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野草集读后感1000字

野草集读后感1000字

《李清照集》读后感1000字。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可想而知读书多么重要,相信很多人都读过一两本经典作品。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李清照集》读后感1000字,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酌一盏清酒,倾千世流年——读《李清照集》有感

孤城冷月,晚巷微凉。江上谁人着青衣倚栏箫歌,搅得清风凄然。独自推开木窗,月白露光便好似梨花簌簌而落般遗落,映得书上清婉的词文更显寒凉。细想易安独守空房,“东篱把酒黄昏后”,又可似那畔边执箫人这般孤独?

独上兰舟,初尝相思愁

相比众多文采出众的女子,李清照许是最幸运的。远的如蔡文姬,谢道韫,朱淑真;近的如张爱玲,萧红,或遇人不淑,或如木偶一般任命运玩弄。在大宋王朝还未与铁蹄金戈扯上关系的欢歌里,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长她三年的赵明诚,曾享受过一段把酒言欢,锦衣玉食的安乐。那时的李清照虽常有深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怨,却自由且坚定,无畏而投入。婚后不久赵明诚进入仕途,但夫妇仍十分俭朴。二人琴瑟和弦,典衣当物,共赏《牡丹》,互斗词章,日子清贫,却高雅。今想如此天造地设的知己式恋人,又该引多少人艳羡妒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可许是天公不作美,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北宋王朝分崩离析,“靖康之变”的长戟利刃终把属于李清照的安乐与平和彻底抛向了深渊。兵荒马乱里,她颠沛流离,四处漂泊,从前婉约清秀的词句已然绝迹,取而代之的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与悲壮,可只恨赵构一味言和苟安,陷中原大陆于水火之中而不顾!就在此时,赵明诚也染疾撒手人寰,永远离她而去。国破,家亡,夫死,易安独自一人在黑暗,无助,绝望里,无依无靠,一无所有,就像冬雪里一场瓢泼冷雨从上到下将她全身湿透。容若有一词《浣溪沙》,其中“被酒莫惊春睡重,赌酒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道尽世间丧偶之人之凄苦,之悲凉。当时只认为寻常的小事,如今却成了奢望。易安之后的《声声慢》一词,更是字字为血,句句为泪。易安将所有的悲伤都倾泻于此,好比推开一扇天窗,任倾盆冷雨灌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愁苦,许只有子瞻“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能与之相比。

风住尘香花已尽,欲语泪先流

虽“物是人非事事休”,可已步中年的易安并未由此消沉,反作词热情愈加高涨。她恨南宋庸君不思抗金、狭隘卑劣,“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又无奈收复祖国故地已然无望,作《题八咏楼》,叹宋氏不振,哀“江山留与后人愁”。千古绝唱之音,今又有几人为之惋叹,为之泪流?在对亲人思念的漫天愁绪里,在对国家的无限失望与悲恨里,易安悄然离世,孤苦,无寄。

忆华年,今朝海棠可依旧

纵赏李易安一生,不张扬,不轰烈,却似一盏清酒清洌;虽在浮生乱世的兵铠相接里宛若蜉蝣,黯然成殇,却清雅如涓涓细流,还淌有残花于上,染千世华年。有“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之婉秀,也有“不肯过江东”透出一身英骨。只惜艳骨风流不留香丘,却埋秽土。问今如此不屈之魂,可有几人?

缨戎不尽,长戟破青天

执箫人曲罢归去,独留秋雨湿楼阙。轻合书页,月光清澈,凉了双手。想易安之傲骨,之英华,之才气,我默默决定了以后的路该怎样走,就像手握长枪,身着重铠,跳上马鞍那样坚定。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李清照集校注》读后感3000字


生于书香之家,长于灵秀之地,你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隋侯之珠、和氏之璧,漱玉清词直欲压倒须眉;国破家亡、夫死物散,寥寥数语道尽半世辛酸。你既有小女子的温婉俏丽,又不乏大丈夫的慷慨激昂,你的清芬无人不爱,你的寂寞鲜为人知。我不敢以知己高攀词宗,更不忍以秽语唐突佳人,惟愿趁着良宵淡月,觑觑那风流疏影,嗅嗅那盈袖暗香,略微慰藉平生诗词情结。

年少不知好文章,初读《李清照集校注》,免不了牛嚼牡丹,做些寻章摘句的煞风景事。然览遍全书,方知:若为女子,当如易安。于是你便成为了我至今无法释怀的情结

年少不知春愁为何物,只爱你绿肥红瘦一语的新奇别致,错把那一缕朦胧的伤春气息轻易放过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以前我对诗词中频频出现的春恨秋悲颇有微词,私底下疑惑诗人词人放着魏晋名士不学,偏要作小女儿态。其实虽有微词,却实乃羡煞不已。如今明白有些情绪是逃不开的宿命,情郁于中,势必发之于外,人生不可太过压抑。姹紫嫣红都付与断井颓垣,如花美眷不敌他似水流年,倘若杜丽娘静守闺中、老死牖下,想必终其一生也发不出这般感慨,因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知春色如许怎会枨触闲愁?茜纱窗外寒梅一朵,香脸半开娇旖旎,犹如玉人浴出新妆洗。空对如斯美景,可惜没个人携手游遍芳丛。你好似赌气一般,对他说: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是啊,梨花欲谢恐难禁,荏苒时光不待人,俱是无可奈何之事,他若真心怜香惜玉,必定如约翩翩而来,共赏金尊沉绿蚁,花前醉倒谁能恨,更何况,花面交相映,说不尽无穷好。

江梅已过柳生绵,这句词隐约含有摽梅已过、桃夭无期的惆怅,你似乎开始考虑终身大事了。他虽然长在绮罗丛,却并无半点纨绔习气,反而醉心于金石书画研究,着实当得起才貌仙郎四个字。芳龄十八,你成了他的新嫁娘,琴瑟在御,岁月静好。幸福与才情都满溢,于是你写词论,将北宋词坛巨擘指摘殆尽,又作桂花词自况: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样讥诮别家、锋芒毕露,只惹得那些须眉浊物群起而攻: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忌也。好一群道貌岸然的文人,或以狎玩之态作香艳之词,或以男子之心度女子之思,唯独不许你直抒胸臆,不许你说寂寞深闺。

他们写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是天经地义的,你写柔肠一寸愁千缕就是离经叛道的。突然很难过,你和那个目下无尘的潇湘妃子都是不讨众人喜欢的,稍微学一点蘅芜君的玲珑手段,也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饱读诗书的你未尝不懂明哲保身的道理,之所以不为,非不能也,是不屑也。你作词咏白菊,不用荒淫的杨妃醉脸和媚惑的孙寿愁眉比拟,只说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追慕前贤的心迹一目了然。陶渊明著有《归去来兮辞》,于是你把青州故居唤作归来堂;陶渊明说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于是你自号易安居士。你主张词别是一家,故此词风与诗风迥然不同,前者大多婉约如红藕香残玉簟秋,后者大多雄健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你在诗中评论安史之乱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使得理学大家朱熹惊呼: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你分明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完美得无可挑剔,命运似乎对你钟爱有加,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你和他聚少离多。

你天生对春来春去很敏感,若他不在身边,闲愁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某一年春天,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你不像王昌龄笔下那个不知愁的少妇,她有心情凝妆上翠楼,直到忽见陌头杨柳色,才会悔教夫婿觅封侯。你更像诗经里那个用情至深的少妇,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只为悦己者容,大概是情到深处的一种表现吧。他不在家,你就二年三度负东君;他一回来,你就着意过今春。真是情痴啊,由他左右着你的喜怒哀乐。也难怪你对他一往情深,你在《金石录后序》中说,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青州十年堪比燕尔新婚,但是政治格局一变动,他即刻重返仕途,出任莱州知府,任你独坐一室,只有寒窗败几做伴,他却在别处依红偎翠,对你无半点温存。秋扇见捐倒在其次,毕竟他蓄养侍妾和歌妓是当时社会风气使然,何况他以为你无力生育子嗣;更为可叹的是你们在生死关头的人格操守大相径庭。他身为江宁知府时,理应全力保一方黎民平安,却在部下起兵作乱之际借夜色掩护弃城而逃,丢下你和文物不管。你一向激赏西楚霸王自刎乌江的悲壮,岂料枕边人竟是个千夫所指的逃兵,不难想象你心中无法言说的羞耻与悲凉。恕我不恭,他已经逐渐蜕变为你有苦难言的选择,当年莱州《感怀》尾联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是否早已透露了你的心迹?不管怎么说吧,少年夫妻老来伴,况且他还勉强算半个知己。他撒手人寰之后,你更觉得拭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常常不卸妆就和衣而卧,午夜梦回方觉微寒,此时只有鬓上梅花残、烛底凤钗明。昔年归来堂上赌书泼茶,建康城中踏雪寻诗,而今你已不敢轻易叩开回忆门扉,怕往事又催下千行泪。你常年颠沛流离,萧萧两鬓生华,身体很难调养得好,竟至于病到牛蚁不分、灰丁已具的地步。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这一句给了我些许安慰你还是在勉强照顾自己的,因为茶里是放了姜和盐的。

你自号易安,实却难安。命运的捉弄使你的词风陡然一变,少了些儿女情长,多了些家国忧思: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少女时期的你绝不会作此哀音,那时候你生活优裕,红稀香少的暮秋之景在你眼里都是与人亲昵的,而同样的景色在失意者柳永笔下是满目败红衰翠。无他,一切景语皆情语耳。鲜花着锦的安逸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辗转避难的恐慌。

坎坷的身世使你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每一秒都惧怕下一秒会有噩运降临,真如惊弓之鸟一般。当年在汴京那个富贵温柔乡里,你有大把时间摆弄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等闺阁爱物,喜欢盛装之后与其他闺秀争奇斗艳。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真是沉痛至极。今日境遇并非不堪忍受,只是当年记忆太过美好,相形之下自然有黍离之悲。你晚年想将平生所学传授给一个颇有灵气的孙姓小女孩,不想她却给了你无情一击:才藻非女子事也。在寒彻骨髓的寂寞中,你终于沉默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幸好还有窗外那一枝木樨花终日蕴藉。这一幕多么像冯小青与她那一潭碧波,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你生前遭受白眼冷遇,死后漫赢得嘉赏美誉。

掩书探向窗外,虽已春残,但偶有暗香浮动,其实阳光还是很好。我只愿说你不是有林下之风的谢道韫,亦不是枕于花间柳下的柳三变,你是我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李清照。

李清照读后感


李清照读后感(一)

李清照是宋王朝南渡前后的女词人。即使在那个词人辈出、人才济济的年代里,她也不失为一个特殊的大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读了【李清照】,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位女词人在过渡年代里的悲欢离合,她的柔情挚一爱一、伤感离别、失国之痛、丧夫之悲、哀哀欲绝的真实感情。

作为一个女作家,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出了一个妇女少女时期、少一妇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的内心思想和情感,在数千年男子霸占文坛、描写妇女的作品也多处于男子之手的时代里,他的作品可谓异军突起,给文坛增添了一丛琪花瑶草,因而更增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用寥寥数语,表达了清照惜花的心情,在暮春时期,作为少女的作者,在雨疏风骤的天气里自然关心花卉的情况,同时也向世人描述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只能呆在家中,无聊之中种些花卉,整日与花为伴,经历了一一夜春风雨后的变化,担心花卉的生长情况,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这样,本词形象的表达了当时妇女的生活状况,写的无限凄婉,又含蓄委婉,被诸多有影响的大家称赞其情意真切。

在我看来李清照对文学的热一爱一超过了她的生命,李清照的父母都有文学修养,受家庭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与赵明诚结婚后更是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不困苦的生活,坚持着她的文学创作,但是金兵入主中原后,宋室南迁,她带着很少的东西,随难民流落江南,背井离乡,漂流异地,多年来收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祸不单行,不久,丈夫又犯病死去,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一爱一国热情,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她的希望成为幻影。这时,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诟病,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助,呼告无门,贫困悲苦,流徒漂泊,最后寂寞的死在江南。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写出了李清照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丈夫外出使她感觉孤独无助,丈夫不在,闺居无趣,要出游以消遣,但是只有独自一人上船,独字深刻的表达了她的无助和孤寂,仍然在怀念着丈夫,看到天空的大雁飞过,联想到大雁传书,不由的自问,云中的雁给谁寄来了信呢?表达了她希望是给自己,深夜仍无法入睡,可看出她对丈夫的一爱一,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终于我还是体会到了一爱一的无奈,和无奈中的幸福,这种相思之愁是没法消除的,才把它从眉头撵下去,它又到心头上来了,同样才把它从心头撵开,它又到眉头上去了,这自然的相思之愁被她展现的淋一漓尽致,写的及为形象,令我感到心痛,深深的替她惋惜。

汪苏泷曾经有一首歌叫【李清照】,更是总结了她一生的经历,让我为之感叹,那凄迷的生活也让我为之心痛,烟锁秦楼,细雨把酒黄昏后,海棠花是否一旧,声声慢心事谁知否,锦书已经不在大雁却仍一旧,这才下眉头,却又上心头,谁念我终日凝眸,帘卷着西风,惊醒旧梦,人比黄花瘦,一字一句,写出了她经历的情感之路,又有谁不为之感动呢!

从少女的天真娇憨,少一妇的柔情挚一爱一、伤感离别,到失国之痛、丧夫之痛、悼亡孤寂、念亲怀乡、哀哀欲绝的情感,她的悲剧间接体现了历史的悲剧,让人心痛、惋惜。

李清照读后感(二)

一向都喜欢婉约派的诗词,李清照的属最一爱一了,但是也仅仅是喜欢而已,并没有把每首都背下来,虽然每次都豪心壮志说要背完,每次都会被耽误,李清照读后感。还是怪自己没有恒心吧。这次跟着师父学写诗,师父说一开始要背诗,其实光光背诗还是一件挺惬意的事,唐诗的类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还是偏一爱一于宋词多点。背了好几首离愁的词,不是故意挑选的,按照顺序背下来,确实离愁的诗很多,怎么说,现在对于写诗还是没有多少概念,只是模仿还可以。分不清诗词的结构,每个词牌名的特点,这让我有点纠结。关于离愁的诗,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范仲淹的御街行和晏殊的蝶恋花了,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升级版,也是我的最一爱一。

两首词基本都是先写景再抒情,寓情于景。落叶和西风肯定是少不了的,独上高楼亦是相同之处,可以想象的是登上高楼,听着耳边的风声以及树叶掉落的沙沙声,寂寥的看着只知道照亮朱户的月亮,加深了内心的离愁相思。谙意为熟悉,两首词都有用到。说说在这两首词里学到的词吧。欹:倾斜的样子。香砌:有落花在上面的台阶。练:素色的绸。

其实蝶恋花的景物描写更加生动,从景物描写中完全可以看出主人公的哀愁,槛菊愁烟兰泣露,兰和菊都是象征着品格的高贵纯洁,愁的是菊,哭的是兰,实际上真正伤心的是主人公。其实背完这两首词心里感触还是挺多的,就是感觉用文字描述就有点困难了,正如写诗的时候,明明知道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却找不到正确的词。

李清照买书读后感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总能带给我很多收获:有的书给我自信和勇气,有的书使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有的书坚定了我的理想和信念,有的书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优秀的书籍像一座宝库,一走进去,你会被里面的奇珍异宝吸引住。

《李清照买书》就是其中一个让我喜欢的宝贝。有一年清明,我国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来到书市,仔细翻看,希望找到一本中意的书。忽然,一套几乎失传的、用篆字写的《古金石考》吸引了她。她马上拿起书,认真地读了起来。过了好久,想起此书是卖的。求书心切的李清照问:此书卖多少钱?老者答道:家道中落,此书至少也得三十两吧未等老者说完,李清照担忧地说:出门急促,没带那么多银两,明日可否?我与家作文人约好,日落时,不管是否卖出,都要出城回家。老者无奈地说道。这可怎么办呀?求书心切的李清照脑筋一动,让老者稍稍等下,说她去去就来。

原来,李清照想到的办法是,将自己的新衣典当了,换了钱来买《古金石考》,最后终于成功地买到了书。

读完这个故事,我被女词人对书籍的热爱所感动。没想到,她对书籍竟然这样痴迷,在她的心中,书籍比美丽的新衣服宝贵得多。也正因为她博览群书,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后来成了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写出了无数精彩的作品。我想,这与她对知识的热爱、对书籍的痴迷是分不开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当保持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吸取能够使自己快乐成长、健康有益的东西。让我们一起爱上读书吧,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李清照传读后感


李清照传读后感(一)

今晚雨疏风骤,也定然是绿肥红瘦。究竟谁肥谁瘦,留给我们自己去思考

但清秀罩婵娟,才情卓越,我真的为你心动!题记

第一遍是听了百家讲坛康震教授的《李清照》,从未有过的好奇,让我难忘。第二遍终于让我在学校图书室的一角找到了你,窃喜!于是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你

一直以来就对宋词情有独钟。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都是我喜欢,那样细腻那样柔美却不失意境。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在家家泉水,户户垂扬的齐鲁文化发源地名城济南,文化气氛相当浓厚。父亲---李格非是思想开明的名士。母亲----王拱辰的孙女,善于作文,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所以我一直都以为你是个幸福的女子,容貌出众、名门闺秀、才华横溢集宠爱于一身,这样的女子会不幸福吗?现在才慢慢知道,原来并非我想象如此。我怀揣好奇之心开始走进你的世界里,与你同悲同喜

在我眼里,你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你风韵脱俗、你个性张扬,深深地感染着我。

我痴迷你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还有你的另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好一个青睿、有活力,热爱生活、性格爽朗的女子!以至于我在课堂上跟我的孩子们如痴如醉地徜徉在你这束阳光里

其实,让我最欣赏的还是你那份坦率,不羁的思想,所有这一切能让你敢于直言不讳,无所顾忌地写出那些率真词章,甚至让人才辈出的北宋那些男儿都自叹弗如。

中国历史上诗歌文化灿若星河,也成就了很多伟大的诗人,但女子为诗人却屈指可数。作为一名女子,你没有把自己完全封闭在闺房之内,而是走向自然,去感受自然之美,玩赏风景,饮酒惜花,逞露才华,更像男子一样抒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样作为女子,美好的爱情追求在你的笔下却显得那样执着、那样美好、那样独立。《一剪梅》中你酣畅淋漓倾洒你的相思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不是你对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怎会写出有如此颇尽离别之意的词来?你用女子特有的那种细腻,那份与生俱来的敏感去捕捉你心中的感受之时,你可知道,也捕捉了我的心。

当我惊叹你的才华横溢这会,哪想你却生不逢时,北宋破败,金人入汴京。对于丈夫赵明诚的弃城而逃你羞愧难当,继写下千古绝唱的诗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自身都难保,却心系国家,显示出了女子难得的大节大义。赵明诚返回建康,后患疟疾,你接到家书急忙赶赴建康,最后一面还是无缘相见。等你赶到,赵明成已去,至此你流浪于江南。

孤身一人在乱世苟活,又多次遇到南犯的金兵,随身的家当被抢被盗,所剩无几。几车书卷被金兵焚毁。即使是这样,你依旧写出了惊世的词令《添字2020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好一个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居无定所,国破家亡,物是人非,前半生悠然生活,后半生漂泊潦倒。在济南生活时还是丰韵,脸色圆润的女子。流落金华时已经面部消瘦。你几十年孤身一人有家不能回,失去至爱的丈夫,终生没有生育一儿一女,最后郁郁而终在离济南老家遥遥之外的临安。人生天地反差之大,但优越的前半生你没有居深闺而有德无才,后半生你没有自叹自哀,自我放弃,留下千古诗词让我们这些后人咀嚼、传唱。

这就是你,即使在刀剑上跳舞,依然舞姿卓群。

宋代的蒋捷说:时光匆匆,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外面虽喧嚣,可对于你,今天的我依然痴迷;痴迷于你的特立独行,痴迷于你的才情卓越,痴迷于你的敢爱敢恨。

忘不了你的那争渡,争渡的调皮可爱,你那和羞走的美丽娇羞。一份勃勃的生机,一片斑斓的色彩,演绎了你多少的欢乐与朝气。

我想问你,你究竟从哪里来?带着淡淡的芳香;你又将身往何方?吟唱的词阕余音绕梁。你号易安,可却颠沛流离了一生;你原是小家碧玉,可那铮铮傲骨硬是比一般苟且偷安的男人还要刚强。

正如后来人这样评价你正值花季时期的你已彰显出过人的才华。你的出现在男性主宰重要地位的封建时期是一个精彩的意外,同时也是古代文学银河中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群山中突然崛起的一座秀美山峰。

在我心中的你是一位活泼,坚强的女子。

你分明教会了我人要有海纳百川的精神,才能战胜困难,活出自我,尤其是女子!

清秀罩婵娟,才情卓越,我真的为你心动!

李清照传读后感(二)

回首中华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仿若一部男性作家专史,女性作家屈指可数,大多只以一篇或几篇作品一露峥嵘,题材也仅限于闺阁之中,难成大家。而李清照的出现,无疑为女性文学史上失衡的天平增添了一个分量极重的砝码。

沐浴着齐鲁文化的光华,感受着家族书香气息的熏陶,李清照早年生活在风姿绰约的女郎山和包孕灵秀的百脉泉,跟随着父亲与当世第一流的文学大家吟咏诗文,谈古论今,自小就能写出庸常文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文章,且受到了父辈们的青睐。

京都是无数天子脚下的一方宝地,怀揣着对汴京的无限向往,清照与母亲随后奔赴汴京与父亲一同生活。待清照成年时,她与当时的太学生赵明诚结为连理。夫妇两人情投意合,志趣相投,情感甚笃,也一同搜求金石字2020画,撰写古书,琴瑟谐美,其乐融融!如清照初婚后的习作《减字2020木兰花》中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叫郎比并看。娇嗔中把初婚女子的心事和盘托出,可见郎君如意,(.org)两情相悦,乐在其中矣!而赵因官职在身,不免常要小别美妻,此时从清照的习作中不难看出新婚女子对夫君的深深思恋之情。如《怨王孙》里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可见清照的望夫心切!

怎奈好景不长,父亲李格非在官场屡遭迫害,不久便撒手人间。母亲更是于这个多事时节病逝。明诚感疾,驾鹤西去,相见直要待来生!此时的清照就像被遗弃的孤雁,前路漫漫,等候着她的是颠沛流离与世间险恶。

伤之切,悲之痛,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诸如吹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这类的悼词,任谁目触都不禁催下数行泪。景同人非,物在人亡,焉得不悲?

因此,古代文学史上,清照绝可占据一个席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或许仍不足以阐述清照在文学史上的功不可没。

李清照传读后感(三)

读《李清照传》,品宋词滋味,不禁被作者那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情感世界所折服,顿觉耳目一新,流连忘返。从平时的不感兴趣,到一连几天,脑海里不时萦绕的,都是宋词的精彩片段,以至于想静下心来读下一本书,都变得有点困难。没办法,只有停下来理理这纷乱的思绪,写点读后感之类的文字2020。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是婉约派词人代表。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一代才女李清照,从容一生李清照是一位才华出众,成绩卓越的女作家,就词这一文学体式来说,她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寥寥数笔,一幅美丽的少女夜游图已跃然而出:一位活泼多情、热爱生活的少女出外游玩,被大自然秀丽的风光所吸引,为了看落日而忘了回家的时间。兴尽而归,泛舟河上,路过一片莲池,想要快点回家而奋力划船的声响,惊扰了池塘边的一滩鸥鹭,扑啦啦展翅而飞;除了词,李清照在诗文上同样有很高的造诣。比如诗情如夜鹊,三绕未能安:除反映出她的创作心态外,比喻的新鲜贴切,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奇巧妙思,不能不令人击节称道。像《乌江》里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更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诗中项羽那虽死犹荣、傲然孑立的身影,黄钟大吕般慷慨激昂的音响,那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无疑对国难当头的人们具有精神感召的力量,同时对于苟且偷安、昏庸无能的南宋统治者也是一种讽刺。还有《感怀》、《春残》、《分得知字2020》、《偶成》等诗,或感怀言志、或睹物抒情,也非同一般手笔;李清照流传下来的文章,当首推《金石录后序》,这是清照散文中的代表作。文章介绍了《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至夫死乱离34年间的忧患得失,有叙有议,文情并茂。全文叙述线索清晰、叙述顺序井然、细节描述生动形象,尤其是贯穿全文的今昔迥异、聚散无常的情感,跌宕起伏,感人至深。《金石录后序》之外,她的《词论》一文,更是彪炳千古,开创文学评论之先河,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论词的理论文章。对于词的品评标准与创作原则,建树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为词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李清照以一女性而跻身于男性的世袭领地,并以其创作的总体成就及多方面的才华傲视群雄,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封建社会史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一)

谈到李清照,大家都不陌陌生,她的诗词豪放奔放、飘逸旷达,写富贵而不鄙俗,写娇美而不轻佻。宋词,也许是唐诗的升华。因此文学女神桂冠非她莫属了。

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一名才女,她的词,字2020字2020句句,无不饱含她心中深深的落寂,她多愁善感的性格,又与黛玉不雷同,我崇尚这一份拿捏的几近完美的愁怨。读她的词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对于心灵更深一层的体验

喜欢李清照,固然伤心,人生还是多姿多彩,经历风雨,才能悟出有味道的人生。

伤心君独立,江畔寒风摧。愿作天际月,崎路与君随。唯美的五言诗。所悲者惟有一事,易安晚年遇人不淑,后又自愿被休,再嫁被休,且是看书状告丈夫,在那个社会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巾帼不让须眉,让人伤心,让人敬佩我很羡慕李清照,至于她南渡赵明诚去世后的不幸遭遇,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没有为她伤心过。我觉得,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特别是过去男尊女卑的时代,她的命运在我看来不算很坏,比她际遇更悲惨的女性我想是无计其数的。我不为她悲伤,觉得应该为她骄傲。

她的词,风格清秀,而面对国破家亡,她的心中又有不一样的一番天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字2020一顿

若即若离,感伤之情,跃然于纸上,而我,唯独喜欢这词中的清丽淡雅,欣赏那一份恬静婉约,是不是那满卷愁都飞上了清照的眉间,直达心宇?

当读到: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让人感觉到花自在飘零,水自在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深深感受到她那种带着感情色彩的思夫之情,相思苦中苦,思念愁上愁,情到深处人自痛,痛到深处人自苦。

惆怅愁,忧国愁,这就是李清照的词,读了便是愁上愁,愁、在她的笔下已然是心灵和灵魂的凝聚,是真真切切而又隐隐约约,她的词,有穿越时空的力量,不然在现代的我怎会深切的感受到她的愁苦,阴郁,和深深的落寂呢?

就是这么一个女人,她的词美得让人心疼,美得让人惆怅!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二)

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据说在外地为官的赵明诚读了这首词以后,自己填词15首(也有说50首的),用了三天三夜,然后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与自己的放在一起,让一位懂词的朋友鉴赏,结果那位朋友仔细挑选之后,说这一首是最好的,特别是最后一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之所以如此做,与他自己总是感觉做词不如李清照有直接原因,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说赵明诚也是很有文才的,否则少年的时候就不会编出梦中故事欺骗自己的父亲,他说梦中读了一首词,只记得这么几句:言与司合,安上几脱,芝芙草拔。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赵挺之恭喜儿子:你将来会找一个写词的女子当媳妇。词女之夫嘛!其实那时的小才女李清照已经是誉满京师了,赵明诚的良苦用心可以想见。但做官和金石研究影响了他向填词方向发展,不如李清照也是自然的。

《金石录》的成就足可与李清照的词媲美了,又何苦精神抑郁,闷闷不乐呢?四十九岁就离开人世给李清照的词风也造成重大的影响,真不值得!我都是瞎猜的,希望网友别受我的影响!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三)

李清照声声慢读后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2020了得!

李清照是着名的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词作中的名篇。

她通过对秋天黄昏景物地触动,勾起她的片片愁绪,倾诉了夫死国破,身遭离难和晚年饱经忧患的无奈和悲哀。

这首词描述了她,一个孤独的女人用一个愁字2020从不同角度反复描写她内心的孤独。凄凉和伤感。从天气。体质,含蓄的透露了她的愁苦难耐和煎敖。暗含了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感受。她感叹自己老了,容貌已经憔悴凋零了,再也没人陪自己采花了。只有一个人独自守在自家的窗边消磨这难耐的时光。

这首词写的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飘零生活。她善于运用叠字2020来表现她的内心情感独白。在口语平浅中见深沉。用铺叙的手法,来描写刻画景象和事物,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大学时代我特别喜欢李清照的词,她写的每首词我都能理解透彻。对这首词,我是情有独钟!

读李清照感悟


读李清照感悟

行走在消逝中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你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才女,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你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郭沫若也曾评你为“一代词人”。你的词有自己创作的特殊环境。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你的人格更让我们崇敬,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仍感动着我们。你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文学方面的成就更是不遑多让啊!

易安易安,何易何安啊!你是个满腹感伤的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嫁之苦,从你嫁入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你—易安是一个生活富足、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变幻无常,你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那黑暗气息压的凄凄惨惨,在战乱中寻寻觅觅,到头却迷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华,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品读你,我多是读到凄婉与哀伤。“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怎样的一种怎样的惆怅?“梧桐更兼细雨”是怎样的一缕忧伤?“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又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只恐双溪舴艋舟”又是怎样的一种断肠?”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时的你是多么的自在与快乐,我们也是那么的希望你能永远保留那时的快乐啊!“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时的你虽然惆怅但还是怀着期待的心等待丈夫那样的你也是快乐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时的你又是怎样的惆怅与伤感啊!我又是多想能够陪在你身边做你的朋友与你共同承担这些忧伤,向你学习诗词啊!你创作的许多诗词,我们后世不知多少人为之感动。

尽管有这么多不公平的事出现在你身上,但你还是没有被打倒,你依然不计逆顺、不计成败、依然名留青史。因为你能,所以没有轻易对命运说“不”!

于是你挥洒愁闷,舍掉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世事曲折的沧桑变幻,在雁字回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黑暗中点燃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但你还是用挂长帆,济沧海的勇气走过了那艰难的人生之旅。

也许豪放的诗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那豪迈与大气,但是最能打动人的还是婉约派细腻而真挚的情感啊!尽管你已逝去,但你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

相信《《李清照集》读后感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野草集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