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读后感观后感600字

第一书记观后感1500字。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为了充分回味作品这个作品,就可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也许以下内容“第一书记观后感1500字”合你胃口!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北方最近连续暴热暴蒸,天气预报说已经是10年之最。裹着暴热暴蒸走近电影院看《第一书记》,沈浩那件件感人小事则似给浑身大汗的我洗了一个透心凉的冷水浴,让我彻底走出聒噪爽遍全身;也似醍醐灌顶,让我走出一个个疑惑,明白了些许事理。

在沈浩没去小岗任书记时,我就知道小岗村了,那是万里副总理的试点,是一个很成功的试点。粮食问题是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首要问题,如电影镜头中原明中都皇古城城门上朱元璋亲笔题写的那四个大字:万世根本。有着“东方巴比伦”之称的明中都皇古城,在公元1369年由朱元璋下令修建。朱元璋都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更何况700年后今天的政府。也如小岗村民说吃饱肚子时那开心的笑脸。

后来听说沈浩去了,知道他是从省一级的财政厅挂职选派到小岗村任村书记。听到有关他的事情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后来我还专门到网上查找过,当然网上的东西更虚,有说他在村里不得志、人际关系紧张、经常借酒消愁。昨天,我带着各种想法走进电影院,从屏幕上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沈浩,一个感人的沈浩,一个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沈浩。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小岗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3年。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当我还回味在饰沈浩媳妇的徐帆一句听似可笑、实际寓意很深的经典台词“没坑时萝卜在,有坑时萝卜不在了”中,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他的同事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可以说在有坑时顺利跳进去了。没坑时难道他不想坑不争坑,我以为他会的,因为他感慨“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这句感慨不是他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不管他出于怎样的动机,只要他是萝卜而不是其它什么歪的东西,就好。这位已经跳进坑里的萝卜站在陵前神道上的32对石象生文官前,学着文官的样子双手交叉平放在胸前,摆出一副要继续当官的架子,让沈浩为他留影。给人们出了一个当官好,还是当沈浩好的问题。这个问题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回答。我凑凑热闹回答这个问题。有坑时就应该跳进去,否则萝卜长不大,甚至窝囊枯死。有了坑萝卜跳进去了、长大了成熟了能吃了,给老百姓的餐桌上加了一道菜。在鸡鸭鱼肉油水偏多,老百姓火气旺盛、普遍“三高”、体重超标的今天,有一道素菜缓缓火气、平平“三高”、降降体重,好事,大大的好事。更主要的是萝卜可以通气顺气,我衷心希望这样的萝卜官多些。没坑时寻找其它出路,比如沈浩到小岗,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出了名。

当小岗村的农民们踌躇满志的期待来年的春天时,一声惊雷将所有村民震呆了,整个村子顿时陷入悲怆的气氛中。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纵观全剧,友情出演的名角虽不及电影《建国大业》多,但能有如此众多的名角给一个小小的村党支部书记捧场,可以说明沈浩的形象和他代表着的100多万村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我有两点不明白,打沈浩的人后来为什么不提了。应该加上几笔,有个交待;一个芝麻官为什么能直接到国家铁道部与部长对话,是因为小岗的名字吗?

银幕上打出演员表,放映厅里的灯渐渐亮了,有些观众大概公务在身,匆匆起来快步退场。我等到银幕全白才站起来,其间我想,沈浩的事迹留在我心中有多少?另外在我脑子里还冒出两个事。第一个事是,人到了中年以后其实就不会再事儿兮兮的,因为中年以后不会再热泪盈眶、不会再冲动、不会再有空洞的幻想、更不会再问为什么活着这种幼稚问题。第二个事是,中国确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太多的人太多的事。

【第2篇】

诚然,我承认开始吸引我的是那种类似家乡气氛的环境,乡间的小道,成片的稻田,金色的菜花,古朴的民居。但是接下来吸引我的却是电影里那朴实,真实,甚至是触手可摸的那种厚重的质感,那种质感会让很多不了解皖北的人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且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离城市遥远的那些令人新鲜,质朴,真是而感人的事情。

说实话,以我通常的关于主旋律电影的情感模式,我真的很难再次将他归于主旋律的类别里。因为多数主旋律在弘扬真善美时候,将正面人物烘托得高高至上,并不惜任何手段将反面人物五马分尸,将其人性彻底粉碎,恨不得打入十八层地狱才解恨,殊不知,这种伎俩恰恰使制片的人的人性阴暗面的马脚暴露无遗,这也许就是我们在看那类电影的同时所产生的怪怪的感觉的原因吧。

片中的主人公沈浩是个小人物,在公务员的最底层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摸爬滚打多少年,就是没能升个一官半职。这个开头便给以现实制度,环境当头一棒。这样的人代表了一个群体,有千千万万个同样的主人公正在,以后还要,轴在自己的岗位上,社会没有给这些人以肯定,现在的状况确实也无能为力。就是这样的一个轴人,舍家弃业,一心怀揣着振兴一方的单纯并美好的愿望,走上自己的路。

对于片中的场景,我真的很难刻意的抽出几个来反映主人公的形象。也许是主人公太平凡了,就像那种掉入人堆里找不出来的那种,唯独不同的是他有颗更加滚烫的心,滚烫化为一种力量支撑着他,所以看起来他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主人公对家人的歉意,使他始终处于一种内疚中,但他的事业又不得不使他处于这种内疚中,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于是更加感到质感。另外,片中对其他人物的刻画也入细入微,让人感觉这些人就是从哪个村里临时拽出来的一样。

片中没什么大场面,但是确实有好几处让人感动的想哭的地方,记不清有几次了,只记得最后主人公和村里人吃年 夜 饭的时候,人们挨个给嫂子打电话,着实让人感动了一把,只是当时,主人公已经醉的躺在了五奶奶的床上,镜头拉高,满屋,满院子,满屋顶,满路上的人,桌子,和年 夜 饭……

故事的结尾没有刻意的安排主人公倒下的画面,只是平淡的叙述主人公得了心脏病去世了,这一手确实高,毫无做作,又让人深陷其中。只是在他女儿的钢琴声中,平静的结束了……

作为一部弘扬我党优秀事迹的电影,片中没有撼人的场面,而只是以感情为主线,在平淡的流淌中,渐渐的将故事从平凡拉向了不平凡,让人从嬉笑怒骂的生活中渐渐如到那个感动的画面里, 让人沉思,让人感悟。

作为一名 小学教师,这部电影让我感动,也让我思索。 让人感动,并不是这部电影的唯一杀器。因为真实,所以我们相信,因为平淡,所以感觉很近。最后的感动其实都是在真实与平淡中自然而然的流淌出来的。没有光彩炫目,没有宏伟画面,就如中开头画面中的城墙,敦实而安静,如路边的田野,灿烂而具有生命力……

【第3篇】

小岗村的村民应该感谢沈浩书记,全国的党员更应该感谢沈浩同志。因为他用汗水和年华铸就了小岗村的今日辉煌,他用责任心和脚踏实地的精神感动了所有的人。

沈浩同志一开始是迫于无奈才离开财政厅的,因为他在那里施展不出自己的才华。但是他有房有车,在外人看来,生活条件十分优越,工作也很体面。如果换做其他人,是不是会苟安于他那个位置之上,混个平安无事,优哉游哉呢?电影一开始埋下了伏笔,沈浩拔河得了第一名,然而自己却并不满足,一心只想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几个字。说明在他骨子里,任然流着一股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血液。这使他不会一辈子闷在平淡而平稳的机关工作中,而是努力寻找一个展示自己的“广阔天地”,希望自己能“大有作为”。

小岗村坊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啥也不干,不好意思;稍微干点,意思意思;干的太多,你什么意思?!这是用来讽刺往届如走马灯一般换届的领导。与第一次大会上村名奚落他“是来镀金的”遥相呼应。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踏实做事与迅速升职在历届农村领导人身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农民们无奈而又不得不接收这一灰色的种子在乡村之间生根发芽。升迁固然能证明自己的价值,而实干又何尝不可?难道农村就只能是官员的跳板?农民就只能守着自己的田看着小康生活永远离自己那么遥远?

沈浩选择了踏踏实实地扎根小岗村,为村民谋福利,是出于一个共产党员的良知。能不能做事,不在乎官大不大。在小岗村,沈浩书写了一曲浩然长歌。第一次开村民大会,他就认识这个村不少的人,说明他对这个村的情况已经基本熟悉,反映出他踏实认真的态度。通过法律手段收回村委会的铲车,表现了他公正执法的态度,而用吊车将铲车吊出小院,又表现出他对普通老百姓的尊重。一家一户的走访,亲历亲为的劳动……这一切的一切,让人为之动容。沈浩有一颗热爱人民,热爱工作的心。再小的工作岗位,他都全心全意的投入。他没有把这当成工作,而是当成了事业,当成了用心、感情和年华去浇灌的事业。

最终,他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曾经书写历史的“红手印”又为他出现了好几次。纸上鲜红的是农民们的感激和期望,是像血一样浓浓的信任。路修通了,房子建起来了,工厂拔地而起……这都不能证明什么。老百姓自发摁下的“红手印”,一个接一个的用手机给他妻子拜年,全村人聚起来一起吃团圆饭,甚至留下他的骨灰长眠小岗村……这些才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所在,才是他作为一个书记的价值所在。他实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理想与追求,是值得敬佩的高度和境界。

丈夫和儿子重新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这表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善良的品质。他不仅是人民的“父母官”,而且是“人民的儿子”。他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希望。一个共产党员,出自人民之中,就应当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站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第一线,征地办厂是这样,披麻戴孝更是这样。电影中老带头人向他伸出了大拇指:“你是真共产党!”这简单的几个字掷地有声,代表了广大群众对他的由衷感激和敬佩。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就应当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爱人民所爱,恨人民所很,将一颗真心交给广阔的天地,在人民的团结中大有作为。

做一个大写的人。沈浩书记用自己光辉的生命告诉我们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应当学习他无私为民,艰苦创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在实干中,在对工作和事业的真切热爱中,更加深切地体验党性的光辉,体验人性的光辉。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


第一书记观后感范文

篇一

今年七月,所里组织全体职工和学生去看了《第一书记》,由于很早就知道第一书记的沈浩的事迹,所以大家都对这部片子报以极大的期待,电影还没开演就已经坐无虚席了。影片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

影片最后以女儿的一段告白为结尾。影片结尾时悄悄在看了一下周围,多数人都有抹眼泪的动作,这不是导演的功劳,也不是编剧或者演员,这就是真实的力量!因为真实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当然,看完电影后,也会引发大家更深的思考。这就是导演的魅力所在,我想,这部影片对我的教育目的已经达到了。

在120分钟的时间里,事先准备的纸巾并没有派上用场。有落泪却没有失声痛哭,某些细节的处理甚至是幽默的,引发观者的会心一笑。

电影制片人张旸的观点印证了我的这一感受。他说,这个电影从一开始创作,就没有定位在“苦哈哈”上,而是希望记录一个真实的人生。沈浩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想做实事,并不在乎人们是否知道。他是典范,但不应该被神化。沈浩在小岗生活的六年,不只有苦,也有成功和收获的喜悦。把这些真实地通过电影呈现出来,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观众能够接受的真实的人。因此,电影没有走苦情的路线,而是一种平实的纪录风格。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真实引起了共鸣,引发了思考。从屏幕上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沈浩,一个感人的沈浩,一个无愧共产党员称号的沈浩。

201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小岗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20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10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3年。

作为一名选派干部,他能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一呆就是六年,而且实实在在地在那里干事创业。我深深被他执着着自己的理想、忠于组织和人民感动了,被他为了农村离家六载顾不上亲人感动了,也被他把最后的时间捧给农村感动了。

当我还回味沈浩媳妇徐帆一句听似可笑、实际寓意很深的经典台词“没坑时萝卜在,有坑时萝卜不在了”,沈浩回到省财政厅联系业务,他的同事升任省财政厅副厅长,而沈浩感慨“当官的不一定做事,做事的不一定当官”。这句感慨不是他无奈也不是不平;不是自嘲也不是不屑。是他真真正正意识到当官的意义不是居高位,不是谋私利,而是为人民做实事。而且如果所有人都做守着坑等着官位的萝卜,把精力用在邀功争权,专门比空洞的政绩的话,这对社会资源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沈浩到了小岗,开辟了一个新天地、有了用武之地,这样才是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也为村民带去了万世福音。

当小岗村的农民们踌躇满志的期待来年的春天时,一声惊雷将所有村民震呆了,整个村子顿时陷入悲怆的气氛中。2019年冬天,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纵观全剧,友情出演的名角虽不及电影《建国大业》多,但能有如此众多的名角给一个小小的村党支部书记捧场,可以说明沈浩的形象和他代表着的100多万村党支部书记的形象。

银幕上打出演员表,放映厅里的灯渐渐亮了,有些观众大概公务在身,匆匆起来快步退场。我等到银幕全白才站起来,其间我想,中国确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因为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我希望有一天,我有机会到凤阳去看看,一来看看朱元璋的老家明中都皇古城;二来看看沈浩带领小岗人建设了6年的小岗村。

我作为一名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应该在沈浩身上学些什么呢?学习他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学习他把群众的事挂在心上。虽然我也只是一名刚工作不久普普通通的青年职工,不能为群众谋福造利,但是我认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这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必须要有的。

篇二

**月21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影片《第一书记》,片中讲述了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任职期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的感人事迹。

可能由于我自幼生长在农村,当影片片头音乐响起时,一张张纯真质朴的脸、一条条泥泞的小路、一群群牛羊、一片片油菜花映入我的眼帘,这种感觉早已不是看电影,而是身临其境,与沈浩一起进入了小岗村。

有一幕让我很感动,沈浩刚到小岗村时就能清楚地了解村民的情况,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家庭情况,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仔细认真的人,他提前做的工作又有多少。之后沈浩开始挨家挨户走访,摸清各家的具体困难以及村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他通过收回村里集体财产、帮助贫困户、为小岗村修路、修大包干纪念馆、为招商引资动员村民迁坟等一系列事迹赢得村民的信任、支持和爱戴。

吃年夜饭的那一幕我此生都不会忘记,村民们轮流用手机给沈浩的妻子和女儿拜年,我想此刻沈浩的妻子一定为拥有这样一位丈夫而感到骄傲,女儿也为拥有这样一位爸爸而自豪,而影院中的我更是几度落泪。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为小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看完这句话后我潸然泪下,为一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所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用一生学习。

篇三

很早就听说过了沈浩同志的事迹,所以当我听说电影《第一书记》上映时,早早就到达影院观看这部触动每个人心灵的片子。

《第一书记》的原型就是中国优秀共产党员甚好沈浩同志,2004年2月,沈浩同志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全国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党委第一书记。在小岗任职以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干事创业,勤奋务实,敢于创新,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的神圣职责,直到2019年11月6日去世,沈浩同志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

虽然很多人已经看过很多沈浩同志的事迹,但当片头的音乐想起,凤阳县的古城墙在一个长长地写意镜头中出现时,所有的观众都安静下来了。沈浩故居,房东家的厨房,小岗村的牌坊,大包干纪念馆,红手印这些符号,很快勾起了大家的回忆。修路、建房、迁坟等等情节,也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故事。

与以往的宣传故事不同的是,电影真实客观的记录了沈浩在小岗村的工作与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从电影的序幕一拉开,我已经觉不出自己是在电影院看电影了,就好像走进凤阳小岗和沈浩的心一起起伏。

这是部好电影一个由好演员、好导演、好团队用心演出的好电影。我以沈浩为荣,为正在奋战在农村基层的人们自豪。

影片最好以女儿的一段告白而结尾。而这时,我悄悄看了一下周围,多数人都有抹眼泪的动作,天啊,了不起的导演。不,这或许是真实的力量,因为真实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当然,看完电影后,也会引起大家根深的思考,这就是导演的魅力所在,我想,这部影片对我的教育目的已经达到了。

我从《第一书记》里看到了一个好人影子,一个真正的基层干部的影子。

《第一书记》观后感400字


【第1篇】

一段短短的VCR,一阵微微的触动。

看着,心里的那根弦,动了,那种感觉十分微妙,是轻轻的,暖暖的,微不足道的,但却足以让我的心沸腾……

《第一书记》的现场,凝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爱。这些爱,让没有新衣服、没有新书包、家境贫寒甚至没有父母的孩子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这些爱,让虽在痛苦中挣扎依然不愿自己孩子受苦的父母,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全力前行;这些爱,让忍着失去儿女之痛,尽自己一切能力给孙子孙女创造最好的条件。这些爱,是回报第一书记付出的心血,这些爱是百位好心人的一点绵薄之力,这些爱足以让每颗心悄然融化,即使再铁、再硬、再强的心。

当这些好心人士按下面前那一盏盏爱心灯时,我总会觉得,上帝真好,让这世界好人多。当看到这些贫穷的孩子所做的种种事情,我总觉得,他们虽然生活苦,但心灵美。当听见或看见《第一书记》时,我总会认为这是天使们的节目,种种感受,凝聚成一滴滴泪水,汹涌澎湃。即使再怎么强忍,也泪流不止。

这就是爱。

我的心,因为爱,触动。

【第2篇】

春天感动了小草,小草才微笑地那么自然。小草感动了太阳,太阳才能绽放地那么灿烂。太阳感动了云朵,云朵才飘舞地那么柔软。

人的一生,总有那么些事儿,让你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莫名地感动。

生命无处不在,却又是短暂的。但《第一书记》里面的每个好书记,都用自己短暂的年华,为自己所在的乡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一个村官,他们带领全村人民一起干,带领全村人民一起致富,扶助了多少个贫困学生。那一个个小孩的人生就如黄连一般苦涩至极。那一位位老人,为了孩子的成长,即使七十岁的老爷爷,仍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十几年如一日,攀爬悬崖,只为那一株价值百元的黄连。为了省车钱,通常连夜走五十余里路,就为了至极的孙子孙女。

爱心是伟大的,现场的一百位爱心人士为他们捐了款,希望他们能顺顺利利、健健康康地成长,安安心心地读好书,长大后称为国家栋梁。

真情与爱心无处不在,感动不是简单的,是永恒的爱心。五湖四海不同的爱铸成大爱,一瞬间,眼泪用处了眼眶……

【第3篇】

不知为何,“泪水”一词已悄然离我远去。习惯被别人称为“女汉子”的我,不是所谓的冷血动物,也不是所谓的铁石心肠。人总有自己的情绪,即便是再冷血的动物,再铁的心肠,也会流泪,也会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并不是不会流泪,只是每次都被自己逼迫,不得已又将泪水积压在眼眶,埋葬心里,只是不想再他人面前,滴落下那所谓懦弱的泪水;并不是不会心动,只是每次都将它隐藏的很好,将它深深淹没在心底,只是不想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软弱无能的一面。

每一次的泪水湿透眼眶,每一次的心被莫名牵动,自己总是很理智的将那份情愫,那滴泪水,压在心底,假装从未发生过。

第一书记观后感500字


【第1篇】

热血铸就英雄魂,浩气长存天地间。这就是在观看了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的第一感受。

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

沈浩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并无不同,他是一位在省财政厅一干十几年的科级干部,生活安康、工作稳定、与妻子女儿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之后的道路却开始不平凡,离开家人,放弃安逸前往农村成就一番事业,感动了村里朴实的农民3次按下红手印留他?答案——因为沈浩是农民的孩子,他对农民有着最深沉的感情,对土地是发自肺腑的热爱;因为他有理想和抱负,不愿在机关里度过余生,希望来到基层为农民们做一些实事;小岗村给沈浩提供了一个舞台,党和国家的农村政策给了他一个实施理想抱负的机会和最强有力的支持。”片中表现的沈浩访贫问苦、招商引资、建纪念馆、修自来水、新村规划、经济种植、土地流转、迁坟建厂等事迹让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当看到小岗村村民为了挽留沈浩三次集体摁下红手印的情节时,我相信在场的观众都感动了。影片的最后,年仅45岁的“第一书记”沈浩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小岗村人伤心欲绝,第四次摁下红手印把沈浩的骨灰留在了小岗村。

沈浩书记的事迹,让我不禁深思,为什么这样一位处级干部会坚定不移的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农村的事业呢?看到小岗村的现实面貌以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我懂得,这是一种热爱,是一种信念,更是人生的一种价值体现!这正是我们作为社区党务工作者应该向沈浩书记学习的地方。

【第2篇】

今天我看了一台综艺节目,节目叫《第一书记》。看完后我感触很深,节目里讲的是大山里的贫困儿童。

第一个主人公的名字叫潘绍强,今年上初一。他的家庭状态很糟糕,绍强的爸爸变成疯子,奶奶终生残疾。家里只有绍强和妈妈维持家庭。爸爸一发疯起来谁都打,绍强的学费10天要2000元,妈妈烧的炭又卖不出去,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这个家庭被《第一书记》的嘉宾知道了,有一个老板深受感动,愿意出5000元买绍强家的35,6包炭,真是个大好人。

第二个主人公的名字叫欧子妍,欧子妍姐姐今年上高二,她在学校成绩优异,在家乖巧懂事。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自己能考进北大。但她家很穷,有一个四岁的弟弟,有一个将近80岁的奶奶,还有个常年患病的母亲。爸爸因为做电焊工作,眼睛被强光照射受伤。欧姐姐不希望爸爸继续去做电焊工作,可她的爸爸一直瞒着她,觉得自己亏欠她太多了。我觉得这位欧姐姐是一位好姐姐也是一位好学生,她在家照顾家人,而且还要学习,家里家穷可她还坚持要把学杂费减免的机会让给其他的同学,这真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姐姐。

第三个主人公的名字叫杨六斤,今年12岁,但爸爸生病去世,妈妈改嫁,,奶奶也抚养不起他,于是把他送到堂兄家,可堂兄也要外去工作,于是只剩下一个他留在家里面。家里的活基本都是他干,因为他觉得不能白住在堂哥家,自己也要找点事做。他每天的饭菜只有一碗白饭和辣椒酱,有时去摘些”青草“拌辣椒酱吃,有时嘴馋,他就去河边抓鱼。因为经常抓鱼,他的经验丰富,每次都能抓5,6条。

他们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啊!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第3篇】

看了《第一书记》,无法止住不断往下流的泪水。和那些孩子对比,我们幸福多了!而我们只是把这种幸福总是觉得理所应当...

其中,我最感动的是一个叫杨六斤的故事。在他六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也改嫁了,从此就只剩他了。六斤跟着堂哥一起生活,堂哥外出打工,每年仅有500元的生活费,还是堂哥援助给他的,每天的食物是野菜和小鱼(自己想办法到水库钓的)。小小年纪双手满是伤疤,洗头的时候是用洗衣粉洗的,如果换做我,我可接受不了。从来没穿过新衣服,衣服破了自己缝,生活非常困苦,真是非常可怜啊! 比起杨六斤,我们幸福多了!简直是生活在蜜罐里,我们是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的,还常常挑食、耍脾气、有时不爱听话。

他所有受过的苦,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也承受不了...我们也应该学会独立生活了,试着想一下:如果我们到那种环境下生活,又能活几天呢?也许连一个星期都撑不下来。现在的孩子都在蜜罐了生活,每年过生日家长都会买礼物,要是不喜欢还会发脾气。而他们呢?别说买礼物,就连生日他们也没有过过。如果说我们少买一些衣服、礼物、鞋子、零食把钱存下来,也许这些钱还不够我们一个月用,而他们应该都可以用几个月了吧!

看了这个节目以后,我想说:“和他们对比,我们不知幸福多少倍。从今天开始,我们应该摆脱曾经的不懂事、叛逆、不听话、乱花钱、依赖家长,变得会自己会打理自己的生活,不再过分的依赖家长。每天都说家长不理解我们,为什么我们不能去理解他们呢?而是让他们理解我们?我也想说:”亲爱的爸爸妈妈,让我尝试独立吧!!让我体会一下独立的感觉吧!”

第一书记观后感400字


【第1篇】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同观看了《第一书记》,令我感触颇深。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杨六斤。母亲带着弟弟改嫁,因各种原因,杨六斤没能与母亲一起住,住在一件孤寂空房子里,独自生活,自力更生。每个年从堂哥那里领50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靠着给邻居放牛、喂猪自己生活着。虽然特别想与妈妈、弟弟在一起,但是妈妈带着弟弟,几年都无法见面。他生存能力特别强,常吃野菜充饥,还自制工具抓一些小鱼,算是肉菜。

面对这些伤感的故事,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碗米饭,一碗辣椒,一些野菜,就算是午餐。他们从不知道麦当劳和肯德基是什么东西。但我们面对满桌的山珍海味还挑三拣四,浪费粮食、资源没有一点心疼。可要知道,这在贫穷儿童手里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我们在幸福的家庭,在明亮的教室,繁华的都市享受着生活时,我们可曾想到在那大山的背后,有经济上最贫困的孩子!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想为国家做贡献,但困难德尔经济条件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第2篇】

昨天老师让我们看了《第一书记》,讲的是贫困事件,这档节目也做得非常好,这档节目让我知道了许多的东西,我们在城里,吃住自然不是问题,但我们有想过山区吗?没有。在山区他们的温饱出现问题,没钱买衣服,累死累活的才买来一件单薄的外套;他们吃一顿就算一段,小六斤把青草当成野菜来吃,在我们眼里,青草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践踏、拔它,在我们眼里青草是没有价值的,更不会拿来吃,但小六斤不是这样看待青草的,他爱惜青草,甚至拿来当菜吃,明知这是不能吃的,还偏拿来吃;唉…可怜的小六斤,爸爸不在,妈妈改嫁,丢下六斤一人……

我们经常吃的饱饱的、经常有新衣服穿。他们呢?没有。

我们生活在好的环境中,不仅不感谢还嫌弃。他们呢?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生活,他们依旧感谢……

我们可以去游乐园。他们可以吗?不可以。

我们可以经常出去玩。他们可以吗?不可以,他们都要帮家人做事。

难道我们不应该感谢这一切?不感谢爸爸妈妈?

第一书记观后感300字


【第1篇】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看了《第一书记》这个电视。好感人呀!一个八岁的男孩一放学就去山上帮奶奶挖野菜,有一次还摔倒了呢。在学校同学都不跟他玩,说你都没有爸爸妈妈,不跟你玩。其实他爸爸死了,妈妈不要他了。他平常和他家小狗玩。那个小男孩叫毛荣伐,大家都叫他小荣伐。他把狗也带来了,奶奶牵着狗的手,狗跟站立行走似的,好象就是站立。小荣伐说狗晕车还怀孕了呢。

还有一个是一对小姐妹,她们的爸爸得了肺结咳,妈妈得了癌症。她们也是和奶奶相依为命的。爸爸妈妈都去外面打工了,一年只回来两天。因为太想爸爸妈妈了,就做了两个小泥人,一个是爸爸,一个是妈妈。她们俩的学习还都是全班第二呢!画画也是全村画的最好的。她们画了个全家福,拿到了现场。最后现场的好心人给他们捐了好多钱。

【第2篇】

看完欧子研姐姐的故事,我心头全是辛酸。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她的成绩优异,但是家庭的经济条件非常有限很难供她上大学,而她心中的梦想就是北大梦想。

因为父亲是电焊工,常年工作用于那一种电焊工具,那些放射出来的光是一些不好的物质,姐姐的爸爸因此眼睛受伤。而又没法治疗,经济条件不好。

因为父母都不在家,一般弟弟都由欧子研带着,所以弟弟非常黏她。刚刚好爸爸回来了,今天奶奶生日,欧子研正在给奶奶做饭。从这一点一滴的汗水和一点点透露出来的孝顺看得出来欧子研很用心地在做这顿饭。开饭咯!奶奶开心的笑着,欧子研姐姐说着祝福的语言,满满的诚意。当爸爸说时,子妍姐姐哭了。貌似爸爸说的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用力地往她身上扎。

爸爸刚刚找到工作,因为怕子妍姐姐会伤心所以没告诉她。爸爸要走了,子妍姐姐很伤心,一直在抱怨爸爸没有跟她说。她赌气了一会儿,但是还是平静了下来帮爸爸收拾行李。在爸爸走的最后一刻她都没有再哭,但是还是看得出她眼神中流露出的强烈的不舍。

【第3篇】

今天吴老师给我们看个视频,那是个节目,节目名称是“第一书记”。一开始我很疑惑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节目。难道是访谈性节目?还是……

节目一开始主持人就很开门见山地介绍了这个节目是一个帮助一些贫困家庭的节目,会有事例给大家看。然后再由一些集团领导和爱心人士去给予他们爱心资金或者是……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十二岁的杨六斤,他的命运很不好,人生道路崎岖。自小父亡母亲改嫁,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住在堂哥家,邻居特别照顾他。他也很愿意帮邻居做一些事,作为回报。

想妈妈和弟弟的时候甚至自己半夜出去找妈妈,半路又折回来,因为害怕给妈妈增添负担。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特别想与妈妈、弟弟在一起,可妈妈带着弟弟打工,几年都无法见面。生存能力特别强,常吃野菜充饥,还自制工具抓鱼,算是肉菜。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一书记观后感1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读后感观后感6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