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000字。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作者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很多优秀的读后感,就来自于作者及时地将自己的阅读心得记录下来,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000字,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一听到这个书名,我心里是茫然的,打开首页,才知道绵羊原来指的是那些名校中的高材生,出校以来已经很久没有认真的读完过一本书啦,而且很多时候也就是读过就忘过啦,所以vilma一发出书单约读我迟迟都没敢报名。

这次约读,我心里是既紧张又迫切,紧张的是一拿书就打瞌睡的人20天能读完吗?更何况还要记笔记,写读后感(从小最怕的就是这些,看看故事情节可以,写读后感头疼);很多时候感觉自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特别是跟书店朋友们接触以来,迫切的觉得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太少,更觉得货源的缺乏。

《优秀的绵羊》是一位耶鲁大学教授对美国常春藤精英教育的反思,一本颠覆美国中上阶层价值观的警世之作!

全书围绕需要思考什么和想要思考什么展开。其实很多时候不光是大学生,就是我们很多成年人也一样很迷茫。大部分人都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自我。

作家拉拉加林斯基倡导以寻找意义为出发点,询问自己什么事情会触动你?或者什么能让你产生共鸣?

他说意义在于你在做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就像游泳教练这个工作,我一直引以为傲,真的,很多人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医生告诉他们游泳可以帮助恢复,还有好多孩子从怕水、不敢放手到最后突破自我,开心快乐的在水中嬉戏玩耍!更何况游泳同时还是一项求生技能呢!

还有就是加林斯基的那句话让我重新定义了我分享汉后阿胶糕这件事。我当初的本意是自己和家人调理身体,而现在我觉得我在分享的同时更需要做的是传递我们中国传统中医的养生理念。咱们的父辈们,或者就我们这一代人吧,很多人熬夜,加班,每每等到有病了,或者说是身体已经出现种种迹象了才想起来要去医院,才悔不当初,我深有体会。

我的爸爸妈妈就是毁于陈旧的观念。妈妈20年前由于肺癌早早离我们而去,她的起因就是一个小小的感冒症状,爸爸因为胃癌10年前也撒手人间,当初我每天跟他电话沟通,结果后来劝通了却也晚了,所以预防大于治疗,治未病,这是我们国人目前比较急于转变的一个观念。

非标抱歉,我的书还没读完,今天就分享这些,不过我也深刻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不但这本书我会坚持读完,而且以后我也会坚持每一期书单都约,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哪怕一页一页的啃那也值,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000字精选


阅读是使人们学习得好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在阅读作品过后,我们可能会改变一些以前的想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读完作品后,我们应该如何写读后感呢?请阅读由我们为你编辑的优秀的绵羊读后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1

这是一本探讨教育的书,准确的讲,是一本探讨精英教育的书。

书中提出现有的教育目标是似乎培养优秀的全才,但是,这些优秀的绵羊并没有自己的目标,他们按照世俗的标准变成一个精英,然而却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书中同时提到了美国的阶级固化问题,家庭贫困的孩子从出生就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进入哈耶普斯坦福的机会小,然而,高薪、“上等”的工作却只在哈耶普斯坦福和常青藤高校招聘。再加上校友力量等等,美国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中国显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没有想美国这样不可挽救。

这本书对于精英阶层的孩子们来说,应该会有很大的启迪与改变作用,而对于我们这种没有什么试错成本的底层人士来说,我们只能求稳,因为我们没有犯错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按照稳当的路向前走,唯一的结果就是失败,而且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所以,这是给精英阶层看的一本书,书中多少提到底层学子的现状,然而只是作为对比,我们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按照世俗规划的路走,别无他法。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2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优秀的绵羊》,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将书名叫成沉默的绵羊。呵呵哒!这本书是一位毕业于美国名校,并在耶鲁任教xx之久的一位老师所著。书的宗旨是在讲述美国当前的精英教育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来看,我貌似也是处在这样的循坏当中。不停的学习、看书、背书、学英语,获得各种奖项、奖学金。首先来看大学本科四年毕业后我收获了什么,第一当然是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那么除此以外呢?考了那么多高分,但最终自己又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当时奋力去背书的目的又是什么?能够证明自己优秀的也只是一个个的可量化的目标。

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教育就是当你忘记所学一切之后所留存下来的东西。那我所受的教育呢?惊奇的发现经过相当优秀的本科经历后,可笑的发现自己原有的那个圈子是多么的狭小,但可悲的是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我养成了一种坏习惯,我的自信是一个需要他人源源不断充气的气球。自信更多的不是自我的肯定,而是要透过他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这样的我不能经历一丁点的否定,这未免也太脆弱了。

书中阐明了这种精英教育的根源,其实就是利益的自我循环。优秀的父辈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偏离这样的圈子,而其他阶层的孩子要想进入是难上加上。这种循环的结果就是要告诉我们,一定要上好大学,因为在这里你会接触到拥有良好背景的同学,在这里你会拥有其他一般学校所没有的特权。教育改变命运的确是真的,但基础是你必须有资格进入这个圈子。

书中提倡博雅教育,即重视个体思辨能力的培养。对比我自己,真的发现思考的太少太少。学而不思这是我目前最大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我之前的考试当中,还表现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面对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最重要的。反观我自己的决定,我认为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是第二的,最重要的我是要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毕竟学了那么多年的专业,放弃了四年已经是很可惜的事情了。

之所以成为优秀的绵羊,除了周遭的人都这样做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是绵羊们不敢于挑战不可能。他们不愿意去做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因为这样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失败,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失败。一丁点都不可以。拒绝可能性的同时也拒绝了成功。

目前来看,至少我还不是一只完全意义上的优秀的绵羊,第一因为我本身并不优秀,第二在于我起码还是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通往前方的路上,我需要更多的思考。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3

关于大学教育的批判鞭策入里,有很多见解不只适用于常青藤校(不然俺也没权利妄加评论了),也不只适用于美国。尤其在书里谈教育的意义,职业的意义,甚至人生的意义,说得太棒了。在谈精英教育之外,还把话题引向精英社会阶层带来的美国社会固化,以及美国政治治理体系僵化的问题。前段时间希拉里的负面新闻,美国上流社会巨款上名校的话题,也侧面应征了作者的判断。能看出来书里有不少来自师生谈话或是朋友家宴聊天碰撞出的观点,real羡慕一波。可惜批判很深很嗨,出招很难。

我想,难出招的原因恐怕是我们正处在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全球性社会结构固化过程中,大学教育里凸显的问题,比如不注重探索生命意义,而更注重技校性质的技能培养,让最优秀的大脑们从众扎堆金领行业等等,其实正是来自新社会结构的需求,他们需要一批固化的、家族式延续的、在社会规则中极度焦虑的精英,做好代理人角色。这样的群体与其说是绵羊,不如说是在航行的船舰周围,离船最近的海豚们。

作者恐怕也有此意,所以在最后,给出的招是走向民主治理的大变革。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4

不优秀绵羊的教育

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

虽然这是一种通俗的定义,但提出此观点的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的初衷是严肃的:我们在大学的大部分所学必然会慢慢淡忘,剩余的部分其实就是你自己。

想起研一上学期的线代教授,她说:“大学的更多的教会一种生活方式,教会一种学习能力,教会一种思考方式。

分析教育的劣势面

家长:只希望提高孩子GPA或SAT的“顾客”,不止有虎妈猫爸的“直升机式父母”,还有宠溺孩子自由的父母。

孩子:只能全力以赴的营造“完美小孩”的面具,一张可以藏起真实自我的面具。心理上焦虑,心态上出现极端自卑和自负。保留着完美主义的形态,但内心却经受不住任何微小失败的打击。

学校:高中的学校,面对顾客的施压,只能“奉上”所谓的升学经验。而本该教授学生教育意义的大学,被学校排名牵制,一个个都是打着幌子的职业技校。

教育的“特权堡垒”

在读《美国简明史》时,我哀叹中国富豪为什么不向高校捐款资助教育。在这本书里,我得到一个反面的答案。在高校院校里,依靠父母捐款也是一种加分政策。反而,是一种特权。

和中国一样,精英阶层的父母,在进行孩子教育时,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要远高于普通家庭。

不优秀绵羊的现状

〖如果只是想看教育意义内涵的书友,不用专门购买此书。书后面几个章节更多从精英阶层分析落笔〗

沉迷网络和手游似乎也是大学教育的难题。老师们的学生时代里,同学探讨学术艺术等问题,俨然是家常便饭。但是网络的不发达,仪器的非高精尖,这也是难以进步的问题。现在学生正确适当使用网络,也是自我提升的关键。

放弃手游,放弃刷微博,开发精神创造力!

大学除了学习,还剩下什么?

是社交。为了更好的简历表,为了结交不同系院的朋友们,绵羊们在忙碌。

这些“量化的美德”无非就是可以在大学申请表上体现出来的那些东西。总而言之,我们并非应试教育,而是应试而活。

那学习呢,期末的突击,作业的应付,和老师之间似乎只有填写评价表的关系。

这些现状的原因,是在于学生么?

错的不仅仅是学生,错的可以说是负责高校的教育。

教育的意义

学生层面

学校里学不到的,绵羊们可以这么尝试!

我们的核心问题是一个人的内心自由度。你在20多岁所能够承受的不确定性的程度以及能够管理的财富取决于你是谁。

让自己保持多元化,我呼吁大学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尽可能地尝试更多的新事物,避免只专注于自己原有的兴趣领域。

其实,一个人的深度和广度并不矛盾。社会的变化性和复杂性,已经不再是那个要求我们仅仅掌握技术就可以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采用多元应对呢?

总之,这本书,让我从教育角度更立体的认识美国,也让我明白自己总是使用理科思维思考问题的欠缺。作者是幸运的,学习到自己喜爱的英国文学。我佩服的是作者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力度。但是,这本书内容拼凑类似于博客,很散乱。作者只分析的优秀的精英层里的绵羊。所以去掉一星。

最后的思考,如果有答案,我会更新。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5

阅读此书,从另一个角度跳出来审视自己曾经接受的教育,自我多次被利刃剖析,“书籍就像一把斧子,为我们结冰的内心海洋开出一条道路”,摘抄一些感触较深的观点,作此笔记:

自我:

1.从你出生开始,你的所见所闻,包括现实故事、虚幻神话、固有认知、价值观和神圣的语言等已经形成了你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感知,你的灵魂就是你生活的一面镜子。

2.济慈所定义的“灵魂”指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的自己,一个道德、理智、感知和情感所构成的完整的个体。

3.世界上的痛楚和困难对培养人的理智并铸就灵魂是必要的。

4.与生俱来的思维,只有在经历了反思、内视并建立起思想和内心的交流及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我们才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灵魂的个体。

5.自我意识是一个极其私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能找到自己的力量、安全感、自主、创造力和快乐。

6.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7.我们知道了自己并非世界中心,他人并非为我而存在。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尊严和对世界的认识

教育:

8.教育是一种自我疗伤。

9.“教育”的拉丁语本意是“激发”。教师工作的本质是激发并唤醒潜伏在每个学生体内处于睡眠状态的能量。

10.高等教育下太多的灵魂,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

11.苏格拉底认为,教学就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应该在性格定型阶段初步了解生命更大的方向和意义;大学更应该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成长需求,其次才是特定领域的能力培养;大学应当能够引导学生自己解答有关生命的重要问题;或者能够给予学生空间和时间思考人生的问题,并能够获得相应的词汇来交流分享,但是这也正是今天的大学所缺失的。

12.我们在大学的大部分所学必然后慢慢淡忘,剩余的部分其实就是你自己。

13.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而是经历教育。

14.不论是讨论大学的目的,建立自我的重要性,独立精神的价值还是勇于面对风险的态度,我们都无法忽略一个大前提——现实。

15.一个致力于铲除不快乐或者任何不满的体系实际上就是反乌托邦。每个人生活中必然有不愉快之事,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而且不快的经历是任何个人、机构乃至社会转型进步的基石。只有当你的内心或者灵魂感受到现在的自我和追求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时,变化才会随之产生。

16.你不仅仅学会思考,而且要学会不同的思考方式。你也许会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人类行为特点,但你也会从文学的角度去体会人类行为。你也许会先从哲学的角度认识现实,但你也会从数学或物理的角度思考现实。通过诸多角度的比较,你的头脑才会变得更加敏锐,更加灵活;你也因此变得更加善于质疑,思想更加严谨。最重要的是,你学会了自我引导。

17.新人类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学识的广度、跨学科文化知识、信息敏感度以及待人处事的灵活度”。另外,“终生学习能力、持续成长和创新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

18.大学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大学代表着人生一次机会,善待这次机会,不要着急去成为自己心中早已计划好的那个人,而是成为你自己从未遇见的那个人,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做到这点,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你就读的学校,而是你自己本身。

生活:

19.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工作,但每个人更需要懂得生活。

20.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21.在满足基础物质条件之上,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健康的社交圈以及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22.我们在阅读文章或者欣赏艺术品时,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我是否看明白了,而是该篇文章或该件艺术品是否能引起我的共鸣,从而帮助我更懂得自己。

23.人就是社交体,每个人的幸福来自他发挥出个人的能力之时。

24.一个人,只有不知道自己的路将伸向何方的时候,他才能到达顶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你试图拒绝不确定性,那么你就拒绝了生命的意义。

25.如果你未曾放弃什么,那根本就谈不上精神勇气。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的特征。只有通过,才是真实的。

26.真正的低收入家庭子弟所面临的内在矛盾比他人要强烈得多,而且犯错的空间也比他人小得多。

27.平时生活朴素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因为你能更适应简单的生活。

28.绝对不要为你的一辈子做好计划,因为人的变化在两三年内都是巨大的,而且时刻会产生新的想法;你真正可以做到的是,想好现在要做什么。

用一句话做总结:“做自己喜欢的事本来就是一碗实用性极高的鸡汤”。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6

很好的一本书,可惜我已经读完大学了,不过即便入学前看了,也不见得会有什么改变。

最大的感受便是世界都是相似的,都是功利的,那么你怎么选择。

实际上回顾我所经历的教育,我觉得是失败的。

小学的时候最为成功,因为小学我意识不到90多分和80分和70分比有什么区别,这要感谢我爸,对我的要求就是六十分就好,以至于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考了68被我妈骂死了但是我爸无动于衷。

从中学起进入了一个竞争的环境,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月考结束后,班主任在班会上让年级前40名的“学习标兵”们站起来,那时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因为成绩享受到荣耀。这种感觉是会上瘾的。

后来的初中,高中,都是同样的地方,也是同样的标准衡量。我对中学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可能因为心思都被考试压满了。

大学也是如此。本来以为大学是一个自由的地方,并不是。

高考是一个筛选机制不错,于是同样的人被筛在了一起:参加加素拓分最多的比赛活动,努力混到社团部长社长球队队长主力队员来加分,选修给分最高最好开卷不点名的选修课,没有人在想我想成为什么,都是:我要拿奖学金,我要成为第一第二第三,我比别人厉害。如果你不参与,甚至会被视为异类。

于是我的大学就这样过了。除了大一大二,我甚至都想不起来上一次听过的人文课程是在哪里?看过的这方面的书是什么时候?

然后毕业,工作。谁谁谁去了哪里,谁谁谁发了多少文章,中了多少基金。没有人care教学,esp本科生的教学。

看了这本书我在想,其实中国的学生,不见得比美国的差,只是我们玩那套标准玩的更好吧,自己逼自己,自己丢了自己。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7

读书之《优秀的绵羊》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先用旧的我来回答以上的几个问题。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就是去学校读书,学一些知识点。为什么要读大学?做一个有学历的青年,能在社会里谋得一份好一些的工作。大学如何帮我找自我,如何教我独立思考,如何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这几个问题,直至大学毕业都根本没想过,只是在不停接受听到看到的观点,但是没有思辨能力。只想有一份工作让自己能体面一点的活在这片土地上。我的大学,在谈恋爱,在看港剧,在逃课,在考前临时抱佛脚,没有深度阅读,没有思考过那些宏大的、哲学的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大四的时候,有一天听到同学说,大学是塑造一个人的性格与人格的关键时期,如雷贯耳,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可现在已经晚了。“晚了”,便让它成为了众多听过的道理的其中一句。

我的大学,充斥着肤浅的快乐与肤浅的焦虑。

其实,永远都不晚。现在的我,来尝试回答以上问题。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全人,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然后是有技能的,有教养的世界公民。读大学,一方面是作为社会人的需求,但是更重要的是,对于知识的渴望,在未成年以前,很多书和道理还看不懂;而大学的几年,正是从一个孩子过渡到成人的时期,可以有集中的不被打扰的纯粹的时间去阅读,去理解,去尝试,去发掘自己喜欢什么,去构造自己的三观体系。

教育,是要培养我们交流思想的能力,首先要有可以交流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从哪里来,要从广泛的阅读里,从生活的体验里来,读各科各家观点,塑造自己的认知,不仅有交流思想的能力,也能有分辨价值与做出判断的能力。

我常在想,那些看起来自带光芒的人,是因为他们自信,不一定是长得漂亮,而是有相对完整的自我认知体系,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想办法知道怎么去做,再而坚定地去执行。 如果脑袋里是迷茫的浆糊,眼神要如何清澈?

如果是要准备见大姐,见西西,见樱桃姐,我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穿着吗?不,没有可以与她们对等交流的思想,才让我相见形拙。我们的大学招生录取标准支撑起了整个教育系统,或者说教育围绕着招生而运转。我们常说高考这个指挥棒,其实它只是为我们的教育体制设计背上了荆条,关键的还是大学需要录取什么样的人。

中国的高等教育因为在20世纪中叶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实用主义,到今天都还是技能培训或者专业优先的现状,它要求筛选的就是学习成绩好的人。虽然不乏有北大清华复旦中大等高校在探索通识教育,但毕竟还不成熟,范围还很小,而且在高校中全面普及暂时还是不现实的,甚至有专家认为只要一流大学培养好全人即可,对此我保持怀疑态度。

广大的家长和学生,还是要在“国内教育”与“出国”两条路上选定一条,然后在各自的框架下去“培养”孩子符合他们的招收标准。国内教育,就意味着学业压力下的应试教育;出国,意味着各种项目与活动压力下的应试教育。

我们今天对孩子所做的一切,以后都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8

在全家人的努力和坚持下,他们的孩子终于成为了一所常青藤名校的一名学生,却要在这四年里被告知:你过去所经受的教育都是整个教育系统失控的产物。还好这些经受过精英教育的名校教授,从中发现了教育的弊端。少看抖音多看书(虽然我能能理解很多工作亚历山大的人们需要不动脑的放松),但是今天这话我就放在这儿了(虽然我这么说像在得瑟:你不就看了几本书么)。

20xx0107周二再一次写读书笔记,感觉有些不同。《优秀的绵羊》最开始吸引我阅读的是它的作者——在常青藤盟校待了24年之久的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20xx年,他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

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善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这本书可以当做一封写给20岁时上大学的我们,在书中他谈论了很多希望能在大学时有人能激发他去思考的问题——比如说,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9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1000字:

一听到这个书名,我心里是茫然的,打开首页,才知道“绵羊”原来指的是那些名校中的高材生,出校以来已经很久没有认真的读完过一本书啦,而且很多时候也就是读过就忘过啦,所以vilma一发出书单约读我迟迟都没敢报名。

这次约读,我心里是既紧张又迫切,紧张的是一拿书就打瞌睡的人20天能读完吗?更何况还要记笔记,写读后感(从小最怕的就是这些,看看故事情节可以,写读后感头疼);很多时候感觉自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特别是跟书店朋友们接触以来,迫切的觉得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太少,更觉得货源的缺乏。

《优秀的绵羊》是一位耶鲁大学教授对美国常春藤精英教育的反思,一本颠覆美国中上阶层价值观的警世之作!

全书围绕“需要思考什么”和“想要思考什么”展开。其实很多时候不光是大学生,就是我们很多成年人也一样很迷茫。大部分人都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自我。

作家拉拉·加林斯基倡导以寻找“意义”为出发点,询问自己“什么事情会触动你?”或者“什么能让你产生共鸣?”

他说“意义在于你在做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就像游泳教练这个工作,我一直引以为傲,真的,很多人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医生告诉他们游泳可以帮助恢复,还有好多孩子从怕水、不敢放手到最后突破自我,开心快乐的在水中嬉戏玩耍!更何况游泳同时还是一项求生技能呢!

还有就是加林斯基的那句话让我重新定义了我分享汉后阿胶糕这件事。我当初的本意是自己和家人调理身体,而现在我觉得我在分享的同时更需要做的是传递我们中国传统中医的养生理念。咱们的父辈们,或者就我们这一代人吧,很多人熬夜,加班,每每等到有病了,或者说是身体已经出现种种迹象了才想起来要去医院,才悔不当初,我深有体会。

我的爸爸妈妈就是毁于陈旧的观念。妈妈20年前由于肺癌早早离我们而去,她的起因就是一个小小的感冒症状,爸爸因为胃癌10年前也撒手人间,当初我每天跟他电话沟通,结果后来劝通了却也晚了,所以预防大于治疗,治未病,这是我们国人目前比较急于转变的一个观念。

非标抱歉,我的书还没读完,今天就分享这些,不过我也深刻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不但这本书我会坚持读完,而且以后我也会坚持每一期书单都约,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哪怕一页一页的啃那也值,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10

第一,关于阅读。每日的输出是以有大量有效输入的前提的,写作的同时,我想形成规律的阅读习惯,以一周为一个周期展开,计划如下:周一阅读一小时周二阅读一小时周三阅读一小时周四思考一小时周五思考一小时周六成文整理周日分享交流课。

第二,关于启发。阅读《优秀的绵羊》后,我有几个闪念的启发。1.精英教育。但对于不是精英的我,如何理解它呢。一方面我内心确性没有真正接触,只通过二手的信息获得的理解是不可靠的,另一方面无法否认的是,我认识这个世界必然不是事必躬亲的探索的,很大部分认知是通过他人教授经验的二手信息。仔细思考,这是我构建整个世界观的初始,而真正展开人生,大概就是实践的验证吧。2.标签。这同样是个有趣的命题,有一段时间我认为应该去标签化,作为独立的自由人怎可以机械的标签自我标签他人,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立体丰富复杂。但现在,我发觉有标签的个人品牌的确非常有效的提高了竞争力,甚至,有意识的,我努力想创建自己的标签。每个优秀的人,总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是有标签的,在这个角度上,标签类似于品牌的含义。3.构建自我。《优秀的绵羊》一书中,让我最大的收获,是一个观念“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构建自我的过程。”我一直想要活成自己真正的模样,但什么是真正的我,尚在构架中。所以才会有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这句话吧,“我”是动态的变化的不断更新的啊。4.阅读方法。我有时会觉得,我的阅读方法很粗浅,似乎都是轻阅读,享受文字带来的思想碰撞。在想要写作时,突然发现了另外一个阅读的角度,每本书除了内容,其实也告诉了我写作的逻辑。它的框架和展开方式,它的脉络和枝叶发展,我想通过思维导图,将模糊的思考清晰化,用文字思考。5.我的研究生生活打算如何渡过。如果大学时期可以重来,我会怎么做?一时间各种规划纷拥而来,看来,想要过好到不想交换的人生真的很难。不过,我对于教育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后,如何渡过新的求学时期的核心也有了方向。希望研究生生活结束后,能有一个三观清晰的我。

第三,关于批判。不得不吐槽绵羊一书的啰嗦,感觉是一篇文章扩充的一本书,这篇文章命题是“教育是什么?”,这个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牛了。总觉得,美国人大多啰嗦,美国作家的书都会有这种感觉,不知是否是翻译的关系。从历史/经济/社会各个维度和各种角度来阐述,很丰满的阐述教育。提出好问题,但是没有提出好方法,对策“精英的自我救赎”很鸡汤。这本书实质是指出了一个问题,但是用一本书来说一个核心观点。这本书值得肯定的是第二部分,关于自我的部分,阅读一本书需要粗读和精读相结合,关于如何辨别粗和细,我要累积阅读经验。

第四,读友感触罗列分享。因为读好这本书后,和小伙伴进行了分享和交流,觉得很有趣的部分进行了摘记,现在罗列如下:

写给20岁的我的一封信——有和过去的我对话过吗?发现真正喜爱的事情。有回头看过自己走过的路吗?平静的客观的评价过过去时光吗?帮助我们更理性的走之后的路。

像僵尸一样走进大学校园——不止,像僵尸一样的工作/婚姻/生活,走一步算一步,不思考不反思不规划。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耶鲁的友谊课,严肃认真的事情放在课程中,而我们都是自学成才。原来,我不会谈恋爱。脑回路是需要教授的。

教育是传授价值观的方式。这样,你会这么一本正经的,全权接受的价值观吗,所以倾听/包容理解/筛选。

带来快乐的一定是情感类带来的,感情因素。工作学业事业是由外而内的,成就感也好。好的情感生活,有好的闺蜜/家庭氛围,才是值得羡慕的。

斯坦福狂鸭症,意像是,一只悠闲的鸭子在湖面游过,掩盖了在湖面下疯狂拨动的鸭掌。咖啡店的阳光咖啡,悠闲的生活,背后的努力,特别特别的努力。

当你身边的人不在意灵魂时,你在意滋养灵魂,这几乎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有光芒的人,没有一定需要意义。

自我内化。别人对你的评价,别把它当作你真正的模样。

为美国而教,我是演说家的某期徐启儒,谈及国人对公益的态度。美国,则是公益的系统性。

公务员—银行—老师,大家都是这样的选择,行为习惯,我们也是如此。提高门槛,反而增加人。如果没有犯错机会,就没有成长的空间。

犯错,是积极主动者的特权;消极的平庸者,永远把时间花在证明自己没有错。

大学的本意,是提供各种体验的机会,来观察世界,发现自己的能力,最好的时机。自我建构的时间,有时间有精力。吴晓波,大学时期图书馆每本书都看。

高智商但不知道生活简历的竞争类似核武器的竞争,和别人比较的刺激,坐标系,靶子去超越。成功的人,才有资格被爱。外在的,也许会增加父母的压力,但和爱无关,无论如何,有爱则一直会在。

自我疗愈的方式,和三观不同的事务,撕扯中成长。精力别分散,专注的做好一件事。大学,把未成年人教成成年人。教育,出了学校忘记后,留下的东西。你看到的东西,是你的灵魂反射的东西。匆忙的人/混沌的人/欣赏美的人/因为灵魂构造不同。学会思考,不自以为是。

大学教育的目的,建立自我。大学没有做,现在在做。放大自我和意志力,和,滋养灵魂。生活的使命,培养成一个有意思的人,一个丰富的人,只有自己才能陪伴自己一生。拉丁语的语境。职业,召唤。教育,激发。自信,自己判断来做选择。自我的选择和判断,失败就承担。依赖自身价值去做。精神想象力,可以摆脱现有生活的想象力。不保守安稳,生活就不会让你不保守安稳。安稳和不安稳,没有好坏之分,冒险。律师,不是意义,保护公民权利才是意义。意义不是你是什么,而是你做什么。职业和做的事情本身。一直成功不曾失败,就是一直脆弱。一个人承受不确定性的程度,一个人内心的自由。有意义的成年生活,有必要成为一次孤儿。

我的成年仪式。不要为你一辈子做好计划,因为你是一个充满变化的人,接受不确定性。所学的东西十年内就会被淘汰,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引导如何学习。作者不知道如何和修水管工聊天,觉得不重要并且不知道如何做。和各行各业的人聊天,不要觉得无用,不知道如何做。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11

有一定启发的书,作者描述了当前美国精英教育的弊端,从录取筛选流程的不公,到学校教师教育的缺失,到精英们拼成绩为了最后的一纸文凭和耀眼的工作头衔的畸形竞争,最终我们培养出了一批聪明、富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害怕失败、对未来一片迷茫又极度缺乏好奇心和目标感的精英。

作者推崇的是博雅教育,关注个人存在的价值和使命,和医生、律师、投行、咨询等职业无关。它注重对知识的追根溯源,学生不是去接受、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的思辨。面对信息,我们要学会分析背后的逻辑,分析他人观点,阐述自己的观点。大学应该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了解生命更大方向和意义。学校要做的是,不断地向学生提问,而且问得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他们到底追求什么。苏格拉底认为,教学就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

几个建议:

学会思考,做自己喜欢的事,坦然面对失败,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1.大学的首要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

【我的反思】如何养成思考的习惯:对发生的事情/现存的制度追根溯源,这件事情发生背后的人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他会这样做/这样说,对方的目的是什么,需求和期望是什么。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问自己5*why,把思考能够变成自己的本能:刻意练习+重复+奖惩措施

多学科+反思(除了自己经验以外,也要看看其他人做得好和做得不好,通过别人痛苦的经验来提升自己)+模型(思维实验)

2.真正的自信是不管他人试图给你灌输了什么理念,自己都始终坚信“我”的价值远远超于成绩,真正的自信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成功。

【我的思考】真正的自信是坚信自己的价值,向上不谄媚,向下不看低。自己决定什么是成功,不被外界评价所影响。

3.意义在于你在做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

【我的思考】你是什么不重要,你在做什么,你给社会/他人带来了多大的价值才重要,价值越大,意义越大!

4.一直成功(即从未失败)并不是能力的体现,而是脆弱的表现,因为出于害怕失败,个体往往放弃一些本来能够造就他成就自己的机会。

【我的思考】终于理解了之前TED讲vulnerability的一个演讲,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才能造就更大的成功。

作者批判了精英教育的很多弊端,但没有反思精英教育存在的原因,为什么美国精英教育会演变成当前的样子?

从学校录取标准/流程的角度来说:一、可以提供捐款、家庭条件极其优越的学生是一定会被录取的;二、拥有某方面专才/天才也是一定会被录取;三、国家运动员资格证/体育生,也有优先录取资格。因为美国的私立学校的本质是企业,企业要存在,必须要盈利,那么第一条,可以成为收入的一个途径;第二条,专才/天才很有可能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或者某些名声能引起巨大社会效应,这就是免费的广告,何乐而不为?第三条,运动员资格,美国高校会有很多体育竞技,这种就是完美地广告时刻,所以运动员也是优先录取。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篇12

我们距离“精英教育”有多远——《优秀的绵羊》读后感800字:

文:李燕;作者德雷谢维奇,一方面告诉了我们美国的精英教育已发展近百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另一方面极具警示性地说明当前美国的精英阶层出现了固化趋势和诸多弊端。比如:他们的思想观念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对未来缺乏热情,预见性不足等问题也日渐凸显,他们虽然有着令人艳羡的名校学历和丰富深厚的社会人脉资源,但面对激烈的竞争角逐,太多人难免呈现焦虑恐惧、甚至抑郁苦闷之态。作者认为美国的精英教育弊端渐现,加大了特权与公众的差距,妨害了社会公平,美国社会在经历了贵族统治与精英统治之后,民主治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本书让我大开眼界的是作者对“精英教育”的剖析,从贵族教育到精英教育,从贵族特权到精英特权,从耶鲁、哈佛、普林斯顿等常春藤盟校的壁垒森严到美国各个州立大学的蓬勃发展,这些内容不仅拓展了我的认知领域,而且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我们自新文化运动出现的新学堂到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形成的教学模式,自1978年恢复高考到985、211院校的合并扩招,至今我国的教育,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大概还远远未能达到美国所谓的“精英教育”标准吧!

如今,我们某些高中沾沾自喜的是取得压倒性优势的高考高分,某些高中对分数优等生的招生竞争激烈。每年高考季还热衷于打着超越“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旗号煽动备考情绪。

我们这种应试教育与高校教育大概是脱节的,我们在专业教育和个人成长上的认识大概也是极其短视和功利性的。就连我们的北大、清华等名校似乎还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肩负民族发展重任并引领时代革新潮流。看看耶鲁大学1927年的改革措施,我们的名校似乎正在努力学习着,努力改变着!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基本是接轨的,SAT成绩,课外实践活动报告,领袖气质和能力,这些都是进入名校、成为“精英”的必备条件。读后感.其实每一位“精英”的背后,都离不开高强度的“魔鬼”训练。单看耶鲁大学接受报考简历的基本条件,我们不得不反思高中三年疯狂刷题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高考,依旧是普通老百姓的奋斗方向。但名校与普通高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能够到达“诗和远方”的“象牙塔”的学子太辛苦、也太少了!

总之,越是关注教育,越是敬畏教育!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000字汇总


从哪个方面来写作品的读后感呢?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为了记住这些看过的剧情,我们有必要去写一份读后感,以下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整理,主题为“优秀的绵羊读后感”,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篇1】

大学毕业半年多读到这本书,说真的,还是有些遗憾。回望自己的大学生活,虽然没有完全荒废时间,但是也没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书中讲述了大学生活应当怎样度过才不荒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大学生活的意义。其实,这本书很适合初入大学的同学们读,可以为大家找到正确读完大学的方向。《优秀的绵羊》一书,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及研究哈佛等精英大学,指出精英们身上的许多东西。家庭,出身,教育,等等,都与非精英家庭出身的人有许多不同。当然,很多东西非精英家庭出身的人也不能体会。阶层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彼此对彼此的看法都只从自身角度出发,不管如何客观,主观性都不可避免!

精英家庭出身的人,对他们的父母来说,孩子上精英大学成为了必需品,然后精英大学毕业的精英学子又进入精英学校的管理层,不断循环,精英教育系统顺利流转,非精英出身的学生只能继续父辈从事的工作,阶层固化自然而然。作者提出现今的美国教育系统是精英教育,整个系统其实大部分是为精英服务的,非精英出身的人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极少,作者对此表示担忧。

纵观古今历史,每一个系统得以顺利运行都是大多数人默认的,这个系统符合中上层的利益就很多时候得以正常运转,下层民众不可能会有话语权。话语权永远掌握在掌控这个世界的人手中。精英的后代继续是精英,非精英的后代继续是非精英。阶层固化,社会活力必然降低,后面的结果谁也难以预料。

当然,本书的重要关注点就是精英大学的教育问题。在作者看来,哈佛、斯坦福等大学基本是精英大学,里面的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培养精英,而精英们也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一切。精英特权必然不可少!对于非精英家庭出身的人来说,哈佛等顶级高校的资源能够获取到是极为困难的,他们只能选择二三流大学甚至不读大学,对他们来说这是不幸且无可奈何的。对精英大学的精英后代们来说,没能进入精英大学读书的人都是不努力的人,而他们因为努力自然得到优质资源。鉴于他们生活的狭窄性,他们自然不能看到精英之外的人们承受的东西比他们要多很多。狭窄的生活决定狭窄的视线,狭窄的视线决定狭窄的思想。人的狭窄总是在各方面。

目前,美国的精英教育只是教授精英后代们职业技能,让他们在以后的职场中能平步青云,如鱼得水,迅速获得财富和名誉,对他们心灵情感的教育很少管理。由此,作者指出不管是精英大学还是一般大学,学生上大学的意义一定要弄明白,以此能更好的度过大学生活,让自己的生命容度更深厚。当然,家庭出身对人的影响甚大甚至具有决定意义,大学生活根据自身情况很好度过,这也是一种最佳办法。最后,只希望不做优秀的绵羊,要做一只优秀的黑绵羊!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篇2】

不优秀绵羊的教育

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

虽然这是一种通俗的定义,但提出此观点的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的初衷是严肃的:我们在大学的大部分所学必然会慢慢淡忘,剩余的部分其实就是你自己。

想起研一上学期的线代教授,她说:“大学的更多的教会一种生活方式,教会一种学习能力,教会一种思考方式。

分析教育的劣势面

家长:只希望提高孩子GPA或SAT的“顾客”,不止有虎妈猫爸的“直升机式父母”,还有宠溺孩子自由的父母。

孩子:只能全力以赴的营造“完美小孩”的面具,一张可以藏起真实自我的面具。心理上焦虑,心态上出现极端自卑和自负。保留着完美主义的形态,但内心却经受不住任何微小失败的打击。

学校:高中的学校,面对顾客的施压,只能“奉上”所谓的升学经验。而本该教授学生教育意义的大学,被学校排名牵制,一个个都是打着幌子的职业技校。

教育的“特权堡垒”

在读《美国简明史》时,我哀叹中国富豪为什么不向高校捐款资助教育。在这本书里,我得到一个反面的答案。在高校院校里,依靠父母捐款也是一种加分政策。反而,是一种特权。

和中国一样,精英阶层的父母,在进行孩子教育时,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要远高于普通家庭。

不优秀绵羊的现状

〖如果只是想看教育意义内涵的书友,不用专门购买此书。书后面几个章节更多从精英阶层分析落笔〗

沉迷网络和手游似乎也是大学教育的难题。老师们的学生时代里,同学探讨学术艺术等问题,俨然是家常便饭。但是网络的不发达,仪器的非高精尖,这也是难以进步的问题。现在学生正确适当使用网络,也是自我提升的关键。

放弃手游,放弃刷微博,开发精神创造力!

大学除了学习,还剩下什么?

是社交。为了更好的简历表,为了结交不同系院的朋友们,绵羊们在忙碌。

这些“量化的美德”无非就是可以在大学申请表上体现出来的那些东西。总而言之,我们并非应试教育,而是应试而活。

那学习呢,期末的突击,作业的应付,和老师之间似乎只有填写评价表的关系。

这些现状的原因,是在于学生么?

错的不仅仅是学生,错的可以说是负责高校的教育。

教育的意义

学生层面

学校里学不到的,绵羊们可以这么尝试!

我们的核心问题是一个人的内心自由度。你在20多岁所能够承受的不确定性的程度以及能够管理的财富取决于你是谁。

让自己保持多元化,我呼吁大学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尽可能地尝试更多的新事物,避免只专注于自己原有的兴趣领域。

其实,一个人的深度和广度并不矛盾。社会的变化性和复杂性,已经不再是那个要求我们仅仅掌握技术就可以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采用多元应对呢?

总之,这本书,让我从教育角度更立体的认识美国,也让我明白自己总是使用理科思维思考问题的欠缺。作者是幸运的,学习到自己喜爱的英国文学。我佩服的是作者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力度。但是,这本书内容拼凑类似于博客,很散乱。作者只分析的优秀的精英层里的绵羊。所以去掉一星。

最后的思考,如果有答案,我会更新。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篇3】

读《优秀的绵羊》有感1000字:

一听到这个书名,我心里是茫然的,打开首页,才知道“绵羊”原来指的是那些名校中的高材生,出校以来已经很久没有认真的读完过一本书啦,而且很多时候也就是读过就忘过啦,所以vilma一发出书单约读我迟迟都没敢报名。

这次约读,我心里是既紧张又迫切,紧张的是一拿书就打瞌睡的人20天能读完吗?更何况还要记笔记,写读后感(从小最怕的就是这些,看看故事情节可以,写读后感头疼);很多时候感觉自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特别是跟书店朋友们接触以来,迫切的觉得自己肚子里的东西太少,更觉得货源的缺乏。

《优秀的绵羊》是一位耶鲁大学教授对美国常春藤精英教育的反思,一本颠覆美国中上阶层价值观的警世之作!

全书围绕“需要思考什么”和“想要思考什么”展开。其实很多时候不光是大学生,就是我们很多成年人也一样很迷茫。大部分人都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找到自我。

作家拉拉·加林斯基倡导以寻找“意义”为出发点,询问自己“什么事情会触动你?”或者“什么能让你产生共鸣?”

他说“意义在于你在做什么,而不是你是什么”,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就像游泳教练这个工作,我一直引以为傲,真的,很多人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医生告诉他们游泳可以帮助恢复,还有好多孩子从怕水、不敢放手到最后突破自我,开心快乐的在水中嬉戏玩耍!更何况游泳同时还是一项求生技能呢!

还有就是加林斯基的那句话让我重新定义了我分享汉后阿胶糕这件事。我当初的本意是自己和家人调理身体,而现在我觉得我在分享的同时更需要做的是传递我们中国传统中医的养生理念。咱们的父辈们,或者就我们这一代人吧,很多人熬夜,加班,每每等到有病了,或者说是身体已经出现种种迹象了才想起来要去医院,才悔不当初,我深有体会。

我的爸爸妈妈就是毁于陈旧的观念。妈妈20年前由于肺癌早早离我们而去,她的起因就是一个小小的感冒症状,爸爸因为胃癌10年前也撒手人间,当初我每天跟他电话沟通,结果后来劝通了却也晚了,所以预防大于治疗,治未病,这是我们国人目前比较急于转变的一个观念。

非标抱歉,我的书还没读完,今天就分享这些,不过我也深刻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不但这本书我会坚持读完,而且以后我也会坚持每一期书单都约,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哪怕一页一页的啃那也值,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篇4】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000字:

作者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我发现自己常常被那些听起来“叛经离道”的书籍吸引;老腔老调的话,早已腻歪歪的。这本书随同另外10本书一起订阅,只是几句导读词就别蛊惑了。

作为美国的语文老师,威廉的文字没有任何说教性,只在偶然间给出建议,而给出的建议是这样的:间接性建议:斯坦福大学教授在一篇名为《如何与父母决裂》的论文中建议:要过上有意义的成年人生活,一个人有必要成为一次孤儿。

直接性建议:“就上大学期间如何提高自己的问题,我在此提出几个建议.与父母的交流频率不超过一周一次,最好是一个月一次。无需告诉父母任何有关论文或考试方面的成绩,甚至任何在校期间的情况,同时,也不要期望求助于父母。如果他们涉足你的选课或大学生活的细节,请委婉地拒绝”。

思想撞击就是这么有意思:惊愕,颠覆,叛经离道似乎也有些道理。在书中,威廉描绘了“直升机式”父母的形象。在书中,威廉以大学教育为主线,深刻揭露了世界名校的运作规则,进一步生动说明了大学是怎样将一个孩子培养成“优秀的绵羊”的。读后感·话题虽然是教育,但涉及了除教育之外的名声,社会地位,人性,市场等一系列的社会话题,令人深思。

比如:作者引用路易斯院长的话,大学所提供的课程与学生的需求并无关联。比如:作者引用康奈尔大学某位学生来信:该同学逐渐意识到,他们花费55000美金所接受的大学教育在他们创业中显得捉襟见肘......

作者在第二部分说道:大学的使命就是把青少年转变成成人。大学的4年,也就是青少年向成年转变最黄金的4年,倘若仅仅是为了职业而做准备,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那简直是荒谬至极。

在书中,作者对于学生投入了高度的人文关怀:作者的平淡叙述,更像是在无情,严肃的发问:问这个社会、问在职教育工作者、问家长、问学生本人...

就算是那些曾经赢得无数奖项的最成功的学生,他们也会在某个时刻停住脚步思考这一切是否都值得:他们从事的职业是出于他人的希望,或者是他们随波逐流并不假思索地加入了目前从事的职业。

这样严肃深刻的问,不适合在白天,只适合在夜里,放松警惕时,人在忠于自己时,才往往能得出较好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攀爬成功阶梯,并非每个人都喜欢被关注。经济建设的滚滚洪流,并非人人喜欢。尽管是英雄,亦会落幕:探索自己,发展自己,忠于自己。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篇5】

这是一本探讨教育的书,准确的讲,是一本探讨精英教育的书。

书中提出现有的教育目标是似乎培养优秀的全才,但是,这些优秀的绵羊并没有自己的目标,他们按照世俗的标准变成一个精英,然而却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书中同时提到了美国的阶级固化问题,家庭贫困的孩子从出生就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进入哈耶普斯坦福的机会小,然而,高薪、“上等”的工作却只在哈耶普斯坦福和常青藤高校招聘。再加上校友力量等等,美国阶级固化越来越严重。中国显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虽然没有想美国这样不可挽救。

这本书对于精英阶层的孩子们来说,应该会有很大的启迪与改变作用,而对于我们这种没有什么试错成本的底层人士来说,我们只能求稳,因为我们没有犯错的权利。如果我们不按照稳当的路向前走,唯一的结果就是失败,而且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所以,这是给精英阶层看的一本书,书中多少提到底层学子的现状,然而只是作为对比,我们能做的,就是一步一步按照世俗规划的路走,别无他法。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篇6】

阅读此书,从另一个角度跳出来审视自己曾经接受的教育,自我多次被利刃剖析,“书籍就像一把斧子,为我们结冰的内心海洋开出一条道路”,摘抄一些感触较深的观点,作此笔记:

自我:

1.从你出生开始,你的所见所闻,包括现实故事、虚幻神话、固有认知、价值观和神圣的语言等已经形成了你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感知,你的灵魂就是你生活的一面镜子。

2.济慈所定义的“灵魂”指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的自己,一个道德、理智、感知和情感所构成的完整的个体。

3.世界上的痛楚和困难对培养人的理智并铸就灵魂是必要的。

4.与生俱来的思维,只有在经历了反思、内视并建立起思想和内心的交流及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我们才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灵魂的个体。

5.自我意识是一个极其私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能找到自己的力量、安全感、自主、创造力和快乐。

6.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7.我们知道了自己并非世界中心,他人并非为我而存在。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尊严和对世界的认识

教育:

8.教育是一种自我疗伤。

9.“教育”的拉丁语本意是“激发”。教师工作的本质是激发并唤醒潜伏在每个学生体内处于睡眠状态的能量。

10.高等教育下太多的灵魂,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

11.苏格拉底认为,教学就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应该在性格定型阶段初步了解生命更大的方向和意义;大学更应该关注学生作为人的成长需求,其次才是特定领域的能力培养;大学应当能够引导学生自己解答有关生命的重要问题;或者能够给予学生空间和时间思考人生的问题,并能够获得相应的词汇来交流分享,但是这也正是今天的大学所缺失的。

12.我们在大学的大部分所学必然后慢慢淡忘,剩余的部分其实就是你自己。

13.大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作,而是经历教育。

14.不论是讨论大学的目的,建立自我的重要性,独立精神的价值还是勇于面对风险的态度,我们都无法忽略一个大前提——现实。

15.一个致力于铲除不快乐或者任何不满的体系实际上就是反乌托邦。每个人生活中必然有不愉快之事,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而且不快的经历是任何个人、机构乃至社会转型进步的基石。只有当你的内心或者灵魂感受到现在的自我和追求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时,变化才会随之产生。

16.你不仅仅学会思考,而且要学会不同的思考方式。你也许会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人类行为特点,但你也会从文学的角度去体会人类行为。你也许会先从哲学的角度认识现实,但你也会从数学或物理的角度思考现实。通过诸多角度的比较,你的头脑才会变得更加敏锐,更加灵活;你也因此变得更加善于质疑,思想更加严谨。最重要的是,你学会了自我引导。

17.新人类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学识的广度、跨学科文化知识、信息敏感度以及待人处事的灵活度”。另外,“终生学习能力、持续成长和创新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

18.大学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大学代表着人生一次机会,善待这次机会,不要着急去成为自己心中早已计划好的那个人,而是成为你自己从未遇见的那个人,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做到这点,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你就读的学校,而是你自己本身。

生活:

19.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工作,但每个人更需要懂得生活。

20.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21.在满足基础物质条件之上,一个人的幸福感来自健康的社交圈以及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22.我们在阅读文章或者欣赏艺术品时,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我是否看明白了,而是该篇文章或该件艺术品是否能引起我的共鸣,从而帮助我更懂得自己。

23.人就是社交体,每个人的幸福来自他发挥出个人的能力之时。

24.一个人,只有不知道自己的路将伸向何方的时候,他才能到达顶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你试图拒绝不确定性,那么你就拒绝了生命的意义。

25.如果你未曾放弃什么,那根本就谈不上精神勇气。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的特征。只有通过,才是真实的。

26.真正的低收入家庭子弟所面临的内在矛盾比他人要强烈得多,而且犯错的空间也比他人小得多。

27.平时生活朴素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因为你能更适应简单的生活。

28.绝对不要为你的一辈子做好计划,因为人的变化在两三年内都是巨大的,而且时刻会产生新的想法;你真正可以做到的是,想好现在要做什么。

用一句话做总结:“做自己喜欢的事本来就是一碗实用性极高的鸡汤”。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了融

《优秀的绵羊》的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决定辞去耶鲁大学教授的职位,随后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引来10万次的点击量。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并倾听和了解了他们的答案。这本书就是他对这段经历的思考和总结。

本书的第二章主要讲了大学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学生应该在大学里面做什么。对于在校的大学生和渴求成长的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作者的观点。在我们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没想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们义无反顾的走上成长之路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成长是为了什么?

以下是我对第二章节的摘抄和归纳。

大学的使命

01

教给学生如何思考——思辨和质疑。每当学习之前,先把自己“放空”,而不是接触到一个话题,个人的意见会迅速反应,给话题披上一层膜(偏见)。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里的导师促使学生检查自己“最根深蒂固的一些理念”是错的,“令自己最振奋人心的新发现”,大部分将会是错误的。

02

最具有特殊意义的思考对象是你自己。博雅教育为公共利益服务只是一个层面,更深一层的意义是为个人服务——建立自我——至于建立自我是否令他人受益,那并不是主题。

只有在经历了反思、内视并建立起思想和内心的交流及理 想与现实的桥梁,我们才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灵魂的个 体。

博雅教育(liberal art)将质疑所有事物,因此它要求学生 愿意接受推翻现前所有认知的风险。大学教育鼓励为自己而 想,勇于发现新的理想和新的追求,避免掉入他人哺喂给你 的思想以及为你设计梦想的“二手生活”。

自我意识是一个极其私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能找 到自己的力量、安全感、自主、创造力和快乐。

创建自己的生活

方向

职业是你的天命。

找到自我的前提是解放自我,去熟悉干扰我们的声音是什么。

除了我们常说的创新,还有一种“生活的创新”,依赖于“精神想象力”,与“精神想象力”相关的是个人品质,而非想象力。

核心问题是: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使命呢?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惧。

风险

面对失败的风险.

一个人,只有不知道自己的路将伸向何方的时候,他才可能达到顶峰。当你试图拒绝不确定性,那么你就拒绝了生命的意义。

强调创建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我同样强调为之付出的代价。追随热情的定义包括懂得放弃。如果你未曾放弃什么,那根本谈不上精神勇气。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朋友之间的矛盾等,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的特征。只有痛,是真实的。

不能不面对的现实

金钱从表面上看是决定因素,但事实并非如此。在20多岁所能够承受的不确定性的程度以及能够管理的财富取决于你是谁。重建自己的生活是一种特权,有机会追求自己的热情是每个人最终应得的权利。对于穷人,不要贱卖了自己。平时生活朴素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因为你能更适应简单的生活。家庭环境下的“不忠”正是每个人生活的本质质疑。成为自己就是对他人的忠诚相对。坚定的表达“我是谁”是任何语言里最强烈也是最具风险的语言。

不会一蹴而就

做出决定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并非仅仅是个答案,而是一系列问题的开始。寻找答案的唯一途径就是付出行动。“让激情找到你,而不是你去寻找激情”。这个前提是,你为此付出了很多艰辛,而且要接受,你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并非是你所热爱的。

一定要选择一个方向,而放弃其他的选项?

我不是要选择一项事业而要放弃其他的事业,而是,当我不能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将什么都不是。你不需要担心自己一辈子只能选择一次,不需要在第一次就做终极选择,即使做了这样的选择,你应该做好随时改变的准备。你选择了一条路,在这条路上克服千辛万苦徒步前进,你会遇到不同的人,发现新鲜未知的世界,从而你会思考这个世界能够给你带来什么,以及你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通过这个过程,遇到更好的自己。

不意味着理想的工作

创建自己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你会成为一名艺术家、前卫的积极分子或创业者,而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饿道路。

创建自己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成就任何的事情,所以要选定一个方向。

创建自己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世界围绕着自己转动。工作感觉起来总像工作。工作中你会经历焦虑、挫败、羞辱等等,但因为我们为自己的理想或热爱去忍受这些繁杂无聊的事情。

创建自己的生活并非不思进取,你还是要努力工作,尤其在起步阶段。只是当你所做的事情有强大的使命感的时候,你会感受到无比的成就感。

聪明人的道德和责任

顶尖的高校学府秉承着培养未来领导者的使命。在大学校园里“领导者”是一个常见词汇。如今当人们谈及“领导者”时,是实实在在的“追随者”,像是一群寄生在鲨鱼身上的小鱼。

与其培养领导者,不如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思想家。最好的领导者是思想家,能够以批判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所处的组织和社会人士,他们能够把批判落实到实处。

最核心的元素是勇气和想象力——所谓勇气就是愿意用行动说话,所谓想象力就是构思出与现状不同甚至有冲突的未来。最核心的任务是,筹建一个有能力与这个社会现状对抗的个体——这也可能是通过个人行为,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社会的血液中并改变了它的性质。

哲学家艾默生呼吁,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发动个人革命,把自己从现实的意识形态中解救出来。

因为这本书,我又回想起我的大学生活......

在我大学的第二个年头,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浩劫——由于过度的思考,我得了神经衰弱睡不着觉、抑郁症随之而来,身体也出状况了,体重掉到80斤以下。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无助,因为我无法专心的学习,甚至无法安心的在路上走。我害怕见到人,回避和同学接触,我仿佛一下子失去了我曾经在乎的东西,安全感彻底瓦解。

我一直以为我不研究物理就什么都不是了,可恰恰因为这次挫折,我开始关心以前我不曾关心的问题——探索自我的世界。从困扰我的问题入手,我涉猎了大量心理、哲学、宗教方面的读物,我开始修习瑜伽学习气功。那些如灵感般来到我跟前的洞见,让我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我为神秘的未知而着迷,虽然身心备受痛苦困扰,却沉浸在探索未知的生命能量的快乐之中,专注又笃定。

那段经历如今回顾,却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那段似乎不会结束的孤独和绝望中,我感受过灵魂的温度。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_60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6000字

这里强调的并非是要求每个人拥有高智商,并非强调天资,而是需要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以诚信和伦理的方法实现。我们不需要顶级的学生,只需要拥有质疑能力的学生。“质疑”的原意是“去审察”,因此质疑者就是会审视的人。倘若一个人真的如愿以偿地坐上了首席的位子,但没有质疑的能力或习惯,他虽然头顶领导头衔,也不过就是一位平凡的附庸机会主义者。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纪念烈士也是这个意思

之所以你我能够享受生活的稳定,有一半的功劳归结于那些不为人知、踏踏实实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生活的先辈”。我们现在之所以比之前更自由,更快乐(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如同乔治·艾略特一样,依赖个人的巨大想象力和勇气,承担了种种风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这可能是通过公开的集体式运动(比如民权运动),需要的是超时代的想象力,构思出与现状不同甚至有冲突的未来;这也需要勇气,愿意用行动说话。这也可能是通过个人行为,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社会的血液中并改变了它的性质。

◆ 第三部分 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十年淘汰出局这个速度还在加快

“大学毕业生普遍在沟通以及团队合作上存在明显不足,不能够从多角度对待一个复杂的工程。只有1/4的学生具备胜任工作的思考和写作能力”。而这些软实力恰恰就是博雅教育所致力培养的。

论证溯源探究思辨对任何信息加以鉴别真伪等

博雅教育定义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简单来讲,博雅教育追求学识的目的是学识本身,即一种纯净的求学理念。引用哈佛大学英国文学系教授路易斯·门纳德的语言:“博雅教育并不为职业技能、经济回报或某种意识形态而服务。”与它相对立的是应用学科或职业技术类学科,如护理、师范、商科、法学、医学等。博雅教育是探究和追求真理的教育,而非为了任何形式的实用性回报。

博雅教育所探究的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辨。面对任何信息,我们要判断它的真实性;我们要思考信息背后的其他问题;不论是学习生物化学、政治学还是美国文学,我们要了解各自的假设框架,并清楚如何进行进一步分析。更确切地讲,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论证。大学的教育是熟悉并掌握论证能力的过程:学会收集论据、分析现有的权威观点、预见驳论、合成新的论点、最后义正词严地表达结论。学会分析他人观点,并独立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必将是艰难的、缓慢的,而大学4年仅仅是个开端。

经济收入衡量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真正的教育则是为大众服务能力。技术好学社会治理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悟出来的

攻读你所热爱的专业会帮助你变得富有,但不一定有钱。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以起薪论成败绝对是一个陷阱

一九年清华大学超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成为亚洲第一

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与耶鲁大学联盟,创建了博雅教育特色的新式学院。印度理工学院(相当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课程的比重中加大了人文和社会科学。中国长久以来盛产科学家和工程师,并且经常在国际性测试评估上取得优异成绩,但是中国的教育界开始越来越关注到,独立的、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缺失。有些人把美国近些年来的经济滑坡同亚洲经济的持续性成长进行对比,把其比喻成新一轮“与苏联的太空竞赛”。当我们获得胜利之后,我们把苏联抛在了脑后;但是如今,我们面对亚洲,缺乏这样的信心。

艺术陶冶情操潜移默化的影响

既然绘画的过程如此,其他类型艺术的要求也大同小异。在文学世界里,读者所观察到的主要对象并非物质世界,而是人类的心理和社会现象。一位诗人所观察的是,他对自己身体或者家人的主观真实感受,绝不是客观的感受。小说家向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相处:斤斤计较的、麻木无情的、单相思的

看电影找自己的影子。寻求解决办法照镜子正衣冠横向纵向比较不同阶层之间差异形成大同的观念视角弥补人生经验的不足

我们在阅读文章或者欣赏艺术品时,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我是否看明白了,而是该篇文章或该件艺术品是否能引起我的共鸣,从而帮助我更懂得自己。这也应该是大学教育的作用。为什么要读经典文学作品?弗吉尼亚大学教授马克·埃德蒙森一针见血地解释道,“这些作者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难怪会有心理咨询师将文学作品用于咨询治疗

认识自己是最难的

之前篇幅中我提到过,描绘一件物品必须看透它,就如同维多利亚时期的诗人马修·阿诺德所言,你要看到“它真实的内在”。“内在”并非指人,而是个人欲望。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观察物品,也适用于观察人。我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人或他物视为自己的延伸或附属品。体验艺术就是允许自己在最亲密的氛围下去体验他人,不论是阿基里斯,安娜·卡列尼娜,还是艾米丽·狄更森。从中我们获得最根本的收获在于:我们知道了自己并非世界中心,他人并非为我而存在。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尊严和对世界的认识。

不好理解

过去给予了现在生命,但又不同于现在,如同母子关系。

过去真正的体验才能共鸣,如今虚拟空间网络游戏让我们隔空对话穿越时空沟通无限。信息爆炸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典人文课程的建立,的确是为了帮助当时移民后代(主要是来自南欧和东欧的犹太人和天主教徒)更好地融入。但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这种说法(针对移民或者下层阶级)已经不能成立。在主流的鸡尾酒会上,人们关心的话题不再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或者法国哲学家卢梭;达·芬奇或者莫扎特也并非所有人都熟悉(当然好莱坞影星莱昂纳多倒是家喻户晓)。在酒会上,没有人知道或在乎你是否十分了解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标志性哲学家蒙田,但是你得知道HBO(美国付费电视节目)、NpR(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及REM(美国摇滚乐队)。

有道理。原本有机结合的学科被四分五裂专业分割独立,思维也人为割裂开来。

即使是来自美国最顶尖的文理学院的学生,他们选择的课程所体现的也是极其狭隘的专业范畴,这是上一代人无法想象的。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面对复杂的问题,不能自如地跨领域、全方位分析原因……我们的大学培养了一批认知狭隘的精英。

周恩来革命实践何尝不是如此

在他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已经全然忘记了这是一份学校试卷。他已经不是为了成绩在答题,而是在思考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身边同龄人一直以来共同挣扎的矛盾和未知。虽然笔下明明在引用蒂利希和海德格尔等人所阐述的观点,但是浮现在他脑海里的是自己和他的朋友们……虽然论文论点趋向理论,但是他的答案出现了不少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他在思考他的存在以及如何过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多么完美的状态。大学毕业之际,4年的经历终于开启了生活的旅程。这难道不是对大学教育最完美的诠释吗?

◆ 第9章 教师的本职与学生最核心的能力

律师教育有点类似

我们不要忘却,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最核心的能力是学会分析他人的观点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掌握一项技能需要一万个小时的练习,那么培养思考技能所需要的时间就是本科、硕博士以及工作时间的总和。如果要压缩一万小时到本科四年,那么一个人必须做到每周不间断地思考50个小时,一年保证50周。

练习思考的过程严谨并有深度:首先,你要接受高质量的教学。另外,你必须经历书写观点清晰的论文,并且邀请老师逐条逐点讨论逻辑上的含糊,结构上的错误,论证证据的不足,驳论的机会以及对反对观点的成功预见等。

这个人不存在

哈佛教授哈里·R.路易斯认为,真正的导师会“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帮助他们勇于面对抉择,并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同时,当学生受到外界的声音影响而做不到真我的时候,导师要给予足够的支持来解救他们”。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寻找的是一位有先见之明的前辈,能够给予连他们的父母都无力顾及甚至反对的理解和许可的人,即支持他们走自己的路,并肯定他们选择的人。

在学校讨论真理碰撞火花没有形成理性氛围,担心无人回应少数真理师生距离,说言不由衷的话表示悔恨。建立友谊真正的友谊也不可能

活就是一场悲剧;你想警告大家,我们的生活时刻处于千钧一发的状态;你想呼吁,我们在读的每一本书或讨论的每一个话题,都是在关注生命。但是你会觉得学校捆绑了你的手脚,甚至连你的嘴都变得被动,自己讲的话只能是引用二手的信息。你可能担心自己讲的话落地无声,根本没人理睬,因此你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在课堂上所讲的可以是你自己不相信的。而师生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地帮助我们避免了这些尴尬!

教授不给本科生上课

唯独本科生不在大学教授的视线之内。

这些教授也顺藤摸瓜成为政府官员,电视节目常客,两栖部队校园阵地不放弃政协委员妇联代表

竭尽其能招聘善于吸金的明星教授,

教学不必太出色成为教授评选的平衡点

根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副会长厄恩斯特·博伊尔(Ernest Boyer)所言:“赢得‘最佳教学奖’对将来申请终身教授职位是具有严重打击性的。”一位在一流大学工作的教授回忆,当年自己作为年轻的教授获得如此殊荣时,在领奖现场,学校的副校长轻声细语地冲他说了一句:“不必担心,这个奖项是有作为的。”之后那位教授领悟并总结出,申请终身教授一职,如果教学水平太差,肯定不利;但是如果太出色,会引起学校的怀疑(学校担心你对研究投入不够)。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教学不必太出色。

大学慕课在此被否定。还有四十万点击量的慕课教授得到教学嘉奖呢。

难怪2005年的一份大一新生的调查问卷显示,不到1/6的新生对教学表示“非常满意”。另外一份大四学生的问卷显示,超过1/3的学生表示课堂很无聊。

许多人把MOOC这类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看成大学教学的救星。是的,这种形式的确廉价,但是它对于课堂教学无疑是雪上加霜。教授们本来就不容易接近,网络课程则更进一步隔离了老师和学生。

创收慕课的销售梯队的目标。巩固教授等级排名,打压年轻的学科学院

MOOC所致力推广的并非教学质量最大化,而是学校知名品牌最大化。

当知名大学开始为网络课程授予学分的时候,它们会更严肃地对待此事

◆ 第10章 隐藏的常春藤

有意思就是学生来源不同种族国家社会制度和经济阶层

我一般不习惯为多元性而吹嘘“多元性”的价值,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多元背景在公立大学课堂上的贡献和美妙之处。在我教授的一门研讨课上,其中有位女生来自巴基斯坦,有位来自孟加拉,有位是黑人,有位是坐轮椅的,还有一位是以色列人,该群体的多样性彻底影响了有关东方文化的学术讨论。在这种氛围下,没有人敢以抽象的概念或引用他人的分析结论滥竽充数。

社会工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城市规划生态保护等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

另外,由于少了学术研究的强调,人文学科至少与科学学科平起平坐。文理学院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开小差儿,必须积极参与到教学研讨中。

如何利用好大学而不被大学利用

这里还有一种更大胆的选择:放弃大学。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从哈佛大学辍学后成功创业的故事不知道激励了多少新人,如今的年轻人蠢蠢欲动,争先恐后地去模仿两位前辈的事迹。著名的风险资本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哲学专业和法学院,他长久以来一直鼓励20岁以下的年轻人放弃大学,提供资源支持他们创业。当然,如果你是一位计算机天才,这可能是值得考虑的选择,否则这将是一个愚蠢的决定。就经济回报而言,不论是个人薪酬、就业竞争力还是长线上升空间等,拥有大学学位都是一项很好的投资,甚至是一项最好的投资。

我们不能放弃大学,我们更不能忽视大学教育更高的目标。历史上总有了不起的自学成功的人物,如作家弗兰·勒波维茨(Fran Lebowitz)。她很庆幸自己被高中开除,因此她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像她这样的人物,给她一座图书馆,她将获得整个世界。美国著名作家和哲学家梭罗,以标新立异的个性著称于世,但也是因为大学的教育成就了他。大学总是有瑕疵的,在最理想的条件之下也在所难免。培养一个人的灵魂肯定不能完全依赖于大学的教学大纲或固定的学期制度;培养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勇气与教学大纲严格的框架也并非完美兼容。大学所提供的教育也许并不理想,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基础,之后才能在基础之上腾飞,因此放弃大学教育并非明智之举。

相较于到底是去哪所大学,更重要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上大学以及如何利用大学教育。在计划想上的大学名单以及访问校园的时候,你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也许你会被豪华的学生宿舍或一流的体育馆设施所吸引,但是你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和老师的质量。了解一所学校最理想的方式是到课堂试听,而大多数大学申请者做不到这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就“本科教学质量”做了排名,依据的是他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评价,即印象

成为你希望遇见的自己直觉告诉我们帮助我们成人是大学的任务。

不论就读于哪所大学,一定要学会主宰自己的教育,而不是让教育来支配你

◆ 第四部分 社会

居者有其屋,年轻人到老年人都有可以吸取的知识营养开放无墙大学,可定制服务个性化教育能动起来由受教育者决定该接受何种教育,再由专业人员来满足这种需要

我们真的要继续维持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吗?我们真的要继续人为地让教育资源处于匮乏状态,同时让我们的孩子为有限的空间相互厮杀,并进而陷入绝望和恐惧吗?我们真的要继续浪费我们共同的人力资源,而不是动员所有人的才能来实现更大利益吗?我们真的要成为一个帮派社会,每个人都袖手旁观,听任整个社会慢慢毁灭吗

◆ 第12章 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

招生注重高中阶段有勤工俭学经历曾经低分数低收入家庭孩子努力的证据。凭借父母的财力获得课外活动应减少加分比重,输血为新旧动能交替做准备。

大学招生部门应当限制申请人在简历上列举的课外活动数量。他们应该更加注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们在高中阶段参与的志愿工作——那些高分学生几乎从来不做这些。千万不要太在意申请人凭借父母财力而得到的经历或机遇。当然,他们必须立刻停止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之间的合作。

坏脾气的失败者,企业家破产的原因正是应该让学生们懂得的道理。曾经入狱的贪官很能很好的上政治教育课用血淋淋的事实说话。

申请者们还应当提交一份“失败履历”。大卫·布鲁克斯指出,我们的社会不会认可那些“坏脾气的聪明搅局者”,在我看来,这些人才是我们真正要认可的人。

培养国家机器的螺丝钉不懂得国家是如何运作的。服务公众利益是要每个人各取所需得到扩展视野丰富灵魂的经历。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5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500字

叶开

一本书凝聚着作者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耗一番心血,成一家之言。作为读者,角度不同、认知不同,读后感悟也不尽相同,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近日品读威廉·德雷谢维奇所著《优秀的绵羊》,作者从美国高校教育切入,对教育内在的本质、人生应有的追求、社会发展的问题等进行剖析反思,列举了大量事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值得思考的观点。阅完小思,有这么几点感悟。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教育是社会表达价值观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传递其价值观的方式","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出思辨的习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大学的意义是帮助我们生活得更警觉,更有责任感,更有自由度并更加完整".同时,作者也指出,目前的教育"虽然培养了不少高智商、有成就的年轻人,但却没有教会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作者写的是美国的教育,反观我们国家,何尝不是如此,教育产业化带来了教学功利化,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弱化,学校某种程度上成了生产"工业产品"的流水线。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不应当仅仅以分数为衡量指标,也不应当单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是制造"考试机器",也不是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知世界、认知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探索创新精神。

其次,人生的追求是什么?

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究竟学什么、为什么而学?作者在文中提到"整个教育系统在一代人身上催生了可怕的世俗态度:盲目的野心,对风险习惯性的回避,霍布斯式的物质唯上的野蛮性竞争""学生们之所以会参加体育、艺术或者领导能力的活动,其动力并非源自内心对这些精神的信仰,而是因为这是通向名校的必经之路。这些活动原本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在被简化成一种手段:体育竞技讲究的是体能训练;音乐不过是技术上的娴熟;服务他人等同于做慈善;领导能力无非就是追求位高权重".看来,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东、西方面临同样的问题,青少年时期为了分数、为了能上一个好的大学(在中国可能是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在美国是以常春藤名校为代表的),上了大学又为了将来更好的就业,都在你追我赶,以能直接满足现实需要为标准,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一直在路上拼命的跑着,唯恐自己落后于他人,但是自己的目标究竟在哪里却不得而知,忽视了对内心的探寻、对人生的审视。

再者,教育该如何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由人来推动的,人是要靠教育培养的,从这个角度看,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但教育系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既受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作者在文中谈到美国的常春藤名校主要面向精英阶层,通过设置教师推荐信、校友面试等录取环节,以及偏好运动员或者有"领导特质"学生等等,基本上将普通大众的孩子排除在外。"普通大众确实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孩子的未来担忧,社会流动性停滞不前,竞争已经全球化,中产阶层艰难生存,资本阶层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在这样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环境之下,唯一可靠地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赢家之一""要么你是‘最棒的’,要么你什么都不是,没有其他选择".一方面,所有人都渴望接受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优质的教育资源只针对少数人开放,这是社会阶层固化对教育的影响,反过来这种教育模式又进一步加深社会的焦虑与隔阂。回归教育本质,建立更加公平、更加普惠的教育,以此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应当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范文)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800字

《优秀的绵羊》一书批判了美国精英教育。藤校学生善于考试内心迷惘。害怕失败的心态造让他们不知道想要什么,像绵羊一样。过去常青藤大学主要录取白人贵族的小孩,现在主要录取中上阶层精英的小孩。藤校老师注重研究,忽略本科生教学。藤校学费贵。

撇去谈理想谈人生的部分,这本书没有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书中提到不少藤校学生看书只看开头和结尾,我发现这本书的开头和结尾的章节最有意思。

《优秀的绵羊》对《虎妈战歌》及作者蔡美儿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蔡的育儿方式充满自恋。蔡内心没有长大,通过让女儿进哈佛来证明自己。蔡的女儿进了哈佛,哈佛奖励了不该奖励的人,可见美国精英教育录取系统有问题。最后一条颇为矛盾:如果哈佛如作者所批判的并不好,那么蔡的女儿进哈佛就不算奖励了。《优秀的绵羊》的作者与蔡美儿背景类似,同是移民二代,同是藤校毕业,同(曾)是耶鲁教授,同是六十年代初出生。

这两本书都与美国藤校有关,相比之下:

《优秀的绵羊》文采斐然,文笔略胜一筹。《虎妈战歌》更真诚,掏心掏肺把家里所有直系亲属的人生故事附带照片都献给了读者。《优秀的绵羊》发现了问题,没有实际解决办法。作者建议大家考虑公立大学或者文学艺术类小学校。作者的人生基本都在藤校度过,对非藤校了解不深。

《虎妈战歌》描述了虎妈瞄准目标,利用规则,培养两个女儿的人生故事。这本充满争议的书,刮起了一阵大风,把女儿的小船们吹进了哈佛。虎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得到了它。虎妈不是常青藤绵羊,而是一头自封的母老虎。

《优秀的绵羊》对现实全方位批判,批评它文章少。《虎妈战歌》描述了向目标努力的过程,批评它的文章多。题外话,《优秀的绵羊》作者没有拿到耶鲁英文系的终身教职,《虎妈战歌》的作者是耶鲁法学院正教授。

《优秀的绵羊》说去哪个学校读书,要综合考虑教学质量,学费等因素,让我共鸣。去藤校可以镀金,去公校可以省钱,去军校可以锻炼,去烂校可以寻欢,各有可取之处。想好你想去哪里,遵守游戏规则,努力就行了。或赢或输,都不是游戏的结束。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4000字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

杜旭岩

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人问过我,我自己甚至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刚到大学的时候,我有些迷茫。以前自己有一个目标: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至少高中三年,这个目标很清晰,这也成为我奋斗的动力。大学开学周的时候,我觉得突然间没有了方向,只是有一种很习惯的想法:我要好好学习,好好享受大学的时光,主要是在上海好好玩一玩,然后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让自己的生活丰富一些。选完课以后,听一些学长学姐说有些课程很难,我便放弃了社团,想自己先适应一个学期,感觉一下,如果课业负担比较重就不再参加社团活动了。没有参加社团其实还是自己的兴趣不够,说到兴趣这个问题,我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兴趣。从小到大,我没有培养过自己的兴趣:一来,我家里没有经济条件;二来,我父母都不看好学什么特长,只是教育我好好学习是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其实,我父母算是农村最重视教育的家长了,和我一起长大的很多孩子仅仅上到初中就不再上学了。当时我就特别羡慕那些可以上兴趣班的孩子,因为我小时候特别想学钢琴和电子琴。当然,这个愿望要以后去实现了。所以我长这么大都没有什么特长,这也是我比较遗憾的地方。

这本书写了美国的精英教育,很多孩子参加了好多课外活动,有很多特长,我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也不知道同时学很多特长,同时参加很多课外活动是什么感觉,应该挺累的吧。但是我可以肯定一点,就是不能做到精透。其实我还是很相信做什么事情要做精就必须付出时间的。当我们的时间被很多活动分割得支离破碎,是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好的。还有,这些孩子都来自精英阶层,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和条件,这是我没有的,所以有一些建议对我不太适用,这在下面会提到。

前言里有这样一句话:反思能力是精神生活的关键,而独处是反思的前提。我很赞同这句话。这可能和我的经历有关系。虽然我生长在农村,但是由于父母对教育的重视,我初中是在县城读的,升高中时我放弃了县一中的通知书,到了市一中就读。在市一中的英才班里,我的成绩不再像初中那么拔尖,各种学神,极其聪明。我只能排在班级中游,每时每刻都顶着巨大的压力。我有两个同桌,每次参加什么活动或者吃饭我们都一起。后来因为文理分班,我的两个同桌都去学了文科,我们班只有三个同学去学了文科,我的两个同桌都走了!两边的人都走了,后来班主任就只调来了一个同桌,我们两个关系还不错,有什么话都说,一起吃饭,一起玩。可是后来,她顶不住压力,转去了普通班。没错,我就是这么悲催,同桌都走了,连一起吃饭的人都没有了,呜呜。我自己独桌一直到高考。开始的那一段时间我真的不适应,总感觉一个人怪怪的。可是后来,我渐渐发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会思考很多问题,比如对近期生活的总结,自己有什么问题等等。我越来越享受独处的时间,自己一个人真心感觉不错,在某些事情上效率也会提高很多。所以到现在我还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做一些事情。在我们班里,这样的人似乎并不多,特别是女孩子。很多女孩子都喜欢和别人一起做事情,受不了自己一个人,我想如果不是我那三个"弃我而去"的同桌,我也会这样吧。我是不是应该感谢我那三个同桌呢?哈哈。

其实,再后面提到的那些优秀学生身上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我都感受过。其中最多的还是焦虑。其实我自己也很奇怪,自己以前高中的时候会因为担心自己的成绩而焦虑恐惧,还有很多老师方面的原因。到了大学,本来就很自由了,也没有老师管,自己应该会放纵一些,不会再有焦虑恐惧的心理,至少不会再因为担心成绩而这样。可是上了大学以后我发现自己错了,我还是会因为成绩而焦躁不安;或者说,这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习惯。第一学期,我的绩点达到了4.9,感觉第一学期挺轻松的;虽然第一学期成绩很好,或者说就是因为第一学期成绩比较好,第二学期我觉得压力很大,时常焦虑恐惧,担心自己会做不好。我也总在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每个学生都会这样吗?理智告诉我不是的。恰巧第二学期我选了"社会心理学"这门选修课,我就带着自己的疑惑咨询了这门课的老师。我大致讲了一下我的心理问题,老师说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的时候,但是持续时间会不一样。其实我的焦虑也只是暂时性的,属于很正常的现象,特别是在期末考试期间。而且老师建议我在学习之余找一些其他的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乐趣。其实我也很想,可是我一看书学课本,总觉得自己学的东西还不够,自己学的还不够精,总是想反复多看几遍,让自己理解更透彻一些,我不想让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让自己所收获,特别是一些理科,这样会有一些心理安慰。没什么事的时候就喜欢出去玩一玩,赏赏风景, 散散心。

"我们现在的教育系统培育出了高智商、有成就的二十几岁年轻人,但却没有教育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并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地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其实中国的教育系统也是如此的。至少我是这样的。我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而且不愿意去打破这个规律,很多人都说我过着老年人的生活。我喜欢健康的生活。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准时地睡觉,绝不熬夜。这也是一种习惯吧。"按部就班",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我就是这样的,不敢去冒险,做什么事情总是想要有绝对的把握,当然,我也愿意去尝试一些事情。同班的一个女同学曾经和我说:"我觉得自己什么事情也不敢做,除非有绝对的把握,我比你差远了。"我很诧异,我也是一个不愿意冒险的人啊,有时候是不得已或者禁不住诱惑。慢慢地,如果持续下去,我们只会迷失自我,在预定的框框里生活,不敢尝试,畏畏缩缩。多尝试一些事情还是很好的,哪怕最后失败了。或者说,很少有人一次就成功。只有我们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框框,才会发现更美好的世界。就像柏拉图的"洞穴神话",我们不能只看到影子就满足了,而要走出洞穴寻找更美好的世界。洞穴就是束缚我们的条条框框,自己不敢走出的牢笼,而很多人情愿在牢笼里终其一生。从影子到投射影子的人,再到洞穴外面的世界,需要我们不断突破,而这是很艰难的。

其实,我很崇拜"机器人学生".他们很厉害,是现实生活中的学霸学神,是每个学生崇拜的对象。他们很努力,同时参加很多活动,同时学习很多课程,而且全A.我们以这样的学生为榜样,老师也大力吹捧这样的学生,提起这样的学生,我们的眼里全是敬佩与羡慕。我没有努力尝试过那样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可以想象很累很累,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哈佛大学的学生会住在图书馆了。当美国大学教授在质疑这种教育系统的时候,我们还在羡慕和努力发展中,不禁让我觉得中国在教育方面有些落后。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们一直想要创新,一直想要全面发展,其实和美国现在的教育系统差不多,甚至我们做不到美国学生那么优秀。

还有一点,在名校的大学生会自认为自己是最棒的。这点嘛,没有亲身经历,不好说。我没有这种感觉。我觉得吧,自以为是的背后是自卑与恐惧,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很多人表面上很骄傲,其实是不想让自己显得很卑微,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内心深处是自卑的。想一想,在名校很多人都是极其优秀的,身边都是一些很优秀的人,一定会有自卑的感觉,很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为什么会知道呢?因为我高中的班级里都是大学霸,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我想那些很优秀的人在优秀的氛围里也会有这样的心理吧。

最后谈一下最重要的话题:寻找自我。大学,首先要选择自己的专业。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之前也没有考虑过,报志愿的时候才想了几天。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学习工科,我更喜欢理科。我开始有一个很普遍的想法:大学就是为就业做准备。特别是经常和我一起的一个女同学,她就一直想在大学里学一些职场的技能,比如谈吐、化妆。这一点,我就做不到。我开始也挺羡慕她的,这么早就考虑工作的事情了,我还生活在学生的世界里,呵呵。我说话做事非常直接,很多时候会让人不开心,但那些就是我自己的真实想法。我总是不会伪装自己,总是会被好朋友说"傻"、"情商低".可是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性格,反而会更加信任我。各有利弊吧,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我也是这样,但是我更愿意说真话、听真话。学校可能是我们最后能够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地方了,我想珍惜这个地方,珍惜这段时间,珍惜这种机会。等到步入社会,自己可能会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了,各种迷失。大学是塑造自我的时间,我不想让自己很早地去接受社会那些潜规则,或者说那些比较阴暗的东西。我想让自己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享受这段时光。等我在大学养成了满满正能量的习惯,以后可能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但是我知道自己是正确的,至少会有抗拒负能量的意识,再加上坚强的意志,一定会走上正确的道路。其实重点是怎么找到自我。我没有这么远大的理想,或者说我好像没有太多机会和条件去发现自我。我没有精英阶层家庭的经济条件,我几乎没有机会去尝试,没有犯错误的空间和余地,我一旦犯错,基本上就挽回不了啦,而且我的生活会变得更加沉重。这也是我说有些建议对我不太适用的原因。我的目标很简单,本科毕业读研(争取出国的机会),毕业以后好好工作,让我的弟弟妹妹有寻找自我的机会,至少有尝试和失败的机会。我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我不想让他们像自己一样活得很被动。我一直相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使命,可大可小。其实我还是希望自己的贡献可以大一点呢,最好可以做一些惊天动地的改革之类的,哈哈。机会总是有的,我相信自己可以抓住有限的机会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一直都觉得学习很重要,学的多了才会有自己的想法。多读书也会拓展自己的视野,让自己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所以为了改变我一贯的理科直线思维,我决定多读一些文学书籍,感觉哲学类的还不错,虽然有时候不太懂。以前读的书不是很多,以后要多读书,提升自己的内涵。我还要多听一听自己感兴趣的讲座,拓展知识面。我最喜欢的就是音乐了。幸运的是,我选到了"星期音乐会"这门选修课,哈哈,下个学期就有耳福了,想一想就觉得自己很幸福。到了大学我挺满足的,校园环境很不错,走在小路上欣赏大自然的风景是一种很美好的享受,这是高中的我做不到的。大学也很自由,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老师不再管学习(对我来说都一样)。唉,我还没有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美国的那些优秀的"精英",就被这本书敲了一下。我真的想成为学习的机器吗?不不,当了那么多年学习的机器,真的不想了,可是自己还是很羡慕崇拜那些学生,明明就很厉害嘛,现在,他们的能力很让我佩服,但是他们内心的承受能力就太差了。我觉得自己的内心还是很强大的。有时候我还是很相信命运的,当我遇到挫折、很痛苦的时候,我就会想:我的命运是很好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只要永远相信这一点,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我有些焦虑恐惧的心理和"精英"还是很类似的,但是抗打击能力应该比"精英"强,能力方面自然就差远了。不过我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每个人应该都希望吧。我有一个很坏的毛病,太注重结果,往往会因此忽略过程的美好,最后只要结果不好,自己就会很郁闷,我要努力改正这一点。对于大学的发展,我还是想多通过书籍寻找自我,很多时候都可以和作者产生共鸣,这时候应该就找到一些自我了。还有就是多运动,我喜欢羽毛球,新的学期我要多打打羽毛球,我选到了羽毛球课也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情。英语,我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养成每天听新闻的习惯,背单词。以前总是想多看一些专业书,现在想想,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很难看懂,课外书是很好的选择。

总之,多读书,好好学习,好好享受,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

分享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得

A楼之巅

2017级经济二班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_3500字


无独有偶,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西方国家同样也在面对。更何况中国的教育体制本就借鉴了大量的西方元素,会有一些共通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而《优秀的绵羊》这本书,就是作者威廉.德雷谢维齐根据自己在耶鲁大学执教的20余年经验,写出的一本针对美国常春藤精英教育的反思之作。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之中,不论是从社会层面看大学教育的改革方向,还是从个体层面寻找自身的解脱之道,我们都可以收获很多。

全书的写作架构十分清晰明了,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应四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存在着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自身该如何去应对?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从教育的社会功能上看,我们应该如何去改革我们的大学教育?其基本思路通俗易懂,基本上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阅读起来很容易上手和理解。接下来我们简单的从这四方面去介绍本书。

第一部分名为“优秀的绵羊”,其中的第一章结合威廉.德雷谢维齐他的自身经验和相关的统计数据,讲述现在大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其一是大学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严重,常常面临巨大的孤独感和紧张感;其二是大学毕业生在行业选择上的趋同,而这种趋同往往意味着价值选择的单一和实际行动上的盲从。而这两个问题在威廉.德雷谢维齐看来都可以总结为一个根源上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大学教育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内心成长,反而把他们变成了一群温顺而又迷茫的小绵羊。用威廉.德雷谢维齐的原话来说,那就是:“现在的教育系统培育除了高智商有成就的年轻人,却没有教育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和意义。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接下来威廉.德雷谢维齐则介绍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用三个章节分别描述了大学教育的历史形成、家庭教育的导向和大学运作模式这三方面共同导致了目前的结果。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威廉.德雷谢维齐对于历史原因的介绍:虽然西方大学扩招的历史原因与中国有所不同,但其带来的后果却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入学竞争的日渐残酷和升学率的显著下降。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学生的压力日益增大,入学申请也就成为了一种博弈:你参加了10项课外活动,那么我就去参加11项课外活动,而根本不去思考这么多课外活动是否真的能令自身得到成长。这就好比我们下一场象棋,当你眼中只有这场棋的胜负时,象棋本身休闲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就消失不见了。抛开胜负,享受过程,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中,却本末倒置,成王败寇,只关注考试的结果,而忽略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逐渐淡化,而竞争取而代之成为主题,教育也就异化成了一场竞争游戏。第四章的角度也可圈可点,从大学教育的商业化运作和教授的资金来源出发,讲述大学本身的生存现状也迫使大学的领导层及教授们逐渐放弃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把重心放在了能更直接的产生社会价值的学术研究和技能培养上。可以说,第一部分的内容基本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第二部分则主要讲述大学的真正使命应该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在威廉.德雷谢维齐看来,大学的真正使命一是要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出思辨的习惯,并把这一习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二是要建立自我,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灵魂的个体。 威廉.德雷谢维齐依据大学这两个使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让学生去创建自己的生活:首先要树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其次在追寻自己人生理想的过程中不要恐惧失败。中国的高考相比于西方的教育体系,更加模式化。众多的学生就像一个个商品一样,从高考这个大熔炉中量产加工出来。在这个过程,我们往往迷失了自己,也忘记了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所以,德雷谢维齐让我们去探索和寻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方向,几乎是我们这代人都需要去弥补的一个成长过程。

第三部分则是从第二部分引申而来,讲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中国人评价一个人常说“德才兼备”,如果把这部分换我们今天熟悉的话来讲,那就是大学育人更应该注重“育德”还是更应该注重“育才”。在威廉.德雷谢维齐的视角下,“博雅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育德,更应该成为当今大学关注的重点,并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博雅教育”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则列举了威廉.德雷谢维齐眼中的隐藏的常春藤高校。但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其实各个高校并非没有意识到博雅教育的重要性,恰恰相反,各个高校都在为此做出改变。但其中的困难在于一方面“博雅教育”难以产生具体的量化标准,相比于对应的科学技术更加难以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课程和手段。另一方面,“博雅教育”的教育成果在转化为社会价值(或者说相应的就业率和薪酬)时大多为潜移默化的、隐性的,在如今大学的运作模式下,大学本身也难以割肉来实行推广。比如你该如何设计具体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学成果又该如何检验?又比如教育部近期推出的“双一流高校”,其评价标准仍是学术科研能力,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如何要求高校把重心放在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上?高校对待“博雅教育”的态度,非不想也,实不能也。但威廉.德雷谢维齐对于这些具体执行中的问题则较少提及。

第四部分仍然是在讲如何解决当前的大学教育问题,只不过从之前的个体视角,转化为了国家政府的视角。在威廉.德雷谢维齐眼中,如果教育仍然维持一个“赢家通吃”的局面,而不能转化为阶层流动的合理渠道时,其结局必然是现行教育体制的崩溃。就拿我们中国而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成为前段时间的舆论热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因为中国同样面临德雷谢维齐口中描述的问题。就拿自主招生中的文艺特长生来说,一般要求学生在如钢琴、舞蹈等才艺上有突出表现,但有多少农村孩子有这样条件去学习这样的才艺?更不必说在推行所谓的素质教育后,公立学校中的教学课时大大减少,反而课外辅导班层出不穷,教育资源越来越商业化,资本化。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可以说是愈演愈烈,也就是德雷谢维齐口中所说的“赢家通吃”。其实,教育从来就是防止阶层固化的手段之一,但如果教育体制的话语权仍然被上层把控,教育资源的分配模式依然由上层制定,那么教育不仅不会成为阶层流动的渠道,反而会成为阶层固化的帮凶。这不仅仅是一个人才培养体系的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问题,而公平和正义,往往是政权合法性和国家稳定性的根基所在。从国家政府的层面来看,大学教育的改革,也是一项不得不做的任务。如我国清华北大近几年设置向农村和边缘地区的定向招生模式可以说是威廉.德雷谢维齐观点在实际政策执行层面的体现了。

纵观本书,威廉.德雷谢维齐具有相当敏锐的观察力,针对目前大学教育的重实用,轻人文,重结果,请过程进行了多个维度的揭露和解释。在发现问题并归纳原因时,其采用的视角往往让人眼前一亮。但对后面问题的解决上,却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更多的只是框架和轮廓上的描述,而没有具体可行的政策主张。比如第一部分所提出的大学商业化运作模式带来的问题,虽然在后文提出了公办高校的好处,但就两者各自应该如何改变,大学的运作模式又该如何改革,并没有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再比如在这种入学竞争下学生之间的博弈模型,该如何搭建才可以避免竞争对教育本质功能的侵蚀?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该如何转变招生模式?在问题的解决上,威廉.德雷谢维齐的描述过于笼统和理想,稍显薄弱。此外,威廉.德雷谢维齐的视角主要凝聚在常春藤高校,不免有些精英化的偏颇,而忽略了庞大的中产阶级所面临的实际生活压力和资金问题。在这个时代,能够有理想有自我的活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奢望的。对他们来说,也许只有先变成优秀的绵羊,才能再去追求狮子的生活吧。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