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德育教育观后感

德育教育观后感

德育教育观后感1000字。

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我们拥有独立的个体与思维,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绪的火花,对于欣赏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观后感记录下来。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杂乱的思维得到整理。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德育教育观后感1000字,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德育教育观后感 篇1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经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我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走完全部人生旅途。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理解到的正规教育,好的小学教育能够促使孩子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当女儿上一年级时,我总就得这段时间应当是培养她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机。上学后,我每一天陪她一齐完成回家作业并要求做完后必须要检查,并做好复习和预习。我总觉得如果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她学习不会有什么困难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刚开始,我女儿动作十分慢,写字慢,做题目慢,一个字写了擦,擦了写。一篇课文没几个,生字,可她却要写上半个小是,甚至一个小时。有一次语文测验考了65分,之后教师打电话来说我女儿不是不会做,而是动作慢,来不及做,叫家长在家里多锻炼她。于是,每一天放学回家做作业,我在她写字台上放了个闹钟,让她有时间观念,让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女儿写字的速度明显加快,回家作业的质量也很好,女儿也有了自信心。我还帮她买了一些课外作业,让她利用双休日在家多练习,做好以后我像教师一样用红笔帮她批改,并写上分数,错的帮她讲解,直到她弄懂为止。从一年级到此刻五年级,一向坚持这种习惯。我想小学这些知识都是基础,不外乎就是多做题。题目类型看得多,做的多,考试肯定能考好。所以她的成绩一向名列前茅。

下头我来谈谈在家里是怎样辅导三门主课的。

首先,我先说语文。低年级的语文不外乎就是把学到的生字记住,再慢慢扩展成词语,词语学多了就会造句。基础必须要打好,每一天的生字和词语必须要背写出来。这样日积月累,她认识的字多了阅读本事也会提高。这对孩子今后的阅读分析和作文大有帮忙。还要多看课外书,刚开始能够看一些注音课外书,有助于拼音的提高。还要多带小孩出去看看大自然,让她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这样等到高年级写作文时,就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写进去。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加上孩子理解本事的提高和阅读的增加,要表达自我对事情的看法就轻而易举了。在家里我也经常买一些开放阅读,阅读分析的书,让孩子在家多练习,这样能够提高孩子的阅读分析,也能够让她读到好的文章,这真是一举两得。

关于数学的学习我没有异常的绝招。孩子小的时候,大脑语言功能的发育大过逻辑思考。就是说小孩子对逻辑思考比较的迟缓。所以说,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你要用简单的方法告诉她。不要你以为很简单的题目轻描淡写地跟她一说,可她还是不理解。必须要根据小孩的思维去想,去理解。为了使教育贴合孩子的生长发展规律,能够重点的训练她对于数字的敏感。用做游戏的方法,用扑可牌一张一张出出来,来训练她的计算本事。等她学完了加减乘除还能够和她一齐玩24点的游戏。这即能学到知识,又能和孩子增加感情。有一次,学校举行亲子活动,我和女儿拿到24点PK赛的冠军。等到孩子她逻辑思维有了飞跃前进的时候,对数学的学习会更加迅速和简便。

此刻的英语比我们小时候难多了,我也是跟女儿一齐从头学起,白天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晚上在复读机里多听几遍,让她会读,读熟了再让孩子把单词背出来,并且默出来。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读,背,默这三样是基础,基础扎实了,对今后的辨音,语法等都能应付自如。再让孩子在家多做一些课外作业,巩固一下,这样的英语成绩肯定好。

总之,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她们吗?中国正走向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将亲历并创造中国一个又一个辉煌。愿所有的孩子都志存高远,勤奋努力,担负起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和期望。

德育教育观后感 篇2

10月28日下午,实验小学明德楼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家长们有幸受学校邀请,聆听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张志刚老师的“做真正会爱孩子的家长”家庭教育讲座,各位家长专注聆听、积极互动、认真笔记,获益颇丰。

讲座中,张老师以幽默风趣、接地气的语言、亲子沟通的真实案例,向各位家长传递家庭教育的经验。在两个小时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我有以下感悟:

1、家长的成长比孩子的学习更重要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关注孩子的成绩、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正因为过度的关注造成了很多意识不到的问题,而我们的用心良苦,往往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优秀,我们是忽视了自己的成长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焦虑。

2、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受挫能力更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树立良好的家风和榜样。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做一做。善于学习,懂得孩子发展的规律,渗透正向的能量。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爱自己、爱家人,在孩子面前维护配偶的正面形象,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幸福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杜绝过度溺爱,教会孩子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不伤害他人。让孩子知道出现错误就要接受惩罚。

3、学会真正的爱孩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我们的方式是否正确?要做到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和孩子做同一件事,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陪伴。改变自己的观念,改掉焦躁的习惯,改变语言模式,努力培养拥有有趣的灵魂、健康的身体、会探索的孩子,而不是听话的孩子。

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家长们听的津津有味,许多经验之谈让我如醍醐灌顶,感慨良多。借用张志刚老师的话“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功德!”让我们从爱自己、快乐自己开始,做一名愿意学习、愿意成长的家长,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改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德育教育观后感 篇3

通过线上观看专家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解读,让我从中收益很多,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还有所欠缺,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要回归家庭责任,与孩子携手前行,一起成长,共创美好末来。

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个家庭夫妻关系和谐了,家庭才能和谐,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二、家庭、学校的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我觉得作为家长应积极地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孩子在校的时间相对来说比在家多些,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孩子在家和在学校表现的会不一样。通过与老师的沟通能够对孩子掌握的更多些,了解孩子的习性、表现,及时取长补短,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形成良好的习惯极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

今天,短暂的学习时光让我受益匪浅,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带娃”却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必须要更用心去理解法律背后的真理,与学校共努力,与孩子共成长。

德育教育观后感 篇4

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从这次学习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一些总结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望子成龙”型。

B、“重视分数”型。

C、“顺其自然”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对于家庭教育,我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但是,从这两天的讲座中,我却学到了很多,我会将所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身为母亲的我,不仅在学校教育学生,回到家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这次家庭教育专家培训的学习是几代人都享不尽的充电之旅。

德育教育观后感 篇5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我。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她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我就深受其害,从小我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使得我缺乏安全感,甚至有时候都不敢回家,所以从记事起,我的性格就比较冷,遇事都是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我身边的人都认为我很难接触,直到我25岁结婚以后,才慢慢的有所改善。所以,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孩子快乐无忧的健康成长。在这一点上,我对孩子的引导略见成效,记得我女儿4岁上幼儿园时,就知道帮助老师安慰哭闹想家长的小朋友;上小学后,同班同学生病不能去上学,放学后,她主动去传递家庭作业;去年升初一后,她又主动帮助胆小不敢说话的同学,找班主任解决问题,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巨大的影响。父母在要求孩子学会自律,不要总是玩手机的时候,能够想想自我是不是这样做到了呢?现在很多家长回家后,坐下来就是玩手机,一家人很少沟通,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吵,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电脑,让他自己随便玩,慢慢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匆匆忙忙的写完作业,就开始畅游游戏中了,更严重的是一旦孩子上瘾了,就开始走上了撒谎,逃学的不归路,等你在想管教时,已经太晚了。所以趁孩子还能纠正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谨言慎行,对自我的一言一行都要三思而行。

(三)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发脾气冷处理

孩子做对了,我们要用心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的纠正,奖励和惩罚都要有度,适可而止。虽然此刻教育专家都提倡多称赞,多赞美孩子,但是我觉得还要分什么事情,因为我这是有切身体会的。在我女儿刚上幼儿园学习写字的时候,一张纸写了半篇,我觉得孩子刚会写字,写的不错,就表扬她写的工整清楚,当时没有告诉她要把每张纸都要写满,从小不要浪费东西,以至于后来看她的练习本,几乎没有一篇是写满的,后来上小学后,这种状况才慢慢改正过来。这让我想到,如果在她第一次写的时候,我就给她纠正,后来也不至于在出现这种这种状况了。所以我坚持家长在称赞孩子方面,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因为一个习惯一旦养成了,改正是很难的。当然批评孩子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评过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会变的叛逆。由于我的脾气比较急,说话语气比较重,有时急眼了还会对孩子动手。我女儿10岁以前基本上是批评教育为主,后来慢慢发现她不如别的孩子活泼,回家很少和我们沟通,甚至在三年级时,她班主任反映,孩子都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让我一度感到后悔,后悔不该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后悔自己的教育方式过于偏激。从此以后,我克制自己不管在多么生气的情况下,都要想到我这样说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改变自己的观念,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坚持以道理说服,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以前旧账,最重要的是我们说的话,要让孩子听懂听进去,而不是空泛的讲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你说任何道理她都听不进去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处理,让孩子在自己的屋里冷静,我们要再旁边冷眼旁观,看她的反应,等孩子觉得闹也没有意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在去跟她讲道理,这样反而更能让她理解。

(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我们要先学会尊重孩子。有人会说,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意见,其实不然,虽然孩子小,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也有独立的思想,我们更要尊重她。记得女儿2岁的时候吧,有邻居的小朋友过来和她一起玩,看到别的小孩哭着和她要玩具的时候,我不假思索的把女儿玩具拿过来,给别的小孩,后来她就养成了抱着玩具不撒手的习惯,即使睡觉一拿下来就哭,我想那时候,我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伤害了她的自尊,我对她的不尊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逐渐的我学会了,做事要看孩子自己的意思,不能强加大人的意愿。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学习资料,我都会提前和孩子沟通好,就是去年上初中择校的问题,都是她自己决定的。让她慢慢学会有主见,能独立,从而更好的适应各种环境。

(五)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

我女儿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就要求她,每天放学后必须先写完作业,再玩或者吃东西,周末才能看电视,这个习惯一直延续下来了。俗话说,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只要我有时间,就会带孩子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更能让孩子理解。在劳动方面,家里只要能让她做的事情,都是坚持让她自己做,比如扫地,洗菜,收拾自己的房间等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能做什么,还不是越帮越忙,其实刚开始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只要她参与就好,如果你总是阻止她干活,她就会觉得妈妈不需要我,久而久之就不愿干了。而且养成劳动的习惯会让她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德育教育观后感 篇6

纵观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把德育放在突出地位。德育对所有的学校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幼儿园来说,更有其特殊的功能。孩子呱呱坠地时,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许多年轻的父母一定会想到给他充足的营养,给他丰富的知识,开发他的智力……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却考虑不多。其实,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幼儿期是人的启蒙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影响。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从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德,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

陶行知曾说:“德高为范,学高为师。”幼儿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对幼儿施加良好的教育影响。教师的道德情感与幼儿的道德情感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有一次,我带小朋友外出散步,路上看见一个清洁工人在倒垃圾,我就掩着鼻子说:“臭死了,快走!”万万没想到,这无意中的言行竟然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事隔不久,在一次教育幼儿尊敬劳动者的道德认识的谈话里,竞然有孩子这样说“清洁工,臭死了,我才不尊敬他们呢!”听了这孩子的`话,我深感内疚,这难道不是教师道德情感的偏差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吗?事实证明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才能影响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所以说,幼儿德育应该从树立榜样、激起情感入手,以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主。

二、注意幼儿的德育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首先要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的教育,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爱,使孩子领受到祖国的山山水水,江海,河川的美丽风光,知道祖国领土的辽阔,物资的丰富,悠久的文化,这些都能对幼儿进行爱的熏陶,萌发他们对祖国的爱。使孩子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诚实,讲真话的好品质。要求幼儿从小不骂人,不讲脏话,待人和气,热情,有礼貌,教育孩子不论拾到什么东西都要交公,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过。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床铺、玩具等。培养幼儿生活的条理性,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为幼儿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孩子勇敢、坚强、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不要随便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孩子,以免形成幼儿遇事胆小畏缩的心理。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们要关心帮助孩子改正缺点。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种,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从中选出促进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只要有心是完全能做得到的。

三、教育者要与家长要达成共识。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家长只注重幼儿智力的发展,而轻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也是影响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开展德育工作的一大因素。比如一些家长很重视孩子数学、语文的学习情况,对教师反映的有关德育方面的话题却置之不理;有些家长甚至教给孩子一些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有谁打你,你就使劲打他”;“小朋友和你抢玩具,你就抠他”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都阻碍幼儿德育正常、正确地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与家长达成共识,对幼儿实施一致的教育。

“十年树木,千年树人”,教师的工作就是树人,说明教育人的任务是复杂艰巨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持之以恒对幼儿做深入、细致且耐心的工作。从培养幼儿道德情感入手,无私地奉献爱心,组织好各项活动和交往,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集体的力量,逐步培养幼儿良好思想品德,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一起协助。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具有远大理想抱负和品德高尚的人。

德育教育观后感 篇7

今日,我观看了“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讲座,通过学习7位优秀家长代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收获颇多,作为家长,我们的期望肯定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养成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要经常倾听孩子分享他自己的事情。要多与孩子沟通,尊重、理解孩子,增进与孩子的互相了解。多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的事情,通过听他的心声从而正确引导孩子。

多鼓励孩子。孩子是需要鼓励的,鼓励就是他进步的动力,每当孩子有一些进步的时候,我们都会口头或实质性鼓励他,这样他就会特别高兴,就会越来越有自信。当然,在他犯错误的时候,也要适当的批评,同时也要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完了以后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不可以这样做。在他改正以后,也要提出表扬,告诉他只要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也是很棒的!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孩子帮忙做事情。平时在家我总让孩子帮忙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每次吃饭前让他帮忙摆好餐具,饭后帮忙收拾餐具。还有有时我在洗东西时,让他帮忙递东西等等。这些在我们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往往最能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孩子受益终生。

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不要怕孩子把家里弄乱,就呵斥不让玩玩具,对孩子限制太多是不可取的。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很大,所以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父母身上去学习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有手机瘾,所以我们在家里要少看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当孩子想看这些的时候要做出引导,让他玩会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看些喜欢的绘本。

作为家长,能同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应当放下家长的架子,多一些朋友式的沟通,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每个孩子也有他独特的性格,我们要懂得欣赏他们最可爱的一面。

德育教育观后感 篇8

今天我认真聆听了关于《家庭环境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认识青少年抑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视频课程,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我们的孩子,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孩子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塑造了孩子的心理素质水平,因此家庭在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要承担重要责任,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我们要充满爱、包容与欣赏,让孩子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时,有值得向往的.、留恋的东西;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的时候,知道我们家长会和他们在一起;和孩子们一起去面对压力,不抱怨,不逃避;让孩子们在绝望的时候,知道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学会向我们家长求助,或者向专业机构求助。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最大保护作用,提高家庭凝聚力,同时和孩子们一起去面对压力,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而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有技巧的,如变命令为商量、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不要总是帮孩子做主、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兴趣和欣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在公共场合指责孩子、尽量不要用否定的语气、说话要注意场合和方式等。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基础也不同,所以我们要给我们的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波动要理性。批评孩子要注意不要超过限度,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话。这样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感,反而激发逆反心理。我们要给孩子属于自己的空间,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必有一战,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我们千万不要和困难站在一起,打败自己的孩子。注视孩子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成才。

德育教育观后感 篇9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实效是德育的关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高处、看在远处、着手小处、干在实处。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如今学校道德教育弱化,应该受到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校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意识,避免德育教育的虚无、浮夸、等形式主义,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程度,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当前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德育地位的弱化和德育目标的单一

面对升学竞争,不少学校重智育轻德育,教师管教不管导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学校团队、班级思想教育活动花架子多,内容空洞,学生消极应付,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处于战略上重视,战术上忽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状态,德育地位得不到保障。如今,就存在一种教育现状圈养,用繁重的课业把孩子困在教室内的时候校园和教室就成了饲养场;在那里,教师并不顾及学生的饥饱与口味,而是实时定量地喂食。根据课程表规定的时间,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依照教师的理解,向不同的学生教授同样的知识。

以往的学校德育目标往往缺少明显的层次和梯度,小学生时常进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教育目标的单一导致思想品德教育的空洞说教和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

二、德育主体的缺失和德育内容的刻板

与学业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相反,思想品德教育恰恰喜欢把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受器,学生没有情感诉求,也没有自主建构。德育内容应该回归凡人生活,贴近凡人现实,即充分重视多元共存的社会中普通人的思想状态,而以往的德育习惯于用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来进行正面教育,或用典型的反面人物来进行反面教育,即习惯于用超人和坏人来教育学生。这样的德育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学校德育应该拉近学生与凡人的距离,培养他们对多样化的尊重和开放与宽容的心态,培养他们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

三、德育评价的空泛和德育网络的松散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仍缺少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从而导致对德育工作的评估流于形式或干脆以智育代德育,一俊遮百丑。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应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家庭育人和社会环境育人的三维统一,努力增强教育的实效。而有的学校与家长相互埋怨,相互推诿,与社区不相往来,不通力协作,这也是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小学德育存在的以上问题,为了让德育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

一、提高教师素养,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启迪与帮助,并非仅仅限于课堂上,也不只是书本里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言传身教,即对学生的影响力是终身的,也是难以估量的。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其次,教师应和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二、抓好课堂教育,注重学科与德育的整合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可采取以美辅德的方法。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辅相承的客观规律,寓美育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样就可以形成合力,发挥以美辅德的功能。一是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音乐教学应根据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唱、游之中。在歌词乐曲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美术教学立足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把绘画和手工制作结合起来,使教材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活动,由浅人深,形成系列;体育课教师可以通过健身操等人体运动,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的运动美感,使学生在欣赏美的旋律和动作的同时,逐步形成创造运动美的能力。另外体育教学中多开展竞赛,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行为规范等良好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审美情操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二是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如语文学科不仅使学生从一篇篇课文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而且在审美观上初步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注重这种启迪和培养,可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什么东西应该赞美、效仿,什么东西应该憎恨、鄙视。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发挥课文中形象的感染作用。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三是开展各种活动,而活动的过程可成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启迪心灵的过程,为学生把知转化为行提供实践机会。因此必须重视活动的传统性、时代性、趣味性、服务性和社会实践性。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挖掘素材,表现自我。如低年级学生可开展寻找校园内的美,中高年级学生开展美在哪里的讨论,让学生懂得只有内在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结合,才是完整的美。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及相应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把某种情感引入到对道德观念的思考之中,促使他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外部情绪转化为内部的道德体验,做到在明理的基础上激情,在激情中渗入明理,理中有情,情中有理。

三、抓好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德育工作,营造扬善抑恶的德育氛围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实施的基本单位。因此,抓好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远大的影响力量。在一个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不仅受到其他个别学生的影响,而且受到群体及其特性的影响。置身于其中的学生会感受到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例如在一个以勤学上进为主导风气的班级里,一个懒散的孩子会感到与环境格格不入;在一个充满友爱互助气氛的集体里,一个任性自私的学生会感到孤立、受谴责、没人理。因此努力把德育目标所确定的各项要求变成为班集体的共同意志,变成占有主导地位的风气和传统,是通过集体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四、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教育学生的隐性课堂,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净化校园环境要从学校宣传媒体、绿化美化工程、校园环境卫生建设抓起,使学生置身于一个优美、文明、整洁、有序的环境中。整洁、优美富于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而且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乃至个性的形成起着积极的影响。同时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潜能。

德育教育观后感 篇10

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从这次培训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劳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明,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望子成龙”型。B“重视分数”型。C“顺其自然”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期望,经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惟独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恒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熟悉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模范,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对于家庭教育,我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但是,从这两天的讲座中,我却学到了很多,我会将所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身为母亲的我,不仅在学校教育学生,回到家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这次家庭教育专家培训的学习是几代人都享不尽的充电之旅。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合集


你是否在思考怎样安排观后感才更好呢?在观看电影时,我们的大脑是活跃的,优秀的作品里往往会出现让自己颇有感触的情节。 因此,写下我们的感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录心中的感动,下面小编为您带来了“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 篇1

通过这期线上公开课,宽严相济的教育原则,写进了家庭管理的法律当中。我对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角色与教育方式思考更深,更加明晰。

一、自身作则,潜移默化

孩子学习,不仅学习本领,还要学习做人。学校教的'更多的是本领知识,而做人更多的是由家长来教诲。家长的教跟课堂的教有着很大的差异。要培育孩子,更多的是家长以身作则,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孩子。譬如家长教导孩子要孝顺父母,而自身没有对自己的父母孝顺,这一切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言行不一,行比言更重要。作为家长,我们不是一味把教育的责任推到学校,而是把自身的责任承担起来。在方面,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主人公郭靖的母亲李萍则给我们做了一个典范。她通过言行教导郭靖做好人,最后还牺牲自己教导郭靖爱国。一个伟大而教育优秀的母亲!

二、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今年南海有学子考上清华大学的,媒体采访他父母,他们表示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家里营造学习氛围,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好的习惯,尤其是终身学习的习惯,像银行储蓄一样,一辈子都在帮助我们。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家里创造学习的浓厚氛围,这是家长要想办法去做到的事情。

三、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喜欢玩游戏,是沉浸在里面的场景获得成就感。这是一种虚拟世界获得喜悦的兴趣。我们要培养孩子现实生活中的兴趣,比如看书的精神冒险,画画、书法等等。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在他们的优势上。记得有同事跟我说过,他儿子本来不喜欢英语的,但偶然一次机会给他看了美国的英文学习动画,跟儿子玩英文游戏后,其儿子觉得很好玩。通过他逐步的引导与鼓励,儿子慢慢喜欢上了说英语,后来越来越有兴趣,成为班长英语最好的孩子。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教育内卷,成为如今的焦点问题。从今年的中考来看,减负成为一个主旋律。减负的目的是让孩子爱上学习,发展自己的兴趣,成为一个社会有用的栋梁。时代进步,我们那一代家长式的教育在这一代要慢慢转变。自身作则、培养好习惯、培育兴趣,转变的关键点是我们这些家长。只要教育目的不变,教育方式的改变不妨从我们家长开始。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 篇2

3月27日早上,我和孩子一同观看了中科院家庭教育家张莉主任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雷雳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网络安全》教育专题节目。主要内容:应该怎样与孩子沟通交流才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提升孩子防骗的能力;怎样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其中最令我有所感触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说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的摇篮,也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在教育这个由浅人深的过程中,对于任何人来说,最浅显、最基础的教育都是通过家庭、特别是通过父母来完成的。如果没有家庭教育所传授的那些基本知识、本领作基础,人是很难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

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就象是建高楼大厦的基石,基石打得好,才能建万丈高楼,家庭教育搞好了,才能为培养优秀人才打好基础。这种伴之以深厚浓烈的亲情之爱和细致入微的体贴方式而进行的家庭基础性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它对任何人一生的成长都起着奠基作用。

孩子和父母在平等的.环境中互相讨论、争辩,既是一种友爱磨合,也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对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绝佳帮助。因此,家庭教育时,父母要把孩子当作平等的独立个体,与之沟通。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在平等、互敬、互爱。

日常同孩子多交流,特别是语言交流,包括书信、游戏、游玩、阅读等。良好的沟通是消除隔阂的最好方法,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当保留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孩子的情感力与认知力。家庭教育的特点在于启蒙性与感染性,这都要求家长在其中起到典范带头作用。诚信教育也必不可少,言出必行是诚信的主要表现,只有诚信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守信的孩子。人人都会犯错,大人都避免不了,何况是孩子。所以,作为家长要宽容地对待孩子的过错,帮其分析错误原因,避免再次犯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培养孩子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孩子们终将会长大,需要他们自己的人生,我们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其实就是爱。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 篇3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我们都期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快乐地成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处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反思中,希望自己能够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磨炼、一起成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质以及家庭的温馨、和睦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每当看到孩子那灿烂的笑脸,听到孩子那稚嫩的声音时,什么烦恼,什么辛苦统统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重视品德教育,使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个人品德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教育孩子讲道德要从自身、身边做起,使她从小尊敬长辈,友爱他人,不欺负弱小。孩子做对了要赞赏,做错了要恰当批评,让他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判别事物对错的观念。内心善良、懂礼貌、讲文明、辨是非、懂得换位思考,这一切应该从小就抓起。

例如:孩子很小的时候有点攻击性,喜欢打人,常常把其他小朋友弄哭。个性强一点的孩子往往都会这样,我想一定要想办法治好他。有一天下班回家有妈妈过来告状说我儿子昨天打了她的孩子,弄脏了她孩子的衣服。回到家我非常耐心地蹲下来问他:“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宝贝,是不是?”(因为我平常都会向他强调这一点,所以我敢肯定他一定会说“是”)。他果真说:“是啊。”我继续说:“你要是被别人打了,爸爸妈妈一定会很心疼、很伤心!但同样的,你把别的小朋友打了,她的爸爸妈妈也很心疼、很伤心啊,因为她也是她爸妈的小宝贝啊!”这个时候他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了头,开始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会令别人伤心的。从此以后,我们这一片儿的孩子都愿意和他一起玩、一起笑,偶尔闹点小矛盾叫很快会和好。

二、培养独立性、主见性,锻炼孩子的能力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想一代要比一代强,就必须让孩引故自己的主人。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赋予孩子行使选择的权利,不要用自己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例如:孩子自己衣服的颜色,什么时候看书、画画、玩耍、弹几遍电子琴、看多久的动画片、玩多久的游戏,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就由他自己选择决定。当孩子跟我在一起时,他会安排的并并有条,有时还会指出我做的不足的地方。也许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孩子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三、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孩子是父母的体现,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做到什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传。而且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我们要帮助孩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慢慢养成习惯。告诉他每天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对于医生,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商人,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你,时间就是知识与成长。利用安排好了时间,你可能长的枝繁叶茂,但如果浪费了时间,那你可能弱小干枯。但劳逸要结合,该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心中要有个时间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分数,而是让孩子有能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并享受生活。

例如:早上起来洗脸、刷牙、叠被子,自己整理并管理好自己的东西,用过的东西要记得放在哪。看完一部动画片或电影,跟孩子一起探讨一下有什么教育意义或者是有哪些体会和感受。大人讨论问题,你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去。大人有哪些你认为不对或不好的地方,你也可以指出来。

四、多赞赏,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对他的爱。不要吝啬“我爱你”这三个字,也不要羞于表达。爱孩子、爱伴侣、爱父母就应该大声说出口。不仅是这样,我们还要充分信任他、尊重他,多挖掘他身上的优点,少一些责骂,多一些宽容,但不要纵容;少一些攀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灰心,多一些欣赏。也许孩子会笑着去面对他的人生。

例如:有一段时间,经常阴雨绵绵,我就说:“这天气老是下雨,心情好烦躁。”不料儿子却说:“我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天天下雨也影响不了我的心情。”

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让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长

现代社会到处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孩子自己的安全意识。唯有孩子的安康,才会有家庭的幸福。教孩子认各种安全标识、交通标识、食品标识以及其他标识是很有必要的。也非常感谢学校在适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给孩子培养安全意识,并根良据不同的成长阶段以及面临的不同环境,教给他们一些遇到危险时求安求生之道。

以上是我自己觉得重要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家长冷静地面对、理性地分析,提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解决方案。

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以及对孩子的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地教导。让我们共同携手为祖国培养更优秀的下一代而努力。

感谢学校搭建平台,给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听完专家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作为家长要努力营造温馨、舒畅,充满包容和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和温暖港湾。陪伴会让孩子减少焦虑,消除孤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理解会促进沟通,让孩子感到温暖、幸福。

2、多沟通,少说教。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爱。

3、制定规则,管理好手机与读物。孩子从小要有规则意识。特别是手机和不健康的读物,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规则,会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迷恋,不越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特征。

4、和孩子一起面对压力。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会遇到许多压力。作为家长,不能忽视,不能责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教会孩子在压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时,学会求助。只有家长的接纳与帮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愿我们通过学习,成为更好的家长。愿我们的学习,成就更好的孩子!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 篇4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

可以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明白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忙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明白就应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立刻把她扶起来。”这样的游戏我们乐此不疲。

三、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潜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职责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潜力。

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必须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简单。

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光,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

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我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此刻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我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期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简单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期观后感3

昨天晚上睡觉时,女儿很神秘的对我说:“妈妈,今天晚上泽辉没有认真写作业,你猜他妈妈是怎样治他的?

我急忙纠正孩子的用词不当:“那不是治,是教育。可是泽辉他妈妈也太坏了,这么冷的天让他在外面,我把泽辉领进屋里,他妈妈又把他赶出来了。”听了女儿的话,我连忙说:“你要是不听话,我也会把你赶出去的。”女儿仍然嘟囔着:“那你也是个坏妈妈。”

在这之前去泽辉家串门,当与他妈妈谈起如何教育孩子时,就亲耳听到她这样说:“孩子不听话就打,舍不得打,只会把孩子惯坏了。”回家我把这话对老公一说,他坚决反对,不赞成用打的方法教育孩子。

通过这件事,我陷入了深思: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的腰包都鼓得足足的,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各种教育观点、教育理论、教育模式铺天盖地而来,其中也有一些“快乐教育,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哪个做家长不把孩子的教育当做头等大事?可为什么孩子们不领情呢?

我突然想起在一本书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那么,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教育孩子呢?我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个镜头:一个刮风下雨的天气,一位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师骑着车子去上班,走到一个小桥边,腿一软,从桥上摔到河里去了,他从河里挣扎着爬上岸,提着两只鞋出现在教室的门口,此时离上课还有五分钟,他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你们真棒,按时上课,都是勇敢的孩子。”他就是我的小学老师,永远忘不了的是他全身湿漉漉的,光着脚,手里提着滴水的鞋,水珠顺着头发往下滴,他也许从来没有教育孩子怎样去做人,但我从他的身上理解了“德高为师”的含义,懂得了“以身作则”的真谛,他只教了我一年,却成为我教师生涯中永远的楷模,从教15年来,这个镜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它时时鞭策我,做一个这样的好老师。

教育,是无言的爱。父亲是一位老老实实的农民,他从未教育过我什么,只是偶尔从农田回来早一些的话,我就会缠着父亲讲故事,讲的故事里边的最终结果是好人的好报,坏人的严惩下场,就是父亲的爱在无形中影响了我,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走出自己的美好人生。

教育,是无声的行动。再看看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如何诠释教育。泰戈尔老先生说:“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影子,而我已飞过。”我想:“这是多么高明的教育智慧呀!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了。而我们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切可理解,但天天把教育挂在嘴上,不仅没有把铁炼成钢,反而让孩子很小就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是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这不是很可悲的事实吗?

试想:当年朗朗在学校学习,取得的成绩并不好,他的妈妈并没有采取严厉的惩罚,而是为孩子选择了更好的机会,留下了佳话,从而造就了一代国际钢琴大师。

试想:当年的爱迪生“孵蛋生鸡“的故事,被众人所歧视,他的妈妈如果不是那么坚信儿子的才智并带回家亲自教育,世界将痛失一个伟大的发明家,那么我们何时用上电灯,教育到底是什么?聪明的父母老师们,今天,我们到底拿什么来教育孩子!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 篇5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我。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她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我就深受其害,从小我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使得我缺乏安全感,甚至有时候都不敢回家,所以从记事起,我的性格就比较冷,遇事都是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我身边的人都认为我很难接触,直到我25岁结婚以后,才慢慢的有所改善。所以,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孩子快乐无忧的健康成长。在这一点上,我对孩子的引导略见成效,记得我女儿4岁上幼儿园时,就知道帮助老师安慰哭闹想家长的小朋友;上小学后,同班同学生病不能去上学,放学后,她主动去传递家庭作业;去年升初一后,她又主动帮助胆小不敢说话的同学,找班主任解决问题,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巨大的影响。父母在要求孩子学会自律,不要总是玩手机的时候,能够想想自我是不是这样做到了呢?现在很多家长回家后,坐下来就是玩手机,一家人很少沟通,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吵,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电脑,让他自己随便玩,慢慢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匆匆忙忙的写完作业,就开始畅游游戏中了,更严重的是一旦孩子上瘾了,就开始走上了撒谎,逃学的不归路,等你在想管教时,已经太晚了。所以趁孩子还能纠正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谨言慎行,对自我的一言一行都要三思而行。

(三)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发脾气冷处理

孩子做对了,我们要用心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的纠正,奖励和惩罚都要有度,适可而止。虽然此刻教育专家都提倡多称赞,多赞美孩子,但是我觉得还要分什么事情,因为我这是有切身体会的。在我女儿刚上幼儿园学习写字的时候,一张纸写了半篇,我觉得孩子刚会写字,写的不错,就表扬她写的工整清楚,当时没有告诉她要把每张纸都要写满,从小不要浪费东西,以至于后来看她的练习本,几乎没有一篇是写满的,后来上小学后,这种状况才慢慢改正过来。这让我想到,如果在她第一次写的时候,我就给她纠正,后来也不至于在出现这种这种状况了。所以我坚持家长在称赞孩子方面,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因为一个习惯一旦养成了,改正是很难的。当然批评孩子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评过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会变的叛逆。由于我的脾气比较急,说话语气比较重,有时急眼了还会对孩子动手。我女儿10岁以前基本上是批评教育为主,后来慢慢发现她不如别的孩子活泼,回家很少和我们沟通,甚至在三年级时,她班主任反映,孩子都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让我一度感到后悔,后悔不该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后悔自己的教育方式过于偏激。从此以后,我克制自己不管在多么生气的情况下,都要想到我这样说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改变自己的观念,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坚持以道理说服,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以前旧账,最重要的是我们说的话,要让孩子听懂听进去,而不是空泛的讲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你说任何道理她都听不进去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处理,让孩子在自己的屋里冷静,我们要再旁边冷眼旁观,看她的反应,等孩子觉得闹也没有意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在去跟她讲道理,这样反而更能让她理解。

(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我们要先学会尊重孩子。有人会说,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意见,其实不然,虽然孩子小,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也有独立的思想,我们更要尊重她。记得女儿2岁的时候吧,有邻居的小朋友过来和她一起玩,看到别的小孩哭着和她要玩具的时候,我不假思索的把女儿玩具拿过来,给别的小孩,后来她就养成了抱着玩具不撒手的习惯,即使睡觉一拿下来就哭,我想那时候,我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伤害了她的自尊,我对她的不尊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逐渐的我学会了,做事要看孩子自己的意思,不能强加大人的意愿。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学习资料,我都会提前和孩子沟通好,就是去年上初中择校的问题,都是她自己决定的。让她慢慢学会有主见,能独立,从而更好的适应各种环境。

(五)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

我女儿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就要求她,每天放学后必须先写完作业,再玩或者吃东西,周末才能看电视,这个习惯一直延续下来了。俗话说,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只要我有时间,就会带孩子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更能让孩子理解。在劳动方面,家里只要能让她做的事情,都是坚持让她自己做,比如扫地,洗菜,收拾自己的房间等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能做什么,还不是越帮越忙,其实刚开始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只要她参与就好,如果你总是阻止她干活,她就会觉得妈妈不需要我,久而久之就不愿干了。而且养成劳动的习惯会让她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 篇6

毋庸置疑,家庭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校共育,立德树人,是家庭及社会共同的目标。作为一名家长,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通过收看第三期家庭教育公开课,产生几点体会:

一、家庭教育的重点在家长意识

今天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家长内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然而,太多不良因素影响,孩子难以顺着父母的安排一天天成长进步。自私、懒惰、拖延、不自律、脆弱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家长,常常因为孩子焦虑难安,焦虑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相通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出挑,然而却忽视了自身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距,生活方式、氛围营造、教育引导深藏学问,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想让孩子优秀,家长就要提升教育意识,努力创造美好生活,寓教于生活,给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不是一句空话。

二、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显丰富多彩,灵活多样,良好的生活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无弊。生活中处处藏着知识学问,小道理大智慧,引导从小建立健全人格,帮助孩子核心素养提升,养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从生活中的小事,一言一行做好榜样,对待事物事态解决能力,分析利弊,引导孩子思考探索,从寓教于乐,劳动生活,接触不同人、事,引导孩子看到不同人生方向并鼓励寻找幸福的过程。

三、美好幸福的家庭生活有利孩子成长

认识亲子关系中4个特点:

相亲相爱、尊重支持;

孩子优先、优质陪伴;

自强自立、放手尝试;

父母携手、共同成长。

四、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从小多做劳动,增强独立和社会责任感。引导鼓励为主,做为家庭成员一份子有义务承担家庭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家务,周末带动全家参与家庭劳动,平时规定孩子完成生活中应承担的小事,培养孩子小主人意识,坚持养成爱做家务习惯。

一个健全,懂生活,有自律心态健康的孩子离不开家长在成长道路上的引导教育,家长陪伴,从小事做起,小事悟大道理,尊重孩子身心发展,力所能及地用劳动创造生活,培养发现生活中的美,“寓教于乐,成就美好童年”。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 篇7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在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应做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最离不开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干让他们有信心有爱好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当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呈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总会发明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愿,有时甚至无理取闹。但父母应该给孩子辩白表达的机会,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要让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说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进而主动改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要害性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惟独双方共同努力才干出效果。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不但要专心而且要竭力,即使结果不是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惟独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干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多激励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要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给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不能够让孩子胆怯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失败,而应该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成功。正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无论在生活的小事上,还是在游戏学习中,都需要始终注重这一点。生活中,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作为父母不是全盘代替,而是进行合理的关怀和练习,要让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动树立的,而不是别人能赋予的,这样,才干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孩子经过小学六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他们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但只要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那就能够跟得上今后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对学习有爱好,对知识有渴求,对孩子的求知欲望不能轻易抹杀。其次在智育方面,家长应正确关怀孩子的听课复习作业并赋予必要的指点,指导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学习经验等,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认真的作风,都是很重要的。

此刻的孩子智商都较高,大多数孩子因习惯不良引起学习较差。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他们没有自觉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作负担,经常要大人催促才干完成作业。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作业做完,当然还要做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提高学习效率。否则会养成孩子散漫的学习习惯。孩子做作业时,我们要避开看电视,玩电脑,我们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给孩子尽量创新好的学习环境。

五、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长应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有一个正确的熟悉。所以当家长接过孩子的考试成绩单时,不要只看分数高低,而应本着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的一个侧面去考虑它。决定成绩的因素很多,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以利以后的考试;对于孩子的进步则应及时激励,并且帮助孩子明确进步的原因,树立孩子的信心。假如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单看成是“奖惩通知单”,一看考了高分,赋予物质奖励。看到成绩不好就打骂惩处孩子,只会增加了孩子再考时的恐怖心理。

六、培养孩子的爱好

小孩小时候时候很喜爱玩电脑游戏,她经常把自己的QQ空间装扮的很美丽,而且很有新意,有时还画些画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女儿此刻又喜爱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她的一位同学去学英语,让她也去跟着学,如今,她已经越学越有爱好,并且在这几次考试中成绩都比较理想,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快乐。我知道女儿的数学不太好,我有时替她着急,真期望她能把数学提高一下,这次考试后其它功课成绩都不错,就数学考砸了,可她很有信心的对我说:“爸爸数学老师说了,数学要多做题,你给我买点资料我好好赶一下,下次一定能考到前面去”。看到孩子很自信,我也很欣慰。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体,三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每个家庭都毫无选择地面对着教育子女这个课题,这是艰难而艰辛的,但也富有乐趣和慰藉。初中阶段,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要害的时期。这一时期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思维快速的变动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孩子处于人生成长的转折关头,应赋予足够的重视。搞好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它是培养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同时,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激励也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惟独双方共同努力才干有更好的效果。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 篇8

10月28日下午,实验小学明德楼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家长们有幸受学校邀请,聆听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张志刚老师的“做真正会爱孩子的家长”家庭教育讲座,各位家长专注聆听、积极互动、认真笔记,获益颇丰。

讲座中,张老师以幽默风趣、接地气的语言、亲子沟通的真实案例,向各位家长传递家庭教育的经验。在两个小时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我有以下感悟:

1、家长的成长比孩子的学习更重要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关注孩子的成绩、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正因为过度的关注造成了很多意识不到的问题,而我们的用心良苦,往往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优秀,我们是忽视了自己的成长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焦虑。

2、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受挫能力更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树立良好的家风和榜样。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做一做。善于学习,懂得孩子发展的规律,渗透正向的能量。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爱自己、爱家人,在孩子面前维护配偶的正面形象,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幸福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杜绝过度溺爱,教会孩子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不伤害他人。让孩子知道出现错误就要接受惩罚。

3、学会真正的爱孩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我们的方式是否正确?要做到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和孩子做同一件事,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陪伴。改变自己的观念,改掉焦躁的习惯,改变语言模式,努力培养拥有有趣的灵魂、健康的身体、会探索的孩子,而不是听话的孩子。

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家长们听的津津有味,许多经验之谈让我如醍醐灌顶,感慨良多。借用张志刚老师的话“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功德!”让我们从爱自己、快乐自己开始,做一名愿意学习、愿意成长的家长,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改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 篇9

今日,我观看了“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讲座,通过学习7位优秀家长代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收获颇多,作为家长,我们的期望肯定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养成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要经常倾听孩子分享他自己的事情。要多与孩子沟通,尊重、理解孩子,增进与孩子的互相了解。多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的事情,通过听他的心声从而正确引导孩子。

多鼓励孩子。孩子是需要鼓励的,鼓励就是他进步的动力,每当孩子有一些进步的时候,我们都会口头或实质性鼓励他,这样他就会特别高兴,就会越来越有自信。当然,在他犯错误的时候,也要适当的批评,同时也要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完了以后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不可以这样做。在他改正以后,也要提出表扬,告诉他只要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也是很棒的!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孩子帮忙做事情。平时在家我总让孩子帮忙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每次吃饭前让他帮忙摆好餐具,饭后帮忙收拾餐具。还有有时我在洗东西时,让他帮忙递东西等等。这些在我们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往往最能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孩子受益终生。

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不要怕孩子把家里弄乱,就呵斥不让玩玩具,对孩子限制太多是不可取的。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很大,所以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父母身上去学习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有手机瘾,所以我们在家里要少看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当孩子想看这些的时候要做出引导,让他玩会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看些喜欢的绘本。

作为家长,能同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应当放下家长的架子,多一些朋友式的沟通,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每个孩子也有他独特的性格,我们要懂得欣赏他们最可爱的一面。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 篇10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在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应做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最离不开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总会发现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愿,有时甚至无理取闹。但父母应该给孩子辩白表达的机会,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要让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说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进而主动改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不但要用心而且要尽力,即使结果不是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多鼓励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要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给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够让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失败,而应该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成功。正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无论在生活的小事上,还是在游戏、学习中,都需要始终注意这一点。生活中,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作为父母不是全盘代替,而是进行合理的关怀和训练,要让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动树立的,而不是别人能给予的,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孩子经过小学六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他们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但只要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那就能够跟得上今后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对知识有渴求,对孩子的求知欲望不能轻易抹杀。其次在智育方面,家长应正确关心孩子的听课、复习、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点,指导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学习经验等,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认真的作风,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智商都较高,大多数孩子因习惯不良引起学习较差。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他们没有自觉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作负担,经常要大人督促才能完成作业。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作业做完,当然还要做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提高学习效率。否则会养成孩子散漫的学习习惯。孩子做作业时,我们要避免看电视,玩电脑,我们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给孩子尽量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五、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长应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当家长接过孩子的考试成绩单时,不要只看分数高低,而应本着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的一个侧面去考虑它。决定成绩的因素很多,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以利以后的考试;对于孩子的进步则应及时鼓励,并且帮助孩子明确进步的原因,树立孩子的信心。如果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单看成是“奖惩通知单”,一看考了高分,给予物质奖励。看到成绩不好就打骂、惩罚孩子,只会增加了孩子再考时的恐惧心理。

1、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学习。因此,家庭教育并不等同于父母如何教育子女,而是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如何在这个家庭当中自己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2、很多家长认为现在让孩子辛苦一点,牺牲眼前的幸福可以换得未来的幸福。人生的幸福是完整的,你牺牲了他花季时代的幸福,就谈不上他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而且成人没有权力替代孩子作出这种选择,牺牲他青少年时代的幸福。

3、不以自己的水准要求孩子。有两个内容,一是你是个成功者,那么不能硬性要求孩子必须达到和超过自己的水平。二是假设你的人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你不能把孩子当成弥补自己人生缺陷的替补品。这是中国教育一个的问题,核心是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主体,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人。

4、成绩只不过是虚荣的人用以吹嘘和慵懒的人所恐惧的无聊数字而已,而你既不虚荣也不慵懒。

5、不砸破核桃壳吃不到核桃仁,要让孩子适当吃苦受罪。

6、玩游戏不坏,关键是怎么玩。孩子在学校老师说了算,在家里家长说了算,只有在游戏里他说了算,所以他有积极性。游戏精神就是3个东西:活力、规则、创新,我们要培养这种游戏精神。

7、我也很热情地盼望将来我的孩子当副市长或者当市长,但事实上我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要走到这个岗位除了需要努力,也需要机遇,所以我要求我的孩子有一颗平常心。现在家长往往有一种想法,我自己在一个平台上非常好,我的孩子一定要超越我。这样的定位有的时候是很难达到的,这样对于家长、对于孩子都非常痛苦。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 篇11

今天我认真聆听了关于《家庭环境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认识青少年抑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视频课程,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我们的孩子,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孩子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塑造了孩子的心理素质水平,因此家庭在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要承担重要责任,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我们要充满爱、包容与欣赏,让孩子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时,有值得向往的.、留恋的东西;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的时候,知道我们家长会和他们在一起;和孩子们一起去面对压力,不抱怨,不逃避;让孩子们在绝望的时候,知道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学会向我们家长求助,或者向专业机构求助。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最大保护作用,提高家庭凝聚力,同时和孩子们一起去面对压力,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而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有技巧的,如变命令为商量、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不要总是帮孩子做主、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兴趣和欣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在公共场合指责孩子、尽量不要用否定的语气、说话要注意场合和方式等。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基础也不同,所以我们要给我们的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波动要理性。批评孩子要注意不要超过限度,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话。这样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感,反而激发逆反心理。我们要给孩子属于自己的空间,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必有一战,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我们千万不要和困难站在一起,打败自己的孩子。注视孩子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成才。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汇总


好的影响也是人进步的阶梯,我们的感悟往往随着作品应运而生。 让我们专注于写出精彩的观后感吧,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直接的知晓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观后感印象深刻呢?以下为读后感大全为你收集整理的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篇1)

感谢学校搭建平台,给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听完专家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作为家长要努力营造温馨、舒畅,充满包容和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和温暖港湾。陪伴会让孩子减少焦虑,消除孤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理解会促进沟通,让孩子感到温暖、幸福。

2、多沟通,少说教。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爱。

3、制定规则,管理好手机与读物。孩子从小要有规则意识。特别是手机和不健康的读物,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规则,会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迷恋,不越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特征。

4、和孩子一起面对压力。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会遇到许多压力。作为家长,不能忽视,不能责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教会孩子在压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时,学会求助。只有家长的接纳与帮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愿我们通过学习,成为更好的家长。愿我们的学习,成就更好的孩子!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篇2)

今天我认真聆听了关于《家庭环境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认识青少年抑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视频课程,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我们的孩子,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孩子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塑造了孩子的心理素质水平,因此家庭在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要承担重要责任,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我们要充满爱、包容与欣赏,让孩子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时,有值得向往的.、留恋的东西;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的时候,知道我们家长会和他们在一起;和孩子们一起去面对压力,不抱怨,不逃避;让孩子们在绝望的时候,知道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学会向我们家长求助,或者向专业机构求助。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最大保护作用,提高家庭凝聚力,同时和孩子们一起去面对压力,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而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有技巧的,如变命令为商量、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不要总是帮孩子做主、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兴趣和欣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在公共场合指责孩子、尽量不要用否定的语气、说话要注意场合和方式等。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基础也不同,所以我们要给我们的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波动要理性。批评孩子要注意不要超过限度,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话。这样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感,反而激发逆反心理。我们要给孩子属于自己的空间,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必有一战,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我们千万不要和困难站在一起,打败自己的孩子。注视孩子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成才。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篇3)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经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我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走完全部人生旅途。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理解到的正规教育,好的小学教育能够促使孩子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当女儿上一年级时,我总就得这段时间应当是培养她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机。上学后,我每一天陪她一齐完成回家作业并要求做完后必须要检查,并做好复习和预习。我总觉得如果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她学习不会有什么困难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刚开始,我女儿动作十分慢,写字慢,做题目慢,一个字写了擦,擦了写。一篇课文没几个,生字,可她却要写上半个小是,甚至一个小时。有一次语文测验考了65分,之后教师打电话来说我女儿不是不会做,而是动作慢,来不及做,叫家长在家里多锻炼她。于是,每一天放学回家做作业,我在她写字台上放了个闹钟,让她有时间观念,让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女儿写字的速度明显加快,回家作业的质量也很好,女儿也有了自信心。我还帮她买了一些课外作业,让她利用双休日在家多练习,做好以后我像教师一样用红笔帮她批改,并写上分数,错的帮她讲解,直到她弄懂为止。从一年级到此刻五年级,一向坚持这种习惯。我想小学这些知识都是基础,不外乎就是多做题。题目类型看得多,做的多,考试肯定能考好。所以她的成绩一向名列前茅。

下头我来谈谈在家里是怎样辅导三门主课的。

首先,我先说语文。低年级的语文不外乎就是把学到的生字记住,再慢慢扩展成词语,词语学多了就会造句。基础必须要打好,每一天的生字和词语必须要背写出来。这样日积月累,她认识的字多了阅读本事也会提高。这对孩子今后的阅读分析和作文大有帮忙。还要多看课外书,刚开始能够看一些注音课外书,有助于拼音的提高。还要多带小孩出去看看大自然,让她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这样等到高年级写作文时,就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写进去。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加上孩子理解本事的提高和阅读的增加,要表达自我对事情的看法就轻而易举了。在家里我也经常买一些开放阅读,阅读分析的书,让孩子在家多练习,这样能够提高孩子的阅读分析,也能够让她读到好的文章,这真是一举两得。

关于数学的学习我没有异常的绝招。孩子小的时候,大脑语言功能的发育大过逻辑思考。就是说小孩子对逻辑思考比较的迟缓。所以说,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你要用简单的方法告诉她。不要你以为很简单的题目轻描淡写地跟她一说,可她还是不理解。必须要根据小孩的思维去想,去理解。为了使教育贴合孩子的生长发展规律,能够重点的训练她对于数字的敏感。用做游戏的方法,用扑可牌一张一张出出来,来训练她的计算本事。等她学完了加减乘除还能够和她一齐玩24点的游戏。这即能学到知识,又能和孩子增加感情。有一次,学校举行亲子活动,我和女儿拿到24点PK赛的冠军。等到孩子她逻辑思维有了飞跃前进的时候,对数学的学习会更加迅速和简便。

此刻的英语比我们小时候难多了,我也是跟女儿一齐从头学起,白天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晚上在复读机里多听几遍,让她会读,读熟了再让孩子把单词背出来,并且默出来。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读,背,默这三样是基础,基础扎实了,对今后的辨音,语法等都能应付自如。再让孩子在家多做一些课外作业,巩固一下,这样的英语成绩肯定好。

总之,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她们吗?中国正走向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将亲历并创造中国一个又一个辉煌。愿所有的孩子都志存高远,勤奋努力,担负起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和期望。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篇4)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

可以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明白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忙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明白就应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立刻把她扶起来。”这样的游戏我们乐此不疲。

三、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潜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职责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潜力。

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必须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简单。

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光,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

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我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此刻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我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期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简单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期观后感3

昨天晚上睡觉时,女儿很神秘的对我说:“妈妈,今天晚上泽辉没有认真写作业,你猜他妈妈是怎样治他的?

我急忙纠正孩子的用词不当:“那不是治,是教育。可是泽辉他妈妈也太坏了,这么冷的天让他在外面,我把泽辉领进屋里,他妈妈又把他赶出来了。”听了女儿的话,我连忙说:“你要是不听话,我也会把你赶出去的。”女儿仍然嘟囔着:“那你也是个坏妈妈。”

在这之前去泽辉家串门,当与他妈妈谈起如何教育孩子时,就亲耳听到她这样说:“孩子不听话就打,舍不得打,只会把孩子惯坏了。”回家我把这话对老公一说,他坚决反对,不赞成用打的方法教育孩子。

通过这件事,我陷入了深思: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的腰包都鼓得足足的,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各种教育观点、教育理论、教育模式铺天盖地而来,其中也有一些“快乐教育,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哪个做家长不把孩子的教育当做头等大事?可为什么孩子们不领情呢?

我突然想起在一本书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那么,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教育孩子呢?我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个镜头:一个刮风下雨的天气,一位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师骑着车子去上班,走到一个小桥边,腿一软,从桥上摔到河里去了,他从河里挣扎着爬上岸,提着两只鞋出现在教室的门口,此时离上课还有五分钟,他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你们真棒,按时上课,都是勇敢的孩子。”他就是我的小学老师,永远忘不了的是他全身湿漉漉的,光着脚,手里提着滴水的鞋,水珠顺着头发往下滴,他也许从来没有教育孩子怎样去做人,但我从他的身上理解了“德高为师”的含义,懂得了“以身作则”的真谛,他只教了我一年,却成为我教师生涯中永远的楷模,从教15年来,这个镜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它时时鞭策我,做一个这样的好老师。

教育,是无言的爱。父亲是一位老老实实的农民,他从未教育过我什么,只是偶尔从农田回来早一些的话,我就会缠着父亲讲故事,讲的故事里边的最终结果是好人的好报,坏人的严惩下场,就是父亲的爱在无形中影响了我,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走出自己的美好人生。

教育,是无声的行动。再看看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如何诠释教育。泰戈尔老先生说:“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影子,而我已飞过。”我想:“这是多么高明的教育智慧呀!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了。而我们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切可理解,但天天把教育挂在嘴上,不仅没有把铁炼成钢,反而让孩子很小就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是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这不是很可悲的事实吗?

试想:当年朗朗在学校学习,取得的成绩并不好,他的妈妈并没有采取严厉的惩罚,而是为孩子选择了更好的机会,留下了佳话,从而造就了一代国际钢琴大师。

试想:当年的爱迪生“孵蛋生鸡“的故事,被众人所歧视,他的妈妈如果不是那么坚信儿子的才智并带回家亲自教育,世界将痛失一个伟大的发明家,那么我们何时用上电灯,教育到底是什么?聪明的父母老师们,今天,我们到底拿什么来教育孩子!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篇5)

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从这次学习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一些总结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望子成龙”型。

B、“重视分数”型。

C、“顺其自然”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对于家庭教育,我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但是,从这两天的讲座中,我却学到了很多,我会将所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身为母亲的我,不仅在学校教育学生,回到家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这次家庭教育专家培训的学习是几代人都享不尽的充电之旅。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篇6)

10月28日下午,实验小学明德楼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家长们有幸受学校邀请,聆听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张志刚老师的“做真正会爱孩子的家长”家庭教育讲座,各位家长专注聆听、积极互动、认真笔记,获益颇丰。

讲座中,张老师以幽默风趣、接地气的语言、亲子沟通的真实案例,向各位家长传递家庭教育的经验。在两个小时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我有以下感悟:

1、家长的成长比孩子的学习更重要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关注孩子的成绩、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正因为过度的关注造成了很多意识不到的问题,而我们的用心良苦,往往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优秀,我们是忽视了自己的成长和学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焦虑。

2、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受挫能力更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树立良好的家风和榜样。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做一做。善于学习,懂得孩子发展的规律,渗透正向的能量。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爱自己、爱家人,在孩子面前维护配偶的正面形象,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使孩子获得安全感、幸福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杜绝过度溺爱,教会孩子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不伤害他人。让孩子知道出现错误就要接受惩罚。

3、学会真正的爱孩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我们的方式是否正确?要做到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和孩子做同一件事,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陪伴。改变自己的观念,改掉焦躁的习惯,改变语言模式,努力培养拥有有趣的灵魂、健康的身体、会探索的孩子,而不是听话的孩子。

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家长们听的津津有味,许多经验之谈让我如醍醐灌顶,感慨良多。借用张志刚老师的话“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功德!”让我们从爱自己、快乐自己开始,做一名愿意学习、愿意成长的家长,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改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篇7)

通过线上观看专家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解读,让我从中收益很多,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还有所欠缺,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要回归家庭责任,与孩子携手前行,一起成长,共创美好末来。

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个家庭夫妻关系和谐了,家庭才能和谐,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二、家庭、学校的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我觉得作为家长应积极地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孩子在校的时间相对来说比在家多些,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孩子在家和在学校表现的会不一样。通过与老师的沟通能够对孩子掌握的更多些,了解孩子的习性、表现,及时取长补短,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形成良好的习惯极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

今天,短暂的学习时光让我受益匪浅,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带娃”却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必须要更用心去理解法律背后的真理,与学校共努力,与孩子共成长。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3(篇8)

孩子,是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他们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决定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而孩子的成长发展,最先是由父母引导的,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就成为孩子的终身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到了上学的适龄,开始接触学校教育,就存在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否有机地结合。如果两者的教育理念统一,那么,孩子的发展会呈良性发展,否则,就会产生冲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那么,怎样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的结合,使学生的发展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我的班里面有一名女生,其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常常在她面前炫耀自己,并且时常表现出对别人的鄙视,因此,造成了她在班级与同学的交往当中也常常表现出骄傲自大,非常自我的情绪。她在和同学的交往过程中总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当遇到不同观点时,她总喜欢说“好吧,我不和你说,让我妈给老师打电话解决!”时间长了,身边的同学都对她非常反感。这正是因为家庭教育中,她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对她产生了影响,而她父母在她面前变得更为高大,所以在她与人交往中,一旦遇到问题,她想到的不是自己去面对,而是求助于父母,这种家庭教育不利于她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父母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带给孩子正面的引导。

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家马卡连科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曾这样写道:“爱是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东西。”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在我班里还有这样一名男生,其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对其照顾很少,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他的脾气非常暴躁,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们发生争执,例如他坐在班里一个地方,当别的同学需要从他身边经过,让他起来让一下的时候,他就会大发雷霆,甚至是大打出手,同学们对他的行为都很不满,不愿与他交往,这样一来,他就更加自闭。因此,我们必须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不能取代家庭教育。那么,如果我们要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之间成为互相补充的关系,就必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适当教给家长进行家教的方法。在班里还有这样一个女孩,自小被养父养母收养,而养父养母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当她上高一时,得知自己不是养父养母亲生的,就感觉所有的人都在欺骗她,从此不再信任任何人。当自己的认知突然改变,而家庭也并没有很好的对其引导教育,导致在她的心中仇视亲生父母,对养父养母不知感恩,对身边的人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性格上表现出冷酷、冷漠的倾向。这正是因为家庭教育中并没有给她正确、及时的教育与疏导,才导致她在学校对所有人的怀疑和不理解,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桥梁作用,把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进行整合,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有灵魂的教育,达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的目标。

总之,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学生的必然途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让我们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促进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德育教育观后感精选12篇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我们拥有独立的个体与思维,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绪的火花,您也许正在观看,也为相关的情节呈现所赞叹,梳理纷繁的思维,可能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实现。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德育教育观后感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1)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

可以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明白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忙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明白就应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立刻把她扶起来。”这样的游戏我们乐此不疲。

三、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潜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职责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潜力。

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必须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简单。

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光,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

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我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此刻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我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期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简单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八期观后感3

昨天晚上睡觉时,女儿很神秘的对我说:“妈妈,今天晚上泽辉没有认真写作业,你猜他妈妈是怎样治他的?

我急忙纠正孩子的用词不当:“那不是治,是教育。可是泽辉他妈妈也太坏了,这么冷的天让他在外面,我把泽辉领进屋里,他妈妈又把他赶出来了。”听了女儿的话,我连忙说:“你要是不听话,我也会把你赶出去的。”女儿仍然嘟囔着:“那你也是个坏妈妈。”

在这之前去泽辉家串门,当与他妈妈谈起如何教育孩子时,就亲耳听到她这样说:“孩子不听话就打,舍不得打,只会把孩子惯坏了。”回家我把这话对老公一说,他坚决反对,不赞成用打的方法教育孩子。

通过这件事,我陷入了深思: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人们的腰包都鼓得足足的,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各种教育观点、教育理论、教育模式铺天盖地而来,其中也有一些“快乐教育,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哪个做家长不把孩子的教育当做头等大事?可为什么孩子们不领情呢?

我突然想起在一本书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孩子知道你在教育他时,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那么,教育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教育孩子呢?我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个镜头:一个刮风下雨的天气,一位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老师骑着车子去上班,走到一个小桥边,腿一软,从桥上摔到河里去了,他从河里挣扎着爬上岸,提着两只鞋出现在教室的门口,此时离上课还有五分钟,他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你们真棒,按时上课,都是勇敢的孩子。”他就是我的小学老师,永远忘不了的是他全身湿漉漉的,光着脚,手里提着滴水的鞋,水珠顺着头发往下滴,他也许从来没有教育孩子怎样去做人,但我从他的身上理解了“德高为师”的含义,懂得了“以身作则”的真谛,他只教了我一年,却成为我教师生涯中永远的楷模,从教15年来,这个镜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它时时鞭策我,做一个这样的好老师。

教育,是无言的爱。父亲是一位老老实实的农民,他从未教育过我什么,只是偶尔从农田回来早一些的话,我就会缠着父亲讲故事,讲的故事里边的最终结果是好人的好报,坏人的严惩下场,就是父亲的爱在无形中影响了我,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走出自己的美好人生。

教育,是无声的行动。再看看古往今来的教育家如何诠释教育。泰戈尔老先生说:“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影子,而我已飞过。”我想:“这是多么高明的教育智慧呀!也应该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了。而我们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切可理解,但天天把教育挂在嘴上,不仅没有把铁炼成钢,反而让孩子很小就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是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这不是很可悲的事实吗?

试想:当年朗朗在学校学习,取得的成绩并不好,他的妈妈并没有采取严厉的惩罚,而是为孩子选择了更好的机会,留下了佳话,从而造就了一代国际钢琴大师。

试想:当年的爱迪生“孵蛋生鸡“的故事,被众人所歧视,他的妈妈如果不是那么坚信儿子的才智并带回家亲自教育,世界将痛失一个伟大的发明家,那么我们何时用上电灯,教育到底是什么?聪明的父母老师们,今天,我们到底拿什么来教育孩子!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2)

孩子,是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他们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决定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而孩子的成长发展,最先是由父母引导的,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就成为孩子的终身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到了上学的适龄,开始接触学校教育,就存在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否有机地结合。如果两者的教育理念统一,那么,孩子的发展会呈良性发展,否则,就会产生冲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那么,怎样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的结合,使学生的发展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我的班里面有一名女生,其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常常在她面前炫耀自己,并且时常表现出对别人的鄙视,因此,造成了她在班级与同学的交往当中也常常表现出骄傲自大,非常自我的情绪。她在和同学的交往过程中总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当遇到不同观点时,她总喜欢说“好吧,我不和你说,让我妈给老师打电话解决!”时间长了,身边的同学都对她非常反感。这正是因为家庭教育中,她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对她产生了影响,而她父母在她面前变得更为高大,所以在她与人交往中,一旦遇到问题,她想到的不是自己去面对,而是求助于父母,这种家庭教育不利于她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父母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带给孩子正面的引导。

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家马卡连科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曾这样写道:“爱是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东西。”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在我班里还有这样一名男生,其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对其照顾很少,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他的脾气非常暴躁,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们发生争执,例如他坐在班里一个地方,当别的同学需要从他身边经过,让他起来让一下的时候,他就会大发雷霆,甚至是大打出手,同学们对他的行为都很不满,不愿与他交往,这样一来,他就更加自闭。因此,我们必须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不能取代家庭教育。那么,如果我们要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之间成为互相补充的关系,就必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适当教给家长进行家教的方法。在班里还有这样一个女孩,自小被养父养母收养,而养父养母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当她上高一时,得知自己不是养父养母亲生的,就感觉所有的人都在欺骗她,从此不再信任任何人。当自己的认知突然改变,而家庭也并没有很好的对其引导教育,导致在她的心中仇视亲生父母,对养父养母不知感恩,对身边的人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性格上表现出冷酷、冷漠的倾向。这正是因为家庭教育中并没有给她正确、及时的教育与疏导,才导致她在学校对所有人的怀疑和不理解,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桥梁作用,把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进行整合,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有灵魂的教育,达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的目标。

总之,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学生的必然途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让我们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促进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3)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经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我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走完全部人生旅途。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理解到的正规教育,好的小学教育能够促使孩子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当女儿上一年级时,我总就得这段时间应当是培养她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机。上学后,我每一天陪她一齐完成回家作业并要求做完后必须要检查,并做好复习和预习。我总觉得如果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她学习不会有什么困难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刚开始,我女儿动作十分慢,写字慢,做题目慢,一个字写了擦,擦了写。一篇课文没几个,生字,可她却要写上半个小是,甚至一个小时。有一次语文测验考了65分,之后教师打电话来说我女儿不是不会做,而是动作慢,来不及做,叫家长在家里多锻炼她。于是,每一天放学回家做作业,我在她写字台上放了个闹钟,让她有时间观念,让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女儿写字的速度明显加快,回家作业的质量也很好,女儿也有了自信心。我还帮她买了一些课外作业,让她利用双休日在家多练习,做好以后我像教师一样用红笔帮她批改,并写上分数,错的帮她讲解,直到她弄懂为止。从一年级到此刻五年级,一向坚持这种习惯。我想小学这些知识都是基础,不外乎就是多做题。题目类型看得多,做的多,考试肯定能考好。所以她的成绩一向名列前茅。

下头我来谈谈在家里是怎样辅导三门主课的。

首先,我先说语文。低年级的语文不外乎就是把学到的生字记住,再慢慢扩展成词语,词语学多了就会造句。基础必须要打好,每一天的生字和词语必须要背写出来。这样日积月累,她认识的字多了阅读本事也会提高。这对孩子今后的阅读分析和作文大有帮忙。还要多看课外书,刚开始能够看一些注音课外书,有助于拼音的提高。还要多带小孩出去看看大自然,让她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这样等到高年级写作文时,就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写进去。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加上孩子理解本事的提高和阅读的增加,要表达自我对事情的看法就轻而易举了。在家里我也经常买一些开放阅读,阅读分析的书,让孩子在家多练习,这样能够提高孩子的阅读分析,也能够让她读到好的文章,这真是一举两得。

关于数学的学习我没有异常的绝招。孩子小的时候,大脑语言功能的发育大过逻辑思考。就是说小孩子对逻辑思考比较的迟缓。所以说,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你要用简单的方法告诉她。不要你以为很简单的题目轻描淡写地跟她一说,可她还是不理解。必须要根据小孩的思维去想,去理解。为了使教育贴合孩子的生长发展规律,能够重点的训练她对于数字的敏感。用做游戏的方法,用扑可牌一张一张出出来,来训练她的计算本事。等她学完了加减乘除还能够和她一齐玩24点的游戏。这即能学到知识,又能和孩子增加感情。有一次,学校举行亲子活动,我和女儿拿到24点PK赛的冠军。等到孩子她逻辑思维有了飞跃前进的时候,对数学的学习会更加迅速和简便。

此刻的英语比我们小时候难多了,我也是跟女儿一齐从头学起,白天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晚上在复读机里多听几遍,让她会读,读熟了再让孩子把单词背出来,并且默出来。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读,背,默这三样是基础,基础扎实了,对今后的辨音,语法等都能应付自如。再让孩子在家多做一些课外作业,巩固一下,这样的英语成绩肯定好。

总之,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她们吗?中国正走向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将亲历并创造中国一个又一个辉煌。愿所有的孩子都志存高远,勤奋努力,担负起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和期望。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4)

今天上午收看了王琨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节目,主要阐述了影响孩子一生的三大教育,家长给予孩子的五大力量,以及如何唤醒孩子的六种观念。讲座围绕着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联系生活实例,贯穿古今中外,内容深入浅出,在家庭教育层面为大家传道授业解惑,也使我们家长受益良多。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榜样的力量不容小觑,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上举足轻重。自古以来,父母普遍对孩子持有非常高的教育期望,大多怀揣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目标。但试以反问,父母是否达到了孩子的期望呢?孩子为何会从儿时的崇拜父母演变为青春期的逆反父母呢?自己是一个好榜样吗?这些问题直逼内心、句句入骨,让我对“榜样”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更体会到了父母作为“榜样”在孩子心中的分量。

身为一名高一学生的家长,高中三年是一段特殊却又精彩、艰难却又重要的人生旅途,我们需要陪伴孩子共同度过、共同成长、共同成就。一方面,我们要争做好榜样。“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全家的功课,在周末陪伴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读读经典名著,看看中外史书,学学专业知识,提供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给予孩子内生的学习动力。在双减政策和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内卷、家长鸡娃应成为过去式,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已不是素质教育的口号,我们家长更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践行落实,做到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好好学习、强身健体,温和谦卑、循循善诱,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另一方面,我们要寻找好榜样。历史上与生活中不乏值得尊敬与崇尚的好榜样,伟大的开国元首、抗疫的医护人员、英勇的消防官兵以及辛勤的农场园丁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可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私以为为孩子树立劳动的榜样十分关键,这也是在学校教育中无法涉及的,我们应在家中教育引导孩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5)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在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应做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最离不开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干让他们有信心有爱好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当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呈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总会发明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愿,有时甚至无理取闹。但父母应该给孩子辩白表达的机会,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要让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说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进而主动改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要害性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惟独双方共同努力才干出效果。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不但要专心而且要竭力,即使结果不是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惟独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干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多激励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要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给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不能够让孩子胆怯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失败,而应该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成功。正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无论在生活的小事上,还是在游戏学习中,都需要始终注重这一点。生活中,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作为父母不是全盘代替,而是进行合理的关怀和练习,要让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动树立的,而不是别人能赋予的,这样,才干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孩子经过小学六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他们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但只要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那就能够跟得上今后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对学习有爱好,对知识有渴求,对孩子的求知欲望不能轻易抹杀。其次在智育方面,家长应正确关怀孩子的听课复习作业并赋予必要的指点,指导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学习经验等,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认真的作风,都是很重要的。

此刻的孩子智商都较高,大多数孩子因习惯不良引起学习较差。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他们没有自觉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作负担,经常要大人催促才干完成作业。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作业做完,当然还要做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提高学习效率。否则会养成孩子散漫的学习习惯。孩子做作业时,我们要避开看电视,玩电脑,我们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给孩子尽量创新好的学习环境。

五、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长应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有一个正确的熟悉。所以当家长接过孩子的考试成绩单时,不要只看分数高低,而应本着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的一个侧面去考虑它。决定成绩的因素很多,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以利以后的考试;对于孩子的进步则应及时激励,并且帮助孩子明确进步的原因,树立孩子的信心。假如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单看成是“奖惩通知单”,一看考了高分,赋予物质奖励。看到成绩不好就打骂惩处孩子,只会增加了孩子再考时的恐怖心理。

六、培养孩子的爱好

小孩小时候时候很喜爱玩电脑游戏,她经常把自己的QQ空间装扮的很美丽,而且很有新意,有时还画些画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女儿此刻又喜爱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她的一位同学去学英语,让她也去跟着学,如今,她已经越学越有爱好,并且在这几次考试中成绩都比较理想,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快乐。我知道女儿的数学不太好,我有时替她着急,真期望她能把数学提高一下,这次考试后其它功课成绩都不错,就数学考砸了,可她很有信心的对我说:“爸爸数学老师说了,数学要多做题,你给我买点资料我好好赶一下,下次一定能考到前面去”。看到孩子很自信,我也很欣慰。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体,三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每个家庭都毫无选择地面对着教育子女这个课题,这是艰难而艰辛的,但也富有乐趣和慰藉。初中阶段,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非常要害的时期。这一时期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思维快速的变动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此阶段孩子处于人生成长的转折关头,应赋予足够的重视。搞好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它是培养孩子成长的重要一环。同时,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很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激励也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惟独双方共同努力才干有更好的效果。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6)

今日,我观看了“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讲座,通过学习7位优秀家长代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收获颇多,作为家长,我们的期望肯定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养成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要经常倾听孩子分享他自己的事情。要多与孩子沟通,尊重、理解孩子,增进与孩子的互相了解。多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的事情,通过听他的心声从而正确引导孩子。

多鼓励孩子。孩子是需要鼓励的,鼓励就是他进步的动力,每当孩子有一些进步的时候,我们都会口头或实质性鼓励他,这样他就会特别高兴,就会越来越有自信。当然,在他犯错误的时候,也要适当的批评,同时也要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完了以后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不可以这样做。在他改正以后,也要提出表扬,告诉他只要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也是很棒的!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孩子帮忙做事情。平时在家我总让孩子帮忙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每次吃饭前让他帮忙摆好餐具,饭后帮忙收拾餐具。还有有时我在洗东西时,让他帮忙递东西等等。这些在我们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往往最能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孩子受益终生。

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不要怕孩子把家里弄乱,就呵斥不让玩玩具,对孩子限制太多是不可取的。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很大,所以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父母身上去学习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有手机瘾,所以我们在家里要少看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当孩子想看这些的时候要做出引导,让他玩会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看些喜欢的绘本。

作为家长,能同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应当放下家长的架子,多一些朋友式的沟通,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每个孩子也有他独特的性格,我们要懂得欣赏他们最可爱的一面。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7)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我。如果缺少家庭的关爱,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她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我就深受其害,从小我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吵架,使得我缺乏安全感,甚至有时候都不敢回家,所以从记事起,我的性格就比较冷,遇事都是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我身边的人都认为我很难接触,直到我25岁结婚以后,才慢慢的有所改善。所以,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孩子快乐无忧的健康成长。在这一点上,我对孩子的引导略见成效,记得我女儿4岁上幼儿园时,就知道帮助老师安慰哭闹想家长的小朋友;上小学后,同班同学生病不能去上学,放学后,她主动去传递家庭作业;去年升初一后,她又主动帮助胆小不敢说话的同学,找班主任解决问题,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巨大的影响。父母在要求孩子学会自律,不要总是玩手机的时候,能够想想自我是不是这样做到了呢?现在很多家长回家后,坐下来就是玩手机,一家人很少沟通,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吵,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电脑,让他自己随便玩,慢慢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匆匆忙忙的写完作业,就开始畅游游戏中了,更严重的是一旦孩子上瘾了,就开始走上了撒谎,逃学的不归路,等你在想管教时,已经太晚了。所以趁孩子还能纠正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谨言慎行,对自我的一言一行都要三思而行。

(三)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发脾气冷处理

孩子做对了,我们要用心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的纠正,奖励和惩罚都要有度,适可而止。虽然此刻教育专家都提倡多称赞,多赞美孩子,但是我觉得还要分什么事情,因为我这是有切身体会的。在我女儿刚上幼儿园学习写字的时候,一张纸写了半篇,我觉得孩子刚会写字,写的不错,就表扬她写的工整清楚,当时没有告诉她要把每张纸都要写满,从小不要浪费东西,以至于后来看她的练习本,几乎没有一篇是写满的,后来上小学后,这种状况才慢慢改正过来。这让我想到,如果在她第一次写的时候,我就给她纠正,后来也不至于在出现这种这种状况了。所以我坚持家长在称赞孩子方面,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因为一个习惯一旦养成了,改正是很难的。当然批评孩子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评过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会变的叛逆。由于我的脾气比较急,说话语气比较重,有时急眼了还会对孩子动手。我女儿10岁以前基本上是批评教育为主,后来慢慢发现她不如别的孩子活泼,回家很少和我们沟通,甚至在三年级时,她班主任反映,孩子都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让我一度感到后悔,后悔不该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后悔自己的教育方式过于偏激。从此以后,我克制自己不管在多么生气的情况下,都要想到我这样说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改变自己的观念,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坚持以道理说服,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以前旧账,最重要的是我们说的话,要让孩子听懂听进去,而不是空泛的讲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你说任何道理她都听不进去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处理,让孩子在自己的屋里冷静,我们要再旁边冷眼旁观,看她的反应,等孩子觉得闹也没有意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在去跟她讲道理,这样反而更能让她理解。

(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我们要先学会尊重孩子。有人会说,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意见,其实不然,虽然孩子小,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也有独立的思想,我们更要尊重她。记得女儿2岁的时候吧,有邻居的小朋友过来和她一起玩,看到别的小孩哭着和她要玩具的时候,我不假思索的把女儿玩具拿过来,给别的小孩,后来她就养成了抱着玩具不撒手的习惯,即使睡觉一拿下来就哭,我想那时候,我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伤害了她的自尊,我对她的不尊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逐渐的我学会了,做事要看孩子自己的意思,不能强加大人的意愿。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学习资料,我都会提前和孩子沟通好,就是去年上初中择校的问题,都是她自己决定的。让她慢慢学会有主见,能独立,从而更好的适应各种环境。

(五)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

我女儿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就要求她,每天放学后必须先写完作业,再玩或者吃东西,周末才能看电视,这个习惯一直延续下来了。俗话说,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只要我有时间,就会带孩子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更能让孩子理解。在劳动方面,家里只要能让她做的事情,都是坚持让她自己做,比如扫地,洗菜,收拾自己的房间等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小,能做什么,还不是越帮越忙,其实刚开始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只要她参与就好,如果你总是阻止她干活,她就会觉得妈妈不需要我,久而久之就不愿干了。而且养成劳动的习惯会让她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8)

通过线上观看专家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解读,让我从中收益很多,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还有所欠缺,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要回归家庭责任,与孩子携手前行,一起成长,共创美好末来。

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个家庭夫妻关系和谐了,家庭才能和谐,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二、家庭、学校的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我觉得作为家长应积极地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孩子在校的时间相对来说比在家多些,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孩子在家和在学校表现的会不一样。通过与老师的沟通能够对孩子掌握的更多些,了解孩子的习性、表现,及时取长补短,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形成良好的习惯极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

今天,短暂的学习时光让我受益匪浅,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带娃”却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必须要更用心去理解法律背后的真理,与学校共努力,与孩子共成长。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9)

纵观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把德育放在突出地位。德育对所有的学校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幼儿园来说,更有其特殊的功能。孩子呱呱坠地时,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许多年轻的父母一定会想到给他充足的营养,给他丰富的知识,开发他的智力……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却考虑不多。其实,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幼儿期是人的启蒙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影响。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从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德,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

陶行知曾说:“德高为范,学高为师。”幼儿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对幼儿施加良好的教育影响。教师的道德情感与幼儿的道德情感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有一次,我带小朋友外出散步,路上看见一个清洁工人在倒垃圾,我就掩着鼻子说:“臭死了,快走!”万万没想到,这无意中的言行竟然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事隔不久,在一次教育幼儿尊敬劳动者的道德认识的谈话里,竞然有孩子这样说“清洁工,臭死了,我才不尊敬他们呢!”听了这孩子的`话,我深感内疚,这难道不是教师道德情感的偏差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吗?事实证明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才能影响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所以说,幼儿德育应该从树立榜样、激起情感入手,以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主。

二、注意幼儿的德育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首先要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的教育,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爱,使孩子领受到祖国的山山水水,江海,河川的美丽风光,知道祖国领土的辽阔,物资的丰富,悠久的文化,这些都能对幼儿进行爱的熏陶,萌发他们对祖国的爱。使孩子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诚实,讲真话的好品质。要求幼儿从小不骂人,不讲脏话,待人和气,热情,有礼貌,教育孩子不论拾到什么东西都要交公,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过。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床铺、玩具等。培养幼儿生活的条理性,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为幼儿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孩子勇敢、坚强、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不要随便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孩子,以免形成幼儿遇事胆小畏缩的心理。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们要关心帮助孩子改正缺点。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种,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从中选出促进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只要有心是完全能做得到的。

三、教育者要与家长要达成共识。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家长只注重幼儿智力的发展,而轻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也是影响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开展德育工作的一大因素。比如一些家长很重视孩子数学、语文的学习情况,对教师反映的有关德育方面的话题却置之不理;有些家长甚至教给孩子一些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有谁打你,你就使劲打他”;“小朋友和你抢玩具,你就抠他”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都阻碍幼儿德育正常、正确地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与家长达成共识,对幼儿实施一致的教育。

“十年树木,千年树人”,教师的工作就是树人,说明教育人的任务是复杂艰巨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持之以恒对幼儿做深入、细致且耐心的工作。从培养幼儿道德情感入手,无私地奉献爱心,组织好各项活动和交往,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集体的力量,逐步培养幼儿良好思想品德,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一起协助。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具有远大理想抱负和品德高尚的人。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10)

感谢学校搭建平台,给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听完专家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作为家长要努力营造温馨、舒畅,充满包容和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和温暖港湾。陪伴会让孩子减少焦虑,消除孤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理解会促进沟通,让孩子感到温暖、幸福。

2、多沟通,少说教。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爱。

3、制定规则,管理好手机与读物。孩子从小要有规则意识。特别是手机和不健康的读物,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规则,会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迷恋,不越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特征。

4、和孩子一起面对压力。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会遇到许多压力。作为家长,不能忽视,不能责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教会孩子在压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时,学会求助。只有家长的接纳与帮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愿我们通过学习,成为更好的家长。愿我们的学习,成就更好的孩子!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11)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我们都期望他们能够平安、健、快乐地成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也一直处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和反思中,希望自己能够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磨炼、一起成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质以及家庭的温馨、和睦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每当看到孩子那灿烂的笑脸,听到孩子那稚嫩的声音时,什么烦恼,什么辛苦统统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一、重视品德教育,使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个人品德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教育孩子讲道德要从自身、身边做起,使她从小尊敬长辈,友爱他人,不欺负弱小。孩子做对了要赞赏,做错了要恰当批评,让他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判别事物对错的观念。内心善良、懂礼貌、讲文明、辨是非、懂得换位思考,这一切应该从小就抓起。

例如:孩子很小的时候有点攻击性,喜欢打人,常常把其他小朋友弄哭。个性强一点的孩子往往都会这样,我想一定要想办法治好他。有一天下班回家有妈妈过来告状说我儿子昨天打了她的孩子,弄脏了她孩子的衣服。回到家我非常耐心地蹲下来问他:“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宝贝,是不是?”(因为我平常都会向他强调这一点,所以我敢肯定他一定会说“是”)。他果真说:“是啊。”我继续说:“你要是被别人打了,爸爸妈妈一定会很心疼、很伤心!但同样的,你把别的小朋友打了,她的爸爸妈妈也很心疼、很伤心啊,因为她也是她爸妈的小宝贝啊!”这个时候他已经不知不觉地低下了头,开始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会令别人伤心的。从此以后,我们这一片儿的孩子都愿意和他一起玩、一起笑,偶尔闹点小矛盾叫很快会和好。

二、培养独立性、主见性,锻炼孩子的能力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想一代要比一代强,就必须让孩引故自己的主人。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赋予孩子行使选择的权利,不要用自己心中的选择去评价孩子。

例如:孩子自己衣服的颜色,什么时候看书、画画、玩耍、弹几遍电子琴、看多久的动画片、玩多久的游戏,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就由他自己选择决定。当孩子跟我在一起时,他会安排的并并有条,有时还会指出我做的不足的地方。也许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要学习聪明地示弱,把机会让给孩子。孩子也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三、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孩子是父母的体现,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做到什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传。而且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我们要帮助孩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慢慢养成习惯。告诉他每天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重要的。对于医生,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商人,时间就是金钱;对于你,时间就是知识与成长。利用安排好了时间,你可能长的枝繁叶茂,但如果浪费了时间,那你可能弱小干枯。但劳逸要结合,该学习的时候认认真真学习,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心中要有个时间表。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分数,而是让孩子有能力去创造幸福生活并享受生活。

例如:早上起来洗脸、刷牙、叠被子,自己整理并管理好自己的东西,用过的东西要记得放在哪。看完一部动画片或电影,跟孩子一起探讨一下有什么教育意义或者是有哪些体会和感受。大人讨论问题,你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去。大人有哪些你认为不对或不好的地方,你也可以指出来。

四、多赞赏,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对他的爱。不要吝啬“我爱你”这三个字,也不要羞于表达。爱孩子、爱伴侣、爱父母就应该大声说出口。不仅是这样,我们还要充分信任他、尊重他,多挖掘他身上的优点,少一些责骂,多一些宽容,但不要纵容;少一些攀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引导;少一些灰心,多一些欣赏。也许孩子会笑着去面对他的人生。

例如:有一段时间,经常阴雨绵绵,我就说:“这天气老是下雨,心情好烦躁。”不料儿子却说:“我有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天天下雨也影响不了我的心情。”

五、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让孩子健康平安地成长

现代社会到处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孩子自己的安全意识。唯有孩子的安康,才会有家庭的幸福。教孩子认各种安全标识、交通标识、食品标识以及其他标识是很有必要的。也非常感谢学校在适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给孩子培养安全意识,并根良据不同的成长阶段以及面临的不同环境,教给他们一些遇到危险时求安求生之道。

以上是我自己觉得重要的一些心得与体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家长冷静地面对、理性地分析,提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解决方案。

在这里我要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以及对孩子的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地教导。让我们共同携手为祖国培养更优秀的下一代而努力。

感谢学校搭建平台,给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听完专家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作为家长要努力营造温馨、舒畅,充满包容和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和温暖港湾。陪伴会让孩子减少焦虑,消除孤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理解会促进沟通,让孩子感到温暖、幸福。

2、多沟通,少说教。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爱。

3、制定规则,管理好手机与读物。孩子从小要有规则意识。特别是手机和不健康的读物,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规则,会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迷恋,不越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特征。

4、和孩子一起面对压力。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会遇到许多压力。作为家长,不能忽视,不能责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教会孩子在压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时,学会求助。只有家长的接纳与帮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愿我们通过学习,成为更好的家长。愿我们的学习,成就更好的孩子!

德育教育观后感(篇12)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在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应做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最离不开祥和安全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能力,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家庭中的幸福感。给孩子一个愉快的成长空间。

二、父母教育子女要有耐心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着急、浮躁。孩子与家长之间出现了对立的情绪,这时的家长应先冷静下来,学会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平时与孩子相处时总会发现孩子的不少言行不符合父母的意愿,有时甚至无理取闹。但父母应该给孩子辩白表达的机会,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意见,要让孩子在父母耐心的说服教育中感受到自己的过错,进而主动改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付诸的行动往往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不但要用心而且要尽力,即使结果不是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多鼓励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要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给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够让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失败,而应该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成功。正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无论在生活的小事上,还是在游戏、学习中,都需要始终注意这一点。生活中,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作为父母不是全盘代替,而是进行合理的关怀和训练,要让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动树立的,而不是别人能给予的,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孩子经过小学六年的系统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他们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但只要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那就能够跟得上今后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对知识有渴求,对孩子的求知欲望不能轻易抹杀。其次在智育方面,家长应正确关心孩子的听课、复习、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点,指导孩子看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学习经验等,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认真的作风,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的孩子智商都较高,大多数孩子因习惯不良引起学习较差。如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他们没有自觉学习的乐趣,把学习当作负担,经常要大人督促才能完成作业。所以,我提倡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作业做完,当然还要做好,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做事专心致志,提高学习效率。否则会养成孩子散漫的学习习惯。孩子做作业时,我们要避免看电视,玩电脑,我们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给孩子尽量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五、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长应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当家长接过孩子的考试成绩单时,不要只看分数高低,而应本着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的一个侧面去考虑它。决定成绩的因素很多,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以利以后的考试;对于孩子的进步则应及时鼓励,并且帮助孩子明确进步的原因,树立孩子的信心。如果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单看成是“奖惩通知单”,一看考了高分,给予物质奖励。看到成绩不好就打骂、惩罚孩子,只会增加了孩子再考时的恐惧心理。

1、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一生都在学习。因此,家庭教育并不等同于父母如何教育子女,而是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如何在这个家庭当中自己去学习、终身去学习。

2、很多家长认为现在让孩子辛苦一点,牺牲眼前的幸福可以换得未来的幸福。人生的幸福是完整的,你牺牲了他花季时代的幸福,就谈不上他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而且成人没有权力替代孩子作出这种选择,牺牲他青少年时代的幸福。

3、不以自己的水准要求孩子。有两个内容,一是你是个成功者,那么不能硬性要求孩子必须达到和超过自己的水平。二是假设你的人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你不能把孩子当成弥补自己人生缺陷的替补品。这是中国教育一个的问题,核心是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主体,一个有健全人格的完整人。

4、成绩只不过是虚荣的人用以吹嘘和慵懒的人所恐惧的无聊数字而已,而你既不虚荣也不慵懒。

5、不砸破核桃壳吃不到核桃仁,要让孩子适当吃苦受罪。

6、玩游戏不坏,关键是怎么玩。孩子在学校老师说了算,在家里家长说了算,只有在游戏里他说了算,所以他有积极性。游戏精神就是3个东西:活力、规则、创新,我们要培养这种游戏精神。

7、我也很热情地盼望将来我的孩子当副市长或者当市长,但事实上我认为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要走到这个岗位除了需要努力,也需要机遇,所以我要求我的孩子有一颗平常心。现在家长往往有一种想法,我自己在一个平台上非常好,我的孩子一定要超越我。这样的定位有的时候是很难达到的,这样对于家长、对于孩子都非常痛苦。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通用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是读后感大全为您整理的与您需求相关的一些信息,应该怎么写好一篇影片的观后感呢?观影能够给大家带来视觉盛宴与听觉盛宴,伴随着观看的过程,获得了之前从未获得的新的启迪。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1)

今天上午收看了王琨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节目,主要阐述了影响孩子一生的三大教育,家长给予孩子的五大力量,以及如何唤醒孩子的六种观念。讲座围绕着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联系生活实例,贯穿古今中外,内容深入浅出,在家庭教育层面为大家传道授业解惑,也使我们家长受益良多。

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榜样的力量不容小觑,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上举足轻重。自古以来,父母普遍对孩子持有非常高的教育期望,大多怀揣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目标。但试以反问,父母是否达到了孩子的期望呢?孩子为何会从儿时的崇拜父母演变为青春期的逆反父母呢?自己是一个好榜样吗?这些问题直逼内心、句句入骨,让我对“榜样”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更体会到了父母作为“榜样”在孩子心中的分量。

身为一名高一学生的家长,高中三年是一段特殊却又精彩、艰难却又重要的人生旅途,我们需要陪伴孩子共同度过、共同成长、共同成就。一方面,我们要争做好榜样。“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全家的功课,在周末陪伴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读读经典名著,看看中外史书,学学专业知识,提供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给予孩子内生的学习动力。在双减政策和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内卷、家长鸡娃应成为过去式,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已不是素质教育的口号,我们家长更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践行落实,做到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好好学习、强身健体,温和谦卑、循循善诱,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另一方面,我们要寻找好榜样。历史上与生活中不乏值得尊敬与崇尚的好榜样,伟大的开国元首、抗疫的医护人员、英勇的消防官兵以及辛勤的农场园丁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可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私以为为孩子树立劳动的榜样十分关键,这也是在学校教育中无法涉及的,我们应在家中教育引导孩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2)

纵观古今中外之教育,无不把德育放在突出地位。德育对所有的学校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幼儿园来说,更有其特殊的功能。孩子呱呱坠地时,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许多年轻的父母一定会想到给他充足的营养,给他丰富的知识,开发他的智力……但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却考虑不多。其实,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幼儿期是人的启蒙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影响。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把握住这个有利时机,从小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德,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感。

陶行知曾说:“德高为范,学高为师。”幼儿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对幼儿施加良好的教育影响。教师的道德情感与幼儿的道德情感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有一次,我带小朋友外出散步,路上看见一个清洁工人在倒垃圾,我就掩着鼻子说:“臭死了,快走!”万万没想到,这无意中的言行竟然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事隔不久,在一次教育幼儿尊敬劳动者的道德认识的谈话里,竞然有孩子这样说“清洁工,臭死了,我才不尊敬他们呢!”听了这孩子的`话,我深感内疚,这难道不是教师道德情感的偏差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吗?事实证明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才能影响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所以说,幼儿德育应该从树立榜样、激起情感入手,以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主。

二、注意幼儿的德育教育。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首先要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的教育,对幼儿来说,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爱,使孩子领受到祖国的山山水水,江海,河川的美丽风光,知道祖国领土的辽阔,物资的丰富,悠久的文化,这些都能对幼儿进行爱的熏陶,萌发他们对祖国的爱。使孩子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诚实,讲真话的好品质。要求幼儿从小不骂人,不讲脏话,待人和气,热情,有礼貌,教育孩子不论拾到什么东西都要交公,不隐瞒自己的过错,并要勇于改过。自己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收拾床铺、玩具等。培养幼儿生活的条理性,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为幼儿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孩子勇敢、坚强、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不要随便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孩子,以免形成幼儿遇事胆小畏缩的心理。当孩子受到挫折时,我们要关心帮助孩子改正缺点。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许多种,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从中选出促进孩子主动发展的一种,只要有心是完全能做得到的。

三、教育者要与家长要达成共识。

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家长只注重幼儿智力的发展,而轻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也是影响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开展德育工作的一大因素。比如一些家长很重视孩子数学、语文的学习情况,对教师反映的有关德育方面的话题却置之不理;有些家长甚至教给孩子一些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有谁打你,你就使劲打他”;“小朋友和你抢玩具,你就抠他”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都阻碍幼儿德育正常、正确地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与家长达成共识,对幼儿实施一致的教育。

“十年树木,千年树人”,教师的工作就是树人,说明教育人的任务是复杂艰巨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持之以恒对幼儿做深入、细致且耐心的工作。从培养幼儿道德情感入手,无私地奉献爱心,组织好各项活动和交往,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集体的力量,逐步培养幼儿良好思想品德,同时,还需要家庭、社会一起协助。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具有远大理想抱负和品德高尚的人。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3)

通过这期线上公开课,宽严相济的教育原则,写进了家庭管理的法律当中。我对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角色与教育方式思考更深,更加明晰。

一、自身作则,潜移默化

孩子学习,不仅学习本领,还要学习做人。学校教的'更多的是本领知识,而做人更多的是由家长来教诲。家长的教跟课堂的教有着很大的差异。要培育孩子,更多的是家长以身作则,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孩子。譬如家长教导孩子要孝顺父母,而自身没有对自己的父母孝顺,这一切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言行不一,行比言更重要。作为家长,我们不是一味把教育的责任推到学校,而是把自身的责任承担起来。在方面,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主人公郭靖的母亲李萍则给我们做了一个典范。她通过言行教导郭靖做好人,最后还牺牲自己教导郭靖爱国。一个伟大而教育优秀的母亲!

二、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今年南海有学子考上清华大学的,媒体采访他父母,他们表示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家里营造学习氛围,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好的习惯,尤其是终身学习的习惯,像银行储蓄一样,一辈子都在帮助我们。学习是孩子的事情,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家里创造学习的浓厚氛围,这是家长要想办法去做到的事情。

三、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喜欢玩游戏,是沉浸在里面的场景获得成就感。这是一种虚拟世界获得喜悦的兴趣。我们要培养孩子现实生活中的兴趣,比如看书的精神冒险,画画、书法等等。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在他们的优势上。记得有同事跟我说过,他儿子本来不喜欢英语的,但偶然一次机会给他看了美国的英文学习动画,跟儿子玩英文游戏后,其儿子觉得很好玩。通过他逐步的引导与鼓励,儿子慢慢喜欢上了说英语,后来越来越有兴趣,成为班长英语最好的孩子。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教育内卷,成为如今的焦点问题。从今年的中考来看,减负成为一个主旋律。减负的目的是让孩子爱上学习,发展自己的兴趣,成为一个社会有用的栋梁。时代进步,我们那一代家长式的教育在这一代要慢慢转变。自身作则、培养好习惯、培育兴趣,转变的关键点是我们这些家长。只要教育目的不变,教育方式的改变不妨从我们家长开始。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4)

3月27日早上,我和孩子一同观看了中科院家庭教育家张莉主任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雷雳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网络安全》教育专题节目。主要内容:应该怎样与孩子沟通交流才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如何提升孩子防骗的能力;怎样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其中最令我有所感触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说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的摇篮,也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在教育这个由浅人深的过程中,对于任何人来说,最浅显、最基础的教育都是通过家庭、特别是通过父母来完成的。如果没有家庭教育所传授的那些基本知识、本领作基础,人是很难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

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就象是建高楼大厦的基石,基石打得好,才能建万丈高楼,家庭教育搞好了,才能为培养优秀人才打好基础。这种伴之以深厚浓烈的亲情之爱和细致入微的体贴方式而进行的家庭基础性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它对任何人一生的成长都起着奠基作用。

孩子和父母在平等的.环境中互相讨论、争辩,既是一种友爱磨合,也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对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绝佳帮助。因此,家庭教育时,父母要把孩子当作平等的独立个体,与之沟通。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在平等、互敬、互爱。

日常同孩子多交流,特别是语言交流,包括书信、游戏、游玩、阅读等。良好的沟通是消除隔阂的最好方法,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当保留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孩子的情感力与认知力。家庭教育的特点在于启蒙性与感染性,这都要求家长在其中起到典范带头作用。诚信教育也必不可少,言出必行是诚信的主要表现,只有诚信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守信的孩子。人人都会犯错,大人都避免不了,何况是孩子。所以,作为家长要宽容地对待孩子的过错,帮其分析错误原因,避免再次犯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培养孩子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孩子们终将会长大,需要他们自己的人生,我们父母能够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其实就是爱。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5)

今天我认真聆听了关于《家庭环境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认识青少年抑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视频课程,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我们的孩子,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孩子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塑造了孩子的心理素质水平,因此家庭在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要承担重要责任,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我们要充满爱、包容与欣赏,让孩子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时,有值得向往的.、留恋的东西;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的时候,知道我们家长会和他们在一起;和孩子们一起去面对压力,不抱怨,不逃避;让孩子们在绝望的时候,知道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学会向我们家长求助,或者向专业机构求助。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对孩子的最大保护作用,提高家庭凝聚力,同时和孩子们一起去面对压力,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而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是有技巧的,如变命令为商量、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不要总是帮孩子做主、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对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兴趣和欣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在公共场合指责孩子、尽量不要用否定的语气、说话要注意场合和方式等。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基础也不同,所以我们要给我们的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波动要理性。批评孩子要注意不要超过限度,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话。这样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感,反而激发逆反心理。我们要给孩子属于自己的空间,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必有一战,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我们千万不要和困难站在一起,打败自己的孩子。注视孩子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成才。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6)

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从这次培训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劳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明,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A“望子成龙”型。B“重视分数”型。C“顺其自然”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期望,经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惟独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恒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熟悉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模范,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对于家庭教育,我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但是,从这两天的讲座中,我却学到了很多,我会将所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身为母亲的我,不仅在学校教育学生,回到家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这次家庭教育专家培训的学习是几代人都享不尽的充电之旅。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7)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正是经过家庭教育,家长把自我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将伴随孩子走完全部人生旅途。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理解到的正规教育,好的小学教育能够促使孩子将来顺利读完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头这个头如何开好至关重要,它有时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

当女儿上一年级时,我总就得这段时间应当是培养她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机。上学后,我每一天陪她一齐完成回家作业并要求做完后必须要检查,并做好复习和预习。我总觉得如果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她学习不会有什么困难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刚开始,我女儿动作十分慢,写字慢,做题目慢,一个字写了擦,擦了写。一篇课文没几个,生字,可她却要写上半个小是,甚至一个小时。有一次语文测验考了65分,之后教师打电话来说我女儿不是不会做,而是动作慢,来不及做,叫家长在家里多锻炼她。于是,每一天放学回家做作业,我在她写字台上放了个闹钟,让她有时间观念,让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女儿写字的速度明显加快,回家作业的质量也很好,女儿也有了自信心。我还帮她买了一些课外作业,让她利用双休日在家多练习,做好以后我像教师一样用红笔帮她批改,并写上分数,错的帮她讲解,直到她弄懂为止。从一年级到此刻五年级,一向坚持这种习惯。我想小学这些知识都是基础,不外乎就是多做题。题目类型看得多,做的多,考试肯定能考好。所以她的成绩一向名列前茅。

下头我来谈谈在家里是怎样辅导三门主课的。

首先,我先说语文。低年级的语文不外乎就是把学到的生字记住,再慢慢扩展成词语,词语学多了就会造句。基础必须要打好,每一天的生字和词语必须要背写出来。这样日积月累,她认识的字多了阅读本事也会提高。这对孩子今后的阅读分析和作文大有帮忙。还要多看课外书,刚开始能够看一些注音课外书,有助于拼音的提高。还要多带小孩出去看看大自然,让她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这样等到高年级写作文时,就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写进去。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加上孩子理解本事的提高和阅读的增加,要表达自我对事情的看法就轻而易举了。在家里我也经常买一些开放阅读,阅读分析的书,让孩子在家多练习,这样能够提高孩子的阅读分析,也能够让她读到好的文章,这真是一举两得。

关于数学的学习我没有异常的绝招。孩子小的时候,大脑语言功能的发育大过逻辑思考。就是说小孩子对逻辑思考比较的迟缓。所以说,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你要用简单的方法告诉她。不要你以为很简单的题目轻描淡写地跟她一说,可她还是不理解。必须要根据小孩的思维去想,去理解。为了使教育贴合孩子的生长发展规律,能够重点的训练她对于数字的敏感。用做游戏的方法,用扑可牌一张一张出出来,来训练她的计算本事。等她学完了加减乘除还能够和她一齐玩24点的游戏。这即能学到知识,又能和孩子增加感情。有一次,学校举行亲子活动,我和女儿拿到24点PK赛的冠军。等到孩子她逻辑思维有了飞跃前进的时候,对数学的学习会更加迅速和简便。

此刻的英语比我们小时候难多了,我也是跟女儿一齐从头学起,白天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晚上在复读机里多听几遍,让她会读,读熟了再让孩子把单词背出来,并且默出来。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读,背,默这三样是基础,基础扎实了,对今后的辨音,语法等都能应付自如。再让孩子在家多做一些课外作业,巩固一下,这样的英语成绩肯定好。

总之,对小学生的家庭教育,要学会用心去与孩子交流,即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样,只要我们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还怕教不好她们吗?中国正走向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孩子将亲历并创造中国一个又一个辉煌。愿所有的孩子都志存高远,勤奋努力,担负起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和期望。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8)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实效是德育的关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站在高处、看在远处、着手小处、干在实处。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如今学校道德教育弱化,应该受到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校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意识,避免德育教育的虚无、浮夸、等形式主义,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程度,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当前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德育地位的弱化和德育目标的单一

面对升学竞争,不少学校重智育轻德育,教师管教不管导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学校团队、班级思想教育活动花架子多,内容空洞,学生消极应付,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德育处于战略上重视,战术上忽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状态,德育地位得不到保障。如今,就存在一种教育现状圈养,用繁重的课业把孩子困在教室内的时候校园和教室就成了饲养场;在那里,教师并不顾及学生的饥饱与口味,而是实时定量地喂食。根据课程表规定的时间,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依照教师的理解,向不同的学生教授同样的知识。

以往的学校德育目标往往缺少明显的层次和梯度,小学生时常进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教育,教育目标的单一导致思想品德教育的空洞说教和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

二、德育主体的缺失和德育内容的刻板

与学业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相反,思想品德教育恰恰喜欢把学生当作道德知识的接受器,学生没有情感诉求,也没有自主建构。德育内容应该回归凡人生活,贴近凡人现实,即充分重视多元共存的社会中普通人的思想状态,而以往的德育习惯于用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来进行正面教育,或用典型的反面人物来进行反面教育,即习惯于用超人和坏人来教育学生。这样的德育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学校德育应该拉近学生与凡人的距离,培养他们对多样化的尊重和开放与宽容的心态,培养他们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

三、德育评价的空泛和德育网络的松散

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仍缺少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从而导致对德育工作的评估流于形式或干脆以智育代德育,一俊遮百丑。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应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家庭育人和社会环境育人的三维统一,努力增强教育的实效。而有的学校与家长相互埋怨,相互推诿,与社区不相往来,不通力协作,这也是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小学德育存在的以上问题,为了让德育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

一、提高教师素养,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启迪与帮助,并非仅仅限于课堂上,也不只是书本里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言传身教,即对学生的影响力是终身的,也是难以估量的。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其次,教师应和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二、抓好课堂教育,注重学科与德育的整合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可采取以美辅德的方法。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辅相承的客观规律,寓美育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样就可以形成合力,发挥以美辅德的功能。一是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音乐教学应根据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唱、游之中。在歌词乐曲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美术教学立足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把绘画和手工制作结合起来,使教材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活动,由浅人深,形成系列;体育课教师可以通过健身操等人体运动,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的运动美感,使学生在欣赏美的旋律和动作的同时,逐步形成创造运动美的能力。另外体育教学中多开展竞赛,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行为规范等良好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审美情操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二是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如语文学科不仅使学生从一篇篇课文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而且在审美观上初步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注重这种启迪和培养,可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什么东西应该赞美、效仿,什么东西应该憎恨、鄙视。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发挥课文中形象的感染作用。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三是开展各种活动,而活动的过程可成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启迪心灵的过程,为学生把知转化为行提供实践机会。因此必须重视活动的传统性、时代性、趣味性、服务性和社会实践性。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挖掘素材,表现自我。如低年级学生可开展寻找校园内的美,中高年级学生开展美在哪里的讨论,让学生懂得只有内在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结合,才是完整的美。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及相应的情感共鸣时,教师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把某种情感引入到对道德观念的思考之中,促使他们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外部情绪转化为内部的道德体验,做到在明理的基础上激情,在激情中渗入明理,理中有情,情中有理。

三、抓好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德育工作,营造扬善抑恶的德育氛围

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实施的基本单位。因此,抓好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远大的影响力量。在一个富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不仅受到其他个别学生的影响,而且受到群体及其特性的影响。置身于其中的学生会感受到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例如在一个以勤学上进为主导风气的班级里,一个懒散的孩子会感到与环境格格不入;在一个充满友爱互助气氛的集体里,一个任性自私的学生会感到孤立、受谴责、没人理。因此努力把德育目标所确定的各项要求变成为班集体的共同意志,变成占有主导地位的风气和传统,是通过集体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前提。

四、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教育学生的隐性课堂,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净化校园环境要从学校宣传媒体、绿化美化工程、校园环境卫生建设抓起,使学生置身于一个优美、文明、整洁、有序的环境中。整洁、优美富于教育性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而且可以对学生思想品德乃至个性的形成起着积极的影响。同时校园环境建设和管理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潜能。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9)

通过线上观看专家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解读,让我从中收益很多,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还有所欠缺,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要回归家庭责任,与孩子携手前行,一起成长,共创美好末来。

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个家庭夫妻关系和谐了,家庭才能和谐,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当好家长,我认为,首先,努力“学会关心”。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关爱社会、国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和气。

二、家庭、学校的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我觉得作为家长应积极地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孩子在校的时间相对来说比在家多些,与同学、老师相处的时间长,而且每个孩子在家和在学校表现的会不一样。通过与老师的沟通能够对孩子掌握的更多些,了解孩子的习性、表现,及时取长补短,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形成良好的习惯极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

今天,短暂的学习时光让我受益匪浅,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带娃”却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必须要更用心去理解法律背后的真理,与学校共努力,与孩子共成长。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10)

今日,我观看了“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讲座,通过学习7位优秀家长代表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收获颇多,作为家长,我们的期望肯定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养成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要经常倾听孩子分享他自己的事情。要多与孩子沟通,尊重、理解孩子,增进与孩子的互相了解。多鼓励孩子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的事情,通过听他的心声从而正确引导孩子。

多鼓励孩子。孩子是需要鼓励的,鼓励就是他进步的动力,每当孩子有一些进步的时候,我们都会口头或实质性鼓励他,这样他就会特别高兴,就会越来越有自信。当然,在他犯错误的时候,也要适当的批评,同时也要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完了以后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不可以这样做。在他改正以后,也要提出表扬,告诉他只要能改正自己的错误也是很棒的!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孩子帮忙做事情。平时在家我总让孩子帮忙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每次吃饭前让他帮忙摆好餐具,饭后帮忙收拾餐具。还有有时我在洗东西时,让他帮忙递东西等等。这些在我们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往往最能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孩子受益终生。

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不要怕孩子把家里弄乱,就呵斥不让玩玩具,对孩子限制太多是不可取的。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很大,所以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孩子的模仿性很高很多性格和做法都是父母身上去学习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表率作用。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有手机瘾,所以我们在家里要少看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当孩子想看这些的时候要做出引导,让他玩会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看些喜欢的绘本。

作为家长,能同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应当放下家长的架子,多一些朋友式的沟通,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每个孩子也有他独特的性格,我们要懂得欣赏他们最可爱的一面。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11)

孩子,是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他们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决定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而孩子的成长发展,最先是由父母引导的,所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就成为孩子的终身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到了上学的适龄,开始接触学校教育,就存在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否有机地结合。如果两者的教育理念统一,那么,孩子的发展会呈良性发展,否则,就会产生冲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那么,怎样才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的结合,使学生的发展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正确认识。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都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我的班里面有一名女生,其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常常在她面前炫耀自己,并且时常表现出对别人的鄙视,因此,造成了她在班级与同学的交往当中也常常表现出骄傲自大,非常自我的情绪。她在和同学的交往过程中总是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当遇到不同观点时,她总喜欢说“好吧,我不和你说,让我妈给老师打电话解决!”时间长了,身边的同学都对她非常反感。这正是因为家庭教育中,她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对她产生了影响,而她父母在她面前变得更为高大,所以在她与人交往中,一旦遇到问题,她想到的不是自己去面对,而是求助于父母,这种家庭教育不利于她人际关系的发展。因此,父母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带给孩子正面的引导。

重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家马卡连科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曾这样写道:“爱是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东西。”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都交给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那是老师的事。在我班里还有这样一名男生,其父母长期在外做生意,对其照顾很少,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他的脾气非常暴躁,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们发生争执,例如他坐在班里一个地方,当别的同学需要从他身边经过,让他起来让一下的时候,他就会大发雷霆,甚至是大打出手,同学们对他的行为都很不满,不愿与他交往,这样一来,他就更加自闭。因此,我们必须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不能取代家庭教育。那么,如果我们要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之间成为互相补充的关系,就必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适当教给家长进行家教的方法。在班里还有这样一个女孩,自小被养父养母收养,而养父养母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当她上高一时,得知自己不是养父养母亲生的,就感觉所有的人都在欺骗她,从此不再信任任何人。当自己的认知突然改变,而家庭也并没有很好的对其引导教育,导致在她的心中仇视亲生父母,对养父养母不知感恩,对身边的人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性格上表现出冷酷、冷漠的倾向。这正是因为家庭教育中并没有给她正确、及时的教育与疏导,才导致她在学校对所有人的怀疑和不理解,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桥梁作用,把学校力量和家庭力量进行整合,把师生之爱和亲子之爱融为一体,同心协力,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一。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有灵魂的教育,达到教有所获,学有所得的目标。

总之,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学生的必然途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让我们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连心桥,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真正达到促进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德育教育观后感2022(篇12)

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从这次学习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一些总结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望子成龙”型。

B、“重视分数”型。

C、“顺其自然”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对于家庭教育,我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但是,从这两天的讲座中,我却学到了很多,我会将所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身为母亲的我,不仅在学校教育学生,回到家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这次家庭教育专家培训的学习是几代人都享不尽的充电之旅。

人格教育观后感1000字


讲座中我认真学习了于丹剖析的《论语》中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她让我从孩子的身上也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掌握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快乐地接受它。是呀,一味的让孩子去死搬的接受知识,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相反的,久而久之,还会适得其反地厌恶学习。我们作为老师,虽然是传道解惑的,但也要为孩子的快乐着想,在自己的课堂上加些作料,使得孩子能够有兴趣接受新知。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段,在这一阶段塑造独立自主,不畏艰难,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关爱自己,乐于助人的良好人格,并持之以恒,终生不弃,将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有意义,生命中是否有快乐相伴,活得是否有尊严。 于丹老师关于人格教育的讲解精辟,视角独特,言语生动,摆事实,讲道理,让我们深有感悟。

一,给孩子快乐,给自己快乐,延伸为给全社会快乐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老师,家长紧盯着孩子的学习,教育他们要出人头地,要成绩好,考高分,与孩子交流最多的也就是学习,课上要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牢记知识点,不用孩子洗衣服做饭,甚至洗脸水打好,牙膏挤好,孩子除了学习别无二事,成天跟书本打交道,殊不知正是我们过度的呵护与关爱,却让我们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缺少快乐,遇事没有主见,与人沟通交际能力差,待人接物没有礼貌,等等。

如此包操包办之下,孩子们不能充分正确地认识他们生命的价值,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只有适当的放手,留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尽情享受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让他们在社会的熔炉中得到锻炼,提升与人沟通,待人接物,生活自理的素养,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自我的开发,更有意思的去学习,去磨砺,去感悟,去成长,去快乐吧!

二,适当给予压力,增强孩子抗挫折,抗击打的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下雨要打着伞为他挡着,刮风要拿着衣服为他裹着,上街要把他牵在手里,怕他摔了,磕了,被车撞了。搞得孩子不敢一个人上街,晚上不敢独自睡觉,不敢一个人上厕所,遇到事情手忙脚乱,乱发脾气,烂耍性子。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坚强不屈,永不言放弃。与人相处融洽,与别人分享快乐,遇事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懂得父母给予是情分而不是本分,做人要诚实稳重,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向着目标方向前进。要有能吃苦,肯吃苦的精神,要懂得苦尽才能甘来,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要让孩子学做一只小蚂蚁,为了能搬动比自己体积体重大无数倍的食物,同心同德,齐力协作,慢慢地移动,但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休。这就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携手同行,风雨共担,心齐力协,目标明确。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看到曙光的绚烂;只有感受过程的痛苦,艰难,才能享受收获的喜悦,感悟胜利的来之不易。

于丹老师讲的一个寓言故事让我印象更深:有个孩子特别爱发脾气,他的父亲就在墙上钉钉子来记录发脾气的次数,孩子看到一天之中钉了那么多的钉子,自己也傻了,发誓要改掉这个坏毛病,控制住一次就拔掉一颗钉子,慢慢地钉子拔完了,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钉子虽然拔完了,但是那么多的洞却永远也抹不掉,你发脾气的时候,让多少人为你痛心呀!是呀,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里扫个地家长都要找老师论论理,试想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的!

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但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交给孩子礼仪教育和挫折教育,以及生存教育,让每个孩子能健健康康地为自己的将来而学习!

儿童教育观后感1000字精选


我们往往低估了观影响对人的影响,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我们只有欣赏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我们在不知不觉是成长。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观后感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儿童教育观后感1000字精选”,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儿童教育观后感 篇1

解读儿童教育——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600字:

她,写了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33种文字全球发行;她,是亚洲第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足迹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她,还是世界上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拥有观众数千亿;她,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中刊》赞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她”到底是谁?

她就是黑柳彻子,也就是《窗边的小豆豆》的主人公——小豆豆。

小豆豆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因调皮就被老师退过一次学了,她不光自己上课好动,而且还影响全班上课。就这样,小豆豆跟着她的妈妈来到了另一所小学——巴学园。

巴学园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它的上课方式和教育方式与其它学校截然不同。巴学园的教室是在废旧的车厢里上课。巴学园的午餐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是校长小林先生不想让孩子们挑食才这样说的。巴学园的上课方式是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上自己讨厌的课程在放学前完成就可以了。老师会把一天要学的内容全部写在黑板上,如果上午就把当天的内容掌握了,下午就可以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

多么人性化的学校啊,多么充满智慧的学校啊!真是令人羡慕不已。我不禁想:要是我在的学校就是巴学园会有多么美好,同学们都不再讨厌上学,甚至放假了都不肯离开学校。还会跟老师们和校长成为好朋友。

任思绪在《窗边的小豆豆》中慢慢地走着,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巴学园的与众不同是我们的学校无可比拟的,虽然我们不能拥有这样独特的学习环境,但是我们还是要努力。因为时光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回来了……

儿童教育观后感 篇2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获益匪浅。书中反复说到优越感和渴望被关注,这个是问题的根源,作为父母和教育者,应该懂得儿童一些坏行为的根源在哪里。我常常在想,以前的人生活条件很差,都不用懂得一些育人方法,却可以培着那么多优秀的人来,而今生活条件好了,反而出了很多教育上的问题。然而问题就是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就缺乏了苦难教育和挫折教育,所以不懂得珍惜和感恩。

所以现在的父母和教育者,一定要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教育孩子。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父母的问题。请不要去责怪孩子。教育孩子一定要早和未雨绸缪。千万不要被一二年级时好成绩所蒙蔽,那个时候,基本所有的.孩子成绩都是好的,多关注一下孩子的行为习惯,还有心理活动。

最后愿每一对父母和每一位教育者都多学习一下儿童心理,以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儿童教育观后感 篇3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阿德勒的教学理论著作,这本书可以说是“全世界教师和父母的必读书。”

在本书中,提到了小学生一个重要的表现,那就是情感表现。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情感变化比较明显,喜怒哀乐往往表现在脸部,同时又具有不稳定性,情感容易转换。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意志力比较薄弱,一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我们平时总说老天爷的脸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这充分说明小孩子的情感容易转换。刚刚和别人吵了一架,正哭的厉害,一会不知道为什么又笑了。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容易接受别人的影响。但是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又比较差,因此,既容易接受积极的影响,又容易接受消极的影响。现在,是个信息化的时代,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多,学生接受不良影响的机会也比较多。虽然在学校学生接受了正规的教育,但是从社会中他们可以看到和老师讲的不一样的行为,比如:老师说不能乱扔垃圾,可是还是有人扔垃圾;老师教育我们在车上要学会把座位让给老人,可还是有许多人会视而不见。这时,他们心理自然会想:为什么和老师教育的不一样呢?这是因为他们还不会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和人性。但是,在他们眼里,老师还是有很高的威信的,根据这些特点,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就要和儿童建立亲密的关系,多鼓励,少批评;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切忌要求过高过急,简单粗暴。

总而言之,《儿童教育心理学》从儿童心理、成长环境的各方面,为我们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以及我们如何来培养健全人格的儿童,是全世界教师和父母的必读书目。

综上所述,出国留学网为大家分享的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300字的内容整理完毕了,当然,这也是别人的读后感,大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去书写嗷。

儿童教育观后感 篇4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一個孩子從生下來到長大獨立,甚至於成家立業,教育子女,都會面臨很多的變化。非常重要的就是人際關係的建立。一個人的成長,都不是孤立的。首先是跟家長的關係。

當然在這個階段父母的態度,方法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是否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由此開啟。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首先是一個人,需要尊重,愛護,平等的關係??需要受教育,需要跟社會和人群建立良好的互動,才能更好地實現人生的真正價值,更好地對社會做貢獻!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運氣和明白所有的道理。

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學習,反思,比對,調整,再螺旋式提升,進而成長。懂得自己,了解他人,哪怕是非常親密的家人。所以,這本書不只是針對兒童,也針對兒童的家長,老師,親戚,同學,未來的伴侶和夥伴朋友。所有的現象也許沒有一個標準來評判,也沒有一個結論來終止。這裏有很多很多的例證可以學習,可以思考,或許,方法就在其中!

儿童教育观后感 篇5

我是一只小书虫,喜欢在书与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的傲游。每当我开启知识的“宝箱”时,就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喜悦。每当我读到一些纯美的画面时,整个人就好像成为书中的一员了。最近《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女作家黑柳彻子写的。黑柳彻子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基金会亲善大使。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与小主人公以及她的朋友,一起踏上了小豆豆的两年小学生活的旅程。在小学两年的旅程中,我时而为小豆豆退学而感到伤心;时而为小豆豆在学园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而感到高兴;时而为巴学园被毁灭而感到难过……小豆豆在这两年里经历了许多事:退学、交友、找钱包、参加泰明的葬礼等等。但这些都让我感觉是很值得回忆的事。

我是多么羡慕小豆豆啊!假如能够穿越,我好想成为小豆豆,感受一下她有趣的童年。

如果你也喜欢看书,那就和我一起感受书的趣味吧!

儿童教育观后感 篇6

昨天听到一个很遗憾的消息。

因为青春期的儿子不爱学习爱游戏,管教劝导无效,几次与母亲发生肢体冲突,母亲绝望了。在老外公的主导下,要前夫作为监护人之一,共同签署断绝母子协议书。

就是说,她不要这个儿子了,从今往后,是死是活,都不管了。

我这两天正在看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他说:

如果我们赞同个体心理学的看法,即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可以挽救的……我们认为,总能找到帮助这个孩子的方法。即使遇到非常糟糕的情况,也能找到出路。当然,其中的关键是我们要想方设法去寻找。

他还说: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或教师绝不能有半点灰心丧气。不能由于自己的努力没有立刻取得效果而产生绝望的情绪;不能由于孩子垂头丧气、萎靡不振和极端地消极、被动而产生挫败感;同时也不能受到那些关于孩子有无天赋的迷信说法的诱导。从个体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为了培养孩子的精神意志,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勇气和自信,要让他们意识到,任何困难都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而是我们可以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

阿德勒拥有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这样让母亲绝望的孩子交到他手里,想必也能重新回到人生的正轨。事实上,他确实这么做过,他曾在维也纳的学校里建立教育咨询诊所,运用现代心理学知识跟教育系统提供服务,一直持续了大约十五年,很多孩子深受其益。

但我认为,意志和精神只是辅助手段,阿德勒真正地杀手锏,是他了解孩子,从而能理解孩子,然后,才能在彼此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再然后,才能谈教育和引导。

作为乖乖女长大的母亲,不理解儿子的所作所为,对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也没有清晰认识,她跟孩子之间更多只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在此之下,教育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还不如完全不教育。

《儿童教育心理学》,号称是全世界教师和父母的必读书,50种语言全球发行,畅销70年。作者是奥地利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已经在《被讨厌的勇气》里介绍过(看这里: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他的定义是:个体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科学,着重研究整体人格,是实践的知识。不管是心理学家、父母、朋友还是个体本身,只要拥有这样的知识,就会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人格的发展。

而教育问题,他认为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的过程。如果成人想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先要全面了解儿童。然而谈何容易,大多人的成年人尚且不能正确认识已经定型的自己,更何况是变化多端的孩子。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也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儿童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

就像人类都生活在同样的现实世界之中,但却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塑造着自己,每个人的人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上。就是说,个体对客观事实的看法,绝不是事实本身。

谈到这一点,阿德勒说:

成人从自身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人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处境,理解他们的错误判断。成人不要期望儿童的行为不会出错,不要期望他们会按照成人成熟的理智来行动,而是要意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经常犯错。如果儿童不犯错误,儿童教育不仅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

这是多么宽容的态度!

成人往往对自己的错误轻易原谅,能给自己找到诸多借口,却对孩子找出各种借口而大发雷霆。他说:“宽容对教育来说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品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的确如此。

这本书从人格统一性入手,逐一分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儿童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如何正确引导儿童追求优越感

•儿童的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怎样防止儿童产生自卑情结

•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可能成为社会情感和儿童成长的障碍

•有兄弟姐妹的儿童在家庭中的心理处境及其矫正

•儿童进入新环境表现出来的性格

•儿童在学校的表现

•外在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青春期和性教育

•一个关于教育失误的案例分析

•对父母的教育以及教师如何跟家长沟通

阿德勒反复强调,这是一本写给教师和父母的书。涉及到具体的处理方法,都是针对这两类人。他说:“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是理解孩子,不断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和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儿童教育中,对偏离正道的儿童作出恶毒的评价是最严重的错误……一定不要以为贬损或羞辱能够有效地改变孩子……”

回到人格统一性。个体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所有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们他所做的事。

阿德勒做了个很好的比喻,把一个特定的表达孤立起来,他形容就像从一个完整的旋律中抽出一个音符,然后试图抛开其他音符来理解这个音符的意义。

我同意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可是他说一个人通常会在4-5岁的时候就形成自己的生活风格,对世界的观念通常在5岁左右就已经确定并固定下来,并在今后朝着大致相同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我持怀疑态度。

关于优越感和自卑感,他认为两者密切相关,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有几个观点: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

•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追求是天生的

•所有儿童都有一种追求优越感的心理

•人之所以追求优越,是因为他感到自卑

•当自卑感阻碍了追求优越,会衍变成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不同于自卑感,是一种过度的自卑感

我理解这个优越感其实是一种向上的愿望,希望自己做得更好。就像所有的孩子原本都对世界充满好奇,原本都对学习有天然的兴趣。

按照个体心理学的观点来理解,那些所谓的“坏孩子”,只是在追求优越的道路上受到了阻碍,没能成功地转化为学校或者父母的要求,从而产生抗拒。读书不行,捣乱我还是行的。这条路行不通,我就换一条。

阿德勒非常强调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如果没有社会情感,人的理解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什么是社会情感?他的定义是:

一种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愿望。

这就是现在大咖们反复提到的,未来社会强调的合作精神吧。

我不太明白的是,他认为,如果要确定一个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程度,要看他会不会为了追求优越感而总想表现自己,如果是,那么可以断定,跟那些没有这种行为表现的人相比,他更缺乏社会情感。是因为如果只顾表现自己就表示没有合作意识、团体意识吗?

在这一点上,他赋予母亲很重大的责任,说母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儿童的兴趣和信任扩展到他的同伴那里。

外界环境那一章,他列举了很多因素,诸如:经济因素,疾病,种族偏见,玩具,儿童读物,甚至亲戚,表兄妹,等等,非常细致地描写了可能遇到的情况。

说到青春期,他说:

只有那些一直给孩子鼓励并成为其朋友的父母和教师,才能继续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加以引导。除他们之外,任何想提供指导的人都会遭到这些孩子的拒绝。孩子会对他们充满怀疑,把他们看作外人甚至敌人。

何止充满怀疑,在我自己的青春期,对他们充满了不屑和鄙视。我其实一直很同情青春期的孩子,像文章开头那位儿子,一年到头都不见一次的亲戚,大过年的絮絮叨叨,总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过来。如果是我,也只能表示:很烦!可能是因为我一直还在青春期吧。

他对性教育的观点是:

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应该告诉他们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且告诉他们这种性别是无法更改的——男孩长大变成男人,女孩当大变成女人。

我们应该避免贬低女性和主张男性优越的观念,应该像孩子灌输男女平等的思想……真正的性教育不仅仅是向孩子解释性的生理知识,还要培养他们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孩子没有必要过早地接受性生理知识方面的教育。我们完全可以等到孩子开始表现出这方面的好奇心、开始探究这方面情况的时候,再告诉他们。

父母应该避免过于频繁地亲吻和拥抱孩子来刺激他们的身体,这对孩子非常不好,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我们不应该让孩子接触那些超越起年龄理解水平的与性有关东西……我们只需在恰当的时候对孩子进行真实、简单的解释,而不是去刺激孩子的身体或性意识。

在最后一章,写到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沟通,他显得很小心翼翼,提醒教师们要注意技巧,千万不要得罪了家长们。为此引用了很长一段富兰克林自传中的文字,关于谦卑。

在表达一个确定观点时尽量不去使用“肯定”“当然”“我赞同”或“毋庸置疑”等词语,而是要使用“我认为”“我是这样理解的”“我想这可能就是事情的真相”或“目前在我看来”。

事实上,在人的自然情感中最难克制的就是骄傲……甚至就算我们以为自己彻底克服了骄傲的情绪,我们也可能为自己现在的谦卑而感到骄傲。

这很值得我引以为鉴。

儿童教育观后感 篇7

《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著作。本书中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他认为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阿德勒反复强调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儿童培养和建立独立、自信、勇敢、不惧困难的品质和积极与他人、集体合作的能力。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易懂且便于操作,适合教师和家长阅读学习。对于教育儿童有很大的帮助。儿童所有的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做的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惩罚对儿童来说一般是弊大于利。错误目标的确定通常缘于错误的判断。儿童获得印象的强度和方式,并不取决于客观事实或情况,而取决于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

惩罚之后加剧孩子对学校的厌恶感。除了人格的统一性外,人性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如果我们不感到自卑或自我感觉处于“下游”状态,我们就不会有超越当下的愿望。优越感与自卑感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

心理健康的孩子会把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转变为前进的动力。学校是在为社会而不是在为自己培养学生。懒惰的儿童其实正在享受懒惰的好处。他们不需要背负别人对他的期望,不需要努力,总表现出一副无所谓和懒散的样子,他即使没什么好成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人们的谅解。他的懒惰使他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最起码他的父母要为他操心。

简单来说,懒惰是那些缺乏自信心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屏障,但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努力不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即使是最严厉的惩罚也无法使一个懒惰的儿童勤快起来。只有友好的启发、积极的鼓励才能增强他们的勇气,才能使他们完全康复。自卑情结是指一种过度的自卑感,它促使人去需求唾手可得的补偿和富有欺骗性的满足。同时,这种自卑情结放大困难,消解勇气,从而将通往成功的道路堵死。

一个人寻求超越他人的方式如果不是建立自己的成就而是贬低他人,那么他就是怯懦者。教育者必须加强儿童之间的友好感情,教育他们即使别人因为做错了事而得分较低也不要蔑视他们。否则,孩子很容易形成自卑情结,丧失生活的勇气。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由天赋决定,也不是由客观环境决定;儿童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和他们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才是儿童发展的决定因素。

成人不要期望儿童不犯错,不要期望他们按照成人成熟的理智来行动,而要意识到,儿童在理解自身的处境时会经常犯错。

过于挑剔和严厉容易使孩子丧失勇气,而过于温和和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教育的目的必然是社会性的。社会情感让个体感受到一种安全感,同时这种安全感支撑着他的全部生活。只有当我们把社会和他人的权利考虑在内时,道德观念才会出现,也才具有意义。

那些习惯于把世界分为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的成人,其思维方式仍然保留着儿童时期的特点。造成儿童在学校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体系的无效,还有儿童准备上的缺失与不充分。

有些孩子遭受失败后反而大受鼓舞,而有些孩子则会一蹶不振,对于这种因失败而灰心丧气的孩子应不断进行鼓舞和激励,对他们要温和、耐心和宽容。

要让每个孩子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要活的有价值。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或教师决不能有半点灰心丧气。父母可以纠正学校教育的不足,教师则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陷。

教师即使有充足的理由也绝不应该指责家长。直接指出他们过去的错误,这于事无补。切记不可教条式的和他们说话,即便是提建议,也不应该用命令的语气,而尽量用“可能,也许或你可以尝试一下”等建议性的口吻。完全没有必要去证明谁正确或显示出自己的优越,关键在于找出一个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

这本书令我喜欢的原因是它没有枯燥的专业术语,语言平实。而且充满着健康的气息,不似弗洛伊德悲观的情绪。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了解学生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了解心理学。这本书是经典之作。

上文就是给大家带来了关于儿童教育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范文,看完这些读后感之后,你们是不是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呢?喜欢的朋友可以去购买这本作品看一下吧。

儿童教育观后感 篇8

当英国的资本主义革命迅猛发展之时,18世纪的法国正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发动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卢梭是这场运动的弄潮儿,《爱弥儿》这本著作中正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卢梭在这本书中提出的教育思想展现了当时人文主义的特点,是对封建专制下教育思想的批判与更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思想的开创。他掀起了教育领域哥白尼式的革命。

卢梭的教育思想核心是自然教育理论,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充分得到发展的自然人。他写道: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反对传统的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压抑儿童天性的古典教育,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其中他提出的消极教育、自然后果法直观教育,对于儿童发展的帮助使我感受很深。

消极教育就是设法避免环境的不良影响,让自然说话,让儿童自然成长的教育。《爱弥儿》中写道: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这一点与我国清代教育家王阳明的观点颇为相像。王阳明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要尊重儿童玩耍的权利,让他们创造并享受自己美好的童年。

对于每个人而言,未来总是无法预料和遥遥无期的。因此教育者不要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未来而毁掉孩子的童年,这样的儿童只是成为教育者希望他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孩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迈克尔杰克逊童年的悲剧造就了他,也毁灭了他。迈克尔一直认为自己那段童年往事不堪回首,他八岁时开始与成年乐手合作排练,父亲非常严厉,在他犯错误时或者表演未达到预期时就会用剥了皮的电线抽打他;为了惩罚他的扭捏,把他扔进女生的化妆间。殊不知这些都是对年幼的迈克尔的侮辱。一代巨星根本没有童年,很明显他的人生是残缺的,他本人是不快乐的,所以他才要把赚来的钱给孩子们建乐园,想把自己童年所缺失的东西都弥补回来,却也因此惹上了官司,最终伴着遗憾而死。可见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何等的重要!作为教育者,没有任何理由去剥夺孩子享受童年的权利,无论出自何种冠冕堂皇的理由。

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中,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一观念的现实意义。有多少孩子在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奔跑,玩耍的年纪被送去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培训班、辅导班。孩子们被困在一方小小的房间里,却无比向往窗外的蝴蝶和盛开的花朵。这些最终都可能导致孩子们厌学,反感父亲,甚至讨厌这个世界,以至于小小年纪便跳楼自杀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这不正是多少少年郎,不到白头死。的悲剧吗?所以请不要再以所谓的为他们好的理由而给他们套上枷锁了。教育者要尊重童权,释放儿童的天性,还给他们一个自由自在,天真烂漫的童年。

自然后果法是让儿童自己通过切身体验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认识活动和活动结果的意义。自然后果法是卢梭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基于少年儿童的理智尚处于所谓睡眠状态的观点,卢梭反对对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也反对对他们施以严酷的纪律和惩罚,主张让儿童通过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学会服从自然法则,从而自行改正。儿童毕竟是儿童,他没有像成人一样的理解力,当他做错事时,他也许连自己错在哪里都不知道。当父母或他人教给他道理时,他们不但不会理解,可能还会产生对这一事物的谬误。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可以代劳的。自然后果法强调自然,让孩子顺应自然规律去成长,当然就是做得好有好结果,做的不对,要承担后果。这就是成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往往都是小小的困难,这个时候让孩子摔几跤,是为了在孩子长大以后能更顺利的应对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孩子不吃饭,父母围着转的现象。孩子不爱吃饭,父母总是耐心的这么哄那么劝,企图让孩子吃饭,无意识地把孩子吃饭的事情外化到了父母身上,不是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这样父母就要承担一个后果:孩子吃不吃饭,由我来承担!孩子也会养成一个观念:我吃饭是为了父母吃的,我很不喜欢吃饭。若是采用自然后果法,孩子到饭点不肯吃饭,还拿零食当饭吃。父母首先要用平和的语气告知孩子:宝贝,现在你不吃饭,那么等饭点儿过了,你会觉得饿,那个时候想吃就没人给你做饭吃了。还有:不吃饭的孩子是不能吃零食的。然后询问孩子:你听懂了吗?现在你要好好吃饭,一会儿不饿,还有零食吃。你选择哪一个呢?如果孩子仍然不吃饭,妈妈就把他的饭碗收起来,不再去理睬孩子。等孩子饿了要吃零食,父母要无奈地对他表达遗憾的心情说:怎么办?没有饭了,而且不吃饭是不能吃零食的。但这个时候,孩子一般会选择哭闹来使父母妥协,父母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一定要让孩子自己体会到不吃饭所带来的后果,这样下次他就会知道原来我不吃饭,是要自己来承担饿这个后果的。那么他就会明白自己应该在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这个道理。我想也许这个做法会比父母苦心讲大道理所起到的效果更加好。

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天性,应该让他们直接面对自然这一本书。在教育儿童过程中,直观教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直观教育是运用演示具体事实和人物事迹的方法对受教者进行教育。直观教育包括实践教育和图象演示教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使教育对象获得感性认识,在大脑中留有生动、具体和直接的形象。这对于当今的教学也有重要的意义。相信《变形记》这个节目很多人都看过。这个节目组就是运用了直观教育这一理念直接将城市里拥有某些不良习性的孩子和农村里面条件艰苦,却拥有着美好品德的孩子相交换去体验各自的生活。城市里的孩子可能因为从小拥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而不知生活的艰苦,不珍惜当下的生活和时光,甚至染上很多不良的习惯。当他们去到农村,亲眼看到那里的生活是如何的,那里的孩子是怎样生活,读书的。他们自己亲身去体验,去做一下农活,去靠着自己的力气生活,才会体会到原来他们幸福的生活并不是白白得来的,而是父母一点一点辛苦为他们创造的。他们才会心存感恩,从而转变自己的观念,去改掉他们自身不好的习惯。

在一期节目中,城市主人公李宏毅曾是一个挥霍无度的深度宅男,虽拥有俊朗的外表,优越的嗓音条件,但他就是吃不了苦。曾经在韩国试训过三个月,但由于种种原因,选择放弃了韩国继续深造的机会。到了农村之后,他反而显得很懂事,可能是懂了原来其他人的生活条件如此恶劣,自己所受的苦也许根本不值一提,在结束节目后,他去参加了艺考,如今已经有多部作品。如今,李宏毅已经成为了新生代偶像的储备力量,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

让儿童多多参加社会活动,回归自然,自己去学习和锻炼,去获得更加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从而改变自己,这就是直观教育的强大力量。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顺应儿童自然天性,要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要崇尚自然、平等、自由。这不仅是对当时的腐朽的教育的批判,开创了一个教育的新时代,而且对当今的社会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儿童教育观后感 篇9

儿童所有的活动都是他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外显,不了解行为中隐含的生活背景就无法理解他所做的事,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人格的统一性,这是本书贯穿始终的观点。惩罚对儿童来说一般是弊大于利(别人惩罚你你会改正吗?改正了会从心里接受吗?)错误目标的确定通常缘于错误的判断(这是根本,谁会认为自己会犯错呢?)惩罚之后只会加剧孩子对学校的厌恶感,学校是在为社会而不是在为自己培养学生,懒惰的儿童其实正在享受懒惰的好处,他们不需要背负别人对他的期望,不需要努力,总表现出一副无所谓和懒散的样子,他即使没什么好成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人们的谅解,他的懒惰使他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最起码他的父母要为他操心。简单来说,懒惰是那些缺乏自信心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屏障,但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努力不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即使是最严厉的惩罚也无法使一个懒惰的儿童勤快起来,即使孩子做错了事而得分较低也不要蔑视他们。否则,孩子很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丧失生活的勇气,成人不要期望儿童不会犯错,过于挑剔和严厉容易使孩子丧失勇气,而过于温和和溺爱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有些孩子遭受失败后反而大受鼓舞,而有些孩子则会一蹶不振,对于这种因失败而灰心丧气的孩子应不断进行鼓舞和激励,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和宽容。

健康教育观后感1000字汇总


读后感大全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健康教育观后感,相信您能从本文找到帮助。不仅读书可以丰富人的阅历,看电影也同样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新的感受。在观看了的后,故事情节激发了我们的浓浓兴趣,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作品。

健康教育观后感【篇1】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格教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人格教育,是指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在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价值观等方面所实施的指导和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崇尚健全人格、注重健康心理的学生主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在教学思想上要滲透健全人格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于做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引导。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我在教育教学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点滴入手,滲透人格教育,做到名副其实的教书育人。

二、将健全人格教育滲透于教学内容之中。

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向的学生,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比如:一位学生特别喜欢画画,可是处理不好学习与发展兴趣爱好的关系,教师不是扼杀他的爱好,而是进行家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还和他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在教师的帮助下,这个学生不仅成绩优秀,当上“三好”学生,还多次在市地举办的美术大奖赛中获奖。鉴于此,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想方设法地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条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学科小组,指导他们做实验,搞调查,写论文,提高综合能力,等等。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自信心,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在教学方法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⒈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肆意辱骂,更不能体罚。一个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会影响他一辈子。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的学生”的潜在能力。必要的时候,我采取“高高的举起你的左手”的教育策略,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⒉组织学生进行人格分析。

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我分析,相互分析,从而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学生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讨论,统一认识,提高辨别能力。

⒊帮助学生完善健全人格。

在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又帮助学生进行了人格分析。那么,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我就与学生一道,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朝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样,人格教育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了。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消极悲观的心理倾向,对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的负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我们应对他们充满爱心和信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遵循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的原则,使其发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的闪光点,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建立起对学习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面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绪波动,教师应抓住教育的良机,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健康教育观后感【篇2】

今年寒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让我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书中不仅详细解释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以各种浅显的实例加以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了以下不成熟的一点感想。

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常潜意识地把完美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工作中,总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并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现实中,个人的个性、能力、特长和机遇各不相同,而这些自身条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作成绩。业绩并不一定能从教师自身的学历、能力和花工夫的多少中直接反应出来,而要从学生方面间接地反映。所以,成绩和付出的劳动并不总是成正比。所以,把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来,就会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不可否认,近年来教师的待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党和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在保障教师的工资兑现上,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状况,提高了工作热情。但是,在工作待遇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前教师的报酬水平还是难以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教师的劳动价值很难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无法计算出一个准确而合理的数目来。部分教师在心理上不平衡,自己的工作并不比公务员轻松,但工资待遇却相差较大。另一方面,由地方财政不足,教师的工资仍难准时足额到位,教师住房不能得到解决,而且医疗条件极差,这些因素都对教师工作心态的稳定和心理情绪有一定的影响。面对太多的诱惑,很多青年教师总是会摇摆不定,对自己的选择进行重新思考或则提前出现职业倦怠以致影响教育教学工作。

如何消除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呢?使教师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同时自己也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健康教育观后感【篇3】

看完这两个视频,受益良多,明白了一个舒适、轻松的学习环境,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是我们家长学习进步的过程,只有双方都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才能进一步了解孩子的顺恼,孩子才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在没有学习这些知识时,有时候遇到问题就会随心所欲,随口就可能说出了伤孩子自尊心的话语,甚至有时采取的方法也会有所偏激了,无形中也就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沉重的伤痛,对他以后的人生观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看完第二个视频,知道了抑郁症和抑有情绪的危害后,以后一定会改变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舒适、自在的学习环境。要站在孩子的角投考虑问题,不能总是以为孩子还小,而应该让孩子站在家长的角投去考虑问题。家长也应该及时的把自己的担忧和顾虑说给孩子听,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只有当孩子觉得我们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也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加愿意听取我们的观点了。

最后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为孩子营造出一种愿意听、愿意合作的的气氛,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创造美好人生。

健康教育观后感【篇4】

学校组织了关于疫情期间如何调节心情的心理健康演讲。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生动鲜活地案例,使我受益匪浅。对我来说,这次的讲座意义重大,通过参加此次的心理健康讲座,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都让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懂得了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具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在此次的讲座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心理学理论知识,而且学到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学会了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它让我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健康的心态工作、学习、生活,碰到问题不消极对待,而是想办法解决,学会了情绪调节,使我更有效、积极地适应封校生活。

当面对消极的生活事件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当面对残酷的生活现实时,我学会了换个角度说服自己;当学习受到挫折时,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做情绪和压力的主人。并学会做出客观的分析,正确的判断出哪些方面是不可改变的,哪些方面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说服自己愉快地接受,对于可以改变的地方,尽自己能力做出改变,乐观对待发生的心理冲突,做到胸怀坦荡,乐观开朗。如果我们是树,那么心理健康就是阳光,只有拥有阳光灿烂的心态,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播撒快乐,收获幸福!

此次的心理健康讲座对我来说,就像春日里的一阵微风,扫去了我心头的烦躁;就像高山上的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几度迷惘徘徊的心灵;就像冲破晓雾的第一道阳光,使我豁然开朗,永远受益。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学习,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总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积极乐观向上,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呢。

健康教育观后感【篇5】

今天学校组织了一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讲座,作为一名刚升入大学的学生,我从中明白了心理健康对我们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大学是一个大的集体,我们每天生活在其中,每天总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而如果而我们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就无法与人正常的相处,无法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将会导致我们觉得生活是孤单的,是无助的,从而产生一种迷茫的时生活状态,这对我们的大学生活是致命的,毕竟大学生活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我们也将通过大学慢慢的融入社会,而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将无法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铺垫,这就导致我们无法对每天的生活充满激情。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要想拥有一个完满的大学生活,心理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去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而至于因为一点小事就闷闷不乐好长时间,也不至于因为一点挫折而自暴自弃,产生各种沮丧悲观的想法。

为了我们的心理健康,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增强与维护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我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通过这次的讲座,我深刻的看到了健康的心理对我们的重要性,一个幸福的人生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作为坚实的后盾,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健康的心理将会帮我们一步步的走向成功。所以,以后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努力的去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完满。

健康教育观后感【篇6】

经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应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应对自我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进取主动调试自我的心理,明白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简便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理解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我具备较强的适应本事。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本事。要坚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经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职责,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本事,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团体坚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

在现代大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恋爱中应遵循:以爱为基础,以高尚情趣为恋爱发展的动力,在恋爱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与权利以及人格,同时信守职责,忠贞专一,以诚相待。要以理解为前提,以奉献为资料,以被爱为结果。大学生要避免恋爱的消极影响,学会运用爱的技巧要学会澄清感情价值观,做出爱的决定,注重爱的交流,并履行爱的职责。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并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能够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能够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好自我的时间,增强自我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健康教育观后感【篇7】

这个星期天,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节目春季《安全与健康》教育,看了这个节目,我深受启发,我知道了安全对于我们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节目,主要讲了水、火、车,这三个重点讲了许多的小知识。预防溺水的发生,如果有人溺水了应该怎么抢救,比如说:学游泳的时候,要有专业人员教、游泳要有大人的陪同等;预防火灾的发生,如果遇到了火灾该怎么办,比如说:在学校,我们不能带打火机上学,避免火灾、遇到火,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及时打119等。该怎么样注意交通安全的意识,比如说:走路时不能看书、骑车时不能听音乐、不能带易燃物上车、儿童坐在私家车后面最好坐在后排,并且要系好安全带等。

在我们生活中,也会有那么几件关于安全的事:记得以前看新闻的时候,我常常看到了一些车祸、火灾的事故、溺水事件。最让我记得的是小时候学游泳的时候,我也差点溺水了,还好爸爸身手敏捷,我才没有溺水。那时候我还要戴上救生圈才能在游泳池里面动一动。起初的时候我以为游泳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看爸爸游得那么潇洒、轻松,我就想学游泳,便叫爸爸教我了。但是谁知道呢,一下水就后悔了,因为我的头也进水里了,还喝了几口水,但是马上爸爸又把我抱了起来,就是那一刻我差点就溺水了。这种感觉,就像是昨天发生一样。

美好的生命,多姿多彩的生活,这些都源于安全。我们要加强安全意识、增强预防能力.让我们时时刻刻记住,有了安全才是最快乐的!

健康教育观后感【篇8】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观后感【篇9】

在现代社会,任何人都无法避免压力,其实最大的压力还要数职业压力。社会上对我们教师职责的高要求,虽然我们的头上都罩着园丁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那样的光环,仿佛我们是不食人间的烟火的神仙,我们平时承担的许多教学任务,上课、批作业,想想班里的这样那样的琐碎小事,我的头都大了。唯一的感觉就是忙,每天都在忙着那些应接不暇的工作,同事之间连十分钟的交流也成了奢侈。我也曾抱怨过,发过牢骚。可越是这样,我就觉得自己太累,仿佛我是天底下最辛苦的人。

近期我有幸读了《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这本书,收获很大,认识到教师心理的不断成熟与成长是教师职业生涯历程的永恒主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很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学习,对如何认识教师这一职业角色,应对、缓解教师职业角色冲突造成的心理压力,调试好自己的情绪,维护和促进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规划好教师成长生涯等问题积累了诸多的感受、体会、认识、想法。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要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健康教育观后感1000字6篇


读后感大全主题栏目精选:“健康教育观后感”,敬请访问。

健康教育观后感 篇1

今年寒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让我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书中不仅详细解释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以各种浅显的实例加以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了以下不成熟的一点感想。

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常潜意识地把完美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工作中,总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并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现实中,个人的个性、能力、特长和机遇各不相同,而这些自身条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作成绩。业绩并不一定能从教师自身的学历、能力和花工夫的多少中直接反应出来,而要从学生方面间接地反映。所以,成绩和付出的劳动并不总是成正比。所以,把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来,就会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不可否认,近年来教师的待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党和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在保障教师的工资兑现上,这些都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状况,提高了工作热情。但是,在工作待遇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当前教师的报酬水平还是难以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教师的劳动价值很难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无法计算出一个准确而合理的数目来。部分教师在心理上不平衡,自己的工作并不比公务员轻松,但工资待遇却相差较大。另一方面,由地方财政不足,教师的工资仍难准时足额到位,教师住房不能得到解决,而且医疗条件极差,这些因素都对教师工作心态的稳定和心理情绪有一定的影响。面对太多的诱惑,很多青年教师总是会摇摆不定,对自己的选择进行重新思考或则提前出现职业倦怠以致影响教育教学工作。

如何消除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呢?使教师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同时自己也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健康教育观后感 篇2

这个星期天,我在看电视的时分看到了一个节目春季《安全与健康》教育,看了这个节目,我深受启示,我知道了安全关于咱们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节目,首要讲了水、火、车,这三个要点讲了许多的小常识。防备溺水的发作,假如有人溺水了应该怎样抢救,比如说:学游水的时分,要有专业人员教、游水要有大人的陪平等;防备火灾的发作,假如遇到了火灾该怎样办,比如说:在校园,咱们不能带打火机上学,防止火灾、遇到火,要坚持头脑清醒、镇定,及时打119等。该怎样样留意交通安全的认识,比如说:走路时不能看书、骑车时不能听音乐、不能带易燃物上车、儿童坐在私家车后边最好坐在后排,而且要系好安全带等。

在咱们日子中,也会有那么几件关于安全的事:记住曾经看新闻的时分,我常常看到了一些事端、火灾的事端、溺水工作。最让我记住的是小时分学游水的时分,我也差点溺水了,还好爸爸身手灵敏,我才没有溺水。那时分我还要戴上救生圈才能在游水池里边动一动。起先的时分我认为游水是一件特别简略的工作,看爸爸游得那么洒脱、轻松,我就想学游水,便叫爸爸教我了。可是谁知道呢,一下水就懊悔了,由于我的头也进水里了,还喝了几口水,可是立刻爸爸又把我抱了起来,便是那一刻我差点就溺水了。这种感觉,就像是昨日发作相同。

夸姣的生命,多姿多彩的日子,这些都源于安全。咱们要加强安全认识、增强防备才能.让咱们时时刻刻记住,有了安全才是最高兴的!

健康教育观后感 篇3

目前,老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各个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作为老师,也应该加强心理书籍的阅读。这个暑假,我读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的教育学书籍,看了以后我深有感触。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书中说道,据我国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教师心理检出率48%,这也许是个别情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种种压力不期而至,使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教师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因此,只有重视教师的心理研究,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自我调控:

1、转变观念。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2、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克服狭隘、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态;如何面对工作;如何对待学生;如何面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

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3、拓宽心胸。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拼搏进取,要知道优胜劣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公平法则,只有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才能适者生存。一味怨天尤人,就会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同时,要学会放弃,因为人生有太多让你心动的东西想去追逐,像评先、评优、晋级、提干等,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等待你的将是痛苦。有时即使你付出了全部也不会是满意的结果,因为有许多东西自己是左右不了的,所以,该放下就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

4、学会放松。会休息才会工作。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可能的话,学会一种技艺最好,它会是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爱好中寻找乐趣,以驱散不健康的情绪,令生活更有意义。同时,也应增强自控能力,合理释放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多找好朋友谈谈心减轻精神压力和积郁的愤懑情绪,心情抑郁不想做事时,请选择放下,想休息就休息,想娱乐就娱乐,美国斯坦福大学都要求学生不追求十全十美,何况我们教师呢!

二、外部支持:

全社会应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切实改善办公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为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为教育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学校领导也应当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1.强化师德教育。教师的心态有时反映了教师的师德问题,如对学生的冷漠、报复、体罚等,反映了教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总想用种种手段刁难学生,在心灵上伤害学生,反映了某些教师心理是不健康的。因此,学校强化师德教育,使每个教师都能以讲师德为美,真正以热忱对待每个学生,以真情爱护每个学生。

2.加强尊师爱生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教育教师热爱学生,教育学生热爱教师,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密切师生感情。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大有裨益,学生热爱教师,对教师良好心理的形成同样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健康教育观后感 篇4

今天学校组织了一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讲座,作为一名刚升入大学的学生,我从中明白了心理健康对我们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大学是一个大的集体,我们每天生活在其中,每天总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而如果而我们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就无法与人正常的相处,无法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这将会导致我们觉得生活是孤单的,是无助的,从而产生一种迷茫的时生活状态,这对我们的大学生活是致命的,毕竟大学生活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我们也将通过大学慢慢的融入社会,而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将无法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铺垫,这就导致我们无法对每天的生活充满激情。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要想拥有一个完满的大学生活,心理的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去面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而至于因为一点小事就闷闷不乐好长时间,也不至于因为一点挫折而自暴自弃,产生各种沮丧悲观的想法。

为了我们的心理健康,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增强与维护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我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通过这次的讲座,我深刻的看到了健康的心理对我们的重要性,一个幸福的人生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作为坚实的后盾,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健康的心理将会帮我们一步步的走向成功。所以,以后我们必须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努力的去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完满。

健康教育观后感 篇5

经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应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应对自我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进取主动调试自我的心理,明白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简便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理解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我具备较强的适应本事。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本事。要坚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经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职责,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本事,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团体坚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

在现代大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恋爱中应遵循:以爱为基础,以高尚情趣为恋爱发展的动力,在恋爱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与权利以及人格,同时信守职责,忠贞专一,以诚相待。要以理解为前提,以奉献为资料,以被爱为结果。大学生要避免恋爱的消极影响,学会运用爱的技巧要学会澄清感情价值观,做出爱的决定,注重爱的交流,并履行爱的职责。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并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能够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能够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好自我的时间,增强自我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健康教育观后感 篇6

如果生命里没有健康,那可能就没有意义了!学校十分重视我们的健康,所以让我们阅读了《健康教育读本》,对此,我有一些感悟想要分享。

这本书是绿色的,象征着我们是茁壮的小幼苗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本书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基础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和三减三健。

从这本书我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十大标准分别为:积极乐观,免疫力好,体型均称,牙齿健康,精力充沛,睡眠良好,适应环境,头发光泽,眼睛明亮,肌肉丰满,我定会向着这个标准努力前行。

健康是1,所有的一切都是0,1倒了,0就是无用值了。1倒了,我们还有精力去报效祖国吗?所以,关注健康,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健康是生命的保护伞,没有健康一切都没有了!愿同学们把健康教育永记心中!

健康中国我来啦!

警示教育观后感


篇一:警示教育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全体七年级学生观看有关法制教育的讲座。在视频里,有几个少年犯现身说教,说出了他们的罪行,他们的认真悔过。看着他们满脸的懊悔与痛苦,我也为他们感到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这几名犯人以前都有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世间最宝贵的东西——自由,可是,他们却从不珍惜,仗着家人的溺爱,仗着自己年轻,还是未成年人,有法律的保护,便为所欲为,先是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后来胆子越来越大,将贼手伸到社会上,持刀抢劫。在被抓时,因为是未成年人,因此被判缓刑,这更给了他们侥幸心理,他们更加胆大妄为。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的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低下,再则是学习成绩不好,有了消极的心理,外加交友不慎,结交一些有前科的社会青年,跟着他们混日子,有样学样,做着一些伤害家人,社会,更加伤害自己的事情。

看完这段短片,我深有感触,觉得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风气不好,有许多无业游民,打架闹事,勒索抢劫,而更多的则是像我们这般年纪的少年们。在他们花一般的年纪里去做一些影响一生的事。可是,当他们迷途知返之时,为时已晚。因为接下去等待他们的是法律的制裁。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使他们逃过了一劫,可终究还是会到法律给予他们的教训。

经过这一个讲座,我明白了:青春是有限的,要是在有限的青春做一生的憾事,那是会憾终生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的肩上扛着许许多多的责任,扛得下的,终会成材,报效祖国:扛不下的,就会像那五名罪犯一样,在监狱里,隔着铜墙铁瓦,看着以前也许都不屑一顾的蓝天白云,羡慕着那些在蓝天下自由翱翔的鸟儿。如果是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去追求我的理想,去享受我的青春,去享受我的自由,去做一个人,一个子女,一个学生该做的事,去开出鲜艳灿烂的花朵,去结出香味四溢的果实,这才是人生的旅程,这才是一个拥有花一般年纪的人该做的事!

篇二:警示教育观后感

近日,我院组织观看了警示教育电视片《贪欲之害》,做为一名老党员心潮澎湃、感慨良多。片中以纪实手法披露了大量近年来省内外领导-

干部的违纪违法事实, 这些腐败官员多具有辉煌的过去,也曾有艰苦奋斗的过程,但当他们成为掌握实权的中、高层领导干部后,个人欲望膨胀,在贪欲的驱使下人格发生扭曲,革命意志和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丧失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并最终走向了腐败。他们因个人贪利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纵观这些反面典型,他们由国家干部成为人民的罪人,究其根源是:观念错误,权力异化,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当作自己的东西。贪婪成性,手中的权力就是他们敛财的法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他手中的权力却蜕变为祸国殃民、实现个人私欲的工具;为了自己的利益,置国家利益不顾,中饱私囊。职务犯罪有一共同点,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是其共性。而不正常乃至畸形的心理状态无疑是他们堕落的“源动力”。短短几年收受贿赂的根源,就是人生观的迷失和价值观的倾斜。当一个人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把对权力的追逐和对金钱的挥霍当作目标时,就会借权力牟私,借权力生财,成为权力的寄生虫。人格的失衡和品德的低下,助长了其贪婪自私,以至恶招损术层出不穷,搜刮民脂民膏,坑害国家,无所不用其极。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要防止腐败,需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严格执行中央上下的各项规定,要廉洁从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政之德,首当“清廉”,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短时间可能很容易,长时间就要不断自我提醒,自我反省,自我激励,需要做到警钟长鸣。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廉洁清正。

二是加强学习,保持良好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学习是基础,定期有组织或自觉的加强从政道德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是每个要求进步的党员所应该做到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定期进行政治学习,自己的思想才能得到进步,但这种学习不能只是走过场,不能空喊口号,而是要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认真研读,而要自觉自愿的落实到自己的平时工作当中去,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我要做到从这一系列案件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在思想上要求进步,反对贪图享受,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事业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我将以此警示自己,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漠公仆本色,常修为官之德,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

篇三:警示教育观后感

观看了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片,作为这次警示教育的参与者,听到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看到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结果令人痛心,我对此感受颇深,进一步加深了对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收获不小,获益匪浅。此次开展的警示教育活动,是区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重大举措,体现了党中央领导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尤为及时,尤为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参加警示教育活动以及结合本处的实际工作,浅谈几点体会。

一、反腐倡廉,必须警钟常鸣

警示教育活动是我们党推进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反腐倡廉关系执政党的命运,是永葆执政党青春常在、充满活力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浪潮的荡涤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扭曲,放松主观世界观的改造,面对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浪潮,失去了本该保持的警惕、冷静、操守,忘记自己本身来自于劳动人民、忘记了党多年的培养教育、更忘记了人民提供衣食住;贪图享受,不甘清贫,崇尚拜金,私欲膨胀,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反腐倡廉是执政党重点研究的重要课题,关系到党的事业巩固和发展,关系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这次警示教育活动,充分体现我们党坚定不移抓反腐倡廉、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决心,使我们每个党员在参加学习活动中,灵魂受到洗涤,思想受到了震憾。通过警示教育报告会上现身说法的罪犯,用他们声俱泪下的忏悔,用他们痛悔莫及的警醒,用他们对自由和生活的渴望,给我们实实在在地敲响了警钟。通过这些典型案件说明,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从中也使自己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果为人民谋利益之外的胆子大了,会出大事,轻则政治上的死亡、精神上的死亡,重则生命上的死亡。如果是这样,怎么能对得起党组织的精心培养教育,对得起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对得起给予无限关爱的家人。通过学习对照,既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又从反面教材中汲取了教训,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

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

正确的行使权力,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适得其反。那些居功自大、专横跋扈,把权力当作自己谋取私利的资本,趁机捞财,损害党和人民利益,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到头来自己也必将遭到“身囚”之苦,悔恨终生。从领导干部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遥,然后就是这一念之差,一步之错,让人悔恨终身。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

一是坚定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要自觉改造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方面,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正确对待“钱、权”,对待“功成”与“身退”;在价值观方面,要正确体现人生的社会价值,不要私心、贪心膨胀。二要自觉提醒自己,在权、钱、色方面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三要自觉充实自己,有正确的追求、健康的心态和实实在在的寄托。善于学习,不让头脑空虚;时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在名誉、职位、报酬、个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乐。尽力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做到“敬能慑身,勤无废事,谦以养德,俭以济人”。

二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靠学习。学习是领导干部的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能力,是把握方向、驾驭全局、履职尽职的资本。学习革命理论是提高领导干部思想素养和培训领导素质的灵魂和基础。“有关国家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只有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思想觉悟、境界提高了,眼界开阔了,学以致用,才能够正确判断政治是非、理论是非,辨别假丑恶、真善美;才能搞清楚人怎么活着才有价值、有意义。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往往就事论事,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自己的识别能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三是以身作则,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监督。廉洁自律是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领导干部能否以身作则,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做到廉洁自律,这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品格。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广大干部群众对领导干部是听其言,观其行的。如果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群众是不会信任的,实际上会让其他党员干部和群众上行下效,带坏了党风,带坏了政风,带坏了一方社会风气。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权力必须为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公正严明,群众才能相信组织,好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才能树起来。所以,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制度和规定,严格对照检查自己,真正在廉洁自律方面带个好头。

三、做反腐倡廉的带头人

一是带头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参与警示教育活动,自己对反腐倡廉斗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无欲。谁不想生活得更好、更滋润、更潇洒,但前提必须是合法、合理、正当的收入。只有通过合法、正规的劳动所得,才是最干净的。这次警示教育活动,让我们从警示教育活动中得到了既沉重又非常深刻的启示,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严于律己,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警示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制止腐败有一定作用,但要解决全部腐败和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不是一次警示教育活动所能做到的。为此,我决心要把这次警示教育活动作为永久的警钟,长鸣在我们的思想中,“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只有从我做起,从源头上把好关,才能巩固警示教育活动的成果。党中央向全党敲响了警钟,表明了我们党同腐败现象作斗争的坚定决心。我本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有任何偏离。自觉地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面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诱惑,不沾不染,自觉抵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正工作作风,提高领导艺术,不断遵守廉洁自律的各种规章制度,杜绝腐败现象的滋生。

二是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全体党员都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政治纪律是根本的纪律。政治纪律遵守不好,其他方面的纪律也遵守不好。讲政治纪律,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党员必须在行动上服从,决不允许公开发表同中央的决定相反的言论,决不允许散布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意见,决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三是带头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作为文化局党组书记,我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任务艰巨性,认识到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紧迫性。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以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的实绩赢得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官为德,常漠公仆本色,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

感恩教育观后感


篇一:感恩教育观后感

今天,我和孩子准点收看了保定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观看了于丹老师主讲的小学生《感恩教育》讲座。

于丹老师主要讲了三个主题: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正确引导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她在第一个主题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孩喜欢在一棵大树下玩,他每天都来,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满面地对大树说:“你看别的孩子都上学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没有”。大树说:“你把我结的果子摘了去卖,你就有玩具了。”以后,孩子只有秋天才会来大树下。过了几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有房子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的树枝砍了做房子。”又过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漂洋过海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我的树干砍了做独木舟。”中年把独木舟推进海里走了。渐渐的中年长出了一根根白发,他来到树桩前,树桩问他:“我已经是一个没有用的树桩了,你也不会理我了!”这个人说:“不,我会一直陪你晒太阳。”

这正是父母完成了对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们的一生中无私而又不求回报的养育着我们。孝为德之本,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勇敢承担爱与责任。

要想成就别样的人生,就要点亮自信的明灯,对自身的力量怀抱坚定的信念。

看完讲座,我对我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要想成才必先成人!

篇二:感恩教育观后感

于丹教授说,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了我们的不朽,我们的墓志铭。

什么是生活?说的通俗点,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理想,享受情调,努力过着自己理想中的日子。若只是为生存而活的话,抛弃了理想,放弃了朋友,埋没的亲情,忘却了情怀,那自问和那些茹毛饮血的禽兽有什么区别呢?

观看于丹教授的讲座,让我领悟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种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

在这个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年代,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充斥着各种诱惑困扰,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看清的太少。激烈的竞争不仅提升着每个人的能力,同时还改变着大家的心态。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家国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数先哲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要学会自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弱势,而后慢慢地去学习,去完善。待到机会来时,才能厚积薄发,展翅鹏飞。当理想得到放飞,价值达到升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宽恕自己,学会放弃,坦然与淡定地面对这个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遗憾。宽恕他人,更需要一种无畏的胸怀。这时,你会发现,身边充满了真诚、热情和信赖。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只要我们从中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终身享用。

篇三:感恩教育观后感

今天,我在辽宁电视台公共频道观看了于丹老师主讲的小学生《感恩教育》讲座。于丹老师对孩子孝敬父母,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令我印象深刻。

讲座开始,于丹老师讲述了一个孩子和大树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父母被比喻成大树,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无私的奉献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孩子也陪着大树走到了最后。听完以后,我非常感动,这不就是每个当父母的所追求的吗?能拥有一个孝顺,有责任心的孩子。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父母们,哪个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倾其所有,但现实却不是故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陪伴父母到最后,看看当今社会,空巢老人,不孝顺的子女,比比皆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初衷无法实现呢?接着,于丹老师又给我们举了一些现实中非常普遍的例子,现在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宝,物质方面都力所能及,生怕孩子受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经不是什么贬义词了,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标准”。孩子就应该操心学习,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不用过问。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回家以后,忙得不亦乐乎的父母,和在一旁悠哉玩耍的孩子。那么,这么做到底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周围人的关心,形成不了任何的责任心。

“正为本,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这些古训由来已久,都是古代圣贤,留给我们的良言金句。于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榜样,例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父亲过世以后,50多岁的他居然彻夜痛哭,让人感动不已。还有“感动中国”当中的一些人物,他们的事迹也让我感到震撼。纵观他们的成长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境贫寒,自身艰苦奋斗 获得成功,但是对父母都是无微不至,有始有终。难道是他们从小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孝顺父母的品德和责任感?那么普通

家长,要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对社会和家人负责任的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呢?

接下来,于丹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仁”字,用来阐述孩子的责任感是如何形成的。“仁”从结构上来看是一个“人”加一个“二”,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让孩子有责任心,必须让他们出去和其他人交流,看到别人的优点,发觉自身的不足,看到别人的困境,和自身的环境对比,从而受到感动,因此培养责任心,懂得去体谅人,关心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就表现为孝顺和关爱。讲座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城市组织一个活动,让城里的孩子,去和打工学校的孩子一起读书,当他们体验到打工者的孩子,艰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后,都发生了改变,懂得了去同情他人,关心他人,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自己的责任感。回到家中,对父母也是关心备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孩子责任感的形成,重点在于他人的交流,这点对我很有启发。

节目最后,于丹老师强调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让孩子开阔眼界,从人文古迹中获得人生的感悟。看完节目后,我感慨良多,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收获,认识到了以前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对以后孩子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廉洁教育观后感


廉洁教育观后感(一)

廉洁,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廉洁教育是人们对于腐败行为带给社会巨大危害之后的审视和反思的结果,是人们在不断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过程中总结和积累的结果,使人们对“廉洁”这一可贵品质的塑造和推崇。

“敬廉崇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孔子的“民无信不立”到潘序伦的“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古往今来,诚信都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没有诚信,人生便没有价值;没有诚信,人生便永远只能失败;没有诚信,人生便失去了命脉……诚信原本很简单,简单得连呀呀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可是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引导受教育者“学会做人”。

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作为一名在校学生,很多人认为“廉洁应该是政府官员的事”,与己无关,实则不然,“大学生和廉洁的关系其实不远”。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廉政文化意识包含的精神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判断。当今的青年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较强,对外交流沟通以及摄取信息的能力突出,同时也具有心理不够成熟、思想可塑性强、行为个性化等特征。大学是“传道授业”的场所,但绝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大学生难免受社会不良文化观念影响,造成廉政意识的缺失。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风气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使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廉洁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的情况。当前大学生对廉洁自律的理解和认知具有“知行不一”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人已不满足于简单的吃饱穿暖,于是,“吃”要吃高档的,“穿”要穿名牌的,就连用的也不能马虎。手机,电脑,ipad已被不成文的归为进大学校门的三件必备,更有甚者开着私家车来上学……学生中攀比之风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有的教师边教书边下海,边拉关系边赚钱,甚至有学者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大搞学术腐败。据统计,目前大学生中受处分最多的是因为考试作弊。而学术诚信、逾期还贷等问题在学生中也时有发生。

由于大学生离开了高强度压力的高中生活,在大学校园里少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和监督,校园里开始出现旷课逃课的现象,同时也暴露出大学生缺乏目标和动力的弊病。只有树立长远的目标,才能在无人监督的环境里继续努力,才能在艰苦的环境里继续拼搏,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更要树立为社会主义中国无私奉献的远大目标。

再加上,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乃至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公务员热”。在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群中大部分人的本意并非是为了社会主义中国做贡献,而是看上了公务员这个职业,他们把公务员看成了一种谋生手段,一个旱涝保收的金饭碗。因为看惯了腐败现象,竟然错误的认为公务员的好处在于除了可以领取基本工资外,还可以得到一定的权力收入,即收受贿赂的非法收入。这些思想已经远远偏离了国家招收公务员的本意。这都是关系到一个人廉洁的问题。

纵观之上,我觉得“廉洁文化的教育迫在眉睫”。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廉洁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大学生廉洁教育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岗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它是一种关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诚信素质、职业规则的教育,职业性是它的最显着特性。从职业的视角探讨和实践大学生廉洁教育,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天的大学生,明天就将步入社会,学校是希望通过一系列廉洁教育课程的开展,引导大学生形成诚实守信、正直节俭、崇尚廉洁的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利益观和权力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制观和道德观,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廉洁自律的高尚品德。大学生要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未来社会必将是公平竞争的社会,靠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是无法立足的在校的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终将踏上社会。通过廉洁文化的学习,在思想以及精神层次上的提升将为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精神支柱,将“敬廉崇洁,知诚讲信”带上工作岗位,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为我们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良好精神氛围,并使廉洁文化广为人知。廉政文化是文化的特殊形态,是古今廉政传承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结果,是廉政与文化的结晶。从广义上讲,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理念、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文化表现的总和形态。廉政文化综合体现了社会发展对政权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是廉政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们的思想理念,传递着社会文化的精神,引导社会的道德风尚。

社会实践是廉政意思培养的大摇篮。贯彻廉洁教育,贵在身体力行、重在狠抓落实,廉洁教育能否有效遏制浪费,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那么,如何让廉洁教育落到实处?毛泽东说,世界上怕就怕较真二字。细节决定成败,制止浪费,贵在较真。要把廉洁教育列入学校、学院、班级的日常活动中,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要带头做到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坚守思想道德防线。要坚持慎微、慎初,从小处做起,从小节抓起,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廉洁教育观后感(二)

最近,看了《廉洁教育》这部电影,也有了更深的感悟。中华民族是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民族。清政廉洁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诚信、廉洁、正直。

“敬廉崇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有“两袖清风、清政廉洁”的包公,今有 “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许多人的座右铭。

我们的周恩来总理衣食住行的简朴作风,受到了长期在他身边工作人员的交口称赞。有秘书说:“总理除了工作,个人一生别无他求。特别是生活的简朴,更是有口皆碑。”影片中中《周恩来廉洁奉公》的故事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人的廉洁。“总理请客吃饭,也要和一般顾客一样付钱嘛”,简简单单一句话透出了伟人的风采。我想,作为一个官员不论官大还是官小,只要做到廉洁就一定可以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知道我们小学生的生活一定要俭朴。不求吃好的,不穿名牌,也不能跟经济条件好的同学攀比。在和同学相处时,如果同学给你钱你就去帮同学做事,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愿每个人都能敬廉崇洁,做个像周总理那样的廉洁自律的人!

以前一直以为只要是跟“廉政”“廉洁”相关的书,一定是滔滔不绝的说教,一定是长篇大论。然而,在我看过《廉洁教育读本》后,我的看法改变了。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没有小说的跌宕起伏,没有诗歌的优美华丽,也没有诗词的短小精练,只有几十个动人的廉洁故事,它用最朴实最真诚的方式感动着我。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阅读好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助人成长。而“廉洁,正气,奉献,诚信,节俭”是这本书的五大宗旨。也因此分为了5个章节。每一章节都以最真实的故事教育着每一个人。

一提到廉洁,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有的于谦、包青天……他们都是廉洁的楷模,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廉洁教育》书上还介绍了这么一段故事,在于谦那个年代。宦官专-政,朝廷腐-败,贿赂之风弥漫,然而在外地任职的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即使不送金银财宝,至少也要带点土产去。于谦一甩袖子,说:“只有清风。”这就是“两袖清风”的出处。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廉洁这两个字认识并不深刻,以为这都是官员们的事,与自己无关,但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发现,廉洁的意义十分深远,什么是廉洁?廉洁就是克己奉公,严谨自律,勤正为民,就是就是遵守法纪,干净办事,表里如一,就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直坦荡,这时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必备的品质!

廉洁教育观后感(三)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书,就像是我的好朋友 ,它们陪伴我渡过了无数的日日夜夜;书,又像一台电脑,装着许多的知识,在里面,一个个情景等着我去想象。高尔基曾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近段时间,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廉洁教育》。

这部电影里面既有历史人物,也有现代人物,让我仿佛回到了从前,看到曾经的名人、善人,从寻常百姓到国家总理------书里有很多教我们如何做人的故事 ,还有一些知识链接、小问题,让我们去思考,每一页还有名人名言 ,如: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书的内容丰富,分为正义篇、廉洁篇、勤劳篇等等。

大家都知道做人一定要讲诚信,影片里的一个故事叫《只赚一文钱》,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叫赵二的年轻人,开了一家叫“实惠”的酒楼,一开始因为价格确实实惠,光顾他酒楼的人都变成了回头客,生意非常好,很多时候半天就把酒卖光了,后来,赵二就开始打起坏主意了,首先他把酒碗从大的换成小的,价格确不变,还撒谎说里面放了中草药,顾客们都没怀疑他,再后来,他往就酒里掺水,刚开始的时候,加的少,客人们没感觉,后来越加越多,客人也就越来越少,最后基本就没有了,赵二很纳闷,直到有一天,一位老人告诉他开店的方法,写了两个字“诚信”,赵二猛然醒悟,他终于痛改前非,回复到起先的好酒,并又用回了大碗,他还规定了每桶酒只赚一文钱,生意马上又好起来了。看了这个故事让我了解到做人要讲诚信的重要性,不能撒谎,要做好孩子。

《廉洁教育》中的人物都有很多的闪光点,他们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让自己更完美。好书伴我成长,我将继续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成长教育观后感


成长教育观后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级外语系:陈彦君

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想看这部片了,现在终于如愿。

也许是因为这部片与我们的生活太相近而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相信许多同学都能在这部片子里多多少少地看到自己熟悉的一面。尤其是对于正处于青春朝气时期对未来充满各种幻想的我们而言极具有教育意义。

记得之前有位老师说到关于年轻人这个话题,以及在看完一段描述一位年迈的老妇人与一个小男孩之间的友情故事后大家对这位老妇人的第一感觉,所有同学的回答几乎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比如慈爱,友好等等,几乎没有人关注到最为突出的老妇人的孤独感。老师说,年轻人经历得少,习惯从简单而相对正面的角度思考事情。现在想来,这部片尤其是珍妮所体现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心思可谓发聋振聩。

不可否认,珍妮在同辈群体眼中也许就是那个一直以来听老师话,听家长的话,事事按照规章秩序来的乖乖女,好学生,是那个年年得奖学金,受许多人羡慕的具有光鲜亮丽气质的女生。她富有智慧,对艺术有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生活独立,眼光独到,懂得欣赏美品味生活。同时,她也对未来美好而浪漫的优质生活充满了向往,就像她喜欢巴黎这个浪漫之都,喜欢各种来自上流社会的高贵用品,精神物质享受一样。

这样的一个女生似乎极为常见,哪一个少女不心存美好的种子与念想?从小到大我们所接触到的动画片里的女主人公似乎也是被赋予这样或那样的优秀。但是表面的优秀遮不住内心的缺憾,表面的安静挡不住内心的狂野,表面的顺从拦不住内心的叛逆。人其实都是一个矛盾体,都是恶魔与天使的结合体,需要许多外界的扶持矫正陶冶才能逐渐茁壮成长。这一路的社会影响,家庭环境,时代旋律,文化熏陶是何等重要。

就珍妮而言,她之所以后来会为了跟从大卫放弃她的求学路,徜徉于灯红酒绿之中的原因离不开她个人成长中的缺憾,狂野和叛逆。她追求个性,对上流生活迫不及待,渴望大卫带给她的能弥补她在父母眼中的认同饥渴,她认为反正这是父母希望的,反正考牛津最后目标也是为了高品质生活,反正人生路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模板式靶场,射中那个所谓的父母眼中的金龟婿就好了,自己过得尽兴就好了,就一下子被大卫带给她的迷得神魂颠倒,对,是大卫带给她的,而不是大卫本身这个人。

但是珍妮失算了,她忽视了所有鲜花和掌声背后是泪水和汗水,她忽视了生活会与生活的挫折,痛苦,虚伪,艰难相联系,她也忘记了只有自己踩出来的人生才是踏实稳定的人生。生活是没有捷径的,从来就没有什么天上掉馅儿饼的事,上天对世间的人都是公平的。她过于自信地预估了自己的未来,或者换一种方式说,其实她根本没有好好想过自己的未来。也许她觉得这些“幸福”迟早要来,何不早早享受呢?但不是这样也不应该这样,她在见大卫时应该坐下来,自己想一想,通过自我思考,自我反思来感知这件事到底对不对,值不值,有没有哪里不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更有作家七堇年说过,我们应该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理想。我觉得,珍妮的理想是不够遥远的,她的内心还不够朴素沉稳。不然她就不会经不起诱惑与考验。对,其实珍妮她还是个孩子。

珍妮还没有看到社会全貌,过早地投入了看似安逸实则毫无保障可言的优质生活中。做出了还不属于她这个年龄应该拥有的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珍妮看得太近也忘了脚下,忘了一心栽培她的老师,忘了青春期纯真而美好的同龄者之间的爱恋,忘了作为一个学生,作为一个成长期少女不可逾越过早触碰的事。她的心灵还不够柔软。好在珍妮还没有完全失去她的底线,失去她的判断力,好在她懂得如何去挽救自己,如何寻求长辈的帮助,经过与父母特别是父亲的隔门谈话后重新领悟生活的意义与航向。其实我们也不应该给珍妮太过苛刻的批判,只是陷于大卫手中的珍妮还有几分给了颗糖就跟陌生人走的小朋友的味道,加上父母的管教不当就难免她只看到了糖而没看到其实有比糖更香甜的瓜果,那是她自己可以用手采摘回来的甘甜。

杨绛先生也说现在的年轻人就是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现在我想稍作修改,在这部片子上,珍妮所体现出来的,也算是现在我们大部分人存在的问题,幻想的太多,经历的太少。往往大一了甚至高考填志愿时就会想大二大三大四怎么样,三十岁怎么样,老了怎么样,我会怎么样而不是现在我要怎么样。慢慢体会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吧,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其实在老师您放映电影的开头时我就想问,如果大卫他不是有妇之夫,也不干小勾当,那么事情会怎样发展,珍妮又何去何从,事情本身合理性又如何呢?

说到这不得不提到家庭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片中珍妮的父母想必也是长时间受困于生活的一些繁琐之事而产生些许压抑,他们同样渴望有那么一个人给他们的生活带去新的色彩,也有可能受制于钱财使得珍妮的早年经历被深深烙上了物质享受的印记,连提高自身内涵的读书也成了攀上一个有钱有势有交际圈的上流绅士的手段,钱财方面没有脱敏的珍妮又没有受到家长的及时阻止与开化,自然就认为在家长的支持下,一切顺理成章。

记得老师您说过,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家庭的困难,想想这句话和儿童内心成长以及他日后用什么样的心态眼光去和别人交流的重要关系便知,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小孩面前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我出生还不到一岁时,爸爸出于自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非公职所在去拯救森林大火被严重烧伤,妈妈也一直是个贤良淑惠的女子,爸爸烧伤医治那段生活艰难的时期以及后来在我幼年成长的那段时期里,爸爸妈妈一直呈现给我的总是乐观积极,随心豁达,妈妈也从不会把生活上的苦撒到我的身上,虽然每天工作繁忙,少有时间陪伴我玩耍,但是记忆里小时候,爸爸会为了我喜欢的玩具载着我蹬着自行车一边哼唱着他最爱的革命歌曲亦或是高原之歌一边去玩具店挑选我心爱的玩具,每次爸爸出远门都会给我带回来好吃的还有书。有什么烦苦爸妈也总是自己待在一边小声商量着。认识爸爸的人都说爸爸心态特别好,虽然全身烧伤以前一直是大家眼中公认的美男子,气度不凡,是要考建筑工程师的人,但还是熬了过来一点一点开始新生活。妈妈也是担着重压将苦痛自己咽下,悉心照料我成长教诲我点点滴滴做人做事的原则。小时候我也因为爸爸是救火英雄的情况而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怀和关注。

感谢爸爸妈妈,感谢他们的所作所为,感谢在我成长路上出现的每一个人,感谢生命中出现的爱和温暖,宽怀和善良,才有了这样一个我。成长的确是一个不断被唤醒的过程,就像老师您说的一样。我想我也会继续不断自我察觉,在不断纠正自己完善自己中渐渐成长起来,同时通过自己也带给别人传递给别人更多的能量与爱。

相信《德育教育观后感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德育教育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