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读水浒传有感1500字

读水浒传有感1500字

读水浒传有感3000字。

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一大群人,并且其影响力还在不断地上升,我们看四大名著的电视剧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读名著给予了读者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读了名著书籍后,有时候会豁然开朗,对自己很有帮助。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你不妨看看读水浒传有感3000字,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篇一:读《水浒传》有感】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代文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这部长篇名著主要描写了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的传奇故事。他们的斗争事迹被染上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

这部名著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了官逼民反、百姓起义、轰轰烈烈大聚义;后半部分则主要描写了他们竖起替天行道大旗,接受招安,东征西讨,最终凄凄惨惨鸟兽散的结局。小说真实地描写了封建社会中的基本矛盾,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罪恶,大胆地歌颂了造反的英雄,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斗争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这在整部中国文学史上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纵观全部,本书自始至终都特别突出忠与奸的斗争。《水浒传》中的义虽然也难以摆脱儒家伦理的羁绊,但主要还是表现了下层,群众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团结一致,戮力相助,进而济困扶危,杀富济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封建的意义。至于忠,虽然也有忠于梁山事业的内涵,但主要还是指忠于封建君王。且忠与义之间,忠又处于主导地位。

小说中的主人公宋江就是一生忠义的代表。他曾经凭着自己的声誉和才能,将梁山事业上引向兴旺发达,但他同时又在忠义思想指导下,坚持了一条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道路,所谓身在水浒之中,心在朝庭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图,最后领导义军归顺了朝庭,去打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并自己走向了绝路。小说在表现宋江等最后被奸臣毒死时,还颂扬了他的忠心不负朝廷,而皇帝也不负忠臣。在主观上只是想表明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帮,而不想否定宋江他们的投降归顺,但小说事实上描写了宋江因接受招安而最后走向悲剧,在客观上还是对投降主义作出了有力的批判。这应该说是现实主义的胜利。

《水浒传》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小说。但长期以来广大群众之所以喜爱这部小说,不仅仅是由于它宣扬了忠心报国或描写了阶级斗争,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歌颂了英雄,歌颂了智慧,歌颂了真诚。《水浒传》中的不少英雄都力和勇的象征。他们有的能空手打虎,有的能倒拔杨柳,并且还杀贪官污吏,抵千军万马,一往无前。他们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有勇有谋,出奇制胜,其斗争的计谋和策略实为后人所赞叹。特别是李逵、阮小七、鱼虾知深等一些人物,不拘礼法,不计名利,不做作,不掩饰,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保存了一颗与封建理学相对立的绝假纯真的童心,更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接上:

水浒传》是一部思想内容很丰富的小说。它没有给读者揭示出梁山泊这支队伍的基本性质,没有告诉读者这是一支以什么样的阶级成员为基础构成的队伍,只是着力刻画了一群代表性人物。人们也只能以这些代表人物亦即队伍的领袖人物去理解这支队伍的性质,看他们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冲突下走上梁山的。

逼上梁山是群众形容梁山好汉落草原因的谚语,其实上梁山的并不全是被副的,逼法也各人不同。最典型的当推林冲。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不是城市贫民,更不是农民。由于高衙内企图霸占他的妻子,设计陷害,使他成了囚犯被发配沧州,而后又火烧草料场要置他于死地,闪得他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为了求活他不得不上梁山。逼使他落草的,是大官逼小官的矛盾,与地主官僚压迫农民无关也不是在租税灾害的迫害下无法谋生才铤而走险的农民起义的标准原因,而是任何社会中都有的与对立无关的强者欺凌弱者的现象,同一阶层内部也可以大量发生,打不上什么阶级烙印。那情况与高俅逼走王进一样,是与阶级利害无涉的私人恩怨的爆发。

与林冲出身相似的是曾任殿前制使的杨智。他因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如果他要参加起义,正该去参加因花石纲而逼反的方腊队伍。可是他累遭挫折,仍一心想搏得一个封妻荫子。杀牛二事件使他被发配到大名府,而他又甘心为梁中书送赃礼效劳,直到生辰纲丢了,才不得不以到二龙山落草转入梁山。而这也和揭竿起义的农民革命不相干。

鲁智深也是军官,在提辖任上因仗义救人,三拳打死郑屠,官府追捕下被逼削发为僧;后又因仗义救护林冲在东京不得安身,流荡江湖而落草。他的身份与落草的原因也和农民反抗地主的起义无关,倒是因仗义而啸山林这一点却是许多梁山好汉集结的最大原因,称之为聚义。那一群侠义之士聚集在一起行义侠之事才是《水浒传》给予读者的最重要的意向,这个意向在小说中压倒一切。

使梁山泊走上兴旺道路的晁盖一伙的入伙起因是打劫生辰纲,这也是江湖上通行的夺取不义之财的侠义行为。刘唐的报信,阮氏三雄的撞筹,公孙胜的奔来参加都是冲着义字来的。晁盖的身份是当保正的庄主,从江湖上的角度可称得上是开明地方;吴用是教书先生,可称乡村贫民;公孙胜是道士,刘、唐、白胜是无业游民,只有阮氏三雄是渔民,可排得上是农民,而且受官腐的捐税勒索。但他们所向往的只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的快乐生活,入伙也是因为有仗义的庄主晁保正牵头。官兵来捕捉的战争中他们还唱着忠心报答赵官家,哪有反王权的气息!《水浒传》少数几个出身农民的也都是江湖气重于泥土气,只有李逵的哥哥还像个农民,偏偏他正是反对李逵落草的。

《水浒传》中的地主,晁盖不必说,史进的父亲史太公,桃花庄的刘太公,宋江的父亲宋太公,孔明、孔亮的父亲孔太公,穆弘、穆春的父亲穆太公,等等,无论从肖像描写还是从性格描写,都是仁善之辈。只有陷害解珍兄弟的毛太公和沂水县陷害李逵的曹太公才是负面形象,而好坏则是以与梁山好汉的关系,即以义来划线的。小说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地主欺压农民的镜头,作者的标准是义与不义,而不是以地主与农民的对立的关系为准的。

宋江是地主出身的县吏,和江湖好汉结交,仗义疏财出了名,他因通风报信救了晁盖一伙,杀净婆惜(是因救晁盖通梁山惹的因)而出逃,累遭动难,都是梁山好汉仗义营救脱的险,而他仍不肯落草,后因江洲一线,事情闹砸了才上山,终于当上了梁山之主。其他如戴宗、李逵、张横、张顺、石秀、杨雄、孙立、孙新一伙,青洲三山,饮马川一伙等等,也都是慕宋江之义和梁山泊的名声投奔入伙的,连降将呼延灼,关胜也尽是悉于宋江义气深重上的山,只有卢俊义是因为山寨慕名邀他聚义不成,才逼他上绝路,营救出来后,感于恩义入伙的。情况虽不同,题目都是一个:江湖义气。

招安以前的历次战争也无不为了义。燕顺、花荣等打青洲是为了救宋江,大闹江洲也是为了救宋江,三打祝家庄是因为石秀一伙为祝家庄所困辱,打高唐州是为了救柴进(收呼延灼之战也由此引发),三山聚义打青洲是为了救孔明、孔亮,打华洲是为了救鲁智深和史进,打大明府是为了救卢俊义、石秀(收水火二将之战是其余波),打曾头市是为晁盖报仇,打东平、东昌府是因为山寨位置摆不平,为了免伤义气以攻城为卜,打泰安洲是为了策应燕青,闹东京虽算不上战争,也兴师动众,大费周张,只是为保护宋江一伙去东京看灯进行的窥探活动。这些小说中最热闹的地方都是为了表现江湖义气而写的。

梁山泊打的旗号是替天行道,简单点说也就是为人间打抱不平。黑暗无能的官府所不能解决的人间不平事,由义来伸理,来诛残除暴,这就是替天行道的确切含义。替天行道是行使侠义的另一种说法,是更冠冕的名称。

招安以后虽然称义作忠,帮朝廷去打别的强盗了,对打击的对象来说可以说很不义了,但宋江一伙仍然讲着义气,俨然是宋王朝军队中一支特殊的用义气团结起来的集体,但这时比起占据山寨的时候来,味道已大不相同,似乎有了点缺陷,这也许就是《水浒传》后半部分讲史部分在形象上也差了些的缘故吧。

总之,《水浒传》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广大人民与封建官僚势力英勇抗争的社会图景,不仅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而且更反映了人民力量的伟大,使得这部长篇巨著有着更为深远地历史和现实意义。

【篇二:读《水浒传》有感】

说到我国的四大名著,自然会想到《水浒传》,它就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水浒传》的全称为《忠义水浒传》,本书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书中出现的人物有数百人之多,是世界文学史上人物最多的小说。我好不容易看完了全书,印在脑海里的除了栩栩如生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忠和义。

在我眼里,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都是英雄。其中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都是惩奸除恶的大英雄,我非常崇拜他们。

鲁智深和武松都爱喝酒,醉酒之后会做出种种惊天动地的事。但我认为花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松,这两人的行为还是不同的。

武松其实并不是个贪杯的人,他喝酒往往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比如在景阳冈,本来他也不是想喝许多酒,因为看到了酒馆的招牌三碗不过岗,他的豪气和霸气立刻就显现出来了,于是他就是要喝满三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俗话说酒壮英雄胆,他本来就艺高人胆大,再借着酒劲奋力搏杀,结果老虎非但没吃了他,而是变成了他的囊中物,他就成了人们奔走相告的大英雄,给当地人民消除了虎患。这顿酒,吃得好,吃得威风!

而鲁智深喝醉酒只是为了逞能。有一次,鲁智深和一些小混混们喝酒喝得太高兴了,看到旁边的杨柳树都不爽了,觉得有鸟屎,扰了兴致,居然又大喝几碗之后,把一棵千年的垂杨柳连根拔起,在场的人一片惊呼,掌声如同雷鸣一般,满足了鲁智深的英雄心理,哎,可惜了好好的杨柳树,招谁惹谁了,竟然遭遇灭顶之灾呀。可见,鲁智深并不是用武功为大家做好事,只是匹夫之勇罢了。

武松喝酒还是一种策略。一次武松知道蒋门神是个大恶人,几次去找他算账,可不见其踪迹,怎么办呢?于是武松假装喝醉酒,故意调戏蒋门神的妻子,达到了引蒋门神出来的目的。

花和尚呢?他只会喝得昏天黑地,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使性子胡来。有一次犯了寺规,有人说他坏话,有人用棍子打他,把他惹火了,把寺里的人都杀了,而这些人并没有犯什么滔天大罪,只是平白地惹了花和尚呀!事后,他也后悔了,可有什么用呢?可见,他是非常鲁莽的,行事不顾后果。而武松只杀坏人,这样一看,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两位大爷虽然都爱喝酒,但是鲁智深喝酒之后是一介莽夫,而武松喝酒之后却有理智有头脑,所以武松才是我心目中的真英雄。

《水浒传》主要思想倾向是宣扬忠义。其主要人物宋江被作者描绘成忠义的化身,如宋江刚上山,九天玄女降下的法旨中有全忠仗义,排坐次时天上降下来的石碣也有忠义双全。当宋江被立为山寨之主时,他首先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宋江乃言道:小可今日权居此位,全赖众兄弟扶助,同心合意,同气相从,共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聚义厅今改为忠义堂。宋江要把水浒英雄个性血气刚猛之无拘无束的侠义引导到替天行道的忠义道路上来,使水浒的个体英雄侠义服从于梁山泊集体的忠义。小说以忠义为指导思想来塑造宋江,并且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一支全忠仗义、替天行道的武装队伍。而且小说在歌颂宋江等梁山英雄的全忠仗义的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上自朝廷、下至地方的一批批贪官污吏、恶霸豪绅的不忠不义。

忠义的基本解释为忠心和义气。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而义呢?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义字是春秋战国时代注册的专利,见诸儒、墨、法各家文本,主要是一种人际关系规范。然而,在当时和以后,对义的诠释和发挥,却歧异不一。简捷地说,统治者认为,你越是服从他,维护他,你就越义。而在老百姓看来,水浒英雄的杀贪除霸,劫富济穷,恤孤扶贫,才是他们心中应有之义。这种义的存在,使水浒英雄们彼此倾慕,心心相契,共同的人生趣味使他们聚在一起。培育出互相悦好,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情谊。忠义作为个体道德行为的当然之则,在正史里是超越具体个人的感性生命的。封建正史忠义观念强调的是道德准则本身的价值,在正史里面往往被描写为履行封建伦常而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水浒传》忠义观是一十分复杂的结构。一方面,忠义是忠于大宋天子,特别表现在宋江及一些朝廷降将身上,他们追求封妻荫子、青史留名,忠义是对国君之忠诚,表现为封建皇权主义思想。宋江在被奸臣以朝廷名义毒死前,还对李逵说: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另一方面,忠义是忠于兄弟义气,忠于梁山事业,忠于朋友所托等,如在晁盖、李逵等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忠义既是江湖好汉间的团结战斗、无私援助精神,又表现为人格上的互相欣赏和尊重。忠义作为水浒英雄个体的处世准则和梁山英雄群体的政治原则,它同对一定的理想社会、理想人格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它也没有仅仅停留在观念上,水浒英雄一直以激烈的行为进行印证、践履。《水浒传》忠义观念虽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同正统儒家的封建政治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毕竟有许多方面同正统忠义观念迥异:第一,正史忠义观念同普遍的天理相联系,理性原则优先《水浒传》忠义观念同个体的生存欲望相联系,感性原则优先,较多地渗入了意志的因素。第二,从忠义观念的社会功用来讲,正史忠义观念是封建统治秩序的肯定性因素;而《水浒传》忠义观念不时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否定性因素,水浒英雄常常以忠义为名杀富济贫、抢掳官廒,他们要掀翻天地重扶起,戳破苍穹再补完搅扰得道君皇帝龙盘椅上魂惊,月风楼中胆裂。第三,从义观念的行为主体来说,正统忠义观念是一种普遍性原则,如黄宗羲在《原君》里所说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对所有臣民尤其是官绅阶级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而《水浒传》忠义观念是少数天罡地煞的德性和行为准则,水浒英雄是历劫的天神,他们身上的忠义带上了神性的色彩,忠义并没有推及于一般人。

这是一个忠于朝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较大的义士集团,实质上是一支身居草泽之中、心在朝廷之上的忠义军。《水浒传》第三十二回中第一次说出招安这个词语的应该是武松,他与宋江谈心,当宋江邀他一起去清风寨时,他说道: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宋江则说:兄弟有心归顺朝廷,皇天必佑。并请他: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枪一刀,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得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这表明在流落江湖时,武松、宋江等人已经开始意识到落草并非长久之计,仅仅是为了躲避自身灾祸的权宜计策。在梁山泊大聚义后,宋江在菊花会上一时乘着酒兴写了首《满江红》,词中有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除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受到武松、李逵的反对后,他批评武松说: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这些表明:梁山泊英雄聚义成为一个集体后,已不再如个体侠义那样快意恩仇,也不像如占山为王时那样仅仅为了小团伙的生存打家劫舍,而必须把英雄行动的目标转向到英雄发展、民众安全、家国保卫等方面丧,实现广泛的侠义与忠义融合,即成为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英雄。对皇上的愚忠只是他们主张的忠义双全思想观念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而最根本的含义则是他们身上固有的且具有普遍性的那种忠孝节义的心理特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承认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并认为这种上下等级的区分具有不可违背性,要绝对遵从,否则就是以下犯上,不忠不孝;而这种等级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名望的高低、出身的贵贱、甚至年龄的长幼等等,简言之,这种等级秩序是天定的。我想,也是由于这种愚忠的心理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所以,《水浒传》是一曲忠义的悲歌。

【篇三:读《水浒传》有感作文】

《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写出复杂的性格内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环境的依据,同时随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人物形象带有理想色彩,同时又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小说在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通俗、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的文学语言。与内容相适应,前70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也独具特色。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一些出身下层的英雄人物,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当他们一旦造反后,他们的反抗性也最强,什么统治阶级的法度条例,对他们毫无约束,象李逵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者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赞扬,完全是出自内心的热爱。作品歌颂这样一批被统治阶级视为所谓杀人放火的强盗、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谓不赦的罪人,把他们写得如此光辉动人,可敬可爱,这显示了作者的胆识和正义感情。与此相反,作者对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则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启发人们去爱什么人,恨什么人。金圣叹评论《水浒传》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不管金圣叹主观动机如何,这句话却确实说明了施耐庵的思想倾向和《水浒传》的深刻社会意义。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中国的农民富有武装斗争的传统和经验,但用文学形式来歌颂农民战争,并且真实生动地作全面的艺术再现的,只有《水浒传》。《水浒传》在记叙歌颂起义军的武装斗争时,还比较重视战争经验的总结,起义军战胜敌人,不仅凭勇敢,还靠智慧。《水浒传》中这方面的事例很多,三打祝家庄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毛泽东曾经赞扬三打祝家庄是合乎辩证法的最好的事例。梁山起义军在这次战役中能够重视调查研究,对敌分化瓦解,并采取打入内部里应外合的办法,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水浒传》中有关战争的描写,可与《三国志演义》相媲美。清代刘銮的《五石瓠》里说: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张献忠日使人说《三国》、《水浒》诸书,凡埋伏攻袭皆效之。

《水浒传》中所描写的起义军的政治主张,虽然说得不十分明确,却可以看到他们有着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理想。联系到他们杀富济贫的行动,表现了人民反对封建经济的贫富悬殊和政治上的等级贵贱之分,反对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和政治压迫,这是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宣战,反映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愿望。

《水浒传》中用以组织群众和团结群众的思想基础是忠义。这里所说的义,它在某种程度上注入了被压迫阶级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观念,这一点,有些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是有所觉察的。明人郎瑛就说过:逆料当时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江必有之。这实际上是说《水浒传》所说的义不完全同于历来统治阶级所说的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下层人民也常讲义,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免受暴力的欺凌,自然产生一种团结御侮的愿望,这种愿望,在为生活所迫、流落他乡异地的一些游民身上,反映得尤为强烈,他们最讲朋友之间的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进而至于济困扶危、杀富济贫,都是义的表现。因此,《水浒传》中所写的义,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反封建反压迫的性质,而不同于儒家的纲常伦理中的义。但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所以《水浒传》里的义,还不能取代旧的伦常观念的地位和作用。《水浒传》里的忠,有忠于梁山事业的内容,但它又有忠君思想,在许多场合里,忠孝这种封建伦理大节被放在首位,而把义置于次要地位,这就是江湖义气没有突破封建道德的表现,梁山泊一些斗争性最强、革命最坚决的人物,最终也不免在讲义气的情况下跟着宋江接受招安,义气服从了忠君,就是《水浒传》所写的义本身存在严重缺陷的证明。

《水浒传》作者歌颂梁山义军,却又反对方腊起义,实际说明他同情、歌颂的是一种不彻底的农民起义,也就是不去推翻封建王朝的起义,不僭号称王的起义。所以,《水浒传》中出现了替天行道的口号。替天行道固然有其反抗的意义,但是由于遵奉天命,这就不能突破君主观念,因为在封建社会里,正是统治阶级借天命来欺骗人民,所谓奉天承运,天命所归,历来帝王正是借天命来统治万民的。《水浒传》中替天行道的意义,说的是朝廷无道时,由这些好汉来替天行道,而朝廷昏暗的原因,则是□臣蒙蔽了圣聪,因而他们造反便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所以最终又不得不归服天子脚下,而替天行道的大旗,也终于换成顺天、保国了。这也是《水浒》英雄们最终走上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

在《水浒传》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为梁山泊领袖的宋江,他的思想和行动,关系着整个梁山事业的兴衰和存亡。宋江出身于小地主家庭,自幼曾攻经史,养成忠孝观念,后来在县里作了押司,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对于衙门里公事和官府的应酬,十分熟悉。他虽为官府中人,却又喜欢结交江湖上好汉,对下层人民也富有同情心,济人贫苦,□人之急,扶人之困,在江湖上享有及时雨的美名。这样的一种特殊经历,形成了他思想性格的两面性,一方面他要作个忠臣孝子;另一方面,在同江湖人士的接触中,使他较多地了解下层人民的苦难和愿望,又成为仗义扶危、同情劳动人民对官府的反抗行为的人物。总之,宋江在上梁山之前,他对人民的造反,只是抱着同情态度,或在某种情况下在行动上作一点有限的支持。从他思想上说,他是不愿投身到造反行列里去,他后来上梁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他是一个广有谋略的人物,决不甘心长久屈居下僚,他原本希望靠着他的才能将来能够为国立功,作出一番事业来。博得个封妻荫子,以图日后名垂青史。而当时朝政黑暗,□臣当道,一些才能之士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恰在这时宋江又犯了杀人罪,流配到江州,又因醉后题了反诗,被江州知府拿住,问成死罪,靠了梁山好汉的搭救,才得保全性命,只有这时,宋江才上了梁山。

宋江有组织才能,善于团结人,再加上他在江湖上的声誉,前后有大批好汉随他上山,壮大了山寨力量,给山寨事业带来了一番兴旺发达的气象。梁山起义军在他的领导和指挥之下,接连打了许多胜仗,给予一些贪官污吏以严重的打击和惩罚,并且震动了朝廷,这些胜利都是和宋江的功劳分不开的。但由于他忠孝观念根深柢固,虽造了反而这种观念并未改变,这就伏下了他日后接受招安的契机。他上了梁山后口口声声说皇帝是至圣至明,只是□臣当道,谗佞专权。他反复申言: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只被滥官污吏逼得如此。因此他是权借水泊栖身,专等朝廷招安。他在与官军对阵中,总是想到如何为日后的招安预留地步。这样,梁山起义军的力量越强大,梁山的事业越兴旺,也就越为宋江的受招安积累资本。他终于在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打得朝廷军队大败亏输之后,光荣体面地受了招安,而把梁山起义事业断送。宋江投降之后,又奉朝廷之命去镇压方腊起义军,正如鲁迅说的: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这是对《水浒》的最尖锐的批评,也揭示了作者思想的严重局限。火烧草料场选自明代崇祯袁无涯刻本《水浒全传》插图

《水浒传》全书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写各路英雄纷纷上梁山大聚义,打官军,受招安。后半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及结局。其中田虎、王庆两部分是后来加的,今所见较早的百回本,征辽之后紧接平方腊。但有的研究者认为,征辽也可能是插增的,因为第一,征辽的事不同于受招安和平方腊,历史上无迹可寻。其次,和平田虎、王庆一样,征辽中梁山一百单八人无一死亡。这个看法尚有争论。从思想内容来说,《水浒传》前半是写人民反官府,是反映阶级矛盾的,后半则是写忠臣反□臣,是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的忠□矛盾。作者写了宋江的受招安,固然是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但也反映了民族爱国思想,鲁迅说:其中招安之说,乃是宋末到元初的思想,因为当时社会扰乱,官兵压制平民,民之和平者忍受之,不和平者便分离而为盗但一到外寇进来,官兵又不能抵抗的时候,人民因为仇视外族,便想用较胜于官兵的盗来抵抗他。这话是有根据的,水浒故事流传的时间正是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水浒传》的后半部分写宋江等人受招安,和这一背景不无关系。而征辽部分的出现,则是这一思想的继续和发展。至于忠臣反□臣,也是和这一思想有关的。在小说结尾写史官有唐律二首哀挽宋江等梁山人物,其中说: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水浒传》的作者是把宋江作为忠臣来描写的。第85回辽国欧阳侍郎招降宋江,吴用向宋江献策:要富贵,投降辽国;要忠义,报效宋朝。宋江说: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这里的尽忠报国实际上就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民族立场。宋江投降之后,水浒英雄始终受□臣排挤、打击和陷害,最后宋江等被□臣害死。这样的悲剧结局,对于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和作者对受招安者的鉴戒来说,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总之,《水浒传》通过艺术形象表现的官逼民反的现象,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本质,它所表现的梁山泊英雄轰轰烈烈的大起义,有力地冲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它描写的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尽管讲忠义,打外敌,平内乱,还是不见容于当权执政者,还是落得悲惨的结局,也深刻地传达了一种历史教训。

【篇四:《水浒传》读后感】

读完《水浒传》,我不禁掩卷沉思,在那样一个奸臣当权、在那样一个傀儡皇帝统治下的黑暗、动荡的年代,涌现出的一批用正义感的英雄为什么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是当初宋江的错误抉择,是奸臣的嫉贤妒能,是傀儡皇帝的懦弱无能。是这些原因的结合,才组成了这样的悲剧。那么,宋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实力?为什么各路英雄豪杰都不约而同地上水泊梁山落草?

有一部分是因为犯下了大罪,畏罪逃到了梁山泊,朝廷越是不管这个地方,逃到这里的人越多,逃到这里的人越多,朝廷越是不管,或是说不敢管,也管不了这个地方。所以才使得这里匪患猖獗。

还有一部分是冲着山东及时雨宋公明来的。当然,为了让山寨更加强大,山寨头领也不得不各处招贤纳士,所以,在军师吴用的计策下,他们也逼一些人上了梁山。比如朱仝,吴用为了赚朱仝上山坐一把交椅,令李逵杀害小衙内,让朱仝不愿上山也不得不上梁山。

当然,随着水泊梁山的不断强大,朝廷也不得不盘算着怎样去摧毁这样一个组织。所以就不断派兵去剿匪,因此在与朝廷的战争中,也俘虏了许多大将。在他们引颈受死的时候,宋江往往亲解其缚对待他们那是相当的好,让他们受宠若惊。而后再告诉他们自己本无意与朝廷作对然后诉说自己的苦衷,然后只盼朝廷早日招安对于想要的人,就耐心劝说,对于他们的顾虑家人的安危,也是积极解决,派人将一家老小搬到山寨所以就定了他们的心。

对于于自己无用的人,也以礼相待,天天肉山酒海,最后在苦留不住的情况下,将他放下山,让他传达自己的苦衷。这一切都天衣无缝,因为被捉到在梁山泊上,人心自危,对于宋江的话,只能唯唯诺诺。因为宋江山上的人,可不是好惹的,李逵就是最典型的。杀人不眨眼。要是看到有人对自己心中唯一崇拜的人不敬,那后果可想而知。所以最后就有了一百单八将这样的雄伟场面。

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他们讲究忠和义,爱打抱不平、劫富济贫,不满贪官污吏,最后集结梁山,与腐化的朝廷抗争。

李逵这个人,作者刻画得很成功,他是在《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人物,尽管如此,但他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是《水浒传》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不管是谁,只要遇上李逵这个对手,那都是不寒而栗。李逵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特别爱惹事,由于性格卤莽、性子急躁等原因,总是头脑发热爱冲动,不断地惹麻烦,要么是闹场误会,要么是好心办坏事,为作品平添了许多波澜。好在所惹的乱子都不是太大,最后又总是能被那位兄长般的主将一一化解。让我总是严肃不起来。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的集体,后来却走向了衰落。在归顺朝廷后,破大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百单八将,不曾折一将。但是在后来的战役中,却十去其八:阵亡正偏将五十九员,于路病故正偏将佐十员,鲁智深杭州六和寺坐化,武松折臂不愿恩赐于六和寺出家,公孙胜回还蓟州出家,不愿恩赐,于路辞去正偏将四员: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在京正偏将五员:安道全,黄甫端,金大坚,萧让,乐和。

这样一个表,皇帝看完后,也嗟叹不已:卿等一百八人,上应星曜,今止有二十七人见存,又辞去了四个,真乃十去其八矣!

这样的结局,谁看完都会难受的。可是噩梦远远没有结束,高俅一伙人唯恐宋江一伙人日后飞黄腾达,报复自己。于是在皇帝面前告宋江等有谋反之心,皇帝让高俅赐宋江御酒,问详细情况。高俅在皇帝赐的御酒中下了慢药,让宋江喝了药酒,宋江怕李逵等知道后再聚义造反,背叛朝廷。所以叫来李逵,给李逵喝了药酒,让李逵死后和自己一起葬在蓼儿洼。宋江自从当官以来,就常常来此游玩,此处有和水泊梁山一样的景色。李逵洒泪而别,几日后果然毒发身死。尸体运来与宋江葬在了一起。也正是宋江说的: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近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后来,小李广花荣和军师吴用得一奇梦,梦中宋江和李逵向他们诉说了此事,并且让他们去蓼儿洼看望自己,吴用和花荣奔到了蓼儿洼,亦悲伤不已,在此自缢,可怜英雄一世英名,就如南柯一梦。

皇帝当晚亦得一梦,梦见到了蓼儿洼,宋江等齐齐跪下,诉说冤屈。皇帝梦醒后,得知宋江等确实已死。龙颜大怒,召来高俅等人问责,蔡京、童贯却说:人之生死,皆由注定。皇帝最终还是被他们掩饰过了,并没有问罪。

在那样一个黑暗、动荡的年代,就是这样一批义字当先的绿林好汉,由盛转衰。让人痛心不已。而这只是一支代表人物,是当时的黑暗的代表,是民不聊生的代表。也是人民心中真实的想法的代表。这部经典巨着,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反省。所以我们要同样去感激作者,把这样一个真实、残酷的真实世界留给后人。引发起所有读者的共鸣,这,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名着的价值所在。

HdH765.cOm更多精选四大名著读后感阅读

《水浒传》有感3000字


《水浒传》有感3000字

曾曾

最初接触《水浒传》是几年前看了张涵予主演宋江的电视剧,当时拿着手机,看得很匆忙。

再次拿起书已是一月前的事情了,断断续续的,终于在2018年的春节读完,这期间,我的心情很复杂,有黯然神伤,也会打抱不平,到最后,只剩伤感。想把自己的感想写出来,可最终,觉得还是写不出来。

就写写我心里最喜欢的几个人吧!

林冲

整部水浒中,觉得最悲催的是林冲,因其妻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被陷害,最后走投无路,只能在柴进的推荐下,上了梁山落草。空有一身武艺,被高俅多次陷害而不懂反抗,野猪林竟然还要鲁智深保护,那怕到梁山泊落草,还要看王伦的脸色,最后因为晁盖等七人来了梁山,才杀了王伦,排上梁山泊第四把交椅,林冲为梁山打了许多胜仗,立功很多,当梁山好汉功成名就,坐享荣华富贵时,他却随宋江、卢俊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征方腊时,在杭州染了风瘫,留在六和寺养病后病故,追封忠武郎。在我的心里,我是一直希望他不死,至少像武松一样出家也不错吧!但是如果林冲没死?他的结局又将如何呢?朝中做官,与高俅为一伍,怎么可能?不被陷害死,也会憋屈死。所以作者安排他功成后病死也是挺合适的。

鲁智深

看水浒传时最喜欢的人物,虽然一个大胖和尚,但重情重义,胆大心细。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他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在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发配,他一路护送,为此受到了高俅的迫害,上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虽然杀人不眨眼,却都是路见不平,就连服人无数的宋江,也要让他三分,真是大快人心的一个汉子。最后的结局却应了"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令人嗟叹不已,我是真喜欢他为人豪爽,考虑问题都是先为他人着想,活着时杀得痛快,死得也利落!

武松

世人都知道武松打虎,武松为兄报仇,杀害潘金莲,西门庆,但细品书后,会发现武松的许多优点,在报仇之前,定要在众人面前道清来龙去脉,血溅鸳鸯楼后也会留下名字,不给他人留后患,因为心细,避免张清及母夜叉孙二娘陷害,不然也成了人肉包子了,可就这样一个重情重义,耿直之人,最初在柴进府中犯疟疾竟然自己去弄炭火,在宋江的众兄弟中,他和鲁智深似乎也不很受宠,当宋江想招安时,只有他敢说了句"冷了兄弟的心".在征讨方腊战斗中,武松被暗算失去左臂,最后都是他单臂擒方腊,可见武艺之高。最后拒绝荣华富贵,在六和寺出家,八十岁圆寂。作者看来也是真心喜欢他,让他成为《水浒传》中的特别重要人物,梁山108人,他的寿命应该是最长的。顺便说一句,我也特别喜欢他,电视中帅帅酷酷的形象,及他明白事理且心思细密的性格。

燕青

卢俊义的心腹家仆,随卢俊义上梁山。梁山军平定方腊后,班师回朝。燕青私下去见卢俊义,劝他急流勇退,隐姓埋名以终天年。卢俊义不肯。燕青又以汉高祖杀戮功臣之事劝谏,仍遭卢俊义拒绝。他只得拜别卢俊义,并留书给宋江,当夜便离军而去,从此下落不明。特意在这里提一下他,就是因为他明智选择功成身退,我是一直特别喜欢楚汉的故事,看来燕青是真正领会张良,也懂得了韩信的悲剧了,而且这样一个帅哥,一身漂亮的纹身,怎么不叫人喜欢?

宋江

最开始,我是极不喜欢宋江,江湖称他"及时雨",可我看了很多章,也没看到他的优点,作为官员,却为夺取生辰纲的晁盖等七人通风报信,包养阎婆惜,不给名份,还不给感情,对江湖结交的好汉却是大方,我倒纳闷了,一个小吏,哪来的那么多钱做"及时雨"?骂奸臣当道,自己也不过是贪官污吏一名。

后来我发现,宋江之所以能在梁山上说一不二,原因就在于他拥有绝对的掌控大局的能力!宋江面对喜欢钱财的人,就会时不时的给予小恩小惠,面对重感情的人,宋江就跟其谈感情,甚至结拜兄弟! 另一方面,宋江在梁山上有绝对的号召力,先不说老乡跟铁杆兄弟跟亲戚徒弟,其中李逵、孔明跟孔亮等人都是听着宋江的名号加入梁山的!并听从他的安排招安。但也有对招安不满敢直言的,比如武松和鲁智深,最后也用行动证明了,这也是我非常喜欢这两个人的原因。

我一直觉得宋江把"厚黑学"在梁山上运用到极致,让我不得在许多章节都讨厌他。为了让霹雳火秦明落草,杀害其妻小一家人口,后续许多好汉,都是宋江坑蒙拐骗弄上山,见面先松绑,下脆,赔礼道歉,和下面将士红脸白脸唱得好啊!尤其是为了把卢俊义骗上山,动静闹得够大了,真是"只为一人归水浒,致令百姓受兵戈".打着"义"的招牌,破坏了多少人的平静生活,其实也不过是自己贪取功名的愰子,最后善终的有几人?也只有那几个看透名利的。

当初黄文炳举报宋江写反诗,逼他上了梁山,他却真食了黄文炳的肉,李逵杀人不眨眼,干下许多糊涂事,宋江却喜欢得很。本来最不想写的是李逵,这个杀人魔,杀到上瘾时,竟然不分三七二十一,见人就杀,想想真是可怕又可恶,但一想到宋江对李逵的好,忍不住想评论两句。

李逵是单细胞生物,所以要直来直去,宋江收服他,就是直接满足其物质要求,给钱。他的心智就如没进化的小孩一样,不知对错,不分是非,谁满足他,他就跟谁,所谓有奶就是娘。宋江在心里应该是最喜欢这种对他忠心耿耿之人,包括到后来,李逵多少次触犯山寨的军规,都被宋江罩着,丝毫没有被处罚,道理也是一样的。

宋江有钱,然而仅仅有钱是不够的,水浒里有钱的很多,史进,孔明孔亮;宋江很大方,然而仅仅大方是不够的,晁盖也大方,鲁达也大方,宋江有权,然而仅仅有权还是不够看的,花荣如何。若说三者兼而有之,小旋风柴进比宋江如何?柴进完胜宋江吧,但显然江湖地位远不如宋江。

柴进行吗?柴进确实仗义疏财,确实也招待各路好汉。然而他既缺乏眼光,也缺乏心态礼贤下士的姿态。林冲在柴进庄上,还要与教头对练,在林冲看来这是什么?这是侮辱!武松在柴进庄上如何,开始也想与甚厚,后来竟至于到了犯疟疾自己去弄炭火的地步,也无怪武松心心念念都是宋押司。

人总有落难时,人们会想到柴进,然而在柴进这里,终不过是避难所,可在宋公明哥哥这里却是家。宋江能给他们的,不是银钱,不是安全,是发现他们的价值。

哪怕最初,我是多么觉得宋江虚伪,觉得他利用梁山好汉的义来换取自己的功名,可到了最后,我知道,没有宋江的一跪二拜三流泪,就没有这108个好汉,于这108个好汉来说,没有宋江,他们是好汉吗?是侠客吗?是义士吗?恐怕除了鲁达数人,大多数人大家都要嗤之以鼻。他们本应一刀一枪,效力疆场,千军万马中杀个七进七出,搏他个封妻荫子。所以阮小七说:这一腔热血,总要卖与识货的。谁识货?只有宋江识货。

宋江能给他们的,不是银钱,不是安全,是发现他们的价值。这一腔热血,不卖与他卖与谁?所以纳头便拜,所以不知有官府,只知有哥哥。哥哥让反,那就反了罢。读懂了这些,我对宋江的看法就复杂起来了!

梁山好汉的奋斗史,其实看起来也像一部恩怨史,在梁山108将中,内部就充满了各种仇恨。他们有的人是被兄弟所骗,有的人家人被兄弟所杀,有的人事业被兄弟所毁,还有的人是全家都被兄弟所陷害。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和和气气,大家一起啸聚山林,一起纵横江湖,一起把酒言欢,一起枪林弹雨,风里火里和水里都不回头。

但是这些都是表面,说白了,大家端起酒来喝酒是兄弟,放下酒杯就在心里骂娘,对彼此看不上眼甚至痛恨那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只是因为碍于面子没有直接挑明而已,都在一个锅里吃饭,天天骂骂咧咧就没意思了。

因为有了宋江,才聚齐在一起,放下彼此间的恩怨,又因为宋江招安,才让草寇成就一世英名,死得其所,战大辽,战王庆,战方腊,终于结束。最后也不过是战死,病死,被奸臣害死,也只有选择隐居的几人有个好结局。

如果不招安?结局又将怎样?或许是第二个王庆和方腊,终难成大气候。

人人都说水浒是最没意思的小说,看到最后,终是一场空,可也只有看到最后,才能懂作者对当时奸臣当道,谋害忠良的痛心,又或者希望能有一个如宋江这样的人来统一天下,可现实就是,梁山好汉不管如何,生存的结局都好不到哪,只因宋江,让他们拧成一股力量,终于干成惊天动地的大事。

最后,当宋江与李逵药死,吴用与花荣也自尽,真是让人嗟叹不已。

读水浒传有感3000字作文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围绕着古代农民起义而展开描述的长篇小说,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2篇“读水浒传有感3000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水浒传有感3000字(一)

《水浒传》的开篇是以龙虎山镇山石碑房门被打开,天罡地煞星集体出世作为开篇,而结尾又是以宋徽宗皇帝去幽会李师师的时候,梦中被戴宗引到梁山泊,参观考察了辉煌时水浒寨的风光,并听取已经化为鬼魂的宋江等人诉说高俅、童贯、蔡京欺上罔下,设计陷害梁山好汉的实情。宋徽宗醒来后安排忠臣实地查证,之后为宋江等人昭雪,但高俅、童贯、蔡京等奸臣依旧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故事在神话背景中展开并结束,而在整篇水浒小说中,依靠公孙胜这样的道人施法,直接在战场上参与作战、或者像罗真人一样可以用法力安排黄巾力士将李逵从空中抛出去,以及宋江在梦里得到九天玄女传授的天书(类似孙子兵法一样的军事战略书籍)、梁山泊好汉张顺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在杭州西湖被守军乱箭射死,之后借着兄弟张横灵魂附体,亲手杀死仇人,各种神奇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小说中,这些神话故事被当做真实的故事,现实世界中的不公正(例如奸臣童贯和高俅多次陷害梁山泊好汉),在小说中只能通过死后显灵获得公正的补偿(例如宋江死后,葬在了生前选择的类似梁山泊地形的寥儿洼,并常常显灵保佑了任职所在地民众风调雨顺),梁山泊108名好汉反抗朝廷暴政和贪腐官员的最终依据,还是来自于天授神权。

例如九天玄女给宋江的授权、天书上记载的替天行道口号和108名好汉的天书石碑,让这些对抗政府的造反者找到了精神支柱,如果仔细看看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会发现改朝换代时刻,起义军几乎全都是仰仗着上天的神权授予,才获得了造反的正义性,陈胜吴广是在鱼肚子里面藏了白布,写上陈胜王,并找人半夜学狐狸叫唤,西汉末年的刘秀是依靠谶纬之学中预言的刘秀当王,来给自己制造称帝的合法性,东汉末年黄巾军是依靠太平道的传播,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元代农民造反是依靠佛教里的弥勒信仰,宣称小明王要出世,以至于朝代都被称作明朝,秀才洪秀全的造反是抄袭了基督教的上帝概念,自称上帝之子,弄了个不中不洋的拜上帝教,率领广西贫民一路北上。

清末抵抗洋人的义和团运动更是相信入了红枪会,可以刀枪不入,有神灵护佑。水浒传读后感2500字。梁山泊的英雄造反也同样遵循了这个套路。仅有李逵当众喊出了?宋江哥哥照样做得了皇帝?,却被兄弟们哄笑一场,虽然其中有阮小七这样胆子大的,可以战胜后拿着方腊的皇帝龙袍试穿,但毕竟是梁山上的少数派。宋江的?替天行道?旗帜终究是反奸臣不反皇帝的逻辑。

在梁山泊英雄的结局中,得到善终的多数是明哲保身派,例如公孙胜在攻打大辽、征讨田虎等重大胜利之后,就知趣地要求回乡侍奉老母,而浪子燕青作为聪明乖巧之人,苦劝曾经的主人卢俊义要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举出汉代韩信、英布、彭越等人的例子,依旧不能说服主人,便选择了独自隐居。鲁智深在征讨方腊胜利后,在钱塘江边开悟坐化,武松陪伴昔日打家劫舍的兄弟,皈依佛门,两个也未再回到东京领赏,逃过了宋江和卢俊义被奸臣在御酒中投毒的噩运。

其实这些人的选择更多地是一种无奈之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想干一番事业的人,结局不外乎三种,一个是称王封侯,功成名就,一个是成王败寇,作为阶下囚,第三种结局则是看破人生,把成败得失视为幻影泡沫,皈依佛道。在各个封建王朝中,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结局通常和阶下囚一样,这是因为在封建帝王的眼中,异姓功臣总是信不过,迟早有一天要篡权夺位,能力太强的人在对付敌人的时候非常有价值,一旦敌人不存在了,这些人就会成为潜在的权力竞争者,因此他们永远只是帝王利用的棋子,功成名就之后,结局依旧是惨遭无名之祸,皈依佛道反而成了保全性命的出路。

梁山泊的众多兄弟出生入死和宋江一起竖起了造反大旗,念着兄弟义气,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之后再毫无怨言地跟随宋江南征北战,阮氏三兄弟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当吴用到阮家村拉三兄弟入伙时,三人对自己一身本领无处可用均有不平之气,表示如果能建功立业,哪怕是一天也对得起这一辈子。抱着满腔热情,加入了梁山泊的事业中,可惜宋江的战略从始到终都是一贯的,要等待招安,依靠一帮兄弟们的才干和实力为朝廷出力,等候加官封爵,再衣锦还乡,是宋江追求的理想,但殊不知,这些兄弟本来就是朝廷的眼中钉,朝廷在武力征讨连番失败后,无奈之下选择了招安求和策略,宋江一帮人从基层干起,考实力打拼获得了为朝廷出力的机会,但他们招安后的上级领导全都是曾经的敌人,朝廷正好可以利用宋江作为棋子,剪除异己的造反势力,等待鹬蚌相争,坐收渔利。梁山泊的英雄既然当初选择了和朝廷对抗的道路,就很难再次回到原有的秩序当中去。

在众多梁山泊好汉中,宋江是个武术爱好者,虽然会舞刀弄枪,但战场上的实力在梁山根本排不上名次,奇怪的是所有的英雄好汉提到及时雨的名号,便争相投奔,看了水浒的小说情节,才明天及时雨得来的原因,全靠宋江的其他才能

首先是宋江能容人,能接纳各类人才,梁山泊的创立者王伦嫉贤妒能,武功盖世的林冲上山后只能忍气吞声,直到后来晁盖带领吴用一班人马上山,来了个里应外合,让晁天王坐上了头把交椅,但晁天王显然是个真正的江湖英雄,当鼓上蚤时迁在祝家庄被困,解救后上山,晁盖居然要当众杀了这样的偷鸡摸狗之徒,幸亏宋江劝住,做小偷出身的时迁到了宋江手上,成为侦察的一把好手。而晁天王在听说曾头市要专门对抗梁山泊的消息后,不停劝阻,在战场上拼杀还是一把当先,有勇无谋,被射落马下。缺少的是宋江用人的手段。宋江在之后的南征北战中,凡是投降的将军,必然会以礼相待,首选将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

对于有才华的人,不惜采用各种威逼利用手段,包括一些欺骗的手段,让原本还在犹犹豫豫的英雄最终选择入伙儿。郓城县的都头朱仝原本是宋江的救命恩人,虽然遭人陷害被发配,但始终不肯入伙,后被宋江安排李逵将长官的儿子活活劈死,无路可走,才上了梁山,以至于朱仝上山就要和李逵拼命。而卢俊义本来在北京的日子风流潇洒,却被吴用装作算命先生蒙骗到梁山,再让官府追捕,愣是逼成贼寇,宋江招揽人才的手段的确胜出一筹。

其次是宋江懂军事战略,在江州醉后作诗被黄文炳诬告,后得到晁盖率领梁山好汉劫法场营救后,晁盖的本意是先回梁山,从长计议,但宋江判断形势后,认为梁山(山东)距离江州(江西九江)距离太远,以后再次安排人来攻打的可能性不大,索性趁着人多势众,连夜偷袭黄文斌家,在宋江的周密部署下,打了一个漂亮仗,随后凯旋回梁山,正式入伙儿。特别是宋江在获得了九天玄女的天书后,在行军打仗上与吴用密切配合,军事部署战略得当,才能连战连胜,

再次是宋江会做人,作为郓城的官吏,他舍得花钱,买通了上下官吏,并结交各地的好汉,在犯了命案后,县官为他开脱罪名,县城两个都头争相放他逃走,在柴进家避难时候,不忘结交武松,在刺配江州时候,对戴宗、李逵多加笼络,同时舍得花银子,把江州的上上下下都买通,落得个闲职,宋江的原则是对江湖上讲义气的兄弟,尽量结交,对能花钱摆平的事情,绝不吝啬金钱。他自己常在衙门里行走,各色人等都能混得开。这也是封建社会的现实写照,想林冲这样纯有一身武艺的人,缺不谙江湖险恶,对朝廷保佑幻想的人,就只能连遭陷害,还摸不出个门道,如果换了宋江,恐怕早就把上上下下都事先打点好。

读水浒传有感3000字(二)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读水浒传有感3000字范文


你会写《水浒传》的读后感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的2篇“读水浒传有感30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水浒传有感3000字范文(一)

《水浒传》的开篇是以龙虎山镇山石碑房门被打开,天罡地煞星集体出世作为开篇,而结尾又是以宋徽宗皇帝去幽会李师师的时候,梦中被戴宗引到梁山泊,参观考察了辉煌时水浒寨的风光,并听取已经化为鬼魂的宋江等人诉说高俅、童贯、蔡京欺上罔下,设计陷害梁山好汉的实情。宋徽宗醒来后安排忠臣实地查证,之后为宋江等人昭雪,但高俅、童贯、蔡京等奸臣依旧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故事在神话背景中展开并结束,而在整篇水浒小说中,依靠公孙胜这样的道人施法,直接在战场上参与作战、或者像罗真人一样可以用法力安排黄巾力士将李逵从空中抛出去,以及宋江在梦里得到九天玄女传授的天书(类似孙子兵法一样的军事战略书籍)、梁山泊好汉张顺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在杭州西湖被守军乱箭射死,之后借着兄弟张横灵魂附体,亲手杀死仇人,各种神奇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小说中,这些神话故事被当做真实的故事,现实世界中的不公正(例如奸臣童贯和高俅多次陷害梁山泊好汉),在小说中只能通过死后显灵获得公正的补偿(例如宋江死后,葬在了生前选择的类似梁山泊地形的寥儿洼,并常常显灵保佑了任职所在地民众风调雨顺),梁山泊108名好汉反抗朝廷暴政和官员的最终依据,还是来自于天授神权。

例如九天玄女给宋江的授权、天书上记载的替天行道口号和108名好汉的天书石碑,让这些对抗政府的造反者找到了精神支柱,如果仔细看看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会发现改朝换代时刻,起义军几乎全都是仰仗着上天的神权授予,才获得了造反的正义性,陈胜吴广是在鱼肚子里面藏了白布,写上陈胜王,并找人半夜学狐狸叫唤,西汉末年的刘秀是依靠谶纬之学中预言的刘秀当王,来给自己制造称帝的合法性,东汉末年黄巾军是依靠太平道的传播,号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元代农民造反是依靠佛教里的弥勒信仰,宣称小明王要出世,以至于朝代都被称作明朝,秀才洪秀全的造反是抄袭了基督教的上帝概念,自称上帝之子,弄了个不中不洋的拜上帝教,率领广西贫民一路北上。

清末抵抗洋人的义和团运动更是相信入了红枪会,可以刀枪不入,有神灵护佑。水浒传读后感2500字。梁山泊的英雄造反也同样遵循了这个套路。仅有李逵当众喊出了?宋江哥哥照样做得了皇帝?,却被兄弟们哄笑一场,虽然其中有阮小七这样胆子大的,可以战胜后拿着方腊的皇帝龙袍试穿,但毕竟是梁山上的少数派。宋江的?替天行道?旗帜终究是反奸臣不反皇帝的逻辑。

在梁山泊英雄的结局中,得到善终的多数是明哲保身派,例如公孙胜在攻打大辽、征讨田虎等重大胜利之后,就知趣地要求回乡侍奉老母,而浪子燕青作为聪明乖巧之人,苦劝曾经的主人卢俊义要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举出汉代韩信、英布、彭越等人的例子,依旧不能说服主人,便选择了独自隐居。鲁智深在征讨方腊胜利后,在钱塘江边开悟坐化,武松陪伴昔日打家劫舍的兄弟,皈依佛门,两个也未再回到东京领赏,逃过了宋江和卢俊义被奸臣在御酒中投毒的噩运。

其实这些人的选择更多地是一种无奈之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想干一番事业的人,结局不外乎三种,一个是称王封侯,功成名就,一个是成王败寇,作为阶下囚,第三种结局则是看破人生,把成败得失视为幻影泡沫,皈依佛道。在各个封建王朝中,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结局通常和阶下囚一样,这是因为在封建帝王的眼中,异姓功臣总是信不过,迟早有一天要篡权夺位,能力太强的人在对付敌人的时候非常有价值,一旦敌人不存在了,这些人就会成为潜在的权力竞争者,因此他们永远只是帝王利用的棋子,功成名就之后,结局依旧是惨遭无名之祸,皈依佛道反而成了保全性命的出路。

梁山泊的众多兄弟出生入死和宋江一起竖起了造反大旗,念着兄弟义气,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之后再毫无怨言地跟随宋江南征北战,阮氏三兄弟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当吴用到阮家村拉三兄弟入伙时,三人对自己一身本领无处可用均有不平之气,表示如果能建功立业,哪怕是一天也对得起这一辈子。抱着满腔热情,加入了梁山泊的事业中,可惜宋江的战略从始到终都是一贯的,要等待招安,依靠一帮兄弟们的才干和实力为朝廷出力,等候加官封爵,再衣锦还乡,是宋江追求的理想,但殊不知,这些兄弟本来就是朝廷的眼中钉,朝廷在武力征讨连番失败后,无奈之下选择了招安求和策略,宋江一帮人从基层干起,考实力打拼获得了为朝廷出力的机会,但他们招安后的上级领导全都是曾经的敌人,朝廷正好可以利用宋江作为棋子,剪除异己的造反势力,等待鹬蚌相争,坐收渔利。梁山泊的英雄既然当初选择了和朝廷对抗的道路,就很难再次回到原有的秩序当中去。

在众多梁山泊好汉中,宋江是个武术爱好者,虽然会舞刀弄枪,但战场上的实力在梁山根本排不上名次,奇怪的是所有的英雄好汉提到及时雨的名号,便争相投奔,看了水浒的小说情节,才明天及时雨得来的原因,全靠宋江的其他才能

首先是宋江能容人,能接纳各类人才,梁山泊的创立者王伦嫉贤妒能,武功盖世的林冲上山后只能忍气吞声,直到后来晁盖带领吴用一班人马上山,来了个里应外合,让晁天王坐上了头把交椅,但晁天王显然是个真正的江湖英雄,当鼓上蚤时迁在祝家庄被困,解救后上山,晁盖居然要当众杀了这样的偷鸡摸狗之徒,幸亏宋江劝住,做小偷出身的时迁到了宋江手上,成为侦察的一把好手。而晁天王在听说曾头市要专门对抗梁山泊的消息后,不停劝阻,在战场上拼杀还是一把当先,有勇无谋,被射落马下。缺少的是宋江用人的手段。宋江在之后的南征北战中,凡是投降的将军,必然会以礼相待,首选将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

对于有才华的人,不惜采用各种威逼利用手段,包括一些欺骗的手段,让原本还在犹犹豫豫的英雄最终选择入伙儿。郓城县的都头朱仝原本是宋江的救命恩人,虽然遭人陷害被发配,但始终不肯入伙,后被宋江安排李逵将长官的儿子活活劈死,无路可走,才上了梁山,以至于朱仝上山就要和李逵拼命。而卢俊义本来在北京的日子风流潇洒,却被吴用装作算命先生蒙骗到梁山,再让官府追捕,愣是逼成贼寇,宋江招揽人才的手段的确胜出一筹。

其次是宋江懂军事战略,在江州醉后作诗被黄文炳诬告,后得到晁盖率领梁山好汉劫法场营救后,晁盖的本意是先回梁山,从长计议,但宋江判断形势后,认为梁山(山东)距离江州(江西九江)距离太远,以后再次安排人来攻打的可能性不大,索性趁着人多势众,连夜偷袭黄文斌家,在宋江的周密部署下,打了一个漂亮仗,随后凯旋回梁山,正式入伙儿。特别是宋江在获得了九天玄女的天书后,在行军打仗上与吴用密切配合,军事部署战略得当,才能连战连胜,

再次是宋江会做人,作为郓城的官吏,他舍得花钱,买通了上下官吏,并结交各地的好汉,在犯了命案后,县官为他开脱罪名,县城两个都头争相放他逃走,在柴进家避难时候,不忘结交武松,在刺配江州时候,对戴宗、李逵多加笼络,同时舍得花银子,把江州的上上下下都买通,落得个闲职,宋江的原则是对江湖上讲义气的兄弟,尽量结交,对能花钱摆平的事情,绝不吝啬金钱。他自己常在衙门里行走,各色人等都能混得开。这也是封建社会的现实写照,想林冲这样纯有一身武艺的人,缺不谙江湖险恶,对朝廷保佑幻想的人,就只能连遭陷害,还摸不出个门道,如果换了宋江,恐怕早就把上上下下都事先打点好。

读水浒传有感3000字范文(二)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不要太吝啬,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只能让你的人格得到升华。

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我看《水浒传》已经是3年前的事了,剧中人物早已忘了一大半;而且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来就没认真看.迫不得已,只得从网上下了一套好好研读,竟发现:其实水浒传真的是不错。

第一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书中那一百单八将.人物虽称不上个个性格鲜明,但也每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例如浪里白条张顺水性奇佳,玉臂匠金大坚石刻技术拔群,还有入云龙公孙胜令人闻风丧胆的魔法,哪一个不是人中奇才 有人说《水浒传》里108将是勉强凑齐的,就是为了凑传说中的108星.我也不否认这点,可如果要是真的有多少些写多少,那么不仅少了一份奇幻色彩,也丢失了一百单八将从天而降的意义,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可谓是极品。

第二点就是《水浒传》中对剧情的刻画描述.《水浒传》从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到一百单八将聚一堂,从宋江大破连环马到宋公明全夥受招安,中间事情的繁琐,人物的众多,令人望而生畏.可施耐庵却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如此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却丝毫没有拖沓之感,而且一环套一环,使读者不由得继续往下看,仿佛自己到了真实的故事中去了一般,真是让人叹服。

第三点我要说的是《水浒传》对于历史的记述.大家可能都要笑我吧,这样一个类似于科幻神话的故事,根本就是瞎编,哪有什么真的历史.的确《水浒传》是神话故事,可他对当时民不聊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社会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你们想,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如果军队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 在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我还依旧喜欢《三国演义》.所以,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好书。

相信《读水浒传有感3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水浒传有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