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靠自己去成功读后感600字

靠自己去成功读后感600字

靠自己去成功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读后感600字 2019-09-20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600字。

阳光沐浴着美丽的学校。课间,同学们打闹的声音是最好的点缀。窗外吹来的微风轻抚着我的面庞。我正坐在桌旁,认真地读着《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讲的是青藏铁路建设中,筑路大军开凿风火山隧道的事。我从铁路工人叔叔身上学到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不屈服、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的精神。

文章写到: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面前,施工难度极大。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读到这里,我既有点担心,又愤愤不平。我担心的是如果冻土垮塌,筑路工人的生命会不会有危险。我气愤的是西方媒体凭什么说中国人不能在青藏高原修铁路。当年中国人修京张铁路时,他们不也预言过吗?结果,伟大的工程师詹天佑和中国工人给了他们有力的回击。我相信今天的铁路工人也一定会做出让世人瞩目的成绩。

铁路工人凭着坚强不屈的斗志克服了冻土的困难,他们“斗志高昂,隧道在一点一点地延伸。”读到这里,巨大的喜悦充满了我的心房,我真想大声喊:“我骄傲,我自豪!”筑路大军遇到困难不退缩,开动脑筋想办法,不克服困难不罢休的斗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读完文章,我慢慢地合上眼睛。脑海中出现了铁路工人在冰天雪地中努力工作的情景,寒冷、缺氧、饥饿,数不清的困难向他们扑来,他们却无比坚定,工作在继续,铁路在延伸,拉萨已遥遥在望!我的耳边又响起中央电视台国嘴的声音:“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

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中国有无数坚强的建设者,他们用自己的肩膀和双手托起了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

我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一)

最近我们学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课文,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修青藏铁路的艰辛,建设者们的伟大。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是唯一一条修在冻土层上的铁路,相信大家都在赞颂建设者们的崇高的精神,伟大的理想吧。为了使我们的西藏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祖国边防的更加巩固,让雪域高原与内地联接更加紧密,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研究、辛辛苦苦地工作,在几年的时间里默默地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经历了多少困难,遭遇了多少挫折,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建设者们从不气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经验;你们为了同一个理想,同一个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面临世界难题,却仍然坚持不懈、义无反顾,要知道,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路啊!这是天路,一条终年积雪,含有冻土层、浅埋地层等复杂地质的路。你们知道这不容易,可你们却一心想着造福广大人民。这种坚忍的毅力,永不熄灭的信心,是你们勇往直前的支柱。

历经千辛万苦,你们辛苦撒播的种子终于结果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们终于有回报了。青藏铁路,这条伟大的路在2005年10月15日竣工。能提前了三年完工,这要感谢你们不畏艰难的精神!

感谢你们!伟大的青藏铁路建设者。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课文记述了在条件艰苦的环境的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的奇迹。

当我读到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的冻土区,施工难度极大,关键是控制温度。这段话主要写了施工时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无法控制温度。温度低,混凝土不凝固;增温,洞壁融化塌滑。真是左右为难!可是西部建设者们在高寒缺氧、环境恶劣、施工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难题,终于将风火山隧道贯通了,我做为一名新世纪的接班人,要学习西部建设者们不向困难低头,勇往直前的艰苦奋斗精神。

当我读完全文时,发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即是文章题目,又是作者行文的线索。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并且都是用了感叹号,从而使这句朴素无华的话语充满了信心与决心。

为了修建这条铁路,西部建设者们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荒无人烟的高原,排出万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又有多少人为了修建这条铁路奉献了自已的青春和热血,只有他们的付出,才创下了铁路建设的奇迹。我们要学习这些建设者们的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长大以后要成为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读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我开始敬佩那些铁路工人。

风火山隧道,冻土层最厚达150米、覆盖层最薄处仅有8米,施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塌方。在风火山这种不良地质上打隧道,围岩热融问题是关键,要解决这类科技难题,需要花费多少心思啊!天气问题和缺氧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大问题风火山隧道有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个,是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多的高原冻土隧道,工程难度之大前所未遇。

面对这样的风火山,工人们还不畏艰难地一步步闯过,他们是多么伟大!世界上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的人有多少?简直少之又少!每次遇到困难,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太难了,我肯定做不来!这就是没决心、自信的表现。想想,一个人如果没了决心和自信,他能做什么?一个人想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具备决心和自信,这样即使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不怕。若是有决心没自信,他肯定做不好;要是有自信没决心他就什么也做不成。修建风火山隧道的人们,肯定是有决心、自信的人。风火山这样强大,试想,如果你是那些工人,你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搭建这样一条不太可能搭建好的铁路吗?相信大家的答案大都会是否定。那那些铁路工人呢?他们怎么愿意?答案是:他们为中国、世界做事,无怨无悔!他们是多么伟大啊!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说得不错。如果铁路工人们不先经历各种困难,怎么能有成功时的喜悦?凡事都需经历困难,而经历困难则需要有无私奉献、乐观向上、不畏困难的精神。记得但丁说过一句话:地狱中最炽热的地方是为那些在伟大精神考验中保持中立的人准备的。大家需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这样才能成为伟大精神考验中保持中立的人。

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感 (350字)


最近我们学习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讲的是西部建设者们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用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的难题,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就是世界海拔最高隧道风火山隧道建设的经过。

读完全文,我被铁路工人那种勇于吃苦的精神感动了,他们在建设风火山隧道时,遇到了三种极大的困难: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的天气;三是极度缺氧;面是些困难在铁路工人眼里就像小沙子一样。最终他们克服了寒冷、风雪、雷电等气候,用智慧与力量完成了风火山隧道。

我不禁感叹:青藏铁路真是一条奉献路啊!在海拔5000米的无人区,高寒缺氧,氧气含量不到平原的一半,死神的手就靠近了铁路工人们,而他们牺牲的不仅仅是健康,还随时可能会被死神抓入手中。

妈妈也说:海拔那么高,铁路工人都能这样,我们大家更应该好好学习,让祖国变得更加富强。

五年级:侯若兰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300多字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讲了2001年10月18日,我国打算从格尔木开始,一直到达拉萨,修一条长长的铁路,中途经过风火山,遇到了许多难题,却都在指挥人员的精心策划下一一化解。下面小编收集整理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篇一

这个月,我读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讲的是西部建设者们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用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的难题,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就是世界海拔最高隧道风火山隧道建设的经过。

读完全文,我被铁路工人那种勇于吃苦的精神感动了,他们在建设风火山隧道时,遇到了三种极大的困难: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的天气;三是极度缺氧;面是些困难在铁路工人眼里就像小沙子一样。最终他们克服了寒冷、风雪、雷电等气候,用智慧与力量完成了风火山隧道。

我不禁感叹:青藏铁路真是一条奉献路啊!在海拔5000米的无人区,高寒缺氧,氧气含量不到平原的一半,死神的手就靠近了铁路工人们,而他们牺牲的不仅仅是健康,还随时可能会被死神抓入手中。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篇二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讲了2001年10月18日,我国打算从格尔木开始,一直到达拉萨,修一条长长的铁路,中途经过风火山,遇到了许多难题,却都在指挥人员的精心策划下一一化解,随着修建铁路工程的延伸,遇到了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但工程指挥人员毫不退缩,终于,用了一年的时间,打通了这条主干道,将铁路修到了拉萨。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篇三

最近我们学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课文,经过老师的讲解,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修青藏铁路的艰辛,建设者们的伟大。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是唯一一条修在冻土层上的铁路,相信大家都在赞颂建设者们的崇高的精神,伟大的理想吧。为了使我们的西藏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祖国边防的更加巩固,让雪域高原与内地联接更加紧密,建设者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研究、辛辛苦苦地工作,在几年的时间里默默地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经历了多少困难,遭遇了多少挫折,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建设者们从不气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经验;你们为了同一个理想,同一个信念: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面临世界难题,却仍然坚持不懈、义无反顾,要知道,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路啊!这是天路,一条终年积雪,含有冻土层、浅埋地层等复杂地质的路。你们知道这不容易,可你们却一心想着造福广大人民。这种坚忍的毅力,永不熄灭的信心,是你们勇往直前的支柱。

历经千辛万苦,你们辛苦撒播的种子终于结果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们终于有回报了。青藏铁路,这条伟大的路在2005年10月15日竣工。能提前了三年完工,这要感谢你们不畏艰难的精神!

感谢你们!伟大的青藏铁路建设者。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大全)


阳光沐浴着美丽的学校。课间,同学们打闹的声音是最好的点缀。窗外吹来的微风轻抚着我的面庞。我正坐在桌旁,认真地读着《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讲的是青藏铁路建设中,筑路大军开凿风火山隧道的事。我从铁路工人叔叔身上学到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不屈服、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的精神。

文章写到:风火山隧道要穿过多年冻土区,各种复杂的冻土层挡在面前,施工难度极大。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读到这里,我既有点担心,又愤愤不平。我担心的是如果冻土垮塌,筑路工人的生命会不会有危险。我气愤的是西方媒体凭什么说中国人不能在青藏高原修铁路。当年中国人修京张铁路时,他们不也预言过吗?结果,伟大的工程师詹天佑和中国工人给了他们有力的回击。我相信今天的铁路工人也一定会做出让世人瞩目的成绩。

铁路工人凭着坚强不屈的斗志克服了冻土的困难,他们“斗志高昂,隧道在一点一点地延伸。”读到这里,巨大的喜悦充满了我的心房,我真想大声喊:“我骄傲,我自豪!”筑路大军遇到困难不退缩,开动脑筋想办法,不克服困难不罢休的斗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读完文章,我慢慢地合上眼睛。脑海中出现了铁路工人在冰天雪地中努力工作的情景,寒冷、缺氧、饥饿,数不清的困难向他们扑来,他们却无比坚定,工作在继续,铁路在延伸,拉萨已遥遥在望!我的耳边又响起中央电视台国嘴的声音:“每当汽笛声穿过唐古拉山口的时候,高原上的雪山、冻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会想念他们,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坚强的笑容。他们能驱动钢铁,也会呵护生命。他们,是地球之巅的勇者,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铁路!”

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中国有无数坚强的建设者,他们用自己的肩膀和双手托起了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

我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

w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 (600字)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课文,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青藏铁路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这条铁路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穿过多年冻土区--风火山。

为了打通风火山隧道,筑路工人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为了控制好温度,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一夜之间搭建好的保温大棚被撕扯得七零八落。特别是筑路大军在高原上极度缺氧,他们带来的氧气瓶提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队员们个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为了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指挥部和北京科技大学组成联合攻关组,经过200多次失败,终于制成了世界上大型高原制氧站。

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经过重重困难,2002年10月19日,长达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终于胜利贯通了!其他资料显示,青藏铁路,这条伟大的路在2005年10月15日竣工,提前三年完工!

这篇课文让我学到了要向那些建设者们一样拥有智慧、力量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

五年级:张瑶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读后感 (350字)


这个月,我读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讲的是西部建设者们在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用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的难题,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就是世界海拔最高隧道风火山隧道建设的经过。

读完全文,我被铁路工人那种勇于吃苦的精神感动了,他们在建设风火山隧道时,遇到了三种极大的困难: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的天气;三是极度缺氧;面是些困难在铁路工人眼里就像小沙子一样。最终他们克服了寒冷、风雪、雷电等气候,用智慧与力量完成了风火山隧道。

我不禁感叹:青藏铁路真是一条奉献路啊!在海拔5000米的无人区,高寒缺氧,氧气含量不到平原的一半,死神的手就靠近了铁路工人们,而他们牺牲的不仅仅是健康,还随时可能会被死神抓入手中。

妈妈也说:海拔那么高,铁路工人都能这样,我们大家更应该好好学习,让祖国变得更加富强。

五年级:陈思琳

本文来源: https://m.hdh765.com/h/2357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