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生命教育观后感

生命教育观后感

生命教育观后感精华13篇。

你是否曾经为一部作品深深印象,在观看后产生了许多想法?观影不仅是娱乐,更能促进人的成长。我们为您编辑了《生命教育观后感》的观后感,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收藏本页,以便随时阅读。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1】

“生命化教育要追求教师生命的幸福”,“生命需要一种张力”,“教育是慢的艺术”,“细节决定成败”,“学习的过程是生命的历程”,“好的教师总是对课堂的未知性充满期待”,“好教师一定是在课堂上要比平时显得更美的人,那怕是相貌平凡,一到课堂上就有一种容光焕发的精神气”,“好教师肯定是比他的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显得天真,显得还要质朴的这样的一种人”,“好的教师有各自的方式,但要带着生命来上课,带着对生命的尊重来上课”“让爱心、宽容、期待、善待成为教育的起点”……这些全新的关于教育的释义,没有高调的说教,没有深入的阐述,却已将抽象的“生命化教育”解析得细致入微,一切是那么自然、贴切。

一、教师因走进学生的心灵而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教师要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青春谱写着辉煌的教育诗篇,以自己的忠诚和执著维系着绵长的文化繁衍,以自己的希冀和神往描绘着斑斓的成长手记,以自己的理念和憧憬铸造着坚强的未来人杰……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确实有那么一些精神品质,一个缺少了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其中首要的便是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他还告诫说:“别让任何一次心灵振荡不知不觉地从您身边掠过。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

教师注定一辈子平平凡凡、默默无闻、为人作嫁,但教师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青少年的心灵,是宇宙万物最神圣、最神秘、最具活力的对象。教师的劳动成就了学生,他“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让愚昧走向智慧,让弱小走向强大”……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既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师的幸福。人的心灵是一个极其宽广、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不断变化发展的孩子,怎样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找到属于他们的那片沃土,播下适宜他们成长的那粒种子,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要讲求工作艺术性.

由于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千姿百态、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千变万化,因而教师成为特殊形式的艺术家。他必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和教育内容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创造出适宜的教育方法。教师在教育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照搬,它需要每一位教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工作。生命化的教育,赋予了教师自主、创造的权利。因为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传授“死”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对待教学资源的理解生成的过程。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生成自己对文本的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想,并且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向学生敞开。这样,教学中的所有的知识都取决于师生的互动及其共同构建,师生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复制者,而是知识的构建者。

三、尊重个体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学校德育的内容,我们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于基本的一个标准。情感层面上有两个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这个层次上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熏陶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就是远大志向。有知识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怎么处理好。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下一代的发展,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身心健康包括了身体和精神这两个方面,学校要从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保障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权利不受侵害等等这些方面来努力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具备知识、能力和道德,还要对教育、对生命有独特的体验、感悟、关怀和追求。在教学中,既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通过创造性的教育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充实自己的人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一步一步引领学生成长!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2】

读了《生命与教育》,使我知道,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要成为孩子眼中的教师,不是把学生当作无知的凡夫俗子,自己盛气凌人成为上帝。我们要用爱来打动他们,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我懂得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将这些教育的细微之处罗列出清单,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欣赏教育》告诉我们: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和得到别人欣赏,是我们每一个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欣赏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欣赏教育最大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承认差异,允许错误和失败。让每一个孩子时时都能感到自己能行,自己是一个好孩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使我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读了这些书,使我明白了在教学活动中欣赏与激励的重要性,爱的重要性,这些都将作为我以后教育学生的座右铭。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3】

今天是原定开学的日子,我在空中课堂听了袁卫星老师《开学第一课:生命教育》,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刚刚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年,拥有了一个特殊的寒假,平生第一次经历隔离。因为武汉疫情,我们的国家生病了。

今天,要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本该安静地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本该撒开脚奔向田野或公园,呼吸新鲜的空气,但此刻举国上下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号召,各自关在家里,戴着口罩,整天浸泡在弥漫着消毒水和酒精味道的空气中。听着新闻里那一个个增长的确诊数字,看着一个个同胞与死神抗争的哀嚎和痛苦,还有那些关于口罩与双黄莲的排队和抢购。一个个生命个体、家庭面对疫情的恐慌、焦虑、破碎和努力,在这场民族大灾难,每个人深陷其中也身在其中,我们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是谁导演了这场疫情?让我们有学不能上,有家不能回,工厂停工,饭店关门,甚者妻离子散,阴阳两隔。是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对人类的报复。我看了一篇《一只蝙蝠的自述》文章,蝙蝠说,为了不给人类带来灾难,它变得很丑,卑微地活着,躲在山洞昼伏夜出,而人们为了满足味蕾的快感和新鲜感,把它抓走,煲成汤,熬成粥。我想:但凡人们能尊重自然、爱护动物、敬畏生命,也不至于自食其果了。这次疫情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都不是局外人,该好好地反思了。

法国作家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如果我们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她就是善良的母亲,给予我们阳光雨露;反之,如果我们乱砍伐树木、屠杀动物、污染环境,则可能引来六月飞雪、泥石流、水灾等灾难。希望大自然是慈母还是屠夫,取决于我们是否善待自然、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让我们做一个热爱自然、有责任、有担当的孩子吧!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4】

承上所说,既然有许多知识是在学生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这种探索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也会犯不少错误。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克服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悟方法,获取真知和技能。往往儿童的错误中常常包含着正确和灵气。有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拍拍胸脯信心十足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教室,出错的地方,多好的理念!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我们的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才是不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如果,我们也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细声细语,一定会信心十足,回答问题何愁声音不响亮?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5】

在《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一文中,我读到德国教育家洪堡在一百多年前做了两件有深刻影响的事,一个就是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工资,结果使得优秀的人才大量涌向学校;一个是实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免费教育。德国,哪怕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之一。这跟洪堡教育改革的理念所开启的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心里是振奋的!真的羡慕德国的教师从业者,不是艳羡他们高额的工资,而是眼气高额工资所带来的当教师的师道尊严!

我们当教师的有尊严吗?

有些家长一提起老师,就咋咋咋地评论。就是社会上,也总是贬低教师。我真不知道教师都犯了怎样的道德失误?世人为什么要用超于常人的道德标准绑架教师?

教师,是神?还是个人?

当孩子在学校擦伤,家长跑到学校嗷嗷叫:孩子交给你,就给我看成这!当老师和他讲道理时候,他说:滚一边儿去!甚至是想要向老师大打出手!

当教师的是否要问,教师的师道尊严,哪里去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泥泞中,用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支持着我们前行!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6】

在寒假里,我读了《生命教育》。因为学校有要求在假期阅读,在开家长会时也推荐家长看这本,就拿起书,泛泛的翻了一几页,后来却是越看越觉得不错,就干脆坐下来细细品读,认真体会。

生命教育讲的是帮助孩子如何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与生活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看后觉得,这本书所阐述的是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生命教育是一门学问,也像是门艺术,也是让所有家长、老师时时刻刻无法回避的日常琐事。

我们的身份很是双重的,即是家长,也是老师。很多的家长都觉得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成也老师,败也老师。还说交给老师我们放心,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要打要骂随便,绝不袒护。家长要养育孩子,不仅是要养孩子,更要育孩子。不仅管吃穿住行,更要管成长。养育孩子从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我们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孩子。怎样穿衣,怎样更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的事,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表示痛苦和愤怒……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担任着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长。不要半途而废,孩子上学就把教育任务完全交到了老师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块尚需雕琢的石头,需要家长的辛勤劳动,需要老师的挖掘,才能成为一件惊世作品。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满意,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总把自己的孩子当天才而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试都应该满分,所以家长永远对孩子表失望。一个人不应该简单的与别人相比,而应该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进步。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遗传、环境等很多外因和内因注定了孩子成长的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个领域,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长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作为家长,我读这书,收获很多更好的教育方法,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我读这书,如获至宝。闲暇时间我会在读,在领会,在品味。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今后该走的路。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7】

最近读了一本《教育激扬生命》,这本书非常有意义,它阐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说教的对象。读后对我有深深的感悟:

作为一个老师,这本书让我明白,在教育工作中要用爱,点燃孩子心中的灯,注重对孩子的爱心教育,一味地指责和批评是没有用的。对于孩子之间发生的问题,要用心去感受孩子们的想法,才能真正点亮孩子的心灯。让管教在创意里轻松化,只有真正对孩子们付出关心、爱心与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诚回报;也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善于用爱去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付出,那样,才能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要以教师为中心过分的执着,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属于我生命的本质,愈能牵动我生命的情感。这句话对我触动最深。教育需要做的不是控制生命,更不是强迫生命,而是要让教育激扬生命。让学生把学习看成一种享受,享受成功的快乐,享受成长的烦恼。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我们的教育也必须改变。它需要我们停下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审视自然。正如郭教授所言,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属于我们生命的本质,愈能牵动我们生命的情感。

有人说:教师的知识和学生的知识不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教师只有自己拥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于是我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希望能有更多的水给学生。可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突然意识到,我的举动仅仅是灌输。似乎我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从我这里得到一些水而已,可是我们教师的水总是有限的,这样以来,学生得到的水永远不会多于教师啊,谈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此书告诉我们儿童不是只懂得接受水的容器,而是携带者,是人类几千年文化沉淀基因的人,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该懂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该懂得授之以渔场,这样,学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清泉。

读完本书,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应该这样去做:重新审视自己,反思自己的课堂,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更新课堂授课方式。在教育学生时,以身示范,以学正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建立责任感,懂得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一生负责;教育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让自己的教育生涯多一份灿烂。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8】

今天,我们班去多媒体教室看一部很精彩的短片。讲的是一个没双手的女孩,她很勇敢,很坚强的面对生活,她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

我们来到多媒体教室,波波姐姐是个义工,她给我们看了一部短片――《生命的教育》,讲的是一个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在她三岁的时候,因为一个意外而失去了双手,可是,她很爱漂亮,可自从失去了双手以后,她的爸爸就把她的头发剪了,春夏秋冬都只能穿男装。所以,她觉得自己很凄惨,直到有一天,她从一个旧箱子里找到了一本叫《灰姑娘》的书后,她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她不再气馁,勇敢的面对生活。她学会了用脚做事,学会了用脚写字,学会了别人有手也做不了的事情,从此,她的坚强与勇敢让家人再也不用为她担心了。

我要向她学习那种不怕困难、不气馁的高尚品质。从中也让我明白了:做人只要有一颗勇敢的心,不放弃,就可以创造奇迹!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9】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1

读了当代教育家康岫岩所着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颇受启发。在这本书中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生命因教育而精彩。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的生命面对学生的生命;教师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生命发展的质量;学生素养的水平体现教师生命的价值。

的确,当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教育事业中时,这个生命本身的内涵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丰富,这个生命本身的价值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升华。“教育为了明天。当我们用生命来理解教育时,当教师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当学生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中国教育的生命将更充满活力!

作为南开中学的第六任校长,康岫岩从出生到终生从事教育事业,在命运与历史的磨砺中,在近40年的教育生涯中,将自己的生命和教育事业、南开中学、南开教师、南开学生融为了一体。正是因为康校长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领悟,不断总结,不断积淀,才会引领南开中学走向了辉煌之路。作为一代教育家,康校长在治校中始终贯穿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无论是以学校文化积淀学校精神,还是重视修身养性,敦品立德,无不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整体高素养教育观”,以培养“世界的中国人”为目标。正是有了这种思想的指导,才有了南开今天的迅速发展。康校长用自己的人格、品德、思想境界、学识、能力、才干和教育见地、工作魄力诠释了校长这个角色的含义。

在书中,康校长回忆了在学校推行“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的情形。她选择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借鉴国外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白色、绿色、蓝色”为代表的三色板块式课程体系,开设了“学校特色、教师特点、学生特长”为立足点,凸现人文性、地域性、独特性的校本课程,首开先锋在中学开选修课,实施学分管理。这种独特的课程管理为南开培养出了更多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教会学生生活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创业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使之成人后能为社会做贡献,能成就自己的事业,能营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看到书中南开教师为了每一节课冥思苦想、精心设计的动人故事时,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的教育。作为教育之基础的中学教育,不更是应该从小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教会学生学习吗?可是想想我们平时的课堂,充斥的最多的是灌输知识,是照本宣科。大家满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而缺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多少,创新能力增长了多少的理性自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的迅猛发展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学习将是人一生不可缺少的,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更显得尤其重要。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渔技”,使他们“乐钓”、“会钓”、“擅钓”,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和激烈竞争时从容应对,脱颖而出。

读完本书,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应该这样去做:在教育学生时,以身示范,以学正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建立责任感,懂得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一生负责;教育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2

康岫岩,天津市南开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为学生做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图的就是生命的充实。”这就是康校长跟来访人说的第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很少有休息时间,对工作几乎达到忘我境界,就连母亲生病也没顾得上回去尽孝。

“遇到任何事情,我都会看到它的光明所在,从不气馁,这是那个时代给予我的财富。”出生在四五十年代的她,出身教师世家,儿时的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意识到,老师把一切都奉献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小的经历,让她遇到事情,总是往好的地方去想,不放弃,也不气馁,努力将事情做得更好。这股子乐观劲儿,这股子韧劲儿就是康校长性格中的主要成分。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微处着手,一点点的训练、陶冶,切不可粗糙,切不可掉以轻心。”康校长十分注重师表以及以身作则,哪怕是细微的事情,都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榜样。她总是说:“学校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教育问题绝无小事。”在学校里,她尤其重视德育,擅长从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学生今后生活奠基。她始终认为教师的魅力来源于其正直人格、专业素养,校长也是如此,并不是手中的权力和名片上的头衔。

康岫岩校长多次给在校师范生作报告,在致未来教师的教育报告中,她这样讲到:“在人类社会中,只有两种职业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个是医生,另一个就是教师。教师直面的是未成年人的鲜活的生命,不仅包括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灵魂。作为教师,只有用良心与学生生命相对时,才能是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才能焕发精彩。而学生的生命也会因教师正确引导和教育而更加精彩。这个过程是相互的,统一的。再进一步,只有学生与教师共同精彩,我们中国的教育事业才精彩。”这就是康岫岩校长著名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的言论。康岫岩校长在报告中甚至讲了这样一个笑话,她说有一个因为杀了人去了地狱的第十八层,他惊讶地发现地狱竟然还有第十九层,那里关着一个面目狰狞的人,他好奇地问了上帝,这个人为什么会在第十九层地狱,上帝淡淡地说:“他是个老师,他扼杀了学生的灵魂。”康校长用这样一个笑话来强调作为教师善待学生心灵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由此可见康校长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深沉热爱。她的一腔热血都要投入到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事业中去的坚强决心。

在报告中,康校长总结了一个优秀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和品质。首先是要有专业精神,这种专业精神包括敬业、乐业的精神,学而不厌的精神,永不停滞的精神,勇于负责的精神;其次应具备专业道德,包括爱事业、爱学生、爱集体、爱修身,她强调教师并非“单打独斗”,教师队伍是一个团队,我们要学习彼此的长处,共同致力于教育学生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重视自我的修身,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为学生的榜样;再次要有专业观念,包括未来导向观、以人为本观、科学人才观;另外,还要具备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实践知识;最后,教师应具备学习能力、控制能力、语言能力、适应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她用自己几十年的从教经历鼓舞在场师范生向着优秀教师的方向去努力学习,超越自己。站在这个讲台的康岫岩校长,不像是声誉全国的著名校长,更多的是闪烁着名师风采的优秀教师。

不管是小时候我们作为学生,还是将来有一天我们作为学生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遇到几位认真负责、敬业乐业、会教书、有爱心、人格高尚的好老师。我们都知道一位好老师对学生而言是多么的重要,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么,作为师范生、可能会成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在初步了解康岫岩校长的基础上,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就是不管我们在多么基层多么偏远多么狭小的学校,我们都要用爱、用心、用识、用德面对学生,爱护学生,引导学生。在自己小小的岗位上把小事做好,把“小人儿”们带好,那么这个岗位也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大放异彩。永远不要忽略学生的一张张笑脸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感,永远不要忘记教师灵魂工程师的使命。一个教师的`魅力不在于手中的教鞭,而在于内心爱的力量;一个教师的成功不在于上级颁发的奖章,而在于学生给的信任和依赖。

让我们为成为一名好老师而终身奋斗,让我们与学生的生命共同精彩!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3

这学期拜读了康岫岩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收获很大,书中很多地方让我感动。她用生命理解教育之深刻,她追求并实践"整体高素养教育"之执著,她的人格魅力,她的教育人生和教育思想,还有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那深深的挚爱令我的灵魂再次得到洗礼。

康校长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她爱生如子,而且爱老师,充分理解老师的疾苦,为老师搭台唱戏,建立机制,陶铸名师。在她做老师期间,她深爱着自己的学生,牢记母亲的教诲:要把学生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她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句话都能引起她的注意。她总能发现学生的优点,重视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缺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为了挽救一个孩子,她用心灵去与孩子沟通;可当她发现自己因说错一句话而误解了学生后则深感内疚与自责。我被她的行为而感动。她理解学生,她更爱学生,一个校长经常和学生说话,能经常听取孩子们的心声。

作为一位校长,她更爱自己的老师。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她不惜一切代价送老师走出校园、走出天津、走向世界,让他们的知识与世界接轨,让他们为自己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让他们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为了使教师具有良好的心态,她关注老师生活的细节,与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一切努力,她赢得了学生对她的喜爱,教师对她的敬佩。

“教育为了明天。当我们用生命来理解教育时,当教师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当学生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中国教育的生命将更充满活力!”教育的步伐是不能停息的,她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和前进。我愈读此书愈钦佩于康校长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对教育趋势的高瞻远瞩和对学生教学艺术的智慧、对教育永无止境的追求。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去积累新鲜的知识,去发现新的知识点,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时时有自信,只有不断学习,才会时时有美丽。我的教育生涯才会精彩。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4

我读了当代教育家康岫岩所著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颇受启发。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我觉得很不错。我们在学校的教学中,教师的生命面对学生的生命;教师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生命发展的质量;学生素养的水平体现教师生命的价值。

读完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教会学生生活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使之成人后能为社会做贡献,能成就自己的事业,能营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以身示范,以学正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建立责任感,懂得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一生负责;教育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育生涯中成就自己的生命精彩。

读完本书,我深深感到:当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教育事业中时,这个生命本身的内涵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丰富,这个生命本身的价值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升华。一份职业之所以伟大,因为它需要承担的责任重于常人。医生之于病人,教师之于孩子,都必须慎之又慎,一点细小的疏忽或是无心的冲动,都有可能对另一个人的生命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一时冲动,感情用事,伤了师德是小,要是引起孩子的不良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了孩子的将来,那将是无法弥补的错误。

作为体育学科的教师,体育教学该重视引导学生真正懂得身心健康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磨炼意志,培养自己的拼搏进取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通过体育实践,使学生体验到尊重、理解、宽容、合作、责任等积极健康的情感,使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强,通过体育教育的手段,使学生对运动锻炼的效果产生价值认同,并形成稳固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应把学生的身份从目前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向“培养者”,强调“自我观念”“自我教育”,教育过程中愈益注重“自我”的重要性。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价值不仅在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还要掌握健身运动的方法,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技能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要十分重视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内容,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能力。为维持和增进健康服务。“教育是为了明天,当我们用生命来理解教育时,当教师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当学生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时,中国教育的生命将更充满活力!”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5

这段时间我读了《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这本书,我深深的被书中一个个生动而鲜活的故事感动着,被康校长的奉献精神感动着!我懂得了,当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教育事业中时,这个生命本身的内涵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丰富,这个生命本身的价值将会因为这项事业而升华!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了,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我们不能给孩子以过高期望值的关注,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与其居高临下的说教,不如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还有康校长对学生的关心,在她眼里,没一位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可爱。在她担任南开中学校长以后,我更是对她的制校方针十分佩服。她提出了“南开不加课”,老师们就必须提高教学效益。她提出了“德育”必修课,雷大不动,南开学校的学生们每人要在社会上做86小时义工,这使孩子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康校长说:“我推崇终身学习,回忆我走过的多半生,可用“学习两字概括。”我也该象她老人家那样,生命不止,学习不停。

《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读后感6

这学期拜读了康岫岩撰写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和李希贵撰写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两本书,收获很大,书中很多地方让我感动,特别吸引我的是康岫岩撰写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一书,给我带来的是久久萦绕于心的感动。她用生命理解教育之深刻,她追求并实践"整体高素养教育"之执著,她的人格魅力,她的教育人生和教育思想,还有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那深深的挚爱令我的灵魂再次得到洗礼。通读此书后有以下几点让我深受感触。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10】

郭思乐教授着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郭思乐教授在书里说到“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扬生命,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我想说的是,生本教育也激扬了我,让我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让我的生命扬起了风帆。

生本教育是近几年来,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全力倡导、推广的一种素质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它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这些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常常使课堂死气沉沉。生本教育的理念却是“解放人,学习是快乐的事情,教育是激扬生命的,不是控制生命的,学习过程中真正主要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但这样的作业很多时候是在课后,是在我们学习了课文之后,让学生做适当的实践和拓展,这样后置性的作业往往成为了学生对我们所传授知识的模仿,很容易限制学生们的思维,无法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本学期,我们对前置性作业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实践,首先,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我们对于重难点把握的会更准确,而以前我们往往会跟学生一起学习我们认为的重难点,实际上是在浪费时间,实践证明,很多知识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学已经提前吸收了,甚至有的时候很会有比老师更特别更透彻的理解。

而且,小组内在讨论重难点和疑问的时候也是互相学习和升华的时候,在向同学们汇报时,就会有更好的生成展示给大家,激发另一些同学的思考。其次,在相关资料的搜集上,学生在没有学习课文之前,他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搜集、整理资料,那么我们看到的就不是一刀切的内容,而是百花齐放。最后,拓展、实践,都让学生先做吧,“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正是生本教育区别于师本教育的不同之处。

生本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是焕然一新的,它不再是教师传授,学生吸收的地方,而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地方。在这里,学生跟老师一起学习着、快乐着,课堂必须严谨却不呆板。课堂的改变带来了学生的改变。我们班的学生也动起来了,脑筋活起来了,课堂上高高举起的小手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11】

假期,我读了《生命教育》这本书,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聪明与智慧,有人会说,是家财万贯,其实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

而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着特别的,丰富的情感。哭,笑?既然你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感觉,那么,就应该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但是,哭与笑不同。眼泪真的很奇怪,它会使人们拥有多种复杂的情绪,让人们难以揣摩与分辨。幸福?痛苦?其实,眼泪也是一种幸福!哭泣不一定就是软弱、无能、可怜的表现;微笑也不一定就是快乐、开心、幸福的标志。自己的心境只有自己最清楚,别人再怎样说,也不会代替自己。所以,不要掩饰我们的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难受就难受,开心就开心!流自己的泪,让别人说去吧!

仔细想来,我已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痛痛快快地哭过了。不该哭,不能哭,也不敢哭,为了种种理由,我最多让眼泪在眼眶里打几转,然后让它们自然蒸发,我常问自己:“我还会哭吗?”哭,究竟是不是坏事?哭是情绪宣泄的重要方式,但大人们却总是说:哭,是无能的表现;哭,是心胸狭义的证明。考试考砸了,不能哭,要寻找失败的原因,争取下回考好;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能哭,生活不相信眼泪,只要努力,办法总是会有的;和同学相处中受了委屈,不能哭,不是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吗?

可是,我想,哭不也是一种心情吗?既然高兴时能笑,为什么痛苦时不能哭呢?哭也是一种率真,哭,也是一种享受。于是,我暗暗地告诉自己,想哭就哭吧!假如明天遇上可哭的事情,我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哪怕哭得天崩地裂,哪怕哭得乾坤扭转。让泪水冲去所有的忧伤,所有的委屈。那时,自己的心情一定能会重新明朗起来的。

书中也说到,流泪,其实也是一种特别的幸福,因为它宣泄了心中的不快,让心灵重获温暖。学会流泪!对自己,何必太过苛刻。让自己或微笑,或流泪,随心而动,那样,我们会更加的成熟,快乐。

雨过天晴,天会更蓝;泪水过后,心情会更舒畅。生命,就要活得与别人不同,要快乐,要满足。

幸福的时候,我喜极而泣;伤心的时候,我泪流满面。

生命,就要与众不同,就要自由自在,就要活得精彩!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12】

著名作家张爱玲说过:“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我很赞同这句话。自从我能够阅读开始,书就会在我需要的时候陪伴着我,不离不弃。今年暑假我又意外地拥有了一本好书,那就是王登峰和陶继新合著的《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

有关弘扬传统文化、诵读经典方面的文章我也看过一些,深知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了解一些小学生在诵读经典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所以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最吸引我的是第二板块中的《提升境界安顿心灵》。在这里,陶继新老师说:“没有认真诵读经典之前,我的心很不安定,比较浮躁,心情也很容易受外在因素左右,诵读经典之后,我知道,要想安顿心灵,就要好好诵读经典。”

读到这里使我想起了几年前我也走过了这样的心理历程。那时我对很多事情产生了怀疑,对前途感到渺茫,似乎看不到今后的路,心里装满了对追逐的疑惑与绝望。这种情绪流露在我的文章里,被一个博客朋友捕捉到了。他说:其实没什么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要想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也很容易,你一年读15——20本经典名著,你的心就会渐渐平静下来。他还向我推荐了一些书目,例如《中华经典随笔》《傅雷家书》《我们仨》写在人生的边上等很多名作。就这样且读且聆听,我的心灵种满了庄稼,杂草自然就少了。每每捧起一本好书,或者聆听一段智者的讲座,很快便能让自己驶进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功利之心顿失,浮躁之气远遁。将自己融入自然和人文风景之中,感受那份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快。

我终于清楚地知道了,我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做自己喜欢的事,踏踏实实地、认认真真地和学生们上好每一节课,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这正应了陶继新老师所说的,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生命个体的心里,外化出来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那个一度曾经怨天尤人的我,现在变得更加从容、坦荡了。当我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会淡然面对;当我遭遇波折的时候,我也将视作生命的本然。从此可以守持着一颗宁静的心,平静、愉快地在生命常态中行走!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13】

著名作家张爱玲说过:“书是最好的朋友,唯一的缺点是使我近视。”我很赞同这句话。自从我能够阅读开始,书就会在我需要的时候陪伴着我,不离不弃。今年暑假我又意外地拥有了一本好书,那就是王登峰和陶继新合著的《经典教育让生命有根》。

有关弘扬传统文化、诵读经典方面的文章我也看过一些,深知经典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了解一些小学生在诵读经典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所以翻开这本书的目录,最吸引我的是第二板块中的《提升境界安顿心灵》。在这里,陶继新老师说:“没有认真诵读经典之前,我的心很不安定,比较浮躁,心情也很容易受外在因素左右,诵读经典之后,我知道,要想安顿心灵,就要好好诵读经典。”

读到这里使我想起了几年前我也走过了这样的心理历程。那时我对很多事情产生了怀疑,对前途感到渺茫,似乎看不到今后的路,心里装满了对追逐的疑惑与绝望。这种情绪流露在我的文章里,被一个博客朋友捕捉到了。他说:其实没什么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候,要想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下来,也很容易,你一年读15——20本经典名著,你的心就会渐渐平静下来。他还向我推荐了一些书目,例如《中华经典随笔》《傅雷家书》《我们仨》写在人生的边上等很多名作。就这样且读且聆听,我的心灵种满了庄稼,杂草自然就少了。每每捧起一本好书,或者聆听一段智者的讲座,很快便能让自己驶进一个宁静的心灵港湾。功利之心顿失,浮躁之气远遁。将自己融入自然和人文风景之中,感受那份洒脱与飘逸,从容与愉快。

我终于清楚地知道了,我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做自己喜欢的`事,踏踏实实地、认认真真地和学生们上好每一节课,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这正应了陶继新老师所说的,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生命个体的心里,外化出来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那个一度曾经怨天尤人的我,现在变得更加从容、坦荡了。当我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会淡然面对;当我遭遇波折的时候,我也将视作生命的本然。从此可以守持着一颗宁静的心,平静、愉快地在生命常态中行走!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生命教育观后感


篇一:生命教育观后感 余佳琦

今天,我们去了多媒体教室看了生命教育。

第一个游戏是抛鸡蛋,我们班请了两位同学上去抛鸡蛋。还有别班的几位同学。他们围成一圈,在那抛。鸡蛋掉了几次了,声音是这样的:

啪!

鸡蛋掉地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紧张,我也是。

有一个视频,是雷庆瑶的演讲,他十六岁遭到电击,失去了双手,但她坚持把自己变的美美的,学会用脚写字,用脚化妆,还学会游泳了呢!

我懂得了要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

篇二:生命教育观后感 茹冠豪

今天下午,四年级在多媒体上课,叫生命教育,在里面波波姐姐教我们爱护生命、珍惜时间,不能浪费时间,还给我们抛鸡蛋,因为我们破了三个蛋,波波姐姐就说:我们就像这个鸡蛋一样,很脆弱。

后来,又给我们看视频,里面说了一个人,没有胳膊,用双脚化妆、写字、刷牙,可以做事,想做最美的自己,最后真的变成了最美,看完之后,波波姐姐就让我们守护鸡蛋了。点亮希望,珍惜生命。


篇三:生命教育观后感

今天我们班到多媒体教室去上课,我抱着一颗无比激动的心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来到里面,我先找一个位置,舒服地坐了下来。好!同学们安静了!导游姐姐拿着麦克风说道。我们立刻安静了。好,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导游姐姐夸道。你们知道生命是只有一次的吧?知道!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那这里有一个小活动,谁愿意上来玩一下?导游姐姐又问道。一瞬间,一只只小手竖了起来。原来这是一个抛鸡蛋游戏,抛完鸡蛋,我们就走了,哦,原来生命是很珍贵的。

篇四:生命教育观后感 张志涛

我听了生命教育讲座之后,我认识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两样东西,第一样是生命,第二样是时间。还知道了我平时吃的水果和那些动物的肉还有菜都是生命。

有一个视频,让我认识了一个坚强的人,雷庆瑶小时候被闪电打中了,失去了双手,她的爸爸妈妈把她最喜爱的长发剪掉了,她试图把头发捡起来,但是她没有手,捡不了,她长大之后,已经会用脚吃饭,化妆等等。她多坚强啊!

从视频当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很美好,但是你觉得自己不好,你自己要接受自己,要相信自己,不能自卑,要坚强。

篇五:《生命教育》读后感

今天,我在《合肥晚报》上看到了一篇笔名为六六的著名作家写的文章《生命教育》。此文的内容与主题一样,十分具有教育意义。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有一次,六六五岁半的儿子想要买一个玩具,但是作者并没有给他买。这个小家伙竟然要挟道:你要是不给我买,我就从七楼跳下去!作者为此跟他非常详细地谈了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你要的不过是一个玩具,你今天得不到,并不代表你明天也得不到,你要得到就要付出努力,而不是以自己的生命去要挟别人,尤其这个人还是最疼爱你的人。如果你真的做了这件事,对于不相干的人来说,他们会有什么反应?顶多一两天不舒服,过后谁也不记得你。而你却会因此而失去很多很多,阳光、鲜花、美食,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后来,作者得知自己五岁半的孩子之所以如此早熟地说出这番话是跟家里请的保姆学的,保姆就常常这样要挟孩子如果你不听话,我就跳楼,让你后悔一辈子。作者得知后,狠狠地批评了保姆。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也说出了她的真实经历我曾经在17岁上,吃了88片苯巴比妥。我当时是想用死的方法去解脱自己年龄所不能承受的压力。当然,后来医生又救回了作者的命。作者由此庆幸并感叹:你熬不过去,就永远也不会变成枝头上的凤凰。

这篇文章使我想到了最近发生在我生活中的一些事。最近工大就有个人跳楼自杀了,他的名字叫陈刚,校团委副书记陈刚因为竞选失败,怀疑校方在进行评选的时候有暗箱操作,自感无力改变官场中的潜规则,一气之下留下一封失望的遗书后从逸夫楼12楼楼顶纵身跃下

陈刚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或许,他这样做是想警醒后人,或者想要扩大影响面,但是,无论如何,自杀都是一种可笑而又懦弱的的行为,是一种消极逃避的行为。正如《生命教育》中说的,做这种事情对别人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的。事实也正是如此,没有了陈刚,工大还是工大,但没有了陈刚,一个圆满的家庭就从此支离破碎了呀!

前几天,我曾经在学校大闹过一番(关于这件事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有写),当时,我曾经在办公室里扬言要去死,因为当时我觉得我的面子全部都丢光了。不过,最终在老师地开导下,我放弃了这个念头。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我还真是可笑啊,呵呵,为了这样一件区区小事就寻死觅活的,现在看来,那时候我只是一时冲动而已。要真是这样做了,大概会在阴曹地府把肠子都悔青了吧!现在,我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已经有了一种正确的认识,自己犯下的错误就要自己去承担,跳楼的人?那些只是懦夫而已啦!遇到困难就要解决困难,这是不变的真理,那些人遇到困难就退缩,真是太幼稚太可笑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还明白了许多重要的道理,在此我打算浅谈一二。

首先,生命是人世间最为宝贵的财富,这一点毋庸置疑。任何人都没有理由结束生命,哪怕是自己,也不行。我们遇到了困难,受到了压力,就要想方设法的去化解它、推开它,而不能像个懦夫一样去一死了之。其次,大人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无论大人做什么,小孩都会有一种十分强烈的模仿行为,《生命教育》一文中,就是应为保姆没有做好榜样,在孩子面前说了一些偏激的话,才导致年仅五岁的孩子学会用如此成熟的理由来要挟父母。还有一点,那就是在孩子面前,父母的态度也十分重要,如果此文中的作者没有批评、责罚保姆,孩子可能还会认为这样做没有错。最后,开导孩子的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最近几年,因为劝解开导方式错误而导致的悲剧不胜枚举。如果作者对孩子不耐心只是一味发火,说不定要挟就会真的变为现实。

好了,暂时我也就想到了这么多,以后再补充吧!

生命教育观后感集锦


读后感大全栏目精选:“生命教育观后感”,欢迎阅读。

记忆里总有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让我们印象深刻,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保留这些想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写一篇观后感。整理我们的思维,写观后感不啻为一种好的方式。怎样为作品的观后感进行润色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生命教育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生命教育观后感 篇1

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由此推演到“事得一以顺”,找到了事情的真正本体,事情就会变得顺利,我们找到了学是教学的本体,教原本就是用来帮助学的。我们的教育中大量存在不用教的东西,尤其是本能可以实现的东西,我们许多时候在教本能!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本能可以实现的事情,却教得非常认真,做着许多无用功或者有害功。我想起了书中的一个故事:老牛拉磨时呼呼地喘粗气,青蛙博士对它进行研究,认为这是一种美丽的劳动诗篇,它的形态重复不断,表现了排比关系,他的结论是,反过来,会喘气的关键在于学习排比句的知识。青蛙据此给小牛上课,教他调息、排比,喘气,但小牛一直喘不起来,焦躁,溜号,回来时青蛙见他气喘吁吁,甚喜,把它算作学习排比句的成果。接着排比句被列进青蛙的喘气教材,岁岁年年,用供教学。后来,有好事者通过对牛弹琴了解到,牛喘气之所以出现排比现象,其实是因为拉磨费劲,喘一口气不够,不得不一直喘下去,它是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并非教学的结果,甚至不是学习的结果,更与学习排比句无关。犹如放鞭炮吓着自己,这个自创故事使我反吃了一惊。因为它可能蕴涵着对今天教学问题的某种不小的发现。比如,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语文课的教者看到一首诗歌,立即想到要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原因是我们认为,有了方法,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但事情并非这样。我们爱诗、写诗、读诗,是因为诗打动了我们,而不是因为把握了欣赏诗的方法。

我们可能在与诗打交道的时候想到别的,但对于诗的欣赏和写作来说,没有什么比生命的感动更直接更强烈的了。人们感受母爱,感受爱情、友情,是生命地,而非方法地——即使有方法,也是嵌着在各人生命里,同感悟和感受交融在一起而不能提取出来。比如刘禹锡写“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上碧霄”,似乎说到了他产生诗情的方法,但同样是他写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因为什么呢?因为他头脑中终日盘旋着那若即若离的可怜的感情,而不是想起了“拟人法”或“比喻句”,更不是想起了“以鹤引诗”的方法。无人可以教刘禹锡做他自己的诗,包括他自己,因为他不能意识地、理性地教自己感动。

而做诗的方法不过是感动的一种闪亮,这种闪亮是什么形状,用理论来固化它的意义不大,因为它既不是事情的本质,又不能迁移,当然,如青蛙博士所热心的排比句一类,是连方法的层次也达不到的,那只是一种表象的描述。它可以让小牛知道,但无论如何不能成为喘气的基础。

生命教育观后感 篇2

《生命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用手写出来的文字,而是一本用身体实践出来的好书。这些文字,没有一句灰色的理论,在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真挚的教育情怀与理性思考,因为,没有对教育的一种悲悯之爱,便无法让教育成为自己的宗教,没有一种对师生的慈父般的情怀,便不可能有那种跨越时空的漫步和建设性的思考与策略。

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教育的本真,引导教育的实践: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现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生命:教育的原点。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生命的特征是有限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独特性及超越性。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促进生命的成长,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引导生命从生存走向存在。在这里,原点,即为“源”点,是出发点。但又不仅仅如此。它同时是核心,是过程,是方法,更是目的。那么,教育的原点是什么呢?以“人”的方式来认识人、引领人。教育,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这种存在,并不单纯在于“活着”,更在于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回归生命的本真,实现生命的灵动。因此,教育的一切都应为了人——为了人的生命的唤醒、激扬、涵养和完善,为了人的生命的强化、净化、优化和美化。当然,教育不能拒绝适当的灌输、训练和惩罚,但绝不能野蛮,甚至失去理性与人性。

从生命意义上说,教育更应该像阳光,温暖心怀;像金色的河流,澄澈而明净。因为——孩子的生命美丽如花,教育的作用就是让这些花朵绽放得更加绚烂,细细地倾听每朵花慢慢开放的声音!

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教育的生命将会因爱而动听!

生命教育观后感 篇3

《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反映了学生积极、愉快、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以及终端考试的优异成绩,揭示了生本教育以生命为本的实质。读完这本书感受颇深。

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属于我生命的本质,愈能牵动我生命的情感。翻开郭思乐教授着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开篇就读到了这令我心动的句子。本书作为《教育走向生本》的延续,洋洋洒洒三百多页,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没有枯燥的统计数字,字里行间洋溢的是对千万教育同仁更新教育理念的期待,是对美好教育的愿景。读罢本书仍觉意犹未尽,不由地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多的感悟。生本教育不是不要教师,而是要转变教师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主要工作必须靠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完成。生本教育主张把作为教育者的所有的活动,都变成学生得以自学的辅导力量,从教转变到促进儿童的学,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成为规划儿童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帮助儿童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组织儿童的学习生活。教师的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像过去的观念那样是灌满一壶水。

的确,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传统意义上人们对教师职责的概括,然而从传授解,从这几个单向指向意味明显的动词中,我们看到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似乎是被动的,而非互动的过程。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是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提示学习方法,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则要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平等的对话,鼓励、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应是学生的特殊学习活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好这一活动。因此教师应由主角退而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将教学活动寓于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

读完《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作为一名教师,重新审视自己,需要反思的地方的确很多。自己在不断转变观念,更新理念,转变教师校色,改变课堂授课方式。另外即使已有了这些理念,落实在行动中却还有距离。如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提出学习的主体与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学生的活动中及时的、恰到好处的引导,如何使学生自由发展但同时又对我们产生信赖和依靠,从而使教学活动健康的、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往往使我苦恼,达不到预期效果,发现很多过程流于形式。时效性不强。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不断地思索,力争在自己的课堂上和孩子一起实现生命的飞扬。

生命教育观后感 篇4

拜读了冯建军老师的《生命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感动和震撼!读《生命与教育》,我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不断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冯老师之间的差距,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

读《生命与教育》,我知道,要成为孩子眼中的教师,不是把学生当作无知的凡夫俗子,自己盛气凌人成为上帝。虽然那些受我们教育的孩子比我们小,但是一样需要我们的尊重,因为再小的孩子也有人格也有自尊。所以我们要用爱来打动他们,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冯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爱有所不同。我看到过不同的老师表达过对学生的爱。冯老师不止一次地说过,学生的心灵往往要比教师纯洁得多,学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师,这是整部书中我最以为然的结论!所以冯老师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这让我想起,我们班的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变故失去了亲人的关爱。他很自卑,也很叛逆。每次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声音只有自己能听到。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大打出手。我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每天找机会和他谈心,了解他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并及时帮助他。我发动全班同学都来帮助他,渐渐得他和同学关系融洽了,话也多了,成绩直线上升。最难得的是,他现在能主动帮集体做一些打扫卫生、修补桌椅之类的公益劳动了。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所以读了这本书,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说一句:读书吧,朋友!

生命教育观后感 篇5

从前我一直觉得父母、老师、身边的人对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命中注定的、理所当然的。我和所有同学一样,多了一颗抱怨的心。可听过教育演讲后,我被子月老师那发自内心得呼唤,唤醒了我那沉睡的心灵,让我对生活有了许多感触。

今天下午,子月老师来我们学校演讲,刚开始时,我们觉得太无聊了。可越听,我越觉得说到我们心里去。子月老师提到了平时老师对我们的付出,当她说“请各班班主任到班级前面来。叫我们站起来,子月老师数3下,我们就要上前去和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您是我们的恩人,我们永远爱着您。好不好!”“好!”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开始了,1~2~3,向前拥抱老师吧!”我们听了子月老师说的话,立刻拥了上去;立刻向前跑去。就在我们拥抱老师的那一刻起,我的心立刻软了,泪珠从眼睛里流了下来,我们的班主任潘老师也是。当我坐回位置上时,我又忍不住流下泪水。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可我们一点也没有按照这句话做,经常和家人顶嘴,在子月老师的演讲中,我们一个个都意识到了自己平时错误的行为。当子月老师说:“快对父母说,我爱您吧!有些爱面子的人,从来不说,可等到你父母离开你的那一刻时,就再也来不及了,孩子们,快说吧!”我们望着天空说:“爸爸妈妈我爱您们!”说完,子月老师说:“孩子们,转到你们父母面前,看看你们父母的皱纹,那是为了你们而生的皱纹!”我们听了又再次哭了起来。

说完,子月老师又再次叫我们学生全体起立说:“请同学们左手悬空放在胸前,右手悬空放在下面,坚持3分钟,你们觉得是不是很简单。”“简单!”我们说完按照子月老师说的做。子月老师深情地说:“这就是你们小时候妈妈抱你的姿势,现在你们累了吧?手酸了吧?可你们想一想,你小时候时,妈妈一抱,就是几个小时啊!当你还不会唱歌时,是妈妈教会你第一首歌。当你还不会骑自行车时,是爸爸教会你学骑自行车。”这时,我望着天空,想起了父母的辛苦,一颗一颗的泪珠顿时从我脸颊上流了下来。于是,我知道了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那就是“母爱”。还有一种爱叫父爱;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

子月老师她的演讲太精辟了,每时每刻都拔动着我们的心弦给我们灌输思想教育,使我得受感动,因为子月老师让我懂得感恩的真谛。

《让生命充满爱》的感恩教育结束了,短短二三个小时的教育演讲,给了我长大的思索;感谢祖国!感谢老师!感谢父母!我爱你们。从今以后,我会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用行动感谢父母、老师,以及所有关心我的人。

生命教育观后感 篇6

暑假期间,一有闲暇,我便仔细阅读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的专着《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中的章节,真有点儿手不释卷。这是一本极有意义的书,书中明确提出:教育不应是控制生命而应该是激扬生命。生命不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是通过亿万年的基因传留,从出生之时,就像新的电子计算机携带了本机程序一样,拥有了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依靠这样的本能,就可以把主要依靠教师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从而带来教育的巨大变革。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反映了学生积极、愉快、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揭示了生本教育以生命为本的实质。把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现就印象较深的几处谈点体会:

一、教师应给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书中提出:学习者拥有强大的享受成长的机制,在他们面前,教师应是“伺服器”。教育者应知道儿童有这样的机能,于是等候时机,加以激扬,促使生命获得更充分的成长,获得更浓烈的成长享受,从而天天向上。教育者应作为“仆人”帮助他集中和方便于做核心的事情。只能通过开启之,导引之,让学习者走一条容易发挥自己天赋的途径。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是一个“牧者”,要有像牧者那样地率领生命的管理思想,牧者不去代替或包办羊群的吃食,而是把羊群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地快活地吃草,这意味着既管理着羊群(当然也负着安全和保护之责),又尊重着羊群的独立的生命活动。如: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教师只要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氛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尝试,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相互交流、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有的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看做一个三角形,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后再算出整个圆的面积。有的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其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计算出圆的面积。最后都能推导出S=Πr?。也即自古华山一条道,条条道路通罗马。当然教师应及时发现,在“危难之际”显身手,及时点拨、引导,效果远远超过教师越俎代庖式的说教。

二、教师要有新错误观——教室是出错的地方。承上所说,既然有许多知识是在学生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这种探索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也会犯不少错误。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克服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悟方法,获取真知和技能。往往儿童的错误中常常包含着正确和灵气。有个中国孩子在日本上学,这个孩子的日语不好,但上课发言非常积极。孩子的父母问他怎么就不怕出错,孩子拍拍胸脯信心十足回答说:不怕,老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教室,出错的地方,多好的理念!教室,出错的地方,是因为我们的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才是不正常的。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巨大宽容,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如果,我们也树立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细声细语,一定会信心十足,回答问题何愁声音不响亮?

三、教师也应是教育成果的享受者。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代名词,而应成为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成为一种人的生活方式。教师应与书为伴,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要善于从师生共创的生命舞台上,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体验一种生命的满足与快乐,得到生命的成长与升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完成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于郭思乐的理论,沈阳市教育专家协会会长李锦韬先生,对其教育的意义作了几个”颠覆“的概括:一是颠覆了以往以师为本的教学,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二是颠覆了以往教师研训主要研究教师怎样教的方式,生本教育则在研究学生怎样学、如何让学生好学的问题;三是颠覆了以教师教得好为好课的标准,转变到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为如何引导学生,使学生学得更好;四是颠覆了一直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德育课程教学,生本教育把德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融入到课堂之中。

生命教育观后感 篇7

当分析课文后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会茫然地望着你,再提一个问题,学生还是不知所措。本人不禁感叹,孩子们这是怎么了,课余的活泼上哪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万马齐喑”的局面呢?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导致“万马齐喑”这一局面就是因为没有具体落实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唯我独尊”,对学生是牵着牛鼻子走。学生在教师单纯的灌输中,就养成了不善于思考、不善于自主学习的习惯了。

我想首先,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每个学生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其次。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说,也是发挥主动性的重要方面。说是锻炼学生思维条理性的重要手段。如:《小蝌蚪找妈妈》就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的好文本。

最后,成功激励,促学生爱问。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成功的需求。成功作为目标,它是探索行为的动力,作为结果,它是新的进一步探索的行为动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大小、对错,教师都应该不失时机地给予评价,或表扬、或修正、或指导。教师可以经常说这样的话“你真厉害,提出的问题真有深度……”“你可认真呢,连这样的小问题也不放过……”“你很善于动脑筋,你看这个问题能不能这样说……”学生受到肯定,受到鼓舞,不但明白了质疑问难的方向,而且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越问越会问,越问越爱问。教会学生质疑问难固然重要,教会学生释疑也必不可少。教师应该结合质疑,渗透释疑的方法:或反复阅读课文,从书上找答案;或结合生活实际,独立思考;或与同学合作,讨论交流;或课外查找书籍,请教高明……实践证明,创设质疑的氛围,将质疑引进课堂,激励学生质疑释疑,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呆板局面,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生命教育观后感 篇8

在寒假里,我读了《生命教育》。因为学校有要求在假期阅读,在开家长会时也推荐家长看这本,就拿起书,泛泛的翻了一几页,后来却是越看越觉得不错,就干脆坐下来细细品读,认真体会。

生命教育讲的是帮助孩子如何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与生活技能、提升生命质量。

看后觉得,这本书所阐述的是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生命教育是一门学问,也像是门艺术,也是让所有家长、老师时时刻刻无法回避的日常琐事。

我们的身份很是双重的,即是家长,也是老师。很多的家长都觉得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成也老师,败也老师。还说交给老师我们放心,只要是为了孩子好,要打要骂随便,绝不袒护。家长要养育孩子,不仅是要养孩子,更要育孩子。不仅管吃穿住行,更要管成长。养育孩子从第一声啼哭就开始了,我们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孩子。怎样穿衣,怎样更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的事,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表示痛苦和愤怒……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不知不觉中担任着教育者的身份,和孩子一起走下去,和孩子一起成长。不要半途而废,孩子上学就把教育任务完全交到了老师的手中,孩子不是接力棒,而是一块尚需雕琢的石头,需要家长的辛勤劳动,需要老师的挖掘,才能成为一件惊世作品。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永远不满意,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总把自己的孩子当天才而不把孩子当成一个普通人。是天才,每次考试都应该满分,所以家长永远对孩子表失望。一个人不应该简单的与别人相比,而应该跟自己比,用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相比,看是否进步。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遗传、环境等很多外因和内因注定了孩子成长的差异,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在同个领域,自己一天比一天进步,长此下去,你就是最好的自己。

作为家长,我读这书,收获很多更好的教育方法,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我读这书,如获至宝。闲暇时间我会在读,在领会,在品味。与孩子一起成长是我今后该走的路。

生命教育观后感 篇9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涌动着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于是,我们需要追溯,我们祈求回归——生命化教育。

记得20xx年,2月2日,厦门大学一在职博士生上吊自杀;5月7日,北京大学一姓冯的数学系博士生坠楼死亡;6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一博士生从11层实验室坠楼身亡;8月20日,上海一研究所在读博士生孟懿从7楼跳下,永远离开了人世;9月14日晨,36岁的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正研究员茅广军跳楼自杀身亡;10月10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王然从三层病房的洗手间跳下……“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类似这样的例子,几乎每天都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已经不再是发生在极个别地区的极个别事件。面对频繁发生的悲剧,我们的家长、老师、教育工作者纷纷惊呼:“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与此同时,全社会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到教育领域:对待生命教育,我们包括学校和家长给孩子了些什么?

有调查显示,当问及小学生“如果遇到被同学打会作何反应”时,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孩子给出这样的答案,让很多人尤其是让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始料未及,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也许责任不应该完全推给涉世未深的孩子,因为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从来没有认真地跟他们讲过所有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便永不可获得。

其实,学生上述的种种行为,不正表明了我们的教育对生命的漠视,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目中无人”吗!在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可是,他们却无力承受生活的挫折,无法理解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现代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才造成了一系列家庭的和社会的悲剧。由此,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孩子进行有关生命的教育,让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尊重和珍惜的态度,培养他们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使他们在人格和心理上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育他怎样珍惜自己生命,以及关爱其他人!

生命教育观后感(精选4篇)


好的影片可以促进人们成长。每次观看完都有许多心里话想要表述出来,写观后感要联系社会实际。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作品观后感呢?下面是编辑为你精心整理的“生命教育观后感”,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1】

近阶段,我读了《生命化教育》一书,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这本书让我明白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原点,当下,我们的教育实际上多数偏离生命这一基点和核心。而衍变成知识的教育、物的训练和工具的锻造,而唯独不是人的教育,生命的教育。生命化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成长规律,润泽孩子的灵魂,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

我们现在的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多是一俊遮百丑,只要成绩好,一切就都好。分数,似乎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偏重智力教育,事实上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倾向,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倾向。永无止境的练习,压苦了无数的辛勤园丁和莘莘学子。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然而,这并非是抵触所有的练习和考试,学习本身就是辛苦的。在学生阶段,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他们必须学会忍耐,学会放弃,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就难以感受生命成长的乐趣。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时,耕耘得以收获时,学习的快乐才会真正感受到。

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我认为让孩子主动学习,让生命成长自觉很重要。从被老师、家长强迫成长,变为我要学习,我要成长,我不再是应付老师的检查而去做练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学习不苦。我认为成长应该是孩子自主的成长,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也在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实现目标,取得成功,一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作为家长,影响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与孩子一起成长,为孩子做榜样。我们的教育应该滋养孩子的德行,强健孩子的体魄,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幸福、美好的人。在学习中,让孩子既看到学习的实在价值,又感受到生活的快乐,生命的意义。让孩子们懂得爱自己、爱生命,并能接受挑战,更好地生存。一个家长,最大的修炼,是培养自己爱自己、爱生命的热情,以此影响和带动孩子,去激发和唤醒孩子的本能和希望。

建立共同体,老师、家长、孩子成为共同体,在班级里,在群内,一个影响一个,彼此互相学习,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对于孩子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进一步向老师学习,向其他家长学习,针对孩子的潜能,遵循孩子的个性,认识孩子,理解孩子,为他们加油,和孩子共同成长。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2】

今年来,中心小学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德育活动,看到生命教育这个词,我想到了以前看到过的一个报告: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冯建军教授作的《教育,为了生命的事业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报告。

生命教育的提出及推行: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加州创立了阿南达学校,实践生命教育思想。我国的台湾、香港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辽宁、上海2004年由教育厅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作。

生命教育的目标:认识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提升生命之意义;实现生命之价值。

生命教育中的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教书已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应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生命存在的形式。为此教师应努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自我主体,唤醒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成为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自主成长型教师。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自我生命成长的体察、反思中,才能善于从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中获得一种生命体验与满足,一种生命的创造和成长,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得到生命的一份满足和升华。教师自身生命价值和意义也要在其中得以体现和延伸。教师才能感受到在奉献中的快乐。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3】

读罢《教育激昂生命》,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深知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理想中的课堂教学是怎样的呢!

我的课堂是一间故事屋

曾经读过常丽华老师的文章,一直记忆犹新,大体内容是:不管多忙,每天都要给孩子讲一个好故事。是啊,听着故事长大的孩子是何等幸福。我一定会把故事巧妙的引进课堂,把一个个故事妈妈请进课堂,借助最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伴随孩子成长。

我的课堂是一个阅览室

一堂好课应做到:书生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课堂即学堂,书房,是学生可以自由读书的地方。提到读,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要给足时间培养孩子的语感。没有语感,语文成什么了?枯燥的知识的琐碎,无聊的陶分的黄沙,语感是高贵优雅的精神之花,必须从小着手培植。盼望着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在放松状态中读出收获;可以在充满激情的朗读中读出情趣;可以在自由阅读中读出个性。书读好了,什么都会迎刃而解。

我的课堂是一个游戏场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啊!而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这么说过: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动力,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本身是一种认真、严肃的游戏。因此,我要把游戏引进课堂,把知识融合在游戏中,使孩子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开发智力。通过游戏的开展,让学生沉浸在语文的乐园里,自觉地接受语文的熏陶,进而到达引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我的课堂是一个聊天室

语文学习是师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追求的是心与心的呼唤、情与情的相牵,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我会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论我的言辞怎样精彩,都只是起引导作用。担任主持人的角色,尽服务者的职责。任何时候都不能喧宾夺主。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会形成默契,才有愉快的氛围。同时,我还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激活学生的话题,激起学生想说的欲望,使课堂成为“百生争鸣”的“大会堂”。

我的课堂是一个助推器

课堂上教师及时的评价、点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发学生信心的手段——一个信任的点头,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会意的微笑,一次热情的握手,一次亲切的抚摸,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滋润学生的心田,都会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盼望着在我的课堂上孩子的心灵能够得到舒展,使他们在“我是好孩子?”“我能行”的心态中找到自信。

有名著的引领,我会带着真诚,热情,平和走进课堂,用理解、尊重、信任、欣赏、期待的钥匙开起多彩而生动的明天!

生命教育观后感【篇4】

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较以前的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总感觉缺少某些重要的东西,束缚自己不能大胆、很好的突破常规的教学。

在读《教育激扬生命》一书时,让我认识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促使课堂依赖于学生、信任学生。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很好的让学生切实展开讨论,怕的是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就教学重难点放手,怕的是学生出现错误等等。这样的心理出现课堂上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积极性自然不能很好的调动起来。

《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介绍进行生本教育关键之一就是高度相信学生,把学生当成自我教育的资源,以启发为主,从关爱入手,让调皮学生感到惭愧,从内心激发他们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愿望。实践中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不被考试成绩、眼前的一点功利所左右;要教师彻底放手,不被教科书、教学任务的完成牵着鼻子走;需要教师大胆取舍,整合教材,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需要教师认同学生、欣赏学生等等。

取得好成绩,人们还有一种顽固的思维习惯:我们只想用老办法,如果老办法不行就更加变本加厉的用老办法。最常见的就是日常教学醉心于题海,而忽视基本的和人的生活与思考密切联系的部分,学生做题一旦出错,我们就不断地加题目,永远把做对的希望寄托在下一道题目上。结果,一个错误产生一串题目,这样就产生了更多的错误和更多的题目,们很少反思学生对于基础部分的理解有什么问题。相信老师们的这种心理和这样的做法还普遍存在,致使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类似明明做过这一题目或上课讲过学生还是出错的现象。仔细分析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能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没有做到相信学生自己能学好的原因。导致教师自己苦口婆心的讲解、辛苦的搜集题目但是学生却不领情,不能利用教师辛苦的劳动取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相信学生的潜力和智慧,真正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生本教育的课堂,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学为中心,不再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在日常听课、课堂评价中,教师们不再特别关注授课教师分析是否到位、清晰,而是更加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学的情况。只有学生真正投入学习、不断产生种种思维碰撞的课堂才真正吸引我们,才能看到学生兴奋的脸庞。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是存在“教喝水”的现象。“教喝水”的故事是这样的:本来你想喝水,那么拿起矿泉水,不假思索就可以把它喝下去,因为你对喝水有生命的需要,有生命的本能。现在将定你邻座的老师对于喝水没有生命的需要,也没有生命的本能,都需要你教。于是你把它变成教材,进行讲解,最后考查。教材的第一章第一节想必是“顺时针和逆时针”,而第n章则想必是水瓶应该举到什么样的高度………然而,邻座听得十分疲惫,考查起来他可能仅仅是60分,而且,可怜的他想用你教的办法喝水的时候,竟然不会喝了。当看到这一点时,我不禁笑起来,但慢慢的又进入静静的思考中。我们总以为学生懒、学生不好教、学生不会学、学生学不好等等,而以教为本的课堂出现了学生上课走神、开小差甚至睡觉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把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我们把学生当成了一无所知的人。而生本教育实验学校的实践证明:学比教快、学比教直接、学比教到位,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去关注过,我们习惯了教,因为我们教师对于自己的掌握知识是胸有成竹的,总想将自己的这些让学生知道,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中这样给教学进行定义: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支持下,激扬、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就这一点我们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依靠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调动学生这一重要资源,达到提高学识的目的。

安全教育观后感(锦集13篇)


想了解“安全教育观后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请继续阅读,希望本页面内容能帮助到您。如今我们能很方便地观看各类优秀影视作品,通过其中难忘的情节能获得不少新的感悟。这就需要我们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写一份观后感了,观后感可以直接的描写我们是因为哪些情节而收获感动。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1】

前几天,我们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校园安全教育》的影像后,学到了许许多多的安全知识。

我们身边也有过许多不幸的事情发生,有时,因为一些小事处理不好,缺乏安全意识,就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后果,所以,我们要重视安全,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当我们遇到灾难时,不能慌张,必须要持续冷静,用适当的方法自救或向他人求救。

里面的事件看似不重要,但是却给我们带来了危害!

踩踏事件:如果不按顺序走路、上、下楼会踩伤。

卫生:如果吃东西不洗手,不洗瓜果蔬菜会生病。因为病从口入。饮水要喝开水,不能喝自来水等不干净的水,长期喝这类水胃会不舒服,生病。

《安全教育》给了我一些安全的知识,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其实每时每刻都会有危险,只要你稍不留意,它就会遇到危险,受到威胁。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2】

安全是做一切事情的保障和底线。我们做任何事情,安全总是摆在第一位的,因而安全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看了短片以后,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该有所觉悟。在发生火灾时,不能慌不能乱,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压灭火苗,大火来时要迅速从安全通道脱离险境,不要贪恋财物;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在教室上课时应该迅速抱头、闭眼、蹲到课桌下面、地震一停迅速撤离教室到外边空旷地面。如果我们在家里时,应该选择卫生间或厨房等跨度较小的房间避震。在道路上行走应该要走人行道,注意红灯停、绿灯行,不在汽车临行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不在道路上嬉戏打闹,不越护栏,不追扒拦车辆……

只有学到更多的安全知识,我们才能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使自己和他人能避免或减少受到的伤害,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俗话说的好:安全第一。在任何一件事情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它就像我们的朋友,日日夜夜守候在大家身边,教育着我们,时时刻刻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

总而言之,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任何东西都没有生命来的重要。所以,让我们一起学习安全知识,一起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3】

星期天上午,我和妈妈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通过观看讲座,我知道了应该怎样避震、面对火灾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如何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等安全问题。

一、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要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的撤离。如果我们在家中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也可以躲到墙角或管道多的地方、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二、面对火灾时要迅速逃生,受到火势威胁时,要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三、预防交通事故:必须遵守交通规则,要走人行道,穿越马路必须走人行横道;在马路上不准追逐打闹、奔跑;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通过安全知识教育,能使我们青少年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安全常识,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应变能力,尽可能减少和杜绝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遵守交通法规,既是一个人的美德,也是衡量一个人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同时,也是预防交通事故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虽然交通事故十分可怕,毫不留情。但是只要遵守交通法规,也并不可怕。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4】

在星期四的班会课上,我们班主任老师组织我们看了安全教育的视频短片。从这部短片中,我看到了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声,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这一触目惊心的画面正在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教训,使我们警惕,让我们痛心!这在向我们传达着同一个信息-----安全重于泰山!

首先,人们谈及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出行安全了。据了解,年共有12320起事故,其中有2670人次在这些事故中失去了生命,还有11417人受伤。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闯红灯,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2. 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须靠路边行走。3.横过马路要走斑马线4.12岁以下不要骑车带人5.不要在马路上隔空抛物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笑打闹、游戏。 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流血。在平时生活中用心留意身边的交通法律法规,就会为我们的幸福加上一条保险。

现在,火灾等事故真的是时有发生,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呢?1.不玩火,不在公共场所燃放爆竹。2.外出及睡觉前,关闭电源及煤气阀门。3.高层建筑物着火时,千万不要跳楼,要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法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4.当身上着火时,不要奔跑,应该就地打滚。5.不要因为害羞或是顾及家中财物而把时间浪费在穿衣服或是整理财物上。

随着夏季到来,溺亡事故进入易发期、高发期、危险期。在年7月,三名初中生在玩耍过程中篮球落水,为打捞篮球不慎溺亡。而在年9月8日下午,两名初中生擅自来到游泳禁区,一名同学溺水,另一同学为救人被水中同学死死拉住,两名同学同时溺亡。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进入有警示标志的地区游泳。2.当别人落水时应该要及时拨打110,不要盲目施救。3.万一溺水,要抓住身边大型漂浮物。

我们生活在幸福优越的环境中,死亡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次,也就是说,每天都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失”。这些事故发人深省,一个有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留下的.是亲人的痛苦与破碎的家庭。“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5】

“加强安全法治 保障安全生产”是全国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主题。公司项目部组织员工观看了“安全生产事故教育片”,从中看到的安全事故现场触目惊心,观后感触很深。

安全警示教育片里,血的教育又一次警示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并要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安全思想意识融入到人性化、亲情化的安全宣传教育中,珍爱生命,关注安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通过这一幕幕血的教训,提醒、号召每位同事都要树立“安全在我心中”的理念是多么的重要!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安全无小事”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做起来并未完全对号。有一种流行说法叫“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就是这种流行说法的突出注解,而因此引起的严重后果也是触目惊心的。

而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几乎都是管理不严、操作不当、违反规程引起的。人的因素占了主导作用,所以,安全管理须臾离不开以人为本这根主线,重在管理,提高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树立“安全在我心中”的理念就是体现“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的自觉、责任及自我保护意识。我们的员工一定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稍不注意就会受到它的危害乃至失去宝贵的生命,这是血的教训!愿安全警示成为我们日常生产的座右铭,时刻牢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方针,严格按规程操作,认真执行安全生制度,实现安全生和文明生产。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6】

这天,我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安全教育宣传片》。

看完这部片子,我的感受很深:安全教育是咱们中小学生应当了解和遵守的。此刻,就让我来给你讲讲自我看影片的感想吧!

影片开始放映了,我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一幅幅可怕的图片,一具具惨遭火灾、车祸而死亡的尸体摆在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隐藏在自我生活中的种.种危险:拿着小石子乱扔,很容易伤害到在操场上玩的同学;拿着雨伞或钢笔乱刺,有可能扎到别人;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容易撞到课桌角上……,许多自我以前没有想到的意外是多么的可怕,看来这堂生动的安全教育太及时了!在生活和学习中咱们要懂得和学会不伤害别人更要学会保护自我。

如果咱们无法保障自身安全、如果咱们没有一个健全的身体,还谈什么努力学习、回报祖国?可见,生命是最可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怎样珍惜、爱护自我的生命和怎样珍惜、爱护别人的生命是最根本的。

同学们,请你学会珍惜生命、爱护生命吧!咱们还有很多完美的理想和幸福的未来要靠自我来实现;还有很多咱们就应做而没有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等待咱们去揭开谜底……。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请努力学习、爱护生命、珍惜生命!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7】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安全教育》影片,我们兴奋极了。影片开始放了,我沉浸在了影片的世界中。碟片是以卡通形式制作的,采用了知识问答的形式。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小段短片,接着,一行行题目与选项排列在屏幕上。然后有两人一一作答,同时进行教育解释。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火灾的逃生》了。

如果在发生火灾时没有科学的自救方法,很可能将宝贵的生命白白断送在火海之中。事实表明,火灾时被浓烟中有毒气体呛死的并不比被火烧死的少。因此,火灾逃生在穿越有浓烟的走廊时,要俯下身子前进,因为,在近地面处浓烟较少,可能还能够呼吸到残留的几丝氧气。

还有几个知识要点,比方说,擦车时不能用汽油擦发动机等地方,要注意装修时的安全隐患等等。看了这部影碟后,我不仅知道了火灾的危险性,还知道了怎样预防火灾和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

生死只在一瞬间,防患于未然最重要。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8】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意义对每个人是何等的重要,失去了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

去年12月,部队组织开展了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并组织我们观看《关注安全珍惜生命》专题纪实片,在观看后,感受颇深,现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是感到震撼与惋惜。看完录像后,第一感觉是震撼。一支部队建设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成绩来之不易,因为一时的疏忽或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支部队所做的成绩前功尽弃,一切等于零。警示片中那一起起伤人、亡人事故让人触目惊心,这些都是血的教训,让人无比震撼。其次,深感惋惜。和平时期部队担负的军事斗争任务相对减少。如果是因为不可预见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出现一些伤亡事故,还情有可原。而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造成重大事故,绝不可原谅。就象警示片中那样,国家的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为相关责任人的忽视而在瞬间陨落,既让人痛心,更令人惋惜。

二是明确了使命与安全发展理念重大关系。旅组建9年来无刑事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连年被上级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党委的科学决策,靠的是全体官兵辛勤负出。部队多年打下来的安全发展基础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把它做为干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为我们预备役部队,任务性质决定了我们平时与地方交往慎密。在日常工作中也涉及到很多安全问题,特别是我们组织预备役官兵每年进行实弹射击等大项军事活动,加之平时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长期担负抗洪抢险、处突维稳等多样化军事任务,部队动枪动炮多,执行非战争行动中危险系数增大。这就警示我们,不管执行什么任务,我们都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要科学筹划工作,精心组织实施,把握关键环节,做到预防为先,杜绝象警示片中那样的事故案件的发生。

三是体会到安全与责任重大意义。旅专门抽时间安排学习教育,我想这是旅党委对我们每名官兵的成长进步的最大关心,这也充分说明了旅党委、旅首长对这支部队是负责任的,对我们每名官兵生命和健康是关心的。春节临近,官兵探亲休假,走亲访友多,我们要时刻管好自己、管住家人,确保不出事,这也是对部队最大负责。“行百里者半九十”。新的一年我们还刚刚起步,我们每个同志只有为部队争光的义务,没有为部队摸黑的权利。记得有位领导曾这样说过:“年初出事一年白干,年末出事白干一年”,同时我们要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警示片中的事故案例的教训是深刻的,如果仅仅看完就算了,实在是枉费了旅党委的一片苦心。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避免自己发生类似的事故,并在思想深处时刻敲响安全警钟,这样做对单位、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有好处。

通过观看警示片,每个人都应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为了个人的家庭幸福,为了社会的繁荣稳定,遵章守纪、小心谨慎才是正途。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9】

每年都有一些小学、初中、高中的人私自到水边游泳,死亡好多人,因为有一个同伴溺水,其它同伴就手拉手下去救,造成更多人死亡。

手拉手救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动作。因为小学生的体重在20千克左右,女生的握力是12千克左右,男生的握力是在14千克左右。越多人救,反而会造成越多人伤亡。

溺水时不能慌张,要耐心等待救援。同伴也不能跳水或手拉手下去救,要看看附近有没有竹竿、树枝或塑料瓶,把塑料瓶扔出,让溺水者把头仰在水面上,等待大人救援。夏天是溺水最容易发生的时期,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

在游泳池,游泳前,我们要做些准备活动,直到微微出汗为止。下水前,还要把水拍到身上,让身体适应水里的温度。耳朵进水时,要把头侧着拍一拍,让水流出。

同学们,水虽然温柔,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但有时候,水也是冷面杀手,无声无息地夺走了一条条生命。为了家庭不再痛苦,老师不再失去学生,同学们,请不要到水坝、水洼、山间小溪中游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10】

每个人的一生是不同的,有人可以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而有人一生却充满崎岖与坎坷。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安全教育》影片,我们兴奋极了。影片开始放了,我沉浸其中,很多问题采用了知识问答的形式。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小段短片,接着,一行行题目与选项排列在屏幕上。然后有两人一一作答,同时进行教育解释。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火灾的逃生》了。

正如人们常说的“功亏一篑”,如果在发生火灾时没有科学的自救方法,很可能将宝贵的生命白白断送在火海之中。事实表明,火灾时被浓烟中有毒气体呛死的并不比被火烧死的少。因此,火灾逃生在穿越有浓烟的走廊时,要俯下身子前进,因为,在近地面处浓烟较少,可能还能够呼吸到残留的几丝氧气。还有几个知识要点,比方说,擦车时不能用汽油擦发动机等地方,要注意装修时的安全隐患等等。看了这部影片后,我不仅知道了火灾的危险性,还知道了怎样预防火灾和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其实火灾也不是那么让人毛骨悚然,无人幸免的天灾,只要掌握了自救方法,还是有可能从死神的手中挣脱出来的。生死只在一瞬间,防患于未然最重要。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11】

今日我们来参观海淀安全教育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是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他只赐予每个人一次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生活中交通安全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就像我们的朋友。日日夜夜都守在我们的身边,教育我们,劝戒我们。

生命是宝贵的.,人的一生就只有一次生命,我们应该爱惜生命。注意交通安全也是爱惜生命的一部分。现在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于非命的人太多了,难道他们不是死的太冤枉了吗?我曾经就听说过这样一则交通安全事故: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我和妈妈在方塔街上散步。突然,一辆车“唰”地一下擦肩而过,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男孩骑着自行车,不知要去哪儿,由于他骑得太快了,差一点儿就撞上了斑马路上的行人。行人劝他不要骑得那么快,可他不听劝告,继续骑他的“飞车”,脸上不时露出得意而急促的神情。我想:这个男孩可能是有什么急事吧!要不然他怎么会骑得那么快呢?但这样很有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的。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和妈妈在一个拐弯的地方,看见许多人围在路中央,我们就带着好奇心走了过去。“啊”我不禁惊叫起来。这不是刚才骑“飞车”的那个男孩吗,他怎么被车撞了?我听见旁观者议论纷纷,“唉!这孩子这可怜啊!刚才不小心撞上了一辆大卡车,连人带车一起飞了出去。”“假如这个孩子车骑得慢一点,假如那个开车的开慢一点,假如”可是,再多的“假如”也不能使这朵已经完全凋谢的蓓蕾重新开放。这个男孩的父母不知为这个倒在血泊中的孩子操了多少心,可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离去,让父母悲痛万分。

现在城市交通繁忙了,像这种悲惨的交通事故在国内多如繁星,因为我国交通事故死伤率居世界第一。所以,无论交警在不在场,我们都要自觉的遵守交通法规。例如:过马路要看清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要走人行横道,不得翻越交通护栏;未满12岁的儿童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能在马路上三五成群地玩耍和嬉戏……我们小学生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法规,而且发现有人违反了,应及时地批评、劝阻。

让我们把“交通安全”这四个字在心里永远扎下根,让全世界人民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让交通事故永远在我们生活中消失,让我们的明天充满鲜花,充满阳光。那么,交通安全便是你最好最好的朋友,它将永远保护着你,带给你幸福。让我们争做文明守法的好少年吧。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12】

通过学习安全保卫知识,对基本制度更加熟悉了,知道该怎样做,也清楚如不严格执行制度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知道什么不能做。从而使自己更加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责任。并认识到对同事之间的关心帮助的正确理解是必须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工作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害人害已。我所从事的是业务主管岗位工作。通过学习安全保卫、风险防范等规章制度,我更加清楚自己工作责任的重大。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提高对安全保卫工作的认识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前提。安全保卫工作说起来容易,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干起来非常不容易的,以前总认为不出问题,不出事件,安全保卫工作就做好了,但通过学习使自己真正认识了安全保卫工作的内容很丰实,任务很艰巨,责任很重大。

二、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保证。保卫工作不是哪个人或者哪个部门的任务,而是我们每一位员工的任务。对本岗位和本单位的安全负有天然的责任。可以说,安全隐患有可能发生在任何角落、任何时间,我们每一名员工都应该成为自觉防范安全事故、案件的坚强堡垒、安全保卫工作必须要“防患于未然”,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真正建立起预防各类案件和灾害事故的长效防御机制,使防范工作走在各项工作的前面。

三、是树立防险控案的自警意识,必须将安全防范教育贯于日常业务工作之中。并加强形势教育,警示教育,启示教育,正确引导大家从成功防范的经验中做好防险控案工作的可行性。从而增强大家防险控案工作的责任感。

我行安全保卫工作实行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真正做到防抢劫,防盗窃,防破坏,防电脑案件,防涉枪案件,防自然灾害事故,只有这样才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全体员工的人身安全和集体财产资金基本任务。

安全教育观后感【篇13】

8月18日起,六集电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迅速在中原大地掀起收视热潮,在各地区干部群众中产生巨大反响,激起强烈共鸣。该片以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成就为主线,内容涵盖法治建设主要方面,既有权威、严谨的理论阐述,又有丰富、生动的案例故事,体现人民群众因法治进步而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片带给我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有思想上的升华。看到国家的法治建设在顶层设计和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有序开展,全面依法治国进程步履铿锵,我内心的激动之情和骄傲之感油然而生。正如片中所言:“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为谋求国家的长治久安,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深植根于蕴育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中华大地,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条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生命与教育观后感(模板8篇)


人的一生中,会看过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电视或者电影,我们可以提笔撰写观后感,诉说内心的所思所想,你知道写作品名观后感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吗,你知道作品名观后感的写作格式吗?考虑到你的需求,编辑特意整理了“生命与教育观后感”,欢迎阅读并参考!

生命与教育观后感(篇1)

“生命化教育要追求教师生命的幸福”,“生命需要一种张力”,“教育是慢的艺术”,“细节决定成败”,“学习的过程是生命的历程”,“好的教师总是对课堂的未知性充满期待”,“好教师一定是在课堂上要比平时显得更美的人,那怕是相貌平凡,一到课堂上就有一种容光焕发的精神气”,“好教师肯定是比他的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显得天真,显得还要质朴的这样的一种人”,“好的教师有各自的方式,但要带着生命来上课,带着对生命的尊重来上课”“让爱心、宽容、期待、善待成为教育的起点”……这些全新的关于教育的释义,没有高调的说教,没有深入的阐述,却已将抽象的“生命化教育”解析得细致入微,一切是那么自然、贴切。

一、教师因走进学生的心灵而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教师要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青春谱写着辉煌的教育诗篇,以自己的忠诚和执著维系着绵长的文化繁衍,以自己的希冀和神往描绘着斑斓的成长手记,以自己的理念和憧憬铸造着坚强的未来人杰……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确实有那么一些精神品质,一个缺少了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其中首要的便是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他还告诫说:“别让任何一次心灵振荡不知不觉地从您身边掠过。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

教师注定一辈子平平凡凡、默默无闻、为人作嫁,但教师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青少年的心灵,是宇宙万物最神圣、最神秘、最具活力的对象。教师的劳动成就了学生,他“使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使懦弱的体魄强壮起来,使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使迷茫的眼睛明亮起来,他让愚昧走向智慧,让弱小走向强大”……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既是教师的责任,更是教师的幸福。人的心灵是一个极其宽广、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不断变化发展的孩子,怎样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找到属于他们的那片沃土,播下适宜他们成长的那粒种子,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师要讲求工作艺术性.

由于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千姿百态、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千变万化,因而教师成为特殊形式的艺术家。他必根据具体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和教育内容因人而宜、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创造出适宜的教育方法。教师在教育中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可以照搬,它需要每一位教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工作。生命化的教育,赋予了教师自主、创造的权利。因为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传授“死”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对待教学资源的理解生成的过程。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生成自己对文本的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想,并且以平等对话的方式向学生敞开。这样,教学中的所有的知识都取决于师生的互动及其共同构建,师生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复制者,而是知识的构建者。

三、尊重个体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对青少年的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完善学校德育的内容,我们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对于基本的一个标准。情感层面上有两个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这个层次上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熏陶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就是远大志向。有知识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怎么处理好。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下一代的发展,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是我们一项非常重要的责任。身心健康包括了身体和精神这两个方面,学校要从维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保障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权利不受侵害等等这些方面来努力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要具备知识、能力和道德,还要对教育、对生命有独特的体验、感悟、关怀和追求。在教学中,既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通过创造性的教育劳动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充实自己的人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一步一步引领学生成长!

生命与教育观后感(篇2)

四月份,妹妹的研究所有一位非常优秀的研究员跳楼自杀了,得知,心理有些承受不起,想真是苦读了半生,多不容易才能够留在国家科研单位工作,生活应该是多么美好,哪里料到,最后舍弃亲人,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离开人世,他的精神世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他曾经遭受了怎样的内心痛苦?他的亲人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打击!他为什么会如此不珍惜生命?那时正在读《生命与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读关于这样一本研究生命与教育的教育哲学,内心充满了浓烈地悲情,为教育!为生命!感受异常强烈!

《生命与教育》为我们描摹了生命与教育的一个理想风景——生命应该在教育中诗意的栖居。全书分为前言和六个章节及结束语。

第一章、生命:教育的原点。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社会的教育。教育固然对社会发生作用,但这种作用必须通过培养的人参与社会实践而实现。所以,人是教育的根源,教育是关乎人的教育。对人的认识,成为教育活动和教育学的前提。想想:自己对学生都有哪些认识?平时并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其实这个“认识”既有群体的也有个体的,细细思量“认识”并不简单啊!

第二章、生命在教育中的失落与反思 。这一章真是在说明一开始的那个案例。教育的职业性和社会性诚然重要,但舍掉其精神性则是致命的,它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可能长时间都看不到缺少精神性,就如同一种不知不觉加重的病患一样。一个国家也会因此受苦,直到病入膏肓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这是理查德·利文斯通的一段话,真是让人警醒!可是我能改变什么?我改变不了什么,只能影响自己的学生,教会他们在歌唱中释放负情绪,积累正能量。教会他们结交益友,与朋友敞开心扉地交流,教会他们乐观的面对问题……别人小看音乐学科,自己可不轻视音乐学科,想:为什么很多发达国家这么强调艺术学科?因为他们比我们早知道艺术教育的价值,我只能尽我所能。

第三章、教育对生命的祈求与追寻。这一章的开篇正是我现在的思想状况。“多少世纪以来,教育的车轮在缓慢地移动着。当读着过去时代里所提出的精湛理论而又不见将其实施时,却是令人灰心沮丧的。”想想在几十年前冰心就担忧的教育问题现在依然存在,这些过程西方世界也曾经历过,看来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希望这个过程再短些,我要耐心追寻我的教育梦想。

第四章、教育的生命品性 。这一章印象深刻的是关怀生命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解的.研究范式是人文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研究,都可以归为质化研究之中。质化研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体现人文精神的一套研究方法体系。下面有各种各样的研究类型,包括观察研究、实地研究、访谈研究、内容分析研究、人种学研究、民族志研究、生活史研究、口述史研究、传记研究、常人方法学研究、现象学、解释学、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等等。”看完后筛选了一下,我能够操作的研究方法只有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和传记研究,对我来说比较容易的是叙事研究。

第五章、生命化教育的建构。“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可能以前我会对“审美意识”这样的词比较敏感,自认和学科结合的紧密,但是现在我觉着我的学科、我的课堂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在音乐学科中也要关注学生的智力成长、丰富学生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个人责任感、给学生崇高的精神价值追求方向。而且当你有这个意识的时候,这些都不是空洞的,是实实在在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落实的。

第六章、生命的品质及其教育意蕴。“促进生命——让它自由地发展、展开——这便是教育家的首要任务。教育家必须能被对生命的深刻崇拜所激发、必须通过这种崇拜,尊重儿童生命的发展。”这是蒙台梭利的话。听过钱志亮做过的一场报告以后,对这段话的理解就更深刻,知道生命来之不易才能敬畏生命、崇拜生命!才能尊重生命!以前在工作中尊重学生是出于师德,觉得自己作为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现在尊重学生是因为对生命的理解和敬畏!不只是尊重学生,也要尊重和我接触的任何一个“人”。

结束语:生命在教育中诗意地栖居。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把对教育的憧憬写得像诗歌一样美妙。生命在教育中的诗意境界,是一种生活的境界。什么叫生活?陶行知说,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就叫生活。生活作为人的一种存在形式,并不简单地是“生存”“活着”,单纯地“生存”“活着”动物也会具有,人的“生存”“活着”要显示人的意义,这就是陶行知所说的对生命“生生不已”的追求,教师的责任是要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生活。可以说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对“教育即生活”有了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对教育的意义有了觉解与体悟。

我非常欣赏这本书的作者 冯建军老师,拥有诗人般的教育情怀,怀揣诗人般的教育梦想。书中积聚了中外教育家的大智慧,运用了大量的摘录,从哲学角度把生命与教育的关系分析的比较透彻,可以想见他为完成这本书阅读了相当多的书目,向他学习!虽然读后还是认为他的研究有些偏于理论,但是他为我们指引了的理想方向,我明确我的音乐教学该走向何方,尽管路上会布满荆棘,我想只要路是正确的,坚持下去总会收获精彩的。

生命与教育观后感(篇3)

课堂交给学生,相信学生,才会创造精彩。——《教育激扬生命》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了解到一些生本教学的理念与形式,可谓受益匪浅。在学习这一理念的过程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有效实现这样一种激扬生命的教育,获得“教”与“学”的双赢。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相信学生,才会创造精彩。

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总是在无形中强调着榜样示范作用,要求按规矩办事,由此制定了许多条条框框,将孩子们束缚住。单纯灌输知识,知识永远是“死”的,定量的。而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发散,主动汲取知识,发现新问题。于是,只有放手课堂,相信学生,才能激发智慧火花的碰撞,展现出精彩。

如我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有的学生抓住了前文对居里夫人外貌的语句(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与后文中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态度(将奖金捐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联系在了一起,看出了居里夫人视名利如粪土,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还有的同学抓住了可能一词来谈,从中看出实验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但居里夫人仍然忘我工作,可见居里夫人的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学生们在深度阅读中,抓住了关键词句,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居里夫人伟大的科学精神,吐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在课堂上如此的能说,是我始料未及的。

总之,返璞归真,以人为本,是我们学习的根本出发点。相信学生,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的精彩,是成人无法演绎的。这个信念也将伴随我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前行。

生命与教育观后感(篇4)

读《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有感

步履匆匆,登上讲台xx,从事这份职业,让我倍感欣慰,因为这样可以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着童年的快乐,体验着成长的幸福,孩子成长,我更是从一个一无所知的学生到一个中年教师,一步步走来,快乐幸福着。读《做有生命的教育者》这本书,更是找到了共鸣,找到了心灵的安慰和支持。

在每天流动着的课堂里,我们看到的只是知识、方法、技术,在教师创作的大量教例和课例中,寻觅不到生命的跳动和呼吸,处处发现的仍然是如何上课的各种技巧和方法;在每天都在诞生的庞大的教育论文中,依然看不到生命的气息和光华,除了概念、术语,就是推理和演绎: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一篇文章到另一篇文章,把前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文章,把外国人的文章变成自己的文章。生命创造的光影就在如此这般的推演中遁入黑夜。

正因为如此,叶澜教授才会呐喊疾呼: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然而,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有这样的生命感。有的教师看到了生命,但他想到的只是书本和各种符号如何化为自己的教案和话语,但对学生的生命本身却视而不见了。这时的教育者看到的只是知识,他的眼中没有生命,他的生活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机械辗转于教材与教室之间。有的教师看到了生命,他以一颗敏感、敏锐和细腻的心,捕捉着学生的每一句话语、每一次欢笑和哭泣、每一声叹息、每一次皱眉。这样的教师敬畏学生的生命,却未必尊重自己的生命,所以教师的生命感也是不完整的。只有把生命放在生命里,努力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生命的成长建立起内在的关联:受教育者的生命成长就是教育者自我的生命成长,他希望彼此的生命能通过教育之树而成功地实现相互嫁接和疏通,在同一棵树上绽放花朵。

有着生命感的教育者,都是有时间感的教育者,时间感不断撞击着他的心灵,他的手和灵魂都充满了时间,他知道每一个生命的教育,都需要时间,都有着内在的时间节奏和韵律,在教育中,生命何时开花,何时结果,都有定期。他与受教育者一起守候时间,让石头在时间中开花,让心脏为每一次绽放而激动。

有生命感的教育者,需要把教育的实践当作一门学问来钻研,当作一门生命的学问来贯穿一生。把生命放在生命里的含义是:教育者只有把教育的学问变成自己的学问,把学生的生命落在自我生命的核心里,同时又把自我的生命化进学生的生命里,成为其今后生命成长中的核心资源,教育者才将是一个有学问的人,而且是一个有真学问的人。这个学问就是一种以生命感为基础的,关于生命成长的学问。其内核是:让每一次教育的过程,都变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回家的过程,即回到生命之家的过程。

每一个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迷宫。开掘人性,让人性生动起来,丰厚起来,高尚起来,博大起来,让人的生命富有人的意义和价值,是教育者的使命之一。走出迷宫的方法是:倾听和对话。

李政道教授将教师分成四种类型。一是匠师。无论匠师的技术如何高超,始终缺乏两样东西:思想和激情。而我们希望的教育,是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二是艺师。艺师把教学艺术化,甚至浪漫化。艺师的课堂很活跃,很生动,但有时会失之于随意和散漫。三是儒师。儒师具备传统的知识分子风范,有强烈的使命责任感,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孩子的温情,且富有牺牲精神。他是本学科的专家,他的视野始终是在自己的学科世界里,对自我的形象定位依然是蜡烛,是奉献者和牺牲者。四是哲师。哲师不满足于只做一个牺牲者,他试图把教育的过程变成一个创造的过程,在创造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创造着自身的精神世界。他还是一个超越者,超越已有的经验、已有的视角和思维方式,甚至超越已有的生存方式。最理想的教师,是将上述四种类型的教师特征融为一身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将从优秀教师走向卓越教师。他将拥有三种东西:教育中的大智慧、大爱心、大境界。

读过这本书以后,才发觉自己永远走不出自己划的教书匠这个圈。教育本身就是背负重轭。我们将重负背在肩上,用手中的刀雕刻它们,刻出生命的神采,挽留轻飘而逝的时光,实现自我生命的创造性价值。教育要发展,理念得更新,追寻的路上,我们会一直都在!

生命与教育观后感(篇5)

拜读了冯建军老师的《生命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感动和震撼!读《生命与教育》,我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不断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冯老师之间的差距,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

读《生命与教育》,我知道,要成为孩子眼中的教师,不是把学生当作无知的凡夫俗子,自己盛气凌人成为上帝。虽然那些受我们教育的孩子比我们小,但是一样需要我们的尊重,因为再小的孩子也有人格也有自尊。所以我们要用爱来打动他们,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冯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爱有所不同。我看到过不同的老师表达过对学生的爱。冯老师不止一次地说过,学生的心灵往往要比教师纯洁得多,学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师,这是整部书中我最以为然的结论!所以冯老师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这让我想起,我们班的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变故失去了亲人的关爱。他很自卑,也很叛逆。每次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声音只有自己能听到。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大打出手。我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就每天找机会和他谈心,了解他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并及时帮助他。我发动全班同学都来帮助他,渐渐得他和同学关系融洽了,话也多了,成绩直线上升。最难得的是,他现在能主动帮集体做一些打扫卫生、修补桌椅之类的公益劳动了。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所以读了这本书,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说一句:读书吧,朋友!

生命与教育观后感(篇6)

今天我看了《生命教育》中《感恩父母》。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们都有父母,但我们不知道感恩父母。看了这篇文章,我相信我们知道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我们需要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这篇文章分了4个部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成长导航和智慧圆两个部分。成长导航里写了两则小故事,写的都是跟感恩有关的。一个是正面例子,另一个是反面例子。智慧圆里写了感恩教育和感恩意义,感恩有什么意义呢?感恩的'意义就是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

回到现在生活中,父母从小就开始教我们走路,说话。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父母又开始接送我们去幼儿园。放学了,父母又回到家放电视给我们看。要是父母不放给我们看,我们就哭。终于到了我们上小学的年纪了,我们不再不懂事,但是回到家后,父母还要辅导我们功课,为我们打理好一切。我们如今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幸福,都是父母用心血换来的,我们从小到大,都是父母为我们做事,可我们还不知道感恩,你们有没有想过父母多么的伤心呀!

《感恩父母》,很值得大家看一看。

生命与教育观后感(篇7)

最近,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生命 生命》写的是飞蛾求生,种子有毅力,作者杏林子自己听自己心跳的事情。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读后之后,我感觉到了生命的重要,挣扎说明小飞蛾没有停止求生的努力,让我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一个小小的香瓜子,竟然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那是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让作者杏林子大为震惊,自己的生命多么重要,生命极为短暂,更应该珍惜生命,自己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糟蹋它,生命只有一次,人和物都很珍惜自己的生命,每天要踏踏实实地过,不可以随心所欲。

这时,我又想起一个盲聋哑作家,叫海沦,凯勒,她的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作品,她的一生开始埋怨生活,后来对生活充满信心。她和杏林子一样一生光彩有力。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活得光彩有力。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令人敬重的,生命往往会从我们指缝中滑过,所以我们要爱惜生命,让短暂的人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 生命》光从题目看就看出了作者对生命的赞叹之情,作者用了三个例子,一个例子是讲飞蛾被抓住而极力挣扎的情景,第二个例子是一颗瓜子在没有泥土,没有阳光的砖缝里不屈向上地生长了仅仅几天,但是它死后也不会遗憾,因为它还是拥有过生命,它也不会为此沮丧了,第三是作者通过听诊器发现了自己的心跳是多么沉稳,有力,十分赞叹生命的价值,多么可贵。

我也拿小螺蛳做了一次实验,把一只乌龟和一颗螺蛳放在一个玻璃缸里,结果十分令人震惊,螺蛳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与缸里的乌龟搏斗了三天三夜,这件事令我无比震撼,小小的螺蛳竟会有这样的强烈的生命力啊,与比自己大十倍的乌龟僵了三天许久,自己明知道斗不过乌龟,但它没办法,求生的.欲望鼓舞着它,许久,我被螺蛳热爱生命的精神打动了,忍不住想放了它。

我想如果我们一起来热爱、珍惜生命,一颗螺蛳,一只低等动物都有的概念,何况高级动物人呢?

我读完《生命 生命》这篇文章时,心情是非常惊讶的。

这篇文章讲述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展示了生命力的旺盛和强大。飞蛾强烈的求生欲望拯救了自己;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让自己活了下来;心跳是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

从课文的叙述及作者的感悟中,我似乎读懂了一些生命的意义。杏林子虽然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她却用自己能活动的三根手指,写出了那么多有意义的文章。就像课文里写的那样: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生命是自己的,我们可以让其体现出价值,也可以让生命变得黯淡无光,所以我们要对自己负责,要好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辉煌!在生活中,在学习上,我们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比如:考试不理想、比赛失败……这些和杏林子的困难相比,我们的困难又算什么呢。所以我们更应该怀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去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向成功。

生命与教育观后感(篇8)

认真读了刘校长推荐的《生命与教育》,对其中的很多内容感慨万分,选择一二,谈谈我的感受。

一、认知与情感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情感在大脑的机能定位是皮层下结构,认知的定位是大脑皮层中的新皮质。认知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等所比喻的,一个人用两个并排的梯子爬墙壁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行为和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的构造,使一个梯子的每一级正好在另一个梯子的每一级的中间。通过交替的地攀登这两个梯子从这个梯子上的一级踏到另一个梯子上够得上的一级就有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

读到这儿,咀嚼一番,觉得说得太好了。我们的教育不能只从学生的认知方面着手,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完全是大量的知识,还有情感的教育。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也在这样践行着,但是没看这本书之前不知道这样的理论指导。比如,我们的班队课每周不落地进行文明礼貌和情感上的教育,每个可以用来激发孩子情感的节日都不会被我们错过,带着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也会见缝插针地进行情感教育,只有这样,学生的发展才是全面的,才会达到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二、自主与自由

生命不仅是全面的、和谐的,而且是自主的、自由的。

自主和创造是人的天性。所谓自主意识,即自觉到我是主体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形式。人的自我意识与生命发展的需要一起,使人生命的主动发展、自我创造成为可能,这是人生命的独特之处。

生命是自由的,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必须凸显生命的灵动。灵动生命的教育,首先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教育家卢梭早给我们以启蒙: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细细读来,这一部分和我们学校正在倡导和实践的自主习得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在学习中,以学生作为主体,以学生的习得结果作为考察一堂课的标准。在学习前,我们在让学生预习时,就要求他们学会就课题质疑,然后通过预习解决一部分疑问,然后带着剩下的问题进入课堂,这样学起来学生会觉得学得就是自己提出的问题,积极性高,习得的结果也相对会好。

教育是最具生命的事业,生命是完整的,是自由的,是独特的,致力于生命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地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所以我们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为了这个神圣的使命而奋斗。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集锦5篇)


好的影响也是人进步的阶梯,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观看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情节中。思维是杂乱的,需要通过写观后感来梳理。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集锦5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星期天,我和另一位要好同学小刚来到河边玩耍。跑着跳着不知不觉中身上就有点热汗了。小刚说:“你帮我去买瓶饮料好吗?说着把钱递到了我的手里”。我只好拔腿就向街上跑去,到了饮料店,气喘嘘嘘的我把钱递给老板买了两瓶可口可乐,抬腿就往回跑。见到小刚,把可乐递给他,他拉开盖子仰起头来就喝了个痛快。

望着江边刚刚做好的码头,我们心血来潮,竟偷偷走了下去。翻开一块块河里的石头,看到有许多小螃蟹在逃。直逗得我们两人心里痒痒的,蹲下身来伸手去捉;不知不觉离岸边越来越远。湍急清冽的河水让我们忘却了这里每年都有淹死人的记录,学校的规定,父母的叮咛皆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们在水里尽兴的嬉戏。

突然,感到裤裆一湿,不好?涨潮了!望着四周突然而来的潮水,吓得我们尿都流了出来,并且大声呼救。时间过去了多久,我无从知道。突然间,我看到岸上远远奔过来一个身影,那匆匆的脚步及不断往耳后掖头发的动作,我判定是妈妈。可能是妈妈见我们到江边玩,许久不回家来,竟寻到江边上来了;看到眼前的一幕,深懂水性的妈妈,转眼间就趟过齐腰深的河水来到我和小刚的身边。说:“孩子别怕!把手伸向我。妈妈的声音轻柔中带着颤抖,“妈妈……”我把妈妈的手握得紧紧的,妈妈看着我,慈爱地微笑着。她用肩膀把我扛回到岸边又去背小刚过来。

生命无价,脆弱短暂。一次车祸,一次溺水,都会使人失去生命,经过这次教训,使我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生命,是无价之宝,安全,我们从小听到大,可又不会有谁真正注意到它呢?现在,回想起那天江边遇险的一幕幕,我有了很深的感触。青少年死于溺水的人也很多,我们不能在没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游泳,更不能在江河畔嬉戏打闹。

人生中有许多重复,惟独生命只能经历一次,我们要珍惜这次机会,珍惜生命。我们的生命有许多人关爱着,呵护着,尤其是我们的父母;如果我们的生命结束了,他们会不伤心吗?为了他们,为了我们,大家要注意安全,珍惜生命,关爱明天,让世间的各个角落都充满爱,充满笑声。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2】

看完《防溺水》视频后,有千头万绪涌上我的心头。水虽然也是我们的好朋友,但它有时却张开它老虎般的大口把我们的生命吞没……说到这,我想起了老师的嘱咐和父母的叮咛,不禁说一句:防溺水,很重要!

每当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张张天真的笑脸,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想到迎接父母的将是一具具冰冷的身躯,一张张苍白而没有血色的脸颊;听到父母的声音是那样地声嘶力竭、痛不欲生、撕心裂肺而又痛心疾首的声音时,我的心就情不自禁地痉挛起来。

视频中,每当夏季来临时,中高年级的学生结伴在江边、河里游泳、摸鱼、嬉戏……也因此失去了自己鲜活的生命。我不禁为此叹息。防溺水,老师和家长日日讲、月月讲,可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呢?

要做到防溺水,首先就要做好安全措施,并且在大人的监护下才能下水游泳。然后就要掌握防溺水的知识,虽说它是书面的,却能在危急时刻给你最正确的判断。

生命只有一次,请珍惜生命。同时,也让我们用健康、快乐的童年去奠基幸福、美好的人生吧!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3】

这部片子是该中心针对私家车驾驶人推出的首个系列。该片以私家车驾驶人最常见、安全隐患最突出的5类交通违法行为为题材,分为《闯红灯篇》、《分心驾驶篇》、《超速驾驶篇》、《疲劳驾驶篇》及《酒后驾驶篇》5个篇章,一改往常公益宣传片温馨提示的风格,采用写实的风格,真实再现交通事故发生的全过程,揭示交通事故的无情和惨痛后果,让社会公众切身体会到在车祸面前生命的脆弱和事故的残酷,并希望通过这部片子的传播,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大力普及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

本片也许会让您的视角、情绪受到冲击,也许会有不舒感,但不按交通法规依法驾驶车辆,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震憾更加让人觉得残酷。让我们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做到自觉依法驾驶、文明驾驶,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事后的若干“如果”。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4】

紧张辛苦的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了,在我们欢庆收获季节的时候,又迎来自己盼望已久的暑假。怎样过好这个长假呢?我们有太多的设想与计划,我们有太多的欣喜与希望。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的。生活中的不安全隐患的触角几乎伸到了每一个角落。所以在假期中,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大家不仅要记在脑子里,更要落实到行动上。更希望同学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安全第一,防范意外。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各种安全隐患。不要因为自己的麻痹大意出现不该发生的事情。防溺水事故是夏季在安全方面存在的最大隐患,每年在这个季节里都会发生许多令人惨痛的事故和教训,并且这些教训往往是以生命的失去而作为代价的。禁止擅自与同学结伴或单独到河边、水沟、水渠等有水的地方游泳、戏水或钓鱼,以防不测。

二.遵纪守法,行为文明。

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在道路上行走靠右边走人行道,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不在路上相互追跑,打闹、嬉戏;不乘坐超载车、无牌无照车辆出行。 不偷盗、损害他人财物。不随便进入校园或在校园附近闲逛、逗留。

我们也要劳逸结合,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5】

我们人的生命就只有一次。像我们这种青少年的生命,宛如一棵小树,虽然对世界的认知不够多,但也十分坚强!但溺水事故却总是发生在岌岌可危的儿童身上。

溺水事故是怎样发生的呢?有的是不听家长老师的话,不到正规的游泳馆里面去游泳,到偏僻的水库里面去游,被活泼乱跳的小鱼小虾挠得心痒痒,下去抓,结果鲜活的生命就被吞噬了;有的仅仅就是因为东西掉到了水里,但又没有去叫大人帮忙,而是自己去打捞,结果也丢了性命;还有的人是想学习雷锋,遇见溺水者就奋不顾身地跳下水中去救人,使用了错误的解救方法,而溺水者又像看见了一根救命稻草,紧紧抓着施救者,结果两人一起失去了生命

20_年4月6日,在浙江文成县一处漂流地的竹筏发生侧翻,致11人落水,其中一名两岁孩子不幸溺亡;同年的4月14日,在河南原阳县,四名六年级孩子在黄河边做船嬉戏,其中一人从船上滑入水中,找到时已无生命体征;20_年6月21日下午,重庆市米心镇八名小学生在河滩上玩耍,其中一名学生不慎落水,另外七名学生前去施救,结果全都不幸溺亡;近日,晋江市发生一起八名学生全部溺亡的悲惨一个个心火可爱的生命在水中流失,这些悲剧像警钟一样,时时敲响,提醒我们:1。家长带孩子去正规的游泳池戏水,教孩子基本的游泳技能;2。告诫孩子远离野外水域,不去水里游泳、捉鱼虾等;3。参与水上游乐项目要做好防护,不随意打闹;4。教孩子学会智慧救援,可以把救生圈,泡沫板等抛给落水者,若落水者离岸边不远,可以趴下,用长竹竿将溺水者慢慢拉上岸,可将绳子一端固定,另一端抛给落水者在救援的同时,要大声安慰落水者,告诉他不要慌张,我们正在想办法救他,严禁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

作为学生,若不慎滑入水中,一定要智慧自救,镇定自若;若发现有人落水,而身边又没有可漂浮物的东西要立即大声呼喊大人来帮忙最后强调,我们要严防溺水,让这些悲剧不再发生!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410字)


世界上的作品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鉴赏。在观看的作品过程中,影片中的情节让人欲罢不能,从一个好的作品可以看出,我们在作品中看到一些与我们产生共鸣的地方,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41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一)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 安全教育 》影片,我们兴奋极了。影片开始放了,我沉浸在了影片的世界中。碟片是以卡通形式制作的',采用了知识问答的形式。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小段短片,接着,一行行题目与选项排列在屏幕上。然后有两人一一作答,同时进行教育解释。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火灾的逃生》了。

如果在发生火灾时没有科学的自救方法,很可能将宝贵的生命白白断送在火海之中。 事实表 明,火灾时被浓烟中 有毒气体 呛死的并不比被火烧死的少。因此, 火灾逃生 在穿越有浓烟的走廊时,要俯下身子前进,因为,在近地面处浓烟较少,可能还能够呼吸到残留的几丝氧气。

还有几个知识要点,比方说,擦车时不能用汽油擦发动机等地方,要注意装修时的 安全隐患 等等。看了这部影碟后,我不仅知道了火灾的危险性,还知道了怎样预防火灾和 火灾逃生 自救的方法。其实火灾也不是那么让人 毛骨悚然 ,无人幸免的天灾,只要掌握了自救方法,还是有可能从 死神 的手中挣脱出来的。

生死只在一瞬间, 防患于未然 最重要。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二)

防火与未然,这一句话大家都知道,可是为什么还是会有人被和伤害呢,甚至丧于火灾之中?

人们的粗心,人们的大意,抽完烟烟把烟头随手仍掉,用完电风扇不关开关,电器老化,这些都是人们经常犯的错误,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小事,把他不当一回事,一小见大,细节决定成败,成败只在一念之间。

看完这个安全教育我对我对火有了新的认识,他有两面性,就像水一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小我们就知道,生命诚可贵我也学会了很多的做法:

一旦发现家中有火千万不要惊慌,而是要保持沉着冷静,及时有效的扑灭它,在公共场所如商场,等发生火灾。 每一个人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争分夺秒,向安全通道有秩序的快速离开,万一被火困住,要随机应变,采用适当的办法,设法脱险。

要学会保护自己,提高安全警惕,让幸福生活伴你左右让活动危险远离你,要爱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切莫可大意,从现在起,从今日,起提高警惕,总之还是那句话,防患于未然。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三)

这天观看了消防专题片《人命关天》,惊!气!恨!敬!

男主角是张威饰演的陈天雄。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由于南方玩具厂发生火灾事故,火场面积2800平,死亡84人,直接财产损失1300多万元。看着那燃烧的大火,无情的吞筮着那些无辜的生命,真让人心惊。虽然这是在影院观看,但仿佛就像身在火场。

陈从副市长降职为副区长,主管该区的安全生产工作。为了记住这次火灾事故,陈成立了安全监督委员会,彻底清查辖区内的所有企业单位的安全隐患。对隐患严重的企业查封,停业整改。这其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更可气的是一家梦幻歌舞厅是某一部长的儿媳妇开的,在几次整改中都百般阻挠,甚至为了利润,私拆封条营业。但陈不为强权,还是依法办事。但却得到的是对陈的调职通知,让陈去负责养老院的工作。可笑,可气,可恨。但在陈办理移交工作的时候,而梦幻歌舞厅发生了火灾。消防队员营救过程中,表现出的那种英勇不畏的精神,可敬可佩!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四)

今天早晨,我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片,里面主要讲当地震、溺水、火灾、交通事故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当地震发生时,我们要马上跑到操场空地上,抱头蹲下。如果来不及的话,要注意保护头部,躲到桌子下面去。

我们在游泳的时候,要有大人陪同,不能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当有人溺水的时候,不要自己去救人,要去找大人或者救生员来救人。

当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从最近的安全出口逃离,不能乘电梯。如果无法逃离,应该躲在有窗户的房间里,打开窗户向外大声呼救。

在马路上行走一定要靠右行,过马路时,要看清楚红绿灯,不要跟汽车赛跑,不要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以后再出现这种危险的时候我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多学一次安全知识,多进行一次安全演练,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就多了一次逃生的机会。

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珍惜生命。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五)

在我们车队休息的这一天我们组织了观看安全教育片。此次安全教育以这样的方式展开,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们观看的安全教育片名字为《黑色瞬间》,我理解的黑色瞬间即为这些重大事故发生的瞬间。在观看此教育片时,我们都心情很沉重,一方面为这些重大事故的发生感到害怕无力,另一方面为在事故中的受害者及受害者的家庭感到痛心不已。

其实看完《黑色瞬间》,我的感想颇多。从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多起重大事故的发生都是有直接或间接的原因的:违反相关的规定,违章操作,监管不严,偷工减料等等,皆是忽略忽视了“安全”这一点,在安全的面前,我们如果有一丝的怠慢忽视,便可能在日积月累后发生质的改变,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随即想到我们的工作,不也是如此吗?作为一名地铁司机,我们不仅需要将乘客送往目的地,还要保证乘客的安全,自身的安全,行车的安全。安全是重中之重,我们的肩膀上有着不可逃避不可忽视的责任,我们应把安全时刻放在心上。那么其实我们应该如何达到“安全”这一点呢,此部安全教育片其实已经通过一则则的重大事故过程分析告诉了我们答案。

我们不仅仅是要把安全放在心上,还要遵循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排查和处理。这些其实都需要我们自控,他控,互控,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把安全意识真正带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将安全这一关把控好。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六)

星期六上午八点半,我看了“法制频道”播出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安全重于泰山的真理。

现在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都是平时我们不易觉察的。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光要了解许多安全知识,还要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很好的运用它们,使自己不被处在危险的情况中。

看完这档节目我知道了:如果发生地震,千万不要慌乱。如果在室外,需要躲在空旷的地方;但如果在室内,应该躲到坚固的家具下,例如床下,然后抱头。震后如果被石块压住,要设法拱开身上的石块,迅速地跑到宽阔的地区。

如果是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乘坐电梯,尽量爬或蹲着走安全出口逃走,亦切记千万不要跳楼。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要惊慌,可以在地上打滚把火熄灭,然后打119报警。

如果想要去游泳,必须在大人的监护下去游。不去深水区,不在游泳池里打闹搞恶作剧。如果发生意外,要向大人呼救,寻求帮助。

交通安全方面,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穿越马路不跨越栏杆,要走天桥或者地下道。

安全重于泰山。今天学到的这些知识,我一定会牢记在心上,防止生活中受伤害。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也要做到,加强学习安全知识,远离危险,注意自己的安全,使自己健康快乐,安安全全的过好每一天。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篇七)

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课》,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交通事故是那么可怕,一刹那间,就夺走了人的生命。

打开电视电脑,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各地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从甘肃的校车事故到最近的济青高速度百余辆车的连环相撞,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及死亡人数令人触目惊心,作为小学生,我们要从小树立起交通安全的意识,做好自我保护工作。那么我们平时要注意什么呢?

行走时,我们要专心走路,不能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通过十字路口时,要听从红绿灯的指挥,在没有红绿灯及交通警察时要东张西望,确保安全后才快速通过;行走时不能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骑车时,要知道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还要注意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

乘车时,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交通安全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健康、家庭幸福,请大家牢牢记住“安全第一”这句话。

[参考]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精选3篇)


想要保存这种心里的感触,我们就该学会撰写观后感,写作品名观后感时我们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关于作品名的观后感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 篇1

看完《防溺水》视频后,有千头万绪涌上我的心头。水虽然也是我们的好朋友,但它有时却张开它老虎般的大口把我们的生命吞没……说到这,我想起了老师的嘱咐和父母的叮咛,不禁说一句:防溺水,很重要!

每当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张张天真的笑脸,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想到迎接父母的将是一具具冰冷的身躯,一张张苍白而没有血色的脸颊;听到父母的声音是那样地声嘶力竭、痛不欲生、撕心裂肺而又痛心疾首的声音时,我的心就情不自禁地痉挛起来。

视频中,每当夏季来临时,中高年级的学生结伴在江边、河里游泳、摸鱼、嬉戏……也因此失去了自己鲜活的生命。我不禁为此叹息。防溺水,老师和家长日日讲、月月讲,可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几个呢?

要做到防溺水,首先就要做好安全措施,并且在大人的监护下才能下水游泳。然后就要掌握防溺水的知识,虽说它是书面的,却能在危急时刻给你最正确的判断。

生命只有一次,请珍惜生命。同时,也让我们用健康、快乐的童年去奠基幸福、美好的人生吧!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 篇2

紧张辛苦的一个学期已经结束了,在我们欢庆收获季节的时候,又迎来自己盼望已久的暑假。怎样过好这个长假呢?我们有太多的设想与计划,我们有太多的欣喜与希望。可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的。生活中的不安全隐患的触角几乎伸到了每一个角落。所以在假期中,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大家不仅要记在脑子里,更要落实到行动上。更希望同学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安全第一,防范意外。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各种安全隐患。不要因为自己的麻痹大意出现不该发生的事情。防溺水事故是夏季在安全方面存在的最大隐患,每年在这个季节里都会发生许多令人惨痛的事故和教训,并且这些教训往往是以生命的失去而作为代价的。禁止擅自与同学结伴或单独到河边、水沟、水渠等有水的地方游泳、戏水或钓鱼,以防不测。

二.遵纪守法,行为文明。

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在道路上行走靠右边走人行道,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不在路上相互追跑,打闹、嬉戏;不乘坐超载车、无牌无照车辆出行。 不偷盗、损害他人财物。不随便进入校园或在校园附近闲逛、逗留。

我们也要劳逸结合,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生命安全教育观后感 篇3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星期天,我和另一位要好同学小刚来到河边玩耍。跑着跳着不知不觉中身上就有点热汗了。小刚说:“你帮我去买瓶饮料好吗?说着把钱递到了我的手里”。我只好拔腿就向街上跑去,到了饮料店,气喘嘘嘘的我把钱递给老板买了两瓶可口可乐,抬腿就往回跑。见到小刚,把可乐递给他,他拉开盖子仰起头来就喝了个痛快。

望着江边刚刚做好的码头,我们心血来潮,竟偷偷走了下去。翻开一块块河里的石头,看到有许多小螃蟹在逃。直逗得我们两人心里痒痒的,蹲下身来伸手去捉;不知不觉离岸边越来越远。湍急清冽的河水让我们忘却了这里每年都有淹死人的记录,学校的规定,父母的叮咛皆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们在水里尽兴的嬉戏。

突然,感到裤裆一湿,不好?涨潮了!望着四周突然而来的潮水,吓得我们尿都流了出来,并且大声呼救。时间过去了多久,我无从知道。突然间,我看到岸上远远奔过来一个身影,那匆匆的脚步及不断往耳后掖头发的动作,我判定是妈妈。可能是妈妈见我们到江边玩,许久不回家来,竟寻到江边上来了;看到眼前的一幕,深懂水性的妈妈,转眼间就趟过齐腰深的河水来到我和小刚的身边。说:“孩子别怕!把手伸向我。妈妈的声音轻柔中带着颤抖,“妈妈……”我把妈妈的手握得紧紧的,妈妈看着我,慈爱地微笑着。她用肩膀把我扛回到岸边又去背小刚过来。

生命无价,脆弱短暂。一次车祸,一次溺水,都会使人失去生命,经过这次教训,使我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生命,是无价之宝,安全,我们从小听到大,可又不会有谁真正注意到它呢?现在,回想起那天江边遇险的一幕幕,我有了很深的感触。青少年死于溺水的人也很多,我们不能在没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游泳,更不能在江河畔嬉戏打闹。

人生中有许多重复,惟独生命只能经历一次,我们要珍惜这次机会,珍惜生命。我们的生命有许多人关爱着,呵护着,尤其是我们的父母;如果我们的生命结束了,他们会不伤心吗?为了他们,为了我们,大家要注意安全,珍惜生命,关爱明天,让世间的各个角落都充满爱,充满笑声。

感恩教育观后感11篇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如何在写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感恩教育观后感11篇,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1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浅,感动之余,也提升了自己的修养。

节目主要讲了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三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强自立、自信?首先,于丹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棵大树陪着小孩长大,奉献了自己的果实,树枝,树干,让小孩实现了愿望,慢慢地,小孩变老了,他该走的地方也走过了,该看的世界也看遍了,他终于知道了要留下来好好陪陪大树,从这个寓言中,我们懂得了孝敬父母是多么的重要啊!父母就像是故事中的大树一样,无私奉献,所以,我们也要更加孝顺父母,报答父母。为此,于丹老师还把两位成功人士说的例子举出来,赖东进叔叔说:“我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瞎,但他们给了我生命,至今,我还是跪着给他们喂饭,我还感谢苦难的命运,是苦难给了我磨练,给了我这样一份与众不同的人生”;田世国叔叔说:“父母给了我生命,捐肾救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他们说的只是短短两句话,可这两句话却包含了他和父母之间无限深厚的爱。

最后,于丹老师又给我们讲了自强自立,自信,于丹老师说::“这个世界上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有悟性的人,他对这个世界上知识的转化会变成生命的智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学会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

通过于丹老师讲的这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想想自己,有时,爸爸妈妈让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总是不太情愿,找各种借口、理由来应付,想到这儿,我不禁感到一阵内疚,在这里,我想对爸妈说:“爸爸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以后一定会听你们的话,好好地孝顺你们。”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我的坏习惯,跟同学们一起快乐的学习,树立自己的远大目标,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做一个更加优秀的好学生。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确,作为儿女的我们,无论怎么报答也报答不完父母给予我们的无限慈爱。世间万物千变万化,唯独父母对儿女的舐犊之爱是永恒不变的。

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是身体劳累的母亲和担忧焦虑的父亲艰难地经历了漫长的10个月后,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才能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拥有五味俱全的精彩人生。

父母为养育我们劳心劳力。而我们回报父母的是什么呢?一张张的笑脸?一杯杯的热茶?然而,仿佛更多的是一副副的冷面孔,一句句不耐烦的话。张教授引用了俗语:“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确实没错。当儿女生病时,父母不管白昼黑夜,不论晴天下雨,不顾寒冷酷热,背上儿女不知疲惫地以最快速度往医院跑去。见到医生后,诚恳求救、重金酬谢,甚至还不惜下跪哀求

在这些芊芊学子当中,每个同学的父母都担任着不同的职业。上到悬壶济世的医护人员,下到辛勤俭朴的清洁工,但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意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他们把辛勤劳动赚来的钱供儿女读书,哪怕自己要省吃俭用。

当张教授教育我们:“在今天这个晴朗的天气里,习习凉风下,全校师生以及家长在一起接受感恩教育,是非常幸福愉快与舒服的??”我突然想起常年为事业为儿女奔波劳累的父母在平时可没有我们那么舒畅。当我们在温暖的课室里舒心地学习时,父母有可能在杂乱的工地里艰苦地打工;当我们用机灵古怪的脑袋打着古灵精怪的主意时,父母有可能在用经验老成的脑袋总结着工作的经验;当我们得意洋洋地接受老师的温和表扬时,父母有可能在忍气吞声地遭受上司的严厉斥责。

不错,我们所拥有的温馨学习环境,都是父母用血汗换来的。

张教授跟我们讲了一个商人夜行捡石子变黄金的寓言。一商人在夜行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孩子,捡起地上的石子吧,对你将来有好处的。”商人不予理会,继续向前行进。第二次,坚定的声音响起:“孩子,捡起地上的石子,对你将来有好处的。”商人依然不作理财,仍然向前。第三次,声音以哀求的语气响起:“孩子,捡起地上的石子吧,对你会有好处的”。商人不耐烦,便拾起一颗石子。待他到天明,走出森林,才发 现,他在途中捡的石子变成了一颗颗金光闪闪的黄金。他后悔道:“当初为什么不多拾点呢”?当他想回返森林,却发现去往森林的道路已无影无踪。

生活中往往也是如此。苍老的声音寓意父母的苦心,将来会有好处的。商人寓意不懂得珍惜学习机会的孩子;消失无踪的道路寓意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望子成才的父母总是苦心教导孩子:“孩子,多读点书吧,对你有好处的”。而孩童心性的孩子只顾玩乐没能领会父母的良心用心,到长大后一事无成,蓦然回首,才得知自己浪费了太多宝贵光阴。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除了望子成才以外,也非常关心子女的安危。到了万不得已时,作为父母的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孩子,责无旁贷。这个真谛在汶川8.0级与玉树

7.1的大地震中就已经用许许多多的生命撰写出来了。多少父母在地震时克制自己的自救本能,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孩子的生命。

张教授慷慨激昂地讲述着,感动了场下的所有听众。是他字字有力,句句掷地有声的言辞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父母的伟大,是他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

除了父母以外,最要感恩的,要数老师了。老师好比辛勤的园丁,每天不嫌劳苦地浇灌着祖国的花朵。不但早起晚归,而且还不知疲倦地批改着作业。问他们为什么,答案是:为了花朵明天开绽得美丽。而不懂事的我们,总是埋怨老师布置作业多,或是对老师的善意批评怀恨在心。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我们呕心沥血,我们能为老师做的事由很多。例如:当老师因教学而变得声音嘶哑时,因递上一杯清茶,体贴地说:“老师,您辛苦了,请喝茶吧。”当老师因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而热得满头大汗时,因递上一张纸巾,关怀地问候:“老师,热吗?我来替您擦汗。”如此简单的行为,已经让老师感觉很快乐很满足了。

最后,就是自己身边的人了。无论是喜欢你的,憎恨你的,迁就你的,为难你的,赏识你的,或不懂欣赏你的。喜爱自己的固然要感激,但讨厌自己的人也应感激。因为我们能从憎恨、不欣赏、为难自己的人那里得知自己不被他们喜欢的原因或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另外,正因为他们的不喜欢,让自己更加珍惜那些喜欢、赏识自己的人,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感恩教育讲座完毕,以播放《感恩的心》作为这次讲座的尾音。张教授的感恩教育,加上音乐的渲染,所有听众都潸然泪下,并且许多学生都与自己的老师、父母深情拥抱,并承诺今后一定加倍敬爱老师、感恩父母。在这群孺子可教的好孩子好学生里有我的影子

如果全国13亿人民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人,那中国就是一个和乐融融的礼仪之邦。

让我们一起努力朝这个目标奋斗吧!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3

我一直认为,当自我保护,自我掩饰成为一种本能的时候,人就会变得自私而软弱,容易妥协,这样的自己真得虚伪到极点,虽然讨厌这样的自己却也不想改变,因为变色龙的功能大概已经成为我的本能之一了吧!

今天看到了于丹的论语讲座,感触颇深;她对论语深刻、透彻的理解,睿智、淡定的演讲风格,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极富个性的讲解视角给了我太多的启迪,太多的思索,太多的收获;虽然言辞之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的心得延伸一定有着他自己的色彩, 不过真的受益匪浅,然面《论语》也有了新鲜别样的风味。不想寻章摘句、引经据典,只觉得她让灰色的孔子链接了多彩的世界,让《论语》在她独具个性的视角下,变得通俗易懂、意蕴悠长,体现出了经典的平凡智慧;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不器”。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天天看那些《羊皮卷》、《需求层次论》《心灵鸡汤》等等;却从不曾注意过这超越了两千年时空的儒家之道,竟然处处精辟;掩卷而思,做一个《论语》的信徒也不错!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4

这天,是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学校为了让我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特意请来了感恩教育专家高得胜教授为我们举行一次意义深重的感恩教育讲座,并让学生与家长一同参加这次意义非凡的讲座。

他的第一句话:“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身边的人,就难以成大器。”令我深有感触,已铭记于心了。感恩是中国人最注重的品德。

紧接着,他给我们说了一个感恩祖国的故事。英气勃发的运动员艾哈瓦里在马拉松比赛途中摔伤了一条腿,但为了祖国的荣誉,他并没有中止比赛,而是草草地包扎后继续顽强地向赛道的终点跑去。纱布渗着斑斑血迹,但他以最大毅力忍着巨痛,在最后一段距离,单脚跳到终点,完成他的使命。我听后深受感动。虽然他是最后一名,但他为国争光的精神和顽强勇敢的意志已经让他成为了这场比赛的大赢家,这都源于他有着博大的爱国情怀支撑着他感恩祖国、报答祖国。

三国有诸葛亮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唐朝有孟郊胸怀对慈母的感恩之情,作出伟大诗篇——《游子吟》;秦朝有韩信为报洗衣婆施饭之恩,赏金千两;晋朝有晋文公为报楚王厚待之恩,作出“退避三舍”的决定。

高教授慷慨激昂地高声颂诵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确,作为儿女的我们,无论怎么报答也报答不完父母给予我们的无限慈爱。世间万物千变万化,唯独父母对儿女的舐犊之爱是永恒不变的。

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是身体劳累的母亲和担忧焦虑的父亲艰难地经历了漫长的10个月后,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才能看到多姿多彩的世界,拥有五味俱全的精彩人生。

父母为养育我们劳心劳力。而我们回报父母的是什么呢?一张张的笑脸?一杯杯的热茶?然而,仿佛更多的是一副副的冷面孔,一句句不耐烦的话。

高教授引用了俗语:“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确实没错。当儿女生病时,父母不管白昼黑夜,不论晴天下雨,不顾寒冷酷热,背上儿女不知疲惫地以最快速度往医院跑去。见到医生后,诚恳求救、重金酬谢,甚至还不惜下跪哀求。

在这些芊芊学子当中,每个同学的父母都担任着不同的职业。上到悬壶济世的医护人员,下到辛勤俭朴的清洁工,但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意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他们把辛勤劳动赚来的钱供儿女读书,哪怕自己要省吃俭用。

当高教授教育我们:“在今天这个晴朗的天气里,习习凉风下,全校师生以及家长在一起接受感恩教育,是非常幸福愉快与舒服的……”我突然想起常年为事业为儿女奔波劳累的父母在平时可没有我们那么舒畅。当我们在温暖的课室里舒心地学习时,父母有可能在杂乱的工地里艰苦地打工;当我们用机灵古怪的脑袋打着古灵精怪的主意时,父母有可能在用经验老成的脑袋总结着工作的经验;当我们得意洋洋地接受老师的温和表扬时,父母有可能在忍气吞声地遭受上司的严厉斥责。

不错,我们所拥有的温馨学习环境,都是父母用血汗换来的。

高教授跟我们讲了一个商人夜行捡石子变黄金的寓言。一商人在夜行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孩子,捡起地上的石子吧,对你将来有好处的。”商人不予理会,继续向前行进。第二次,坚定的声音响起:“孩子,捡起地上的石子,对你将来有好处的。”商人依然不作理财,仍然向前。第三次,声音以哀求的语气响起:“孩子,捡起地上的石子吧,对你会有好处的。”商人不耐烦,便拾起一颗石子。待他到天明,走出森林,才发现,他在途中捡的石子变成了一颗颗金光闪闪的黄金。他后悔道:“当初为什么不多拾点呢?”当他想回返森林,却发现去往森林的道路已无影无踪。

生活中往往也是如此。苍老的声音寓意父母的苦心,将来会有好处的。”;商人寓意不懂得珍惜学习机会的孩子;消失无踪的道路寓意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望子成才的父母总是苦心教导孩子:“孩子,多读点书吧,对你有好处的。”而孩童心性的孩子只顾玩乐没能领会父母的良心用心,到长大后一事无成,蓦然回首,才得知自己浪费了太多宝贵光阴。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除了望子成才以外,也非常关心子女的安危。到了万不得已时,作为父母的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孩子,责无旁贷。这个真谛在汶川8。0级与玉树7。1的大地震中就已经用许许多多的生命撰写出来了。多少父母在地震时克制自己的自救本能,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孩子的生命。

高教授慷慨激昂地讲述着,感动了场下的所有听众。是他字字哼腔有力,句句掷地有声的言辞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父母的伟大,是他孜孜不倦的教诲,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

除了父母以外,最要感恩的,要数老师了。老师好比辛勤的园丁,每天不嫌劳苦地浇灌着祖国的花朵。不但早起晚归,而且还不知疲倦地批改着作业。问他们为什么,答案是:为了花朵明天开绽得美丽。而不懂事的我们,总是埋怨老师布置作业多,或是对老师的善意批评怀恨在心。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我们呕心沥血,我们能为老师做的事由很多。例如:当老师因教学而变得声音嘶哑时,因递上一杯清茶,体贴地说:“老师,您辛苦了,请喝茶吧。”当老师因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而热得满头大汗时,因递上一张纸巾,关怀地问候:“老师,热吗?我来替您擦汗。”如此简单的行为,已经让老师感觉很快乐很满足了。

最后,就是自己身边的人了。无论是喜欢你的,憎恨你的,迁就你的,为难你的,赏识你的,或不懂欣赏你的。喜爱自己的固然要感激,但讨厌自己的人也应感激。因为我们能从憎恨、不欣赏、为难自己的人那里得知自己不被他们喜欢的原因或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另外,正因为他们的不喜欢,让自己更加珍惜那些喜欢、赏识自己的人,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感恩教育讲座完毕,以播放《感恩的心》作为这次讲座的尾音。在听完高教授的感恩教育,加上音乐的渲染,所有听众都潸然泪下,并且许多学生都与自己的老师、父母深情拥抱,并承诺今后一定加倍敬爱老师、感恩父母。在这群孺子可教的好孩子好学生里有我的影子。

如果全国13亿人民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身边人,那中国就是一个和乐融融的礼仪之邦。让我们一起努力朝这个目标奋斗吧!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5

周六上午,我观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讲座。在这次讲座中,它结合论语和中国古代先贤的教育主张,博古论今,指出如今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的困难。看完之后,我对家长、学校与孩子之间的教育、沟通、学习、成长问题有了很多的感触。

一、于丹老师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习,是自我能力的开发。

每个家长面对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都应该深有体会。在学校教育中过于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一直与所有能让孩子增长见识、提高操作能力、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课程和活动严重不足。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家长都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很少、甚至从不让孩子做家务,因此孩子很难体会到自己父母劳动的辛苦。

我认为:和生活脱节的学习不仅是不快乐的,而且自我能力的开发也受到严重的阻碍。

二、于丹老师也强调孩子要学会感恩。

中国的绝大部分家庭都溺爱子女,对子女的呵护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这样一来,子女就都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给予是本分,不给予是亏欠。还不仅这样,有许多的子女总是会对自己的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甚至以离家出走来威胁父母。用古代的孝顺历年来教育现在的孩子,无异于比登天还难。

因此,要从小教会孩子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一切。

于丹老师的教育观点和理念不仅仅是这些。总之,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信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孩子的人格和心灵。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爱,在山水中明白永恒,在社会法律法规中学会勇于承担!另外,还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6

星期天的早晨,我被爸爸叫醒,一起收看由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于丹教授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节目,看到深受启发。

讲座中讲述了大量的故事和实例,尤其是一颗大树的故事,途述它把自己的全部都贡献给那个小孩,为了满足她的愿望,最后只留下一棵老树根,而小孩一直到头发白了,满脸沧桑的时候,才明白大树的用意,才感恩它,才来真心的陪伴他。我们的父母都像那棵大树一样,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来哺育我们,盼望我们能实现梦想,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同时有时间,我们也要多出去走走,多结交些朋友,不能让自己整天守在书桌旁和电脑桌旁,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观察外界的各种食物,这都是知识的积累。

只有在德智体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好学生,我会努力的去争取,是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7

在你在书海中遨游的时候,你该感恩的,是那教你学习的老师,在你快乐的时候,你该感恩的,是全心全意满足你的父母。今天,我们观看了《彭成感恩教育》,我心中的感触很深。

彭成老师讲述了很多他亲身的经历,他说自己小时候认为父母不理解他,别人家的孩子被关爱着,而他只能被打,他的爸爸为了让家里四口人吃得饱一点,冒险去生产队偷大麦,结果被生产队的队长发现。他的爸爸被打得遍体鳞伤后没回家,而是带着重伤去外地打工。自己因为调皮,让家里没有分到牛肉而不敢回家。他的妈妈为了能让他尽快回家,独自在家里烧一锅开水。

看着看着,我便哭了。是啊,自从妈妈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们生下来就没有过上一天幸福的日子,整天被家庭二字所压,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而我们又理解多少?作为儿女,生活在父母为我们创建的美好家庭中,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我们感恩了吗?我们给过父母一句问候了吗?想想今天的美好生活,我感到无比的内疚

一次,我的培优奥数试卷没考好,我自己怕妈妈骂,自己把试卷藏了起来。一次,妈妈在为我解答奥数题时,试卷不小心从书中滑了出来,分外显眼的50分在妈妈面前。我心想:完了完了,妈妈知道我考的分数了,他一定会很伤心的只见妈妈把试卷捡了起来,看了看我错的题目,耐心的为我讲解。

妈妈爸爸,对不起,女儿没考好,让您失望了,您放心,下次我一定会努力的!我爱你们!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8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题记

这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浅,使我完美了的自己的品质,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完美的自己的人生!节目中主要讲了四个方面:

一、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三、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自立、自强和自信?

于丹教授的讲话极富感染力,所说的话出口成章,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精练的语言和高度的概括潜力,使人叹为观止。于丹教授的字字句句引起了我无限的思考: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都是尽心尽力的,不惜任何代价的。可我们是怎样对待我们的父母的呢?我们只明白索取,觉得父母给我们的一切都是就应的,可我们又给了父母什么呢?同学们,你为下了班的父母端过一杯热茶,还是为父母洗过一次脚?记得民间有一句俗语: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连动物都懂得感恩的含义,何况我们呢?

我们不仅仅仅只对父母感恩,对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和帮忙过我们的好心人,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个性是我们的老师。老师您每一天都在默默的奉献着,为班里的事情操心着,多累呀!您从来都没有抱怨过,我们还是总惹您生气,不好好学习。老师您辛苦了!我们以后会好好学习的,不会惹您生气了。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生活在一个感恩的世界。要学会感恩去报答,感恩是没有界限的!让我们每个人都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世界将变得更和谐,更友善!

孝,是一句温馨的话语,揉搓父母疲惫的心;是一把亲切的唠叨,分担父母的痛楚;是一首暖暖的小曲,解释父母的情怀。让我们做一个会孝的人吧!爱心,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我们要心存感恩、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爱我们的人!让我们做一个会爱的人吧!自尊、自立、自强、抗挫是完美人生的四大必备,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让我们在应对人生的荆棘时,扬起自尊、自立、自强、抗挫的风帆,更加从容得徜徉也人生的海洋里!

感恩,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总能引起人们的遐想,这天我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们做一个感恩的人吧!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9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于丹老师专题讲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才恍然大悟,学习固然重要,可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感恩,学会做人!感恩你我他,将快乐装进口袋。

其实现在的我都莫以为然的接受了长辈那无限的爱,却忘记了自己因有的职责——感恩他人,早已把感恩从心灵深处挤走,把那无限的爱视为理所应当,当看了于丹老师专题讲座《中小学生感恩教育》才知道我错了,我在希望别人给予时,没有动自己的感恩之心,就像于丹老师说的故事一样“一个小女孩在看电视,她的妈妈手受伤了,拿给她看,她一手推开了妈妈,说;别打扰我看电视!”就这一个我们以为一个微乎其微的细节,却伤害了我们最爱的妈妈,其实完全可以换种方式,温柔得吹吹妈妈的伤口,问一问还疼不疼?其实这样的小动作还有很多,都发人深思。我们也曾有过许多这样的案例,妈妈的唠叨,爸爸的严厉,都是为了谁?在所有人心里都是严父慈母,我也不例外。妈妈总是顺着我的性子,那代表性的唠叨也尾随其后,当我难过时会安慰我,当我失败时会鼓励我,当我受伤妈妈比我更痛苦;爸爸不会跟妈妈一样嘘寒问暖,但那严厉的神情中流露出爱,至今我还记得那天,我被一个男生欺负了许多次,爸爸忍无可忍,星期五爸爸找到他和他的家长处理了这件事。以前我还以为他们不在乎我,甚至还发过脾气,现在想想真是可笑之极。我想感谢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你们生了我,抚养了我,呵护了我,没有你们就没有我。

我还有感谢教育过我的人,感谢帮助过我的人,感谢伤害过我的人。

感恩你我他,路漫漫,要经历的还有很多,先学会感恩再说。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10

因为有爱所以有期望;因为有爱所以有温暖;因为有爱所以有动力。看完《感恩教育》,我懂得了要感恩并且我对“爱”这个字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爱是最简单的爱,是一种人性化的爱,但又是最深的爱,最伟大的爱。

苏格拉底说过:人有了人格的尊严,必不甘坠落为禽兽,而人的品德也必然提高。百善孝为先“孝”字一向铭记在我心,于丹觉得: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有快乐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

也许每人的意识里都有孝,但都没有被释放吧!论语里讲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过:“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也就是说:孝心不在大小不分远近。

回想,每当我考试成绩不好时,父母总是鼓励着我,让我不要气馁,给予我信心,使我努力前进;

回想,每当天气变凉时,父母亲为了让我添上一件衣服而唠叨时,无非是怕我着凉,感冒难受,耽误学习;

回想,每当我想看电视时,母亲为了不让我看电视而唠叨时,无非是怕影响我的学业,成绩下降;

为什么此刻有很多孩子不快乐?因为有好多自我中心的孩子,会觉得给他的一切都是本分,不给他的一切都是亏欠。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很骄纵的小男孩,他认为别人的一切都是就应惯纵他的,他只要好好学习他就就应是自我中心,所以他每一天呢,都会因为不如意乱发好多脾气,有一天他爸爸把他带到后院的篱笆傍边对他说:“每一天都发脾气不好,这样吧你算一下发一次脾气就定一个钉子,看看你一天要发多少次脾气。一天下来他看到篱笆上密密麻麻的钉子。

父母亲唠叨的一切事情,无不是那颗爱女之心的体现,而我却辜负了那颗爱女之心。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孝敬父母吧!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一个家,是父母让我体会到了人间有情。

这次观看我也学会了要心存感恩。感恩父母,是父母给了我生命。感恩老师,是老师教会我知识。感恩大自然,是大自然让我有了这么好的生存环境。感恩让我拥有东西的一切!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11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关于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讲座,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首先,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我们不能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又是摘果子又是砍树枝,还要砍树干,最后到老了才明白,回过头来坐在树根上,陪着老树根看太阳。尊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没有人会相信他在社会交往中能关心同学,体谅他人,更不用说对他人对社会奉献了。父母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让我们在温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但就是在父母的关爱下越来越多的人却忘记了孝敬父母这一做人的根本,而我们要做一个体谅父母,为父母缓解压力,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的人,我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经常帮父母洗碗、倒垃圾、摘菜、搬东西。

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领悟到了没有信心的人与人交往时会很胆小,不敢说话,一点阳刚之气也没有,这样的人往往不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缺乏自立精神。我们要做一个对自己有信心,勇于面对挫折、打败困难,做一个敢怒敢言的人。这样才不会让生命之舟搁浅,才有可能托起生命的巨轮。

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我感悟到了与社会上的人沟通,交朋友也是很重要的。你的朋友越多好处就越多,如果有困难和朋友一起开解,痛苦就会减少一半,如果快乐和朋友一起分享,那快乐也会增加一倍。所以我们要善于与人合作、沟通、交朋友。

通过讲座,我想,我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断的完善自己,做一个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自强自立的好少年。

喜欢《生命教育观后感精华13篇》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生命教育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