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奉献社会我读孔子有感

奉献社会我读孔子有感

壮美的执著与永恒的人性爱——我读井上靖《孔子》。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作者精妙的文笔所叹服,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壮美的执著与永恒的人性爱——我读井上靖《孔子》,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初读孔子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平常而偏狭的道德说教者。后来读《论语》,觉得他是乱世中清醒的智者,是饱含人生智慧的思想导师。再后来读井上靖的《孔子》,在经历了一个由圣到凡又由凡到圣的过程后,孔子的形象终于立体起来――一个生逢乱世、颠沛流离却不甘沉沦、孜孜以求的志士,一个宽厚博爱、推己及人、体恤民瘼、有教无类的仁人,一个集过去思想之大成,创立儒学并泽及后世的学者,一个面对乱世却保持着淡然心境的冷静的灵魂,一个有笑、有怒、有喜、有憎、好乐、好歌甚至好哭的多情人。

我读《孔子》,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的力量,耳边回响着孔子对乱世发出的地动山摇般的呐喊。尽管井上先生只是淡淡地、不加修饰地把孔子的风貌与学说勾勒出来,却让我从时间的缝隙中似乎窥见了孔子波澜壮阔的生涯,那些淡然的心境和凝重的感叹,那些明慧的达观和温和的嘲讽。还有更深切的,几欲将我埋葬其中的执着和爱。

孔子认为自己生活的春秋时代是天下无道的时代,礼崩乐坏的渐积达到了臣弑其君者有之,子杀其父者有之的历史灾难的深渊;而他心向往之的则是尧舜之理想化的、有道的黄金时代,他的理想是要使现实政治回到过去时代的那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轨道上去。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至梦不到他敬仰追慕的圣人周公,便为之感伤不已。

为此,他不得不以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刻意行动而放逐自我,一生穷途奔波并屡遭劫难。大司寇只不过是倏忽昙花一现而已,十四年周游列国的漂泊中有蒙难匡蒲、彷徨与卫的经历,也有伐树于宋、绝粮陈蔡的遭遇,但孔子依然坚定执着,不改其道。知其不可是孔子对现实的明察、对人生的彻悟;为之则是孔子对现实的负责、对人生的热诚。孔子相信治理乱世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所以尽管随时都有艰难险阻,但也不能因之而懈怠退缩。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效果,但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必须坚持对理想的固执的态度。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不能成事,却可以成人。我想起加缪的《西绪福斯神话》。西绪福斯把石头推上山顶,又滚下来,如此反复,永无休止。也许的人会把西绪福斯的这种无功之劳看作人生苦役,然而,加缪却认为这种行动本身已隐藏着人生幸福。诚如鲁迅所说,在体育竞赛中那跑在最后却坚持始终的,正是人类的脊梁。

孔子与隐者不同。隐者是无为,而孔子是为而无所求。隐者以逃避来表达他们对时代的反抗,而孔子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以改良社会的行动诠释自己的立场,绝不轻视任何微小的努力。在居蔡游楚期间与隐者的遭遇中,无论是讥讽与奚落,还是同情的忠告,都未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理想;而为了理想他选择的是流放自己的命运。这既是身体意义上的四处奔波,更是精神意义上的学道不倦、乐以忘忧。知天命使得孔子在尽了一切努力之后,就是平静安然地接受那必然到来的最后结果,而不是耿耿于怀,患得患失。他闭上了专注世俗功利的眼睛,从而获得了坦荡快乐的人生。在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甚至屡遭陷害和磨难。对此,孔子也曾产生过困惑和苦恼,但从来都不会绝望,而是看作天命对自己的考验,因此他仰首对天、坚忍痛苦。即使是在发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时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以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始终坚信天下归仁的至境必将到来,微小努力的积累会产生人类社会光辉的明天。

孔子立志救世,但终其一生,他却仅仅只有四、五年的时间是在政治舞台的中心,其他的时间则最多仅仅只是一个政治舞台的边缘人。尽管孔子充满如有用我者,我其为东周乎的自信,洋溢着天生德于予与文不在兹乎的历史使命感,也的确既具高远的理想亦具超常的政治才能,但却只能是有德而无位,这是孔子的悲剧。然而孔子却建立了一个阔大的精神境界,创立了一套与现实抗衡的学说,视富贵若浮云,过着一种无忧无惧、坦荡荡乐陶陶的生活,把悲剧变成了正剧。

孔子爱人,因此把仁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仁只是一种人与人彼此间痛痒相关、息息相通的心情,孔子安人,是为了让全人类过幸福生活所必须的人与人的关系,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孔子把仁区分为大仁和小仁:小仁是平民在生活中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而大仁则是教导政治家要拯救千千万万不幸的人民,企望一个凤鸟自由翱翔的升平的天地。而无论是大仁还是小仁,其核心都是对人类的爱。从始至终,孔子考虑的都是关于人的一切――人的幸福或者不幸。在孔子看来,即使生活在乱世,每个人也都有获得幸福的权利,至少构筑一个爱的环境,让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都觉得生命是有价值的,全体社会成员均可以达到各得其所,各安其处的安顺和乐之境。

孔子强调个体人格的修养,这是让人受用自己生命价值的学说,人自己精神生活的质量就是他的精神本身的质量。因此,不息地充实自己,追求自我完善,以内在的质量屹立于人世,才能有种自满、自足的感觉,才能有一份博大包容的心境,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但是,孔子的学说,决不止于独善其身的心性修养,个人修养的目的在兼善天下、造福人群。这是孔子真正伟大的地方。爱人就是把自身一己的人道修养推广开来,在每一个人身上加以实现,使每一个人都得到提高和升华,把人类从痛苦、不幸、矛盾和灾难的相克中拯救出来。他之所以对齐桓公主持缔结的葵丘盟约赞赏不已,是因为盟约使得黄河之水没有一次用于战争,也就使得千千万万无辜百姓免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孔子日日苦心焦虑、努力弘扬自己的主张,就是为着社会上遭受不幸的人越来越少,确保人起码的幸福。

孔子是爱人的,他以一个圣哲的胸怀表现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珍惜,只要看见遭遇不幸者,就会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当他从朝廷回来得知马棚失火时,便急切问人而不是马,其对人类生命的关切溢于言表。而孔子最慎重的三件事――斋、乱、疾,无一不与生命息息相关。正因为孔子的博爱,使其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使人倾慕的力量。

孔子的人性爱是孔子最大的魅力。《孔子》的主人公蔫姜因为其宽阔的胸襟而一辈子离不开他。而孔子叱责子路、照拂颜回、不理子贡,其实都是孔子独特的爱的表达方式。孔子师徒相交情真意笃,言谈笑语坦荡无忌,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相濡以道而生死不悔。而这一切皆是以老师的人性爱作支撑的。

王国维说,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孔子即是如此,他对人类的永恒的爱是因为其人是一多情人。惟其能喜能怒、能哀能乐,故其七情备;惟其七情备,故足为万世师表。《孔子》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孔子,一个作为人的孔子。他的思想是深刻的、丰富的,他的经历是坎坷的、复杂的,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染指他的灵魂,他永远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他的言行是自然由其德性的流露,毫无矫揉造作之处,其道理也并不酸腐偏激,只是随之自然,合乎人情。他爱乐,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对于美的事物竟有如此敏锐而深刻的会心。他是诗人,在他那深厚博大的心灵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迷人的诗意。郭沫若说,我们所见的孔子,是兼有康德与歌德那样的伟大的天才,圆满的人格,永远有生命的巨人。他把自己的个性发展到极度――在深度如在广度。

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始终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筑在明慧的悟性上的达观的人。这种达观产生了宽怀,使人能够带着宽容的嘲讽度其一生,逃开功名利禄的诱惑,而且终于使他接受命运给他的一切东西。这种达观也使他产生了自由的意识,放浪的爱好,与他的傲骨和淡漠的态度。一个人只有具着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结果才能深切地热烈地享受人生的乐趣。这是孔子,这是孔子的魅力。他爱人,他有着人情的温暖,他时刻想的是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他把济世化民看作天赋的使命,怀才不遇而不慷慨悲歌,尽管他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刻意行动演出的一幕幕剧,没能真正打动他的同时代人,但他依然做一个称职的演员,即使是悲剧也演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是为我读《孔子》之后的一些感想。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美的人》有感


读《美的人》有感

文/企业文化传播

拜读完邱总著的《美的人》这本书,让我对美有了新的认知。

以前我对美的认知只是单面性,在阅读《美的人》后,通过学习书中对美的多面性阐述,让我更透彻地认识到美的灵魂点,从中获益良多。

《美的人》以本来美为引子,导出精神到灵魂的修缮路径,让我想到了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里提出的习武之人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但本来美理念传达给我的更像是这三重境界的循环:最初的见自己并不全面也不透彻,只是见到了表象,而经过见天地、见众生,即见过各种花的姿态,领略千姿百态不同的美之后,又回到了见自己,这时候才真正修炼到美,或者说真正见到独属于自己的美。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在说美的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个随性的判断,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经验,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美,我们都没有意识进行仔细的考量。

我们要欣赏、判断美,其实是不能离开理论支撑的。如果我们没有评判标准怎样才是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件是艺术品,那件作品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明白美的本质的时候,才能在欣赏和创造美的过程获得更准确的力量。最初我并不能理解这段理论的意思,在读完本书后,感受到关于美的理论碰撞后,顿时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只要芸芸众生之地还没有毁灭,人的心灵与情感存在,美,就会坚定不移地存在。相信美,相信这个世界的本来美,其实也是漫漫人生修炼的过程。

书中给我的另一层启发是:美是雕琢的过程,就像藏在石中的翡翠,历经雕琢之后才得以呈现给世人,但翡翠的本质其实并没有改变,翡翠的美一直在那里。这是我理解到的本来美。

本来美,在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需要大量外在的资源来助力,又或如身份、地位、名头、财富这些他物来装饰,因此我们也会去追求这些,如书中所说,所有用来滋养美的东西,一经所用,必是枯骨,石榴,天浆,由枯骨滋养而来,但枯骨并不是天浆,我们时刻需要记住的是自己的根性和初心,而那些看似我们需要去追求的不过是终将成为枯骨的,不要乱了心乱了方向,方向都错了,又如何能达到自己想追求的极致呢?所以邱总说,成长的方向至关重要,本来美的发现,正是确立一种根本的方向,自己的、他人的,剩下的就只是相互补益,学会选择和拒绝,不断滋养,不断修缮,终会获得全息的美。

最后,我更深层地理解到,我们在中脉美丽这个大平台成长的过程中,其实就是通过对美的追求,不断修缮,达到自我成长的目的,我们都是在本来美这样一颗天赋种子的基础上,努力去除灰尘,了解自己的根性,不断地从外界求得各种营养,不断学习,去追寻获得每个人所要的全息美。

永恒的宁静——读《我与地坛》有感


永恒的宁静——读《我与地坛》有感

据说在《我与地坛》出版那年,有人曾说,“这一年有了《我与地坛》,即使没有任何其它书籍的出版,于中国文坛也是大丰收。”

当时买书时,我还看不懂这本书中的深意,现在细细品来,那句话的确不错。

史铁生的散文不同于我读过的其它女作家的文笔。龙应台于琐事中读懂了生活的真谛,自有一股脉脉温情;张晓风的散文更为细腻,有柔媚之感。惟读史铁生的文字,除了坚韧之外,比寻常男作家多一份深邃和厚重,我想应当是他正直青春时两腿截瘫,心境多次在生与死间游走的缘故罢。

他为寻找宁静来到地坛,地坛也因他而熠熠生辉。史铁生作为一个苦难的人,他想过死,想过放弃,但他最终明白,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把死看成旅人艰难跋涉后终点的灯光,给人温暖和安慰,他像疲惫的人盼望休息一样盼望最后的沉睡,但他并不急于求死,他仍挣扎着前行,他选择做一个勇士。他继续艰难的活着,他梦想消灭残疾,消灭病痛、丑陋、愚昧和鄙陋,但又发现这样的世界寡然无味。他听凭命运的安排 ,充当起苦难的角色,他知道“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他不再抱怨,他向着思考的路走去 。

思考了死亡,思考了苦难,史铁生开始思考活着。他想要索取,想要让这悲惨的命运多得到点儿什么。他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终于走到了能让母亲为他骄傲的地方。

地坛似乎有着一种魔力,它接纳了那个落魄的人,那个摇着轮椅进来的青年,以它特有的悠久和博大、寂静和深邃,帮助了那个青年人找到了心灵的安宁。他走过生,走过死,走过朝阳和落日,走过生命的轮回。他有着博大而深沉的心。

史铁生在地坛永恒的安静中找到了灵魂的归属。他说,“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了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地坛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平息汹涌的心绪,净化纷乱的灵魂。那是一个荒旷的所在,引领我们回到最初的眺望,去看那生命的固有的疑难。

史铁生凭借地坛的宁静回望写作的零度,他已在空灵澄净的心中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果无法在地坛中找到安静,不如在安静中找到地坛。灵魂不死,他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读《人与永恒》有感


读《人与永恒》有感(一)

陕西省公安厅 王小鹏

今天,我要谈谈我读周国平先生的哲理随感集——《人与永恒》的一些所思所想。

周国平先生的这本《人与永恒》,在我看来,有两个比较鲜明的特点:一是这本书很好读。这个"好读"是从书的结构形式上来说的,这本书不厚,大约260页,分为26个主题,每一主题又分为若干小节,每一小节里面大都是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短的不过十来字,长的也就一百来字,在当今这个社会发展变化飞快,人心浮躁,阅读也越来越"快餐化"的时代,读这样一本书可以说比较轻松容易;二是这本书有点意思。这个"有点意思"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写这本书的作者有点意思。这本书的作者周国平先生,虽然研究的是哲学,但是天性不喜欢做深奥的学问或实际的事务,总是被一些例如生与死、爱与孤独等大而无当的问题所吸引和折磨,欲罢不能,六年里随手写下一些小杂感,每次写完就锁进抽屉,谁也不让看,没想到这些小杂感最后汇总起来,就成了这本书。其次,书的内容有点意思。就像作者说的,"在世间万物中,人是最大的谜。在人类心目中,永恒又是最大的谜。"而且,又由这人与永恒两个最大的谜,派生出了诸如爱与孤独、幸福和痛苦、女人和男人、自然和生命等无穷的人生之谜。上述这些"谜"都是你、我平时日常生活中都会面对、思考的问题,而且作者又赋予文字以自我生命的体验和灵动,读起来既非常亲切,又富于哲理,所以说"有点意思".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因为这本书很好读和有点意思,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必正襟危坐,像读教科书或者专业书籍一般,那么严肃。我们可以边喝咖啡,边听音乐,边阅读这本书;也可以躺在草坪上或者在乘坐飞机、火车等旅途中,百无聊赖时,打开这本书进行阅读;也还可以邀请三五好友一起阅读,相互交流各自的观点和看法。我则更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坐在台灯明亮的书桌前,或者躺在温暖舒适的被窝里,安静用心地去阅读。因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能够让我更好地去用心去感受,去思考,与书的作者进行一次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书中的文字、语句以及文字、语句中蕴含的思想、观点和哲理,都是作者对于人生、生命、社会、自我的探索、思考、感悟的智慧结晶,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实际和实践,用心去体会、去理解、去品读,并转化成自身知识储藏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读书的作用。

我们读书,一是为了求知,为了能够尽可能充分地认识这个世界,并改造这个世界;二是为了更好地去体悟和感受生命和人生,获得心灵的滋养和慰藉。人自诩为世间万物的主宰,具有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和崇高地位。同时,人也很渺小,很脆弱,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不断面临着各种的困扰和迷茫。但是,就像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正因为人是芦苇,所以人很脆弱,很容易被人生的风雨吹弯、压倒;但也正因为人是能思想的芦苇,所以人这一根小小的弱不禁风的芦苇,却又有着强大的思考力和顽强的生命力,用自己的缜密的思维和坚强的意志不断地挺了过来。我在读《人与永恒》的时候,对作者对于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的人及其人生的一些思考认识感触很深,受到了很多的启发。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读书,通过读能够启发、引领自己的思想的书,做一根能思想、会思想、有思想的芦苇,既能像芦苇一样根始终扎在水中的泥土里,认真读书,踏实做人,又能够像芦苇一样眼睛仰望着星空,胸怀理想,目光长远;既有张力,能够随遇而安,明哲保身,又有韧性,在不该低头的时候,始终保持昂首挺胸。可以说,周国平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考者、思想者和思想的启发、引领者,同时,《人与永恒》就是这样的一本记录思想者的思想历程,并启发、引领我们的思想的好书。

说到这里,我又回想起我与周国平及其写的书相识相伴的过程。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往往希望能够在书中找到我们心中埋藏已久的问题的答案。我在最初读《人与永恒》的时候,心中也有不少的疑惑和问题,也想在书中找到答案。记得当时刚大学毕业,还很懵懂,对人生既充满了憧憬,又有些畏惧,不知道前途命运是怎么样的。于是,就看着目录,随手翻到《人生》这一章。只见作者写道:"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她是一个对我们从一而终的女子。我们不妨尽自己的力量引导她,充实她,但是不管她终于成了个什么样子,我们好歹得爱她。"这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我必须得对那个从我而终的"女子"终身负责,要全力去让她变得更美好,所以才有了后来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自己。之后,我的人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有一次,女朋友问我,我怎么才能知道你是最爱我的?我想了半天,没有回答出来,结果女友一气之下扭头走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回去打开书翻到《爱》这一章,恍然大悟。原来"你是看不到我最爱你的时候的情形的,因为我在看不到你的时候才最爱你。"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好冤枉。作者也写到了读书。"书籍少的时候,我们往往从一本书中读到许多东西。如今书籍愈来愈多,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东西却愈来愈少了。"这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一定要多读经典著作和名家名著,多读精品书籍,多读对于自己的人生和工作、事业有益、有用的书籍,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层次不高、价值较低的书籍上面。

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心中的问题在书中未必能够找到答案,或者我们读的书与我们心中的问题根本没有关系,但是我们仍然去读书。因为——读书,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阅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验到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另一种人生,体会我们未曾经历过的另一种情感,获得我们之前不晓得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通往远方的长路,那么,书籍就是我们可以借助飞翔的翅膀,它可以带着我们沿着人生之路飞往我们最终想要到达的地方。生命是美好的,我们要在这美好的生命历程中多做一些美好而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平时不妨多读读书,读一些能够带给我们启发和思考的书,让我们的人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意义。

《人与永恒》中有一句话:"寻求生命的意义,所贵者不在意义的本身,而在寻求,意义就寓于寻求的过程之中。"我想读书也是同样的道理,读书并在于我们最终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思想观点,读书的意义就存在于我们不断读的过程中。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说得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在读书的过程中达到这样忘食乃至忘我的状态和境界,都能够充分获得读书的愉悦和享受。

读《人与永恒》有感(二)

浅谈"读书"

在万事万物中,人是最大的谜。

在人类心目中,永恒是最大的谜。

——周国平

大学时代,周国平是我最早接触到的国内作家之一,十分赞赏他的直白朴素。多年后,重读他的《人与永恒》又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感悟,曾经把精妙绝句摘抄在笔记本上的习惯也未曾更改。或许,正如周国平所言,在思想的碰撞中,既有共鸣、又有抗争,谴责或辩护,都过于狭隘,这种对话式的理解才可以称作"读书".

永恒的宁静——读《我与地坛》有感600字


据说在《我与地坛》出版那年,有人曾说,“这一年有了《我与地坛》,即使没有任何其它书籍的出版,于中国文坛也是大丰收。”

当时买书时,我还看不懂这本书中的深意,现在细细品来,那句话的确不错。

史铁生的散文不同于我读过的其它女作家的文笔。龙应台于琐事中读懂了生活的真谛,自有一股脉脉温情;张晓风的散文更为细腻,有柔媚之感。惟读史铁生的文字,除了坚韧之外,比寻常男作家多一份深邃和厚重,我想应当是他正直青春时两腿截瘫,心境多次在生与死间游走的缘故罢。

他为寻找宁静来到地坛,地坛也因他而熠熠生辉。史铁生作为一个苦难的人,他想过死,想过放弃,但他最终明白,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把死看成旅人艰难跋涉后终点的灯光,给人温暖和安慰,他像疲惫的人盼望休息一样盼望最后的沉睡,但他并不急于求死,他仍挣扎着前行,他选择做一个勇士。他继续艰难的活着,他梦想消灭残疾,消灭病痛、丑陋、愚昧和鄙陋,但又发现这样的世界寡然无味。他听凭命运的安排 ,充当起苦难的角色,他知道“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他不再抱怨,他向着思考的路走去 。

思考了死亡,思考了苦难,史铁生开始思考活着。他想要索取,想要让这悲惨的命运多得到点儿什么。他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终于走到了能让母亲为他骄傲的地方。

地坛似乎有着一种魔力,它接纳了那个落魄的人,那个摇着轮椅进来的青年,以它特有的悠久和博大、寂静和深邃,帮助了那个青年人找到了心灵的安宁。他走过生,走过死,走过朝阳和落日,走过生命的轮回。他有着博大而深沉的心。

史铁生在地坛永恒的安静中找到了灵魂的归属。他说,“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了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地坛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平息汹涌的心绪,净化纷乱的灵魂。那是一个荒旷的所在,引领我们回到最初的眺望,去看那生命的固有的疑难。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永恒的真善美


永恒的真善美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该书已经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12岁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一起长大、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一件悲惨不堪的事,令阿米尔感到自责和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到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哈桑尽最后一点心,却发现哈桑原来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哈桑已死,阿米尔再也不能挽回什么。但是,哈桑的孩子还处于危难之中,这时候,阿米尔战胜了自己的懦弱,勇敢救出了哈桑的儿子,也救赎了自己。

《追风筝的人》清新自然,以新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之所以能够吸引不同民族、国家的读者,撼动读者内心纤细的情感,是因为它讨论了关于人性和人性的拯救问题,追求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

《追风筝的人》不仅仅展示了种族之间的岐视,战争的残酷,也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亲情、友情、爱情。阿米尔和他父亲的爱恨交加、哈桑和阿里的相依为命、哈桑对他儿子(索拉博)的言传身教、哈桑对从小就抛弃他的母亲(莎娜芭)的孝顺以及隐藏在哈桑和阿米尔父亲之间的浓浓父子情,虽然哈桑到死也不知道他的父亲就是他服侍的老爷,但父亲对儿子的爱无处不在,他从来不会忘记哈桑的生日,而且每年都会挑礼物送给哈桑,还从新德里请来整容外科医生为哈桑整好兔唇,阿里和哈桑离开时他号啕大哭"求求你",甚至他和阿米尔在美国生活几年后,他对阿米尔说:"要是今天哈桑和我们在一起就好了。"他们之间虽没有"不相离"的长相守,却是"天长地久有时尽,血脉相连无绝期"的亘古永恒。

爱情在文中虽然笔墨不多,但阿米尔和索拉雅之间的坦诚也让我们感动不已。在阿尔米尔的父亲向索拉雅的父亲提亲,索拉雅的父亲同意他们的婚事后,索拉雅打电话给阿米尔,"我爸爸同意了。""我也很高兴,阿米尔。我……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我想告诉你一些事情。一些你必须事先知道的事情。"她虽然很想与阿米尔结婚,但她也要冒着阿米尔反悔的风险将自己和阿富汗人私奔同居的事告诉阿米尔。在婚后他们虽不能养育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感情有增无减。在阿米尔离开美国前往阿富汗一个月后他打电话给索拉雅,索拉雅接电话时几乎尖叫"阿米尔""你为什么不早点打电话来?我担心得都生病了。"简单的两句话把索拉雅对阿米尔的爱展现了出来。阿米尔说:"现在别担心了,我真的没事。我要告诉你一个故事,一个我早就该告诉你的故事。"他把自己藏在心里多年的秘密一点一滴告诉了索拉雅。索拉雅知道真相后,要求阿米尔带回他的侄子,并全心全意照顾他。他们之间的爱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海誓山盟,有的却是包容、信任、理解和支持。其实,在生活中真正的爱,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问,不是质问;真正的爱要体贴,也要体谅。要认错,也好改错;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共同沿着同一方向望去。

朋友之间的感情在文中更是诠释得淋漓尽致。拉辛汗和阿米尔父亲的志同道合,拉辛汗和阿米尔的心照不宣,哈桑对阿米尔的忠贞不二都从字里行间展现出来。哈桑从来不拒绝阿米尔少爷要求的任何事。哈桑为保护追到了的最后那只风筝让阿米尔夺冠而忍受被阿塞夫强暴;当阿米尔拿起石榴扔他的时候,他毫不反抗,相反地,他拿起石榴撞自己的头,并说:"这下你满意了吗?"哈桑对阿米尔说过无数次"为你,千千万万遍",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最后为了保护阿米尔家豪华的住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关于朋友,在我们中国是十分看重。传统的儒家思想就提出"诚""信""仁""忠",哈桑的行为诠释了一切,将它们做到了极致。

哈桑出生以后叫的第一个人名是"阿米尔",意味着他将阿米尔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犹如对母亲一样的依赖。他心甘情愿地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哈桑一生都在为阿米尔牺牲,体现了一个孩子到一个男人不变的忠诚与正直。虽然他是哈拉扎人,是什叶派,是富家奴仆,没有金钱地位,没有接受文化的机会,可是他勤劳勇敢、忠诚正直,在他身上体现了人性中的大善。即使是战火纷飞的岁月,人间的善良从来也无法磨灭。人性中的宽容和善良无论经历多少的风霜,经历多么久远的岁月,一如天际的明月,亘古清凉皎洁。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无论是怎样的人,都会在某一天为自己曾经做过伤害他人的事情感到内疚。阿米尔的父亲说盗窃是一切罪的宗源,可是他与阿里的妻子生下了哈桑,偷走了对阿里的忠诚,他隐瞒了阿米尔,剥夺了阿米尔知道真相的权利,他隐藏哈桑,偷走了哈桑本应得到的父爱与社会认同感。拉辛汗说过:"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所以阿米尔的父亲一生都在行善事,修建恤孤院,帮助别人,祈求为自己赎罪,于此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崇敬和爱戴。对哈桑的背叛使阿米尔付出了人生中最惨痛的代价,二十六年的沉重的罪恶感、悔恨与痛苦一直折磨着他。父亲生前的好友拉辛汗告诉他"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最终战胜懦弱,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被塔利班占领的喀布尔去解救哈桑的儿子,将他带回美国,收为养子。费尽周折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风筝是该书的灵魂,蕴含了丰富的意象。风筝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感情,是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更是正直、善良、勇敢、诚实的完美结合的象征。阿米尔和他父亲的一生都在追求自我完善无非就是为了达到真善美的境界。我想对于我们来说,"真善美"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永远都要追的那一只风筝。只要每一个人用真、用善、用美去表达对世界的爱,对生命的爱。我相信世界将会更加美丽,生活将会更加灿烂。

性爱与婚姻读后感(3)篇


性爱与婚姻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的原著名为《marriage and morals》,是伯特兰▪罗素于1929年出版的作品,凭借此书罗素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在我们看来,直译的话应该是要叫《婚姻与道德》,谢显宁的版本也的确是这么做了。文良文化的这个译本将其译为《性爱与婚姻》,这样的翻译现在看来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

事实上我后来特地再去查找了morals的释义,结合作品主要讨论的内容,我认为《婚姻与性道德》才是最合适的。阿尔弗雷德▪金赛也曾在弗洛伊德的作品《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Sexual Theory》)中有过这么一段解释:对社会上层人士来讲,所有有关乎于性的社会行为都被看作是道德问题,而道德这个概念又被视为性道德的同义词。

好了对书名的解释就先到这里,我们还是来看看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吧。

罗素在书中回顾了过去有的或在相对不文明的地区仍存在的制度,以及西方文明中至今仍保留的制度(上个世纪),分析了性道德对个人、夫妻、家庭、国家的影响,从而说明旧的性道德必须改革的理由,同时对新的性道德内容及其改革途径做了阐述。

众所周知,罗素的另一个身份是数理逻辑学家,写作风格一贯简洁缜密,仅从自圆其说的角度来看文章已经将论点讲得足够明白。诚然,和一切改革一样,新道德作为新事物出现,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一个提倡性道德改革的人也极易受到苏格拉底式的误解。

我的意思是说,本书的目的在于颠覆旧道德构建新道德,使其难以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再加上章节的排列次序其实并不是太好,或许是为了行文方便,总的看来也能将论点全面地阐释完整,但却少了些层次感,为此我对文章的几个要点重新做了梳理。

首先是基于心理分析研究的纯粹属于个人影响的部分,包括成年时由法律裁定的行为的影响和壮年时所遵守法律的传统观念。罗素本人是非常重视儿童教育的,也曾创办过自己的儿童学校,关于儿童的性教育这部分他肯定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称其代表了真理的一个方面。

在此之上,他批评了旧道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一味施与压制,提倡在儿童阶段就应该将新道德的教育付诸实践,使人们在童年时代受到关于本能方面的教育,教育的功能就是把本能引导到能够导致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活动的方向上去,这里用了火车制动器的例子加以强调。

罗素认为,孩子应当是活泼、愉快和纯真的。在孩子的生活中,内疚、羞怯和恐怖不应该占有主导地位。他们不应该为自己的冲动感到恐惧;他们不应该对探索自然的危险由畏缩之心;他们不应该把它们的本能生活隐藏在黑暗之中;他们不应该把他们所不能自制的冲动埋葬在无意识的深处。

假如要让他们成长为正直的男女,在知识方面是真挚诚实的,在社会方面是宽容豁达的,那么我们必须从小就训导他们,使这些结果成为可能。

其次需要考察男女之间的问题,包括婚姻和婚姻以外的各种关系。

这边提到了基督教的性道德观。在正统的基督教的教义中,婚姻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圣保罗所承认的“防止私通”;另一个是生儿育女。

《旧约》里提到的私通概念对男子其实是很宽容的,在古法里男子只有与已婚女子发生关系才会被谴责,因为他犯了侵犯他人的财产罪,也就是说,男人也许不能与已婚女人通奸,但是,他却可以随意与未婚女人通奸。而女子只要有婚姻之外的男女关系则被视作犯罪。

至于后一个目的则让性道德更加难以为人所承受,为了表示忠于这一动机,男子不惜对女子采用任何残酷的手段。

教会的工作就是使人们接受性的本质就是不圣洁的。教会的工作做得十分彻底,以至于一个男人对任何女人都不可能产生富有诗意的感觉,除非那女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爱情若具有浪漫的成分,必须是柏拉图式的。

即使是现在,从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直到结婚,传统道德一直在毒害着我们的爱情。它使我们的爱情充满了忧郁、恐惧、误会、悔恨和神经紧张,把性的肉体冲动和理想爱情的精神冲动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使前者成为残忍的,使后者成为没有生育的。

美满婚姻的本质是彼此对于人格的尊重,以及肉体和精神方面极为深切亲密的关系,这使得男女之间的真正爱情成为人类所有经历中最美好的事情。和一切伟大而有价值的事情一样,这种爱需要有它自己的道德,而且常常需要为了大的利益而牺牲小的利益,但是,这种牺牲应当是自愿的,否则就会违反为爱情而牺牲的本意。

这么说可能比较隐晦,事实上罗素是不反对婚外情的,他本人也在身体力行这件事。这一点对我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至于我个人对这件事的立场......只能说我已经在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他所提倡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尽力维持一个和谐的家庭是必要的,婚姻中的男女应该有深切而真实的爱情,如果夫妻绝对相爱毫无二心,固然是美满的。罗素提倡的新道德在这里表现为,即时不忠之心真的产生,也不应该视作是可怕的事,如果我们觉得保持忠诚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那么若有偶然的失足还是应该彼此谅解,这需要自制力。

不仅是压制不忠冲动的自制力,还必须控制嫉妒和专横,这样的自制需要从小学习。使用自制的目的,与其说是限制自己的自由,不如说是不要干涉他人的自由,罗素认为,一个人如果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会比较容易去尊重他人的自由和人格。当然如果这个家庭缺少足够的自制力,他们的冲突已经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这个时候解除婚姻并非一件坏事。

为了解释新道德的核心所在我在这一点上已经拓展过头,这应该是第三点的内容。

第三点是对家庭问题展开讨论,包括三个方面。

一个是在父权家庭的基础上讨论妇女解放,早在基督教产生以前,女性道德的约束是为了确定父亲身份,而男性道德则是由于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教义——在现代则更多的是因为女性的嫉妒,嫉妒在妇女解放中很有势力,妇女解放使女子去争取一个能给予两性自由平等的制度,而不是一个让女性去束缚男性的社会。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离婚,离婚的种类五花八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对此有不同的规定。在两性关系中,彼此始终不渝在动物和人类中都存在,为了保持物种的延续,在不安定的时代或动乱的民族中,父亲的合作对于子女生理上是一种极大的付出。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罗素认为,父亲的作用正在被国家削弱,保护由警察提供,而抚养则可能完全由国家提供,至少在最贫困的人们当中是这样。

第三个方面是关于法律与性的关联关系。首先,法律是在执行为社会采纳的关于性道德问题的法律,其次它也在保护性范畴中个人的一般权利。后者包括保护女性及未成年人和防止花柳病(一种性病)两个部分。

最后一点是人口问题,这个问题涉及范围很广,罗素在这里从卫生方面的问题、个人或公共的经济问题、对世界和平的影响、优生问题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于优生学的部分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另一种是消极的。前者的目的在于增加优良人种,后者的目的在于减少不良人种。目前看来前者比较切合实际,也就是禁止有严重生理缺陷的人进行生育。积极的优生学则在于鼓励具有优良基因的父母在国家的支持下养育众多子女,然而因为我们目前很难确定什么人算得上最优良人种、无法确定我们理想中的人类究竟是什么样子,所以这种可能性还是属于未来的事情。

在过去,不合理的性道德使人们受到许多不必要的压抑,造成人们的诸多痛苦,随着避孕法的进步和普及、以及国家参与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程度不断提高,性道德正在发生变化,新的道德正在建立,这个过程或许艰难,但是毋庸置疑。

至于罗素所提倡的这一套新的性道德,仁者见仁了,书本身呢是肯定值得一看的。

性爱与婚姻读后感 第(2)篇

美好的婚姻来自于哪里n——读罗素的《性爱与婚姻》n正如该书的前言部分指出,《性爱与婚姻》是一部论述爱情、婚姻和幸福的著作,也是罗素的代表作品之一,值得每一位善良、向往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的人去阅读、去品味。是的,读罢此书,掩卷沉思,你一定会有所悟,有所获。即使一些观点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者被舍弃,但是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思想,还是会给我们启迪,引领着我们去追寻美好的爱情、两情相悦的婚姻、历久弥新的幸福。而这些是每一个人人生或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此书,你还可以了解100多年前人类的爱情、婚姻、家庭的情况,以及当时社会中关于卖淫、娼妓、人口、优生以及性自由等方面的认知。1n夹杂着世俗味道的情感并非一无是处,有些东西要褪去虚浮,而有些则要调节。物质的抚慰成为某种形式的吸引。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选择,我们不应该用道德的眼光去衡量,也不应用普世价值去判断。社会发展的每个时代自成一体,各具特色,我们没有理由被过时的、颓废的荒谬禁锢。活在自己的时代里,才会有阳光的味道。现实世界既有朝气蓬勃,也有萎靡不振,快乐与忧伤如影相随。两情相悦可以化解一切,即使泪流满面,也要拥有一份甜蜜的苦涩。2n宗教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在对性的认知和束缚上,对男人和女人有着天壤之别,而这样一种教义,阻碍了人类在爱情和婚姻中美好的体验。任何宗教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既有顺应民意的,也有违背意愿的,更有违反常伦并摧毁人性的。奇怪的是,尽管如此不完美,它还能如此顽强的生存和遗传。如果仅仅以愚昧无知来说辞,似乎还是无法令人信服。或许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抑或困惑,产生一种神行的需求,才会那么不可思议地存在着、流传着。正是因为有着宗教的存在,在男女同异性发生性行为的时候,人们的观念是不同的,同一种行为,一方施行就是犯罪,另一方施行只是被谴责。而被谴责的原因是侵犯了别人的财产。根深蒂固的观念和陋习毁掉的不仅是一个家庭,更是一种社会制度的悲哀。现代社会回归了本性,自由的平等的基础业已形成,但是现实生活中,婚姻生活中仍然少不了那些游历的身影。而且破坏力极强。人性被泯灭,做行尸走肉般的圣者,不如做一个体格健壮的老者。生命失去了价值,只有被奴役的选择。3n因美好爱情,人们的情感需要表达,需要以一种方式诉说,于是把情诗作为寄托,情诗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恋爱自由的人,为了获得爱情的体验,在努力寻找中,产生了这种动力;另一种是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爱情,以个人魅力获取愉悦。浪漫的爱情是生活所赋予的最大快乐和源泉。如果男女之间的爱情炙热、充满幻想和柔情,那么,在这种关系中就存在着某些不可估量的价值。浪漫的爱情还应该成为婚姻的动机。符合社会需求的浪漫爱情才会更持久、更热烈、更有价值。当爱情演变为亲情 ,浪漫只是一种情怀,孩子成为家庭的主角,夫妻之间的爱开始转换,视线得以转移。在婚姻生活中,男女都应该追求平等的性欲,而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平等,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更缺乏广泛的认知。社会对男性有较大的包容性,他们忘记了道德的约束。而对于女性,则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给予评头论足,并愤怒声讨,横加指责。男女之间完美的爱情是自由而无畏的,是精神和肉体的平等结合。只有自由的、热烈的、无拘束的和全身心的爱情,才能得到各种善意的回报。正因为这样的爱情凤毛麟角,求之难得,因此,我们生活在痛苦中,而且在苦苦追寻中,碰得头破血流。终其一生,都活在罪恶的深渊里,无力自拔。美满婚姻的本质是彼此对于人格的尊重,以及肉体和精神方面极为深切亲密的关系,这使得男女之间的真正爱情成为人类所有经历中最美好的事情。观念平等、身心自由、亲密无间、价值等同是我们从婚姻中得到幸福的基础条件,所谓最大的幸福有三件:第一是奔放的爱情;第二是幸福的婚姻;第三是美妙的艺术。而我们终其一生,有的也不可得。虽然,美满的生活离不开自我约束,但是,与其约束那丰富而广博的爱情,倒不如约束那狭隘而充满敌意的嫉妒之心。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不幸的爱情千篇一律,美好的爱情万里挑一。与其说是嫉妒毁了爱情,不如说是爱情满足不了欲望。得陇望蜀像一个魔鬼如影相随。4n道德束缚中的自由,源自于男权思想的影响,通过匪夷所思的制度和所谓的宗教戒律,一面以不洁和罪恶为说辞,要求女性尊崇和守制,一面又以自由为借口,自我放纵;道德平等中的自由,源自于女权主义者的道德觉醒,以及社会发展的新的认知,在道德体系的构建中,男女处于同样的坐标系,他们有着共同的责任来维护来构建,而非来自于某一方的约束。现实情况是,这样的自由难以平衡,总是处于此消彼长,因为大多数人为了追求自由而自由,忘记了道德的约束和底线。人类的猎奇心理强大,越是隐秘的越想得到答案,并为此不遗余力,一旦幻象破灭,反而会失去兴趣。如同每天大鱼大肉,久而久之,亦会丧失食欲。当然,有些改变也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进程,n

性爱与婚姻读后感 第(3)篇

1.女性身份的低微源于旧时代人类的生存活动,在进行体力劳动获得生存资料的时代,女性更加依赖于男性,因此生存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表现为女性身份较低。女性的性自由受到的道德约束较大很大也取决于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存资料的获得已经不仅限于体力劳动了,女性的人格我越来越独立。包括性自由,政治权利等等已经同男性趋于平等。甚至某些方面还得到了社会的优待。2.可以看到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宗教在特定时代极大的影响的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书中所述,大部分的宗教都觉得性是一种罪恶多有不解。性是罪恶的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是基于何时的呢?或者说是怎样形成的呢?无论哪种宗教或者社会道德观似乎都对人类本性的东西加于抑制,比如吃和性。但是我觉得不正是人类的这种本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吗?

阅读,是最美的人生姿态——我与图书馆的故事


吴永军
时间缓缓流淌,记忆随着波涛汹涌而来,是的,时间它确乎是个奇迹。从2016年那个陌生的夏季,再到今年2018年我这个熟悉的夏天,我和图书馆也一起走过了两个春夏秋冬。我慢慢地走进它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慢慢地成长着,慢慢地习惯着。
三月份,一份突如其来的读者之星名单,令我欢喜不已。图书馆,对于我来说,已经毫不陌生了。一座图书馆,就是一所大学的文化所在,也是灵魂所在。如果你不曾走近图书馆,那么,你的大学生活至少有遗憾。图书馆的意义不仅在于给你提供你想获取的知识,也在于给你提供一种精神坐标。(这可以从我们学校每年考研的人数看出来)让我们面对这个世界,静下心来,慢慢积淀。寻找属于自己的目标,然后出发远行。
经典文学书籍,提高我们的审美修养;工具书籍,给予我们寻求知识的帮助;科学书籍,帮助我们认识这个自然世界。凡有所读,必定有益。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在我看来,每个热爱阅读的人,必定藏着美妙的精灵。那个精灵就是对世界的探求的渴望,对青春不辜负的笃定信仰。我很感激,这些年,那个坚持阅读的自己。这些年,我一个人,独自“走南闯北”,在文字的世界,驰骋徜徉。这些年,我一个人走过青春的兵荒马乱。这些年,我一个人风雨无阻,用文字记录生活。
我用心感受春夏秋冬的变化,图书馆旁的那棵树又长高了。图书馆的那个屹立不倒的雕塑,在黄昏的日光衬托下,显示着它的精神力量。我用心感受阅读的美妙,尽情挥霍我的时间。
是的,阅读,让人生更饱满。我在阅读的同时,我也在阅读时间;我与书本做朋友的同时,我也和时间做朋友。这是一份诗意的人生体验,我将终究热爱,我将终究选择,我会永远过上一种精神生活。
是的,我的朋友,请热爱阅读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你的梦想助力,为你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为你的人生添上最亮丽的色彩。是的,我的朋友,请热爱阅读吧,生命就是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青春,无需多言,就应该好好拼一场。怕什么风雨,怕什么高山险阻。如果你热爱生命,那就必定要热爱生活;如果你热爱生活,那就必定要热爱阅读。阅读,就是我们人生最美的姿态。
是的,我的朋友,在阅读的沙漠中心,那里有一口最美的井!

我读孔子读后感


我读孔子读后感(一)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名丘,自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关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终身求索的人。我们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导师。大到道家创始人,小到故事中的两个六岁小孩。这样鲜活的例子自然说明了孔子的谦虚、和刻苦好学!但是这还不够深刻,因为孔子还是一个终身好学,终身求索的人。孔子说:五十有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岁,让我们来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第二,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人、礼、国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从四十多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以礼治国。为了国家、他可以毁三都、为了国家,他可以亲自领兵。但是鲁国的君上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孔子赶出鲁国,不过,孔子并未放弃,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他仍然没有放弃,走到哪讲到哪。有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扬仁、义、礼、智、信。也许真正的大无畏,不仅是在战斗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为了教育不畏惧一切困难的老师们!

第三,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人。2009年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很火,叫做《孔子》,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齐想借用会盟来刺杀鲁国君上,以为孔子早就料到这一招,出动了五百乘兵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兵车并未出动。不过,孔子早有准备,会盟开始,齐国动用五百乘战车,而鲁国竟然也有五百乘战车。齐国见此情形,只好收兵。讲到这,有朋友会问了,鲁国的战车是从哪来的呢?哈哈!五百乘战车子虚乌有因为他们站的高,下面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车,后面拉上扫把,一跑起来、烟雾弥漫。这样便形成了五百乘战车的壮观景象!孔子的战略就是这样:兵以正和,以奇胜!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这也就是孔子。爱人、爱己。正像它的先师子产大夫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东方圣贤!


我读孔子读后感(二)

这个星期天,我到博库书城里转悠,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品。突然,一阵书香传来,牵着我的鼻子走了过去,定睛一瞧,是一本名叫《孔子》的书。我欣喜若狂,立刻拿起它饱读起来。

一打开书,一位书中的小精灵就为我做向导,带我去了孔子的世界

孔子,名丘,字2020仲尼,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从小就懂得体谅母亲的困难,每天都按照母亲的要求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从不惹母亲生气。他好学上进,生性聪明而且善于思考,在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下,凭着自己的勤奋,学会了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项基本功,为后来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母亲的关怀和教育下,孔子相当好学。为了求学,他一大清早就到老师门口等候;炎炎烈日下,站在老师门口,直晒得他头昏眼花,眼冒金星,但始终没有改变他的求学决心。正因为他的好学,他在各方面的知识都达到了博大精深的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成为了一代伟大的哲学家。看到这儿,我不禁陷入沉思:孔丘虽然长得丑,可他却不自卑,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甚至比正常人更好学、更勤奋,并且还十分的谦虚,虽然他已满腹经纶,可他依然要千里迢迢的去洛阳拜师学艺。他为了让妈妈省心,一有空就在家里帮妈妈烧火,洗衣,做饭,到了晚上,还和妈妈一起编草鞋。再看看我呢,学习上经常会为了一点点小成绩而沾沾自喜,有的时候还喜欢卖弄;生活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仅不体谅父母的辛苦,有的时候还要挑三拣四,与孔子一比,真是差距太大了!我真的要多向孔圣人学习,以长补短。这顿大餐真让我大饱口福,我以后要多尝尝这种大餐,丰富我的知识,快乐我的生活。


我读孔子读后感(三)

如同那耀眼的北辰,在历史的天空中,散发着淡蓝的光芒,穿越千年的时光,依旧是那么的耀眼。

题记

我站在历史的长河里,看历史的车轮滚滚驶向远方,我的思绪慢慢地飘向远方,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回到那个有你的时代春秋战国。

我看见了你孔子。你是那么的信心满满,你想去将自己的学说推行给列国的公侯,你想要在这个礼乐崩坏的时代挽救人们的思想。于是你踏上了征途。还记得你在卫国时的耻辱吗?你希望满心的去到了卫国,你是多么的冀希卫灵公能够采纳你的政策。然而他却并没有将你的一副心血不管不顾,心里心心念念想着他的南子,甚至觉得你是他国派来的细作。你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侮辱,你愤然离开。

此时你已经59岁了,带着所跟随的弟子们在当动不安时代,穿行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曹国、宋国、郑国、陈国。你一边奔寻明理的国君,一边将自己的学说传授给人们。你可能曾在黄河或是长江边上感叹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可能也曾在等待着一位赏识你的国君, 从而吟出沽之哉,沽之哉。你是多么的期盼有人能够赏识你,采纳你的学说。

就在你在陈国城门与弟子走散时,你去问路人是否看见他们。你在他的眼里看见了一丝的厌恶,你看见了自己在他瞳孔里你那颓败的样子。好在你找到了他们。当子路愤然告诉你那路人嘲笑你如同丧家之犬时,你也只是淡然一笑,调侃自己累累若丧家之犬。然而你心里的那份不甘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在你无数次不被统治者所认同自己时,你终于放弃去到处游说,从而去在民众中去发扬礼乐。此时你已经步入暮年。

终于,你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你开始编写一本可以传世的书籍。你与弟子们不舍昼夜的编撰,春去秋来,时光在你与弟子的脸上留下了印记,终于一本旷世神作诞生了。你欣慰的看着哪本书,你决定给它取一个好名字2020。叫什么呢?你思索着。弟子们在下面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有的说就叫《孔子》,你摇摇头。有的说《语经》,你还是觉得并不那么完美。你想着想着,突然说到:谈论言语,就叫《论语》。弟子思索一瞬同意了。

这一年,你已经72岁了,你知道自己大限已至,淡然的看这个纷扰的时代,心中只有平淡。你含笑而逝。留给这个泱泱大国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细细品味你的一生,感悟你的淡然,体味你的思想。慢慢了解了你万世师主孔丘。

多美的心,多美的人 (1200字)


《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繁华落尽,岁月匆匆。我们,在幸福中渐渐长大。可有一种人,正值花一样的年少时期,却有着一颗美丽的孝心。

我们来到这美丽又精彩的世界,无时无刻不享受着幸福的滋味。然而就有这样的少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在艰苦与磨难中坚强地生活下去,心中有着对父母的无限牵挂、对亲人无限的孝与爱。他们,就是令每一个人都尊敬的最美孝心少年。

在学校有一天上课,老师带我们走进了他们的故事。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看着一位位孤苦伶仃的同龄少年和一个个令人情不自禁潸然泪下的故事,我感觉眼眶模糊了,泪水不停地在眼睛里打转,我的心在颤抖,敬佩之情久久都在荡漾。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年龄;充满欢乐的年龄;充满笑与爱的年龄。在我们享受天伦之乐般的生活时,他们这些和我们一样的同龄少年在干什么?因为灾难无情地夺走了他们生活的顶梁柱,所以他们早早地肩负起一个重如泰山的责任,扛起了养家的重担,用自己依旧稚嫩的小手撑起了一个家的希望!他们难道不苦吗?他们难道不累吗?当然不是,只是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家里,他们只能做起家里的顶梁柱。他们深知:如果自己放弃了,就意味着我的家也破碎了,所以我不能放弃,我一定要带上家人过上好日子的!一个简简单单又坚定不移的信念却感化了我。我们平时只会在父母前撒娇,乱发脾气,曾几何时,我们想过父母的苦啊?

这个世界,总是不公平的。还记得有那么几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少年,他们的父母都身患重病,他们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极力想挽回自己饱受病痛折磨的父母亲,但却无济于事。病魔永远的无情的夺走了他们最爱的父母;夺走了他们的精神支柱;夺走了他们的一切。看着他们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很是悲伤:上天为何如此不公啊?可我们呢?何曾珍惜过与父母的在一起的时光?何曾想过父母对我们的爱?何曾真正对父母说过我爱你?

坚强,是你能在困难与绝境中依旧微笑,这份笑容一定是最美的。这些充满孝心的少年不是如此吗?他们即使自己很苦,脸上也一样洋溢着笑容。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笑着,象征着你对生活充满希望;也象征着你有信念、不轻言放弃;更象征着你一定是一位坚强的人。

而孝心,是你在每时每刻都想着你自己的亲人,为他们担心为他们吃苦耐劳,正是你源自内心最最真诚的对亲人的爱。这群少年,更用自己的愿望,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明白:孝心是一种美丽又善良的心。

两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了,我被他们震撼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我心中不由自主流泻下一时的感受:啊!多美的心,多美的人!

五年级:俞嘉胜

萧萧读后感:人性美的光辉


萧萧读后感:人性美的光辉

□郑 程(瓯海区城管与执法局泽雅中队)

读着故事的发展,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个悲情的结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集多重苦难于一身的悲情女子的经历在沈从文笔下却没有演绎成一个悲情故事。

女主人公萧萧出生之后就没有了父母,是个孤儿,被寄养在伯父家。到了十二岁,萧萧便做了人家的新媳妇,成天带着年纪还不到三岁的小丈夫。萧萧十五岁时就已经发育成人,在花狗的歌声与诱惑中懵懵懂懂地就变成了妇人。失贞怀孕后,她在等待发落的过程中生下了儿子,出人意料的是,这样的她竟然被大家所接受。到儿子长到十岁时,她正式与丈夫拜堂圆房。待到儿子十二岁,家人又给儿子找了个童养媳,而萧萧则抱着新生的毛毛在一旁看热闹。这是小说的基本情节,时间线索相当清晰。读完了整篇小说,我的心里有着一丝温暖,喜欢这样的结局,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美的光辉。

——沈从文

电影《湘女萧萧》

出嫁后的萧萧,一直过着本分而又规矩的农家生活,日子过得闲适又舒畅。"风雨里过日子,像一株长在园角落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叶大枝,日增茂盛。"伴随着萧萧的成长,一些新事物也开始进入了萧萧的生活视野。诸如城里"女学生"的新潮与自由、花狗的歌声与诱惑、情欲的萌动与释放等。东窗事发后,"萧萧步花狗的后尘,也想逃走,收拾一点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一切似乎都预示着变化,但一切又都没有变。萧萧被抓了起来,失贞辱节的她要么"沉潭"要么"发卖".但周围的人都对萧萧怀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温爱,包容并接纳了她,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成为乡土的悲剧。最后,所有的一切归于常态,所有的一切都化为平静。我看到了当地醇厚的文化习俗,以及其间优美、健康而自然的人情、人性。

看到周围的人对萧萧的温爱,我突然间意识到了这是人性的光辉。这不禁令我想起了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里的埃斯梅拉达。小说中敲钟人伽西莫多的养父因贪恋埃斯梅拉达的美色叫伽西莫多去抓埃斯梅拉达。但事情暴露,伽西莫多被教会处罚,被捆绑在众人面前接受审判。周围的人都唾骂他,嫌弃他。他口渴了,对着天喊,但没有人回应他。就在这时,众人中让出了一条路,出人意料的是,埃斯梅拉达端着一碗水慢慢走近,渐渐得靠近伽西莫多。她用她那双纤细的手将水喂给伽西莫多。周围的人都惊呆了,对埃斯梅拉达的做法都难以理解。而我作为旁观者想说,这不正是人性美的光辉在闪烁吗?

埃斯梅拉达能够忘记伽西莫多对她造成的伤害,不计前嫌,报之以她那颗善良的心。试问,这不是人性美,那还会是什么呢?

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但却有着相同的意蕴。《萧萧》中那些能够接受萧萧的人身上和埃斯梅拉达身上共同的人性美能拯救在绝望边缘的人,让他们获得一个重生的机会。

人们常说,现实社会太残酷,利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太多的人为了名利迷失自我,只顾踩着别人往上爬。所以越来越来的人逐渐忘记了去思考人性的意义,陷入名利的泥潭无法自拔。阅读《萧萧》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人性美的光辉,呼唤起那久违的本真自我。繁华的世界可能迷乱了我们的双眼,忘记了回归,忘记了应有的人性。停一停前行的脚步吧,认真地思索,寻找人性美的光辉。

有人说萧萧是可悲的,但我想说萧萧确实是可悲的,但又是不可悲的。她的可悲是因为她一生的遭遇,她的不可悲是因为她的遭遇能被当时的人接受。她没有受到当时像她这样的人应受的惩罚。萧萧是幸运的,是那时的人身上的人性美解救了她。

《萧萧》给了我们一个悲痛的过程,但却给了我们一个不悲的结局。我们看到了希望——破除封建观念,展现人性美的希望。现代社会的我们不是更应该闪烁人性美的光辉吗?

读《论语》有感---我心中的孔子


读《论语》有感---我心中的孔子

耿怡墨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一个不敢梦想,害怕失败的人。面对心向往之的事物我退却了,渐渐的学会用“无所谓”三个字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失落与难过。有时候,当我无法不面对污浊的空气,拥挤的空间,我发现我再也找不回当年那个呼着“小时不识日”的我了。

而这种心态,在遇到孔子的时候发生了转变。我开始相信有那么一种人,境遇比我差得多,却还在用自己的心为这个日渐不堪的社会做着奉献,还在为类似“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梦想坚持着。我突然想起了我自己,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荷蓧丈人那样用犀利的语言抨击我的梦想,因为我没有梦想,准确地说,是没有拥有灵魂的梦想。

曾几何时,我也“傻傻”地去给老人让座,在地上捡了钱去交给警察叔叔,看见同学抄作业会严厉制止。而今呢,我看到老人上车会装睡觉,看到同学抄作业会走过去笑着对他说:“要不要抄我的?”看到插队的我也不会管,对着不喜欢的事我会笑,对着不公平的事我能忍。

当我以一个“完美无缺”的姿态重新站起的时候,我以为我不会再受伤了。可是,我错了,我躲不了。我终归不能像孔子一样喊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一个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公平难觅的年代,说出这样的话的孔子,真的不能不让我敬佩。因为我做不到。

孔子曰:“仁”即“爱人”。我无数次地希望这个世界充满仁,可是太难了,现在尚且做不到,更何况孔子所处的时代?于是我想起一个面色枯槁却神情依然焕发光彩的人,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说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当他面对外界“今之从政者殆尔”,怅然若失地说“鸟兽不与同群”时,谁又能够像他一样轻抚琴弦,浅吟低唱那千古之音?

我轻抚着这冷漠的纸张,读着那些渐渐消逝在时空中的文字,我彻底折服了。我的痛苦真的不算什么,因为真正的君子是绝不会为残酷的现实所击败,绝不会怀疑自己所选择的路,也绝不会因为身处困境而喋喋不休地抱怨环境的恶劣。他们会自己动手,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环境。

孔先生教会我的,让我终生受用。他在梦里告诉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先生,我会努力做到的,因为梦想已经回来了。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教师的人性与思想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教师的人性与思想

《不跪着教书》由吴非先生所着,大概许多老师都看过这本教育专着。看完这本教育随笔,带给我沉甸甸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铮铮的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语。作者以几个时代丰富的教育人生体验,以一个教师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审视着当今教育的种种弊端,以一个中国人具有的爱国情怀呼吁每一个教师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当一盏能够长久地照耀学生一生道路的明灯!当我读完这本专着,心中不由地升腾起对作者的敬意和尊重,作者虽然从事的是高中教育,但对我们的小学教育仍是触类旁通、意义深远。

一、教师的人性要丰满

教师应成为情感健全的人,应向学生广施仁爱、感恩、善良的人性,使学生具备仁慈善良、互助友爱、节俭朴素、自尊自爱的心灵,只有给下一代留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的学生将来不管身处何等恶劣的环境,都能在心中盛开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都能照亮他前行的人生。

让我触动很深的是作者的学生郭虹从小时候起,就是一个善良的小姑娘,她见不得别人吃苦受罪,看见别人吃药打针也如同身受。在她医科大学毕业后当医生的第一个除夕的夜晚,毅然克服内心的胆怯和恐惧去陪护一个马上就要走向人生终点的孤老太太。当那位老太太没有亲人的陪伴却满怀感激的神情于凌晨二点谢世后,郭虹勇敢地和小护士两个人替孤老太太换上衣服,从容而神圣地用躺车把孤老太太送到了太平间。看了这个故事,谁的心里不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呢?

二、教师的思想应站着

语文课应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而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是一名思想者。首先,教师应善于学习,应善于读书提高自身素质,应注意知识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也要有一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读书也行,因为多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智慧和见识。其次,教师应努力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胡适与鲁迅是同时代人,他们的性格与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教育风格也不同。胡适热情,好为人师,循循善诱,他总是教育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鲁迅冷峻,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出路。而毫无疑问,他们不同的风格都影响了一大批后来有成就的学生。第三,教师要教育学生读好书,要通过文学阅读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要尽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让学生有精力去读经典名着,从前人文化中吸取营养,要避免产生有文凭而没文化的学生。一本好书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蒙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像一个人一样地活着。第四,教师的人品应站着。教师要远离权贵,要和家长保持适当距离,要远离粗俗和恶俗,要自觉抵制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保持人品的纯净。

因为教学的原因,我成了书店的常客。在书店中我无意发现了《不跪着教书》这一本书,在看到这本书时我第一反映就是讲教师的悲哀。哪知当我借阅了此书时,我便喜欢上了它。

这篇文章讲的是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这个故事长久地感动着我,并深深地启迪了我。假如是我,会怎么做呢?站在教师的角度,我可能首先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让孩子明白不能破坏公物。然而这也破坏了孩子的童真和对孩子爱的教育。

王老师从一个小女孩与一朵玫瑰花的故事中读出了爱的教育,读出了现代教育中学生情感健全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我们教育的学生应该具备人的情感。学生应该具备人的情感,这个提法看似滑稽。学生是人,当然具有人的情感,教育中怎么还提应该二字2024?可是,如果我们关注一下身边的学生们的表情,会发现麻木的、无所谓的等等令人无法与他们的年龄相等同的表情比比皆是。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仁爱的禀赋,我们首先要培养的是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教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心他人、同情弱小。在书中吴非老师谈到了xxx前17前非人化的教育,对贫农爱,对地主恨,而且还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毫不留情。当时的教育和社会环境都在孩子心里播下了冷酷的种子,所以在xxx时,老师们首先自食其果。

最后我想说:《不跪着教书》真是一本好书。在此我只想好好地感谢吴非老师,他给我带来了触及灵魂的感悟。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希望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执著—读《简·爱》的读后感


初识(简爱),是缘于同名电影。终于,在一股名著热中,我选择了《简爱》。

有人说,女作家善于塑造细腻的人物;有人说,(简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夏洛蒂把自己的经历与感受融入了作品之中。这些,我都不置可否,但她留给我的印象便只是两个字执著。

简爱是执著的。应该说,简爱的执着源于她的自茸,刚毅,坚韧不拔的性格。这个19世纪中期的普通的英国女性形象,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或许有些遥远,但是她的品性、处世态度却有许多是我们现代人都可能无法做到的。当你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辗转徘徊,犹豫不前时,是否也能像简爱一样,抛弃世俗陈念,勇敢地选择自己的路,并能坚定地走下去呢?这应该是一道很难的选择题人生的选择题。

写到这,忽然想到了一首流行歌曲(执著),歌词描写的是对爱情的执著。爱情的力量固然是伟大的,但若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人生信念、生活理想同样抱着坚定、励志不息的态度,他同样也能有所收获的。

不要把简爱称为女强人,因为她实在太普通,太平凡了。像是只丑小鸭,不拥有美貌与财富。我想生活中,一定有许多像简爱那样的女性或是男性,他们都是平凡又普通的,当他们面对生活;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生活就像是个考场。这里的考生永远不可能获得满分,但他们可以获得成功,因为他们曾经或者永远执著追求着。

执著,就像简爱以及所有执著的人那样。

【作文点评】

《简爱》是众所周知的世界名著,女主人公简爱更是大家喜爱的女性形象,她自羊、刚毅、执著追求的精神曾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年青读者。

无疑,此文作者亦被简爱的执著所感动,心里很有些话想说,所以写下了此文。文中用极简练的语言写出了心中真实的感受,点评心目中最喜爱的女性形象。语言朴素、简洁,洗尽铅华,好一个真言难求。

我心中的孔子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名丘,自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关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终身求索的人。我们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导师。大到道家创始人,小到故事中的两个六岁小孩。这样鲜活的例子自然说明了孔子的谦虚、和刻苦好学!但是这还不够深刻,因为孔子还是一个终身好学,终身求索的人。孔子说:五十有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岁,让我们来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第二,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人、礼、国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从四十多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以礼治国。为了国家、他可以毁三都、为了国家,他可以亲自领兵。但是鲁国的君上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孔子赶出鲁国,不过,孔子并未放弃,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他仍然没有放弃,走到哪讲到哪。有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扬仁、义、礼、智、信。也许真正的大无畏,不仅是在战斗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为了教育不畏惧一切困难的老师们!

第三,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人。2009年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很火,叫做《孔子》,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齐想借用会盟来刺杀鲁国君上,以为孔子早就料到这一招,出动了五百乘兵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兵车并未出动。不过,孔子早有准备,会盟开始,齐国动用五百乘战车,而鲁国竟然也有五百乘战车。齐国见此情形,只好收兵。讲到这,有朋友会问了,鲁国的战车是从哪来的呢?哈哈!五百乘战车子虚乌有因为他们站的高,下面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车,后面拉上扫把,一跑起来、烟雾弥漫。这样便形成了五百乘战车的壮观景象!孔子的战略就是这样:兵以正和,以奇胜!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这也就是孔子。爱人、爱己。正像它的先师子产大夫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东方圣贤!

喜欢《壮美的执著与永恒的人性爱——我读井上靖《孔子》》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奉献社会我读孔子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