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人海中,小情绪太多太多:职位、权利、名声、利益、潮流、情感,在历史与现实中比比皆是,但值得我们驻足、仰慕、思索的应该是古往今来的那些大情怀、大孤独。
读后感大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m.dhb100.com
听到余秋雨的真人的声音,还是让我很是意外的,一代文豪的声音居然如此质朴,语速不快,没有华丽的辞藻很少引经据古,就像一个平凡的长辈向你谆谆教导。认真听下去,就如同一股清澈的甘泉流入心头,让烦躁的心平静下来。
我们在路上,摆脱了固定的环境,陷入了广阔无比的陌生和未知,但是生命的缆绳还紧紧地握在自己手上,这就会比我们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感到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强大!
谈到文化,余老师首先否定了我们天天被灌输的职场规则、心灵鸡汤、厚黑学、权谋论等等,不能让这些文化牵着我们走,我们才是文化的主体,文化应该朝着简单的方向走下去,人与人的都勾心斗角不该成为文化的主旨。当我们醉心于职场的争锋夺利、一争高下、甚至不择手段把别人踩到脚下的时候,就真的快乐充实吗?当算计了别人,天天睡觉都要想着会不会别人算计,这样也不知道是痛苦还是幸福。
我的感觉就是,我们确实是在从我们古代的文化中汲取着糟粕,所谓职场文化就好比春秋战国,每个诸侯国都是满无仁义道德,干的大多是背信弃义的勾当,昨天还歃血为盟,今天就生死相向,从中原因说来也简单就是一个“利”字,这才是糟粕文化的核心。唯利是图成为文化的主流时,将会成为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些文化巨人几乎同时出现在世界上,他们很像是一起同时接到了同一个指令,而且手拉着手并肩下凡,只不过他们互相在云端告别,去了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罢了。余秋雨先生提道背诵古诗、古文、古代名人的生平事迹,张口就是引经据古,说些个大多人听不懂的古诗文,古代名人的生卒年月也是一清二楚,这些在当今这个网络如此发达时代,随便找个智能手机、随便一个搜索工具,一下就一清二楚的事情,何须再耗费时间和经历做这些事情。当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一种文化,文化不是复古,而是这个时代前沿的东西。
就像古巴比伦文明残留的沥青路、古埃及文明遗留的法老村、古印度文明毫无底线的消逝;就像古中国文明里函谷关外远去的白发老子、离世前吟唱中的孔子、雨中被逐出屋檐的墨子、稷下学宫中不合群的屈原;就像遥远的历史中被坑杀的百家学子、被焚烧的百家著作、被整个王朝侮辱的司马迁;就像曹操的江山与星河、阮籍的长啸与痛哭、嵇康的打铁声与绝响的琴声...
历史滔滔不绝,他们是圣者而终究不是仙人,但逝去的是他们的形体,而长存的是他们的文人风情。这些风情是大江大海里不灭的汹涌波涛,而我们在乎的不能只是那些“枯藤老树昏鸦”。
我看着听着余先生舒缓的讲述中不止一次落泪,这种感动,定然不是那些看似繁华簇锦的“枯藤老树昏鸦”能带给我的。感谢余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万里考察,数十年如一日的深刻研究与思索,感谢余先生带给我们,带给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与精神的盛宴。
“中国文化”是一个体量巨大的课题,她收纳一切、沉淀一切、预示一切,其广度和深度一般人难以驾驭,但余秋雨先生《中国文化课》一书处理得似乎比较恰当。秋雨先生还是那位谙熟文化传播之道的大家,他深知要让传统文化更易于被大众接受就必须摒弃艰深晦涩的讲道理摆论据的方式,他会精心挑故事,更会平和讲故事。更为难得的是,他给奠定中国文化根基的几篇名作《道德经》《逍遥游》《离骚》等,按自己的理解一一翻译,特别是蕴含天地人之哲理《道德经》,在秋雨先生笔译下表达得更直观,读者在结合自身经历下渐读渐明,或许在思想碰撞中又会有新的理解。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www.dhb100.com/
《中国文化课》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以史为迹叙说悠悠文脉,谈儒释道深究文化哲学,反思得失探寻利弊所在。当中,“史迹”部分更能引起我的共鸣。
“史迹”部分主要是以人带史,将文化脉络进行了纵向梳理。先秦诸子百家在列国诸侯纷争中,通过各自的政治实践,纷纷在中华文化中扎根,终让这个时期成为中华璀璨文化的一个奠基时代;秦汉的文化与意识的大一统,儒释道的交融,丰富了哲学思想,为统治者提供了多种施政选择;动乱的魏晋却辈出堪称“文化风骨”的名仕,各种艺术形式达到了一个高峰,二王的书法、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文化史上立下了一座丰碑;此后,在北方的马蹄声中,游牧与农耕文化的融合产生出了新的文化形式,拓宽了气场;盛唐之气得以承接,生发出开放包容的精神价值和拥有世界性的生活方式,并因之产生盛唐人的集体人格:具有诗人的“浪漫情怀”。璀璨如明珠的艺术形式——唐诗,与书法一道被认为是中华文明深处的无价瑰宝;宋代进入中国文化的汇聚期,体量巨大但不乏精深,宋代的文人所展现的自由、自立、自在的境界为后世敬仰,这个时代诞生了一位文化全才(苏轼)、两位文化高官(王安石、司马光)、三位战乱诗人(李清照、陆游、辛弃疾),以以上几位为代表的宋代文化没有被盛唐的光辉所覆盖,反而表现出与此前时代不同的稳重而沉着的中年气息,在宋代登上高峰的“词”将人们带入一个文化新时代;此后,中国文化在逐渐收紧的专制主义氛围中陡坡骤降,儒学因朝廷的过度尊崇而走向陈腐,清醒的学者无意抗衡便转而向内而求,王守仁的“心学”顺应而生并得到推广,此外,元杂剧、明清小说等艺术形式也不再像唐诗宋词那样浪漫悠远高于生活,而逐渐向人们身边走近,这个时期也有了此前时代不同的反叛精神,尤以三剑客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首,他们对社会进行批判,他们忧郁而深刻、勇敢而尖锐,大大加重了时代的分量,焕发着文化的高贵。此后近代百余年,中华文明遭逢大变,在西方的新思想新流派交错刺激下,传统文化出现断层,一度被摒弃,开宗立派的大家已然聊聊。
“史迹”部分阐述的中国文化流变,但具体到每个时期的细节时,最根本的还是人的行为习惯传承。一部分人通过对另一部分人的口耳相传,把累积起来的行为传接下去,经过时间的淘洗、扬弃、升华,最终沉淀为约定俗成的集体习惯,继而上升为整个时代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有诸子奔忙于各国实践理论,方有中国文化的精神奠基;有以李杜为代表唐代诗人敏感于自然和人性,方有盛唐的浪漫气息,有王守仁的龙场悟道,才有意蕴丰厚的“心”学。在历史大潮的奔流中,各个时代的精神价值点滴汇聚终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不断向内紧固,向外拓展,延绵至今,站在今天回看历史长河,我们所承接的这份力量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文化吗?反观大众所认为的那些代表着文化的书卷、雕塑、古迹等有形的物,假如没有同时代的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去替其背书、延伸,它们也只是一个年份古老一点的物件,一个摆设,充其量只是文化表象、载体,并不是文化本身。读罢史迹全篇,感觉秋雨先生非常完整的诠释了他为文化作出的定义——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我们常说读书要联系生活,观照自身。想必张先龙校长也非常赞同余秋雨先生提出的文化定义,并在实际工作中潜移默化的推行。张校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出的校园文化内核在集体行为而不在楼堂馆所命名和校园雕塑多少,他认为凝聚二中人文化精神是二中的学生口耳相传的“义忠仁”口号,是每位学生经历过的晨跑,书法课,阅读课,是校园天然的环境,雅正的标语,是厚重的应元石刻,悠扬的状元钟声……是的,正是这些集体的经历和感受升华成“义忠仁”精神,它不依赖于某个解释而固化,或者某一件具体的物而被代表。所以,校园文化真正内核并不在物,而在人的集体行为,二中有“真正学校、品质教育”的办学追求,二中人有“品行端正、习惯贞固、兴趣高雅、身心健康”价值取向,这些是二中的集体人格,是二中育人的成果,是二中真正的文化。
在过年期间看了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还看了他的视频,感觉颇好。接下来就聊聊这本书的读后感大全。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http://www.dhb100.com
首先这本书是余秋雨大师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等于将庞大的中国文化去繁存简,脉络清晰,春风化雨般的讲给青少年,实在是“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入门图谱”。对我而言,它也在我多年学习中国文化后,帮助了我理清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
为什么这本书是中国文化课的入门书呢?或者说它是适合理清文化历史的科普书呢?
一是它的三个课题:了解这些难题,记住这些名字,熟读这些作品。第一方面是解释文化难题,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是很深入的,对很多文化现象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比如说:大唐何以出现文化的制高点,因为前面有魏晋风度做铺垫,出现了诸如陶渊明,阮籍这样个性化特征明显的人格形象;后有北魏孝文帝实行彻底“与汉通婚”,让中国文化里有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大气魄,不但如此,还积极地与全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有了文化的多样性化,多民族性,中国由此进入世界性文化,即“中国由此进入大唐”。这样的文化难题课堂里没学过,书上没见过,能把它解释的透彻实在很不容易,但看懂了以后又觉得确实如此。
记住这些名字里,作者讲了中国文脉上的人物的故事,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将他们串联起来就是闪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比如说讲的老子,老子的生平不是很熟悉,但老子留下了一篇著作《逍遥游》,却是除了《圣经》以外在全世界流传最广的一本著作。余秋雨为老子正名,让中国青少年了解老子的文化地位,也更让人们思考老子的《道德经》里朴素的哲学思想对我们现在的指导意义。
熟读这些作品中,比如说《离骚》我们都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却对这位诗人的作品《离骚》不甚理解,余秋雨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的文学素养,将它翻译成了文笔优美的诗化散文,读起来不仅不艰涩难懂,还保留了原著的音韵美,诗意美。
读完这三部书的感受就是,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棵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的大树,那么它形态不一的年轮就说明它深深地受到所处历史时代的影响,在这个影响下,每个时期都结出了滋味不同的甘果,余秋雨大师已经把其中最值得品尝的果子采撷下来给我们,我们只要细细品尝就能体会其中滋味。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运用呢?余秋雨大师已经给出了我们建议,比如对于送别诗,可以参照“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它好就好在能只写景就可抒情,首创不写离别之时,而特写离别之后,当我们代入自己的经历之后就能体会到那种友人远去还不忍离开的深深的离别之情。再比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畅快是如何写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平白如话却如何成为国人对明月故乡的集体联想?每首诗都可能描绘了我们见过的场景,有过的情感,但诗人是却走到了现实的彼岸,用高超的手法表达出来,这值得我们去体味学习。自己去解读较难,可参考的解读诗词的书籍却有很多,比如《叶嘉莹讲古诗词》,《蒙曼:唐诗之美》。
那么古文呢?古人说“文如其人”历史上多少光辉的形象:屈原,陶渊明,韩愈,苏轼等等让人们敬仰,那么了解他们的文章也就了解了他们的伟大思想。比如我最喜欢的《赤壁赋》,余秋雨大师翻译的很好,看了翻译后,我知道了这篇文章好就好在它解释了永恒的问题,因为当你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和万物在一起,那万物与我们都可以永恒,精神生命是永恒的,否定了人们对变的沮丧。而且还解释了什么是富有,我们已经拥有最好的东西了就是山间的清风和江上的明月,拥有自然界的一切,其实非常富有,我们不要在平常的事态中去计较,否定了我们对拥有的误读。
在以后翻译古文时可以学习余秋雨大师翻译的现代散文中优美的文笔。比如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我只见草木凋零,我只怕美人迟暮。何不趁着盛年远离污浊,何不改一改眼下的法度。我们可以从中去记忆一些优美且贴切的句子。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觉得这三本书看完,或是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的课程看完,你的收获一是:你能在浩繁的唐诗中找到几十首优秀的你喜欢的去背诵记忆甚至看看诗评,那么我想对于你以后的诗歌鉴赏题都会有帮助。二是:对于古文,尤其是《道德经》《离骚》《归去来兮辞》《前赤壁赋》能背诵原文,并最好也可以背诵余秋雨版的译文,那么在作文及演讲中加以引用想必也是增色不少。三是:比较适合成年人的一点,古来的文人大多经历坎坷,如杜甫,李清照,苏轼,世人对她们那么冷酷,吝啬,荒凉,而他们对人世却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达观,而且写出爱人,爱国,爱自然的壮美诗篇,假如我们能在失意之时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鼓舞,或是学习他们的洒脱,或是也能学习他们拿起笔去留下点什么,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无愧生在华夏家了。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m.dhb100.com
书籍隔绝了愚笨和鄙陋。作者写的作品中的情节让我有很深的感触。写读后感应该写书里最打动你的部分。或许你之前写过作品的读后感吧!为此,读后感大全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文化苦旅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喜欢读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深地震撼。
《文化苦旅》这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你千万不要因此认为读余先生的书会心旷神怡,轻松自在。整本书还没读完,我就已经被民族意识唤醒后的沉重与悲哀压的喘不过气来。在我们欣赏历史留给我们的有形“著作”——古迹时?谁又会去潜心探究这一处处古迹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余先生恰恰做到了。他运其妙笔,给我们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合上书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动的车潮和人群,每每,处处不在宣泄着一种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们真应该去辽阔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体验......释放自己那涌动着满心。满眼。满脑的渴念。
夏季暴雨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嚣被一时浇灭,在黯淡的灯光下,见到这般滋润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围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诗意中,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轻轻地触摸这泛黄的纸张,我踏上别样的旅程,有着文字这般安静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开头,简单有序的描述,却没有任何苍白无力的表现。一步一步走近,满载敦煌文化的车队留下深深的车辙,道士塔旁凄艳的晚霞印入我的眼帘。刹那间,原本乏力瘫软的身躯随着灵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台上找到了我专属的味道。这是我耳熟能详的交响乐,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鸣。这无尽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获了我那颗即将热血沸腾的心。
随心所欲地慢慢翻阅,与耳边的喧嚣隔绝,留下一片心灵净土,啜饮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记忆。只要顺从余秋雨先生的牵引,脑中便是紊然不乱的条理;只需跟随余秋雨先生的脚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绝伦的风景---枝干虬曲苍劲的腊梅、飘渺冷艳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庐山瀑布……余秋雨鄙弃陈词滥调,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下描画着一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书写着一首抑扬顿挫的诗歌,哼唱着一支轻柔婉转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情绪,直锲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心中的悸动。这如同一块天然的璞玉,把瑕疵与光泽一并展现,一切都未经雕琢,一切都回归它本来的面目。我领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创造的神话般的都江堰,三峡那翻滚咆哮的长江水;见识了中国华丽的文化瑰宝之地莫高窟与天一阁;拜访了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精致幽深的苏州园林。山重水复,无言的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走走止止,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回忆渗入了笔墨之中。
听着花鸟虫鱼的歌声小憩一会,心中却泛起一阵不可名状的惆怅。或许我也感受到了历史气压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诱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读到发人深省的句子,思绪就不经意间地游离开去,整个人便瘫软下来,脑中一片空白,无力再读。总要反反复复地从开头连到结尾,然后继续让某句话引发的联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经中游荡。慢慢地迷恋上这种感觉,这是历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着我,感染着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实则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亲也曾踏上过这段旅程,不知余秋雨先生又是如何定义的呢?而这天,我要抛弃所有的忧伤和疑虑,踏着文化的脚印,去追逐无尽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云端。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驻都将是新的出发。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脚印,深浅不一;一句一句,是几百年踉跄的路程,弯曲绵长;一页一页,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浓厚的热茶,而我便是极干渴的旅人。慢慢品尝,总有那么几句话值得去反复回味,让我心中的情感为之翻腾,有一种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爱。
那些隐于山川河流的前人的踪迹,流传于千家万户的盛世传奇,有着我们不曾了解的模样。在余秋雨先生所描述的秀丽绝美风光之后,对民族,对历史,对生命的探讨,对不羁的中国文化孜孜不倦的求索,都撼动着人心。
无需华丽的辞藻来凸显出文章的深度,听余秋雨先生娓娓道来,感受到那深邃苍凉的历史命运和对中华大地深深的依恋。总是有无尽的柔情,总是有磅礴的气势,总有那份使人身临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间,能够让我感知到怎样咆哮的狂风在我指间游走,怎样绵长的细雨带给旅人无尽的乡愁,怎样回旋的流水唱着抑扬有致的曲调。的确,余秋雨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山、河、湖、海、森林、峡谷……每一个地方都隐匿着无数似真似幻的传说。会有多少蕴藏呢?简直连想也不敢想了。然而,正是这样的世界,这样的多元,这样的无限,才值得来活一活。(本段摘自余秋雨---洞庭一角)走,不为那终点,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走,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我愿一向走下去,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了寻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说到清朝,让人联想到一系列的清宫电视剧,让人联想到康熙盛世,让人联想到晚清的没落...读完《宁古塔》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不同的清朝。
文化的认同与融合
清朝建立之初,反清复明的势力十分强大,大多数汉族知识分子都坚持反清复明,甚至在武夫们纷纷投降后,一群柔弱的书生还宁死不屈。这时,康熙出现了,他下令宣扬崇儒重道的精神以大量录用汉族士子。但这并没有改变一些”顽固分子“,康熙于是用自己的热情和诚恳打动了他们。这便是文化的认同与融合,使清朝开始了稳定的统治。
文化的压抑与摧残
谁都知道那满清十大酷刑,杀的花样十分多,每一种杀戮都惨不忍睹,他们的花样是把死这件事变成了一个可供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的漫长过程。这种方式充斥着杀戮的快感,并扭曲着人性,人道基础,影响深远,至今还未根除。
再说流放与株连,更是让人痛心疾首。流放是一种折磨,一种慢慢的心灵上的折磨,流放往往伴随着株连,一个人不小心说错了话,办错了事,那么就有可能株连九族,一些根本没见过面的远房亲戚甚至是邻居也会被牵扯进来。于是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再没有人格也没有声音了。文化仿佛在颤抖,在这死一般冷静的树林中,身上的伤痕让他不敢再迈出一步。
对于清朝,就像其经济一样,经历了盛世与没落,文化亦是如此,经历过融合与摧残。
听说《文化苦旅》这本书很不错,可是由于高考的原因,一直没有时间去认真的读读这本书,到了大学又因为图书馆书籍数量有限,一直借不到,只能偶尔在网上在线阅读。但是,正如《修炼女人味》中所说的,读书读书,当一个人面对的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书时,读起来才有感觉,在网上浏览同样的文字,总觉得会少些什么,因此,读了几节就没兴致往下了。然而,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在大一的最后一个假期让我借到了。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我选择在最后读这本书。
终于,在二零一二年的七月三十一号读完了这本看似轻巧实则厚重的《文化苦旅》!
一本书不可能篇篇都完美,就简单谈谈自己比较受感触的几篇吧。
原谅我记不得那么多的地名(即便它们很出名):
第二或是第三篇吧,好像是写坟墓,慢慢黄沙中的坟墓。让我深受感动的是它结尾的文字,也正是这段文字让我对此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文我记不得了,隐约是这样的:战士们死前身子一定是迎向敌人的,他们要尽自己最后的一丝力量去保家卫国;但他们倒下时头一定又是面向故土的,因为他们要给故乡和家人最深情的回眸。
被这样的文字感动,它将我带入了一片厮杀的嘈杂氛围中,而这场厮杀是为了定国安邦。
另一篇是写文人的,好像是书的倒数第几篇,写文人的悲哀,貌似也是写作者自己的悲哀。
最后一篇深有感触的文章写的是国语,不谋而合,我指的是余秋雨和刘墉,他们都认为母语是一个人的根,即便说着洋文,住在国外,可是老外不会承认黄皮肤黑眼睛的你与他们有同样的祖先,只有一个认祖归宗的人才能堂堂正正的走四方。
而我个人也深有同感 !
文化苦旅是一部十分优秀的散文集。轻描淡写却能带来不可描述的震撼,每一个字都能敲击心灵。就像一个满脸褶子的蹒跚老人用很轻很轻的语气向你诉说我们曾经的文明。从怎样的风姿无限走向怎样的屈辱无奈、荒凉殆尽,给你带来真实感、冲击感。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吸引你去探寻,去追索那解读文明的密码。去改变、向上,追求更好。
所谓文化苦旅,是文化在时间空间上的运动关系。但文化怎能是苦的呢?苦的是这段旅程,背负这段旅程的人。
文化慢慢相融,磨合,剔除,隐没,放大,添加,这段旅程是艰苦的。而这些历程掺杂在历史古迹和历史人物的经历中,这些是人文山水,也是文化历史。如莫高窟》一文中有余先生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以人类的几大文明为背景,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里深刻而又通俗地端庄着,微笑着,快乐着,行动着,苦涩着,牺牲着。渐渐地,这一切都与中华历史接通了血脉,甚至成了一部坚石雕刻的历史。依照时间顺序把莫高窟的历史一一介绍,只缓缓陈述事实,却能分明感觉到笔耕的沉重和深刻的思想。
苦的是背负着一段旅程的人。文化的一切改变,都将由人作为主体来承受。读这一字一句,都想面对面地感受他们呻吟的哀叹和遗憾。如书中提到的康熙皇帝,因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融,成就了一代政治家精神的强健,也成就了一代霸业。处理复杂的西藏事务和蒙古事务,解决治理黄河、淮河和疏通漕运等重大问题。而如同刘宗同、傅山、李颙等誓死反清的文人,中华文化的厚度不止带来自豪感,还有更多的厚重感。这种文化的历程便是伤害,他们拼命护守正统的那份热血,便会成为束缚与桎梏,是浮于表面而不可回避的痛。能有这样一群人,是汉文化洋洋自得的一面,也是这位历史老人走向尽头的征兆。
又如多篇提及的贬官文化也苦了一代又一代人。遭贬,最惨的结果便是流放。作者是这样说的:与杀相比,流放是一种长时间的折磨。死了倒也罢了,可怕的是人还活着,种种残忍都要用心灵一点点去消受,这就比死都繁难了。这是人治社会的恶果。残忍,对统治者来说,首先是一种恐吓,其次是一种快感。越到后来,快感的成分越多。这就变成了一种心理毒素,扫荡着人类的基本尊严。上至大文豪苏东坡,下至不能道出姓名的清朝老人,无一能够逃出贬官的摧残,这种身心所承受的痛苦,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会理解。但一种文化现象,好处是绝不会少的。苏东坡在编址黄州期间,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得益于这样的冷落,使他的艺术才能获得一次蒸馏与升华。在黄州,诞生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而清朝被贬至宁古塔的清朝官员,则通过自身的升华,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人豪爽的性格的形成。
这一段段文化苦旅,令无数中华儿女自信自豪,其中当然有彷徨和失落甚至是屈辱,可我们中国人善于苦中作乐,善于在苦难中创造奇迹,我们不害怕苦难,但并不表示我们欢迎、赞美苦难。我们要开创更美好、更让国人自豪的时代。
轻轻拂去历史造就的尘埃,用心灵去感受传统精神文明带来的浓厚气息的底蕴,再去寻求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才是《文化苦旅》带来的最美好的感悟。
而此刻,我则在《行者无疆》、《文化苦旅》中,细细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诉说着一个个中国古文化,外国礼貌的盛兴、衰落。余秋雨将它们讲述地栩栩如生,他游历四方,将所有的感悟都写了下来,便有了此书。书中的.“苦”并非肉体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礼貌经历过的风霜雨雪,经历过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事物以寻求文化的灵魂,人生的真谛。作者以艺术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惨不忍睹,壮丽,凄惨的画面:王道士——王圆?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周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数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飞天”古壁画被王圆?用石灰刷白:“这样才干净。”阳关古址一片凄凉、荒无人烟,一望无边的古战场尸骨遍地……
我深深地感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过去很多人都不重视,中华伟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过去,告诉那些人:“求求你们,不要再这样了!这些都是艺术瑰宝呀!”但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毫无价值,再大的发泄也是空气一堆,换来的是他们一脸茫然……
翻开那本绿色封面的书,我跟随余秋雨先生踏上了“文化”这条道路,开启一段段艰苦的旅程。
我先随先生进入故乡,在他的故乡,我观望一座座牌坊。不同的石料,不同的石匠,不同的牌坊,却有着相同的隐藏的意义。“半夜的小船,简薄的行装,无人的棺木,装扮的大殓……一切都心照不宣。但是,父母亲的号啕大哭却是真的,泪滴溅在白胡白发上。毕生再也见不到女儿了,也不知道她会流落到什么地方。” “在昏暗的月色下送别小船的,总是父亲。因为母亲裹着小脚,行走不便,更怕她在河边哭出声来。父亲很少说话,步子轻轻,快速向小船走去。”这几段文字让我震撼,震撼于前人对教育的渴望,对逃出封闭的渴望,对解除禁锢的渴望。
即便是不舍,也希望他们离去。走吧,走吧,走到遥远的地方,过幸福的生活。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送走的人,回来了,他们用热情为一个个乡村解冻,用所学的知识,用心浇灌未来的花朵,他们在山里种下一粒粒种子,那些种子,也将成长,蔓延每一道山梁,遍及中国的寸寸土地。文化,也将绵延,绵延。
看完牌坊,便进入了旁边的寺庙。念经声入耳,让人浮躁的心沉下。并不是每个人都信仰宗教,但每个人,都有信仰。有人因为信仰弃恶从善,决心改过;有人因为信仰放弃一切,追逐一生。
先生从故乡出,却不局限于故乡。思想甚至放眼宇宙。沿着先生的思绪,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本土文明的发扬延续,造福人民千年的都江堰;异域文明的交汇融合,蕴藏震惊世界的莫高窟。是天让文化诞生,延续;是天不满于文化的独自发展,让多种文化摩擦融合。但是,天,为什么要让如此珍贵的文化熔炉艺术遭受巨大的破坏呢?世人对于莫高窟的破坏,我不忍心想,书,也不忍心再读下去。“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面对诸多无耻的文化强盗,莫高窟只能叹息,叹息世人的无知愚昧。再高贵圣洁的精神,也敌不过利欲熏心。
离开那片黄土,又进入另一片。踏入沙漠,爬上沙山。顺着先生的目光望去,一眼泉水,多么令人感叹!在黄沙漫漫的土地上,一株绿色的小草都会令人惊奇,更别说这一汪清澈的泉水了。相反的事物在一起,绝不显得突兀,只是美,让人惊讶。“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遗忘,是纯净自然的保护伞。遗忘,却也是毁灭一个文化城市的致命伤。
一路走来,阳关的城墙已经坍塌,渤海国的废井用冷眼看来人。有谁记得它们,也曾辉煌过啊!遗忘的,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只能在那断代的两头,发现只言片语。未被遗忘的,或是维系,或是发展。西域喀什,xx,都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走着。等着有人能理解自己,为自己延续。
人是能改变自然的。苏东坡的到来,让黄州多了丝文人气,也给历史文坛添了不少不朽篇章。康熙寻找的心灵归宿,让长城外不只有战争,还有融合,洽谈。在热河行宫,看遍清朝的兴衰。我曾见,木兰围场上的英姿飒爽,我曾见,清朝故宫里的畏畏缩缩。流放宁古塔的文人志士,不畏不屈,在文化贫瘠的土地上发光发热......
造就人的,莫过于书了。一本本书,在人们面前一页页翻着,就像一道阶梯,人们由它走向更高的思想境界。如果说书籍是阶梯的话,那么藏书楼,无疑是增加阶梯的匠人。一代代相传,阶梯一阶阶升高,人,也就在文化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代代文人哲人在这条阶梯上,我们从起步,渐行渐远,偶尔经过他们,他们向我们微笑,并让我们继续前行。后面的人微笑相望,前面的人招手引我们向前,走时,不忘看看阶梯,那是文化的根。
记得初读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是一位语文老师介绍读的。所谓苦旅,我对这个书名好奇不已,一场旅行,谈何而苦呢?翻开扉页,跟随着秋雨先生的旅途,不知不觉,便深入其中,正如李义山所说: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秋雨先生的作品,优美,雅典,又确切。
在秋雨先生的带领下,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地方,用先辈同样的黑眼珠打量着差不多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此书被他比作出门旅世的浪子,浪迹宇内,洲际天下。这个形容很贴切,他确实放弃过它,但又重新拥抱了它。为它烧水为沐,为它重新量衣体裁。
如梦起点
牌坊、寺庙、信客,短短六个字,概括了他成长的一系列故事。学校里的女教师羞涩又大方,她们温暖了小孩子,温暖了整个村庄。来来回回的信客心地善良,因为大家都迫切需要信客的传达,没有找一个安定的营生偏偏却做了最辛苦的信客。唯一让我遗憾的是木典、叶渡和信客之间的关系,最终也掩埋于这片土地。
在我们的一生中,少不了这一个那一个的起点,它们是如梦般的。起点的开启,标志着新旅途的开启。人生这么短,许多事情都会发生,更让你无法预料。当它发生了,不要逃避,坦然面对,把想说的一一倾诉。人生苦短,何不活在当下呢?
中国之旅
走吧。陌生的山河迎面而来,走过世人皆知的万里长城,游观气势磅礴的都江堰;走过杭州,追思东坡与居易;走过道士塔,探访莫高窟充斥着遗憾与无奈;也看过黄州赤壁,享受避暑山庄的舒适。一路走,一路感叹,每一个地方背后都蕴含着十分感人的故事,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种可贵的文化。
要说这是一场中国之旅,不如说是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之旅。我仿佛也走过那条漫长的中国文化之路,原来,文明之路本就是一条充满苦难的修行之路。
世界之旅
随着时间的流逝,漂泊到了更远的地方。都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从东向西的足迹漂泊,漂泊,是出于无奈选择还是意志坚强凭着信心开始的?感受过东方那片土地的亲切,也品尝了西方世界的异国风情。文章到最后,也仅剩安静而已。
历史的悲惨历程最终走向的是碑文的安静,草木的安静,一切重返自然的安静。苦旅,便是如此安静罢了。
人生之旅
这也许就是我感触最深的部分了。人生就如一趟没有回程票的车程,经历了真正的人间苦难,读懂了人生也就不远了。所谓苦旅,人文人们面对着苦难,没有屈服。书中描写很多文化成就,都是在逆境中达成的。正是因为逆境,才使文人与文化蜕变出了一种别样的精神。而秋雨先生本人,也与这些文化有相似之处。他苦于思想与心灵,有时似乎在描写风景,蕴含着的,其实是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人命运的深深思索。秋雨先生的思考,总是深沉的,以至于仔细来读,倒觉得他的内心,是有几分痛苦的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段心灵的旅程就此结束,久久不能忘怀秋雨先生深邃的文字。《文化苦旅》,带来给我一次心灵的洗涤。
当不同的人看完作者的作品,他们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最好的读后感就是人内心的想法。是不是现在对作品读后感还无头绪呢?编辑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读后感易中天中华,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因为“百家讲坛”和各类小品的“笑点”而知易中天老师,后来发现这个“师者”相当励志,因为时代造就了他的一种人生,结果也因时代造就了他另一种人生。作为晚生,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读易中天老师的作品,你从来都不会有“好为人师”的反感。他的“非历史”系列作品,有些文字几乎能把人笑岔气。即便在这些历史作品中,我们也能读出他幽默机智的一面。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第一部看上去不如我早先读完的“铁血蒙元”单本,大概是年代久远而多从典籍中“寻章摘句”的缘故。但是,不可否认,易老师解读典籍也很有见地;看得出,著书工作非常辛苦,工作量大到惊人,因为既要解读典籍,还要参考其他作者解读典籍的文字。光这一点,我们就该真心感谢易老师!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另一个角度的中华史了。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看完,掩卷而思,发现中国古人,及至今天的“儒者”,其实仍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家国的意义,天下的意义。或许只是时代不同而已,人类对自身、家国和天下的思考其实一直都没有中断。兴许,两千年前就有“全球化”的趋势,只是限于时代和科技手段,人类只能“小打小闹”。
而今天的我们对“全球化”趋势已然没有“抗拒”之力,但科技的高速发展到底将人类带入更加美好的世界,还是带入无法返回的“绝境”,现在看来还不大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拿智能手机来说,它的发展飞速,给人类的影响多是“负面”,人类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懒惰大概会成为“普世病”,好吃懒做的越来越多,下地干活的越来越少……这跟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时代争论“人性”的善恶如出一辙。人手一机,每天耗费在玩手机上的时间几乎是一天的一大半,而很多人早已落下“病根”,形成过度依赖手机的“恶性循环”,没有手机就像丢了魂一样,玩起手机完全可以不要爹娘;智能手机无疑是二十一世纪的“鸦片”。这么说,有人肯定会跳出来破口大骂,难道你忘了手机带来的便利?没错,这就是“中华史”告诉我们的意义:三千七百多年来,我们祖先的思考和抉择,其实都在“好坏”两面而成的一个“大圈”里打转。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大多好坏参半,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人类如何驾驭好坏参半的人性和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既需要不断的探索发现,也需要先民的智慧和重复检验。人类到底是前进了,还是只是在古人的设想之上“更上了一层楼”,现在看来还不叫真正的“进步”。因为人性的弱点一直都在,而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向易中天老师辛苦的工作表示深深的敬意,也感谢先生为读者在不同层面理解历史而著下如此鸿篇!
愿先生身体健康,再接再厉,还能推出更多精彩作品!
嘉靖十四年到万历十二年,年仅十几岁的懵懂少年嘉靖帝被迫成为皇帝,自此大明王朝内阁朝夕莫测,上演一出出独裁专断的荒唐戏码,估摸着时间跨度半个世纪。
《严嵩与张居正》一书正是以浅显易俗的白话描述着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
在古代封建制度的王朝中,皇帝就是真命天子,那就自然有一批辅佐天子的内阁朝臣。即是朝臣,自然有忠臣、奸臣之分,还有一小撮表面中立者们。
事实上,作为一个王朝中最高权力者,嘉靖帝可谓是一个玩弄政权的高手。他即重用忠臣,也重用奸臣,使其相互制衡,朝廷也就达到坐收渔翁之利。可见,无数群臣挣得你死我活,归根结底还是天家江山得了最大益处。
虽说嘉靖帝少年做了皇帝,可他毕竟是过继来的,他自己也有亲生父母,这不刚坐上皇位就到处串掇要立自己父母为兴献帝后,还不顾群臣反对,打死了几十个大臣,收了奸臣张璁和桂萼为朝廷重臣。
自古以来,大家都信奉“天命不可违,来者犹可追。”
因此,严嵩被嘉靖提拔重用,不可谓不是天命。成熟起来的嘉靖帝就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正巧遇上经验丰富的老狐狸严嵩,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从此,这个靠着严苛的科举制度出头的历史大奸臣,就走上了奴颜婢膝媚上邀宠和弄权谋私的不归之路。恶人自有恶人磨,最终把自己搭进了权术的坟墓,成了王朝的殉葬品。
作为有着士大夫深厚底蕴的重臣张居正,他的命运相对严嵩要顺遂一些,也可以说是他把握住了命运赐予他的好时机,遇到了年少不经事的小皇帝,获取他的极度信任。于是,有着皇帝这个大靠山,张居正手握专权,直达王朝内阁的顶缝,做了大明唯一的太师。
虽说,张居正聪明的把握了这个绝好时机,完全有能力糊弄小皇帝,从而做一个隐形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裁者。然而,从骨子里就接受权臣尊卑思想的他是一个一心为国家出力的做实事的人。用此时机,他施展浑身解数,大显身手,励精图治,只改革五年,朝廷的国库财富就增长了三倍之多。
张居正是个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但他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做实事的人,他用这场改革挽救了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这也是之后腐朽没落的大明万历三十多年不问朝事,政权机构停驻,却没有灭亡的主要原因。
然而,不管你如何努力,如何为王权做贡献,但在天家的眼中,这些都是你的份内职责,不管你做得好还是做的不好,是奸臣还是忠臣,天家人都理所当然的把他们都当做卑微的奴仆对待,毫无真心可言。这也是他们没有善终的主要理由之一。
千百年传下来的封建思想就是普通人对皇权无底线的崇拜与信仰。
在《严嵩与张居正》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龌龊一面。当时,许多学子能人都屈服于皇权的统治之下,进了天家门,只有无理由的服从下达的命令。权臣们由表及里只能全身心的奉献于最高权力统治者,不能再拥有自我意识和主
明朝的君臣关系不仅复杂,而且水火不相容,动辄就是激烈的交锋,结果往往是臣服于皇帝权威的脚下。朝臣们早已丧失了尊严和信念,很难脱离这个复杂交织的官场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然而万事总有例外,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再横的人也怕不要命的。海瑞就是这样一个官场奇葩,他公正清廉,以身作则,官场多年一直努力以道德和良知清除积弊。这股清流却极大损害了多数奸臣的利益,由此一直遭受抵制和磨难。
而另一个奇葩张居正,底蕴和靠山都很强大,他把握了绝好时机,早一步先于他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因此他施展非凡的能力与才华,锐意革新,试图运用法令振作精神,结果却也艰难险阻、抗拒横生。
而申时行妥协安抚,极力靠调和来维持团结,终至纷争不已。殊不知他们最终的失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败给了无形的敌人——封建专制主义!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在大明朝,最具有代表性和值得推崇的,也只有张居正和海瑞,作文因为他们活的真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而严嵩只是跳梁小丑,一闪即逝……
《严嵩与张居正》一书,作者易中天多用轻松白话的语言风格,文章段落简洁明朗,通俗易懂,如此读者更能通过此书吸收到大明王朝的那些事儿。
《易中天中华史》已经读到了最后一本《三国纪》。
《三国纪》读过之后,对书中一段话感受颇深,引起我的共鸣。这段话主要是要讲明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三国这段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并不太重要的阶段却能如此引起大家的兴趣。但我认为他不仅说清楚了三国热的原因,还揭示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底层的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固有观念。书中的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传统社会的中国人,其实是一直有梦的。第一个梦叫大同梦,也就是回到部落时代。第二个梦叫小康梦,也就是回到邦国时代。这两个梦都实现不了,就开始做治世梦。这就是帝国时代的中国梦。
治世梦也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希望有一个仁慈而明智的好皇帝,这就是圣君梦。其次是希望各级官员清正廉洁,这就是清官梦。如果圣君和清官都指望不上,则希望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侠客梦。
圣君、清官、侠客,就是中国人的千年梦。
易中天老师认为,这三个梦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替我们圆了,用刘备、孔明、关老爷三个文学形象替我们圆了。因此,罗贯中的三国史深入人心,流传甚广,以至于正史反而几乎无人知晓。
其实,何止是《三国演义》帮中国人圆了千年梦,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何止是古典文学作品,戏曲、评书、曲艺等中国的传统艺术,也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说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还不大确切,其实是中国人(底层的中国人)自己在利用这些形式圆自己的千年梦。现实中缺的,在文学艺术中找补、找补而已。
中国人的这个梦一做就是几千年,至今仍在做着。虽然唱了几十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但仍然盼着能出一个好皇帝,出不来好皇帝出个清官也好,实在不行弄个侠客替我们出出气也行,最不济了还有个因果报应等着呢,让他下辈子托生到咱家当牛做马,咱往死里欺负它!反而是那些不怎么唱这支歌的地方却不再盼着出什么好皇帝或清官,看来这事与唱什么歌没多大关系。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外界客观因素变化了,思想观念也得随之而变。现在皇帝是难再出现了,好皇帝就更难有了(好皇帝的前提得是皇帝)。清官嘛,没有好的制度,清官也会变成贪官。至于侠客,在法治社会里侠客和罪犯的界限很难划清,分寸也很难拿捏,还是别有为好。所以,这个千年梦看来是做不下去了,至于改做什么梦大家按照自己意愿去做吧。俗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多想点儿好事,做个好梦。
这是一本站在学术的角度写给大众看的科普书籍。
原始时期的人类,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的史实,全凭后代的人的只言片语、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面对这些不辨真伪的猜测和推测更加考验一个人对历史的态度和把握。易中天先生本来就对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又运用了王国维先生推荐的实物史实并重的治史之法。语言平实却丝毫不见一般史书的枯燥。很推荐。
在本书中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有作者对原始人类精神的思考。从懵懂的混沌到渐渐有知,因何母系,缘何父系,整段石器时代的脉络被这样轻松画出。读者理解的更加容易,却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高度。与此同时,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一些想法。虽然历史已然尘封,真相不见天日。但是却不妨碍好奇的后人追逐真相的脚步。研究没有对错,在于它给后人的启示,其意义的价值远远大于结论。
总之,本书粗粗一读是一本可爱的历史科普小文,细品却大有乾坤。看您挖到哪一层了,无论深浅,总有收获。
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总体来说,我对易中天先生报以敬佩之情的,但对该书也确有些保留的看法。
鸟是好鸟——学者的易教授
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批注,作者旁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更可贵的是,他能将其在融汇之后按其逻辑串起来,相对完整地展示一个事件或观点。
作为通史类的书,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到编年似的记叙文风格,那显然是一般读者不愿意见到的。因此,本部书的四卷从隋唐定局(初唐)、女皇武则天(盛唐)、安史之乱(转折)三个重要历史阶段,以及禅宗这一唐朝重要精神思想产物作为聚焦,还是有其深意的。
就是话多——媒体人易先生
这里的“就是话多”没有贬义,甚至可以被很多读者视为优点。
书中不乏对三省六部、宫廷布局、科举制、唐诗格律等看似与主线不相关的地方着墨颇多,但我却要给其一个大大的赞。因为很多大师写小书时会省略掉,而普通人又根本搞不清这些事情,所以易先生愿意填补这个“裂缝”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因为这些算是了解历史的基础知识背景,他如不说,读者就需要另觅他途去解决,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对地方。即便找对了,还不一定能和该书中的一些名词对得上号,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作者在降低读者阅读门槛的“通俗化”方面是做的极好的。
书中还有很多的议论和抒情之笔,有些引自其他文献,有些则为其自己总结。这部分文字有些不错,有些则略显牵强甚至武断。当然,这种“有态度”的做法也可能是最富争议的。
此外就是有大量“媚俗”的文字,比如文中大量的“呵呵”或者“也许吧,也许”之类的则让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或许这是作者本来的语言表达习惯,或者是为了拉近和读者距离有意为之。但我觉得这类文字降低了本书的“品味”。
总之,从易教授当初百家讲坛品三国开始,我对其就报以敬意——我们需要此类有着学术背景的人来与纯粹的网红去“竞争”,他们愿意放下身段贴近大众是一种福分,对其进入“作家富豪榜”也持积极态度。
然而,通俗和媚俗之间的尺度把握确实较难,易先生风格算是一种尝试,但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我对其一些表述风格的保留不能掩盖对其的扬赞。如果本书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历史的有趣,甚至愿意寻着本书所引的文献去了解更多的,进而收获属于自己的历史观,那就算大获成功了。
如果古代有民意调查机构,那会有怎样的记录?可惜没有。
平民百姓在朝代的兴亡和更替中,似乎没有发言权。后世我们能看到的记载,也大多局限在精英人士和上层人群。在魏晋时期,也同样如此。
那对于精英人士而言,是否历史(正面地)记录下他们了,他们就算成功呢?
这可就难说了。比如东晋的王导和谢安,堪称是当时力挽狂澜的人。前者拼尽全力融合南下的北方残余皇族士族与南方当地的本土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后者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少胜多地赢下著名的淝水之战。可惜,即使如此,这也只是短暂地延续了东晋王朝的统治。
公元420年,也是谢安去世不到40年后,东晋王朝就覆灭了。
下一次等到国家的统一和真正的安定,则要到唐朝的贞观之治,也就是公元627年之后。这其中,五胡之乱、南北朝以及短暂的隋朝,一共乱世了近200年!
当然,200年对于整个中国历史长河而言,只不过是一个瞬间,但是对于当时真真切切的个体而言,那是相当于三四代人的真实命运。这近200年的乱世里,无法想象多少人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冲刷得多么的体无完肤,多少个生命遭受何等的苦难。
然而,他们的声音我们都无法听见。在历史记载中,只有王侯将相的故事。但愿后世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站在各个领域云巅之上的人,多以苍生为念吧。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中发现最好看的还是第二本《祖先》,那种颠覆,将东西方文化巧妙的结合,亮点突出,让我欲罢不能,读了还想再读。
越往后,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文化的洗礼。因为不是文科出身,很多政治、历史方面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能一下子理解,虽然易教授已经写得很通俗了。在看《百家争鸣》时,我很想理顺各家的观点,然而,看的时候觉得言之有理,加上自己那仅有的对各家的浅显认识,?能看懂,但是看过以后,却有种记不住的无力感。毕竟,最这些的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
这系列丛书让我大开眼界,不论是从大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了解,还是一些有趣的小知识。比如,我知道了英文中的八月August是纪念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知道了门阀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等等,还了解了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好的诗句,什么是封建,西周的邦国制度是怎么进行分封的,原来历史书中有如此多的细节没有介绍,有如此多有趣的故事被枯燥的教条式教学代替。
尽管这系列丛书也有一些毛病,比如我觉得易教授老是将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用错(我个人认为他用错了),有时候能感觉某本书他写得很混乱,有时候觉得他写的某些片段没有考虑读者的水平,自顾自说,看得我好几次都想跳过去,或者扫视过去,留不下什么印象,而其实我知道这个地方其实挺重要,但就是静不下心去认真读。但这套系列丛书我仍然是褒大于贬。对于我这样一个理科女生来说,已经觉得很酣畅淋漓了?。绝对是满满的收获。甚至看到某些章节觉得历史真是一面镜子,真是可以古为今用。虽说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那些治乱循环的背后,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
这套丛书的感受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这里仅说个总体感受,待自己沉淀、消化、吸收,再去评说具体的细节吧。
以下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易中天中华读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面对同一本书籍,有着不同的心得感悟是很常见的事情,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心中常有波澜。写读后感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迪,重新建立学习的态度。
《易中天中华史》已经读到了最后一本《三国纪》。
《三国纪》读过之后,对书中一段话感受颇深,引起我的共鸣。这段话主要是要讲明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三国这段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并不太重要的阶段却能如此引起大家的兴趣。但我认为他不仅说清楚了三国热的原因,还揭示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底层的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固有观念。书中的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传统社会的中国人,其实是一直有梦的。第一个梦叫大同梦,也就是回到部落时代。第二个梦叫小康梦,也就是回到邦国时代。这两个梦都实现不了,就开始做治世梦。这就是帝国时代的中国梦。
治世梦也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希望有一个仁慈而明智的好皇帝,这就是圣君梦。其次是希望各级官员清正廉洁,这就是清官梦。如果圣君和清官都指望不上,则希望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侠客梦。
圣君、清官、侠客,就是中国人的千年梦。
易中天老师认为,这三个梦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替我们圆了,用刘备、孔明、关老爷三个文学形象替我们圆了。因此,罗贯中的三国史深入人心,流传甚广,以至于正史反而几乎无人知晓。
其实,何止是《三国演义》帮中国人圆了千年梦,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何止是古典文学作品,戏曲、评书、曲艺等中国的传统艺术,也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说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还不大确切,其实是中国人(底层的中国人)自己在利用这些形式圆自己的千年梦。现实中缺的,在文学艺术中找补、找补而已。
中国人的这个梦一做就是几千年,至今仍在做着。虽然唱了几十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但仍然盼着能出一个好皇帝,出不来好皇帝出个清官也好,实在不行弄个侠客替我们出出气也行,最不济了还有个因果报应等着呢,让他下辈子托生到咱家当牛做马,咱往死里欺负它!反而是那些不怎么唱这支歌的地方却不再盼着出什么好皇帝或清官,看来这事与唱什么歌没多大关系。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外界客观因素变化了,思想观念也得随之而变。现在皇帝是难再出现了,好皇帝就更难有了(好皇帝的前提得是皇帝)。清官嘛,没有好的制度,清官也会变成贪官。至于侠客,在法治社会里侠客和罪犯的界限很难划清,分寸也很难拿捏,还是别有为好。所以,这个千年梦看来是做不下去了,至于改做什么梦大家按照自己意愿去做吧。俗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多想点儿好事,做个好梦。
这本书真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改革”的主题向来不好写。因为前段时间阅读了陈雨露的《中国是部金融史(
1、2)》,第二册中对王安石变法也有详尽的论述与描写,因此在阅读本书时,不自觉的相比较起来。原本我的感觉是,易中天毕竟不是学经济出身,书中对于王安石变法内容的具体实施情况和经济影响所进行的分析和论述相对较少,但是易中天的治史态度倒还是挺客观公允的,对待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人所形成的对立两派(变法派和保守派)的论述也是“各打五十大板”,最后指出唯道德论和泛道德论是我国文化传统上需要深刻反思并改进的地方;至于陈雨露的金融史固然详尽的分析了变法的经济影响与始末内容,并从货币、土地等经济因素入手,阐述了严重后果,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但可能正因为陈雨露是金融学出身,本着对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天然信仰、以及对官商利益垄断集团的批判,其对王安石的评价可谓是“一棒打死”,犹记得书中写道历朝历代对王安石的评价和定性都是负面的、且“北宋之王始于王安石变法”、直到近代以来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才重提这段历史重新定性王安石、把“三不足”(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的口号重新喊了出来而为自己的变法造势,故而近代以来大家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才有所改观,但是,陈雨露这样的叙述也不免过于绝对化了。因此,易中天的《王安石变法》和陈雨露的《中国是部金融史》的各自利弊大体如此。但是,看到最后我却发现,老易和老陈竟然“殊途同归”了。易中天固然在论述过程中指出某些新法不见得不好而表现出中立的态度,但在最后两节中却明确指出“官与民争利”的问题,基于此展开的话、王安石变法的初衷也的确存在问题了,国家和政府的确需要钱、但绝不能与民争利,这样的落脚点就与陈雨露对官商利益垄断集团的极度厌恶与猛烈批判相契合了。虽然这样的结论与论证过程的确是正确的、也是令人信服的,因为“政府不是万能的”;但是同样的,市场也不是万能的。所以,这就又回到当初我看完《中国是部金融史》之后的感悟上了(而这却也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用现代金融学理论的话语来表述,政府与市场不过是两种组织方式而已,而人性却是同一的,同样一批人组织成“市场”形式就一定效率高、万能而不出问题吗?反之,同样一批人组织成“政府”形式就一定低效或也一定高效吗?关键是机制设计和制度约束,争论二者效率孰高孰低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明晰二者的权责范围和权利义务边界:属于自由的市场经济活动和自发的商业活动的就交付市场去处理、政府无需插手,杜绝官商利益垄断集团以及“与民争利”的局面出现;而关于提供公共产品、保证公平原则、财富再分配、以及现代金融中至关重要的金融监管等问题方面,则交付政府予以监督和管理。但是,最关键、执行起来最难界定的问题就是如何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理论上是一回事、实践上就是另一回事了,这正如王安石变法中种种“看上去还不错”的方案一执行起来就出问题的原因。因此,易中天最后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总结是“国家主义、政府万能、理想至上、道德唯一”,可以看出,后两者属于中国文化传统上的“积习难改”,前两者就涉及“啃硬骨头”等攻坚克难的现实问题了。易中天颇有勇气的写出了“为何改革、为谁改革、怎样改革”的教训与启示;同时,又写到对公权力运用的警惕和制约。“不改则烂,变法则乱,改革和纠偏用力过猛则亡”真真令人警醒和后怕。就像我在看完《人民的名义》之后写道的:中国人似乎直到今天还在渴望、憧憬、期待有一个集“学术、艺术、技术、权术”于一身的“全能型青天大老爷”的政治强人出现。从政当官者的确需要自律、自省、自我提升、的确需要更高一筹,“权术”很重要,同时也需要“学术”上的严谨性、“技术”上的专业性、还要有点“艺术化”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可以满足这些个人特质的要求是我们希望的一种寄托,而在当今时代和社会下,我们希望的另一种寄托就只能是尽可能完善、合理、科学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了。
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总体来说,我对易中天先生报以敬佩之情的,但对该书也确有些保留的看法。
鸟是好鸟——学者的易教授
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批注,作者旁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更可贵的是,他能将其在融汇之后按其逻辑串起来,相对完整地展示一个事件或观点。
作为通史类的书,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到编年似的记叙文风格,那显然是一般读者不愿意见到的。因此,本部书的四卷从隋唐定局(初唐)、女皇武则天(盛唐)、安史之乱(转折)三个重要历史阶段,以及禅宗这一唐朝重要精神思想产物作为聚焦,还是有其深意的。
就是话多——媒体人易先生
这里的“就是话多”没有贬义,甚至可以被很多读者视为优点。
书中不乏对三省六部、宫廷布局、科举制、唐诗格律等看似与主线不相关的地方着墨颇多,但我却要给其一个大大的赞。因为很多大师写小书时会省略掉,而普通人又根本搞不清这些事情,所以易先生愿意填补这个“裂缝”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因为这些算是了解历史的基础知识背景,他如不说,读者就需要另觅他途去解决,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对地方。即便找对了,还不一定能和该书中的一些名词对得上号,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作者在降低读者阅读门槛的“通俗化”方面是做的极好的。
书中还有很多的议论和抒情之笔,有些引自其他文献,有些则为其自己总结。这部分文字有些不错,有些则略显牵强甚至武断。当然,这种“有态度”的做法也可能是最富争议的。
此外就是有大量“媚俗”的文字,比如文中大量的“呵呵”或者“也许吧,也许”之类的则让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或许这是作者本来的语言表达习惯,或者是为了拉近和读者距离有意为之。但我觉得这类文字降低了本书的“品味”。
总之,从易教授当初百家讲坛品三国开始,我对其就报以敬意——我们需要此类有着学术背景的人来与纯粹的网红去“竞争”,他们愿意放下身段贴近大众是一种福分,对其进入“作家富豪榜”也持积极态度。
然而,通俗和媚俗之间的尺度把握确实较难,易先生风格算是一种尝试,但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我对其一些表述风格的保留不能掩盖对其的扬赞。如果本书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历史的有趣,甚至愿意寻着本书所引的文献去了解更多的,进而收获属于自己的历史观,那就算大获成功了。
因为“百家讲坛”和各类小品的“笑点”而知易中天老师,后来发现这个“师者”相当励志,因为时代造就了他的一种人生,结果也因时代造就了他另一种人生。作为晚生,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读易中天老师的作品,你从来都不会有“好为人师”的反感。他的“非历史”系列作品,有些文字几乎能把人笑岔气。即便在这些历史作品中,我们也能读出他幽默机智的一面。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第一部看上去不如我早先读完的“铁血蒙元”单本,大概是年代久远而多从典籍中“寻章摘句”的缘故。但是,不可否认,易老师解读典籍也很有见地;看得出,著书工作非常辛苦,工作量大到惊人,因为既要解读典籍,还要参考其他作者解读典籍的文字。光这一点,我们就该真心感谢易老师!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另一个角度的中华史了。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看完,掩卷而思,发现中国古人,及至今天的“儒者”,其实仍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家国的意义,天下的意义。或许只是时代不同而已,人类对自身、家国和天下的思考其实一直都没有中断。兴许,两千年前就有“全球化”的趋势,只是限于时代和科技手段,人类只能“小打小闹”。
而今天的我们对“全球化”趋势已然没有“抗拒”之力,但科技的高速发展到底将人类带入更加美好的世界,还是带入无法返回的“绝境”,现在看来还不大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拿智能手机来说,它的发展飞速,给人类的影响多是“负面”,人类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懒惰大概会成为“普世病”,好吃懒做的越来越多,下地干活的越来越少……这跟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时代争论“人性”的善恶如出一辙。人手一机,每天耗费在玩手机上的时间几乎是一天的一大半,而很多人早已落下“病根”,形成过度依赖手机的“恶性循环”,没有手机就像丢了魂一样,玩起手机完全可以不要爹娘;智能手机无疑是二十一世纪的“鸦片”。这么说,有人肯定会跳出来破口大骂,难道你忘了手机带来的便利?没错,这就是“中华史”告诉我们的意义:三千七百多年来,我们祖先的思考和抉择,其实都在“好坏”两面而成的一个“大圈”里打转。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大多好坏参半,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人类如何驾驭好坏参半的人性和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既需要不断的探索发现,也需要先民的智慧和重复检验。人类到底是前进了,还是只是在古人的设想之上“更上了一层楼”,现在看来还不叫真正的“进步”。因为人性的弱点一直都在,而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向易中天老师辛苦的工作表示深深的敬意,也感谢先生为读者在不同层面理解历史而著下如此鸿篇!
愿先生身体健康,再接再厉,还能推出更多精彩作品!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中发现最好看的还是第二本《祖先》,那种颠覆,将东西方文化巧妙的结合,亮点突出,让我欲罢不能,读了还想再读。
越往后,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文化的洗礼。因为不是文科出身,很多政治、历史方面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能一下子理解,虽然易教授已经写得很通俗了。在看《百家争鸣》时,我很想理顺各家的观点,然而,看的时候觉得言之有理,加上自己那仅有的对各家的浅显认识,?能看懂,但是看过以后,却有种记不住的无力感。毕竟,最这些的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
这系列丛书让我大开眼界,不论是从大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了解,还是一些有趣的小知识。比如,我知道了英文中的八月August是纪念奥古斯都屋大维的,知道了门阀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等等,还了解了诗经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好的诗句,什么是封建,西周的邦国制度是怎么进行分封的,原来历史书中有如此多的细节没有介绍,有如此多有趣的故事被枯燥的教条式教学代替。
尽管这系列丛书也有一些毛病,比如我觉得易教授老是将每况愈下和每下愈况用错(我个人认为他用错了),有时候能感觉某本书他写得很混乱,有时候觉得他写的某些片段没有考虑读者的水平,自顾自说,看得我好几次都想跳过去,或者扫视过去,留不下什么印象,而其实我知道这个地方其实挺重要,但就是静不下心去认真读。但这套系列丛书我仍然是褒大于贬。对于我这样一个理科女生来说,已经觉得很酣畅淋漓了?。绝对是满满的收获。甚至看到某些章节觉得历史真是一面镜子,真是可以古为今用。虽说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那些治乱循环的背后,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小到个人,大到企业、国家。
这套丛书的感受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这里仅说个总体感受,待自己沉淀、消化、吸收,再去评说具体的细节吧。
读《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
以前看过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书中有大面积的描写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看完了之后自以为了解,于是凭着自己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最终失败的了解以及对于苏东坡的崇拜。大肆宣扬王安石的为人心术不正,变法的失败,于课堂上与老师互怼。
却不知道历史也分正史野史,就如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也有些地方记叙的不尽相同。何况林语堂老先生在写《苏东坡传》时,确实夹杂了很多的私人感情。犹如《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断断续续读完了易中天的《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才恍然大悟。同时倍感羞愧。
熙宁时期,法不改则烂,变法则乱。王安石雄心壮志,以助国的道德制高点去变法。所以司马光是反派。
司马光以秉承祖宗之法的道德制高点去抵制变法。所以王安石是反派。
苏东坡看的最为透彻,支持变法,但明白王安石的变法太过急于求成。说不上反对却也说不上支持。
两派撕的头破血流。皇权摇摆不定。民不聊生。苏东坡身险乌台诗案。
“现在看来,从仁宗到神宗,真是群星璀璨的时代,这三人则是群星中的巨星。司马光有《资治通鉴》传世,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更是以其在文学和艺术各个领域中的卓越成就,成为两宋的骄傲、标志和象征。”他们一心为国,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当朝宰相司马光重病在床不能上朝,便写信给副宰相吕公著说:介甫道德和文章都有过人之处,只是性格有点问题。如今仙逝,朝廷又在乱拨反正,那些无耻之徒必定乘机诋毁。因此,拜托仁兄奏请天子对介甫优加厚礼,以彰节义,以正市风。”“苏轼则利用执笔起草制书之便,给他的这位老对手兼老朋友,以极高的评价: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政治挂帅。即便他们如此敬重对方,也要尽力排挤对方。
看完之后,有太多的心绪不可描述。不只是三人之间复杂的政治冲突,其间章惇,吕惠卿,李定等人在这一段历史间的品性,作为,也能让我学到很多。特别是李定,由于正史的不同,人们对他的言论也不一样,我们也只能以自己的眼光去选择性相信。
以前逛过知乎,专门点有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话题进去看,影响最深的一句是“居然有给司马光捧臭脚的。”……当时内心非常愤慨吧。不论他怎么看待司马光所站在的立场,他编写出了《资治通鉴》便是我们礼应尊敬的。怎么也不应该被后人如此污蔑。知乎里面还有很多这种人,当时一气之下卸了知乎,现在想想,当时我也是那么极端的讨厌王安石,否定他的一切,不承认他的为国之心。
突然想起唐太宗说过的一句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说是非常有道理了。
《易中天中华史。中华根》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偶尔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名学者写史另类,肯定对反响有准备。不妨回头看看每编的后记,尤其是第一本《祖先》。易中天20XX年5月12日“拜见了吴敬琏先生”,为何要“讨教一些学术问题”?
吴敬琏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着作,他料定吴老会说“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读过第一篇后记的“出发点”“目的地”“北冰洋”“导航仪”“发现号”“处女航”,便能豁然了。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证伪”与“证不伪”之间的海域。
能回答吴敬琏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
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他用讲课方式着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说到“硬伤”,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立足于此,“周”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
可叹可气又无奈的魏晋
自秦变法改分封为郡县制,使得秦汉国力强盛,国家机器效率大增,晋武帝司马炎上台后分封诸王,后来造成了历时十五年的八王之乱,使得外族有机会入侵中原。
现实种种打破了秦汉以来铸就的儒家济世的精神追求,政治动荡看似给了士族们独揽九鼎的机会,但也造成了国破家亡,衣冠南渡,五胡乱华。政治黑暗压抑了人性,同时也导致魏晋人对心灵美、自然美的无限向往;这也为隋唐盛世的开放包容埋下了种子。
士族偏安,好清谈,讲风度!文人更是以虚无缥缈之境界为最!玄学大行其道,儒学空有其名,礼仪废弛;于此同时,飘然洒脱,真性情为时人所称赞;男子以白净漂亮为美,磕药酗酒甚多;更有此类人带兵,奇哉!怪哉!
清谈大家虽博学,但脱离实际,不事俗世,风评人物,空谈误国。体质破坏后又没有形成更好的体制,礼法、道德被少数阴谋家变为利用工具,从而导致魏晋人精神信仰崩塌,追求自由,男扮女装;
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就是那个时代!!听完感慨良多呀!!
如果古代有民意调查机构,那会有怎样的记录?可惜没有。
平民百姓在朝代的兴亡和更替中,似乎没有发言权。后世我们能看到的记载,也大多局限在精英人士和上层人群。在魏晋时期,也同样如此。
那对于精英人士而言,是否历史(正面地)记录下他们了,他们就算成功呢?
这可就难说了。比如东晋的王导和谢安,堪称是当时力挽狂澜的人。前者拼尽全力融合南下的北方残余皇族士族与南方当地的本土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后者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少胜多地赢下著名的淝水之战。可惜,即使如此,这也只是短暂地延续了东晋王朝的统治。
公元420年,也是谢安去世不到40年后,东晋王朝就覆灭了。
下一次等到国家的统一和真正的安定,则要到唐朝的贞观之治,也就是公元627年之后。这其中,五胡之乱、南北朝以及短暂的隋朝,一共乱世了近200年!
当然,200年对于整个中国历史长河而言,只不过是一个瞬间,但是对于当时真真切切的个体而言,那是相当于三四代人的真实命运。这近200年的乱世里,无法想象多少人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冲刷得多么的体无完肤,多少个生命遭受何等的苦难。
然而,他们的声音我们都无法听见。在历史记载中,只有王侯将相的故事。但愿后世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站在各个领域云巅之上的人,多以苍生为念吧。
为了了解基础的历史可以草草读一下,没必要太当回事的一本书。
给三星是因为没有2.5星,这本书的历史价值有,教人了解了三国的始末争斗格局和发展,对一些文学形象进行了历史形象的拨乱反正,值得肯定。
但是书中表现了太多主观的态度和个人的评价,这就脱离了客观,出现了个人好恶和情绪,不免让人觉得引经据典的证据也是有目的性的。所以书名用纪这个字十分不准确,因为这本书并不客观,是你认为的历史,读者不是你的学生。
关于书中的观点,很多我也不敢苟同。
1,时势造就刘备。不仅是刘备,曹操,孙权,袁绍等等都是。但是这并不是他们成为枭雄的关键,而是背景。刘备在这个时代会走出这个道路,在另一个时代也会有另一种成功的道路。关键在于什么,他这个人的野心、城府、坚韧和气魄。说白了作者也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对刘备的否定更多,以中正的历史观讲,刘备很像高祖,虽然他没成为高祖,但那并不否定他的枭雄。曹操,孙权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看人看事,都应该考虑。
2,对诸葛亮的大幅度削弱。书中对诸葛亮治理蜀国轻描淡写,仿佛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并将曹操拉到同诸葛亮一样的线上比较,我想说我很不同意。内忧外患立足不稳的蜀国如果没有诸葛亮顷刻之间崩塌,那种国情下诸葛亮几乎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蜀国,书中太重视结果,却忽略了那艰辛的过程,周瑜孙权曹操谁也没有这样孤军奋战的境遇。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能被千古尊奉,文学只不过是助推而已。其次,曹操和诸葛亮没有可比性。诸葛亮定位管仲乐毅,诸葛亮最后的收场,与他的能力无关,与他的理想有关,有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这样是能臣,却不是枭雄。而曹操不一样,曹操是领军一样的人物,能力素质模型完全不一样。正如高祖与韩信,高祖不宜带兵而韩信却多多益善。作者把这两个人相比,当真可笑。
最后,任何一段历史都是平等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齿轮上一样的重要。盛唐辉煌地位高就重要,三国混乱短小就没有什么特色和价值吗?作者不认同功利主义,这种看法也太功利了吧!认为读者知道真相会失望,当真是把读者的档次看的太低了吧!三国有他的精彩之处,有他独特的历史意义在,不要用别的学者的态度来论据你的偏颇,太主观。写到这里,我把三星降到了两星。
读完整体之后,就一个感觉:易中天不过如此,寥寥故事。只不过是个学问比较渊博的一般人,因为境界一般。
两次大动荡都因为前一种文明出了问题。春秋面临周文明的崩溃,魏晋面临汉文明的危机,总之是老祖宗风光不再,新问题层出不穷。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周的差错在制度,汉的麻烦在文化。因此春秋战国以后,诞生的便是新制度。魏晋南北朝以后,诞生的则是新文化。与汉文明相比,唐文明更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就连独尊儒术也变成了三教合流(儒释道),尽管官方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仍是儒学。帝国没有了激励机制,个人没有了奋斗目标。一个世家子弟,几乎刚生下来就有做官的资格,那又何必努力何必奋斗?因此即便为官一任,也不造福一方。如果有人认真工作,还要被嘲笑,被讥讽,被视为俗气。至于国家的兴亡,自然不必也不会关心。因为他们的荣华富贵是家族的门第和郡望决定的,不是王朝和皇上的恩典,那又何必管帝国的死活?因此高级士族中人大多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国难当头,首先想到的是保家,不是卫国,王衍的狡兔三窟和卖主求荣就是证明。有趣的是,帝国似乎也没指望这些家伙保卫自己,朝廷授予世家子弟的大多是清要之职,地位高,待遇好,事务少,责任轻。繁杂而辛苦的工作,都交给庶族寒门。久而久之,上层社会便充斥着无能之辈。除了清谈误国和腐化堕落,其他什么都不会,只能做寄生虫。然而待遇和特权却一点也不少。根据西晋政府颁布的占田令,官员可以按级别占有近郊田。一品五十顷,依次递减到九品十顷。更重要的是,法令颁布之前大族多占的田亩并不需要清退,没占够数的却可以“依法”补足,真不知道帝国中央对贪腐的态度是遏制还是鼓励社会不公的结果,是两晋比东汉更加迅速地腐朽。靠垄断仕途起家的士族其实是文化暴发户。暴发户都是要炫富的,因此连同名士们自鸣得意的雅量、清高和洒脱,都带有炫耀和标榜的意味。他们追求的真实、自由和美,竟只能通过佯狂、醉酒和男人女性化来实现,这说明这个阶级完全没有底气。士族注定只能是文明的过客。这就跟春秋战国的大夫和士并不相同。后者是生机勃勃的新生力量,代表着方兴未艾的地主阶级,腐朽没落的只是上层的领主阶级。这时,华夏文明当然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但即便如此,也仍要借助华夏化的蛮夷,比如齐,比如楚,比如秦。因此,新文化的创建不但不能指望士族地主阶级,甚至不能单靠汉民族来完成。种种事实都证明,政治需要新制度,文明需要新生命,民族需要新血液。动荡和分裂只不过意味着新的整合,而整合的前提是融合。中华的历史,势必走向南北朝。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易中天中华读后感”。
经过整理,我们为你呈上易中天中华读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唯有阅读,才能在时光里装进更加丰盛的内容,在阅读作者的读后感书名后,相信您一定对此有所感悟,对于刚刚读过的书籍实际上并不是很深刻的,这时候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书名的读后感到底应该如何撰写。
嘉靖十四年到万历十二年,年仅十几岁的懵懂少年嘉靖帝被迫成为皇帝,自此大明王朝内阁朝夕莫测,上演一出出独裁专断的荒唐戏码,估摸着时间跨度半个世纪。
《严嵩与张居正》一书正是以浅显易俗的白话描述着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
在古代封建制度的王朝中,皇帝就是真命天子,那就自然有一批辅佐天子的内阁朝臣。即是朝臣,自然有忠臣、奸臣之分,还有一小撮表面中立者们。
事实上,作为一个王朝中最高权力者,嘉靖帝可谓是一个玩弄政权的高手。他即重用忠臣,也重用奸臣,使其相互制衡,朝廷也就达到坐收渔翁之利。可见,无数群臣挣得你死我活,归根结底还是天家江山得了最大益处。
虽说嘉靖帝少年做了皇帝,可他毕竟是过继来的,他自己也有亲生父母,这不刚坐上皇位就到处串掇要立自己父母为兴献帝后,还不顾群臣反对,打死了几十个大臣,收了奸臣张璁和桂萼为朝廷重臣。
自古以来,大家都信奉“天命不可违,来者犹可追。”
因此,严嵩被嘉靖提拔重用,不可谓不是天命。成熟起来的嘉靖帝就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正巧遇上经验丰富的老狐狸严嵩,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从此,这个靠着严苛的科举制度出头的历史大奸臣,就走上了奴颜婢膝媚上邀宠和弄权谋私的不归之路。恶人自有恶人磨,最终把自己搭进了权术的坟墓,成了王朝的殉葬品。
作为有着士大夫深厚底蕴的重臣张居正,他的命运相对严嵩要顺遂一些,也可以说是他把握住了命运赐予他的好时机,遇到了年少不经事的小皇帝,获取他的极度信任。于是,有着皇帝这个大靠山,张居正手握专权,直达王朝内阁的顶缝,做了大明唯一的太师。
虽说,张居正聪明的把握了这个绝好时机,完全有能力糊弄小皇帝,从而做一个隐形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独裁者。然而,从骨子里就接受权臣尊卑思想的他是一个一心为国家出力的做实事的人。用此时机,他施展浑身解数,大显身手,励精图治,只改革五年,朝廷的国库财富就增长了三倍之多。
张居正是个有能力有野心的人,但他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做实事的人,他用这场改革挽救了大厦将倾的大明王朝,这也是之后腐朽没落的大明万历三十多年不问朝事,政权机构停驻,却没有灭亡的主要原因。
然而,不管你如何努力,如何为王权做贡献,但在天家的眼中,这些都是你的份内职责,不管你做得好还是做的不好,是奸臣还是忠臣,天家人都理所当然的把他们都当做卑微的奴仆对待,毫无真心可言。这也是他们没有善终的主要理由之一。
千百年传下来的封建思想就是普通人对皇权无底线的崇拜与信仰。
在《严嵩与张居正》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龌龊一面。当时,许多学子能人都屈服于皇权的统治之下,进了天家门,只有无理由的服从下达的命令。权臣们由表及里只能全身心的奉献于最高权力统治者,不能再拥有自我意识和主
明朝的君臣关系不仅复杂,而且水火不相容,动辄就是激烈的交锋,结果往往是臣服于皇帝权威的脚下。朝臣们早已丧失了尊严和信念,很难脱离这个复杂交织的官场做一回真实的自己。
然而万事总有例外,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再横的人也怕不要命的。海瑞就是这样一个官场奇葩,他公正清廉,以身作则,官场多年一直努力以道德和良知清除积弊。这股清流却极大损害了多数奸臣的利益,由此一直遭受抵制和磨难。
而另一个奇葩张居正,底蕴和靠山都很强大,他把握了绝好时机,早一步先于他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因此他施展非凡的能力与才华,锐意革新,试图运用法令振作精神,结果却也艰难险阻、抗拒横生。
而申时行妥协安抚,极力靠调和来维持团结,终至纷争不已。殊不知他们最终的失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都败给了无形的敌人——封建专制主义!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在大明朝,最具有代表性和值得推崇的,也只有张居正和海瑞,作文因为他们活的真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意义。而严嵩只是跳梁小丑,一闪即逝……
《严嵩与张居正》一书,作者易中天多用轻松白话的语言风格,文章段落简洁明朗,通俗易懂,如此读者更能通过此书吸收到大明王朝的那些事儿。
为了了解基础的历史可以草草读一下,没必要太当回事的一本书。
给三星是因为没有2.5星,这本书的历史价值有,教人了解了三国的始末争斗格局和发展,对一些文学形象进行了历史形象的拨乱反正,值得肯定。
但是书中表现了太多主观的态度和个人的评价,这就脱离了客观,出现了个人好恶和情绪,不免让人觉得引经据典的证据也是有目的性的。所以书名用纪这个字十分不准确,因为这本书并不客观,是你认为的历史,读者不是你的学生。
关于书中的观点,很多我也不敢苟同。
1,时势造就刘备。不仅是刘备,曹操,孙权,袁绍等等都是。但是这并不是他们成为枭雄的关键,而是背景。刘备在这个时代会走出这个道路,在另一个时代也会有另一种成功的道路。关键在于什么,他这个人的野心、城府、坚韧和气魄。说白了作者也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对刘备的否定更多,以中正的历史观讲,刘备很像高祖,虽然他没成为高祖,但那并不否定他的枭雄。曹操,孙权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看人看事,都应该考虑。
2,对诸葛亮的大幅度削弱。书中对诸葛亮治理蜀国轻描淡写,仿佛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并将曹操拉到同诸葛亮一样的线上比较,我想说我很不同意。内忧外患立足不稳的蜀国如果没有诸葛亮顷刻之间崩塌,那种国情下诸葛亮几乎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蜀国,书中太重视结果,却忽略了那艰辛的过程,周瑜孙权曹操谁也没有这样孤军奋战的境遇。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能被千古尊奉,文学只不过是助推而已。其次,曹操和诸葛亮没有可比性。诸葛亮定位管仲乐毅,诸葛亮最后的收场,与他的能力无关,与他的理想有关,有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诸葛亮这样是能臣,却不是枭雄。而曹操不一样,曹操是领军一样的人物,能力素质模型完全不一样。正如高祖与韩信,高祖不宜带兵而韩信却多多益善。作者把这两个人相比,当真可笑。
最后,任何一段历史都是平等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齿轮上一样的重要。盛唐辉煌地位高就重要,三国混乱短小就没有什么特色和价值吗?作者不认同功利主义,这种看法也太功利了吧!认为读者知道真相会失望,当真是把读者的档次看的太低了吧!三国有他的精彩之处,有他独特的历史意义在,不要用别的学者的态度来论据你的偏颇,太主观。写到这里,我把三星降到了两星。
读完整体之后,就一个感觉:易中天不过如此,寥寥故事。只不过是个学问比较渊博的一般人,因为境界一般。
读《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
以前看过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书中有大面积的描写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看完了之后自以为了解,于是凭着自己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最终失败的了解以及对于苏东坡的崇拜。大肆宣扬王安石的为人心术不正,变法的失败,于课堂上与老师互怼。
却不知道历史也分正史野史,就如正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也有些地方记叙的不尽相同。何况林语堂老先生在写《苏东坡传》时,确实夹杂了很多的私人感情。犹如《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断断续续读完了易中天的《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才恍然大悟。同时倍感羞愧。
熙宁时期,法不改则烂,变法则乱。王安石雄心壮志,以助国的道德制高点去变法。所以司马光是反派。
司马光以秉承祖宗之法的道德制高点去抵制变法。所以王安石是反派。
苏东坡看的最为透彻,支持变法,但明白王安石的变法太过急于求成。说不上反对却也说不上支持。
两派撕的头破血流。皇权摇摆不定。民不聊生。苏东坡身险乌台诗案。
“现在看来,从仁宗到神宗,真是群星璀璨的时代,这三人则是群星中的巨星。司马光有《资治通鉴》传世,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更是以其在文学和艺术各个领域中的卓越成就,成为两宋的骄傲、标志和象征。”他们一心为国,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人。
“当朝宰相司马光重病在床不能上朝,便写信给副宰相吕公著说:介甫道德和文章都有过人之处,只是性格有点问题。如今仙逝,朝廷又在乱拨反正,那些无耻之徒必定乘机诋毁。因此,拜托仁兄奏请天子对介甫优加厚礼,以彰节义,以正市风。”“苏轼则利用执笔起草制书之便,给他的这位老对手兼老朋友,以极高的评价: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政治挂帅。即便他们如此敬重对方,也要尽力排挤对方。
看完之后,有太多的心绪不可描述。不只是三人之间复杂的政治冲突,其间章惇,吕惠卿,李定等人在这一段历史间的品性,作为,也能让我学到很多。特别是李定,由于正史的不同,人们对他的言论也不一样,我们也只能以自己的眼光去选择性相信。
以前逛过知乎,专门点有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话题进去看,影响最深的一句是“居然有给司马光捧臭脚的。”……当时内心非常愤慨吧。不论他怎么看待司马光所站在的立场,他编写出了《资治通鉴》便是我们礼应尊敬的。怎么也不应该被后人如此污蔑。知乎里面还有很多这种人,当时一气之下卸了知乎,现在想想,当时我也是那么极端的讨厌王安石,否定他的一切,不承认他的为国之心。
突然想起唐太宗说过的一句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说是非常有道理了。
因为“百家讲坛”和各类小品的“笑点”而知易中天老师,后来发现这个“师者”相当励志,因为时代造就了他的一种人生,结果也因时代造就了他另一种人生。作为晚生,我喜欢这样的老师。
读易中天老师的作品,你从来都不会有“好为人师”的反感。他的“非历史”系列作品,有些文字几乎能把人笑岔气。即便在这些历史作品中,我们也能读出他幽默机智的一面。
“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第一部看上去不如我早先读完的“铁血蒙元”单本,大概是年代久远而多从典籍中“寻章摘句”的缘故。但是,不可否认,易老师解读典籍也很有见地;看得出,著书工作非常辛苦,工作量大到惊人,因为既要解读典籍,还要参考其他作者解读典籍的文字。光这一点,我们就该真心感谢易老师!否则,我们就不会看到另一个角度的中华史了。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看完,掩卷而思,发现中国古人,及至今天的“儒者”,其实仍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家国的意义,天下的意义。或许只是时代不同而已,人类对自身、家国和天下的思考其实一直都没有中断。兴许,两千年前就有“全球化”的趋势,只是限于时代和科技手段,人类只能“小打小闹”。
而今天的我们对“全球化”趋势已然没有“抗拒”之力,但科技的高速发展到底将人类带入更加美好的世界,还是带入无法返回的“绝境”,现在看来还不大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拿智能手机来说,它的发展飞速,给人类的影响多是“负面”,人类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懒惰大概会成为“普世病”,好吃懒做的越来越多,下地干活的越来越少……这跟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时代争论“人性”的善恶如出一辙。人手一机,每天耗费在玩手机上的时间几乎是一天的一大半,而很多人早已落下“病根”,形成过度依赖手机的“恶性循环”,没有手机就像丢了魂一样,玩起手机完全可以不要爹娘;智能手机无疑是二十一世纪的“鸦片”。这么说,有人肯定会跳出来破口大骂,难道你忘了手机带来的便利?没错,这就是“中华史”告诉我们的意义:三千七百多年来,我们祖先的思考和抉择,其实都在“好坏”两面而成的一个“大圈”里打转。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大多好坏参半,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人类如何驾驭好坏参半的人性和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既需要不断的探索发现,也需要先民的智慧和重复检验。人类到底是前进了,还是只是在古人的设想之上“更上了一层楼”,现在看来还不叫真正的“进步”。因为人性的弱点一直都在,而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向易中天老师辛苦的工作表示深深的敬意,也感谢先生为读者在不同层面理解历史而著下如此鸿篇!
愿先生身体健康,再接再厉,还能推出更多精彩作品!
如果古代有民意调查机构,那会有怎样的记录?可惜没有。
平民百姓在朝代的兴亡和更替中,似乎没有发言权。后世我们能看到的记载,也大多局限在精英人士和上层人群。在魏晋时期,也同样如此。
那对于精英人士而言,是否历史(正面地)记录下他们了,他们就算成功呢?
这可就难说了。比如东晋的王导和谢安,堪称是当时力挽狂澜的人。前者拼尽全力融合南下的北方残余皇族士族与南方当地的本土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后者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少胜多地赢下著名的淝水之战。可惜,即使如此,这也只是短暂地延续了东晋王朝的统治。
公元420年,也是谢安去世不到40年后,东晋王朝就覆灭了。
下一次等到国家的统一和真正的安定,则要到唐朝的贞观之治,也就是公元627年之后。这其中,五胡之乱、南北朝以及短暂的隋朝,一共乱世了近200年!
当然,200年对于整个中国历史长河而言,只不过是一个瞬间,但是对于当时真真切切的个体而言,那是相当于三四代人的真实命运。这近200年的乱世里,无法想象多少人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冲刷得多么的体无完肤,多少个生命遭受何等的苦难。
然而,他们的声音我们都无法听见。在历史记载中,只有王侯将相的故事。但愿后世的人们,尤其是那些站在各个领域云巅之上的人,多以苍生为念吧。
《易中天中华史。中华根》读完了,完全颠覆范文澜、翦伯赞史书搞法,但以今说古的读史方法很值得阅读和借鉴。
今日偶尔发现网上质疑甚多,不妨传播一点读此书的诀窍。
名学者写史另类,肯定对反响有准备。不妨回头看看每编的后记,尤其是第一本《祖先》。易中天20XX年5月12日“拜见了吴敬琏先生”,为何要“讨教一些学术问题”?
吴敬琏是经济学家,易中天中华史是历史散文着作,他料定吴老会说“怎么保证你说的历史是真实的”问题,这正是他最终需要的。而后,顺理成章回答这个问题——中华史面世后的质疑。读过第一篇后记的“出发点”“目的地”“北冰洋”“导航仪”“发现号”“处女航”,便能豁然了。顺带补充一句:这易中天之处女航正是你无法“证伪”与“证不伪”之间的海域。
能回答吴敬琏先生的问题,还在乎其他人质疑乎?
本人与易中天老师有过一面之交,也知道一点个性。他用讲课方式着文,对于那些并非硬伤的质疑,甚至仅为自以为是的硬伤,是不屑一顾的。说到“硬伤”,于是也就挑一点:商殷不应一笔带过。商殷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立足于此,“周”小国灭大邦、蛮荒克文明,以德立国、以礼治邦,结束神明、开辟人本,就更明晰了。
这是一本站在学术的角度写给大众看的科普书籍。
原始时期的人类,没有直接的文字记载的史实,全凭后代的人的只言片语、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面对这些不辨真伪的猜测和推测更加考验一个人对历史的态度和把握。易中天先生本来就对历史有着很深刻的认识,在本书中又运用了王国维先生推荐的实物史实并重的治史之法。语言平实却丝毫不见一般史书的枯燥。很推荐。
在本书中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有作者对原始人类精神的思考。从懵懂的混沌到渐渐有知,因何母系,缘何父系,整段石器时代的脉络被这样轻松画出。读者理解的更加容易,却也反映了作者的学术高度。与此同时,在本书中提出了诸多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一些想法。虽然历史已然尘封,真相不见天日。但是却不妨碍好奇的后人追逐真相的脚步。研究没有对错,在于它给后人的启示,其意义的价值远远大于结论。
总之,本书粗粗一读是一本可爱的历史科普小文,细品却大有乾坤。看您挖到哪一层了,无论深浅,总有收获。
鸟是好鸟,就是话多
总体来说,我对易中天先生报以敬佩之情的,但对该书也确有些保留的看法。
鸟是好鸟——学者的易教授
从这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批注,作者旁征博引显示其深厚的学术功底。更可贵的是,他能将其在融汇之后按其逻辑串起来,相对完整地展示一个事件或观点。
作为通史类的书,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到编年似的记叙文风格,那显然是一般读者不愿意见到的。因此,本部书的四卷从隋唐定局(初唐)、女皇武则天(盛唐)、安史之乱(转折)三个重要历史阶段,以及禅宗这一唐朝重要精神思想产物作为聚焦,还是有其深意的。
就是话多——媒体人易先生
这里的“就是话多”没有贬义,甚至可以被很多读者视为优点。
书中不乏对三省六部、宫廷布局、科举制、唐诗格律等看似与主线不相关的地方着墨颇多,但我却要给其一个大大的赞。因为很多大师写小书时会省略掉,而普通人又根本搞不清这些事情,所以易先生愿意填补这个“裂缝”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因为这些算是了解历史的基础知识背景,他如不说,读者就需要另觅他途去解决,而且还不一定能找对地方。即便找对了,还不一定能和该书中的一些名词对得上号,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作者在降低读者阅读门槛的“通俗化”方面是做的极好的。
书中还有很多的议论和抒情之笔,有些引自其他文献,有些则为其自己总结。这部分文字有些不错,有些则略显牵强甚至武断。当然,这种“有态度”的做法也可能是最富争议的。
此外就是有大量“媚俗”的文字,比如文中大量的“呵呵”或者“也许吧,也许”之类的则让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或许这是作者本来的语言表达习惯,或者是为了拉近和读者距离有意为之。但我觉得这类文字降低了本书的“品味”。
总之,从易教授当初百家讲坛品三国开始,我对其就报以敬意——我们需要此类有着学术背景的人来与纯粹的网红去“竞争”,他们愿意放下身段贴近大众是一种福分,对其进入“作家富豪榜”也持积极态度。
然而,通俗和媚俗之间的尺度把握确实较难,易先生风格算是一种尝试,但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我对其一些表述风格的保留不能掩盖对其的扬赞。如果本书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历史的有趣,甚至愿意寻着本书所引的文献去了解更多的,进而收获属于自己的历史观,那就算大获成功了。
读《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有感
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较多的一位人物,在“伟大领袖”赞扬他以前说他好的不多,伴随他的几乎都是“焚书坑儒”、修长城、建阿房宫等负面评价。但无论有多少争议,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即:他统一了文字等,促生了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国。
秦以前,我们理论上是个整体的中央大国,实际上是分散、半独立的联合体,各诸侯国之间不一样的东西太多了。用许慎的话说,当时是“诸侯力政,不统于王,……田畴异晦,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也就是说,法令各异,语不同声,字不同书,衣不同饰,车不同轨,而且还币不同形,尺不同长,称不同重。一句话,几乎没有一样是一样的。这颇有些像欧洲,人长得都差不多,但各国有各国语言、文字、文化、货币等等。而且,那时的我们甚至比欧洲还乱,起码人家的度量衡、汽车的标准是一样的(现在货币也统一了)。
具有如此之多的不一样“独联体”是非常容易解散的,时间一久,难免就会分裂成完全独立的小国。所以说,如果没有秦始皇的大一统下的诸多统一,恐怕就没有我们今天这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13亿人口的大国了。正是秦始皇的诸多统一(特别是文字统一),避免了“中央之国”的分崩离析,他的这个功绩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易中天中华史》已经读到了最后一本《三国纪》。
《三国纪》读过之后,对书中一段话感受颇深,引起我的共鸣。这段话主要是要讲明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三国这段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并不太重要的阶段却能如此引起大家的兴趣。但我认为他不仅说清楚了三国热的原因,还揭示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底层的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固有观念。书中的这段话是这样说的:
传统社会的中国人,其实是一直有梦的。第一个梦叫大同梦,也就是回到部落时代。第二个梦叫小康梦,也就是回到邦国时代。这两个梦都实现不了,就开始做治世梦。这就是帝国时代的中国梦。
治世梦也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希望有一个仁慈而明智的好皇帝,这就是圣君梦。其次是希望各级官员清正廉洁,这就是清官梦。如果圣君和清官都指望不上,则希望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就是侠客梦。
圣君、清官、侠客,就是中国人的千年梦。
易中天老师认为,这三个梦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替我们圆了,用刘备、孔明、关老爷三个文学形象替我们圆了。因此,罗贯中的三国史深入人心,流传甚广,以至于正史反而几乎无人知晓。
其实,何止是《三国演义》帮中国人圆了千年梦,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何止是古典文学作品,戏曲、评书、曲艺等中国的传统艺术,也无一不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说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在帮中国人圆这一千年梦还不大确切,其实是中国人(底层的中国人)自己在利用这些形式圆自己的千年梦。现实中缺的,在文学艺术中找补、找补而已。
中国人的这个梦一做就是几千年,至今仍在做着。虽然唱了几十年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但仍然盼着能出一个好皇帝,出不来好皇帝出个清官也好,实在不行弄个侠客替我们出出气也行,最不济了还有个因果报应等着呢,让他下辈子托生到咱家当牛做马,咱往死里欺负它!反而是那些不怎么唱这支歌的地方却不再盼着出什么好皇帝或清官,看来这事与唱什么歌没多大关系。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外界客观因素变化了,思想观念也得随之而变。现在皇帝是难再出现了,好皇帝就更难有了(好皇帝的前提得是皇帝)。清官嘛,没有好的制度,清官也会变成贪官。至于侠客,在法治社会里侠客和罪犯的界限很难划清,分寸也很难拿捏,还是别有为好。所以,这个千年梦看来是做不下去了,至于改做什么梦大家按照自己意愿去做吧。俗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多想点儿好事,做个好梦。
借用书中的文章完成这次书评
作为“故事”──已故的事件,历史就是历史。你知道也好,不知也罢,正说也好,戏说也罢,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并不会因为我们的确知或无知而稍有改变。那么,又何必一定要知道真相呢?
因为我们就是历史,历史就是我们。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当中。我们的今天,对于明天就是历史,正如此刻是昨天的延续。
了解历史,是为了看清自己。
这就必须知道来龙去脉。只有知道从哪里来,才知道到哪里去,包括要到哪里去和能到哪里去。也就是说,追根寻源,是为了建立文化系统,实现身份认同,找到人生坐标。
这是我们的目的地。
何况童年是值得追忆的。没人不想知道自己是谁生的,家在何处,小时候长什么样,有过怎样的天真和顽皮。因此本中华史的第一部便是“中华根”,第一卷则是《祖先》。
找到了祖先,就找到了根本。
但这很难。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下的文物也不说话。它们集体地保持沉默,共同看守着那亘古的秘密,要到世界末日才会重新咆哮和歌唱。
能帮上忙的,也许只有神话和传说。
神话和传说,就是民族的童年记忆。童年的记忆难免模糊,甚至错乱,何况还会被非法或合法地投放添加剂。于是一片光怪陆离之中,便既有神话和童话,又有鬼话、胡话和谎话,而且结结实实地冻成了冰块。
冰块是两三千多年前甚至更早就结成的,因此不但“骗了无涯过客”,也瞒过了千万双睿智的眼睛。比如女娲和伏羲都“人首蛇身”,甚至是夫妻或兄妹;炎帝姓姜,黄帝姓姬是因为住在姜水和姬水,等等等等。这些说法基本上被学界普遍认同,很少有人想到其实是谎言。
还有尧舜,也很可疑。
可疑并不奇怪。事实上,任何由文字构建的历史,都是拥有话语权的人在书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也一定是统治阶级的。为了获得和保有控股权,他们用官方意识形态将神话传说包装上市,把史前变成创业板,把先民变成股民。
这就要重新审视,但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更不意味着那些看起来荒诞不经的只言片语就一定不靠谱。相反,所有民族的神话和传说,都是历史上突出片段的记录,也无不隐含着某种文化的秘密和梦想。要知道,神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神的历史就是人的历史,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心灵史。只不过,云遮雾障,真伪难辨,语焉不详。
必须破译这些“达·芬奇密码”。
必须感谢前辈学人,他们早就发现了古代文献的可疑之处。必须感谢文字学家,他们早就在揭示古代文化的秘密。还必须感谢国际关系学院李蓬勃先生,他在我还没买到《古文字诂林》时,将相关内容拍成照片发到我邮箱,并对我的某些误解和误读进行了纠正。
于是我确认:女娲是蛙,伏羲是羊,炎帝是三皇,黄帝不姓黄。我也有了新的发现,比如炎帝的妈妈是“牧羊女”,黄帝的妈妈是“漂亮妞”,而蚩尤则其实是“蛇灾”。这些结论,都可以从这三种证据那里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正是这些证据,为我们的发现之旅保驾护航。
本卷得出以下最重要的结论:从史前到文明,人类的社会组织依次是原始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从文化程度看,它们可以称之为点、面、片、圈、国。其中,夏娃代表原始群,女娲和伏羲代表氏族,炎帝和黄帝代表部落,尧舜禹代表部落联盟,夏商周代表国家时代,只不过分别是部落国家(夏)、部落国家联盟(商)和国家联盟(周)。
从氏族,到部落,再到国家,也都有各自的文化标志。在我们历史上,则依次是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宗崇拜。生殖崇拜和图腾崇拜是世界各民族都有的,祖宗崇拜则是中国特色。正是它,决定了我们民族今后要走的路。
两次大动荡都因为前一种文明出了问题。春秋面临周文明的崩溃,魏晋面临汉文明的危机,总之是老祖宗风光不再,新问题层出不穷。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周的差错在制度,汉的麻烦在文化。因此春秋战国以后,诞生的便是新制度。魏晋南北朝以后,诞生的则是新文化。与汉文明相比,唐文明更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就连独尊儒术也变成了三教合流(儒释道),尽管官方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仍是儒学。帝国没有了激励机制,个人没有了奋斗目标。一个世家子弟,几乎刚生下来就有做官的资格,那又何必努力何必奋斗?因此即便为官一任,也不造福一方。如果有人认真工作,还要被嘲笑,被讥讽,被视为俗气。至于国家的兴亡,自然不必也不会关心。因为他们的荣华富贵是家族的门第和郡望决定的,不是王朝和皇上的恩典,那又何必管帝国的死活?因此高级士族中人大多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国难当头,首先想到的是保家,不是卫国,王衍的狡兔三窟和卖主求荣就是证明。有趣的是,帝国似乎也没指望这些家伙保卫自己,朝廷授予世家子弟的大多是清要之职,地位高,待遇好,事务少,责任轻。繁杂而辛苦的工作,都交给庶族寒门。久而久之,上层社会便充斥着无能之辈。除了清谈误国和腐化堕落,其他什么都不会,只能做寄生虫。然而待遇和特权却一点也不少。根据西晋政府颁布的占田令,官员可以按级别占有近郊田。一品五十顷,依次递减到九品十顷。更重要的是,法令颁布之前大族多占的田亩并不需要清退,没占够数的却可以“依法”补足,真不知道帝国中央对贪腐的态度是遏制还是鼓励社会不公的结果,是两晋比东汉更加迅速地腐朽。靠垄断仕途起家的士族其实是文化暴发户。暴发户都是要炫富的,因此连同名士们自鸣得意的雅量、清高和洒脱,都带有炫耀和标榜的意味。他们追求的真实、自由和美,竟只能通过佯狂、醉酒和男人女性化来实现,这说明这个阶级完全没有底气。士族注定只能是文明的过客。这就跟春秋战国的大夫和士并不相同。后者是生机勃勃的新生力量,代表着方兴未艾的地主阶级,腐朽没落的只是上层的领主阶级。这时,华夏文明当然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但即便如此,也仍要借助华夏化的蛮夷,比如齐,比如楚,比如秦。因此,新文化的创建不但不能指望士族地主阶级,甚至不能单靠汉民族来完成。种种事实都证明,政治需要新制度,文明需要新生命,民族需要新血液。动荡和分裂只不过意味着新的整合,而整合的前提是融合。中华的历史,势必走向南北朝。
相信《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1000字精选》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