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或观后感作文400字

读后感或观后感作文400字

读后感或观后感作文400字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2019-09-20

海底总动员观后感400字。

《海底总动员》是一部很不错的电一影,这部电一影很感人。表达了父一爱一的伟大!

在澳洲大堡礁的深海里,住着小丑鱼尼莫和他的爸爸玛林。尼莫非常胆大,无论什么事都要闯一闯。而他的爸爸正好与他相反,对什么事都害怕,每天都小心翼翼的,提心吊胆的过日子,生怕被大鲨鱼吃了。

因此,尼莫非常瞧不起他的爸爸。

一天,他和小伙伴们去了很浅的水面玩耍。这时来了一艘船,为了证明自己胆大,尼莫爬上了那艘船,可正巧被一个船员逮到了。

马林知道以后连忙去救他,可是这时船已经走远了。为了把尼莫救回来,他游上了海岸,追随那艘船,中途他还 认识了一爱一帮助人的多瑞和海龟爷爷…….。由于这些热心人的帮助,马林经过了许多艰难险阻,终于找到了尼莫。

从此,他们在深海里过上了快乐的生活。尼莫再也不瞧不起自己的爸爸了,在他心里爸爸就是大英雄。

父子情深,马林一改胆小的秉一性一,勇往直前,只为救回儿子尼莫。这种一精一神是无与伦比的一爱一!是天下父母都拥有的!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海底总动员2》观后感400字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它的全称是:《海底总动员:多莉去哪儿》为什么题目是“多莉去哪儿”呢?其实,是因为主人公:多莉,她天生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她的父母也很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担忧也随之增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多莉以后该怎么在社会里独立。

有一天,多莉一不小心背急流卷走,然而,她辛亏被马林(尼莫的爸爸)及时发现,于是,马林和自己的儿子尼莫去寻找多莉。

多莉被急流卷到了海研研究所,遇到了八爪鱼汉克,白鲸贝利,鲨鱼运儿等许多乐于助人的动物。他们一直帮助着,一直激励着多莉寻找她的爸爸妈妈。

在这途中,多莉虽然记不住许多,但却看到许多与童年时相关的物品与事,奇迹的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爸爸妈妈对她说的许多话,直到最后,多莉在许多动物的帮助下找到了许多许多贝壳,通过这些贝壳也找到了多莉的爸爸妈妈。

这部电影对我感触很深,它告诉我们:不管条件有多么恶劣,不管自己的缺陷有多少,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就会达成自己的愿望。

我们也要想多莉一样,一直去向自己的目标与愿望奋斗。

海底总动员2观后感400字


【第1篇】

前几天,我们金笔作文的学员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海底总动员2》.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很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多莉因为有记忆丧失症而忘了自己的家人。有一次,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便四处找自己的家人。她在马林、尼莫、汉克、运儿等动物的帮助下,最后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自己的家人。

多莉虽然有记忆丧失症,但她却乐观向上、坚持不懈,勇敢向前冲,不怕任何危险,最终她才能找到自己的父母。

想想以前,我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放弃、半途而废,每一次都做不好,再想想多莉,虽然有记忆丧失症,但还是坚持不懈地找父母,一想到这儿,我就感觉自己很没用。

我们要学习多莉的优点,遇到事情多想办法,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我相信,只要你不自卑,坚持不懈,勇敢坚强,就一定能成功。

【第2篇】

昨天,我们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

这部电影主要写了有短期记忆丧失症的鱼多莉偶然一次想象着童年的情景,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便于朋友们踏上了寻找父母的旅途,路上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全都克服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多莉。虽然它得了短期记忆丧失症,但它不为自己的缺陷难过而是乐观、积极向上,在寻找父母时,它表现了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看到了多莉这种精神,我就想到了自己。

有一次,我有一道数学难题不会做,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便打算放弃了着道题。可自从我看到了这部电影中的多莉,每一次的难题我都认真思考,最终找到了答案。这时,我想:多亏了多莉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然,我还真的不知道呢!

多莉是只有残疾的鱼,它都可以拥有这种坚强精神和决心,而我们都是一个个健康的孩子,难道我们还没有一只鱼伟大吗?

海底总动员观后感600字


【第1篇】

《海底总动员2》的上映,确实是个惊喜,一下子把我拉回了13年前,一切都变得好熟悉。那时在省图旁边的千汇电一影院,看了人生第一部动画电一影,便是《海底总动员》,如今不记得当时是否哭过,但始终没有忘却一种一温一暖的东西流淌在心里。于是,在首映的当天,果断去观影,这次,依旧在电一影院泪流满面,也许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个泪点非常低的孩子,而看了那么多电一影,最喜欢的,始终是动画电一影,数的出来的,除了《超人总动员》《小王子》《大圣归来》《怪物史莱克》《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还 有好多好多,比起成一人的世界,充满了令人不耻的虚伪与狡黠,动画里,却因为那不被轻易看出的隐喻而令人从另外的角度反观世界,我以为,那更具表现力。

这让我突然回头去想,当年的《海底总动员》的主题是什么,那时才8岁的我,自然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只被那两只可一爱一的小丑鱼和多莉迷住,又会被恐怖的鲨鱼吓到,而今想起,却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父亲成长的故事,从胆小懦弱到为孩子勇敢闯荡,不再躲闪的故事。诚然遭遇过伤痛,但终究要从伤痛中走出来,对于马林(小丑鱼爸爸)来说,还 有尼莫(小丑鱼儿子),那就是希望,不是让人消极地生活着,而是坚强勇敢地乐观活着。那么《海底总动员2》又说了什么呢?还 是个成长的故事,是一只健忘的鱼最终发现只要用心,努力去做就不用担心回不了家的故事。这里的“家”除了父母,或许还 有更深的喻意。它依然经历一路的凶险,最后独自一个人,学着判断身边的环境,做出决定。小丑鱼尼莫曾经说马林和多莉有着完全不同的行一事风格,看起来是两个类型,但其实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互补的两种处事方式,多莉是直觉型,只要认定了,就去做,不会顾虑那么多,马林则反复考量,最终下定决心。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有时需要我们只在意本心,果敢前行,有时则需要我们审时度势,三思而行,二者看起来矛盾,但实际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只是看我们所处的环境,需要我们怎么做。成长固然有许多凶险,但不去试试,怎么能行?

我在看到多莉和父母相见的那刻,嚎啕大哭,这或许表明在我内心深处对于“家”的一温一暖的渴望,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一爱一与一温一暖,无论做子女的走了多远,有种渴望,在父母心里,也在自己心里。《海底总动员2》结束了,13年,经历太多了,但这份回忆,这份感觉,依旧美好,这是任凭岁月如何流转都改变不了的。

【第2篇】

最近无意中在CCTV-6看到迪斯尼动画片《海底总动员》,虽然没有看到开头,但鱼爸爸马林寻找鱼儿子尼莫的情节很快地吸引了已为人母的我,一直看到结束,口中仍在喃喃自语:“一部好片”。

在评论这部片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剧情的概要:鱼爸爸玛林是远近闻名的胆小鬼,他谨小慎微的保护着自己的儿子尼莫,不让他受一点伤,为此尼莫常常与玛林发生争执,甚至有那么一点瞧不起自己的父亲。有一天,向往到海洋中冒险的尼莫刚游出了他们所居住的珊瑚礁,就被一艘渔船毫不留情地捕走了。为了救回心一爱一的孩子,胆小怕事的父亲踏上寻找自己儿子的漫漫征程,并最终在途中结识的朋友多利和海龟龟龟的帮助下,战鲨鱼,斗海蛰,历经重重险阻寻找儿子尼莫,最后得以一团一聚。

看完片子,我有两方面的感受:一是父一爱一、亲情的伟大;二是对孩子而言,有时候放手让他们单飞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

先来说说伟大的父一爱一。在马林寻找儿子的过程中,他不放过与儿子下落有关的任何蛛丝马迹,就算自己身处险境被敌人攻击,仍不忘利用敌人身上的光亮来寻找儿子的下落;与大白鲨的几次惊险追逐,也曾让马林萌生退意,但在生一性一乐观的多利的鼓励下,他下定决心,并在与鲨鱼、海蛰等的斗争中逐渐改变了自己怯懦的一性一格,懂得了如何用勇气与一爱一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最终成为儿子心中的英雄。可以说,是一爱一让马林变得勇敢,并让他始终如一地去寻找儿子直至一团一聚,如果没有这伟大的父一爱一,马林不可能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地去寻找尼莫,也不会从一个胆小鬼变成海底生物心目中的大英雄。

至于放手是种责任,我想很多父母都做不到这一点,甚至可能包括我自己。老是怕孩子走弯路,怕他(她)会受伤,老是想用自己的一套经验来指引孩子成长。看完片子,我的想法是希望日后宝宝长大以后,自己能用所谓的经验给她一些指导,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让她接受磨练,在困难中学会面对失败,培养战胜挫折的勇气。片中的尼莫不就在金鱼缸里结识了一班朋友,并在实施逃离金鱼缸、回到爸爸身边的计划中慢慢成长了吗?

剧中还 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重要的角色——帝王鱼多利,她是一条热心、乐观而又有间歇一性一健忘症的鱼,她与马林偶遇后就一直陪伴着他去寻找尼莫。而多利的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马林,在马林遇到困难、遇到强敌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退缩、甚至是放弃,而多利则不是。就算被凶猛的鲨鱼吃进肚子里、就算前面有成千上万的海蛰成为他们的路障,多利也不忘摇头晃尾地唱歌、跳舞,大有战略上藐视敌人之势。这种藐视有时是一种莽撞,有时是一种乐观,她和原本胆小谨慎的马林形成了鲜明对比,并在寻找尼莫的过程中最终成为和谐的互补。(我老是在想,导演把多利安排是一条雌一性一的鱼,应该也是以此比喻在现实生活中的男一女之别:男的想法会复杂一些,瞻前顾后多一些;而女的想法或许会简单一些,但往往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因此,男一女还 是要互相学一习一滴,呵呵)

《海底总动员》观后感300字


妈妈给我买了一张碟,名字叫《海底总动员》。这张碟讲的是一条小鱼和它爸爸的故事,这条小鱼的名字叫尼莫,是条可爱的小丑鱼,和它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在大海里。

有一天,它的妈妈和兄弟姐妹都被大沙鱼给吃了,就剩下它和爸爸。在爸爸细心照顾下尼莫渐渐长大,爸爸送它去上学,在学校里尼莫和同学们到深海里去游泳,遇到一条捕鱼的渔船,把它捕了去,被带到很远的城市,喂养在鱼缸里,在鱼缸里尼莫认识了许多和它一样被捕来的鱼,它们成了朋友。它们不喜欢生活在鱼缸里,它们想回到大海里。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经过重重危险,尼莫终于战胜了困难,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逃出鱼缸。回到大海中,寻找自己的亲人。

尼莫被人捕走之后,它的爸爸特别伤心,一定要找到它,爸爸遇到了很多危险,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他的儿子,尼莫。父子终于团聚了。

尼莫凭着智慧和勇敢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战胜了困难和爸爸团聚了,我们要向尼莫学习,不谓困难和艰险,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点评:作者能抓住重点进行观察写出观后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海底总动员》观后感500字


我是个影迷。这不,迪斯尼大片《海底总动员》刚刚上映,我就迫不及待的去电影院里看。

来吧!我们分享一下精彩的故事﹕海洋世界里住着一对小丑鱼夫妇,生了300个卵,但在一次鲨鱼的袭击中,300多个卵只剩下一个卵。在父亲马林的细心照顾下,这个卵长成了一条十分可爱的鱼,马林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尼莫。有一次尼莫跟它赌气,跑出去后,却被人类抓走了。马林为了救孩子,和一个暂时有建忘症的朋友,智斗鲨鱼,勇闯水母阵,还和一个叫龟龟的乌龟,一起横过澳大利亚洋流,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但见到的时候,尼莫好像已经“死”了。马林很无奈地离开了。实际上尼莫是为了逃命在装死,把它扔到马桶以后,它机智地逃走了,来到盼望已久的海洋,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亲马林。它后来还帮助一大群金枪鱼逃出了人类地魔爪。尼莫走后,在鱼缸里的伙伴也一个一个地逃了出来。

看完这部动画片,我有些忧虑起来。人类将鱼放进鱼缸里观赏,失去了自由,你会怎么想?当然不情愿在鱼缸里过一辈子。它们向往大海、向往湖泊、向往大江、向往大和、向往自然、向往自由!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们做了什么?——捕捉、杀害。它们不甘心失去自由,永远不会!

海底总动员观后感(优质范文)


【第1篇】

《海底总动员2》的上映,确实是个惊喜,一下子把我拉回了13年前,一切都变得好熟悉。那时在省图旁边的千汇电一影院,看了人生第一部动画电一影,便是《海底总动员》,如今不记得当时是否哭过,但始终没有忘却一种一温一暖的东西流淌在心里。于是,在首映的当天,果断去观影,这次,依旧在电一影院泪流满面,也许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个泪点非常低的孩子,而看了那么多电一影,最喜欢的,始终是动画电一影,数的出来的,除了《超人总动员》《小王子》《大圣归来》《怪物史莱克》《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还有好多好多,比起成一人的世界,充满了令人不耻的虚伪与狡黠,动画里,却因为那不被轻易看出的隐喻而令人从另外的角度反观世界,我以为,那更具表现力。

这让我突然回头去想,当年的《海底总动员》的主题是什么,那时才8岁的我,自然不会去想这个问题,只被那两只可一爱一的小丑鱼和多莉迷住,又会被恐怖的鲨鱼吓到,而今想起,却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父亲成长的故事,从胆小懦弱到为孩子勇敢闯荡,不再躲闪的故事。诚然遭遇过伤痛,但终究要从伤痛中走出来,对于马林(小丑鱼爸爸)来说,还有尼莫(小丑鱼儿子),那就是希望,不是让人消极地生活着,而是坚强勇敢地乐观活着。那么《海底总动员2》又说了什么呢?还是个成长的故事,是一只健忘的鱼最终发现只要用心,努力去做就不用担心回不了家的故事。这里的“家”除了父母,或许还有更深的喻意。它依然经历一路的凶险,最后独自一个人,学着判断身边的环境,做出决定。小丑鱼尼莫曾经说马林和多莉有着完全不同的行一事风格,看起来是两个类型,但其实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互补的两种处事方式,多莉是直觉型,只要认定了,就去做,不会顾虑那么多,马林则反复考量,最终下定决心。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有时需要我们只在意本心,果敢前行,有时则需要我们审时度势,三思而行,二者看起来矛盾,但实际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只是看我们所处的环境,需要我们怎么做。成长固然有许多凶险,但不去试试,怎么能行?

我在看到多莉和父母相见的那刻,嚎啕大哭,这或许表明在我内心深处对于“家”的一温一暖的渴望,这是无法逃避的事实。一爱一与一温一暖,无论做子女的走了多远,有种渴望,在父母心里,也在自己心里。《海底总动员2》结束了,13年,经历太多了,但这份回忆,这份感觉,依旧美好,这是任凭岁月如何流转都改变不了的。

【第2篇】

最近无意中在ccTV-6看到迪斯尼动画片《海底总动员》,虽然没有看到开头,但鱼爸爸马林寻找鱼儿子尼莫的情节很快地吸引了已为人母的我,一直看到结束,口中仍在喃喃自语:“一部好片”。

在评论这部片子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剧情的概要:鱼爸爸玛林是远近闻名的胆小鬼,他谨小慎微的保护着自己的儿子尼莫,不让他受一点伤,为此尼莫常常与玛林发生争执,甚至有那么一点瞧不起自己的父亲。有一天,向往到海洋中冒险的尼莫刚游出了他们所居住的珊瑚礁,就被一艘渔船毫不留情地捕走了。为了救回心一爱一的孩子,胆小怕事的父亲踏上寻找自己儿子的漫漫征程,并最终在途中结识的朋友多利和海龟龟龟的帮助下,战鲨鱼,斗海蛰,历经重重险阻寻找儿子尼莫,最后得以一团一聚。

看完片子,我有两方面的感受:一是父一爱一、亲情的伟大;二是对孩子而言,有时候放手让他们单飞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

先来说说伟大的父一爱一。在马林寻找儿子的过程中,他不放过与儿子下落有关的任何蛛丝马迹,就算自己身处险境被敌人攻击,仍不忘利用敌人身上的光亮来寻找儿子的下落;与大白鲨的几次惊险追逐,也曾让马林萌生退意,但在生一性一乐观的多利的鼓励下,他下定决心,并在与鲨鱼、海蛰等的斗争中逐渐改变了自己怯懦的一性一格,懂得了如何用勇气与一爱一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最终成为儿子心中的英雄。可以说,是一爱一让马林变得勇敢,并让他始终如一地去寻找儿子直至一团一聚,如果没有这伟大的父一爱一,马林不可能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地去寻找尼莫,也不会从一个胆小鬼变成海底生物心目中的大英雄。

至于放手是种责任,我想很多父母都做不到这一点,甚至可能包括我自己。老是怕孩子走弯路,怕他(她)会受伤,老是想用自己的一套经验来指引孩子成长。看完片子,我的想法是希望日后宝宝长大以后,自己能用所谓的经验给她一些指导,也要在适当的时候让她接受磨练,在困难中学会面对失败,培养战胜挫折的勇气。片中的尼莫不就在金鱼缸里结识了一班朋友,并在实施逃离金鱼缸、回到爸爸身边的计划中慢慢成长了吗?

剧中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重要的角色——帝王鱼多利,她是一条热心、乐观而又有间歇一性一健忘症的鱼,她与马林偶遇后就一直陪伴着他去寻找尼莫。而多利的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马林,在马林遇到困难、遇到强敌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退缩、甚至是放弃,而多利则不是。就算被凶猛的鲨鱼吃进肚子里、就算前面有成千上万的海蛰成为他们的路障,多利也不忘摇头晃尾地唱歌、跳舞,大有战略上藐视敌人之势。这种藐视有时是一种莽撞,有时是一种乐观,她和原本胆小谨慎的马林形成了鲜明对比,并在寻找尼莫的过程中最终成为和谐的互补。(我老是在想,导演把多利安排是一条雌一性一的鱼,应该也是以此比喻在现实生活中的男一女之别:男的想法会复杂一些,瞻前顾后多一些;而女的想法或许会简单一些,但往往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因此,男一女还是要互相学一习一滴,呵呵)

个人还有一个很“俗”的念头,就是导演应该在最后安排马林、多利和尼莫成为一家人,换想是在人的社会中,一男一女患难见真情、最终成为伴侣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剧中最后的片段,他们三“鱼”在一起非常地和谐,而有健忘症的多利居然牢牢记住了寻找尼莫的地址——这对她来说是个奇迹,马林也在多利被海蛰重重包围的时候带着她勇敢地突围,所有的这些,都是他们可以组成一家“鱼”的理由——要是我当导演我就这么安排。

本文来源: https://m.hdh765.com/h/2368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