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说过“阅读使人充实”。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我们会感到愉悦。写读后感可以培养学生的行为美。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读后感大全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六月的共读是《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1.没有得到疼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孩提时遭受过虐待,造成了他们冷酷的性格,使他们心生嫉妒和恨意,不能容忍别人的幸福。当这些人管教孩子时,他们会认为孩子的童年不应该比自己的童年更幸福。有些父母也有这种观点。
2.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改善处境的结果是减轻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叫做心理补偿。
3.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连接家庭和广阔现实世界的桥梁,理想的学校不仅应该是教授书本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教授生活知识和艺术的园地。
4.如果孩子喜欢倚靠在某样东西上,我们立刻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具有焦虑和依赖性等特质。把他与我们熟知的类似儿童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重构这个类型的孩子的人格,即被溺爱孩子的人格。
在近几周的家校共读活动中,自己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朋友们共同阅读并讨论了著名的教育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感触颇多。
书中最主要的观点是“自卑而超越”,这其实和我之前对于孩子教育方法的认知有着不小的区别。但在进一步的阅读和讨论中,我明白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区别,感受到了“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于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在作者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是追求卓越的一种动力和力量。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卑感”的两面性,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自我反省,并且引导孩子。
一、积极的自我认识。
书中提到“孩子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这一点很重要,而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往往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我们要能够看到,孩子的种种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努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二、积极的对待困难。
人生在世,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培养和保护的。阿德勒认为“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因而力图通过富有成就的追求来克服这种自卑感。”
我们应该谨记这一认知,尽量深入的去搞明白如何正确的运用“自卑感”去“追求优越”。
三、积极的对待他人。
在孩子进入学校后,有纪律的集体生活,也是培养孩子的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在这种积极有效的环境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能够培养出孩子对社会、对他人、对环境的关心。孩子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会更容易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同时,不仅是孩子,家长也要以“同理心”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鼓励孩子关注和理解他人。
四、积极的认知性别。
家长要理性客观的给孩子建立适度的性别观念,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对同性和异性保持正确的认知,不排斥异性。同时父母也要和孩子保持正确适度的接触,能深刻的帮助孩子理解和认知性别。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建立了一些初步的帮助孩子成长的理论体系,随着孩子的继续长大,我们家长也在共同成长,庆幸孩子的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非常有用的心理学著作。
孩子总会因为自己与同伴的不一样而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作为教师应该激励孩子并给她鼓励,与她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她尝试改善自己或环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但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错误:家长和教师在没有进行了解的情况下,将孩子的自卑感理解为逃避、偷懒亦或是“笨”,对孩子恶语相向或置之不理,使孩子的自卑心理恶性循环,并逐渐丧失对人群的归属感,尽管他们时刻渴望着。
我们有必要深刻的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确,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过于严厉或是温和。当前,我们应尽力做到去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不断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勇敢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给予孩子持续的信任,发展他的自信,过多的批评会造成怯懦和不自信;给予自由和机会,促进孩子自立。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是我们身为人师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愧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并伴随其一生的。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每一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但是在孩子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自己不满意或者他人也不满意的情况,也就是说,他所追寻的优越感不符合大众的利益。阿德勒说,父母或教师要将孩子追求优越感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这样就必须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追求优越感是否符合社会利益。儿童的教育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没有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的。学校里唯成绩论,学业成绩差的同学感受不到老师的关爱,会觉得老师认为自己没用。实际上,唯成绩论的做法是给学生设置了人为的障碍,没有将教育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社会不只需要能考高分的人,它需要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也需要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人,还需要绘画能力比较强的人。我所在的班级里,有许多艺考生,这些孩子成绩相对比较落后,一次让我非常震惊的是,有个学生找到我,希望我上课的时候不要点这些同学提问,因为他们答不上来,希望我不要浪费时间在他们身上。我听完非常震惊,觉得很有必要和同学们讲清楚,这些艺考生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专长的人,他们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发着光,也是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力量。第二天班会课的时候,学生们都没有想到我会就这个话题而延伸,课后,我还找到了一些艺考生,希望他们也能正确看到自己的价值,专注自己的特长,争取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创作。在这里也想提醒一些溺爱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教育孩子如果脱离了儿童教育的实质,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懒惰心理
我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太懒了。我们常听到父母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老师也会这样评价学生。实际上,这对孩子来说是有一种安慰,这个荒谬的条件句,减轻了他们的失败感。他们听到大人们这样说之后,内心也会认可这个观念,如果我不偷懒,我有什么做不到的呢?,这种思想非常危险,尤其在他们稍稍勤奋了一点又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的时候,他们会赋予这些小小的成绩特别的意义,非常直接地一个结论就是我果真是聪明呀,稍微用点力就行,大人们这个时候也会对他们进行赞扬。
人们为什么对这样的孩子这么柔和呢?确实,指责一个孩子懒惰比指责他无能,对他造成的伤害会小一些,但是这样无非是给他提供了一个保护屏,掩盖了他们的不自信,也阻止了他试图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但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去指责他无能或者粗暴地惩罚他,现实中有非常多比指责更好的办法。
比如给懒惰的孩子信心。责怪孩子懒惰实际上是转移了重心的做法,因为懒惰的行为是他们缺乏信心的表现之一,要究其根本,关注孩子对其自身能力的认可。他们不愿意动脑经,可能是因为想了挺久的数学问题还是解不出来,知识有盲区,思维有漏洞;不完成作业,可能是因为他们时间分配不合理,或者他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拖拉、散漫、怕苦怕累,或许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中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总而言之,找到孩子的具体问题,给他指引方向,帮助他提升一些能力,才有可能让他变得勤奋。
《儿童的人格教育》主要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作者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放、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这本书里既有专业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又有典型的事例。在读完这本书后,能让我更加全面的认识某些儿童的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的面对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书里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问题对成人来说,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这对儿童也一样。不过,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儿童尚未成年,给予他们指导就异常重要。其实,成年人有时也需要指导。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放任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是的,虽然学生尚未成年,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探索能力的欲望。我们对学生认识的无知造成了我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我们应该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再去指导和引导他们。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影响他们的因素有很多,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但是,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个体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通常情况下,“自卑感”能够激发个体向上的动力,刺激人们形成超越自己潜力的雄心。但是,过度的“自卑感”会刺激起儿童膨胀的野心。
对此,所以要切实了解儿童及其世界。利用多种途径所了解的情况来对他们进行改善,其中梦境也会显示孩子的发展过程,显示他们是解决问题、还是回避问题。
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需要耐心的过程。常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要注意用正确的观点去引导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发掘他们独特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范文”为栏目小编为您收集并提供。静下心来读书可以使我们戒骄戒躁,在阅读作品之后,内心的感动是久久难以平静的。此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写成读后感。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有的故意扰乱课堂、在课堂上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屡屡惹是生非,惹得同学反感;有的屡屡违反校纪校规,小错不断等等。这些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问题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感到很棘手。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我的时间花在这些问题学生身上了,而那些学生却一点都没有改变。”是啊,这些问题学生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打破班级宁静、吸引老师和学生的眼球,挑战校规校纪。这让很多班主任心中时刻都绷着一根弦,生怕这些学生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据观察,每当这些问题学生“犯事”的时候,老师的处理方式动辄是一顿“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或者是一通冗长的简单说教。说实话,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让老师们痛苦和困惑的是,这种做法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有时这个学生今天刚被批评完,很快第二天又犯了别的错误。如此循环往复,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这让老师们叫苦不迭,也是很多老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老师们言辞激烈的批评、苦口婆心的教导对于问题学生无济于事呢?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儿童的许多行为,只是在探索超越自卑的道路。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惩戒对这些问题学生没有用,就能明白仅仅通过一两次谈话很难改变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就能懂得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智慧。所以,如果老师还徘徊在问题学生心灵的外围,只见其种种不良现象,却没有探寻到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就很难真正引导问题学生的成长。对此,阿德勒指出,“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
“他(问题学生)的错误的优越性追求和由这种追求而形成的生活风格和感知图式才是问题的根源。”作为教育者,懂得了这一点,才算是揭开了问题学生内心诉求的神秘面纱。
因此,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和长篇累牍的道德说教,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优秀的教师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六月的共读是《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的行为累加成一个人的命运,感慨行为的巨大影响力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性格对命运的直接影响。
百度搜索“人格和性格”出现1570万个结果。“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生活环境的烙印。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一开始指舞台上演员的面具,后来被借用成心理学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确切地说,人格涵盖了性格。
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这本书我看得囫囵吞枣。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个能和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分庭抗礼的犹太人用自己的经历和几十年不懈地研究告诉了我一些我曾懵懂难了,但真正存在的东西。
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几天前我曾看过一部美国电影《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似乎听著名字是一种赤裸裸的宣誓,其实电影内容不是要强的宣誓而是一种被打倒无数次后坚强站起的韧劲。主人公布莱德从小患有妥瑞氏症,父母离异,周围人嘲笑他,他被一所所学校劝退。没有人知道他患妥瑞氏症前,连父亲都觉得他一直在故意作怪,看心理医生成了家常便饭。在知道了病症后,周围的歧视一直存在。但是万幸他有一个不放弃他的母亲,并遇到了一个让他改变命运的校长,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了一个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可妥瑞氏症让他一次次面试失败,他很乐观,积极面对困难,最后遇到了不歧视他的学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一个从小就有缺陷的孩子,在最后走上这条圆满的成功路不得不说他很幸运,也很努力。他的母亲,学校的老师,他想为此证明给他看的父亲,是他们帮助儿童时期的布莱德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
翻书的时候突然发现100多年前的阿德勒早就诠释了这点。书中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阿德勒在书中说,学校是一个显示器,种种原因,它能显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学生中显得尤为明显,我们总是拿群贤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做比较,确实凸显的问题也特别多。
书中第二章这样写到:“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点,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我们都是儿童的老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批评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儿童的表面,或者直视他们所犯的错误。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孩子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予以惩罚,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惩罚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明白原因的武断惩罚不仅是没有意义,而且是极端有害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生存的试探,老师的表扬、惩罚、冷漠都是一种反馈,该采取怎样的反馈才能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理解、应对模式,这是要有高度的智慧的。
和家长接触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也曾和问题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家长在家其实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狠狠地在惩罚,可是孩子依然不良于行。
无数的例子表明,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的时侯,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圣诞节那天晚上,微博上有人转载柴静柴老的新书《看见》的发布会。花了两个多小时细细看了各位新闻人的人生体悟。柴老的演讲中有几个例子几句话特别触动我。她曾采访一个电击治网瘾的机构,戒网瘾的孩子面对镜头抱着老师痛哭流涕,面对电击,孩子静静地流着泪,麻木地说不疼。最后那位老师神秘的微笑以及轻飘飘地一句:“如果能装一辈子,不也是一种成功吗?”让柴老深思,也让我深醒:真能装一辈子吗?孩子的行为只是暂时对惩罚的妥协,或许走出这里,他会变本加厉,甚至温和的孩子变得暴虐异常。
阿德勒在书中61页这样写道:“没有一个残酷的行为,骨子里不是隐藏着虚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残忍感兴趣的。”
个体心理学不主张用过于严厉或过于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使他们避免犯错误,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对孩子过于挑剔和严厉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完全丧失勇气。过于温和或溺爱的父母又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和依附某人的倾向。因此,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的色彩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摹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以后能够应付自己的生活。
有些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无力感5+2=0,觉得惩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根本原因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但是,父母、老师的反应确实都是一种反馈,会迫使孩子形成相应的应对模式。不过,父母更理性地来面对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人对事的解释,尤其是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协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解,促进孩子积极行为的形成,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长期的、不断的反复,也许可以促使积极的形成。
有时候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受到了强迫,他们就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年纪越大,我们会发现他们不听话了。
我喜欢和长辈聊天,记得去看望退休的初中班主任时,她曾对我说,孩子有悔意时,别继续咬着他的缺点不放。别做一个过于率性的班主任,律人前先律己。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任何人都是有面子的,也是爱面子的,年纪越大的学生尤其如此,且他们爱面子来得更感性更直接。其次,批评之前做好充分调查,争取批评教育的主动权。再次,尽可能地发掘孩子的闪光点。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好好地活上两个月。”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再其次,一事了一事,绝不及其余,不翻拣陈谷子烂芝麻,要干净利落。
在书中p56阿德勒这样写到:“即便一个儿童花了很长时间学习走路,只要最终学会了正常行走,就不至于形成影响他未来生活的自卑情结。”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儿童与生俱来的可能性和能力并不占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的处境,以他的错误判断来理解他们。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的确,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最后我想用朱光潜的一句话结束我的交流:“此时,此地,此身!”即:能在此刻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到下一刻;能在此地完成的任务,绝不妄想换个环境;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绝不转嫁让他人代替!做个合格的教学者,引导者!
看了叙事者推荐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我对这个书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值得一读再读吗?读完此书,我发现确实如此:好书不厌百回读。强烈的读书期待和好奇心是我读这本书的主要动力,而动力的背后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探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和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我必须阅读心理学著作来改变自己,跟上孩子的成长。阿德勒说,儿童的心理非常奇妙,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令人着迷。是的,读完此书,越觉得着迷了。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我给过无数次的指责,甚至大呼小叫,不停唠叨,总是催促,固定思维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原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平时一个个小错误造成的,可我作为家长,只是采取了一些自以为正确的措施。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了她的生活和人格。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应该在理解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犯错。脱离了主旋律,是无法理解单独的音符的。结果,我的发怒、指责,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贬低,孩子缺乏纠正自己错误认识的判断力,而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凭借自己的权威,将一些严格的规则和规定强加给自己的家入,异常严厉地压迫自己的孩子,威胁要剥夺孩子的自由,实际上已经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似乎在孩子身上唤醒了一种反抗情绪。生活中我教训孩子,孩子反驳我的场景历历在目。刻板、专横的教育是徒劳无益的,它只能让孩子疏远教育者。严厉的背后是理解,是同情,我想趁着孩子还小,改变自己还不算晚。我要牢牢记住,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要不断地鼓励他,耐心的向他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
每天晨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站得不像样子,而我也总会加上一句“站直了!”,然而确实如阿德勒所说,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过几天这些孩子又恢复了原样,原来孩子倚靠东西的实质是他需要获得某种支持。教师应该用同情和理解来帮助孩子消除潜在的问题。说到底,要激发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我恍然大悟,“东倒西歪”的背后,我以为是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是孩子需要我的同情和理解。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考得一塌糊涂,今天在书中读到:许多老师采取严厉的措施,或给他们打低分,想以此来激发他们潜在的雄心。如果这些学生身上还残存一些勇气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可能会奏效。但对于那些在学业上已接近警戒线、已陷人混乱状态的学生来说,使用这种方法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愚蠢。哪个班级没有几个“学业接近警戒线”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对他们似乎更加严厉,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管不住自己,那就靠我们教师的责任心来严厉管教吧,殊不知,我们可能把孩子逼得越来越远。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是为社会教育学生。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可能当不上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但有可能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所建树。我们要将它们作为破口,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取得进步。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这就像把羊群从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带到另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一样。学会判断孩子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哪些努力是徒劳无益的,那么,对孩子的培养就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既然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那么我们教师就有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但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教师塑造孩子的心灵,掌握人类的未来,我们不要把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成为勇敢、坚韧、自信的人,要让他们面对失败不气馁,要把失败当作一个新间题去解决,这才是孩子受益终生的。
合上《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整个人似乎受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我始终相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会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思维,会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期待不经意间的改变,惊喜。
1.没有得到疼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孩提时遭受过虐待,造成了他们冷酷的性格,使他们心生嫉妒和恨意,不能容忍别人的幸福。当这些人管教孩子时,他们会认为孩子的童年不应该比自己的童年更幸福。有些父母也有这种观点。
2.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改善处境的结果是减轻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叫做心理补偿。
3.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连接家庭和广阔现实世界的桥梁,理想的学校不仅应该是教授书本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教授生活知识和艺术的园地。
4.如果孩子喜欢倚靠在某样东西上,我们立刻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具有焦虑和依赖性等特质。把他与我们熟知的类似儿童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重构这个类型的孩子的人格,即被溺爱孩子的人格。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我非常喜欢本书中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不犯错误,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教育者,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说“许多教师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或给较低的分数来对待那些他们认为没有表现出足够雄心的学生,希望以此来唤醒他们沉睡的雄心。如果这些孩子仍然还有某些勇气的话,这种方法也可能短时间奏效。不过,这种方法不宜普遍使用。那些学习成就已经跌近警戒线的孩子会被这种方法弄得完成不知所措,会因此而堕入明显的愚笨状态。”现实生活中,普通老师往往采取的都是非常严厉的方法。
阿德勒接着说“但是,如果我们能以温和、关心和理解来对待这些孩子,他们则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更大的雄心,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很害怕回到原来的状态。他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无所作为成为警示信号,不断地鞭策着他们前行。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像着了魔似的,完全变了个样子;他们夜以继日,饱尝过度工作之苦,但却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这让人非常惊愕,我觉得老师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遇到的渣子学生,却有这样一条路改变学生的一生,甚至造就孩子的人生云泥之别。
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说“鼓励,关心,理解,宽容”。就像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视的“内在”,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我想起我们家两岁多一点的小萌之前的一件事情,就是小萌学会了用自己的小马桶,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怎么也不坐了,尤其是她爸爸给倒完的时候,后来我留心观察,发现说涮完小马桶的时候,马桶上有水滴,我都是用干毛巾给擦干,但是,她爸爸没有,所以,就因为这样几滴水残留在小马桶上,小萌坐了之后,就拒绝再坐,于是,我告诉她爸爸,之后,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假设当初发生问题的时候,只是一味要求小萌,或者说严厉地斥责小萌,事情不但不能解决,反而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我想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像对待荷叶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正如阿德勒所说“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它可能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不良影响。”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掌握着学生的命运,而且还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发展。
总之,从读完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再遇到问题,就要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引导孩子说出来,了解全面了,谨慎选择处理方法,会更稳妥。
孩子总会因为自己与同伴的不一样而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作为教师应该激励孩子并给她鼓励,与她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她尝试改善自己或环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但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错误:家长和教师在没有进行了解的情况下,将孩子的自卑感理解为逃避、偷懒亦或是“笨”,对孩子恶语相向或置之不理,使孩子的自卑心理恶性循环,并逐渐丧失对人群的归属感,尽管他们时刻渴望着。
我们有必要深刻的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确,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过于严厉或是温和。当前,我们应尽力做到去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不断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勇敢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给予孩子持续的信任,发展他的自信,过多的批评会造成怯懦和不自信;给予自由和机会,促进孩子自立。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是我们身为人师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愧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并伴随其一生的。
一直在内心就有一个想法,要想教育好孩子、学生,必须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与他们相知相伴,相向而行,所以对于心理学方面比较关注。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也读了一些,但是这本《儿童人格教育》最让我感到震撼,也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觉得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
阿德勒的观点和中国的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应该是不约而同,共同说明了儿童时期的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们对于儿童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我们都意识到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但还是在继承上一辈人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要么相信“严师出高徒”要么“宠爱有加”。我们在精力和金钱上大把的投入,哪怕是委屈了自己,也要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不曾想过放下师长的家长走进他们的内心;我们在孩子犯错时总是觉得他们不乖,大发雷霆,却不知回望错误来时的路。
现在越发觉得很多问题自己懂得太晚,转念一想过去的已经过去任我怎样追悔都无法重来,而我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现在,使自己在后来的日子里能走进孩子和学生的内心,然后一路阳光!
首先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把姿态放低,把智力放低,低到和孩子们一样的高度,那样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才能精准的进行我们理想的教育。作为成人我们有生活的经历和经历过后的经验,所以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的要求孩子要按照我们已有的经验去学习和行事。这样以来孩子是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的,于是我们便容易“愤怒”,由此带来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其次,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原来犯了好多的错误,也“冤枉”了一些人!有些现象和事情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回味。
1、有些一年级的学生不愿意到学校来,原来给家长支招就是“强制”到校,慢慢就习惯了。学习之后,才发现孩子上学时竟然会经历人生最早和最困难的考验,如若失败他们会失去信心……,解决的办法是家长、老师要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寻求帮助。
2、问题孩子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有生理缺陷的;管教过于严厉,缺少关爱的;被溺爱的。以后工作过程中要多关注这样的孩子,力争用自己的努力,避免问题的发生。
3、面对自卑的孩子,作为教师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自立;面对过分雄心的孩子同样要密切关注及时引导,这样也能避免许多悲剧的上演。
再次,任何理论要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生机无限。有幸结识“儿童人格教育”这本书,他给了我全新的理念,给了我更加广阔的视角,也给了我更加深邃的目光。这些对以后的工作是个很好的指导,我也要在工作中灵活的加以运用,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完善,以求更好的服务与孩子们的成长。
每读一本书,就是开启了一次全新的旅程,她让我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也引领我的思考更加的深入,这应该是人生一大幸事。此书读罢,心生一句:香悠远,意未尽!
以下的内容“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特意为您准备的。书籍才是最好的陪伴。而且无论是人生的哪个阶段,都需要好好读书,我们读了作者的作品以后,其实对于故事的情节是很感兴趣的。看完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说“许多教师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或给较低的分数来对待那些他们认为没有表现出足够雄心的学生,希望以此来唤醒他们沉睡的雄心。如果这些孩子仍然还有某些勇气的话,这种方法也可能短时间奏效。不过,这种方法不宜普遍使用。那些学习成就已经跌近警戒线的孩子会被这种方法弄得完成不知所措,会因此而堕入明显的愚笨状态。”现实生活中,普通老师往往采取的都是非常严厉的方法。
阿德勒接着说“但是,如果我们能以温和、关心和理解来对待这些孩子,他们则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以这种方式转变过来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出更大的雄心,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很害怕回到原来的状态。他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无所作为成为警示信号,不断地鞭策着他们前行。在后来的生活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就像着了魔似的,完全变了个样子;他们夜以继日,饱尝过度工作之苦,但却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这让人非常惊愕,我觉得老师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遇到的渣子学生,却有这样一条路改变学生的一生,甚至造就孩子的人生云泥之别。
书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说“鼓励,关心,理解,宽容”。就像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提出的冰山理论,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视的“内在”,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
我想起我们家两岁多一点的小萌之前的一件事情,就是小萌学会了用自己的小马桶,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怎么也不坐了,尤其是她爸爸给倒完的时候,后来我留心观察,发现说涮完小马桶的时候,马桶上有水滴,我都是用干毛巾给擦干,但是,她爸爸没有,所以,就因为这样几滴水残留在小马桶上,小萌坐了之后,就拒绝再坐,于是,我告诉她爸爸,之后,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假设当初发生问题的时候,只是一味要求小萌,或者说严厉地斥责小萌,事情不但不能解决,反而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我想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要像对待荷叶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正如阿德勒所说“学校处于家庭和社会之间,它可能矫正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不良影响。”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掌握着学生的命运,而且还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发展。
总之,从读完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再遇到问题,就要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引导孩子说出来,了解全面了,谨慎选择处理方法,会更稳妥。
孩子总会因为自己与同伴的不一样而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作为教师应该激励孩子并给她鼓励,与她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她尝试改善自己或环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但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错误:家长和教师在没有进行了解的情况下,将孩子的自卑感理解为逃避、偷懒亦或是“笨”,对孩子恶语相向或置之不理,使孩子的自卑心理恶性循环,并逐渐丧失对人群的归属感,尽管他们时刻渴望着。
我们有必要深刻的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确,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过于严厉或是温和。当前,我们应尽力做到去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不断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勇敢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给予孩子持续的信任,发展他的自信,过多的批评会造成怯懦和不自信;给予自由和机会,促进孩子自立。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是我们身为人师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愧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并伴随其一生的。
看了叙事者推荐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我对这个书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值得一读再读吗?读完此书,我发现确实如此:好书不厌百回读。强烈的读书期待和好奇心是我读这本书的主要动力,而动力的背后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探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和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我必须阅读心理学著作来改变自己,跟上孩子的成长。阿德勒说,儿童的心理非常奇妙,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令人着迷。是的,读完此书,越觉得着迷了。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我给过无数次的指责,甚至大呼小叫,不停唠叨,总是催促,固定思维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原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平时一个个小错误造成的,可我作为家长,只是采取了一些自以为正确的措施。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了她的生活和人格。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应该在理解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犯错。脱离了主旋律,是无法理解单独的音符的。结果,我的发怒、指责,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贬低,孩子缺乏纠正自己错误认识的判断力,而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凭借自己的权威,将一些严格的规则和规定强加给自己的家入,异常严厉地压迫自己的孩子,威胁要剥夺孩子的自由,实际上已经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似乎在孩子身上唤醒了一种反抗情绪。生活中我教训孩子,孩子反驳我的场景历历在目。刻板、专横的教育是徒劳无益的,它只能让孩子疏远教育者。严厉的背后是理解,是同情,我想趁着孩子还小,改变自己还不算晚。我要牢牢记住,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要不断地鼓励他,耐心的向他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
每天晨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站得不像样子,而我也总会加上一句“站直了!”,然而确实如阿德勒所说,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过几天这些孩子又恢复了原样,原来孩子倚靠东西的实质是他需要获得某种支持。教师应该用同情和理解来帮助孩子消除潜在的问题。说到底,要激发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我恍然大悟,“东倒西歪”的背后,我以为是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是孩子需要我的同情和理解。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考得一塌糊涂,今天在书中读到:许多老师采取严厉的措施,或给他们打低分,想以此来激发他们潜在的雄心。如果这些学生身上还残存一些勇气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可能会奏效。但对于那些在学业上已接近警戒线、已陷人混乱状态的学生来说,使用这种方法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愚蠢。哪个班级没有几个“学业接近警戒线”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对他们似乎更加严厉,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管不住自己,那就靠我们教师的责任心来严厉管教吧,殊不知,我们可能把孩子逼得越来越远。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是为社会教育学生。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可能当不上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但有可能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所建树。我们要将它们作为破口,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取得进步。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这就像把羊群从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带到另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一样。学会判断孩子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哪些努力是徒劳无益的,那么,对孩子的培养就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既然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那么我们教师就有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但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教师塑造孩子的心灵,掌握人类的未来,我们不要把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成为勇敢、坚韧、自信的人,要让他们面对失败不气馁,要把失败当作一个新间题去解决,这才是孩子受益终生的。
合上《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整个人似乎受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我始终相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会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思维,会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期待不经意间的改变,惊喜。
读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感到愈加迷惘——对于儿童,我是如此无知。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作为五十五个孩子的老师,我曾自负地认为,我懂孩子。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将各种“标签”贴于孩子身上,诸如“乖巧懂事”“懒散邋遢”“纪律性差”“积极进取”等,并且自鸣得意,以为那便是对某个儿童或是群体最理性、清醒、深入的认知。比如,一个男孩时常在课堂上发出怪异的声音、上课时还离开座位走来走去,那自然是纪律性极差了;那个女孩见到陌生人就躲到墙角,自然是十分胆小羞怯;那个男孩总是把文具弄得乱七八糟,肯定是邋里邋遢,没有养成良好的收纳、整理习惯……其实,那正是“脱离整个旋律来理解单个音符的意义”,仿佛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自然欠妥。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性。他认为,我们想要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总体的生活史,因为儿童的每个活动都是他总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作为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或许这一点我尚可以感到欣慰。毕竟,与自己孩子的接触十分亲密,他们成长的点滴都看在眼、记在心。面对自家孩子,或许稍微能够从整体与统一的视角来看待。而面对班里的几十个孩子,我似乎只能“管中窥豹”、“以偏概全”。
班里有一个孩子,时常丢三落四,不是把试卷落在家里,就是把文具盒遗忘在书桌前,或是把作业本忘在茶几上。他的妈妈隔三差五就要来学校为他送东西。孩子妈妈为此很是苦恼,她问我,为什么孩子越是在她最忙的时候,越是给她“添乱”?而我也只能给出“帮助孩子养成收拾文具的好习惯”这样的建议,而忽略了每次孩子妈妈忙前忙后时孩子偷偷露出的笑容。为什么大人越是忙,孩子越是“出问题”?是不是孩子敏锐地感知到了大人对他的关注减少、关爱不足,在故意用“惹麻烦”的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作为家长,最该做的,或许不是一次次为孩子“灭火”,而是用温暖的语言与充满爱意的行动告诉孩子,我们一直很爱你,一直在关注你。作为老师,也不能仅仅双手掐腰,目光严厉,批评与恐吓,而应试着走近孩子的心,听听那里的声音,触摸那里的律动,或许那样,才可以找到更加接近“教育”的方法。
文中提到,在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做出恶毒的断语。而这,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伴随恶毒的断语,往往还有“适当的惩罚”。如此一来,不仅没能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困难与焦虑,反而将孩子推向了对立面,与“问题”为伍,共同为难孩子,让困难与焦虑持续递增。
我们时常抱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却很少反思为什么。“只有当一个儿童面临他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境,而且又没有人指导,他只能独自挣扎着去应付时,这种恶劣的行为才会出现。”身为孩子的父母或是老师,在孩子遇见成长的阻力,迫切需要专业的指导、宽容与爱时,我们为何让他独当一面,为何不与他分担如此的重任?甚至,有没有这样的可能——那些孩子面临的困难与障碍,也是我们这些打着爱与专业旗帜的大人人为设置的?
面对孩子,我有着太多的不解与困惑。我能看到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思潮在奔向何处;我能听到他们,却不知晓他们的心声在呼唤什么。我知道,我还没有读懂这本书,更没有读懂孩子。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的行为累加成一个人的命运,感慨行为的巨大影响力时,我们也不难看到性格对命运的直接影响。
百度搜索“人格和性格”出现1570万个结果。“性格”,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生活环境的烙印。个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这个概念源于拉西语Persona,一开始指舞台上演员的面具,后来被借用成心理学术语,用来说明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确切地说,人格涵盖了性格。
短短的几十天时间里,这本书我看得囫囵吞枣。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个能和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分庭抗礼的犹太人用自己的经历和几十年不懈地研究告诉了我一些我曾懵懂难了,但真正存在的东西。
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
几天前我曾看过一部美国电影《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似乎听著名字是一种赤裸裸的宣誓,其实电影内容不是要强的宣誓而是一种被打倒无数次后坚强站起的韧劲。主人公布莱德从小患有妥瑞氏症,父母离异,周围人嘲笑他,他被一所所学校劝退。没有人知道他患妥瑞氏症前,连父亲都觉得他一直在故意作怪,看心理医生成了家常便饭。在知道了病症后,周围的歧视一直存在。但是万幸他有一个不放弃他的母亲,并遇到了一个让他改变命运的校长,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成了一个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可妥瑞氏症让他一次次面试失败,他很乐观,积极面对困难,最后遇到了不歧视他的学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一个从小就有缺陷的孩子,在最后走上这条圆满的成功路不得不说他很幸运,也很努力。他的母亲,学校的老师,他想为此证明给他看的父亲,是他们帮助儿童时期的布莱德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
翻书的时候突然发现100多年前的阿德勒早就诠释了这点。书中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阿德勒在书中说,学校是一个显示器,种种原因,它能显示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学生中显得尤为明显,我们总是拿群贤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的学生做比较,确实凸显的问题也特别多。
书中第二章这样写到:“儿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无论我们接触到哪一点,都引人入胜,令人着迷”。我们都是儿童的老师,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批评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是看到了儿童的表面,或者直视他们所犯的错误。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明白了真实的情形,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对孩子的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予以惩罚,几乎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惩罚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不明白原因的武断惩罚不仅是没有意义,而且是极端有害的。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一种生存的试探,老师的表扬、惩罚、冷漠都是一种反馈,该采取怎样的反馈才能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理解、应对模式,这是要有高度的智慧的。
和家长接触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也曾和问题学生家长交流的时候了解到,家长在家其实对孩子的不良习惯狠狠地在惩罚,可是孩子依然不良于行。
无数的例子表明,有时候孩子拒绝做一件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不想在父母的压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体罚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当然,体罚孩子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孩子可能会去做我们要求的事,但这不是在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冲突吗?
当我们为了回避惩罚去做事情的时侯,我们可能会忽视事情本身的价值,而陷于对失败的忧虑。
圣诞节那天晚上,微博上有人转载柴静柴老的新书《看见》的发布会。花了两个多小时细细看了各位新闻人的人生体悟。柴老的演讲中有几个例子几句话特别触动我。她曾采访一个电击治网瘾的机构,戒网瘾的孩子面对镜头抱着老师痛哭流涕,面对电击,孩子静静地流着泪,麻木地说不疼。最后那位老师神秘的微笑以及轻飘飘地一句:“如果能装一辈子,不也是一种成功吗?”让柴老深思,也让我深醒:真能装一辈子吗?孩子的行为只是暂时对惩罚的妥协,或许走出这里,他会变本加厉,甚至温和的孩子变得暴虐异常。
阿德勒在书中61页这样写道:“没有一个残酷的行为,骨子里不是隐藏着虚弱。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对残忍感兴趣的。”
个体心理学不主张用过于严厉或过于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使他们避免犯错误,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对孩子过于挑剔和严厉的父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使他们完全丧失勇气。过于温和或溺爱的父母又会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和依附某人的倾向。因此,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的色彩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摹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地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以后能够应付自己的生活。
有些时候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无力感5+2=0,觉得惩罚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根本原因不在学校,而在家庭。但是,父母、老师的反应确实都是一种反馈,会迫使孩子形成相应的应对模式。不过,父母更理性地来面对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及对人对事的解释,尤其是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协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解,促进孩子积极行为的形成,并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长期的、不断的反复,也许可以促使积极的形成。
有时候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受到了强迫,他们就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年纪越大,我们会发现他们不听话了。
我喜欢和长辈聊天,记得去看望退休的初中班主任时,她曾对我说,孩子有悔意时,别继续咬着他的缺点不放。别做一个过于率性的班主任,律人前先律己。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任何人都是有面子的,也是爱面子的,年纪越大的学生尤其如此,且他们爱面子来得更感性更直接。其次,批评之前做好充分调查,争取批评教育的主动权。再次,尽可能地发掘孩子的闪光点。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好好地活上两个月。”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再其次,一事了一事,绝不及其余,不翻拣陈谷子烂芝麻,要干净利落。
在书中p56阿德勒这样写到:“即便一个儿童花了很长时间学习走路,只要最终学会了正常行走,就不至于形成影响他未来生活的自卑情结。”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天赋决定的,也不是客观环境决定的;儿童自己对外在现实以及他与外在现实的关系的看法才决定了儿童的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儿童与生俱来的可能性和能力并不占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的处境,以他的错误判断来理解他们。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的确,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最后我想用朱光潜的一句话结束我的交流:“此时,此地,此身!”即:能在此刻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到下一刻;能在此地完成的任务,绝不妄想换个环境;能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绝不转嫁让他人代替!做个合格的教学者,引导者!
六月的共读是《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经常不完成作业;有的故意扰乱课堂、在课堂上有说不完的话;有的屡屡惹是生非,惹得同学反感;有的屡屡违反校纪校规,小错不断等等。这些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问题学生。遇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感到很棘手。记得有一位班主任曾说:“我的时间花在这些问题学生身上了,而那些学生却一点都没有改变。”是啊,这些问题学生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打破班级宁静、吸引老师和学生的眼球,挑战校规校纪。这让很多班主任心中时刻都绷着一根弦,生怕这些学生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据观察,每当这些问题学生“犯事”的时候,老师的处理方式动辄是一顿“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或者是一通冗长的简单说教。说实话,很多时候,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让老师们痛苦和困惑的是,这种做法收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有时这个学生今天刚被批评完,很快第二天又犯了别的错误。如此循环往复,似乎进入了一个怪圈。这让老师们叫苦不迭,也是很多老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老师们言辞激烈的批评、苦口婆心的教导对于问题学生无济于事呢?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儿童的许多行为,只是在探索超越自卑的道路。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惩戒对这些问题学生没有用,就能明白仅仅通过一两次谈话很难改变这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就能懂得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教育者要有足够的智慧。所以,如果老师还徘徊在问题学生心灵的外围,只见其种种不良现象,却没有探寻到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就很难真正引导问题学生的成长。对此,阿德勒指出,“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
“他(问题学生)的错误的优越性追求和由这种追求而形成的生活风格和感知图式才是问题的根源。”作为教育者,懂得了这一点,才算是揭开了问题学生内心诉求的神秘面纱。
因此,解决问题儿童的问题,要防止简单的训诫和长篇累牍的道德说教,应该从儿童的整体人格入手,检查儿童理解事实以及做出反应的方式。优秀的教师会洞察儿童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引导孩子反思并改变错误的方式,逐渐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我非常喜欢本书中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不犯错误,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教育者,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篇好的作品读后感该包含哪些视角呢?推荐大家读作品,它会提供给你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从而升华你的精神世界。 一篇好的读后感能够在文字中呈现出对书籍的全新认识,这篇文章详细解释了“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我非常喜欢本书中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不犯错误,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教育者,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看了叙事者推荐的《儿童的人格教育》,我对这个书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值得一读再读吗?读完此书,我发现确实如此:好书不厌百回读。强烈的读书期待和好奇心是我读这本书的主要动力,而动力的背后是出于对儿童心理的探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发现和孩子的冲突越来越多,我必须阅读心理学著作来改变自己,跟上孩子的成长。阿德勒说,儿童的心理非常奇妙,无论哪一个方面都令人着迷。是的,读完此书,越觉得着迷了。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我给过无数次的指责,甚至大呼小叫,不停唠叨,总是催促,固定思维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原来孩子的问题都是平时一个个小错误造成的,可我作为家长,只是采取了一些自以为正确的措施。儿童的所有行为都从整体上反映了她的生活和人格。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应该在理解人格统一性的基础上来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犯错。脱离了主旋律,是无法理解单独的音符的。结果,我的发怒、指责,造成了孩子的自我贬低,孩子缺乏纠正自己错误认识的判断力,而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凭借自己的权威,将一些严格的规则和规定强加给自己的家入,异常严厉地压迫自己的孩子,威胁要剥夺孩子的自由,实际上已经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似乎在孩子身上唤醒了一种反抗情绪。生活中我教训孩子,孩子反驳我的场景历历在目。刻板、专横的教育是徒劳无益的,它只能让孩子疏远教育者。严厉的背后是理解,是同情,我想趁着孩子还小,改变自己还不算晚。我要牢牢记住,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要不断地鼓励他,耐心的向他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
每天晨读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站得不像样子,而我也总会加上一句“站直了!”,然而确实如阿德勒所说,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过几天这些孩子又恢复了原样,原来孩子倚靠东西的实质是他需要获得某种支持。教师应该用同情和理解来帮助孩子消除潜在的问题。说到底,要激发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我恍然大悟,“东倒西歪”的背后,我以为是孩子屡教不改,其实是孩子需要我的同情和理解。
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考得一塌糊涂,今天在书中读到:许多老师采取严厉的措施,或给他们打低分,想以此来激发他们潜在的雄心。如果这些学生身上还残存一些勇气的话,那么这个方法可能会奏效。但对于那些在学业上已接近警戒线、已陷人混乱状态的学生来说,使用这种方法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愚蠢。哪个班级没有几个“学业接近警戒线”的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对他们似乎更加严厉,因为我们总觉得孩子管不住自己,那就靠我们教师的责任心来严厉管教吧,殊不知,我们可能把孩子逼得越来越远。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是为社会教育学生。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个放弃成为好学生理想的儿童。这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不一定比其他的孩子少,他们不过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可能当不上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但有可能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所建树。我们要将它们作为破口,鼓励孩子在其他领域取得进步。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在其他领域获得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这就像把羊群从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带到另一个水草肥美的牧场一样。学会判断孩子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哪些努力是徒劳无益的,那么,对孩子的培养就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既然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时刻处于努力追求优秀、完美、和优越的过程中,那么我们教师就有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但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个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教师塑造孩子的心灵,掌握人类的未来,我们不要把学业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成为勇敢、坚韧、自信的人,要让他们面对失败不气馁,要把失败当作一个新间题去解决,这才是孩子受益终生的。
合上《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整个人似乎受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我始终相信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会慢慢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思维,会慢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期待不经意间的改变,惊喜。
1.没有得到疼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孩提时遭受过虐待,造成了他们冷酷的性格,使他们心生嫉妒和恨意,不能容忍别人的幸福。当这些人管教孩子时,他们会认为孩子的童年不应该比自己的童年更幸福。有些父母也有这种观点。
2.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改善处境的结果是减轻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叫做心理补偿。
3.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连接家庭和广阔现实世界的桥梁,理想的学校不仅应该是教授书本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教授生活知识和艺术的园地。
4.如果孩子喜欢倚靠在某样东西上,我们立刻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具有焦虑和依赖性等特质。把他与我们熟知的类似儿童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重构这个类型的孩子的人格,即被溺爱孩子的人格。
如果说,第一次读我了解到“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披着显示器的作用”,“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认识到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任和主动权。
这次再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孩子有一种把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部分的强烈倾向(上或下,全好或全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所以我明白了为什么哥哥总说弟弟傻,笨;为什么哥哥会贬低弟弟做的事情;为什么他会跟弟弟争夺妈妈的关注或宠爱……因为他认为弟弟和他是对立的,弟弟有的东西,他就没有了。
也明白了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家庭馅饼“的选择。往往,一个孩子有了这种性格特点,另一个就不会有了。这也是他们寻求自己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一种方式。
此外,我获益的点还体现在我收获了对孩子的信任和接纳。
书中提到,“家长或教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容不得半点灰心丧气“,否则孩子就容易感染上焦虑和自卑。此时唯有信任,才能让孩子拥有勇气和力量。信任不是“我相信他会考第一名,而是相信他“通过他的努力,会克服他当前的困难,会有他自己适应的方式”。从而家长也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
书中还说,“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你是不是能对孩子多一份接纳呢?
读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让我对儿童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每一个儿童的心灵深处,都隐藏着对美好的热切期待——追求优越。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成全儿童的期待,把他们对优越的追求,纳入一个能保证他们今后人生幸福的轨道。
儿童各种人格品质的形成,是由于其家长用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带来的教育结果。学校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纠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偏差,让每一个儿童经过适宜的教育,成为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儿童步入正轨呢?
阿德勒为我们开出了如下良方,其一,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暖的环境,用关心、理解的态度对待儿童,“认真与他谈话,给他新的勇气,而不是削弱和打压他所剩无几的信心。”只要让儿童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温暖,他们就会令人吃惊地表现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智力和能力。其二,始终给儿童以鼓励,在鼓励中给他一些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使他能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树立起自信心。其三,在儿童面前要极具耐心,无限相信教育是慢的艺术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技术。
我们体会到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要更多的敏锐的观察力和耐心,细微地体察儿童所处的环境,细心地思考矫正的方法。爱心加上教育艺术手法的运用,相信儿童会成长地更好。
六月的共读是《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阿德勒是著名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的教育主张主要体现为心理分析与矫治。他强调社会兴趣和适应社会,通过心理治疗把儿童引导到对社会有益的方向。但是译者也提出了问题,当社会有问题时,环境无法改变,心理治疗的作用也有限。马克思则是一针见血的批判社会,提出社会革命。当然,作为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阿德勒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们总是在追求卓越。在儿童时期,对卓越的追求就已经显现出来。心理健康的儿童,会主动遵守纪律,重视秩序,以此获得别人的肯定。但是追求卓越也会引发竞争、攀比、嫉妒等现象,甚至有些孩子会自暴自弃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品质,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等,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懒惰是一种逃避的方法,可以缓解儿童当时的处境。池主任曾说,一事精致足以动人。但是对学生来说,哪一件应该做的精致呢?是每一科的学习成绩?还是音体美特长?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肯定学生的长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促进他们上进。
“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儿童犯错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因此需要我们去教育他们,把他们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儿童的自卑情结是由很多问题导致的。比如儿童身体是否健康,家人是否溺爱,家庭环境是否良好等。儿童不愿意做家庭作业,具有逃避任务和责任的倾向。同时那些缺乏勇气、不独立的孩子,渴望关注的孩子也有类似的倾向。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独立的勇气。
教师期待效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他的思想,如果想要改变他的思想,就要了解他的生长环境,了解他思想、行为产生的根源。了解原因以后,我们要采用积极的手段影响他们,肯定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可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否定他们。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在环境的影响下,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教育孩子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儿童追求优越感是本性,但是表现方式会有差别。有的会遵守规则,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有的儿童因为不能做的更好,只能独辟蹊径:通过各种行为吸引别人的注意,但是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因为儿童容易把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好孩子与坏孩子。所以一旦达不到好孩子的要求,他们就只能通过别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努力的成长、成为大人以后,我几乎已经忘了小时候的想法是什么了。我们总是习惯用大人的想法去训诫孩子,却忘了他们多么的弱小与懵懂。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存在,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们,犯错与失败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要有直面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
近期,我有幸拜读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读完此书让我获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分享如下。
阿德勒在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了解儿童,并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这是我们读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我深以为然。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理论方面的指导,让我的教育实践有了理论的支撑,也让我更全面地认识某些儿童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地面对问题学生和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德勒对儿童自卑感的阐述。他提到: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儿童通过各种方式来消除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自卑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动力。他的这种全新的观念完全推翻了我之前的认知。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卑感大多弊大于利,要想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就要帮助他把自卑感慢慢消除。而种种对儿童心理学的片面、单一的狭隘的理解,致使我的教育实践只能停留在表面,缺乏理论的支撑,注定无法深入地理解和剖析问题,最后问题的解决也只能流于表面。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读了这本书,我意识到之所以我没有十足的把握,是因为我的底气不够,而底气,不是靠大声,不是靠严肃的脸,而是对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全面的理解。不管是自卑还是优越感过剩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能了解到自卑感和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教师要做的就是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让他们能健康、阳光地成长!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主要基于儿童为了补偿自卑而追求优越感的心理,针对儿童的人格和心理所提出的教育方式。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他曾经追随过弗洛伊德,后来又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全书主要从个体心理学中的人格统一性和整体性出发,强调了一个事实:
每个个体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追求完善自我的过程。但是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为了克服自卑感,他们会过度地追求优越感,这样很容易造成儿童性格在无形中被扭曲。为了避免出现儿童性格的扭曲,作者提出需要建立儿童拥有社会合作意识,也就是社会情感。这种社会意识可以使儿童通过和别人合作的方式取得自我的成就感,克服自卑感,获得对社会有用的感觉。
阿德勒还分别论述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性教育对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对儿童的教育存在的失误,以及包括教育父母在内的补救措施。
1.人格统一性和整体性
父母要通过整体的性格,来理解孩子的一个特定的行为和动作。而不能单方面从一个特定的行为和动作来理解孩子,那样很容易引起父母对儿童的误解。而且父母要换位思考:从儿童的视角看待儿童的处境,甚至要依据他们并不正确的判断方式来理解他们的行为本身。
2.自卑感与补偿心理
为了克服天生的自卑感,每个孩子都会追求优越感以补偿内心的自卑心理。父母要做的是将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引入到富有成果和有益的方面。何谓有益?因为人都是群居的高等动物,所以一定是要符合社会的利益,保持与社会的一致。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持久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3.社会合作意识和情感
社会情感是儿童是否健康成长的晴雨表。
所以父母必须培养儿童的社会情感以及适应社会所必要的灵活性,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模式化地使用一种规则来教育不同的儿童。不能让儿童在成长中只跟一个人密切接触,比如妈妈。因为放任儿童的这种唯一性接触,将会发现儿童对于以后的生活准备不好或准备不足,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或者问题。
4.儿童青春期的性教育
性教育的真正问题不仅是对孩子解释性关系的生理问题。还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问题。关于性教育生理方面的知识,一定要等到孩子开始好奇,想要发现了解这些事情的时候告诉他们,但必须是以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让他们知道答案,同时要注意避免刺激孩子性欲的回答。
5.教育的失误和补救
个体心理学声称,所有的孩子应该通过给予他们更大的勇气,更多的自信的方式,来教会他们不要把困难当成无法克服的困难,而是当成问题来对付和征服,从而增加勇气和自信心。这样的一种观念的转变,将会对孩子未来的健康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总之,想要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父母需要有意识的锻炼孩子拥有勇气,坚韧和自信的品质,让他们认识到并坚信在面对失败时一定要有永不气馁的精神,这样他们的成长之路才会走得越来越好。
近期,我有幸拜读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读完此书让我获益匪浅,感触颇多,现分享如下。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阿德勒在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了解儿童,并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这是我们读心理学的主要目的。我深以为然。而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理论方面的指导,让我的教育实践有了理论的支撑,也让我更全面地认识某些儿童心理,以便今后更成熟地面对问题学生和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难。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阿德勒对儿童自卑感的阐述。他提到: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儿童通过各种方式来消除自卑感,追求优越感。所以自卑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动力。他的这种全新的观念完全推翻了我之前的认知。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卑感大多弊大于利,要想孩子健康、阳光地成长,就要帮助他把自卑感慢慢消除。而种种对儿童心理学的片面、单一的狭隘的理解,致使我的教育实践只能停留在表面,缺乏理论的支撑,注定无法深入地理解和剖析问题,最后问题的解决也只能流于表面。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读了这本书,我意识到之所以我没有十足的把握,是因为我的底气不够,而底气,不是靠大声,不是靠严肃的脸,而是对儿童心理的进一步、全面的理解。不管是自卑还是优越感过剩的孩子,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能了解到自卑感和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追求优越感。教师要做的就是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让他们能健康、阳光地成长!
老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素养。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就是一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好书。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被称为心理学三大奠基人之一。我非常欣赏他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这一研究方向。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包括引论、十三章具体内容、附录和关键词汇表。全书以“自卑感”和“追求卓越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综合全书来看,作者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为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就包括培养社会情感、克服自卑、追求正确的优越感等三方面。
首先,关于社会情感。作者认为“儿童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作者在“引论”中说“父母或监护人不能让孩子只和一个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否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让孩子做好与他人接触的准备,那么孩子入学时就会感到形单影只,十分孤独。”人是群居动物,具有天生不能孤独的社会属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结交朋友和与人交往,还包括友谊、同伴情谊、诚实、真诚等抽象素质。有关于这个问题,作者在引论、第一章“人格的统一性”、第六章“社会情感及其发展障碍”中做了详细论述。
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围绕追求优越感展开。分别论述了“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作者认为追求优越感是人格心理发展的源泉之一,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当教师从孩子某一个方面的特长入手,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再其他领域获得同样的成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变得容易得多。
作者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阐述了儿童的自卑情结,以及如何防止自卑情结。在作者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密切相关的。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是,要确保不要让孩子在学校里失去勇气,同时,要确保那些进校已经丧失勇气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信心。而对没有信心,感到极度自卑的孩子,我们要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与他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用友好的关系来鼓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想方设法使他们对自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产生信心,从而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我非常喜欢本书中的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不犯错误,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意义”。作为教育者,就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胡蛟)
《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读后感大全编辑特意为你呈上“人格教育读后感”,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书籍里蕴含的道理是教人受益终身的,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不妨写一份读后感来记录一下心里对于剧情的感受。
六月的共读是《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孩子总会因为自己与同伴的不一样而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作为教师应该激励孩子并给她鼓励,与她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她尝试改善自己或环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但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错误:家长和教师在没有进行了解的情况下,将孩子的自卑感理解为逃避、偷懒亦或是“笨”,对孩子恶语相向或置之不理,使孩子的自卑心理恶性循环,并逐渐丧失对人群的归属感,尽管他们时刻渴望着。
我们有必要深刻的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确,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过于严厉或是温和。当前,我们应尽力做到去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不断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勇敢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给予孩子持续的信任,发展他的自信,过多的批评会造成怯懦和不自信;给予自由和机会,促进孩子自立。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是我们身为人师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愧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并伴随其一生的。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1000字: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想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某一件事,不要轻易地惩罚学生的出错,应尽量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探寻背后的原因,或许问题就能得到更轻松地解决,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谈及了两大重要内容,即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阅读完这几章内容以及结合同仁们相关的阅读感悟,我想到了爱的教育和赏识教育。我想,自卑感理论以及追求优越感的教育意义在某一层面上的具体衍生就是爱和赏识。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或者说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会丧失勇气,并且让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重新获得自信心。”这应该是所有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不忘初心,给学生良好的教育,踏踏实实做老师,认认真真地努力做个好老师,做个幸福的班主任。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专题讲座。第一讲是:父母应怎样正确认识孩子,如何拟定正确合理的人生目标。第二讲是: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性如何正确引导教育。第三讲是: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第四讲是:培养孩子打开挫折能力的重要性。我和妈妈一起准时看。
记得有一个故事让我记得很清楚:曾经一个小男孩,从小就在一棵大苹果树下每天只能玩耍,大树每天都在等他,他每天在摘苹果,他有时生气在大树上乱画乱刻,但是大树从来都不生气,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有一天孩子不来了,应为他已经成为一名少年了,他又来到了大树下,大树问他为什么不来了,他说我们的同学都上好学了,买新玩具了,你能给我什么,老树说你把我的果子给买了就要学费了,也可以买新玩具了。孩子很高兴就爬上树了把苹果摘完了买了好多钱,交了学费买,新玩具。然后少年每年秋天来一次,把苹果摘了去卖钱。少年变成了青年,而大树也不能生苹果了,他又来到老树旁边,老树说你读完书了该满意了吧。少年说我们同学都有房子了,有妻子了。可我连房子还没有。老树说你把我的树枝砍了,就可以盖一座房子,青年高兴就把老树枝给砍了然后去盖了一座大房子娶了妻子,有一天他要愁眉苦脸的,老树问他为什么愁眉苦脸他又说我们同学都飘洋过海了可我还没有。老树说你把我的树干砍了做一个船就可以飘洋过海了,青年把老树给砍了做了一个船飘洋过海了。几十年后老年人长出了白发,他回去了老树说我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你更不会陪我了吧!老年人说我要陪你晒太阳......
听完这个故事,小孩好似是我,大树好似父母,所以我以后要尊敬长辈,父母用这种方式给了我们一生的成全......
李乐山说,要家长看一个片子,写一篇观后感,是于丹的“中小学人格教育”,网上搜到了,片子长度约2个小时,仔细的看了一篇,收获很大,感受如下:
人格教育与建立“正人生”
于丹以“精神补钙”为切入,分别从“寻找生命的快乐与尊严、唤醒内心的强大与力量、勇敢承担爱与责任、成就别样人生”四个环节,讲述中小学人格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于丹认为,学生要注意培养“工艺能力、挫折能力、职业能力”三大能力,目的就是构建一个人的“创造力、可能性和和谐人际关系”,从而成就一个能“发现世界”的自己。
我认为教育是“让孩子意识到我们是独一无二的领袖”,而“要做事先做人”,通过“正觉、正行为”构建个人的“正能量”人格,成就自己“正人生”。
自己动手——创造力从学会付出开始。为什么我们不快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三个阶段,核心是乐,如何寻找到快乐?于丹认为从“控制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构建“让自己快乐的同时如何让他人也快乐”的人格魅力。孩子从学会自己动手开始,用创造力让被人幸福,这样的收获比付出更有意义。
比如鼓励让李乐山擅长快乐他人,比如为大家书写春联等方法,支持李乐山成长。
脚踏实地——可能性从不放弃开始。为什么我们有时感到无力?于丹认为,我们要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不要成为“草莓族”,而优秀不在于外表的个性和光鲜,要在于内心的坚韧态度,更是在于是否拥有“在挫折中如何修复生命”的能力,坚信“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就有可能性”。
学会爱——和谐人际关系从二个人开始。为什么我们有时易走极端?于丹认为,是没学会爱,就无法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好的表达和好的内容一样重要,从确定两个人的和谐开始,构建更多人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勇敢的承担爱和责任,大人和孩子要和一起成长,学会互相爱。
改变自己最难,老师让家长看这个片子,因为“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长做不到以上于丹老师讲的,我们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到呢?,我们大人就和孩子一起成长吧,“付出、不放弃、处理好与每个人和谐关系”。
今天下午我刚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于丹老师的风格语气平,神闲气定。常常用小故事比喻某个道理,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遇到老师的演讲分为四个部分。(一)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让孩子懂得孝。(三)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四)是如何让我们自立、自信丶自强,如何学会自我控制。
首先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百善孝为先"一般表现于孝顺,孝敬两方面。面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孝不仅仅表现在外表,更要表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要装有“孝”字。
其次是控制,记得在余丹老师讲到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时。她讲了一个小故事。想必这个故事人人皆知,但他却再一次让我的心灵上有了很大的震撼!从前有一个男孩他非常爱发脾气,有一天,他的父亲把他带到了篱笆旁边对他说:“孩子,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这个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说完。孩子照的父亲的话做了。
当在那一天即将结束,这个小男孩数了一下自己钉下的钉子,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一共订了30多颗钉子。也就意味着它今天发了30多次脾气。到了第二天傍晚同样也属于下自己钉的钉子。有20多颗钉子。持续了两天以后。一颗钉子也没有了。他兴奋地跑到他的父亲跟前骄傲地对父亲说:“我今天没有发脾气,我一颗钉子也没钉。父亲没有回答他。将他带到了这个泥巴跟前。
父亲对他说:“儿子,你看,你钉下这么多颗钉子。那你试试将这些钉子拔起来。儿子照着父亲的话做了。不一会,儿子将这些钉下去的钉子都拔了起来。父亲叫儿子看着刚刚拔出钉子留下的洞痕。父亲对儿子说:“你看,你钉下去的这些钉子都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洞痕,就好像你每次对我们发脾气,你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留下了一道道疤痕,无法抹去。你每发一次脾气,不仅仅是给我们心上留下了一道道疤痕,也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无法抹去的伤痕。
我们每个人再回过头来想一想,每天父母督促我们写作业,我们嫌他们罗嗦烦躁。甚至有时对他们乱发脾气,想到这里,我心里感到了愧疚。我在亲人们的伤口下留下了多少颗钉子拔出来后的洞痕啊!
我坚信,听了于丹这次讲座。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与生活中我会加强改正自己的缺点,听父母的话。争取做一个好孩。
于丹人格教育读后感(一)
今天早上8:20,河南法制频道播出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节目,我们学校给每位家长都发了一张节目预知单,并发了短信告知。于是,爸爸和我准时坐在电视前进行收看。于丹老师认为,中小学人格教育,其实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追寻一种生命的快乐和尊严。
于丹老师的讲述有理论阐述、有故事启迪、有古语名句,旁征博引、令人深省。通过收看这栏节目,我知道了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父母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知道了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很多快乐,比他掌握很多知识更重要。;知道了一个小孩子,如果能用他的行动让别人感到幸福的时候,那么,他的收获远比他的付出多。由此,我更知道了老师和父母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一性一,我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发现,去完成自我成长的修复。真正一爱一孩子的老师和父母,不是教孩子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
于丹老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从中小学过来的,与大学相比,中小学教育更重要。现在的大学生,专业知识确定很专业,但他们人格的缺陷,却是在大学里无法弥补的。孔子说:一个人十五至于学,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现在的孩子,四五岁就开始了学习,家长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教会他们承受应试的压力。今天该教孩子学什么?不是知识,不是技巧,而是朴素的人格和内心道德力量,这些胜过知识和技巧。
节目结束了,留给我的却是思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我觉得学校作为一个专业教育机构更是责任重大,如何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博客、学校网站等途径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到此,不由得想起了我曾经写过的一篇博文,那是从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一点体会和呼吁。
今天有幸和儿子一起观看了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的关于【中小学人格教育】的讲座,看后感触颇深。讲座中我认真学习了于丹剖析的【论语】中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让我从孩子的身上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掌握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快乐地接受它。是呀,一味的让孩子去死搬的接受知识,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相反的,久而久之,还会适得其反地厌恶学习。我们作为老师,虽然是传道解惑的,但也要为孩子的快乐着想,在自己的课堂上加些作料,使得孩子能够有兴趣接受新知。于丹老师讲的一个寓言故事让我印象更深:有个孩子特别一爱一发脾气,他的父亲就在墙上钉钉子来记录发脾气的次数,孩子看到一天之中钉了那么多的钉子,自己也傻了,发誓要改掉这个坏一毛一病,控制住一次就拔掉一颗钉子,慢慢地钉子拔完了,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钉子虽然拔完了,但是那么多的洞却永远也抹不掉,你发脾气的时候,让多少人为你痛心呀!是呀,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扫个地家长都要找老师论论理,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孩子礼仪教育和挫折教育,以及生存教育,让每个孩子能健健康康地为自己的将来而学习!
记得在星期四那一天,老师发了一张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上面有播出时间,那个频道的,在星期五下午老师让我们回家在星期天看【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并写观后感晚上,么么在网上搜了一下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看了起来,下面我来给你介绍吧!
【论语】有一句话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一个人了解一种知识,这只叫知之者;比知之者高级的叫好之者,他有一爱一好、喜欢钻研、肯投入;比好之者更高级的叫乐知者,生命乐在其中,享受发现。所以有时我老是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么多,好累呀!因为我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能投入进去,写作业的时候,不能把一精一力全部投入写作业中,当然觉得很累。
一种好的表达,有的时候,跟沟通的内容同样重要。为什么很多人在长大以后容易跟别人起冲突呢?就是因为在家里跟父母说习惯了。比如,我在学校下课跟同学玩的时候,老是脾气暴躁,说话有时不好听,所以很多同学在玩游戏的时候不加我的原因。
最后一精一彩内容请看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于丹人格教育读后感(二)
李乐山说,要家长看一个片子,写一篇观后感,是于丹的中小学人格教育,网上搜到了,片子长度约2个小时,仔细的看了一篇,收获很大,感受如下:
人格教育与建立正人生
于丹以一精一神补钙为切入,分别从寻找生命的快乐与尊严、唤醒内心的强大与力量、勇敢承担一爱一与责任、成就别样人生四个环节,讲述中小学人格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于丹认为,学生要注意培养工艺能力、挫折能力、职业能力三大能力,目的就是构建一个人的创造力、可能一性一和和谐人际关系,从而成就一个能发现世界的自己。
我认为教育是让孩子意识到我们是独一无二的领袖,而要做事先做人,通过正觉、正行为构建个人的正能量人格,成就自己正人生。
自己动手创造力从学会付出开始。为什么我们不快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三个阶段,核心是乐,如何寻找到快乐?于丹认为从控制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构建让自己快乐的同时如何让他人也快乐的人格魅力。孩子从学会自己动手开始,用创造力让被人幸福,这样的收获比付出更有意义。
比如鼓励让李乐山擅长快乐他人,比如为大家书写春联等方法,支持李乐山成长。
脚踏实地可能一性一从不放弃开始。为什么我们有时感到无力?于丹认为,我们要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不要成为草莓族,而优秀不在于外表的个一性一和光鲜,要在于内心的坚韧态度,更是在于是否拥有在挫折中如何修复生命的能力,坚信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就有可能一性一。
学会一爱一和谐人际关系从二个人开始。为什么我们有时易走极端?于丹认为,是没学会一爱一,就无法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好的表达和好的内容一样重要,从确定两个人的和谐开始,构建更多人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勇敢的承担一爱一和责任,大人和孩子要和一起成长,学会互相一爱一。
改变自己最难,老师让家长看这个片子,因为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长做不到以上于丹老师讲的,我们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到呢?,我们大人就和孩子一起成长吧,付出、不放弃、处理好与每个人和谐关系。
于丹人格教育读后感(三)
星期六早上,作为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收看了于丹导师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专题讲座。通过谛听大师的足音,让我们感受到了智者的心灵,也让为人父母的我们更加明白:学习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塑造孩子成熟的人格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讲座中,于丹导师首先讲了如何培养孝心,并举了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这个事例,让我们明白尽孝道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推卸的一种责任;紧接着,于丹导师又用一个仁字诠释了如何为人处世,让我们懂得孩子的成长除了学业,更需要阅历和人格;最后,她寄语孩子们要象干茶叶一样,寻找自己的方式升华自己,成全社会,创造未来。
观看完讲座,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如何进行孩子的人格教育,大师以她独特的思维,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讲课里,为我们娓娓道来,并一语中的。想到我们的孩子龚蒋昊,我们觉得很惭愧。孩子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用一种传统的方式教育他。在我们的思维里,孩子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行了,别的事情我们可以代劳。于是,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一头扎在书本里,由于我们的忽视,他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孝道,他也不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更缺乏与小朋友们充分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这种过于简单的培养方式只会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越来越偏离轨道,不能达到于丹老师所要求的学业与人格共成长。
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的希望。人格教育从孩子开始,是父母和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有所学,有所思,有所行,在于丹导师的箴箴良言下,以创新的行动来塑造孩子成熟完美的人格。具体来说,我们第一要做榜样给孩子看,以对父母长辈孝敬尊重来让孩子耳濡目染,明白百悌孝为先是一种责任。第二要在辅导孩子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的能力和感恩的意识,让孩子在知识不断增长的同时,抵抗挫折的能力得到加强。第三要让孩子走进社会、学会沟通、善于协调、融入群体,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考]人格教育读后感系列”,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在起初的两个月里,差不多每天都要尿湿裤子,他不像其他一年级的学生,因为刚刚入学,还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偶尔会有尿湿裤子的现象,然而这样的孩子会因为尿湿裤子而感到羞愧,有这种自我意识。但是这位小同学就不一样了,每次尿湿裤子,反而兴高采烈。后来我观察了几次,发现因为尿湿裤子,所以老师要给妈妈打电话送裤子,而且年轻的妈妈本来就担心刚刚进入校门的孩子,所以就会经常来看他。这样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仍然在上学期间可以和母亲亲近,并占据母亲的时间和思维,让母亲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他自己身上。他会经常表现出软弱、撒娇来博取母亲的同情和关注。起初,我们会认为这是个被宠坏的孩子,其实这种现象在问题儿童中,屡见不鲜,他们努力地想要获取母亲的关注,并拒绝外部世界所提出的一切要求。他们希望自己完全占有母亲,随时能够引起母亲的注意,自然就会想出各种依赖的办法。因此,母亲是在一个家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的人,她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会无形的影响到孩子,并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阿德勒说:在一个家庭中,父亲角色和母亲角色一样,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看出了父母之间的不合,就会非常熟练地在他们之间挑动他们之间的战争。这样就会引发争夺,双方都想看看谁能更好的控制孩子,能够更多地宠爱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想要训练孩子的合作能力是不可能的。因为孩子最先学会的合作就是与父母的合作,如果父母自身的合作能力很差,那他们就不能期待孩子能够有很好的合作能力。阿德勒强调:家庭环境给与了孩子关于合作的最初印象,如果能够恰当地训练孩子的合作精神和能力,许多灾难都是可以避免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非常普遍的。当今社会,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母亲来做的,她们中有的是工作者,有的是全职妈妈。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几乎就是挣钱养家,有的甚至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也极少陪伴孩子郊游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长期得不到父亲陪伴的孩子,在性格上也会有很大的缺陷。父亲应该是孩子的好伙伴,是社会的一部分,以致于对于许多孩子来说,父亲就是自己的榜样,而不是挣钱的机器,也不是在家庭中充当惩罚孩子的角色。父亲在一个家庭中,通常都具有权威性,权威并非一个家庭的必需品,但是和睦协作则必须有。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意见一致,父母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用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性格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不论孩子的性格是否与父母相同或相异,都能折射出父母的人格特点。
总之,阿德勒在书中强调: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所以为人父母者要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知识,改变教养方式,做到以身立教,给子女作榜样。尤其在孩子性格发展尚不稳定的儿童时期,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观,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使其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六月的共读是《儿童的人格教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一开始觉得这是一本很枯燥的理论性书籍,慢慢读来,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全书一共十三章,不单单是理论性的陈述,还有典型事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概念,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何预防自卑情结,并通过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去阐述,在不同环境下,自卑情结的儿童表现形式以及如何预防矫正。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藏着自卑的种子,只是有些人能够通过展示优越感,把它深深掩埋,而有的人却让它生根发芽,高高举着自卑的旗帜,埋头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通过成功地追求优越感,我们才能克服自卑感。“每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父母或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神经症和精神错乱。”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总是给自己找借口,“题目太难了”“要背的内容太多了”“今天太累了,明天再做也不迟”……慢慢地堆积,堆积得越来越多,最后干脆放弃吧!于是,就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上课无精打采,下课生龙活虎,作业次次要补,考试屡屡失败……不仅让老师和家长头疼,他自己也会很沮丧。
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这让我不由地想到了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的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这样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莫顿·亨特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我们可以给孩子们制定一个小目标,等他完成之后,再制定下一个小目标,直到他完成大的目标。就像我们背诵一篇文言文,先背诵一段或者几段,分次背诵,这样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背诵完全篇。
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成功,把成功当作他们获取更多知识的垫脚石。记得网课期间,早读视频会议检查背诵,抽查时间比较短,不能及时检查每一位同学,潘同学课下发了自己的背诵视频给我,我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表扬了她的做法,称赞她学习积极主动,并且告诉大家可以随时给我发背诵的视频,如果有疑问也可以随时给我发消息。之后,不少同学给我发来了背诵的视频,还有同学针对上课学习的内容频频发问,我们在网络上的互动也多了起来,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高涨了起来。我们的学生需要的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垫脚石,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成功。
要想清除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这个地方种上庄稼。要清除我们心灵的杂草,就必须追求优越感,树立自信,我们作为一名园丁,就要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一粒种子,让他们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1.没有得到疼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孩提时遭受过虐待,造成了他们冷酷的性格,使他们心生嫉妒和恨意,不能容忍别人的幸福。当这些人管教孩子时,他们会认为孩子的童年不应该比自己的童年更幸福。有些父母也有这种观点。
2.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们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卑感。改善处境的结果是减轻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叫做心理补偿。
3.理想的学校应该是连接家庭和广阔现实世界的桥梁,理想的学校不仅应该是教授书本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教授生活知识和艺术的园地。
4.如果孩子喜欢倚靠在某样东西上,我们立刻就会发现这个孩子具有焦虑和依赖性等特质。把他与我们熟知的类似儿童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重构这个类型的孩子的人格,即被溺爱孩子的人格。
如何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每一个孩子都在追求优越感,但是在孩子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自己不满意或者他人也不满意的情况,也就是说,他所追寻的优越感不符合大众的利益。阿德勒说,父母或教师要将孩子追求优越感引向富有成效和有益的方向,确保追求优越感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健康和幸福。这样就必须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追求优越感是否符合社会利益。儿童的教育实质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或增强孩子的社会团结意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是没有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的。学校里唯成绩论,学业成绩差的同学感受不到老师的关爱,会觉得老师认为自己没用。实际上,唯成绩论的做法是给学生设置了人为的障碍,没有将教育和社会的终极目标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社会不只需要能考高分的人,它需要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也需要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人,还需要绘画能力比较强的人。我所在的班级里,有许多艺考生,这些孩子成绩相对比较落后,一次让我非常震惊的是,有个学生找到我,希望我上课的时候不要点这些同学提问,因为他们答不上来,希望我不要浪费时间在他们身上。我听完非常震惊,觉得很有必要和同学们讲清楚,这些艺考生大部分都是有自己的专长的人,他们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发着光,也是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力量。第二天班会课的时候,学生们都没有想到我会就这个话题而延伸,课后,我还找到了一些艺考生,希望他们也能正确看到自己的价值,专注自己的特长,争取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创作。在这里也想提醒一些溺爱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教育孩子如果脱离了儿童教育的实质,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懒惰心理
我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太懒了。我们常听到父母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老师也会这样评价学生。实际上,这对孩子来说是有一种安慰,这个荒谬的条件句,减轻了他们的失败感。他们听到大人们这样说之后,内心也会认可这个观念,如果我不偷懒,我有什么做不到的呢?,这种思想非常危险,尤其在他们稍稍勤奋了一点又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的时候,他们会赋予这些小小的成绩特别的意义,非常直接地一个结论就是我果真是聪明呀,稍微用点力就行,大人们这个时候也会对他们进行赞扬。
人们为什么对这样的孩子这么柔和呢?确实,指责一个孩子懒惰比指责他无能,对他造成的伤害会小一些,但是这样无非是给他提供了一个保护屏,掩盖了他们的不自信,也阻止了他试图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但并不是说我们就要去指责他无能或者粗暴地惩罚他,现实中有非常多比指责更好的办法。
比如给懒惰的孩子信心。责怪孩子懒惰实际上是转移了重心的做法,因为懒惰的行为是他们缺乏信心的表现之一,要究其根本,关注孩子对其自身能力的认可。他们不愿意动脑经,可能是因为想了挺久的数学问题还是解不出来,知识有盲区,思维有漏洞;不完成作业,可能是因为他们时间分配不合理,或者他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拖拉、散漫、怕苦怕累,或许是他们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体验中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总而言之,找到孩子的具体问题,给他指引方向,帮助他提升一些能力,才有可能让他变得勤奋。
阿德勒的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为中心,强调“社会意识”。其主要概念包括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
创造性自我:创造性自我是一种个人主观体系,它对个人的种种经验进行解释,并使之有意义。它以经验帮助个人完成其独特的生活作风,若没有经验,甚至可以创造经验。作为人类生活中的因素,创造性自我使人格具有一贯性、稳定性和个性。
生活风格:每个人的生活风格都不同,其表现在个人的行动中,并具有独特性,它是各不相同的动机、特性和价值的集合。生活风格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并指导人怎么行动和学习,并将得到的经验渗入人格之中。但是,弊端在于,个人将接触不到与生活风格无关的经验,这些经验被压制。生活风格因人而异,在儿童四五岁时即可形成,主要由创造性自我发展和建立起来。
假想的目的论:阿德勒相信人的行动受其愿望驱使,而不是激发于过去的经验,这与弗洛伊德是不同的。这些愿望很大一部分不可能在未来被实现,然后却对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激发着一个人去完成他想完成的事业。正常人可以面对现实与愿望的差距,从而避免影响到现实生活,但神经症患者基本做不到。
追求优越:追求优越是为了使自身更加完美,而并非一定要超越他人。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个人使用的方式各不相同。阿德勒观察到,正常人会以对社会有益为目标进行奋斗,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但神经症患者却只顾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顾对社会、对他人造成不好的影响。
自卑感:“自卑情结”是阿德勒最出名心理学概念之一。自卑感源于一个人对生活中缺陷和不完善的不满,并可促使人努力克服这些缺陷。而这种为克服缺陷所做的努力,阿德勒称之为补偿。
社会兴趣:人在看到社会的缺陷时,会自主地做出贡献以将其完善,这是人的社会兴趣,也是人的一种天赋特性。在社会中,人与人会相互合作以完成个人无法完善的东西。阿德勒说,社会兴趣是对个人的种种缺陷的最后补偿,即个人在完善社会的时候,也在完善自己。这种兴趣使得个人放弃私利,服从于公共福利。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专题讲座。第一讲是:父母应怎样正确认识孩子,如何拟定正确合理的人生目标。第二讲是: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性如何正确引导教育。第三讲是: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第四讲是:培养孩子打开挫折能力的重要性。我和妈妈一起准时看。
记得有一个故事让我记得很清楚:曾经一个小男孩,从小就在一棵大苹果树下每天只能玩耍,大树每天都在等他,他每天在摘苹果,他有时生气在大树上乱画乱刻,但是大树从来都不生气,孩子一天一天的长大,有一天孩子不来了,应为他已经成为一名少年了,他又来到了大树下,大树问他为什么不来了,他说我们的同学都上好学了,买新玩具了,你能给我什么,老树说你把我的果子给买了就要学费了,也可以买新玩具了。孩子很高兴就爬上树了把苹果摘完了买了好多钱,交了学费买,新玩具。然后少年每年秋天来一次,把苹果摘了去卖钱。少年变成了青年,而大树也不能生苹果了,他又来到老树旁边,老树说你读完书了该满意了吧。少年说我们同学都有房子了,有妻子了。可我连房子还没有。老树说你把我的树枝砍了,就可以盖一座房子,青年高兴就把老树枝给砍了然后去盖了一座大房子娶了妻子,有一天他要愁眉苦脸的,老树问他为什么愁眉苦脸他又说我们同学都飘洋过海了可我还没有。老树说你把我的树干砍了做一个船就可以飘洋过海了,青年把老树给砍了做了一个船飘洋过海了。几十年后老年人长出了白发,他回去了老树说我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你更不会陪我了吧!老年人说我要陪你晒太阳......
听完这个故事,小孩好似是我,大树好似父母,所以我以后要尊敬长辈,父母用这种方式给了我们一生的成全......
在近几周的家校共读活动中,自己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朋友们共同阅读并讨论了著名的教育著作《儿童的人格教育》,感触颇多。
书中最主要的观点是“自卑而超越”,这其实和我之前对于孩子教育方法的认知有着不小的区别。但在进一步的阅读和讨论中,我明白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区别,感受到了“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人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心理事实就是人们对于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
在作者阿德勒看来,自卑感是追求卓越的一种动力和力量。作为家长,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卑感”的两面性,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自我反省,并且引导孩子。
一、积极的自我认识。
书中提到“孩子对事物的个体性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这一点很重要,而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往往是从自我认知开始的,我们要能够看到,孩子的种种表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努力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二、积极的对待困难。
人生在世,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培养和保护的。阿德勒认为“我们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我们感到自卑,因而力图通过富有成就的追求来克服这种自卑感。”
我们应该谨记这一认知,尽量深入的去搞明白如何正确的运用“自卑感”去“追求优越”。
三、积极的对待他人。
在孩子进入学校后,有纪律的集体生活,也是培养孩子的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在这种积极有效的环境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能够培养出孩子对社会、对他人、对环境的关心。孩子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会更容易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同时,不仅是孩子,家长也要以“同理心”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鼓励孩子关注和理解他人。
四、积极的认知性别。
家长要理性客观的给孩子建立适度的性别观念,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对同性和异性保持正确的认知,不排斥异性。同时父母也要和孩子保持正确适度的接触,能深刻的帮助孩子理解和认知性别。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建立了一些初步的帮助孩子成长的理论体系,随着孩子的继续长大,我们家长也在共同成长,庆幸孩子的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这样一本非常有用的心理学著作。
孩子总会因为自己与同伴的不一样而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作为教师应该激励孩子并给她鼓励,与她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她尝试改善自己或环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但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错误:家长和教师在没有进行了解的情况下,将孩子的自卑感理解为逃避、偷懒亦或是“笨”,对孩子恶语相向或置之不理,使孩子的自卑心理恶性循环,并逐渐丧失对人群的归属感,尽管他们时刻渴望着。
我们有必要深刻的反思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确,对孩子的教育是否过于严厉或是温和。当前,我们应尽力做到去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不断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勇敢的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给予孩子持续的信任,发展他的自信,过多的批评会造成怯懦和不自信;给予自由和机会,促进孩子自立。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是我们身为人师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愧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并伴随其一生的。
如果说,第一次读我了解到“对于家庭教育的弊端,学校只能披着显示器的作用”,“学校只不过引发了家庭教育的潜在问题而已“,认识到了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任和主动权。
这次再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孩子有一种把世界划分为两个对立部分的强烈倾向(上或下,全好或全坏,聪明或愚蠢,优越或自卑,全有或全无)“。所以我明白了为什么哥哥总说弟弟傻,笨;为什么哥哥会贬低弟弟做的事情;为什么他会跟弟弟争夺妈妈的关注或宠爱……因为他认为弟弟和他是对立的,弟弟有的东西,他就没有了。
也明白了家庭中的两个孩子为什么会有“家庭馅饼“的选择。往往,一个孩子有了这种性格特点,另一个就不会有了。这也是他们寻求自己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一种方式。
此外,我获益的点还体现在我收获了对孩子的信任和接纳。
书中提到,“家长或教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容不得半点灰心丧气“,否则孩子就容易感染上焦虑和自卑。此时唯有信任,才能让孩子拥有勇气和力量。信任不是“我相信他会考第一名,而是相信他“通过他的努力,会克服他当前的困难,会有他自己适应的方式”。从而家长也有了一个平和的心态。
书中还说,“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我们应该记住,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你是不是能对孩子多一份接纳呢?
李乐山说,要家长看一个片子,写一篇观后感,是于丹的“中小学人格教育”,网上搜到了,片子长度约2个小时,仔细的看了一篇,收获很大,感受如下:
人格教育与建立“正人生”
于丹以“精神补钙”为切入,分别从“寻找生命的快乐与尊严、唤醒内心的强大与力量、勇敢承担爱与责任、成就别样人生”四个环节,讲述中小学人格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于丹认为,学生要注意培养“工艺能力、挫折能力、职业能力”三大能力,目的就是构建一个人的“创造力、可能性和和谐人际关系”,从而成就一个能“发现世界”的自己。
我认为教育是“让孩子意识到我们是独一无二的领袖”,而“要做事先做人”,通过“正觉、正行为”构建个人的“正能量”人格,成就自己“正人生”。
自己动手——创造力从学会付出开始。为什么我们不快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三个阶段,核心是乐,如何寻找到快乐?于丹认为从“控制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构建“让自己快乐的同时如何让他人也快乐”的人格魅力。孩子从学会自己动手开始,用创造力让被人幸福,这样的收获比付出更有意义。
比如鼓励让李乐山擅长快乐他人,比如为大家书写春联等方法,支持李乐山成长。
脚踏实地——可能性从不放弃开始。为什么我们有时感到无力?于丹认为,我们要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不要成为“草莓族”,而优秀不在于外表的个性和光鲜,要在于内心的坚韧态度,更是在于是否拥有“在挫折中如何修复生命”的能力,坚信“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就有可能性”。
学会爱——和谐人际关系从二个人开始。为什么我们有时易走极端?于丹认为,是没学会爱,就无法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好的表达和好的内容一样重要,从确定两个人的和谐开始,构建更多人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勇敢的承担爱和责任,大人和孩子要和一起成长,学会互相爱。
改变自己最难,老师让家长看这个片子,因为“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长做不到以上于丹老师讲的,我们又如何要求孩子做到呢?,我们大人就和孩子一起成长吧,“付出、不放弃、处理好与每个人和谐关系”。
《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1000字: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半点泄气,不能因为自己的付出没有立即得到回报就心生绝望,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精打采、冷漠、消极、被动就觉得挫败,更不能相信孩子有天赋或没有天赋这类迷信的想法。”
这是我第二次翻开阿德勒《儿童人格教育》时与家长们共勉的一段话。很早就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也有一位学过心理学的家长向我推荐过这本书,但我却一直没有阅读。在与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同仁的共同学习下,这一次我终于认真阅读了这本为人父母、为人师长必读的儿童心理宝典。
说实话,由于知识储备浅薄,对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而深刻的心理学理论著作,我的领悟是极为有限的。有的章节内容我的理解也比较浅显。但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收获。
首先说说“人格”一词,开始我通俗地理解为性格与道德品质,而在心理学上应为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阿德勒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时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要从童年着手。显然,对儿童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格外重要。“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他人。”作为班主任,要多读一些教育著作,多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一定要读阿德勒的《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的心理生活非常奇特。无论我们接触到他们生活的哪一点,都会十分着迷,都会感觉引人入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碰到过特别爱笑的学生,也一定遇见过沉默寡言的孩子;我们教过自觉、积极向上的学生,也碰见了调皮、消极颓丧的孩子……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他们某一特定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完整的生活经历。”儿童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完整人格的表达,不了解儿童行为中隐蔽的生活背景就无从理解他正在做的事情。这就是儿童人格的统一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想我们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绝对不能孤立地看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某一件事,不要轻易地惩罚学生的出错,应尽量了解孩子的整体人格,探寻背后的原因,或许问题就能得到更轻松地解决,也会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积极的影响。
本书的第三章到第六章谈及了两大重要内容,即自卑感与追求优越感。儿童对于希望图景的追求,还源于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优越感是同一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分开。阅读完这几章内容以及结合同仁们相关的阅读感悟,我想到了爱的教育和赏识教育。我想,自卑感理论以及追求优越感的教育意义在某一层面上的具体衍生就是爱和赏识。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多一句赞美,可能就在他的心里开出一朵花,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在《银河补习班》里,开设的最重要的一节课不就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吗?奠定马飞人格底色的是父亲马皓文对他真正的爱,即理解和欣赏。真正的爱让马飞超越了自卑而以正确的方式追求优越感,获得人生的成功。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每个儿童都会追求优越感,这是来自对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健康的儿童通过正当的途径追求优越感,问题儿童则用不正当的畸形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我们在爱孩子,鼓励孩子,发现他们闪光点,并给他们更正确的指引的同时,应努力做到从整体人格入手,帮助他们平衡自卑感和优越感,从而健康成长。
“教育者最神圣的职责,或者说最应该去做的,就是确保每个孩子不会丧失勇气,并且让那些已经丧失勇气的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重新获得自信心。”这应该是所有教育者的初心和使命,让我们不忘初心,给学生良好的教育,踏踏实实做老师,认认真真地努力做个好老师,做个幸福的班主任。
今天早上8:20,河南法制频道播出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节目,我们学校给每位家长都发了一张节目预知单,并发了短信告知。于是,爸爸和我准时坐在电视前进行收看。于丹老师认为,“中小学人格教育”,其实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追寻一种生命的快乐和尊严。
于丹老师的讲述有理论阐述、有故事启迪、有古语名句,旁征博引、令人深省。通过收看这栏节目,我知道了“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父母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知道了“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很多快乐,比他掌握很多知识更重要。”;知道了“一个小孩子,如果能用他的行动让别人感到幸福的时候,那么,他的收获远比他的付出多。”……由此,我更知道了老师和父母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发现,去完成自我成长的修复。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不是教孩子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
于丹老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从中小学过来的,与大学相比,中小学教育更重要。“现在的大学生,专业知识确定很专业,但他们人格的缺陷,却是在大学里无法弥补的。孔子说:一个人‘十五至于学,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现在的孩子,四五岁就开始了学习,家长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教会他们承受应试的压力。今天该教孩子学什么?不是知识,不是技巧,而是朴素的人格和内心道德力量,这些胜过知识和技巧。”
节目结束了,留给我的却是思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我觉得学校作为一个专业教育机构更是责任重大,如何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博客、学校网站等途径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到此,不由得想起了我曾经写过的一篇博文,那是从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一点体会和呼吁。
今天有幸和儿子一起观看了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的关于《中小学人格教育》的讲座,看后感触颇深。讲座中我认真学习了于丹剖析的《论语》中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让我从孩子的身上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掌握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快乐地接受它。是呀,一味的让孩子去死搬的接受知识,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相反的,久而久之,还会适得其反地厌恶学习。我们作为老师,虽然是传道解惑的,但也要为孩子的快乐着想,在自己的课堂上加些作料,使得孩子能够有兴趣接受新知。于丹老师讲的一个寓言故事让我印象更深:有个孩子特别爱发脾气,他的父亲就在墙上钉钉子来记录发脾气的次数,孩子看到一天之中钉了那么多的钉子,自己也傻了,发誓要改掉这个坏毛病,控制住一次就拔掉一颗钉子,慢慢地钉子拔完了,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钉子虽然拔完了,但是那么多的洞却永远也抹不掉,你发脾气的时候,让多少人为你痛心呀!”是呀,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扫个地家长都要找老师论论理,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孩子礼仪教育和挫折教育,以及生存教育,让每个孩子能健健康康地为自己的将来而学习!
记得在星期四那一天,老师发了一张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上面有播出时间,那个频道的,在星期五下午老师让我们回家在星期天看《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并写观后感晚上,么么在网上搜了一下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看了起来,下面我来给你介绍吧!
《论语》有一句话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一个人了解一种知识,这只叫知之者;比知之者高级的叫好之者,他有爱好、喜欢钻研、肯投入;比好之者更高级的叫乐知者,生命乐在其中,享受发现。所以有时我老是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这么多,好累呀!因为我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能投入进去,写作业的时候,不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写作业中,当然觉得很累。
一种好的表达,有的时候,跟沟通的内容同样重要。为什么很多人在长大以后容易跟别人起冲突呢?就是因为在家里跟父母说习惯了。比如,我在学校下课跟同学玩的时候,老是脾气暴躁,说话有时不好听,所以很多同学在玩游戏的时候不加我的原因。
最后精彩内容请看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大全1000字1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
阿德勒是著名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德勒的教育主张主要体现为心理分析与矫治。他强调社会兴趣和适应社会,通过心理治疗把儿童引导到对社会有益的方向。但是译者也提出了问题,当社会有问题时,环境无法改变,心理治疗的作用也有限。马克思则是一针见血的批判社会,提出社会革命。当然,作为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阿德勒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们总是在追求卓越。在儿童时期,对卓越的追求就已经显现出来。心理健康的儿童,会主动遵守纪律,重视秩序,以此获得别人的肯定。但是追求卓越也会引发竞争、攀比、嫉妒等现象,甚至有些孩子会自暴自弃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品质,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等,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懒惰是一种逃避的方法,可以缓解儿童当时的处境。池主任曾说,一事精致足以动人。但是对学生来说,哪一件应该做的精致呢?是每一科的学习成绩?还是音体美特长?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肯定学生的长处,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促进他们上进。
“我们不要期望儿童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动,而是要认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犯错误。”儿童犯错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因此需要我们去教育他们,把他们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儿童的自卑情结是由很多问题导致的。比如儿童身体是否健康,家人是否溺爱,家庭环境是否良好等。儿童不愿意做家庭作业,具有逃避任务和责任的倾向。同时那些缺乏勇气、不独立的孩子,渴望关注的孩子也有类似的倾向。这就需要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独立的勇气。
教师期待效应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学生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他的思想,如果想要改变他的思想,就要了解他的生长环境,了解他思想、行为产生的根源。了解原因以后,我们要采用积极的手段影响他们,肯定他们的价值,帮助他们树立可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否定他们。在了解他们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在环境的影响下,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教育孩子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儿童追求优越感是本性,但是表现方式会有差别。有的会遵守规则,获得别人的认可。而有的儿童因为不能做的更好,只能独辟蹊径:通过各种行为吸引别人的注意,但是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
因为儿童容易把世界分为两个对立的部分,好孩子与坏孩子。所以一旦达不到好孩子的要求,他们就只能通过别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努力的成长、成为大人以后,我几乎已经忘了小时候的想法是什么了。我们总是习惯用大人的想法去训诫孩子,却忘了他们多么的弱小与懵懂。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存在,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们,犯错与失败没有关系,但是我们要有直面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大全1000字2
个人的生活目标是决定性的。他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并反映在这个人的行动上。因此,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合作进取的,指向生活的建设性的一面,那么,我们就会在这个人的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发现这一印记,发现他所有的问题解决方法中建设性的一面。个体也会因此感到幸福和快乐,并在这种建设性和有益的活动中感受到一种价值和力量。
一个人最高的品质是具有勇气。有勇气才能正确认知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才能自卑而超越。只有具备一定的勇气,才能在事实面前保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正确的目标。例如:单亲家庭的孩子,客观事实上确实缺少家庭的关怀,但是这个是已经存在的事实,小孩子因为缺乏面对事实的勇气,无法满足内心的安稳,他就会逃避这个问题,而且会把他遇到的所有困难归结为家庭的不美满。其实事实别非如此,例他数学学不好,他会认为自己家庭不幸福,家长照顾不到位,而别的同学家长都在身边照顾,所以别的同学数学学得好。他为自己遇到的困难找到自认为合理的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跟自己本身完全没关系。他的内心会因此感到轻松。还有现在某些同学会拿抑郁症来表达自己。其实不管孩子还是大人都要目的论,不要因果论。就是说,过去对现在没有影响,对自己人生轨迹有影响的是自己的目标和行动。
雄心过度就会给孩子带来紧张心理。他们认为,跟同学接触过多,他们的地位就越不安全。这种类型的儿童对自己的成功从来没有信心。当他们感到自己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时,他们的方寸大乱,不知所措。别人对他们的期待和他们自己加于自己的期望,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他们难堪重负。
很多情况下,面对问题的出现,保持心理平衡远比认真着手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也就是说要保持良好心态。人是矛盾综合体,社会也是矛盾综合体,会不断的的出现问题,每次出现问题时,我们要调整自己对问题的认知,让自己迎接问题,保持积极发展的状态。对目标的确立和成果的预估要纯粹一些,顺其自然。
对儿童的人格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勇气,让学生在很小的年纪就学会直面问题,并积极的做出改变!以冷静客观的态度看待人生的挫折。自信勇敢的生活。
读了《名师的人格教育力》后,我从中深刻体会到了师德的博大精深,众多普普通通的教师身上所体现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令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身为教师的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深深地领悟到: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师德是一个核心的话题。
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高为师,身正示范”这八个字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位老师,要万恶每一个纯洁心灵的人格构建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源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而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是学社对老师的敬佩。两种尊重虽然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是两者互为条件,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
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更要爱学生。爱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因为爱,所以才会有创造的喜悦,正因为有创造的喜悦,所以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能为师,身为一名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正在社会生活里试图迈步的儿童,他们尚缺乏承受人生风雨的坚挺意志,尚无法独立面对人生的坎坷与灾难,更缺乏爱与奉献。这一切,决定了教师的教育关注点应该落在哪里。
教师要把爱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偏爱后进生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爱犹如春雨,不管滋润到了哪一位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心田,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进而自立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
师爱是教育的前提,而宽容是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宽容地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快容地对待学生的惩罚,宽容地对待学生的无理行为,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懂得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什么学生,在他们身上总是有优点,也是有缺点的,钥匙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否对学生抱有宽容的心态呢?
的确,学生犯了错误,就理应受到老师的惩罚,它是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然而,如何惩罚学生却会在无形中体现出一个教师的内在品格。《菜根谭》里说:“路留一步,味让三分。”教师在惩罚学生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有余地,要为他们着想,要想到自己的惩罚决定会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后果。
教师惩罚学生的一个最根本的出发点和目的,无非是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这就需要教师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用负责的行为对待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老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更多的人生哲理。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会用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生,宽容意味着自己的教育手段更加成熟,能够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同时,也在无形之中体现了自身的人格魅力。所以当一个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首先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肯定他是一个好学生,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老师首先应该给学生以申诉权,让他从容的讲明过失是怎么发生的,其次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过失的性质与危害。在学生认识错误的前提下,再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更多的优秀教师不会轻易地处罚学生,总是宽容学生的过失,必要的时候,甚至为学生的过失保守秘密,以免其自尊心受挫。
一个懂得去爱学生的老师,才会得到学生更深厚的爱,一个懂得欣赏学生的老师,才会教育出杰出的,有用的人才,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在每个学生的成长中困难和挫折都是难免,错误和失败也是必然的,不应让学生在恐惧中奔跑,而要把学习的过程变得阳光灿烂,让学生在愉悦中成长。
聪明的教师,不应该吝啬对学生的赞美。赏识会让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能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许多潜能和情感便会奇迹般的激发出来。只有懂得欣赏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能发掘学生优点的老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心!
我认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先播下花的种子,再浇水锄草,特别要将那些长歪的小苗扶正,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姹紫嫣红的美丽春天!
教师手记——《0~8岁儿童纪律教育》读后感1500字:
纪律教育方法必须根据目标来确定。比如自己要去哪里旅游,那就要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一样。这更能让人通熟易懂易理解。
当自己心中明确了目标,如让孩子成为快乐的、有责任的、有价值的,那么我们的纪律教育方法就要与之相匹配。所以无论何时,只要教育儿童,我们就必须首先清楚自己的长期教育目标是什么。
问问自己最看重哪种人可能非常有用。应该注意的是,你问的应该是哪种“成人”,而不是哪种“儿童”。
“听话”这个词听起来似乎不是很陌生,很多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经常会这样说:“宝贝再见,妈妈要上班去啦,你在幼儿园要听话哦。”
“宝贝,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听话呀”。
周一入园的时候有些家长也会说:“还是上幼儿园好,在家里一点也不听话,烦人。”
这里就说到了当成人说了太多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时,慢慢的会让孩子失去自我,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听话的孩子是成人想要的而不是孩子想要的。
早期的纪律教育会影响人一生的性格。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此,关键是思考什么样的成人对社会的作用最大,而不是仅仅考虑什么样的儿童最容易管理。
比如孩子在搭建区工作,不断地大声说话,打扰了他人,这时我们老师会用简单的语言提醒他,几次提醒之后,依然那样,那老师就只能请他归位暂时离开这儿,等到能遵守搭建区规则时,再来工作。这里就不能用听话与不听话来理解这个孩子。这种处理方法让他明白,你可以工作,但不能打扰他人工作。让孩子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
也就是自我和自尊,自我的概念是一种对“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的认知。而不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自尊是对“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的一个感受。
自尊和自尊心,他们有所不同。
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受侮辱的心理状态。他是后天心理形成的状态。很多成人在伤害孩子自尊的情况下,进行纪律教育,慢慢的发现孩子成了一个低自尊的孩子。
一个人的自我效能认知它有三个部分组成:我有、我是、我能。
我有——是自我建立安全感的基石,包括情感环境和物质环境。
情感环境包括父母的爱意、支持,物质环境就是生活当中的其他安全因素的环境。
1、我有:他是外界的一个支持。同时它是一个核心因为安全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启航,如果安全感没有建构好,以后即使他在风光,他的地基也不牢固。
2、我有:包括在任何情况下,我有爱我的人都在我身边,我可以无限的信任他们,这就是安全感,他拥有一份可信任关系。那就是亲子关系和固定的环境能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感。
3、我有:一群可以给我设立合理界限的人。孩子需要一个给他设定一个合理界限,合理规则。这里就说了别人的身体我们不可以轻易去触碰。读书笔记如果你喜欢他,你可以告诉他:“我喜欢你,我可以抱抱你吗?”当别人同意了之后,我们才可以去拥抱他。这样孩子清晰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在我们园里不管是室内还是户外,每一个区域都会有一个规则牌。就如户外的蹦蹦床是每个孩子都很喜爱。当里面已经有两个孩子的时候。其他孩子是则需要在外面等待。
4、我有:希望我能自主学习的人,鼓励自主。
就比如有些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当他想换鞋去户外时,他就会说:“老师我不会穿。”
而这时,老师就需要引领幼儿怎么去穿鞋,而不是直接帮她穿。通过几次引领,鼓励,幼儿就慢慢习得了自己自己穿鞋的能力。
5、我有:当我生病或有危险需要学习的时候,我有能帮助我的人。这里说的是健康及安全教育。
就比如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如何递拿剪刀,如何正确上下楼梯,遇到火灾怎么办等等。通过这样的主题课让孩子习得自我保护的能力。
3岁~6岁的孩子,如果感觉自己有这五点的支持,那么孩子的安全感就建立起来了。
我是:对我自我的认知,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我的缺点是什么?当我的缺点出现的时候,该如何去调整自己。
我是是一个信念,而且在最初这六年造成的一个信念,将会影响他一生。
我能:这时候,就需要父母为孩子的我能,提供有效的支持帮助孩子发展各种能力来,就会进一步增强我的自我评价。
作者:黄山市东方智能婴幼园 罗菁
读后感《《儿童人格教育》读后感15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九型人格1500字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