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人类的明天读后感

人类的明天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社会的需求,人类的需要。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作品中那些触发思考和情绪的地方,让人不得不一吐为快!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名著读后感:社会的需求,人类的需要”,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和谐,是指事物发展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社会的和谐,具体表现为人的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和谐是社会的需求,人类的需要。

社会的和谐,首先需要人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身心和谐开始。一个人除了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和人格对于一个人来说同样重要,生活中有很多时候,当事情过去时,我们都会感到后悔,并把造成自己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当时心情不好,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心情不好往往表现出恶劣的情绪和消极的精神状态,而这心情不好的原因,归根结底反映的就是我们的心智发育和人格是否健全,人最难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所以,人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自己的身心开始培养自己的和谐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人要在社会中良好的生存,就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光明磊落,以诚相待。诚实守信就是做人之本,在现代社会,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只有任何时候都能遵守自己的承诺,并且努力做好它的人,才能形成完善的自我,从而具备高尚的人格力量,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只有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今天的中国,经济协调发展,香港、澳门的回归,中国申奥的成功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社会蓝图。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重振当年中华之志,尽报效祖国之力,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为构建和谐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让爱心在和谐社会里飞扬,爱心是种高尚的精神境界,爱心是一种人格升华的美德,爱心是缝合情感伤口的一剂良药,爱心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心中有爱,我们向往的和谐社会要用爱心来构筑。

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社会持续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根本保证就是生态和谐,保护好身边的碧水蓝天,这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应尽的职责。韩非子提出的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古训,就反映了爱护自然,崇尚环境的思想,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今天,我们在追求经济利润的时候更应珍惜环境,发展生态和谐的理念就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中去。

和谐,是社会的需求,是人类的需要,只有有了和谐,才能让世界充满爱,才能让我们在爱的海洋中幸福成长。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社会需求怎样的人_700字


小学作文 最近,我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后,感触颇多。 书中有四个主人翁,老鼠嗅嗅善于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对变化迅速地做出行动;小矮人哼哼面对变化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埋怨天地,唧唧因对变化的恐惧而停滞不前,最终冲破了恐惧的束缚,重新寻找新奶酪。 奶酪只是一个代用词,它代表着生活中的层层面面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例如:金钱、工作、幸福、友情、爱情等等。

而在遭受了“奶酪”不见了的残酷现实后,我们的做法大多像小矮人哼哼一样,恨天怨地,并盲目地期待着“奶酪”自己跑回来的那一天。并碌碌而无为地在等待中度过每一天,抱怨老天的不公。但在这些变化中我们知道了升华迷宫是需要我们亲自探索的。我们是不能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的。 那么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呢?我想首先考虑的是老鼠嗅嗅和匆匆。它们具备了几个条件: 一、仔细留心观察身边周围所发生的变化,并为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 二、能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做事的方向,不能墨守陈规。 三、敢于冒险。在各种条件因素的压迫下,敢于继续在人生迷宫中冒险探寻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二人材我们应考虑像小矮人唧唧那样知错就改的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条件: 一、面对变化,虽然做错了一些事,但由于自身的思想斗争,愿意突破重围,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面队自己的错误思想,愿意汲取别人的方法做出调整。 三、用轻松简单的想法看待人生。知道自己迟做总比不做好。 像哼哼这样的人理应被社会所淘汰,它只愿意一辈子享受安乐,沉湎幻觉,停滞不前。我们生活在这样世界上,只能承认变化,并尽力地去适应它,这样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奶酪”。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辛苦,但从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变得更加稳重、成熟。 社会变化本无常,想要存活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必须做好变化的准备,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社会需要爱 ——读《爱的教育》有感


利用课余时间我看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以小学生日记的形式,描写了意大利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人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情感与不同的处置方法,启迪人们要爱国、善良、勇敢、无私和博爱。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向人们传递了一个信息——“爱”。它使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生活不能没有爱,社会不能没有爱,祖国不能没有爱。

读完《爱的教育》我若有所思,我明白了爱有很多种:对父母的孝顺,对老师的尊重,对同学的关心,对穷人的怜悯,对残疾人的帮助,对英雄的敬仰,对祖国的奉献……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应如何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呢?

记得小时侯,我的数学一直不好,妈妈每天晚上都要让我做上一个多小时的课外练习题。那时我心中常常会埋怨母亲:“你自己不做让我来做,我的手都快断了!你真残忍。”现在我长大了,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苦心,妈妈白天辛勤工作,操持家务,晚上还耐心地陪我做练习,这都是为我好啊。此时,我才深刻的感受到,拥有母爱是一种幸福,会爱母亲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中国的文圣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爱人”。可见,有仁者之心的人必须有一颗美好的爱心,有了美好的爱心,才能更好的去帮助别人。《爱的教育》告诉我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永远都要学会奉献自己的爱心。生活不能没有爱,活着就要奉献爱。同学们,让我们多为社会奉献一点爱吧!

社会需求怎样的人_700字2024


小学作文 最近,我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后,感触颇多。 书中有四个主人翁,老鼠嗅嗅善于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对变化迅速地做出行动;小矮人哼哼面对变化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埋怨天地,唧唧因对变化的恐惧而停滞不前,最终冲破了恐惧的束缚,重新寻找新奶酪。 奶酪只是一个代用词,它代表着生活中的层层面面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例如:金钱、工作、幸福、友情、爱情等等。

而在遭受了“奶酪”不见了的残酷现实后,我们的做法大多像小矮人哼哼一样,恨天怨地,并盲目地期待着“奶酪”自己跑回来的那一天。并碌碌而无为地在等待中度过每一天,抱怨老天的不公。但在这些变化中我们知道了升华迷宫是需要我们亲自探索的。我们是不能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的。 那么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呢?我想首先考虑的是老鼠嗅嗅和匆匆。它们具备了几个条件: 一、仔细留心观察身边周围所发生的变化,并为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 二、能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做事的方向,不能墨守陈规。 三、敢于冒险。在各种条件因素的压迫下,敢于继续在人生迷宫中冒险探寻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二人材我们应考虑像小矮人唧唧那样知错就改的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条件: 一、面对变化,虽然做错了一些事,但由于自身的思想斗争,愿意突破重围,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面队自己的错误思想,愿意汲取别人的方法做出调整。 三、用轻松简单的想法看待人生。知道自己迟做总比不做好。 像哼哼这样的人理应被社会所淘汰,它只愿意一辈子享受安乐,沉湎幻觉,停滞不前。我们生活在这样世界上,只能承认变化,并尽力地去适应它,这样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奶酪”。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辛苦,但从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变得更加稳重、成熟。 社会变化本无常,想要存活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必须做好变化的准备,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社会需求怎样的人?—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_650字


最近,我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后,感触颇多。 书中有四个主人翁,老鼠嗅嗅善于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对变化迅速地做出行动;小矮人哼哼面对变化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埋怨天地,唧唧因对变化的恐惧而停滞不前,最终冲破了恐惧的束缚,重新寻找新奶酪。 奶酪只是一个代用词,它代表着生活中的层层面面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例如:金钱、工作、幸福、友情、爱情等等。而在遭受了“奶酪”不见了的残酷现实后,我们的做法大多像小矮人哼哼一样,恨天怨地,并盲目地期待着“奶酪”自己跑回来的那一天。并碌碌而无为地在等待中度过每一天,抱怨老天的不公。但在这些变化中我们知道了升华迷宫是需要我们亲自探索的。我们是不能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的。 那么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呢?我想首先考虑的是老鼠嗅嗅和匆匆。它们具备了几个条件:

一、仔细留心观察身边周围所发生的变化,并为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 二、能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做事的方向,不能墨守陈规。 三、敢于冒险。在各种条件因素的压迫下,敢于继续在人生迷宫中冒险探寻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二人材我们应考虑像小矮人唧唧那样知错就改的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条件: 一、面对变化,虽然做错了一些事,但由于自身的思想斗争,愿意突破重围,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面队自己的错误思想,愿意汲取别人的方法做出调整。 三、用轻松简单的想法看待人生。知道自己迟做总比不做好。 像哼哼这样的人理应被社会所淘汰,它只愿意一辈子享受安乐,沉湎幻觉,停滞不前。我们生活在这样世界上,只能承认变化,并尽力地去适应它,这样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奶酪”。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辛苦,但从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变得更加稳重、成熟。 社会变化本无常,想要存活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必须做好变化的准备,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最近,我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后,感触颇多。
书中有四个主人翁,老鼠嗅嗅善于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对变化迅速地做出行动;小矮人哼哼面对变化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埋怨天地,唧唧因对变化的恐惧而停滞不前,最终冲破了恐惧的束缚,重新寻找新奶酪。
奶酪只是一个代用词,它代表着生活中的层层面面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例如:金钱、工作、幸福、友情、爱情等等。而在遭受了“奶酪”不见了的残酷现实后,我们的做法大多像小矮人哼哼一样,恨天怨地,并盲目地期待着“奶酪”自己跑回来的那一天。并碌碌而无为地在等待中度过每一天,抱怨老天的不公。但在这些变化中我们知道了升华迷宫是需要我们亲自探索的。我们是不能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的。
那么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呢?我想首先考虑的是老鼠嗅嗅和匆匆。它们具备了几个条件:
一、仔细留心观察身边周围所发生的变化,并为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
二、能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做事的方向,不能墨守陈规。
三、敢于冒险。在各种条件因素的压迫下,敢于继续在人生迷宫中冒险探寻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二人材我们应考虑像小矮人唧唧那样知错就改的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条件:
一、面对变化,虽然做错了一些事,但由于自身的思想斗争,愿意突破重围,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面队自己的错误思想,愿意汲取别人的方法做出调整。
三、用轻松简单的想法看待人生。知道自己迟做总比不做好。
像哼哼这样的人理应被社会所淘汰,它只愿意一辈子享受安乐,沉湎幻觉,停滞不前。我们生活在这样世界上,只能承认变化,并尽力地去适应它,这样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奶酪”。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辛苦,但从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变得更加稳重、成熟。
社会变化本无常,想要存活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必须做好变化的准备,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最近,我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后,感触颇多。

书中有四个主人翁,老鼠嗅嗅善于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对变化迅速地做出行动;小矮人哼哼面对变化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埋怨天地,唧唧因对变化的恐惧而停滞不前,最终冲破了恐惧的束缚,重新寻找新奶酪。

奶酪只是一个代用词,它代表着生活中的层层面面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例如:金钱、工作、幸福、友情、爱情等等。而在遭受了“奶酪”不见了的残酷现实后,我们的做法大多像小矮人哼哼一样,恨天怨地,并盲目地期待着“奶酪”自己跑回来的那一天。并碌碌而无为地在等待中度过每一天,抱怨老天的不公。但在这些变化中我们知道了升华迷宫是需要我们亲自探索的。我们是不能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的。

那么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呢?我想首先考虑的是老鼠嗅嗅和匆匆。它们具备了几个条件:

一、仔细留心观察身边周围所发生的变化,并为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

二、能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做事的方向,不能墨守陈规。

三、敢于冒险。在各种条件因素的压迫下,敢于继续在人生迷宫中冒险探寻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二人材我们应考虑像小矮人唧唧那样知错就改的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条件:

一、面对变化,虽然做错了一些事,但由于自身的思想斗争,愿意突破重围,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面队自己的错误思想,愿意汲取别人的方法做出调整。

三、用轻松简单的想法看待人生。知道自己迟做总比不做好。

像哼哼这样的人理应被社会所淘汰,它只愿意一辈子享受安乐,沉湎幻觉,停滞不前。我们生活在这样世界上,只能承认变化,并尽力地去适应它,这样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奶酪”。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辛苦,但从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变得更加稳重、成熟。

社会变化本无常,想要存活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必须做好变化的准备,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西雅图酋长的宣言》读后感—大自然不属于人类,人类却需要大自


这本书是一个绘本,当然字也没多少,但是虽然只有那短短的几十行字,却让我受益匪浅安。

可以说西雅图表达了我的全部性格,我对所有事情的看法、角度。还记得他说的第一句话:你们怎么能卖天空?可能很多的人都认为钱是万能的,万物都有自己的价格。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有很多东西钱都是不能购买的,比如说亲情、友谊当然还有蓝天。因为蓝天并不是我们的,它是地球的,我一味的强调自然是不属于人类的,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并不用再重复了,因为谁都知道人类是不属于大自然的,而人类是需要大自然的。可是这个人人都知道的答案,却没有人去做到。就像购买这片土地蓝天的白人们,他们就占领了这片土地,占领这个词还不够形容他们的行为,因该说是霸占。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犯别人的领土,可以说他们是强盗。但是西雅图就不同,因为他能在这种时刻和强盗平起平坐,与他们谈判。

还有,我看到这个绘本的一个图片,在这幅图上,有几个印第安人站在岩石上,他们都在望着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已经裸露了出来,因为没有了苍天大树的遮挡,这个地方上只剩下了一个又一个、一片又一片的矮树墩,可以想象这些强盗在这篇土地上做了些什么。我从这些印第安人的眼睛里看到了吃惊、伤心更有可能看到的是绝望。不仅仅是人们,就连马都在伤心,我在它们的眼角上看到了一滴滴的泪珠,这些泪珠更流在它们的心上。小孩们也望着,但是在这单纯的脸上也失去了平常的微笑,可能她还不明白这一切,但是她知道: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大自然也在自己的生命中。她知道:发生在大地上的一切也将发生在大地的儿女身上。此时我的心情也异常的沉重,因为我觉得这些强盗在不停止自己的步伐,那么多年后的今天世界也会变成这个样子,动物们也灭亡了,河流也变成黑色了,天空不再湛蓝了,人类也只在苟延残喘了。

但这也坚定了我的决心:一定要拯救人类。

社会学名著读后感


一 社会学理论史论

塞德曼《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华夏2000

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选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0

杨善华主编《当代社会学理论》,北大出版社1999

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出版社2005

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

贝斯特、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2003

夏光《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理论》,社科文献2003

阎明《社会学与中国一个学科与一个时代》,清华大学

二 社会学理论原典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弗格森《市民社会史论》

韦伯 本迪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广西师大版韦伯著作系列、其余自查(主要为三联书店版)

涂尔干 上海人民版《涂尔干文集》及袖珍文库中个别短篇著作

齐美尔《货币哲学》《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现代人与宗教》 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日常接触》

希尔斯《论传统》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现代性之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民族国家与暴力》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国家精英》《区隔》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现代性与大屠杀》《现代性与矛盾性》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意识形态之终结》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

布希亚《生产之镜》《消费社会》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两卷),《个体的社会》

福柯《规训与惩罚》、《疯癫与文明》或《古典时代疯狂史》、《知识考古学》(英文)、《词与物》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

社会需求怎样的人?—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_650字2024


最近,我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后,感触颇多。 书中有四个主人翁,老鼠嗅嗅善于嗅出变化的气息,匆匆能对变化迅速地做出行动;小矮人哼哼面对变化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埋怨天地,唧唧因对变化的恐惧而停滞不前,最终冲破了恐惧的束缚,重新寻找新奶酪。 奶酪只是一个代用词,它代表着生活中的层层面面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例如:金钱、工作、幸福、友情、爱情等等。而在遭受了“奶酪”不见了的残酷现实后,我们的做法大多像小矮人哼哼一样,恨天怨地,并盲目地期待着“奶酪”自己跑回来的那一天。并碌碌而无为地在等待中度过每一天,抱怨老天的不公。但在这些变化中我们知道了升华迷宫是需要我们亲自探索的。我们是不能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的。 那么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呢?我想首先考虑的是老鼠嗅嗅和匆匆。它们具备了几个条件:

一、仔细留心观察身边周围所发生的变化,并为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 二、能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做事的方向,不能墨守陈规。 三、敢于冒险。在各种条件因素的压迫下,敢于继续在人生迷宫中冒险探寻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二人材我们应考虑像小矮人唧唧那样知错就改的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条件: 一、面对变化,虽然做错了一些事,但由于自身的思想斗争,愿意突破重围,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面队自己的错误思想,愿意汲取别人的方法做出调整。 三、用轻松简单的想法看待人生。知道自己迟做总比不做好。 像哼哼这样的人理应被社会所淘汰,它只愿意一辈子享受安乐,沉湎幻觉,停滞不前。我们生活在这样世界上,只能承认变化,并尽力地去适应它,这样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奶酪”。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辛苦,但从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变得更加稳重、成熟。 社会变化本无常,想要存活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必须做好变化的准备,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科学说需求读后感


【篇一:科学说需求读后感】

推荐系数:五星级

个人体会:

书中对于科学的定义和需求曲线的描述非常有意思,一本书没有任何图文,全靠文字来描述《科学说需求》需要极高的文字功底,张五常就能做到,非常了不得:)

1、事实不能用事实来解析,理论是用来解析事实的,但也会有基础的假设,不能被推翻的理论没有科学的意义。

2、没有需求就没有竞争,一个人的社会不会有竞争,多人的时候竞争就存在了,也就产生了需求曲线。

3、商品价格、长尾定价、垄断。等等都可以用需求曲线来解析。

4、自私是竞争的实质

5、每个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或者方法

6、功用理论和公用说法

7、量与价之间的关系,变量与非变量。

8、特殊理论和套套逻辑

【篇二:《科学说需求》读后感】

初看书的标题时以为是专业性的经济书刊,看完以后改变了我的想法,我自认为是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易懂的经济读本,他对于每个观点的解释都十分详细,而且做到以事实说理,比用专业术语要更有说服力,证明充分让人不服都不行。没想到经济学也可以应这种方式表达,不得不说这次是真长见识了,一直以为经济学是枯燥乏味的,这次算是明白语言的伟大力量了!

很佩服张五常教授的文笔,诙谐风趣很有亲和力,他用这样的语言反证了各种社会不好的经济现象和不合理的经济理论,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证来证明他的观点,任何专业的经济理论解释都不如用现实中的普通事情表现的清楚明白。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张五常教授在说人生哲理,甚至让我怀疑到了这本书的主题,难道不是经济学的书刊吗?后来我发现,人生哲理与经济学是相通的,人类的社会文化很奇妙啊!仔细想想经济学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人生哲理也离不开人,由此就通了。发现张五常教授很喜欢纰漏社会现实中黑暗的东西。其实想想经济学也是亦黑亦白,亦正亦邪的结合体。换句话说,张五常教授在批评社会现实的黑暗时其实也就揭露了经济学中不好的东西。例如,他在第三章写到的,从民国时期各个作家的收入和支出,我就明白了这个经济学和社会现状是很有关系的,二者相互影响呗,极端的结果是使好的更好而坏的更坏,剩下的就是中和了。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都会有经济学发挥作用的余地,也都是一样的经济学,只是呈现的形式不一样而已,所以要透过现象发现规律,明白其中的原理但不是套套逻辑。认真想想自己一直都生活在套套逻辑里面,对于经济学讲些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经济学一直是稀里糊涂,看完这本说之后稍微有些明白,经济学不仅仅是那些公式和定理,公式和定理是被圈起来的框框,而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条条框框,比如说竞争,哪有那么美好的环境让你去研究啊,任何真相的表面都披着一层皮或者说是一层膜,让你对他模糊不清,就像我现在对经济学模糊不清是一样,不撕开这层表皮是不行的。

虽然说过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我还是只能看懂一点点的表象,再往深里面我就理解不了了。我感觉越是通俗易懂的书道理越是深奥。像张五常教授说的那些例子我只能是看看好像是这个理,具体怎么样我就不明白了,说穿了张五常教授的例子我就只能看看热闹,深入就没我什么事了,能力有限作为初学者我只能说我学业不精。很羡慕张五常教授随心所欲的运用各种理论,那是集大成者的表现。说实话我有点惭愧,对于张五常教授书的表层意思都理解不了。再回头看看那些经济学理论,自己对它们只是记住并没有理解,就像是张五常教授说的有点套套理论,并不明白理论的真实性。

关于需求这个概念,我的理解就是人们想要的,其实我觉得不用那么复杂吧,研究来研究去都是看人,这又回到了我开头说的经济学与社会是紧密相关的,不管研究什么都离不开人,张五常教授说一个人的经济学很简单,一旦增加就会很复杂,哪怕是只有两个人,所以呢这个人啊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再说这个科学,张五常教授说要摒除个人的感情,这个对人来说太难了吧,就像张五常教授说的就算是科学家他得出的结论也是夹杂个人感情的,只能说比较科学。还有就是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论和基础知识,那么又得谈到张五常教授说的理论的真实性,人们喜欢说这是常识,那么什么又成为常识呢?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张五常教授说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很明显嘛,什么事实啊,用这个就能解释另一个?很多人们认为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什么称为理所应当,没有确切的答案,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形成了套套逻辑,所以科学才开始不再是科学,因为一开始就错了。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明白好多东西都不是理所应当的。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很大,索然说整体的经济学没看懂吧,但是从中看到了一点人生感悟,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篇三:读《科学说需求》有感作文】

记得开始学经济学的时候,认为最简单的就是那两条供需曲线了: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供应增加;供应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随着学习的深入,产权、制度等边界约束条件的增加以后,学习起来便觉得越来越难。而在《科学说需求》中,我看到的是另外一种教法。先是把所有的理论基础都说明了,接着把需求的约束条件和可变条件一一提出,然后再结合逻辑和实际分析进行论述。

张老从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原理开始说起,论述了经济学的基础假设:第一是个人作决定,作取舍;第二是每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自私自利的。从缺乏与竞争的角度说起需求所在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经济分析的含义。进一步引入功用的概念,说明需求曲线的前提等优曲线和内凸定理。在对需求定律的分析中,对价格和需求量进行了新的分析。张老对需求定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只有需求定律没有其他可靠可用的理论替代,起码目前还没有。一条曲线包含着那么多的内容,不可能没有说不尽的变化,牵涉到的概念博大精深。在需求分析上,张老又摆出了单质、多质的需求验证和配额制度对需求的影响;对交易理论(这和科斯定律有关系吧)和市场需求、共用品的需求分析也进行了说明。

磨刀不误砍柴工,《科学说需求》用了大量的篇幅解释科学的含义,也是作者表白自己的良苦用心:经济学的科学解释,不在于求对,也不是求错;而是追求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被推翻的,就算是被证实了。这种开放式的论述,也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将来形势发生改变了,这个理论可能被事实推翻了,而将催生新的科学解释,这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是文明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

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不是高深的理论和繁琐的公式推导,而应该是鞭辟入里的见解和高瞻远瞩的看法,以及简明扼要的真理启发。那些经济学方面的大师,不是靠各种玄而又玄的理论获得理解和尊重,而是在事实面前的客观和对各种经济现象的真知灼见。在中国,我们很多的经济学理论都是从西方学习过来的,张老在芝大学习,学到了经济学的真谛,学成之后又回国致力于经济学的应用,应该是经济学界的一件幸事。书中对于很多英文的翻译的重新理解,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cost,utility,indifference、curve,proxy等经济学术语的翻译,和我们通常的理解还不一样。

读我所敬仰的大师的作品,不敢去说好与不好,只能说:一是受益匪浅,重新梳理了自己对经济学的认识;二是我还没看太懂,需要接着学。

【篇四:《经济解释卷一:科学说需求》读后感】

上学时曾下过《经济解释》三卷本的电子书,但那会儿总是断断续续,看的也粗心大意。这次重读之前,为了看得顺畅点,特意先看了李俊慧的《经济学讲义》以作打底。

卷一《科学说需求》,该卷旨在点明几条基本而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并厘清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张五常在第一章《科学的方法》中指出科学的形成基于三个重要的理念:第一,凡是现象或行为,其存在均靠主观的判断,大家不得在这主观上有所分歧,即主观的现象要为众所认同;第二,凡众所认同的现象均有固定的规律,为有迹可寻的;第三,凡现象的发生均有缘由,绝非无缘无故的。张五常在经济学上主张走解释的路子,然而现象是不能解释现象的,若是现象能够自我解释,要理论何用,又谈何因果?张五常认为有用的理论须有足够的解释力,而有解释力的理论则必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而这也是科学分析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科学的进步不是因为对的理论取代了错的理论,而是解释力更大的理论替代了解释力更小的理论,也就是冯友兰先生在《一种人生观》中所提倡的中和与通。为了拨乱反正,张五常提出了两种极端的理论类型:其一为特殊理论,是把所有跟脚都亮出来之后的一见即明;其二为套套理论,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错的。特殊理论之弊在于内容太多,而套套理论之弊则在于完全没有内容,可取的理论一定是在特殊理论与套套理论之间,所谓执其两端而取乎中者是也。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套套逻辑虽在解释力上一无是处,但却不可说其根本上一无是处,套套逻辑可以引出有启发性的重要概念,可以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来看这世界。说理论须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一方面,若一理论被事实所推翻,则要么毅然决然放弃该理论,要么修修补补附加条件以作续用,只是这修补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代价过高则是不划算的;另一方面,若事实可被多种理论所解释,则该如何抉择?当取奥卡姆剃刀斩尽繁芜,所以在解释力具足的基础上,理论自是越简单越佳。张五常为强调解释力之于理论的重要性,还特别地挑出四种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即没有解释力的理论:第一种为模糊不清的理论,关于这一种科斯说过,模糊不清的思想是永远不能清楚地证明是错的;第二种为互相矛盾的理论,往往在逻辑上前言不对后语,可对可错,因而也就不可能对也不可能错了;第三种为所验证的现象为非真实的理论,既然标准都无从考究,那还提什么解释?第四种为被推断会发生的现象没有限制的理论,既然永无止境,那又何从推翻或者否定呢?经济学课本里常提均衡与非均衡之说,然而这毕竟只是抽象的想象之物,非均衡也不过是因为被推断的现象没有限制罢了。既然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故而科学的分析方法必从抽象出发,然而要有解释力,理论又不可完全离开现实世界,所以可用的理论里至少要有一点点的内容能够与现实世界挂上钩。但是,抽象的空中楼阁不可为事实所辨认,更谈不上验证,故而理论里的抽象需加上约束或者附加条件进而推论出某些可供验证的含意来,而这含义里的全部内容必须是都能在现实世界里寻着的,因而也就能全部地得到验证。另外,前面所说的约束或者附加条件即是指局限条件,理论的解释力和奥妙,有几分就藏在这局限条件的选择和变化里。

【篇五:《科学说需求》读书笔记】

初看《科学产需求》的标题时以为是专业性的经济书刊,看完以后改变了我的想法,我自认为是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易懂的经济读本,他对于每个观点的解释都十分详细,而且做到以事实说理,比用专业术语要更有说服力,证明充分让人不服都不行。没想到经济学也可以应这种方式表达,不得不说这次是真长见识了,一直以为经济学是枯燥乏味的,这次算是明白语言的伟大力量了!

很佩服张五常教授的文笔,诙谐风趣很有亲和力,他用这样的语言反证了各种社会不好的经济现象和不合理的经济理论,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证来证明他的观点,任何专业的经济理论解释都不如用现实中的普通事情表现的清楚明白。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张五常教授在说人生哲理,甚至让我怀疑到了这本书的主题,难道不是经济学的书刊吗?后来我发现,人生哲理与经济学是相通的,人类的社会文化很奇妙啊!仔细想想经济学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而人生哲理也离不开人,由此就通了。发现张五常教授很喜欢纰漏社会现实中黑暗的东西。其实想想经济学也是亦黑亦白,亦正亦邪的结合体。换句话说,张五常教授在批评社会现实的黑暗时其实也就揭露了经济学中不好的东西。例如,他在第三章写到的,从民国时期各个作家的收入和支出,我就明白了这个经济学和社会现状是很有关系的,二者相互影响呗,极端的结果是使好的更好而坏的更坏,剩下的就是中和了。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都会有经济学发挥作用的余地,也都是一样的经济学,只是呈现的形式不一样而已,所以要透过现象发现规律,明白其中的原理但不是套套逻辑。认真想想自己一直都生活在套套逻辑里面,对于经济学讲些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经济学一直是稀里糊涂,看完这本说之后稍微有些明白,经济学不仅仅是那些公式和定理,公式和定理是被圈起来的框框,而现实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条条框框,比如说竞争,哪有那么美好的环境让你去研究啊,任何真相的表面都披着一层皮或者说是一层膜,让你对他模糊不清,就像我现在对经济学模糊不清是一样,不撕开这层表皮是不行的。

虽然说过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我还是只能看懂一点点的表象,再往深里面我就理解不了了。我感觉越是通俗易懂的书道理越是深奥。像张五常教授说的那些例子我只能是看看好像是这个理,具体怎么样我就不明白了,说穿了张五常教授的例子我就只能看看热闹,深入就没我什么事了,能力有限作为初学者我只能说我学业不精。很羡慕张五常教授随心所欲的运用各种理论,那是集大成者的表现。说实话我有点惭愧,对于张五常教授书的表层意思都理解不了。再回头看看那些经济学理论,自己对它们只是记住并没有理解,就像是张五常教授说的有点套套理论,并不明白理论的真实性。

关于需求这个概念,我的理解就是人们想要的,其实我觉得不用那么复杂吧,研究来研究去都是看人,这又回到了我开头说的经济学与社会是紧密相关的,不管研究什么都离不开人,张五常教授说一个人的经济学很简单,一旦增加就会很复杂,哪怕是只有两个人,所以呢这个人啊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再说这个科学,张五常教授说要摒除个人的感情,这个对人来说太难了吧,就像张五常教授说的就算是科学家他得出的结论也是夹杂个人感情的,只能说比较科学。还有就是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论和基础知识,那么又得谈到张五常教授说的理论的真实性,人们喜欢说这是常识,那么什么又成为常识呢?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张五常教授说事实不能解释事实,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很明显嘛,什么事实啊,用这个就能解释另一个?很多人们认为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什么称为理所应当,没有确切的答案,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形成了套套逻辑,所以科学才开始不再是科学,因为一开始就错了。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明白好多东西都不是理所应当的。这本书给我的启迪很大,索然说整体的经济学没看懂吧,但是从中看到了一点人生感悟,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篇六:《科学说需求》读后感】

张五常老先生是我读大学后知道的第一个经济学家,原来只是听说过吴敬琏和顾准。据说博学济世也是出自他手,但是很遗憾的是从没有看过一点他的东西,因为据说他的理论右的很。

经济解释是他的复古之作,没有图表,这是我所喜欢的。感觉现在的经济学,没有计量经济学支撑就好像不科学一样。从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一直要的是科学和民主,但是似乎人们并不是很清楚什么是科学,哪个叫民主。这也许和我们的国情有关?!反正等额选举的民主程度显然没有差额选举来的多。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我对科学和民主仍然陌生的很。看CSI,里面的实证主义,让我很惊叹,据说这就是西方对科学的理解,也是《科学说需求》中对科学的理解,可能由于我们没有经过机械革命的缘故吧。张五常把科学说的范围限制在了实证主义的边界,让我觉得科学了很多,而且对理论的判断增益不少,起码玄虚的东西已经不在有科学的内涵。同时也改变了我对经济学的看法,这样的学问怎不让人折服和感兴趣。毛主席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里张老爷子,也同样的强调事实的力量。真的理论存在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但是事实却恰恰在不断应征这理论的正确。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理论是没有解释力的,但我觉的用生命力来形容更为妥当。举个例子: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无摩擦的条件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这个物体会一直保持原有的状态运动下去。这个过程实际世界中是不存在的,但是这个研究过程是有实际意义的,张五常举例是用的金字塔。我很赞同老先生这种在乎理论的实际意义的思想,理论高于实际,但是他不是脱离实际,这也许就是博学济世的积极出世的思想。

张五常不是二月河,草草读了一遍,再加上经济学知之甚少,自然收获不了所有的思想和知识。不过这样的好东西,没有体会是不可能的。科学,什么是科学,简而言之:实证主义。那么经济学是科学,那他一定就向物理学一样,逻辑是严密的,效果是可预期的。假设约束逻辑推理结论。

科学讲罢,便是需求。这是经济学的首要概念,在陈述了经济学的假设后,围绕这需求,讲了一系列相关的概念和推理,我最喜欢的是他对当前微观经济学的批判的继承与思考,这样多面的接触这些知识,会对认识的提高帮助不少。重点就是:需求定律,简而言之就是价格上升,需求下降。老爷子把这个定律用的很深,确实深入浅出。原来很多的现象背后就是这个定律,只是我们对这个现象习以为常,没有去仔细琢磨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自觉的服从这个定律。

不知道老先生对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现象持何态度,我猜想他会有保留的反对。我觉得政治学应该向经济学学习一些,从政治的角度来说,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又出现了概念混淆,但是这种严密的逻辑推理,远比尺度的拿捏来的把握性强。形而上的东西要通过形而下反映出来,来改变现实的世界,来增进生活。

世界史名著《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


导语:《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由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该书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史名著《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

伟大的英雄从来不会被岁月遗忘,他们所散发出来的光辉就如同那在黑夜中照亮天空的星辰,那样光彩照人分,那样亘古恒久,被后世以不断地用诗歌散文,用语言的魅力与艺术一代又一代地赞颂歌咏下去。就如同罗曼罗兰写《名人传》是为了使在帝国主义驱使下利欲熏心、鬼迷心窍的欧洲人民重新呼吸到英雄的气息,感受他们如同山岳一般魁伟高尚的伟大人格,以及他们所取得的令人高山仰止的杰出成就。《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同样也是这样一部歌颂英雄的历史作品,一个杰出的剧作家,哪怕是古罗马最富盛名的文学大师,也要穷尽毕生精力才能塑造出一部荡气回肠、恢宏壮阔的伟大悲剧,然而历史的洪流却如一支巨笔般将每一个短暂的传奇书写下去,而这些短暂的传奇便是那些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而茨威格则无比成功地将这些由伟人,抑或是由短暂地列入不朽者的行列却又重归平庸的人所创造的传奇凝聚成了十四篇生动翔实的历史特写,读完掩卷深思,那种令人热血沸腾的震撼仍然久久萦绕于心。

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穆罕默德二世攻陷东罗马帝国、鲁热.德.利勒创作《马赛曲》、亨德尔用《弥赛亚》实现自我的救赎、拿破仑在滑铁卢折戟沉沙、西塞罗为捍卫共和傲然地迎接毁灭......等等这些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不朽丰碑的事件与人物在茨威格细腻灵巧的笔墨下宛如就发生在昨日,我仿佛仍能看到西塞罗如何为了捍卫共和义正言辞地在元老院的圆形讲台上发表反对安东尼独裁的十四篇反腓力辞,亨德尔如何以超凡的天才和澎湃的热情连续几天昼夜不息写出不朽名唱《弥赛亚》,斯科特如何在南极浩渺无际的冰原上为了人类伟大的探险事业而傲然地迎接死亡,菲尔德为了沟通欧、亚两洲荡尽家财顶着如狂风暴雨般强烈的讨伐声浪成功连接起横跨大西洋的电报路线。这本书使我的心灵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桎梏,去与那些不朽者的心灵交流,去重温那些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那些伟大的、英雄的瞬间。如果说,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三幕波澜壮阔的伟人史诗,那么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便是十四出精巧简练的短剧,如同色彩斑斓的碎片一般,拼凑出了一幕幕光芒闪耀的历史。

然而这些伟大者并不一开始就是光彩照人的巨星,他们中的人物有些甚至说不上取得了真正的成功,然而却也如同星辰一般散发出了一缕耀眼的微光,在历史浩瀚无垠的天空上留下了自己的轨迹,浓墨重彩地大书一笔。例如鲁热.德.利勒,他是《马赛曲》的作者,这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如今已成为法国的国歌,这首曾经激起一个民族的昂扬斗志的歌曲的作者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工程兵,然而仅仅是为了社交场合的需要,他才在一个晚上的时间,用他那支在短暂的永恒中被上帝亲吻过的笔写出了这首荡气回肠的进行曲,短暂地加入了不朽者的行列,然而随后却又被命运无情地剔除出去。当这首歌在莱茵军前线被广为传唱、鼓舞人心时,鲁热却浑然不知地在一个碉堡里画着工程图,最终与伟大无缘,平庸甚至有些凄凉地死去。还有斯科特,他怀着探索人类最后一片未知领域的雄心壮志意图报效祖国,却不曾想到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最后在返回的途中,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严苛的环境,在广袤的冰原上与他的同伴孤独而高傲地死去。

他们或许并不广为人知,甚至都不具备伟大的品格与高尚的操守,发现太平洋的巴尔沃亚实际上是一个卑劣的殖民主义者与逃犯,从某种程度上说,斯科特甚至可以被列为一个失败者。但茨威格最终将他们誉为人类的星辰,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个人价值的升华,他们不再是一个卑微而渺小的个人,而是融合到了历史的洪流中去。他们中的有些人缔造了悲剧,但是这悲剧却更能撼动人心,就像发现加利福尼亚金矿的苏特尔颠沛潦倒的一生,就像拿破仑令人唏嘘的滑铁卢。前者为如今加利福尼亚的繁荣创造了先机,而后者则留下了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一代战神和帝国的传奇。

伟人之所以伟大,并不仅仅因为在他们短暂的一生中取得了如何轰轰烈烈的成就,更在于他们所具有的那种超凡的毅力与强大而崇高的精神力量。就好像巴尔沃亚,他不过是一个命运的赌徒,一个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而到伟大的事业中去寻求庇护的罪犯,但他拥有与历史来一场赌局的勇气,拥有穿越南美洲凶险热带雨林的坚忍不拔的毅力与智慧,因此他才能傲然登上落基山脉,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人,而他,巴尔沃亚,也就从一个朝不保夕的逃犯成为了一名光耀史册的伟大开拓者。而亨德尔,哦,这位令贝多芬都情愿跪在墓前朝拜的圣乐之祖,你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一个在命运的坎坷面前一蹶不振的中风病人,当他半身不遂时,他仍不愿意就这样结束自己伟大而艰难的音乐生涯,他,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还要去创造他独一无二的天国之乐的传奇,因此他以超凡的勇气与意志,在德国一个温泉小镇静养了半年,也不屈地与命运斗争了半年,终于,他那高傲而气魄雄浑的灵魂打败了那曾经不可一世的颓废与疾病的魔鬼,重新控制了属于他自己的身体,他,伟大的亨德尔,就这样顽强地实现了自我光耀的复活。没错,伟人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一味地瞻仰赞叹的,而是让我们从他们那令人高山仰止的伟大灵魂中,学到那一切凌驾于世俗纷扰的不朽的精神力量。

令人遗憾的是,茨威格并没有深入到中国的历史当中去,他并没有勇敢地撩开东方文化神秘而独具魅力的面纱,如果他知道在这片广袤的东方大地上曾经诞生过怎样传奇的人或故事的话,那我相信这本《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篇幅肯定要再翻一番了,程婴为了尽人臣忠义含辛茹苦抚养赵氏孤儿,待其成年后慷慨自刎而死。屈原为了故国倾覆悲以慨歌,后坦然投江自尽。陈吉思汗东征西伐,铁蹄铮铮远至波兰。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开创了亚欧文化交流的新格局.......如果茨威格知道了这些瑰丽多姿的东方传奇,那他那颗富有浪漫与热情的文学家的心,又该怎样醉心于此呢?

回顾每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感受英雄不朽而魁伟的灵魂与心灵,让英雄的故事顺着那奔腾汹涌的历史的江流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直到历史创造出属于又一个时代的真正英雄。这或许就是茨威格想给全人类所表达的一种诚挚而热切的嘱托吧!

世界史名著《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2】

这是一本陈述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的书,作者用自己的眼光挑选了12个历史事件,试图向我们展示一个真正决定历史的时刻的出现,往往取决于一些不起眼的决定,正因为事件本身太过于耀眼的光芒,才遮盖了那些转折性的事情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作者也强调: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时,一切美德小心、顺从、谨慎,都无济于事,只有作出勇敢的决定,才能成就英雄。

可是,怎么说呢,它终究是一本故事书。不同于经验,感悟,总结等书籍,故事带来的感染力只能由不同的个体亲自阅读才能领会,而且,我们会不自觉地对故事进行筛选和偏好。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可能是,我觉得可以考虑将其中的几个故事收录进大中学生的课本,好让我们认识到:有这么一些人,为了我们这样一些人历尽了苦难,而我们自己却在无忧无虑之中蹉跎岁月,我们应该惭愧。

故事一《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

不朽的事业,是指站在巴拿马地峡的山巅,同时眺望太平洋和大西洋。这是杀人犯巴尔沃亚为了洗脱罪名选择要走的路,上路所需要的勇气,所经历的困难,所牺牲的生命,所为的目的,通通都很激动人心。然而在最后一个光秃秃的小山顶面前,巴尔沃亚命令谁都不准跟随他,他不愿意和任何人分享第一眼望见未知大洋的荣誉。他伫立在山顶,他的眼睛是反映出无涯海洋的蓝色的第一双欧洲人的眼睛。他向同伴讲话,他举起旗帜,向四面迎风摇动,以显示凡是风吹过的一切地方,西班牙都要去占领。这样的一个人,孤独眺望的时候到底在想些什么呢,就像《2012》里面,群山之巅简陋的庙宇单薄的和尚,在汹涌的洪水面前,他,到底又在想些什么。

巴尔沃亚终究还是死了。不是因为杀了人,他所犯的罪已经被发现太平洋和黄金、珍珠的荣光淹没了,他死在了别人对他的嫉妒里。这是谁说过的话来着:世上最惨的还不是贫穷与疾病,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残忍!

故事二《夺取南极的斗争》

在斯科特与阿蒙森抢滩南极点的斗争中,斯科特感慨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然而,当作者详细地向我们展现斯科特在日记中记载登陆的历程和感受的时候,我想没有人不被感动,为了荣耀,为了梦想,有些人踏平了多少坎坷致命的路。

在完成世界历史上最崇高的业绩之一的最后,斯科特在静静等待死神的同时,他给妻子、朋友以及国家的信中做了这样的自白:你是知道的,我不得不强迫自己有所追求因为我总是喜欢懒散。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在我一生中,我还从未遇到过一个像你这样令我钦佩和爱戴的人,可是我却从未向你表示过,你的友谊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因为你有许多可以给我,而我却没有什么可以给你。我有必要说明,在这场争取英国荣誉的搏斗中我虽然失败了,但却无个人的过错,看在上帝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

不会有多少人有机会看到如今仍矗立在南极冰雪世界的他们的石墓,不过我想,有能力的人都考虑过去那里走走,献上一份敬意,哪怕那可能并不是一条通往极点好走的路,也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监测站位置。

作者如此称颂斯科特: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去做那些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是极为偶然的事。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最伟大的悲剧,一个作家只是有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创作的悲剧却要多至一千倍。

故事三《逃向苍天》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关于列夫托尔斯泰83岁离家出走的故事一开始完全不受我关注,想想吧,这位老头子在学生时代折磨得我们还不够惨吗。然而,文章相当直白和深刻批判了当代人的通病,不,应该是长久以来人类的通病: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尽管故事本身只是作者基于历史创作而成,内容却让我深深动容。

活着,有方向并不难,难在对自己诚实,有信仰,勇敢,自信,果断,坚强。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活在矛盾之中,可是一个人必须不断地伪装自己,不断掩饰自己,在自己的责任面前,除了灵魂深处感到内疚和向自己憎恨的事屈服以外,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办。其实每做一件事情,都会使人身心解放,即便把事情办坏了,也比什么都不做强。

83岁的老头了,背着数不清的荣耀,终于放下20多年的自我矛盾,鼓起勇气上路。单凭这份勇气,他就征服了我。

世界史名著《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后感【3】

作者是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青年时代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历史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该书选取了12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关键时刻,这些时刻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这本书中,对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历史特写,写的精彩纷呈。这里简单赘述一下滑铁卢战役的梗概,再现那惊心动魄又令人叹息的人类关键时刻。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20岁时参加法国革命军,35岁时法国元老院授予拿破仑皇帝称号。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拿破仑毕生东征西站,权势盛极一时。1812年兵败莫斯科,1814年被反法联军击败,被迫退位,被囚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但1815年3月拿破仑潜回法国巴黎,重登皇位。同年6月15日,同反法同盟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激战后,兵败。这次兵败,拿破仑再也没有机会改写法国的历史。但这次兵败的细节让人扼腕。

当拿破仑第二次重登皇位后,很快就占领了里昂、巴黎。反法联军急忙筹集到了一支英国军队、一支普鲁士军队、一支奥地利军队、一支俄国军队。这几只军队从不同的地方开始集结。拿破仑知道一旦敌军集结将会对自己造成致命威胁,他必须在敌人集结之前分而攻之,各个击破。他必须利用自己军队的高涨热情迅速击败反法联盟的几只军队。

6月15日凌晨3点,拿破仑大军越过边境进入比利时,与普鲁士军队遭遇,并将普军击败。虽然普军被击败,但普军并没有丧失战斗力,并向布鲁塞尔撤退。拿破仑分析战况,他将同威灵顿率领的英国军队进行激战,不能让撤退的普鲁士军队同英国军队汇合,否则失败在所难免。为了防止撤退的普鲁士军队同英国军队汇合,拿破仑派出了他的老实可靠、兢兢业业的格鲁希元帅,并分给他三分之一的部队去追击、消灭普鲁士军队。请注意这位元帅,这位元帅既没有胆识魄力,也没有英雄气概。使他闻名于世的,仅仅是他的不幸和厄运。也就是这位元帅考虑的一秒钟,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

英国军队统帅威灵顿冷静地在滑铁卢高地上筑好工事,严阵以待。当拿破仑对威灵顿主阵地发起五次攻击而被击退下来的时候,英军阵地的严密防线开始松散了。最后,连拿破仑的最后预备队---老近卫军正步履艰难地向山头进攻。欧洲的命运全系在能否攻占这一山头上。

此时的法军和英军就像两个气喘吁吁的摔跤对手,双臂都已经瘫软,谁的增援部队先到谁就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拿破仑和威灵顿都在盼望自己的增援部队能赶紧到来。拿破仑希望自己派出的格鲁希元帅能够消灭普鲁士军队或是在没有追击上普军的情况下,灵活地违背命令增援与他。威灵顿希望普鲁士军队尽快增援自己。

但这时的格鲁希元帅在没有追击到普鲁士军队时,听到了隆隆大炮的声音,他的部下建议他放弃追击普军的方案,改为尽快向大炮的声音处进军。格鲁希元帅考虑了一秒钟,命令部队继续追击不知在哪的普鲁士军队。他只记得皇帝的命令:追击撤退的普军。在皇帝撤回成命之前,他绝不偏离自己的责任。

当拿破仑和威灵顿都在一秒一秒的盼望增援部队时,英军的侧翼来了一只普鲁士先遣部队先同英国军队接上了火。拿破仑判断这是格鲁希的部队,于是就下令所有部队想威灵顿的主战场全面进攻。接上火的普军很快发现是误会,于是普军的先遣部队和后续源源不断的大部队转向向拿破仑的法军发起攻击。阵地上的威灵顿看到这种形式,立即从战壕中跳了出来,脱了帽子,大手一挥,指向山下的法军。他的士兵明白了统帅的意图,所有英军从战壕中一跃而起,一起向退却的法军扑去。

溃败的法军丢失了所有炮兵和贵重物品。只是由于黑夜的降临,才拯救了拿破仑的性命和自由。一直到半夜,满身污垢、头昏目眩的拿破仑才在一家低矮的乡村客店里,疲倦地躺坐在扶手软椅上,这时,他已不再是个皇帝了。他的帝国、他的皇朝、他的命运全完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怯懦毁坏了他这个最有胆识、最有远见的人物在20年里所建立起来的全部英雄业绩。

滑铁卢之役的失败,使他再也没有机会东山再起。

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一秒钟考虑,决定了此后欧洲的历史。

正如作者斯蒂芬.茨威格的序言中所说,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过它。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_1200字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1200字

《枪炮、病菌与钢铁》一部人类历史学书,读历史,总免不了用“如果”去勾勒想象、推理演算,可惜没如果。既然没如果,寻找历史证据,探寻历史原因,解释历史走向,是最可行可信的。读罢此书,为能够排除偏见,富于理性,同时又不失人道主义精神的向我们展示一个壮观的人类文明史的贾雷德鼓掌欢呼;为此书的角度独特,论证全面,同时兼具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而心怀敬意。

贾雷德先抛出了耶利问题这个引子,“为什么你们白人制造了那么多的货物并将它们运到新几内亚来,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货物呢?”“为什么不同大陆上人类的发展会有如此大的不同?”

各大陆民族长期历史之间的差异,不是源自这些民族本身的天生差异,而是源自他们环境的差异:各大陆可用作驯化起始的野生动、植物; 大陆内部影响传播和迁移速度的因素;影响大陆之间传播迁徙的因素;各大陆之间的面积、人口总数方面的差异。

环境作为主要因素影响远古人类是选择狩猎采集,还是农业种植、动物驯化;选择农业种植、动物驯化的人类,在人口大爆发之后,又再次选择文字文化、技术发明、社会制度。此后,因文化和制度的差异构成现代民族之间不同的性格。没有什么种族优越,只是不同种族在不同环境中选择了自己较为擅长的基因。

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就是通过征服、流行病和灭绝种族的大屠杀来形成现代世界的。欧洲对美洲印第安居民、太平洋土著(莫里奥里人,毛利人),中国对苗谣语族人、华南语族人,非洲班图人对俾格米人、科伊桑人无不是通过农业、病菌以及钢铁将其征服。纵观人类历史,杀戮和征服亘古不变,一切皆为生存。

17世纪之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中心,此后把政治和技术的卓越地位让给了欧洲。关键所在就是中国的长期统一和欧洲的长期分裂的问题。中国眼界所及之处,无一文化可与之相提并论,汉族文明和文化较其他民族始终保持领先的地位,始终在吞并同化、吸收包容其他语言以及文化,从而有效形成了大一统文化。欧洲,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犹太教,衍生出的文化旗鼓相当、实力均衡,拿破仑、希特勒等人想一统欧洲,可最后不可避免的走向失败。统一与分裂,会造成不同时代的繁荣。因为统一,中国王朝可以建造伟大工程,但也可以停止大航海,停止技术创新;因为分裂,欧洲王朝彼此竞争,可以让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世界上的任何制度不可能是完美的,而在于它的容错率和修正性,就像分布式系统的CAp理论。

谈了不同大陆因不同环境的不同选择造成的现代不同,事实上,并不想当然地认为工业化国家就一定比狩猎采集部落“好”,不认为放弃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来换取以使用铁器为基础的国家地位就是代表“进步”,也不认为就是这种进步为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幸福与快乐。

科学与哲学是殊途同归?还是背道而驰?没有绝对,只是相对,又彼此融合、相互解释。人类从哪里来?人为什么活着?这些终极问题在科学与哲学上不断探索与探讨着。

上述问题,于我而言,过于遥远与艰难。我多想的是,如何更幸福与快乐?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_5500字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5500字

One way or the other, the civilization propagates.

历史有意志么?

~

16世纪pizarro船长凭几十人拿下数万人口的印加王朝. 对这件事, 我至今震惊不已.

或许人觉得这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毕西班牙与印加是先进vs野蛮? 但不要忘了, 此时是英国工业革命之前200年, 甚至英法等一系列民族国家都还没有建立, 西班牙还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治下, 所用的火器极其有限, 多数西班牙士兵只有钢刀.

任何在胡同里面对过持刀歹徒的人, 都会直观的感受到武器的实际威胁-- 除非你是一个经过训练的棍术专家, 甚至修习过空手入白刃的高明武学.

但问题是, 是什么, 造成了西班牙人拥有先进的武器, 并远渡重洋, 数万军中俘获了王朝大酋长? 而不是相反?

更本源的问题:

人类文明是如何发端, 并传播到全世界的?

为什么世界是这个样子?

.

[人口迁徙]

像一滴墨汁的扩散.

从智人第一次在东非出现, 到大约不晚于10000年前, 人类已经遍布世界几乎任何角落.

他们成为世界各大洲的第一批原住民 -- 日本的Ainu人(后来发展出了绳纹陶器), 新几内亚人, 及整个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 等.

在那以前, 全球气候寒冷, 海平面很低, 很多现在的岛屿当时都与陆地相连, 如:

白令海峡, 日本西南的九州岛和北方的库页岛, 新几内亚和澳洲, 南亚和东南亚, 都有路桥连接.

大型哺乳动物(包括集猎的人类)可以徒步到达.

而此后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 淹没了白令海峡, 澳洲北部的Arafura海, 形成了与世隔绝的孤立岛屿和集猎原住民.

直到, 大陆人类发展了农业, 和航海技能, 才 再次 登上这些岛屿, 驱逐, 杀灭(通过战争或疾病)并最终取代了本岛的居民:

例如:

~ 400BC, 从朝鲜到日本

~ 从印尼到新几内亚, 澳洲北部, 和Madagascar.

~ Anglo-saxon从欧洲大陆西北开往英伦.

..

.

[农业]

12000年前, 地球上人人都是集猎者.

最早产生农业的9个地区: 新月沃地, 中国黄河, 等..

农业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无人不知.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思维飞跃.

然而进化的神奇就在于, 不论多么神奇的结果, 总能展现一条清晰的合理的路径.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最大的问题是, 为什么农业发端于西南亚 的新月沃地(埃及, 叙利亚, 到两河流域 的平原地带)而不是其它地方?

这其实可以拆解为一系列子问题:

0农业是什么

农业, 即对植物和动物的驯化. (有时候我们会忘记动物, 尤其是大型哺乳类, 的重要性.)

包括:

~ 目前所驯化的13种大型哺乳动物, 小型哺乳动物(狗, 秃), 禽类, 鱼, 蚕, etc...

~ 植物 (54中大粒谷物, 蔬菜, 水果, 经济作物, etc.)

其实人类历史的所有创造, 都可以总结为一句话: 更高效的完成过去在做的事情.

从集猎到农业的更替, 不仅仅是食谱的替换, 效率的提高,

人类需要什么替代食物?

能量(糖(二糖即蔗糖果糖, 多糖即淀粉), ), 物质(大分子(蛋白质及氨基酸, 维生素), 矿物质)

动物是最佳的来源. 但在过度捕杀后, 效率问题. (过于深入森林不易形成固定的社会结构)

农业的效果是, 定居: 生产效率的提升, 剩余粮食迅速增长的人口, 促进复杂社会结构的产生.

等级制度 与之相应的不平等, 是人口增加的副产品.

~

1谷物

蛋白质, 脂肪, 和能量物质, 是人类食物的核心.

集猎时代, 人类从捕杀大型动物获得食物来源. 然而随着人类的扩张, 大量大型动物灭绝(一些大陆, 如美洲和澳洲, 进化了百万年的大型动物在几千年内被熟练的捕猎者全部杀光)动物食谱来源越来越少, 使得人类不得不转向植物.

很明显, 主要的农业作物, 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玉米9%, 水稻7%, 小麦14%), 即使其产量更加稳定可控.

人类简史也提到过, 人类从集猎(gather-hunter)过度到农业, 是营养学的整体退步.

短短一万年带来的食谱变化, 至今依然在影响人类的健康-- 乳糖不耐受, 麸质不耐受(乳糜泻), 炎症, 各种神经疾病 etc.

植物蛋白和脂肪在植物种子中最为集中, 因而谷物是最可靠的肉食替代品. (相对于维生素等分子, 蛋白质更难于从植物获取.)

什么植物最需要被驯化为粮食作物呢?

大粒种子, 和提供能量的高热量果实.

什么植物会大量提供种子呢? 一年期禾本植物. (对于乔木, 显然每年制造大量种子是没有意义的.)

新月沃地, 气候适中, 温差够大, 降水足够也不会如雨林暴雨, 飓风, 提供了足够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大部分被驯化的谷物, 都源于亚欧大陆的温带.

而在新几内亚, 澳大利亚, 只有56种谷物之2种.

非洲虽然跨越南北温带热带, 有极大丰富的动物和热带植物, 但其可供驯化的植物, 却比欧亚少的多.

冷与热的过度中, 恰恰是处于中间位置的温带产生了最多的谷物.

between chaos and rigid, its in the middle where theres maximum negative entropy...

~

2家畜

可以被人类驯化的动物都被驯化了, 不能被驯化的却各有不同.

斑马, 非洲野牛, 藏羚羊, 狮子, 北极熊, etc.

可被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 都是 温顺的!

能驯化的都已经被驯化.

特征:群居!

比如:

马的社群中, 原本就有等级制度. 而被人类降服以后, 自然顺从人的驱使.

可见这并非人类的功劳, 而是千百万年的进化选择带给人类驯化者的 方便.

(根据社交天性, 或许在有社交属性的动物中, 催产素 和 镜像神经元 的进化 发挥着作用, 促进着群居动物发展更发达的大脑-- 社会地位, 身份识别(生理特征识别, 面部识别), etc.

马和狗都很聪明, 能够理解人的意图, 而猪甚至最聪明的动物? 这与其群居或社交大脑有关?

哪些动物不能驯化? 它们都是独行动物 -- 即使有些是被驯化动物的近亲 (比如斑马, 野马, 非洲野牛, 河马, etc.)

非洲拥有世界上最多大型野生哺乳动物,

最终没有驯化, 即使是现代社会.

(猫, 是非洲唯一被驯化的小型哺乳动物, 但也偏向最独往独来.)

我们不难设想, 动物在驯化以前的社会性及其智力, 在其中的影响.

所以, 与其说, 是人类 驯化 了动物(主仆关系), 不如说, 百万年的进化史, 使得动物 选择了与人共舞 (marriage).

农业为什么出现在新月沃地, 并快速发展?

1 因为既非最冷, 又非最热的亚欧大陆温带, 拥有最大的(适合驯化的)物种多样性.

2 包括大粒的谷物

3 温顺的动物

4 总面积与扩张潜力 (新几内亚, 澳洲的限制)

5 东西走向的大陆利于农业和技术的传播, 战争以及人口的扩张. (美洲和非洲的南北限制)

于是从农业开始, 文明加速进化 -- 甚至远远早于文明, 从人类, 包括可驯化动物进化出社交属性, 这一进程就已在蓄势.

..

.

[国家的形成]

按照本书划定的框架, 人类社会的演进, 根据人口和解构的复杂程度, 有4阶段:

1族群 ~ 2部落 ~ 3酋长管辖地 ~ 3国家

酋长管辖地:

人类第一次大规模与陌生人交往, 而不杀死对方. (有趣的是, 至今没学会)

人类是如何第一次聚拢并管理大规模的同类的:

1 绝对权威 (战后美国

2 财富分配 (不论是酋长, 或是美国总统, 都同样有效)

3 武力

4 宗教

我们不难发现, 有社会属性的大型哺乳动物(如马), 也必然经历过类似或简化的过程, 进而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发展.

文字

宗教与文字是必然么?

当人不能从文字, 系统教育等途径获得信息和指引时, 只能依赖非文字的信息传播方式.

文字的用处是显而易见的. 当人口达到一个量级, 大量的管理必然推动分层和文字书写方式的产生.

但并非所有农业文明(帝国), 都创造了文字.

宗教

宗教的好处

1 权威

2 抑制冲突

3 共同目标

1,2,3 其实也是国际秩序的基础. 分别对应 1单极世界 2Westphalia均势 3苏联/欧盟

手段虽异, 目标却同.

国家为什么会最终出现?

首先, 好处 并不是 原因 -- 对于进化尤其是如此. 但很多人往往把两者搞混.

有时候两者是统一的, 条件是 -- 完全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而这几乎从未发生过(有人以前或以后).

关于原因, 陆续有过几个猜测:

1 天然状态, 不需要原因 (aristotle) bullshit

2 理性选择 契约 (卢梭 等契约) 这跟市场有效假设一样, 是鬼扯

(以上可以发现, 当基本数据和事实搞错, 思想家对人类进程的贡献, 连糟糕记者都不及)

3 大型工程 (比如水利, 基于事实, 两河流域, 黄河, 墨西哥, ..) 实际是好处, 而非原因

4 人口!

当人口增长到一定量级, 相应的制度和等级分层自然会出现-- emergence-- 以应对管理, 税收, 战争, 秩序等压力.

emergence over scale; self-evolving over time!

5 外部压力 (印第安各酋by白人, 德意志统一by法国, 中国by北方蛮族, etc.)

6 征服与合并 (北美, 印加, 罗马帝国, 中国各朝)

大国(帝国)的形成, 没有卢梭想的那么浪漫. 就像我在读许倬云的两本姊妹篇时所引申的:

距离和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随着相邻地区人口的积累, 冲突必然发生, 要么是一方吞并另一方, 要么融合成一个更大的实体, 没有第三条道路 -- 这也是为何秦统一以后, 几乎小国不会长期存在的原因.

..

.

[分类]

国家章提到, 对社会阶段的分类.

任意的分类有随意性. (如一些音乐流派和艺术流派的分类, 是描述性的)

标签的分类, 极主观和随意, 且不稳定. 充满bug不能让我们看到事情的真相.

而一个 量化的多维衡量, 则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考和评价的框架, 精准定位, 发现关联(距离和余弦), 发现漏洞, 甚至(随着输入和适用场景的补充)进化和扩展.

its Framework!

我一直认为, 在适当的(多维)框架下, 事物之间的差别, 只是各维度的参数不同而已(向量).

..

.

[语言]

当两个不同的族群相遇时, 经常但未必总是以一方取代另一方结束-- 即使一方的技术较为先进.

然而, 先进的文化总是更具传播力-- 相比于人种和基因.

于是我们总能看到一个趋势:

文化(语言, 作物)的传播, 领先于人种的传播-- 速度和广度.

语言的流向?

打开地图, 哪最杂最密集, 哪就是语言的起源. 流向的梯度即, 从密集, 多样, 向均匀和大范围.

比如:

南岛语在台湾有6种, 而在广大的东南亚地区, 是其中1种的各种演化版本.

英语在全世界分布. 而英德语系(英语, 德语, 荷兰语)在欧洲西端最丰富. 而此即为英国Anglo-saxon 人人的发源地.

人口迁移(和更替)和文化传播 的痕迹:

1 语言, 2 作物, 当然还有 3 遗址, 以及最最可靠的 4 基因

..

.

[后来居上]

为什么统治当今世界的, 不是新月沃地的早期国家和开拓者?

就像为什么是秦国统一中原, 而非人口最为密集的中原核心地区?

根源跟英国的崛起类似的:

1 制度和革新

制度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制度创新, 在边缘国家发生更加容易, 相较于历史相对悠久, 社会结构更加稳固的核心地区.

于是我们总能发现, 新的制度不断产生于远离传统中心的边缘..

周 取代商; 秦 统一中原; 英国, 崛起于欧洲大陆的海外; 美国, 这个化外之地, 最终成长为超级大国...

2 资源枯竭

如今新月沃地, 撒哈拉, 黄土高原, 已经是相对贫瘠和荒凉, 远没有当年肥沃.

人口过快增长对环境破坏? 对土地肥力的过度榨取?

如果把肥沃的耕地, 氮肥, 水土, 森林也算作资源, 是否也伴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流失?

人口也是一种资源资源(HR), 其总是向周边扩展的 (军队, 迁移).

而罗马帝国的衰落, (根据许倬云), 正是因为人口资源的不断外流, 导致国度空心化, 不得不吸取1北方German蛮族, 2社会底层, 最终将底层的宗教基督教与军队熔成 一炉, 成为国教.

..

.

[分裂与均势]

哥伦布找了3次风投, 才最终锁定资金成功起航.

但一旦发现了大陆, 原本拒绝他的君主和贵族们却纷纷效法, 争抢殖民地-- 大家都不傻.

在一个竞争环境中, 新的发现和创造, 是很容易传播开来的. 根据Taleb, 相互竞争的割裂环境, 恰恰是antifragile的良性状态!

这与统一的中国是不同的.

为什么是割裂的呢? 欧洲为什么不容易形成统一?

以至于最终形成从中世纪的Westphalia合约到一战之间, 长达前年的不统不独的均势-- 及思维.

看看地图, 答案很明显:

欧洲海岸线, 半岛犬牙交错. (这不仅仅是海, 还意味着半岛本身就是多山地形, 除了法国和德国的少数平原地带)

而中国相对完整, 有华北华南的两大流域作为文明核心.

向南沿陆路远至东南半岛的越南, 而与北京相对较近的朝鲜却始终不能征服(隋炀帝和明朝多次折戟)

岛屿和半岛在防卫, 交通, 的特点, 容易维持其相对的独立性.

这最终解释了欧洲的均势的基础. -- 即Henry Kissinger 在书World Order所说的, 世界秩序的核心.

而中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连接的两大核心水系, 形成了 先发优势.

但也埋下了隐患-- 过大的政权, 一旦形成, 就会抑制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 (民间商业, 水利灌溉, 冶金, 陶瓷, 军事技术, 纺织技术, 股份制创新, 等等).

(这点上, 马克思的问题在于, 他从没有解释, 什么样的生产力, 适合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以及根源. 因此在我看来, 形同废话.)

创新需要 实体 (在战国和大航海时代, 是中型国家(秦国和西班牙), 在现在是股份制公司, 在生命早期, 是细胞, 后期是大型生物个体, etc.)

实体产生的知识需要继承和迭代, 因此需要产权保护.

需要资源流动, 由此产生了现代金融制度.

然后是财富分配和激励, 于是有了股份制公司, 和分配制度.

还有其内部的组织架构和信息流动方式.

以上几点, 共同构成一个个 能够 决策, 反应, 迭代 的实体-- 进化的单元.

..

.

[历史的箭头]

征服新大洲和世界的, 不是新月沃地或许可以理解-- 资源, 制度创新. (记住, 基督教在其中不仅仅不是促进, 反而是阻碍, 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正是因为摆脱了宗教束缚, 才进入民族国家的发展快车道)

但, 为什么不是地大物博, 早早实现中原统一的中国?

why not china!

多数史学者, 只看到现象, 他们解释也只是 现象解释现象, 比如: 宗教差异, 科学崛起, 重商主义.

问题是, 这些为什么发生在西欧, 而非中国?

作者提出了 最优分裂 模型.

与antifragile有相似之处, 但, 后者描述的是一种状态(更像是一种理想的临界, 生生死死不息), 而非一个趋势或方向.

所谓最优, 不是最大, 也不是最小, 而是中间.

在宇宙中 极热(chaos)和极冷(rigid)都是低信息的模式, 和高度对称的, 而信息和生命产生于对称破缺.

对称破缺即最多的选择, 最大的负熵.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地球的南北两极之间, 较热和较冷(chaos vs. rigid)之间, 的温带地区, 产生了最高智力的动物(社会化的大型哺乳类, 包括人), 以及最丰富的可驯化谷物.

人类社会的形成也是同样.

欧洲处于 最佳分裂态, 而单一民族, 文字, 政权的中国偏向rigid, 四分五裂民族林立的印度则是另一端的chaos.

引申一步.

现代国家的左与右(自由 vs. 集权), 公司治理(google的扁平管理 vs. 华为的层级制度), 无不如此.

一切均在热(chaos) 与 冷(rigid)之间的微妙取舍..

而最优解, 永远来自更少束缚, 更多可能, 更多选择. 而竞争, 是其中一种找到最优解的方式.

无论对于资源还是信息, 束缚的打破总会带来更多选择, 更多可能, 因而成为历史的需要.

就像松鼠 需要 把坚果敲碎, 乌鸦 需要瓶子里的食物, 儿童需要把球从盒子里拿出来玩, 社会 需要发明洗碗机, 洗衣机, 把人们从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 经营不善的公司 需要被并购重组, etc.

拿破仑是解放者, 打破了前现代君主制对国家能量的束缚, 因而开启了欧洲的现代化进程. 而Starlin和Hitler则不是.

最大负熵 -- 此即生命和进化的永恒方向, 历史的需求 与 意志.

THAT! is what history wants.

..

~~

文明的进化,

像一个错从复杂的通关游戏.

它分很多层次,

需要一层通关后, 才能进入下一层.

一如 游戏civilization, 你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 达到了一定的人口数量, 构建了一些基础设施, 才能最终建造终极的wonder.

而真实的世界中,

存在 终极 么? 历史是必然么? 进化有其意志么?

历史, 往往关注是什么, 而非 为什么. 科学对于无法重复的历史又常常无能为力.

本书的意义在于, 通过梳理人类发展的脉络, 思考 我们是怎么走到这里的. 是偶然, 还是有其更深层次的不可避免的驱动力.

而作者跨越植物学, 人类学, 自然科学的背景无疑是讨论这个话题的最佳人选.

评判作者或一本书水平高低的标准很多, 但最最宝贵的是两条:

1 提供一个思考, 记忆, 理解的框架

2 提供一条能穿起全部事实(甚至能担当预测之责)的因果链条.

本书启示, 已远超越了历史和人类学的表层, 而深入进化和生命的本质, 帮助我们对更多领域的思考和理解.

此书中圣, 当之无愧!

..

.

名著读后感:《科学改变人类的100个瞬间》读后感


科技,对于这个词,我们再也熟悉不过了。它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一切。直到读了《科技改变人类的100个瞬间》后,我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更有所了解了。

时间不留人,转眼之间。我们身在21世纪,放眼望去:大街热闹非凡,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夏拔地而起这是一个充满科技的世界,人们的生活奔小康,国家人才数不清,科技水品大大提升,这都离不开人类的智慧,离不开辛勤的汗水。

《科学改变人类的100个瞬间》,读完这本书,至今都难以忘怀,意犹未尽。它让我再次感叹这世界是如此充满惊奇和不可思议。书本为我们展现了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技术发明,使读者对科学技术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和激发读者对科学的热爱。其中,书本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现代信用卡的应用。那是35岁的美国曼哈顿信贷专家麦克纳马拉发明了信用卡。五十多年前的一天,他在一家饭店用餐后,由于钱不够,之后打电话让妻子送钱来。这使他感到很狼狈。但他认为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的。于是他按照自己的设想组织一个就餐者俱乐部,参加者就携带一张记账卡就可进行消费,而不必付现金。这就是最早的信用卡。看到这项的发明,于我的感触很深。从近代到现代,慢慢的,信用卡的应用变得更加方便人类的生活了,比如在一些商店购物时,人类就不必带厚厚的现金出门,减少了人们对金钱的担忧和顾虑。每个发明家都离不开生活的探索和思考,创造来自于生活,他们在用智慧为人类创造辉煌的历史,用辛勤向全世界展现属于自己的才华,使得人们能在生活中越来越舒适,社会更加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我们能生活在这充满美好的世界里,享受着人类给予的一切。让我们赶上了一个充满高端科技的神奇世界,一个和谐美好的太平盛世,这都是科学家用1%的智慧和99%的汗水凝结而成的,我们应为之感到骄傲!

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中国新一代的青少年,更应用知识充实自己,成就辉煌的未来,为人类带来的方便!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_900字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900字

这算是最近几年看的最慢的书了,前后差不多两个月才用不到三十个小时啃完。不是因为不好看或是晦涩,确实被农药分心了。囧!

看完收获确实蛮大,总结起来好像就是宿命论。大范围来看,对一个社会的成败来说环境的因素大于个人因素。其中,自然环境因素导致了文化的因素,文化因素再导致社群的因素,自然、文化、社群三者共同作用才影响了人。反过来,人又是所有问题的关键,不管是过去的,现在正在发生的以及将来才会有的。环境和人一起造就了一切的结果。理是这个理,那么,理懂了,宿命可能就不是宿命了,也许我们可以试着去把它打破了。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能做到可以改变环境的影响才算是真正的做到了成功。也就是你能真正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这个选择不是走投无路,不是柳暗花明,而是领会其中的刻意为之。选择自己需要的自然文化和社群环境来帮助自己。要做到这个选择难度还是很大的,起码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如此,而且现今社会的生活又有太多诱惑,比如最近影响我看书进度的王者农药,哈哈哈。家长帮助不谙世事的小孩同理。

对于一个团体来说,要找到能影响人的因素的环境问题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微软的觉悟,IBM的后起追赶就是好的例子。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公司,均能适用。看起来就是几句老话~把人的创造力,竞争力抓取出来,形成一个有效的制度就是成败的关键了。

本人因本书一些提到中国看法有点不适。不是说一统就没竞争,不是说分裂才有创新。最近三四十年的中国,就能很好的反证,多的我就不说了。我觉得,实事求是和自由开放才是我们能成功的关键,也是很多其他成功的关键。不说作者他有没有夹带私货,这个观点明显落后于他全书的其他研究的客观性,也明显落后于他其他逻辑的缜密性,可以说他简直是没找到问题的关键。单单说到中国问题就有了这个观点,我也是醉了。作者他本人第一版成书的时候可能都没想到这个有可能随口一说的观点能引起整个世界的大讨论。也许,事后他自己可能还因此沾沾自喜呢。

所以,实事求是和自由开放很关键啊,特别是实事求是。在这里我有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话语权的人们能真正的理解这四个字的实质意义,并坚持不懈的执行下去。

喜欢《名著读后感:社会的需求,人类的需要》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人类的明天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