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1000字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1000字

好书伴我成长-读《中华美德》有感400字。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很多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读后感的素材。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好书伴我成长-读《中华美德》有感400字,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中华美德》,《笃实宽厚》这一大章令我深有感触。

文中的吕端,担任宰相时遭到陷害,被削官还乡为民,当地的官吏们见了对他斜眼相视。谁知官吏们刚散去,吕端又接到圣旨,复任宰相,官吏们只好道歉。吕端的书童破口大骂,而吕端却原谅了他们,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吕端在被削官还乡为民时,忍受官吏们的斜眼相视;在赴任宰相时,原谅官吏们的过错。他的笃实宽厚,不斤斤计较,让我无比佩服。而我与他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同学不小心弄丢我一块橡皮,我便嚷嚷着让他赔;同学不小心撞了我一下,让我写错了一个字,我就念叨一整天;同学不小心碰掉了我一样微不足道的东西,我就恨不得破口大骂再想想吕端,我真是惭愧不已,我这样不就像他那位书童吗?比起吕端,我真是小鸡肚肠,而吕端,真是宽容大度。

有才能有气度,处事宽厚忠恕,说的就是吕端。读完这篇文章,我更是获益匪浅:我们应该像吕端那样豁达大度,而不像他的书童,眼里容不得一点儿沙子。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中华美德伴我成长 (2000字)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它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还留下了许多具有影响,有利于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优秀道德遗产,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华美德颂》是一本包含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书,它赞美了众多中华儿女优秀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道德品质,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最美女教师袁文婷和单腿女孩王涓。

袁文婷是四川省的一名年轻女教师,26岁,正值花样年华的她在突如其来的地震面前,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救出了13个年幼的学生,最后,她在房屋倒塌的瞬间,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把手臂撑成保护伞的形状,护住了9名学生,而她,却被掉下的水泥板砸到,光荣牺牲了。在生命攸关的危急时刻,袁文婷勇敢地挺身而出,以自己柔弱的血肉之躯保护学生,撑起了一片生命的天空,这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所有人,袁文婷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她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26岁,花一样美丽的青春,就这样永远被掩埋在废墟之下,但在废墟之上,她留给人们的那朵爱心之花,奉献之花,美德之花,将会永远灿烂开放。

古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才能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这段话常被后人引用为座右铭,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在逆境中奋起,就像单腿女孩汪涓一样,她在16岁那年遭遇飞来横祸一条腿被公交车压断了,但她并没有颓唐,一蹶不振,而是渐渐从逆境中走了出来,摆脱了生活的阴影,逐渐变的坚强,后来,她被选进了轮椅击剑队,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训练,尽管在训练时困难重重,但汪涓不服输,不气馁,凭着超常的勇气和毅力,她走出了精彩的人生,她获得过30多枚金牌,9次打破世界记录,还考上了自己梦想的大学,这都是她在逆境中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才取得的骄人业绩,她向世人展示了残疾人的创造力和价值,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对汪涓生命的礼赞!

近代,中华美德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弘扬,像袁文婷,汪涓这样具有中华美德的人越来越多。在生活中,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里都有一颗美德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已有的中华美德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然后生根,发芽,抽枝,长成小树,一棵棵小树根系交错,枝叶相连,形成森林,中华美德正以向森林一样生机勃勃的姿态成长着,能够拥有这样一片宝贵的森林,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六年级:王莹莹

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400字


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金恺璐

在寒假中,我读完了一本关于我们中华美德故事的书籍——《中华美德故事——近代篇》。这本里有六个版块,分别是救国为民、英勇斗争、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科教图强、国际道义。
作为“中华美德故事”的近代篇,本书收集了1840年——1949年之间的115个美德故事,分为六部分,这些美德故事彰显了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主题和中国人民热爱祖国、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风貌。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最年轻的烈士宋振中》。他是著名小说《红岩》里面小萝卜头的原型。他出生8个月,就和父母过着非人的监狱生活。9岁就被杀害了!令人惋惜!真希望他可以一直9岁,到2018年他也是9岁,明年他才会长大,一岁一岁的慢慢长,而且他与我还是最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形影不离的,快快乐乐的一起健康成长。可惜了,这也只是做做百日梦了。我多么希望他把他那时候受到的苦难讲给我听听,让我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自己,家长,亲戚朋友们对我的期望啊。
我也要学习前辈们的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

读《中华美德》有感


读《中华美德》有感
左丽莎

中华美德,是每一个中华人民都必备的;中华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传承的不朽文化,可以说,中华美德是中华人民的象征、特点。

中华美德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就是美德,懂得助人为乐就是美德,懂得无私奉献就是美德,当然,懂得与他人分享更是一种美德。回想中华上下五千年,还真有着名人和他人分享的故事呢。相信“孔融”这个名字大家不陌生吧,他的故事应该都耳熟能详吧——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孩子,他很懂事也很好学。他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兄弟几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父亲的朋友带来一盘梨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让孔融分梨,孔融看了看盘子中大小不一的梨,他毫不犹豫地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来分,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偏偏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与他人分享。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分享是快乐的。假如你一人吃大餐,虽说你觉得大餐很美味,但是你是独自一人品尝,少了一位和你一起享用的伙伴。你们两人共同享用,一起聊天,说说笑笑,多开心!假如你和别人在争抢某一样食品,争得面红耳赤的,那你们何不共同享用呢?所以,有时大家在一起分享,会别有一番风味的!

人们为什么需要美德?因为拥有了美德,社会会更加美好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美德从哪儿来?美德从生活中而来。你给了乞丐一元钱,你拥有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你在公交车上起身给老人、小孩让个座,你拥有了“尊老爱幼”的美德;你把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你拥有了“懂得与他人分享”的美德……

读了这个故事,我更近一步地认识到“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因为“分享是快乐的”。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一定会懂得与他人分享!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400字)


暑假里,我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其中的《汉文帝亲尝汤药》一文令我感触很深。

文章讲的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病得很重,这期间,汉文帝几乎放下国事,一心一意照料母亲。汉文帝虽然贵为帝王,但薄太后吃的汤药,他都先亲自尝一尝,确定冷热适中,汤药无毒,然后才送给母亲喝。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想:汉文帝贵为帝王,都要为母亲亲尝汤药。而我们呢?哪次生病,不是父母先尝一尝药烫不烫,然后再一口一口地喂我们喝?我们也应该向汉文帝学习,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病了的时候,我们也应喂父母喝药;父母工作一天回家时,我们也应为父母倒上一杯热茶,再甜甜地说一声: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

古书以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来形容他对母亲尽孝的程度。意思是即使累了,也不敢闭上眼睛,解开衣服的带子好好睡一觉。我们要向汉文帝学习,让辛苦照顾我们的父母得到儿女们最真诚的回报!

六年级:常胡杨

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是《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讲了许多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温席侍母、陆绩怀橘、曹操自勉、苗岭女杰等,还有许多名人,有刘恒、于谦、司马迁等。这本书里的人物个个都很有美德:闵此文来源于骞的后母很坏,冬天不让他穿暖,还经常打骂他。这事被他父亲知道了,他父亲要把后母赶走,闵此文来源于骞还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对他很不好,但他却不记恨后母,还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鲜鱼,但那时候是冬天,已经没有鲜鱼卖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边,脱掉衣服,用自己的体温使冰融化,终于捉到了两条鲤鱼。
读了这本书,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在学校里,我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跟同学斤斤计较,过意不去,甚至闹别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又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不愉快。和书里的人物相比较,我想,我真是心胸太狭窄了!
记得有一句话这样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那时候我知道退让一下,我和同学、好朋友之间就不会发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确,待人要宽容,同学能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是一种缘分,人与人能成为好朋友,更是一种缘分。
和善待人、宽容待人,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的。这是做人的根本。

读《中华美德颂》有感


地震中绽放的生命之花——读《中华美德颂》有感

地震中绽放的生命之花,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九个学生的老师;是在地震发生时,用短信给孩子留下了最后几句话,并将他奋力救出,自己却不幸遇难的母亲;还是在地震中,失去双腿,却热爱舞蹈,仍然坚持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者……

2008年5月12日,是国人们难以忘怀的日子。在那一天的下午14时27分,汶川的大地上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地震发生了!

这时,什邡市古镇民主中心小学的年轻教师袁文婷,本能地冲学生们大喊,可是年幼的孩子被吓傻了,不知该往哪里跑,袁文婷迅速地抱起一名学生朝门口冲去。把怀中的学生放到教室外,她又立即回去就其他学生。一个、两个、三个……她奋力救出了十三个学生。“轰”的一声,整座房屋倒下了……

八小时后,救援人员在一块厚厚的水泥板下找到了袁文婷。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保持了这样的姿势,永远定格在在场人的心中:袁老师背向门口跪在讲台上,她瘦弱的双臂撑得很开,形成一个保护伞的形状,在她的手臂之下,藏着九名学生。

袁老师把她年轻的生命、满腔的关爱献给了她的学生,被称为汶川地震中的“最美女教师”。这让我想起了刚刚结束的大型公益舞蹈节目《舞出我人生》里的亚军廖智,她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与孩子,可她仍然站在了舞台上,用自己的实力和勇气向观众说:“我虽然失去了双腿,但我还是可以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完成自己的梦想。我其实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因为我还能像普通人一样舞蹈,我在用生命舞蹈,我在舞出自己的人生!”在明星助梦人的帮助下,她尝试了用舞蹈轮椅、假肢,还在假肢上穿上了高跟鞋,可她每一次舞蹈都是用心在跳,所以也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夺得了亚军,还让更多人认识了她,同时也给了其他在地震中像廖智一样遭遇的人们证明了一点:残疾人没什么可怕,只要你努力去做每一件事,把它做好,你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地震中绽放的生命之花,一朵永远开在人们心中的花。当她绽放时,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花。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有感


倘使你失去了款项,不妨,人需要的不是身边的钱袋;

倘使你失去了今天,不妨,你还会有明天;

倘使你失去了文明,不行,你会彻彻底底地失败!

读了这本书,我不禁赞叹到:啊!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雄伟!历史多么的悠久!人物多么的伟大啊!

从这本书中,我给自己编写了学习的要求,心里反复地提醒自己,内容是这样的:1、学习要有目标,2、提前预习,3、认真听讲,4完成作业,5、及时复习,6、经常阅读,7、正确使用学习工具,8、持之以恒,9、正确书写,10、积极提问和进行讨论。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去完成这学习十大要求。

中华文明是我们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今天,我没有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劲的活力,从过去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令世人瞩目。

每一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明的收益者、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最令我难忘的就是第五课:微笑着面对一切。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时,心里就想这不是说桑兰吗,桑兰就是微笑着面对一切的。后来我才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礼物就是微笑,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就是微笑,世界上最动人的表情也是微笑。尤金说得对,笑是无言的礼貌,一个微笑使你赢得全世界。我还知道英国科学家宇宙之王霍金,他因为患有卢伽雷斯症,被禁锢在轮椅上长达40年之久,两根手指和一个能思维的大脑是他身上唯一能动的部件,尽管他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但他的思想却遨游在广阔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被誉为宇宙之王。 :

令我更加难忘的是第八课:尊重每一个人。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有好的动作,都能够表现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在这一课里,我也认识了一位无私奉献的朋友,她就是德兰修女,她始终都在捍卫人类的尊严,尤其是弱者的尊严,被誉为穷人的圣母,。我非常敬佩她。

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知慧创造了独具的精神文明,传承文明,践行美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时代给予我们的光荣与梦想,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用。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青少年从平常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他们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华章。

读《中华美德》有感600字


中华美德,是每一个中华人民都必备的;中华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千年以来传承的不朽文化,可以说,中华美德是中华人民的象征、特点。

中华美德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就是美德,懂得助人为乐就是美德,懂得无私奉献就是美德,当然,懂得与他人分享更是一种美德。回想中华上下五千年,还 真有着名人和他人分享的故事呢。相信“孔融”这个名字大家不陌生吧,他的故事应该都耳熟能详吧——东汉鲁国,有个叫孔融的孩子,他很懂事也很好学。他有五 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兄弟几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父亲的朋友带来一盘梨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让孔融分梨,孔融看了看盘子中大小不一的梨,他毫不犹 豫地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来分,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偏偏只拿一个最小的 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 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与他人分享。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分享是快乐的。假如你一人吃大餐,虽说你觉得大餐很美味,但是你是独自一人品尝,少了一位和你一起享用的伙伴。你们两人共同享 用,一起聊天,说说笑笑,多开心!假如你和别人在争抢某一样食品,争得面红耳赤的,那你们何不共同享用呢?所以,有时大家在一起分享,会别有一番风味的!

人们为什么需要美德?因为拥有了美德,社会会更加美好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美德从哪儿来?美德从生活中而来。你给了乞丐一元钱,你拥 有了“助人为乐”的美德;你在公交车上起身给老人、小孩让个座,你拥有了“尊老爱幼”的美德;你把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你拥有了“懂得与他人分享”的美 德……

读了这个故事,我更近一步地认识到“要懂得与他人分享”,因为“分享是快乐的”。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一定会懂得与他人分享!

弘扬中华美德,引领幸福成长!

读《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有感400字


假期里,我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感想挺多。

刚一打开书,我似乎被请进了教室。里面的老师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就给我上了15堂课。有养成好习惯的,有诚实守信的,有勤俭节约的等等。

本书告诉我们:文明不仅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还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它要求人们不但要追求个人道德的完美,还要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等。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祖先们的许多优良品质、文明美德千古传唱。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也必将受益终身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们,这些当代的少先队员,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们,更应该秉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从热爱劳动、尊敬长辈、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点滴小事做起,将祖辈们的文明美德传承光大。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吧!

读《中华美德贤文》有感


这个假期,在爸爸的陪伴下我读完了《中华美德贤文》这本书。一开始爸爸爸推荐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还觉得很无趣呢,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爸爸穿插了一些小故事,顿时让这本书生动起来了。《贤文》是古代训蒙的一种形式,它就是将我们民族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些美德,借用古代贤人的名言,集合编成,数百年来,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书中讲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原则。看完之后,让我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文中的尊老爱幼,推己及人让我感触最深。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从来就把尊老爱幼作为民族传统美德。孟母三迁这些佳话流传千古,都表明了大家对这种美德的认同和赞扬。人都有年老的那一天,谁也无法避开。当老人们年老体衰的时候,特别希望能得到后辈们的尊敬与照顾。老人们历经坎坷,经验丰富,尊敬老人,往往可以得到他们传授经验,少走弯路。再说,人人都有老的那天,不尊重老者,自己老了恐怕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尊老的表现最具体的就是孝敬父母。《贤文》中说:百善孝为先。又说道;父母恩深终有报,当家方知柴米贵,养儿始悟父母恩,我们作为儿女的,都应该深深的体会这些格言。

爱幼,这好像就比较容易做到了。平时我们说的爱幼,就是指爱护所有的儿童。在实际生活中,爱幼在更多场合里指的是爱自己的儿女。小孩子们天真活泼可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伟大的。但是,现在也有些父母的爱变成了溺爱,娇生惯养不是爱,这是害。《贤文》中说道:家富防儿娇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带子女的爱是要有理性的节制的。要在孩童时期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会做人,做好人。

尊老爱幼,推己及人,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让这种美德推广下去,我们的民族将会更强大。

读后感《好书伴我成长-读《中华美德》有感4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华美德颂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