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感言大家都不陌生吧,当我们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或者特定时刻。就可以借由感言表达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感言可以抒发我们的心声,你收集了多少关于感言的经典模板呢?我们搜集了“东方战场观后感悟”相关主题资料,现在分享给您,欢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该片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
可是忘记的是仇恨,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历史。《旧唐书魏徵传》中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同文化一样深植于民族的血脉。源远流长,从过去跨向未来。勿忘历史亦是中华民族殚尽竭虑、不屈向前走向繁荣昌盛的源动力。我们需要用影像铭记过去,传递精神,树立不朽。
今天,卢沟晓月,桥下流水尽显明媚皎洁,桥上石狮掩映月色微光。昨天,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在此拉开帷幕,八年抗战,国共两党携手共赴国难,国难当头,岂能坐视。国人用空间换取时间,用肉体赢着子弹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殊死搏斗。八千里江山,长城内外,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协力合作,将侵略者消灭在异国他乡,让侵略者知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岁月无情悠悠去,历史有情记功勋。昔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勇士,已是耄耋之年。但是祖国不会忘记昨日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的英雄,今日的儿孙后辈们仍然荫庇在他们浴血奋战后换来的和平与自由里,不再会有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唏嘘。明天,你们将雄赳赳,气昂昂的乘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和人民的礼赞。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
看到这部记录片,瞬间心中的爱国情结被荡起阵阵涟漪,四散开来,《东方主战场》气势恢宏,翻开这民族抗战的史诗,厚重的历史夹杂着民族尊荣感。这些跳动在屏幕的音符,翻山越岭,潜移默化于华夏大地。祖国虽大,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后辈子孙,应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守住父辈们用鲜血保卫的土地和不被奴役的自由。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8集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自8月2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播出,从8月26日起,央视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及5个外语频道也将同步播出。
70年前,80多个国家和地区、220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全球约20亿人口被卷入无情的战火,经历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东方主战场》共8集,分别是《东方危急》《共赴国难》《浴血坚持》《艰苦卓绝》《同盟抗敌》《民族血脉》《大地坚韧》《正义必胜》,由中央电视台、军事科学院政治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拍摄期间,共有6个摄制组、一个航拍组、一个应急采访组共8路人马,马不停蹄地奔赴全国22个省、区市进行紧锣密鼓的采访拍摄,先后采访抗战老兵、当事人、见证者100余人,抗战遗址、遗迹187处,总行程近2.5万公里,累计拍摄素材5000多分钟磁带及近30T的数据素材。不仅如此,央视还充分发挥驻外分台(站)优势,分别在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组织拍摄,采访权威专家学者数十人。这些弥足珍贵的采访在片中形成80多个故事点,使曾经的历史更鲜活、丰满、生动,战场之上的悲壮激烈令人感动,胜利背后的家国情仇令人感喟,战火点燃的人性光芒令人缅怀,战争凝聚的民族精神令人振奋。
本片还搜集了180余部相关的专题片以及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关于二战的影像和图片资料,通过对这些珍贵资料科学合理的运用,为艺术的表达和呈现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这一该片的核心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该片力求深刻表达主题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为了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央视还组成了近百人的三维动画制作团队,总时长近3000秒的精彩动画为该片增色添彩。
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已经播放了七集了。回过头看,如果说前六集是从国际和国家以及时代的高度来展现作为东方主战场上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貌,那么第七集《大地坚韧》则更加突出了以中国人民平民的角度来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
“坚韧”这个词是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品质的最好诠释。影片中无论是送丈夫和五个儿子上战场的英雄母亲邓玉芬、为八路军运送轮胎的新疆驮工队、组织游击队进行抗日斗争的壮族女英雄莫花棉,还是爱国华侨陈嘉庚,他们都是靠着中华民族精神中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不同形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是无数中国人民的坚韧精神,汇聚成了抗日斗争的巨大合力,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顽强的中国人民是永不屈服的,正如片中展示的《民族万岁》的导演郑君里之子郑大里所说:“中国有这么大的疆域,有这么大的纵深,我们还怕什么,不仅是我们的汉族,有那么多的少数民族都支持抗战,我们还怕什么。”
该集全面展现出了包括冀中平原、北京、山东胶东半岛、四川、重庆、内蒙古、新疆、西藏以及台湾和海外民族英雄为抗日战争作出牺牲与贡献的全景式写照,呈现出了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风格,向观众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抵抗的民族精神。该集对镜头语言的准确把握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摒弃了以往文献记录片因史料不足而经常使用的“万能镜头”,甚至每句解说词都有相应的文献影像或照片与之进行搭配,做到了影像资料与解说词的.准确衔接。同时,还使用了过去未曾使用过的宝贵历史影像以及画面,站在今天的视角来进行深入解读。在音乐的使用上也达到了很好地渲染气氛的效果。这些内容上的全面展现以及制作上的精雕细琢都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对于民族英雄是时刻铭记的,中国人民对于历史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我们应该缅怀先烈、不忘历史、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总书记曾说过:“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中国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穷的。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第七集“大地坚韧”以宏大的叙事风格展现出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站在中国人民的角度来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而回顾历史就是要不忘历史,时刻铭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历史,不断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以史为鉴来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的核心价值所在。《东方主战场》再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再现了中国人民,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抗争精神。《东方主战场》实际上写的是东方“主战士”,这里既有浴血疆场的勇士,也有隐蔽战线下的英雄,还有那些默默无闻、视死如归的无名烈士,为了保卫家园,为了世界和平,在东方主战场上,他们永远是赢得最后胜利的东方“主战士”,敢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是永远捍卫正义与和平的“主战士”。
为自己的家园也为人类的和平与正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到处都有中华儿女的流血牺牲
1942年1月,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缅甸若是失守,那就惨了。这样会使我们同中国人隔绝。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形势危如累卵,一向自视甚高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得不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中国。
尽管自身困境重重,但中国毅然应英国请求,派出10万精锐入缅作战。这是甲午战争之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出兵援助邻邦抗击侵略。
中国远征军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仁安羌一役,远征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大胜日本常胜军第33师团,救出被围困的英军7000余人,以及被俘的英军官兵、美国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英国《泰晤士报》赞扬中国军队“以少敌众,英勇果敢,将使盟军之战绩,益增光辉”
首次入缅作战,因为盟军配合不力等原因,中国远征军虽然打了一些胜仗,但最终还是难挽败局,5万将士魂留他乡,其中大部分是在撤退途中穿越野人山时牺牲的。
1943年10月开始,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再次出国作战,与美军一道实施了缅北和滇西反攻,歼灭日军4.9万余人,收复失地8.3万平方公里,成功打通中印公路,有力配合了印缅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盟军的反攻。
为自己的家园而战,也为人类的和平而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到处都有中华儿女的流血牺牲,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1944年6月6日,决定法西斯德国命运的诺曼底登陆战打响。鲜为人知的是,在英国海军实习的21名中国留学军官,也参加了这次载入史册的战役。
在壮烈的诺曼底登陆战中,英国巡洋舰、驱逐舰、战列舰,乃至航空母舰上,都有中国军官的战斗身影。作为舰上普通一兵,他们担任主攻和掩护任务,自始至终参与了作战行动。中国军官的战斗精神,令盟军战友感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在波澜壮阔的苏联卫国战争战场上,也活跃着许多中国人的身影。当时在苏联的中方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了卫国战争,有的甚至赴前线浴血奋战。在苏学习的中国革命者的子女,也以各种形式支援苏联对德作战。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参加了后备军,还曾获得“轻机关枪手”证书的奖励。
抗战期间,中国自身异常困难,但仍然尽最大可能为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和民族提供支援,帮助他们抗日,成为他们最信赖的朋友。
正如缅甸访华团团长吴巴伦指出,中国的抗战“为东方和平独立神圣伟大之工作”,中国“所负使命,有如合众国之在美,苏联之在欧”.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亚洲抗日斗争的中心和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坚强核心。
正义的事业凝聚人心。中国抗战,也得到了世界的支援。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飞行队;陈纳德率领美国飞虎队,转战中缅印战场;中美共同开辟喜马拉雅“驼峰”航线,将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输往中国战场;更有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柯棣华等外国医护人员。“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民众凝聚成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筑起力挽狂澜的钢铁长城”
《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因此创作基调要积极向上,主题鲜明突出,要通过对历史准确生动的解读,有机地将现实与历史勾连起来、将微观与宏观巧妙结合起来,努力展现出作品史诗般的气度。
“作为一个纪录片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记录、解读和反思这段历史。”李继峰说。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任务。在14年的抗战历程中,有无数的战斗、故事、人物、情感,《东方主战场》必须在8集的篇幅里,将其中有历史价值以及最鲜活生动的内容全景式地呈现给观众,让所有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在14年的抗争中所承受的巨大灾难和无比坚韧的勇气,同时还要通过史实,分析和解读中国战场同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要求创作者对这段历史必须有一个非常清晰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要求他们具备一种成熟的历史观点和独特的视界。对于任何一个纪录片人而言,这副担子的分量,都是沉甸甸的。
该片是中宣部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一共8集,《东方主战场》是一部光影版的中国抗战史。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一)
《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该片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
可是忘记的是仇恨,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历史。《旧唐书?魏徵传》中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同文化一样深植于民族的血脉。源远流长,从过去跨向未来。勿忘历史亦是中华民族殚尽竭虑、不屈向前走向繁荣昌盛的源动力。我们需要用影像铭记过去,传递精神,树立不朽。
今天,卢沟晓月,桥下流水尽显明媚皎洁,桥上石狮掩映月色微光。昨天,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在此拉开帷幕,八年抗战,国共两党携手共赴国难,国难当头,岂能坐视。国人用空间换取时间,用肉体赢着子弹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殊死搏斗。八千里江山,长城内外,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协力合作,将侵略者消灭在异国他乡,让侵略者知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岁月无情悠悠去,历史有情记功勋。昔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勇士,已是耄耋之年。但是祖国不会忘记昨日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的英雄,今日的儿孙后辈们仍然荫庇在他们浴血奋战后换来的和平与自由里,不再会有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唏嘘。明天,你们将雄赳赳,气昂昂的乘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和人民的礼赞。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
看到这部记录片,瞬间心中的爱国情结被荡起阵阵涟漪,四散开来,《东方主战场》气势恢宏,翻开这民族抗战的史诗,厚重的历史夹杂着民族尊荣感。这些跳动在屏幕的音符,翻山越岭,潜移默化于华夏大地。祖国虽大,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后辈子孙,应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守住父辈们用鲜血保卫的土地和不被奴役的自由。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二)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有关抗战这类重大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在银幕上热播。此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东方主战场》第一集《东方危急》,心情难平、激情澎湃。
该作品充分发挥纪录片的特点、特色和特长,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其真实性的力量是任何艺术门类难以替代和重演的。残酷的战争真相以及特定人物活动的氛围与气质,是难以"演"出来、"导"出来和"编"出来的。
7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纪念什么?思考什么?警醒什么?历史与当今的紧密结合,是如此迫切又如此真切。
第一集《东方危急》序幕用今年大阅兵的盛况链接历史沧桑的血与火,站在全人类反法西斯的视角来展现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不可摧毁的元气、正气、勇气和锐气。作品靠光影的细节感感动我们,靠历史的尖锐性感染我们,不是平铺直叙的文献罗列,而是用艺术的构思和叙述方法走到历史深处,走到我们的灵魂深处。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这部作品释放出来的强大正能量,是对当前泛娱乐化现象的一种反拨,是对拜金至上、远离信仰的一种唤醒。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部作品中贯通着制作团队所付出的心血和激情,感受到创作者执著于使命的跋涉和艺术的探寻。作为一名挚爱纪录片的老兵,我真诚地向他们致敬。
因为,《东方主战场》这部作品,将不仅带给我们历史的回忆、回味、回望,更是对现实的回答和走向未来的回响。
我期待着追看下去!
东方主战场观后感(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翻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可以清楚看到,在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抵抗日军兵力最多,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有两个战场,德意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向着世界和平秩序发起挑战。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日本又蓄谋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形成。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分阶级与民族,在不愿做奴隶的怒吼声中,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民族解放战争。相比较下,欧洲战事的爆发要晚得多。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此时,距离中国人民开始抗击日本侵略者已经过去了8年。
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策应,共同抗击着日本法西斯。"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最广泛地动员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将日本侵略者牢牢拖在中国战场,使其顾此失彼,深陷战争泥潭。七七事变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惟一战场,中国军民独自承担着日本侵略的全部压力。最多时,日军将其陆军兵力的90%都投入中国。日军在海外战场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损失于中国战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DD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可见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之重要。
毛泽东说:"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在这场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盟国协同作战,互相支援,以国际主义精神,共同抗击着世界法西斯势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所向披靡,一路高歌猛进,战争优势明显。而同时期在中国战场,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失败,死伤5万多人,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盟军士气。为支持盟军作战,中国曾两次派出远征军出征缅甸。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敌,迫使日军将计划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投入中国战场,无法北进攻打苏联,使苏联得以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同样,日军也无法抽调大量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南下计划不能顺利实施。
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伤超过3500万人,按1937年比价,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但是,数字可以统计,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却无法计算。战争中,多少个家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民饱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坚持不懈地与法西斯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中国军民一直是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中坚力量。中国战场的成败关系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的成败,影响着整个战局的发展。中国人民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斗争的精神,不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也赢得了世界对中国的尊重与肯定,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
历史不能重来,未来可以开创,经历过这场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更加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当我们在某些比较重要的时刻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些重要的感言去发表,感言也可以帮助我们见证精彩瞬间,我们是否真的知道如何去写好感言呢?以下内容是读后感大全特地为您准备东方战场观后感悟,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为自己的家园也为人类的和平与正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到处都有中华儿女的流血牺牲
1942年1月,日军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缅甸若是失守,那就惨了。这样会使我们同中国人隔绝。在同日本人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形势危如累卵,一向自视甚高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不得不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中国。
尽管自身困境重重,但中国毅然应英国请求,派出10万精锐入缅作战。这是甲午战争之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第一次出兵援助邻邦抗击侵略。
中国远征军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仁安羌一役,远征军新编第38师第113团,大胜日本常胜军第33师团,救出被围困的英军7000余人,以及被俘的英军官兵、美国教士和新闻记者500余人。英国《泰晤士报》赞扬中国军队“以少敌众,英勇果敢,将使盟军之战绩,益增光辉”
首次入缅作战,因为盟军配合不力等原因,中国远征军虽然打了一些胜仗,但最终还是难挽败局,5万将士魂留他乡,其中大部分是在撤退途中穿越野人山时牺牲的。
1943年10月开始,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再次出国作战,与美军一道实施了缅北和滇西反攻,歼灭日军4.9万余人,收复失地8.3万平方公里,成功打通中印公路,有力配合了印缅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盟军的反攻。
为自己的家园而战,也为人类的和平而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到处都有中华儿女的流血牺牲,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1944年6月6日,决定法西斯德国命运的诺曼底登陆战打响。鲜为人知的是,在英国海军实习的21名中国留学军官,也参加了这次载入史册的战役。
在壮烈的诺曼底登陆战中,英国巡洋舰、驱逐舰、战列舰,乃至航空母舰上,都有中国军官的战斗身影。作为舰上普通一兵,他们担任主攻和掩护任务,自始至终参与了作战行动。中国军官的战斗精神,令盟军战友感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在波澜壮阔的苏联卫国战争战场上,也活跃着许多中国人的身影。当时在苏联的中方工作人员,都积极参与了卫国战争,有的甚至赴前线浴血奋战。在苏学习的中国革命者的子女,也以各种形式支援苏联对德作战。李富春和蔡畅的女儿李特特,参加了后备军,还曾获得“轻机关枪手”证书的奖励。
抗战期间,中国自身异常困难,但仍然尽最大可能为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和民族提供支援,帮助他们抗日,成为他们最信赖的朋友。
正如缅甸访华团团长吴巴伦指出,中国的抗战“为东方和平独立神圣伟大之工作”,中国“所负使命,有如合众国之在美,苏联之在欧”.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亚洲抗日斗争的中心和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坚强核心。
正义的事业凝聚人心。中国抗战,也得到了世界的支援。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飞行队;陈纳德率领美国飞虎队,转战中缅印战场;中美共同开辟喜马拉雅“驼峰”航线,将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输往中国战场;更有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救死扶伤的白求恩、柯棣华等外国医护人员。“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民众凝聚成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筑起力挽狂澜的钢铁长城”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东方主战场》之第五集《同盟抗敌》所展现的,正是中国人民与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死相依、同仇敌忾,打败德意日法西斯的幕后历史。
我们说,中国之所以是东方主战场,不仅仅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中国战场幅员广阔,投入战争的牺牲巨大,还因为中国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顽强拼搏并持续了之久,其中的前十年,一直是中国军民独自与日本法西斯交战相持,而美苏英等国家是在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真正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长达十年的热血生命的前期抗战,美苏英等国家就不可能看到东方主战场的力量,进而与中国结盟。也就是说,没有实力就没盟友,更不可能有盟国。只要涉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你没有真正的实力,奢求结盟等于幻想,前十年的苦战,之所以得不到真正伸出援手的盟国,正说明了这个朴素的真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了中国开辟的东方主战场,拖住、消耗、歼灭了日军的主力,使其不可能抽出兵力去攻打美国与苏联、英国,才使德意日法西斯在四面楚歌的压迫下日渐不支,而最终导致失败。
笫五集,正是用一段一段的历史往事,特别是历史细节,从容不迫地讲述与展现了中国军民抗击日本对美苏英等国家的侧应与支援,并结成同盟的历史事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是中国人民用生命与热血打岀来的'同盟,而且在最艰难的孤立无助的十年战争中,浴血奋战、愈战愈勇,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支持与最后的结盟。这集从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讲起,用一组组珍贵的,甚至是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揭示了同盟的过程与抗敌的历史必然。如:1941年8月和10月,斯大林获悉日本无力攻击苏联,于是决定:将远东地区的兵力西调,集中力量对付德国法西斯。仅在莫斯科会战期间,苏联就从西伯利亚调集了16个师的兵力投入战斗,为保卫莫斯科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苏联崔可夫元帅曾感慨道:“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的确如此。正当英、美、苏在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陷入最黑暗日子的时候,中国军民以鲜血和生命将日军主力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并且以高超的军事智慧和英勇顽强的拼搏,夺取了围歼日军五万的“长沙大捷”,给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在战略上支援了盟军,制约和打乱了法西斯轴心国的战略配合。纪录片真实地展现了守备长沙城的第10军,从军长到士兵,都在战前立下遗嘱:“成则以功勋报祖国,死则以长沙为坟墓”的感人情景。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伤亡约2.8万,日军伤亡人数超过5万。这一次,美国是真正体味到了共同命运、共同担当的内涵,支援中国就是自救自卫,就是反击。长沙会战大捷的消息,使欧洲战场、非洲战场、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的低迷士气为之大振。
纪录片中有一个细节:美国支援中国的航空“飞虎队”在飞越“死亡航线”时,许多飞机失事、飞行员葬身冰山峻岭。有人向罗斯福总统建议:取消“驼峰行动”。罗斯福回答:没有办法,这就是战争。要是我们放弃了中国的大西南,中国大陆上的两三百万日军就会掉头往东,冲我们而来,那样的话,太平洋战场的战况,将危及美国的本土安全。在罗斯福眼里,为什么中国战场会如此重要,竟然与太平洋战场、甚至与美国本土有着生死悠关的联系呢?原因就在于命运相系,在于美英共同制定的“先欧后亚”战略。而这个战略的可行性与决定性,就在于这个东方的主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决不能战败,否则,不是太平洋危矣,而是美国、苏联、英国以及整个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都将危矣。
第五集,正是展现出了这样的历史必然。即,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早已是同盟国“先欧后亚”战略棋盘上举足轻重的一足。在世界范围内,为打败法西斯轴心国,英美一足,苏联一足,中国一足,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谁也不能失去谁,没有东方主战场,其它战场也很难支撑,这就是共同的命运结成的同盟。贫穷落后的中国之所以最终能够赢得世界大战的胜利,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百折不挠、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结果,说明中国战场是苏美英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支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是打出来的英名。
《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因此创作基调要积极向上,主题鲜明突出,要通过对历史准确生动的解读,有机地将现实与历史勾连起来、将微观与宏观巧妙结合起来,努力展现出作品史诗般的气度。
“作为一个纪录片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记录、解读和反思这段历史。”李继峰说。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任务。在14年的抗战历程中,有无数的战斗、故事、人物、情感,《东方主战场》必须在8集的篇幅里,将其中有历史价值以及最鲜活生动的内容全景式地呈现给观众,让所有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在14年的抗争中所承受的巨大灾难和无比坚韧的勇气,同时还要通过史实,分析和解读中国战场同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要求创作者对这段历史必须有一个非常清晰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要求他们具备一种成熟的历史观点和独特的视界。对于任何一个纪录片人而言,这副担子的分量,都是沉甸甸的。
该片是中宣部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一共8集,《东方主战场》是一部光影版的中国抗战史。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8集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自8月25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播出,从8月26日起,央视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及5个外语频道也将同步播出。
70年前,80多个国家和地区、220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全球约20亿人口被卷入无情的战火,经历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东方主战场》共8集,分别是《东方危急》《共赴国难》《浴血坚持》《艰苦卓绝》《同盟抗敌》《民族血脉》《大地坚韧》《正义必胜》,由中央电视台、军事科学院政治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拍摄期间,共有6个摄制组、一个航拍组、一个应急采访组共8路人马,马不停蹄地奔赴全国22个省、区市进行紧锣密鼓的采访拍摄,先后采访抗战老兵、当事人、见证者100余人,抗战遗址、遗迹187处,总行程近2.5万公里,累计拍摄素材5000多分钟磁带及近30T的数据素材。不仅如此,央视还充分发挥驻外分台(站)优势,分别在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组织拍摄,采访权威专家学者数十人。这些弥足珍贵的采访在片中形成80多个故事点,使曾经的历史更鲜活、丰满、生动,战场之上的悲壮激烈令人感动,胜利背后的家国情仇令人感喟,战火点燃的人性光芒令人缅怀,战争凝聚的民族精神令人振奋。
本片还搜集了180余部相关的专题片以及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关于二战的影像和图片资料,通过对这些珍贵资料科学合理的运用,为艺术的表达和呈现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这一该片的核心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该片力求深刻表达主题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为了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央视还组成了近百人的三维动画制作团队,总时长近3000秒的精彩动画为该片增色添彩。
大型历史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已经播放五集了。我作为一个从事二战史研究近三十年的军人学者,按说对这段历史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看完《东方主战场》这部精品力作,依然激动不已,感慨万分。
多年来,我们的研究一直在试图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有机地融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凸显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出于各种原因,相关的学术著述和影视作品却不尽如人意。特别是这方面的文献纪录片,要么只谈二战,要么只讲抗战,把抗战放在世界格局中去谈,在国内几乎是空白。
即便是国外,有关二战的影像资料和纪录片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大到二战全史,小到二战军服,无所不包,但遗憾的是,其中很少看到中国抗战的影子。
这就像英国历史学家安东尼比弗在他的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说的那样,中国的抗日战争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是“七巧板中迷失的一块”。
可喜的是,中央电视台和军事科学院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开了一个好头,把那块迷失的七巧板找回来了,把它跟另外六块七巧板,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环环相扣连在了一起。
单从片名来看,我们就知道,该片是把中国抗战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背景下,以全球视野审视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内在联系的,是一部高层次、大格局、气势恢宏的大片。
如果说该片的前四集谈的是东方主战场的形成和坚持的话,那么,昨晚播放的第五集《同盟抗敌》,是把东方主战场这个主题推向了高潮。
同盟抗敌,顾名思义,就是中美苏英四大同盟国联合打击日本侵略者。经过多年的二战史研究,可以说对这段历史我已是了如指掌了。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当这些积存在脑海里的文字的东西,以镜头画面的形式展现在眼前的时候,它所带来的那种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是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
――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在向世人昭告,苏联红军将不惜一切代价与德军奋战到底!他们穿过红场,在斯大林等苏军统帅的注视下,直接奔赴前线。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再也没能生还……
――飞虎队,让日军闻风丧胆的美军航空队,第一次在昆明上空与日军轰炸机交战,就取得9∶0的傲人战绩。就在所有人欢呼雀跃、热烈庆祝的时候,谁也没注意到队长陈纳德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泪流满面……
――当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多年后握着前中国远征军新38师113团团长刘放吾的手,感谢他当年率部救出仁安羌7000多英国人的时候,她不会知道,驻缅英军获救全部撤离,113团孤军战斗面临险境。“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刘放吾当年写在日记里的这句唐诗,真实地再现了113团准备全体战死沙场的悲壮心境。
――“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这是苏联元帅崔可夫发出的感慨。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有苏联红军的功劳,更有“成则以功勋报祖国,死则以长沙为坟墓”的数十万中国将士的壮举,有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军的袭扰阻击,把日军主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战场。
――有谁知道,美军飞机从中国基地起飞轰炸日本时,大量有价值的敌情报告和气象预报,竟然来自延安情报站。更让美国人大加赞赏的是,延安气象站提供的数据最可靠,在美国协助建立的十个气象站中名列第一。敌后抗日军民救助的美军飞行员更是数以百计,为此,25万中国百姓惨死在日军的报复性屠杀中。
值得一提的是,第五集年轻的编导任海,话不多,但踏实钻研的劲头让人佩服。他凭借十年磨一剑的执导功底,和几十部烂熟于心的二战题材纪录片,把这些时空交错、遍布全球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用一连串恰到好处的镜头和画面勾连起来,让观众透过悲壮、艰辛和感人的历史,看到的是中美苏英等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肩打击德日法西斯,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任人欺辱的弱国成为四大同盟国之一,东方主战场的地位得到盟国的认可。
相信各位观众在看完《东方主战场》全片,尤其是看完第五集之后,都会有这样一个看法:中国抗日战场是当之无愧的东方主战场,这个地位来自长达十四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和八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见证!
《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该片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
可是忘记的是仇恨,但是不能忘记的是历史。《旧唐书魏徵传》中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同文化一样深植于民族的血脉。源远流长,从过去跨向未来。勿忘历史亦是中华民族殚尽竭虑、不屈向前走向繁荣昌盛的源动力。我们需要用影像铭记过去,传递精神,树立不朽。
今天,卢沟晓月,桥下流水尽显明媚皎洁,桥上石狮掩映月色微光。昨天,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在此拉开帷幕,八年抗战,国共两党携手共赴国难,国难当头,岂能坐视。国人用空间换取时间,用肉体赢着子弹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殊死搏斗。八千里江山,长城内外,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协力合作,将侵略者消灭在异国他乡,让侵略者知道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岁月无情悠悠去,历史有情记功勋。昔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勇士,已是耄耋之年。但是祖国不会忘记昨日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的英雄,今日的儿孙后辈们仍然荫庇在他们浴血奋战后换来的和平与自由里,不再会有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唏嘘。明天,你们将雄赳赳,气昂昂的乘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和人民的礼赞。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悄然隐去。
看到这部记录片,瞬间心中的爱国情结被荡起阵阵涟漪,四散开来,《东方主战场》气势恢宏,翻开这民族抗战的史诗,厚重的历史夹杂着民族尊荣感。这些跳动在屏幕的音符,翻山越岭,潜移默化于华夏大地。祖国虽大,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后辈子孙,应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守住父辈们用鲜血保卫的土地和不被奴役的自由。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有关抗战这类重大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在银幕上热播。此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东方主战场》第一集《东方危急》,心情难平、激情澎湃。
该作品充分发挥纪录片的特点、特色和特长,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其真实性的力量是任何艺术门类难以替代和重演的。残酷的战争真相以及特定人物活动的氛围与气质,是难以“演”出来、“导”出来和“编”出来的。
7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纪念什么?思考什么?警醒什么?历史与当今的紧密结合,是如此迫切又如此真切。
第一集《东方危急》序幕用今年大阅兵的盛况链接历史沧桑的血与火,站在全人类反法西斯的视角来展现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不可摧毁的元气、正气、勇气和锐气。作品靠光影的细节感感动我们,靠历史的尖锐性感染我们,不是平铺直叙的文献罗列,而是用艺术的构思和叙述方法走到历史深处,走到我们的灵魂深处。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这部作品释放出来的强大正能量,是对当前泛娱乐化现象的一种反拨,是对拜金至上、远离信仰的一种唤醒。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部作品中贯通着制作团队所付出的心血和激情,感受到创作者执著于使命的跋涉和艺术的探寻。作为一名挚爱纪录片的老兵,我真诚地向他们致敬。
因为,《东方主战场》这部作品,将不仅带给我们历史的回忆、回味、回望,更是对现实的回答和走向未来的回响。
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已经播放了七集了。回过头看,如果说前六集是从国际和国家以及时代的高度来展现作为东方主战场上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貌,那么第七集《大地坚韧》则更加突出了以中国人民平民的角度来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
“坚韧”这个词是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品质的最好诠释。影片中无论是送丈夫和五个儿子上战场的英雄母亲邓玉芬、为八路军运送轮胎的新疆驮工队、组织游击队进行抗日斗争的壮族女英雄莫花棉,还是爱国华侨陈嘉庚,他们都是靠着中华民族精神中坚韧顽强的品格,通过不同形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是无数中国人民的坚韧精神,汇聚成了抗日斗争的巨大合力,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顽强的中国人民是永不屈服的,正如片中展示的《民族万岁》的导演郑君里之子郑大里所说:“中国有这么大的疆域,有这么大的纵深,我们还怕什么,不仅是我们的汉族,有那么多的少数民族都支持抗战,我们还怕什么。”
该集全面展现出了包括冀中平原、北京、山东胶东半岛、四川、重庆、内蒙古、新疆、西藏以及台湾和海外民族英雄为抗日战争作出牺牲与贡献的全景式写照,呈现出了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风格,向观众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抵抗的民族精神。该集对镜头语言的准确把握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摒弃了以往文献记录片因史料不足而经常使用的“万能镜头”,甚至每句解说词都有相应的文献影像或照片与之进行搭配,做到了影像资料与解说词的.准确衔接。同时,还使用了过去未曾使用过的宝贵历史影像以及画面,站在今天的视角来进行深入解读。在音乐的使用上也达到了很好地渲染气氛的效果。这些内容上的全面展现以及制作上的精雕细琢都充分表明了中国人民对于民族英雄是时刻铭记的,中国人民对于历史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我们应该缅怀先烈、不忘历史、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总书记曾说过:“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中国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是无穷的。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第七集“大地坚韧”以宏大的叙事风格展现出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站在中国人民的角度来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而回顾历史就是要不忘历史,时刻铭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历史,不断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以史为鉴来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的核心价值所在。《东方主战场》再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再现了中国人民,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抗争精神。《东方主战场》实际上写的是东方“主战士”,这里既有浴血疆场的勇士,也有隐蔽战线下的英雄,还有那些默默无闻、视死如归的无名烈士,为了保卫家园,为了世界和平,在东方主战场上,他们永远是赢得最后胜利的东方“主战士”,敢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战胜的,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是永远捍卫正义与和平的“主战士”。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翻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可以清楚看到,在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抵抗日军兵力最多,是名副其实的东方主战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有两个战场,德意在欧洲,日本在亚洲向着世界和平秩序发起挑战。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民奋起抵抗,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日本又蓄谋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形成。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分阶级与民族,在不愿做奴隶的怒吼声中,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民族解放战争。相比较下,欧洲战事的爆发要晚得多。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此时,距离中国人民开始抗击日本侵略者已经过去了8年。
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两个战场互相策应,共同抗击着日本法西斯。“兵民是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最广泛地动员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将日本侵略者牢牢拖在中国战场,使其顾此失彼,深陷战争泥潭。七七事变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惟一战场,中国军民独自承担着日本侵略的全部压力。最多时,日军将其陆军兵力的90%都投入中国。日军在海外战场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损失于中国战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DD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可见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之重要。
毛泽东说:“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在这场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与盟国协同作战,互相支援,以国际主义精神,共同抗击着世界法西斯势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所向披靡,一路高歌猛进,战争优势明显。而同时期在中国战场,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失败,死伤5万多人,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盟军士气。为支持盟军作战,中国曾两次派出远征军出征缅甸。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敌,迫使日军将计划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投入中国战场,无法北进攻打苏联,使苏联得以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同样,日军也无法抽调大量兵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南下计划不能顺利实施。
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伤超过3500万人,按1937年比价,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但是,数字可以统计,战争带给人们的伤害却无法计算。战争中,多少个家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又有多少人民饱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坚持不懈地与法西斯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中国军民一直是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中坚力量。中国战场的成败关系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的成败,影响着整个战局的发展。中国人民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斗争的精神,不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也赢得了世界对中国的尊重与肯定,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大国地位。
历史不能重来,未来可以开创,经历过这场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更加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在规模空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决定性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的走向。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击,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在日本战略进攻、中国战略防御期间,中日双方投入总兵力达400余万人,战线长达1800多公里,战火遍及中国10多个省区,战区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被卷入战争的中国人口达4亿之多。
中国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主力,遏制了日军“北上”“南下”计划,打破了德意日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图谋。日本的“北进”“南进”计划,既是日本法西斯的既定战略企图,也是轴心国联盟制定的战略协同计划。抗战期间,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2/3以上的陆军兵力和部分海空军力量,牢牢捆住了日本法西斯的手脚,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中国的持久抗战,遏制了日本侵犯西伯利亚的“北进”计划,使苏联得以避免两线作战;牵制和推迟了日本进攻南洋的“南进”步伐,粉碎了日本与德意法西斯东西对进、称霸全球的战略图谋。
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后方基地,是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中国不但在世界东方率先建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为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战场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战略基地,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有力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在规模空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展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一)
回望历史 回答现实 回响未来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有关抗战这类重大题材的影视作品正在银幕上热播。此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东方主战场》第一集《东方危急》,心情难平、激情澎湃。
该作品充分发挥纪录片的特点、特色和特长,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其真实性的力量是任何艺术门类难以替代和重演的。残酷的战争真相以及特定人物活动的氛围与气质,是难以"演"出来、"导"出来和"编"出来的。
70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纪念什么?思考什么?警醒什么?历史与当今的紧密结合,是如此迫切又如此真切。
第一集《东方危急》序幕用今年大阅兵的盛况链接历史沧桑的血与火,站在全人类反法西斯的视角来展现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不可摧毁的元气、正气、勇气和锐气。作品靠光影的细节感感动我们,靠历史的尖锐性感染我们,不是平铺直叙的文献罗列,而是用艺术的构思和叙述方法走到历史深处,走到我们的灵魂深处。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这部作品释放出来的强大正能量,是对当前泛娱乐化现象的一种反拨,是对拜金至上、远离信仰的一种唤醒。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部作品中贯通着制作团队所付出的心血和激情,感受到创作者执著于使命的跋涉和艺术的探寻。作为一名挚爱纪录片的老兵,我真诚地向他们致敬。
因为,《东方主战场》这部作品,将不仅带给我们历史的回忆、回味、回望,更是对现实的回答和走向未来的回响。
东方主战场纪录片观后感(二)
有血有肉的史实
电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第四集看完了,激动的心潮难以平履。这部电视片对史实的把握十分精准,体现了学术界研究的最新高度与最新成果。同时,又有许多新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历史与现实交相闪回。这次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中,将行进着许多英模部队的代表。而这部片子对这些部队和人民军队的英勇卓绝,又作了新的解读。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英雄连,英雄的史诗,血染的战旗,令人不能不肃然起敬。八路军与日军短兵相接,刺刀见红,不能不使人们对即将乘车通过在天安门广场抗战老兵激起深深敬意,向他们敬一个庄严神圣的军礼。本片中讲到左权将军的牺牲,又用史诗般的语言说到"八年抗战,八路军总部先后迁移60多处,始终靠前指挥在抗敌一线,一步也没有离开过这座绵延于华北大地的巍巍太行","总部机关却一直没有专门的警卫部队,所有的兵力都用在了战场的第一线作战。"这里包含着多重的历史份量啊!
本片体现着历史的本身的真切和质朴。历史当事人对日军戴钢盔的独特的解读,对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不称"大老爷" 的史事的述说,对抗日军民所写"矛子枪换日本的三八式"的纸条,虽然土得掉渣,又使人们感动得下泪。而其中体现的历史幽默的元素,有时又会使人带着泪痕发出会心的微笑。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红嫂明德英、少年英雄王二小,他们的事迹一次一次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当人们看到,一位沂蒙母亲,收养抗日烈士遗孤,自己的四个孙子早夭的史实,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她对儿媳妇说:"咱的孩子就是死了你还能生育,烈士的孩子死了,就断了根了。"这是怎样的大爱!
敌后游击战的各种作战形式,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独树一帜。尽管这些故事为人们所熟知,但本片又鲜活的史实给观众带来了新的惊喜。一位美军上尉观察员亲历了地道战,并自豪地说:"地道战,我是美国军人中第一个参加者。"这是对史实国际化的表达,也体现着纪录片的力量。
《东方主战场》前四集看完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艰苦卓绝。面对这样的铁一般的有血有肉的史实,一些不负责任的发言者,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了吧?
《东方主战场》继续播出。更强烈的期待吸引着我们。我要对我所有的好友说,让我们每天按时坐在电视机的前面,共享《东方主战场》这难得的历史文化的盛宴。
我还要说:同意的亲,狠狠地顶!
8月25日起,8集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在央视一套播出,昨晚播出了最后一集《正义必胜》,着重讲述了中国人民对日最后一战——高邮战役受降过程,时长达6分钟。昨天,记者采访了该纪录片主撰稿人、江苏省委党校教授李继峰。
1
《东方主战场》
一部光影版中国抗战史
《东方主战场》是一部代表国家观点、国家立场的作品,因此创作基调要积极向上,主题鲜明突出,要通过对历史准确生动的解读,有机地将现实与历史勾连起来、将微观与宏观巧妙结合起来,努力展现出作品史诗般的气度。
“作为一个纪录片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记录、解读和反思这段历史。”李继峰说。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任务。在14年的抗战历程中,有无数的战斗、故事、人物、情感,《东方主战场》必须在8集的篇幅里,将其中最具有历史价值以及最鲜活生动的内容全景式地呈现给观众,让所有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在14年的抗争中所承受的巨大灾难和无比坚韧的勇气,同时还要通过史实,分析和解读中国战场同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要求创作者对这段历史必须有一个非常清晰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要求他们具备一种成熟的历史观点和独特的视界。对于任何一个纪录片人而言,这副担子的分量,都是沉甸甸的。
该片是中宣部确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点项目,首部全景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历史地位及其贡献的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一共8集,《东方主战场》是一部光影版的中国抗战史。
2
高邮受降
日军唯一向新四军投降仪式
1943年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开罗会议,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自1943年夏秋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武装向日军发起了持续不断的局部反攻,与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苏军对日本关东军的进攻,在战略上互相配合,为加速日本法西斯的彻底灭亡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日本投降后,在东京和南京等地,对日本法西斯罪行进行了审判。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国际新秩序。
李继峰告诉记者,受降作为最后一集,通过三个受降仪式,展示了最后胜利成果。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日军是在向盟军投降;在中国战区,日军分别是在芷江洽降和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受降,唯独缺少了向敌后战场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军队受降的仪式和典礼。
观后感《东方战场观后感(精选8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东方战场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