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平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平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平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平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里独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已过九旬的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动的火焰当作听众,故事从清晨讲到了黄昏,她回忆了一生,从女孩到暮年。那句话像清风,吻了我心内的平静湖面,荡起阵阵感动的波澜。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们成了老熟人。这一份跨越种族的平等,也愈鲜明了。我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里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类中心主义太根深蒂固,当人们提到平等时想到的几乎都是人类之间的,但其实平等是无关种类界限的,不是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也同在这天地,万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古岸,他们与驯鹿为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在艰难地生存,他们要征服自然吗?不是。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的全部,他们把全部交付给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时候,亲眼见证了一头灰色的驯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姐姐的乌麦找回来了,但那头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鹿却再没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驯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驯鹿得。人和动物,没有任何一方是无偿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权利谁都没增,谁也都没减,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种是鄂温克族的希望之一,他们不管迁徙去哪都带着,百年来从未变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冲突不断,生存环境渐劣,族人决定下山定居,却没带走火种。他们说布苏的房子里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不愿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独自坐在火塘前无奈而忧愁:我们的火种是用镰刀和石头打出来的,而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这样的火,怎么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孙子安草儿往火塘里添了几块柴,她又想起族人烧火从来不烧鲜木,只用树木里的枯枝断木。他们看到汉人门房前后堆着满满的劈得整整齐齐的柴时会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儿的不是柴,是他们。
列夫托尔斯泰曾道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相互尊重。鄂温克族在百年光阴里握紧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变化、感受疼痛。平等不再只是人人平等,而是众生平等,它们都基于对天地和谐的期望,都是对精神灵魂归属的寻求。于是,平等,让所有的渺小成为不渺小,让所有的平凡成为不平凡。
【篇一:《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近日向友人借阅《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书,利用通宵一气呵成将其阅尽,心灵中顿有清泠荡涤之感觉!
书中借用一位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之妻,90余岁的老妇人之口来陈述一个原生态的民族的近代发展史。对于鄂温克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而又非常原始的民族,他们面对那些所谓的现代文明的冲击,彷徨着、踯躅着。何去何从?这是他们要思考的。但是,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现代文明创造者与体验者们或者说环保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们要反思的。
阅读文中对于那兴安岭的动人风景的描述,光明就在河流旁的岩石画上,在那一颗连着一颗的树木上,在花朵的露珠上,在希楞柱尖顶的星光上,在驯鹿的绮角上。很清凉,也很撩人。在现今的时代,这样的风景也只能在书中来领略了。
愿天地与我们同在!
【篇二:《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这两天拜读了著名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用平滑的叙事,轻盈的笔锋把读者带入了真实而又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中。故事主要讲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近百年的生存方式和状态,让读者了解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民族--鄂温克族。笔者用第一人称、倒叙的笔法,以时间为主线,从她出生开始,一直讲述到今日,她已经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整部作品像蔚蓝的天空漂着几朵白云、像静静流动的小溪没有太大的波澜,却那么引人入胜,轻轻的把我们带入了美丽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亲历鄂温克的一直部族近百年的生存变迁。
故事中讲述了爱情、友情、亲情,那些掺杂、交织在一起纷繁的恩怨和离愁,却不会让读者觉得烦乱。这里有神秘的萨满,为了救治别人而放弃自己的骨肉,有美丽的爱情,有一幕幕的生死离别,有猎手们角杀猎物的精彩画面,显示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故事以几个大的时代为背景,最终还是叙述了两大主体,和平、环保。人类永远离不开这两个主体,笔者深深刻画了战争和人类肆意破坏环境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无论是从物质还是到心灵,那都是不可弥补的。
不失为一部好书,值得一看,如果你有时间。
【篇三:《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作文】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它让我一直从九月读到十月,又到十一月。小说精美的语言、曲折的故事让我爱不释手。它采用一个九十岁的女人的自述,描写了二十世纪时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这些鄂温克人与驯鹿相依为命,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他们随驯鹿逐食而搬迁、游猎,记录了民族中神秘的部落文化和与大自然及其他人群的生命抗争。在生命的不断更替中、在时光无尽的流逝里,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段段感动人心的故事情节。
这部书记录了近百年的历史,是鄂温克民族历史的活化石。同时,在作者的描述里,这部生硬的历史片又充满了众多的挚爱:有父母制造的风声、有我和两任丈夫的爱情、有众多子女们的爱情、有两个萨满对部落众人博爱、有朋友间的厚爱、有,这些鲜活的生命,让人不禁沉醉其中。同时,民族部落的特殊性:乌力楞、萨满、驯鹿、跳神、岩画、木库莲、狩猎、蹲仓、树葬等等,为读者这个呈现出一幅幅从未感受过的画卷。整部作品共分四个部分,清晨、中午、黄昏、半个月亮,以此来寓意生命的意义,我和雨和雪都是老朋友了,等等,象征着对大自然流逝规律的墨守与遵循,作品中众多生命的生与死,也揭露出事物及自然的更替交换,唯有自然是永恒的道理。
小说里的主要人物,一是我自己,一个女人生长的历程。二是我的家族中的角色。三是部落里有特征的人物。其中,对于两个萨满的描写,都栩栩如生,给人以血肉痛息之情。同时,随着外界人群与自然灾难的来临,部落中也发生了更多的故事,涌现出面对生死、面对痛楚、面对有无的抉择。从清晨到半个月亮,整个鄂温克民族正由兴盛走向消亡,从山林转向村镇。而他们,也正在接受着这种生死命运。最让人可悲的,带给这种文化消亡的力量,不是自然中的瘟疫、不是自然灾害、不是日本人和俄国人,不是国民军,而是某种要求转化为文明的力量。
这种难以抗拒的自然规律,在个体身上表现为:天灾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里死去的拉吉达,与熊搏斗死去的瓦罗加每个人的命运都在那片原始的山林里一点点的上演。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上演着死亡,重复着悲伤,同时,整个部落也在沿续了相同的情形:进化、发展、衰落、消亡。如同小说的四个主题:从早晨到半个月亮。可就在悲伤的同时,勇敢与勤劳的鄂温克人,又深怀着大爱,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演绎了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柔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女人的男人,你一定要去读这部书,因为它如同一个曼妙的女子在对你轻声耳语;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男人的女人,这部书不可不读,因为里面有个女人在对你讲述一个个悲壮、感动的爱情故事。如果你不喜欢什么男人和女人,那么你不得不去读这部书,它将会告诉你,如何去面对世界和生活。
【篇四:《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迟子建的矛盾文学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它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文学作品。它是一部关于鄂温克少数民族的游牧史诗般的作品。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支流,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额尔古纳河左岸划归俄罗斯。鄂温克少数民族就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之中。
鄂温克部落生活在叫希楞柱的房屋里,晚上透过尖顶的小孔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像是挂在希楞柱顶上的油灯。到了深夜,有时会听见主人公父母弄出风一样的响声,不久她的弟弟就将生了。黄昏时,他们在河上燃起篝火,吃烤鱼,喝着酒,跳着舞。狩猎时,运气好的话,会捕获一头黑熊,取回熊胆,给病弱的补身子。他们放养驯鹿,用鹿茸和兽皮去交换他们需要的弹药和食盐。随着季节的变换,他们骑在驯鹿背上搬家,在新的营地搭建希楞柱。
小说中除了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还有部落中的人际冲突和矛盾,爱情故事,生老病死。这些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命题,不管是古老还是现代。但是,令我惊奇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感。部落的萨满(巫师)通过跳神就可以给孩子看病。有一回萨满发力,还把日本军官的战马给跳死了,有点不可思议。
故事的结局是游牧民族的现代归宿,下山住进政府建造的定居点。村支书动员主人公,一个放了猎枪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有前途和出路的民族。虽然主人公坚持留在山上,但是结局是不言而喻的,驯鹿搬迁时的铃声变得越来越遥远
【篇五:《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的确是很久很久没有过因为读一部文学作品而泪流了,不仅是眼角的泪珠,更有心中由于书中涓涓感情之流浇灌而开出的泪花。这是一种淡淡的不知是幸福还是忧伤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说来惭愧《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将近六年前的神作,我是近日才拜读的。其实买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我去书摊上买贾平凹先生的《废都》未果,就将钱花在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身上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很幸运的与书的偶遇。
就像前日我状态中所说的那样,《额尔古纳河右岸》读来的感觉像是品茶,是一种淡淡的味道,不是十分浓郁,但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心潮澎湃。实话实说,随着《额尔古纳河右岸》章节的深入,我不经意间将一包300抽的纸巾放到了手边,我这个人很容易感动,一旦情绪到了火候,是没有管住寄宿在自己心间那伙淘气眼泪的自信的。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额尔古纳河右岸》与《穆斯林的葬礼》在感情的烈度上是一个节奏的。或许是因为两位笔者都是才华横溢、感情细腻的知性女子,比较倾向于泉水一样温柔的行文节奏。
作为矛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我觉得《额尔古纳河》与《穆斯林的葬礼》一样,相当名符其实。毫无疑问,这两部作品都是1949年以来绝对一流的长篇佳作。与一些流行的长篇相比,这两部作品的深度、文笔、感情梳理都高出了许多境界。没错,这两部都是有相当境界的作品。
《额尔古纳河右岸》最令我喜欢的就是它独树一帜的行文方法或曰叙事手段。它那种诗歌一样的节奏、日记一样的清洁感都让我觉得很舒服。或许迟子建老师本身想写的就是一首像日记一样的美丽的诗歌吧。
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啊!大山中,与树木、驯鹿、星空、河流为伴,没有刺鼻的工业气息、没有让人早生华发的三环路上那著名的300路公交、没有让人丧失理性的权势、名望、金钱,有的是情。或是本能的炽热的爱情,或是真挚苍劲的温馨的亲情,或是由于爱情、亲情、友情而产生的怨与恨。无论是那些美好的,还是那些让人心碎的,它们都是那样的不经修饰,真实自然。那里口红与发胶都毫无用处,因为活在自然中自然的人的心是充满自然的。没有以自然为定语的词汇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世界里是无法生存的。于是,猎人人最后会迷茫与留在上上还是下山定居,于是最后那只美丽的白色驯鹿会伴着清脆的铃声回来。就像喝惯了果汁、棒冰后第一次喝豆汁儿的我所惊讶于的那种古朴感。那种纯粹的对于真实的、大自然的、本能的空灵感的呼唤,不光我的心中有,每个人心中都有。
我不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我倾向于在一个古老的院落中看着槐树花开、槐树花落,抱着猫,喝着茶,静静地看着傍晚彩霞的宁静而简单的生活。我也羡慕《藏獒》中的大草原的激情澎湃,也羡慕《飘》里南部美国浓郁而厚重的庄园生活,也羡慕许许多多遥远地方的各种生活,但是,它们都离我太远了。对于我而言,我只愿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待者,闻着熟悉的味道,吃着熟悉的食物,看着熟悉的树、天、月亮。但是《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所描述的猎人在古老森林中的生活确实在许多个瞬间让我心动了。或许,将来某天会悄悄地去那个神秘的森林中喝一口驯鹿甘甜的奶,也许,喝奶的同时也会看到那漫天美丽而能把人看老了的雪花吧。
的确是一部喜欢的作品呢!
【篇六:《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怀着极大的热情读了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只为欣赏她诗意的语言、饱满的激情,以及对鄂温克部落出神入化的描述。读罢这个小说,仿佛又看了一次迟子建所跳的百年萨满教之神舞。那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史诗般地向世界倾诉着现实人生中的挚爱与心灵的悲苦。
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鄂温克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自述,分清晨、正午、黄昏三个部分讲述了原始游牧民族鄂温克族在一个世纪内的生活历史,感叹在现代文明的蚕食之下,这一片人类原始风景栖息之地的丧失。小说从生活小事着手,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史诗性地唱出了人类历史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悲哀,从而使我们看到这个酋长的女人在经过少女、青年和老年的三个不同时期所讲述的她的乌力楞生活,以及部族四代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他们经过了民国、抗战、内战、新中国诞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还有改革开放。一个个时期、一幕幕场景,这个以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的鄂温克民族总是与大自然水乳交融,既神秘又原始。他们住在希楞柱,即帐篷里。迁徙时把东西放在靠老宝(树上的仓库),生病时有萨满跳神,死后搁在高高的树杈上风葬。这一切看似都是浪漫而富有诗意的。
然而浪漫的事物总是与残酷联系在一起。在尼都萨满死后第三年,妮浩(也就是鄂温克老女人的弟媳)在成为萨满之后,每跳一次神救一个人,她自己的孩子就会死去。果格力是她的长子,死去后按照鄂温克人的习俗,被装在白布口袋里扔到向阳的山坡上。这的确非常残酷,但妮浩为了救别家的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孩子,在悲伤中她只能为死去的孩子唱上一首神歌,她这样唱道:孩子呀,孩子/你千万不要到地层中去呀/那里没有阳光,是那么的寒冷/孩子呀,孩子/你要去就到天上去呀/那里有光明/和闪亮的银河/让你饲养着神鹿。
除了妮浩,鄂温克这个老女人也一直与死亡连在一起。少女时父亲林克在一次打猎中被雷雨击中,死了。而她在一次迷路中幸运地遇上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拉吉达。拉吉达入赘乌力楞,后来成了乌力楞的族长,并让乌力楞这个大家庭分化成几个小家庭。可以说,这是拉吉达对乌力楞的一次体制改革。自然,也遭到了族人依芙琳的咒骂和抗议。不过,咒骂和抗议都是徒劳的。鄂温克这个老女人的母亲达玛拉热爱跳舞。那天母亲穿着尼都萨满送她的羽毛裙子,脚蹬一双高腰豹皮靴子在篝火旁孤独地旋转着,直至死去。于是她的父母一个归于雷电,一个归于舞蹈,而她的二儿子安道尔多年后被她的大儿子维克特一枪打在脑壳上,一枪从他的下巴穿过,打到他的胸脯上,那是维克特误以为野鹿而错杀。她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是在一次寻找驯鹿的途中被活活冻死在马背上。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悲伤的她依然充满活力与热爱,比之她母亲与尼都萨满的那种想爱而又不敢爱的折磨,她就大胆多了。
鄂温克这个老女人的第二任丈夫就是酋长瓦罗加。他们共同生活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达30多年的婚姻生活也算白头偕老了。不幸的是酋长瓦罗加最后死于黑熊的魔掌。生命中的悲剧有时也像戏剧一样,所以她感慨地说:我和拉吉达的相识,始于黑熊的追逐,它把幸福带到了我身边,而我和瓦罗加的永别也是因为黑熊。看来它是我幸福的源头,也是我幸福的终点。酋长死后不久,1978年她的大儿子维克特因酗酒过度而死亡。
这个通篇充溢着死亡气息的长篇小说,具有浓郁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你一进入小说便会被鄂温克民族的气息和氛围所包裹,他们的情、他们的爱、他们的民俗习惯,以及他们飞翔的灵魂都与中国东北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息息相关。
小说每章开头都有一段散文化精美的语言作为引言,而每一段引言里作者都提到女主人公的孙子安草儿。安草儿是女主人公二儿子安道尔的儿子,这个默默无声的安草儿陪伴着老女人,仿佛守卫着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他是在向现代文明抗争吗?无论人类文明发展得如何快速,总有人要捍卫他们自己的原始生活和艺术。我想这也是一种信仰,有信仰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所以《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充满诗意、大气的小说。它为我们展开了原始森林的图卷,其结构精巧耐人寻味。可以说这部作品是一个汉族女作家充满激情而又饱含感情地对鄂温克民族的世纪绝唱,它让我们感到一种现代文明与古老民俗的冲撞,而古老民俗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篇七:《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小说读罢,放下案头。读这个小说用了半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好的小说魅力就在此,总让人迷恋其中,不舍离开。
因为自己去年也曾去过离额尔古纳河不远的地方,小说中提到过的金河、满归我都亲自到过,自己在大兴安岭深处了呆了好几天,虽说现在没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壮的树木,甚至小说中提到的各种狍子、鹿甚至水獭都没有看见过,但是走在大兴安岭林区中间,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的一种静谧感。以至于读了迟子建的小说之后,产生深深的共鸣。
小说中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酋长的女人的口吻,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渺小的鄂伦春氏族的集体生存的画面,虽然我的描写并不是很圆润,但她却是在讲她百年来的见闻,而这个见闻正是这个以游猎为主的民族的生存变迁历史。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小说也是加入了创作的成分,但是我更加愿意相信小说流露出来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小说里的人物尽管受了些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原始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下所表达出来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现代文明粉饰过的,他们既敢爱敢恨,达西可以抛弃家人跟一个刚刚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己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现在对手面前;他们也可以在了解自己过错之后而挥刀自宫(抱歉,小说里的鄂伦春人名字都记不住,但是看到之后会对上号);妮浩萨满明知道救人会失去自己的孩子仍然不忘记自己的操守总之,他们就是把对自己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而又会在整个大家庭中充当自己的角色,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为族长的拉吉达让伊芙琳在平分出来的肉先挑,她挑了两次之后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个人的任务分工都很明确,男人们总是愿意出去打猎而把猎物等量的分给氏族里的每一个人。
小说中描写的鄂伦春人生活是那么的和谐,虽然没有强大的物质生活保证,可是他们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那么贪婪,一味的剥夺他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会把用不了的东西存在树上而不带走,他们烧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鲜的大树,而是捡那些已经枯萎落下的枝干。他们已经达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么的可歌可泣。
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就是他们可以很从容的面对生死,尽管疯狂的爱过恨过,可是死对于他们来说感觉很平淡,或许是死亡经常毫无征兆降临的缘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后,本以为不会再爱了,可是仍然和瓦罗加依偎在了一起,时间是一切解决不了问题的良药,我们也应该从他们中间学习些什么?大家总感觉死亡离大家很遥远,有些人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情。生命的本质不应该在此,活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且,生命是宝贵的,人们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不应该随意的剥夺他人的生命。
鄂伦春人会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充当千年一粟的角色,他们的语言会消失,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几十年就会从地球上消失而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当中,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年轻人总是喜欢接收新鲜的事物,而那些保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实的老人们则会逝去。迟子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了时代烙印留下来的东西,如文革,如开放,而她却把游牧名族的活化石递到世人眼前,她为我们保存了这最后一点纯真,单从这点来说她就很伟大!人性总是相通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么复杂,相互谦让和谐相处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对于这个花花世界并不感冒,他们更热衷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们不能称之愚昧,因为这两条线永远是平行的,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篇八:《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这是我用了一天下午的时间读完的一篇小说,我似乎跌入了一次史诗般的旅程,而且伴着满腔的热泪。心底里的某一处在咆哮着,忍着的呜咽让坐在我隔壁的朋友侧目。但是我真的是承受不住心底里的那股激烈的情感的流动,身临其境般的令我震撼:这是一个90多岁的女人对自己一生所经历过的事情进行的回顾,重新讲述,就好像她的一生活过来了,再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女人从出生到长大婚嫁,生孩子,孙子女的诞生成长,百年的沧桑欢愉,里面夹杂着神秘的力量,严寒,艰辛的生活和清澈、深沉的挚爱,无比鲜活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神秘画卷,似一曲从额尔古纳河右岸飘来的木库莲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作者以一个九旬老人、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独有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从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里面的严寒、猛兽、瘟疫等灾难,男人和女人的原始和激烈的爱恨,原始的生活习性,蕴涵着最真挚的人类情感每一个民族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上演着历史的改变。即使是这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追随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狩猎,在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除了生活的艰辛,在世界这个大背景下,这个民族也经历了日寇的铁蹄和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是他们在命运面前虽是百般的无奈,却仍殊死抗争,显示着一个民族无比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有人说这是一部民族的史诗。而在我的眼里,我没有看到上升成人类民族的话题。作为一位感情丰富的读者,我只能说这是一部诉说生命和挚爱的作品。看完了它,我的内心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不是小说的故事不真实,而是发觉自己身为现代人活得不够真实。自己诚然拥有了那些鄂温克人所没有的物质上的安稳生活,却发觉自己失去了一些生命所沿袭的热情,一种对生命的激情,对感情深沉的挚爱。也许在目睹这一艰难而又弥漫着强烈的爱恨的生活情景后,我似乎该改变一下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泪水不止的缘故吧,因为心灵在颤抖时,灵魂在战栗时,那一股最真挚的溪流才会从眼里涌动出来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看到了许多与现代钢筋水泥不同的风景,那是来自遥远时空的桃源:星辰,河流,绿地,山川,月亮,阳光,驯鹿,兽皮,白桦树,萨满跳神的舞步,线条简单的岩画,诚挚而坚定的眼神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一切又是那么的直率激烈,连那做爱的风声,都显得那么的神圣而直率,里面蕴涵着对后裔的希冀和对爱人的深爱,没有太多的情感算计和诱惑陷阱,既温柔诚挚,又狂风暴雨,这一切的风景是那么的融洽,像血与肉不可分割一样,一点都不突兀。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悲伤和死亡。天灾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里死去的拉吉达,与熊搏斗死去的瓦罗加每个人的命运都在那片原始的山上一点点的上演。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上演着死亡,重复着悲伤让我更加震撼的是他们民族里的那股神秘的力量,所造成的沉重的悲凉与浩大的痛楚。当妮浩当上了萨满的时候,为了拯救别人,跳神而引发的那股神秘的力量使她失去了自己的一个个孩子,在拯救别人和失去孩子的选择中不断的心痛,最后连自己也因为不想再承受这股伤痛,而用麝香抵制怀孕导致自己不能再生育为了解救一个生命而另外一个生命就得代替他死亡,在惊讶这股力量强大的同时,也能感到这位母亲的无比痛苦,这是怎样的一种选择啊。身为萨满的责任,拥有神力救人的天职,身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挚爱,无法理解当中,又无比的敬佩这样的一个人。
在这一次旅程里,对于爱情的表达依旧是最为动人的画卷。主人公母亲达马拉与父亲林克和伯父尼都之间的爱,激烈中后面有的更多的是无奈;我和两任丈夫拉吉达、瓦罗加的感情,伊万对娜杰什卡的以及鲁尼和妮浩的等等,看着他们从长大到遇到彼此,成婚生孩子,演绎着彼此的命运历程,有着那些刻骨铭心的爱,也有着刻骨铭心的恨。敢爱敢恨中,看破了多少生命的挣扎与无奈;彼此的生死离别又道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感情所要承受的沉重;生活依旧,族人不断的随着环境迁徙;生命诞生的欣喜,生命消逝的悲伤,一切都未曾离开那片远古的时空而我似乎也听到了来自远古时空的诚挚言语:男人的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他快乐的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的强壮!
我曾走过不少地方,看到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风景。因求学从小离家是常事,可以说长这么大除了学龄前,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地度过的。亲情于我并非是非常浓厚,这与家人众多有关吧,但内心深处也是无比的渴望,但已经不是为了引起家人关注而任性的年龄了,也只有让自己尽量不那么的自私,多为他们着想吧。爱情,现在的我还是交白卷吧。并非是尼姑之心,而是属于自己缘分未曾降临,自己是不会为因孤单所造成的情而买单的。对于感情方面也许自己就是那种有洁癖的人,心底里的那个位置就只能够入住一个能让他进入的人,掺不得一丝尘埃,容不得一点欺骗、亵渎。我所要的也不过是一份彼此真诚的喜欢、诚挚的爱,也许别人会说这样不够现实,这样太幼稚!也许每个人对感情的期盼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却不一样,不是每个人能忍受那种一个人的孤单,不是每个人都认为默默等待是正确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承认这种感情的存在,尤其在现在离婚率60%如此高的境况下,现在也许最缺的就是那种暖入心脾的爱吧。
看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的过日子。做好属于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的天性,不想让自己那股依然存在的激情消失殆尽。无论别人说自己是怎样的没心没肺,但是就是这样的天性的我才是自己。遥远的天空里,飘来的那曲神秘的歌谣,我希望一直能够震颤着我的心弦,让我一辈子能为此拘一腔热泪,浇灌心田
平等润万物无声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平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平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平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平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里独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已过九旬的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动的火焰当作听众,故事从清晨讲到了黄昏,她回忆了一生,从女孩到暮年。那句话像清风,吻了我心内的平静湖面,荡起阵阵感动的波澜。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们成了老熟人。这一份跨越种族的平等,也愈鲜明了。我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里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类中心主义太根深蒂固,当人们提到平等时想到的几乎都是人类之间的,但其实平等是无关种类界限的,不是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也同在这天地,万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古岸,他们与驯鹿为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在艰难地生存,他们要征服自然吗?不是。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的全部,他们把全部交付给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时候,亲眼见证了一头灰色的驯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姐姐的“乌麦”找回来了,但那头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鹿却再没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驯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驯鹿得。人和动物,没有任何一方是无偿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权利谁都没增,谁也都没减,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种是鄂温克族的希望之一,他们不管迁徙去哪都带着,百年来从未变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冲突不断,生存环境渐劣,族人决定下山定居,却没带走火种。他们说布苏的房子里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不愿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独自坐在火塘前无奈而忧愁:我们的火种是用镰刀和石头打出来的,而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这样的火,怎么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孙子安草儿往火塘里添了几块柴,她又想起族人烧火从来不烧鲜木,只用树木里的枯枝断木。他们看到汉人门房前后堆着满满的劈得整整齐齐的柴时会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儿的不是柴,是他们。
列夫·托尔斯泰曾道“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相互尊重。”鄂温克族在百年光阴里握紧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变化、感受疼痛。平等不再只是“人人平等”,而是“众生平等”,它们都基于对天地和谐的期望,都是对精神灵魂归属的寻求。于是,平等,让所有的渺小成为不渺小,让所有的平凡成为不平凡。
【篇一: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迟子建的矛盾文学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它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文学作品。它是一部关于鄂温克少数民族的游牧史诗般的作品。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支流,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额尔古纳河左岸划归俄罗斯。鄂温克少数民族就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之中。
鄂温克部落生活在叫希楞柱的房屋里,晚上透过尖顶的小孔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像是挂在希楞柱顶上的油灯。到了深夜,有时会听见主人公父母弄出风一样的响声,不久她的弟弟就将生了。黄昏时,他们在河上燃起篝火,吃烤鱼,喝着酒,跳着舞。狩猎时,运气好的话,会捕获一头黑熊,取回熊胆,给病弱的补身子。他们放养驯鹿,用鹿茸和兽皮去交换他们需要的弹药和食盐。随着季节的变换,他们骑在驯鹿背上搬家,在新的营地搭建希楞柱。
小说中除了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还有部落中的人际冲突和矛盾,爱情故事,生老病死。这些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命题,不管是古老还是现代。但是,令我惊奇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感。部落的萨满(巫师)通过跳神就可以给孩子看病。有一回萨满发力,还把日本军官的战马给跳死了,有点不可思议。
故事的结局是游牧民族的现代归宿,下山住进政府建造的定居点。村支书动员主人公,一个放了猎枪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有前途和出路的民族。虽然主人公坚持留在山上,但是结局是不言而喻的,驯鹿搬迁时的铃声变得越来越遥远
【篇二:《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有人曾经对我说:你不是鄂温克人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呀。这样的话我确实也听过了许许多多遍。不过这句话确实也不假,我的爷爷确实是一个土生土长鄂温克人,可是足骨老早就病逝了。我对与鄂温克人的了解,也仅仅不过是指导在乾隆时期俄国占据了额尔古纳河的东岸。可是我的家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好像并未有人提起。我挂着这么一个少数民族的称号,住在了一个汉化的城市中。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记录了大概从民国到文革时期的一位九十岁的老鄂温克的老妇人经历的风风雨雨。几位蒙古人,依靠着驯鹿打猎为生。从一个独特的眼光看待了中国近代史。在中华人民中的一个微不起眼的民族中展现了一种中华人民的鲜有的骨气与精神。在一个看似野人的生活习惯中有着对于生命的独特体会。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可以算是一个文学中的纯天然。全篇在描写着那些或爱或恨的人们生活在森林中,那不为多数人知道的地方。躺在乌力楞中,透过排烟孔中仰望着漫天的星空,活在四四方方的天空中的人们怎么能体会得到那种悠闲。划在月光笼罩的湖水上,沉浸在怒吼的风声中,跳舞在绿油油的草地上。
最使我震撼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平凡的人,安详地死去了被放入白布的口袋中,人到了向阳的山坡上。这一切好像并未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其中就有这样一首神歌:会领取了远方的人呀,你不要惧怕黑也,这里有一团火光,为你的行程照亮。魂灵去了远方的人啊,你不要在惦念你的亲人,那里有星星,银河,云朵和月亮,为你的到来而歌唱。他们的那种对与自然神灵与人类的灵魂的敬畏还是在现代还是鲜有的。
再开篇中作者写下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是呀,在这个斗转星移世界中,人在随着时间而变老而大自然却不会。有人胸怀壮志想起青年时的那天马行空的幻想,可是有时看起来是那么可笑。有人说自己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与完美的家庭,可是有时看起来自己却有时那么的卑微。人性也在这幅画的社会中渐渐萎缩。
可以说上篇是一个淳朴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情景,中篇是与日本民族发生的碰撞,下篇是与汉族发生的碰撞。本来是安定的鄂温克人,用精神信仰征服了日本人,汉族人用着狂热的对政府的崇拜破坏了鄂温克人,在鄂温克人对于萨满的那种超自然的力量的崇拜中寄托了百姓对于美好的期望中,可是谁能猜到最后的结局只是选择留下的是年俞九旬已风烛残年的女人和智力始终如孩子却很淳朴的安草儿。一个看似不美满而且包含无奈的结局,一个曾经完美的文明仿佛在简简单单的九十年中衰亡。
在贝加尔湖畔的歌曲中有着这样的一句多少年以后,往事随风走,那纷飞的冰雪留不下温柔,这一生一世,时间太少。其实谁知一百年后谁还能想起那不知名的主人公与那曾近五千年的文明。而留下的也只是那片绿油油的草原,与潺潺的额尔古纳河。
【篇三:《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作文】
读完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心里是一种别样滋味。那是我国鄂温克族的故事。以前,我只知道我们有56个少数民族,除了几个人口较多的民族之外,似乎很少关注那些人口极少的民族的事,但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沉默了很久。毫无疑问的,我们是华夏儿女。由于汉族是个在中国占就大多数人口的民族,所以我们祖国的文化也以汉文化为主,包括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报纸上曾报道过,我们的兄弟民族苦聪族走出了大山,结束了他们刀耕火种的半原始状态,和我们一样起过起了幸福的生活。那时我正在中学读书,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在我那时有限的知识里,我一直以为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们的兄弟们也应该像我们一样。尽管我当时只是一个中学生,这种善良的愿望是那么美好,但我的骨子里却包含着救世主的意味,全没有想到他们是否真的要过这种生活。
在前不久的电视报道里,我又一次看到了相似的新闻。纪录片里,是久居我国东北边陲的鄂温克族,那是一个靠驯鹿打猎为生的民族。纪录片里报道了鄂温克族一个部落里走出了他们民族的第一个大学生,这种喜悦是由衷的。于是从那里我知道了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感到无比新奇。当地政府部门,热情的为这个族人建造了房屋等设施,让他们带着自己的驯鹿下山,收起猎枪过上居民的日子。我也为他们这种归宿感到高兴。
《额尔古纳河右岸》里,记述了鄂温克族人的古老的故事。这是一个坚毅的民族。几百年前,他们生活在贝加尔湖流域,那里是他们故乡。后来,俄国人把他们赶过勒拿河,从此他们第一次失去了属于他们的家园,搬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这次逃难中,这个民族失去了他们一半的人口,带着忧伤在右岸生活下来。以至于他们几百年后仍旧唱着他们古老忧伤的歌曲,回忆着他们祖先曾生活过的那片富饶美丽的湖水,向往着那片碧蓝的天空。他们生活的艰辛却快乐,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法则,与大自然和谐的互动着:大自然为他们提供生存的物质,他们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为自然提供休养生息的时间。他们遵从着这种规律,已经到了崇拜的地步:到了山里,要为山神祭拜;人死了,要在树上风葬;打猎时,有孕在身的母兽不打、小兽不打;他们分季节的游动着,完全跟从着他们的驯鹿游走着,只要驯鹿没有吃的了,他们就搬家,全然不顾自己的不便。这是一个自由的民族,在大自然为他们提供的空间中,淳朴地生活着。他们遵循的就是纯朴的自然法则。
今天,在周围的大多数人当中,不要说我们在科教中懂得了环保,不要自封我们是环保先锋。在这些山民面前,我们实在该为我们的行为羞愧。与他们相比,我们什么用环保袋、节约用纸、保护水源、限制过度开发等等,实在是幼稚。是我们无节制的开发,破坏了大自然的规律,而今,当我们生存环境遭到报应的时候,才想起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时候的我们仍然是:我们经过极不情愿的斗争后,才会撤出那些疯狂砍伐的队伍,还他们一个清静的森林,让那些驯鹿自然的繁衍,少些人工干预;一说保护动物,就把它们赶进动物园,让人研究。殊不知,人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造物主的分配,让我们一起和谐的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但人总是把自然山川、动物植物归集到自己的视线里,为自己所用,且是无节制的用,名曰造福人类。其实,最终造福了吗?可是,造物主遗存给我们的不仅是大自然、动植物、人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然法则。
面对这一切,我总会想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再污染,投入血本再治理。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多资源少,吃饭问题就会耗去我们很大部分的财富,我们没有再治理的时间和财富空间,不可能摞下饭碗去先治理。再说,这么大的人口基数,环境一旦不堪重负,其引发的负作用和连锁反应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有时,我在听地方政府开会时常听领导们戏说自己现在的无奈:办现在的事,花子孙的钱。现在,我们还天天希望着,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做些什么,能为他们留下了什么呢?作为他们的祖先,我们实在该感到脸红。
这本书看完了,内心真的有些想法。但是,想说的太多,有时又真的无语。
【篇四:《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小感】
说实话,我最怕写书评或读后感之类的文字。好好的一本书,一百个人读或会有一百种感受。每个人在读的过程中都有结合自身经历的感悟,无论你的读后感写得多好,说到底不过是一己之感,恐失偏颇。但看到好东西,总想与人分享,也是人之共性。所以很愿意把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推荐给朋友们。
这便是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文字清新,如诗如诉。看似平淡的叙述,娓娓中夹杂着挚爱,平静中潜伏着激情。并无曲折复杂的情节设计,但一个弱小民族的一支小小部落,其百年风雨未成曲调先有情。作家笔下的森林、驯鹿、风雪、河流乃至日月星辰,无不充满灵性,读之如神游白山黑水之间而忘一身所在。游猎在森林中的鄂温克人,他们简单却快乐自足的生活方式、朴素却浓烈直率的爱恨情仇、原始却真挚坚定的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是如此撼人心魄。每每合上书的时刻,都感觉身边的一切仿佛那么不真实。我们的所谓现代文明,或许是技术与物质生产的进步,但谁敢说不是距离我们的内心,距离人性中最初的真实,渐行渐远呢?
迟子建是个多产作家,很难说这本书就是她的巅峰之作。但正如作家自己所说,她写这本书,无法在青岛海洋大学的家中进行,而是在故乡(漠河)的大兴安岭山间小屋里完成的。面对着山林、月亮,呼吸着额尔古纳河谷上吹来的风,作家仿佛获得了无穷的创作源泉。为写这本书,她曾经用三个月的时间呆在哈尔滨的图书馆里阅读鄂温克人史料,仅笔记就做了9万余字。我说这些,倒不是赞扬作家的勤奋,而是我相信她浸淫在历史与乡情中,已在精神中与她创作的人物合为一体,再凭借如花妙笔,传递给我们的必然是触及心灵深处的悸动。我无意也无法对本书所涉及的民族史诗探幽发微,只想在此说明,看惯了现代都市中的繁华表象,《右岸》犹如从山林深处不期而至的清风,拂开一角久蒙的心尘,使我们有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态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完稿之日,也是作家迟子建深爱的爱人车祸去世三周年之日。写《右岸》的时候,作家的方桌上摆着一台电脑,还有她爱人生前最喜爱的一盆花。完稿那天晚上,她在姐姐和弟弟的陪同下来到十字路口,遥遥地静穆地祭奠着爱人。被焚烧的纸钱在暗夜中发出跳跃的火光,就像我那一刻颤抖的心。2002年,迟子建在爱人意外离去后,曾怀着极大哀痛写就后来多次获奖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小说的第一句,女主人公说: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迟子建曾坦言:这篇小说(《夜晚》)写了我想写的,对爱人的哀思也渗透了进去。我感觉,《右岸》依然渗透着这种哀思。经历过生活的变故与情感的伤痛,迟子建说:故乡,是上天送给我的爱人。乡情、爱情、亲情,纠变成一种特有的淡淡苍凉,犹如额尔古纳河的晨雾一样笼罩着《右岸》,塑就了《右岸》浑然一体的悲悯风格。尤其是书中涉及多处生离死别的描述,笔调愈是平淡,愈是透人腑肺,每每令人掩卷,热泪长流。
【篇五:《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感触良多,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同一个乌力楞的人的相亲相助,不同乌力楞的人也是携手互助。
一个乌力楞代表一族,他们一个族的人虽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类似帐篷的居住所),但是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围着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兴时,欣然起舞,不管年龄如何,几乎都是舞蹈高手。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不会憋在心里,围着火堆,讲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
只是后来因为两家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才开始各自为食,我认为这也是他们失去这种纯朴的开端。
现在的城市人被四副墙阻隔了别人的温暖,我们几乎不敢随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从不跟邻居打交道。
很庆幸的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由于是在乡镇,也不至于太落后,我喜欢我们那里自由的乡俗。看了《额》之后,我更喜欢我的邻居们,感谢他们陪我一起成长。
我们住在固水凝土的坚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门,但这道门我们几乎能随便出入。煮菜做饭的时候,缺三少四,我们总能在邻居家借到。我们可以端着饭到邻居家蹭菜,有时候还同用一锅。小时候,不会做菜,邻居们就会三五七地围着我,告诉我他们煮菜的方法经验,甚至亲自下厨煮给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邻居也跟着添光尝鲜。
一家有困难,一条巷子的人都跟着着急,能帮忙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作为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们到你家打小报告,说你今天跟谁打架了,又到哪里爬山下水,跟谁到屋顶上捉迷藏。
这样家长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长了十八双眼睛处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特别自己擅自攀爬危险地方嬉戏的时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见了,不管认不认识,他都一副老气横秋的责骂。那时候不懂事,感到不高兴,于是玩恶作具报复,大人们笑笑不理,我们也觉无趣,后来就不了了之。现在想想,那些邻居真可爱,多想回到从前。
另一个让我感触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妇,妮浩,其中一个悲剧人物。她是他们那个乌力楞的萨满,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巫师。每当族中有困难,或者有人生病、死去等几乎都要请她跳神,以求免除祸事或者治病。
先撇开这些神鬼论,我之所以喜欢妮浩,不是因为她拥有神秘的力量,而是她无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几个儿女,但是只有一个害怕死亡而离家出走的女儿活下来。因为她每救一个人,她就会失去一个至亲。
救了别人就会失去一个儿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时候,都在无比的痛苦中挣扎,但每一次她都选择了救别人。
当族人劝她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说出了让我流泪的话:难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就能至于不顾吗?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实质是别人的孩子。后来,她每一次救人都会哭喊一声,自己的孩子还有救,不能不救。于是她救了别人,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一个个死去,从树上摔下来的、胎死腹中的、被野兽咬死的。
她不敢再怀孕,精神也越来越凋蔽,虽然她终身活在苦海,但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虽然赞扬妮浩无私的精神,但我不赞同她的做法。我认为,人应该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不应该将这种行为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上。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他专属的生存权利,不因为父母的决定而随意剥夺他们鲜活的生命。
虽然带有神秘色彩,妮浩每救一个人就扼杀自己一个孩子的生命,这种以命易命的奉献一点几乎价值都没有,而且有点可恨,因为她奉献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别人的性命,尽管那是她的孩子。
她用她孩子的性命来填补自己内心的慈悲,尽管得到别人的感激,但也已成了另类的脍子手。
我认为,一个正真无私奉献的人,是将自己生命以外的任何人,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去对待。除非是你身边的人愿意,否则你不能以自己的想法而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否则,在大多数人眼里你是个英雄,但实际你已深深影响了某些人美满的一生,那你的无私奉又算什么呢?
我们可以为别人牺牲完全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但是绝对不能未经别人同意就牺牲别人的任何东西,尽管那是你的至亲。
【篇六: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古老的风葬,通神的萨满,英明的酋长,森林的精灵的驯鹿,美味的鹿奶茶和狍子肉,所以这些都发生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交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融渗在一群从贝加尔湖畔迁徙过来的额温克族人的点点滴滴当中。
透过作家迟子建的笔,我看到了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年届九旬的酋长女人的过往以及发生在这个民族身上的世事沧桑。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是安闲自在的。他们仿佛是生活在一片净土当中不受外界打扰。他们的吃穿用度绝大部分源于他们脚下的那块土地,就像被整个世界遗忘了一般。但千万不要以为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就会变得野蛮与落后,相反,鄂温克人给人展现的却是一种温存与感动。萨满教作为鄂温克人信仰的宗教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只要萨满宗教领袖敲起神鼓,开始跳舞,就能让人摆脱生命危险,但代价就是萨满会失去一位她的亲人一个人的重生要以一个人的死亡作为代替。文中妮浩萨满为了救人多次失去了她的孩子。这种作为宗教领袖的担当以及身上体现的人世的大爱令人动容。文中还有就是鄂温克人对他们生活环境的保护,这种保护就如同他们与生俱来的使命一般,熔铸在这个貌似弱小的民族的血液里。(伐木声代替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其实开发是没有错的,上帝把人抛向凡尘,不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的答案?问题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的生存)他们对六十年代兴起的伐木身怀担忧,他们很讨厌伐木声,因为鄂温克人已经听惯了雨滴和树木亲吻发出的莎莎声。文中流淌的亲情、友情、爱情就好像这个民族巨大的粘合剂把这个民族紧密的黏合在一起,在故事的叙述中我常常会深刻的感受到这个看似落后于弱小的民族所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小说的背后我仿佛看到了某种历史的悲哀,然而这种悲哀不单单属于鄂温克族还属于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民族。一条额尔古纳河就仿佛是中华民族的伤疤,那块额尔古纳河左岸的土地被俄国人抢占了去,甚至到了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伪满州国时,这种民族的悲哀愈发的强烈(日本人训练鄂温克族人到额尔古那河左岸去刺探苏联的情报)。这种小说中不经意流露出的属于民族的悲哀,深深的击打着我的心,使我难以释怀。
故事都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鄂温克族的故事就这样在现代文明的浪潮的击打下渐次的消失了。曾经那个居住在希楞柱,赶着驯鹿迁徙,划着桦皮船,与狼搏斗过的民族,那个曾经在日寇的铁骑,在文革的阴云,以及在所有自然的灾害的打击下都保持着本民族个性的鄂温克族,终于无可奈何的卷入了文明的浪潮。很必然当一种文明被迫融入另一种文明之中时会产生反抗与叛逆,然而这会被视为野蛮。鄂温克人反抗的方式是以偷窃,打架,酗酒因为这些在鄂温克人的文明被镂空了以后困惑的表现,那些温存、那些感动也许只可能在畜牧文明当中上演。
在岁月的沧桑逐渐涤荡完鄂温克族人的民族性格后,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那样一种和谐的畜牧文明,那种文明背后蕴含的大爱与善良,那种田园牧歌的生活方式,就像被风吹散了一般再也寻不回来了。
【篇七: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合上书,充满坚韧、温暖和爱的故事如同燃烧的火把,在大自然辽阔的天地间释放着光和热,用那无限的能量,给人以安定的勇气去生活、去奋斗、去坦然面对这原本平凡的世界。
静下心来聆听茫茫林海中生灵的呼吸,安下心来静静体会纯白雪原上天空的宁静,自然与人依旧密不可分。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时,正是2012年的秋天,人们从田地里收获粮食,干枯的秸秆安静回归大地怀抱的时节。书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汇成丰盈、光亮的额尔古纳河,在我的面前静静流淌,竟比我眼前这收获的景色更加生动、饱满。
作者采用自述的形式,以简约温婉的语言描述了一群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用壮阔如史诗般的场景勾画了一幅少数民族艰难生存又饱含深情的华丽画卷。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以纯朴的感情深沉地热爱着这片森林、爱人、孩童,以及林中的驯鹿,并且用生命让这民族的精神如月光般皎洁,如乐章般源远流长。
生命的敬畏
在他们的眼中,驯鹿如同孩子般珍贵。作者用白色的驯鹿在我眼中就是飘拂在大地上的白色云朵来形容驯鹿,甚至说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连一头驯鹿,都同样受到尊重,这充分显示出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待死去的婴儿:我和瓦罗加再一次提起白布口袋,去埋藏鲁尼和妮浩的骨肉。在我们眼中,他就像一粒种子一样,还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妮浩在离开母亲的风藏之地时说:她的骨头有一天会从树上落下来落到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有些荒谬,可恰恰是这种荒谬和固执的举动,彰显出他们对生命的虔诚。这种纯朴的平等观念更像是弥足珍贵的火种,从容抵达人们纯净的心灵世界,在这方净土中蔓延、传承。每一个生命,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值得人们去珍视、爱护。哪怕是树枝上的一枚叶子,也拥有它绿色的闪着明亮光芒的生命。
生命的奉献
妮浩作为萨满,通过舞蹈的形式为族人沟通天地、达成愿望,在挽救其他生命的同时,必须以牺牲自己的孩子为代价。尽管她心伤、凄凉、泪流满面,但仍坚守原则,遵守她即将成为萨满时承诺的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赋予的能力保护氏族。妮浩懂得天要那个孩子去,我把他留下来了,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为了挽救何宝林得了重病的儿子,儿子果格力从松树上跌落;为了挽救被熊骨卡住喉咙的马粪包,女儿交库坎托被马蜂蛰死;为了挽救偷鹿少年的生命,无奈失去肚子里的孩子;为了祈雨救火,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她在不断的失去中,灵魂高度愈加上升,精神生命渐次充盈。还有很多人物,也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这种在自身利益的释然中净化的纯洁灵魂正如林中的白雪,在天地间浩浩荡荡、无怨无悔。
生命的传承
小说中,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陆续走向死亡,新生命不断降生,蕴含生生不息的深刻寓意。在如此原始的生活环境中,自然条件恶劣。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为了给大家寻找驯鹿而冻死在马背上,瓦罗加为了保护放映员被熊揭开了头盖骨,齐格达误入捕兽的陷阱而摔死。太多的死亡,太多的失去,每一次都棰心泣血、悲恸不已,然而更多的,是一个个新生命的降生。作者用它看上去就像落在大地上的一朵祥云来形容白色小鹿的降生,维克特、安草儿的轮廓更是氏族命脉的缩影,仿佛大树的根系,日益盘结、蓬勃成长,为氏族注入鲜活的血液,让永恒的精神在动荡中依旧流传不息。
生命的坚韧
令小说如同史诗般壮阔的最重要原因,便是书中人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勇往直前。季节变换、野兽袭击,都是他们面临生存考验的艰难时节,可是很少有人因为惧怕生活的艰难而退缩不前,更多的是,迎着风雪挑战。作者没有运用过多的笔墨描写斗争场景,可对生命执著追求的信念却从质朴而无华的语句中晕染开来。让人们体会到在茫茫雪原和纵横交错的林间山路中,追求生命质朴之美的那种沧桑与豪迈。
生命的回归
书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接着,我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的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阿贴,木库莲回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文中的我对驯鹿抱有特殊的感情,在经历了一世风风雨雨之后,白色驯鹿在某个夜晚寻我而来,体现出我对生命本质的探究。究竟是辽远如明月,还是实在如我心中至爱的白色驯鹿;抑或是坚贞纯美如月光,还是跳跃活泼如鹿铃,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结局。
也许人就是自然,而自然又赋予人力量。那些过往历史的尘埃依旧会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成为我们心中宽厚的基石,让我们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博爱人间。
【篇八: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花了三天时间我看完了迟子建的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感觉自己仿佛在短短的一瞬经历了一个古老的民族鄂温克族百年的沧桑与变迁。那种真实与不真实斑驳陆离,在时空间交错,奇幻又曼妙。这部作品能荣获了去年矛盾文学奖,它当之无愧。
看过姜戎的《狼图腾》,蒙古族在我眼里多了份细腻和温存;看了阿来的《尘埃落地》,藏族在我眼里多了份平和和安谧;现在看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族,这个中国唯一的一个最后告别游牧生活的民族,在我眼里多了份神秘和不安。
该篇以鄂温克民族最后的酋长的女人口吻,缓缓道来了额尔古纳河百年的繁荣灿烂和风霜血雨。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我有九十多岁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一切都像是世外桃源,在额尔古纳河这篇神奇的土地上,川流不息的河流,茂盛浓密的森林,逶迤多姿的山川,坚韧顽强的驯鹿,纯真任性的自然崇拜,求神跳神的萨满,朴实倔强的鄂温克人民,纯粹和真实的情与爱这一切都是天与地、人与自然的浑然天成,温柔得很从容,温暖得很抒情。随着大兴安岭被开采、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个民族每个人的命运都逃脱不了时代的更替与变迁。
我想也许这就是宿命。就像某位哲学家悲观的说:神造自然,显示了万能的本领,造人却是失败的。因为没有哪一片土地不是上帝虔诚的恩赐,但只要有人类,就没有哪一块土地能够永远像处女一样守候贞操一生一世,最后享受恶果的还是人类。无度的开发与侵占,压榨了鄂温克族的生存空间,带走了鄂温克族的淳朴民风。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个作品进入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最多的还是爱。
爱情的爱。这个活了近一个世纪的女人和前后两任丈夫的爱,对第一个拉吉达的爱一辈子深沉而热列,对第二个男人瓦罗加理解和尊敬。而瓦罗加这个不幸丧偶的男人,也是鄂温克族最后的酋长,他对妻子无限的尊重和信任。在她离开了营地独自感怀过去并失落回家后,这个男人没有询问一句,只是温柔的递上毛巾,而她心甘情愿的忠诚于他,她知道好男人是不会询问妻子去了哪里的。我感动与他们婚礼上的誓言:男人的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他快乐的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的强壮!
小爱与大爱的爱。妮浩温和又倔强的女人,在嫁给鲁尼后,贤惠持家,相夫教子,小爱让她是一位十足的好母亲。在成为了萨满后,为了解救族人甚至偷了他们驯鹿的贼子,她表现出大爱,跳神祈祷,用自己的孩子性命换取他们的性命,一次又一次。她痛苦和心碎的抉择,大爱让她是一位尽责有血有肉的萨满。大爱无疆。
手足爱的爱。林克和尼都萨满这一对亲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个女人,尼都萨满为了哥哥故意射偏了剑,把心上人让给了弟弟林克。完全不知情的林克跟弟弟斗了一辈子,冤了一辈子,但在紧要的关头,他们都会为了对方的安危而心忧忡忡。
友爱的爱。玛利亚与伊芙琳原本是一对无话不谈的朋友,伊芙琳拒绝了儿子的一段婚姻而使得玛利亚的儿子得到了这份他本来不想要的姻缘。这让玛利亚对这短姻缘的恨上升到了对伊芙琳的恨,友情似乎戈然而止。他们争斗,争吵连绵不休。但在玛利亚病死的时候,年迈的伊芙琳却哭了,他知道这一辈子的恨其实是一辈子的爱,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她连玛利亚的葬礼都没有参加,但却不停的祈祷希望玛利亚能够风葬,从而获得来世的美好生活。
伙伴爱的爱。鄂温克人离不开驯鹿。在她们眼里,驯鹿是通人性和有灵性的神鹿。他们靠驯鹿生存。驯鹿是他们的交通工具,驯鹿是他们的生产来源,甚至可以说驯鹿是他们的一切。驯鹿是个迁徙的动物,以苔藓和鲜蘑为生。它们要随着季节的变化食物的变化不停的迁徙。鄂温克人之所以游牧,就是因为他们要跟随驯鹿的脚步,驯鹿到哪里,他们就会把家安在哪里。对驯鹿的感情,已经融入到他们的血液里。
这篇小说,就像我开头说的,让我瞬间经历了悲喜,体会了另一种人生。突然我有点想哭的冲动。看完这本书后,我一个人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看着眼前的车水木龙和灯红酒绿,感觉十分的不真实。我不是第一次为一篇小说如此的动容,但是绝对是第一次为了一篇小说,心中十分的矛盾与纠结。这也是我第一次自愿的而不是执行公事的写读后感,也是我第一次在写读后感时,承受着太想写,却不知如何写的尴尬。一幕幕的情节过电影似的,时而急速时而缓慢的镜头让我不能喘息。
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弱小民族鄂温克民族,数百年前,他们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至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带。
第七届矛盾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年届九旬,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读者展示了鄂温克人百年生存现状及沧桑历史进程。作品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结构安排巧妙,叙述沉静婉约,文字灵动优美,其风格鲜明,意境深远,与其说它是一壁诡秘绚丽的神奇岩画,不如说是一卷血迹斑斑的民族史诗。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白桦林、驯鹿、希楞柱、猎枪等,构成鄂温克人生活的物质组成。他们崇尚玛鲁神,信奉萨满教,珍爱火种,定期从安达(商人)手中用鹿茸、皮张等换来子弹、火柴、食盐、粮食等生活所需。他们在像伞一样的希楞柱里制造风声,繁衍后代。他们以放养驯鹿为生、过着游牧游猎的生活。他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也不断遭受严寒、猛兽、疾病的侵害。作品再现这个弱小民族经历了日寇铁蹄、文革阴影后,在现代文明挤压下走向衰落的生死传奇,为读者打开一条揭秘通道,使读者近距离观望到它短暂若流星飞逝的光华和亮度,其顽强坚守、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守信仰、爱憎分明等民族特征,挺立起的民族精神与气度,璀璨耀眼,流芳后世。
作品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精明善猎的父亲林克,能干善舞的母亲达玛拉,隐忍孤独的伯父尼都萨满,刁蛮任性的姑姑依芙琳,软弱胆小的姑父坤德,勇敢健壮的弟弟鲁尼,善良博爱的弟媳妮浩,自私固执的拉吉米,美丽不幸的马伊堪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品以四组家庭的生活记录为主线,通过家庭成员之间、族人之间的矛盾纠葛及情爱故事,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林克和尼都萨满两兄弟都深爱着达玛拉,尼都选择退让做了萨满,林克去世后,终身未娶的尼都萨满与单身的达玛拉互有好感,两人却无法突破氏族传统习俗的桎梏,相继在孤独寡欢中死去,让人唏嘘感慨。姑姑依芙琳,经常用尖酸刻薄的语言侮辱折磨不中意的丈夫坤德,又包办儿子婚姻,迫使唯一的儿子金得上吊自杀,即便再次怀孕,故意从高坡上滚下而流产,可悲可叹,冥顽不化。听闻日本人要进山,要清理蓝眼睛的俄国人,伊万的妻子娜杰什卡带领儿女逃亡苏联,伊万从没一句抱怨,积极加入抗日洪流。被狼咬残的瘸腿老达西强训猎鹰复仇,执着又惨烈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作品立体丰满,情节跌宕,耐人寻味。
作品中的我回忆了一个个凄美动人的故事,折射出鄂温克民族追求真善美的精神风貌。有了天灾人祸如驯鹿难产、小孩生病、大人遭难等,唯一解决的办法是萨满跳神施法救助。萨满妮浩每救一人,会失去一个自己的孩子。六个儿女,相继摔死、野蜂蛰死、水淹死或胎死腹中,仅剩一儿一女。明知救助等同于灾祸转移,却无法阻挡她救人的脚步。萨满妮浩的博爱胸怀与自我牺牲的精神让人为之震撼。相貌丑陋的马粪包,拨弄是非,制造矛盾,无端嘲弄战争中失去生育功能的拉吉米,引起大家的极端反感。面对熊骨卡住咽喉奄奄一息众人唾弃的马粪包,妮浩依然无法做到见死不救,且失去一个女儿。马粪包愧疚万分,自阉,与族人和好,最终实现善的回归。老年妮浩在伐木工人烟头引起山林火灾,艰难跳神祈雨成功后,永远走了。她坚守并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一定要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赋予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氏族,让我们的氏族人口兴旺、驯鹿成群、狩猎年年丰收。
作品充满极浓的诡异色彩,近乎聊斋。如伊万的葬礼上莫明其妙地出现了两个穿白衣服的干女儿为他送葬,据依芙琳所言是他当年所救的狐仙的化身。萨满能够未卜先知。作品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成功塑造萨满的大爱形象。妮浩是部落的天使,神灵的化身,似菩萨再世,书写了荡气回肠、普渡众生的大爱情怀。在不断救助、失去、回报的因果轮回中,她播下一粒粒善良的种子,让爱开花结果,以圣洁的光聚集并衍生善良友爱团结的淳朴民风。
小说通篇充溢死亡气息,不幸接二连三发生,鄂温克人的冷处理表现出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和极其坚强的生存信念。我的故事具有代表性。父母一个归于雷电,一个归于舞蹈,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是在一次寻找驯鹿的途中活活冻死在马背上,第二任丈夫酋长瓦罗加,死于黑熊的魔掌。二儿子安道尔多年后被大儿子维克特误以为野鹿而错杀。维克特因自责抑郁酗酒过度而死亡。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悲伤、无助的她依然充满活力与热爱,坚强地生存着。即便族人下山定居白墙红顶的房子,即便仅有愚智的孙子安草儿陪她留在山上,九十岁的老人,也会围着火塘,给雨和雪两位老熟人讲述家族故事。峥嵘岁月,锻造宠辱不惊;悲痛面前,磨砺生存韧性。她活透了!日本人进驻山林后,迫使男人们集训的同时,强取豪夺致使食物极端匮乏,女人和孩子遭受饥饿的折磨;暴雪压山,驯鹿冻死;黄病泛滥他们无力反抗,依靠本能的生存信念以及坚韧的生命力,挺过苦难。这个民族在风雨雪霜的常态磨砺下,在生死离别的痛苦浸泡中,活出超然、无畏的姿态。
鄂温克人相信万物有灵,在他们眼里,自然界的山、水、日、月、风、雨、动物都具有生命的灵性,火神、河神、雷电神、山神、树神等不可任意亵渎。在我眼中,额尔古纳尔河右岸的每一座山,都是闪烁在大地上的一颗星星。这些星星在春夏季节是绿色的,秋天是金黄色的,而到了冬天则是银白色的。我爱它们,它们跟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性格和体态。有的山矮小而圆润,像是一个个倒扣着的瓦盆,有的山挺拔而清秀地连绵在一起,看上去就象驯鹿伸出的美丽犄角。山上的树,在我眼中就是一团连着一团的血肉。这些生动贴切的比喻,将热爱自然的情感真诚流露。他们认为火神不能被熄灭,搬迁时在祖先神玛鲁神之后由驯鹿驮着,平时还不能往火里吐痰、洒水、扔不干净的东西。对动物也有敬畏之心,如吃熊肉时要学乌鸦叫和唱赞美的歌谣,不能乱扔骨头等。书中有两起因违犯禁忌亵渎神灵而遭到惩罚的事件,一起是马粪包吃熊肉时的肆意行为而使骨头卡住了喉咙,一起是偷驯鹿的少年吃饱后往大树身上撒尿触犯树神而险些丧命。
表现了他们对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与感激。金得上吊选择一棵枯死的树,因为他知道,按习俗这棵树将与他一起火葬。这种自觉自律的情感,力透纸背。他们逐绿放养驯鹿,每次搬迁时都把垃圾深埋清理得干干净净。他们从不砍伐正在生长的树木,看到山外人员大批砍伐拉运树木时感到气愤。当满载原木的长条卡车轰隆驶过,情绪失控的马粪包,举起猎枪,对着运材车的轮胎一顿扫射,遭暴打而丧命。以血肉之躯捍卫生存家园,鄂温克男人的勇敢和对自然的挚爱表现淋漓!在现代文明的脚步不断逼近、家园被破坏、资源被掠夺的情况下,大部分族人不得不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下山,而我则是一直坚守山上,守护独有的精神家园,忧伤而平静地生活着。鄂温克民族在对待自然环境的关系上,不是肆意的掠夺和破坏,而是一种平等维护、和谐互存的观念。
额尔古纳河啊,
你流到银河去吧。
干旱的人间
妮浩生命中的最后一支神歌,流淌着他们的泪这人世间深重的凄风苦雨!
若干年后甚至更远,他们如晴空飞过的鸟,没有任何痕迹。但著名女作家迟子建倾心著写的这部力作会带着一个民族不朽的回音走入人类发展长河,重温人类进程史中的某种悲哀,或许某种血淋淋的震撼在足够自省下不再踏入重蹈覆辙的怪圈。
我合上书,依稀看见日月照耀的鄂温克小道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路,散布着鄂温克人的足迹和驯鹿梅花图案;一团腥红滴血的落日,在苍茫波澜的额尔古纳河上,下沉,下沉
看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跌头一口气睡了三个小时。醒来时晚霞已挂在天上,中午还是成朵徐行的云,更柔和,更缥缈了,像调开的一处颜料。呆坐在屋里看天色暗沉下去,皮肤开始刺痒,觉得自己从亘古时代回到了城市中心,刚一伸脚就打翻了风扇。哪些平日里来自远处、辨不明是什么东西的底噪也变得刺耳,到底这些年是怎么忍过来的呢。
两周前先读了迟子建的另一本书《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因为觉得名字好听。讲丧偶的寡妇放逐自己在一个煤炭小城市流浪的见闻,略失望,像女版的《第七天》,仿佛要把所有的不幸堆砌在一起,那些灰头土脸的不幸毫无特性,这让我对迟子建产生了怀疑,但还是耐着性子再看一本代表作。
这个决定是幸运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个完整的、新鲜的、属于鄂温克人的世界,尽管它像《百年孤独》一样贯穿了几代人近百年的时间(20世纪),但它并没有试着往历史感、批判感的方向去走,它只是用一个九旬老妪的口吻去回溯她的一生。这是一本把自然和人等量齐观的书,不仅仅体现在观点上,也体现在戏份上,鄂温克原住民在大兴安岭里面的生活场景:打猎、采集、娱乐、抚养、丧葬、信仰,这些描写真实可感而又让人陌生,就像陈忠实的陕北、莫言的高密、王安忆的上海一样富于地域性。
美中不足的是它也像《百年孤独》一样,读到中后期人名和人物关系已经复杂得难以记忆,自然也很难去塑造有标杆性的人物甚至主人公都不愿说出她的名字。故事性也偏单调,新生和死亡贯穿和推动了全书。
但我倾向于理解为这是作者的安排,她希望让你读完后记住的是曾经灿烂在白山黑水之间的风物人情,爱笑好看的姑娘是有的,精悍雄壮的汉子是有的,愤世嫉俗的鳏寡是有的,舍己救人的萨满是有的,姓甚名谁倒不重要了,因为以前千百年里这些人处处都是,因为今后亿万年里他们也不复存在。人对于存在过而又失去的东西总是心存向往的,甭管那些做野人的生活是否真的比城市里自在,但能读过这么一个世界,也是一种幸运吧,四颗星。
【篇一:《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小说读罢,放下案头。读这个小说用了半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好的小说魅力就在此,总让人迷恋其中,不舍离开。
因为自己去年也曾去过离额尔古纳河不远的地方,小说中提到过的金河、满归我都亲自到过,自己在大兴安岭深处了呆了好几天,虽说现在没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壮的树木,甚至小说中提到的各种狍子、鹿甚至水獭都没有看见过,但是走在大兴安岭林区中间,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的一种静谧感。以至于读了迟子建的小说之后,产生深深的共鸣。
小说中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酋长的女人的口吻,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渺小的鄂伦春氏族的集体生存的画面,虽然我的描写并不是很圆润,但她却是在讲她百年来的见闻,而这个见闻正是这个以游猎为主的民族的生存变迁历史。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小说也是加入了创作的成分,但是我更加愿意相信小说流露出来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小说里的人物尽管受了些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原始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下所表达出来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现代文明粉饰过的,他们既敢爱敢恨,达西可以抛弃家人跟一个刚刚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己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现在对手面前;他们也可以在了解自己过错之后而挥刀自宫(抱歉,小说里的鄂伦春人名字都记不住,但是看到之后会对上号);妮浩萨满明知道救人会失去自己的孩子仍然不忘记自己的操守总之,他们就是把对自己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而又会在整个大家庭中充当自己的角色,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为族长的拉吉达让伊芙琳在平分出来的肉先挑,她挑了两次之后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个人的任务分工都很明确,男人们总是愿意出去打猎而把猎物等量的分给氏族里的每一个人。
小说中描写的鄂伦春人生活是那么的和谐,虽然没有强大的物质生活保证,可是他们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那么贪婪,一味的剥夺他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会把用不了的东西存在树上而不带走,他们烧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鲜的大树,而是捡那些已经枯萎落下的枝干。他们已经达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么的可歌可泣。
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就是他们可以很从容的面对生死,尽管疯狂的爱过恨过,可是死对于他们来说感觉很平淡,或许是死亡经常毫无征兆降临的缘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后,本以为不会再爱了,可是仍然和瓦罗加依偎在了一起,时间是一切解决不了问题的良药,我们也应该从他们中间学习些什么?大家总感觉死亡离大家很遥远,有些人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情。生命的本质不应该在此,活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且,生命是宝贵的,人们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不应该随意的剥夺他人的生命。
鄂伦春人会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充当千年一粟的角色,他们的语言会消失,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几十年就会从地球上消失而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当中,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年轻人总是喜欢接收新鲜的事物,而那些保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实的老人们则会逝去。迟子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了时代烙印留下来的东西,如文革,如开放,而她却把游牧名族的活化石递到世人眼前,她为我们保存了这最后一点纯真,单从这点来说她就很伟大!人性总是相通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么复杂,相互谦让和谐相处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对于这个花花世界并不感冒,他们更热衷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们不能称之愚昧,因为这两条线永远是平行的,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篇二: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作者简介:迟子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万字,主要作品有《踏着月光的行板》,《树下》等,曾三次获鲁迅文学奖。
内容简介: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画卷,又似一卷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向世人诉说人生挚爱与心灵悲苦的民族史诗。小说语言精妙,以简约之美写活了一群鲜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温克人,写出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种悲哀。
本书的故事以一个九旬老人的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向我们展示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书中的严寒、猛兽等灾难,男女之间最原始的爱与恨,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都蕴含着最真挚的人类感情。每一个从古到今繁衍发展的民族都会遭遇各种困难,即使是这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的,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面临过日寇的侵袭、文革的打击、国家对大兴安岭的开发给他们生活带来的转变,但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坚持着,反抗着,用尽全力维护自己民族那片神圣的栖居地。
他们的生活或许在现在的许多人看来是艰苦的,寒冷、频繁迁徙、与驯鹿为邻这种物质生活的匮乏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可他们的生活也是很多人渴望而不得的与自然时刻相伴。大自然是他们生活的物质来源,他们敬畏自然;可与此同时,一朵花、一片叶、一座山都是他们的朋友,他们也热爱自然。他们用一种对生命诚挚的爱与激情和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令人羡慕的亲密无间的状态。
那里的人们似与俗世隔绝,他们不追求物质,只追寻美好的爱情,平静淡然地面对生死,可以牺牲自己以帮助别人度过难关。这样一个民族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处在消亡中,可他们身上的品质,对生命的态度却不应被我们遗忘。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逐渐抛弃了自然,甚至过度利用自然,使之处在危机中;伴随着交通工具的便利,我们不选择用它来接近大自然,反而用它们制造了更多的污染气体,破坏着自然,也损害着自己的健康。
物质生活的进步是人类前进的标志之一,可我不希望这成为我们抛弃自己的本性,彻底告别自然地借口。一个人永远不可能离开他人而存活,因为人需要感情;而人类也不可能远离自然,因为人类本就是自然地一部分。太多时候,物质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合上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的东西。太多的人用轻蔑的态度对待生命,用庸碌的方式度过每一天的生活,那份对人生的追求、对生命的激情消失不见了也从未放在心上。
也许这样做会让你成为大多数人而非异类,但我始终相信这并非人类真我。守住自己的天性,不让自己的那份激情消失殆尽,不在意别人恶意的目光,坚定地走下去,这样的你,定会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那群人微笑相遇
【篇三:《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作文】
在上海书城看到这本书,是我喜欢的风格,丛林,猎人,大河,猎犬,驯鹿,还有那深蓝色的天空。很多都曾在我的童年里出现过,那段经历在我的记忆中一闪而过,却变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让我魂牵梦绕而不能释怀,以至于在童年不复存在的日子里我依然在苦苦寻找。暑期社会实践的时间很短,我用七天的时间看完了鄂温克人一百年的风雨。读罢掩卷长叹,时间和自然的力量,人类的苦苦挣扎,都让我的心灵跟着震颤。
人类内心的探索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这部作品算不上长篇巨制,但却清晰的表现了氏族中几代人的爱恨情仇,令人纠结万分而不能释怀。爱情在一个氏族中任意滋生蔓延,人就如同一片树林,树干和树冠沐浴在阳光中,彼此分离相安无事,但内心的情感却如同底下的根系相互盘绕,交错纵横,剪不断,理还乱。有时候很多秘密不会公诸于众,伴随着主角的逝去在他的心中渐渐褪色,直到被岁月的灰尘掩盖了存在的气息。那就让它消失吧,很多东西不要再次提及,扬起的灰尘会催人泪下。没有秘密的故事不好听,秘密全都一清二楚的故事也不会耐人寻味。这个故事中每个人都有一颗细腻而多情的内心,暗恋了主人公母亲一辈子的尼都萨满,当初与主人公的父亲比试射箭,是否是故意输给了他;深爱着尼浩然而却被母亲勒令迎娶歪嘴姑娘的金德,最终在新婚的夜晚在一棵枯树上自缢;乐极生悲的马粪包被熊骨夹住了喉咙,尼浩牺牲了自己的孩子救了他的性命,内疚之情令他阉割了自己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的心中会生出快乐,悲伤,也会生出嫉妒和愤恨。一旦犯了无法挽回的错误,有良知的人可能会陷入一辈子的自责中;一旦失去了不可能再得到的东西,有些人看着太阳也会觉得黯然失色。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角落默默的流血,自己在这里封闭着,自己走不出来来,别人也闯不进去。伤口会在某个偶然的时刻突然发作,令你痛不欲生。
自然是奇妙的东西,他总是很慷慨的赐予人类生命,然后又肆无忌惮的将它们掠夺回去。主人公总是不遗余力的描述每个角色的死亡方法,因为每个人来到这世界的方式都一样,然而他们走的时候方式却千奇百怪。有时候人的死亡方式最能概括他的一生。主人公的父亲被雷电击中,母亲在一次几近癫狂的舞蹈中离去,尼都萨满和尼浩都是在最后一次祭祀之后到下,主人公的第一个丈夫在外出寻找驯鹿的时候冻死在马背上,第二个丈夫被黑熊掀翻了脑壳作品中新生命的降生总是伴随着死亡的降临,新婚的喜庆气氛总是夹杂着葬礼的味道,而一个垂死的生命的拯救必须拿另一个健康的生命来作为代价。故事就是这么残酷,一遍遍地在你面前撕裂美好的任何事物,让你没有时间去哭泣。
鄂温克人延续了几百年的生活方式最终还是要消亡了,现代文明的触角会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摧毁着落后与野蛮,创造着进步与文明。如同他那一个个逝去的族人一样,真正的鄂温克也慢慢地在额尔古纳河流域逝去了,承载着他曾经的光辉与荣誉,也裹胁着几百年的风雨和眼泪。
【篇四:《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怀着极大的热情读了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只为欣赏她诗意的语言、饱满的激情,以及对鄂温克部落出神入化的描述。读罢这个小说,仿佛又看了一次迟子建所跳的百年萨满教之神舞。那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史诗般地向世界倾诉着现实人生中的挚爱与心灵的悲苦。
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鄂温克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自述,分清晨、正午、黄昏三个部分讲述了原始游牧民族鄂温克族在一个世纪内的生活历史,感叹在现代文明的蚕食之下,这一片人类原始风景栖息之地的丧失。小说从生活小事着手,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史诗性地唱出了人类历史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悲哀,从而使我们看到这个酋长的女人在经过少女、青年和老年的三个不同时期所讲述的她的乌力楞生活,以及部族四代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他们经过了民国、抗战、内战、新中国诞生、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还有改革开放。一个个时期、一幕幕场景,这个以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的鄂温克民族总是与大自然水乳交融,既神秘又原始。他们住在希楞柱,即帐篷里。迁徙时把东西放在靠老宝(树上的仓库),生病时有萨满跳神,死后搁在高高的树杈上风葬。这一切看似都是浪漫而富有诗意的。
然而浪漫的事物总是与残酷联系在一起。在尼都萨满死后第三年,妮浩(也就是鄂温克老女人的弟媳)在成为萨满之后,每跳一次神救一个人,她自己的孩子就会死去。果格力是她的长子,死去后按照鄂温克人的习俗,被装在白布口袋里扔到向阳的山坡上。这的确非常残酷,但妮浩为了救别家的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孩子,在悲伤中她只能为死去的孩子唱上一首神歌,她这样唱道:孩子呀,孩子/你千万不要到地层中去呀/那里没有阳光,是那么的寒冷/孩子呀,孩子/你要去就到天上去呀/那里有光明/和闪亮的银河/让你饲养着神鹿。
除了妮浩,鄂温克这个老女人也一直与死亡连在一起。少女时父亲林克在一次打猎中被雷雨击中,死了。而她在一次迷路中幸运地遇上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拉吉达。拉吉达入赘乌力楞,后来成了乌力楞的族长,并让乌力楞这个大家庭分化成几个小家庭。可以说,这是拉吉达对乌力楞的一次体制改革。自然,也遭到了族人依芙琳的咒骂和抗议。不过,咒骂和抗议都是徒劳的。鄂温克这个老女人的母亲达玛拉热爱跳舞。那天母亲穿着尼都萨满送她的羽毛裙子,脚蹬一双高腰豹皮靴子在篝火旁孤独地旋转着,直至死去。于是她的父母一个归于雷电,一个归于舞蹈,而她的二儿子安道尔多年后被她的大儿子维克特一枪打在脑壳上,一枪从他的下巴穿过,打到他的胸脯上,那是维克特误以为野鹿而错杀。她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是在一次寻找驯鹿的途中被活活冻死在马背上。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悲伤的她依然充满活力与热爱,比之她母亲与尼都萨满的那种想爱而又不敢爱的折磨,她就大胆多了。
鄂温克这个老女人的第二任丈夫就是酋长瓦罗加。他们共同生活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达30多年的婚姻生活也算白头偕老了。不幸的是酋长瓦罗加最后死于黑熊的魔掌。生命中的悲剧有时也像戏剧一样,所以她感慨地说:我和拉吉达的相识,始于黑熊的追逐,它把幸福带到了我身边,而我和瓦罗加的永别也是因为黑熊。看来它是我幸福的源头,也是我幸福的终点。酋长死后不久,1978年她的大儿子维克特因酗酒过度而死亡。
这个通篇充溢着死亡气息的长篇小说,具有浓郁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你一进入小说便会被鄂温克民族的气息和氛围所包裹,他们的情、他们的爱、他们的民俗习惯,以及他们飞翔的灵魂都与中国东北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息息相关。
小说每章开头都有一段散文化精美的语言作为引言,而每一段引言里作者都提到女主人公的孙子安草儿。安草儿是女主人公二儿子安道尔的儿子,这个默默无声的安草儿陪伴着老女人,仿佛守卫着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他是在向现代文明抗争吗?无论人类文明发展得如何快速,总有人要捍卫他们自己的原始生活和艺术。我想这也是一种信仰,有信仰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所以《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充满诗意、大气的小说。它为我们展开了原始森林的图卷,其结构精巧耐人寻味。可以说这部作品是一个汉族女作家充满激情而又饱含感情地对鄂温克民族的世纪绝唱,它让我们感到一种现代文明与古老民俗的冲撞,而古老民俗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篇五:《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的确是很久很久没有过因为读一部文学作品而泪流了,不仅是眼角的泪珠,更有心中由于书中涓涓感情之流浇灌而开出的泪花。这是一种淡淡的不知是幸福还是忧伤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说来惭愧《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将近六年前的神作,我是近日才拜读的。其实买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我去书摊上买贾平凹先生的《废都》未果,就将钱花在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身上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很幸运的与书的偶遇。
就像前日我状态中所说的那样,《额尔古纳河右岸》读来的感觉像是品茶,是一种淡淡的味道,不是十分浓郁,但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心潮澎湃。实话实说,随着《额尔古纳河右岸》章节的深入,我不经意间将一包300抽的纸巾放到了手边,我这个人很容易感动,一旦情绪到了火候,是没有管住寄宿在自己心间那伙淘气眼泪的自信的。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额尔古纳河右岸》与《穆斯林的葬礼》在感情的烈度上是一个节奏的。或许是因为两位笔者都是才华横溢、感情细腻的知性女子,比较倾向于泉水一样温柔的行文节奏。
作为矛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我觉得《额尔古纳河》与《穆斯林的葬礼》一样,相当名符其实。毫无疑问,这两部作品都是1949年以来绝对一流的长篇佳作。与一些流行的长篇相比,这两部作品的深度、文笔、感情梳理都高出了许多境界。没错,这两部都是有相当境界的作品。
《额尔古纳河右岸》最令我喜欢的就是它独树一帜的行文方法或曰叙事手段。它那种诗歌一样的节奏、日记一样的清洁感都让我觉得很舒服。或许迟子建老师本身想写的就是一首像日记一样的美丽的诗歌吧。
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啊!大山中,与树木、驯鹿、星空、河流为伴,没有刺鼻的工业气息、没有让人早生华发的三环路上那著名的300路公交、没有让人丧失理性的权势、名望、金钱,有的是情。或是本能的炽热的爱情,或是真挚苍劲的温馨的亲情,或是由于爱情、亲情、友情而产生的怨与恨。无论是那些美好的,还是那些让人心碎的,它们都是那样的不经修饰,真实自然。那里口红与发胶都毫无用处,因为活在自然中自然的人的心是充满自然的。没有以自然为定语的词汇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世界里是无法生存的。于是,猎人人最后会迷茫与留在上上还是下山定居,于是最后那只美丽的白色驯鹿会伴着清脆的铃声回来。就像喝惯了果汁、棒冰后第一次喝豆汁儿的我所惊讶于的那种古朴感。那种纯粹的对于真实的、大自然的、本能的空灵感的呼唤,不光我的心中有,每个人心中都有。
我不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我倾向于在一个古老的院落中看着槐树花开、槐树花落,抱着猫,喝着茶,静静地看着傍晚彩霞的宁静而简单的生活。我也羡慕《藏獒》中的大草原的激情澎湃,也羡慕《飘》里南部美国浓郁而厚重的庄园生活,也羡慕许许多多遥远地方的各种生活,但是,它们都离我太远了。对于我而言,我只愿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待者,闻着熟悉的味道,吃着熟悉的食物,看着熟悉的树、天、月亮。但是《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所描述的猎人在古老森林中的生活确实在许多个瞬间让我心动了。或许,将来某天会悄悄地去那个神秘的森林中喝一口驯鹿甘甜的奶,也许,喝奶的同时也会看到那漫天美丽而能把人看老了的雪花吧。
的确是一部喜欢的作品呢!
【篇六:《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部落里最后一位酋长女人诉说感天动地的民族故事,通灵萨满的旷世大爱为疲惫的人们点燃归航的明灯。题记
这是一部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作者就是当代的著名女作家迟子建。这部小说描述我国东北部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只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教,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
等等的侵害下生存,在日本的侵略,文革的阴云笼罩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打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小说中充满了感动,在宗教与文化的背后孕育着感动。这里有一条血河在那里的人们的祖先认为,人离开这个世界,那是去了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比我们曾经生活过得世界要幸福,再去幸福世界的途中,要经过一条很深很深的血河,这条血河是考验死者生前行为和品德的地方,如果是一个善良的人来到这里,血河上就会自然浮现出一座桥来,让你平安渡过,反之就会跳出一块石头来,但如果你对生前不良行为有了悔改之意,就会从这块石头上跳过去,否则你将会被血河淹没,灵魂彻底的消亡。尼都萨满的母亲过逝了,他怕母亲渡不过这条河,就唱起了神歌,其中有一部分是你们要怪罪,就怪罪我吧!只要让她到达幸福的彼岸,哪怕将来让我融化在血河中我也不会呜咽!从这里能够看出尼都萨满对母亲的那份深深的爱,也许,现实生活中没有血河,活者的人永远不会知道死去的人在另一世界怎么样,可是尼都萨满看来会有血河,他宁愿自己牺牲也不愿去让母亲受罪,也许这也是萨满文化背后的神奇和那简单纯洁的爱!
这里的人们没有什么所求,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四处游荡,就像原始人类一样,他们不能保证自己的下一顿饭是否有着落,他们是完全依赖于自然,他们左右不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只想平平淡淡的快乐生活,但是正因为他们所想的,现实是残酷的。这时,日本人来了
小说中的这样一句话让我感触很大,我嫁了一个男人,我的媒人是饥饿。这里的我是这个小民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生活原本就很困难的他们,居然又要面临着日本人的侵略,而此时的他们无力反抗,他们剩下的就只有信念,以及不屈不挠的顽强。我的媒人是饥饿跟能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食物,即使日本人没有来,他们也会被饿死。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成长在一个宽裕的环境中,无法理解贫穷的生活,我同样相信在某个地方,也有可能生活着向他们一样的部落民族,支撑着他们生存的是信念。
一部小说令人震撼和感动,是说不尽的,只有放在自己内心深处慢慢体会
我不知道自己谱写的这部心中交响曲是否会有听众,我没有那么大的奢望要获得众生的喝彩,如果有一些人对它的给予发自内心的掌声,我也就满足了迟子建
我想这部小说一定会感动很多人,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他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伟大的爱的赞颂,是现代人类所应表彰的!
【篇七: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这是我用了一天下午的时间读完的一篇小说,我似乎跌入了一次史诗般的旅程,而且伴着满腔的热泪。心底里的某一处在咆哮着,忍着的呜咽让坐在我隔壁的朋友侧目。但是我真的是承受不住心底里的那股激烈的情感的流动,身临其境般的令我震撼:这是一个90多岁的女人对自己一生所经历过的事情进行的回顾,重新讲述,就好像她的一生活过来了,再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女人从出生到长大婚嫁,生孩子,孙子女的诞生成长,百年的沧桑欢愉,里面夹杂着神秘的力量,严寒,艰辛的生活和清澈、深沉的挚爱,无比鲜活
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神秘画卷,似一曲从额尔古纳河右岸飘来的木库莲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作者以一个九旬老人、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独有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从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里面的严寒、猛兽、瘟疫等灾难,男人和女人的原始和激烈的爱恨,原始的生活习性,蕴涵着最真挚的人类情感每一个民族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上演着历史的改变。即使是这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追随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狩猎,在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除了生活的艰辛,在世界这个大背景下,这个民族也经历了日寇的铁蹄和文-革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是他们在命运面前虽是百般的无奈,却仍殊死抗争,显示着一个民族无比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有人说这是一部民族的史诗。而在我的眼里,我没有看到上升成人类民族的话题。作为一位感情丰富的读者,我只能说这是一部诉说生命和挚爱的作品。看完了它,我的内心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不是小说的故事不真实,而是发觉自己身为现代人活得不够真实。自己诚然拥有了那些鄂温克人所没有的物质上的安稳生活,却发觉自己失去了一些生命所沿袭的热情,一种对生命的激-情,对感情深沉的挚爱。也许在目睹这一艰难而又弥漫着强烈的爱恨的生活情景后,我似乎该改变一下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泪水不止的缘故吧,因为心灵在颤抖时,灵魂在战栗时,那一股最真挚的溪流才会从眼里涌动出来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看到了许多与现代钢筋水泥不同的风景,那是来自遥远时空的桃源:星辰,河流,绿地,山川,月亮,阳光,驯鹿,兽皮,白桦树,萨满跳神的舞步,线条简单的岩画,诚挚而坚定的眼神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一切又是那么的直率激烈,连那做-爱的风声,都显得那么的神圣而直率,里面蕴涵着对后裔的希冀和对爱人的深爱,没有太多的情感算计和诱-惑陷阱,既温柔诚挚,又狂风暴雨,这一切的风景是那么的融洽,像血与肉不可分割一样,一点都不突兀。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悲伤和死亡。天灾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里死去的拉吉达,与熊搏斗死去的瓦罗加每个人的命运都在那片原始的山上一点点的上演。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上演着死亡,重复着悲伤让我更加震撼的是他们民族里的那股神秘的力量,所造成的沉重的悲凉与浩大的痛楚。当妮浩当上了萨满的时候,为了拯救别人,跳神而引发的那股神秘的力量使她失去了自己的一个个孩子,在拯救别人和失去孩子的选择中不断的心痛,最后连自己也因为不想再承受这股伤痛,而用麝香抵制怀孕导致自己不能再生育为了解救一个生命而另外一个生命就得代替他死亡,在惊讶这股力量强大的同时,也能感到这位母亲的无比痛苦,这是怎样的一种选择埃身为萨满的责任,拥有神力救人的天职,身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挚爱,无法理解当中,又无比的敬佩这样的一个人。
在这一次旅程里,对于爱情的表达依旧是最为动人的画卷。主人公母亲达马拉与父亲林克和伯父尼都之间的爱,激烈中后面有的更多的是无奈;我和两任丈夫拉吉达、瓦罗加的感情,伊万对娜杰什卡的以及鲁尼和妮浩的等等,看着他们从长大到遇到彼此,成婚生孩子,演绎着彼此的命运历程,有着那些刻骨铭心的爱,也有着刻骨铭心的恨。敢爱敢恨中,看破了多少生命的挣扎与无奈;彼此的生死离别又道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感情所要承受的沉重;生活依旧,族人不断的随着环境迁徙;生命诞生的欣喜,生命消逝的悲伤,一切都未曾离开那片远古的时空而我似乎也听到了来自远古时空的诚挚言语:男人的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他快乐的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的强壮!
我曾走过不少地方,看到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风景。因求学从小离家是常事,可以说长这么大除了学龄前,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地度过的。亲情于我并非是非常浓厚,这与家人众多有关吧,但内心深处也是无比的渴望,但已经不是为了引起家人关注而任性的年龄了,也只有让自己尽量不那么的自私,多为他们着想吧。爱情,现在的我还是交白卷吧。并非是尼姑之心,而是属于自己缘分未曾降临,自己是不会为因孤单所造成的情而买单的。对于感情方面也许自己就是那种有洁癖的人,心底里的那个位置就只能够入住一个能让他进入的人,掺不得一丝尘埃,容不得一点欺骗、亵渎。我所要的也不过是一份彼此真诚的喜欢、诚挚的爱,也许别人会说这样不够现实,这样太幼稚!也许每个人对感情的期盼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却不一样,不是每个人能忍受那种一个人的孤单,不是每个人都认为默默等待是正确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承认这种感情的存在,尤其在现在离婚率60%如此高的境况下,现在也许最缺的就是那种暖入心脾的爱吧。
看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的过日子。做好属于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的天性,不想让自己那股依然存在的激-情消失殆荆无论别人说自己是怎样的没心没肺,但是就是这样的天性的我才是自己。遥远的天空里,飘来的那曲神秘的歌谣,我希望一直能够震颤着我的心弦,让我一辈子能为此拘一腔热泪,浇灌心田。
【篇八: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终于读完了,不愧是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让人感觉磅礴大气,酣畅淋漓,就象一曲叩人心扉的命运交响曲,时而轻柔舒缓,如置身于月明风清或鸟语花香的原野,时而激昂震撼,如观悬崖飞瀑或惊涛拍岸般,有着动人心魄的艺术之美。跟随着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我们仿佛走入了颚温克民族生活居住的大森林,感受着他们为了生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会着书中人物悲欢离合的无常命运和充满了爱恨情仇的真挚情感,为一个弱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百年沧桑和时代变迁而发出深深地感慨。
以往读的书,很多匆匆翻完便束之高阁或弃之一旁,此书读完却有再翻一遍的欲望,因为第一遍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只能了解其大意,再次翻阅反刍才更能领会此书的意味与美妙。那么,此书的魅力究竟何在呢?阅读其实就是一种理解再创造,相信每个读者都有着各自的感触。我愿与亲爱的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浅显而粗略的感触与体会。
作品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虽然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描述所经历的一切,不象第三人称那样以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与心理活动,然而通过主人公平静的口吻叙述和故事情节的铺展,依然能够闪现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精干瘦朗深爱着妻子的林克,勤劳爱美善舞的达玛拉,温厚隐忍孤独的尼都萨满,勇敢健壮的鲁尼,善良博爱的妮浩,坚定有主见的拉吉达,软弱无奈的坤德,心灵扭曲的依芙琳,容貌丑陋的马粪包,美丽不幸的马伊堪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关于依芙琳的刻画,维妙维肖,入木三分,既让人同情她婚姻的不幸,同时又让人反感她尖酸的语言和变态的行为,她将其惟一的儿子逼上了绝路,好在最终她的怨气有所化解,语言行为又转向善的一面来。可怜的尼都萨满虽然深爱着达玛拉,终身未娶,达玛拉对其也心有好感,但最终单身的两人却无法突破氏族传统习俗的桎梏,在孤单无望中死去,让人唏嘘感慨。还有倔强的金得,以命抗婚,达西不顾其母亲反对义娶杰芙琳娜。马粪包的自残与转变,拉吉米的自私与固执一个个人物形象的生动展现,让人感慨叹服作者巧妙的文学构思与深厚的写作笔力。
作品展现了颚温克民族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与生存信念。他们与驯鹿相依为命,信奉萨满教,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在严寒、猛兽、瘟疫等等的侵害下生存,在日本的侵略、文革的阴云笼罩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与残酷的命运作殊死抗争。我嫁了一个男人,我的媒人是饥饿,这句幽默而沉重的话语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食物,随时可能会被饿死。生活原本就很困难,在某个时期居然还要面临着日本人的侵略,而此时的他们无力反抗,剩下的就只有生存信念,以及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小说通篇充溢着死亡气息,所以我的语气中饱含沧桑和沉痛,因为这个老女人经历了太多亲人和族人的死亡。她的父母一个归于雷电,一个归于舞蹈,二儿子安道尔多年后被她的大儿子维克特误以为野鹿而错杀。她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是在一次寻找驯鹿的途中被活活冻死在马背上。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悲伤的她依然充满活力与热爱,坚强地生存着。第二任丈夫酋长瓦罗加,最后死于黑熊的魔掌。酋长死后不久,她的大儿子维克特因酗酒过度而死亡。倘若不是有着极其坚强的生存信念,一个经历了如此众多人生打击和挫折的女人,怎么可能活到九十多岁?
作品的通篇思想内涵里回荡着真善美的主旋律。如萨满妮浩的博爱胸怀与自我牺牲的精神让人为之震撼。救活别人,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这是怎样惨痛的代价!可是身为萨满,妮浩却义无返顾地披上法衣去跳,当我劝阻她时,她说,我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孩子有难而不救?她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是怎样的一种大爱情怀?先后失去了四个孩子的她依然奋不顾身,无法做到见死不救。最后,她的小女儿贝尔娜因害怕死亡而逃走,真到妮浩临死也没见上最后一面。妮浩的行为与命运既让人强烈地感动,又让人为之深深地心痛。马粪包起初给人的感觉容貌和行为都是丑陋的,作者或许有意以这种形象的设立进一步映衬善与美的形象,提高艺术欣赏效果,然而高明的作者又以辩证发展的观点来进行安排,让他身临绝境时被妮浩无私相救的行为所深深感化,从而使他的自身行为发生了根本的转折和改变,最终也实现了善的回归。虽然故事中有受恨情仇,嬉笑怒骂,但人物都是以本真的面貌呈现的,没有虚伪、尔虞我诈等现代文明社会所有的那些东西,我想这也是颚温克人的可爱之处,作品的某种魅力所在。
作品体现了颚温克人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与热爱。大自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万物有灵的思想使颚温克人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与感激,主要体现在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在他们眼里,自然界的山、水、日、月、风、雨、动物都具有生命的灵性,如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太阳每天早上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下。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我看待雨雪和太阳就如同自己的老朋友那样亲切。
对自然的崇拜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信奉火神、河神、雷电神、山神、树神等。他们认为火神不能被熄灭,搬迁时在祖先神玛鲁神之后由驯鹿驮着,平时还不能往火里吐痰、洒水、扔不干净的东西。对动物也有敬畏之心,如吃熊肉时有很多禁忌,要学乌鸦叫和唱赞美的歌谣,不能乱扔骨头等。书中有两起因违犯禁忌亵渎神灵而遭到惩罚的事件,一起是马粪包吃熊肉时的肆意行为而使骨头卡住了喉咙,一起是偷驯鹿的少年吃饱后往大树身上撒尿触犯树神而险些丧命,两人都是妮浩挺身相救牺牲自己的孩子才把他们从生死关头拉了回来,这些都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
颚温克人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在对待自然环境的关系上不是肆意的掠夺和破坏,而是有一种平等维护的观念,和谐相存的观念。他们看待驯鹿象看待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搬迁时每次都把垃圾深埋清理得干干净净,不砍正在生长的树木,面对山外人员大批砍伐拉运树木时感到气愤而无奈。在现代文明的脚步不断逼近、家园被破坏、资源被掠夺的情况下,大部分族人不得不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年轻人则带着对山外便利生活的向往,走出了森林,然而后来还是有不少人因为不适应又重新回到森林,因为他们离不开从内心深深依恋着的自然,其中就包括我的孙女画家依恋娜。而我则是一直坚守着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独有的精神家园,忧伤而平静地生活着。
作品带有一种神秘的诡异色彩,使其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艺术魅力。如萨满能跳神治病救人,能让腿伤结痂,能让活马死去,还有萨满的未卜先知,都让人感觉非常的神奇。小列娜病危,尼都萨满让一头小驯鹿代替她离世后,母鹿居然断了奶水,而列娜死后,它的奶水竟然又有了,让人匪夷所思。畸形仔驯鹿的诞生终于如传言所说带来了厄运,尼浩的二儿子耶尔尼斯涅舍身化作黑桦树救母,这些故事情节诡异得让人难以想象,同时也牢牢地吸引了读者,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伊万的葬礼上莫明其妙地出现了两个穿白衣服的干女儿为他送葬,据依芙琳所言是他当年所救的狐仙的化身,这一点很有着聊斋志异里的灵怪色彩,或者说作品有着某种魔幻现实主义味道?很遗憾自己的文学素养不高,无法对作品里的某些表达手法进行更好地诠释和评价。
小说的语言十分精彩美妙,耐人寻味。描写景物时善用比喻,想象力丰富而新奇。如雨停了,西边天上飘荡着几缕橘红的晚霞,如果说夕阳是一面金色的鼓的话,这些晚霞就是悠悠鼓声了,这应该是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吧?还有清新的空气和这突出其来的绿树,就象朝我跑来的两只温柔的小猫,它们伸出活泼而又湿润的舌头,一左一右地舔着我的脸颊,将我的困乏一扫而空,想象力和表达力真是超乎寻常。
还有更美妙的如果把我们我们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织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的山峦组成的:我这一生见过多少座山,已经不记得了。在我眼中,额尔古纳尔河右岸的每一座山,都是闪烁在大地上的一颗星星。这些星星在春夏季节是绿色的,秋天是金黄色的,而到了冬天则是银白色的。我爱它们,它们跟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性格和体态。有的山矮小而圆润,像是一个个倒扣着的瓦盆,有的山挺拔而清秀地连绵在一起,看上去就象驯鹿伸出的美丽犄角。山上的树,在我眼中就是一团连着一团的血肉。通过这些生动形象而充满感情色彩的比喻,将对山、水、树的热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另外,小说结构安排巧妙,分清晨、正午、黄昏、尾声四个部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语言叙述的风格沉静而婉约,充满了诗意的抒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看了书结尾后的《跋》,了解到作者创作的的地点和过程,原来故乡对我来说,就是催生这部长篇发芽、成长的雨露和清风,我很快又从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中获得了信心和灵感,回到创作中。难怪作品写得那么出神入化,是作者缘于对出生故土的挚爱,置身于山峦中创作,得大山、天地之灵气,之前并进行了充分地调研、材料的收集和长时间感情的酝酿,所以写得那么酣畅凛冽,饱含激情书读了两遍终于放下了。
感谢作者奉献出这么精美的文字,让我们走进书中体会了一个全新的颚温克人的世界,对他们民族的命运进行了关注,领会了作者所要表达和彰扬的一些思想。同时发自内心地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正如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中授奖辞中所言小说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读后感《《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13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