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800字。

经过收集并整理,读后感大全为你呈上烈士事迹的观后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看电影成了人们消遣放松的一种方式,不仅如此,观看时我们内心也会有许多感悟。观后感是要建立在观的基础上心有所感才能写出来的,写观后感要写出自己所了解的视频的中心思想。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1

江姐名叫江竹筠,童工出身,1939年加入党组织,在白区工作。1947年江姐奉命来到奉节县与丈夫彭咏悟接头,哪知她丈夫和好几位同志都被敌人杀害了。江姐接受了这个沉重的打击后找到了党组织,向党组织汇报时,并没有哭而是请求留在奉节县工作。几个月后,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集中营里,她又多次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但江姐没有说出一个对党不利的字来。江姐的意志多么坚强呀!江姐回到牢房后接到了许多难友的秘信,江姐深受感动,她的回信中写道:“……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党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这句话说得多好呀,党的意志像泰山一样不可动摇,而我们这代呢?从小就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是在妈妈的亲吻,爸爸的怀抱,老师的爱抚中长大的。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旧社会人民的痛苦,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吃皮带和吃野菜的滋味,我们更没有亲身体验过竹签子的痛苦。有多少战士为了解放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一次,妈妈给我改了一条裤子,我一见是旧的就扔在床上,妈妈只好给我换一条。今天我感到十分惭愧内疚,与那些坚强的烈士相比,我是多么渺小,多么可笑呀!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珍惜生活吧!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2

过十岁生日时,姐姐送给我一本书,书名是《革命英雄的故事》。读后,我被书中一个个英雄形象折服了,我的眼睛湿润了,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年幼的她早早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次,刘胡兰根据组织安排,要转移上山,可是敌人封锁了所有入口,刘胡兰无法离开村子。一个叛变的民兵从人群中发现了刘胡兰,把她拉出人群,带到了敌人的面前。敌人从叛徒的口中得知刘胡兰是被捕人员中唯一的共产党员和区干部,又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便妄想从她口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可刘胡兰宁死不屈,敌人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姑娘竟会如此坚强。敌人的利诱和威胁都失败,便希望通过血腥的屠杀来逼迫刘胡兰投降。

在刑场上同志们一个个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只剩下刘胡兰一个人,这时的刘胡兰眼睛里冒着怒火,毫不畏惧,她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愤怒的群众再次向刑场涌来,敌人的机关枪向几百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瞄准,这时刘胡兰大义凛然地大声喝斥敌人:“住手!要死,让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就这样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从容地向烈士染红的铡刀走去……。她用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老乡们的安全,她却永远沉睡在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上,鲜血染红了蓝天。

刘胡兰,你不会孤单寂寞,中国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都在传颂你的事迹,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毛泽东为你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邓小平爷爷也为你亲笔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硝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万万英雄用自己可贵的生命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我们更应该把握好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3

今天是9月30日,也是烈士纪念日。上午,在县委和县府的组织下,我们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在韩老师和王老师的带领下,乘着校车前往烈士陵园,在去往烈士陵园的路途上,我们安安静静的等待着,满怀期待,对烈士陵园我们充满了好奇与担忧,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

经过一番颠簸,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和我们一样的参观者,他们同样满怀敬佩之情,向无数革命前辈致敬。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缓缓地走到了宽阔的广场,在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大字的纪念碑下,我们全体师生举行了隆重的祭扫仪式,在这里的每一句真挚的话语都代表了我们对革命烈士们的无限崇敬与怀念,正如发言人所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情怀的民族,不能忘却先烈”。

接着,伴随着耳畔传来的阵阵低沉的哀乐,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在这里,不仅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而且还有一行行烈士的名字和照片,听着那精彩的"讲解,看着那数不胜数的革命烈士头像,仿佛看见了革命前辈与敌人的生死拼搏。看完这些,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那些为革命,为真理,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奉献的革命前辈,他们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和珍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

参观完烈士陵园,我感慨万千,我觉得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一些难以忘却的道理——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管做什么都要付出全力,不轻易说放弃;其次,我们在做的不好的地方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4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让我们把思绪转到那百年前的神州大地上,我们耳边仿佛响起那隆隆的战火声,眼前浮现出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献身。正因为这些烈士们,才让我们赶上了此刻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出生在这么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所以,我们更要懂得珍惜。

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而领导的,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领袖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曾有一句名言"华侨乃革命之母"。形象的说明了华侨和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不解之缘,的却如此,在本世纪初年,广大海外华侨用心支持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他们对孙中山先生忠心耿耿,赤诚一片,而孙中山先生对他们则是推心置腹,热情关怀,勉励有加,所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枪声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深的历史好处。是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又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使辛亥革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能够这样说:是辛亥革命开启了新中国的大门。

辛亥革命为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最后,辛亥革命对近亚洲的各国被压迫的解放运动做出了无可厚非的巨大贡献。

2015年的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勾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天,回首过去,展望眼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铭记那些革命先驱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永远铭记辛亥革命所带给我们一切的一切。我坚信,它的精神和历史使命将无止境的延续下去。

2015年10月10日,我们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一个世纪过去了,革命先贤们的业绩熔铸成了不朽的史诗,他们的抱负在后人的手中逐步变成了现实,他们的爱国思想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则在我们的事业中得到了延续与光大。

这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功绩彪炳千秋。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枪,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为民族的独立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辛亥革命的光辉永存,功绩永存。

这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志士永存不朽。"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敢发。"这就是武昌首义所体现的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100年前,孙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00年后,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这天,孙中山先生的呼喊仍然在我们耳边回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的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中国人在上个世纪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5

我被《红色少年的故事》书中的英雄人物深深感染: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李氏姐妹,机智勇敢的王二小——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狱中小烈士”宋振中,“神奇女交通”潘香风,“红色小歌仙”张锦辉——他们死守党的秘密,笑对敌人的酷刑,视死如归;保护牛草的何运刚,英雄之花努尔古丽,护林英雄赖宁——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群众的财产……

“有志不在年高”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红色少年们虽然年纪小,但战争的洗礼,灾难的袭击已经让他们有了大人的成稳,勇敢和机智。在敌人面前,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人小,不会受到敌人的怀疑,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敌人的追捕;而在灾难面前,他们并不因为自己年少而胆怯,相反他们勇敢的挺身而出——看到这些红色少年的故事,我不禁想起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的以林浩为代表的少年英雄们的事迹,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少年英雄的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在被一个个,一代代的少年们英雄感动的同时,我更为他们而骄傲。我骄傲我们华夏子孙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少年英雄辈出;我骄傲我是华夏的子孙,我是少年的一分子。谁说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谁说我们是被宠坏了的一代?想想自己在各方面的努力,看看周围同学的执着认真;想想伙伴们在赛场的挥汗如雨,看看同学们在苦难面前的齐心协力,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古英雄出少年”阿!

我们此刻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不用为衣食发愁,我们不必提心吊胆地生活,我们是幸福的,无疑也是幸运的。但我们有我们的职责和义务,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有时间紧迫感,行动起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像红色少年一样,脚踏实地,肩负使命,为祖国灿烂辉煌的明天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6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明翰同志了。

夏明翰同志是毛主席早期在湖南培养和发展的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他是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英勇无畏的战士。牺牲时才28岁。他短暂的一生,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光辉。他同封建家庭决裂的故事让我非常佩服。

夏明翰的爷爷叫夏时济,曾经做过旧政府的大官,因此,他也想让孙子当大官,享受荣华富贵。但夏明翰一心想为国效力,所以参加了革命。他的爷爷知道后大发雷霆,把他关入了自家建造的大牢里,不让他出来。后来,夏明翰托弟弟带来了一把斧头,破窗跳了出来,走到了院子里,砍掉了桂树。他的爷爷认为桂树是官运享通、兴旺发达的象征。他住到哪里,都要栽种桂树。平时连枝叶也不准攀折。夏明翰砍掉了桂树,就是在向顽固的祖父宣战。他为了革命,宁愿与祖父为敌,这令我我非常钦佩。

革命烈士们的故事,我们应该铭记在心。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时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永远会爱他们!

但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过书本,顺手就拿起书桌上的“苹果”啃起来,妈妈突然在旁边笑的前伏后仰,原来我送进嘴里的不是削好的苹果,而是刚好放在书桌上的橡皮胶。其实这书,我早就能倒背如流,滚瓜烂熟,但我还是很喜欢。你说我是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迷?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7

今天,我怀着澎湃的心情读了《革命先烈的故事》这本书,书里的那些为了抗日救国而牺牲自己的战士们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刘胡兰了,她面对敌人的威胁却临危不惧,始终都没有向敌人透露半点对党不利的信息。最终她为党和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虽然已经离去了,可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永远在天堂里为革命加油。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多么坚强的一位女子,在敌人威胁面前的不屈不挠,更突出了她对党的信任和对敌人的仇恨,就连毛主席都被她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亲笔为她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碑文。

敌人可以摧残我们的肉身,但却不能打倒我们的爱国热情,更不能打倒我们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中国人民更显出了他们铮铮铁汉的本色!在敌人面前,有无数的中国人倒下了,但他们都还活着,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而那些侵略我们中国的日本兵,他们的结局必然是失败,他们必然会遗臭万年。伟大的中国人民是打不垮的!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8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红色少年的故事》就是一本讲述一群少年好汉的故事书。一口吻读完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故事后,令我心潮磅礴,久久不能安静。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每当耳畔响起这首喜闻乐见精美感人的儿童歌曲时,就让我们悼念起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里,一户贫困的人家,有一个小小的放牛娃,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大家伙叫他二小。1943年,抗日战斗最严格残暴的阶段,日本鬼子履行了"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在村子里烧杀抢夺,作威作福,滥杀无辜,无所不为。二小家的茅屋被鬼子炸毁了,二小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目击了鬼子的残酷行动,激发了二小对日本鬼子刻骨铭心的冤仇,形容的成语。

只有共产党才干救中国。二小满怀着对共产党的酷爱,加入了儿童团,随着老师跟连长学了很多常识,他晓得只有把鬼子赶出中国,潜力过上好日子,建设本人漂亮的家园。

一个阴沉的上午,二小正在河边放牛,鬼子又来村庄里涤荡,到处寻找八路军和老庶民的踪影。二小想起了连长的话,心血来潮,佯装出很惧怕的样貌,带着鬼子走进了八路军的潜伏圈。鬼子们被毁灭了,而我们英勇的小豪杰王二小却献出了可贵而幼小的性命。

读到那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涯是多少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写着英勇,又记载着艰苦;既喷射着光辉,也不失有悲壮。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这是无数勇敢的中华儿女的功劳,他们不怕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也要保卫祖国。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祖国才有今天的辉煌和成就。刘胡兰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刘胡兰从小就参加了抗日儿童团,有一次,敌人来了,他们把刘胡兰抓到屠刀前,想让她说出共产党的秘密,可令敌人万万想不到的是刘胡兰宁死不屈,就这样,刘胡兰仅仅15岁就壮烈牺牲了。敬爱的毛主席为她亲自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每天无忧无虑地生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多么自在啊!跟刘胡兰比比,我感到十分惭愧,刘胡兰姐姐只比我大3岁,我现在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从来不为父母分担家务,真是惭愧啊!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她的爱国爱民、不屈不挠的精神财富,一直鼓舞着我们前进,读了这本书,我想,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硝烟的时代,多么和平,那么悠闲,多么快乐。这是千千万万个勇敢战士,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要向刘胡兰姐姐一样,保卫祖国,为祖国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国家更强大,更美好。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10

伟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天我终于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我最受感动的是:刘胡兰在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要亲眼看到敌军的灭亡;看到自已的队伍胜利归来。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啊。

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伟大LDMAO,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是她的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在传颂着,正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民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奋斗!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销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英雄经过抛头胪、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决心从小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炼就过硬的本领,正确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使自己向一个正确的目标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11

今天,我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其中,我被文章的主人公——李大钊那种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见了作者的父亲——李大钊早出晚归地工作。为了保护共产党,他把一些重要文件烧掉了。局势越来越严重,一群宪兵、侦探、警察把李大钊抓走了,而作者、作者的妈妈和妹妹也被关进了拘留所。在法庭上,李大钊临危不惧,安定、沉着地和敌人作斗争,直至被绞刑牺牲。

读完文章,我对李大钊这位伟大人物敬佩不已。他那种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临危不惧的精神是多么可贵,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了了两,在那个战争的年代,有些人却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和钱财,背叛了党,与敌人勾结,把一些党的秘密和重要的资料传给了敌人,造成了党的巨大损失。他们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不顾集体的行为是人们最痛恨的,是最可耻的。他们与李大钊相比,是多么渺小、丑陋啊。

江姐和李大钊都是伟大的人,他们那种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去反思。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远离我们中国这个地方,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对于自己的任务,自己的职责,我们又是否高度负责、竭尽全力去完成呢?我们要为别人照相,为集体着想,但我们绝不能为自己的方便,为自己的利益,而使别人、集体遭受更大的损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江姐、李大钊多么的伟大,他们的死,是重于泰山的;只有那些干坏事的人,他们的死才是轻于鸿毛的。而我们呢?我相信,只要我们对自己的任务、职责高度负责,尽心尽力却完成,虽然不及泰山重,但也决不会比鸿毛轻,而是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个榜样,激励着别人前进。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12

《尘封的红色经典》是一部讲述红军革命奋斗史的一部分。

长征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也是深远影响20世纪世界命运的重大事物之一。7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冲破敌军空中飞机侦察轰炸,地面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战胜了极端艰险的惊涛骇浪,跨越万水千山,转战10余里,行程二万余里,历时二年,在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会师,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长征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被人们称为“地球上的红飘带”,“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历史上最盛大武装巡回宣传”。

长征路上有许多的艰难险阻,但是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永往直前,就是为了能够打败敌人,保护我们的国家,为后人创造幸福生活,他们为此抛头卢,洒热血,也不会后悔。

我们如今享受着幸福生活,都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可是我们这一代人竟然丢失了那份爱国之心,每个星期一升国旗时,没有几个人跟在后面唱,本来国歌唱起来应该是气迫雄浑的,声音震耳欲聋的,可是,每次周一操场上都回荡着的是领唱老师的声音,学生们的声音几乎听不到,我觉得这是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意识不够强烈。上次,清明节祭扫,同学们并没有带着沉痛与感激的心情去,在参观时,同学们也有意无意看一下。

没有革命先烈的奋斗和国家的强盛,哪来我们幸福的生活呀!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精选8篇


聚精会神地观赏影片或电视剧是令人高兴的事情,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其实最好的欣赏收获,是将心得写成观后感分享给周边的人,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观后感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烈士事迹的观后感精选8篇》,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1

我被《红色少年的故事》书中的英雄人物深深感染:视死如归的刘胡兰,大义凛然的李氏姐妹,机智勇敢的王二小——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狱中小烈士”宋振中,“神奇女交通”潘香风,“红色小歌仙”张锦辉——他们死守党的秘密,笑对敌人的酷刑,视死如归;保护牛草的何运刚,英雄之花努尔古丽,护林英雄赖宁——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群众的财产……

“有志不在年高”是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触。红色少年们虽然年纪小,但战争的洗礼,灾难的袭击已经让他们有了大人的成稳,勇敢和机智。在敌人面前,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人小,不会受到敌人的怀疑,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敌人的追捕;而在灾难面前,他们并不因为自己年少而胆怯,相反他们勇敢的挺身而出——看到这些红色少年的故事,我不禁想起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的以林浩为代表的少年英雄们的事迹,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少年英雄的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在被一个个,一代代的少年们英雄感动的同时,我更为他们而骄傲。我骄傲我们华夏子孙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少年英雄辈出;我骄傲我是华夏的子孙,我是少年的一分子。谁说我们是温室里的花朵?谁说我们是被宠坏了的一代?想想自己在各方面的努力,看看周围同学的执着认真;想想伙伴们在赛场的挥汗如雨,看看同学们在苦难面前的齐心协力,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古英雄出少年”阿!

我们此刻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不用为衣食发愁,我们不必提心吊胆地生活,我们是幸福的,无疑也是幸运的。但我们有我们的职责和义务,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有时间紧迫感,行动起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像红色少年一样,脚踏实地,肩负使命,为祖国灿烂辉煌的明天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2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红色少年的故事》就是一本讲述一群少年好汉的故事书。一口吻读完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故事后,令我心潮磅礴,久久不能安静。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每当耳畔响起这首喜闻乐见精美感人的儿童歌曲时,就让我们悼念起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里,一户贫困的人家,有一个小小的放牛娃,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大家伙叫他二小。1943年,抗日战斗最严格残暴的阶段,日本鬼子履行了"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在村子里烧杀抢夺,作威作福,滥杀无辜,无所不为。二小家的茅屋被鬼子炸毁了,二小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目击了鬼子的残酷行动,激发了二小对日本鬼子刻骨铭心的冤仇,形容的成语。

只有共产党才干救中国。二小满怀着对共产党的酷爱,加入了儿童团,随着老师跟连长学了很多常识,他晓得只有把鬼子赶出中国,潜力过上好日子,建设本人漂亮的家园。

一个阴沉的上午,二小正在河边放牛,鬼子又来村庄里涤荡,到处寻找八路军和老庶民的踪影。二小想起了连长的话,心血来潮,佯装出很惧怕的样貌,带着鬼子走进了八路军的潜伏圈。鬼子们被毁灭了,而我们英勇的小豪杰王二小却献出了可贵而幼小的性命。

读到那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涯是多少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写着英勇,又记载着艰苦;既喷射着光辉,也不失有悲壮。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3

《尘封的红色经典》是一部讲述红军革命奋斗史的一部分。

长征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也是深远影响20世纪世界命运的重大事物之一。7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冲破敌军空中飞机侦察轰炸,地面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战胜了极端艰险的惊涛骇浪,跨越万水千山,转战10余里,行程二万余里,历时二年,在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会师,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长征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被人们称为“地球上的红飘带”,“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历史上最盛大武装巡回宣传”。

长征路上有许多的艰难险阻,但是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永往直前,就是为了能够打败敌人,保护我们的国家,为后人创造幸福生活,他们为此抛头卢,洒热血,也不会后悔。

我们如今享受着幸福生活,都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可是我们这一代人竟然丢失了那份爱国之心,每个星期一升国旗时,没有几个人跟在后面唱,本来国歌唱起来应该是气迫雄浑的,声音震耳欲聋的,可是,每次周一操场上都回荡着的是领唱老师的声音,学生们的声音几乎听不到,我觉得这是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意识不够强烈。上次,清明节祭扫,同学们并没有带着沉痛与感激的心情去,在参观时,同学们也有意无意看一下。

没有革命先烈的奋斗和国家的强盛,哪来我们幸福的生活呀!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4

江姐名叫江竹筠,童工出身,1939年加入党组织,在白区工作。1947年江姐奉命来到奉节县与丈夫彭咏悟接头,哪知她丈夫和好几位同志都被敌人杀害了。江姐接受了这个沉重的打击后找到了党组织,向党组织汇报时,并没有哭而是请求留在奉节县工作。几个月后,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集中营里,她又多次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但江姐没有说出一个对党不利的字来。江姐的意志多么坚强呀!江姐回到牢房后接到了许多难友的秘信,江姐深受感动,她的回信中写道:“……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党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这句话说得多好呀,党的意志像泰山一样不可动摇,而我们这代呢?从小就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是在妈妈的亲吻,爸爸的怀抱,老师的爱抚中长大的。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旧社会人民的痛苦,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吃皮带和吃野菜的滋味,我们更没有亲身体验过竹签子的痛苦。有多少战士为了解放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一次,妈妈给我改了一条裤子,我一见是旧的就扔在床上,妈妈只好给我换一条。今天我感到十分惭愧内疚,与那些坚强的烈士相比,我是多么渺小,多么可笑呀!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珍惜生活吧!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5

今天是9月30日,也是烈士纪念日。上午,在县委和县府的组织下,我们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在韩老师和王老师的带领下,乘着校车前往烈士陵园,在去往烈士陵园的路途上,我们安安静静的等待着,满怀期待,对烈士陵园我们充满了好奇与担忧,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

经过一番颠簸,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和我们一样的参观者,他们同样满怀敬佩之情,向无数革命前辈致敬。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缓缓地走到了宽阔的广场,在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大字的纪念碑下,我们全体师生举行了隆重的祭扫仪式,在这里的每一句真挚的话语都代表了我们对革命烈士们的无限崇敬与怀念,正如发言人所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情怀的民族,不能忘却先烈”。

接着,伴随着耳畔传来的阵阵低沉的哀乐,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在这里,不仅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而且还有一行行烈士的名字和照片,听着那精彩的"讲解,看着那数不胜数的革命烈士头像,仿佛看见了革命前辈与敌人的生死拼搏。看完这些,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那些为革命,为真理,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奉献的革命前辈,他们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和珍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

参观完烈士陵园,我感慨万千,我觉得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一些难以忘却的道理——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管做什么都要付出全力,不轻易说放弃;其次,我们在做的不好的地方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6

今天,我怀着澎湃的心情读了《革命先烈的故事》这本书,书里的那些为了抗日救国而牺牲自己的战士们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刘胡兰了,她面对敌人的威胁却临危不惧,始终都没有向敌人透露半点对党不利的信息。最终她为党和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虽然已经离去了,可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永远在天堂里为革命加油。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多么坚强的一位女子,在敌人威胁面前的不屈不挠,更突出了她对党的信任和对敌人的仇恨,就连毛主席都被她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亲笔为她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碑文。

敌人可以摧残我们的肉身,但却不能打倒我们的爱国热情,更不能打倒我们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中国人民更显出了他们铮铮铁汉的本色!在敌人面前,有无数的中国人倒下了,但他们都还活着,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而那些侵略我们中国的日本兵,他们的结局必然是失败,他们必然会遗臭万年。伟大的中国人民是打不垮的!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7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让我们把思绪转到那百年前的神州大地上,我们耳边仿佛响起那隆隆的战火声,眼前浮现出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献身。正因为这些烈士们,才让我们赶上了此刻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出生在这么一个和平,幸福的年代,所以,我们更要懂得珍惜。

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而领导的,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领袖孙中山。孙中山先生曾有一句名言"华侨乃革命之母"。形象的说明了华侨和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不解之缘,的却如此,在本世纪初年,广大海外华侨用心支持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他们对孙中山先生忠心耿耿,赤诚一片,而孙中山先生对他们则是推心置腹,热情关怀,勉励有加,所以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的枪声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深的历史好处。是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又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使辛亥革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能够这样说:是辛亥革命开启了新中国的大门。

辛亥革命为民-主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最后,辛亥革命对近亚洲的各国被压迫的解放运动做出了无可厚非的巨大贡献。

2015年的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勾勒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天,回首过去,展望眼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铭记那些革命先驱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永远铭记辛亥革命所带给我们一切的一切。我坚信,它的精神和历史使命将无止境的延续下去。

2015年10月10日,我们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个伟大的日子。一个世纪过去了,革命先贤们的业绩熔铸成了不朽的史诗,他们的抱负在后人的手中逐步变成了现实,他们的爱国思想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则在我们的事业中得到了延续与光大。

这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功绩彪炳千秋。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孙中山领导下的湖北革命党人成功发动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帝制的第一枪,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帝制,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为民族的独立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辛亥革命的光辉永存,功绩永存。

这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志士永存不朽。"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敢发。"这就是武昌首义所体现的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100年前,孙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00年后,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这天,孙中山先生的呼喊仍然在我们耳边回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的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中国人在上个世纪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

烈士事迹的观后感 篇8

去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时,正是夏季一天之中最为心旷神怡的清晨,空气里还含着水汽,时不时地徐来一阵清风。

一下车,抬头便看到一块巨大的牌匾,上头刻有孙文先生手题的“浩气长存”四字,让人不觉肃然起敬。穿过牌匾,是一条两旁种有柏树的石板路。走在已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我突然有一种时空错杂的感觉,两边森森翠柏,四周苍天乔木,仿佛幻化成一个个模糊的影像混杂着历史往事的痕迹,在我眼前不断地晃动,我的心不禁有点紧,迈出的步伐变得细心翼翼,我怕我的脚步声惊扰了那些模糊的影像和安睡的亡魂。

在这纷繁的思绪中,我们上了一座桥。桥的两边都有一个小小的水池,水池上都一个喷泉。过了桥,远远的看见一个西式建筑,由四根柱子撑起,柱子围成的中心是一块棱柱状的巨石,上头刻有七十二烈士之墓几个遒劲的红色大字,我猜七十二位热血志士便长眠于此。

在它的后面,是一座“山”字形的建筑,在建筑的顶端站着象征自由光明的自由女神像,在车上导游给我们讲过女神手里所拿的物件曾变更过三次,但不管怎样变,自由光明是人们共同的追求。建筑一共有两层。下层仅仅有一大两小的门,左右两边有小楼梯上第二层。第二层从正面看是一个三角形的石墙,它由不一样的牌碑组成,牌碑上刻有捐献人的姓名。第二层的背面和正面一样,可是从那里看下去便能看到一块巨大的碑,距离太远使得碑上的字像是隐形了,还真有点像武则天的无字碑。

走近了才发现,上头密密麻麻全是字。资料是关于黄花岗起义的经过和埋葬在那里的七十二名烈士的姓名。石碑经历上百年风雨的洗刷,留下了斑驳的雨痕,有些字字迹已经变浅甚至有些模糊,轻轻抚摸一个个名字,“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福建人: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广西人……四川人……安徽人……”重若千斤,当年那些战士们究竟要抛下多少的亲情,抛下多少大好的青春去完成这一场壮烈的革命呢?冷石无语,石碑上寥寥数语又怎能描绘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起义呢?

旁边有个白发老人在喃喃说道,没有他们,哪有广州今日的繁荣。不禁怅然。不由想起昨日参观广州塔的场景,想起那座中国最高的塔,想起那部一分半钟就能升到108层的电梯,想起那些环绕着塔的钢化玻璃。从广州塔鸟瞰全景真是一种又惊又喜的感受,惊的是那些大路成了羊肠小道,汽车仅有米饭大小仿佛伸手可握,惊的是感觉不踏实,踩在云上似的轻飘飘。喜的是广州是那么的繁华,是那么的发达,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卧波的长桥,飞虹似的立交桥,富有特色的城市雕塑……无不印证着城市的飞速发展。

然而过上富足生活的人们,你们是否不曾忘记今日之幸福是无数无数的革命战士用鲜血和无数我们无法想象的代价换来的?是否已经忘记了那一段段用鲜血烙出来的惨痛历史?是否被物欲冲昏头脑?

今日这个烈士安睡的园陵已俨然成为了市民们休憩游玩的公园。一大早许多老头老太们或带着小孙子小孙女玩耍,享受着天伦之乐,或来晨运,有独个打太极的,有三五个在一齐练唱歌吼吼几嗓子的,有十来个聚在一齐跳广场舞的……小孩的打闹声,老人的歌声笑声,音响传出来的舞曲声,让这个庄严静谧的园陵很有几分热闹,也许长眠在此的英烈所以而欣慰,当年你们奋力追求的不就是这样的生活吗?不就是想中国有今日之局面吗?可是作为生者,我们不该淡忘他们,而是怀着感恩的心去怀念他们,因为他们,我们已经不用饱受国乱的痛苦,不用抛妻弃子的去参加革命,才有今日的生活。我们应学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铭记他们“菊残犹有傲霜枝”的精神,“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品质,不浪费向子孙们借来的资源,努力为国为民造福。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以往有那么一群人,用生命成全过我们的幸福。石碑虽然会被时光所腐蚀,但你们的完美品质将会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活在后代人的心中,正如孙文先生所说的那样——“浩气长存”。

烈士事迹观后感精选5篇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烈士事迹观后感”。

烈士事迹观后感【篇1】

今天,我怀着澎湃的心情读了《革命先烈的故事》这本书,书里的那些为了抗日救国而牺牲自己的战士们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比较突出的例子就是刘胡兰了,她面对敌人的威胁却临危不惧,始终都没有向敌人透露半点对党不利的信息。最终她为党和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虽然已经离去了,可她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永远在天堂里为革命加油。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多么坚强的一位女子,在敌人威胁面前的不屈不挠,更突出了她对党的信任和对敌人的仇恨,就连毛主席都被她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亲笔为她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碑文。

敌人可以摧残我们的肉身,但却不能打倒我们的爱国热情,更不能打倒我们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凶残的敌人面前,中国人民更显出了他们铮铮铁汉的本色!在敌人面前,有无数的中国人倒下了,但他们都还活着,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而那些侵略我们中国的日本兵,他们的结局必然是失败,他们必然会遗臭万年。伟大的中国人民是打不垮的!

烈士事迹观后感【篇2】

过十岁生日时,姐姐送给我一本书,书名是《革命英雄的故事》。读后,我被书中一个个英雄形象折服了,我的眼睛湿润了,其中让我最为感动的是女英雄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年幼的她早早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次,刘胡兰根据组织安排,要转移上山,可是敌人封锁了所有入口,刘胡兰无法离开村子。一个叛变的民兵从人群中发现了刘胡兰,把她拉出人群,带到了敌人的面前。敌人从叛徒的口中得知刘胡兰是被捕人员中唯一的共产党员和区干部,又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便妄想从她口中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可刘胡兰宁死不屈,敌人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姑娘竟会如此坚强。敌人的利诱和威胁都失败,便希望通过血腥的屠杀来逼迫刘胡兰投降。

在刑场上同志们一个个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只剩下刘胡兰一个人,这时的刘胡兰眼睛里冒着怒火,毫不畏惧,她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愤怒的群众再次向刑场涌来,敌人的机关枪向几百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瞄准,这时刘胡兰大义凛然地大声喝斥敌人:“住手!要死,让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就这样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从容地向烈士染红的铡刀走去……。她用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老乡们的安全,她却永远沉睡在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上,鲜血染红了蓝天。

刘胡兰,你不会孤单寂寞,中国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都在传颂你的事迹,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毛泽东为你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邓小平爷爷也为你亲笔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硝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万万英雄用自己可贵的生命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我们更应该把握好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烈士事迹观后感【篇3】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的我们虽然还对辛亥革命有了解,可是我们已经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当初的隆隆战火、那些苦痛人民的呻吟,还有那些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今天我们一起从《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中重温那场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见证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我在那鲜活的画面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些曾经无数个为了今天的中国而英勇奋斗的情形。我也从电影里,深刻的体会到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是踩在他们的身躯上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并激励自己为如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奋斗。

电影一开始就以秋瑾的牺牲拉开序幕,从第一个镜头就给我们一种沉重的画面。然后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这里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最深,就是那一件件衣服里放着的各种的“与妻书”、“绝命书”,他们是怀着一种怎么的心情走的?安静的画面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连哭都没有勇气。电影里也塑造了很多小角色,例如林觉民,他的那句“我的死是为了所有孩子。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真正的震撼了我。

而重点还是孙中山,他说:“我的手拿得起笔,拿得起手术刀,怎么就拿不起枪呢?这朝廷不堪一击,天下就是革命的。”我很敬佩孙中山先生,他无疑是伟大的,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为了全中国人民而奋斗,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的领导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套用电影里的一句话,“孙文,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国内武昌起义成功了,举国震惊,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和同盟会的成员欢心鼓舞。孙中山在危急关头,认识到要想推翻清政府就得先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他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

而后,孙中山带着所有人民的希望回国了,我还记得那个把所有华侨希望托付给孙先生的时候说:“我们这些代华侨,总是要落叶归根的,但清王朝不是我们的家”、“ 革命要是不成功,你欠我们几代人的”。家啊,人民要得是一个真正的家!

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就这这时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在选举的时候,荷马里说:“历史,这就是历史。我就坐在历史的身边,站在历史的门外。”那我们呢,我们是站在历史的长河里,只能通过那些资料、影像来了解当时的情景。孙中山说不能再让无辜的人民牺牲,所以他表示,只要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逼退清让位的人,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这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袁世凯绝非善类,可是孙中山说,我们要建立的是一种制度,谁当大总统都是一样。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在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虽然细小却很深刻,就是孙中山在国外的时候有个小女孩问他,在中国是不是女孩子都要裹脚很疼很疼啊!虽然只是这么一句话,却深深的反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对人民的毒害。辛亥革命以后,对中国的生活文化影响很深,“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我想我会深深的记住这一刻,我知道电影只是展现了当时革命的一个小小的一面,但已经足以教育我们新一代的人们。

烈士事迹观后感【篇4】

伟大的人物刘胡兰的故事,小时候就听爸爸妈妈讲过。刘胡兰这光辉的名字早就铭记在我的心里,我盼望早一天能读到这样一本关于刘胡兰的书。

今天我终于有幸地读到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心灵震撼很大。

刘胡兰,一个只有15岁的小女孩,表现出来的是对党的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对其他同志忠心爱戴,面对敌人的屠刀脸不改色心不跳,最终献出了自已年轻的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我最受感动的是:刘胡兰在就义前两眼闪着光,并且瞪得圆圆的。似乎在向人们诉说:她要亲眼看到敌军的灭亡;看到自已的队伍胜利归来。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啊。

15岁,是一个花样年华。15岁,我们还在父母身边享受着天伦之乐!无忧无虑地学习着、生活着!可是,刘胡兰,却被敌人屠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我们的伟大LDMAO,在纪念刘胡兰时写道:“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高度概括。

虽然刘胡兰牺牲了,但是她的爱国爱民的光辉形象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在传颂着,正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人民的富裕、国家的昌盛,为实现共产主义英勇奋斗!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生长在和平年代,没有了销烟,没有战争,这样的环境是千千万万个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英雄经过抛头胪、洒热血换来的。此时此刻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啊!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决心从小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炼就过硬的本领,正确树立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使自己向一个正确的目标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烈士事迹观后感【篇5】

最近,我读了两本红色书籍:《建党大业》和《我爱中国GCD》。这两本书讲述了从中国GCD建立以来,无数位革命烈士们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几位烈士有王二小、邱少云等人。

王二小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三年级时,我们还学过《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个故事主要讲在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二小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还有一个故事令我感动不已,那就是《烈火英魂邱少云》。主要讲1952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是像王二小这样千千万万个英雄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啊!而作为一个少先队员,一个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难道不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吗?当祖国需要我们出力的时候,我们难道不应该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吗?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1000字


在观看了一部好电影之后,精彩的情节会一直在脑中回放。在看完一部好影片后,我们可以试着去写一篇观后感。生活中好的电影很多,但是好的观后感却非常少。观后感能为我们日后的写作提供素材。是不是对于写作品观后感感到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精心整理的"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篇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对长征的概括,从这儿我读出了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途中,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会忘记《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军神》《丰碑》《草地夜行》《三人行》等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有激烈的战斗场面,由钢筋铁骨般的战斗英雄,有舍己为人的普通战士,有同志间浓浓的亲情。在这些故事中,《金色的鱼钩》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位年过半百的炊事班长,为了让患病的几个小战士吃到足够的食物,宁愿自己啃他们吃剩的鱼骨头,喝漂着一点菜叶的所谓的野菜汤,最后饿晕在钓鱼的小水沟边。即使在他生命垂危时,也不愿浪费一点儿食物。他为了红军队伍,为了革命,为了长征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红军相比,真是生活在天堂里呀!鸡鸭鱼肉,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服装鞋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红军过草地时,一人只带了一包青稞面,吃完了挖野菜,啃树皮,吃草根,最后甚至连皮带也煮着吃了,除了饥饿寒冷,还有枪林弹雨,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呀!

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也会像工农红军遇到的大雪山、大草地一样,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有的时候,我们因为学习方法不恰当而成绩落后;因实力不足而在比赛中失利;因自己的错误受到同学、朋友的冷落等等。这些时候我们都不能灰心失望,甚至放弃自己,因为长征途中红军叔叔面对那么多艰难险阻都能克服,我们所面对的失败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总结教训、及时调整自己、坚持不懈,一定能像红军战士们一样,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诱惑,面对同学,我们需要长征精神。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篇2】

前几天学校党章学习小组组织我们去参观了龙华烈士陵园,今日才想起要写观后感哦……

龙华烈士陵园东临名刹龙华寺,前身为血华公园,辟建于1928年,为阵亡烈士陵园,名血华园。1952年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接管整修,1952年5月1日对外开放,改名龙华公园。1964年,对公园进行扩建整修。

龙华烈士陵园包括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三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社会各界祭扫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走进烈士陵园,就能够看到开阔的纪念广场。广场的中央是红色的花岗石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泽民同志题的词“丹心碧血为人民”,它的后面即是巍峨壮观的龙华烈士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用它的现代科技技术、照片、文字讲解和幸存下来的珍贵文物这种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上海地区自1840年以来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解放和革命事业而献身的235名革命先烈、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

参观完纪念馆之后,我们走过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来到了当时用来关押烈士的监牢。监牢分为男牢和女牢,每一个牢房都十分的简陋,并且里面还很昏暗,我们走进去都感觉阴森森的。看到那里,我不禁感慨万分:这些人如果还能活到此刻,那么他们此刻住的地方必须会比那里好一千、一万倍,只是他们为了祖国付出了那么多,却只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牺牲。

纪念雕塑群是陵园的一大艺术景观,与纪念建筑交相辉映。星罗棋布,散列满园的10座(组)纪念雕塑,皆出自国内当代名家之手;资料皆取自上海百多年来的重大历史题材。雕塑大师们以石破天惊的艺术手法,讴歌了上海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英勇献身精神。雕塑写实,寄情,形神兼备;所用材质,或青铜,或花岗石、或汉白石,把相应的历史资料表现得浑厚、凝重而恢弘。雕塑群除了主题雕塑外,还有很多,比如《五卅惨案》、《四一二殉难者》等等。《五卅惨案》的雕塑主体圆雕人物高5.6米,弧型人物浮雕墙高3米,宽7米。主要为纪念1925年在上海南京路反帝爱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它以高度概括、凝练的写实手法,塑造了一个在南京路惨案中勇猛斗争、不幸中弹牺牲的爱国者的典型形象。在其背后衬托着反映席卷全国的轰轰烈烈五卅爱国运动的历史画卷的浮雕墙,以加强这一纪念雕塑的牺牲主题。《四一二殉难者》的雕塑是由两块高浮雕墙组成,最高点7.2米,高浮雕人物等采用铸铜,墙面为浅色花岗石贴面。塑以三组生动的造型群体概括地表现了1927年4月蒋叛变革命、屠杀上海工人纠察队和群众,以及上海工人阶级顽强斗争,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这次参观龙华烈士陵园,让我从中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为我们中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我们应当多学习学习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此刻的许多人都会被权利、金钱、美色所迷惑,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他们就应当要学学革命先烈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时时以这种精神来鞭策自我,提醒自我,才能更好的为祖国作贡献,不辜负国家的期望。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篇3】

在十七大圆满召开之后,我们院学生会响应十七大的号召,组织了一次“弘扬十七大精神,践行爱国情”的活动——到方_志敏烈士陵园扫墓。我虽不是头次参加此类活动,但在本次活动中却有很不一样的感触。

因为了解,所以理解和感恩。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方_志敏事迹纪念馆,当我得知他义无返顾地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用他的忠诚和执着成就了他虽然短暂但伟大的人生的篇章时,我心里默念着感谢和珍惜。

他出生于1899年,1922年加入中国共青团,自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的革命工作从不间断,就算是入狱后,他也通过写作来号召人民动身起来投身于我国的革命事业。尤其记得他的作品《可爱的中国》中的一段话:

咳!母亲!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只因你受着人家的压榨和剥削,弄成贫穷已极;不但不能买一件新的好看的衣服,把你自己装饰起来;甚至不能买块香皂将你的全身洗擦洗擦,以致现出怪难看的一种憔悴褴褛和污秽不洁的形容来!啊!我们的母亲太可怜了,一个天生的丽人,现在却变成叫化的婆子!站在欧州,美州各位华贵的太太面前,固然是深愧不如,就是站在那日本小姑娘面前,也自惭形秽的很呢!

由此可见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炽热且深沉的,同时也表达出他对当时中国时局的无奈与痛恨,且暗含着他的寂寞。一个置死于外的革命者,在狱中艰难的条件下仅凭一支笔杆子,用其发自肺腑的悲壮的文,把他的满腔爱国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我们作为中国建设路上的新生力量,怎能不关心和珍惜先人努力打造的新中国?又怎能把国家事置之度外,两耳不闻窗外事?学习十七大,并不仅仅限于表层意义的学习,我们完全有能力深入理解进而应用其精髓来发展我们自身,本着“有什么发展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自身素质全面发展起来,争取投身于我国的建设事业之中,有所建树,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种精神——不悔。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古人的诗句把清明时节人们的心情及气候写得入木三分。今年学校就安排我们四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去慈城祭扫烈士墓。

老师让我们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去敬献给烈士。我回家忙乎了二个多小时也没做出个样来,最后只能厚着脸皮请教妈妈,终于把两条美仑美奂的白花做成了,还带着两片绿叶,新鲜的宛若沐浴在春风里带着露珠的真花。

慈城在我印象中只有年糕,虽然知道离市区不远,但却从没去过,只知道妈妈买年糕时总挑慈城的买。究竟那里有什么风景?还有烈士们的感人事迹是怎样的呢?带着大大的问号,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

迫不及待的我们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到了慈城。故城的早晨笼罩在阳光下特别耀眼,古朴典雅的象是中国画……

跟着导游来到烈士墓前,巨大的岩石上几个铿锵有力的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首先映入眼帘,先前的高兴劲儿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沉痛。在低沉的哀乐声中,我们七个班级二百多学生自动排成了正方形的队伍。讲解员用沉痛的语气介绍了朱洪山烈士。烈士原名叫兆琪,他是宁波庄桥人,1937年投身革命,1946年在战斗时被敌军所困,他为了战友的生命,鸣枪示警,把敌人引向自己,在腿部中弹已站不直的情况下,烈士还英勇还击,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听着烈士的生平和事迹,眼泪模糊了同学们的视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日子都是烈士们的生命换来的呀,鲜红的红领巾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联想到自己平时从未想到这些,我心中不经感到愧疚,烈士用生命鲜血换来的新中国需要我们去建设,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被霸权主义国家欺凌,而我们今天不好好学习,将来拿什么去建设国家,又有何本事保卫祖国?烈士的鲜血不能白流!祖国的明天不能毁在我们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将来建设好祖国,不辜负老一辈革命者们的遗愿。

此时,沉痛的音乐再次响起,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纪念碑前郑重的把手中的小白花敬献在朱洪山烈士墓上……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篇5】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的我们虽然还对辛亥革命有了解,可是我们已经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当初的隆隆战火、那些苦痛人民的呻吟,还有那些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今天我们一起从《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中重温那场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见证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我在那鲜活的画面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些曾经无数个为了今天的中国而英勇奋斗的情形。我也从电影里,深刻的体会到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是踩在他们的身躯上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并激励自己为如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奋斗。

电影一开始就以秋瑾的牺牲拉开序幕,从第一个镜头就给我们一种沉重的画面。然后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这里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最深,就是那一件件衣服里放着的各种的“与妻书”、“绝命书”,他们是怀着一种怎么的心情走的?安静的画面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连哭都没有勇气。电影里也塑造了很多小角色,例如林觉民,他的那句“我的死是为了所有孩子。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真正的震撼了我。

而重点还是孙中山,他说:“我的手拿得起笔,拿得起手术刀,怎么就拿不起枪呢?这朝廷不堪一击,天下就是革命的。”我很敬佩孙中山先生,他无疑是伟大的,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为了全中国人民而奋斗,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的领导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套用电影里的一句话,“孙文,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国内武昌起义成功了,举国震惊,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和同盟会的成员欢心鼓舞。孙中山在危急关头,认识到要想推翻清政府就得先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他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

而后,孙中山带着所有人民的希望回国了,我还记得那个把所有华侨希望托付给孙先生的时候说:“我们这些代华侨,总是要落叶归根的,但清王朝不是我们的家”、“ 革命要是不成功,你欠我们几代人的”。家啊,人民要得是一个真正的家!

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就这这时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在选举的时候,荷马里说:“历史,这就是历史。我就坐在历史的身边,站在历史的门外。”那我们呢,我们是站在历史的长河里,只能通过那些资料、影像来了解当时的情景。孙中山说不能再让无辜的人民牺牲,所以他表示,只要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逼退清让位的人,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这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袁世凯绝非善类,可是孙中山说,我们要建立的是一种制度,谁当大总统都是一样。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在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虽然细小却很深刻,就是孙中山在国外的时候有个小女孩问他,在中国是不是女孩子都要裹脚很疼很疼啊!虽然只是这么一句话,却深深的反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对人民的毒害。辛亥革命以后,对中国的生活文化影响很深,“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我想我会深深的记住这一刻,我知道电影只是展现了当时革命的一个小小的一面,但已经足以教育我们新一代的人们。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篇6】

今年是我们党建党九十周年,我去图书馆借了本红书看,是写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老师的故事。

主要是写了徐老在清朝末年、辛亥革命、长征路上,抗战时代以及解后各个时期的故事。他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原来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它的成员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他们当中有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义士,也有讨伐过袁世凯的勇将。这些老者数量不多,正因为少,才更显得他们难能可贵。读红色经典有感 。而徐特立是五老中最年长的。他是在革命遭到失败时,勇敢地参加了共产党,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关心下一代、省吃俭用的高尚品德。

有一章讲到,领导给徐老配一匹马和一个饲养员,徐老不是给同志们驮东西,就是给伤病员骑。瞧,他总是想着、关心着群众。在长征的路上一个年过五十的老人竟把马让给别人骑,自已走上草地上。还有一次在抗战时期毛主席去看徐老,问他有什么困难,徐老不想给主席增加麻烦,什么也没提,他的秘书和主席说才知道要个热水瓶。到了北京后,徐老常常坐公共汽车去做报告、开会。读红色经典有感 。一天下午,徐老失踪了,原来在他回来的路上人太多了,车来了他先让别人上,这样等了一班又一班,直到部派去的同志去接他才离开。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要多向徐老学习,学习他关心同志,勤俭节约。我们通常浪费很多,以后要学会节约,也要向徐老学习多为他人着想,多帮助身边的人。我也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壮。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篇7】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

《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看我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该做次好好地反省。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换来的,流了那么多血,牺牲了那么多生命,我们难道不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吗?反观现在的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似乎只记得吃喝玩乐,完全没有高三时那种拼搏的精神。面对挫折,也少了份勇气。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选择自杀。革命先辈们那种坚强、拼搏的精神去了哪里?还有现在弥漫全国的考公务员热,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公务员待遇好,工作又轻松。这正好对上了现在年轻人的胃口。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都希望过上好的日子。他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共产党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篇8】

红河谷讲述了一个被封建迫害的女子雪儿为逃避成为祭祀品的遭遇,跳入黄河,被一个藏族家庭救起并融入了这个贫苦然而纯美的地方。她有了个美丽的藏族名字——雪儿达娃。就这样,她在这个纯净的地方快乐地生活着,在辽阔的天空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中,渐行渐远,风吹动她的秀发,身边还有个深爱的男子格桑。好美的一幅画面!这样纯净自然的生活似乎让她渐渐淡忘了此前不堪回首的遭遇。即使其间也掺杂着头人的女儿丹朱威胁她的爱情及英国摄影师琼斯“闯入”他们的生活,但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因为无论是谁,他们心中都有爱。

然而,时代赋予了这篇净土圣洁也赋予了它不平的经历。伯克曼作为大英帝国的将军,再一次闯入了西藏。这次他不是来探险,而是惨绝人寰的屠杀。他首先用奸诈的手段,骗开了西藏军队的主力军队,然后在他们认为和平外交可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竟然展开了残忍的攻击。炮声、枪声在这片净土上空久久徘徊,挥之不去。英国军队踩着藏族同胞的尸体,前往下一个欲征服地。他们挟持了头人的女儿丹朱,并剥下她的衣服以极其侮辱的方式逼以头人率领的乡民们投降。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本以为轻而易举可攻占的土地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丹朱拾起身边的炸弹,以同归于尽的方式结束了大部分英军的有生力量。接着格桑在奋战的血泊之中,抱着深受重伤的雪儿达娃,点燃了炸药。

在这场本可避免的战争中,双方都损失惨重,只因可恶的霸权主义,只因心中无爱。

本片以清末列强入侵为背景。夹杂着爱情、亲情及友情。有对封建社会的鄙夷、也有对同一个中国的坚持、更有对美好生活最单纯的追求。本片以一个封建的活人祭祀戏剧性开场,再以西藏这个圣洁美丽的地方为背景,赋予了本片独特的视角及神秘。其间穿插着格桑、雪儿达娃及丹朱的爱情纠葛,使本片在大仁大义之下表现出人之常情,从而使本片显得生活化,观众容易接受。而英国摄影师琼斯的良知及对藏族女孩丹朱的爱慕,更显示了世界上人人平等。在本文末尾,那个十恶不赦的英国将军伯克曼本想救当年的救命恩人格桑未果,所说的一句话:为什么我们成不了朋友,更是使本片得到了升华。

本片导演的拍摄技巧也值得称赞。其以小男孩的自述、英国摄影师琼斯的自述来展开故事。在片末之处,藏族同胞负隅顽抗之时,他们唱起了一首藏语歌,将气氛带到了高潮。通过这一细节表明,即使列强征服了自己的人,但永远征服不了那颗渴望和平、自由的心。

和平是本片至始至终贯穿的主题。放在今天的大背景下,依旧显得如此深刻。无论何等强大的文明,都没有任何理由去干涉甚至侵略其他文明。战争只会带来尸横遍野、废墟残垣还有孩子的眼泪。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篇9】

去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时,正是夏季一天之中最为心旷神怡的清晨,空气里还含着水汽,时不时地徐来一阵清风。

一下车,抬头便看到一块巨大的牌匾,上头刻有孙文先生手题的“浩气长存”四字,让人不觉肃然起敬。穿过牌匾,是一条两旁种有柏树的石板路。走在已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我突然有一种时空错杂的感觉,两边森森翠柏,四周苍天乔木,仿佛幻化成一个个模糊的影像混杂着历史往事的痕迹,在我眼前不断地晃动,我的心不禁有点紧,迈出的步伐变得细心翼翼,我怕我的脚步声惊扰了那些模糊的影像和安睡的亡魂。

在这纷繁的思绪中,我们上了一座桥。桥的两边都有一个小小的水池,水池上都一个喷泉。过了桥,远远的看见一个西式建筑,由四根柱子撑起,柱子围成的中心是一块棱柱状的巨石,上头刻有七十二烈士之墓几个遒劲的红色大字,我猜七十二位热血志士便长眠于此。

在它的后面,是一座“山”字形的建筑,在建筑的顶端站着象征自由光明的自由女神像,在车上导游给我们讲过女神手里所拿的物件曾变更过三次,但不管怎样变,自由光明是人们共同的追求。建筑一共有两层。下层仅仅有一大两小的门,左右两边有小楼梯上第二层。第二层从正面看是一个三角形的石墙,它由不一样的牌碑组成,牌碑上刻有捐献人的姓名。第二层的背面和正面一样,可是从那里看下去便能看到一块巨大的碑,距离太远使得碑上的字像是隐形了,还真有点像武则天的无字碑。

走近了才发现,上头密密麻麻全是字。资料是关于黄花岗起义的经过和埋葬在那里的七十二名烈士的姓名。石碑经历上百年风雨的洗刷,留下了斑驳的雨痕,有些字字迹已经变浅甚至有些模糊,轻轻抚摸一个个名字,“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福建人: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广西人……四川人……安徽人……”重若千斤,当年那些战士们究竟要抛下多少的亲情,抛下多少大好的青春去完成这一场壮烈的革命呢?冷石无语,石碑上寥寥数语又怎能描绘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起义呢?

旁边有个白发老人在喃喃说道,没有他们,哪有广州今日的繁荣。不禁怅然。不由想起昨日参观广州塔的场景,想起那座中国最高的塔,想起那部一分半钟就能升到108层的电梯,想起那些环绕着塔的钢化玻璃。从广州塔鸟瞰全景真是一种又惊又喜的感受,惊的是那些大路成了羊肠小道,汽车仅有米饭大小仿佛伸手可握,惊的是感觉不踏实,踩在云上似的轻飘飘。喜的是广州是那么的繁华,是那么的发达,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卧波的长桥,飞虹似的立交桥,富有特色的城市雕塑……无不印证着城市的飞速发展。

然而过上富足生活的人们,你们是否不曾忘记今日之幸福是无数无数的革命战士用鲜血和无数我们无法想象的代价换来的?是否已经忘记了那一段段用鲜血烙出来的惨痛历史?是否被物欲冲昏头脑?

今日这个烈士安睡的园陵已俨然成为了市民们休憩游玩的公园。一大早许多老头老太们或带着小孙子小孙女玩耍,享受着天伦之乐,或来晨运,有独个打太极的,有三五个在一齐练唱歌吼吼几嗓子的,有十来个聚在一齐跳广场舞的……小孩的打闹声,老人的歌声笑声,音响传出来的舞曲声,让这个庄严静谧的园陵很有几分热闹,也许长眠在此的英烈所以而欣慰,当年你们奋力追求的不就是这样的生活吗?不就是想中国有今日之局面吗?可是作为生者,我们不该淡忘他们,而是怀着感恩的心去怀念他们,因为他们,我们已经不用饱受国乱的痛苦,不用抛妻弃子的去参加革命,才有今日的生活。我们应学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铭记他们“菊残犹有傲霜枝”的精神,“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品质,不浪费向子孙们借来的资源,努力为国为民造福。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以往有那么一群人,用生命成全过我们的幸福。石碑虽然会被时光所腐蚀,但你们的完美品质将会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活在后代人的心中,正如孙文先生所说的那样——“浩气长存”。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1000字精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很方便就能看到电影或者电视剧,但是在观看作品时我们内心都会有很多感触,写观后感要注意围绕作品想表达的主题。写好观后感应该将影片情节和自己的观点成功结合起来。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观后感呢?我们的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1

昨天,胡老师带领我们四十多名小记者来到世纪影院,观看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辛亥革命》。虽然我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觉得好像不如动画片好看,也不很了解影片的具体内容,但我还是兴致勃勃地来到影院观看,希望学到一些新知识。

在路上,爸爸告诉我:辛亥革命是发生在100年前的1911年10月10日的事情,因为那一年在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是“辛亥年”,所以叫“辛亥革命”。并且这个事件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影片开演后,首先出现的是烈士秋瑾,她戴着铁链,走向刑场,我当时感觉很害怕,希望她不会死去。随着影片的播放,我知道了这些值得永远记忆的名字:孙文(孙中山)、黄克强(黄兴)、徐宗汉、林觉民、喻培伦……也知道了那些“可恶坏蛋”的名字:慈禧太后、怡王爷、袁世凯、汪精卫……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枪炮声声,战火纷飞的场面,使我更加明白了学校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那些我们从没有见过面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影片中孙文(孙中山)的演说。他有力的话语和动作,总是感染我,尤其是他说服那些外国人的场面,让我十分感动。最可笑的是那个小皇帝和那些留着大长辫子、穿着大长袍的清朝人,动不动就下跪,让我们大笑了好几次,一副落后可耻的奴才相,和现在的社会格格不入,而且他们置人民的死活于不顾,将中国的土地送给外国人,这样的政府就应该被推翻。

影片结束了,走出影院,外面明媚的阳光使我的心情好了很多,但还是无法忘记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和片段,相信以后我长大了就会更加理解这段历史故事了。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对长征的概括,从这儿我读出了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途中,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会忘记《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军神》《丰碑》《草地夜行》《三人行》等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有激烈的战斗场面,由钢筋铁骨般的战斗英雄,有舍己为人的普通战士,有同志间浓浓的亲情。在这些故事中,《金色的鱼钩》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位年过半百的炊事班长,为了让患病的几个小战士吃到足够的食物,宁愿自己啃他们吃剩的鱼骨头,喝漂着一点菜叶的所谓的野菜汤,最后饿晕在钓鱼的小水沟边。即使在他生命垂危时,也不愿浪费一点儿食物。他为了红军队伍,为了革命,为了长征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红军相比,真是生活在天堂里呀!鸡鸭鱼肉,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服装鞋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红军过草地时,一人只带了一包青稞面,吃完了挖野菜,啃树皮,吃草根,最后甚至连皮带也煮着吃了,除了饥饿寒冷,还有枪林弹雨,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呀!

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也会像工农红军遇到的大雪山、大草地一样,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有的时候,我们因为学习方法不恰当而成绩落后;因实力不足而在比赛中失利;因自己的错误受到同学、朋友的冷落等等。这些时候我们都不能灰心失望,甚至放弃自己,因为长征途中红军叔叔面对那么多艰难险阻都能克服,我们所面对的失败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总结教训、及时调整自己、坚持不懈,一定能像红军战士们一样,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诱惑,面对同学,我们需要长征精神。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3

今年是我们党建党九十周年,我去图书馆借了本红书看,是写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老师的故事。

主要是写了徐老在清朝末年、辛亥革命、长征路上,抗战时代以及解后各个时期的故事。他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原来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它的成员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他们当中有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义士,也有讨伐过袁世凯的勇将。这些老者数量不多,正因为少,才更显得他们难能可贵。读红色经典有感 。而徐特立是五老中最年长的。他是在革命遭到失败时,勇敢地参加了共产党,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关心下一代、省吃俭用的高尚品德。

有一章讲到,领导给徐老配一匹马和一个饲养员,徐老不是给同志们驮东西,就是给伤病员骑。瞧,他总是想着、关心着群众。在长征的路上一个年过五十的老人竟把马让给别人骑,自已走上草地上。还有一次在抗战时期毛主席去看徐老,问他有什么困难,徐老不想给主席增加麻烦,什么也没提,他的秘书和主席说才知道要个热水瓶。到了北京后,徐老常常坐公共汽车去做报告、开会。读红色经典有感 。一天下午,徐老失踪了,原来在他回来的路上人太多了,车来了他先让别人上,这样等了一班又一班,直到部派去的同志去接他才离开。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要多向徐老学习,学习他关心同志,勤俭节约。我们通常浪费很多,以后要学会节约,也要向徐老学习多为他人着想,多帮助身边的人。我也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壮。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4

《红日》这部小说以1947年山东展成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个连贯战役作为中心,讲述了共产党华东野战军与国党七十四师展开的大规模战役的故事。

这部小说出于吴强老爷爷的笔下,他把人物写得十分生动、正直、勇敢、坚强。书中写的连长石东根,非常敢于打仗。比如:参谋长说:“军部随后就到,你们留下来控制渡河点。军部一到,你们立即赶上去。”石东根一听,咕噜开了:“又叫我们留下来!”罗光正要解释,团长刘胜过来嚷道:“先走后走不是一样!现在还是堵缺口,战斗在后头哩!”石东根这才不唠叨了。他时刻希望能冲锋在前。又例如班长秦守本是一个热爱团队、关心战士的干部。他在一次总结大会上说:“国党七十四师真是可恶,他们在碉堡里举白旗、缴枪、诈投降。使得石东根上当中计,大家劝也没用。战士们刚冲到碉堡前,里面的敌军用机关枪扫射,害得我们这个连的许多战士英勇牺牲了!我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难过。”

这本书在紧张气氛的时刻,却又不失乐趣。例如“副军长也在这里!”“好大的眼睛,有那么大个人在你面前,居然看不见!”副军长梁波哈哈大笑起来。“刚才说了两句怪话。”刘胜摸着脑袋说。“知道错就行啦”梁波笑声不歇地说。

有一句最有气势的话,在我心里可下了。这是军长沈振新对敌方一团长说的:“我们要你们把喝下去的血,连你们自己的血,从肚子里全部吐出来!”这句话是那么激昂,那么热血沸腾。我非常感谢打败了强敌的那些共产主义事业的英雄。像沈振新、丁元善、梁波、刘胜、陈坚、王茂生、秦守本、杨军……我一看到写野战军消灭七十四师的时候,就十分激动,欣喜若狂。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5

黄继光(1930~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终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八):

孟起安

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9岁进私塾读书。1939年冬结婚后,在蒋垛处馆教书。1940年10月,参加减租减息斗争,成为蒋垛农抗领导人之一,后任五抗会主任。

1941年加入.....,任蒋垛区委组织干事、组织科长。1942年春,以塾师身份到江村发动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乡党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区区委书记,组织“二五”减租,开展惩奸运动。1945年8月,调任蒋垛区委书记,组织发动了对地主的清算斗争。1946年秋主力北撤,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斗争。由于关节炎发作,行动不便,组织上让他暂时离职休养。1947年2月,在邱西乡西后港,不幸被捕。

关押期间,敌人软硬兼施,透过其亲友诱他自首,他宁死不屈,坚持狱中斗争。2月21日,在姜堰东场上,他被绑在电线杆上,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敌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广场(现姜堰中学内),一个地主举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几个家伙一齐扑过去用刀乱戳,他昂首高呼:“...万岁!”

倒在血泊中。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6

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看了中间的一个个英雄小故事,不禁让我十分钦佩这些英雄们。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故事就是“后方战场的巾帼英雄茅丽瑛”。

在上海第十二中学(原启秀女中)校园里树立着一位巾帼豪杰的塑像,这位女英雄就是茅丽瑛烈士。茅丽瑛是浙江杭州人。1931年进入上海海关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任上海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她不顾日伪特务的威胁,组织募捐活动,将募集到的钱款物资支援四军等抗日部队。1939年5月下旬,上级党组织要求茅丽瑛为新四军募集一批棉衣和钱款,同时为难民募集救济款。在茅丽瑛和同伴们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各界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掀起了捐物捐款的热潮。()筹集到的资金很快被转交给新四军驻沪办事处和难民救济协会。就在茅丽瑛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义卖活动的时候,她的母亲突然病危住进了医院。身担重任的茅丽瑛无暇照料老人家,就是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每能尽上一份孝心。

办完母亲的丧事,她又很快的投入到抗日爱国募捐活动中,抗日物资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她的行动终于激怒了日寇,在义卖期间收到了一封附有子弹的恐吓信,但茅丽瑛毫不畏惧,丝毫没有退缩,她坚定的表示要为“义卖而生、为义卖而死”。1939年12月12日晚,这个被日寇认为是后方战场上的“祸患”。在开会下楼时,遭到日伪特务的谋杀,年仅29岁。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为茅丽瑛烈士亲笔提了挽词:“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光荣的,人民永远纪念她!”茅丽瑛受到敌人的威胁,仍不畏惧。还仍然让人民们积极的募捐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新世界的学生们学习的。特别是一些小宠儿,家中的掌上明珠,更要学习茅丽瑛的精神。在我们完成一件事时,不能因为遇到了一点点挫折和困难或者遭到了别人的反对而就放弃了,半途而废了。这时想一想茅丽瑛,她即使遭到了日伪特务的威胁,也毫不害怕,想退缩,继续带领大家向新四军和难民募捐。而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遭到了别人的反对,怎么就可以退缩了呢?让我们好好学习茅丽瑛,做一名新世界的好少年。活着余华读后感虎门销烟读后感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7

去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时,正是夏季一天之中最为心旷神怡的清晨,空气里还含着水汽,时不时地徐来一阵清风。

一下车,抬头便看到一块巨大的牌匾,上头刻有孙文先生手题的“浩气长存”四字,让人不觉肃然起敬。穿过牌匾,是一条两旁种有柏树的石板路。走在已被磨得光滑的石板路上,我突然有一种时空错杂的感觉,两边森森翠柏,四周苍天乔木,仿佛幻化成一个个模糊的影像混杂着历史往事的痕迹,在我眼前不断地晃动,我的心不禁有点紧,迈出的步伐变得细心翼翼,我怕我的脚步声惊扰了那些模糊的影像和安睡的亡魂。

在这纷繁的思绪中,我们上了一座桥。桥的两边都有一个小小的水池,水池上都一个喷泉。过了桥,远远的看见一个西式建筑,由四根柱子撑起,柱子围成的中心是一块棱柱状的巨石,上头刻有七十二烈士之墓几个遒劲的红色大字,我猜七十二位热血志士便长眠于此。

在它的后面,是一座“山”字形的建筑,在建筑的顶端站着象征自由光明的自由女神像,在车上导游给我们讲过女神手里所拿的物件曾变更过三次,但不管怎样变,自由光明是人们共同的追求。建筑一共有两层。下层仅仅有一大两小的门,左右两边有小楼梯上第二层。第二层从正面看是一个三角形的石墙,它由不一样的牌碑组成,牌碑上刻有捐献人的姓名。第二层的背面和正面一样,可是从那里看下去便能看到一块巨大的碑,距离太远使得碑上的字像是隐形了,还真有点像武则天的无字碑。

走近了才发现,上头密密麻麻全是字。资料是关于黄花岗起义的经过和埋葬在那里的七十二名烈士的姓名。石碑经历上百年风雨的洗刷,留下了斑驳的雨痕,有些字字迹已经变浅甚至有些模糊,轻轻抚摸一个个名字,“广东人:徐佩旒,徐礼明,徐日培徐茂燎,徐松根,徐满凌,徐昭良,……福建人:林觉民,林西惠,林尹民,林文,……广西人……四川人……安徽人……”重若千斤,当年那些战士们究竟要抛下多少的亲情,抛下多少大好的青春去完成这一场壮烈的革命呢?冷石无语,石碑上寥寥数语又怎能描绘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起义呢?

旁边有个白发老人在喃喃说道,没有他们,哪有广州今日的繁荣。不禁怅然。不由想起昨日参观广州塔的场景,想起那座中国最高的塔,想起那部一分半钟就能升到108层的电梯,想起那些环绕着塔的钢化玻璃。从广州塔鸟瞰全景真是一种又惊又喜的感受,惊的是那些大路成了羊肠小道,汽车仅有米饭大小仿佛伸手可握,惊的是感觉不踏实,踩在云上似的轻飘飘。喜的是广州是那么的繁华,是那么的发达,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卧波的长桥,飞虹似的立交桥,富有特色的城市雕塑……无不印证着城市的飞速发展。

然而过上富足生活的人们,你们是否不曾忘记今日之幸福是无数无数的革命战士用鲜血和无数我们无法想象的代价换来的?是否已经忘记了那一段段用鲜血烙出来的惨痛历史?是否被物欲冲昏头脑?

今日这个烈士安睡的园陵已俨然成为了市民们休憩游玩的公园。一大早许多老头老太们或带着小孙子小孙女玩耍,享受着天伦之乐,或来晨运,有独个打太极的,有三五个在一齐练唱歌吼吼几嗓子的,有十来个聚在一齐跳广场舞的……小孩的打闹声,老人的歌声笑声,音响传出来的舞曲声,让这个庄严静谧的园陵很有几分热闹,也许长眠在此的英烈所以而欣慰,当年你们奋力追求的不就是这样的生活吗?不就是想中国有今日之局面吗?可是作为生者,我们不该淡忘他们,而是怀着感恩的心去怀念他们,因为他们,我们已经不用饱受国乱的痛苦,不用抛妻弃子的去参加革命,才有今日的生活。我们应学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铭记他们“菊残犹有傲霜枝”的精神,“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品质,不浪费向子孙们借来的资源,努力为国为民造福。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以往有那么一群人,用生命成全过我们的幸福。石碑虽然会被时光所腐蚀,但你们的完美品质将会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活在后代人的心中,正如孙文先生所说的那样——“浩气长存”。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8

前几天学校党章学习小组组织我们去参观了龙华烈士陵园,今日才想起要写观后感哦……

龙华烈士陵园东临名刹龙华寺,前身为血华公园,辟建于1928年,为阵亡烈士陵园,名血华园。1952年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接管整修,1952年5月1日对外开放,改名龙华公园。1964年,对公园进行扩建整修。

龙华烈士陵园包括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三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社会各界祭扫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走进烈士陵园,就能够看到开阔的纪念广场。广场的中央是红色的花岗石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泽民同志题的词“丹心碧血为人民”,它的后面即是巍峨壮观的龙华烈士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用它的现代科技技术、照片、文字讲解和幸存下来的珍贵文物这种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上海地区自1840年以来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解放和革命事业而献身的235名革命先烈、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

参观完纪念馆之后,我们走过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来到了当时用来关押烈士的监牢。监牢分为男牢和女牢,每一个牢房都十分的简陋,并且里面还很昏暗,我们走进去都感觉阴森森的。看到那里,我不禁感慨万分:这些人如果还能活到此刻,那么他们此刻住的地方必须会比那里好一千、一万倍,只是他们为了祖国付出了那么多,却只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牺牲。

纪念雕塑群是陵园的一大艺术景观,与纪念建筑交相辉映。星罗棋布,散列满园的10座(组)纪念雕塑,皆出自国内当代名家之手;资料皆取自上海百多年来的重大历史题材。雕塑大师们以石破天惊的艺术手法,讴歌了上海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英勇献身精神。雕塑写实,寄情,形神兼备;所用材质,或青铜,或花岗石、或汉白石,把相应的历史资料表现得浑厚、凝重而恢弘。雕塑群除了主题雕塑外,还有很多,比如《五卅惨案》、《四一二殉难者》等等。《五卅惨案》的雕塑主体圆雕人物高5.6米,弧型人物浮雕墙高3米,宽7米。主要为纪念1925年在上海南京路反帝爱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它以高度概括、凝练的写实手法,塑造了一个在南京路惨案中勇猛斗争、不幸中弹牺牲的爱国者的典型形象。在其背后衬托着反映席卷全国的轰轰烈烈五卅爱国运动的历史画卷的浮雕墙,以加强这一纪念雕塑的牺牲主题。《四一二殉难者》的雕塑是由两块高浮雕墙组成,最高点7.2米,高浮雕人物等采用铸铜,墙面为浅色花岗石贴面。塑以三组生动的造型群体概括地表现了1927年4月蒋叛变革命、屠杀上海工人纠察队和群众,以及上海工人阶级顽强斗争,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这次参观龙华烈士陵园,让我从中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为我们中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我们应当多学习学习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此刻的许多人都会被权利、金钱、美色所迷惑,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他们就应当要学学革命先烈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时时以这种精神来鞭策自我,提醒自我,才能更好的为祖国作贡献,不辜负国家的期望。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9

我是一名中国小学生,身为中国人,但我却并不太了解我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虽然在平时的学习中,我对革命烈士和英雄事迹略知一二,可是,关于党的创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三大战役等承载着光荣历史的知识却浑然不知呢!最近,学校给我们发了一本名叫《红色之旅》的书,书中为我们生动详尽地回顾了中国革命的整个光辉历程。所以,我一拿到书后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从书中,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创立于1921年7月23日,但因当时缺乏档案资料,无法查证准确日期,因而将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创立共产党的过程非常得不同寻常。在那时,50多名代表们正在上海望志路106号(法租界)秘密召开着会议,正当代表们准备进行讨论时,一名可疑的中年男子忽然闯进会场,那人含糊其辞地说了几句话后,便慌忙退了出去,警觉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怀疑那人可能是密探,立即安排所有代表迅速转移。果然,不多会儿,法租界的巡警便闯入会场四处搜查,所幸没有发现可疑物品,只好悻悻而去。被撤离的代表们转移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开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终于圆满地结束了。从此,一颗革命火种在沉寂黑暗的中国大地上点燃起来了。

在我们祖国华夏大地上,到处都有热血沸腾的有志男儿,甘愿为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烈士,宁死不屈的英雄儿女。试想,如果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慷慨捐躯赴国难,我们怎能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更何谈今日的美好生活?书中多次讲述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悲壮故事,如:“龙华二十四烈士殉难”、“新四军浴血奋战”、“雨花台英烈从容就义”等可歌可泣的篇章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令我久久不能平静。

和这些革命英豪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那些被反动法西斯用肮脏的金钱收买而苟活的民族败类——蒋介石、汪精卫之流,这些国民党反动派为恶贯满盈的日本帝国主义跑腿卖命,甚至丧心病狂地举起屠刀、枪口对内大肆残害骨肉同胞,完全泯灭了做人的基本良知,行径有如禽兽一般,真是可耻可悲、为人唾弃、遗臭万年......

读完《红色之旅》这本书,追寻着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缅怀着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创业史,使我既学习了中国革命史,还受到一次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洗礼,同时,它还带给我一些思考:它告诉我们当今生活在和平时期,沐浴在幸福阳光下的少年儿童,一定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向革命英烈学习,以他们为人生楷模,勇敢地迎接挑战!勤奋学习、坚定意志、克服困难,为祖国明天的繁荣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10

红河谷讲述了一个被封建迫害的女子雪儿为逃避成为祭祀品的遭遇,跳入黄河,被一个藏族家庭救起并融入了这个贫苦然而纯美的地方。她有了个美丽的藏族名字——雪儿达娃。就这样,她在这个纯净的地方快乐地生活着,在辽阔的天空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中,渐行渐远,风吹动她的秀发,身边还有个深爱的男子格桑。好美的一幅画面!这样纯净自然的生活似乎让她渐渐淡忘了此前不堪回首的遭遇。即使其间也掺杂着头人的女儿丹朱威胁她的爱情及英国摄影师琼斯“闯入”他们的生活,但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因为无论是谁,他们心中都有爱。

然而,时代赋予了这篇净土圣洁也赋予了它不平的经历。伯克曼作为大英帝国的将军,再一次闯入了西藏。这次他不是来探险,而是惨绝人寰的屠杀。他首先用奸诈的手段,骗开了西藏军队的主力军队,然后在他们认为和平外交可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竟然展开了残忍的攻击。炮声、枪声在这片净土上空久久徘徊,挥之不去。英国军队踩着藏族同胞的尸体,前往下一个欲征服地。他们挟持了头人的女儿丹朱,并剥下她的衣服以极其侮辱的方式逼以头人率领的乡民们投降。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本以为轻而易举可攻占的土地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丹朱拾起身边的炸弹,以同归于尽的方式结束了大部分英军的有生力量。接着格桑在奋战的血泊之中,抱着深受重伤的雪儿达娃,点燃了炸药。

在这场本可避免的战争中,双方都损失惨重,只因可恶的霸权主义,只因心中无爱。

本片以清末列强入侵为背景。夹杂着爱情、亲情及友情。有对封建社会的鄙夷、也有对同一个中国的坚持、更有对美好生活最单纯的追求。本片以一个封建的活人祭祀戏剧性开场,再以西藏这个圣洁美丽的地方为背景,赋予了本片独特的视角及神秘。其间穿插着格桑、雪儿达娃及丹朱的爱情纠葛,使本片在大仁大义之下表现出人之常情,从而使本片显得生活化,观众容易接受。而英国摄影师琼斯的良知及对藏族女孩丹朱的爱慕,更显示了世界上人人平等。在本文末尾,那个十恶不赦的英国将军伯克曼本想救当年的救命恩人格桑未果,所说的一句话:为什么我们成不了朋友,更是使本片得到了升华。

本片导演的拍摄技巧也值得称赞。其以小男孩的自述、英国摄影师琼斯的自述来展开故事。在片末之处,藏族同胞负隅顽抗之时,他们唱起了一首藏语歌,将气氛带到了高潮。通过这一细节表明,即使列强征服了自己的人,但永远征服不了那颗渴望和平、自由的心。

和平是本片至始至终贯穿的主题。放在今天的大背景下,依旧显得如此深刻。无论何等强大的文明,都没有任何理由去干涉甚至侵略其他文明。战争只会带来尸横遍野、废墟残垣还有孩子的眼泪。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11

《尘封的红色经典》是一部讲述红军革命奋斗史的一部分。

长征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也是深远影响20世纪世界命运的重大事物之一。7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冲破敌军空中飞机侦察轰炸,地面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战胜了极端艰险的惊涛骇浪,跨越万水千山,转战10余里,行程二万余里,历时二年,在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会师,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长征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被人们称为“地球上的红飘带”,“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历史上最盛大武装巡回宣传”。

长征路上有许多的艰难险阻,但是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永往直前,就是为了能够打败敌人,保护我们的国家,为后人创造幸福生活,他们为此抛头卢,洒热血,也不会后悔。

我们如今享受着幸福生活,都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可是我们这一代人竟然丢失了那份爱国之心,每个星期一升国旗时,没有几个人跟在后面唱,本来国歌唱起来应该是气迫雄浑的,声音震耳欲聋的,可是,每次周一操场上都回荡着的是领唱老师的声音,学生们的声音几乎听不到,我觉得这是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意识不够强烈。上次,清明节祭扫,同学们并没有带着沉痛与感激的心情去,在参观时,同学们也有意无意看一下。

没有革命先烈的奋斗和国家的强盛,哪来我们幸福的生活呀!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篇12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

《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看我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该做次好好地反省。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换来的,流了那么多血,牺牲了那么多生命,我们难道不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吗?反观现在的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似乎只记得吃喝玩乐,完全没有高三时那种拼搏的精神。面对挫折,也少了份勇气。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选择自杀。革命先辈们那种坚强、拼搏的精神去了哪里?还有现在弥漫全国的考公务员热,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公务员待遇好,工作又轻松。这正好对上了现在年轻人的胃口。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都希望过上好的日子。他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共产党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汇总


影视作品与书籍都是蕴含相当多知识的一种载体,观赏完《绿皮书》后,大家肯定心中都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对于作品的感悟,我们最好是用观后感记录下来写篇观后感就能够让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更上一层楼,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观后感呢?以下是由编辑为你整理的《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 篇1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回顾20世纪的中国小说,50、60年代的小说多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阶段。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就是四部反映解放战争不同侧面的长篇小说。

其中,《保卫延安》以西北战场为背景,通过描写沙家店等著名战役,真实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粉碎数十万敌军的围剿,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态势;《红日》以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为中心,反映了华东战场上我军由弱到强、反守为攻的战局转折;《林海雪原》和《红岩》没有像上述两部作品那样展开正规大兵团作战的画面,而是别出心裁。前者描写一只智勇精悍的小分队剿灭东北山林土匪的斗争,后者描写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地下工作者,为保卫山城重庆、迎接红色黎明而进行的一场严酷、复杂的狱中斗争。

建国初期,许多作家以抗日战争和20世纪20、30年代的革命斗争作为长篇小说的题材,使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生活得到充分的反映。孙犁的《风云初记》用抒情的笔调,再现了滹沱河畔的抗日风云;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冯德英的《苦菜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分别反映鲁南、冀中、胶东、保定等地区复杂的敌后斗争,情节曲折,富有传奇色彩。

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创业史》,是作家柳青文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作者以强烈的历史意识和鲜明的阶级意识,通过描写梁家父子两代人不同的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括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指出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翻身解放后的农民才能真正的“创业”成功。

在《创业史》所有的矛盾斗争和各种人物关系中,梁生宝始终处于轴心位置。这是一个二十世纪50年代农村社会主义创业者的英雄形象。作为世代贫穷的农民的儿子,梁生宝从父辈血脉中继承了与穷苦命运抗争的进取精神,而父辈一次次创业惨败的事实和个人受穷的生活经历,使他很快接受党的教育。质朴的进取精神,在他身上升华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并且主导人物的全部行为,支配梁生宝抛开个人的一切,把肉体与灵魂毫无保留地献给集体事业。梁生宝渴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谋求全体农民的幸福,创社会主义的大业,这是他思想性格的核心,也是区别于以梁三老汉为代表的老一代创业者的本质所在。总之,梁生宝是一个完全摆脱了小生产者私有观念羁绊的新人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和美学观念。梁生宝的形象带有明显的英雄化、理想化倾向,但那个时代作家对艺术追求和对生活的虔诚与执著,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就是书中的斗争精神,涓涓细流汇成澎湃江河,点点浪花折射太阳的光辉。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 篇2

今天是9月30日,也是烈士纪念日。上午,在县委和县府的组织下,我们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在韩老师和王老师的带领下,乘着校车前往烈士陵园,在去往烈士陵园的路途上,我们安安静静的等待着,满怀期待,对烈士陵园我们充满了好奇与担忧,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

经过一番颠簸,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数的和我们一样的参观者,他们同样满怀敬佩之情,向无数革命前辈致敬。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缓缓地走到了宽阔的广场,在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大字的纪念碑下,我们全体师生举行了隆重的祭扫仪式,在这里的每一句真挚的话语都代表了我们对革命烈士们的无限崇敬与怀念,正如发言人所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情怀的民族,不能忘却先烈”。

接着,伴随着耳畔传来的阵阵低沉的哀乐,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在这里,不仅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而且还有一行行烈士的名字和照片,听着那精彩的"讲解,看着那数不胜数的革命烈士头像,仿佛看见了革命前辈与敌人的生死拼搏。看完这些,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那些为革命,为真理,为了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奉献的革命前辈,他们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和珍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

参观完烈士陵园,我感慨万千,我觉得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一些难以忘却的道理——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念,不管做什么都要付出全力,不轻易说放弃;其次,我们在做的不好的地方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 篇3

在十七大圆满召开之后,我们院学生会响应十七大的号召,组织了一次“弘扬十七大精神,践行爱国情”的活动——到方_志敏烈士陵园扫墓。我虽不是头次参加此类活动,但在本次活动中却有很不一样的感触。

因为了解,所以理解和感恩。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方_志敏事迹纪念馆,当我得知他义无返顾地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用他的忠诚和执着成就了他虽然短暂但伟大的人生的篇章时,我心里默念着感谢和珍惜。

他出生于1899年,1922年加入中国共青团,自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的革命工作从不间断,就算是入狱后,他也通过写作来号召人民动身起来投身于我国的革命事业。尤其记得他的作品《可爱的中国》中的一段话:

咳!母亲!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只因你受着人家的压榨和剥削,弄成贫穷已极;不但不能买一件新的好看的衣服,把你自己装饰起来;甚至不能买块香皂将你的全身洗擦洗擦,以致现出怪难看的一种憔悴褴褛和污秽不洁的形容来!啊!我们的母亲太可怜了,一个天生的丽人,现在却变成叫化的婆子!站在欧州,美州各位华贵的太太面前,固然是深愧不如,就是站在那日本小姑娘面前,也自惭形秽的很呢!

由此可见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炽热且深沉的,同时也表达出他对当时中国时局的无奈与痛恨,且暗含着他的寂寞。一个置死于外的革命者,在狱中艰难的条件下仅凭一支笔杆子,用其发自肺腑的悲壮的文,把他的满腔爱国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我们作为中国建设路上的新生力量,怎能不关心和珍惜先人努力打造的新中国?又怎能把国家事置之度外,两耳不闻窗外事?学习十七大,并不仅仅限于表层意义的学习,我们完全有能力深入理解进而应用其精髓来发展我们自身,本着“有什么发展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自身素质全面发展起来,争取投身于我国的建设事业之中,有所建树,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如果世界上有永垂不朽,那么我相信那是一种精神——不悔。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 篇4

红河谷讲述了一个被封建迫害的女子雪儿为逃避成为祭祀品的遭遇,跳入黄河,被一个藏族家庭救起并融入了这个贫苦然而纯美的地方。她有了个美丽的藏族名字——雪儿达娃。就这样,她在这个纯净的地方快乐地生活着,在辽阔的天空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中,渐行渐远,风吹动她的秀发,身边还有个深爱的男子格桑。好美的一幅画面!这样纯净自然的生活似乎让她渐渐淡忘了此前不堪回首的遭遇。即使其间也掺杂着头人的女儿丹朱威胁她的爱情及英国摄影师琼斯“闯入”他们的生活,但这一切都是美好的,因为无论是谁,他们心中都有爱。

然而,时代赋予了这篇净土圣洁也赋予了它不平的经历。伯克曼作为大英帝国的将军,再一次闯入了西藏。这次他不是来探险,而是惨绝人寰的屠杀。他首先用奸诈的手段,骗开了西藏军队的主力军队,然后在他们认为和平外交可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竟然展开了残忍的攻击。炮声、枪声在这片净土上空久久徘徊,挥之不去。英国军队踩着藏族同胞的尸体,前往下一个欲征服地。他们挟持了头人的女儿丹朱,并剥下她的衣服以极其侮辱的方式逼以头人率领的乡民们投降。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本以为轻而易举可攻占的土地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丹朱拾起身边的炸弹,以同归于尽的方式结束了大部分英军的有生力量。接着格桑在奋战的血泊之中,抱着深受重伤的雪儿达娃,点燃了炸药。

在这场本可避免的战争中,双方都损失惨重,只因可恶的霸权主义,只因心中无爱。

本片以清末列强入侵为背景。夹杂着爱情、亲情及友情。有对封建社会的鄙夷、也有对同一个中国的坚持、更有对美好生活最单纯的追求。本片以一个封建的活人祭祀戏剧性开场,再以西藏这个圣洁美丽的地方为背景,赋予了本片独特的视角及神秘。其间穿插着格桑、雪儿达娃及丹朱的爱情纠葛,使本片在大仁大义之下表现出人之常情,从而使本片显得生活化,观众容易接受。而英国摄影师琼斯的良知及对藏族女孩丹朱的爱慕,更显示了世界上人人平等。在本文末尾,那个十恶不赦的英国将军伯克曼本想救当年的救命恩人格桑未果,所说的一句话:为什么我们成不了朋友,更是使本片得到了升华。

本片导演的拍摄技巧也值得称赞。其以小男孩的自述、英国摄影师琼斯的自述来展开故事。在片末之处,藏族同胞负隅顽抗之时,他们唱起了一首藏语歌,将气氛带到了高潮。通过这一细节表明,即使列强征服了自己的人,但永远征服不了那颗渴望和平、自由的心。

和平是本片至始至终贯穿的主题。放在今天的大背景下,依旧显得如此深刻。无论何等强大的文明,都没有任何理由去干涉甚至侵略其他文明。战争只会带来尸横遍野、废墟残垣还有孩子的眼泪。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 篇5

昨天,胡老师带领我们四十多名小记者来到世纪影院,观看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辛亥革命》。虽然我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觉得好像不如动画片好看,也不很了解影片的具体内容,但我还是兴致勃勃地来到影院观看,希望学到一些新知识。

在路上,爸爸告诉我:辛亥革命是发生在100年前的1911年10月10日的事情,因为那一年在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是“辛亥年”,所以叫“辛亥革命”。并且这个事件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影片开演后,首先出现的是烈士秋瑾,她戴着铁链,走向刑场,我当时感觉很害怕,希望她不会死去。随着影片的播放,我知道了这些值得永远记忆的名字:孙文(孙中山)、黄克强(黄兴)、徐宗汉、林觉民、喻培伦……也知道了那些“可恶坏蛋”的名字:慈禧太后、怡王爷、袁世凯、汪精卫……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枪炮声声,战火纷飞的场面,使我更加明白了学校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那些我们从没有见过面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影片中孙文(孙中山)的演说。他有力的话语和动作,总是感染我,尤其是他说服那些外国人的场面,让我十分感动。最可笑的是那个小皇帝和那些留着大长辫子、穿着大长袍的清朝人,动不动就下跪,让我们大笑了好几次,一副落后可耻的奴才相,和现在的社会格格不入,而且他们置人民的死活于不顾,将中国的土地送给外国人,这样的政府就应该被推翻。

影片结束了,走出影院,外面明媚的阳光使我的心情好了很多,但还是无法忘记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和片段,相信以后我长大了就会更加理解这段历史故事了。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古人的诗句把清明时节人们的心情及气候写得入木三分。今年学校就安排我们四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去慈城祭扫烈士墓。

老师让我们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去敬献给烈士。我回家忙乎了二个多小时也没做出个样来,最后只能厚着脸皮请教妈妈,终于把两条美仑美奂的白花做成了,还带着两片绿叶,新鲜的宛若沐浴在春风里带着露珠的真花。

慈城在我印象中只有年糕,虽然知道离市区不远,但却从没去过,只知道妈妈买年糕时总挑慈城的买。究竟那里有什么风景?还有烈士们的感人事迹是怎样的呢?带着大大的问号,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

迫不及待的我们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到了慈城。故城的早晨笼罩在阳光下特别耀眼,古朴典雅的象是中国画……

跟着导游来到烈士墓前,巨大的岩石上几个铿锵有力的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首先映入眼帘,先前的高兴劲儿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沉痛。在低沉的哀乐声中,我们七个班级二百多学生自动排成了正方形的队伍。讲解员用沉痛的语气介绍了朱洪山烈士。烈士原名叫兆琪,他是宁波庄桥人,1937年投身革命,1946年在战斗时被敌军所困,他为了战友的生命,鸣枪示警,把敌人引向自己,在腿部中弹已站不直的情况下,烈士还英勇还击,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听着烈士的生平和事迹,眼泪模糊了同学们的视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日子都是烈士们的生命换来的呀,鲜红的红领巾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联想到自己平时从未想到这些,我心中不经感到愧疚,烈士用生命鲜血换来的新中国需要我们去建设,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被霸权主义国家欺凌,而我们今天不好好学习,将来拿什么去建设国家,又有何本事保卫祖国?烈士的鲜血不能白流!祖国的明天不能毁在我们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将来建设好祖国,不辜负老一辈革命者们的遗愿。

此时,沉痛的音乐再次响起,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纪念碑前郑重的把手中的小白花敬献在朱洪山烈士墓上……

有关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通用


观看优秀的作品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愉悦我们的精神,在经过认真品味后,我们心中一定有很多想法想要写下来。观看电影,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时可以将作品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您一定也想了解怎么写好作品的观后感吧!经过搜索和整理,我们为大家呈上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古人的诗句把清明时节人们的心情及气候写得入木三分。今年学校就安排我们四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去慈城祭扫烈士墓。

老师让我们每人都手工做一朵白花,去敬献给烈士。我回家忙乎了二个多小时也没做出个样来,最后只能厚着脸皮请教妈妈,终于把两条美仑美奂的白花做成了,还带着两片绿叶,新鲜的宛若沐浴在春风里带着露珠的真花。

慈城在我印象中只有年糕,虽然知道离市区不远,但却从没去过,只知道妈妈买年糕时总挑慈城的买。究竟那里有什么风景?还有烈士们的感人事迹是怎样的呢?带着大大的问号,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

迫不及待的我们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到了慈城。故城的早晨笼罩在阳光下特别耀眼,古朴典雅的象是中国画……

跟着导游来到烈士墓前,巨大的岩石上几个铿锵有力的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首先映入眼帘,先前的高兴劲儿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沉痛。在低沉的哀乐声中,我们七个班级二百多学生自动排成了正方形的队伍。讲解员用沉痛的语气介绍了朱洪山烈士。烈士原名叫兆琪,他是宁波庄桥人,1937年投身革命,1946年在战斗时被敌军所困,他为了战友的生命,鸣枪示警,把敌人引向自己,在腿部中弹已站不直的情况下,烈士还英勇还击,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听着烈士的生平和事迹,眼泪模糊了同学们的视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日子都是烈士们的生命换来的呀,鲜红的红领巾是烈士们的鲜血染成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联想到自己平时从未想到这些,我心中不经感到愧疚,烈士用生命鲜血换来的新中国需要我们去建设,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被霸权主义国家欺凌,而我们今天不好好学习,将来拿什么去建设国家,又有何本事保卫祖国?烈士的鲜血不能白流!祖国的明天不能毁在我们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将来建设好祖国,不辜负老一辈革命者们的遗愿。

此时,沉痛的音乐再次响起,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纪念碑前郑重的把手中的小白花敬献在朱洪山烈士墓上……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篇2)

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在的我们虽然还对辛亥革命有了解,可是我们已经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当初的隆隆战火、那些苦痛人民的呻吟,还有那些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今天我们一起从《辛亥革命》这部电影中重温那场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见证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我在那鲜活的画面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些曾经无数个为了今天的中国而英勇奋斗的情形。我也从电影里,深刻的体会到今天的我们是幸运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但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是踩在他们的身躯上过来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并激励自己为如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奋斗。

电影一开始就以秋瑾的牺牲拉开序幕,从第一个镜头就给我们一种沉重的画面。然后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这里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最深,就是那一件件衣服里放着的各种的“与妻书”、“绝命书”,他们是怀着一种怎么的心情走的?安静的画面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连哭都没有勇气。电影里也塑造了很多小角色,例如林觉民,他的那句“我的死是为了所有孩子。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真正的震撼了我。

而重点还是孙中山,他说:“我的手拿得起笔,拿得起手术刀,怎么就拿不起枪呢?这朝廷不堪一击,天下就是革命的。”我很敬佩孙中山先生,他无疑是伟大的,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为了全中国人民而奋斗,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的领导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套用电影里的一句话,“孙文,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国内武昌起义成功了,举国震惊,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和同盟会的成员欢心鼓舞。孙中山在危急关头,认识到要想推翻清政府就得先断了他的经济来源,他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

而后,孙中山带着所有人民的希望回国了,我还记得那个把所有华侨希望托付给孙先生的时候说:“我们这些代华侨,总是要落叶归根的,但清王朝不是我们的家”、“ 革命要是不成功,你欠我们几代人的”。家啊,人民要得是一个真正的家!

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就这这时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在选举的时候,荷马里说:“历史,这就是历史。我就坐在历史的身边,站在历史的门外。”那我们呢,我们是站在历史的长河里,只能通过那些资料、影像来了解当时的情景。孙中山说不能再让无辜的人民牺牲,所以他表示,只要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逼退清让位的人,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这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袁世凯绝非善类,可是孙中山说,我们要建立的是一种制度,谁当大总统都是一样。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在电影里有一个镜头虽然细小却很深刻,就是孙中山在国外的时候有个小女孩问他,在中国是不是女孩子都要裹脚很疼很疼啊!虽然只是这么一句话,却深深的反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对人民的毒害。辛亥革命以后,对中国的生活文化影响很深,“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我想我会深深的记住这一刻,我知道电影只是展现了当时革命的一个小小的一面,但已经足以教育我们新一代的人们。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篇3)

黄继光(1930~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终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八):

孟起安

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9岁进私塾读书。1939年冬结婚后,在蒋垛处馆教书。1940年10月,参加减租减息斗争,成为蒋垛农抗领导人之一,后任五抗会主任。

1941年加入.....,任蒋垛区委组织干事、组织科长。1942年春,以塾师身份到江村发动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乡党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区区委书记,组织“二五”减租,开展惩奸运动。1945年8月,调任蒋垛区委书记,组织发动了对地主的清算斗争。1946年秋主力北撤,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斗争。由于关节炎发作,行动不便,组织上让他暂时离职休养。1947年2月,在邱西乡西后港,不幸被捕。

关押期间,敌人软硬兼施,透过其亲友诱他自首,他宁死不屈,坚持狱中斗争。2月21日,在姜堰东场上,他被绑在电线杆上,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敌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广场(现姜堰中学内),一个地主举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几个家伙一齐扑过去用刀乱戳,他昂首高呼:“...万岁!”

倒在血泊中。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篇4)

前几天学校党章学习小组组织我们去参观了龙华烈士陵园,今日才想起要写观后感哦……

龙华烈士陵园东临名刹龙华寺,前身为血华公园,辟建于1928年,为阵亡烈士陵园,名血华园。1952年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接管整修,1952年5月1日对外开放,改名龙华公园。1964年,对公园进行扩建整修。

龙华烈士陵园包括烈士陵园、烈士纪念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三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社会各界祭扫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走进烈士陵园,就能够看到开阔的纪念广场。广场的中央是红色的花岗石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泽民同志题的词“丹心碧血为人民”,它的后面即是巍峨壮观的龙华烈士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用它的现代科技技术、照片、文字讲解和幸存下来的珍贵文物这种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上海地区自1840年以来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解放和革命事业而献身的235名革命先烈、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

参观完纪念馆之后,我们走过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来到了当时用来关押烈士的监牢。监牢分为男牢和女牢,每一个牢房都十分的简陋,并且里面还很昏暗,我们走进去都感觉阴森森的。看到那里,我不禁感慨万分:这些人如果还能活到此刻,那么他们此刻住的地方必须会比那里好一千、一万倍,只是他们为了祖国付出了那么多,却只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牺牲。

纪念雕塑群是陵园的一大艺术景观,与纪念建筑交相辉映。星罗棋布,散列满园的10座(组)纪念雕塑,皆出自国内当代名家之手;资料皆取自上海百多年来的重大历史题材。雕塑大师们以石破天惊的艺术手法,讴歌了上海人民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英勇献身精神。雕塑写实,寄情,形神兼备;所用材质,或青铜,或花岗石、或汉白石,把相应的历史资料表现得浑厚、凝重而恢弘。雕塑群除了主题雕塑外,还有很多,比如《五卅惨案》、《四一二殉难者》等等。《五卅惨案》的雕塑主体圆雕人物高5.6米,弧型人物浮雕墙高3米,宽7米。主要为纪念1925年在上海南京路反帝爱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它以高度概括、凝练的写实手法,塑造了一个在南京路惨案中勇猛斗争、不幸中弹牺牲的爱国者的典型形象。在其背后衬托着反映席卷全国的轰轰烈烈五卅爱国运动的历史画卷的浮雕墙,以加强这一纪念雕塑的牺牲主题。《四一二殉难者》的雕塑是由两块高浮雕墙组成,最高点7.2米,高浮雕人物等采用铸铜,墙面为浅色花岗石贴面。塑以三组生动的造型群体概括地表现了1927年4月蒋叛变革命、屠杀上海工人纠察队和群众,以及上海工人阶级顽强斗争,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这次参观龙华烈士陵园,让我从中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为我们中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民族精神。我们应当多学习学习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此刻的许多人都会被权利、金钱、美色所迷惑,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他们就应当要学学革命先烈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时时以这种精神来鞭策自我,提醒自我,才能更好的为祖国作贡献,不辜负国家的期望。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篇5)

昨天,胡老师带领我们四十多名小记者来到世纪影院,观看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辛亥革命》。虽然我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觉得好像不如动画片好看,也不很了解影片的具体内容,但我还是兴致勃勃地来到影院观看,希望学到一些新知识。

在路上,爸爸告诉我:辛亥革命是发生在100年前的1911年10月10日的事情,因为那一年在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是“辛亥年”,所以叫“辛亥革命”。并且这个事件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影片开演后,首先出现的是烈士秋瑾,她戴着铁链,走向刑场,我当时感觉很害怕,希望她不会死去。随着影片的播放,我知道了这些值得永远记忆的名字:孙文(孙中山)、黄克强(黄兴)、徐宗汉、林觉民、喻培伦……也知道了那些“可恶坏蛋”的名字:慈禧太后、怡王爷、袁世凯、汪精卫……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枪炮声声,战火纷飞的场面,使我更加明白了学校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那些我们从没有见过面的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影片中孙文(孙中山)的演说。他有力的话语和动作,总是感染我,尤其是他说服那些外国人的场面,让我十分感动。最可笑的是那个小皇帝和那些留着大长辫子、穿着大长袍的清朝人,动不动就下跪,让我们大笑了好几次,一副落后可耻的奴才相,和现在的社会格格不入,而且他们置人民的死活于不顾,将中国的土地送给外国人,这样的政府就应该被推翻。

影片结束了,走出影院,外面明媚的阳光使我的心情好了很多,但还是无法忘记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和片段,相信以后我长大了就会更加理解这段历史故事了。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篇6)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对长征的概括,从这儿我读出了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途中,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会忘记《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军神》《丰碑》《草地夜行》《三人行》等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有激烈的战斗场面,由钢筋铁骨般的战斗英雄,有舍己为人的普通战士,有同志间浓浓的亲情。在这些故事中,《金色的鱼钩》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位年过半百的炊事班长,为了让患病的几个小战士吃到足够的食物,宁愿自己啃他们吃剩的鱼骨头,喝漂着一点菜叶的所谓的野菜汤,最后饿晕在钓鱼的小水沟边。即使在他生命垂危时,也不愿浪费一点儿食物。他为了红军队伍,为了革命,为了长征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红军相比,真是生活在天堂里呀!鸡鸭鱼肉,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服装鞋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红军过草地时,一人只带了一包青稞面,吃完了挖野菜,啃树皮,吃草根,最后甚至连皮带也煮着吃了,除了饥饿寒冷,还有枪林弹雨,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呀!

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也会像工农红军遇到的大雪山、大草地一样,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有的时候,我们因为学习方法不恰当而成绩落后;因实力不足而在比赛中失利;因自己的错误受到同学、朋友的冷落等等。这些时候我们都不能灰心失望,甚至放弃自己,因为长征途中红军叔叔面对那么多艰难险阻都能克服,我们所面对的失败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总结教训、及时调整自己、坚持不懈,一定能像红军战士们一样,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诱惑,面对同学,我们需要长征精神。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篇7)

宋代理学家程颐说过:“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回顾20世纪的中国小说,50、60年代的小说多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各个历史阶段。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就是四部反映解放战争不同侧面的长篇小说。

其中,《保卫延安》以西北战场为背景,通过描写沙家店等著名战役,真实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粉碎数十万敌军的围剿,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态势;《红日》以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为中心,反映了华东战场上我军由弱到强、反守为攻的战局转折;《林海雪原》和《红岩》没有像上述两部作品那样展开正规大兵团作战的画面,而是别出心裁。前者描写一只智勇精悍的小分队剿灭东北山林土匪的斗争,后者描写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地下工作者,为保卫山城重庆、迎接红色黎明而进行的一场严酷、复杂的狱中斗争。

建国初期,许多作家以抗日战争和20世纪20、30年代的革命斗争作为长篇小说的题材,使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生活得到充分的反映。孙犁的《风云初记》用抒情的笔调,再现了滹沱河畔的抗日风云;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冯德英的《苦菜花》、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分别反映鲁南、冀中、胶东、保定等地区复杂的敌后斗争,情节曲折,富有传奇色彩。

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创业史》,是作家柳青文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作者以强烈的历史意识和鲜明的阶级意识,通过描写梁家父子两代人不同的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括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指出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翻身解放后的农民才能真正的“创业”成功。

在《创业史》所有的矛盾斗争和各种人物关系中,梁生宝始终处于轴心位置。这是一个二十世纪50年代农村社会主义创业者的英雄形象。作为世代贫穷的农民的儿子,梁生宝从父辈血脉中继承了与穷苦命运抗争的进取精神,而父辈一次次创业惨败的事实和个人受穷的生活经历,使他很快接受党的教育。质朴的进取精神,在他身上升华为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并且主导人物的全部行为,支配梁生宝抛开个人的一切,把肉体与灵魂毫无保留地献给集体事业。梁生宝渴望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谋求全体农民的幸福,创社会主义的大业,这是他思想性格的核心,也是区别于以梁三老汉为代表的老一代创业者的本质所在。总之,梁生宝是一个完全摆脱了小生产者私有观念羁绊的新人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和美学观念。梁生宝的形象带有明显的英雄化、理想化倾向,但那个时代作家对艺术追求和对生活的虔诚与执著,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就是书中的斗争精神,涓涓细流汇成澎湃江河,点点浪花折射太阳的光辉。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篇8)

今天,我读了《抗日英雄小故事》,看了中间的一个个英雄小故事,不禁让我十分钦佩这些英雄们。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故事就是“后方战场的巾帼英雄茅丽瑛”。

在上海第十二中学(原启秀女中)校园里树立着一位巾帼豪杰的塑像,这位女英雄就是茅丽瑛烈士。茅丽瑛是浙江杭州人。1931年进入上海海关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任上海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她不顾日伪特务的威胁,组织募捐活动,将募集到的钱款物资支援四军等抗日部队。1939年5月下旬,上级党组织要求茅丽瑛为新四军募集一批棉衣和钱款,同时为难民募集救济款。在茅丽瑛和同伴们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各界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掀起了捐物捐款的热潮。()筹集到的资金很快被转交给新四军驻沪办事处和难民救济协会。就在茅丽瑛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义卖活动的时候,她的母亲突然病危住进了医院。身担重任的茅丽瑛无暇照料老人家,就是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每能尽上一份孝心。

办完母亲的丧事,她又很快的投入到抗日爱国募捐活动中,抗日物资被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她的行动终于激怒了日寇,在义卖期间收到了一封附有子弹的恐吓信,但茅丽瑛毫不畏惧,丝毫没有退缩,她坚定的表示要为“义卖而生、为义卖而死”。1939年12月12日晚,这个被日寇认为是后方战场上的“祸患”。在开会下楼时,遭到日伪特务的谋杀,年仅29岁。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为茅丽瑛烈士亲笔提了挽词:“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光荣的,人民永远纪念她!”茅丽瑛受到敌人的威胁,仍不畏惧。还仍然让人民们积极的募捐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新世界的学生们学习的。特别是一些小宠儿,家中的掌上明珠,更要学习茅丽瑛的精神。在我们完成一件事时,不能因为遇到了一点点挫折和困难或者遭到了别人的反对而就放弃了,半途而废了。这时想一想茅丽瑛,她即使遭到了日伪特务的威胁,也毫不害怕,想退缩,继续带领大家向新四军和难民募捐。而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遭到了别人的反对,怎么就可以退缩了呢?让我们好好学习茅丽瑛,做一名新世界的好少年。活着余华读后感虎门销烟读后感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篇9)

今年是我们党建党九十周年,我去图书馆借了本红书看,是写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老师的故事。

主要是写了徐老在清朝末年、辛亥革命、长征路上,抗战时代以及解后各个时期的故事。他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原来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它的成员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他们当中有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义士,也有讨伐过袁世凯的勇将。这些老者数量不多,正因为少,才更显得他们难能可贵。读红色经典有感 。而徐特立是五老中最年长的。他是在革命遭到失败时,勇敢地参加了共产党,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关心下一代、省吃俭用的高尚品德。

有一章讲到,领导给徐老配一匹马和一个饲养员,徐老不是给同志们驮东西,就是给伤病员骑。瞧,他总是想着、关心着群众。在长征的路上一个年过五十的老人竟把马让给别人骑,自已走上草地上。还有一次在抗战时期毛主席去看徐老,问他有什么困难,徐老不想给主席增加麻烦,什么也没提,他的秘书和主席说才知道要个热水瓶。到了北京后,徐老常常坐公共汽车去做报告、开会。读红色经典有感 。一天下午,徐老失踪了,原来在他回来的路上人太多了,车来了他先让别人上,这样等了一班又一班,直到部派去的同志去接他才离开。

我读了这篇文章后要多向徐老学习,学习他关心同志,勤俭节约。我们通常浪费很多,以后要学会节约,也要向徐老学习多为他人着想,多帮助身边的人。我也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壮。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范文(篇10)

“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

《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看我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该做次好好地反省。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换来的,流了那么多血,牺牲了那么多生命,我们难道不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吗?反观现在的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似乎只记得吃喝玩乐,完全没有高三时那种拼搏的精神。面对挫折,也少了份勇气。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选择自杀。革命先辈们那种坚强、拼搏的精神去了哪里?还有现在弥漫全国的考公务员热,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公务员待遇好,工作又轻松。这正好对上了现在年轻人的胃口。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都希望过上好的日子。他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共产党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烈士观后感集锦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烈士观后感》,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从小到大,我们都观赏过许多精彩的影片,观看作品时,我们常常会产生触动。一本好书让你留下的不仅仅是观后感更是一种人生的影响,通过写观后感我们的文学素养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烈士观后感【篇1】

周末过后的第一天,我漫步的走进了校园,看见宣传栏上醒目的几个字眼,原来清明节到了,早早的就人为学校的板报刻画好了一片新的场景,走进教室,老师们都到了,然后老师教我们坐下,好像有什么任务似的,接着就说起了明天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地点是观看高桥烈士陵园,大家都高兴了欢呼了起来。

第二天清晨,大家都早早的集合在了教学楼下的大操场上,准备出发。活动的内容是观看高桥烈士陵园,这同时是我校举行艺术节和革命主题教育月的开幕式。当我们来到烈士陵园,一进烈士陵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刻着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为解放上海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是陈毅市长的题词。两旁雕刻着格式的浮雕,两边青松挺立,万古常青。

“悼念仪式开始!”喇叭响了,我们个个站直身子,摘下帽子。伴随着乐曲献上花圈,大家低头默哀。当我见到胸前的红领巾时心情格外激动,久久不能平静,红领巾、红领巾你是红旗的一角,你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要好好学习,珍惜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就这样它把我引进了缅怀先烈的哀思中。悼念仪式完毕后我们开始观看革命烈士博物馆,观看解放上海的影片,观看了英烈厅等,这些都给我增长了解放上海的历史知识,使我受益匪浅。这次活动真有意义,它使我进一步了解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

观看后烈士园,所有的人都被那些曾今的英雄所钦佩,我们心中都顿时都像要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烈士观后感【篇2】

这天,08国贸二班的同学们在这一齐哀悼,一齐祭奠!我们手里握小白花儿,一个之后一个地把小白花儿摆放在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前中间。我们明白他们都是英雄,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我的宝贵生命,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我们久久地站在墓碑前,心里很沉重与敬畏。虽然我们不明白他们是在哪场惊天动地的战役中牺牲的,但我们明白他们都是在战争中与敌人殊死搏斗的英雄,是他们的热血铺下了我们走上完美生活的红地毯,是他们用生命谱写了祖国和平繁荣的完美篇章,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虽然我们去的烈士陵园很肃穆与庄严,但我们敬献的花圈为烈士陵园增添了几分生气。期望烈士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祝福与崇敬!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并在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前进。我们真的很幸福!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几项仪式。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三分钟默哀”。在肃穆庄严的纪念碑前,在严肃的氛围中,我们真正地诚心的默哀。我眼前仿佛浮现出几十年前战士们英勇奋斗,捐躯卫国的壮烈场面。他们很多人都风华正茂,但为了解放中国,为了解救亿万中国人民,他们英勇献身,舍己为人。他们的精神和壮烈牺牲的壮举都会永载史册的!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就应努力学习“五四”运动精神,并且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要有当祖国接班人的决心,并为此不断奋斗!更要珍惜我们这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繁荣与强大,也让和谐的生活更加完美!

烈士观后感【篇3】

4月1日星期三,早上我们在区委书记王文涛同志带领下,去参加上海市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共和国永远铭记——黄浦区各界缅怀革命先烈诗歌朗诵会。

走进烈士陵园,穿过那条林荫道,映入我的视线的是前任总书记**题的词:“丹心碧血为人民”。这正是对这些烈士最好的描述和评价,也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

今天黄浦区各界缅怀革命先烈的同志们,依次排队来到广场,为革命烈士献上花篮,在参加诗歌朗诵会的后面有一具庞大的石像,他用一只手托住天,象征革命烈士为我们创造的一片天。

缅怀革命先烈诗歌朗诵会结束后,社区党工委副瞿书记和我们支部冯书记等几位领导带我们走进形如金字塔的陈列馆,一个个的看过去,读他们的英雄事迹,也在读他们生命的价值,看着他们留下来的物品,看着他们记的日记,顿时心生愧疚,多久没有系统的记过日记了我不是非常清楚了,陈述每天平平的.日子,就是抱怨工作和生活的不如意,在我面前的这些日记里却是为国为民的抱负,是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今天生活安逸的我们,是否已经忘却了我们所肩负的重担——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

看着那些描绘了战斗场面的油画,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对死亡的无畏,在炮火中冲锋,试想现在的我们有谁还能如此的面对死亡?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那我们之中又有谁是真正的勇士呢?当然现在的社会不需要我们这样做,但是中国共产党任重而道远,需要的也是这般的勇敢和毅力,因此,年轻的朋友,别让你们的青春虚度吧!你们要做的还有许多……参观完这些纪念瞻仰区、烈士墓区、遗址区、碑林区,我们的心情无比沉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成就的取得,同我国近一个半世纪无数烈士的英勇奋斗是分不开的。烈士的一生,就是一篇无比壮丽伟大的史诗。他们坚定的信仰,光辉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不朽的业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做人的楷模。我们应该多学习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紧紧围绕在党的旗帜下,更好的为祖国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最后我走出这片肃穆庄重之地,与进去的时候不同的是我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为我向党迈进明确了方向、增加了动力。

烈士观后感【篇4】

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他就是革命先烈李大钊。

“永远的丰碑”是李大钊纪念馆内石碑上内容的题目,更是对李大钊烈士品质的赞扬。

11月18日清晨,按照单位的安排,我们乘车来到坐落在京西香山东南的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烈士雕像前列队站好,三鞠躬,并逐一向李大钊烈士敬献了鲜花。随后,我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走进纪念馆内。

青年时期,他留学日本,归国后他完全有条件选择荣华富贵的生活,却甘心舍弃一切,投身革命,立志为中国摆脱压迫,为人民解放寻求一条出路。19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19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反动派百般迫害,可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义无返顾的为革命事业东奔西走,直至1927年不幸被捕。李大钊在狱中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最后牺牲在敌人的绞刑架上,年仅38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大钊先烈的一生是伟大的,他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在那个革命的年代,多少仁人志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民族的崛起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大事业,在敌人残暴的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宁愿牺牲也不愿出卖民族的利益,更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传颂,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与传承!

如今,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面对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感慨万千。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去发展。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最为新时代新年的我们,应秉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要牢记使命,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去做新时代的青年。

走出纪念馆,再次站在烈士雕像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此刻,这一句句誓言并不单单是几句话那么简单,他是那么沉重,那么深刻!

烈士观后感【篇5】

20xx年5月12号,我们党课2班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到武进烈士陵园,凭吊半个多世纪前为共和国的解放牺牲的烈士们。

武进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武进新城区春秋城池遗址淹城西侧,陵园于1999年初步建成,由碑楼、纪念塔、祭扫广场、引桥及纪念馆组成。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20xx多位英雄在此长眠。在低回的哀乐声中,我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并三鞠躬,寄托我的无限哀思。在我们班班长的引导下,我们缓步参观了烈士纪念馆,试图尽最大可能记住每个平凡而又伟大姓名。流连于革命烈士诗抄碑廊前,我用心去领会那慷慨激昂的文字,感受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感受那一颗颗为理想、为幸福为之奋斗的心。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照片,一帧帧珍贵的文物史料,一个个逼真的历史场面,无不让我们感到他们仿佛还活在我们中间。或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或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一个由烈士们开创的和平的年代里,无须经历炮火的洗礼,我们无疑是幸运的。但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从鸦*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造就了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多少英雄豪杰抛头颅、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今天的和平。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矢志不渝地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在对敌斗争中旗帜鲜明、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对党忠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忘我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去奋斗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投入到我们每个人的工作中去。

从求学时起。祭扫烈士陵园是常有的事情,小学初中时候把它当作神圣的仪式。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以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今,我来到了常州,成为一名在常州读书的大学生,通过今天的参观,真实感受到了在常州这片热土上,曾经洒下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谱写过一曲曲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我为我们这座拥有光辉革命斗争历史的红色城市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会更加热爱这片热土,让英烈们安息。

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

烈士观后感【篇6】

今年国庆,我们少先队有一个任务。就是去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后写一篇观后感。于是,我就和父母去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参观。

一走进烈士陵园的大门,一排排整齐的罗汉松耸立在路两旁,好像一个个英勇牺牲的烈士的化身在保卫着我们的家园。

我们参观了广州起义纪念碑、广州公社烈士墓、叶剑英元帅墓、英雄广场等。在广州公社烈士墓刚好有一个旅游团也在参观,有个导游正在讲解。于是我也过去听。从导游的讲解里,我了解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

当时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领导下,发动了广州起义,崔镛健等150 多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失败,在14日至19日的6天时间里,有5700 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听完之后,我感受到了那些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们是多么的高大!他们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不怕辛苦,不怕困难,不贪生怕死!虽然他们牺牲了,但他们是光荣的!他们是为广州的自由与和平而战死的!他们是我们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为我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人生中仅有的一次生命!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我们今天这样的太平生活。虽然这次起义失败了,但是我们应该学习烈士们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好好学习,学好本领,以后为祖国多做贡献!

参观完了之后,我们满怀对烈士们的崇敬之意,依依不舍地准备回家。这时,一阵微风吹过,耸立的罗汉松“沙沙”作响,好像在向我们挥手道别似的,我对这些烈士们的敬佩之情再次油然而生。我们尊敬、勇敢的烈士们,您们安息吧!

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不爱自己的幸福生活?当我们热情地赞美蓝天白云,大好河山时,当我们尽情地享受幸福生活,安坐课堂时,谁又知道这一切是怎么来的?

今年清明节,学校组织我们到雨花台烈士陵园春游,通过烈士们的英雄事迹,使我明白了:没有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哪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中华门南约500米,陵园以自然山林与名胜古迹为依托,绵延数里。这里山丘叠绕,松柏高耸,沿路灌木成林,绿茵如毡。山上红土遍布,卵石尽显。因为从1927年到1949年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在此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各界爱国人士,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缅怀先烈,启迪后人,于1950年修建了烈士陵园。

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烈士群雕。抬头望去,那视死如归的眼神,宁死不屈的气概,实在是泣鬼神憾天地,魂盖苍穹啊!

进到烈士纪念馆内,墙壁上挂满了烈士的照片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玻璃柜里陈列着他们的遗物。我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们英勇就义时的情景:一个腥风血雨的清晨,空旷的中华门外大街上传来沉重脚链的撞击声。全副武装的敌人露出狰狞的面容,押着一列共产党人,他们衣裳褴褛,伤痕累累。他们的脚下流淌着斑斑鲜血:“带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这悲壮的歌声响彻黎明前的夜空。

我的心发出阵阵痛楚,泪水模糊了双眼。这些年轻的共产党人面对死亡,长啸当歌,一身正气,威压敌顽。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出了烈士纪念馆,沿着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山路,爬上高高的山岗。仰望着蓝天白云,俯瞰着葱葱山林,我思绪万千!一位伟人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我会牢牢记住。

当我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再次拥入伟大祖国的怀抱之中时,我感觉心中已植入这块神圣的净土,接受了这场灵魂的洗礼。祖国在我心中!

烈士观后感【篇7】

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他就是革命先烈李大钊。

“永远的丰碑”是李大钊纪念馆内石碑上内容的题目,更是对李大钊烈士品质的赞扬。

11月18日清晨,按照单位的安排,我们乘车来到坐落在京西香山东南的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烈士雕像前列队站好,三鞠躬,并逐一向李大钊烈士敬献了鲜花。随后,我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走进纪念馆内。

青年时期,他留学日本,归国后他完全有条件选择荣华富贵的生活,却甘心舍弃一切,投身革命,立志为中国摆脱压迫,为人民解放寻求一条出路。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反动派百般迫害,可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义无返顾的为革命事业东奔西走,直至1927年不幸被捕。李大钊在狱中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最后牺牲在敌人的绞刑架上,年仅38岁。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大钊先烈的一生是伟大的,他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在那个革命的年代,多少仁人志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民族的崛起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大事业,在敌人残暴的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宁愿牺牲也不愿出卖民族的利益,更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传颂,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与传承!

如今,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面对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感慨万千。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去发展。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最为新时代新年的我们,应秉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要牢记使命,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去做新时代的青年。

走出纪念馆,再次站在烈士雕像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此刻,这一句句誓言并不单单是几句话那么简单,他是那么沉重,那么深刻!

烈士观后感【篇8】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全体六年级学生去参观新烈士陵园”。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就欢呼起来,甭提多高兴了!

下午3点整,全体师生一齐坐着车来到烈士陵园门口,一下车,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支利剑”上面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几个金灿灿的大字,是啊,是革命烈士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把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首先我们参观了展览馆一楼,在一楼我们了解了革命烈士感人的故事以及当时艰难的生活环境及工作情况,还看到了简陋的作战武器。二楼展出的是在我们当地出土的文物,有玉器、陶瓷、衣物等,看了之后,我被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深深打动了,不由地为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

随后我们向滩羊馆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群朝气蓬勃,活蹦乱跳的“滩羊”,滩羊浑身都是宝,虽然它吃的是草,但它的毛、皮、肉、奶,甚至连它的骨头对人们来说都有好处,滩羊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滩羊是盐池县的标志,不也正是盐池县劳动人民辛勤耕耘精神的体现吗?

听说为了建设新烈士陵园,盐池县人民政府投资了一千多万元呢!但是黄金有价,情无价。它留给后人的却是无尽的激励与鼓舞,让我们记住先烈的遗志发奋图强,再创辉煌吧!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模板


有时观影为人们带来的成长比读书更强,不仅如此,我们在观看后也会产生许多想法。那么在看完之后,就应该写一份观后感来进行记录,经常写观后感,可以锻炼自己围绕中心内容写作的能力。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烈士的观后感,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 篇1

20xx年12月4日星期六早上,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到当地的烈士陵园扫墓,陈述每天平平的日子,就是抱怨学习和生活的不如意,在我面前的却是为国为民有抱负的他们,是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今天生活安逸的我们,是否已经忘却了我们所肩负的重担??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想想那些战斗的激烈场面,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对死亡的无畏,在炮火中冲锋,试想现在的我们有谁还能够如此的面对死亡?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那我们之中又有谁是真正的勇士呢?当然现在的社会不需要我们这样做,但中国共产党任重而道远,需要的也是这般的勇敢和毅力,因此,年轻的朋友,别让你们的青春虚度吧!你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参观了烈士陵园,我们的心情无比沉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成就的`取得,同我国近一个半世纪无数烈士的英勇奋斗是分不开的。烈士的一生,就是一篇无比壮丽伟大的史诗。他们坚定的信仰,光辉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不朽的业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做人的楷模。我们应该多学习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紧紧围绕在党的旗帜下,更好的为祖国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爱党、爱祖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改变。每天有大量的参观者、游客纷至沓来,重温历史,找寻着伟大领袖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答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战争时期党员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的党员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领袖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园参观者的心中默默传递。我们从烈士的足迹中找到了领袖人物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正原因。时代没有选择让我像烈士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为祖国就义,但我有一颗同他们一样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心。忘记历史是最大的背叛,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了解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的历程,理解我党在重大问题生日祝福上的决策,从而更加相信共产党,拥护共产党,坚持并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过去艰苦的环境中,烈士们能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新时期,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我是一名普通的医学大学生。我的工作就是以人为本,为居民服务。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染了我,更让我明确了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方向,在英烈们精神的感召下我将更加努力工作。虽然目前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但我要从自身做起,发扬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我站在那里感受自己的渺小和幸福,也站在那里感叹:正是他们的汗水、泪水还有鲜血;正是他们无所畏惧的牺牲;正是他们令世人惊叹的意志;正是他们付出的青春;正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奋斗……正是他们让如今的我们可以过上这样的幸福的生活,其实我并不想再描述如今的我们有多么幸福,因为孩子脸上天真的笑容,年轻人身上活力的洒脱,老人藏不住的满足的微笑;因为家里的各式各样的为生活带来无数便利的家用电器;因为日渐发展的科学技术;因为日益提高的经济水平……这些已经透露了一切。

一句感谢已无法表达,一句感谢已微不足道,但是我希望此刻的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说一声感谢,因为他们为我们献出了生命,而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就献上我们最虔诚的感谢和祝福……在此我呼吁,每年清明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到烈士陵园,只为缅怀、只为感谢、只为我们心里那份最柔软也最坚强的情感——爱国之情!

最后我走出这片肃穆庄重之地,与进去的时候不同的是我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为我向党迈进明确了方向、增加了动力。在这个烈士陵园里面,有42位烈士,他们每个烈士的事迹都是那么的伟大,那么的光荣,从这里我知道了,烈士陵园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知道烈士的伟大,烈士的光荣,让我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将来作贡献,让国家在世界上立于强国之林,不再受别人的欺负,也让我们在别的国家里面生活的更好,更幸福!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 篇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对长征的概括,从这儿我读出了红军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途中,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不会忘记《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军神》《丰碑》《草地夜行》《三人行》等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展现给我们的有激烈的战斗场面,由钢筋铁骨般的战斗英雄,有舍己为人的普通战士,有同志间浓浓的亲情。在这些故事中,《金色的鱼钩》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位年过半百的炊事班长,为了让患病的几个小战士吃到足够的食物,宁愿自己啃他们吃剩的鱼骨头,喝漂着一点菜叶的所谓的野菜汤,最后饿晕在钓鱼的小水沟边。即使在他生命垂危时,也不愿浪费一点儿食物。他为了红军队伍,为了革命,为了长征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和红军相比,真是生活在天堂里呀!鸡鸭鱼肉,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服装鞋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红军过草地时,一人只带了一包青稞面,吃完了挖野菜,啃树皮,吃草根,最后甚至连皮带也煮着吃了,除了饥饿寒冷,还有枪林弹雨,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呀!

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也会像工农红军遇到的大雪山、大草地一样,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有的时候,我们因为学习方法不恰当而成绩落后;因实力不足而在比赛中失利;因自己的错误受到同学、朋友的冷落等等。这些时候我们都不能灰心失望,甚至放弃自己,因为长征途中红军叔叔面对那么多艰难险阻都能克服,我们所面对的失败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总结教训、及时调整自己、坚持不懈,一定能像红军战士们一样,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面对诱惑,面对同学,我们需要长征精神。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 篇3

今天早上,我们全校同学到雨花台烈士陵园秋游。

汽车从北门进的,一进大门,看到高大、雄伟的群塑屹立在那里。这些人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有工人、有农民、有知识分子。他们个个脸上都露出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表情。我看了以后,肃然起敬。

玩过游乐场,我们就排着整齐的队伍,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举行活动。纪念碑高大挺拔的耸立在山顶上。碑上刻着“雨花台烈士纪念碑”这八个大字。我们的学生代表走到碑前,代表全校师生宣读誓言。接着我们向烈士敬献花圈,然后,我们就向革命烈士默哀,最后,我们望着纪念碑绕着走了一圈。

接着,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进去瞻仰了许多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其中邓中夏是最伟大的。在1933年9月21日黎明,在雨花台下,邓中夏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在回家的路上,革命烈士可歌可泣的事迹使我久久难忘,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 篇4

我们在纪念馆一个解说员带领下参观了整个烈士纪念馆,让我感触很深,虽然硝烟和战火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人们的抗日精神却将永久载入历史。看到赵尚志烈士生前所使用过物品,再听听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烈士的动人事迹,一股爱国生日祝福热情在我的内心澎湃起伏,接受这样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心灵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东北抗联在当时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不仅体现出我们中国人“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更体现出一种及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气节!除了对东北烈士们的震撼和敬佩,除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我已经感觉不到任何情感了。我不得不说这是对一个人灵魂的洗礼,对一个人精神上的升华。在今天当我们看到一些少数极端份子企图破坏我们的和平环境时,我更加认识到:我们不一定非要到现场与那些极端分子作斗争,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爱国行为。让我们大家共同为我们的祖国创作价值,让我们万众一心,风雨同舟以我们极大爱国热情结成凝聚力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还对我们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了革命烈士的精神。作为一名##工作者、一个中国人,我更应继承这种精神,在国家危难的时刻,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回祖国的复兴是值得的,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那些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历史,更要铭记那些为国献身的革命烈士。对于,日军对我华夏儿女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对我华夏河山的重重践踏,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原谅,但决不能忘记。

通过这次参观,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因为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报答祖国对我们的厚望。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 篇5

我们小队这次寒假去了龙华烈士陵园。

虽说以前已经去过几次,但都是小学时去的,没有什么太深刻的印象。在上过中国历史课后,我们已经对“烈士”这个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所以这次,我们是带着对烈士的敬仰进入龙华烈士陵园的。

首先看到的是宽阔的纪念广场中央那块题有江泽民诗词的纪念碑。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主题雕塑、烈士纪念堂园、楼等。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事烈士墓区。它由烈士纪念堂、烈士墓和无名烈士墓组成。这里安息着近1700革命烈士的英灵。墓区里的氛围是庄严肃穆的,我们在那里伫立了许久,怀念那些为了革命事业而前赴后继,乃至献出生命的烈士们。最后我们满怀敬意地离开了陵园。

这次参观让我有了颇多的感慨与感悟:这些烈士在解放战争终为了中国的美好未来而光荣牺牲,他们值得我们去铭记。烈士的事迹给了现在某些贪慕富贵、急功近利的人一个有力的提醒:他们应该学习革命先辈的那种“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革命精神。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 篇6

九月的天,秋高气爽,微风徐徐。这天下午,我们坐着公交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新建的烈士陵园。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革命烈士纪念碑,它象一把利剑直插云霄,上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光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纪念碑底座是革命战士英勇奋战的雕塑,周围鲜花簇拥,表达了老区儿女对革命烈士无限的崇敬之情。

来到展览馆,顿时一股凉意袭来,我们仿佛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首先看到了一大一小、一轻一重两挺机关枪,哦,这就是革命烈士用来打击敌人、消灭鬼子的武器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们用过的书籍、文件、地图等。当年的红军战士是多么不容易啊!人少,条件艰难,武器装备差,他们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克服了多少困难,才取得最后的胜利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天温暖幸福的生活。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今天美好的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一定要好好珍惜哦!

随着导游,我们上了二楼,这里是古文物展览厅,展出的是当地的珍贵文物,有鹿角、象牙、玉八仙等,还有胡旋舞墓门的复制品,听说真品还是国家级文物呢,古时人穿的衣服、戴的帽子、使用的钱币也在展出,那些钱币的外型很奇特,真想象不到古人是怎么用它进行交易的。

从一楼到二楼,我边参观边听讲解,还边做着笔记,可怎么记都记不够,真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印在脑海里。

看到革命烈士曾使用过的武器,仿佛看到了壮士门将生死置之度外,英勇杀敌,浴血奋战的场面。看到那些精美的古代文物,我从内心里佩服古人奇妙的思维和精湛的技术,我为我生长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次参观,不仅使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更使我受到了教育,从今以后,我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刻苦学习,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 篇7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夏明翰同志了。

夏明翰同志是毛主席早期在湖南培养和发展的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他是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统治的英勇无畏的战士。牺牲时才28岁。他短暂的一生,闪耀着共产主义的光辉。他同封建家庭决裂的故事让我非常佩服。

夏明翰的爷爷叫夏时济,曾经做过旧政府的大官,因此,他也想让孙子当大官,享受荣华富贵。但夏明翰一心想为国效力,所以参加了革命。他的爷爷知道后大发雷霆,把他关入了自家建造的大牢里,不让他出来。后来,夏明翰托弟弟带来了一把斧头,破窗跳了出来,走到了院子里,砍掉了桂树。他的爷爷认为桂树是官运享通、兴旺发达的象征。他住到哪里,都要栽种桂树。平时连枝叶也不准攀折。夏明翰砍掉了桂树,就是在向顽固的祖父宣战。他为了革命,宁愿与祖父为敌,这令我我非常钦佩。

革命烈士们的故事,我们应该铭记在心。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同时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永远会爱他们!

但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过书本,顺手就拿起书桌上的“苹果”啃起来,妈妈突然在旁边笑的前伏后仰,原来我送进嘴里的不是削好的苹果,而是刚好放在书桌上的橡皮胶。其实这书,我早就能倒背如流,滚瓜烂熟,但我还是很喜欢。你说我是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迷?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 篇8

寒风呼呼的刮着,冷嗖嗖的,不由的使我们的身体轻微的颤动着,心里也有一种凉凉的感觉。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校组织了“悼念革命先烈”活动。因此,今天我们要去著名的――凤凰台烈士陵园。

在路上,柳树随着风的节奏疯狂的摇曳着,路面上的沙尘也时不时的来凑热闹。静谧的气氛,恶劣的天气仿佛都在哀鸣着。

我们走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在学校有序的安排下,我们进了大门,那一株株象征着烈士们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的松柏,在路两旁昂首挺立着。看着路中央巍峨屹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各位英雄烈士的塑像。同学们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的笑容,个个紧闭着嘴,微微的皱起眉头,两眼凝视着,向伟大的烈士们致敬,每一个人的心都在扑扑的跳,谁都有说不完的哀思。

上了台阶,看着两旁石雕上的头像,它们仿佛都在用不同的表情姿态,向我们述说着内心的独白。不知不觉,到了尽头,在它的东方,我看着一座座革命烈士的坟墓,心里不禁狠狠地抽蓄了一下。

我在想: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您们用鲜血和苦涩换来的。我们或许无法体会你们当时的艰苦,可是我们一定不会忘记你们是为新中国牺牲的,我们一定要继承你们的遗志,长大后会把中国建设的更好,向您那样,做祖国的脊梁,向您那样做民族的英雄……我咬紧牙,心里暗暗的下着决心。

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孝感动地的“二十四孝图”前,看着一幅幅动人图画,一个个感人故事,我的心好像针扎一样难受,满满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其中,给我最深印象的就是“行拥供母”。这个故事讲述了在战乱时期,一位儿子背着年迈的老母亲三番几次地遇见盗匪逃难的故事。

其实,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个故事中江革孝子的形象就是我们的榜样,我想推动社会进步,积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的好风气。这也正是纪念园建立二十四孝故事图解长廊的精髓所在。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怀着悲伤而又沉重的心情离开了“烈士陵园”。离开虽然是离开了,但这个地方给我启迪和触动去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这里为我的人生奉献了绚烂的一笔彩色,也给我上了一堂记忆犹新的精彩一课。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 篇9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红色少年的故事》就是一本讲述一群少年好汉的故事书。一口吻读完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故事后,令我心潮磅礴,久久不能安静。

"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每当耳畔响起这首喜闻乐见精美感人的儿童歌曲时,就让我们悼念起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里,一户贫困的人家,有一个小小的放牛娃,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大家伙叫他二小。1943年,抗日战斗最严格残暴的阶段,日本鬼子履行了"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在村子里烧杀抢夺,作威作福,滥杀无辜,无所不为。二小家的茅屋被鬼子炸毁了,二小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目击了鬼子的残酷行动,激发了二小对日本鬼子刻骨铭心的冤仇,形容的成语。

只有共产党才干救中国。二小满怀着对共产党的酷爱,加入了儿童团,随着老师跟连长学了很多常识,他晓得只有把鬼子赶出中国,潜力过上好日子,建设本人漂亮的家园。

一个阴沉的上午,二小正在河边放牛,鬼子又来村庄里涤荡,到处寻找八路军和老庶民的踪影。二小想起了连长的话,心血来潮,佯装出很惧怕的样貌,带着鬼子走进了八路军的潜伏圈。鬼子们被毁灭了,而我们英勇的小豪杰王二小却献出了可贵而幼小的性命。

读到那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泪。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涯是多少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写着英勇,又记载着艰苦;既喷射着光辉,也不失有悲壮。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 篇10

江姐名叫江竹筠,童工出身,1939年加入党组织,在白区工作。1947年江姐奉命来到奉节县与丈夫彭咏悟接头,哪知她丈夫和好几位同志都被敌人杀害了。江姐接受了这个沉重的打击后找到了党组织,向党组织汇报时,并没有哭而是请求留在奉节县工作。几个月后,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集中营里,她又多次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但江姐没有说出一个对党不利的字来。江姐的意志多么坚强呀!江姐回到牢房后接到了许多难友的秘信,江姐深受感动,她的回信中写道:“……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党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这句话说得多好呀,党的意志像泰山一样不可动摇,而我们这代呢?从小就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是在妈妈的亲吻,爸爸的怀抱,老师的爱抚中长大的。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旧社会人民的痛苦,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吃皮带和吃野菜的滋味,我们更没有亲身体验过竹签子的痛苦。有多少战士为了解放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一次,妈妈给我改了一条裤子,我一见是旧的就扔在床上,妈妈只好给我换一条。今天我感到十分惭愧内疚,与那些坚强的烈士相比,我是多么渺小,多么可笑呀!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珍惜生活吧!

关于烈士的观后感 篇11

通过21天的长途行军,我们到达了红安——将军县。

今天通过进入红安烈士陵园,使我对红安的情况了解更多,感触更深了,对中国的历史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说实话,在参观了红安烈士陵园之后,我已经对自己以前犯的错误感到了深深的愧疚,我现在3班,但向哥总说我们是4班,他说我们要向4班一样,今天我才有所了解,以前只知道新四军,现在终于知道了新四军就是中农经军第四方面军。

我们600公里行军的意志也在这支强大的军队中体现出来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正是这支队伍的军训口号,我们身为一名中国人,难到不应该发扬这样的精神吗?

这次“红色之旅”,让我了解到了我们中国当时的情况,中国人民为了反抗侵略者,不论男女老少都愿意参加反抗恶势力的战争中。他们一心为国,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挽救祖国的精神,而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却和革命先辈们完全不一样,我们只是生活的年代比先辈们晚,生活条件好,但是我觉得当年先辈们的那种精神不应该消失,而我们在这个年代中却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的精神了。想想当年革命的不易,二万五千里长征,吃草根,皮带……才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14万人的牺牲,换来了红安的解放,而14万人只有2万人的资料完全,而剩下的十几万人都只无法查阅到资料,从这点可以看出当年群众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为什么当时的中国可以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取得胜利,只能说明他们有一股为国宁愿死的精神,也正是他们有一股这样的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里有一个英雄是我要学习的他叫“秦绍勒”他为了祖国不愿意连累别人。正符合向哥教育我们的“我们身为一个集体,不要光考虑自己”。

看了这么多革命先烈们的资料和图画,也听导游讲说了先烈们的事迹,我们似乎也听到了先烈们的心声,感受到了他们大无畏的精神,是他们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安定的生活,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的风平浪静,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却是用无数先烈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无比的感谢他们为我们打下这美丽的江山,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他们!

相信《烈士事迹的观后感8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烈士事迹的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