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老人与海读后感300字

老人与海读后感300字

『老人与海』读后感 (300字)。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老人与海』读后感 (300字)》,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老人与海》这本书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老人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与鱼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气,表现了一种不可被征服的精神上的胜利,他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书中通过对老人与鲨鱼斗智斗勇的场面,描写细腻,引人入胜。

作者从多个角度描绘了鲨鱼的凶狠狡猾。老人拼尽全力为了保住自己好不容易捕到的一条大马林鱼。充分体现出老人无畏精神。

贵州六盘水钟山区六盘水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五年级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老人与海随笔300字


这个假期我们全班同学共读一本书,就是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老人圣地哥亚真是一位毅力非凡的人。

圣地哥亚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远航出海,在远离陆地的海面上,遇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凭自己的毅力与意志力制服了马林鱼。可在返航中,马林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的不断袭击。身疲力尽的老人并没有气馁,而是顽强地同鲨鱼搏斗,虽然最后只剩下一副马林鱼的残骸。

读到这,老人的形象在我心中立刻光辉起来!我认为老人胜利了,是我心中的英雄。别说年迈的老人同鲨鱼拼搏,光是捉到一条比船还大,重量达1500磅的马林鱼,就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也是不易做到的事。是什么支撑着老人呢?是老人对生活抱有的希望,以及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信念。而这种热爱生活和坚持不懈的大无畏的精神,不是我们应该所持有的吗?

《老人与海》读后感[300]


篇1:《老人与海》读后感[300]

很兴奋也很沉重的读完了文学大师海明威的经典之作老人与海,兴奋的是为老人那种不言败的精神而内心澎湃,沉重的是感觉到那浩瀚的大海就向自己所要面对的现实生活一样,而我的使命就是要成为那个老人!

他是一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就别说是84天了,我想一个星期独自在湾流中,在一条小船上都是让我难以忍受的,更何况是一条能解决温饱问题的鱼都没逮住,老人的耐心真可以与狼图腾中的狼相媲美。

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来象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老人的身上的一切都是古老的,除了那双眼睛象海水一般的蓝,是愉快不肯认输的。永远失败的旗子与向海一般的眼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好似生活给了我们残酷,但我们也要用自己的信念去战胜它。

篇2:《老人与海》读后感[300]

不少渔夫拿老人开玩笑,老人并不生气可见老人有着与爱因斯坦相似的生活方式,就是孤独的喜悦。

看这海流,明儿会是个好日子。从这我们可以知道老人作为渔夫可谓是久经沙场了,就如一个曾经渡了琼州海峡的叔叔和我说起陪同他的船长一样,船长可以通过浪花的颜色和大小,判断出下一刻的风向,可见工作的经念的确是很宝贵的财富。

有什么吃的东西?有锅鱼煮黄米饭,要吃吗?不,我回家去吃,要给你生火吗?不用,过一会儿我自己来生,也许就吃冷饭算了。我把鱼网拿去好吗?当然好。

小孩与老人对话中的米饭和鱼网都是虚构的,然而他们每天都要说上一段这样的慌话,这很向我以前在读者中看到的一个故事,在艰难的岁月里,在无肉的桌上,母亲总是对孩子们说,今天咱们又可以吃肉了!

这就是一种对生活的信心吧,只要自己肯努力,将来的桌上总会出现我们所期盼的!

篇3:《老人与海》读后感[200]

假期中,我读了一本课外书,书的名字是《老人与海》。 书中讲了一个名字叫桑地亚哥的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开始的48天里,老人一无所获。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金枪鱼。老人从来没见过这么长的大鱼。

鱼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经受了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这时遇到了鲨鱼,老人又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是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虽然老人只剩下了鱼骨架,但是老人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勇敢地征服困难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困难,不要放弃,要积极想办法去克服,肯定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篇4:《老人与海》读后感[200]

对老人的一句话记忆很深刻:在五月里,人人都能当个好渔夫。

这句就向是在讽刺世人,人人都会享受,而并不是人人都能吃苦,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我看来此书最精彩的要属老人在钓到马丁鱼的过程中与鲨鱼的搏斗了,而最终马丁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了白骨架子,战胜了马丁鱼的他最后还是输给了鲨鱼。

我不得不承认,对于老人这次捕鱼的结果,他是一个失败者,而对于他的精神,他将是一个永远的成功者,他有着年轻人对生活的激情,即使伤痕累累,也毫不畏惧。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是被打败的,在老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值得敬重!

篇5:《老人与海》读后感[300]

在84天无收获而遭到众渔夫冷嘲热讽的情况下,自信、快乐、永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在第85天终于钓到了一条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至此就拉开了他与大马林鱼三天三夜的殊死较量,垂死挣扎的大马林鱼拼命托着他向大海深处游去,想将他托入海底,逃脱鱼勾,可老渔夫经受住了饥饿、寒冷和孤独考验,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顽强杀死了这条鱼。

当他准备尽情享用自己的劳动果实时,可恶的鲨鱼来了,来袭击他并抢夺他的战利品,鲨鱼的到来使已筋疲力尽的老渔夫继续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面对鲨鱼的轮番袭击,这个强人硬汉没有倒下,他凭着超凡的体力、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意志又一次把鲨鱼打败了,但他的大马丁鱼却被鲨鱼吃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老人最后也只能拖着鱼骨架回家了。

老人与海读后感300


老人与海读后感300范文一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轻轻合上这本《老人与海》,不禁思绪万千,我的心早已随着这书飘到那波涛汹涌的大海。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轻轻合上这本《老人与海》,不禁思绪万千,我的心早已随着这书飘到那波涛汹涌的大海。这本书,给了我生活的信心和面对生活的勇气;这主人公(圣地亚哥),使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老人与海》读后感300范文二

书中讲的是古巴的1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1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历程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但是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去了殊死搏斗,论断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后胜利呢? 。这也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1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用心去战胜它,这才是最紧要的。因为1个人的价值是在过程中体现的,即使什么也没收获到,那也是胜利。老渔夫也是乐于挑战自我的胜利者,他有着无与伦比的勇气和信心,他是最棒的,

老渔夫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他也是1个胜利者。

因此我们要怀着1个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挑战,那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老人与海》读后感[300字]


篇1:《老人与海》读后感[300]

假期,我读了一本书《老人与海》。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他有一个小助手,马诺林,因为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没钓到鱼,孩子(马诺林)父亲就不让马诺林跟他出海了,孩子父母也说渔夫的坏话,但他仍然不肯认输,充满精神。

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了一条极大的马林鱼。大鱼拖着船走,老人却紧拉不放。老人在没水、食物、武器、助手,而且左手抽筋的情况下,他也毫不灰心。经过了两天两夜,大鱼被老渔夫杀死了。

但有些许多小鲨来抢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把它们杀死,但大鱼却被吃光,老人精疲力尽地拖回一副大鱼骨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但我们要像老渔夫那样怀着乐观的心,充满着奋斗的精神。即使失败了,依然有人喝彩,因为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很多记住它的题记: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篇2:《老人与海》读后感[300]

我在暑假里看了第一本书是《老人与海》,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常年独自在海上打鱼。终于有一次他捕获到了一条比他船还大的鱼,满心欢喜的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成群的鲨鱼,鲨鱼要吃老人捕获的那条大鱼,他使出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

虽然老人经验丰富,但是鲨鱼毕竟是海中霸王而且又成群结队,最终那条鱼被鲨鱼吃光了。

老人历经一番艰辛,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和一身的伤,可还是得到了人们的赞赏。

这就是《老人与海》的故事,老人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倒,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饶的斗争。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以后当我遇到困难时就应该想想老渔夫的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我也要学着坚强,自己面对困难。

《老人与海》300字读后感


《老人与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成功。下面是《老人与海》300字读后感,欢迎阅读。

《老人与海》300字读后感1

我一直想有一本老人与海书,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老人与海是一个叫海明威的美国作家写的。我也非常欣赏他的作品,我读完了老人与海,感受到了老人非常孤独。

我先来给大家讲讲老人的故事吧!老人是桑地亚哥,小男孩是马诺林。桑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都是空手而归,老人桑地亚哥丝毫没有气馁,他相信,明天就能捕到一条大鱼。果然,在第八十五天,他如愿以偿地捕到一条比他船还要大的金枪鱼,然而,被一插伤的大鱼留下了血迹却引来了鲨鱼。老人的希望一点一滴地被鲨鱼吞食,但是这样并没有令他倒下。他忍着身体的剧痛,顽强地与鲨鱼拼搏,哪怕最后只剩下一副大鱼的骨架。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桑地亚哥的信念。

我细细品味着书中的营养,我总结出一个信念: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老人与海》300字读后感2

老人,不像老人,像钢铁,有那样的意志;孩子,不像孩子,像海中狡黠的鲨,以谦逊和力量发家;而大海,似乎也变了,少了些平静,添了几多暗夜挣扎。

老人捉鱼,守护自己的阵地,决不让自己松懈,谨记自己的目标,不顾一切的努力。可我们呢?坚持有几分?信念有几分?是否愿意舍弃,来追求那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老人与鱼同行,艰难万险,几次三番鲨鱼来侵袭,老人挺住了,勇敢而顽强的活了下来,鱼,那个属于老人的巨大财富呢?消失了。千辛万苦之后,所劳所得付之东流,岂不惋惜?但老人清楚,自己还有信念,信念不垮,老人也不垮。而我们,失小则气馁,失大则绝望,实属不该,但谁让我们的信念不那么稳固呢?我们该自食其果的。

老人捕鱼之事风平浪静之后,还有谁注意着老人的心理,老人的表情,为老人无私,为老人慷慨?我们是否又可以做到,某种坚持,某种信念,挽救了某些人。

《老人与海》300字读后感3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早有所耳闻。大概内容是:一位老人独自摇着小船在茫茫无际的远海里打鱼。前四十天里,有个男孩和他相依为命,四十天后,男孩离开了,这样,老人独自去打鱼。不知不觉84天过去了,还一无所获,但老人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85天,老人发现钓绳,绿竿子有所变化,这让他欣喜不已,凭他的经验,鱼长钩啦,在船上,他和鱼较量,周旋着,那条鱼已把老人累的筋皮力尽了。他身上的一切痛楚,剩下的最后一点力气,他已失去很久的自尊,自信,于是,结束了它的生命。

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成群的鲨鱼,它们闻到了气味跟踪而来,肉都被鲨鱼啃完了,只剩下了鱼的残骸,结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这就是《老人与海》。

读了这部小说后使我有所感触,人生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压服,之有尽自己最大努力与生活中的困难斗争。

《老人与海》300字读后感4

我的第二篇读后感就是老人与海,这本书讲的是一个老爷爷是一个渔夫,四十八天都没有钓到鱼,有一个小朋友他叫玛诺林他是那个老爷爷钓鱼的好伙伴,玛诺林和老爷爷一起钓鱼四年了,不过玛诺林的父母看不下去了孩子,他们告诉玛诺林不要在跟着这个老爷爷了四十八天都没有钓到鱼,玛诺林换了一艘船果然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就钓到了二三十条鱼。

不过老爷爷没有放弃过,他决定要一个人去大海中间去钓鱼,因为中间的鱼多,不过大海中间非常远,老爷爷划船划啦七八十天,他靠自己的干粮过日子,如果没有干粮了他拿了一个小型烧烤炉子把他钓到的鱼炸炸吃了,最后他钓到了一条马林鱼,不幸的是回来的路上,遇到了鲨鱼的袭击,虽然老爷爷防御成功,不过回来的时候已经被鲨鱼咬成白骨了。

《老人与海》300字读后感5

桑提亚哥没能保住马林鱼,使之被咬得只剩了副骨架,他在物质上失败了,却在精神上胜利了。人可以暂时战败,但精神和意志却永远也不能垮。尽管人往往被命运所捉弄,尽管人最终难免失败,但人还是应保持尊严,努力抗争,肉体上可以失败,精神上却不能屈服。

“大海”象征着现实生活,它永远无限,神秘莫测,时而仁慈,给人带来丰厚的收获;时而又残忍,又让人九死一生;“马林鱼”象征着人们想要达到的目标,它总是那么美好却又可望而不可及;“鲨鱼”则象征着人类永远摆脱不了的悲剧因素,它总是在人取得了某些胜利时出现,似乎是命中注定不能完美,不能圆满。

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总是渺小的,是体能上的弱者,在来自自然、社会和命运的强大的外部压力下,人们总是体能不支地抗争着,但是人类的精神意志可以支撑着自己抗争到底。

因此,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并不在于真正的获得,而在于获得的过程中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相信《『老人与海』读后感 (3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老人与海读后感3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