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有感500字

读后有感500字

读后感500字:读《铁壶和陶壶》有感。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读后感500字:读《铁壶和陶壶》有感”,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周末,我读了《铁壶和陶壶》这个故事。

故事主要讲:陶壶是主人要装水时买回来的,而铁壶则是用来装未烧尽的木炭的。它们先后被主人带到了这个家里。只是在不知不觉中,陶壶和铁壶闲着没事干,现在就在仓库里打发无所事事的日子。有一天,铁壶对陶壶说:我们结伴去旅行吧!陶壶不知道铁壶为什么会忽然发出这个邀请,而且还要特意邀请自己。陶壶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我和它的形状相同吧,可是我们的用途大不一样啊。再三思考,陶壶还是委婉的谢绝了,因为它知道,老老实实地呆在炉火旁是自己最明智的选择。对自己来讲,哪怕稍有点磕碰或出现什么意外就可能粉身碎骨,变成一堆碎片。陶壶说:你要比我硬朗的多,没有什么可以使你受损,而我就不行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可以保护你,铁壶说,假如有什么硬东西要撞你,我可以将你们隔开,你不就可以安然无恙了吗?陶壶觉得铁壶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与铁壶结伴上路,两个三条腿的家伙一瘸一拐地在路上行走,稍有磕碰两者就撞在一起了。陶壶难受极了,还没来得及抱怨就已被它的保护者撞成了一堆碎片。

我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人在社会上,选择朋友伴侣必须和自己志趣条件相当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天长地久, 才能和睦相处,而不至于随时分道上扬镳。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后感500字2024 读《铁壶和陶壶》有感


周末,我读了《铁壶和陶壶》这个故事。

故事主要讲:陶壶是主人要装水时买回来的,而铁壶则是用来装未烧尽的木炭的。它们先后被主人带到了这个家里。只是在不知不觉中,陶壶和铁壶闲着没事干,现在就在仓库里打发无所事事的日子。有一天,铁壶对陶壶说:我们结伴去旅行吧!陶壶不知道铁壶为什么会忽然发出这个邀请,而且还要特意邀请自己。陶壶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我和它的形状相同吧,可是我们的用途大不一样啊。再三思考,陶壶还是委婉的谢绝了,因为它知道,老老实实地呆在炉火旁是自己最明智的选择。对自己来讲,哪怕稍有点磕碰或出现什么意外就可能粉身碎骨,变成一堆碎片。陶壶说:你要比我硬朗的多,没有什么可以使你受损,而我就不行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可以保护你,铁壶说,假如有什么硬东西要撞你,我可以将你们隔开,你不就可以安然无恙了吗?陶壶觉得铁壶说的有道理,就同意与铁壶结伴上路,两个三条腿的家伙一瘸一拐地在路上行走,稍有磕碰两者就撞在一起了。陶壶难受极了,还没来得及抱怨就已被它的保护者撞成了一堆碎片。

我读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人在社会上,选择朋友伴侣必须和自己志趣条件相当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天长地久, 才能和睦相处,而不至于随时分道上扬镳。

读《陶行知故事》有感500字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著名的一句名言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在他的人生里,这件大事就是为中国的孩子能够读书。

在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火烧扑克牌和拆表的故事。

“火烧扑克牌”主要讲的是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下,为了放松心情,开始玩扑克牌。陶行知校长知道以后,十分气愤。为此他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给同学们讲清了道理。同学们听后主动上交了扑克牌,令人没想到的事,他竟然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扑克牌都给烧掉了。

为什么要烧掉呢?原来在当时抗日需要人才,建国也需要人才!所以他要求同学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来读书学习,累了,可以唱歌跳舞下象棋……

“拆表的故事”主要讲了陶行知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欢拆东西,甚至连家里新买来的表也给拆了,这令他妈妈很生气,特别想把他的“坏毛病”给改掉,甚至还经常动手打孩子,陶行知校长知道后便专门来到朋友家,告诉他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但不能阻止孩子,还要特别培养孩子的这一爱好,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个中国的小爱迪生呢!

这两个故事给了我深深的感触,那就是:一要充分利用时间读书学习,以免造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后果,二是告诉家长们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培养和发展孩子,而不是阻止孩子。

多么优秀的校长啊!多么伟大的人民 教育家啊!我多想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来读一读陶行知校长的故事啊!

读[半壶水]有感作文300字


······· 读【半壶水】有感

· 故事发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一个防空洞里,有八个战士七天没喝到到一滴水,他们口渴干燥。正在这时候运输员小王运来了宝贵的半壶水,他吃力地对连长说;“连长,您喝口水润润喉咙吧。”

· 连长接过水壶,没有喝给了话机员小李,小李给了伤员小蓝,小蓝给了卫生员,卫生员把水壶给了司号员,司号员给了另外的战士,他又把水壶重又还到了连长的手上。 ·············

连长没办法,命令每个战士都得喝一口,可是半壶水转了一圈又回到连长手里,里面还是半壶水。

读完此文我非常的感动,这是一个多么团结的集体啊!他们是那么的无私都为他人着想,我们也要学习他们无私的精神大家在一起就像一个的集体,我们要热爱集体。一滴水放进大海里才不会干涸 ;一朵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离开了集体如断翅的小鸟永远飞不上知识的蓝天。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们要团结一起共创美好明天,为党国咱添光彩,抹荣誉。

读《舍下半壶水》有感600字


《小学生魅力阅读》里有一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舍下半壶水》,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误到了沙漠,天气骄阳似火,没有水源,死亡在向他逼近。一股求生的本能让他在一块石头下发现了吸水器,他使劲地抽水,却滴水全无。正在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水壶,壶上有一行字:“由于天长日久,水壶里的水也许只剩下半壶水了。你必须先要舍得把这半壶水灌进吸水器才能打出满满一壶水来。”他试了试,果然有了一壶清水。

简单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舍得是两相辅成,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有付出才有收获。不经过风雨怎能见彩虹,不洒下汗水怎能助成功。一句句哲言启示着我们要想成功就要流汗水。

想到正在北京举行的第29奥运会,中国军团所取得的一块块奖牌的背后,不正是舍与得的最好见证吗?33岁的冼东妹是一位柔道妈妈,她在柔道52公斤级的比赛中获得冠军,这可是舍去了家庭、父母和孩子,专心致志训练,才取得最后的胜利。曹磊的母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她用悲痛化为力量,她舍去了母亲,舍去了很多很多……最后得到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施之皓是一位幕后英雄,他舍去了他的家庭他的妻子曹燕华,跑到了北京,来到国家队当上乒乓球女队主教练。最后他带出来的运动员个个都是好样的,为祖国争了光。赢得了金灿灿的团体冠军的奖牌。体操全能王杨威5岁练体操,他舍去了孩子们该有的童趣和快乐,得到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体操全能王冠军。“跳水皇后”郭晶晶她舍去了安逸、舒适、富有的生活,得到了为祖国争光的荣誉。还有很多很多的运动员努力着,他们也舍去了很多很多。虽然没有得到奖牌,甚至没有资格上奥运会,但他们付出了,尽力了,他们也值得了!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

在今年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叔叔们、消防官兵们、医务工作者们,他们有的舍去了家庭,有的舍去了孩子,甚至有的舍去了生命,他们不后悔,他们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顾危险来帮助我们。这些为灾区人民服务的人民子弟兵们,他们得到了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的信任、尊敬、爱戴,他们真不愧是人民子弟兵呀!

一位高人说过:舍得,舍得,只有舍,才有得。“得”是本事,“舍”是学问,没有悟开的人舍不得,没有能力的人得不到。有一些人想不劳而获守株待兔,那怎么可能呢?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经过“舍”那有“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让每一个人都做一个懂得舍得的人吧!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爱和规矩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爱和规矩

我是一位新老师。刚当班主任时,怕我管不住,我对孩子们很严厉,刚进班就给孩子们定规矩,一犯了错误,就说一不二地按照规矩予以惩罚,这种高压的方式让班级基本稳定,也达到了我的预期。

现在静下心来想想,一年多来,给予孩子的严厉多于微笑,批评多于协商,呵斥多于原谅,偏专制的管理对于一个新教师老师来说,是比较有效的。但是时间久了,问题暴露得也比较明显,孩子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常常会做出违规违纪的事情。这样做班主任,我觉得很累。

规矩是一定要有的,我想没有人会否认,规矩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规矩让我们的工作有序、有效,没有规矩的自由主义,短时间内,让我们感到自由和轻松,时间一长,种种坏习惯便悄然滋生,到那时想改犹如芒刺在背,拔除十分痛苦。

那么,就需要教育者在规矩中渗透爱的表达,我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在制定规矩、运行规矩中教师的雷厉风行是必须的,在全班大声而严厉的告诉大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你犯错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前期要交代清楚。教师严格的形象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在执行过程中,我觉得要特别注意给学生留面子,之前,因为我的冲动和莽撞,也致使过学生因为自尊心受挫而无法做思想工作,虽然学生当时没有跟我顶撞,可是从他不屑的眼神中,我已经感受到了自己的失当。所以,无论有多么冲动和愤怒,一定不能当众呵斥学生。

在办公室处理学生,可以适当严格一些,当然,也不是冲着学生发火,可以让他先反思一会儿,想一想为什么老师要处理自己。

陶行知说:

你的教鞭底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所以无论如何,请不要让孩子觉得你的教育中只有权威、冷漠和嘲笑。对待学生也是如此,学生是我们明天的朋友还是敌人,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态度。

如果可以,我还是觉得在疾言厉色后,多跟学生一起走一走谈一谈,取得学生的信任之后,就能给自己省下很多麻烦。

任教第一年,我的爱心泛滥,结果威信丧失殆尽,班级混乱不堪,第二年开始,我声色俱厉,班级表面上安然无事,孩子们内心却很受压抑。我希望自己能不断摸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从维持秩序会会长真正向灵魂工程师靠近。

读《陶母故事》有感


读《陶母故事》有感 ( 陈广婷 )

原创:水老师写作文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今天,我们读了一篇故事,名叫《陶母“截发筵宾”和“封坛退鲊”》。读完后,我被陶母的善良朴实,以及教子有方的品质所打动。

“截发筵宾”讲的是陶侃家境贫穷,陶母为了真诚待客,将铺床的稻草剁碎喂客人的马,并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换钱买酒菜招待客人。陶母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小陶侃,“哪怕再穷,也不能亏待客人”。

而“封坛退鲊”讲的是陶侃在浙江海洋做县吏,监管渔业,经常有手下的人送东西给他。有一次,有人送给陶侃一坛腌鱼。他不舍得吃,就把东西托人带给在乡下贫困度日的陶母。陶母得知此腌鱼的来历后,将它封好退回并且附了一封家信。她在信中说:“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及以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的信后,大为震动,愧疚万分。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诲:清白做人,廉洁为官。

陶母的真诚待人和明辩是非,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做人要善良,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我的母亲跟陶母有一点很像,就是不随意接受别人的东西,她也是这样教育我的。有一次,别人送给了我一样东西,我毫不犹豫就收下了。回到家,妈妈看到了就让我立刻还给人家,还教育我:“如果你想要什么,可以跟妈妈讲,妈妈可以给你买,但是不允许随意拿别人东西。”我没有养成贪便宜的坏习惯,与她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分不开的。

世人赞誉:“世之为母者,如湛氏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是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做的不好,孩子也会犯错误。作为父母,要谨慎地说与做,因为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于孩子来说,好的父母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他们的前行方向。所以,父母不仅要爱孩子,还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以自己正确的言行引导孩子去做一个正直善良、对社会有益的人。

读《温一壶月光下酒》有感


忆儿时

——读《温一壶月光下酒》有感

你,林清玄,一个让人回味的名字。一直以为你应该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太多坎坷的人,或者出生在书香世家的人,直到翻开了这本书。

每个人都有童年,对多数人来说,童年都是很美好的存在。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可以不管大人的礼节,可以调皮捣蛋,可以肆意挥霍时间。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一定有这样一段时光。你和我们一样是幸运儿,都拥有童年。但你又和我们不一样,你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是什么样的经历会磨砺出你这样的人呢?我们不得而知。

你的文字里是常人无法体会的禅意,一旦感动便无法释怀。你的文章与纳兰的《饮水词》、李煜的词一样不可以用几流与好坏评判,文字的平实通俗里是常人领略不到的意境。我们之所以喜欢你的文章,就是因为读你的文章会带来刻骨铭心的感动。你会把一朵花的绽放、一片叶的凋零、一只蝉的鸣唱都写下,你会记得每一个感人的瞬间,你会如此真实地描绘你的童年。

最令我震撼的是你讲述的关于棋子的事。我的青梅,你的竹马,她和他的青梅竹马。分离是那样轻易。幼时我也曾有这样的伙伴的。姓名也有些模糊,只记得他的名字里有"少杰"两个字。他也确实与他的名字一样杰出,小小年纪就能背诵《唐诗三百首》,人也很好,是典型的热心肠。也正是因为他的杰出,使他只有7岁就离开了家乡,音讯渺茫。他的脸早已在记忆中模糊,甚至忘却。只有在收到他的信的时候,我才会相信记忆中的那个人的确存在。我毫不怀疑,当我到他所在的城市寻找他时,即使擦肩而过也完全不认识对方。如果能穿越时空回到儿时,恐怕我也认不出那时的他。

但我们还可以联系对方已经足够好了,有些人一别便是永恒,一辈子也不会见到。偶尔会回忆起他(她),会记得那个名字,已是莫大的幸运。童年的许多事都会淡忘,只余下最深刻的回忆。再记起,恍若前世。

儿时的我从没想过会有分离,天真地以为所有的人可以一直在一起。那些"狐朋狗友"会与我一起穿梭在大街小巷,一起去吃周婶的麻辣烫、李婶的粉条、陈叔的五花肉,会与我一起跑到后山玩上一整天。天是那样的蓝,花是那样的香,草是那样的软。一排排的老屋整齐地码着,没有高楼大厦,没有一排排的工厂。

陶行知读后感500字


陶行知读后感500字范文一

自从阅读【陶行知读本】之后,我便不忍释卷,书中那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吸引着我,那一句句感人的名言震撼着我。从陶行知这位万世师表的圣人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多。

从陶行知身上,我学到了尊敬师长。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邻近的一位塾师认定他长大以后必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私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陶行知赶到私塾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陶行知怕打扰他们,就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私塾的每一人,也感动了我。那么寒冷的冬天,他在雪地里站了一节课,就是为了不影响老师上课,不影响同学们上课。这是一种先人后己的精神,时时处处地为别人着想,心中时刻怀着对老师的尊敬精神。

从陶行知身上,我还懂得了乐于助人和尊老爱幼。陶行知小时候,曾经为程四奶奶买锅。回来时,天黑了,本来难走的山路就很不好走,可老天又下起了大雨。他把锅送到程四奶奶手里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陶行知就是这样让人尊敬的人。

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思绪万千:陶行知爷爷留给我们的仅仅是这一本书吗?不是的,他留给我们的是滋润我们心灵的传统美德,是需要我们不断反思,对照的感人行动,是他那流传的不朽功绩。

陶行知读后感500字范文二

说起陶行知,我们一定熟悉不过。他是近代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传承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作为一名爱看书的学生,为了更好的学习陶行知的各种精神,各种生活方法,我在寒暑假里认真阅读了《走进陶行知》这一本书。从中,我受益匪浅。

最令我深感的是《点石成金》这篇文章。《点石成金》的情节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很有本领的道人,只要他用手一指,面前的乱石立即会变成黄金。一天,他让徒弟们坐在他四周,自己用手指点着地下一堆石块,石块立刻都变成了黄澄澄、亮闪闪的金块。徒弟们看了又惊又喜,个个拍手叫好。道人对土地说:没人选一块金子,拿去买点东西吧!徒弟们纷纷扑到黄金堆里去翻拣,只有一个徒弟没有去拿金块,而是静静地站在道人旁边,两只眼睛紧盯着师傅点石成金的手指看,边看边思考。道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挑选一块金子呢?徒弟回答说:金子虽好,但总会用完的,我看中了师傅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看到这里,我抬头看着天花板,心里想到:这世上有多少人被闪闪发光的金子迷惑,而忘记了点石成金的指头。作为学生,在学校求学,可不能光想要得到现成的知识,这些只是虽好,但仅仅是知识的一部分,随着年代的发展,这些现成知识会不够用的,有的会用不上了,有的会显得陈旧了。我的有些同学拼命把老师和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即使能一一背出,但在追求学问的大道上还会碰到许多新事物、新问题,到那时就能责怪老师们没有教过、书本上没有见过吗?死记硬背不思考,是书呆子的学习方法,这些同学,老师教多少,他就记多少,这是赶不上时代、超不过老师的

是啊,我们学习不能像书呆子一样,所以,我每天写完作业后,都会拿出在学校借的课外书,或者做一些有用的习题。吃过晚饭后,我就会和邻居家的同学一起玩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可好玩了,不仅能锻炼我们的数学口算,还能放松我们的心情呢!

我们求学必须学会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要拿到开发文化宝库的金钥匙,也就是这只点石成金的指头。这样,我们自己就可以一辈子永无境地去探求知识,我们就能超过老师,我们的国家就能一代跟比一代强。

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生活在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的陶行知先生,不愧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和伟大的实践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改革中国教育,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虽然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但是你会发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夺眼的光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当我第一眼翻看书本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本书都是陶行知以信件的形式跟其他友人探讨教育而留下的宝贵资料,有种重现当时陶先生为教育事业忧心忡忡的心,也让我们读者深切的感受到陶先生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和亲力亲为。

书里有设计到陶先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发展的看法、有对如何创办学校的建议、有对发展平民教育的肯定,在这里我主要谈谈书中的一些跟我自身教师发展有关的感想。

1919年2月,陶先生研究了当时的教育现状,把教师分为大致三种。第一种教师:只会教书。这种教师把学生当成了书架子、字2024纸蒌,书上的东西一锅儿往学习脑袋里装;第二种教师:教学生。这种教师所注意的中心已从书本移到学生上,果然比第一种好,是一种进步,然而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第三种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要学生学得自得,学得自动。对照每一位教师,自己属于哪一种教师呢?的确值得大家深思一番。而这一点学军中学的老师做的甚好,一个学生不知道原理他不肯就这么死记硬背,他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再者是老师也有一定要教学学生如何学习的冲劲,他们也不屑于只教学生知识点,他们课堂贯穿的更多的事知识学习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的掌握自然很快,要是以后我们的学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那我们该如何操作?这个需要我们去好好深思。

陶先生又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要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陶先生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因材施教吗?。而我们现今的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主要就是为了高考,无法做到全面的素质教育,所以我们的因材施教也只能是高考方面的因材施教,所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适当的划分几个行政部,让弱的学生接受慢进度的教学,课后完成更加基础的习题,而学习能力好的同学自然是进入快节奏的班级,因为书本上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渴望了。在这里我们要跟家长沟通好,学习能力差的孩子放在快节奏的环境里只是越学越没乐趣,最后丧失学习兴趣,在慢节奏的班级里不代表孩子差,而只是一个过渡。

在教学合一的理论中,陶行知先生还强调:先生不仅要拿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他认为,教师不是贩买知识的,教师自己的知识也会陈旧的,自己也要进步。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断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学应该是--教学相长吗?。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在他杜威教师那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的突破,这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很值得我们教师反复斟酌,我想每次阅读都会带给我们全新的感悟。

读后感《读后感500字:读《铁壶和陶壶》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有感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