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做一个有“胆”有识的新世纪少年 (800字)。

四大名著为我国之瑰宝,深受各国人的喜欢与追捧,电视剧有电视剧的好处,书籍有书籍的妙处,关键在于思考与否,看完四大名著电视剧,再来阅读名著书籍,会有不同的感受。如果你对阅读的名著产生了极大的感情共鸣,就把你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吧。那么,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读《三国演义》有感――做一个有“胆”有识的新世纪少年 (800字)。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受益非浅。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书中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以蜀汉兴亡为主线,塑造了智谋惊人的诸葛亮,义气深重的关羽、勇猛粗鲁的张飞、狡猾诈的曹操等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开解和扣人心的故事。

在众多故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还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和胆量十足的关羽。记得在草船借箭中,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让他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来。这对于我们看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利用所学的天文知识推测出三天之内必有大雾,从而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十万支箭。仔细想一想,如果诸葛亮没有丰富的天文知识,能在短短三天之内造出那么多支箭吗?

既然古人就知道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战争中,那么我们为何不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呢?比如有一次,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妈妈一个人忙活不过来,就让我帮客人们沏茶,沏茶要经过烧水、洗杯子、放茶叶三道工序,如果一件一件的去做,要浪费掉很多时间,客人们会等不住的。于是我想起了数学书上数学广角学过的例题,我趁烧水的时候洗杯子、放茶叶,节约了很多时间。

我们不仅要学习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识,还要学习关羽单刀赴会的胆。

有一次,我约了几个同学一起在大中坝玩耍,其中一位同学骑了一辆自行车中的跑车,这辆车我们都没有骑过,于是决定骑一骑。我第一次上去的时候,刚骑了一小会儿,就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摔下来之后,我再也不敢骑了,会骑这辆车的同学走过来鼓励我,并说他以前也摔过很多次,但他没有气馁,而是大胆地尝试,最终成功了。在同学的鼓励下,我又鼓足勇气跃跃欲试起来,又一次骑上了自行车。这一次我果然成功了,并且比会骑这辆自行车的同学骑的还要熟悉,我高兴极了。

是啊,我们作为是新世纪的少年、祖国的花朵,只有拥有了诸葛亮那样博的知识和横溢的才华,具备了关羽那浑身是胆的气魄,我们才能成为有胆有识的新世纪少年,我们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让我们携起手来乘风破浪,继往开来,做一个有胆有识的新世纪少年吧!

六年级:邱h曦

hdh765.coM更多四大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做一个勇者——读《三国演义》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三国演义》这本流传百年的名著,书中塑造了一位髯长二尺,面若重枣,眉似卧蚕的忠勇之士,他就是关羽。

书中写到关羽被毒箭射中手臂,神医华佗为他刮骨疗伤,血流盈盆,在华佗的手术刀下骨头发出骇人的吱吱声,关羽却悠然自得地与将士对弈,饮酒食肉,谈笑风生,全无痛苦之色,令在场者无不惊惧,也令神医留下了这样的赞叹: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读完这个故事,我为关羽的勇敢和坚强赞叹不已 ,他那高大威武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读着读着,我又忍不住联想起那奋勇退敌的岳飞,那无畏勇猛的杨家将我的思绪穿越了时空隧道,抗日战争时期的那位刘伯承元帅,在医生不用麻醉药就为他进行眼部手术时,他没有像常人那样大声尖叫,更没有痛哭流涕,而是咬牙忍着,坚持着,尽管汗珠已经密密麻麻地布满了额头,鲜血也流个不停,疼痛更是无时不刻在折磨着他,啃噬着他,令他痛苦万分,但他勇敢而又坚强地挺到了手术结束,给医生留下了一个勇敢的中国形象。

想着这么多的伟人,我惭愧不已,比起他们的铮铮铁骨,我遇事总是不能勇敢坚强、沉着果断地面对,以后我应该更加有勇气。

阅读了《三国演义》我决定从关羽身上汲取中国人的勇气,做一个勇者,做一个坚强的勇敢者!让前人为了我们这些后辈而骄傲!

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已读过好几遍了,书中写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三国英雄,同时里面的故事也深深地吸引着我,其中《关云长刮骨疗毒》令我印象深刻。

关羽被毒箭射中,神医华佗为他刮骨疗毒。虽然鲜血滴满一盆,但云长仍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完全没有痛苦之色。华佗刮完毒,熬上药,用线缝上,云长的手臂仍伸舒如故。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对关羽那勇敢坚强的精神赞叹不已。我不禁想起了海伦凯勒,她虽然是盲聋哑世界里的人,不会说话,不会倾听,不会交流,这无疑使她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就是这么一个无光、无声、无语的弱女子,以她那坚强勇敢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重新顽强地站起来,靠她那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生命的挑战,并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关羽连死亡都不害怕,那么他还害怕什么呢?读了《关云长刮骨疗毒》这篇故事后,我明白了世上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决心越大,困难就会变得渺小;相反你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困难就会把你压倒。以后,无论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所以,我们以后碰到困难,不能选择逃避,而是要迎接困难,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我们就会离成功的彼岸越来越近。

做一个忠义之人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300字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刘备啊,吕布啊,赵云啊等等英雄好汉,我最为欣赏的是五虎将之首关羽。

关羽与刘备、张飞结拜为兄弟,排老二。大家应该知道,关羽因战败,为了保护嫂嫂而降于曹操。但降于曹操后,他一直想着有一天回到故主大哥刘备的身边。正因如此,古人常云:身在曹营心在汉,说的就是关羽。

在曹营的时间里,关羽的一个微小举动或一句言语都让我称赞不已。曹操见关羽的战袍旧了,便将一新战袍赠给关羽。关羽把新袍穿在里边,外边仍旧穿上旧袍。曹操问:云长为何如此俭朴?关羽答道:我没俭也;旧袍是大哥所赐,我穿上就像和大哥见面,不敢以丞相的新袍而忘兄长的旧袍,所以穿在外面。关羽的举动让我想起了现在某些人的性格:见利忘义。见到利益就两眼发光,忘记之前的朋友。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还不少,如汪兆铭(也就是汪精卫)、李斯等。正是他们,给中国历史添加了不可逆转的错误,中国的发展增加了不少坎坷。

又说回关羽,关羽的忠义例子,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个:关羽义释曹操时,曹操赤壁战败,逃向华容道。孔明在华容道里安排了几名大将阻击曹操,但又恐关羽会念旧情放走曹操,便让他立下军令状:如果放走曹操,就被斩杀。但关羽乃一个完完全全的忠义之人,在面对曹操时想起当日曹操的许多恩义,与之前五关斩将之事,又看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让曹操走了。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忠义之人,知恩图报,不会见利忘义。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养成这种性格,并朝着梦想努力!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吧。

《三国演义》里有“好人”吗


相信大家都看过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吧!《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回回引人入胜。不论是桃园三结义、 火烧藤甲兵,还是火烧赤壁、 七擒七纵,无不叫读者拍手称好。

三国里谁是好人?

小时候我看过全套的《三国演义》连环画,看过动画片《三国演义》,也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去年暑假,又读了小说原著,一面看一面想,常常也会问小伙伴,问父母,问自己,三国里谁是好人?

曹操是好人吗?爸爸说:他雄才大略,善于打仗,善于用人,他专门用那些出身低贱却很有专长的人。如曹操手下的张良、徐晃等,虽出身寒门,但都有一技之长,都被提拔成大将,当时,自愿投到曹操门下的人也很多,为他日后夺取天下打下基础。

老师说:在战争中,曹操常常以长补短,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如公园前220年的官渡之战中,袁绍想以十万大军的优势兵力直捣曹操的政治中心---许昌,想一举消灭曹操。当时曹操的手下仅有两万兵力,当他得知袁绍要发动总攻时,便同谋士郭嘉分析当时形势,利用袁绍优柔寡断、内部意见不统一的弱点,设计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

可我觉得他不像好人,老奸巨猾、不讲义气。一次,曹操到朋友家避难,忽听门外发出嚓嚓嚓的磨刀声,以为人家要杀他,便一头把门撞开,二话不说,把朋友家十几口人全杀了。杀过以后,回头一看,这才发现门下压着一头捆好的猪。这才明白,原来这家人磨刀是为了杀猪款待他,后溜之大吉。

曹操常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周瑜心胸狭窄,几次想要害诸葛亮。孙权今天和刘备要好,转身又联合曹操攻打刘备。桃园结义三兄弟都死在他手下:关羽在镇守麦城时,因得不到援救,战死沙场,张飞因想为二哥报仇,落入孙权所设计的圈套之中,后被孙权所杀;刘备因报仇心切,率领十万兵力进攻孙权,他哪里知道,这是一个圈套,一个注定蜀军灭亡的圈套。在征战一个多月后,但还是无力回天,刘备同十万兵力全部阵亡。

叔叔说:刘备讲义气,是个好人,我说不见得。吕布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当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俗话。吕布曾经救过刘备,当时刘备非常感激。后来吕布被曹操捉住,曹操很爱惜他的才能,不想杀他,后来问刘备该怎么办,吕布心想:刘备一定会为我说情。刘备一旁说道:别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曹操一听,大叫:快拉出去斩了。看,刘备也不是好人吧。

看来, 三国中的人物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去评价,他们很多人都有智慧、勇猛、刚毅的一面。

读《三国演义》有感:一个男人一台戏


读《三国演义》有感:一个男人一台戏

201501李彦晨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你在知命之年,口中依旧低吟浅唱着锐意的淋漓。细品三国已有时日,纵观千古风流人物,虽有学富五车者,亦有仁人志士,但都不及你睥睨天下的那股傲气,《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狡黠睿智的你,让我得以细细品味那个不平凡的你,于是,我开始欣赏你,欣赏你的雄心壮志和野心勃勃,欣赏你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气息,欣赏你在三国舞台上的精彩绝伦。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你用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豪言壮语来鞭挞天下。有人说你过于自负,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又有几人能明白你青梅煮酒论英雄,一统三分奠基功的满怀豪情。

官渡之战是你一统北方的关键之战。你力排众议率精兵奇袭乌巢,战斗激烈之时,袁绍援兵来到,形式突变,胜败一念之间,你的部下开始慌乱,不料你勃然大怒,厉声喝道贼在背后,乃白!一个人若不能遇事谨慎,临危不乱,且有决绝之举,又怎能有此举?反观当下,有多少人做事能像你一样有着这股豪情,勇往直前?

对于你的评价,大多是一代枭雄,想来也就这个词是多么贴切。

对于用人,你从不囿于方圆之地,而是广交贤友于天下。你求贤若渴,你用周公吐哺自喻,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直抒胸臆,不惜赤兔赠关羽,赤脚迎许攸

我敬佩你,敬你善用贤才,不似他人自恃才商眼高于顶,如韩愈所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令其智乃反不能及,岂可怪也欤?当怪自己没有像你一样谦逊的心,为了大业,放下身段,四处求贤。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翻开三国的金戈铁马,我仿佛听见你在吟诵自己如梦般的人生。

做一个有孝心的人——读《水浒传》有感


这个月,我们全班同学共读了一本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我在里面认识了许多有孝心的人物,如李逵、公孙胜、宋江等等。其中我最敬佩的是李逵。

在梁山伯好汉中,李逵是属于非常有孝心的一个好汉。有一次,李逵在把双目失明的母亲送到梁山伯的途中,母亲被老虎吃掉了,李逵非常愤怒,一连打死了四只老虎,把母亲的尸体埋到地里时,这个铁汉竟也大哭了一场。

读完《水浒传》,我明白了一定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有一次,妈妈从苏州回来,奶奶正在生病,吃饭吃不动,洗澡洗不动,就连走几步路也走不动。那天是晚上,妈妈不顾劳累,拖着疲惫的身体喂奶奶吃饭,给奶奶洗澡,见奶奶的病依然没有好转,便带奶奶去人民医院看病,奶奶在挂针时,妈妈靠着椅子,陪在奶奶身边,睡着了

第二天,奶奶的病终于好了,妈妈十分开心,请了一天的假,带奶奶去公园散心,奶奶十分开心。这一切都是奶奶告诉我的,怪不得奶奶常说:有这个女儿可真好啊!

可是我呢,我却没有像妈妈那样孝顺,我总以为我的时间还有很多,以后我还可以从容尽孝。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如果要孝顺,必须从小做起,从小养成,从小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读《三国演义》有感_三国演义读书笔记800字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意味深长。《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刻画了200多个人物形象,把许多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等。这本书主要写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斗争,这本书从东汉末年一直写到晋朝那个时代。书中有几个人物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刘备,从一开始的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就让我对刘备产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义,也很有爱心,也非常的顾全大局,就拿三顾茅庐这个故事来说,刘备为了统一乱世,三次才请到了诸葛亮,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他。但刘备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受到打击不能控制自己,关羽、张飞被杀害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听诸葛亮的话,一定要攻打吴国,导致失去了一员战将,如果他当时听从诸葛亮的话,就一定能联吴抗曹。

然后是关羽,他一生获得了许多的战功,比如说: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等,他为了与刘备会合,便不远千里来找刘备,斩颜良,诛文丑,结果鲁莽的张飞以为他背叛了刘备,准备要杀他,然后又看见他跟敌方打仗,这才明白。于是关羽和张飞准备一起去找刘备,最后终于与刘备会合,想象着那令人激动的场面,真为他们而高兴!在书中描写关羽的一句话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手拿青龙偃月刀,还有赤兔马。这样搭配,简直是无人能敌!

最后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刘备吓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装作害怕打雷,这才蒙混过关。他在统一魏国时,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的策略,无不可以统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战中,只是因为周瑜的一个小计策,而失去了蔡瑁、张允那么好的将军,也导致了他们没有好的水军将领,也没能识破庞统为他提供的连环计,结果大败而归,全军覆没。最后让司马家一统了乱世。

通过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刘备教我们什么事情都要冷静对待;关羽教我们忠诚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曹操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多疑。我们只要取长补短,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读《三国演义》有感 800字


指尖游走在书页之间,思绪伴随着那一段烽火狼烟的历史奔腾不息……

也许有人会觉得《三国演义》已经过时了,但我认为这部小书至今仍有许多值得我们鉴赏的地方。比如《三国演义》中有大量的人物形象描写,比如较突出的人物形象有很多,如关羽、张飞、刘备、孙权、曹操,诸葛孔明等等。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它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如关羽的忠义精神、诸葛孔明的多智精神等等。比如关羽这个人物形象,人们对他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武艺高超,技压群雄;有人说他为人忠义,有义气,有胆识;有的人说他歧视别人,为人骄傲,以致最后骄兵必败……不过现在看来,关云长的为人忠义被百姓所信奉,人们纷纷建立了关公庙,拜关公为神,祈祷关公能保佑自己。从小,我就在社会大环境下崇拜关公,视他为忠义的代言人。

“宁可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一代枭雄曹操出生卑微,却能闻名诸侯,成就一番霸业。当然古往今来,人们大多数不喜欢曹操这个人物,感觉这个是坏人的形象。歧视客观地评价曹操这个人物。他既有功也有过。有人说曹操一世奸雄;有人说他为人狡猾,机智;有人说他滥杀无辜;有人说他善于使用人才,充分发挥谋士的智谋;有人说他有与生俱来的英雄气概,能够成就一番霸业;有人说他生性多疑,错失许多战机,造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过,我还是挺喜欢曹阿眠的,毕竟他参与了众多的战役和事件,如七星宝剑刺杀董卓、发矫诏诸镇共同联合讨伐董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等大事件和战役。曹操凭着自己的智谋从无名小卒一步步变为一代奸雄,万世留名。

说过“鞠躬尽瘁”大家就会想到名相诸葛亮。诸葛亮拥有旷世之才,能预测未来,会无形八卦,且善于用兵,能洞察一切。可以说刘备事业的成功有一半是他的功劳,尤其是刘备死后,蜀军完全由他主持,若没有诸葛亮的帮助,蜀国早已灭亡。在《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狠毒。例如最有名的三气周瑜,诸葛亮巧妙地把周瑜气得身亡。故事中尽显了诸葛亮的智高一筹,胜券在握、成足在胸的智谋。

……

 《三国演义》,一部有品位的书,是历史、是人性、是道德、是文化的多重奏!它就如一面大鼓,无论你何时读它,都会觉得有无数个身强体壮的鼓手――那一位位英雄,在烈日下捶打着它,那高亢辽远的鼓声,使你为之振奋,为止激昂!遗憾的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但是,真正的英雄,能被忘记吗?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中的女人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中的女人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这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对张飞说的话。经过两个来月的时间,终于粗粗看完了这本书。《三国演义》中对女性的描写,总让我看得心惊胆战。《三国演义》中那个猎户刘安,为了招待刘备,竟把妻子宰了,还告诉刘备,这是狼肉。看得我毛骨悚然,而这样的情节在《三国演义》中一再上演。第十六回写袁术企图在淮南称帝,拟立冯方女为后,立太子为东宫,为了拉拢吕布,拟立吕布之女为东宫妃。吕布表示拥护,把女儿交给袁术的特使韩胤,让他带去寿春(袁术称帝处)嫁给袁的儿子。后来他听了陈宫的话,又立即反悔,命张辽引兵追赶,至三十里之外把女儿抢回,并捉拿韩胤送到许昌献给曹操。在被曹兵围困之时,吕又派许汜、王楷到寿春请求袁术支援。袁术生怕吕布又言而无信,鉴于上一次教训,提出要先得到他的女儿,然后再出援兵。许、王回下邳复命后,于夜二更时分,吕布将女以绵缠身,用甲包裹,负于背上,提戟上马。没想到,出了城门,却被关羽、张飞的军队挡住,于是,没有和袁术做成这桩买卖。在小说文本中,吕布的女儿连名字也没有,只是其父和袁术进行政治军事交易的货物。

在三国时代,把女子作为交易物,乃是常见的事。袁绍的儿子袁潭向曹操投降后,操大喜,以女许潭为妻。这次婚嫁,曹操把女儿当作奖品,比吕布把女儿当作贡品强一些,但终归也是物品。这之前,董卓为了笼络孙坚,特派李催去求婚,这之后,孙权为了笼络关羽,也派诸葛瑾去求婚,全是政治生意。

就连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也不例外。她既有诱人的美貌,又有超人的技艺,只是一切表演都无心灵内容和情感内容。因此,她的表演,与其说是人的精彩,不如说是物的精彩。在古老的男权社会中,貂蝉的命运必定是个悲剧。作为一个弱女子,王允本来就把她当作工具使用,计划成功后,成了吕布的玩物,吕布死后,无论落到谁手里都逃不了被当作玩物的命运。她的生存价值就是作为玩物和工具,这是整个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剧。

还有吴国公主孙尚香,被动地进入阴谋与爱情的游戏,可惜阴谋是真的,爱情是假的。那时的刘备已四十九岁,而她才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春女子(据可查资料,孙权比刘备小二十多岁,作为孙权的妹妹,应比刘备小三十岁左右)。作为丈夫的刘备可以暂时喜爱她,但不可能永久、真正地爱她,因为他是一个政治野心压倒一切的政治人,只能把她当作玩偶。刘备知道,一旦对孙尚香有了永恒之爱,他就会作茧自缚,把自己牵制在孙权的战车上。在野心与情爱的天平上,只能选择野心。这就注定了孙尚香在个体情感上永无归宿,永远是政治权力斗争框架里的附属物。不是真正的人,是附属物。

无论是貂蝉还是孙夫人,都是美人。但《三国演义》虽写美人,却没有审美意识。作品提供了她们活动的政治舞台,让她们作了一番表演,但两人都没有内心其活动,均未切入心灵。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种妇女,是变态而成的毒物,这倒不是男性不把她们当作人,而是女人不把自己当作人,最后自己也变成蛇蝎一样的毒物。例如袁绍的妻子刘夫人,此人的嫉妒心发展到极端,竟然在袁绍死后对袁绍所有的爱妾(共五人)全下毒手。第三十二回记载:

袁绍既死,审配等主持发丧。刘夫人便将袁绍所爱宠妾五人,尽行杀害;又恐其阴魂于九泉之下再与绍相见,刀髡其发,刺其面,毁其尸其妒恶如此。袁尚恃宠妾家属为害,并收而杀之。

此事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刘夫人勾结袁尚把袁绍的五个宠妾全杀了,而且还想到她们会到阴间去和袁绍相会,因此,还把她们逐一毁容,髡其发,刺其面,毁其尸。如此狠毒者,真如毒蛇。人性可以恶到什么地步,袁绍之妻刘氏告诉我们:可以恶到如同蛇蝎甚至比蛇蝎还毒。

《三国演义》中八十多位女性中有一半以上为一笔带过,她们的忠要用自尽表达,智要以家人的愚钝为前提,甚至得不到家人的重视与承认。女性作为《三国演义》中必不可少的形象,却处处受到歧视,最后或多或少挂上悲剧的色彩,使人不禁为之一叹。

喜欢《读《三国演义》有感――做一个有“胆”有识的新世纪少年 (8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