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6篇。

以下内容“《中庸》读后感”是由我们给您提供的。人生在不断地阅读中充实自己,如果带着思考去读书还能促进自我成长,随着自己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体会到更多心情感悟。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中庸》读后感 篇1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

《中庸》读后感 篇3

寒假里我看了大队部推荐选看的国学经典诵读——《中庸》。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我的语文是弱项,对文章的理解力较弱,所以,我一直很排斥古代文言文的书籍。但没想到,这次硬着头皮看的这本?中庸,却让我对文言文中的知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中庸?里讲了不少有道理的话,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八段话:“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段话的意思是: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前有准备,就不会理屈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有发生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读完这短短小小的几句话,我有了极大的触动。原来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未雨绸缪、作好准备,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如果没有准备,那么面临着艰难险阻成功的几率会非常低。生活中也是如此,就像我们学生在考试前肯定会有复习的过程,温故而知新;运动员每天都必须训练,为了比赛出成绩的那一刻;军人不打无准备的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戏剧家更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早点去准备吧!早点准备一定是对的,因为只有准备好了的人,才能有勇气面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困难,才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千年前充满智慧的古人,用他们那简朴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人生的真谛。这些国学经典作品真是非常值得好好阅读,细细品味。

《中庸》读后感 篇4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成为《四书》之一。

其成书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世人以一种“中庸”的处事态度来对待日常的一些事情。其作书初衷与其他的著书之人并无异同,都是在强调一个实用性的原则,即要把书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中有颇多名句仍为历代名家所称道,亦流传百代而不衰,足见其价值之高。不仅是在文学方面,更是在道德与文明的形成方面。或许这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在古代被列为四书之一,供广大的士人学习。

《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

《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种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用以助成“五达道”;“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而对于我们而言,其中的部分内容只能是作为学习时的参考与了解。比如,五达道里的君臣关系,在今天早已不复存在了,最多只是能部分地影射道上下级关系之中。而其它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也应该剔除掉,认真地挑选并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体会与感悟:在今天,《中庸》甚至还没有一篇论文长,但是它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却是当今的任何一篇论文也无法代替的。因为其中包含的引导性的东西,在当时而言是适时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聚力的,是具有深远而无法替代性的。

希望人们都能做到“中庸之德”,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我所必须做到的。

《中庸》读后感 篇5

《中庸》,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子思所作。他把儒家道德观念中的“诚”说成是世界的本源,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南宋朱熹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对古代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

什么是《中庸》?平常折中之意,亦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态度。儒家认为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强调忠恕之道,认为这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乎“中庸之道”。在好,坏两个极端之间进行折中,做到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安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做越位非分之事。身居上位不骄傲,身居下位不背叛。端正自己,勿责别人,不怨天,不尤人,就是《中庸》之道了。要实行《中庸》之道,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和通过后天的学习。《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的精神。

不过《中庸》的一些言论,积淀了古代统治者处理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的政治经验,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有较为深入的论述,这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极大的启示,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中庸》读后感 篇6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组织了对传统文化《论语》的学习,现在又组织学习了《大学中庸》,通过这两次学习,使我不仅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自身的指导意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看完这部分,使我懂得学习和工作都要有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这对于在法院工作的我来说非常重要,在开庭之前要认真阅读每一本案卷,做好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在庭审中抓住庭审过程的争议焦点,围绕争议焦点调查和审理案件,但是实践中,一般当事人大都缺乏出庭经验和技巧,在庭审时提不出观点,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焦点,而是采取平铺直叙的方法或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方法。这就需要法官有安静和平的心智,神思安稳,思虑周详问题,以平等宽容的心态注意观察当事人的心绪,体察当事人的心态,揣摩当事人的心理,以便及时准确地“对症下药”,找准妥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及时化解纠葛。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就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案件。

读《大学》的另一个深刻感受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外界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所支配,公平裁判,没有偏私。在具体审判诉讼案件过程中,要客观、中立,与各方当事人保持同等的距离,不偏不倚,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公正地裁判,公平地保护诉讼各方合法的实体权益和诉讼权益。作为纠纷诉讼的终极解决者,必须保持严格中立的立场,本身不能代表任何意志和利益,只能通过依法确认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的准则和对法理精神正确的理解,公允地确定哪些利益当受排斥,哪些利益应予保护,使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受到同等尊重、获得同等的法律保护。

读完《中庸》,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类世界最重要的是人与人间的和谐共处”,这虽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但是这种为人处世的方法运用到我们法官的审判案件中就是和谐裁判,调解结案。享有东方经验美誉的调解制度,就是强调“和”的效果,也是解决纠纷的最佳结案方式。目前较普遍的“大调解”机制的建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为贵”、“息讼止争”的优良传统。“和”并不是要回避矛盾,而是要通过分析当事人心理,注重释明法律,查清案件事实,讲究方式方法,进行细致入微的.法律分析和事实分析,使当事人胜败皆服。通过调解,不仅合理解决了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影响社会和谐,而且理顺了当事人的情绪,缓和、化解了相互之间的对抗与冲突,达到了化干戈为玉帛、重建和谐关系的效果。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中庸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一:《中庸》读后感

(796字)

《中庸》是一篇重要的儒家哲学经典文献,它从本体论、主体论、伦理政治论、宇宙论四个向度展开了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经道德本体作为始基,以道德主体作为核心,阐述了秉具天命之一性一的人在社会和自然中的立身原则和行为规范,最终将天人、内外之道归结为一“诚”。《中庸》接续孔子、曾子思路,继承并改造三代天道观,将超越而外在的、神圣的、具有德一性一并依据德一性一主宰人事的“天”进一步转化为超越内在的、作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之终极本原的道德本体。

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一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一性一;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庸读后感二:中庸读后感

(496字)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单。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一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味古文经典,感觉自己先前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一性一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一性一。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后感三:《中庸》读后感

(838字)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读后感。《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一性一,率一性一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一性一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一性一”“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一性一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一性一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四:中庸读后感

(729字)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一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这是中庸中的第一句话,而其含义就是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一性一也;知其一性一,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一性一。能尽其一性一则能尽人之一性一;能尽人之一性一,则能尽物之一性一;能尽物之一性一,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一性一,率一性一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而其表现的就是天道与人道合一,天一性一与人一性一合一,理一性一与感情合一,鬼神与圣人合一,外内合一。

他的主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现在的我们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样!但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庸读后感五:《中庸》读后感

(522字)

《中庸》,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子思所作。他把儒家道德观念中的“诚”说成是世界的本源,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南宋朱熹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对古代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

什么是《中庸》?平常折中之意,亦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态度。儒家认为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强调忠恕之道,认为这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乎“中庸之道”。在好,坏两个极端之间进行折中,做到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安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做越位非分之事。身居上一位不骄傲,身居下位不背叛。端正自己,勿责别人,不怨天,不尤人,就是《中庸》之道了。要实行《中庸》之道,必须尊重天赋的本一性一和通过后天的学习。《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的一精一神。

不过《中庸》的一些言论,积淀了古代统治者处理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的政治经验,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有较为深入的论述,这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极大的启示,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中庸》读后感_中庸的读后感800字


《中庸》这本经典,也是源出《礼记》,相传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显著于世,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显地讲到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习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读后感大学中庸12篇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这时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新的认知,您一定也在关注作品的读后感吧!编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读后感大学中庸,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1

中庸有三层含义,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中庸中道出,人生需要不偏不倚,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社会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就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我们需要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都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实事求是的调整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这样讲来,要保持中庸,做到不变更自己的主张和目标,似乎有点难,然而我们依然会追求中庸,因为我们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人生有时候也需要做到不偏不倚。子路曾经问什么是强,孔子回答:“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认为能够做到中庸是强大的,一个人做到不偏不倚,不随波逐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原则。只有自己心中有一个强大的目标,做到不偏不倚,这样才是真正的强大。就像在战争中,反抗不一定是强,反抗也不一定是弱,就像《潜伏》里面说的“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自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中庸是很难实现的,然而,中庸为什么很难实行和彰显呢?孔子说:“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2

《大学》是一篇以“三纲领”“八条目”为主线,分别叙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主要思想则是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并重新整理形成了“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接触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很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有点汗颜。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才能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能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不知道其中的内涵,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格物”即明辨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念,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

由平天下必先治理国家到致知必先格物,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作者给那些尚在启蒙以及胸怀大志的人提供了一条“有理有据”的成功之路,按照这样的道路行事,即使最终不能成功,但是人们的道德、素质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统治管理者也将遇到更小的阻碍,无怪古今众多学者对它如此推崇。不仅仅满足了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使得社会更加稳定,更让学术界在其中找到了灵感,完善了孔子的学说思想。“治国平天下”,其中强调的尊敬长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民如子、谨言慎行、以民为本等等,无论是对领导者还是普通群众在今时今日仍然是我们所推崇的美好品德。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而使自己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也就是不心正的原由。

而《中庸》则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本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阅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这里儒家所说的中庸并非是我们所想的“庸庸无为、窝囊终老”之意。中庸是一种不激进过分也不怯懦保守的道,讲求凡事行之皆有“诚意”,根本必为“正心”,绝不极端,亦是一种修身之道。《中庸》开篇释义了“性”“道”“教”,其中“道”是不可以片刻不遵守的,如果不遵守了,就不能称之为道,例举了君子在无人之处独处之时也要十分谨慎,这种观点与《大学》中的修身之道极其相像。而其后述说的“中和”则是一种不悲不喜或者悲喜之间符合自然常理、不违法度的状态。只要达到这种状态天地万物的运转,人类社会的演替就“和谐”了。万事合乎礼法,万民安于法度,万载传承盛世。其中回归天道,去除外界私欲从而使天性充实起来。我认为,这种思想教化比之《大学》中单纯为了统治阶级而“发明”的思想更具促进人类发展的意义,其中诸多思考更多出于百姓的角度考虑,而非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感觉。

读《大学中庸》,文中字字珠玑,包罗万象,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真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3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4

我很喜欢看“平衡木”比赛,因为在如此狭窄的木板上运动员不但能稳如泰山,而且还能做出优美高难的体操动作,用人体线条勾勒出一副副动感的艺术画面。她们的每一跳,每一次转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谓恰到好处。因为无论是力量偏大还是不足,都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恰到好处才是真!”

读过《中庸》一书,对于恰到好处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子曰“过犹不及。”就是无论是“过分”还是“不足”都是错误的。仔细观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无论是人生轨迹还是心灵的成长历程,无一例外地都围绕着中庸之道在运行。

举一个反面例子,现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机”,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国的超前消费方式实在过头;其二是美国的金融界和房地产商人的过分贪婪;其三是美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既有过分也有不足,总之离中道太远,所以金融危机的爆发,简单地说就是偏离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离了中道。比如有时候扩展量偏多,难度偏大,这都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再比如跟学生沟通不够,或者沟通方式过于简单,这就无法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

中国古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极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生命。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5

在这个洒满阳光的冬日里,我拜读了南怀瑾老师撰写的《原本大学微言》。

这本书,对“大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弱小者,一下子便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有奋斗之力的好少年。

儿时。牙牙学语的我很想穿越到古代。因为我一直认为,古人学习是十分轻松的,而我们现代人学习压力却十分大。读了此书,我的想法有了180度的大转变:我要好好学习,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努力!我要成为国家栋梁。我要静下心来!然而,如果只是驰骋于天马行空的想象的话,那么一切将只会是天方夜谭,所以,我决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勤思好问,乐于探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宁静而致远”

那么,现在就要开始制定目标。人分为一个一个不同的阶层,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时区,我们一次要做到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是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使得原本十分浮躁的我,现在学会了“静能生慧”“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道理。

大学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千个字而已,可是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无书可及的,让读者能“正知、正见、正人心”,其中高山流水,柳暗花明之风光,在字里行间中处处体现,时兴慧解。

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社会。现在社会上的人总是十分浮躁、不耐烦、遇到什么事情都是欲速则不达。曾经有个姐姐诺诺,因为在学习上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本来天资聪慧的她,最终只能步入二本学校,与心仪的一本学校高中,因为不能静。我希望,大家读这本书能静下来,能有收获!

读了这本书我收获多多,我愿牵着你的手到这本书中去遨游!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6

《大学中庸》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大学中庸》这一本书,这本书是将《大学》和《中庸》两本书合为一体,我读后,深有感触。

《大学》是孔子传下的书,是古人做学问时读的第一本书,也可以说是古人想学习道德的入门书。

《中庸》是孔门传授心得的方法,“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指天下正道,“庸”是静止不变的意思,指天下定理。《中庸》这本书开头讲了一个道理,中间把这个道理用各种方式讲述,最后又归回到开头的道理。这个道理每读一次都会让你有新的收获,这收获,是让你终生受益的。

人要使自己永世垂青,就必须为人民做善事,但是,人要做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就必须有道德。

道德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开始,将自己的根本修正了,才可以成大器、做大事,而道德,是要一生坚持、坚持不懈的,还要从思想上认识,从行动上实践,从小事上做起。道德,不止是表面的样子,更是内心上的修为,也就是做到“自谦”和“慎独”。干大事,就是懂得修身,为民找想,才能万众一心,让人民得到幸福。

《大学中庸》让我明白了许多,我一定会再重读这本书

《大学中庸》读后感2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包括十一章的内容,分别是经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看完这部分后,联系实际确实是有道理的,学习和做学问都需要一个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大学中庸》读后感3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大学中庸》读后感4

在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之前,我从未真正读过任何一本古代经典著作。若说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那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大学里因为学的是外语专业,所以几乎从未接触过“语文”,也就更别提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习了。

参加工作后认识的第一位语文教研员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教师,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对于古代经典名篇可称得上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他曾经给予过我很多鼓励,我在被那些厚重、温暖的语言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曾暗下决心,多多诵读经典,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而懒惰又懈怠的我,浑浑噩噩间度过了许多年。有时间玩网络小游戏,却没有精力阅读经典;有时间和朋友东拉西扯,却没有心思让自己沉浸在一本书中。于是,年华枉度,空余嗟叹。其间偶尔也曾零星诵读过些许《大学》《中庸》的名句,如“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终究不成气候,外加疏于复习巩固,也大都遗忘了。

淄博赵成峰老师和烟台李霞老师对于经典诵读的至诚与坚守让人敬佩,让人自惭形秽。阅读其他叙事者的文章,再对比自己肤浅的文字,也时常感到羞愧。他们的文章总能给人真切而又温婉,清新却又厚重的感觉,而自己写来写去,只不过在原地打转儿,看不见进步与成长。我想,这与缺乏阅读积累、文字修养与文化底蕴有着很大关联。试想,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假性努力,如何与他们的求知若渴、笔耕不辍相提并论?成长的心思始终都有,诵读的意向也算充沛,无奈迟迟不见行动、固步不前。直到开始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似乎再也没有借口拖延与狡辩,那就逼着自己去啃这本“难啃的书”。

是的,这本书的确难啃——不光是《大学》《中庸》难啃,就连傅佩荣先生所作的注解对于我来说,也很艰涩。他旁征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论语》《孟子》《易经》《大学章句集注》等经典著作来进行注解。对于学识浅薄的我来说,每一章节埋头反复阅读,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译文也读上三五遍,才能与原文相对应,做出粗浅的理解。

反复诵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将《大学》重编为“经一章,传十章”,其中“经一章”谈“三纲领”与“八条目”。三纲领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修身”是焦点,位居枢纽角色。修身即是修养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礼仪、礼节与礼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现,其根基在于内心的修炼,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才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与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对于教师来说,“修身”大概可以这样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将“如保赤子”的初心唤醒或是找回;真诚面对自己的意念,不妨问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想要守护什么样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恶”,做真教育、为孩子成长的远方灌溉给养的则是“善”,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只见眼前分数而忽略孩子一生发展的就是“恶”,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不做兢兢业业的愚蠢的教师”;辨别外在诱惑、荣誉与自我的关系,是追寻现实世界里的“达官显贵”,还是坚守理想之中的诗与远方。当我们厘清以上问题并且开始摸索、践行“心向往之”的教育,我们才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纵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远,我们也将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们的整个教育人生,就应该“皆以修身为本”。唯有这样才能如李霞老师在讲座中所言,“推动自己,推动教育”,也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行走于教育之路或许艰难,而只要我们做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们亦能“虽愚必能,虽柔必强”。

一个月的共读时间所剩无几,而我对这本书、或者说对经典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在这段与经典“亲密接触”的时光里,它给予我的远非某一章节的诵读或理解,而是一种召唤和引领。它将曾经隐匿、蛰伏于心底的对于经典的求知与渴望唤醒,召唤着我尝试去开启一段不太一样的、更加丰厚而充盈的生活——这实在是从春天里开启的一段美好的遇见。

如果要给这份美好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永远。

《大学中庸》读后感5

看了这本经典书——《大学中庸》,我觉得这本书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对于以前的历史都记忆犹新,刻骨铭心。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它也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数不胜数的道理。这些道理散发开来塞满天地四方,收拢回来又能隐藏内心深处。他所蕴涵的趣味无穷无尽,而且都是很实在的学问,对于我们终身受用,而且用之不竭。这些道理深深地影响了我,例如:做人要以身作则,做人要感恩,做人要勤学……其中最深刻的是:感恩和勤学。

像感恩,做人一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像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像勤学,如果我们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们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们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就像著名的政治家孙敬和大学问家匡衡,他们为了勤学而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匡衡,幼时极爱读书,白天在田间忙於助大人农作,日落始返家,欲读书却苦於家中无灯,后来忽发妙想,原来,邻家点灯的那间房与他仅一壁之隔,他硬悄悄凿了个小孔,借此一孔之光,夜夜倚壁读书,读完了不少书。后来,匡衡成了著名的学者,特别是对于《诗经》一书,在当时的见解无人能出其右。汉元帝时,他的学问极为当朝赏识,所上之书屡被采用。他的凿壁偷光故事,也成了学界千古佳话……

读了这本书,我获益良多,读过这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希望我们读了这本书后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大学中庸》读后感6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组织了对传统文化《论语》的学习,现在又组织学习了《大学中庸》,通过这两次学习,使我不仅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自身的指导意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是《大学》的经述,也是这本书的总领,揭示了大学的宗旨。看完这部分,使我懂得学习和工作都要有安静和平的心智,这样才能神思安稳,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思虑周详问题,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规律。这对于在法院工作的我来说非常重要,在开庭之前要认真阅读每一本案卷,做好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在庭审中抓住庭审过程的争议焦点,围绕争议焦点调查和审理案件,但是实践中,一般当事人大都缺乏出庭经验和技巧,在庭审时提不出观点,抓不住重点,找不到焦点,而是采取平铺直叙的方法或是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的方法。这就需要法官有安静和平的心智,神思安稳,思虑周详问题,以平等宽容的心态注意观察当事人的心绪,体察当事人的心态,揣摩当事人的心理,以便及时准确地“对症下药”,找准妥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及时化解纠葛。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就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案件。

读《大学》的另一个深刻感受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外界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所支配,公平裁判,没有偏私。在具体审判诉讼案件过程中,要客观、中立,与各方当事人保持同等的距离,不偏不倚,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公正地裁判,公平地保护诉讼各方合法的实体权益和诉讼权益。作为纠纷诉讼的终极解决者,必须保持严格中立的立场,本身不能代表任何意志和利益,只能通过依法确认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的准则和对法理精神正确的理解,公允地确定哪些利益当受排斥,哪些利益应予保护,使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受到同等尊重、获得同等的法律保护。

读完《中庸》,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类世界最重要的是人与人间的和谐共处”,这虽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但是这种为人处世的方法运用到我们法官的审判案件中就是和谐裁判,调解结案。享有东方经验美誉的调解制度,就是强调“和”的效果,也是解决纠纷的最佳结案方式。目前较普遍的“大调解”机制的建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为贵”、“息讼止争”的优良传统。“和”并不是要回避矛盾,而是要通过分析当事人心理,注重释明法律,查清案件事实,讲究方式方法,进行细致入微的法律分析和事实分析,使当事人胜败皆服。通过调解,不仅合理解决了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影响社会和谐,而且理顺了当事人的情绪,缓和、化解了相互之间的对抗与冲突,达到了化干戈为玉帛、重建和谐关系的效果。

《大学中庸》读后感7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7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不偏,庸不易。”语文教学的“中”就是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庸”就是以平常心对待语文,把语文学习当作生活的常态,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从而真实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恪守语文教学的中庸之道就是坚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脚踏实地地走紧密联系生活、注重人文素养提高和语言能力训练的大语文之路。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的普遍祈求,而和谐社会正是中庸思想“致中和”的体现。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于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把心摆正,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途径。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8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所做的中庸,是说君子在任何时机都合乎中的标准。我觉得中庸之道和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庸的核心思想是自我教育,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这个中庸之道,不是空谈,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一刻也离不开,只要我们离开了中庸之道,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麻烦和烦恼。比如现在人喜欢熬夜,那就违反了中庸之道,日久必会生病,熬坏身体;对森林乱砍乱伐,就会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沙尘暴、泥石流,也是违反中庸之道;我们现在人的欲望无穷大,有了这个还想要那个,吃着碗里还要看着锅里,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因此给自己的生活徒增了很多痛苦和烦恼,这都是因为违反了中庸之道。

读《大学》感受到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养性。规范自己的家庭,修养自己的言行。读《中庸》希望通过我们修学,摆脱迷惑,返本归元,真正明了人生的真相,做一个觉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个能够遵循天道规律的人,那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9

(一)立德树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是光明的德行,表现为善的行为。文中指出“大学”一词在古代原指高等教育机构,负责按照成为政治领袖所应具备的条件教导王公贵族的子弟。德为人之本,不管是上级的统治者还是下级的臣民都应该有德有能。“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君子贤明是国家的希望,老百姓的福分。

我们作为教师,一学期期末会评出“三好学生”,而“三好学生”的三好指的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不管学生的智力有多高,“德”永远排在第一位。因为有德的学生,即使才华稍逊一点,也不会给家庭和国家带来什么灾难。反之,一位智力水平极高的学生,他无德,无底线,无做人的根本,那么他会不会做危害国家安危的事情,是不敢确定的。

“人无德不立”不是一句空话,教师是传道、授业之人,特殊的职业对职业道德要求更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爱国守法、爱岗经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师德的行为规范。

(二)修身养性

今天读《大学》,焦点在于“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即是修养言行。言行是表现于外者,其基础则在于内心的修炼。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

读到“修身”这一章节,我想到自己的老师曾经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在餐桌上,有一个人一不小心把自己碗里的汤洒到了餐桌上,你装作没看到,而不是哈哈大笑。”这种表现就是有修养的表现。是啊!也许面对别人的出糗,我们能表现自然,而给对方留足面子,真是有修养的表现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事务,我们应该做一个在大事面前是非分明、态度明确,在小事情上遵法守则,没有丝毫怠慢。教师亦是如此,我们身上的责任更重大,我们肩负起培养下一代人才的责任。所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想让学生有修养,为师的就应该从自身出发,不断地与时俱进,修养自身。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从文明礼仪教起。坚持下去,和学生们一同进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教育学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青年。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10

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国民教育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大学”。《大学》的“大”是高大的大,是至高无上或第一的意思。《大学》是研究和探讨人和人类社会最高大、最高深道理的教科书。书中既教给老百姓如何做人?如何齐家?如何修身?的方式方法,又向君主和君主阶层讲了如何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回顾我国五千年历朝历代,下从平民上至国君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无不证明《大学》讲述的道理非常准确。哪个成功人物不以修身起家?哪个兴国之君不以爱民为本?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只要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照《大学》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11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读过《论语》、《老子》、《庄子》,分别从人与人相处,自我的相处,人与大自然的相处的层面进行了深刻的讲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暑假中阅读了《大学中庸》,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

《大学中庸》这本书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学》,一部分是《中庸》,它们都是《礼记》中的一部分。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

相反如果内心急躁,很难去认真全面的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

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

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

读后感大学中庸 篇12

一、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职场中,往往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的事情,比如工作的调动,环境的变迁等等.面对这些事情,我们应该做到能够泰然处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心胸开阔,目光放远一些.看这些事情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而不去做匹夫之勇.

二、重物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这句话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明了决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因众人的是非标准影响自己的判断.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理性的判断,然后作出结论;二是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形势、不同的人们心目中,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领导往往欣赏的是有个性、有主见的年轻人,这样的人才能独当一面,今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在职场中,要想谋取一个更好的职位,你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锻炼好,只待时机一到,马上就能担当重任,而且还要做得很出色.“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身处这个信息时代,社会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各种节奏很快.知识体系和技术的更新速度之快,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按时“充电”.即使身处一个比较安逸的环境,也应该“居安思危”,考虑以后形势的变动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如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话,总有一天会被淘汰.

中庸之道与没有原则、人云亦云不同,这是一种必要的协调必不可少的关系.在职场中很多时候往往需要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因为职场也是一个大家庭,如果一味地讲究个性,没有团体合作意识,会搞得一团糟,也不利于集体的发展.因此,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保持一个中庸之道,确实在是明智之举.

中庸读后感经典13篇


一本好书,就像新的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废寝忘食,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在阅读了作品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庸读后感经典13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中庸读后感【篇1】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

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

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

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

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

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

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

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

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再读《中庸》,了解到此书重点发挥孔子的 “过犹不及” 的思想,要求人们追求“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境界,力图使封建社会等级秩序恒常不变,“居上不骄,为下不倍(背叛)”,以免出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小人而无忌惮”的“反中庸”的现象,消解阶级矛盾。

《中庸》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要求贵族君子能达到“中庸”的境界,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中实行智、仁、勇三德。

以此为修身、治人、治天下国家的基本。

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中庸》的核心观念是 “诚”。

认为“诚”是“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

此书虽然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服务,但《中庸》的核心观念“诚”对于我们现实社会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在诚心诚意的基础上才能做得好,没有了诚心,没有了诚意,那么任何事情将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

我们做人更是要有诚心,有诚心诚意,人们才会相信你,并乐意与你交往。

人们不会愿意与一个虚情假意,毫无诚信的人交往。

只有诚心付出才会得到真心的回报。

才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这只是我的初浅理解,有些话好像就在嘴边,但就是不能说得到位,还是修行不够。

我将继续努力研读,体会。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

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

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

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

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

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

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中庸读后感【篇2】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文章,相传是战国时代的子思所著。到了宋代,《中庸》和《论语》、《孟子》、《大学》并称为四书,明、清两代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中庸,最简单的理解为不偏激、不偏执于一端的意思。《论语·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自然界中偏激的事物都不长久,人与社会亦是如此,所以孔子说:“过犹不及”。随便一提,几乎在相同的时代,古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中庸之道,他认为每种德性都位两个极端的中间,比如不够勇敢是懦弱,过分勇敢是莽撞,勇敢位于懦弱和莽撞之间。中庸之道不但是德性之理,也是万事万物之理,比如亚里士多德还阐述了中庸之道运用在医学和政治上的例子。

《中庸》的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把万事万物之理(自然法则)和人联系起来了。万物的禀性是“天命”,是上天赋予的,也就是自然法则。这里“天命”的“天”,是自然之天,但如果你把它理解为宗教之天,也无大碍,因为不管是从自然哲学的角度还是宗教的角度,万物的禀性都是来自于那个“最高的命令”,人力不可更改。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地保持着自己的禀性,所以人保持自己的禀性就也是在尊道而贵德了。

所以接下来的一句是“率性之谓道”。此“道”可以理解为天道,也可以理解为道理。前面说了,尊重人性,就是尊道而贵德,也是尊重天道。而这天道,于人来说就是道理。人性如此,道理就自然如此,如果有人要逆着人性去干,别人就不会认同他说的理。《论语·宪问》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所说的“直”,就是率性的.意思,此“直”体现的是人性之真,因此而自然。

天命赋予了我们人性,顺着人性所做的事才合乎道理。以德报怨,是贤过了头。贤过了头,就和不贤一样。以德报怨,不合乎人性,所以人世间没有这个道理。天道(自然法则)、人道(道德伦理)不是没有关连的,更不能相背离,连结天道和人道的,正是人性,因为它即是“天命”,又是人在社会中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间的道理。

第三句的“修道”不是道教说的“修道”。道教的修道,求的是长生不老之类的事,是逆着天命的,也是逆着人性的。理论上人要摆脱自然法则给矛人的束缚,才能得道成仙,所以道教和佛教一样,都要摆脱人的七情六欲。所以荀子评价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而这里的“修道”是建立在“率性”的基础上的,所以应该理解相反,是懂得人情世故的意思。懂得人与人交往的道理就是教,比如子张太贤,子夏不贤,孔子都不满,因为太贤与不贤都违背了人性,非率性而为,孔子教以中庸,不使弟子走向极端,以合人的常情常理。?

教人中庸,首先是教人以真。率性是道,即是天之道,也是人的道理或者道路。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教。教即是言传身教的教,也是教化的教,文明的意思。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文明。?

中庸读后感【篇3】

《中庸》是一本适宜正在学习的学生读的。这本书给予我许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润着鲜花的心田。

《中庸》还教导我们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

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就……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己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书是我们的朋友,有的人认为《中庸》是“宝”,但有人认为它是“草”。我去认为它是宝!你们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中庸》哦!

中庸读后感【篇4】

从初中开始就已经接触一些中庸的观点,高中的语文填空题也经常出现四书五经,工作后,也经常听到或看到很多人在做人、做事方面、奉行中庸之道。今年学校下发了阅读小册子,我借此机会认真对《中庸》进行了研读,边读边对照自己的生活,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什么叫中庸?要给其下个定义太难,但很多人还是愿意接受朱熹的定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中庸》作为平民的哲学,其核心是中庸之道。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在行为准则上:“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境界来自于内心的“诚”,怀着“诚敬之心”、“敬畏之心”,不懈的进行主观心性的修养。在修养方法上,强调“择善而固执之心”的勤奋精神,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第一章《天命》,在本章中天命指的是个人的禀赋。任何一个人的禀赋是自然形成的,那么明白此道理便知道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这就是道。在修行道时,强调“教化”。在教化过程中,强调“慎独”,谨慎的修养自己,并强调“中和”。什么叫“中”,就是不偏不倚。人都有喜怒哀乐,但发出来要有节制。在天命之节,作者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展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基于我们天生善性,通过修养达成我们高尚的道德,以我们的德行影响、感化、劝化周围的人们,抵达教化的至高境界。作者在文中认为,人生命的本意是善的,生命的本真之义:纯净、透明、和谐。当我们了解了生命的本性后,家庭的熏陶与教养以及社会的影响,确定了我们的言行,形成了人格。在生活的实践中,随着人的成长,人要懂人情世故、学会待人处世、与人为善,并且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处世方法。当我们行走在命运之路上时,面对人生的得失,一路上有痛苦和快乐,当痛苦时,要学会节制自己的哀伤,做到“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快乐时,也不能过度。为人处世时,要控制自己的欲望与自私。做事要遵从规律,用道来规范自己,正如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什么呢?“道也者,不可须臾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在此句中,非常强调慎独,严格要求自己。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凝神静修,心存对天地神明的敬畏。正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者,自知也”。在强调慎独时,作者也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要慎重,三思而后说,说话办事时,一定要看场合,区分对象,要说不同的话语。

天命、本性、修道、教化,是人与社会发展进化的哲学。上天之大德,在于宽厚,在于包容。中庸便是博大与包容。中,“把东西放在中”“中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不苛求、在厌弃、不厚此、不薄彼”、“庸就是自在、认同、接受”,智者中庸,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也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最大学问。

这是我读完前三章,《天命》、《时中》、《鲜能》中的一小点感悟。但是越读越感觉自己无知,有很多东西还没有参透。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中庸读后感【篇5】

《中庸别讲》读后感800字: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三句的意思是去学习和修炼率性的道才叫做教。学习和传播幼儿、少儿文化很长时间了,因为当初对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满意,所以才找到了现在的这种教育。

教到底是什么?教育?还是教化?我认为教首先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过程。就像我经常对父母说,教育孩子就是一种自我成长。孩子是以榜样的力量,作为自己学习的基础。你希望孩子成为一种人,首先自己要具有这种人的品质,可能你不是这种人,但是你要为之努力。育就是养,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养育。那么教育就是教养。可是生活当中,我们往往把这两个词分开。教育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情,教养才是自己的事情。一般我们说一个孩子没有教养,会指他的家教。暗地里实际上是在责怪他们的父母。相对来讲教育的面积可能会更大,一个孩子教育不好,跟学校,跟父母,跟老师都有关系。读后感·化的字义是使性质或形状发生改变,就如同《大学》里把亲民作新民解释一样。我们改变不了别人,只能改变自己。还是那句话,自己改变了,这盘棋也就变了。

怎么能让自己做到化,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可以理解为:修道就是修身。让自己明白、发明、明了,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就会感知到自己的道,我们沿着这个道就会找到性,也就是我们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串起来就是我把《中庸》的整个第一句还是理解为方法论。它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图景,只不过这个图景更抽象一些。

结合《中庸》的第一句和《大学》的理解,一个人具备的术,是在生活当中比较重要,但不是绝对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绝对的。我身边的很大一群人,没有自信的原因就是他不具备所谓的一些术。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术的意义就不大了。我并不是说术没用,而是说它不具备决定性的作用。单纯从天理的角度来讲,我们所追求的一切的术都是枝枝叶叶外头寻。教化自己,去影响别人。境随心转,相由心生。送给自己,也送给每一个可以看到我这篇读后感的人。相关:《中庸别讲》读后感600字

中庸读后感【篇6】

内容简介:由予思主编,立足现实,取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有着幽默风趣的历史典故,又没有丝毫拘泥于世俗生活的痕迹。它语言平实、优美,娓娓叙来又无哗众取宠之意,且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同时以独到的人生视角、辨证的思维方式深刻地阐述了低调做人的社会意义,从而为人们更好地做人做事、成就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启示和思想指导。在掌握做人处世之精髓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尽快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幸福!

中庸式低调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中庸之道是一种高明的处世哲学,然而遗憾的是,真正掌握并实践中庸之道的人却不多。人世间发生的不少悲剧都与当事人的言行违背了中庸之遭有关。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有了好的方法却不被人接受呢?对此,孔于是这么认为的: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畅行,我知道其中的原因了,聪明的人常常超过中庸之道,而愚蠢的人又常常达不到;中庸之道之所以不能明晓于世,这是因为贤能的人常常超过中庸之道,而不肖之人,又达不到。避招风雨的低调策略,初看起来好像比较消极。其实它并不是委曲求全、窝窝囊囊做人,而是通过少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能保命安身,还可以求得一个好的终结。

中庸式低调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低调不是低人一等,不是一味地忍让,也不是与世无争,而是一种超越别人的智慧,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攻伐之术,是一种不争而狡的谋略。

中庸读后感【篇7】

关于书名,师父在书中提到了《中庸》名字的三种层次的理解含义,第一种含义是用中。庸解释为用,就是庸的使用方法。第二种解释为不易。就是不变化,永恒的。也可以理解为绝对真理。第三种解释为平常。就是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三种不同的理解会影响我们对《中庸》这本书的理解,不管是讲方法论,本体论还是平常修行,我们每个人看书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有的看书为了消遣,有的看书为了涨知识,有的看书为了看而看,有的看书为了实用,有的看书为了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这三种解释对我来讲,首先我觉得说得都对,其次我看《中庸》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点我是要弄明白的,如果我是因为《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我必须得看。那这本书我会看得很吃力。以前看书兴趣是第一位的,现在看舒适实用是第一位。因为我意识到,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我自己可以随意的去挥霍。我现在选择看书,就需要满足两种条件。第一个是要满足自己的灵魂需求,第二个是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里讲的生活需求,就是可以改变我在现实生活当中的状况。那么我看《中庸》就一定要自己能用上为主。如果仅从这一点来看的话,《中庸》我的理解就是用中,就是中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能指导我们生活的状态的,就是日用平常的一些东西,它不会脱离现实单独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庸》就是日用,平常也未尝不可。中庸成书于2000多年前,2000多年前到现在依旧在日常当中存在的,也就是不易变化的。这三个方面完全可以穿起来看,对我而言是这样的。

启予四书里只有《中庸别讲》读过的次数最少,写的读后感的次数也是最少的。所以希望自己每天都会写一些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篇8】

述不尽的千姿百态,满目琳琅

问世间之事,无止,中庸读后感。

唯一‘利’字当头,悲哀。

变中自有不变,是所谓道。

天下何止一道

道亦无止

然道亦不改

当知

守道之谓正

然道道正,可悲了。

道不相勃

怨则停

知‘ 道’,不可以止,

要干嘛呢......

子喷:通。

知‘道’而使其通,是所谓中。

‘中庸’之道几可与天比肩。

事事守中乃天赋人心

人人皆临,几人肯施

天与弗取,自取其咎。

‘中庸’乃天之道

成之为圣者

偏离为小人

守之为君子

为君则无为而为

子喷:至诚,明善。诚则明,明则诚。

诚既大道之源。至诚,明善,笃行。

大道求源,做人立本。“诚”乃人之本。

涓涓之流可以致远,有其源泉。

枝繁叶茂而无有根,则虚有其表。

国无本,则国亡。

人无本,则魂丧。

人人守本,就是传说中的‘共产主义“。

怀抱本分,去永不停息的看世上的.千姿百态,恪守中庸之道,一切都会有的,我相信。

中庸读后感【篇9】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成为《四书》之一。

其成书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世人以一种“中庸”的处事态度来对待日常的一些事情。其作书初衷与其他的著书之人并无异同,都是在强调一个实用性的原则,即要把书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之中,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其中有颇多名句仍为历代名家所称道,亦流传百代而不衰,足见其价值之高。不仅是在文学方面,更是在道德与文明的形成方面。或许这才可以解释为什么它在古代被列为四书之一,供广大的士人学习。

《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

《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种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用以助成“五达道”;“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而对于我们而言,其中的部分内容只能是作为学习时的参考与了解。比如,五达道里的君臣关系,在今天早已不复存在了,最多只是能部分地影射道上下级关系之中。而其它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也应该剔除掉,认真地挑选并继承中华民族的这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体会与感悟:在今天,《中庸》甚至还没有一篇论文长,但是它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却是当今的任何一篇论文也无法代替的。因为其中包含的引导性的东西,在当时而言是适时的、具有权威性的、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聚力的,是具有深远而无法替代性的。

希望人们都能做到“中庸之德”,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我所必须做到的。

中庸读后感【篇10】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子思所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成为儒家推崇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同志盛赞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以中庸之道处世,能调和各方面的关系。中庸讲的是人之根本,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孔子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读后感【篇11】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篇12】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读后感【篇13】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中庸》读后感


【篇一】

独爱《中庸》,在暑假,又一次的捧起《中庸》,细细研读。书并不厚,但感悟颇深,下面,让我来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中庸是一种存在,是一种天地间人与万物生存所依附的关系,是时间和空间的完美契合。是包容,也是利用。借天地间的一切,为我所用。《中庸》中句句哲理,值得我细细研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之行,自觉自悟自律自警。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无论是通达顺遂还是身处困厄乖蹇,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不敢放纵自己。无论日常事务如何繁杂,都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凝神静修,永远保持心境平和宁静,须臾不离道义的原则。固守着,坚持着精心的呵护着,培育着内心的美好道德,使内心回归明净,塑造真实美好的自我。

作为一名山大人,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越是在隐蔽的地方越加小心自砺,不留下愧憾;越是在细微的小事上越是用心尽力,不出现疏漏。因而,在平时生活中,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要恭敬谨慎,心怀戒惕,严格自律。细读《中庸》,渐渐地就明白,人心就是一面镜子,照的见别人也找的见自己。自己的心镜照见自己的人性,别人的心境,照见的是你的人品。因此任何事都不可疏忽。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之道,就想要去远方,必须先从脚下起步;又宛如要登上高山,必定先从低处出发。面对消逝的岁月,仰望掩埋着先祖业绩的废墟,我们在大路上走来走去,却总是不知道要去哪里,从何处做起。我们平庸,因而我们对于美好的未来总是仰望,而不知道如何接近,认为高远而不可抵达,这正是我们平庸的根本原因。事要一件一件地办,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仞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是天地间孤独的旅行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最卑微的事做起,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天下之事,制之在始;始不可制,制之在末。也许这世上有很多是我们不能改变的,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从自己做起,从最近处着手,使自己顺其自然,一步一步的取得成功。

身在山大,每一天都在成长,每一天都在进步。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仞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是天地间孤独的旅行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学习,深入探索,周密思考,明辨甄别,忠实奉行。人生也有涯而求之无涯。学习是毕生的事业,时间是永恒的主题。学问之道在于坚持不懈地日积月累别无捷径。一切的成就都是建立在长期的坚实的积累之上的,不要抱有幻想。没有相当的积累工夫,幻想着在某一方面做出惊人的成果或是取得突破都是不可能的。苏轼说:古之立大事业,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拨之志。唯有树立积土成山,驽马十驾的治学精神,才有可能求得真知,成就事业。

不偏不倚的立身处世哲学,不折不扣的太平和合境界。独爱中庸。

【篇二】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分享11篇)


即使同一个人在阅读一本书时,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更别说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了,读作品,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当读完一本书时,要写一篇读后感才好,你有记录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心态来写作作品嘛?小编向大家提供了《中庸》读后感,希望本页内容能帮助到您!

《中庸》读后感 篇1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学期刘明祥老师给我们放的翟鸿燊的国学经典讲解视频,当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经见,正思维。原来与《大学》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处的。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过而已,不知道其中的内在涵义,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把握。“格物”即明辨穷究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志,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以上说的是读《大学》中最重要的收获,下面说一下对《中庸》的理解。《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中庸》的内容比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内容。跟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研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在第二章《时中》中“时”,不仅指时间,时代,也指时机,既不要超越阶段,也不要被时代抛弃,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现实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认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与“时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确理解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认识。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中庸”是这样的“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与行的统一。朱熹对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如果没有诚信,那么自己对自己不诚实,就不会做到慎独;对别人不诚实,别人就不会相信你;一个企业不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不会兴旺。

关于《大学中庸》的内容很多,道理也很深刻,先简单说这些吧!

《中庸》读后感 篇2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读后感 篇3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立场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立场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惟,,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正人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正人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正人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好比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糊口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良多人在诉苦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糊口不公平。实在,我觉得,糊口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糊口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糊口水平进步,一定会变的刚烈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布满了人们的糊口,人们开始诉苦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熟悉问题的基础上,不中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盛,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严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收留,才能兼收留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收留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终极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立场,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难题,终极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任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中庸》读后感 篇4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读后感 篇5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之道读书心得2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庸》读后感 篇6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这样子的话,即使我们再贫穷,再愚笨,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将生活水平提高,一定会变的刚强起来!

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满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的进行学习的五个层次,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再读《中庸》,了解到此书重点发挥孔子的“过犹不及”的思想,要求人们追求“和而不流”、“中立不倚”的境界,力图使封建社会等级秩序恒常不变,“居上不骄,为下不倍(背叛)”,以免出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小人而无忌惮”的“反中庸”的现象,消解阶级矛盾。《中庸》中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要求贵族君子能达到“中庸”的境界,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中实行智、仁、勇三德。以此为修身、治人、治天下国家的基本。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的核心观念是“诚”。认为“诚”是“天”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皆赖以存在的根本,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人要通过道德修养工夫,“择善而固执之”,以求达到“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的境界。

此书虽然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为统治阶级服务,但《中庸》的核心观念“诚”对于我们现实社会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在诚心诚意的基础上才能做得好,没有了诚心,没有了诚意,那么任何事情将不会达到预想的结果。我们做人更是要有诚心,有诚心诚意,人们才会相信你,并乐意与你交往。人们不会愿意与一个虚情假意,毫无诚信的人交往。只有诚心付出才会得到真心的回报。才有可能把事情办好。

这只是我的初浅理解,有些话好像就在嘴边,但就是不能说得到位,还是修行不够。我将继续努力研读,体会。

《中庸》读后感 篇7

中庸之道如今已走向略带贬义的色彩,但如今人世间,成功之人,成名之人,大凡都是深谙此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中,不偏不倚;接着说庸,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平常就是不易,即鲜有改变,年少轻狂之时,日日思变,整日里做着相同的工作,重复着相同的生活被深恶痛绝,因而时时思变,跳槽等等所为,均有一定因素是因不庸而起。不说此行为之好坏,年少轻狂时的不庸在长者眼中是为胡闹、是为冒险,是为激进。暮年之人常念叶落归根,常念平淡生活,有一大俗话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为庸也,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且不论庸者好坏,此一对立还是颇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恶之者,既然中庸合用,我认为中是好的,则合用,庸必然也应是好的,平常之为,淡然处之能培养良好心态,庸并非鼓励不求上进,而是在激进中寻求平衡,此又回到中,不可过也不可不及,是以中庸合用。联系自己的教师生活,我感觉教师确实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学生的错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所犯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教师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心态过急,难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伤害学生的学习创造性;而如果教师能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地分析一下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学生找到出错的根源,教师也就不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所以,我认为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中庸》读后感 篇8

《集注》开篇便是程子对于篇名的解释,“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颇为少见。是以朱子详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与英文general可以互释,可释为一般,也可释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与篇中“执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为先贤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当可解为不偏不倚、执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与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类。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内在的道德素质,从而使社会可以达到太平和谐的一套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庸之道在中国千余年来成为一种处事哲学,但是到了当代好像出现了偏差,这恐怕跟用字习惯是有相当关系的。当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义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带贬义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把中庸也归结到不作为上来,这就跟原意相去甚远了。

中庸讲的不偏不倚、诚其意,可以从下面这句来理解。“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此处告诉我们,要守好本分,说合适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话,做合适德行和身份的事,进而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适合行事的。所以诗中有言明哲保身,这个词本来也不是贬义的。身处逆境想要进取的时候更要考虑如何智取,以四两来搏千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获,不能一味蛮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为不作为,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讲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诉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语所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进取的。接着又云,“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读后感·很明显地讲“为”和“修”,这两个字都是主动性的词语,是积极的、向上的。再扩展到其他儒家经典来讲,我们熟知的“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便是告诉我们当学习有了余力的时候可以出仕,当官有余力的时候可以致学。《大学》中也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今无数能人志士修身进取的思想基础。

上面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为了着重讲述而划分的几个方面或者说几个阶段,各有所侧重。所以我们理解中庸的时候,应该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语根据当代对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窥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读后感 篇9

我觉得古人学习,最重视的是“言传身教”。我们现在的老师很难做到“身教”,我也看了网上对于丹老师的评价。我还听人讲我们本地的一个企业家推动传统文化教育,自己却转身就骂街。因为文化的断代和缺失,我们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真的不好找到好的老师。电视上、网络里鱼龙混杂,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来辨别!寺院里开法会,参加的人很多,但是有几个是为法而来,齐云鹿老师说:“聚在一起是热闹,现在关键的还是远离教法的精神实质”。读毓老师的讲记,其实也觉得很生涩,因为我们之间还是很有距离的,但是毓老师对当代的社会现象还是有很深刻的认识的。另外,毓老师的讲解多是用经解经,《中庸》解释引自《易》《礼》《春秋》还有《老子》,当然我们没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整体的深入,也不一定会在单本的学习中有大的获益。慢慢来吧,“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毓老师还指出《中庸》和《易经》互为中表,因此了解了《中庸》,还要来学习《易经》,才能更好的学以致用。

《中庸》读后感 篇10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该书讲述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求人们按照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调节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颇,无过无不及。“凡是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上下通达、大爱无涯,诚中有道,告诉了我们简单而又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哲学。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教育的发展已呈日新月异之势。教材在不断更新,每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增加一些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育思想也在不断更新,科技创新的新世纪要求培养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育观念,变以前的“满堂灌”为现在的启发式教学;学生的视野在信息化时代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成年人不会的事情他们能驾轻就熟。几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准备”的重要性,无论言行只要事前准备充分,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个受国家培养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唯有“准备”才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的下一代。

教师的“准备”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的准备,二是行动的准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成绩的好坏通过一两次考试便能分出高低,但教育质量的优劣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融入社会后他(她)能否创新就是检验的标准。教师教出一个分数较高的学生比较容易,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却相对困难。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了这样的思想认识,行动的准备才有目标和方向。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教师首要的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外部的教育动向,重视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怎样体现;更新知识储备更是教师工作的重心。教师与学生是一桶水与一碗水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知识不仅要宽泛,而且要有深度。农村学校存在既超编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知识面太窄,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谈到深度,我们的教师又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事,如果学生询问下一个学段或者是科技前沿的相关知识,我们往往会以“我讲了你也听不懂”加以搪塞,这样的回答对学生的伤害有多深我们思考过吗?

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教育教学的游刃有余,我们必须制定终身学习计划,像久旱逢甘雨一样坚持学习;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研究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研究学生成长的环境,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对一班学生按照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并依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中庸的思想给了我启迪,同时也给了我力量。亡羊补牢从现在开始进行知识储备将成为我工作中的又一追求。因为自己读书少,《中庸》一书我并没有读过,但前段时间在搜狐网上看到了一本《中庸智慧心得》,就是一本蕴含处事哲理的书,于是读来看看。

本书分为三章——上下通达、大爱无涯,诚中有道,分别从持中、仁爱和诚信三方面介绍了《中庸》一书的处事哲学。

持中一部分主要是讲在处理事情时一定要有个度,过与不及都不可取,这也是《中庸》一书中“中”的哲学。其实道理很简单,大部分人都懂得,但如何把握这个度学问是很大的,通过实例论证是本书的一个特点,通过读这些实例,受益颇深,比如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人相处,与领导相处,善于抓住机会等等。但我认为在生活中如果过于讲求“中立”,会迷失自我,让自己变得没有主见,朋友很多,但知心朋友却不多,因为你的表现就是过于圆滑,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也是我学到的凡事要有度,在该表达自己的观点,该展示自己的时候就要展示自己,自己的个性是需要一点外露的。

对于《中庸》中的仁爱,作为教师的受益很大,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家人的疼爱等等,只有施爱,才会得到爱,一句“在这种大爱面前,一切人世间的不幸、痛苦、烦恼乃至灾难,都可以得到化解和愈合。”大家都会感同身受吧。

诚信教育在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本中就有强调了,现在的学生尤其需要诚信教育。现代的小孩子好像说谎是与生俱来的,就连我三岁的女儿说谎话跟真的一样。面对这样一群古灵精怪的学生,诚信教育不可失,当然,作为教师本身就应该给学生做个榜样,说到一定要做到,用教师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

《中庸》读后感 篇11

在这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在叙事者的推荐下,我终于鼓起勇气拿起读不懂,所以一直不愿读的《大学・中庸》,开始读时觉得很吃力,太难懂,后来我一字一句把原文和翻译抄写在一起,对照翻译再去读原文,一遍一遍反复读,便被经典所折服,叹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深邃,更感叹于其中文字之简练、浓缩之精华!

虽然整本书已读过,可是由于自己的理解和能力所限,对于读通、读透里面的内容还是很难的,需要重复来读、来感悟。即使读的不是那么透彻,书中仍有一些段落和语句让我深有感触。

其次,“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今天更新了,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保持更新。作为一名老师,如果一直保持原有的固定思想和方法,不想着更新理念、创新办法,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是难以教出创新型的学生的。

再次,“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意思是:君子自己做到某种善事,然后才去要求别人;自己不做某种恶事,然后才去责怪别人。读到这段话的时候,内心不免有些惭愧,作为一名老师,我经常告诉学生读书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坚持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而自己却很少有真正的阅读,也没有在某些事情上有过很久的坚持。还有一些家长,也会经常对自己的孩子提出一些很高的要求,但是自己却从来不会作为孩子的榜样先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不能以身作则,却要求孩子去做一些事,这大概是有违原则的吧。其实,有些时候,我们想让孩子做什么事,并不一定要用言语去要求和强制,想让孩子做什么,我们就先行动起来,孩子就会在这种以身作则的潜移默化中发生我们期待的行为和变化,从而更好地成长。

最后,“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如果真的能够使自己端正且不向他人求助,这样就不会有怨恨。对上不埋怨天,对下不埋怨他人。凡事学会从自身找原因,一切问题就好解决,如果一直怨天尤人,生活则会黯淡无光,生命也会毫无意义,记住“我变了,世界就变了”。

当然,经典带给我的绝不是这一点点感受,它让我的心灵滋润起来,更让生命充满了活力,对很多事突然有了释怀的感觉和洒脱的情怀。再次重复品读,发现书中内容都是有所联系,并非独立存在的,静下心来,读进心里,经典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奇迹。

中庸的读后感


中庸的读后感(一)

中庸第一个含义和要求是:天地万物包括人以及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然而中庸所要求、所追求的是合二而一,也就是说在处理矛盾的、多样性的、丰富多彩的人、物、事上,要求并追求一个和字2020,也就是要互学、互补、互惠、互利、互爱、互敬、双赢、共存、共进直到求得能够良性互动以至长久可持续。这是中华民族中庸精神博大精深切实可行之处的表现之一,更是被一国两制、计划与市场经济、国共合作、中美关系、中俄关系已经展示的成功范例所证明了的。

中庸第二个含义和要求是:合二而一并要和而有度,也就是说在处理矛盾的、多样性的、丰富多彩的人、物、事上,所要求的、所追求的和要把握、达到的是一个度字2020。

中庸的第三个含义和要求是:讲求实际,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丝毫不脱离实际。庸字2020者用也,而且是大用,即无不用。

中庸乃中国人的为人之道,喜欢中庸并且不是意味着喜欢两边讨好的人,而是喜欢这样的处理问题的方式罢了。


中庸的读后感(二)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2020难认,相反字2020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2020,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2020。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的读后感(三)

做生意,是为了求利,求利就很难做到不报怨。进货求人家优惠,人家不优惠,抱怨了;卖货求人家买,人家不买了,抱怨了有怨,心气就不顺,心气不顺,做事也很难顺遂。因此,我们要时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们要找到产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个字2020:求。因为有求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顺遂,求人施助不顺遂,便产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说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处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别人,这样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则无怨。

在其位谋其职,则无怨。人最大的怨来自于自身所处地位和环境。人们总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则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生平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败导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要解决问题和困难必须反求诸其身,要反省、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接再励。所以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意思是说没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够大不够近。这里也有一个求字2020,求自己也会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态,反省认识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不足再接再励,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读后感精品


读后感大全编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专门讲述“中庸读后感”的好文章,请收藏本文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一本好书如同灯塔一样为航海人照明方向,作者的作品读过之后让人有难以忘怀之感。 读后感说明了作品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中庸读后感 篇1

看了《中庸》之后我豁然开朗:就是因为我们怀着对天依赖的心情,让我们变得习惯从天得到鼓励以及活着的动力。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如此景仰、依赖的天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轻视,抑或是不在乎?高兴了就施舍一点恩惠,不开心了就让你吃点苦。我们应该学习中庸,对天也中庸,不卑不亢,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为自身,让自己达到一种不管怎样都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境平和的境界,平静地面对天给我们的一切,不期待他的眷顾,也不害怕他的降灾,在天不断为难的时候不会去想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而是自强不息并且在苦境中自得其乐,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影响到我们。或许这样,天反而会尊重我们,也只有这样,我认为两者才是平等的,才能真正的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圣人之道,“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而其基础,是对万物本性,对事物运行规律的敬畏,此之谓“尊德性”;是对事物发生、发展、变化、消亡背后的各种因素的不懈探索,此之谓“道问学”;是目光极于天地万物,而用心尽于精妙幽微;是不断修行调整自己,引导事物发扬本性。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朱熹说:“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祥于此,学者宜尽心焉。

中庸读后感 篇2

獨愛《中庸》,在暑假,又一次的捧起《中庸》,細細研讀。書并不厚,但感悟頗深,下面,讓我來談一談自己的收獲“中庸”是一種存在,是一種天地間人與萬物生存所依附的關系,是時間和空間的完美契合。是包容,也是利用。借天地間的一切,爲我所用。《中庸》中句句哲理,值得我細細研讀。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隐,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君子之行,自覺自悟自律自警。孔子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無論是通達順遂還是身處困厄乖蹇,一時一刻也不敢懈怠,不敢放縱自己。無論日常事務如何繁雜,都能夠排除外界的幹擾,專注于内心的修養,凝神靜修,永遠保持心境平和甯靜,須臾不離道義的原則。固守着,堅持着精心的呵護着,培育着内心的美好道德,使内心回歸明淨,塑造真實美好的自我。

作爲一名山大人,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越是在隐蔽的地方越加小心自砺,不留下愧憾;越是在細微的小事上越是用心盡力,不出現疏漏。因而,在平時生活中,即使在獨處的時候也要恭敬謹慎,心懷戒惕,嚴格自律。細讀《中庸》,漸漸地就明白,人心就是一面鏡子,照的見别人也找的見自己。自己的心鏡照見自己的人性,别人的心境,照見的是你的人品。因此任何事都不可疏忽。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之道,就想要去遠方,必須先從腳下起步;又宛如要登上高山,必定先從低處出發。面對消逝的歲月,仰望掩埋着先祖業績的廢墟,我們在大路上走來走去,卻總是不知道要去哪裏,從何處做起。

中庸读后感 篇3

《中庸》,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是子思所作。他把儒家道德观念中的“诚”说成是世界的本源,以《中庸》为其学说的核心。南宋朱熹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对古代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

什么是《中庸》?平常折中之意,亦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态度。儒家认为这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强调忠恕之道,认为这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准则。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乎“中庸之道”。在好,坏两个极端之间进行折中,做到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安于自己的社会地位,不做越位非分之事。身居上位不骄傲,身居下位不背叛。端正自己,勿责别人,不怨天,不尤人,就是《中庸》之道了。要实行《中庸》之道,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和通过后天的学习。《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的精神。

不过《中庸》的一些言论,积淀了古代统治者处理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的政治经验,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有较为深入的论述,这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着极大的启示,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

中庸读后感 篇4

在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之前,我从未真正读过任何一本古代经典著作。若说对于文言文的学习,那还要追溯到高中时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大学里因为学的是外语专业,所以几乎从未接触过“语文”,也就更别提对于古代经典的学习了。

参加工作后认识的第一位语文教研员是一位满腹经纶的老教师,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对于古代经典名篇可称得上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他曾经给予过我很多鼓励,我在被那些厚重、温暖的语言深深感动的同时,也曾暗下决心,多多诵读经典,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教师。而懒惰又懈怠的我,浑浑噩噩间度过了许多年。有时间玩网络小游戏,却没有精力阅读经典;有时间和朋友东拉西扯,却没有心思让自己沉浸在一本书中。于是,年华枉度,空余嗟叹。其间偶尔也曾零星诵读过些许《大学》《中庸》的名句,如“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终究不成气候,外加疏于复习巩固,也大都遗忘了。

淄博赵成峰老师和烟台李霞老师对于经典诵读的至诚与坚守让人敬佩,让人自惭形秽。阅读其他叙事者的文章,再对比自己肤浅的文字,也时常感到羞愧。他们的文章总能给人真切而又温婉,清新却又厚重的感觉,而自己写来写去,只不过在原地打转儿,看不见进步与成长。我想,这与缺乏阅读积累、文字修养与文化底蕴有着很大关联。试想,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假性努力,如何与他们的求知若渴、笔耕不辍相提并论?成长的心思始终都有,诵读的意向也算充沛,无奈迟迟不见行动、固步不前。直到开始与叙事者共读《傅佩荣译解大学中庸》,似乎再也没有借口拖延与狡辩,那就逼着自己去啃这本“难啃的书”。

是的,这本书的确难啃——不光是《大学》《中庸》难啃,就连傅佩荣先生所作的注解对于我来说,也很艰涩。他旁征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论语》《孟子》《易经》《大学章句集注》等经典著作来进行注解。对于学识浅薄的我来说,每一章节埋头反复阅读,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译文也读上三五遍,才能与原文相对应,做出粗浅的理解。

中庸读后感 篇5

«中庸»,“四书”之一,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阐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中和。子曰:“中庸其至矣乎!”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其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第一章便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统照全篇。

全书字字可读,但很难读懂,二十四篇共三千五百多字,但其中阐述的为人处事之道是无穷无尽的,讲究顺其自然,谨言慎行。大学是我们由校园向社会过渡的培训班,除了要学习丰富的知识,还要学习为人处世的技能。«中庸»强调的为人准则恰恰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孔子将“中庸”视为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在当今社会依然拥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的人才不仅仅能专能研,更要学会人情事故,«中庸»蕴含的大智慧,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张心雨)

中庸读后感 篇6

述不尽的千姿百态,满目琳琅

问世间之事,无止,中庸读后感。

唯一‘利’字当头,悲哀。

变中自有不变,是所谓道。

天下何止一道

道亦无止

然道亦不改

当知

守道之谓正

然道道正,可悲了。

道不相勃

怨则停

知‘ 道’,不可以止,

要干嘛呢......

子喷:通。

知‘道’而使其通,是所谓中。

‘中庸’之道几可与天比肩。

事事守中乃天赋人心

人人皆临,几人肯施

天与弗取,自取其咎。

‘中庸’乃天之道

成之为圣者

偏离为小人

守之为君子

为君则无为而为

子喷:至诚,明善。诚则明,明则诚。

诚既大道之源。至诚,明善,笃行。

大道求源,做人立本。“诚”乃人之本。

涓涓之流可以致远,有其源泉。

枝繁叶茂而无有根,则虚有其表。

国无本,则国亡。

人无本,则魂丧。

人人守本,就是传说中的‘共产主义“。

怀抱本分,去永不停息的看世上的.千姿百态,恪守中庸之道,一切都会有的,我相信。

中庸读后感 篇7

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悟合集8篇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我们平时也需要多阅读一些书籍书籍,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中庸》读后感悟合集8篇》,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中庸》读后感悟 篇1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文章,相传是战国时代的子思所著。到了宋代,《中庸》和《论语》、《孟子》、《大学》并称为四书,明、清两代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中庸,最简单的理解为不偏激、不偏执于一端的意思。《论语·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自然界中偏激的事物都不长久,人与社会亦是如此,所以孔子说:“过犹不及”。随便一提,几乎在相同的时代,古希腊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提出中庸之道,他认为每种德性都位两个极端的中间,比如不够勇敢是懦弱,过分勇敢是莽撞,勇敢位于懦弱和莽撞之间。中庸之道不但是德性之理,也是万事万物之理,比如亚里士多德还阐述了中庸之道运用在医学和政治上的例子。

《中庸》的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把万事万物之理(自然法则)和人联系起来了。万物的禀性是“天命”,是上天赋予的,也就是自然法则。这里“天命”的“天”,是自然之天,但如果你把它理解为宗教之天,也无大碍,因为不管是从自然哲学的角度还是宗教的角度,万物的禀性都是来自于那个“最高的命令”,人力不可更改。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地保持着自己的禀性,所以人保持自己的禀性就也是在尊道而贵德了。

所以接下来的一句是“率性之谓道”。此“道”可以理解为天道,也可以理解为道理。前面说了,尊重人性,就是尊道而贵德,也是尊重天道。而这天道,于人来说就是道理。人性如此,道理就自然如此,如果有人要逆着人性去干,别人就不会认同他说的理。《论语·宪问》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所说的“直”,就是率性的.意思,此“直”体现的是人性之真,因此而自然。

天命赋予了我们人性,顺着人性所做的事才合乎道理。以德报怨,是贤过了头。贤过了头,就和不贤一样。以德报怨,不合乎人性,所以人世间没有这个道理。天道(自然法则)、人道(道德伦理)不是没有关连的,更不能相背离,连结天道和人道的,正是人性,因为它即是“天命”,又是人在社会中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间的道理。

第三句的“修道”不是道教说的“修道”。道教的修道,求的是长生不老之类的事,是逆着天命的,也是逆着人性的。理论上人要摆脱自然法则给矛人的束缚,才能得道成仙,所以道教和佛教一样,都要摆脱人的七情六欲。所以荀子评价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而这里的“修道”是建立在“率性”的基础上的,所以应该理解相反,是懂得人情世故的意思。懂得人与人交往的道理就是教,比如子张太贤,子夏不贤,孔子都不满,因为太贤与不贤都违背了人性,非率性而为,孔子教以中庸,不使弟子走向极端,以合人的常情常理。?

教人中庸,首先是教人以真。率性是道,即是天之道,也是人的道理或者道路。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教。教即是言传身教的教,也是教化的教,文明的意思。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文明。?

《中庸》读后感悟 篇2

翻开自己的随笔,读《大学·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当时自己喜欢背《论语》,觉得那些简单的话,之所以成为经典,有着愈久弥新的魅力,用现在的话说,之所以,至今仍然成为我们学习和读书的教材,在于,这些经典有与时俱进的魅力,让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我们,都能从这些话语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接触《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学去上书法研究班的学习,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师的授课,使大哥受益匪浅。回来便要求我去背《大学·中庸》,说《论语》里很多思想来源于此。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想想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如果考试不好,回家会说考试的时候,答案写错了,或者紧张,或者什么理由。总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败,不从内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现在,凡事都会反求诸己,换了立场想一想,其实都会变得平和。

《中庸》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字,就是“诚”。有句话说,只要自己对自己诚实,这个世界就不会欺骗你。而之所以,诚很难做,多数在于,人的部分缺点。比如说,虚伪,爱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对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纯洁。一个“贪”字,就让“诚”字执行起来多曲折。佛法中讲,人有三毒:贪、嗔、痴。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这个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那种谨慎的对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对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惧,不敢怠慢,这一种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让我明白,量化每个细节,认真做好每个细节。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而细节就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这个世界不缺少梦想,但是缺少让梦想实现的人。中庸这种哲学,告诉我们不论在什么的情况下,都保持一颗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事情,以自然心对待自然。

《中庸》读后感悟 篇3

这个学期我们老师的晨诵经典篇目是《中庸》,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看了《中庸》之后我豁然开朗:就是因为我们怀着对天依赖的心情,让我们变得习惯从天得到鼓励以及活着的动力。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如此景仰、依赖的天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轻视,抑或是不在乎?高兴了就施舍一点恩惠,不开心了就让你吃点苦。我们应该学习中庸,对天也中庸,不卑不亢,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为自身,让自己达到一种不管怎样都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境平和的境界,平静地面对天给我们的一切,不期待他的眷顾,也不害怕他的降灾,在天不断为难的时候不会去想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而是自强不息并且在苦境中自得其乐,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影响到我们。或许这样,天反而会尊重我们,也只有这样,我认为两者才是平等的,才能真正的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中庸》读后感悟 篇4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中庸》读后感悟 篇5

《大学》是一篇以“三纲领”“八条目”为主线,分别叙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主要思想则是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并重新整理形成了“治国平天下”的理论。

《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接触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很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有点汗颜。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才能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才能有收获。每件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能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读《大学》的过程中让我清楚了格物致知的概念,原来只是听说,不知道其中的内涵,现在读完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解。“格物”即明辨事物的道理,从而扩充知识,增长智慧。“格”是格除的意思,即格除自己的思想杂念,使自己不被物欲所诱惑,而蒙蔽了自己的本性,使自己不受恶行的玷污,而污染了自己的心灵,使自己的行为高尚,使自己的心灵美好,使自己的而修养提高。所谓“致知”就是想获得知识就必须研究事物,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两词合起来,格物致知就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

由平天下必先治理国家到致知必先格物,竟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作者给那些尚在启蒙以及胸怀大志的人提供了一条“有理有据”的成功之路,按照这样的道路行事,即使最终不能成功,但是人们的道德、素质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统治管理者也将遇到更小的阻碍,无怪古今众多学者对它如此推崇。不仅仅满足了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使得社会更加稳定,更让学术界在其中找到了灵感,完善了孔子的学说思想。“治国平天下”,其中强调的尊敬长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民如子、谨言慎行、以民为本等等,无论是对领导者还是普通群众在今时今日仍然是我们所推崇的美好品德。

读《大学》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的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态,以保持美好的心灵,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因为愤怒、恐惧、偏好、忧虑,心思不能端正而使自己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也就是不心正的原由。

而《中庸》则强调“诚”,认为“诚”是现实中庸之道的关键。本人认为中庸比较适合个人修身所借鉴,像大知,大德,素隐,素位,行远,诚明等章节以及后面跟的实例,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当自己去真正阅读时才知道其内容之多。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对于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体事件,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都应予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作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作出适宜的行为。中庸说起来简单,可是当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太难了。因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在动静变化中做到恰到好处,这对于现实中的我们的确是很难的事情。

这里儒家所说的中庸并非是我们所想的“庸庸无为、窝囊终老”之意。中庸是一种不激进过分也不怯懦保守的道,讲求凡事行之皆有“诚意”,根本必为“正心”,绝不极端,亦是一种修身之道。《中庸》开篇释义了“性”“道”“教”,其中“道”是不可以片刻不遵守的,如果不遵守了,就不能称之为道,例举了君子在无人之处独处之时也要十分谨慎,这种观点与《大学》中的修身之道极其相像。而其后述说的“中和”则是一种不悲不喜或者悲喜之间符合自然常理、不违法度的状态。只要达到这种状态天地万物的运转,人类社会的演替就“和谐”了。万事合乎礼法,万民安于法度,万载传承盛世。其中回归天道,去除外界私欲从而使天性充实起来。我认为,这种思想教化比之《大学》中单纯为了统治阶级而“发明”的思想更具促进人类发展的意义,其中诸多思考更多出于百姓的角度考虑,而非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感觉。

读《大学中庸》,文中字字珠玑,包罗万象,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可谓是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真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经典和博大精深。

《中庸》读后感悟 篇6

中庸第一个含义和要求是:天地万物包括人以及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然而中庸所要求、所追求的是合二而一,也就是说在处理矛盾的、多样性的、丰富多彩的人、物、事上,要求并追求一个和字,也就是要互学、互补、互惠、互利、互爱、互敬、双赢、共存、共进直到求得能够良性互动以至长久可持续。这是中华民族中庸精神博大精深切实可行之处的表现之一,更是被一国两制、计划与市场经济、国共合作、中美关系、中俄关系已经展示的成功范例所证明了的。

中庸第二个含义和要求是:合二而一并要和而有度,也就是说在处理矛盾的、多样性的、丰富多彩的人、物、事上,所要求的、所追求的和要把握、达到的是一个度字。

中庸的第三个含义和要求是:讲求实际,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丝毫不脱离实际。庸字者用也,而且是大用,即无不用。

中庸乃中国人的为人之道,喜欢中庸并且不是意味着喜欢两边讨好的人,而是喜欢这样的处理问题的方式罢了。

《中庸》读后感悟 篇7

生吞活剥的读完了《四书》中的前两册《大学》和《中庸》,整理如下:

1、《大学》是摘要,《中庸》是条目简介,而《论语》则是细则正文。三者一脉相承,都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论,哲学理论的说法则颇为勉强;

2、《大学》,大人之学,帝王(统治者)的学问;

3、《大学》中含三纲领、八条目、及格物致知到平天下之逻辑,其核心为“修身”;

4、《中庸》中主要包含两个概念,中庸和至诚;

5、中庸,可以理解为“客观”,即不偏不倚;

6、至诚,可以理解为“坚定不移”,有此天下事无不成;

7、后世宋儒所注释的《四书》皆失原意,挂羊头为卖自己的狗肉而已;

两书共2万字有余,知道以上七条足矣。

通篇读完,另有一个心得: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大智”,所谓“大智”就是极大和极小的事无所不知,天道和人道均了然于胸,即知己也知人,淡淡然、挥洒自如、从容不迫、天下万物皆在我心……“大智”是通过学习能够得到的,终其一生从书本和实践中学习。儒家推崇的其他思想“仁”和“勇”等,皆是大智慧的一种表现。

《中庸》读后感悟 篇8

关于书名,师父在书中提到了《中庸》名字的三种层次的理解含义,第一种含义是用中。庸解释为用,就是庸的使用方法。第二种解释为不易。就是不变化,永恒的。也可以理解为绝对真理。第三种解释为平常。就是中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三种不同的理解会影响我们对《中庸》这本书的理解,不管是讲方法论,本体论还是平常修行,我们每个人看书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有的看书为了消遣,有的看书为了涨知识,有的看书为了看而看,有的看书为了实用,有的看书为了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这三种解释对我来讲,首先我觉得说得都对,其次我看《中庸》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点我是要弄明白的,如果我是因为《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我必须得看。那这本书我会看得很吃力。以前看书兴趣是第一位的,现在看舒适实用是第一位。因为我意识到,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我自己可以随意的去挥霍。我现在选择看书,就需要满足两种条件。第一个是要满足自己的灵魂需求,第二个是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这里讲的生活需求,就是可以改变我在现实生活当中的状况。那么我看《中庸》就一定要自己能用上为主。如果仅从这一点来看的话,《中庸》我的理解就是用中,就是中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能指导我们生活的状态的,就是日用平常的一些东西,它不会脱离现实单独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庸》就是日用,平常也未尝不可。中庸成书于2000多年前,2000多年前到现在依旧在日常当中存在的,也就是不易变化的。这三个方面完全可以穿起来看,对我而言是这样的。

启予四书里只有《中庸别讲》读过的次数最少,写的读后感的次数也是最少的。所以希望自己每天都会写一些读后感。

中庸读后感范文


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儒学思想底蕴深厚,你对《中庸》了解多少,下面来看看其他人写的读后感吧!



《中庸》读后感(一)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

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

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

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

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

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

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

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

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

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

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中庸》读后感(二)

从开始接触《论语》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

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意为平常,平庸。

《论语》和《中庸》中都讲中庸之道。

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韬光养晦,这样正迎合了那句满招损、谦受益,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

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

如今,在我看来,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中庸。

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岳飞锋芒太露,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李太白锋芒太露,难以见容于官场,苏东坡盛名之人,屡遭磨难,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见剖,龟因壳而致死,鹦以饶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贵而招杀,金铎以声自毁。

其实,锋芒太露的结果,容易招忌及受害。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这,正是一种中庸之道。

半开、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

行事之时,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在那些复杂中,我想,简单的持守才是最难的。

于是,我引入了圆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圆,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就绝非等闲之辈。

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对于才华的显露,当然,在这之外,还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虽不夺目,但始终不乏光耀。

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能正确的对待,并不一味发扬长处,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

面对才华横溢,不放弃收敛锋芒;面对勇敢,不放弃畏惧;面对矜庄,不放弃随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就是和了。

不偏不倚,不过也无不及,达到最好的状态,这就是和。

这样的一种心态,就是平常心。

生活中,面对过失,不过分埋怨别人,也不过分自责;面对荣誉,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面对困难,不过分踌躇,也不过分淡定。

万事适中,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

这是一种大智慧。

《中庸》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

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最大的遗憾。

万物持中,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

无论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变应万变,这将是一生的财富。

《中庸》读后感(三)

和谐是古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强盛、民主、文化、协调的社会主义国度。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精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精华,向众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立场。

对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感性看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置问题。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进程,通过书本获得悉识,通过常识传递思维,进而到达书中请求的道德水平。

通过浏览,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

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幸运,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当今这个竞争剧烈的社会,压力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端抱怨社会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下来,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畸形的景象。

因而,我们要温和的对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其化,在意识问题的基本上,一直空虚自己,是自己变的强盛,同时要坚持一颗谦逊谨严的心,不要戒骄戒躁,任何事件,当时有准备就会胜利,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负,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唯有博大和宽容,才干兼容并包,使为学存在世界目光跟开放胸怀,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

咱们要逐渐的进行学习的五个档次,终极使本人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幻想。

激动是魔鬼,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缓缓的处理,只有这样能力战胜艰苦,最终达到成功的此岸。

所有任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货色,就永远跑不了!

在《中庸》中,我领会到了知识的主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运气。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转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讯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质变才能达到量变,在我们积聚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近多少年来,爆炸性新闻比拟多,比方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消息从侧面反应出中国的国民生活程度差距很大,其中,确定有良多人在埋怨为什么自己不那么富有,认为生涯不公正。

实在,我感到,生活是最公平的,只有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尽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非常的努力做到的,我们能够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假如这样子的话,即便我们再贫困,再笨拙,也一定会靠自己的才能将生活水平进步,必定会变的坚强起来!

中庸读后感(四)

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我们中国要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每个人要理性对待问题,以中庸的态度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修身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进而达到书中要求的道德水平。

通过阅读,我学会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爆炸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

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中庸》读后感6篇”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中庸》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