的重要教育观点,很适合数字时代喜欢碎片阅读的读者的胃口。上个月,我曾经阅读了杨斌老师选编的叶圣陶教育作品集《如果我当老师》,深受启发,这次再阅读《叶圣陶教育箴言》一书,又有新的感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要让学生能自学自励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自学自励,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今天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更需要人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把握住各种机会,这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在面对困难时不畏惧、不退缩。十多年的学习生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其中有很多新奇的探险历程,但面临的困难或问题也很多,这个时候的自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自励的过程。自励一时并不难,

自学自励,要努力实现自觉自愿。一时的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容易的,一时的自励也是可以做到的,难的是持之以恒的学习动机的保持,难的是不断自励、终生自励。这也给教育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特别致力于引导学生自学,绝不是越出了教师的职责,绝不致贬低了教师的尊严。正相反,我以为唯有能这样做的教师才能够称得上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孩子从生下来开始,就有很强的自学自励的本能。他们对身边的每一样事物都感兴趣,都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一个简单的积木、几件身边的物件,他们可以反复把玩,一次次的尝试,绝不会因为每一次的不成功而沮丧。正是因为这样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得他们逐渐学会了走路,逐渐学会了语言,逐渐学会了简单的生活自理,逐渐扩展着自己的生活视野……然后,他们走进了学校。叶圣陶先生特别提醒每一位教师:“儿童在进学校之前,自有他们的生活;进了学校,自然是继续他们的生活。所以两者必须顺着一个方向,不过在质的方面有所不同,便是学校生活比以前的生活合理而有系统。”

也就是说,学前儿童的生活和学校生活总体上应该是一致的,特别是在呵护孩子“自学自励”的本能方面没有丝毫的区别。但学校教育和社会、家庭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生活的合理和系统,让孩子通过这样的生活,更好地理解社会,并最终融入社会。

我们当下的教育,在关注孩子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的一致性方面思考的很还不够。一方面,校内生活自成体系,与校外生活的脱节比较严重。常用“社会上允许的,学校不一定允许”来强调校内生活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比较强势,不容易放下架子来衔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虽然口头上强调“三位一体”,但三方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上的一致性还远没有达成。人们常说的“5+2=0”的现象,于此也是有关的。

叶圣陶先生说:“从事教育工作必得严肃认真。我说的严肃认真不是板起脸来说教。最要紧的是深切地理解少年儿童,承认他们像植物一个样,是有生命的,是自己能够发展的,自己能够成长的。只要凭种种有效的方法促使他们很好的发展成长,那就是严肃认真。”从努力实现自学自励的目标角度看,教育工作者真的需要更加严肃认真!

二、知识的价值在于即知即行

叶圣陶先生说:“知识的价值全在于即知即行,当时应用。以前的教育叫儿童学习知识技能,预备着他们将来应用,所以儿童在学习的时候就很不高兴,为什么会这样呢?就因为不是他们当前所必需的。”

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以前的教育”强调为孩子将来的应用而准备的观点,在今天依然大有市场。比如总是强调“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让孩子们感到自己仿佛是局外人;比如说“今天的努力并不是为了现在的回报,而是为了未来”,让孩子们觉得既然如此,那我今天就无需努力,等到未来再努力一把吧。

每个人都活在当下,只有当下的生活有意义,他才会感到自己没有虚度光阴。如果孩子今天在学校里学习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他怎会在未来获得幸福和快乐?而让当下的学习生活有意义,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当下所学的知识能够被充分的理解和吸收;二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生活经验,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叶圣陶先生提醒学生:“所修习的功课犹如食物,必须随时把它消化,让它化为自身的血肉。”食物如果在胃里不消化,会导致胀气、厌食等多种不良的症状,对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是很不利的。所学的知识也是如此。

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德行、智慧,如果学生平时对所学习的功课能够完全消化,是不用专门拿出时间来复习,来应付考试的。叶圣陶先生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一个提得起五十斤重量的人,他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总提得起五十斤,除非他病了或者衰老了;他有这个力量是平时练成的,临到提东西的时候,他不需要什么预备。”

叶圣陶认为,现在的学校里有一种弊病,就是学生在校里只知道读书,忘却把读书读来的经验,去体验四周的事物,来创造自己的新经验。也就是说偏重读书而忘了人生。“根本地说起来,处理生活的知识当然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去取得,处理生活的能力当然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去历练。”学校教育要关注这一问题,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消泯学习与生活的界限,把外界的一切融化在自己的生命里,使自己的生命丰满而有所作为,使生活的经验日益丰富。要让师生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学习就是生活,并非生活的准备。

要让当下的生活和学习幸福和快乐,兴趣最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一个人的世界,不能大于他兴趣所及的范围,唯有这个范围方是他内在的真实的世界。在他所感兴趣的范围之外,固然有许多事物围绕着他,但是他熟视无睹、听若不闻,对他来说,可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这话真说到了点子上!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与他的兴趣是直接相关的,今天的教育,要着力于扩充儿童兴趣所及的范围,并使孩子们养成终身的习惯。而所学知识的即知即行,当时应用,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

三、阅读水平体现着国力强弱

叶圣陶先生说:“大家都说我国的国力不如人家。所谓国力,不限于有形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等等,一般民众的精神和智慧也占着重要的成分;普遍的不读书,民众的精神如何能振奋起来?智慧如何能得到发展?跟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的不如人家相比,普遍的不读书至少有同等的严重性。”

叶先生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是在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全民阅读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着学校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以及成效如何。2013年的全民阅读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素养和其他国家依然有着很明显的差距,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我们还有一段很艰巨的路要走。

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的阅读,要让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是说学校重视了,学生就会阅读,就能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了。这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给予指点,让学生自己来走。叶圣陶说:“阅读指导犹如给走路的人指点某一条路怎么走,而不是代替他走,走路的人依照指点走去,非但不走冤枉路,而且见得广,懂得多,心旷神怡,连声说“不虚此行”,同时衷心感谢给他指点的人。”

二是善于批判,而不是照单全收。叶圣陶说:“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也应该明白,写在书上的东西并不是完全可以信赖的。阅读固然要认真,但是尤其重要的是要抱着批判的态度,要区分哪些是应该接受的,哪些是不该接受的,不能照单全收”。

三是活用工具,帮自己答疑解惑。叶圣陶说:“无论读那一类书,都必须使用工具书,如字典、词典、图表,等等。……工具书是不开口的顾问,会回答你的各种疑难;工具书又是包罗万象的博物馆,能让你查考各种想知道的事物。”

四是分清次序,不轻易迷信经典。叶圣陶说:“青年人读书,要有一个缓急先后。圣经贤传大多是古东西,现在人读起来,先得打破一重语言文字上的隔阂,而青年人往往没有能力打破;其次,圣经贤传受着书写工具的限制,大多写的简约,简约之极,必须反复涵咏,多方揣摩,方才能够理会,而青年人不一定有这种能力。又其次,圣经贤传就古代的社会和人生说话,虽然其中尽多通乎古今的道理而青年人总不免觉着隔膜一层,不甚亲切,不如就近代与现代的社会和人生说话来的感觉性味。”

五是读写结合,用文字记录生活。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如果学生不能用文字发表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用文字记录实际生活的一切,那才是能力上的缺陷。”

六是联系实际,并注重经验积累。叶圣陶说:“好的作品人人可读,但不能人人得到受用。那些得不到受用的人就吃亏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太差,不够与好作品的作者作朋友。”写作也是如此。“那些写不像样儿的人就吃亏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太差,好比一棵缺乏养料的草木,机能不旺,无论如何开不出茂美的花,结不出丰满的果来。”

将这些事情做好了,国民的阅读素养自然也就提升了。

喜欢《叶圣陶富翁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叶圣陶的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