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书笔记800字。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书笔记800字,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书中讲述了一个偶然的时间,致使本来毫无打算的夫妻怀上了孩子,再三思考之后,夫妻打算把孩子生下来。但是妻子在怀孕五个月的时候,病了。于是,不得不去医院,医生以病情严重给孕妇做了X光检查。但是,初为人父人母的他们并不知道这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不久,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叫妞妞。但是,不幸的是,孩子生下来,眼睛就患上了严重的眼疾 。夫妻知道情况后,在做手术与不做手术之间犹豫不决,后来,又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可爱的小妞妞离开人世。悲痛的父亲写下了这本书,以此来纪念他那唯一又可爱的妞妞。

读这本书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自己跟着作者融入到其中了,跟着书中的情节,快乐,悲伤,撕心裂肺。记得当时读到妞妞因病痛的折磨而难受的时候,自己的心也纠结成了一团,就像有东西压抑着自己的心,呼吸不了。结尾让我很意外,这对曾经一起经历了近乎生死的难关,却在度过难关过后分开了。原因不详,可能因为害怕触景生情,也可能是没有感情了。或许,这就是我们惯有的思维,觉得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会更珍惜以后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其实,就像书中那个所说的,分开了就是分开了,没有什么原因,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读完之后,我为小妞妞的死感到痛惜,为大人的悲伤而悲伤,为中国的医疗体制感到悲哀,更多的,我为他们的犹豫不决而感到惋惜。也或许,选择另一条路一样会有风险,但是,生活本来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因为没有人教过你该如何去好好的生活,如果愿意承担风险,也意味着会有机会得到高回报。

书的最后,作者写道,很多人看过本书之后,叹息对生活的无奈,我想,生活的确是无奈的,但是,无奈之外,依然可以有自我的想法。对于生与死,我们真的是无可奈何,但是,我们拥有生命的过程,对于生命的过程,我们可以选择,选择自己想要的。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应该当机立断,不要等到机会过去了,才后悔当时的犹豫不决。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800字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800字

作者 刘丹青

之前多次听身边的朋友推荐。当第一次翻开周国平先生所写的《妞妞》,就被他细腻的情感所感染泪湿眼眸。作为一个男人,一名父亲,他用感性的笔触去书写对于早夭女儿无尽的爱与怀念,记录的点滴美好瞬间让人为之动容。

在字里行间,感受着周先生与妞妞相处一年几个月时间里的幸福甜蜜,随着厄运来临,妞妞病情恶化,伴随着悲伤与痛苦。妞妞早夭后,周先生又设想了许多假设,遗憾自己的犹豫不决,悔恨当时未能早早的下定决心给妞妞做手术。纠结、无奈、自责、自我安慰、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妞妞的眼睛如此美丽清澈,可替代的是视力下降的眼盲。""妞妞天资聪明,可天公不作美,如此小却承受着成人无法预知的痛苦。"回忆、现实、交织在一起。周先生的思绪在妞妞来回之间,假设、幻想、现实场景,失女之痛透过文字直击人心。

这何尝不是一本聊以自慰,自我疗伤之书呢?妞妞已逝世,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以此来给自己和雨儿信心。可最终,他与雨儿分离。文中写出因孩子早夭分离的家庭占百分之二十。直至文末,才感伏笔之深,也深感遗憾。周先生又得一女,可她终究不是妞妞,更不是和雨儿的。伊人已去,美好尽留心间!

如果说,天灾带给孩子的病痛,让人倍感悲痛。那战争炮火中受到创伤、甚至失去性命的儿童,更是让人痛心疾首。最近网上盛传一段"叙利亚战争中儿童的追问",炮火中拍摄的视频,孩子们被采访中还能听到那背景一声声炮弹的响声。伴随着失去亲人之痛,维持生存之艰辛,谈论战争,回忆不应有的平静,又看到惊恐、不安、哭诉、无助的眼神……但给人震撼的是,饱经战争有的孩子脸上还依旧带有一抹纯真的笑容。还有那个一直带着灿烂微笑说:"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如果我长大学不了医,我的梦想就破碎了。"的女孩,祈祷她能梦想成真。看到这些,比起孩子们放声痛哭更让人心痛。世界和平,善待儿童,希望不仅仅是一个梦。

想到这些,愿每个孩子平安度过此生,愿天下子女能常伴父母身旁!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坐在窗前,合上书,感受到阳光照在脸上那暖暖的感觉,我想起了你,妞妞。

妞妞,你一定不知道你的爸爸妈妈在得知有了你这个小生命时的激动与欣喜,你还未出世,他们就已经习惯和你天天对话,小DADA,你妈妈在你还没出生时是这样叫你的。名字只是一种称呼,但若是从爱自己的人口中说出来,那种幸福一直可以蔓延到你的心底。

似乎听到了你的第一声啼哭,妞妞,又嫩又亮,一点没有悲伤的含义。是啊,没有悲伤,那该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被这个世界浸渍久了,还有多少人记得快乐的滋味。也许你真的是天使,真的具有化解悲伤的力量。你在哪儿,哪儿就有欢笑。倘若没有你,这个世界是多么沉寂。

还记得你刚出生的那段时光吗,妞妞?那可能是你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没有病痛的折磨,没有黑暗的压迫,你可以自由自在地看天,看地,看世界,还有最爱你的父母。那时的你记清他们的样子了吗?妞妞,没有谁能预料到将来,此时你的爸爸妈妈,正体会着初为人母人父的幸福和充实,一大家子都围着你转,你的一小点动静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当一切都沉浸在温馨中时,谁都不知,病魔把手伸向了你

你妈妈一个无心的发现却带领你们这令人羡慕的一家走向了一个无尽恐惧的深渊。眼底恶性肿瘤,那是种什么感觉,就好像是你正为你买了高层新房而欢喜雀跃的时候,却不小心失足掉了下去。你的父母的内心世界已经崩塌,因为他们都认清了一个事实你活不长了。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与对峙,不知让他们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妞妞,你看,世界多么假,他多会开玩笑,而你,依旧在爸爸的怀抱中甜甜睡去,梦中传来你清脆的笑声

妞妞,不得不承认,你的爸爸和妈妈真的真的很爱你,刻骨铭心的爱,爱到骨子里去了。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哀痛和绝望,在你面前逗你笑,在你背后却偷偷掉泪。当父母看着自己的心肝宝贝一天天被病痛折磨着,过着倒计时般的日子,他们的心在滴血啊,那种想把痛苦转移到自己身上而无能为力的悲痛可想而知。

命运从来不在我们的掌握之内,人只能在这种无力感中放任自流,并且为自己的渺小卑微和缥缈无形而深深自怜

但你不知道,纯洁幼小的你不知什么是病,更不知自己离死亡的距离越来越近。你还是那个调皮可爱的妞妞,你总是拿爸爸的眼镜,你总是欺负珍儿,还那么小,你就练就了一张伶牙利嘴,伴着的,还有你的欢笑声,毫无杂质的,天使般的笑。

随着你一天天的长大,你从你的自说自话渐渐成长到可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爸爸妈妈这是你最先学会讲的两个称呼。虽简单,但他们作文的分量在你心中却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我几乎可以想象从你嘴里吐出的这两个称呼是多么甜美,你边叫还拍着小手,咧着嘴笑,而你的爸妈那时肯定激动的要跳起来,多么幸福的定格啊。你叫的那么起劲,倾尽全力似的,仿佛在宣示着他们是你的,谁也抢不走,我想你的爸爸妈妈再喊你妞妞时,一定也在宣示着他们的所有权,谁也不能把你夺走。可是在疾病面前,任是再强大的人类也束手无策。一声声的爸爸妈妈带给他们的,是兴奋和喜悦,有谁能说不是痛苦和折磨,多么可爱的骨肉,终将离他们远去。

现实干涩地叫人流泪。

妞妞,在你爸爸的书中,你俨然成了一个小音乐家。你一个劲的说听音乐,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的听着同一个调子。音乐是心灵的旋律。你拥有那独特的音乐天赋,对音乐这个朋友的依赖,更可以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即便在病入膏肓之际,你依然不忘听音乐,在昏睡中依然可以准确的说音乐没了。你就像是音乐的天使,不是一首插曲,却深深改变了爱你的人的生命旋律。

幼小的你不会喊痛,只会学着妈妈的话说磕着了、痒、妞妞痒死了,睁着眼睛已经不能看到亮亮了,令我痛彻心肺。特别是看到书中这一幕的时候,我蕴含着的泪终于不自主地流了下来:

有时候,她轻轻喊一声爸爸,我也轻声应答,然后又是寂静。轻微的一呼一应,宛若耳语和游丝,在茫茫宇宙间无人听见,不留痕迹,却愈发使我感到了诀别的分量。

可是我又听见了妞妞的轻声呼唤:爸爸。

我俯下身,她伸手抓摸我的脸和嘴唇,把小手伸进我的嘴里。

爸爸心疼。她说,声音很小,但我一字字听得分明。我流着泪舔吻她的小手,那只沾满我的泪水和唾沫的温柔的小手。

懂事的可人儿,妞妞,还那么小,你已经学会如何去爱人,虽然只是简单的表达,但是我却不得不为这种父女间的真情对话所打动。一句句的爸爸疼妞妞哭,起初还不明白你的意思,后来才知道,你说的是倒装句妞妞哭,爸爸疼。

再一次潸然泪下。

离你离开时隔九年了,虽知这么做已经没用,可我还想把我最真挚的祝福送给你,妞妞,死是不存在的不是吗?

抬头看天,蓝蓝的,白云相间,多美啊。现在的你一定是那朵最美的云朵。看着它,我笑了,远处仿佛听见银铃般悦耳的欢笑,夹杂着幼稚的娃娃声灯灯亮了,灯灯灭了。

看见你的身影,忽隐忽现,在阳光下变得透明,亮亮也在呢,小小的眼睛又圆又亮,像是亘古的明亮,永远都不会黯淡下来。

想你了,妞妞。

好想好想你

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有感


初读这本书是在高二,被封面读上可爱的插画所吸引,翻开书本遍未再合上。


周国平是个大家,学术上的东西被大家所称道,但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他那颗温柔而深情的心。他饱蘸着爱与深情的笔触令我忍不住一次次落泪。
妞妞是周国平与第一任妻子生下的女儿。文章从妞妞的妈妈——雨儿的孕期讲起。满怀希望与憧憬的一对年轻父母正在等待小生命的诞生,温温柔柔的笔触让人沉浸在美梦中不愿醒来。当然,美梦终有大醒的一刻。这对磕磕绊绊的小夫妻终于迎来了小生命的到来,一个长得“很像妞妞”的妞妞。两个人高兴得忘了所有的艰难与困苦一心扑在小婴儿身上。在此处,作者的描述实在让人动容。我不禁想到,当初的我,也是这样一个小生命,被一对年轻夫期盼且深深爱着的生命。原来,父母对子女的爱一点都不平淡,不是温水,而是空气,包裹着小婴儿的每寸肌肤,每段生命。这种爱静静在胸膛里燃着大火,熊熊烈焰,一直燃烧着,直到生命尽头。如周国平所说,“极度无私又极度自私。”我终此一生,也是回报不了这样厚重而热烈的爱的。在一首歌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亲情比爱情厚几厘米。我也这样感受到了。有一天我也会像我的父母爱我一样,去爱别的,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小生命。生命的奥秘,于我们像是海洋深处的鱼,闪着幽光,在无形中指引着我们一生的轨迹,也指引着人类前行的轨迹。

讨论过父母对子女的爱之深厚,继续讲这一家三口的悲情故事。真的是一个悲情故事,而故事成了真事时,就显得上天尤为残忍。我是个不喜欢小孩子的人,小婴儿的哭闹令人心烦,“熊孩子”则是种种恶行都令人无法容忍。而周国平笔下的妞妞,却是如此一个令人心生怜爱的妞妞。聪明伶俐是个俗气的夸小孩的词,但放在书中妞妞的身上这个词便立刻贴切鲜活了起来。是“父爱滤镜”的加持也好,是真的小孩子都如此可爱也罢,妞妞曾一度成为我心中第一可爱的小孩子,她让我重新燃起对小孩这种生物的喜爱。言归正传,妞妞是如此一个贴心而可爱的小天使。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啊。很多“俗气”的话都是很久以后才明白的,原来一点都不俗,原来每字都是真理。对,妞妞是个小天使,可爱又可亲,令父母愿意为她付出一切。这里,周国平便成了一个“女儿奴”,然而被爱奴役,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非常希望大家去看一看这本书,妞妞那种可爱,在一种非常微妙的程度,不单纯是视觉上可爱,也包括心理。读者很容易和周国平达成一种共鸣,感受到那种血缘上的羁绊。我常常读着读着就产生一种妞妞是自己的女儿的感觉,渐渐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读到后期妞妞被病痛折磨的死去活来时,常常泪眼滂沱。

妞妞开始表现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症状。这是无药可救的绝症,梦境从此开始破碎。刚开始时只是概念性的打击。绝症。“我小小的女儿得了癌。为什么会是我的女儿?为什么?”小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但也感受到了大人的伤心。“如此善解人意的小女儿,为什么偏偏得了癌?”病情开始恶化,眼底的肿瘤开始长大,压迫着神经,也压迫着雨儿和周国平战战兢兢的心。小小生命开始承受着成人也难以承受的痛苦。一家三口开始了奔波,一刻不停地在与死神进行着拉锯战。在治疗期间,周国平夫妇渐渐遇到了许许多多与妞妞病症相同的孩子,其中不乏比妞妞病得更严重的。为什么见到的都是孩子?因为得了这种病的都是孩子,而一旦得了这种病,活到成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种疾病的残忍程度实在是令人望而生畏。小孩子的眼睛非常漂亮,眼白泛着幽幽蓝光,亚州人大都棕褐色虹膜,而我们的小孩却有着纯粹的黑色眼睛,而今,眼底却生出来无法控制的肿瘤,破坏着眼球,破坏着神经,向四周扩散、蔓延。生病的小孩就已经很可怜了,那些被父母抛弃而未得到及时救治的小孩就格外凄惨。

这里描述到了一位仁心仁术的好医生,免费收治了数名被遗弃儿童。即便是无药可救的绝症,即便是无亲无故的流浪儿童,这名医生也用力拉了一把,告诉他们,你们没有被世界抛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个把妞妞、把这一家三口推入深渊巨怪口中的高材生医生和那几名冷漠狠毒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并不都是白衣天使,前面提到的几个,说是恶魔也不为过。这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便得到了深刻凸显。(这里,我再次诚恳地推荐广大医学生去看一看这本书,思考一下“性命相托”的真正分量。)
那名高材生在妞妞患视网膜母细胞瘤这件事里可谓是“功不可没”。在此,我想用没齿不忘来形容这种恨意。我完全不能理解这名医生的动机。为什么要让一名孕妇接受X光的照射,并且是以一种完全不合理的频率和时间?这种常识性的东西他为什么要漠视?我甚至要怀疑他是蓄意的。在作者感性而充满隐喻的描述里,他仿佛一个魔鬼,硬生生地把小妞妞从母亲的腹中剖出,夺走。一个家庭,自此离散。其次,雨儿怀孕期间患上肺炎去医院就诊遇到的医护人员的刁难实在让人心寒。“今天我就是不给你看!”这得意的话语像一枚淬了毒的钢钉,生生钉在患者的心中。这是怎样一名医生啊?这种人如何做得了医生?病人的苦苦哀求换来的是怎样的回答?在此也无需多言了,这种不负责任的医生,不配做医生。
妞妞死了,死于人生的开始。妞妞最后用药安乐死,父母做出最后的挣扎,下了这个决定,让小女儿走得不那么痛苦。我们没有资格更没有立场去批评他们。最爱妞妞的是他们,最痛的也是他们。看到妞妞最后在病床上挣扎的那一段,心一直揪着,实在是令人难受。医学的意义,就是努力、尽力去减轻像妞妞这样的遭受疾病折磨的人的痛苦。医学生誓言中一句“除人类之病痛”是如此简略,却又如此的艰巨
文章十分浓墨重彩,不是词藻华丽,而是情感深厚。这本书里,爱也爱得深,恨也恨得切,而最令人铭记于心的,则是痛,是妞妞承受的病痛,是周国平夫妇看着心爱的小女儿饱受煎熬时的切肤之痛,是浓重的绝望。希望广大医学生、医院体系的建设者都可以想象一下这种痛和绝望、这种对生的渴望、对明天的渴望。语言苍白,无法言及万分之一,有机会还是希望大家找书去看,看一看,什么是爱,什么是痛。

文字来源:李想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是周国平作为父亲记录他女儿从出生到死亡的这程。他从他妻子雨儿怀孕开始写起,他为了怀孕的妻子放弃了出国的机会,放弃了深造的机会,他为孩子付出了太多。这使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他同周国平一样,也是个大学老师。这年,原本他有去美国学习四个月的机会,但因为我快到小升初了,他毅然放弃了。

从小,就因为妈妈工作很忙,爸爸相对而言比较有空,他除了教育好他的学生之外,他把全身心都给了我。为了我可以掌握围棋,他自己上网上查资料,先自学围棋的下法,等我上过围棋课后,再一起与我在棋盘上拼杀。有时候,我学艺不精,下棋下不过爸爸,就把棋一抹,生气不下了,爸爸又哄着我,多让我几个子,耐心教我下棋。

还记得学游泳,那也是爸爸帮我学会的。在我六岁那年,爸爸带我学游泳,结果我怕水。没办法,爸爸只好带我先在儿童池里克服对水的恐惧。

他先让我带着救生圈在水上漂,然后让我带着救生圈站在池底行走,接着劝我扔掉救生圈在水里行走。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我终于克服了对水地恐惧。于是,爸爸准备第二年夏天让我上游泳训练班。

第二年夏天,我上完游泳训练班之后,爸爸便带我去小区的游泳池巩固学习成果。他觉得浅水区的人太多,没法施展开,便到我去深水区游。可是我个子小,到了深水区脚够不到池底,爸爸只好跟着我,充当“救生桩”。

有一次,我游着游着,突然没力气了,便咕嘟咕嘟往下沉。爸爸一把把我从水里托了起来,让我脱离了危险。

爸爸也不是总顺着我。记得小时候,我那段时间最讨厌吃饭,奶奶一般都依着我,喂我吃饭,每天都做好多样,就让我东吃一口,西吃一口。那几天,奶奶回老家去了,妈妈上班,爸爸一人在家带我。一天中午,我发现饭桌上没有我喜欢吃的东西,我没吃几口,就去玩玩具了,爸爸叫了我几次回去吃饭,我都没理他,自顾自的玩玩具。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我就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肚皮了。翻了翻零食盒,里面没有可吃的,我也打开冰箱看,也没有可吃的。我央求爸爸给我煮面。他严厉地告诉我不到吃饭时候是没有饭可吃的。想要吃饭必须等到晚上开饭。我哭闹都没有用,最后,爸爸给我倒了杯水,安慰我,让我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不是我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

这就是父爱,他没有母爱那样温柔,他却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我。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800字


书中讲述了一个偶然的时间,致使本来毫无打算的夫妻怀上了孩子,再三思考之后,夫妻打算把孩子生下来。但是妻子在怀孕五个月的时候,病了。于是,不得不去医院,医生以病情严重给孕妇做了X光检查。但是,初为人父人母的他们并不知道这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不久,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叫妞妞。但是,不幸的是,孩子生下来,眼睛就患上了严重的眼疾 。夫妻知道情况后,在做手术与不做手术之间犹豫不决,后来,又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可爱的小妞妞离开人世。悲痛的父亲写下了这本书,以此来纪念他那唯一又可爱的妞妞。
读这本书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自己跟着作者融入到其中了,跟着书中的情节,快乐,悲伤,撕心裂肺。记得当时读到妞妞因病痛的折磨而难受的时候,自己的心也纠结成了一团,就像有东西压抑着自己的心,呼吸不了。结尾让我很意外,这对曾经一起经历了近乎生死的难关,却在度过难关过后分开了。原因不详,可能因为害怕触景生情,也可能是没有感情了。或许,这就是我们惯有的思维,觉得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会更珍惜以后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其实,就像书中那个所说的,分开了就是分开了,没有什么原因,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读完之后,我为小妞妞的死感到痛惜,为大人的悲伤而悲伤,为中国的医疗体制感到悲哀,更多的,我为他们的犹豫不决而感到惋惜。也或许,选择另一条路一样会有风险,但是,生活本来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因为没有人教过你该如何去好好的生活,如果愿意承担风险,也意味着会有机会得到高回报。
书的最后,作者写道,很多人看过本书之后,叹息对生活的无奈,我想,生活的确是无奈的,但是,无奈之外,依然可以有自我的想法。对于生与死,我们真的是无可奈何,但是,我们拥有生命的过程,对于生命的过程,我们可以选择,选择自己想要的。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应该当机立断,不要等到机会过去了,才后悔当时的犹豫不决。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茉莉阿姨

上周,在百度搜《温柔之歌》这本书,搜索结果第一位显示能免费阅读,顺势点进去,一步步被诱导下载了百度阅读app,不过app"书架"一栏显示我可以免费阅读三本书,有"温柔之歌""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狼图腾".莫名却被"妞妞"吸引了,隐隐记得多年前上中学那会看过这本书,多年前也在同学的QQ空间看到同学写过对这本书的读后感悟,大概意思是看完特别感动,为作者夭折的小孩痛心。

现在自己也有了小孩,内心里对这本书更有一种亲近感,于是开始了阅读。刚好是周末,外面刮着大风,4月的天气遇大温降风,依然寒冷如冬日出不了门,于是一上午都躺在床上,在手机上读起来。

读之前大致情节我是记得的,真正阅读起来,才发现周国平的文笔很好,文风很细腻,我最喜欢的还是描写妞妞的片段,妞妞出生后,身为父母对她的那种喜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透露出初为人父人母的情深意切。周国平一个大男人竟然能描写的那么打动人心,应该是每天写了育婴日记,记录下了那些琐碎的小事。我已经忘记了小逗逗出生时的很多小细节,记得逗逗刚出生时,也计划每天写一篇养育日记,想记录下那些小小的喜悦瞬间或是焦急时刻。不过断断续续只记录了10几天,没能坚持下去。

看的过程中,我多次流下了眼泪,刚出生的婴儿,就被判了"死刑",随着她一个月一个月长大,越来越可爱,越来越成为父母的心头肉,可是病症也越来越严重,先是右眼睛完全失明,左眼也只有微弱的光感。妞妞很喜欢光,会说亮亮,喜欢在窗户边看亮亮,直到有一天,完全看不到亮亮了,妞妞忽然就很失落地趴在了爸爸的肩膀。

这过程中,作为父母,是最无助和悲痛的,看着自己刚出生的宝贝就得了癌症,每天守着摇篮精心呵护的宝贝,却一天天走向死亡,摇篮其实是墓畔。周国平爱女儿很深,他是抱女儿最多的人,加之他为人敏感多情,很多次见女儿病痛发作都哽咽落泪,父爱之深可见一斑。人们常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我想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周国平初为人父,对这个乖巧、聪明、懂事的女儿有太多太深的感情。

小孩是越养越有感情的,刚出生时,只觉他们是一个小肉球,随着小宝贝每天的成长,脸上有肉肉变胖了,会微笑了,会抓东西了。他们那么柔弱,那么纯真,只想用所有力气去呵护他。你只觉婴儿是世界上最值得爱的生物,让你愿意放下世间所有的名利,只为能多抱抱他,亲亲他,给他换尿布,带她去外面晒太阳,给她讲这个世界的美妙,想把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他,虽然他还听不懂看不懂。

周国平也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妞妞满月就被发现得了眼癌,要切除双眼才有可能保命。但他没有立即做出决断去做手术,认为与其成为一个瞎子,不如在还不知道留念生命的时候结束痛苦。后来病症发展的很快,等到他想做手术时,已经不允许了。他写道,我只想要一个眼瞎的女儿,不想做哲学家,世上任何的名利给我,我都不想要,只想要我的妞妞啊。

这也是很多读者指责周国平的一点,说他因为不能接受有一个眼瞎的女儿,就放任病情发展,不给妞妞做手术,其实是他的狭隘自私害死了妞妞。说实话我也不能理解周国平的选择,但是我深知作为父母,在面对这种事情时那种无助和纠结,父母是可以给她做手术延续生命,疼她照顾她,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她要面对这个社会对一个眼瞎人的各种歧视,生活不能自理,那个年代给残疾人的各种设施也没有建立。有网友说,在医院看到过一个眼瞎的小女孩对着父母叫嚷,为什么要生下她,为什么不让她去死。

也可能是最初对妞妞的感情没有那么深,慢慢养育了几个月,才发现孩子是这个世界他最为宝贵的东西,即便眼瞎那也是他最爱的宝贝,但是病情太快不给他机会了。

妞妞最终走了,一个婴儿承受了癌症的折磨,巨大的疼痛走了。周国平在妞妞走后一年去到海边的屋子,静下来用文字的形式来祭奠自己的宝贝,也给自己的内心一个出口。就这样他给了我们一个永恒的妞妞,也教我们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我为什么说能教我们怎么去爱孩子呢?这也是我看完这本书能实际受益到自己身上的一点,"爱孩子"是绝大数父母最自然的行为(从各种新闻看到确实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我也爱自己的孩子,大多数时候也是有耐心的,但境界的确没有上升到那种纯粹的地步。更是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孩子带给我们很多时候我会抱怨带孩子累,每天一把屎一把尿,一家人围着孩子转更不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

但在周国平的描写下,给孩子换纸尿裤、喂奶、逗她笑、带她晒太阳、一家人围绕孩子平静快乐地生活,这就是世上最可贵的最值得过的好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受到很大感染,我从内心认定要更爱自己的孩子,不再抱怨他们的调皮捣蛋,不再经常性地不耐烦。

摘录书中的两小段

舍末求本?--"可是,此时此刻,即使请我到某个国家去当国王或议员,我也会轻松的谢绝的。当我的孩子如此奇妙地存在着和生长着的时候,我别无选择。你比一切文凭、身份、头衔、幸遇更加属于我的生命的本质。你使我更加成其为一个人,而别的一切至多只是使我成为一个幸运儿我宁愿错过一千次出国或别的什么好机会,也不愿错过你的每一个笑容和每一声啼哭,不愿错过和你相处的每一刻不可重复的时光。如果有人讥笑我没有出息,我乐于承认。在我看来,有没有出息也只是人生的细枝末节罢了"

孩子带引父母?----"黄昏时刻,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玩,兴致勃勃地替孩子捕捞河里的蝌蚪,我立即发现我的记述有问题,真想是——黄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教他们兴致勃勃地捕捞河里的蝌蚪"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一集中的一个章节,虽说只是其中的一个章节,却让人看后,悲痛万分。
他们一家本来是幸福的,可是幸福,却往往很短暂。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这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得了先天性绝症,一岁半的时候离开了人世,离开了疼爱她的父母,使父母的生活跌入深渊。
也许可以这么说: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和苦难都是平凡的,它们本身不是奇迹,也创造不出奇迹。他们一定会过度伤怀,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女儿的小小身影会越来越模糊,以至慢慢忘却她的模样。如果你是路人,你也会这么想吧。的确,有什么办法呢?生活太现实了,我们甚至不能在自己的下一个不幸上,长久地集中注意力,更何况是陌生人的不幸呢。可是,他偏偏不是路人,而是孩子的父亲。我被这一家人催人泪下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从中可以理解做父母的感受,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刻骨铭心的折磨。相信在成长的岁月中,我们也会慢慢感受生活中父母的爱。
夕阳不留人,时间不等人,如果你是个健康的孩子,你将最最幸福的人,所有能做健康的人,多好。
这个故事,让我感悟到:都是孩子,父母的宝贝,也许我们该回报他们了,这就是文章的启示吧!以后的岁月,我们会慢慢成长,并在成长中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喜欢《《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读书笔记8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个父亲的札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