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建党伟业观后感

建党伟业观后感

建党伟业观后感(集合14篇)。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建党伟业观后感”的多个方面,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要具备哪些要素呢? 记录下这份感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人生提高我们对人生的认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1

初次观看建党伟业之时,我不禁感叹其巨星之多,情节之紧凑,出场人物之多,涉及事件之多。如此之多的内容在短短的90分钟之内呈现出来,的确令人目不暇接!

《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使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文字成立、、、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待过……而今仍在我们的脑海里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便是真实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令人可歌可泣、中华名族在苦难中抗争奋斗并逐渐进步的历史。

影片中的一段让我印象深刻。当一个举着血书“冤”字的女大学生跪在总统府前情愿,回答军警为什么不到检察厅喊冤时,她含泪说:“冤情太深,检察厅接不了我的状子。”之后痛呼:“我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啊!”这一声犹如千钧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那一瞬,泪水充满我的眼眶。

看完整部电影,我感慨良多。被那个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时代所震撼,被那群心系国家情牵百姓的先驱所感动,被那种为国献身死而后已的精神折服。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感到汗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过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年轻的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同志坚定不移的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浩浩荡荡的展开了就过涂村的新篇章!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仅是缅怀前辈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重塑这东方巨龙的雄姿。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这是何等伟大、何等光荣、何等艰巨啊!青年朋友们,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主人,我们是成长中的一代,是改革中的一代,是开创未来的一代,新世纪祖国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床照和奋斗!努力吧!新世纪的宠儿,把我们的青春,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奉献给我们的祖国!用我们的切实行动,燃烧烈人的青春!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2

又逢 七.一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的生日,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马鞍山港口集团工会组织员工观看献礼影片《建党伟业》,该片主要围绕1921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展开,展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光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摇摆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从1911年到1921年这短短的十年,却是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故事接踵发生。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都以时光的顺序为脉络,以不一样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最让我感到血脉喷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手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莘莘学子最后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爱国无罪、革命万岁 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片尾,党员们齐唱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句句宣言,表达了革命者此刻激动无比的心情,一滴滴汗水,表现出革命者努力过后的彩虹,从此,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如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很多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为了国家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上刀山下火海,他们的精神斗志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且要把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们要从电影中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爱国爱党的高尚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断在完善自我,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让华夏再次焕发出永恒的青春和活力。

《建党伟业》让我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纯净信仰,理解了信仰给人带来的强大力量。那股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再一次的净化了我的心灵。为了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了后人更加完美的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拼搏奋斗。就让我们一起从此刻开始,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最平实心态,去携手创造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我们的企业建设的更加强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3

最近,我看了一部红色电影,叫做《建党伟业》。

这部影片是给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岁生日最好的礼物。这部电影讲述了辛亥时期袁世凯倒下后中国社会的腐败和混乱。不管是五。四运动,还是二十一条签约,都给少时的毛泽东和四万万中国同胞的心灵来了一个沉重的打击。于是,少时的毛泽东立志一定要改变中国的容貌。他召集了各地的代表,开始研讨中国共产党的方案议程。经过他自己不懈的努力,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正式开幕,后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最后一天会议,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荣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史上的一个惊天动地的壮举,它的到来,给中华国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给中华人民带来了一片光明,让过去那腐败的社会风气在中国历史上永远消失,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书上展开了崭新的风雨归程。

中国共产党它利福利民,在后来的九十年中,它为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在生死时刻它挺身而出,是它抛头颅,洒热血,不管风吹日晒,不管风雪交加,每一位共产党员心中都铭记着一句话: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要像少时毛泽东一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成为一民优秀的共产党员,在生活中帮助群众,热心解决纠纷,我觉得这就是献给中国共产党最好的九十岁礼物。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4

《建党伟业》这部影片是继建国六十年而拍摄的《建国大业》之后的又一部主旋律电影,同样是因为建党九十年,这两部电影从本质上讲属于同一个属性的,可以讲是姊妹篇;同时作为新时代下主旋律电影的创新和突波却又有着对于电影艺术本身的一种严肃,又赋予了其时代和精神的不同,带着范和种种不同的感觉,最后为了市场做出了妥协,但是这个妥协恰到好处,所以这样来讲的话,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不得不说的是,同样是这种体裁的电影,两部影片的票房是有差距的,那么就是产生了问题,即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的解释,但是真正的电影艺术和真正的好的电影是这样的吗?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创新道路是否可以继续下去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部影片的故事很明了,就是从1911年武昌起义讲起即辛亥革命的爆发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十年间中国大地上的物是人非。其线索也是很明了,即一条是从政治和权力斗争上讲,这点包括宋教仁遇刺身亡、张勋复辟都是属于这点的;而另一条就是从精神和文化上的不断矛盾上讲,新文化运动、信仰与主义也都是属于这点的。其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了故事和影片,对于20世纪初的中国有不同的人和物进行了短促而有力的展示,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归结在影片的最后也是暗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可以真正的富强。影片整体上节奏很快,在叙事上以时间为线索,突出了重大事件的影响力,展示了重要人物的魅力,将10年的历史浓缩在了两个小时的胶片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和那一代人的命运。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沃克·格里菲斯以美国南北内战为背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影片上映后因为浓厚的白人种族优越主义而备受争议,但电影本身长达3个小时,从此开创了全世界史诗巨片的先河。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写道:“《一个国家的诞生》使美国电影在企业经营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好莱坞得以摄制那些比意大利影片规模更大、更豪华的故事片,由此开辟了走向超级影片和巨额片酬的道路。该片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里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创了好莱坞电影人关心政治,积极对历史和政治发言的传统,这一传统一直保存至今。

从这个角度来说《建国大业》已然可以看做是中国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但是在成就的比较上当然没有后者更具有历史的意义;而紧随其后的《建党伟业》同样是在对于历史的一种展现。我们在今天的环境下以及在区别于时代的不同和精神信仰的差别下来看待那段历史和电影的叙述中,考究的最重要就是电影的本身要告诉我们的,也是历史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在近代的历史上,在共和和帝制的交替下,在文化和理念的冲突下,出现的种种问题,诚如邹容所撰的《革命军》,将民权民族等种种观念与思考,直接演化为两个字:革命。开头即论: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嗓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在这个的其次便是作为电影所具备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在影片的处理上的表现,演员的表演等等是一个重要的考量部分。那么《建党伟业》和《建国大业》有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青年领袖的表现是十分的重要。我们说整部影片的高潮是五四运动,青年学生所展现的力量让中国的政客们看到了青年的希望所在,这也是影片的意义,那就是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同样共产党也是一个年轻的政党,所以,一切都是新的,年轻的,这或许就是希望。

所以在这部影片的考量下就是注重影片的本身意义和当时的历史和精神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对影片的艺术性和娱乐性进行把握,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更多得是通过电影来对人的影响来看待电影在其中的影响。所以注重的是影片的内涵和意义,就这点而言,《建党伟业》的作用就不止于此,同时其影响也不止于此了。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5

以尊重史实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我党建立的艰辛历史,从社会各个阶层的角度向我们诠释了中国人勇敢坚强的精神,建党伟业观后感700字。无论历史是对还是错,是光荣还是屈辱,我们需要正视它。毕竟,它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的先辈们身上的。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肆意的青春、热血的奋斗以及将国家命运兴衰与个人紧紧联系的故事。那一代的年轻人将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无谓地挑在肩上。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蓝图,谱写出了一曲雄浑壮丽的文明之歌。是他们给予了我们今天的一切,是他们以开天辟地的豪迈情怀让共产党的种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又站了起来,甚至创造了今天这样洪宏的国业,是它——中国共产党将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是六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从所未有的教育推广和文化普及,是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文明时代。而这一切,都发源于九十年前,发源于1921年的7月,发源于那些已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的人们。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代表着中国大多数人的愿景和诉求。从1921年到1949年,甚至有超过三百七十万中共党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建党伟业》以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为叙述主线,但影片的核心重点还是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建党历程。从近代史角度上看,并不是每一件大事都与建党有直接联系,所以《建党伟业》采取了多条线叙事的方法。其中一条线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记,从辛亥革命讲到五四运动;一条线是青年时代的人生轨迹,从加入新军直到参加中共一大;另外一条线是中共成立前的各种社会历史思潮。本片以全方位的历史视角向我们较真实地还原了一个立体的建党历程。

我们要深深铭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这和平年代以自己的方式为我党我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6

《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光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摇摆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学院组织观看了为建党90周年献礼的影片《建党伟业》,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史,了解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

除了演员明星阵容的强大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灵的冲击。电影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最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同时也因为中国长期被西方列强瓜分和欺辱的惨痛教训,警醒了国人,靠洋人是永远没有出路的。因此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为了享受自我的帝王梦,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使原本残破的中国更加四分五裂,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能够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所说的那些话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期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最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作为当代学生,我们活在一个没有战火硝烟,只有和平的阳光雨露里,我们拥有自由,享受自由,我们看着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渐渐走向繁荣富强。虽然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但我们不会忘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艰辛,也不会忘了此刻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建立的一个国泰民安的家园,也不会忘了未来为中国共产党出一份力将国家建立的更好。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7

十年间的沧桑岁月中,有多少历史被世人所忘记?但建党伟业》却把那一幕幕历史重此刻我的眼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们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可是却失败了,把我们山东割给了日本,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愤怒吗?

五四运动爆发了!学生们举着横批示条喊着"还我山东"的口号,向政府示威。他们闯入卖国贼的家,烧掉了当时签署"二十一条"的桌子。可是三十几名学生却所以被捕,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愤怒吗?

有些人开始觉醒了,他们成立了一个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也是其中的一员。那一天是1921年7月23日。从此,在...人的领导下,更多的人开始觉醒,为祖国不再受压迫而战斗起来了!最终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

中国站立起来了,他不再衰败,不再受凌辱了,他正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富强。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此刻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要努力学习,要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力量!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8

闭上眼睛,浮现的都是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画面。

是啊,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有无限的自由,可这些自由是谁赢取的呢,是党。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美好的时代下,不用呼吸战火弥漫的空气,只需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不需要担忧吃了上顿没下顿,只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需要担虑半夜敌人入侵,只需安然入睡。中国已经从落后走向繁荣。

就从食物上来说,以前人们只要能吃饱就很满足了,不像现在都讲究营养平衡。以前人们衣服只求穿暖,现在只有时尚才是“真理”。90年来,我国经济在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建党伟业》里解放上海,解放军累了,没有占民宅,整体睡在马路上。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百姓最亲的亲人——中国解放军。当毛主席在天安广场向人民宣告共产党的胜利时,同时也预示了中国人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王朝,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共产党用鲜血换来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靠的就是党。所以让我们张开翅膀,向广阔天空飞去,为未来打拼,为祖国争光!!!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9

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终于把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在心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最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动容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义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单薄的政党,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影片的结尾真美啊:在那水气氤氲、朦胧迷离的嘉兴湖面上,年轻苗条的王会悟身着粉色碎花旗袍,手撑油纸伞坐在船头上,为这群焕发着年轻活力的共产党人放风;船里面,先是一个人,继而是一群人的声音,他们缓缓唱起铿锵有力的《国际歌》,打破了这山水江南纯朴的宁静,历史的传奇在山水中若隐若现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后感读后感)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最后我想诚恳地说一句:《建党伟业》真的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一部让你感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品味眼前幸福的人生!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10

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上映得很及时,正逢建党90周年,是献礼之作,这部电影云集中国明星108人,很有观赏价值。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故事,剧情自孙中山回国开始,至中共“一大”召开告终,展现了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能够说辛亥革命后的军阀混战、五四运动后的知识精英崛起以及最终点睛之笔的建党伟业这三个历史时期构成了整部电影。最精彩的还是“建党伟业”这部分历史,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向警予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电影《建党伟业》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是一个青春、活力、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礼貌之歌。我们今日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日和今日,血肉相连。

由于自己是性情中人,在观看影片时候仍然有三处让人感动落泪的场景。

第一处让观者感动流泪的场景出此刻小凤仙和蔡锷的车站送别。当时,蔡锷假意去日本治病,商讨反袁大计,和小凤仙不得不离别,二人车站话别时,蔡锷说:“众人皆知我独爱美人,不爱江山”,应对小凤仙的痴情,回以一句“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掷地有声,让人动容。

第二处泪点则是五四运动。当学生们涌上街头,振臂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青年一代担当起重整山河重任的活力扑面而来,看得人热血沸腾。

第三处就是片尾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代表们站起来合唱《国际歌》时,我心潮澎湃,大家的眼睛都是噙着幸福,每个人都是那么坚定自信,目光充满期望。《国际歌》的旋律打动了我,代表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从1921年到1949年,甚至有超过370万中共党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十三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感激《建党伟业》摄制组,再次让我感受那段历史,重温入党誓言,让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今后我会以优秀的品德、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才能,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为党旗增光添彩。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11

看完后我感觉收获颇丰,感受颇深。影片不仅使我增加了历史知识,明悟了党的创建历程,也让我了解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革命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首先说说影片的背景介绍。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中华民族最为屈辱的年代。在列强的压迫下,在清政府的软弱下,一批批的仁人志士站了出来,革命变法,图谋救国。动荡的格局,激烈的战争,残酷的军阀,直接导致了革命的萌芽缓缓升起,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下,有志之士都意识到此时的中国需要一个自己的主心骨,需要有适合自己走的一条路。这也就为我们党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历史条件。

再谈谈故事梗概。影片主要讲述了在那个民族饱受欺凌的时代,各种军阀混战不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巴黎和会的失败,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政府腐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在这时,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有识之士站了出来,宣传进步思想。他们借鉴俄国十月革命,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政党,于是我们的党就诞生了。

对影片中的很多人物,我也深感敬佩。诸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先进人士。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年轻的毛泽东。虽然他只是刚毕业的一个大学生,但他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在如此动荡的年代里,他仍在不断冷静的思考,如何才能救国。其他人都认为借鉴别国经验便可强盛国家,但他从思考中发现,此时的中国需要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那便是共产主义。放弃了出国,他毅然留在国内寻求救国之法。一代伟人应当如此,以天下之安危为己任。他的光辉永载史册。

影片的结尾,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正式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看到此情景,我的心情无比澎湃,在经历了种种坎坷之后,我们的党终于诞生了,她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与希望,是四万万中华儿女的福音。她的成立使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使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国防生,准军官,我的心情亦无比激动,满腔的热血沸腾,为党,为国家,为民族而骄傲!此刻,我也想大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12

《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光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摇摆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电影分单个部分,每部分启用不一样类型的演员。第一部分讲述辛亥革命,由周润发、刘德华、赵本山等巨星演出;第二部分叙述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探索革命发展及五四运动,这部分由刘烨、冯远征、张嘉译等实力演员出演;第三部分是讲述这群社会精英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十年之间,在这短短的十年里,我们能做什么?而革命者们又做了什么?在这短短的十年时光里,然而这十年有事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著名的时光都发生在这十年中。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都以时光的顺序为脉络,以不一样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最让我感到血脉喷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理解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莘莘学子最后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

透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的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共党还是其他民主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不二的选取。

加入中国共产党吧!去实现自我的梦想吧!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1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大同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了无数的革命英雄,有农民、工人等各行各业的仁人志士,他们的故事一直为后人所传唱。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大同的感人事迹。

1938年底,大同抗日前线战斗频繁,医护力量急缺,在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王震邀请下,白求恩率医疗队奔赴灵丘抗日前线。

白求恩到达灵丘县杨庄后不久,便建议组织一个由医务人员和当地老百姓参加的自愿输血队。但由于许多群众不理解抽血是怎么回事,怕抽了血对生命有危险,不愿参加,输血队一时组织不起来。正在这时,一个伤员股骨折断,需要做离断手术,但是这个伤员流血过多,脸色惨白、体温很高、呼吸急促,若不及时输血就有生命危险。为了抢救阶级兄弟的生命,白求恩坚决要求抽自己的血,同志们担心他年纪大、身体弱,都不同意。白求恩说:前方将士为国家民族流血牺牲,我在后方工作输一点点血有什么不应该!说着便拿出抽血器械,命令他的助手说:快来抽吧,我是万能输血者。说罢,便躺在手术台上,解开上衣,伸出胳臂,加拿大人民的优秀儿子诺尔曼?白求恩的鲜血被抽出来,缓缓地注入了中国抗日战士的血管里。国际主义战士的鲜血,使这个战士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白求恩为伤员输血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杨庄,好多老百姓都来看望他。白求恩脸色红润,精神很好,兴致很高地对大伙儿说:抽血并不可怕。看!我不是好好的吗?输血能救活一个战士,胜过打死十个敌人。人们看到一个外国人为中国的抗日战士输血,都深受感动。村长齐文英、妇救会主任钟维业及广大群众纷纷报名参加医院组织的志愿输血队,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群众说:白大夫和我们的友谊,真是用鲜血凝成的啊!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道: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要永远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奋斗的姿态,鄙弃庸俗,追求崇高,走出小我,成就大我,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14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毛泽东总结的话语。继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以至于军阀混战永无休止。

而今,我也观赏过建党大业,深知我党建党不易,视频中,一群来自东南西北的文人为了建立新中国,改变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在嘉兴一艘游艇上确立了党的纲领,建立了党的章程,在特务的追捕中,他们机智勇敢,最终为我们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视频中,最令我感动也是最愤怒的一件事则是,在凡尔赛合约上,协约国把中国山东青岛的主权卖给日本,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无能为力,这着实令我愤怒。但是我们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据理力争,相比腐败的北洋政府,不为西方列国所惧,以陈道明演员为首的代表团虽然在会议上失败了,但是却激发了我们民族的自尊心以及自强心。这次会议也证实了弱国无外交。也让我们为为北洋政府的腐败无能感到无奈。

辛亥革命的浪潮还在继续的时候,受到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以及外国势力的打压,迫不得已,为了实现南北共和,推举了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这也成就了北洋混战。在这段期间暗杀事件不断,宋教仁在发表一番慷慨既然的反袁演讲后就被残忍的杀害,由此可知当时社会的黑暗,特务横行,言论封闭。然而革命先烈没有因恐怖二退让,在袁世凯恢复帝制的83天后就愤闷而死。这也是我们老一辈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结果。

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弃自己的身家性命,为革命事业而献身,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启发我们在名族面前,我们要抛弃个人的荣辱得失,在国家安全面前,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始终一国家利益为中心。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建党伟业观后感2篇


篇一:建党伟业观后感

姚琨

大一第二学期期末,学院党支部组织所有入党积极分子集体到影院为建党90周年献礼的影片《建党伟业》,同学们在影院门口集合,然后一同进去观看影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史,了解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

除了除了演员明星阵容的强大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灵的冲击。电影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同时也因为中国长期被西方列强瓜分和欺辱的惨痛教训,警醒了国人,“靠洋人是永远没有出路的”。因此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为了享受自己的帝王梦,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使原本残破的中国更加四分五裂,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所说的那些话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作为当代学生,我们活在一个没有战火硝烟,只有和平的阳光雨露里,我们拥有自由,享受自由,我们看着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渐渐走向繁荣富强。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党已经走过了90年。从当年的电闪雷鸣,到如今的雨过天晴,我们不会忘了过去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艰辛,也不会忘了现在中国共产党为我们建立的一个国泰民安的家园,也不会忘了未来为中国共产党出一份力将国家建立的更好。

篇二:建党伟业观后感

学校博文馆在放映电影建党伟业,跟同学一起去观看。希望影片一直演下去,别结束,可是时间在不知不觉间一秒一秒地流逝,影片在一步一步地接近尾声。说实话,刚开始对它我并不看好,尽管里面明星云集,气势恢宏,留给人们以无限的期待。但是我个人认为,它不过是部政治性很强的类似纪录片之类的片子,可是如今真去看了,却逐渐改变了对它原有的看法和成见。

《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使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文字成立……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待过……而今仍在我们的脑海里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便是真实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令人可歌可泣、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奋斗并逐渐进步的历史。

当见到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我们感到雀跃与自豪,对未来充满期待。当宋教仁遇刺时,我们恨不得上前一枪崩了那个刺客。当袁世凯为了一己之私利,秘密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我们恨不得上去一脚把他踩扁在脚下。当张勋跪在溥仪脚下痛哭时,我们并不为他的愚忠而感动,反而为皇权思想在国人的意识里潜存而忧虑。当蒋介石扮成医护人员刺杀光复会成员陶成章时,我们为革命党内部派系斗争的严重后果而担忧。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说的那些话:“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一个“送”字用的真是太好了!真是一针见血啊!不是自家的东西,送给人家如弃草芥,自然也就不会心疼了。何况它的“主人”是已经沦为阶下囚的德国,是他们的敌人。削弱敌国,增强他们自认为是盟国的日本的实力,有何不好?再说日本已经于此前出兵山东,击败了德国,接收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送”给日本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承认既成的事实罢了,就算不“送”,日本也已经“得到”了,还不如体面地正式“送给”它妥了。可是西方列强们万万不会想到,短短十几年后,他们的这个盟友日本就不识好歹地恩将仇报起来,对包括他们在内的许多国家发动了战争,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打碎了他们的美梦,打破了他们的宁静。你们可以毫不吝惜地把中国的山东送给日本,但是我们中国人却不能容忍外国侵略者将我们的国土再次瓜分。四万万同胞岂是草包?岂是毫无血性之人?岂是不忠不义之徒?岂是坐以待毙之辈?怎么办?反抗!反抗!反抗!不顾一切的坚决反抗!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首先站起来,火烧赵家楼,在共产主义者的领导下,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五四运动”,使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当一个举着血书“冤”字的女大学生跪在总统府前请愿,回答军警为什么不到检察厅喊冤时,她含泪说:“冤情太深,检察厅接不了我的状子。”之后痛呼:“我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啊!”这一声犹如千钧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有着四亿多人的泱泱大国,如今竟被一个过去一直向咱称臣纳贡的附庸小国欺负来欺负去,成了他们桌上的鱼肉,任由他们切分。泱泱华夏的颜面何在?尊严何存?

张勋复辟后,陈独秀怒斥道:“在共和国里当皇帝,这是对共和天大的讽刺!”是啊!辛亥革命才结束短短几年,就先后出现了两个皇帝,虽然在位时间都不长,但是也可见皇权思想和奴性思想在当时的国人中还有很大的市场,甚至是根深蒂固。五四运动时,一声声“保卫主权”、“还我青岛”喊得气壮山河,雄壮有力,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那轰轰烈烈的场面,足以感动每一个观众,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雀跃,为之自豪不已。当“二次革命”失败后,见到在妻子宋庆龄面前长叹的孙中山时,我们能感受到伟人的无奈与哀痛,也易使人联想到伟人那传扬千古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看到为了反袁而假意拥护袁世凯的蔡锷时,我们为有这样的同胞而高兴,也叹惜他为国为民抛下知己小凤仙,舍己为人,更为他带病出征而感动。当见到朱德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地拼杀时,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代伟人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当青年***在对着广大劳苦工人宣讲革命的道理时,我们已经明显领略到了伟人的风采……

当影片迫不及待的结束时,我意犹未尽地叹了口气。心中一直涌荡些东西不吐不快,于是就写下了这些文字,虽然说得不一定就对,可确实是我的心里话。尽管这部电影并不是完美无缺,但是也比目前和以前的许多革命样板戏之类的影片强的太多了。它带领我们走进那段历史,用心去温润那片土地,用热血去温暖那片土地,用智慧去拯救那片土地,用所有的一切去捍卫我们这片土地,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们决不能让历史重演,也不要寄希望于别人发慈悲不来侵犯我们,而关键是要扎好自家的篱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们也绝不会任由人欺凌,过去如此,现在仍应如此。因为我们的伟大祖国早已经今非昔比,国家正在强盛,民族正在复兴,我们的日子正在蒸蒸日上。

伟大的党啊!九十年啦!您带领我们已经走了整整九十年征程,一路上风吹雨打,披荆斩棘,终于要踏尽泥泞步坦途了。您很老,已经九十岁了;您很年轻,处处焕发着青春的活力。祝愿您九十寿诞愉悦!祝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祝我们的民族兴旺强大,祝我们的人民安居乐业!

《建党伟业》观后感5篇


在赏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陶醉于其中的剧情和情感。不过,仅仅停留在观看的层面并不足以使我们完全了解作品内涵,更深入的探索需要我们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来展开。

观后感是对影片的整体评价,包括对剧情、演员演技、场景搭建以及配乐等方面的感受和体会。写出一篇可读性高的观后感,需要我们在认真观看的基础上,注重文笔的表达和思路的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通过我们的文章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进而得到更好的阅读体验和启示。

下面,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篇相关阅读材料——《建党伟业》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写出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并对你更深入地了解该作品的背景和精髓。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1

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这短短的10年中,在历史中国上,饱经风霜的中国积贫积弱,中华民族也到了生死关头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抗起救国的历史大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走到了法国,参加了巴黎和会。看到这里,部分中国人还是非常激动的,认为中国取得了胜利。但当看到顾大使一句话,弱国无外交呀,此刻心里仍然很沉重。之后的结果,也验证了顾大使说的话,各国列强竟然不顾我们中国人的感受,坚持将我们中国的战胜权转交给日本。在把我们的山东省无条件的割给日本。但我们也拒绝签字,中国从此刻开始,首次向列强们说"不"字。

随后,五四运动爆发后,学生们成群结队的向政府示威游行。学生们高喊着“还我山东”的口号冲进了曹贼家,并烧毁了当时签约丧国辱权《二十一条》的桌子。

当一个女大学生高手举着“冤”在国会门前为四万万同胞喊冤时我不禁,泪流满面。可想而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顺应时代潮流,是历史的选择。为的就是推翻无能的北洋军政府,建立新政权。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2

《建党伟业》这部影片讲述了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十年间的变迁,这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十年。

这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值得国人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盼过……而今这些事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建党伟业》这部影片真实再现了那段变幻风云,可歌可泣。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奋斗一步步迈向成功。

影片分好几个单元,每个单元独立而又引出下一单元,每个演员都很好的演出了人物的精髓,让我们如临其境,感受那过去的峥嵘岁月!

看了这部影片,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不可欺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人不枉少年!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3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利用周末,我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一腔爱国热情。

两个小时的影片讲述了中国1911年至1921年的历史,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伟大而艰辛的过程。跳动的镜头、变换的场景,再现了20世纪初舞动在中华大地上的红。

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被革命先烈们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生在和平年代,享受着祖国崛起、国富民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而在100多年前,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在压迫下觉醒过来,学新思想,学新知识,反对压迫,保卫中华,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我们的国家。

电影中,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爱国志士对家国的付出令人敬佩,而那些卖国求荣的叛徒,注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人唾弃。比如袁世凯,他为了称帝,派人刺杀宋教仁,并秘密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他丝毫不顾国人的想法,丝毫没有想到这样会令中国陷入何境,他只想着自己的皇帝宝座,置人民利益于不顾。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如果一个国家灭亡了,皇帝还有什么用呢?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你我,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允许国家的主权遭受侵犯。

两小时的电影一转眼就结束了,我的心情依旧是振奋的、激昂的。电影里,爱国学生在五四运动中高举旗帜游行的场面久久盘旋在我的脑海里,每一个为了祖国的新生、为了民族的崛起、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身影都如此可亲可敬可爱。爱国,从我做起;爱国,永不止步!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4

1921年7月1日~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作为小学生的我,特意去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片子,去了解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整部电影,让人热血沸腾,无不让人为之动容。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五四运动”的场面。

“五四运动”是由李大钊、陈独秀组织,北大学生发起,当时北京大概有3000多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影片中,学生们如潮水般涌上街头,齐声呐喊者“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还有一个女学生跪在地上,手里拿着一块写着“冤”字的布条,在大街上游行,为中国同胞喊冤。那个鲜红的“冤”字,格外的触目惊心。我望着那个血字,一个“冤”字上面,充满了我们中国万万同胞心中的苦,心中的痛263,心中的冤。我的眼中,晃动着女学生的泪眼,学生们眉眼中的怒火,也让我想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影片的一幕幕呈现,让人心潮澎湃,也让我热泪盈眶。

关掉电视,我在想,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的青年学生,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用他们的爱国之心,爱国之情,唤起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谁能不骄傲地说一句:“这,就是中华的好儿女!”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奋不顾身的英雄,我们永远缅怀你们,你们的爱国精神,我们也将永远传递下去。

现在的我们,幸福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当下的我们,要热爱祖国,怀揣梦想,敢于担当,学好知识,报效国家!加油吧,向着未来!出发吧,趁着现在!奔跑吧,不要等待!努力学习吧,少年!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5

苏婉晴

今天,我观看了《建党伟业》这一部电影。从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了成功到1924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个过程经过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中国从衰弱到逐渐强大,推翻了以前的旧文化,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来到法国,参加巴黎和会。我看到这时不免有些兴奋。但是讲和失败后,我们中国的战胜权被转交给日本,把山东无条件割让给日本。我觉得这十分不公平。难道这属于我们中国的土地说给别人就给别人吗,我们就只能在这里袖手旁观吗?

五四运动爆发后,学生们纷纷罢课。他们成群结队地示威游行。学生们一鼓作气,喊着“还我山东,还我山东”的口号,随着一声“冲啊,冲啊”,学生们冲进了卖国贼的家,并烧毁了当时上丧国辱权《二十一条》的相关书籍。我的心情随之高涨起来,做得太棒啦!当一个女大学生跪在国会门前,高手举着“冤”字为四万万同胞喊冤时。那场景触目惊心,仿佛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面。可想而知,那时的政府是多么的腐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是历史的选择。那位女大学生喊得是多么的撕心裂肺,使我不禁暗暗地叹气。有了共产党,建立了新政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中国开始逐渐强大。1921年,毛泽东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领导全国人民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中国在1911年到1921年的变化,从旧文化到新文化,中国人民付出了很多代价,才使得有如今的中国。同学们!你也赶快来看看这部电影吧!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


篇一:建党伟业的观后感

《建党伟业》上映之前后,就有很多人关注,褒贬不一。褒贬之事,且由好事者问之。吾人只是有感而发,不成系统。

《建党伟业》首先叙述的是建党背景:清政府腐败无能,有识之士引领辛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当然这个暴力还是有节制的,就是先武后文,逼清皇帝退位。吾人想是辛亥革命领导人虑及革命武装不够团结、强大,旷日持久革命未必有绝对胜算,于是与清臣势力(主要是袁世凯派)谈和,共逼清王朝退位,这是其一(这一点只是解决结束封建统治一事,但今后如何治国,因各派势力的意见并未统一,结果清政权覆灭后,造成军阀混战夺权、国家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其二,辛亥革命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纲领,当然就以推翻清政府为革命目标。(这一点是患了短视症,革命思想有限,将清人视为鞑虏,排除在中华民族之外,无法统一各派势力,共建国家。)其三,辛亥革命领导人企图以退为进,先推翻清政府,再伺机夺权。(这一点想法虽好,但终有遗憾,殊不知,一旦清政权作为国家政权不存在,那么各地军阀政权就强大起来,拥兵自立,场面自是不可收拾)。

《建党伟业》接下来是叙述建党先驱探索真理过程:军阀混战,百姓困苦不堪,建党先驱敏锐意识到光推翻旧政权不行,还要革除旧思想、旧文化、旧势力,在内忧外患下,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一场全面的革命,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的革命,在政治上表现为群众运动,涉及到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凡是运动都需要有一个运动纲领支持,否则是一场混乱,而纲领又是思想性的,五四运动虽然是学校老师、学生发起,但得到了劳苦大众的响应,五四运动于是就从学生的游行示威发展成全国性的群众运动,工农长期受压迫的情绪由此激发出来,有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要想思想上领导工农这样一个教育程度不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就必须有一种简洁明了、直接了当的思想引领,而马克思主义思想正好具备这些要素:一是马克思主义崇尚社会平等,反对剥削和压迫,这是劳苦大众的心声;二是马克思主义强调暴力革命,而劳苦大众不懂得深奥、繁复的民主政治制度,而对暴力,他们起码都能有直观的理解,不就是打、砸、烧、夺而已,虽然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暴力并不是流氓暴力;三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是让劳苦大众直接能看到的希望和成果。因此在波诡云涌的国情下,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暴力革命。

《建党伟业》第三部分就是叙述建党过程:建党先驱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成功建党。建党大会上强调暴力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制度。这一细节引人深思。

《建党伟业》结尾部分就是简略叙述建党后党领导人民进行暴力革命,以及夺取政权后,走向复兴之路的一些镜头。

吾人之观后感,并不在于《建党伟业》的褒贬问题,而是,《建党伟业》一种浓缩型的史书,虽然未必都是史实,但基本轮廓是清楚的。这样,一般民众都可以了解一二,而不必啃书,搞史学研究。

《建党伟业》所给人的感受就是血腥暴力。特别是宋教仁强调内阁制的民主政治思想,结果就遭暗杀。这让人觉得在政治上讲斯文是没有用的,唯有暴力革命。因此,建党之初,强调暴力,用暴力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制度是可以理解的。

但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建立新政权、新制度后,暴力不是万能的,也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遗憾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思想只是告诉我们暴力革命,后来毛泽东也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因此,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万能的教条,我们不能犯教条主义,直接套用,特别是在新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所没有的,必须发展,不能硬套。中国的领导人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不断强调共产党从革命党过渡到执政党,强调和谐建设,而不能硬套“暴力革命”。

和谐建设思想才是人类发展的真谛!!!

现在有一个问题,和谐建设思想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太大,太深,太重要了,吾人只是一小卒,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吾人以为,和谐建设思想应该是全面的,涵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领域,不要急,向前看,实践会告诉我们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辛亥革命也是依靠暴力革命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新制度,但为什么在中国大陆不能稳定、长期执政呢?换一句话说,当初中国人民为什么不选择国民党领导和执政呢?吾人想是有这么几个比较,在当时,中国共产党就有这么几个优势,能够顺应历史潮流:

第一,群众基础,或者叫经济基础:国民党虽然执政,但是执政基础却是各派势力均衡的结果,国民党因此必须考虑到当时的权势各派,结果失去群众基础,特别是劳苦大众。劳苦大众此时占绝大多数,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勇于革命,希望革命。而作为当时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也不是占有相当的优势,这样资产阶级共和国就没有稳定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而中国共产党依靠马克思主义思想,团结劳苦大众,为劳苦大众谋出路。而群众基础是最广泛的政治基础,虽然平时松散无力,但如团结起来,扭成一条绳,那是有巨大能量的,坚不可摧。另外一个就是,群众永远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而当时的中华民国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军阀割据严重。

第二,组织基础:首先,在团结群众上善于宣传,有力组织起劳苦大众乃至其他社会力量;其次,党自身组织建设依靠民主集中制,民主与集中有张有弛,确保上下团结一致;再次,军事组织在思想上整齐划一,听从党指挥,保证了团结力和战斗力。而中国民国各派势力,明争暗斗,内伤甚大。

第三,国际基础:虽然中华民国也有西方势力(如美国)支持,但中国近代被列强侵略、瓜分的历史,使得群众对这些西方势力十分反感,而俄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因为有共产国际这个大系统为基础,使得群众没有排外思想,相反是欢迎的,认为共产国际友人是帮助我们的。这是正面的国际基础。另外,两次世界大战冲击了中国现有政权,中华民国的执政薄弱环节暴露出来,使得中华民国的执政轨迹发生变化,无法回到正常轨道上来,这从反方面无意中支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篇二:建党伟业的观后感

不好意思跟大家说,《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我看了。一直把这事儿当秘密埋在心底,不敢说出来,怕被道上的朋友耻笑。前年在北京,有一天吃完饭下楼出去遛狗,看到一中年妇女推着自行车,车后座上坐着一个小孩,我走过她身边的时候,她突然开口:大哥,要片儿么?我用警惕的目光四下里扫了一眼,买了一张。

把光碟带回家之后,先啃了半个西瓜,再冲了个淋浴,然后把光碟放进机器里,准备好好享受着精神食粮。光碟的质量不错,马上就读出来了,定睛一看,几个闪闪发光的大字映入眼帘:《建党伟业》。我的心情一阵激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调停呼吸,把气儿喘匀实了,开始欣赏影片。

凭着记忆说吧。《建党伟业》这电影一开始,给了辛亥革命几个镜头,武昌新军暴动,清帝逊位了。然后就是两个谋杀案进入眼帘。一个是陶成章被暗杀,这是孙中山手下的陈其美和蒋介石干的。陶曾经是孙的革命同志,孙这个人政治品质非常恶劣,有暗杀同志的好习惯。陈其美是黑帮大哥,和蒋介石是拜把子兄弟。

电影《建党伟业》描述暗杀陶成章的凶手是蒋介石,丫虽然带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但是,哥的眼睛是雪亮的,瞧出来了,丫就是凶手!电影中的另一个谋杀现场是在上海火车站,宋教仁被刺杀身亡。电影中有个特写镜头,凶手登上火车的时候,与黄兴对视了一下眼神。然后宋教仁后背中枪,倒在了黄兴的怀里。

宋教仁被刺杀,历史教科书上把幕后黑手的帽子给袁世凯戴上了。其实孙中山的嫌疑最大。他不仅有为达到政治目而不择手段的品性,也有过暗杀同志的劣迹,前面的陶成章被暗杀就是一例。刺杀宋教仁,孙中山有绝对的动机。民国建立,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宋教仁把以前的各种反清帮会成员改组为国民党。没有孙中山什么业务了。

写民国革命党人的历史,总看到写手们把黄兴描写为一个绝对的正面形象,他跟孙中山和宋教仁都是革命同志加好朋友。黄兴负责对清朝的军事行动,很多次起义、暗杀、爆炸等恐怖事件的策划和实施都出自他之手。最后丫铁了心地站在孙中山一边,打造一个绝对的政治领袖人物,我觉得宋教仁之死绝对和他有关系。

宋教仁被刺,给了孙中山一个借口,丫发动二次革命,开以武力解决政治争端之先河,祸乱中国。电影中有几个战争的镜头,后来的中棍领导人之一朱德出现在影片中。香港演员刘德华在影片中扮演蔡锷,妓女小凤仙是谁扮演的我给忘了。刘德华扮演的蔡锷一副病怏怏的模样,跟个大烟鬼似的,他这是迷惑袁世凯。

蔡锷反袁,名垂青史,好像丫干了一件德行事儿。这货本是一介小人物,穷得叮当烂响,后来被袁慧眼识珠,资助他到日本留学学习军事,没有袁,他什么也不是。在电影里,蔡锷对妓女小凤仙说:既以身许国,就不能以身许卿了。瞧着他那一副弱不禁风的身子板,我觉得他许给谁都够呛。果不其然,一年之后病死。

《建党伟业》是两三年前看的,有些情节记不清了,赵本山好像扮演的是段祺瑞,袁世凯临死前他站在身边,满脸的装傻充愣,跟刘老根儿似的表情。随后电影情节到了五四运动,陈独秀出来了。扮演陈的演员我说不上名字来,像个嫖客似的,特别符合那时候的文人气质。陈因为嫖娼事件闹得满城风雨,大家都知道。

陈独秀嫖娼,并不是他离开北大的最重要原因,陈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言辞激烈,深刻尖锐,是当时社会上的头号大V。蔡元培亲自到上海邀请他到北大执教。在北大期间,一帮国学大师和陈独秀格格不入,这是必然的,陈的文章是掘人家祖坟。陈嫖娼是授人以柄,被人围攻,被迫离开北大。

电影里,演员刘佩琦扮演辜鸿铭。这位大爷是民国的奇人,满清被推翻了,他依然留着发辫,他说减掉头上的发辫容易,去掉心中的发辫不容易。在五四运动的时候,所有人都装爱国的X范儿,强烈支持学生们闹事儿,唯有辜鸿铭,斥责学生们的行为是无知的暴徒。电影里辜鸿铭被学生包围着,老爷子横眉冷对!

传闻辜鸿铭有一方印章,上面刻着十六个字: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这特太牛X了。我感觉不可思议,这么多字,得多大块的石头才能刻得下,这印章要是砸谁脑袋上,断无活命之理。难怪老爷子这么嚣张,面对五四运动的那帮二X学生,毫不畏惧,凛凛然不可冒犯。怎一个牛字了得!

《建党伟业》电影里不可以没有毛泽东,更不可能没有李大钊,李是杨开慧他爸的朋友,杨是毛的老婆,于是近水楼台,近墨者黑,毛就成了李直接发展的下线成员。按说毛是应该出国留学的,说是留学,其实是出国接受革命培训。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毛在码头上改变了主意,没有上船。他怎么就没上船呢?纳闷中!

陈独秀是中国棍产党的创始人,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陈对国民党不感兴趣,很国民党党员前身都是帮会成员,与流氓地痞黑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陈自命清高,瞧不起他们。二是陈有一个好朋友就是李大钊,这是棍产党在中国的教父。五四运动会后,陈在北京混不下去了,李安排他南下上海,策划建党大业。

陈独秀抵达上海之后的某一天,一个俄罗斯人维经斯基敲开了陈的家门,这位俄国客人任职于第三国际远东局,此行的目的就是物色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打算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以便在华开战共产主义工作。陈独秀则是他们的不二人选。而陈独秀在得知来客的意图之后,喜出望外。

七月一日作为中棍的建党生日,这是一个象征性的日子。中棍党的全国第一届代表大会是在1921年7月23日召开,地点在当时上海法租界内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26号),与会代表13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作为长沙小组代表出席,张国焘是北京小组代表。中棍党创始人陈独秀身在广东缺席,教父李大钊缺席。

关于中棍建党,有一条传说中的游船,这条船在浙江嘉兴南湖。由于在上海的建党会议遭到法国租界巡捕的骚扰,会议开不下去了,这才转移到这条船上来继续开会。《建党伟业》电影里有这条船的镜头,在嘉兴南湖之上,景色特比秀丽。没有人知道这条船上的人们将会在中国掀起滔天巨浪,让江山变颜变色。

篇三:建党伟业的观后感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万众瞩目的献礼电影《建党伟业》终于如期公映了。在2011年7月1日之前单位党支部组织观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可以说整部电影删繁就简,详略得当,节奏合理,看到悲壮处让我禁不住扼腕长叹,如国民党先驱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暗杀身亡,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看到紧张处直让我为剧中人的命运直捏一把冷汗,如年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坡与吴佩孚的激战;看到哭笑不得处直让我感慨莫名,如张勋被溥杰戏弄,在皇宫里丑态百出地放风筝;看到动情处让我情难自已,眼眶濡湿,如蔡锷与小凤仙车站离别情景,蔡锷将军貌似平静地与小凤仙话别,然而那缓缓流下的眼泪却已经无声地告诉小凤仙,他是怎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将军!看到温馨处让我心生羡慕,默默祝福相爱的人幸福绵长,如年轻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简单婚礼,毛泽东坦诚告诉自己的新婚妻子:“做我的媳妇,是要吃苦的,跟了我,从此就没有了安生的日子……”,然而杨开慧却无限深情地回答他:“我愿意。”最简单的台词却道出了最真挚的爱情,让我焉能不深受感动?!

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终于把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在心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最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动容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义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单薄的政党,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影片的结尾真美啊:在那水气氤氲、朦胧迷离的嘉兴湖面上,年轻苗条的王会悟身着粉色碎花旗袍,手撑油纸伞坐在船头上,为这群焕发着年轻活力的共产党人放风;船里面,先是一个人,继而是一群人的声音,他们缓缓唱起铿锵有力的《国际歌》,打破了这山水江南纯朴的宁静,历史的传奇在山水中若隐若现……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最后有感而发:《建党伟业》真的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一部让你感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品味眼前幸福的人生!

观看建党伟业观后感


观看建党伟业观后感(一)

昨天联通公司组织了沃友们观看红色电影《建党伟业》,开始的进场的时候心情愉悦,大家欢声笑语。

灯熄了,电影开始了,电影将那些历史事件一个一个切换,从武昌起义,清帝退位,孙文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登基大位,在到蔡松坡将军云南起义,火烧赵家楼,顾维钧凡尔赛宫拒签合约,五四运动,最后嘉兴渔船上成立共产党,其间穿插了李大钊对布尔什维克的慷慨陈词,陈独秀对新文化传播的大力宣讲,毛泽东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宋教仁遇刺。电影不仅有历史事件,还有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情,蔡锷与小凤仙的离别,电影充分展现出了清末民国时期,各种立场,思想,人物性格鲜明,让人难以忘怀。

最是一句离别时,“奈何,身许国,难再许卿”蔡松坡将军为了革命,离开小凤仙,赴日与孙中山商讨讨伐袁世凯。看着蔡松坡将军与小凤仙那凄美爱情故事,看着蔡松坡将军坚毅的眼神,为了革命,抛弃儿女情长,为了家国天下,为了黎明百姓,为了亿万同胞,起兵云南。这份壮举令人敬佩。

还有跪地喊冤的女学生,为了四万万同胞喊冤,还有慷慨激昂愤怒地咬破手指的男青年,血书“还我青岛”,为了救国,为了向政府情愿,李大钊陈独秀在学校组织学生运动,举行罢课,上街游行示威,向所有市民百姓宣讲,为了惩治卖国贼章宗祥,义愤填膺的学生们,闯进其住宅,一把火烧了泄愤。最后这些爱国学生被军警驱赶,被抓32人,引起全国震动,各地工人商人纷纷表示支持,各地举行大规模罢工,罢市,五四远动的高潮由此拉开。最后政府被迫释放进步学生。看着这些爱国青年,在看看那卖国贼,看看政府高官们灯红酒绿举行宴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个政府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事想着百姓,才能够长久。

看到这些心里不免有些感触。这部影片在短短的2个多小时内,将清末时期,社会混乱,国家积贫积弱,到最后嘉兴南湖渔船上的开会,建立我们的党的场景,以气势恢宏的画卷展示出来。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各阶层人物,为了国家安危,为了民族前途,团结奋进,同舟共济,不怕牺牲,甘为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可贵精神,和为了建立民族共和,使国家富强民主,不使外国列强欺侮坚持革命斗争的曲折艰辛。

这部电影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民族团结的力量。我们的民族从来都不缺乏仁人志士,从来都不缺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从来也不缺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这些人,为了使全国人民摆脱枷锁,摆脱束缚,为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家庭,他们不畏艰辛,不怕牺牲,最终为我们取得了胜利。从此我们幸福安康,富强繁荣,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先烈的英雄事迹。为了使我们的幸福生活传递下去,我们要努力学习,克服困难,为了祖国的事业添砖加瓦,为了人民的幸福发光发热。

观看建党伟业观后感(二)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万众瞩目的献礼电影《建党伟业》终于如期公映了。 2011 年7 月7 日我终于如愿观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 年10 月10 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 年6 、7 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可以说整部电影删繁就简,详略得当,节奏合理,看到悲壮处让我禁不住扼腕长叹,如国民党先驱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暗杀身亡,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看到紧张处直让我为剧中人的命运直捏一把冷汗,如年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坡与吴佩孚的激战;看到哭笑不得处直让我感慨莫名,如张勋被溥杰戏弄,在皇宫里丑态百出地放风筝;看到动情处让我情难自已,眼眶濡湿,如蔡锷与小凤仙车站离别情景,蔡锷将军貌似平静地与小凤仙话别,然而那缓缓流下的眼泪却已经无声地告诉小凤仙,他是怎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将军!

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终于把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心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最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动容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义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单薄的政党,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影片的结尾真美:在那片水气氤氲、朦胧迷离的嘉兴湖面上,年轻苗条的王会悟身着粉色碎花旗袍,手撑油纸伞坐在船头,为这群焕发着年轻活力的共产党人放风;船里面,先是一个人,继而是一群人的声音,他们缓缓唱起铿锵有力的《国际歌》,打破了这山水江南纯朴的宁静,历史的传奇在山水中若隐若现……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一名有信仰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最后我想诚恳地说一句:《建党伟业》真的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一部让你感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品味眼前幸福的人生!

观看建党伟业观后感(三)

20**年6月,最值得期待、最不容错过的一部中国电影,当属《建党伟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以电影的形式,回顾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拨开云雾看那纷繁的历史,无论对中国共产党人而言,还是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课。我昨日看了这部电影,感受很深。

影片的历史维度很广,从1911年到1921年这十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变革的历史关头。这十年里,中国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影片一一回顾:辛亥革命、清帝退位、袁世凯称帝、护法运动、张勋复辟、护国运动、新文化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以至早期共产党人的活动、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

在这部影片中,虽以《建党伟业》为名,但是故事的重点不是共产党。影片的主线并是不共产党的建立,而是中国仁人志士的救国探索。影片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国,但是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平等被无视,自由被蹂躏,博爱精神荡然无存”。从1912年民国建立到影片叙至的1921年,中国大地战争不断,内忧外患,军阀割据混战。面对这样的境况,有的人是乘机捞好处,有的人是不断求索国家存亡之道,更多的人则是浑浑噩噩。每个时代,都有机会主义者、理想主义者。今天我们看来,当时那些被斥之为稚嫩的学生、那些“坐而论道”的教师,他们是有理想的,他们在思考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边是民族的希望!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徐百柯的《民国那些人》,真的感觉到,那个时代远离我们而去了。也可以说,是我们已经抛弃了这样的氛围。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是机会主义者多、功利主义者多,理想主义者少。看看影片中,北大那些学生和教师,都是有思想的人。我常感慨:那真可谓是星光熠熠啊!然而,这些人的结局多不算很好,因为他们“知识越多越反动”。事实上,的确是如此的。这个道理一直都是这样的,几千年前老子就有这样的思想了。例如,我们看到影片中的辜鸿铭,他的思想就是与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思想,与新文化运动是相左的。

今天,我们抛开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回看这些人物,我们都应该佩服他们,都不禁为其倾心。陈独秀当时对胡适说:(辜鸿铭)难掩其才华。辜先生虽然是翻译家,但是在我看来,辜先生并不是将外语翻译成中文,而是将中国文化翻译为外语。辜先生骨子里是传统的。

影片中,对辜先生是公允的。对一些“反动”学者是公允的。

除了这些文化人,还有一些政治上相对立的人物,影片也是开明的。例如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张国焘、陈公博。在我们的党的历史上,的确出现过叛徒,尤其是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一些信仰不是很坚定的人进入了党组织。这本是规律,不可能诞生一个政党,她就是完美的。而一些人,即使最后是离开了党,但是他在党内所做的事情,不应该被抹杀。真实的历史才显大气!

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成立90年了,如果是人的话,他已然是耆宿。然而对一个政党而言,尤其是对一个致力于民族复兴、人类解放的政党而言,中国共产党才逐步走向成熟。建党90周年之际,全国掀起读党史的热潮。既然读史,就应该多一份成熟,多一份大气。

中国共产党不是古代那些主张愚民的统治阶级,中国面临的形势也不是封建时代的形势。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便是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的结果,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中国走向强大,依然需要中国的志士仁人。

看建党伟业观后感


看建党伟业观后感(一)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一群外国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拍中国的历史大戏,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173位明星倾情演绎了90年前那波澜壮阔、历史意义又极其深远的一幕幕。在“数星星”的同时,我被北大“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辩场景所感染,被“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深深震撼,甚至热血沸腾,在走出影院后,情不自禁去翻阅党史。作为年轻一代,我们需要重新走进历史,重新在历史中汲取力量的源泉。从重大历史事件中寻找自己的坐标系,激励自己,寻找自己的青春动力。

我看电影很少流眼泪,可是这部片子,却总让我的眼睛湿湿的,最后当12位共产党人一起低声唱着《国际歌》的时候,我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真实的看到了那些革命先烈是怎么一步步艰难的走过来的,也清楚的了解了我们的党是怎么从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观的了解,每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都被演员活生生的演绎出来,他们的精神和信念感动着我们,一种久违了的青春的冲动澎湃在我的胸中。

真的很感谢这部电影,让我们体内的热血又沸腾了,让我们对信仰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的,为了心中的信仰,革命先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了建立新中国,他们甘愿赴汤蹈火!真的很感谢先辈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建立新中国!真的很感动先辈们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这部电影很有教育意义,很值得年轻人一看。

看建党伟业观后感(二)

《建党伟业》上映之前后,就有很多人关注,褒贬不一。褒贬之事,且由好事者问之。吾人只是有感而发,不成系统。

《建党伟业》首先叙述的是建党背景:清政府腐败无能,有识之士引领辛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当然这个暴力还是有节制的,就是先武后文,逼清皇帝退位。吾人想是辛亥革命领导人虑及革命武装不够团结、强大,旷日持久革命未必有绝对胜算,于是与清臣势力(主要是袁世凯派)谈和,共逼清王朝退位,这是其一(这一点只是解决结束封建统治一事,但今后如何治国,因各派势力的意见并未统一,结果清政权覆灭后,造成军阀混战夺权、国家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其二,辛亥革命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纲领,当然就以推翻清政府为革命目标。(这一点是患了短视症,革命思想有限,将清人视为鞑虏,排除在中华民族之外,无法统一各派势力,共建国家。)其三,辛亥革命领导人企图以退为进,先推翻清政府,再伺机夺权。(这一点想法虽好,但终有遗憾,殊不知,一旦清政权作为国家政权不存在,那么各地军阀政权就强大起来,拥兵自立,场面自是不可收拾)。

《建党伟业》接下来是叙述建党先驱探索真理过程:军阀混战,百姓困苦不堪,建党先驱敏锐意识到光推翻旧政权不行,还要革除旧思想、旧文化、旧势力,在内忧外患下,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一场全面的革命,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的革命,在政治上表现为群众运动,涉及到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凡是运动都需要有一个运动纲领支持,否则是一场混乱,而纲领又是思想性的,五四运动虽然是学校老师、学生发起,但得到了劳苦大众的响应,五四运动于是就从学生的游行示威发展成全国性的群众运动,工农长期受压迫的情绪由此激发出来,有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要想思想上领导工农这样一个教育程度不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就必须有一种简洁明了、直接了当的思想引领,而马克思主义思想正好具备这些要素:一是马克思主义崇尚社会平等,反对剥削和压迫,这是劳苦大众的心声;二是马克思主义强调暴力革命,而劳苦大众不懂得深奥、繁复的民主政治制度,而对暴力,他们起码都能有直观的理解,不就是打、砸、烧、夺而已,虽然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暴力并不是流氓暴力;三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是让劳苦大众直接能看到的希望和成果。因此在波诡云涌的国情下,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暴力革命。

《建党伟业》第三部分就是叙述建党过程:建党先驱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成功建党。建党大会上强调暴力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制度。这一细节引人深思。

《建党伟业》结尾部分就是简略叙述建党后党领导人民进行暴力革命,以及夺取政权后,走向复兴之路的一些镜头。

吾人之观后感,并不在于《建党伟业》的褒贬问题,而是,《建党伟业》一种浓缩型的史书,虽然未必都是史实,但基本轮廓是清楚的。这样,一般民众都可以了解一二,而不必啃书,搞史学研究。

《建党伟业》所给人的感受就是血腥暴力。特别是宋教仁强调内阁制的民主政治思想,结果就遭暗杀。这让人觉得在政治上讲斯文是没有用的,唯有暴力革命。因此,建党之初,强调暴力,用暴力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制度是可以理解的。

但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建立新政权、新制度后,暴力不是万能的,也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遗憾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思想只是告诉我们暴力革命,后来毛泽东也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因此,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万能的教条,我们不能犯教条主义,直接套用,特别是在新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所没有的,必须发展,不能硬套。中国的领导人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不断强调共产党从革命党过渡到执政党,强调和谐建设,而不能硬套“暴力革命”。

和谐建设思想才是人类发展的真谛!!!

现在有一个问题,和谐建设思想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太大,太深,太重要了,吾人只是一小卒,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吾人以为,和谐建设思想应该是全面的,涵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领域,不要急,向前看,实践会告诉我们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辛亥革命也是依靠暴力革命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新制度,但为什么在中国大陆不能稳定、长期执政呢?换一句话说,当初中国人民为什么不选择国民党领导和执政呢?吾人想是有这么几个比较,在当时,中国共产党就有这么几个优势,能够顺应历史潮流:

第一,群众基础,或者叫经济基础:国民党虽然执政,但是执政基础却是各派势力均衡的结果,国民党因此必须考虑到当时的权势各派,结果失去群众基础,特别是劳苦大众。劳苦大众此时占绝大多数,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勇于革命,希望革命。而作为当时的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也不是占有相当的优势,这样资产阶级共和国就没有稳定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而中国共产党依靠马克思主义思想,团结劳苦大众,为劳苦大众谋出路。而群众基础是最广泛的政治基础,虽然平时松散无力,但如团结起来,扭成一条绳,那是有巨大能量的,坚不可摧。另外一个就是,群众永远希望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家,而当时的中华民国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军阀割据严重。

第二,组织基础:首先,在团结群众上善于宣传,有力组织起劳苦大众乃至其他社会力量;其次,党自身组织建设依靠民主集中制,民主与集中有张有弛,确保上下团结一致;再次,军事组织在思想上整齐划一,听从党指挥,保证了团结力和战斗力。而中国民国各派势力,明争暗斗,内伤甚大。

第三,国际基础:虽然中华民国也有西方势力(如美国)支持,但中国近代被列强侵略、瓜分的历史,使得群众对这些西方势力十分反感,而俄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因为有共产国际这个大系统为基础,使得群众没有排外思想,相反是欢迎的,认为共产国际友人是帮助我们的。这是正面的国际基础。另外,两次世界大战冲击了中国现有政权,中华民国的执政薄弱环节暴露出来,使得中华民国的执政轨迹发生变化,无法回到正常轨道上来,这从反方面无意中支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看建党伟业观后感(三)

历史是一条长河,生无止息。人,无力倒回,只能观望。

中华历史残卷风云数千年。兴衰交替,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可是这种近乎绝对真理的背后,注定是无数人的激情、奋斗和牺牲,而那种在民族存亡与自身生死之间抉择的矛盾,是没有切身体会的我们根本无法感受到的。而唯一能够将他们同我们联系起来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同胞之情,是一种早已深入骨髓的民族情怀。

可是,我从来不知道能够在新世纪的阳光下,能够挥霍生命的力量竟然可以如此不易,几近奢侈。我是一名大学生,是一名新生的党员,生在国旗下,沐浴党的恩泽。我的确知道曾经的中国饱受列强的凌辱;知道那些自称文明人的野蛮人,他们的铁蹄蹂躏过中华大地;知道祖国母亲被入侵的强盗瓜分沦陷大片殖民地。当一个国家的主权被破坏,政府成为敌人统治自己的工具,当经济成为附庸,文化面临冲击,各种不平等条约,各种屈辱的服从,我知道她所有的呻吟和挣扎。我知道最后拯救她的是党,带给她新生的也是党。然而,我只是不知道革命先辈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澎湃激情源于何处。我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些正直大好年华的年轻人担起救亡图存的大任。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又的的确确做到了。

于是,那个时候,爱国情怀与我,是一种莫名的崇敬,是一种从小就被要求的责任与义务。

可是,兴亡由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聚散总归是有其因有其果的。我们无法理解,只是因为我们还未找到一种能更加透明、更加深刻地了解他们的途径。任何一本历史书里,文字只能客观地记叙,任其描绘地再栩栩如生,若非亲身经历,仍旧是无法深刻体会的。或许,我知道,只是不理解。我只需要找到那一种途径。

那天,我坐在学校报告厅看完了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建党伟业》,我似乎找到了一种理解,对党的光辉的理解。

因为痛过、屈辱过,绝望过,却不曾低头过,所以荣耀,所以光辉。

然而,这种理解,亦或者说是诠释,它源自另一种不能被华丽的辞藻修饰,甚至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东西,那便是爱国情怀。声嘶力竭是影片中出现最多同时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爱国情感的宣泄,简捷、坚定、掷地有声。它来自一个孱弱社会的文弱青年人,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庸俗的不顾形象的夸张方式,可是我觉得这是一种来自人灵魂深处的爆发力,带着所向披靡的穿透力;是一种欲图对抗绝望现实,来自内心一丝希望的升腾;是一种最真实的,并且能够令人身临其境的感召和呼吁!它是所有激情和勇气的来源,是一场殊死和野心的较量,是所有革命者誓死如归的宣许,是千千万万同胞得以脱离水深火热的寄托,是一个民族即将重生的呐喊!

当3000多名高校的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游行示威;当学生痛打章宗祥,火烧曹宅;当32名学生被军警扣押,当各界人士群起抗议;当举国上下大规模地罢课、罢工、罢市纷纷响应学生;当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后拂袖离去……这一幕幕快节奏的镜头衔接,是革命热情和爱国情怀的浓缩和迸发,是任何一种力量都无法抵御的!那时候,我确然明白原来一些人可以舞文弄墨,细嗅蔷薇,但是同样也可以心怀猛虎,力挽狂澜!

那一刻,我如同被闪电击中,一股流体已然在体内串起、迸溅。如果我能故作坚强地说不落泪,那一定是假的。那一刻,我才感受到,原来真的有种东西叫做血脉相连,真的有种感情叫做家国情怀。

十年,于起落的历史洪流,如沧海一粟。十年,于危难的中华民族,却是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家国之爱。十年,风雨兼程,积聚着一代人和一个民族在一个萧条时代的全部力量!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想自救就必须自强。如何自强?我想,国富才会民强,这好像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当机遇与挑战并存,借用狄更斯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我想,影片除了纪念意义外,一定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能感受到的最炽热、最直接的。作为任何一名国家的公民,我想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对爱国情怀的认同。审视自己,以往总是为赋文章,强说爱国,却不知道它是否真正地存在自己身上。我想,之所以我们感受到的爱国情怀薄弱,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置身祖国家园,拥有强烈的归属感,所以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就少了。这或许也是,身在国外的人更会表达爱国情怀的原因吧!其实,这种情愫一直都在,并且一直在沉淀,一直在凝聚,我觉得它与归属感一起,以互补的方式存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我觉得作为学生,我们要寻找的不是一种以往民族的耻辱感或者荣誉感,不是对革命者的讴歌崇拜或者是对侵略者的仇恨唾骂,因为那都是过去的历史,无论对与错、是与非、曲与折都已成定局。重温历史,当然是具有某种提醒、警示或者强化的作用,只是我想,每一种结局必然有其自行的轨道,就像共产党的诞生,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不是说阻止就能抵挡的了的。

与其温存过往荣辱,不如应对往后张弛。

我想,我们要在影片中寻找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如何在党领导的大环境下,安放自己人生或者说走何种人生路的选择。可是,并不是说党的信仰就一定要是我们全部的信仰。因为,时代在进步,新旧事物更替同历史兴衰交替一样,顺应潮流,并不能说党的信仰就一定是绝对真理。于我,那种视死如归的革命牺牲精神太遥远,我需要的只是来源于它的一点点的坚持和勇气,作为我信仰的某种支撑,就像存在飞蛾体内的某种化学元素,促使其毅然扑火。扑火与否,另当别论,我要的是像飞蛾一样源自灵魂深处的那种对信仰的支撑和延伸,鞭策我为之努力为之奋斗,那就够了。

这就是我观《建党伟业》,最深刻、最真诚的感悟。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文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文

三支部 陈大春

这部影片侧重点是向观众展示那个年代发生的一些真实的事情,通过视觉向观众传达那个时期的中国是怎样的动乱,怎样的贫穷落后!当时的人民还是不能清楚的认识中国的国情,他们一味追求总统人选,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总统换了一个又一个,封建复辟也出现。先进青年选择了留学,学习西方拯救中国。

在影片中展示出来的还有一大批学者为中国前途付出努力,他们也有力的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陈独秀,李大钊等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让马克思主义思潮席卷中国,改变了无产阶级的命运。他们运用智慧激励当代先进青年,他们用智慧照亮中国发展的方向。

中国的共产党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中国诞生,党的发展壮大,电影中反映,建党的时候,全国才50来名党员,全国代表大会才13人。90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们党的光辉发展历史。现在,我们全国的党员大数大概有接近8000万了,这是多么辉煌的成绩啊,真正的世界第一大党,至少从党员人数来看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带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照此发展,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青年人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最大实现自己的价值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当今世界,现代中国,我们青年的使命异常艰巨,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而光荣的使命,挥洒青春汗水,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谱写新的华章。

作为一名有理想有活力的现代大学生,我们的大学显得有些安逸,有些荒废,有些无所事事,有些颓废,有些不思进取。这一系列的问题正在慢慢侵蚀着我们那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心,总是感慨命运的不公平,总是用一些谎言来掩饰自己的堕落,我们要的没有,我们想要的自己也不努力,大学是一个可以成长,可以锻炼的地方,为什么现在的我们都变的如此麻木不仁!我们忘记了老一辈所留下来的优秀品质,独立自主艰苦奋斗。这个也是中华民族优良品质。(心得体会 )我要时刻提醒自己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懂得教育规律的教育工作者。忠诚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全面负责,对全体学生负责,爱生育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也是学生思想品格的引路人。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完成教学任务。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保质保量地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完成每课时、每单元的教学要求。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积极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开拓前进,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服从分配,团结同事,互教互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党员《建党伟业》观后感


党员《建党伟业》观后感

近期观看的《建党伟业》令我有感而发。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一群有理想的、勇敢的中国人在腐败横行、灾害频发、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中,冲破无能、独裁、卖国的政府势力和旧势力的重重阻挠,秘密组党的故事。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伟大的中国先行者们的故事。《建党伟业》的故事从1911年辛亥革命讲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可谓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其间,著名历史事件之多、相关历史人物之众、人物、事件互为因果相互牵扯的关系之复杂,远远超出了一部电影的容量。同时,绝大部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只是个皮毛而已,因此,要在一部电影里把这段历史清晰地表述出来,对编导是极大的考验。

历史,我们需要正视它,无论对与错、是与非、曲与折。毕竟,它是真真切切发生在距今仅仅百年左右的前人先辈们身上的。值得称颂的是,无论是看完电视剧《中国1921》后,还是刚刚看完的电影《建党伟业》,都非常可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那些人、那些事。

影片《建党伟业》是一部重现辛亥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这十余年时间里面发生的偶然或者必然之历史事件的恢宏巨制电影作品,同样也是一部绝对官方政治色彩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的文献纪录片。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和修饰,客观、真实就好。

大家知道,辛亥革命之后几年产生了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进入高潮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提出。“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而“赛先生”就是指科学。这可是两位了不起的先生啊!中国请来了“赛先生”,就可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工业、科技、国防的四个现代化,让中国进入富裕的发展进程;中国请来了“德先生”,就会实现国家的第五个现代化,让中国进入幸福的发展进程。为了请进这两位先生,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们不畏艰险,一往无前,与腐败独裁的政府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而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成功地组建了政党,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间涉及不少历史教科书中的反面人物,《建党伟业》并没有简单地将他们脸谱化,很多细节上更接近这些人物的本来面目。

以袁世凯为例,无论是镇压戊戌变法还是改制称帝,他都是一个绝对的反派,在过往的影视作品中,袁世凯往往被脸谱化为一个残忍、愚蠢的大光头形象。但是在《建党伟业》中,周润发饰演的袁世凯是个有手腕、有心机、有胆量对日本人破口大骂,甚得部下拥戴的总统形象,但最终因为“想过把皇帝瘾”,结果“过把瘾就死”。

关于五四运动中最出名的“三大卖国贼”之二的曹汝霖和章宗祥,近年来,随着关于二人在抗战期间始终拒绝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不做汉奸的史实被披露,对他们的评论也越来越客观。显然,这种评论也被带进了电影中。比如,章宗祥和太太被困在赵家楼内,借着牌桌上的几句对白,点出了章宗祥在职务上的身不由己。另外,作为和“火烧赵家楼”齐名的“痛打章宗祥”这段史实,也被巧妙地艺术化处理为章宗祥夫妇脱身离去。

影片《建党伟业》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之桥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是噙满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炯炯眼神!还有就是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在火车站告别小凤仙时的那句“七尺男儿”的经典对白。

影片《建党伟业》里面着重渲染了一下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情感故事。我以为,这也是出于对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崇敬和仰望之情使然。两人简单结婚(即“裸婚”)当晚并肩坐在床头有些经典的对白。历史证明,杨开慧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是60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从所未有的教育推广和文化普及,是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文明时代。而这一切,都发源于90年前,发源于1921年的7月,发源于那些已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的人们。

95年来,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代表着中国大多数人的愿景和诉求。从1921年到1949年,甚至有超过370万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与其说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如说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各方割据,军阀混战,纷争不断,更有甚者或委身于外寇借爱国之名行汉奸之事,或执天下大公以私小我小欲,皆有爱民之言却无为民之实,多以大义掩私念,少以公心求国存,相互压榨,不求大同,如此何以得统一,无统一又怎能谈国之富强?只有中国共产党紫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这代表了在社会阶层中占最大比重的底层工人农民等无产阶级者的意愿,必定会得到社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根本利益,才能担负起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重任!也正是因为紧紧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保持长久不败的状态。

还有一点,给我很大感触,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和追求,理想和抱负,是那么的鲜明,是那么的高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负五尺之躯以报国家。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北大旁听,放弃出国,矢志追求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看到了周恩来带领学生运动的睿智机敏;看到了朱德在护国战争中勇猛过人。这些伟人们在淬炼中逐步确立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成长为一个纯粹的人。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断在完善自我,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让华夏文明再次焕发出永恒的青春和活力。

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


篇一: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

《建党伟业》这部影片是继建国六十年而拍摄的《建国大业》之后的又一部主旋律电影,同样是因为建党九十年,这两部电影从本质上讲属于同一个属性的,可以讲是姊妹篇;同时作为新时代下主旋律电影的创新和突波却又有着对于电影艺术本身的一种严肃,又赋予了其时代和精神的不同,带着范和种种不同的感觉,最后为了市场做出了妥协,但是这个妥协恰到好处,所以这样来讲的话,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不得不说的是,同样是这种体裁的电影,两部影片的票房是有差距的,那么就是产生了问题,即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的解释,但是真正的电影艺术和真正的好的电影是这样的吗?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创新道路是否可以继续下去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部影片的故事很明了,就是从1911年武昌起义讲起即辛亥革命的爆发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十年间中国大地上的物是人非。其线索也是很明了,即一条是从政治和权力斗争上讲,这点包括宋教仁遇刺身亡、张勋复辟都是属于这点的;而另一条就是从精神和文化上的不断矛盾上讲,新文化运动、信仰与主义也都是属于这点的。其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了故事和影片,对于20世纪初的中国有不同的人和物进行了短促而有力的展示,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归结在影片的最后也是暗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可以真正的富强。影片整体上节奏很快,在叙事上以时间为线索,突出了重大事件的影响力,展示了重要人物的魅力,将10年的历史浓缩在了两个小时的胶片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和那一代人的命运。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沃克·格里菲斯以美国南北内战为背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影片上映后因为浓厚的白人种族优越主义而备受争议,但电影本身长达3个小时,从此开创了全世界史诗巨片的先河。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写道:“《一个国家的诞生》使美国电影在企业经营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好莱坞得以摄制那些比意大利影片规模更大、更豪华的故事片,由此开辟了走向超级影片和巨额片酬的道路。该片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里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创了好莱坞电影人关心政治,积极对历史和政治发言的传统,这一传统一直保存至今。

从这个角度来说《建国大业》已然可以看做是中国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但是在成就的比较上当然没有后者更具有历史的意义;而紧随其后的《建党伟业》同样是在对于历史的一种展现。我们在今天的环境下以及在区别于时代的不同和精神信仰的差别下来看待那段历史和电影的叙述中,考究的最重要就是电影的本身要告诉我们的,也是历史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在近代的历史上,在共和和帝制的交替下,在文化和理念的冲突下,出现的种种问题,诚如邹容所撰的《革命军》,将民权民族等种种观念与思考,直接演化为两个字:革命。开头即论: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嗓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在这个的其次便是作为电影所具备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在影片的处理上的表现,演员的表演等等是一个重要的考量部分。那么《建党伟业》和《建国大业》有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青年领袖的表现是十分的重要。我们说整部影片的高潮是五四运动,青年学生所展现的力量让中国的政客们看到了青年的希望所在,这也是影片的意义,那就是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同样共产党也是一个年轻的政党,所以,一切都是新的,年轻的,这或许就是希望。

所以在这部影片的考量下就是注重影片的本身意义和当时的历史和精神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对影片的艺术性和娱乐性进行把握,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更多得是通过电影来对人的影响来看待电影在其中的影响。所以注重的是影片的内涵和意义,就这点而言,《建党伟业》的作用就不止于此,同时其影响也不止于此了。

篇二: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

为迎接建党90周年活动月启动,我们嘉兴服务区党支部组织服务区全体员工集体观看献礼电影《建党伟业》,让我们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影片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特别是影片生动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让我们深刻了解在当时困难危险的形势下,老一辈共产党创始人的大智大勇。正是他们果断决定中国共产党一大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召开,才使得中国共产党顺利诞生,进而带领全人民推翻了旧社会,成立了新中国。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生在新社会、长在南湖红船边的我们,更加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我们也要发扬红船精神,以实际行动把我们嘉兴服务区建设成为红船服务区,全国一流服务区,成为我们嘉兴对外的一个红色窗口。

篇三: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

影片《建党伟业》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看《建党伟业》,除了演员明星阵容的强大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灵的冲击。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 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弱国无外交”,演员陈道明在剧中沉痛的话,告诉了人民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一: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

随着实习结束的临近,基本上已经没课了,除了做实习作业外,我下载了当下的热播的电影来看,其中《建党伟业》让我重温了下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历史故事,感受党建立的来之不易。

要说什么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当属172位当红明星的倾情演出,这已经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迹,尽管很多演员的出场时间很短,甚至有的只有几秒钟,但他们都非常敬业,不计酬劳,为拍摄好影片尽心尽力,片尾的字幕播放长达5分钟,可见演员阵容之强大,考虑到影片的时长和节奏的原因,很多演员戏份最后被删除,但他们都纷纷表示能够充分理解。

还有就是影片拍摄的很客观,充分尊重了历史,将当时的情形充分还原到观众面前,之前会担心那么多人物的出现会使影片说教化、脸谱化、格式化,但看完后感觉人物刻画很细腻、很真切,整部影片的历史讲述和人物刻画都很客观,展现出那个时期的状态和面貌。

整部影片还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几段爱情故事,使影片显现的更真实、更有人情味,这是以往历史性题材电影所缺少的,它们更突出的是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感,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蔡锷和小凤仙的故事都为此片增色不少。

《建党伟业》讴歌了我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业,弘扬了那个非常时期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为国家成立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通过还原历史,使当代年轻人对国家的历史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认识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他们尊重历史、珍惜现在,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篇二: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

为迎接建党90周年活动月启动,我们嘉兴服务区党支部组织服务区全体员工集体观看献礼电影《建党伟业》,让我们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影片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特别是影片生动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让我们深刻了解在当时困难危险的形势下,老一辈共产党创始人的大智大勇。正是他们果断决定中国共产党一大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召开,才使得中国共产党顺利诞生,进而带领全人民推翻了旧社会,成立了新中国。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生在新社会、长在南湖红船边的我们,更加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我们也要发扬红船精神,以实际行动把我们嘉兴服务区建设成为红船服务区,全国一流服务区,成为我们嘉兴对外的一个红色窗口。

篇三: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

《建党伟业》这部影片是继建国六十年而拍摄的《建国大业》之后的又一部主旋律电影,同样是因为建党九十年,这两部电影从本质上讲属于同一个属性的,可以讲是姊妹篇;同时作为新时代下主旋律电影的创新和突波却又有着对于电影艺术本身的一种严肃,又赋予了其时代和精神的不同,带着范和种种不同的感觉,最后为了市场做出了妥协,但是这个妥协恰到好处,所以这样来讲的话,他们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不得不说的是,同样是这种体裁的电影,两部影片的票房是有差距的,那么就是产生了问题,即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很多的解释,但是真正的电影艺术和真正的好的电影是这样的吗?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创新道路是否可以继续下去呢?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部影片的故事很明了,就是从1911年武昌起义讲起即辛亥革命的爆发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十年间中国大地上的物是人非。其线索也是很明了,即一条是从政治和权力斗争上讲,这点包括宋教仁遇刺身亡、张勋复辟都是属于这点的;而另一条就是从精神和文化上的不断矛盾上讲,新文化运动、信仰与主义也都是属于这点的。其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了故事和影片,对于20世纪初的中国有不同的人和物进行了短促而有力的展示,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归结在影片的最后也是暗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可以真正的富强。影片整体上节奏很快,在叙事上以时间为线索,突出了重大事件的影响力,展示了重要人物的魅力,将10年的历史浓缩在了两个小时的胶片上,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和那一代人的命运。

1915年,美国导演大卫·沃克·格里菲斯以美国南北内战为背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影片上映后因为浓厚的白人种族优越主义而备受争议,但电影本身长达3个小时,从此开创了全世界史诗巨片的先河。乔治·萨杜尔在《电影通史》中写道:“《一个国家的诞生》使美国电影在企业经营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好莱坞得以摄制那些比意大利影片规模更大、更豪华的故事片,由此开辟了走向超级影片和巨额片酬的道路。该片首次在美国上映的日子乃是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至少在以后几年里好莱坞艺术称霸世界的发端。”《一个国家的诞生》开创了好莱坞电影人关心政治,积极对历史和政治发言的传统,这一传统一直保存至今。

从这个角度来说《建国大业》已然可以看做是中国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但是在成就的比较上当然没有后者更具有历史的意义;而紧随其后的《建党伟业》同样是在对于历史的一种展现。我们在今天的环境下以及在区别于时代的不同和精神信仰的差别下来看待那段历史和电影的叙述中,考究的最重要就是电影的本身要告诉我们的,也是历史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在近代的历史上,在共和和帝制的交替下,在文化和理念的冲突下,出现的种种问题,诚如邹容所撰的《革命军》,将民权民族等种种观念与思考,直接演化为两个字:革命。开头即论: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吾于是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嗓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在这个的其次便是作为电影所具备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在影片的处理上的表现,演员的表演等等是一个重要的考量部分。那么《建党伟业》和《建国大业》有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青年领袖的表现是十分的重要。我们说整部影片的高潮是五四运动,青年学生所展现的力量让中国的政客们看到了青年的希望所在,这也是影片的意义,那就是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同样共产党也是一个年轻的政党,所以,一切都是新的,年轻的,这或许就是希望。

所以在这部影片的考量下就是注重影片的本身意义和当时的历史和精神的东西,我们当然要对影片的艺术性和娱乐性进行把握,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更多得是通过电影来对人的影响来看待电影在其中的影响。所以注重的是影片的内涵和意义,就这点而言,《建党伟业》的作用就不止于此,同时其影响也不止于此了。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


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这次观看给我们的感触很深,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多么的不容易。这使我们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影片是尊重历史事实的,1911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与此同时毛泽东参加了光复新军。很快,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文手中取得了大元帅之身份,北洋民国政府成立。同年10月,国民党成立。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袁世凯同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孙中山与蔡锷成立护国军,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而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命运的相会即将到来。

1917年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冬,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政府派遣使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英美等国为制约已赤化的俄国,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经历了以上种种,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的成功如今却如同一盏明灯,为他们指引了方向。

1920年3月,维经斯基来到中国,准备在远东建立共产国际支部。1921年3月,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人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1921年7月22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中国共产党”在众人齐声吟唱的《国际歌》中呼之欲出!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是60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推广和普及,是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文明时代,而带来这一切的都是发源于90年前,发源于1921年的7月,发源于那些先辈们。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例15篇


我们往往低估了观影响对人的影响,思维与故事情节不断地“互动”,产生很多的感触,当不同的人在看完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观后感可以更加条清缕晰地整理我们的思维。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建党伟业观后感范例15篇,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1】

就这样猝不及防的被电影里的这样一句话震动,毛泽东的老师问他:“你到底要什么。”要什么,一个新生的国家,一个新生的民族,一个共和的社会!

19世纪,随着西方列强进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不聊生。1911。10。10,武昌起义就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发动了,清朝政府终于推翻了。可是这远远没有结束,中国被封建制度腐朽的血液还没有被剔除,袁世凯等人的企图称帝,人心利欲的斗争,让这个本就羸弱的国家更加虚弱,还好,有这么一群人站了出来。

我惊叹蔡锷的有情,更为影片中他和小凤仙离别时那一句’奈何七尺之躯,既已许国,再难许卿’深深动容。国家面前,私人情感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如果国不将国,又有什么能够保护我们所亲爱的人呢。我为陈独秀的奋力呐喊而动容,当一个人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他的每一句话都是满含着对这个虽然腐朽但是仍然有许多人为之奋斗的国家的深沉的爱。我也为陶成章的离去致以敬意,毕竟不是每个人在陈其美担任沪军都督的时候提出反对,秋瑾,徐锡麟等人的付出也无不值得我们表示敬意。

当毛泽东等人前往各地筹钱出国留学,我困惑了,在那样一个年代,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他们是怀着一种怎样的精神,支持着他们。

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力而在于心,当一群人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民族的未来,奔走呼号,振臂高呼,尽管有纷争,有动荡,但是我们值得相信,一个美好的未来。

所以,中国共产党产生了,一个真正为人民的政党产生了,自共产党成立以来,虽与国民党有斗争,但是自始自终都以国家为重。从当时的半殖民半封建发展到人民共和主义社会。让人民真正的成为了主人。

眼观现在,很多年轻人失去了前行的动力,丧失了对理想的追求,啃老族,月光族等一系列网络戏称的出现无一不说明了当代年轻人的现状。想想当初,为了国家奔走的,为了信仰呼号的,在所有人中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既然我们流着相同的血,为何我们不同样为了祖国奋斗呢,是的,现在没有战争,没有动荡,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放纵自己,肆意挥洒生活的理由。因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是我们的先辈们,那一个个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抛头颅撒热血的人为我们赢得的,我们的国旗浸满他们因牺牲而流的血。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都应该振奋起来,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大学生活的安逸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有时间去玩乐嬉闹。,而是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充实自己。同时,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邓小平理论,并且好好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我们的心和我们的头脑才能一起进步,一起蜕变,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一个曾经经历了黑暗,经历了动荡不安的,被一个进步的党带领的国家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每个人都需要铭记那段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2】

最近我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影片拍得十分好,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了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活力,感受了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7月间中国共产党成立,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一瞬间,然而这十年又是极不平凡的十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几乎其中的每个人,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等,都是能够单独写一部电影的。要把如此众多的人和事,在短短2个小时内说清楚,其实根本不可能,所以不可避免,剧中人物形象丰满的不多,但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一样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能够说整部电影删繁就简,详略得当,节奏合理,看到悲壮处让我禁不住扼腕长叹,如国民党的革命先驱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暗杀身亡,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观看时我随着剧情的起伏,会有热血沸腾的感觉。编剧的功力确实不凡,演员的演出也十分精彩,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将辛亥革命运动开始起的大事说得十分清楚,不少人物都描绘得十分有声有色。比如,影片中详尽描述了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后那段时间没有自己的革命队伍,造成了“有心杀贼,无能为力”的困顿局面。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队伍对于革命者是多么的急需。孙中山先生将毕生精力用于实现天下人的梦想,非伟人名号莫属。又如,关于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位先进的知识分子,影片中可谓是浓墨重彩,将他们两位传播共产主义思想的功绩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泄。影片不遗余力地展现了两人深厚的洞察力,指引了那段时间内民族思想提高的方向。看完《建党伟业》我觉得,没有陈独秀、李大钊,可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这样顺利。再如,关于五四运动中的三大卖国贼中的曹汝霖、章宗祥二位官员,据历史资料记载,他们在抗战期间始终拒绝日本人威逼利诱不做汉奸,由此以后对他们的评论也越来越客观。显然这种评论也带进了电影中,将章宗祥被困在赵家楼内,借着牌桌上的几句对白点出了章宗祥在职务上的身不由己;另将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这段史实,也巧妙地艺术化处理为章宗祥夫妇脱身离去。

在影片中看到紧张处直让我为剧中人的命运捏一把冷汗,如年轻的朱德率军似一人在棉花坡与吴佩孚的激战。看到哭笑不得处直让我感慨莫名,如张勋被溥杰戏弄,在皇宫里丑态百出地放风筝。看到动情处让我情难自已,眼眶湿润,如蔡锷与小凤仙车站离别情景,蔡锷将军貌似平静地与小凤仙话别,然而那缓缓流下的眼泪却已经无声地告诉小凤仙,他是怎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将军!以及蔡锷将军与孙中山先生相谈时的吐血,抱病上战场的沉着,很好地再现了一代儒将以身许国的悲壮。看到温馨处让我喜笑颜开,默默祝福相爱的人幸福绵长,如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简单婚礼,毛泽东坦诚告诉自己的新婚妻子:“做我的媳妇,是要吃苦的,跟了我,从此就没有了安生的日子……”然而杨开慧却无限深情地回答他:“我愿意。”最简单的台词却道出了最真挚的感情,让我焉能不深受感动!

影片让我感到心潮澎湃、激动莫名的场景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受到不公平待遇,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的五四运动,首先引起学生罢课,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而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全国性反抗。那些活力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

影片最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动容的是,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梦想和主义走到了一齐,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成立之初仅有五十多名党员,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单薄的政党,却在28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再一次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峙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仅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仅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全国代表大会才十三人的政党九十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此刻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新中国的人民,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电影《建党伟业》,将中国共产党探求真理的成长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惊天动地的创业史、举世公认的成就史搬上银幕。使我们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的英雄业绩。旨在引领我们向那些为革命奋斗牺牲的先烈们致敬和学习,提醒现代人千万不要忘记那些建设新中国的开拓者们。更重要的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国家落后要挨打的事实,必须把国家的重点工作放在经济建设,一心一意搞建设。所以《建党伟业》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影片中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作为一名民主人士和有志之士,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毕生不变的追求,要不懈努力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提高做出应有贡献。期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珍惜眼前幸福的人生!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3】

今天7月1日,也是党九十岁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和妈妈走进电影院观看《建党伟业》,重温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影片从1911年辛亥革命。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具体描写了清帝退位,袁世凯称帝,工人。学生罢工罢课。随着剧情的起伏,我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和冲动影片中看到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我很自豪;看到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想灭我中华,瓜分我我国领土,我愤怒;看到袁世凯称帝,我恨不得一枪毙了他。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等一批中国共产党员誓死保卫祖国,中国共产党在这时诞生了,它的

诞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影片结束时,我意犹未尽,以前我对历史并不了解,但看了《建党伟业》,激发了我爱党、爱国的热情,他们的精神斗志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如今,我们身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那些饥寒交迫、战火纷飞、提心吊胆的日子,今后的路上会有失败,但和那些革命先躯的鲜血和生命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在我看来,中国共产党,你就如一位母亲,如果没有您,我就不可能像现在一样过美满幸福的日子;如果没有您,我就不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不会让坏思想腐蚀我幼小的心灵,

我要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优秀的人才。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4】

我们淄博晚报的小记者们组织去看电影《建党伟业》。

我看到电影里一幕幕惨烈的战争场面和暗杀,十分疑惑不解。我问爸爸,革命战士们为什么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爸爸耐心的给我讲解:当时一些中国学者看到政府腐败无能,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欺侮,他们就想让中国强大起来,才能不受外国列强的欺侮。正好苏联的布尔什维克革命成功,共产主义传到中国,他们就理解了共产主义,并成为他们的信仰。为了这一信仰,无数革命者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怕严刑拷打。比如在白公馆、渣滓洞的江竹筠和革命烈士们树立了红岩精神。信仰的力量令他们在敌人的枪口下,刺刀下无所畏惧;信仰的力量令他们不辞辛苦、舍死忘生;信仰的力量令他们粉碎了敌人的五次围剿,又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他们吃草根,啃树皮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敌顽强作战,在这背后支撑他们的是坚贞的信仰。他们以一当十、奋勇与敌作战的力量还是来源于信仰。

此刻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是为了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与光辉历程。每当响起嘹亮的少先队队歌,我就提醒自己身上肩负的重任: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不怕困难,勤奋学习,向着梦想前进前进。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5】

闭上眼睛,浮现的都是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画面。

是啊,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有无限的自由,可这些自由是谁赢取的呢,是党。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美好的时代下,不用呼吸战火弥漫的空气,只需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不需要担忧吃了上顿没下顿,只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需要担虑半夜敌人入侵,只需安然入睡。中国已经从落后走向繁荣。

就从食物上来说,以前人们只要能吃饱就很满足了,不像现在都讲究营养平衡。以前人们衣服只求穿暖,现在只有时尚才是“真理”。90年来,我国经济在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建党伟业》里解放上海,解放军累了,没有占民宅,整体睡在马路上。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百姓最亲的亲人——中国解放军。当毛主席在天安广场向人民宣告共产党的胜利时,同时也预示了中国人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王朝,我们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它是由无数共产党用鲜血换来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靠的就是党。所以让我们张开翅膀,向广阔天空飞去,为未来打拼,为祖国争光!!!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6】

三年前的《建国大业》让国人真正领略到了什么才是最强演员阵容,什么才是真正的豪华阵容,建国六十周年是全体民众的盛宴,也是新中国电影事业发展的辉煌六十年,我想没有任何一个演员会拒绝这次盛宴。于是,我们看到了唐国强、张国立,这两位影视界当之无愧的实力派演员来扮演毛泽东、蒋介石,我们看到了王学圻、陈坤、修宗迪、王伍福、许晴、邬君梅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也看到了姜文、陈好、葛优、赵薇、孙红雷、刘德华、陶泽如、陈凯歌、冯小刚、陈道明、陈宝国、尤勇、冯远征、侯勇黄晓明这些观众喜爱的演员。凭借庞大的阵容和恰当的时期,《建国大业》一举夺得了当年电影票房的探花,总收入4.3亿。

因为有了这样成功的范例,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又迎来了电影史上的一部恢弘巨作,带着对上次电影的美好回忆,怀着对党的崇敬和祝福,我走进了电影院。

在两小时二十分钟的时间里,我的思维跟随着电影的画面和镜头,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再到建党筹备,一件件震古烁今的大事变,一幕幕慷慨激昂的演讲,让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真正的洗礼!

鸦片战争的战败让中国由此坠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大清王朝从此不再雄起,中华民族开始了一段永世难忘的屈辱史。无数的仁人志士开始陆续登上历史的舞台,广东翠亨村的孙逸仙率先举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大旗。孙文同志曾经也尝试过改良,也曾幻想通过统治者内部的改良来拯救中国。但那样一个腐败的政权,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中又怎能会采纳一个初出茅庐青年的主张呢?《上李鸿章书》被丢到了一旁,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这样的美好愿景化作了泡影。孙中山选择了暴力,这是维新派失败、洋务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最有价值的经验,暴力革命,也只有运用暴力革命才能推翻一个极其腐朽的政权。在三民主义的指引下,无数的热血男儿投身革命,血洒疆场1911年武昌城内的一声枪响,划破了中华大地的宁静,辛亥革命让全体民众见识了革命的力量,也见识了民主的光辉,从此民主共和开始深入人心,敢以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最后都是跳梁小丑,自绝与天下!

辛亥革命赶了一个皇帝,却没能迎来新中国,中华民族依旧在苦难中匍匐前行。

之后的中国民族危机日复一日,民众生活每况愈下。一战后的中国虽然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了巴黎和会,但积贫济弱的中国依然没有摆脱任人宰割的命运,顾维钧救不了中国,北洋政府更救不了中国。中国该相何处去?

青年学生开始走向历史舞台,他们以其独特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去唤起民众的觉醒,工人朋友愤怒了,商人也愤怒了,1919年的5月4日,全中国人民都愤怒了!中国这架古老的马车开始驶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中华大地开始出现了新的思潮,《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些文章犹如晴天霹雳,在民众的心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唯一能解决当时中国问题的最佳选择。李大钊、陈独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国有了统一的指挥,中国的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了!

纵观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我们发现中华民族在每一次生死存亡的关头总会出现一个英雄人物来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但是革命的成功总要历经磨难,总要流血牺牲,中华民族正是在这种磨难中才变得更加坚强!中国的近代史是屈辱史,是血泪史,更是奋斗史!伟业都是闯出来的!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7】

最近,我看了一部红色电影,叫做《建党伟业》。

这部影片是给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岁生日最好的礼物。这部电影讲述了辛亥时期袁世凯倒下后中国社会的腐败和混乱。不管是五。四运动,还是二十一条签约,都给少时的毛泽东和四万万中国同胞的心灵来了一个沉重的打击。于是,少时的毛泽东立志一定要改变中国的容貌。他召集了各地的代表,开始研讨中国共产党的方案议程。经过他自己不懈的努力,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正式开幕,后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最后一天会议,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荣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史上的一个惊天动地的壮举,它的到来,给中华国人民带来了生的希望,给中华人民带来了一片光明,让过去那腐败的社会风气在中国历史上永远消失,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书上展开了崭新的风雨归程。

中国共产党它利福利民,在后来的九十年中,它为人民做出了很多贡献。在生死时刻它挺身而出,是它抛头颅,洒热血,不管风吹日晒,不管风雪交加,每一位共产党员心中都铭记着一句话: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要像少时毛泽东一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成为一民优秀的共产党员,在生活中帮助群众,热心解决纠纷,我觉得这就是献给中国共产党最好的九十岁礼物。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8】

《建党伟业》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展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光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摇摆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电影分单个部分,每部分启用不一样类型的演员。第一部分讲述辛亥革命,由周润发、刘德华、赵本山等巨星演出;第二部分叙述十月革命后,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探索革命发展及五四运动,这部分由刘烨、冯远征、张嘉译等实力演员出演;第三部分是讲述这群社会精英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十年之间,在这短短的十年里,我们能做什么?而革命者们又做了什么?在这短短的十年时光里,然而这十年有事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著名的时光都发生在这十年中。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都以时光的顺序为脉络,以不一样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最让我感到血脉喷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理解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莘莘学子最后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

透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的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共党还是其他民主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不二的选取。

加入中国共产党吧!去实现自我的梦想吧!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9】

以尊重史实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我党建立的艰辛历史,从社会各个阶层的角度向我们诠释了中国人勇敢坚强的精神,建党伟业观后感700字。无论历史是对还是错,是光荣还是屈辱,我们需要正视它。毕竟,它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的先辈们身上的。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肆意的青春、热血的奋斗以及将国家命运兴衰与个人紧紧联系的故事。那一代的年轻人将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无谓地挑在肩上。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蓝图,谱写出了一曲雄浑壮丽的文明之歌。是他们给予了我们今天的一切,是他们以开天辟地的豪迈情怀让共产党的种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又站了起来,甚至创造了今天这样洪宏的国业,是它——中国共产党将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血肉相连。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的是六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从所未有的教育推广和文化普及,是一个属于中国自己的工业文明时代。而这一切,都发源于九十年前,发源于1921年的7月,发源于那些已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的人们。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代表着中国大多数人的愿景和诉求。从1921年到1949年,甚至有超过三百七十万中共党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建党伟业》以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为叙述主线,但影片的核心重点还是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艰难建党历程。从近代史角度上看,并不是每一件大事都与建党有直接联系,所以《建党伟业》采取了多条线叙事的方法。其中一条线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记,从辛亥革命讲到五四运动;一条线是青年时代的人生轨迹,从加入新军直到参加中共一大;另外一条线是中共成立前的各种社会历史思潮。本片以全方位的历史视角向我们较真实地还原了一个立体的建党历程。

我们要深深铭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这和平年代以自己的方式为我党我国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10】

看完后我感觉收获颇丰,感受颇深。影片不仅使我增加了历史知识,明悟了党的创建历程,也让我了解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革命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首先说说影片的背景介绍。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中华民族最为屈辱的年代。在列强的压迫下,在清政府的软弱下,一批批的仁人志士站了出来,革命变法,图谋救国。动荡的格局,激烈的战争,残酷的军阀,直接导致了革命的萌芽缓缓升起,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下,有志之士都意识到此时的中国需要一个自己的主心骨,需要有适合自己走的一条路。这也就为我们党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历史条件。

再谈谈故事梗概。影片主要讲述了在那个民族饱受欺凌的时代,各种军阀混战不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巴黎和会的失败,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政府腐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在这时,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有识之士站了出来,宣传进步思想。他们借鉴俄国十月革命,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政党,于是我们的党就诞生了。

对影片中的很多人物,我也深感敬佩。诸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先进人士。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年轻的毛泽东。虽然他只是刚毕业的一个大学生,但他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在如此动荡的年代里,他仍在不断冷静的思考,如何才能救国。其他人都认为借鉴别国经验便可强盛国家,但他从思考中发现,此时的中国需要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路,那便是共产主义。放弃了出国,他毅然留在国内寻求救国之法。一代伟人应当如此,以天下之安危为己任。他的光辉永载史册。

影片的结尾,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正式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看到此情景,我的心情无比澎湃,在经历了种种坎坷之后,我们的党终于诞生了,她的成立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与希望,是四万万中华儿女的福音。她的成立使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使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国防生,准军官,我的心情亦无比激动,满腔的热血沸腾,为党,为国家,为民族而骄傲!此刻,我也想大声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11】

十年间的沧桑岁月中,有多少历史被世人所忘记?但建党伟业》却把那一幕幕历史重此刻我的眼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们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可是却失败了,把我们山东割给了日本,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愤怒吗?

五四运动爆发了!学生们举着横批示条喊着"还我山东"的口号,向政府示威。他们闯入卖国贼的家,烧掉了当时签署"二十一条"的桌子。可是三十几名学生却所以被捕,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愤怒吗?

有些人开始觉醒了,他们成立了一个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也是其中的一员。那一天是1921年7月23日。从此,在...人的领导下,更多的人开始觉醒,为祖国不再受压迫而战斗起来了!最终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

中国站立起来了,他不再衰败,不再受凌辱了,他正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富强。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此刻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要努力学习,要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力量!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12】

今天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在会议室观看了《建党伟业》,对于1910年到1921年这段的历史,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百年之大变革,说的就是这段历史。看到学生们群情激奋的上街游行、看到陈独秀、李大钊等的慷慨陈词,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那真是一个热血的时代,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物。

共产党的建党史,充满了曲折和苦难。电影里看来诗一样的画面,在那个时候却要冒着杀头危险。许多人的一腔热血仅仅是一时的冲动,后期知道出席一大的人中八、九个都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组织。电影里面写到毛泽东准备前往法国进行救国理论的探索,但就在上船的前一刻,却毅然选择了留下,这就是历史。如果毛泽东去了法国,后面的共产党历史可能都会改写。甚至里面的张国焘都让我感觉特别的亲切,即使他后来选择了分裂,但年轻时候的他,是和毛泽东一样的充满战斗激情。

对于这一段历史,我现在有一种迫切的心情想要去了解,想要了解那百年风云变化的历史。一群为了共和的知识分子聚在一起发出抗争,最后因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而选择了不同的阵营,形成了两大阵营的抗战。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故事是自己所不知道的?了解这段历史,自己肯定会发出许多的感慨,甚至会有被愚弄的感觉,但终究历史会被还原。

我也在感叹,中国共产党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封建的清王朝康乾盛世也持续了一百多年,我们共产党建国还不到百年,我们所拥有的智慧比前人强上不止百倍。故我深信,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中国将会继续的繁荣强大,国泰民安。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13】

当星星般闪耀的谢幕灯亮起,一部如史诗般宏伟的巨制《建党伟业》落下了帷幕,耳畔回响这那低低吟唱但又慷慨激昂的《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而我我眼中含着那饱满的泪光,思绪却还沉浸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旧中国……

《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主义刚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发生使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它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弱国无外交”,演员陈道明在剧中沉痛的话,告诉了人民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9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14】

《建党伟业》采取了多线叙事的方法。其中一条线是以近代史上的大事记为主线,从辛亥革命讲到五四运动;另一条线是青年毛泽东的人生轨迹,以及他的朋友们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历程,是《建党伟业》浓墨刻画的另一条主线;此外还有一条线是中共成立前的历史思潮,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探索,以及以胡适、辜鸿铭等国学大师为首的保守思想的辩论和冲突,是《建党伟业》写的很精彩的第三条主线。

在这众多的历史事件和电影片段中,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片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保卫主权、还我青岛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一声声的呼喊足以感动每一个观众,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雀跃,为之心潮澎湃。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旧中国,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超过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而作为一名重点培养对象,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想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建党伟业观后感【篇15】

又逢 七.一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的生日,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马鞍山港口集团工会组织员工观看献礼影片《建党伟业》,该片主要围绕1921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展开,展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光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摇摆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从1911年到1921年这短短的十年,却是极其不平凡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故事接踵发生。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都以时光的顺序为脉络,以不一样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最让我感到血脉喷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手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莘莘学子最后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爱国无罪、革命万岁 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片尾,党员们齐唱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句句宣言,表达了革命者此刻激动无比的心情,一滴滴汗水,表现出革命者努力过后的彩虹,从此,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如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很多共产党人、革命志士为了国家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上刀山下火海,他们的精神斗志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并且要把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们要从电影中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爱国爱党的高尚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断在完善自我,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让华夏再次焕发出永恒的青春和活力。

《建党伟业》让我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纯净信仰,理解了信仰给人带来的强大力量。那股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再一次的净化了我的心灵。为了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了后人更加完美的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拼搏奋斗。就让我们一起从此刻开始,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最平实心态,去携手创造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我们的企业建设的更加强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观后感《建党伟业观后感(集合14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建党伟业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