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作文600字
有感作文600字 读时间的有感600字作文 2019-09-20
文化的叹息作文600字。
文化的旅程是苦的,是涩的,它在叹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旅程。
余秋雨的足迹遍布祖国所有大好河山,敦煌的莫高窟、杭州西湖、白发苏州,它讲述的名胜古迹令人惊叹,却又在让我们惊叹的时候揭开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的软肋。
莫高窟,一个民族的骄傲之处,却又何尝不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一个民族文化消逝的象征。曾经的莫高窟,雍容华贵,从容自信,处处都追求着完美和艺术,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束后,原本属于中国的宝藏却轻易地让一些外国人从我们的手中夺走。作者“好恨”,对管理莫高窟的王道士表达了深深的不满: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我在心底痛苦的呼喊,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不知道后来王道士有没有后悔,有没有反省,那些被掠的走的,就仅仅是几件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艺术品吗?不,他们不是,他们更深深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与灿烂文化啊!
很多人都会说什么都会自然地消逝不是吗?那历史呢?文化呢?他们难道也会像紧握在手中的水,就算十多亿华夏子孙紧紧攥住双手也会从指间流走吗?就像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报道,韩国把端午节定为本国的特定节,并且还申报了联合国。很多舆论在网上炸开了锅,纷纷在说韩国剽窃我们中国的节日,说韩国政府“厚脸皮”,说明明是中国的节日,为什么让韩国人抢先?但是,我们转念一想,我们又怎么好意思说端午节属于自己呢?明明自己不拿端午节当回儿事儿,却又在别人重视的时候反说别人的不好,难道我们这样就不是厚脸皮了么?
现在有很多人,一提起什么圣诞节、情人节就两眼放光,而再提到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往往都会换来“太无聊了”“没意思”“老祖宗的东西都是封建残留物”等。这正是文化苦旅存在的内涵。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发展史中,难免会存在点点些许的波澜和叹息。难免有中外文化发展的历史碰撞。但是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精华。
历史的,才是永久的 。
余秋雨曾经说过:“看敦煌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人们从来读不懂莫高窟,读不懂一种精神的离散,只能留下文化一声长长的叹息。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中国的艺术文化_关于艺术的作文600字
在古老的中国,流传着形形色色的艺术文化,它们有着典雅而神秘的风韵,也证实了炎黄子孙的聪明和才智
古诗是中国的一大文化艺术作品,表现了古人的心情和感悟,有的还描写了风景和植物等,就如我们现在的写作一般。唐代的李白、杜甫,清代的李清照,宋代的杨万里;他们都是着名的大诗人,也是古代的艺术家。所以,古诗是文学中的一门艺术。
弦乐器是古人用来奏乐的乐器,在古代的宫廷里,那些奏乐的宫女们面前摆放着一架架古香古色的古筝或箜篌,弹奏出的声音如同高山流水,时而柔和,时而空灵。古筝和箜篌这两种乐器也算得上是古代的极品乐器,只有在宫廷和大户人家中才能看见。它们的乐声被世人称赞,今天也有不少人喜欢欣赏。所以,弦乐器是音乐中的一门艺术。
陶瓷,人们常说:景德镇陶瓷甲天下。没错,陶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作品,它的主要原料是泥土。先用泥土做成想要的形状,然后再煎烤,成型后,再上色,一个美丽复古的陶瓷作品就这样完成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一些不显眼的泥土竟能做出如此美丽的陶瓷作品。所以,陶瓷是手工中的一门艺术。
水墨画。中国古代的水墨画也是很有名的,古代的画家利用水墨画把祖国的壮丽山河,名胜古迹都描画的淋漓尽致,不但是祖国的壮丽山河,就连徐悲鸿的骏马,齐白石的龙虾,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动物也令人拍案叫绝,可想而知,中国的水墨画是多么出名。所以,水墨画是美术中的一门艺术。
中国的艺术还有很多很多,它们说不完也道不尽,中国的艺术是不可低估的,它们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欣赏。我爱中国的艺术!
温柔的叹息读后感
温柔的叹息读后感
这本书最早是在看贝贝的博客时知道的,之后想要找来看却没得,五一放假去图书馆逛逛,却无意中发现了青山七惠的这本书,甚是惊喜。当天晚上洗漱后就翻了40页。
下面第一段话我很喜欢,跟我的感觉很像。第二天,继续抱着这本书读,一上午便翻完了。小说主要讲了江藤圆和风太两姐弟的生活。
之前看到一篇网络文章,说现代人活的没有细节,哪怕旅游拍了再多的照片,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被哪个细节所感动,而青山七惠的文章却不缺细节。
青山七惠的描写多是细节的事实,不会让人看不下去,那种平实让人觉得在写自己。不敢跟人建立联结的绿君,在跟江腾圆过了一夜之后就又放弃了。而同样害怕跟人交往,总是想太多,把事情变得很复杂的江腾,却因为这一夜而变了,变得不再过多考虑别人看法,不再害怕参加聚餐,不再害怕被人拒绝。生活一下子简单明亮起来,不再是单调的重复。
但是两个人终究是没有在一起。而风太在这段住在姐姐家并记录姐姐日记的日子里,也明白了生活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他人的好奇最终只会转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所以结尾回到了爸妈家里,免去他们的担心。大家的生活都继续着,就像江腾圆每天熟悉的放热洗澡水的生活。
所有这些都只能温柔的叹息一下,继续向前。读者也不禁替他们叹息一声,而后继续自己的人生。
龙的传说_有关龙文化作文600字
龙,古代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国人心中神一般的存在。
我一直相信是有这种动物的:威严的龙须随着风飘扬,金色的龙鳞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让世人敬畏的光芒,比象牙还要美丽的龙角那样直直的立在龙首,就算是静止不动的,也让人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威压。这就是古代人们最痴迷也最害怕的瑞兽龙。
西方的龙是邪恶的,是负面的。东方的巨龙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这是一个信仰,亦是一种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所崇拜的神明。外国人也许永远不懂中国人为什么把这样令人害怕的圣兽作为图腾与象征。中国的历史是悠久的,曾经有无数的动物被视为图腾,比如狼或鹿等,但是它们很快就被淘汰了。只有龙,这样美丽的圣兽才经得住时间的冲刷,才经得住一代又一代人的考验,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当之无愧的图腾与象征。
我是属龙的人,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件幸运的事。我的生肖是我最最痴迷的圣兽,也是我最最敬畏的神明。如果我能看见真正的龙,就算是被当作祭品也无所谓。但是,我敬爱的龙是神,古代所谓的祭龙只不过是残暴的统治者所利用的工具而已。美丽而神奇的龙啊,就这样当了替罪羊。如果他知道中国曾有如此的帝王,想必就算是真龙天子,他也不会放过的。
有人说,龙是中华民族衰弱的原因。但是,那些让中国走向衰弱的人,真的有龙的精神吗?在他们的眼中,龙只不过是权与利的代名词而已,龙这种神圣的瑞兽哪里是他们所能理解的,哪里是他们所能亵渎的?那些人只不过是拿龙来做借口罢了。
但愿你能和我一样相信龙的精神。
文化苦旅读后感作文600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说中国文化是太平洋的话,那么余秋雨就是一个航海家,而我也勉强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随者。

一路上,余秋雨引领着我去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深思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陈景润那样在字母的世界中遨游,可以说是飞翔,从山脚飞向山顶,从江南飞向那更远的地方。.版权所有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道士塔。青砖黄泥,这再普通不过;细细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机,可是这也是一种耻辱。道士塔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经历如此难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个三峡吧,离开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刘备罢了。也许三峡之流正是为了这两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争流着。放眼现在,三峡大坝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国人逐渐满足了自己对能源的需求,这无不是三峡的功劳。无论怎样,三峡蕴藏着无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点儿跌宕而已。对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无休止的,那是因为人生也是个无休止的边界。就正如智者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钱,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钱。”同样不在乎你有多聪明的头脑,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内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都是要闭上眼睛,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罢了。
庐陵文化读后感作文600字
导语:登高眺望,豪气满腔;今月古月,正道沧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庐陵文化读本》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庐陵文化读后感【1】
吉安从秦汉起称庐陵,至唐才称吉州,元以后改为吉安。人们称庐陵文化,是因庐陵之名最早,时间也相对较长,从秦汉至唐达800年,而习惯又往往成自然。何况欧阳修、文天祥这些历史上重量级的人物在诗文中均以庐陵人自许。
所谓庐陵文化,主要是指读书人多,文教设施多,建功立德者多,发表著述多,达官闻人多。也就是状元进士多,宰相尚书多,学者专家多,忠臣义士多,文章诗词多,书院学堂多,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不仅人气旺,而且文风盛,特别是忠烈多,并且延续千年不衰,尤以宋明两朝为最。
庐陵文化内涵可谓博大精深,其精神却是刚正义烈,是古代江西地区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和比重,并为宋元明清四朝文化的中坚。在江西,它与饶州、抚州文化并驾齐驱;在中国,它与苏州、杭州文化相互媲美。
庐陵自古称为文献之邦,或文章节义之邦,确非虚言。先有地灵,才有人杰。庐陵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得力于母亲河赣江航道的开通。在古代,河流是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自从开通了大庾岭交通线后,赣江成为北方通往岭南惟一的一条航路,不仅是官道,也是民运的要道。许许多多的儒士雅客,也在这条河上航行,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到了明初,吉安府督朱政对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不管是学宫书院,还是游览纪念场所,都以庐陵先贤的事迹来教育感化后人,学宫书馆里的乡贤祠、名宦祠、进士堂、科第题名碑之类就是起这样的作用。如庐陵历史上著名的五忠一节欧阳修、胡铨、杨邦又、周必大、文天祥和杨万里等庐陵知名人士,便是供奉纪念的对象。对庐陵籍的杰出人物都会建祠堂纪念。如六一(欧阳修)祠、胡忠简(胡铨)祠、周益国公(周必大)祠、文山(文天祥)祠等。除此以外,还对历代到庐陵任职者中爱民的州官、县官,也立祠以表纪念。如颜真卿、江万里、王阳明等都建有祠堂祭祀。
这些文化设施,增加了吉州城崇尚气节和儒雅之风的文化氛围,使庐陵历代状元有16名,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历代进士3000多人。隔河两宰相、一门六进士、百步两尚书、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的描述,至今传为佳话。
庐陵文化读后感【2】
吉安县有一个美丽的庐陵文化广场。它位于井冈山大道和富州路的交叉口。那里景色秀美、宽敞开阔,是个娱乐和休闲的好地方。
走进庐陵文化广场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块约有两米多高的巨石,巨石上刻着庐陵文化广场这六个红色的大字。接着看到的是一个大圆盘,这个大圆盘在广场的中央,有四五阶台阶上去,它的一周都是花坛,花坛里的鲜花像一张张小朋友笑脸。在假日里大圆盘里经常有跆拳道的小朋友在那里表演跆拳道。游人们都围在那儿看,一个游人说:这些人真棒。这些人真棒!另一个游人跟着说。小朋友们听到了,练得更有劲了。
广场的东北角有一个喷泉,喷泉正在喷出一股巨大的水流,许多游人都在喷泉里玩水呢。水流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缓,有的像瀑布,有的像水墙,有的像仙女散花。美丽极了。
喷泉的南边是露天舞池,露天舞池正放着美丽动听的音乐。游人们听得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像一朵朵花儿在随风摇摆。非常精彩。
向广场的西北向走去就是游乐场,有许多小朋友在玩翘翘板、滑滑梯也有老人、大人们在健身器上锻炼身体。游人们玩得很开心。
靠近游乐场的西边是凉亭,凉亭里有许多人在乘凉。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玩手机、还有的在听音乐开心极了。再往西走是盘龙湖,盘龙湖就像一条淡绿色的绸带,柔美秀丽,在我的心目中,无论何时,它都带着一种质朴、幽静的美。
广场的正南面是影剧院,影剧院的墙上有巨大的电视屏幕,天热时有人带着冰柜在旁边卖冰淇淋和水,游人们买了冰冻的东西来解暑,他们边吃边欣赏电视里播放的新闻:有的站着看,有的坐着看,还有的从家里带来草席摊在地上躺着看。看得多带劲呀!
啊,美丽的庐陵文化广场,真让人留恋往返!
庐陵文化读后感【3】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华美的乐章奏响于耳际,灵魂深处那个虚无缥缈的故乡渐渐清晰于眼眸。或许,它就在雪域高原,天苍苍野茫茫,牧羊姑娘鞭梢一扬,白云般的歌声飘过记忆的幽谷;或许,它就在东海之滨,海风轻飔的吹,海浪悠扬的摇,梦里的亲人头枕着波浪;或许,它就是水波缥碧的湖泊,散落在江南水乡。采莲小妹桨橹轻摇,歌声悠扬,滋溜一声荡起无尽的思念
我的家乡庐陵,俯赣江而瞰鄱阳,眺八境而望株香。红色摇篮,旅游胜地。举世瞩目,万代流芳。富饶、美丽、辉煌是她的历史,福地、宝地、圣地是她的美誉。走进这片土地,庄严和敬仰在心中升起,神奇在吸引着我们。拥抱她的历史,探索她的奥秘,让我们轻轻地、轻轻地撩开她那迷人的面纱,走进她的怀抱
漫山遍野翠竹,勃发无限生意
春雨飘洒靓女装,百花吐蕊油菜黄。山溪水漫鲤鱼出,风舞碧柳燕子扬。泉流翠,花吐芳,风和日丽游人唱。此地风光似苏杭,我把庐陵作故乡。
庐陵,我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井冈山,叙说着好汉的古城;净居寺,闪耀着远古的文明;赣江水,滋润着她的胸怀;青原山,屹立着她的雄浑;还有那碧绿无垠的青竹林,那诗情画意的玉笥山,那鬼斧神工的天然溶洞,那蕴满神秘的大山,那碧透忍心的龙潭河水,那古老的传说,那朴素的风情,奏响洋溢生机的绿色旋律。
千年赣韵人杰地灵,万寸之间品赏庐陵
素有文章节义之邦之称的庐陵,在浩瀚绵长的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涌出一股股清泉,汇入民族文化之流,扬起层层浪花,辉古耀今,激荡万里。这潺潺清泉,源自于古庐陵众多先贤的心胸。这里,是文天祥、胡铨的故里,是欧阳修、杨万里的家乡这里,史称文章节义之邦,素有金庐陵之美名。这里,诞生的历史文化名人数以百计,一个个闪烁着不朽的光芒。
他们高洁傲岸,博学多识,文采飞扬,才华横溢,从首开风气到蔚城大观,从中兴再起到殿后悲歌,纵横驰骋,像群星闪烁在文坛,成为历史之壮观。他们把对人民的忠诚,
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前任业绩的怀念,凝于笔端,着于书记,给后人留下丰富而悠扬的精神财富。
人间,虽然逝去了这些绚丽的生命。
历史,却成就了一段绝美的传奇。
喟叹横贯长空的肝胆豪情,升腾永不泯灭的铮铮铁骨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一首西江月,写透了井冈山的雄奇峨险,抒尽了革命儿男的万丈豪气。循着慷慨激昂的诗词,沿着先辈们的足迹,追寻革命的圣地。井冈巍巍五百里,孕育燎原万里火种。
一曲曲响彻云霄的革命凯歌,一篇篇震撼心灵的壮丽诗篇,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绝美画面,经过山泉浓雾的浸润与濯洗,经过战争的洗礼与淬火,汇成了一抹豪情,一抹绝美的豪情,一抹镀满激情的豪情,一抹巍然肃立的豪情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彭德怀,陈毅那些伟大的革命先驱者,用他们的坚定勇毅,用他们的刚正义烈,用他们的英姿勃发,用他们的必胜信心,用他们的铮铮铁骨,诠释着庐陵内涵的精魂!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什么我的眉间闪烁着骄傲?为什么我的心中总怀着庄严与敬仰?因为我深爱着这片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刚正义烈,优美典雅的故土!爱庐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爱庐陵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精良,爱庐陵大江东去,谁主浮沉的气概!
登高眺望,豪气满腔;今月古月,正道沧桑。观往知来,蓄崛起之大势;再造绩勋,筑和谐之家邦。建设庐陵,扬九天揽月之气魄;实现新跨越,继千秋浩荡之雄魂。风正起,大潮涌。万马奔腾,一派欣欣向荣;千帆竞发,直指锦绣明天!
此后吉安(当时称庐陵)升郡复县,改州称路,名称几经变易,府治再三迁徙,地域时广时窄。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太守孔伦迁建郡城于吉州区附近,应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吉州区建城之始;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改庐陵郡为吉州,这是古庐陵的第一次更名;元朝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改吉州路为吉安路,取三国时吉阳郡、安成郡头一字命名,一直延续至今,一一除开1968至1979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一度更名为井冈山地区外,--吉泰民安、吉祥安康美好的祈盼,都溶注在我们今天470多万人民共有籍贯上了。
传承中华文化作文600字
循英雄之路 耀华夏之光
------读《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有感
记得拿破仑说过:“中国像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惊醒它,全世界都会为之颤动。”读完《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家园》这本书,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那先逝去的英魂究竟多少次上战场浴血奋战,才换来今天的无比耀煌的中国。
在悠悠历史的长河里,中国却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因为在抵抗入侵者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祖国而战。“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戚继光便是其中一位。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大摆鸳鸯阵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传。而戚继光也成为了所有中国人心中必不可少的一根顶梁柱。在人们的心中,戚继光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一次又一次的抵抗着倭寇的侵略,一次又一次的保卫着祖国。
落后就会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在这片九百六十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曾屡遭外敌入侵,但无论遇到多么大的阻挠,无论处于何种邪恶环境,中华民族却依旧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为着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你可曾想过,你现在所在的每一寸土地,上面都可能沾染国烈士的鲜血,埋藏着烈士的头骨!
我不由在心中为那些英雄感叹,他们这是在用生命维护着祖国,那些毫无畏惧牺牲的战士们,值得我们用心去尊敬。有一次,我问同学:“如果没有那些爱国志士,祖国能有这么辉煌的成就吗?”同学摇了摇头,说:“我想不会,你试想,如果当初没有他们,或许我们现在正过着非人的生活也不一定。”是啊!中国现在的经济迅速发展,已位列世界第一,可是那些背后的死亡却是何从计数,无数拥有崇高民族气节的战士们用尊严保卫着祖国,用鲜血铺成了今天这生生不息的道路。
“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诗句,照亮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人的心,也成为了一个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新动力。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